You are on page 1of 12

1.

94-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下面兩段引文談及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倫理,中國社會以家族為本位。
(1) 試析述兩段引文的論點(8 分),並比較二者所持的態度(4 分)。
(2) 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倫理,請提出 對此的看法(8 分)。
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節錄):
  「由中國先哲之重人離之辨,重對於人之異於禽獸之人性之自覺,而依
之以建立人倫人文之世界;所以中國之道德倫理,首重家庭中之倫理。相傳
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首即為父子有親,長幼有序。自孔門弟子起,即
以孝悌為仁之本。原來人之對人之情感,正當從最親近之人開始。中國儒家
特重孝悌者,則以孝悌尤為人與禽獸之異之所在。禽獸能愛其子女,然兄弟
恆不相親,尤罕有能孝者。人之孝,表示人之生命精神之能返而顧念其所自
生之本。由孝父母,而及於父母之父母,及於祖宗,於是人之生命精神,可
上通於百世,宛若融凝無數之父母祖宗以為一。由弟而敬兄以及於一切同族
之長兄,以融凝一宗族中一切兄弟以為一。孝之擴充,為孝於整個之民族,
而忠於民族之歷史與文化。悌之擴充,為視四海之內之人皆兄弟。故孝慈之
道之擴充,即縱面的維繫民族生命於永久。友愛之道之擴充,即橫面的 發
民胞物與天下一家之意識。中國先哲所謂仁之最高表現,從橫面看是極於民
胞物與之精神。自縱面看,則是慎終追遠,上承祖宗之心與往聖之志,而下
則求 迪後人,以萬世之太平為念。而此種仁之最高之表現,其開始茁芽之
處,則在家家戶戶所有之孝悌。故曰孝悌為仁之本。仁至難而孝悌則極易。人
誠能從至易處,先下培養工夫,求難於易,而後難乃不難。此即中國先哲之
倫理道德之所以首重家庭之孝悌。封建宗法之制,雖衰亡於周秦以後,而孝
悌之倫常,至今不改。此皆由於中國先哲之能洞見至仁之大德之本源,乃本
此至平凡之孝悌之故也。 」
金耀基《中國的傳統社會》(節錄):
  「中國是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用社會學的術語說,中國社會是以原級
團體(primary group)為主的。在原級團體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基於身
分的,亦即是特殊取向地,這種關係與心態可一層一層的向外推,但人際
之關係總是特殊地,即或無血緣或親屬關連者,亦皆是人際間的關係,而
可以親屬身分類之。如中國人之彼此稱呼,不以名字,亦不曰先生,年長於
己者稱『老兄』,年高一輩者稱『伯父』等,女性則稱『大姊』,『伯母』等。凡中
國人活動範圍接觸所及,他都會不知不覺間以『親人』目之,因此亦以『親人』
相待,而顯出慇懃與關懷,乃充滿一片人情味。可是,在一個人親屬或擬親
屬關係圈之外的人即屬『外人』,外人則人際關係終斷,而不免顯出無情。此
我們在公共汽車裡看得最明顯,凡是親戚朋友,便熱絡地讓位爭先,而對
非親戚朋友,則爭座恐後,毫不客氣。反之,在西方現代社會如美國者,以
『會社』為社會之本位,會社則為『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在次
級團體中,人與人的關係基於契約,亦即是普遍取向地,且是『非人際的』
(impersonal)關係,因此人比較傾向於博愛,而於特殊的人際關係則反
顯得比較淡漠而少人情味。相對於儒家思想來說,基督教有濃厚的普遍取向
性,故基督教在基本上是要信徒離開家的。在中國,佛、道思想活動亦不以
家為單元(主張出家),而以寺廟,宗派等『會社』為單位,韋伯認為儒教
之不容佛道,而斥之為異端者,在此而不在彼,因為此一傾向足以破壞中
國社會的整個結構。中國社會以原級團體為基底而產生之人情味,在某一程
度上,成為一種壓力,迫使脆弱的『次級團體』底角色的行為,受到歪曲,
此所以中國的官員常枉『法』而徇『情』也。 」

2. 94-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細閱下文,並回答所附題目:
「有人認為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今世界脫節,但他們曾否深入了解中國文
化的精髓 ?別的不說,就以中國文化中愛自然、愛和平的特質為例,倘能
善加發揚,實足以抗衡現今世界所面臨的自然環境破壞與戰爭危機,拯救
人類免於滅亡……」
(1) 中國文化「愛自然」

「愛和平」的特質可否見於藝術與哲學之中?試 加
以申述。(藝術部分佔 4 分,哲學部分佔 6 分)
(2) 作者認為這兩種特質,「倘能善加發揚,實足以抗衡現今世界所面臨
的自然環境破壞與戰爭危機」。試評論他的看法 (10 分)。

3. 94-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細閱下文,並回答所附題目:
  「清明是最無聊的節日!在香港,不是人人『有山可拜』,即使有,先人
的墓地或骨灰盦,大都座落或安放在有人管理的地方,隨時可以拜祭,犯
不著要後人在指定的日子打掃除草 !
  掃墓使我感到拘束和沈悶!但對這一天,父親卻特別緊張,他一定要
在『正日』上山,並且要求所有家人都去,所穿的衣著服飾,更規定要整齊
樸素。他又要我們一早準備好香燭酒禮,而鮮花則在上山途中,選擇最新鮮
和最燦爛的才買。到了祖父墓前,我們要親手清潔墓台,為碑文填上漆油,
然後才放置鮮花和祭品。拜祭的時候,父親神情肅穆,帶領我們上香和行禮
他又低聲祖父稟告家裡一年來的狀況。這期間更有諸多限制:不得嬉笑、不
得踏足墓台、不可以聽音樂、不可以嚼香口膠。拜祭完畢,還要像其他節日一
樣,全家必須一起吃飯,難道他不知道這會影響我們的社交生活嗎?
  父親向來爽朗,思想開通,不拘小節,不迷信鬼神,但在清明時卻勞
師動眾,執著繁文褥節,未免太迂腐了。同樣是掃墓,為甚麼不能像大多數
人一樣,把這天看作郊遊日,輕輕鬆鬆,玩樂一番呢?我向舅父提出我的
疑惑,但他只是說:『你爸爸的做法其實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 你
自己想想吧!』
我始終覺得清明掃墓,意義不大。它不像端午節,可舉辦國際龍舟競賽
推廣旅遊;它也不如中秋,可舉辦燈會、晚會,刺激消費;它更不能和春節
相比,春節能使市面繁榮,促進經濟。清明是褪色的節日,掃墓是褪色的習
俗,沒有價值的節日和習俗,還值得保留嗎?」
(1) 上文作者批評他父親在清明節勞師動眾,執著繁文縟節,太過迂腐,
而他的舅舅則認為父親的做法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神。試闡明舅舅的
觀點(8 分),並以己意對父親的做法加以評論(4 分)。 
(2) 在文章末段,作者用甚麼準則衡量中國傳統節日的價 值( 2 分)?
對他的觀點有何意見(6 分)?

4. 95-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甲)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有以下一段文字,其內容與殷海光在《人生的
意義》所說的人生層次,有哪些相通之處?請加以說明(6 分)。
  「中國之道德倫理思想與哲學思想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嚴,維持
人的尊嚴。人有物質的身體,其運動變化,亦依物理界的定律。人是一動
物。他與動物,同樣的需要物質的營養與求延續其種族的生命。因而人有
食色爭鬥之本能。但人不只有物質的身體,亦不只是一動物。人與一般動
物有所不同。一般動物,在中國過去即稱之為禽獸。人與一般動物之不同
即中國古所謂人禽之辨。……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在其有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見於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人之有仁義禮智之性,亦
即人之所以能在自然的天地萬物之世界之上,建立一人的世界之根據,
而為人與禽獸截然不同的所在。 」
(乙)下面兩段引文的觀點有甚麼相通和相異的地方(8 分)? 比較同意哪
一段引文的觀點?請詳述理由(6 分)。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
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
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節錄自《論語 ‧里仁》 )
  「我們並不是說人必須動不動就犧牲生命來保全道德原則和崇高理想
我的意思是說:第一,我們萬不可在自己的生存並未受威脅時為了換取
現實利益而犧牲道德原則。第二,在我們的生活勉強可過時萬不可因要得
到較佳報酬而犧牲他人。第三,當我們因生活困難而被迫不得不放棄若干
作人的原則時,我們必須儘可能作『道德的抗戰』,把道德的領土放棄的
愈少愈好;而且要存心待機『收復道德的失地』 。」(節錄自殷海光《人生 的
意義》)
5. 95-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閱讀下文,並回答所附問題:
  「我實在不能接受中國人的所謂『孝道』。今日的老年人所以高張孝道 ,
似乎只是為了『積穀防饑,養兒防老』這自私自利的需要而已。因此,中國人
『孝道』的意義只在於子女把他們的錢拏回去,負擔父母親的生活開支,何
必談甚麼恭敬、孝順呢?歸根究柢,這些老年人要的只是金錢而已!一切問
題都在於『經濟』兩個字。有人說:『盡孝論心不論行,論行貧家無孝子。』簡
直荒謬!
  如果我們看看西方國家,就會知道它們根本不管甚麼孝不孝!我現在
正在看十九世紀作家 Stendhal 的 The Charterhouse of Parma 這本小
說。書中的男主角 Fabrizio 把他的父親看做互不相熟的人,但是他卻是一
個品德良好的青年,作者顯然不以 Fabrizio 的『不孝』為缺點。這樣的看法,
才真正是有識之士的看法,十九世紀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時代。在今天就拿美
國來說,也是一樣。那裡父親視子女為朋友,平等相待,但是在中國,你就
休想了!——為甚麼?因為儒家觀念的影響。 」
(甲)試分別闡述上文作者與吳森在《情與中國文化》(節錄)一文中對「孝」
的觀點(5 分、5 分)。
(乙)試就「盡孝論心不論行,論行貧家無孝子」(見於上文第 6 行)這種
說法加以評論(6 分)。
(丙)對於父子關係,有人認為應有尊卑長幼之別,有人認為應該平等像
朋友。 認為理想的父子關係應該怎樣(4 分)?
6. 95-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閱讀下面一篇日記,並回答所附問題:
「×月×日  星期×  晴
  今天我班竟獲得中六級班際音樂比賽冠軍,真使我們喜出望外,但班
會主席卻成為全班議論的焦點。
  我班向來鬆散,課外活動更乏善足陳。上月初,班會為團結同學、爭取
班譽,投票選出八位同學以小組合唱參賽。在練習期間,組員表現散漫,經
常缺席,班會主席多次要求他們改善,但不成功,直至最後綵排,仍然有
人缺席。主席立刻自行解散小組,另委派一位擅長鋼琴的同學出賽, 結果
得到冠軍。事後,班裡大部分同學雖然都認為主席的做法欠妥,但對於他應
否引咎辭職,則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意見:
  甲方認為主席不執行班會的決定,應引咎辭職,以示負責。
  乙方認為主席多年來為我們服務,一時錯失,不宜苛責,可繼續留任。
  我的看法卻和大部分同學不同。我認為主席不但沒有做錯,而且有功,
理應褒獎。由於他決斷英明,勇於承擔,我班才能取得冠軍。換作其他人當
主席,我班可能已經退出比賽,或者成為倒數第一。我想起金耀基先生曾經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一文指出:『中國人是不相信政治應由人民自己來管的,
中國人一直認為政治應由賢德的人來做』,我十分贊同這種政治觀。假若沒
有這樣的一位主席,我班勢必抬不起頭來!主席全心為我們做事,現在竟
然受到非議,實在太不公平了!」
(甲)甲、乙兩方同學對主席應否辭職各有不同的意見。請分別從雙方的立
場闡釋他們的理由(4 分、4 分)。
(乙)試闡述(6 分)並評論(6 分)作者在日記中所贊同的政治觀。
7. 96-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閱讀下列文章,並回答所附問題:
  傳統中國以農立國。在農業社會中,人要依附在固定的土地上生活,流
動的機會較少,對自然的變化規律較易掌握;另一方面,他們要和親族鄰
里朝夕相處,面對複雜的人事關係,為了避免磨擦衝突,需要制訂禮法規
矩,界定上下、尊卑、長幼的身分和權責。因此在農業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
比起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受到重視。這大概是中國文化多談「人理」而少談「物
理」的原因吧。這種重視人倫的精神也見於教育和考試制度中。隋唐以來,科
舉考試的內容偏重儒家倫常禮教觀念的發揮。到了明末清初,形式主義更把
科舉帶進死胡同去。明清的科舉考試,是封閉的和反智的,所考的八股文,
除了要嚴守格式,尚有不少清規戒律,例如考生在闡發經義時,既禁止發
揮個人見解,也不許聯繫當前的現實政事,而是要把前人對《四書》 、
《五經 》
的注疏,貫串成文,所謂「代聖人立言」。這是嚴重扼殺個人思考與創新意 念
的考核制度,埋沒了無數讀書人一生的青春和精力。在這種風氣的長期影響
下,即使引入與科學有關的科目,也難以引起讀書人學習的興趣和意欲,
難怪顧炎武有「八股之害,等於焚書」的感歎了!
(甲)毛子水《中國科學思想》(節錄)一文與上述引文,均就農業社會的
特質和科舉制度的影響析述中國科學落後的原因。試加以比較,指出
其中立論不同之處(8 分),並研習所得,指出其他三個引致中國
科學落後的原因(4 分)。
(乙)毛子水在文中結語表示:「中國和西方,各有歷史的光榮和歷的恥
辱。」試說明他所指中國的「光榮」和「恥辱」是甚麼 (3 分),並加以
評論(5 分)。

8. 96-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閱讀下文,並回答所附問題:
  中國傳統上作為「忠」
「義」代表人物的岳飛和關羽,雖然歷史上真有 其
人,但他們作為一種人格典型,其實經過小說家的渲染和改造,所反映的
是一般民眾的價值取向。
  《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至第六十一回,寫岳飛在朱仙鎮大勝金朮,正
要揮軍北上的時候,秦檜與金人勾結,偽造聖旨,不發糧餉,命令岳飛按
兵不動。當時有人勸岳飛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理由,發兵直搗黃龍,
迎回被金人俘虜的徽宗和欽宗,將功贖罪。岳飛不贊同,表示「一生只圖盡
忠,既是朝廷聖旨,那管他奸臣弄權」。及後宋金達成和議,朝廷頒下十 二
道金牌,召岳飛孤身回朝。鎮上居民知道岳飛此去凶多吉少,於是攔路挽留
岳飛不敢抗君命,決意回京,結果被秦檜誣陷下獄。行刑前,岳飛寫信令部
眾不可妄動,「以免敗我忠名」;又親縛二子,訓示「自古忠臣不怕死」。最 後
父子三人被勒死於風波亭上,含冤而歿。後人弔岳飛詩,有「忠臣為國死含
冤」、「千年難沒岳飛忠」等句。岳飛的精忠形象,由是建立 。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寫關羽於下邳被曹操打敗後,與義兄劉備失散。
曹操手下張遼,是關羽故人,以舊情勸降。關羽表示可以暫投曹操,但聲言
一旦知道劉備下落,便即離去。曹操向來欣賞關羽,於是接受他的條件,更
賜袍馬金銀,尊敬非常。到關羽重歸劉備陣營時,曹操也沒有刻意留難。同
書第五十回寫曹操於赤壁戢敗,倉惶逃竄,關羽奉命在華容道截捕。二人狹
路相遇,曹操說:「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關
羽答道:「昔日關羽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危,以
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但是由於曹操懇切陳辭,使關羽想起
當日所受的許多恩義,心中不忍,終違軍令,釋放曹操,然後回營自首,
甘受死罪,贏得後人「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有義名」的讚美。
(甲)就上文所見,岳飛與關羽的言行,分別表現出哪些中國人格特徵
(4 分)?這些人格特徵的成因是甚麼(4 分)?
(乙)以「精忠報國」讚揚岳飛,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試就上文所見,各舉
理由以支持上述兩種不同的立場(4 分)?,並指出分歧的關鍵所
在(2 分)?
(丙)以「義薄雲天」稱譽關羽,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試就上文所見,各舉
理由以支持上述兩種不同的立場(4 分)?,並指出分歧的關鍵所
在(2 分)?

9. 96-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閱讀下列作品,並回答所附問題:
少無適俗韻〔1〕,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2〕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3〕戀舊林,池魚〔4〕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5〕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6〕遠人村,依依〔7〕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注釋:
〔1〕 適俗韻:適應世俗的氣質
〔2〕 塵網:世俗的纏繞
〔3〕 羈鳥:被人拘繫束縛的鳥兒
〔4〕 池魚:被人蓄養在水池的魚
〔5〕 守拙:安守拙樸的生活
〔6〕 曖曖:昏暗朦朧的樣子
〔7〕 依依:輕柔的樣子
(1) 上述作品反映出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可貴特質,試舉三點加以闡析
(9 分)。
(2) 這些特質在現今社會中可以產生甚麼正面作用(6 分)?
(3) 有人認為上述作品所表現的是一種不積極投入社會的生活態度,不
利於社會進步。你同意嗎?請提出你的見解,並結合生活見聞加以
說明(5 分)。

10. 97-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甲)中國傳統文化特重孝道。試就所學,闡述「孝」的本源(2 分)和作用
(4 分)。
(乙)下面兩段節錄自儒家典籍的引文,都是有關孝親之道的。有人認為仍
可適用於今日的社會,也有人認為已經不合時宜。試分別就每段引文,
結合社會情況闡述正、反雙方的觀點,並說明 個人的取向。(14 分
引文一:「責善〔1〕,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2〕。」(《孟子‧離 婁
下》)
引文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 ‧開宗明 義
章》)
注釋:
〔1〕 責善:以善相責,即要求對方改過遷善。
〔2〕 賊恩之大者:嚴重傷害父子之間的感情。

11. 97-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細閱以下陳君與李君的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陳:我是很喜歡音樂的,特別是歌唱。大師級的演唱家,真的令人百聽不厭
他們音域廣,音準高,音色美,那運腔吐字,就更加細緻精微,曲盡
其妙了。人家說孔子聞《韶》樂,感動得三月不知肉味,我覺得一點都沒
有誇張,好的音樂真是有這種魅力的。所以 ,我總是覺得時下的演唱
會不知所謂。我當然不是認為一定要有益世道人心才算好音樂。不過,
時下的演唱會只是要人用眼睛去看,卻不是用耳朵去聽的。歌手的服裝
要漂亮,台上的布置要華麗,跳舞要跳得賣力,氣氛更要費盡心思,
務求令觀眾覺得過癮。不過,要聽的話,就只有四周觀眾此起彼落的伴
唱聲、哨子聲、尖叫聲;至於歌手的歌聲,卻不容易聽得清楚,甚麼運
腔吐字就更不用提了。演唱會有的只是「演」,卻沒有「唱」,這恐怕不是
音樂之道吧!
李:我不是反對你所說的音樂,我只是覺得你的講法有點只知其一,不知
其二。音樂其實有一種重要的功能,就是使人開心過癮。中文裡面,音
樂的「樂」和快樂的「樂」用的是同一個字,不正好說明這個道理 ?而
且,古人也說過,獨個兒欣賞音樂,比不上和大 兒一起欣賞音樂那
麼高興。說實在的,現在演唱會的歌迷既不是用耳朵去聽,也不是用眼
睛去看,而是用身心去參與的。這樣手舞足蹈,左搖右擺,如痴如醉的
同唱同跳,不就是名副其實的「與眾」同「樂」嗎!這樣的音樂才是真正
的「樂」呀!
(1) 陳君對音樂的看法,與傳統儒家思想的觀點有甚麼相同( 2 分)及
相異(4 分)之處?請加以闡釋。
(2) 陳、李二人對時下演唱會評價不同,其分歧關鍵何在?(2 分)又李
君的音樂觀與傳統儒家有甚麼相同(2 分)及相異(4 分)之處?
(3) 請評論陳、李二人及傳統儒家對音樂的觀點,並提出自己的看法。(6
分)

12. 97-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下面是一位中學高年級同學的見解,試細閱後回答所附問題:
  由於環境衛生日益改善,食物營養也不虞匱乏,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比
老一輩的早熟得多了。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提早開始,加上資訊發達,使大部
分高小學生已經有「性」的自覺。對異性感到好奇,進而對「性行為」有某種想
像與期待,正是自然不過的事。小學生「拍拖」,初中生熱戀,甚至有「性行
為」或者墮胎的經驗,我以為可能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 !
  因此,學校早應該跟我們具體地介紹性知識,例如避孕、墮胎、預防性
病等。放下這些實實在在的、最要緊的東西不談,而叫我們討論「中學生應否
談戀愛」。唉,老師,你們真「老土」!戀愛,早已不是「應否談」,而是「怎 樣
談」的問題了。「哪裡是中學生『拍拖』勝地」

「怎樣應付『第三者』


「怎樣 和
『拖友』分手」之類,不是更有趣的問題嗎?其實問題根本不在於「愛」不「愛」,
「性」才是最實際的。孔夫子也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需要 要
來便來,是控制不了的,哪裡還會考慮到愛不愛,應該不應該?
  古人只講仁、義、禮、智而不講男女之「性」是不夠全面的。性行為(甚至
婚前性行為)其實不必看得太嚴重。社會的進步有助我們早熟,但是社會經
濟的壓力又迫使人們遲婚,婚前性行為就順理成章地是大勢所趨了。你看避
孕用品現在多麼普及,性行為就是性行為,有甚麼大不了?有甚麼道德不
道德?
(1) 對於性的看法,上文與吳森《情與中國文化》和殷海光《人生的意義》
兩文不同。試闡述 、殷的觀點,並分別與上文作者的觀點比較。(10
分)
(2) 孟子認為人之異於禽獸者,在其有仁義禮智。 認為怎樣的性觀念,
才能合乎仁義禮智?(6 分) 又以為現代人理想的性態度應該怎
樣?(4 分)

13. 98-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甲)試就下述兩班學生的表現,闡明「禮」的精神( 3 分)與作用(5
分)。
A 班同學,當老師進入課室,就例行公事地起立高呼「老師早安」,
但在老師講課時,卻不專心聽講,各自做其他功課。有人問他們:
「你們為甚麼不尊重老師?」他們回答說:「我們不是每次都向老師行
禮嗎?」
B 班同學,上課下課從不向老師起立行禮,但上課時卻十分專心聽
講,又按照老師的指示學習。有人問他們:「你們為甚麼不向老師行
禮?」他們回答說:「我們對老師的敬意藏於心底。 」
(乙)(1)一段中西結合的婚姻,洋媳婦向翁姑奉茶時,不肯下跪。試從
「禮」的角度,評論她的做法。(3 分)
(2)知交好友,應否熟不拘禮?提出你的看法。(3 分)
(丙)中國人愛面子性格的形成與「重禮」有關。這種性格為個人和社會分別
帶來甚麼弊端?(4 分)相反來說,愛惜面子,又有甚麼好處?(2
分)

14. 98-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閱讀下文,並回答所附問題:
  話說某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某大家族的族長率領族人,入山避亂,
建立山城。這個族長才智過人,勤政愛民,族人得以安居樂業。山城之外,
甲乙兩大集團對立。甲集團的首領殘暴奸詐,垂涎山城的財富,出兵圍城,
要求開城結盟,否則破城而入,玉石俱焚。族長洞悉其狼子野心, 寧願與
較正直的乙集團祕密結盟,等待救援。族人一向信賴族長,但圍城日久,糧
食漸漸短缺,敵軍愈來愈多,眼看山城快要失守,他們的態度就有所改變 ,
紛紛要求開城結盟,卻遭族長堅決拒絕。族人的恐懼,族長豈會不知?但據
所得密報,他知道援兵抵達之期指日可待。他沒把這項情報告訴族人,因為
他認為山城的生死存亡,他都已作好準備,族人不必過問。
  在圍城的第一百日,族人趁族長巡城,暗中召開全族大會,議決為保
家園,必須革命,另選賢能。他們又決定新族長日後一切重要決策,都必須
得到族人同意才可實行,否則,族人有權再選新族長。結果,起事成功,族
長遭受放逐。但在新族長開城與甲集團結盟之後,甲軍不守信諾,在城中大
肆搶掠。族人遙望漸近的援兵,後悔已遲。
  以上是我以前讀過名為「山城百日」的故事梗概。故事引起我對民主的反
思。我不認為民主是解決問題的妙藥靈丹,相反地,正如古希臘一位哲學家
所說,民主只是盲目而強橫的野獸。集合眾人,力量雖然很大,但所作的決
定並不明智。盲目地以少數服從多數為處事的原則,其實是很危險的,正如
故事中的族人一時衝動,犯上作亂,開門揖盜,既不忠,又不智,名為「革
命」,實為叛亂,最後自食其果。我覺得族長既有才智,又能愛護人,時刻
以全族的命運為念。保衛山城是他的責任,其他人不必過問,族人若能安守
本分,一心一意追隨他,必能抗拒甲集團的吞併。
  故事中還有一段插曲:帶領族人起事的其中一個領袖,為人光明磊落 ,
勇敢堅強。他本是族長的戰友,在戰場上曾得族長救回一命;在多番勸喻族
長開城無效之後,他卻與族人合力推翻族長。族人推舉他與敵軍談判,但他
認為還有其他人堪當大任,堅決推辭,反而甘冒生命危險,保護族長逃亡。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究竟基於甚麼道德考慮而作出這樣的抉擇?實在令
人困惑。
(1) 本文作者對「山城百日」故事的評論反映了中國傳統哪些政治觀?(4
分)試評論這些觀點。(4 分)
(2) 故事中族人推翻族長統治,是否屬於革命?試據金耀基《中國的傳統
社會》(節錄)一文加以分析。(2 分)上述引文作者藉「山城百日」故
事論證民主的不足取,立論是否穩當?請加討論。(4 分)
(3) 你認為族長的戰友在「推翻族長」與「保護族長」兩事,基於甚麼道德
考慮而作抉擇?試就上文所見,分別加以闡釋。(6 分)

15. 98-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細閱以下電影院前三位觀眾的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陳:剛才那齣電影公然在銀幕上表現那種行逕,我實在忍無可忍!
李:既然社會上有這樣的事,就可以用來作為電影的題材,有甚麼值得大
驚小怪?
陳:話可不是這樣說。電影既然公開放映,選擇題材就要非常小心,知所避
忌。思想內容有問題的電影對公眾會帶來很壞的影響,我主張政府應該
對藝術創作嚴加管制,保護市民免受污染。
張:我覺得這齣電影節奏流暢,拍得很有美感,但它沒有引導觀眾思考有
關的問題,的確不妥。不過,拍電影如果要顧忌某些題材可以拍不可以
拍,以致有所窒礙,那就失去藝術創作的意義了。我認為藝術家在自由
創作的同時,也要顧及自己的社會責任。當然,他本人也應具備良好的
品格修養 !
李:藝術家是否具備品修養,跟他從事創作有甚麼關係?所謂善惡問題,
從藝術角度而言,有需要去分辨嗎?說到社會責任,藝術家是要為社
會創造藝術,可不是要扮演萬世師表。
陳:藝術家為社會創造藝術,就好比園藝家種花。如果任由園藝家在花園大
種罌粟,不錯,花開得很美,可以供人觀賞,但也可能被人利用來製
造鴉片,豈不糟糕?所以必須為園藝家定下一些守則,規定某些對人
有害的花不可以種。
張:如果規定有些花不能種,花園又怎能百花齊放呢?其實,只要園藝家
肯在花的旁邊豎牌說明,引導賞花者認識花朵的特性,他種甚麼花都
可以。另一方面,我始終認為園藝家本人必須具有相當的品格修養,他
設計的園藝才會有品味。
李:我想請問兩位:我們的花園需要的是一位園藝家還是一位道學家?園
藝家的責任是要建造一個美麗的花園,還是擔任一位自然教育徑的講
解員?
(1) 陳、張二人的藝術觀有何相同及相異之處?(5 分)
(2) 李君對藝術創作的看法,與儒家藝術觀比較,有何相異之處?試加
以闡釋。(6 分)
(3) 陳、張、李三人皆以種花比 藝術創作。試就以下各句所反映的藝術問
題,發表 個人的意見(9 分)。
(1) 必須為園藝家定下一些守則,規定某些對人有害的花不可以
種。(第 22 行)
(2) 園藝家本人必須具有相當的品格修養,他設計的園藝才會有
品味。(第 27 行)
(3) 園藝家的責任是要建造一個美麗的花園,還是擔任一位自然
教育徑的講解員?(第 30 行)
16. 1999-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1. 閱讀下列引文,並回答所附問題:   
傳統中國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我認為與中國文化對「道」 「器」的觀念有密 切
的關係,以下兩段故事足以反映出來。
上古時代,中國有一種用作汲水的瓶子,尖底、大腹、小口。由於瓶身的重心
經過巧妙安排,瓶空無水的時候,瓶身傾斜,讓水注入;待貯水半滿,便直立起來,讓
汲水的人穩定地把它拎起;當水盛得太多,它又再度傾側,把水倒出,免致過重。到
了春秋時代,這種巧用重心以調節平衡的器具,卻被放在國君身旁,名為「欹器」,
用以提示治國之道,在於調節平衡,滿則必覆。

還有一個也是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故事,話說有人看見一名老農夫辛辛苦苦
用瓦甕盛水灌 菜園,用力多而效益少,便好心提醒他,說有一種名為「桔槔」的
器械,利用它便能一天灌溉一百畝田,省力而有效。豈料好心沒好報,那老農夫反
唇相譏,說器械的機巧設計,只會培養人詭詐的心術,有違自然之道,把那好心人
罵得滿臉羞愧,抬不起頭。
李約瑟(Joseph Needham)以為,如果中國有西方那樣的氣候、地理、
社會和經濟因素,近代科學也可以在中國發生。上面兩段故事,都說明了
他的想法未免搔不著癢處。我敢說:中國科學所以無法進一步發展,非不
為耳,實不能也。
(1) 上文「欹器」與「桔槔」兩段故事,所反映對「道」「器」的觀念有哪些相同 、
相異之處(3 分)?作者認為這些觀念都妨害了中國科學的發展,你是否贊同?試
分別就兩段故事加以闡述(3 分)

(乙)中國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上文作者認為「非不為耳,實不能也」,而毛
子水在〈中國科學思想〉(節錄)一文則認為「不為耳,非不能也。試指
出這兩種觀點有何分歧之處(2 分),又請就研習所得,分別舉出支持這兩
種觀點的理由各兩項,並加說明(6 分)

(丙)科學家利用無性繁殖技術成功複製動物,預料把這種技術運用到人類身
上,極有可能實現。就中國文化的立場,複製人類是否違反道德?試舉出兩
點理由支持你的答案(4 分)有人認為,科學研究純為知識的探究,不應牽涉
道德。對此你有什麼意見?試加評論(2 分)

17.1999-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二.閱讀以下兩段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中國人愛以圓融涵攝的胸襟欣賞天地萬物相關相通、和諧洽協之處,可見『合』是
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 」

(甲)上述的引文化特色,可從傳統宗教精神(4 分)與藝術精神(6 分)中哪些特點得


到印證?

「藝術是本能的宣洩,真實的反映。讓發自內心的情緒感受流露出來,就是真;不
加矯飾,把真的一面展示,就是美。率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若把真的一面隱藏,不
敢實實在在、赤裸裸地表露,而美其名曰委婉含蓄,要人意會心領,那就是虛偽,虛
偽就不美。藝術是超然的,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不應受世俗標準所規限。譬如以
『粗口歌』發洩抑鬱不滿,正是歌者的真情流露,只有食古不化的人,才會否定這種
創作的藝術性。 」
(乙)(1)試從藝術的作用、表達手法和境界三個角度,將上文作者的觀點,與韋
政通在〈中國文化概論 藝術〉一文的觀點加以比較。(6 分)
(2)評論文中以下兩個觀點:(4 分)
(i)「藝術是本能的宣洩,真實的反映。 」
(ii)粗口歌有其藝術性。

18. 1999-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三、細閱陳君與李君的對話,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陳 現代民主社會,重視人民的知情權,人民有權知道一切有關公眾利益的事。他們
可以要求政府保持透明度,以便監察;可以對政治人物的言行,時刻關注及過問。
上位者若有什麼錯失,就一定難以逃避全國輿論的批評,甚至遭受公開審訊與
彈劾。中國傳統社會,卻認為尊君敬長是本分,隱惡揚善是美德,君主或長輩犯
了過錯,每每加以隱諱,不容直言指正。
〈論語〉記載「子證父攘羊」一 事,葉公與
孔子有不同的評論,反映出當時已有人對隱諱觀念提出不同的意見。

李 中國傳統的隱諱,是用婉轉含蓄的手法,指出君主或長輩的過失,期待他們受規
勸後,作出改善,為犯錯者保留一點尊重,體現出儒家仁厚寬恕的精神。這種隱
諱觀念,即使在現代社會也有存在的價值。其實,中國傳統社會,對上位者的容
忍度之所以較現代民主社會為寬,應該從政治、社會的背景和人格特徵加以探
討。
(甲)陳君所提及的《論語》記戰「子證父攘羊」一事(第 7 行),葉公之與孔子有
什麼不同意見?試分別說明(2 分),並指出其分歧所在(3 分)。你認為父親攘
羊,兒子應該怎樣做才最恰當?(2 分)

(2) 李君說:「中國傳統社會,對上位者錯失的容忍度之所以較現代民主社會為寬,
應該從政治、社會的背景和人格特徵加以探討。 」(第 12 行)試就所學,分別加
以申述。(9 分)
(丙)分別評論陳、李二君以下的話:
1)「人民有權知道一切有關公眾利益的事。 」(第 1 行)(2 分)
2)「這種隱諱觀念,即使在現代社會也有存在的價值。 」(第 11 行)(2 分)

19.2000-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一題

一、(甲)〈出師表〉與〈歸去來辭〉所反映的人生態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何以都受到推崇?

(乙)在今天工商業競爭激烈的祉會中,上述兩種人生態度,是否仍然值得
推崇?

20. 2000-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二題

二、(甲)有人認為類比推理是否具有說服力,取決於對事物間相似之處的認同;其中的關
鍵是:對「相似」的認同,會隨不同的文化、傳統、知識系統而轉移。

你認為下列兩個類比推理是否具有說服力?為什麼?

1.「媽媽,我 步回來腳骨有點痠痛 !」「讓媽媽熬一鍋花生雞腳湯給你喝 吧!」(2 分)


2.德國化學家 Kekulle 回憶他設想「苯」(C6H6)的環狀結構的經過:「......事情進展不順利,
我昏昏欲睡。原子在眼前飛動,變化多姿,連接,扭動,迴旋。一條蛇!一條蛇咬住自己的尾巴,
在我眼前旋轉。我如電 般驚醒,為這個假說的結果工作了一整夜......」(2 分)

(乙)中國文化有性善、性惡兩種說法。孟主多用類比法來闡明他的「性善說」,例如:「人
性的善就像水總是向下流一樣,人沒有不向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荀子反駁孟 主,提
出「性惡說」,主要用邏輯推理,比如他指出因為人性惡,所以聖人才制訂禮儀教化、法度
罰則來令人向善;如果去除禮儀、法治、刑罰,強者會侵害、掠奪弱者,人多勢眾的會欺凌人
少的,不久就天下大亂了。
試從思維方式及文化精神兩方面說明「性善說」在中國文化中何以比「性惡說」更為人所
接受。(6 分)

(丙)劉君燦在《傳統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文中認為「中國傳統的科學在思想上注
重關聯感應,西方則注重因果蘊含」。這種說法是否有 理?(5 分)

他又主張在後現代的科學探求中,中國人不單要用西方方法處理中國材料,而且應該繼續
發展自己獨特的模式。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為什麼?(5 分)

21. 2000-ASL 中國語文及文化卷二第三題

三、閱讀下文,並回答所附問題:

唐君毅先生與中國先哲都很重視夫婦一倫。唐先生提出「敬」作為夫婦相處之道,夫婦之
有愛且有敬而不相亂,是謂夫婦有別。雖然人倫有夫婦,禽獸也有伴侶,但兩者之間應有差
別,人類才可以別於禽獸,高於禽獸。此外,唐先生又認為「夫婦一倫,即家與家之連接以組
織社會之一媒介」一一夫婦結合,二人之情誼,即超越於所自生之家庭而貫通於另一家庭,
故夫婦可以合二姓之好。

對唐先生的看法,我雖未至否定,但總抱有懷疑。傳統社會夫妻的關係,真可說是「相敬如
賓」嗎?那麼,「七出之條」

「三從四德」的出 現,又該怎樣理解呢?傳統社會中,夫妻的權利
和義務並不平等,舊式婚姻形同牢獄和枷鎖;現代社會以離婚作為解決婚姻問題的手段,
這才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至於「夫婦可以合二姓之好」,是理想還是現實?又是
否適用於現代社會?對待伴侶,怎樣才算人禽有別?都值得我們好好深思,不必一定接受唐
先生的看法。

註:七出之條--不服父母、無子、淫、 、有惡疾、口多言、竊盜。

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

四德--女德、女言、女容、女工。
(甲)人倫有夫妻,禽獸也有伴侶,究竟怎樣的夫妻關係才算「別於禽獸,高於禽獸」(第 4 行)
試談談你的看法。(4 分)
(乙)你認為「夫婦可以合二姓之好」(第 6 行)的說法是否適用於現代社會?試從正、反兩方
面加以析論。(10 分)
(丙)你是否同意以下的看法?試加闡析。(6 分)

「現代社會以離婚作為解決婚姻問題的手段,這才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第 10 至 11 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