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 13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
庄华峰  王先进

(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社会史研究目前正逐渐呈现出兴旺的发展态势 ,成果日益丰富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


史研究一直受到专家 、 学者的高度重视 ,不断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问世 ,并呈现出如下
特点 : 一是研究成果数量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 ,近十年发表在各报刊 、杂志上的有关文章约 300
多篇 ,出版的有关学术专著 30 余部 ,这其中还不包括众多介绍性的文章和部分章节介绍 、 涉猎
某些相关内容的著述在内 。二是选题范围比较广泛 ,社会史中的人口 、 家庭 、婚姻 、
社区 、
社会
等级 、 社会组织 、
社会群体 、
社会控制 、 社会生活 、
社会习俗等问题都有涉及 ,某些领域的研究较
为深入 。三是研究方法更趋多样化 ,近十年来 ,在魏晋隋唐社会史的研究中 ,除采用传统的史
学研究方法之外 ,一些学者还注意运用其他相关学科 ( 如社会学 、
人类学 、
民俗学等) 的研究方
法 ,从新的角度 、
新的高度 、
新的视野对一些社会现象 、 社会问题作认真的探索和深刻的剖析 ,
正因如此 ,这些成果倍受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读者的欢迎 。四是运用资料丰富 、 翔实 ,一些学者
在研究时 ,除采用正史 《
、通鉴》《
、会要》
和《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资料外 ,还征引各种野史 、
笔记 、
诗文集 、
传奇 ,以及考古资料 、
出土文书 、
墓志及其他资料 。五是高校在研究方面充当了
主力军 ,高校的研究具有配合教学展开科研的特点 ,往往从历史教学中发现问题 ,对于改革历
史学教育 、培养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就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的研究成果择要分
专题加以叙述 。

一、
专著

近十年来 ,国内出版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专著达 30 余部 ,可分为综合性和专题性两类 。


在综合研究方面 ,共有 4 部多卷本社会史 ( 包括社会生活史 、
风俗史) 通史著作出版 , 其中
有关魏晋隋唐方面的著作有 8 部 。一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中国习俗史”丛书 ( 1994
年) ,其中梁满仓撰著的《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采用分类叙述的方法 ,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节令 、衣食居住 、
婚姻 、
丧葬 、
鬼神崇拜与宗教 、
娱乐等习俗 ,并着重探讨这些习俗的时代特
征 。臧嵘等撰著的《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从节日 、服饰 、
饮食 、
居住 、行旅 、 婚姻 、
丧葬 、
民族等
方面 ,全面多层次地叙述了隋唐五代的社会生活 ,并力图从若干史实中钩沉出这一时期习俗的
特色 。二为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中国社会通史”丛书 ( 1996 年) ,其中曹文柱主编的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和徐庭云主编的隋唐五代卷 ,展示了魏晋隋唐时期的社会发展全貌 。三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丛书 ,其中朱大渭等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4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10 期

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


的轮廓和特征 。内容包括衣食住行 、婚姻 、
丧葬 、
宗教信仰及鬼神崇拜 、 节日 、
娱乐 、
教育 、
医药 、
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等 。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全面展示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风貌 ,从衣食住行 、 婚丧嫁娶 、
社会风俗与精神生活等方面 ,较
为全面地论述了近 4 个世纪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四为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多卷本“中国
风俗通史”
丛书 ( 2001 年) ,其中张承宗等撰著的魏晋南北朝卷和吴玉贵撰著的隋唐五代卷 ,深
入探讨了魏晋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并揭示这一时期风俗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
更多的学者则把视角放在专题研究方面 ,并取得丰硕成果 。高世瑜《唐代妇女》( 三秦出版
社 ,1988 年) 详细考察了唐代各阶层妇女的生活与心理 ,以及妇女在文学 、 艺术 、
政治 、
科技 、

术、 宗教上的业绩 。刘希为《隋唐交通》(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2 年 ) 较为全面 、
系统 、
深入地叙
述了隋唐内外交通干线 、 交通工具 、
交通制度 、 效能 、
作用 、
特点 、
地位等问题 。吕一飞《胡族习
俗与隋唐风韵》(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4 年) 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 ( 匈奴 、 鲜卑 、
羯、 氐、 羌、柔然 、
高车 、
突厥等) 的社会习俗 ,包括衣食住行 、 婚姻丧葬 、
民歌 、
音乐舞蹈 、宗教信
仰和祭祀 、 礼俗 、
节日庆典 、社会风气 ,等等 。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
1994 年 从乡村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了魏晋隋唐时期的乡村社区 ,内容涵盖乡村组织 、
) 乡村管
理、 乡村建设 、乡村商业活动诸方面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对唐代
( )
人口数量 、 各地人口增长差异与人口分布及迁移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张泽咸《唐代阶级
结构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年) 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书全面研究了唐代社会各阶级
阶层的基本状况与变动 。黄新亚《消失的太阳》( 湖南出版社 ,1996 年) 详细论述了唐代城市政
治、经济 、文化 、
宗教 、
民情 、风俗各方面的情况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
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主要利用敦煌文书 ,对僧尼的生活方式如宗教活动 、
收入 、
遗产 、 丧葬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 ,改变了过去人们将僧尼生活简单化的看法 。侯旭东《五 、 六世
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探讨了佛教流行北方社会的历史背景 、
造像记所见民众信仰 、 民众佛教修持方式的特点与佛教信仰的社会影响 。黎虎《汉唐饮食文化
史》( 北师大出版社 ,1998 年) 揭示了汉唐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内在规律及其与社
会政治 、 经济间的关系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
通过对华北地区生存环境 、人口承载能力 、饮食生活的内容和质量的考察 ,提出了一些独到的
见解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广泛运用社会学 、
妇女学 、
史学及心
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唐代妇女地位进行了多层面 、 多角度 、 深层次的系统分析与研究 。孙若
风《高蹈人间 ——
—六朝文人心态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 运用心态史的研究方法 , 研究
(
了六朝文人的放达与超拔 。王赛时《唐代饮食》( 齐鲁书社 ,2003 年) 按照饮食结构的框架而进
行分类考论 。

二、
论文

人口 、
家庭 、
婚姻和宗族研究 。此时期人口的研究倍受学界的重视 , 从研究成果看主要表
现在两方面 : 一方面 ,深入研究了魏晋隋唐各时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的发展趋势 。袁祖亮 、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 15

新丽《三国两晋人口蠡测》《( 中国史研究》1995 年第 2 期 ) 认为 , 由于政局动荡 , 从桓帝永寿年


间到献帝年间 ,是我国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时期 ,三国前期人口数量趋于稳定 ,三国后期到西晋
太康年间是人口快速增长时期 。王育民《西晋人口蠡测》《 ( 中国史研究》1995 年第 2 期 ) 对西
晋人口总量进行探讨 ,集中考察了以往大量不入县编户而被人们所忽略的人口 ,包括荫附户 、
官私奴婢 、
兵户 、
吏户 、
百工 、鼓吹 、
流散户及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 。王育民还对十六国北朝的
人口作了研究 ,认为十六国北朝时期 ,北方人口的发展是前降后升 ,北魏正光年间的北方户口
数已恢复到东汉水平 《( 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历史研究》 , 1987 年第 2 期 《十六国北朝人口
;
再探》《社会科学战线》
, 1993 年第 2 期 ) 。袁祖亮对此提出异议 , 认为十六国时期的户口变化
不是前期耗减 ,后期回升 ; 而是前期锐减 ,前秦盛时人口增至高峰 ,淝水之战后再次减少 ,人口
变化状况呈马鞍形 ,即经历了减少 — ——增长 ———减少三个阶段 。他还提出北魏盛期的户口数
尚未恢复到东汉水平 《( 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 — — —与王育民同志商榷》《历史研究》
, 1991 年第 2
期)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南北户口的消长及其原因》《 ( 中国史研究》 1990 年第 3 期 ) 把研究的
重点放在该时期南北户口的消长变化上 ,指出魏晋 、 前燕 、 北朝时期北方户口呈增长趋势 ,而吴
蜀、 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户口呈递减趋势 。胡阿祥《东晋南朝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述论》《 ( 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3 期 指出 , 东晋南朝时期 , 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 、
) 范围之广 、
历时之
久 ,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王育民《唐代人口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 年第 3 期)
(
认为 ,有唐一代人口发展呈马鞍形态势 ,即隋唐之际户口锐减 ,到贞观中期以后户口数量开始
直线上升 ,安史之乱后复又下降 ,唐后期人口发展十分迟缓 。相关论文还有李向军《三国人口
考》《( 辽宁大学学报》1988 第 3 期 ) 、 陶文牛《隋代人口的南北分布》《 ( 晋阳学刊》1993 年第 2
期) 、刘进宝《隋末唐初户口锐减原因初探》《 (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 年第 3 期 ) 、 王育民《论唐
代南北方户口比重的消长》《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等 。
另一方面 ,区域人口的研究也受到关注 。薛平栓的《隋代陕西人口研究》《 ( 陕西师范大学
学报》 2001 年第 4 期) 利用“户口平均密度法” 对隋代陕西的人口数量作了研究 。崔明德《唐代
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初探》《 ( 历史研究》1997 年第 5 期 ) 分析了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 、
结构 、 特点 、 人口移动的主要走向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争夺人口的斗争 、 降户反叛的原因等问
题 。陈勇《唐后期淮南道户口考》《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 年第 3 期 ) 详细考证了唐后期淮
南道的户口数量 。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6 年第
3 期) 认为唐后期至五代北方人民不断南迁 , 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北方人民的南迁浪潮 ,
其中以江南地区吸纳的移民人数最多 。陈勇 、 刘秀兰《唐后期长江下游户口考》《 ( 中国史研究》
1997 年第 4 期) 认为元和时当地官方统计户数的下降 , 并不意味着本地区实际人口的真正减
少 ,这与当时人民流亡频繁 、 朝廷诏令不行 、 地方行政废弛有关 。相关文章还有艾冲《论唐代前
期“河曲” 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 民族研究》 2003 年第 2 期) 等 。
家庭规模 、家庭结构 、
家庭关系 、 家庭伦常及家庭变迁等内容 。赵建国《论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家庭结构》《 ( 许昌师专学报》1993 年第 2 期 ) 指出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具有尊长卑
幼、 夫主妻从 、嫡贵庶贱的特点 ,这些特点的形成受到当时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冻国
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结构及相关问题论述》《 ( 北朝研究》 1990 年上半年刊) 认为 , 十六国北
朝时期家庭规模结构呈现出聚族而居 、
数代共爨 、
兄弟不异财的特点 ,这与南方兄弟异财分居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6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10 期

大相径庭 ,这种差异的产生 ,除不同的历史因素与自然地理因素外 ,还与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


化传统大有关系 。葛建中《东晋南朝社会中的家庭伦常》《 ( 中山大学学报》1990 年第 3 期 ) 指
出 ,东晋南朝时期的家庭伦常在全社会范围内被强化了 ,名教重心已由代表政治秩序的君臣 —
伦转移到代表家庭秩序的父子 —伦上 。随着敦煌文书的出土 , 敦煌地区的家庭研究也受到重
视 。刘永华《唐中后期敦煌的家庭变迁和社邑》《( 敦煌研究》1991 年第 3 期 ) 认为 , 家庭结构的
残破化是唐中后期敦煌地区家庭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导致家庭功能变迁的主要动因 。
婚姻研究方面 ,庄华峰《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初探》《 ( 史学月刊》2000 年第 5 期 ) 认为 , 两
晋南北朝时代的婚姻十分讲究门当户对 ,以保持世家大族在政治 、 经济等方面的特殊地位 ,由
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薛瑞泽《北朝婚姻简论》《 ( 北朝研究》1990 年下半年刊 ) 探讨了北
朝门阀等级内婚制和民族通婚等问题 。施光明也对北朝民族通婚的形式 、 特点及影响作了深
入研究 《( 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 , 1993 年第 4 期)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的财婚问题》

( 文史哲》 2000 年第 6 期) 和魏向东《论魏晋南北朝财婚风气及其影响》《 ( 江苏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5 期) 则重点探讨财婚问题 。李肖《论隋唐时期的婚姻习俗》《 ( 中华文化论坛》 2002 年第 2
期) 认为 ,隋唐时期社会政治 、 经济 、文化的变化 ,引起了婚姻习俗的变化 。段塔丽《从唐墓志看
唐代的婚姻习俗》《文博》 ( 1998 年第 5 期) 详细考察了唐人的婚姻年龄 、 选妻标准 、 离婚改嫁和
冥婚习俗等 。姚平《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 ( 学术月刊》2003 年第 7 期 ) 指出唐代冥
婚的骤兴是与唐代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唐前期经济的繁荣为冥婚提供了深厚的物
质基础 ,唐代对死后世界观的更新及性方面的开放态度为冥婚提供了极好的精神和生理条件 。
此外 ,李聪 、 赵志坚《魏晋南北朝妇女婚姻散论》《 ( 齐鲁学刊》1997 年第 5 期 ) 、
易图强《两晋南
朝士族子弟婚姻的量化分析》《 (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3 期) 、
李志生《唐代工商业者婚
姻状况初探》《 ( 人文杂志》 1997 年第 3 期) 、
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内部结构》《 ( 学术月刊》
2000 年第 6 期) 等文章还对部分社会群体的婚姻状况进行了探讨 。
宗族问题的研究也是关注的重点 。张承宗 、 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 ( 苏州大学
学报》 2000 年第 3 期 ) 指出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士族地主经营的封建庄
园 ,以宗族为核心的流民集团及由族长控制的武装坞壁 。宗族观念有三种主要倾向 : 重门第轻
才德 ,重宗族轻个人 ,重孝悌尚复仇 。此外 ,宗族问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
些大族的个案研究上 , 内容涉及家族的源流 、 婚媾 、仕宦 、 特征及兴衰原因等方面 。如曹文柱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琐谈》《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 1 期 ) , 张灿辉《南朝河东柳氏家族
研究》《晋阳学刊》
( 1995 年第 6 期) ,孟繁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东顾氏考论》《 ( 史学月刊》 1997
年第 3 期 ,郭锋《北朝隋唐源氏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 2002 年第 3 期 ,谢文学《颍
)
川长社钟氏家族研究》《许昌师专学报》1991 年第 2 期 , 高诗敏《北朝赵郡李氏的起家与仕
( )
宦》《( 北朝研究》1991 年下半年刊 ) 《 、范阳卢氏的兴衰与历史地位》《 ( 北朝研究》1997 年第 1
期) ,晓红 、 周征松《河东裴氏及其族源》《 ( 山西师大学报》 1997 年第 1 期) ,朱绍侯《济阳蔡氏郡
望的历史追溯》《 ( 许昌师专学报》1997 年第 1 期 ) , 刘志安《唐朝吐番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
族》《( 中国史研究》 1997 年第 3 期 ) , 李卿 、杨际平《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 、 宗族与所谓的“庄园
制”关系辨析》《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 年第 4 期) 等 。
社区研究 。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 —
——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
( 历史研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 17

究》 2001 年第 6 期) 认为 , 北朝时期 ,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 , 乡村社会依然存在广泛的乡里编


制 ,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未受到村民的积极认同 ,相反 ,他们对世代生活其中的村落表现出更
强的归属感 。田昌五 、 马志冰《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 ( 中国史研究》
1992 年第 3
期) 、韩 《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 ( 厦门大学学报》1997 年第 2 期 ) 、田梅英《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坞壁及其内部机制》《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等文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坞
壁进行了探讨 。
城市社区的研究也颇受重视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 ( 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 探讨了唐代新罗侨民社区的形成原因 、 类型及其与唐朝政府的关系 ,认为新罗侨民社区在
唐朝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但唐朝政府对侨民社区也行使行政司法权 。黄煌《唐代的城市居民生
活与城市经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3 期) 探讨了唐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及文化
精神生活 ,再现了商品生产发展和城市经济的进步 。张泽咸《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 ( 社会科
学战线》 1991 年第 2 期) 通过对唐代各城市的考察 ,指出一个拥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体制在
隋唐时期业已出现 。王维坤《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 ( 西北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3 期) 根据考古新发现的遗迹 ,结合文献记载 ,对都城建制和总体设计思想进行了新的探
讨 。雍际春《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 年第 2 期 ) 通过考
察六朝时期曹魏邺城 、 前后凉姑臧 、 南朝建康 、
北魏平城和洛阳五个都城在规划建设上的各自
风格和共性特征 ,揭示了六朝都城对隋唐都城建设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社会群体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 , 内容涉及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群体 。何德章
《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 ( 中国史研究》1991 年第 4 期 ) 、 简修炜《论汉唐间豪族地主的两重
性》《
( 学术月刊》1993 年第 1 期 ) 两文考察了豪强地主阶层 。田昌五《对魏晋士族制度的历史
考察 ———兼评陈寅恪的士族说》《 ( 学术研究》2001 年第 1 期) 认为学界讨论魏晋士族制度时凭
据的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标准 , 即门第和婚宦 , 是值得商榷的 。而其后学申论其说就更是错误
的 。蒋福亚《南朝寺院地主》《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 年第 4 期 ) 论述了南朝寺院地主的形
成过程 。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 ( 历史研究》1991 年第 1 期) 对隋朝文帝 、 炀帝两代君
主对江南士人的政策与江南士人命运的升降浮沉进行了考述 。张广达《论唐代的吏》《 ( 北京大
学学报》 1990 年第 2 期) 认为唐代官员与吏员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 , 表现出官多吏少的特点 。
相关文章还有杨煜达《试论汉魏时期南中地区大姓的形成和汉族社会的嬗变》《 ( 民族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族与游侠》《 ( 山东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等 。
社会下层群体的研究也受到重视 。刘汉东《论魏晋南北朝的雇佣劳动者》《 ( 中国史研究》
1990 年第 4 期) 认为当时的雇佣劳动者一般人身并不依附雇主 , 他们佣金低微 , 受剥削重 , 但
一般可以自给甚至养亲 。他还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刑徒的来源及犯罪前的身份 、 犯罪判决 、 执行
及刑徒的服役等法律问题 《 ( 论魏晋南北朝的刑徒》《中国史研究》
, 1993 年第 3 期 ) 。吴枫 、

显文《唐代庶民阶层的文化素质初探》《 ( 社会科学战线》1993 年第 1 期 ) 对唐代庶民阶层的知
识水准 、思想意识 、 行为观念等因素进行剖析 ,探寻其与治世的关系 。此外 ,李鸿宾考述了为官
府服役或主要服役于官府的四类工匠 : 短蕃匠 、 长上匠 、
明资匠 、 和雇匠 《 ( 唐代四种官类工匠考
实》《文史》
, 第 42 辑) 。李靖莉分析了唐代西部部曲的来源 , 认为它是从作人或由奴婢放良转
变而来 《
( 从吐鲁番文书看唐代西部部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1997 年第 1 期 ) 。戴显群则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8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10 期

研究了唐五代时期优伶的社会地位 ,指出他们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的卑贱而遭歧视 ,另一方面


又因行业的性质和艺术魅力而受捧场 《 ( 唐代优伶的社会地位及其相关问题》《福建师大学报》
,
1993 年第 2 期) 。关于隐士和流民等群体的论述有孙立群《魏晋隐士及其品格》《 ( 南开学报》
2001 年第 5 期) ,刘雅君《论流民与两晋之际的政治格局》《( 贵州文史丛刊》2002 年第 3 期) 等 。
妇女群体也是研究的重点 。庄华峰《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个性解放》《 ( 中国史研究》
1993 年第 1 期) 认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 、 极解放的时代 , 妇女以反传统的姿
态登上了社会舞台 ,率性而动 ,自由表现自己的个性 。周兆望 、 侯永惠《魏晋南北朝妇女的服饰
风貌与个性解放》《 ( 中国史研究》 1995 年第 3 期) 则从妇女服饰变化方面来考察当时妇女的个
性解放 。刘振华《六朝时期南北妇女风貌之比较》《 ( 学海》1993 年第 2 期 ) 认为 , 六朝时南方多
才女 ,而北方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要高些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 ( 民族研
究》1994 年第 6 期) 用文史互证的方法探讨了北朝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 , 认为北朝妇女的地位
较高 ,其生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自由 、 豪放特点 。周兆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兵》《 ( 江西社
会科学》 1997 年第 2 期) 研究了当时女子从军的情况 。宁可 、 郝春文《北朝至隋唐五代间的女
人结社》《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90 年第 5 期) 认为北朝至隋唐间女人结社现象的出现与这一
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有关 。庄华峰 、 王先进《唐代妇女与体育》《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探讨了唐代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 、 特点 、 原因 。相关文章还有杨小敏《 〈女论语〉
与唐代后期知识女性的家庭伦理思想初探》《 ( 甘肃社会科学》 2003 年第 2 期) 等 。
社会控制和保障研究 。李丙寅《略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环境保护》《 ( 史学月刊》 1992 年第
1 期) 从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利设施的开发保护 、 宫廷园林的修建 、 植树造林 、 森林保护以及国
家环保机构的设置 、 环保法令的制定等方面论述了当时的环境保护情况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生态环境》《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 年第 3 期 ) 认为 , 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的基本特
征是寒冷干旱 ,动植物资源虽不及先秦秦汉丰富 ,其间的自然灾害频繁而且严重 。刘华《我国
唐代的环境保护情况述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 年第 2 期 ) 则从植树造林 、生物资源和
水利资源利用与开发诸方面探讨了唐代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对各朝
荒政及社会救济的研究 。张敏的《魏晋南朝抚恤制度述论》《 ( 文史哲》2001 年第 5 期 ) 认为魏
晋南朝政权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抚恤制度 ,主要包括哀死和优抚亡属两方面 。但抚恤作为社会
保障的色彩极淡 ,往往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王亚利《论儒家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救灾理念的主
导作用》《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年第 4 期) 指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应对自然灾害 , 主要以儒
家荒政学说的理论为指导 , 灾荒救治政策措施具有明显的儒学化色彩 。张学峰《唐代水旱赈
恤、蠲免的实效与实质》《( 中国农史》1993 年第 1 期 ) 认为 , 在唐代无论是赈恤还是蠲免 , 其效
果都是极差的 。赈恤 、 蠲免的实质不是为了解救灾民的生活 ,而是为封建王朝本身的存在保留
劳动力 。张有棠 、 徐银梅《唐朝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宁夏大学学报》1997 年第 3 期 )
指出 ,唐前期由于政治清明 ,救灾治灾措施较多且效果明显 ,从而较好地维持了社会稳定和经
济发展 。而唐后期的战乱等致使救灾措施往往大打折扣 。潘孝伟系列文章《唐代救荒措施总
体特征》《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 年第 3 期) 《
、唐代减灾与当时经济政治之关系》( 同上 1995
年第 4 期) 《
、唐朝减灾行政管理体制初探》( 同上 1996 年第 3 期) 对唐代备荒救荒措施的实施 、
减灾的行政管理及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 19

时期的灾害思想初探》《( 四川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指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玄学的兴盛促


使人们对天人关系重新理解 ,由此形成了天道自然观下的进步灾害思想 。但就总体而言 ,神秘
主义的阴阳灾异说在当时仍占据主流地位 。社会保障的另一方面是养老及侍老制度 。张承宗
《魏晋南北朝养老与敬老风俗》《 ( 史林》
2001 年第 4 期) 认为 ,虽然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大力提
倡“以孝治天下”,但是仍难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门阀士族的养老待遇与庶民百姓的养老境
况有天壤之别 。
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研究 。社会生活史一直是社会史研究的重点 , 内容包括衣食住行诸
多方面 。服饰方面 ,陈昌珠《外来文化对魏晋隋唐服饰民俗的影响》《 ( 民俗研究》1997 年第 3
期) 论述了外来文化对当时服饰民俗的影响 。李蓉《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气》《 ( 中国典籍
与文化》 1995 年第 1 期) 、张庆《唐代妇女的流行服装》《 ( 文史知识》 1997 年第 3 期) 、祁嘉华《唐
代女性服装的美学风格》《 ( 洛阳师专学报》1996 年第 6 期) 等文都对唐代妇女的服饰进行了深
入研究 。饮食方面 , 姚伟钧《三国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 年第 2
期) 《
、唐代的饮食文化》《 ( 华中师大学报》1990 年第 3 期 ) 分别对这两个时期的饮食文化作了
全面论述 。徐连达《隋唐的酒事 、 酒宴与酒令》《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7 年第 2 期 ) 论述了
隋唐饮酒的时代风尚 、酒宴中的豪华场面和民间宴会 ,以及名目繁多的酒令等 。王赛时《唐朝
人的主食结构》《人文杂志》
( 1999 年第 2 期 ) 具体考述了作为唐人主食的饼类 、 米类及花样面
食 。黎虎《汉唐时期的食肆行业》《 (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 年第 2 期 ) 指出 , 汉 、
唐时期的饮食
原料和饮食成品市场均得到了同步的发展和繁荣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两种饮食市场则呈现
盛衰不一的情形 。居住方面 ,雷巧铃《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 ( 陕西师大学报》1993 年
第 8 期) 《
、试论唐代的住宅文化》《 ( 人文杂志》
1997 年第 4 期) 对唐人的居住方式 、 住宅文化作
了探讨 。交通方面 , 黄正建《唐代的“传”与“递” 》《( 中国史研究》1994 年第 4 期 ) 研究了唐代
“传” 与“递” 的内涵与发展变化情况 。相关文章还有 : 拜根兴《饮食与唐代官场》《 ( 人文杂志》
1994 年第 1 期) 、
张萍《唐代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 ( 兰州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2 期) 、
朱大渭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 ( 中国史研究》 1994 年第 4 期) 、
王赛时《唐代的夜生活》《 ( 东岳
论丛》 2000 年第 4 期) 、
党焕英《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 ( 文博》1996 年第 2 期) 等 。
社会风气研究 。曹文柱《六朝时期江南社会风气的变迁》《 ( 历史研究》1988 年第 2 期 ) 认
为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曾有一个由“轻悍”、 “好勇”逐渐向“怯懦”、 “敦庞”的演变过
程 ,并对隐藏在风气表象背后的各种社会动因加以诠释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
察》《( 天津师大学报》 1994 年第 1 期) 认为 ,汉末魏晋时代人生价值尺度发生大转变 , 导致逐利
慕势风潮甚嚣尘上 。统治阶级上层奢侈腐败之风成为近年来学者考察的重点 。张庆来 、 宋洪
德《西晋奢风盛行原因及影响》《大庆师专学报》1991 年第 1 期 , 刘精诚《腐败之风与西晋短
( )
期而亡》《 ( 探索与争鸣》 1996 年第 3 期 ) , 王永平《论东晋上流社会的享乐风尚》《 ( 社会科学战
线》 1992 年第 3 期 ) 《
、论北魏后期的奢侈风气 — ——从一个侧面看北魏衰亡的原因》《 ( 学术月
刊》 1996 年第 6 期 ) , 梁满仓《北魏后期的贪污之风与治贪之举》《 ( 探索与争鸣》1991 年第 3
期) ,王雪玲《唐代的奢侈之风》《 ( 唐都学刊》1995 年第 5 期 ) , 陈衍德《试述唐后期奢侈性消费
的特点》《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0 年第 1 期) 《
、唐后期奢侈性消费的社会影响》( 同上 ,1991
年 ,第 2 期) 等文章都对这一时期奢侈腐败的表现 、
特点及其不良影响作了深入的论述 。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 年第 10 期

社会风俗 。于云翰《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 ( 社会科学辑刊》1998 年第 5 期 ) 认


为 ,地域文化差异的逐渐减弱 ,使城市风俗呈趋同态势 ,表现为日常习俗的趋同和语言 、 食品 、
日常用具 、 服饰及城市管理各方面的相近 。区域社会习俗也受到关注 。张弓《敦煌春月节俗探
论》《( 中国史研究》1989 年第 3 期 ) 通过对八至十世纪敦煌地区春月节俗的考察 , 揭示了中西
文明在这一地区的交汇与融合 。张萍《唐代的文身风气》《 ( 晋阳学刊》1990 年第 3 期 ) 认为唐
以前文身之俗仅流行于东南地区 ,至唐代始为中原大众所接受 ,并被视为一种美的追求 、 流行
的风尚 。王万盈《论唐宋时期的刺青习俗》《 ( 西北师大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 认为 , 唐宋刺青习
俗是对传统价值观 、 道德观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孙立《魏晋南北朝饮
茶饮酒之风》《 ( 苏州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1 期) 对当时的饮茶 、 饮酒之风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
罗新本《魏晋南北朝赌博之风论述》《 ( 中国史研究》 1990 年第 2 期) 和葛承雍《论唐代社会中的
赌博浊流》《 ( 社会科学战线》1991 年第 1 期 ) 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赌博风习作了探讨 。刘达 、
辛向军《魏晋薄葬成因的考察》《 ( 甘肃社会科学》1994 年第 1 期 ) 、 牛志平《唐代的厚葬之风》

( 文博》
1993 年第 5 期) 分别考察了魏晋薄葬和唐代厚葬风气的成因及其特点 。王昌焕《论唐
代社会的神仙信仰》《 ( 史学月刊》2000 年第 4 期 ) 论述了唐代社会的神仙信仰风尚 。梁满仓
《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 ( 中国史研究》 1991 年 3 期) 具体考察了六朝时期民间祭祀的对象 、
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心态 。
综上所述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也存在着
明显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选题相对集中 ,发展极不平衡 。近十年来的研究比较集
中于社会生活 、社会群体 、
婚姻家庭等方面 ,而诸如地域社会史 、 基层社会与国家 、思想与社会 、
法制与社会 、社区 、
心态史 、
社会变迁 、疾病 、医疗以及生态环境史等方面则论述较少 。当然 ,这
与资料缺乏和社会史整体研究走向有关 。第二 ,一般层次上的研究论述多 ,深入细致的研究成
果少 。表现为一些文章仅仅停留在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简单描述上 ,未能深入挖掘此种社会现
象的形成机理 ,更缺乏对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剖析与规律揭示 ,显得理论深度
不够 。第三 ,在研究方法上 ,研究者多习惯于轻车熟路的旧套路 ,而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方法 ,与
地理学 、人类学 、考古学 、
宗教学 、
社会学 、
民俗学 、
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明显不足 ,
开展跨学科研究十分薄弱 。第四 ,部分研究者自身素质不高 ,因而其研究显得力不从心 。社会
史研究需要借鉴 、利用多学科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 ,并要有社会史学科理论的支撑 ,而这些
对一些新近从事社会史研究的学者来说 ,确实在短时期内难以有突破性的提高 ,这便限制了研
究者水平的发挥 ,以致往往出现“资料罗列”“
、史料推比”式的单一 、简单研究 。

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2005 年 6 月 24 - 26 日 ,由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三家联办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主办的“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
讨会”
在国家会计学院 ( 上海) 举行 。开幕式上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沈国明先生 、
中国社科院历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