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 33 卷第 5 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9 月


Vol. 33 №. 5 Journal of A nhui Norm al U niversity ( Hum. &Soc. Sci. ) Sept . 2005

士与官僚的合流 : 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Ξ

郭 学 信
( 聊城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 山东 聊城 252059)

关键词 : 士 ; 文官政治 ; 宋代
摘  要 : 在我国历史上 , 虽然自皇权 - 官僚政治体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士与官僚相结合的进程 , 并由
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政治形态 , 但士大夫政治形态的最终确立 , 却是在宋代完成的 。宋代士大
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 不仅改变了自汉代以来主要代表世族门阀阶层利益的政权性质 , 扩大了统治基础 ,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 , 有利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
中图分类号 : K244 , K24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2435 ( 2005) 05 - 0572 - 06
Combination of scholars and bureaucracy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lar - off icer’s civilian polity in the Song
Dynasty
GUO Xue - xin (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 ure , L iaocheng U niversity , L iaocheng 252059 , Chi na)
Key words : scholar ; civilian polity ; t he Song Dynasty
Abstract : In Chinese history , t he progress of t he combination between scholars and bureaucracy has started since
t he day when t he political system of imperial power and bureaucracy was born. But t he final establishment of
scholar - officer’s polity was completed in t he Song Dynasty. This establishment not only changed t he character
of regime which stands for t he benefit of powerful stratum since t he Han Dynasty , but also raised cultural quality
of t he whole bureaucracy group to a large extent , and was consequently beneficial to t 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 he cause of social culture.

   在中国古代社会 , 对于庞大的士人阶层而
言 , 由士而仕 , 跻身宦海 , 进而参与政治是实现 一
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主要途径 ; 对于封建统治者
而言 , 如何把那些属于社会文化层次顶端之上 ,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 - 官僚专制体制中 , 士
同时又深切地关怀着 “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争” 从进入政权到成为政权的主体 , 是经过了相当长
的士人阶层吸纳进各级政府机构 , 以建立起一定 的发展过程的 。尽管 “士大夫”这一概念 , 早在
的社会秩序 , 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 则是他 战国秦汉时代的文献资料中就已出现和使用 , 并
们思虑的主要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 , 二者是不 且从这一概念的主体而言 , 大致可以说是士人 —
相抵牾的 。然而 , 中国古代士与官僚政治的合 官僚的泛称 , 但就当时从皇帝的诏书 、大臣的奏
流 , 却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虽然自春秋战国之际 疏到一般典籍的记载看 , “士大夫”的具体内涵
皇权 - 官僚政治建立之日起 , 就开始了士与官僚 是不尽相同的 , 有时它指的是社会的名士一类 ,
合流的历程 , 并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 有时则指的是社会的名流和官僚 [ 2 ] ( P97 、98) 。因
政治形态 , 但真正意义上士大夫政治形态的最终 此 , 这一时期的 “士大夫”, 还不能单纯地理解
确立 , 却是在宋代完成的 。诚如柳诒徵先生所 为士人与官僚的结合体 , 换句话讲 , 还不能将其
言 : “盖宋之政治 , 士大夫之政治也 。政治之纯 一概称之为入仕的知识分子 , 或者文人官僚的专
”[ 1 ] ( P516)
出于士大夫之手者 , 惟宋为然 。 义语 。

Ξ收稿日期 : 2005 - 03 - 12
作者简介 : 郭学信 (1960 - ) 男 , 山东招远人 ,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 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期                郭学信 : 士与官僚的合流 : 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573

就战国 、秦汉皇权 - 官僚专制体制的实际情 路仍然未能通畅 。


况而言 , 大体经历了一个从 “皇权 - 吏员”体制 以历史断代而言 , 士与官僚的真正合流出现
向 “皇权 - 士大夫”体制的演生过程 。“皇权 - 于隋唐之际 , 而连接两者的重要桥梁则是创立于
吏员”体制形成于战国时代 , 发展于大一统的秦 隋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 , 无疑是对中
代 。战国时代以法家学说为理论指导的各国变法 国封建政治体制的一大变革 , 是对魏晋南北朝
运动 , 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一个训练有素 、专事 “九品中正选官法”的一大突破 。它最为深刻的
社会管理的职业官吏群体 — —
—文吏 , 或称文法之 社会效应和社会内容 , 就是打破了豪门世族地主

吏 , 而主张绝弃文学智术 , “以法为教”, “以 世世代代对仕途和政权的垄断 , 为各个阶层的知
吏为师”[ 3 ] 的法家 , 更是把培植技能官吏作为变 识分子入仕大开了方便之门 , 从而促进了士人阶
法的要务 。所以 , 在法家理想的官僚体制下 , 精 层自身的官僚化进程 , 使知识分子名正言顺地摆
通法律条例之吏员真正的成了行政职事的承担 脱了忽而是 “公 、卿 、大夫 、士”中的 “士”,
者 。由法家理论和变法运动造就的秦帝国大一统 忽而是 “士 、农 、工 、商”中的 “士”, 忽而属
的中央集权官僚专制政体 , 更是以文吏为骨干 , 于统治阶级 , 忽而属于被统治阶级那样的尴尬地
而儒生则受到压抑和排斥 。“焚书坑儒”事件的 位 。因而科举制度的创立 , 是士人阶层与封建专
发生 , 无疑宣告了儒生与文吏的对立 , 以知识分
制政治真正合流的标志 , 它使汉武帝时代以独尊
子群体的衰落和文吏政治的全盛而告结束 [ 4 ] 。
儒术为契机而开始出现的 “皇权 - 士大夫”政治
在从 “皇权 - 吏员”体制向 “皇权 - 士大
体制之雏形进一步明朗化 。
夫”体制转变中 , 汉代是一个 “以儒术饰吏术”
然而 ,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很难在开始产生时
的转折时期 。汉初 , 统治者 “惩戒亡秦”之政 ,
就达到某种完善的状态 , 它总要有一个从产生 、
开始意识到纯粹秦式的皇权 - 吏员体制不可尽
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科举制度的创立亦不例外 。
赖 。为了使 “居马上得之”的封建王朝长治久
由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还处于一个从产生到确立
安 , 高祖十一年即下诏求荐贤士 。文帝即位后又
的阶段 , 制度本身远未完善 , 还存在着以往荐举
诏举 “贤良方正”。汉武帝即位后 , 为了培养更
制的种种弊端 , 权贵的意志在决定录取与否的问
多的人才以供选官之用 , 又于建元五年 “立《五
题上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这就很难使 “一切以
经》 博 士 , 开 弟 子 员 , 设 科 射 策 , 劝 以 官
程文为去留”的科举考试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另
禄”[ 5 ] (儒林传) 。自汉高祖下诏求贤士 、文帝举贤
外 , 唐代科举取士的人数极为有限 , 应举者与科
良方正 , 特别是到汉武帝开科取士 , 为数不少的
举取士的比例相差悬殊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 ,
儒生源源不断地进入汉廷 , 汉廷亦由此开始了从
唐代常科每年应试者多则有二千人 , 少则也有一
“皇权 - 吏员”体制向 “皇权 - 士大夫”体制的
社会转型 。但是应当看到 , 汉政是 “以霸王道杂 千人 , 而 “所收百才有一”, “没齿而不登者甚
之”[ 5 ] (元帝纪) , 文吏与儒生共同参政 。因此 , 在 众”[ 6 ] 。显然 , 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体系中 , 唐代
相当一段时间内 , 它只是造成了文吏与儒生共同 科举起着非主流的辅助作用 , 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参政或并用的局面 , 而并没有使儒生取代文吏 。 相对有限 , 不足以改变士庶地主在政治权力分配
曹魏明帝太和二年 , 儒生虽然作为孝廉之举的主 上的不平等 。换言之 , 在唐代皇权 - 官僚专制政
要对象在制度上得到了认可 , 并且以此为标志 , 治体制中 , 由科举入仕的文人官僚所占的比例微
宣告了知识分子群体与文吏群体长期冲突的终 乎其微 。对唐代庞大的文人群体而言 , 尤其是对
结 , “学者”与 “官僚”也以此为契机达到了结 那些 “寒士”来讲 , 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
合 [ 4 ] , 但魏晋时期由于门阀政治的盛行 , 作为 纵观自春秋战国至隋唐的 “皇权 - 官僚”专
官员选拔制度的九品中正法 , 不久即被门阀世族 制政体 , 士在官僚政体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 并
所垄断 , 广大知识分子倚其才智而谋取官位的道 最终出现了士大夫政治形态的社会 。尽管从严格

① 文吏尽管有很高的专业知识 , 技能很高 , 但他们仍非知识分子 。文吏所具有的知识仅为一种 “成事”, 即已定型的规范技能 ;


文吏固然训练有素 , 但只具备执行功能 , 它属于一种技能角色 , 即一般以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为基本取向 。而知识分子角色必须
具备知识能力与知识倾向 , 前者如思辨能力 、审美能力 , 后者则联系着特定的价值观念 、人格理想 、理论兴趣 、批判精神 、道德规
范等等 。参见阎步克《秦政 、汉政与文吏 、儒生》, 《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57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33 卷

意义上讲 , 皇权 - 士大夫体制并没有从真正意义 代 “偃武兴文”的重大举措 。为此 , 宋太祖以一


上建立起来 , 士人与官僚未出现彻底合流 , 但它 种文明和理性的方式 , “杯酒释兵权”, 解除了石
毕竟为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 守信 、王审琦等禁军将帅的兵权 , 而代之以文官
治国 , “以易武臣之任事者 。 ”[ 8 ] (陈亮传) 在宋太祖
二 看来 , 较之武臣 , 文臣更让他放心 , 因为他们无
兵可拥 , 无强可逞 , 是不会因兵强马壮而危及朝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 宋代无 廷的 。他曾对赵普说过 : “五代方镇残虐 , 民受
疑处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 : 远从汉 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 , 分知大藩 , 纵皆
代 , 近从唐代开始的一系列社会转化 , 正是到宋 贪浊 , 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9 ] (卷7) 正是基于这样
代得以完成而基本形成格局的 。于是 , 我们看 的考虑 , 宋太祖上台伊始 , 就摆出了一副尊孔崇
到 , 经过秦汉隋唐时期的政治演进 , 时至宋代 , 儒 、重用文人的姿态 , 一登基即下令 “增修国子
士人与官僚已经走向了彻底的融合与合流 , 中华 监学舍 , 修饰先圣十圣像 , 画七十二贤及先儒二
帝国典型的士大夫政治形态已经完全确立 。 十一人像于东西廊之板壁”[ 10 ] (崇儒) , 并 “以孔四
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有着深刻的社会 十四代孙孔宜为曲阜县主薄”[ 10 ] (卷7) 。而后又不
历史原因 。从深层上透视 , 它是唐末五代以来门 断招纳 “困顿风尘 , 潦倒场屋”[ 11 ] (卷1) 的知识分
阀士族势力衰落的产物 ; 从直接原因上看 , 则与 子入仕 , 还令五代遗留下来当年与他并肩军马倥
宋朝统治者对唐末五代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 偬的将士读书 , 使之儒化 , 并一再强调 “宰相须
有关 。 用 读 书 人 ”[ 9 ] (卷7) , 地 方 上 则 命 “士 人 典
唐末五代 , 军阀混战 , 武夫飞扬跋扈 , 权势 州”[ 12 ] (卷1) 。为了广泛吸收更多的儒生参加到统
恶性膨胀 。他们拥兵自重 , 割据一方 , 兵骄逐 治阶层的队伍中来 , 宋太祖又下求贤诏曰 : “继
帅 , 帅骄叛上 , 互相篡夺杀戮 , 并且只要控制了 今不限内外职官 , 前资见任 , 布衣黄衣 , 并许诣
军队 , 兵强马壮 , 就可以称王称帝 。当时地方节 阁门投牒自荐 , 朕当亲试焉 。 ”[ 9 ] (卷5) 与此同时 ,
度使或州郡刺史 , 也大多由军士废立 。这样 , 从 宋太祖又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保护文士的措施 ,
五代以来 , 武夫便控制了从上到下的统治权 , 权 他曾立有三条后世戒规 , 其中一条便是 “不得杀
倾一方 , 恣意妄为 , 一时出现了皇权沦落式微的 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而且告诫后代 “子孙有
局面 。 逾此誓者 , 天必殛之”[ 13 ] (卷1) , 对文人士大夫采
宋朝是上承唐末五代藩镇割据 、军阀混战之 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 。
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 , 依靠兵变夺得帝位 宋太祖针对唐末五代的历史经验教训而作出
的宋太祖对因武人专横跋扈 、拥兵自重所造成的 的崇文抑武的选择 , 无疑开启了一代偃武兴文之
皇权式微 、为害政治的历史局面可谓历历在目 , 机 , 故《宋史・ 文苑传》序言中说 : “自古创业垂
记忆犹新 。为了使武人专横跋扈 、割据以至篡位 统之君 , 即其一时之好尚 , 而一代之规模 , 可以
的局面不再重演 , 避免北宋重蹈五代短命王朝的 预知矣 。艺祖 ( 太祖) 革命 , 首用文吏夺武臣之
覆辙 , 宋太祖 “以史为鉴”, 常常与大臣就重建 权 , 宋之尚文 , 端本乎此 ……自时厥后 , 子孙相
国家权威和秩序的策略进行讨论 。宋太祖黄袍加 承 , 上之为人君者 , 无不典学 ; 下之为人臣者 ,
身后不久 , 便问宰相赵普 : “天下自唐季以来 , 无不擢科 , 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 ”事实亦正如
数十年间 , 帝王凡易十姓 , 兵革不息 , 苍生涂 此 , 以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为契机而开启的崇
地 , 其故何也 ? 吾欲息天下之兵 , 为国家建长久 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 为以后历朝皇帝所效法 、遵
之计 , 其道如何 ?”赵普当即回答说 : “唐季以 循 , 并被沿袭为祖宗家法 。此后继宋太祖即位的
来 , 战斗不息 , 国家不安者 , 其故非他 , 节镇太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等历朝皇帝都奉行了崇
重 , 君弱臣强而已矣 。今所以治之 , 无他奇巧 文抑武政策 , “兴文教 , 抑武事”[ 9 ] (卷18) , 欲
也 , 惟稍夺其权 , 制其钱谷 , 收其精兵 , 则天下 “以文化成天下”[ 14 ] (卷9) , 同样给文臣以尊厚的
自安矣 。 ”赵普的进言 , 完全契合宋太祖维护家 地位 。宋太宗即是其中一典型代表 。他曾对近臣
天下的心理意愿 。没等赵普说完 , 宋太祖便说 : 说: “王 者 虽 以 武 功 克 定 , 终 须 用 文 德 致
“卿勿复言 , 吾已谕也 。 ”[ 7 ] (卷1) 于是 , 便有了宋 ”[ 9 ] (卷23) 强 调 要 巩 固 政 权 , 就 必 须 兴 文 治 ,
治。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期                郭学信 : 士与官僚的合流 : 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575

尊孔礼儒 。为了标示崇文的决心 , 宋太宗还不惜 显然 , 宋代科举制度中的种种立法措施 , 在


巨资 , 对号称天下文渊之薮的三馆 ( 昭文馆 、集 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
贤院 、史馆 ) 进行重建 , 亲赐名为 “崇文院”, 争 , 为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寒门士人敞开了科举入
并把宫中内殿 “讲武殿”改名为 “崇政殿”。为 仕的大门 。在宋代 , 无论是官宦子弟 , 还是庶族
了达 到 “岩 野 无 遗 逸 , 朝 廷 多 君 子”[ 9 ] (卷24) 目 地主 、殷富农民 、工商子弟 , 凡是 “稍具文墨”
的 , 宋太宗更是重视提拔读书人 , 千方百计网罗 的读书人 , 都可以应举入仕 。这就极大增强了科
人才 , “不求备以取人 , 舍短从长 , 拔十得五 , 举考 试 的 开 放 性 , 由 此 导 致 了 “取 士 不 问 家
在位 将 逾 二 纪 , 登 第 亦 近 万 人 , 不 无 俊 秀 之 世”[ 16 ] 原则在宋代的实现 , 同时也使 “学而优则
才”[ 9 ] (卷42) 。对于这样大规模地网罗儒臣 , 宋太 仕”的儒家思想得到了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 , 宋
宗曾不无自鸣得意地说 : “朕于士大夫无所负 代又大量增加了科举取士的人数 。据载 , 宋太宗
矣 !”[ 9 ] (卷24) 在位 22 年 , 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 , 平均每年
总之 , 宋太祖立国之初由杯酒释兵权为契机 450 多人 。关于两宋科举取士的具体人数 , 张希
开启的一代偃武兴文之机 , 结束了武人干政的局 清先生曾根据 10 余种史书 、文集和笔记 , 对两
面 , 使 宋 代 在 政 治 上 形 成 了 “文 德 致 宋贡举登科人数进行过细致考证 。统计与考证的
治”[ 8 ] (卷436)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所谓 “以 结果表明 , 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 115427 人 , 平
儒立国”[ 9 ] (卷221) 的政治构架 , 儒家知识分子亦由 均每年 361 人 。这个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 , 不仅
此进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隆盛时代 。 大大超过了唐代的取士人数 ( 约为唐代的 5 倍) ,
亦为后世的元 、明 、清所不能企及 ( 约为元代的
三 30 倍 、明代的 4 倍 、清代的 3. 4 倍) [ 17 ] 。
随着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 科举制度在选官
科举制度是联结士人与官僚的重要桥梁 , 是 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 , 对社会的影响亦愈来愈
士人阶层进入官僚政治集团的基本保障 。宋代帝 大 , 已成为宋人社会地位上升的主要途径 , 致使
王既然作出了倚重文臣 、与 “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熹也不得不承认 : “居今之世 , 使孔子复生 ,
的政治选择 , 就要求宋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 也不免应举 。 ”[ 18 ] (卷13) 陆九渊也说 : “科举取士久
为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开辟仕进之路 。正是在这 矣 , 名儒巨公 , 皆由此出 , 今为士者 , 固不能免
样一种现实情势下 , 宋王朝发展和完善了唐代的 此。 ”[ 19 ] (卷23) 宋真宗的《劝学文》: “富家不用买
科举制度 , 进一步抬高了科举选官的地位 , 并对 良田 ,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 , 书中
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革 , 逐步建立起一套 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 书中车马多如
严密而完备的科举立法 : 第一 , 严格考试的各项 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 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
规则 , 严防势家对科举的控制和垄断 。如废除由 遂平生志 , 六经勤向窗前读”[ 20 ] , 亦从一个侧面
当朝显贵 “公荐”举人的惯例 , 实行复试 、殿试 表明科举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在世人看来 , 最
制 , 以及考官锁院制 , 推广势家子弟 、考官亲属 得意的是科举题名 : “久旱逢甘雨 , 他乡见故知 ,
的别试避嫌法 , 推行封弥 、誊录法 。第二 , 取消 洞房花烛夜 , 金榜挂名时”[ 21 ] (得意诗) ; 最失意的
唐时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 , 广开寒门读书人的通 则是科举下第 : “寡妇携儿泣 , 将军被敌擒 , 失
道 , 应试者家不重谱牒 , 身不重乡贯 , 不讲门第 恩宫女面 , 下第举子心”[ 21 ] (失意诗) 。正是在科举
身份 , 凡稍具文墨者 , 皆可应考 。这样 , 就使科 的刺激下 , 社会上不同阶级 、阶层出身的知识分
举取士的范围空前扩大 , 几乎是面向了社会各个 子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 , 一个万众向学的社会风
阶层 , “虽山野贫贱之家 , 子弟苟有文学 , 必赐 气蔚然成风 , 以至于在有的地区 , 形成了 “为父
科名 。 ”[ 15 ] (卷37) 第三 , 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待遇 。 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 , 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
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 , 只取得做官的资格 , 还须 不学为辱”[ 21 ] (饶州风俗) 的社会现象 , 整个社会几
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授予官职 。而宋代进士录取 乎完全被笼罩在读书应举的气氛之中 , 读书应举
后 , 不仅可以直接授官 , 而且升迁迅速 , 科举榜 已成为宋人最为关心的事业 。可以说 , 在中国封
发 , “第名前列者 , 或不十年而至公辅”, “名公 建社会 , 大概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宋代那样 , 将
臣卿皆由此选 。 ”[ 8 ] (选举志) 科举制度与读书仕进联系的如此紧密 , 科举已成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576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33 卷

为宋代社会上人们一条主要的上升之途 , 其它入 帅 , 文士也 ; 天下转运使 , 文士也 ; 知州郡 , 文


仕之途越来越失去分量 , 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 士也 。”[ 26 ] (卷18) 可以说 ,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
地位已完全确立 。 完善 , 把古代中国的文人政治推向了极致 , 使从
从统治阶层的来源和成分看 , 宋代完全可以 汉代出现的 、延续了一千余年的 “皇权 - 士大
说是由科举出身的人掌握政权的一个朝代 。据 夫”政治形态最终得以确立起来 。尽管宋代文官
《宋史・宰辅年表》等资料统计 , 宋仁宗在位 41 政治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衍生物 ,
年 , 用宰相 23 人 , 其中 22 人是进士出身 ; 用参 但与士族门阀政治相比 , 大量的文人入仕不仅改
知政事 、枢密院正副使等高官 65 人 , 其中进士 变了自汉代以来主要代表世族门阀阶层利益的政
出身者 55 人 。另据黄留珠先生的统计 , 整个北 权性质 , 扩大了统治基础 ,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
宋的 71 名宰相中 , 有 64 名为进士或制科出身 , 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 , 有利于社会文化
除去一些特殊情况 , 真正不由科举而任宰相者 , 事业的发展 。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
仅有 3 人 [ 22 ] ( P27) 。香港学者李弘棋统计 , 在宋 和文化复兴与繁盛这一事实 , 便是例证 。
代全体文官 14860 人中 , 仅前三十年科举及第的 当然 , 文人入仕也有消极一面 。重用文人 ,
官员就达 7833 人 , 占总数的 52. 71 % 。显然 , 使广大文人沉醉于科举取士的事业之中 , 读书的
通过科举入仕的士大夫占了明显优势 , 故《宋史 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济世匡国 , 而是为了升官发
・选举志》说 : “宋之得才 , 多由进士”。不仅如 财 , 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 。所以 , 许多人入仕
此 , 由于宋代科举打破了门第限制 , 增加了寒门 后 , “才得富贵 , 便多改节”[ 9 ] (卷429) 。像宋祁
士人及第仕进的机会 , 因而在宋代的官僚中 , 庶 “点华灯拥歌妓醉饮”[ 27 ] 之类的记载在宋代文人
人出身者也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 , 绝非个别现 士大夫中俯拾即是 , 不胜枚举 。大量的文人入
象。如 王 禹 “世 为 农 家, 九 岁 能 仕 , 还造成宋代官僚机构冗肿不堪 , 许多人有官
[ 8 ] (王禹 传)
文” , 欧 阳 修 “家 贫 , 至 以 荻 画 地 学 位而无职事 。为了早日求得差遣 , “士人多驰鹜
书”[ 8 ] (欧阳修传)
。贤 相 杜 衍 “贫 甚 , 佣 书 以 自 请托”[ 9 ] (卷429) , 纷纷奔走于权贵之门 , 献礼纳
资”[ 7 ] (卷10) 。自幼家境贫寒的范仲淹 , 年青时在 贿 , 以致 “问遗公行 , 贿赂旁午”, “贪苴成风 ,
南都学舍学习时 , 也是过着人所不堪的生活 。光 而贪吏满天下”[ 28 ] (卷21) , 士风日趋败坏 , 而败坏
宗绍 熙 进 士 陈 亮 , 早 年 亦 是 “贫 不 能 自 的原因就在于 “士大夫无耻”, 以至于时人黄震
食”[ 23 ] (卷37) ……孙国栋的研究表明 , 北宋入《宋 发出这样的感叹 : “时之大弊 , 曰民穷 , 曰兵弱 ,
史》的官员有 46. 1 %来自寒族 ( 晚唐入新旧唐 曰财匮 , 曰士大夫无耻 。 ”[ 8 ] 《黄震传》
( )
另外 , 文人
史的官员中寒族比重仅占 13. 8 %) 。 Kracke 对 入仕 , 好持异论 , 务为高名 , 常常在一些政治争
南宋两份进士题名录的研究则表明 : 来自非官员 论中各执己见 , 争论不休 , 并发展成党同伐异的
家庭的在 1148 年占 56. 3 % , 在 1256 年占 57. 朋党之争 , 不仅导致了政局的动荡 , 也败坏了社
(
9 %[ 24 ] P135) 。另据陈义彦先生统计 : 在《宋史》 会风气 。宋朝末年 , 包括明清时期 , 朝野上下出
有传的北宋 1953 人中 , 以平民或低官出身而入 现的空谈性命 、不务实政的风气 , 与宋代重用文
仕者 , 占 55. 12 % ; 北宋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 臣的政策不无关系 。
衣者约占 53. 67 % , 且自宋初逐渐上升 , 至北
参考文献 :
宋末已达 64. 44 %[ 25 ] 。
总之 , 宋代科举制度的蓬勃发展和完善 , 使 [ 1 ]  柳诒徵 . 中国文化史 : 下卷 [ M ] . 上海 : 东方出

大批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进入官僚机构 , 促使官 版中心 , 1988.


[ 2 ]  刘泽华 . 士人与社会 [ M ] .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
僚集团的结构 , 从贵族士族型向文人学士型转
社 , 1992.
变 , 以科举起家的官僚基本上取代了世袭的世家
[3 ]  韩 非 子 ・五 蠹 [ M ]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大族成为社会亲贵 。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发达 ,
1989.
加上右文政策的推行 , 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 [4 ]  阎步克 . 秦政 、汉政与文吏 、儒生 [J ] . 历史研
行政机构 , 大都由文士担任 。诚如宋人蔡襄所 究 , 1986 , ( 3) .
言 : “今世用人 , 大率以文辞进 。大臣 , 文士也 ; [ 5 ]  汉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5.
近侍之臣 , 文士也 ; 钱谷之司 , 文士也 ; 边防大 [ 6 ]  杜佑 . 通典・
选举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6.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期                郭学信 : 士与官僚的合流 : 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577

[7 ]  司 马 光 . 涑 水 记 闻 [ M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中华书局 , 1986.
1997. [ 19 ]  陆九渊 . 象山集 [ M ] . 四部丛刊本 .
[ 8 ]  脱脱 . 宋史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7. [ 20 ]  古文真宝 ( 前集卷首) [ M ] . 四部丛刊本 .
[ 9 ]  李焘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 [ 21 ]  洪迈 . 容斋随笔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版社 , 1986. 1996.
[10 ]  徐 松 . 宋 会 要 辑 稿 [ M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22 ]  黄留珠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 M ] . 陕西人
1957. 民出版社 , 1989.
[ 11 ]  燕翼诒谋录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1. [ 23 ]  陈亮 . 陈亮集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7.
[ 12 ]  王明清 . 挥麈录 [ M ] . 丛书集成初编本 . [ 24 ]  何怀宏 .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 M ] . 生活・读书・
[ 13 ]  宋稗类钞 [ M ] . 北京 : 文献书目出版社 , 1985. 新知三联书店 , 1998.
[ 14 ]  赵与时 . 宾退录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5 ]  陈义彦 . 从布衣入仕论北宋布衣阶层的社会流
1983. 动 [J ] . 思与言 , 1972 , ( 4) .
[15 ]  陈耆卿 . 嘉定赤城志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 26 ]  蔡忠惠集 [ M ] . 四部丛刊本 .
1990. [ 27 ]  丁传靖 . 宋人轶事汇编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 16 ]  郑樵 . 通志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7. 1981.
[ 17 ]  张希清 . 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J ] . [ 28 ]  魏翁 .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 M ] . 四部丛刊本 .
北京大学学报 , 1987 , ( 5) .
[ 18 ]  黎清德编 , 王星贤点校 . 朱子语类 [ M ] . 北京 : 责任编辑 : 肖建新

《心性与德性 ———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
出版

政法学院戴兆国副教授新著《心性与德性 — —
—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 最近由安徽人
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8 章 ,25 万字 。本书系安徽师范大学编辑部出版的博士文丛 ( 第一辑)
之一 。作为对西方伦理学界德性伦理兴起的回应 ,本书以孟子的伦理思想为核心 ,深入阐发了
其德性伦理的主要观点 ,挖掘了孟子德性伦理的思想资源 , 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对比出
发 ,重点突出德性伦理的理论要旨 ,初步勾勒出孟子德性伦理体系的面貌 ,并对其理论中可以
为现代社会所转化 、吸收的内容作了论述 。经典理论阐释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对《孟子》
文本作
了深入的梳理和辨证 。史与论结合 、 史与思相证 、
考据与义理相结合 。 ( 路明)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