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25 卷 第 5 期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Vol. 25 No.

5
2005 年 10 月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Oct. 2005
Ξ

试论宋代浙东沿海市镇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姚培锋  金  毅
( 绍兴文理学院  上虞分院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  要 : 宋代浙东沿海的明州 、
温州和台州等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海外贸易发达 ,与高丽 、
日本 、
东南亚及西亚国家均有
频繁的贸易往来 。海外贸易的兴盛 ,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市镇商品生产和贸易经济的发展 ,引发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从
而对该地区市镇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关键词 : 宋代 ; 浙东沿海 ; 市镇 ; 海外贸易 ; 经济结构 ; 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293X(2005) 05 - 0021 - 04

宋代浙东地区即两浙东路 ,它下辖越州 ( 绍兴府) 、


明州 ( 庆元府) 、
台州 、
温州 ( 瑞安府) 、
婺州 、
衢州 、

州等 7 个府州 ,其中越 、
明、台、
温濒海 ,为浙东沿海地区 。
两宋时期 ,由于受自然和社会政治 、
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浙东沿海一带的市镇勃兴 ,工商业发达 ,特别
是由于拥有明 、
温、台等重要的外贸港口 ,使该地区市镇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
象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宋代浙东市镇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本文主要探讨浙东沿海市
镇的海外贸易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一、
浙东沿海市镇的勃兴和工商业发展
在宋代 ,市镇包括作为农村新兴工商业中心的镇市和在乡村墟市基础上形成的草市 。镇市在浙东沿
海的兴起始于北宋 ,至南宋 ,则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
宋代浙东沿海市镇的勃兴 ,一方面反映在市镇数量的增加上 ,另一方面则反映在市镇工商业经济的繁
荣上 。宋初 ,随着唐末 、
五代十国封建割据局面的结束 ,浙东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 。由于
诸如土地肥沃 、
气候适宜 、
灌溉便利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加上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 ,
如检田劝农 、
鼓励垦荒 、
兴修水利等 , 因此 , 到宋真宗时 ,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并重新走向高涨 。
“夫景德 、
祥符间 ,斯民富且庶矣 。当是之时 ,人人乐业 ,庐里之中 ,鼓乐之音远近相闻 ,熙熙然殆不知帝力
〔1〕
也。
” 在此基础上 ,市镇得到了迅速发展 ,数量急剧增加 。据《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记载 ,北宋时的
越、
明、 温、台四州市镇分别只有 9 、
3、7、
9 个 ,到南宋时期已分别拥有 53 ( 含草市 ) 、
143 ( 其中村坊 119 处 ) 、
〔2〕
9、
81 ( 其中村坊 60 处) 个 。 市镇数量的增长 ,无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 ,它为这一时期市镇的发展提供
了广阔的地域空间 ,使市镇工商业得到迅速繁荣 。
两宋时期 ,浙东沿海市镇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以商税为例 ,北宋熙宁十年 ( 1077 年) ,浙
江地区设有税务的市镇平均年商税额为 3179. 4 贯 ,而越州的曹娥镇已达 4936 贯 ,渔浦镇达 3240 贯 ,温州
的永安场也达 4704 贯 ,均高出平均年商税额 。越州的龙山场 、
台州的县渚镇等市镇的年商税额也在 2000
贯以上 。而且 ,市镇的商税总额占全州城镇商税总额的比重也在日益增加 , 如越州占 18125 % , 温州占
14180 % ,台州占 9. 90 % 。
〔3〕
至南宋时 ,更是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绍兴府在北宋熙宁十年 , 其市镇的商税额
〔4〕
为 12082 贯 ,到南宋嘉泰 ( 1201 - 1204 年) 初年已增至 21652 贯 ,增长了 79. 21 % 。
当时 ,该地市镇工商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产业经济 。如越州 、
明州的酿酒业 ; 越州 、
剡、温州 、
台州的造
纸业 ; 越州 、
台州的印刷业 ; 明 、
温、台的海产品加工业 ; 温 、
台的皮革业 ; 越 、
台的制漆业 ; 温州的竹编业 ; 越
州的制扇业等都相当发达 。南宋时期的绍兴是浙东沿海的中心城市 ,被人们视为除临安以外江南地区最

Ξ 收稿日期 :2005 - 06 - 30
作者简介 : 姚培锋 (1963 - ) ,男 ,浙江嵊州人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副教授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第 25 卷

〔5〕
著名的城市之一 “今天下巨镇
, ,惟金陵与会稽耳 。
” 它是浙东诸州县商品流通的一大中心 , 其城内外有
12 个市场 ,形成了城北和城西南两个繁华的商业区 。城郊又分布有许多卫星市镇 , 每年还要定期举办大
型商品交易会 。如每年正月十五的“灯市”规模庞大 , 参与交易的商人来自周边许多州郡乃至海外诸国 。
〔6〕
到嘉泰初 ,绍兴城内年商税额在 6 万贯以上 ,较北宋时增加了 1 倍多 。
二、
浙东沿海的航运业和海外贸易港口
宋代的航海技术和船舶制造已大大超过前代 ,出现了适宜远洋航运的大海船 。孙光圻先生曾对我国
宋元时期的航海技术作过概括 ,他说 “ : 航海地理视野的开阔 ,地文定位技术的深化 , 叙述性航路指南的成
熟 ,船用海图的应用 ,海洋知识的丰富 ,气象预测的采用 ,船板操纵技艺的娴熟等均是 ,但最重要的则是全
〔7〕
天候的磁罗导航与量天尺为测天工具的大样天文定位技术 。 ” 这使宋代开展海外贸易具备了交通工具和
技术上的先决条件 。
从北宋前期起 ,宋廷就一直在明州 、 温州设有官营造船场供漕运和海外交往 。如哲宗元佑五年 ( 1090
明州岁造船各以 600 艘为额 ,〔8〕其数量在同期全国所有官营造船场中居首位 。官营造船场所
年) ,诏温州 、
造的一般均为大船 ,如元丰元年 ( 1078 年) 明州造船场应宋使赴高丽的需要 ,造万斛船两艘 ,〔9〕每艘船载重
约在 1100 吨左右 。民间造船业更为普遍 ,制造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根据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
说 ,当时浙江商人前往日本 、 高丽贸易 ,其所乘船只“大小不等 ,大者五千料斛 ,可载五六百人 ; 中等二千料
〔10〕
斛至一千料斛 ,亦可二三百人 ; 余者谓之钻风 , 大小八橹或六橹 , 每船可载百余人”。 造船技术和航运业
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客观条件 。
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 。早在太祖开宝四年 ( 971 年) 就在广州设置市舶司 。
以后 ,杭州 、
明州 、
温州也相继成立 。南宋高宗绍兴七年 ( 1137 年) 上谕说 “
: 市舶之利最厚 ,若措置合宜 , 所
〔11〕
得动以百万计 ,岂不胜取之于民 ,朕所以留意于此 ,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 。 ” 又绍兴十六年 ( 1146 年) 上谕
〔12〕
说“: 市舶之利 ,颇助国用 ,宜循旧法 ,以招徕远人 , 埠通货贿 。 ” 南宋政府奖励海外贸易的原因主要是南
渡后国家财政支出浩繁 ,经费筹措困难 ,只有奖励海外贸易 ,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 ,
浙、 闽、广三市舶司一年收入达两百万贯 ,超过北宋时最高额两倍多 ,〔13〕占南宋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是
〔14〕
一项很重要的税收 。所谓“东南之利 , 舶商居其一 。 ” 因此 , 南宋统治者积极采取措施 , 奖励外商来华 ,
〔15〕
“凡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 ,抽解货物 ,累价及五万贯 、 十万贯的可以补官 。 ” 并对外商的权益予以保障 ,市
舶官员如果强行征收外商商税和收买货物 ,允许外商向宋朝政府控告申诉 。对外商的各种困难想办法解
决 ,如对遇风险漂泊而来的外商则给予援救 。外商船主如不在或失踪 ,责令市舶官员负责清点并保管其货
物 ,待其亲属来认领 ,同时 ,给外商在生活上提供一切方便 。凡市舶官员能做到使市舶增加收入 ,就受到升
官的奖励 ,反之 ,市舶亏损 ,则要受到降职处分 。这些措施 ,对奖励和招徕外商来华贸易 ,起了很大作用 ,促
进了浙东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 。
两宋时 ,浙东沿海对外贸易港口 ,以明州 、 温州为最盛 。
明州 ,唐中后期已是重要的外贸港口 ,北宋时成为与杭州、 广州、 泉州、
密州齐名的全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
史称其处“海道辐辏之地 ,故南则闽广 ,东则倭人 ,北则高句骊 ,商舶往来 ,物货丰衍”,〔16〕时人曾以“城外千帆海舶
〔17〕
风”“梯航纷绝缴 ,冠盖错中州” “雨前茶更好 ,半属贾船收” 等诗句赞叹当时明州港海上贸易的兴盛。淳化三年
(992 年) ,宋廷曾一度将两浙市舶司移至明州。咸平二年 (999 年) 与杭州分司 ,正式设立明州市舶司。
明州虽在南宋初一度遭到金兵的严重破坏 ,海外贸易也受到很大影响 ,但时过不久 ,便很快得到恢复 ,
到南宋中期 ,已超过了北宋时的发展水平 ,呈现出“珠宝贝阙竞来还 ,泉客鲛人争献宝”,〔18“有司资回税之

〔19〕
利 ,居民有贸易之饶” 的繁荣景象 。
温州 ,自绍兴初设立市舶务后 ,正式成为宋廷批准的对外贸易港口 ,其海外贸易更显发达 “其货纤靡
, ,
〔20〕
其人多贾”。 时人陈傅良《咏温州》 诗云 “
: 江城如在水晶宫 ,百粤三吴一苇通”,反映了温州海上交通的发
达 。温州著名诗人徐照也有“夜来游岳梦 ,重见日东人”“两寺今为一
, ,僧多外国人”等反映海外往来频繁
〔21〕
情况的诗句 。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 ,温州城也日益繁华 。据孝宗时曾任温州知府的王之望说 ,当时温州
城内有居民“一万数千家”。若加上城郊四厢八界 ,则其市民当在 10 万人以上 。
明州 、
温州等港口城市海外贸易的繁荣还可以从南宋政府市舶税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中得到反映 。北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期            姚培锋  金  毅 : 试论宋代浙东沿海市镇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23

宋时 ,全国市舶司收入最高额为 63 万贯 ;〔22〕南宋时 ,到高宗末年 ,就已达 200 万贯 ,以后还有进一步增加 。


而在宋廷的市舶收入中 ,明州 、
温州等浙东港口城市和市镇无疑占了主要部分 。
此外 ,台州港也是浙东沿海的重要外贸口岸 ,具体有章安 、 临海 、黄岩等港口构成 。其中 ,章安镇自六
朝以来一直是台州港的主要出入口岸 ,进入宋代 ,由于邻近临海港和黄岩港的兴起 ,使章安港的地位有所
下降 ,但仍不失为一个相当活跃的港口市镇 。南宋时 ,章安港尚能停泊装载 10 万石粮食的大海船 ,可见其
靠泊和吞吐能力还是相当大的 。据文献记载 , 南宋初还一度在章安设置过市舶司〔23〕, 表明当时章安港的
海外贸易还在进行 。
三、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商品种类
北宋时 ,浙东沿海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高丽 。那时 ,正值日本加藤原氏专权 ,严禁日商私自
出海贸易 。所以 ,这一时期 ,来往于中日之间的几乎都是宋朝的商船 。这些商船大都从明州出发 ,回国时
也在明州上岸 。据统计 ,北宋时宋舶前往日本的有 70 多次 ,日本商人也绝大多数从明州登岸 ,如神宗元丰
三年 ( 1080 年) ,宋商孙忠从明州出发 ,越洋到达日本敦贺港 ; 仁宗天圣四年 ( 1026 年) ,日本使者周良史“奉
本府都督之命 ,将土产物色进奉”,〔24〕就是由明州登岸的 。与高丽的商贸往来 , 据杨渭生研究 , 北宋一代 ,
见于史载的宋丽官方往来有 67 次 。至于民间商贸往来更是频繁 , 仅据《高丽史》所载 , 从高丽显宗三年
〔25〕
( 1012 年) 到仁宗二年 ( 1124 年) 的一百余年间 ,宋商赴高丽经商多达 96 次 ,计 3000 多人次 。 这些高丽商
〔26〕
人绝大部分或全部由明州或杭州入关 ,或经明州再转杭州 ,然后北上 。
明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除高丽和日本外 ,还有东南亚的交趾 ( 越南北部) 、 占城 ( 越南南部) 、三佛齐
( 苏门答腊东南部) 和西亚 婆国 、 波斯国等 ,成为国际通商的重要口岸 。
南宋时 ,从日本输入的贸易品 ,细色有金子 、 沙金 、
珠子 、
药珠 、
水银 、 鹿茸 、
茯苓 ; 粗色有硫磺 、 螺头 、

〔27〕
板、 衫柏 、 罗板 。 日本的木材 ,曾大量输入明州 。明州天童寺千佛阁和育王寺舍利殿就是用日本木材修
〔28〕
建的 。 此外 ,日本输入明州的黄金数量也不少 。理宗宝 年间 ( 1253 —1258 年) ,庆元府一年内由日本输
〔29〕
入的黄金总额达四五千两 。 这对南宋金融市场影响很大 。
明州与高丽贸易货物品种繁多 。从《宝庆四明志》 卷六所列的货单中 ,可以看出由高丽输入的货物中 ,
以人参 、
药材为最多 。其次是各种布匹 、 漆、
铜器 、
虎皮等 。此外 ,还有折扇 、
纸墨和各种工艺品 。至于明州
输出高丽的货物 ,主要有瓷器 、 茶叶 、
丝织品 、
书籍 、
文具等 ,尤其是越瓷 ,对高丽陶瓷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
响 。高丽在南宋时与明州继续贸易往来 。因宋金战争虽一度与高丽断绝贸易 ,但时间很短 “宁宗皇帝更 ,
化之后 ,禁贾舶泊江阴及温 、 秀州 ,则三郡之务又废 ,凡中国之贾 ,高丽与日本诸番之至中国者 ,惟庆元得受
〔30〕
而谴焉 。” 从此 ,明州与高丽的贸易畅通无阻 ,宋丽商人往返于明州与礼成港之间 ,络绎不绝 ,并对高丽 、
日本商船在税收上给予优待 。
明州在真宗咸平间 ( 998 —1003 年) ,还在狮子桥北建清真寺 ,在市舶务西设波斯馆 。占城国经常来明
〔31〕
州经商 ,商船所携带的货物主要是麝香 、 笺香 、沉香 、丁香 、檀香 、
山西香 、
龙涎香 、
降真香等香药 。
此外 ,温州和台州也是浙东沿海的重要港口 ,民间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据《高丽史》记载 ,仅宋仁宗期
间 ,从温 、
台两港出发赴高丽的商队就有天圣九年 ( 1031 年) 陈惟志等 64 人 、 宝元元年 ( 1038 年 ) 陈维绩与
明州商人陈亮等 147 人 、
皇 元年 ( 1049 年) 徐赞等 71 人等多支 ,规模都相当庞大 。
四、海外贸易发展对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对浙东沿海市镇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促使该地区社会经
济结构的变化 ,区域经济特点越来越明显 。
从市镇的社会生产角度来看 ,海外贸易的发展影响着市镇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生产方式 、 社会经济结构
的变化 。如明州 、
温州 、
台州等府州城市 ,凭借优良的天然港湾 、
较为发达的陆上交通和经济腹地 ,成为海
上贸易的重要港口 。又如台州的章安镇 ,也成为著名的港口型市镇 。它直接导致了市镇经济的繁荣 ,工商
业的发达 ,并使市镇居民产生分化 。在宋代浙东沿海的城市和市镇里 ,居民不再是单一的农民和地主 ,而
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手工业作坊主 ,当然更多的是小商小贩和工匠佣人 ,形成了从事商品经济的市民阶层 。
海外贸易的发展 ,对浙东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所谓经济结构的变化包含两层意思 :
一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 另一层意思是指经济的商品意义增大 ,即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海外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4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第 25 卷

贸易对浙东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最主要的是后者 。受海外贸易影响的商品生产 ,具有一般商品生产


所没有的活力 。从理论上说 ,一切商品均受价值规律支配 ,由于海外贸易的盛行 ,使商品的价格远远高于
价值 ,因而反过来刺激商品生产的发展 ,形成类似今日的出口导向型产业 ,从而产生内地所没有的经济优
势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厦门大学著名的经济史教授郑学檬先生曾有过详细的分析 ,〔32〕已毋须赘述 。
从城镇的社会生活角度来看 ,城镇工商业发展和阶级分化的出现 , 既反映了城镇居民不同的生活层
面 ,又反映了贫富分化现象的存在 。崇尚享乐 ,贪求享受之风在有产之家盛行 ,服饰 、 饮食 、 房屋装饰 、
红白
喜事的操办等都极尽奢华 。至于城市贫民 ,连日常生活都甚感艰辛 ,更谈不上去讲求什么阔气了 。因此 ,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不仅导致了奢靡之风的盛行 ,也对其他方面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影
响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表现 : ( 一) 舍本逐末 ,趋利经商之风盛行 。上至贵族宗亲 ,下至贫寒小户 ,无不以
〔33〕
经商逐利为务 ,以至当时世人感叹 “ : 今人无复良心 , 惟知有利耳 。” ( 二 ) 迷信佛道 , 敬事鬼神 。温州 、 明
〔34〕
州、 台州等城的敬事佛道之风很盛 。如温州寺院“庄严冠于二浙 , 焚修闻于四方”。 三 崇儒重教 , 学风 ( )
滋盛 。如温州“士气浸盛”,至建炎 、 绍兴间 “异才辈出
, , 往往甲于东南”;〔35〕( 四 ) 浮夸虚荣 , 以财论婚 。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奢侈之风的盛行 ,在不少城市居民中 ,滋生了好尚虚荣的习性 。而婚姻上的重财观 ,
则极大地反映了城镇商品经济发展后 ,市民追求物质利益的普遍心态 。
当然 ,海外贸易发展对宋代浙东沿海市镇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极大地以积极形态表现出来 ,上
述所提到的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也不能完全看作是弊端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宋代传统农业经济向商
品经济逐步过渡的过程中 ,无论是生产方式 ,还是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相应变化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进步过
程中的反传统表现 ,或者说是商品经济社会对农业社会在一定意义上的否定 。

参考文献 :
〔1〕
晁说之 . 元符三年应诏封事〔A〕. 嵩山文集 ( 卷 1)〔C〕.
〔2〕
陈国灿 ,奚建华 . 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M〕.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120.
〔3〕
宋会要 (16 之 7 至 9) 食货 、(16 之 18) 食货 ( 商税篇) 、(12 之 20) 方城〔M〕. 嘉定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
〔4〕
宋会要 (16 之 7) 食货 、
嘉泰会稽志 ( 卷 5) 课利〔M〕.
〔5〕
〔6〕
谈钥 . 嘉泰会稽志・ 序 、( 卷 5) 课利〔M〕.
〔7〕
孙光圻 .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M〕.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 213 - 214.
〔8〕
〔9〕
〔14〕
〔15〕
宋史 (卷三三八) 苏轼传、
(卷四八七) 高丽传、
(卷一八六) 食货下八 (互市舶法) 、
(卷一八五) 食货志 , (香)〔M〕.
〔10〕
吴自牧 . 梦梁录 ( 卷一二) 江海船舰〔M〕.
〔11〕
〔12〕
宋会要辑稿 ( 四四六之二十) 职官 、( 四四六之二四)〔M〕.
〔1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 卷一八三)〔Z〕.
〔16〕
〔17〕
〔18〕
乾道四明图经 ( 卷一) 分野 ; ( 卷八引邵必) 前题三首 ,延 四明志 ( 卷二 O 引舒  )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
耳 ; ( 卷八引王益柔) 前题〔Z〕.
〔19〕
〔27〕
〔28〕
〔30〕
〔31〕宝庆四明志 ( 卷六) 叙赋下・
市舶 、( 卷一三) 寺院〔M〕.
〔20〕
程俱 . 北山小集 ( 卷二二) 席益差知温州制〔M〕.
〔21〕
徐照 . 移家池雁 ,题江心寺〔A〕. 芳兰轩诗集〔C〕.
〔22〕
王应麟 . 玉海 ( 卷一八六)〔M〕.
〔23〕金陈宋主编 . 海门港史〔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5. 42.
〔24〕( 日) 木宫泰彦著 ,陈捷译 . 中日交通史 ( 上卷第十一章)〔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5〕杨渭生 . 宋与高丽 : 朝廷“贡”
“赐”
贸易 ,宋与高丽 : 民间贸易与商人的作用〔A〕. 宋丽关系史研究 ( 第四 、
五章)〔M〕. 杭州
大学出版社 ,1997.
〔26〕熙宁七年 (1074 年) ,高丽王提出“欲远契丹 ,乞改涂由明州诣阙” 的请求 ,见宋史 ( 卷四八七) 高丽传〔M〕.
〔29〕( 日) 加藤繁著 ,吴杰译 . 中国经济史考证 ( 第二卷)〔M〕. 商务印书馆 ,1973.
〔32〕
郑学檬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 岳麓书社 ,1996. 260 - 268.
〔33〕
李元纲 . 厚德录〔M〕.
〔34〕
周行已 . 浮氵止集 ( 卷六) 净居寺盖造文〔M〕.
〔35〕
王十朋 . 梅溪先生后集 ( 卷二九)〔M〕. ( 下转第 29 页)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5 期            魏建钢 : 成熟越瓷创烧的人文环境研究               29

〔26〕
后汉书・
卷七十六・
任延传〔M〕.
〔27〕
十七史商榷・
卷九・
徙民会稽〔M〕.
〔28〕
〔29〕
〔30〕
谢文林 ,谢淑君 . 中国人口史〔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8.
〔34〕
会稽记 . 原书已亡佚 ,根据《会稽郡故书杂集》
辑本〔M〕.
〔35〕
通典・
州郡十二〔M〕.
〔36〕
汉书・
安帝纪〔M〕.
〔37〕
三国志・
吴书・
鲁肃传〔M〕.
〔38〕
陈昌文 ,王福昌 . 略论东汉江南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 南都学刊 ( 哲学社会科学) ,1998 (1) :5 - 7 ,18.
〔41〕
后汉书・
卷二・
明帝纪〔M〕.

A Study on the Humane Environment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Cao ’


e River Where
Mature Porcelain Is Creatively and Successfully Burned in Yue Kiln
Wei Jiangang

( Shangyu Colleg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ngyu ,Zhejiang ,312300)

Abstract :Porcelain originates in pottery.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pottery to develop into porcelain directly. There were pottery creating
bases in New Stone Age in the northeast distric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ir products were abundant. Mature porcelain was first made by
burning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ao’e River in the East Han Dynasty ,and the district once became the porcelain producing center in Jiang2
nan area. A study on the humane environment of the district in history , such as politics ,economics , culture ,population , religion , custom ,
etc. ,will help to deeply reveal the regional character of Yue Kiln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ddle reaches of Cao’E River ; Yue Kiln ;Mature porcelain ;humane environment

( 上接第 24 页)

Overseas Trade of Coastal Cities and Towns in East


Zhejiang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Yao Peifeng  Jin Yi

( Shangyu Colleg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ngyu ,Zhejiang ,312300)

Abstract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Mingzhou ,Wenzhou and Taizhou in East Zhejinag Province are important port cities whose overseas trade
is well developed. They had frequent trade communication with Korean ,Japan and the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nd West Asia. The prosperity of
the overseas trade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trade economy in coastal cities and towns and caused the
change of social economic structure ,which mad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life of these cities and towns.
Key words :the Song Dynasty ;coastal area in East Zhejiang ;city and town ;overseas trade ;economic structure ;social life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