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J OU RNAL O F R ENMIN UN IV ERSIT Y O F C H INA No . 6  2005

唐后期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及其在 3

唐宋制度变迁中的意义
刘后滨

(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2)

  [ 摘  要 ]  唐代至贞元 、
元和时期 ,在中央政务的实际运作中 ,已经确立了使职行政体制 ,而不再是以尚
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和九寺五监为依托的部司寺监体制 。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 ,是使职行政体制不断完善的时
期 。中央行政体制向使职体制的过渡 ,是在不断反复中完成的 。以郎官出使为例 ,这种转变在法令中有了体
现 。但是 ,整个唐后期六部寺监的框架都还在发挥作用 。唐后期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 ,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
体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对唐宋间政治形态和官僚形态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
[ 关键词 ]  唐后期 ; 使职 ; 行政体制 ; 制度变迁
[ 中图分类号 ]  D69 ; K2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25420 (2005) 0620035207

  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之间的体制转换问题受 少整体上的清晰的概念 。在有关唐代中央行政体


到较多关注相比 , 从长时段研究唐宋之间行政运 制的论述中 ,往往以尚书六部和九寺五监涵盖整
行机制的转换则显得薄弱 。以往的研究也有注意 个唐代的行政体制 。比如 , 白钢认为 “
: 隋唐五代
到唐宋间制度的衔接问题 ,如孙国栋《宋代官制紊 时期的中央行政体制的最突出特点 , 是确立了尚
乱在唐制的根源》一文 , 沿用严耕望的分析方法 , 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 ……在中央行政体系中 , 尚
着眼于唐代后期尚书六部职权的废堕以及由此造 书省六部为政令机关 ,九寺五监为事务机关 ,分别
成的宋代制度的紊乱 。但是 , 他未能从体制转换 ”[ 2 ] (前言) 也有学者认
接受尚书六部的政令而运转 。
的角度来梳理唐宋之间看似混乱的行政运作机 为 ,唐后期尚书六部和九寺五监只是一些职权被
制 。 关于唐代中后期的行政体制 ,学术界一直缺
[1 ]
侵夺 ,而没有发生体制性的变化 。
[3 ]
俞鹿年则指

[ 收稿日期 ]  2005209212
[ 作者简介 ]  刘后滨 (1966 - ) ,江西吉水人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与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史 。
  3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汉唐盛世的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 , 项目编号为 NCET2
0420045 。

— 35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出 ,安史之乱以后 , 形成了财政诸使 、
节度观察使 体制 。那么 ,以部司寺监为主体的行政运作与以
和宦官内诸司使三个比较固定的使职差遣系统 , 使职为主体的行政运作 , 二者是否为并行而有冲
“在唐代中期以后便逐渐形成了由中书门下直接 突的两套体制呢 ? 按照唐朝中期杜佑的说法 , 唐
统领诸使的行政体制”。这是在归纳事实基础上 代行政体制的特点是“设官以经之 , 置使以纬之”
得出的很有见地的结论 。但由于他对唐代行政体 《
( 通典》
卷一九 《职官一》
, ) ,两套体制之间有如经
制的总体认识还基本停留在三省六部制的框架 纬 ,是交错互补的关系 。其实 ,杜佑的时代正是唐
上 ,强调的还是使职差遣对六部和寺监职权的侵 代行政体制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 , 而且这种转型
夺 。所以 ,他的这个结论与其对唐代行政体制整 是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发生的调整 , 是制度的
体框架的理解并不完全吻合 , 没有进一步的突破 成长性变革 , 而非制度的改革和创设 。这种变革
性申论 。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 ,并不容易引起关注 ,不容易抓
(
[ 2 ] P191 - 193)

近年来 ,一些学者开始从宋代制度向前追溯 , 住其变化的性质 。所以杜佑以“设官以经之 ,置使


为整体地认识唐宋之间的制度变迁开辟了一些新 以纬之” 来概括其所处时代及此前唐代的行政体
的学术论域 , 如邓小南 、 李全德等 。① 本文拟结合 制 ,所指的是使职的运作虽已大量存在 ,但行政运
唐宋间行政运行机制转换的大背景 , 对唐代后期 作的主体还是尚书六部和九寺五监的那种体制 ,
中央行政体制的成长性变革作进一步的考察和探 也就是唐代中央行政体制的过渡状态 , 而非转型
讨 。正如邓小南所说 “
: 如果我们着眼于历史运行 基本完成后的状态 。
的实际状况 , 而不仅仅是朝代的兴废 , 那么 , 应该 唐宋间行政运行机制的转变是一个长时期的
说 ,自唐朝末年经五代至北宋初年 ,在政治 、军事 、 历史过程 。唐初以尚书六部统领寺监和地方的体
经济 、文化等方面面临的社会矛盾性质类似 ,统治 制 ,是汉魏以来行政体制的总结 。这套体制基本
者在挣扎摸索中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类似 , 这段期 定型于隋朝 , 为唐朝前期所继承 。关于尚书行政
间事实上属于同一单元 。 ”[ 4 ] 本文认为 , 唐代中后 体制的发展演变 ,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
期的政治制度 ,不仅在中枢体制上不再是三省制 , 的一个重大问题 。尽管前人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
而应称为中书门下体制[ 5 ] ; 而且在中央行政运作 的研究成果 ,但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 ,还是有许多
中也不再是尚书六部体制 , 而是与北宋制度更接 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总体看来 , 要将尚书行政
近的使职行政体制 。在行政运作机制上 , 唐后期 体制落实到政务运行机制的层面 , 许多具体的运
的变化趋势已经奠定了北宋初年行政体制的格 行程式还不是很清楚 。而要将整个汉唐间尚书行
局 。唐后期在许多方面都与五代宋初更为接近 , 政体制的变迁轨迹梳理清楚 , 则还有许多变化的
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 。使职行政体制的确 环节需要作进一步的定性和时间定位的分析 。由
立 ,在唐宋政治制度变迁和政治形态演进中 ,具有 于史料的限制 , 有些问题迄今还很难有定论 。不
重要的意义 。 过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其基本线索还是比较清
楚的 。隋朝在全面总结汉魏以来行政制度发展成
一 、唐宋间中央行政体制转变的历史进程 果的基础上 ,基本完善了尚书六部二十四司的体
制 ,尚书省内部“六部”
与“都省”“ 、部”
与“司” 之间
本文将唐代前期的中央行政体制称为尚书六 以及尚书六部与汉魏以来行之已久的寺监之间的
部九寺五监行政体制 ,或简称为尚书六部体制 、 部 关系 , 都基本得以理顺 。隋 炀帝 大业 三年 ( 607
司寺监体制 , 而将唐代自贞元 ( 785 —805 年) 、
元 年) ,尚书都省设立左右司 , 标志着都省从单纯的
和 806 —820 年 以后的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使职
( ) 八座丞郎议事之处向政务运行中一个环节的转
行政体制 ,或简称为使职体制 。所谓中央行政体 变 ,成为整个尚书省乃至全国的行政枢纽 。武则
制的转换 ,就是从部司寺监体制转换为使职行政 天永昌元年 ( 689 年) 设置左右司员外郎 , 尚书都

  ① 邓小南 《课绩与考察
: —
——唐代文官考核制度发展趋势初探》,载荣新江主编 《唐研究》
: 第二卷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邓
小南 《走向活的制度史》
: ,载《浙江学刊》,2003 (3) 。李全德 《五代至北宋前期的枢密院体制》
: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

— 36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省的调整基本结束 。 [6]
这套体制的稳定运行当仅 的最高政务裁决权 , 其中包括部分由门下省执行
在唐初一段时期内 , 并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进行 的政务裁决权 。而不断设置和完善的使职 , 统属
了一些小的修补和调整 。运作中的行政体制一定 关系也逐渐明确 ,由皇帝临时差派的使职 ,逐渐归
是处于不断调整之中的 , 而当其不再需要调整的 属到中书门下宰相机构的统一领导之下 。到贞
时候 ,也就标志着新的行政体制开始形成 ,新的运 元、元和以后 ,几个行政系统的使司都纳入到中
行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 书门下领导之下 , 中书门下领导部司 、
寺监和使
事实上 ,唐代的行政运行机制在高宗武则天 司的行政体制因此确立 。四是使职从皇帝的特
时期开始出现突破尚书六部二十四司格局的发 派人员到宰相机构的下属行政职务的转变 。这
展 ,使职在行政运作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7]
尤其是 个转变是中古帝国官僚体制由以皇帝个人为中心
开元年间宇文融以劝农使等身份进行括户 , 为使 到以整个朝廷为中心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职进一步处理各种新出现的政务创造了新的机 使职行政体制在贞元 、
元和时期基本确立以
制。[8 ]
但是 ,新旧行政体制的转换不可能是“一刀 后 ,在晚唐五代到北宋前期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之
切”
式地完成于一朝一夕 ,而是在并存和冲突中逐 中 ,直到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 ,才最后完成
渐完成的 。从高宗武则天时期一直到安史之乱爆 了使职体系的组织化 。从行政运行机制的角度
发前后 ,六部和九寺五监体制与使职体制之间一 看 ,元丰官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意义 ,在于用尚书六
直处于冲突调整之中 。在安史之乱的冲击下 , 使 部的框架容纳唐中期至北宋前期发展起来的以使
职体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9 ]
职为主体的运行机制 , 也就是将不同政务系统中
这一行政体制转换的过程 ,安史之乱以后还在 的使职重新按照尚书六部的结构组织起来 , 使原
继续。一方面 ,尚书六部和九寺五监在整个唐代中 本有些混乱无序的使职严密地组织化 。唐宋间行
后期都还起着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 ,到贞元、
元和 政运行机制的转换至此告一段落 。不过 , 需要指
时期 ,使职行政体制实际上已经基本确立下来 。在 出的是 ,即使从形式上说 ,元丰改制以后的六部在
中央行政的实际运作中 ,不仅财政、军事等系统行 职掌范围和内部结构上也并不与唐代的六部完全
政事务的运作完全依赖于使职 ,户部和兵部的职权 对应 ,如兵部并没有完全容纳军事系统的使职 ,枢
已经不在国家政务中居于重要地位 ,而且其他行政 密院一直存在 。[ 10 ]

系统如司法系统 、
选官系统 、
礼仪事务系统等 ,都有
了完善的使职体系和明确的职权范围。户部和兵 二、
使职行政体制确立的法令体现
部以外的部司和寺监 ,虽然保留了部分原有职掌 , ———以郎官出使为例
但也纳入了使职系统 ,采用了使职的运作机制 。使
职系统和使职化的部司寺监一并在中书门下的统   如上所论 ,唐代贞元 、
元和时期 , 在中央政务
领之下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使职行政体制 。 的实际运作中 , 已经确立了使职行政体制 。晚
判断使职行政体制确立的标志 , 主要有以下 唐五代至北宋时期 , 是使职行政体制不断完善
几点 : 一是各类因事而设的使职的体系化及使职 的时期 。上述使职行政体制确立的四个方面的
内部机构的严密和完善 , 使职成为中央行政机构 标志 ,都逐渐落实到法令上 , 而不是一种权宜之
的主体 。二是尚书六部二十四司和寺监等行政机 计。
构运作机制的转换 ,体现在对行政事务进行归并 , 由于唐代中后期的法令体系发生了重大变
进而采取贯通处分的机制 。三是使职行政体制统 化 ,作为基本法律和制度规定的律令基本弃置一
属问题的解决 。使司作为三省六部制体制之外的 边 ,而实际行用的法令则以制敕和编订制敕而成
机构 , 必须要有新的更高层次政治体制的依托 。 的格为主 。唐后期的立法是通过制敕的颁布来完
而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 , 就使得使职有了这样的 成的 ,而汇编制敕而成的格和格后敕等 ,就成为一
依托 。自开元十一年 ( 723 年) 改政事堂为中书门 种法令文书 。因此 , 关于使职行政体制的法令规
下后 ,设置五房 ,分掌庶政 ,与尚书六部基本对应 。 定 ,我们不可能看到如同前期规定三省六部制下
中书门下获得了原尚书都省统领尚书六部和寺监 行政规模那样的《职员令》( 共有六个职员令 ) , 而
— 37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只能体现在制敕和格之中 。唐后期有多次编格的 则是“不在差限”《 ( 大唐六典》卷二 《吏部郎中员
,
记载 , 比如 : 宪宗时 , 刑部侍郎许孟容等删天宝以 外郎》 ) 的 。而到贞元 、
元和时期 ,郎官出使逐渐制
后敕为《开元格后敕》; 文宗时 ,命尚书省郎官各删 度化 ,并纳入到使职体制之内 。这是使职取代部
本司敕 ,而丞与侍郎覆视 ,中书门下参其可否而奏 司寺监成为中央政务运行主体的一个重要体现 。
之 ,为《大和格后敕》; 文宗开成三年 , 刑部侍郎狄 从唐后期大量的关于“出使郎官御史”和“使下郎
兼謩采开元二十六年以后至开成制敕 ,删其繁者 , 官御史” 的制敕看 , 郎官纳入到使职体制 , 已经得
为《开成详定格》; 宣宗时 ,左卫率府仓曹参军张 到法令的认可 。
以刑律分类为门 , 而附以格敕 , 为《大中刑律统 唐代郎官出使最早出现在高宗时期 。高宗上
类》, 诏刑部颁行之 。《 ( 新唐书》卷五六 《
, 刑法 元二年 “以岭南五管
, 、
黔中都督府得即任土人 ,而
志》但是 ,唐后期的格都没有流传下来 ,故唐后期
) 官或非其才 ,乃遣郎官 、御史为选补使 ,谓之南选 。
制度变革的法令依据 , 就只有从各类因事而颁的 其后江南 、淮南 、福建大抵因岁水旱 , 皆遣选补使
制敕中去寻找 。 即选其人”《( 新唐书》卷四五 《选举志下》
, ) 。但在
使职行政体制确立的四个方面的标志 , 是如 高宗咸亨三年五月十一日的敕中则规定 “ : 中书门
何具体落实到法令上的 ?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 下两省供奉官 ,及尚书省御史台现任郎官御史 ,自
题 。例如 ,要从法令规定方面论证使职成为中央 今已后 ,诸使不得奏请任使 。永为常式 。 ”《( 唐会
行政机构的主体 , 就会遇到诸如使职系统机构和 要》
卷七八 《诸使中
, ・诸使杂录上》) 安史之乱爆
官员设置的完善 、 台省寺监系统职务的阶官化 、
台 发以后 ,郎官出使的情况普遍起来 。如肃宗宝应
省寺监和使职之间的关系等中晚唐制度史上的难 元年 , 陈少游任回纥粮料使 , 改检校职方员外郎 。
题 。有些方面 ,如关于台省寺监系统职务的阶官 史载“充使检校郎官 ,自少游始也”。次年 ,陈少游
化问题 ,张国刚和阎步克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被仆固怀恩奏为河北副元帅判官 , 但还带着兵部
张国刚提出了唐后期的“以使为实 、 以职为号”问 郎中兼侍御史的头衔 。《 ( 旧唐书》卷一二六 《陈
,
题 。阎步克则进一步指出 ,以“职”为实 、
以“散”
为 少游传》 ) 又如于颀 , 被度支使第五琦署为河东租
阶的制度衰败之后 ,以“使”为实 、
以“职”为阶的新 庸使 ,便带着度支郎中的头衔 。后来元载为诸道
制一波再起 。随着“使职差遣”制度的发展 , 三省 营田使 , 他又被署为郎官 , 令于东都 、 汝州开置屯
六部官 、 御史台官 、
卿监长官 、诸卫大将军等官位 , 田 。《
( 旧唐书》 卷一四六 《于颀传》
, ) 这是所谓“使
借助“检校”、 “试官”、“加宪衔”等 , 而开始了另一 下郎官”的例子 。所以 , 代宗时颜真卿在上疏中
类形式的阶官化 , 它们开始变为“使职”的“阶” 说“
: 郎官御史者 , 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 。故其出
了。[ 11 ]
本文也不可能逐一解决其他如使职的体系 使天下 ,事无巨细得失 ,皆令访察 ,回日奏闻 ,所以
化及使职内部机构的严密和完善 、 台省寺监行政 明四目 、 达四聪也 。
”《( 旧唐书》
卷一二八 《颜真卿
,
机构运作机制的转换 、 使职行政体制统属于中书 传》) 这是把郎官出使当成一种普遍的制度化的现
门下宰相机构以及使职从皇帝的特派人员到宰相 象看待的 。
机构的下属行政职务的身份转变等方面的法令问 安史之乱结束后 , 唐朝开始了以恢复尚书六
题 ,有些方面在前引拙著中也有所论及 。以下仅 部和九卿之职权为目的的制度整顿 。代宗大历中
以郎官出使为例 , 从一个侧面论证使职行政体制 及德宗初年 ,不断下敕重建尚书省之地位与职权 。
确立的法令体现 。 建中 、
贞元年间 ,杨炎和刘晏以及崔造和韩  之间
郎官指的是尚书都省和六部二十四司的郎 展开了围绕罢使和还职六部的斗争 , 以及关于尚
中、员外郎 。在六部寺监的行政体制中 ,郎官是中 书省官员是否每日视事的争论 。而郎官出使也成
央行政枢纽尚书省的主判官员 , 是中央政务运作 为这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 。在德宗即位之初的大
的主体 。尽管唐令规定内外官皆有“行李之命”, 历十四年 ( 779 年) 六月一日 ,就下敕规定“郎官御
即都有受命出使的义务 ( 行李 , 谓使人也 。见《左 史充使 ,绝本司务者 , 宜改与检校及内供奉里行”
传 ・僖公三十年》杜预注 。宋人王谠认为 ,这是杜 《
( 唐会要》卷七八 《诸使中
, ・诸使杂录上》) ,旨在
预将“行使”之“使”字误解为“李”[ 12 ] ) ,但员外郎 限制郎官的出使 。贞元二年 ( 786 年 ) 正月 , 宰相
— 38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崔造“嫉钱谷诸使罔上之弊 , 乃奏天下两税钱物 , 使 ,奏请供奉官及见任郎官御史充幕府 。贞元长
委本道观察使 、
本州刺史选官典部送上都 ; 诸道水 庆已有敕文 。近见因循 ,多不遵守 。
”也就是说 ,贞
陆运使及度支 、
巡院 、
江淮转运使等并停 ; 其度支 、 元长庆的规定已成虚文 。为了适应现实 , 需要有
盐铁 , 委尚书省本司判 ; 其尚书省六职 , 令宰臣分 所调整 ,即所谓 “ : 然酌时议制 ,事在变通 。如或统
判”《
( 旧唐书》卷一三 ○《崔造传》
, ) 。其目的是想 帅专征 ,特恩开幕 。戎府初建 ,军幄籍才 。事关殊
罢使而还职尚书六部 。贞元二年 ( 786 年) 五月二 私 ,别听进 止 。此 外一 切请 准前 后敕 文 处 分 。 ”
十八日敕 ,又规定 “
: 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 ,及尚书 《
( 唐会要》 卷七九 《诸使下
, ・诸使杂录下》 ) 皇帝
省御史台现任郎官御史等 ,自今已后 ,诸司诸使并 的敕旨批准了这份奏请 。只是有一些特殊的郎
不得奏请任使 。仍永为常式 。 ”《
( 唐会要》 卷五四 , 官 ,还不时有规定限制 出使充 职 。如 太和 五年
《省号上 ・中书省》这还是在限制郎官的出使 ,是
) ( 831 年 ) 四月敕 :“盐铁判官守尚书刑部郎中李
配合还职六部的一个举措 。但到年底 , 崔造的改 石 ,宜守本官 。自今已后 , 刑部郎中 , 诸司诸使更
革导致了“事多不集”的后果 , 由于“诸使之职 , 行 不得奏请充职 。 ”《
( 唐会要》 卷五九 《尚书省诸司
,
之已久 ,中外安之”《
( 资治通鉴》卷二三二 ) , 使职 下 ・刑部员外郎》 )
体系得以恢复 。 唐后期的制度 , 总体上是一种过渡进程中的
人为的限制并不能解决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 调和折中状态 。郎官出使亦是如此 。一方面是郎
题 。越是不断强调限制郎官出使 , 就越是表明郎 官出使已成事实 ,也不断得到制敕的肯定 ; 另一方
官出使的事实相当普遍 ,以致贞元元年关于选官的 面则不断强调旧制 ,限制郎官出使 。中央行政体制
敕中还将“使下郎官御史” 作为一种普遍的情况来 向使职体制的过渡就是在这种反复中完成的 。虽
加以规定。《唐会要》
( 卷七四 《选部上
, ・吏曹条 然说到元和时期使职行政体制已基本确立下来 ,但
例》) 随着大量的郎官充实到使职体制之中 ,针对德 整个唐后期 ,六部寺监的框架都还在发挥作用 。郎
宗初年“郎官御史充使 ,绝本司务者 ,宜改与检校及 官的身份归属还是以尚书省为依托的 ,如文宗时删
内供奉里行”及诸司诸使不得奏请尚书省御史台现 定格敕的工作 ,就是以尚书省诸司郎官为主体的 ,
任郎官御史任使等规定 ,宪宗元和年间作出了法令 “文宗命尚书省郎官各删本司敕”。郎官的任免进
上的调整。元和四年闰三月敕规定 “ : 如刺史不承 退 ,在制度上也还是由尚书省负责的。穆宗时 ,孔
使牒 ,擅于部内科率者 ,先加惩责 。仍委御史台出 为尚书左丞 ,以老自乞 ,其请退的理由之一就是
使郎官御史察访闻奏。 ”《唐会要》
( 卷六八 《刺史
, “吾为左丞 ,不能进退郎官”《 ( 新唐书》卷一六三 ,
上》
) 。元和七年闰七月敕规定 “前后累降制敕
: ,应 《孔巢父传附孔 传》 ) 。文宗时 ,尚书右丞韦温则
诸道违法征科 ,及刑政冤滥 ,皆委出使郎官御史访 坚持行使自己进退郎官的权力 “ : 盐铁推官姚勖按
察闻奏。虽有此文 ,未尝举职 。外地生人之劳 ,朝 大狱 , 帝以为能 , 擢职方员外郎 , 将趋省 , 温使户
廷莫得尽知 。今后应出使郎官御史 ,所历州县 ,其 止 ,即上言 ‘: 郎官清选 ,不可赏能吏 。 ’帝命中人谕
长吏政俗 ,闾阎疾苦 ,水旱灾伤 ,并一一条录奏闻 。 送 ,温执议不移 , 诏改勖检校礼部郎中 。 ”《
( 新唐
郎官宜委左右丞句当。并限朝见后五日内闻奏 。 书》 卷一六九 《韦贯之传附韦温传》
, ) 尽管有人认
并申中书门下 。如所奏不实 , 必议惩责。 ”《唐会
( 为韦温那种即使再有才干的能吏也不能入清选的
要》
卷六二《御史台下
, ・出使》
) 这就将郎官出使作 观念是“衰晋之风 ,不可以法”,但他还是坚守住了
为一种制度肯定了下来 ,而且具体规定了出使郎官 自己的立场 。太和三年 ( 829 年 ) , 元稹为尚书左
御史的职责 。尽管后来还有人援引贞元二年的规 丞 “务振纲纪
, ,出郎官尤无状者七人”《 ( 新唐书》
定来限制郎官出使 , 如长庆二年正月御史中丞牛 卷一七四 《元稹传》
, ) 。
僧孺上奏 ,就援引该敕 ,请不许诸道节度观察等使 说唐后期中央行政体制是使职体制 , 并不否
奏请郎官御史充任使职 。《 ( 唐会要》卷六 ○《御
, 认尚书部司和寺监还成为使职的依托 。包括财政
史台》) 但是 ,那只是权力之争的手段 ,郎官出使实 诸使和军事系统的使职在内 , 各使职的品级和俸
际上已经通过法令固定了下来 。正如文宗太和二 禄还须以部司或寺监官来寄托 , 使职本身还具有
年六月的中书门下奏所指出的那样 “
: 诸道观察等 一些兼职性质 。尽管兼任使职的部司寺监官基本
— 39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不承担其本来的职掌 ,例如刑部郎中判度支 ,并不 系确立的重要标志 , 是中古帝国官僚体制由以皇
执掌刑部事务 ,膳部郎中知制诰 ,也不承担膳部的 帝个人为中心到以整个朝廷为中心转变过程中的
职掌 , 但他们与本官所在机构还有着密切关系 。 重要内容 。以官僚形态而言 , 唐代一直存在着礼
唐代尚书诸司办公之处有留厅壁记的传统 “ : 尚书 法士族与浮薄进士 、 文士与吏干之间的矛盾 。合
诸厅 ,历者有壁记 , 入相则以朱点之 。元和后 , 惟 乎国家形态和政治形态转变需要的新形态的官僚
膳部厅持国柄者最多 。时省中谓之朱点厅 。 ”[ 13 ] 群体 ,其产生需要一定的思想价值和意识形态前
这表明元和以后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还完整 提 ,也需要一定的政治体制的前提 。开元时期提
地设置着 ,尽管有的司闲简无事 ,但都有自己的厅 出“凡官 , 不历州县者不拟台省”《 ( 新唐书》卷四
衙 。既然诸厅中都有历任该司郎官的壁记 , 说明 五 《选举志下》
, ) , 就是在这个方面走出的重要一
即使作为寄寓品级和俸禄的尚书郎官 , 也还是与 步 。而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 , 使这个原则具有了
本官所在机构有密切关系的 。六部寺监官的阶官 实施的现实可能性 。
化 ,在唐代后期还只是一种趋势 ,到北宋才完全成 笔者此前指出 , 安史之乱以后使职体系与尚
为寄禄官 。[ 14 ]
书六部职权的冲突和调整 , 实际上是行政体制的
转换 ,不是简单的不同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 ,最终
三、
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在唐宋政治制度 也不可能通过对原有行政机构职权的转变来完
变迁和政治形态演进中的意义 成 ; 而必须产生新的机制 , 形成新的行政体系 。
[9 ]

这是就唐代的制度变迁而言 。在中国历史上的不
  唐后期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 , 是中国古代最 同时代都存在着使职问题 。普遍来说 , 使职最初
高行政体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 , 行政 都依托于原有行政体制 , 都是从原有体制中派生
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 , 行政系统内部从按照政务 出来的 。如果说汉代的使职主要是在官名上依托
的环节进行分工运行 , 转变为按照政务的轻重等 旧体制 ,即保留旧官名而产生新职掌 ① , 那么 , 唐
级分类 ,在每一类政务中则贯通处理 。另一方面 , 代的使职则主要体现在行政体制上的依托 。在唐
为最高行政体制新格局的建立创造了前提 , 财政 代 ,一部分使职的名称完全依事而设 ,与旧机构和
系统和军事系统的充分使职化 , 以及财政事务和 旧官名无关 。从御史系统派生出来的使职不再称
军政事务在国家政务中重要性的提高 , 为宋朝三 为某某御史 ( 如秦之监郡御史 ) , 从尚书部司和九
司和枢密院从中书门下宰相机构中分离出来奠定 寺五监中派生出来的使职也不称为某某郎中某
了基础 。此外 ,从唐前期按照律令运作的尚书六 某令 ,而完全是根据所掌事务的性质 , 称为括逃
部九寺五监行政体制到唐中后期的使职行政体制 使、劝农使 、盐铁使 、
转运使等 。这是唐代 使职
的转换 ,不仅是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 ,也将 不同于汉代的一个重要特点 ,标志着国家政务的
影响到整个政治形态和官僚形态的演变 。 运作更加以事而不是以人为中心 。另一部分是使
以政治形态而言 , 从临时派遣的使职的产生 职化的部司寺监官 , 他们在官名上还依托于旧体
到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 ,这个过程贯穿整个唐朝 。 制 ,但职掌和机构的运行机制都是新体制下的产
在这个过程中 ,使职从皇帝的特派人员转变为宰 物。
相机构的下属行政职务 。这是唐后期使职行政体

[ 参考文献 ]

  [ 1 ]  孙国 栋 . 唐 宋 史 论 丛 [ M ] . 香 港 : 龙 门 书 店 , 1980. 197 - 205.

① 廖伯源在研究汉代官制时提出 ,使职转变为行政官员途径之一是 “
: 临时派遣的使者转变为有固定职掌之专职使者 ,再转变为完
全没有使者性格的行政官员 。
”皇朝时期官制演变途径之一是新官职从旧官职演变而成 : 旧官职之职掌扩大或转移 , 但仍保留旧名不变
或官名之改变远迟于职掌之改变 。参见廖伯源 《从汉代郎将职掌之发展论官制演变》
: ,《秦汉史论丛》,85 页 , 台北 ,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 ,2003 。

— 40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2 ]  俞鹿年 .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 第五卷 ) ———隋唐 ( 第七卷) [ C ]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五代 [ M ]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6. [ 9 ]  刘后滨 . 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 [J ] .
[ 3 ]  严耕望 . 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 [ A ]. 唐史 中国史研 ,1999 , (2) .
研究丛稿 [ C ] . 香港 : 香港新亚研究所 ,1969. [ 10 ]  张希清 . 宋朝典制 [ M ] . 长春 : 吉林文史出版
[4 ]  邓小南 . 走向活的制度史 [J ]. 浙江学刊 ,2003 , 社 ,1997.
(3) . [ 11 ]  阎步克 . 品位与职位 ———秦汉魏晋南北朝官
[ 5 ]  刘后滨 .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 阶制度研究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2. 49.
权 [J ] . 历史研究 ,2001 , (2) . [ 12 ]  王谠撰 ,周勋初校 . 唐语林校正 [ M ] . 北京 : 中
[ 6 ]  雷闻 . 隋与唐前期的尚书省 [ A ] . 吴宗国 . 盛唐 华书局 ,1987. 161.
政治制度研究 [ C ]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 13 ]  钱易 ,黄寿成点校 . 南部新书 [ M ] . 北京 : 中华
[ 7 ]  刘后滨 . 论唐高宗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治体制 书局 ,2002. 1.
的变化 [ A ] . 唐研究 ( 第三卷 ) [ C ]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 [ 14 ]  张 国 刚 . 唐 代 阶 官 与 职 事 官 的 阶 官 化 论 述
社 ,1997. [ A ] . 中华文史论丛 ( 2) [ C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 8 ]  孟宪实 . 宇文融括户与财政使职 [ A ] . 唐研究

( 责任编辑  李  理)

Establishment of a Ne w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Its Signif icance f or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 from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L IU Ho u2bin
(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 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During t he later period of Tang Dynast y by t he reign of Xianzo ng ( 806 —820 A . D. ) ,t he ad2
minist rative affairs of t he cent ral government were basically operated by a number of emissaries who
were specially appointed by t he emperor ,instead of t ho se official s who served in t he t raditio nal organi2
zatio ns such as Shangshu and Qing J ian etc. . The change means t hat a new administ rativ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t is called emissary system. This system was mainly different f ro m t he Early Tang sys2
tems and was clo se to t he So ng systems. Pat tern of t he administ rative systems during t he late Tang
Dynast y and early Nort hern So ng Dynast y ,which was always changing ,w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 he e2
volutio n of political systems during imperial China.
Key words :t he late Tang Dynast y ;emissary system ;administ rative system ;instit utio nal change

— 41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