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2003 年 7 月               河 北 学 刊                J ul.

,2003
第 23 卷  第 4 期           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 23  No . 4

史学研究新发现

汉唐时期中央官学的演变与社会流动
宁  欣 ,张天虹
(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 ,北京 100875)

[ 摘  要 ] 中央官学正式建制始于汉武帝创立太学 ,此后历朝继续扩充和不断完善 ,逐渐形成多学科 、


多层级 、
建制完备的
中央官学体系 。中央官学适应不同时期政治和文化统治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 这些调整与变化不仅反映了教育体制和
文化学术思想的变化 ,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化与社会阶层的流动轨迹 。本文主要勾勒了汉唐时期中央官学招收对象
的变化 ,论述了官学由贵族等级制向平民普及性的转变 ,它是中古时期社会变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 。
[ 关键词 ] 汉唐 ; 中央官学 ; 社会流动
[ 作者简介 ] 宁  欣 ( 1953 —) ,女 ,湖南省浏阳市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C91 - 09 ; G529/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 - 7071 (2003) 04 - 0164 - 05  [ 收稿日期 ]2002 - 12 - 18

  社会流动有两重含义 ,一是地域性的流动 ,表现为 师合一”。据 《周礼》


《礼记》
、 等史书记载 ,西周的学校已
人的个体或群体的空间变化 ,这种流动的规模和趋向 有较完备的制度 ,学校类别、 招生对象、 行政管理、 教学
往往是社会外力或自然变化的反映 ;一是社会性的流 内容、升学选士等都有具体的规定。当时是否如此严
动 ,表现为社会阶层、 社会群体的纵向或横向的流动 , 密似可商榷 ,但官学逐渐走向系统化以及与选举结合
这种流动往往是社会内部结构变化的反映。中国古代 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央官学正式建制始于汉武帝在长安创设太学。中央 春秋战国时期 ,士人崛起 ,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官学系统是与中央集权体制同步形成的。中央官学学 日趋活跃 ,私学兴起 ,学术下移 ,为贵族服务的官学反
生 (生员) 在两汉时期形成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社会政治 而衰落。入私学没有身份限制 ,孔子弟子三千 “有教,
群体 ,他们臧否人物、 抨击朝政、研习经典 ,在政治生活 无类”。著名的齐国“稷下之学”,可以说是由官府主
和学术领域中发挥过颇具影响力的作用。如东汉时期 持、 聘请私学大师的联合办学模式 ,以招贤为主要目
的太学生 ,是官僚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抗衡的主要 的。此后 ,官学与私学长期共存 ,各有发展 ,或此衰彼
同盟军 ,而到清朝 ,国子监学生却往往要从事诸如看城 长 ,或各有所重 ,或趋于合流。
门这类的杂役 ,期间变化不可谓不大。官学学生的构 中央官学正式建制始于汉武帝在长安创设太学 ,
成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些变化 隶属太常。其初衷是为规范学术、 独尊儒术 。“经术苟
是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也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缩 明 ,取青紫如拾芥耳”,因此 ,官学和私学的科目及课程
影。地方官学的变化是随中央官学的变化而变化 ,但 都以儒家经典为主 ,学子也以通经作为仕途的敲门砖。
两者往往不是同步的 ,本文重点讨论汉唐时期的中央 汉武帝建元五年 (公元前 136 年) ,太学设五经博士 ,以
官学学生构成及变化。 “劝学修礼 ,崇化历贤” 为宗旨“以风四方” , ,置博士弟子
[2 ] (P3119)
五十名 ,主要研读五经 。以后人数逐渐增多 ,汉
一 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到千人 , 汉成帝时又增至三千
中国古代学校的起源 ,可上溯至三代。据《孟子・ 人[3 ] (P3596) ,王莽秉政 , 又扩大生员 , 为学者“筑舍万
[3 ] (P4069 、
3119)
滕文公》 上记载 “夏曰校
: ,殷曰序 ,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 区” 。汉武帝初 ,置博士弟子五十人 ,选择的
之。”
虽然对校、 序、 庠有不同的解释 ,但夏、 商、周三代学 标准是“年十八以上 ,仪状端正者”,此外不见有其他具
校已有雏形似无疑义。 体要求。又规定“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 , ,敬长上 ,肃政
最初的学校主要由贵族垄断 ,入学者仅限于贵族 教 ,顺乡里 ,出入不悖所闻者”,经地方长官考察无误 ,
子弟 ,即“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所谓“学在官府”“ 、官 “当与计偕 ,诣太常 ,得受业如弟子”[2 ] (P3119) 。这些经地
164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史学研究新发现 ◆

方考察推荐的“如弟子”,基本条件是德行与文学。可 他们的态度是“耻非其伦”。因此 ,太学生生员虽然从


知 ,西汉时 ,太学生的身份并没有限制 ,正如宰相田弘 初设时的数百增加到数千 ,但实际上太学虽复而不振 ,
起自布衣 ,这和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是一致的。而汉武 名实俱衰 ,仅为点缀之笔。蜀有太学的记载 ,但制度不
帝设太学、 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初衷 ,是将博士私人 详。吴有诏书 ,立学官和五经博士 “科见吏之中及将 ,
[7 ] (P1158)
收徒的传统官学化 ,以适应中央集权体制的需要。 吏子弟有志好者 ,各令就业” ,但似为具文。
王莽执政时 ,极力笼络士人 “欲耀众庶
, , 遂兴辟 西晋建立后 ,门阀士族势力的成长 ,使“士庶天隔”
[3 ] (P301 、
74)
雍”“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甲乙之科”
, 。 的社会政治格局成为定式。为适应这种格局 ,中央官
按规定 ,太常学子弟岁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 ,乙科二十 学体制也出现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 :一是专为贵胄子
人为太子舍人 ,丙科四十人为文学掌故 ,这一举措名义 弟创设国子学 ,与太学“两存之”;二是等级入学制的确
上是“兴辟雍”,但实际是为“元士之子” 提供便捷的入 立 ,大大冲淡了太学原具有的平民化色彩。这两大变
仕途径。由此 ,中央官学入学生员的成分随着士族豪 化即是针对中央官学生员的来源和成分作出的重要举
强的兴起 ,身份性色彩逐渐浓厚。 措。晋初 ,太学承魏之旧 ,有学生三千余人 ,品类混杂 ,
东汉时 ,虽然对入太学者仍无明确的身份规定 ,但 士庶不分。晋武帝泰始八年 ( 272 年) ,太学生达七千
[6 ] (P390)
却给公卿贵族子弟更多的入学机会。汉质帝时 ,增太 人 ,为“殊其士庶 ,异其贵贱” ,首先整顿太学。诏
学名额 ,本初元年 (146 年) 夏四月 ,诏“大将军下至六百 已试经并及格者留之 ,令大臣子弟中堪受教者入学 ,其
石 ,悉遣子弟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 ,以此为 余遣还郡国[4 ] (P301) 。经整顿后 , 太学生仍有三千人。
[5 ] (P2547)
常”。 “自是游学者增盛 ,至三万余生” 。显然 , 这时太学主要招收六品官以下子弟入学 ,无品级身份
三万多人主要是元士之子和公卿子弟。当时 ,太学生 的平民子弟入学机会极少。国子学创设于晋武帝咸宁
的出路除岁试出仕 ,还有受荐举、 应征召、 进身为吏和 二年 ( 276 年 ) , 限 定 五 品 官 以 上 子 弟 方 有 入 学 资
收徒为师等出路 ,但也有白首空归、 老而无成者。 格[4 ] (P301) 。中央官学变动后的格局 ,正是社会格局的
汉明帝时创设的“四姓小侯学”,是专为外戚樊氏、 反映。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泾渭分明 ,也同样表现在
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设立的学校[6 ] (P386) ,由于四姓外 中央官学体制的变化上。这种对入学资格的限制 ,国
戚不是列侯 ,故有“小侯”之称。这种典型的贵族学校 , 子学与太学双轨制学制的形成 ,无不是门阀士族垄断
也不仅限于外戚子弟《后汉书・
, 儒林传》 记载 “: (汉明 仕途的具体表现。潘岳曾在其《闲居赋》 中称颂到 “两
:
帝 复为功臣子孙、
) 四姓末属 ,别立校舍 ,搜选高能 ,以 学齐列 ,双宇为一 ,右延国胄 ,左纳良逸。祁祁生徒 ,济
[8 ] (P1505)
授其业。”汉安帝元初六年 (119 年) ,邓太后主政 ,又为 济儒术” 。实际上 ,与两汉相比 ,中央官学生员
王族子女和邓氏近亲子孙开邸授经。汉质帝时 ,入学 的成分已从官贵子弟与平民并举过渡到以高门贵族子
的宗室贵族子弟学校 ,成绩优异者 ,可直接得官[6 ] (P386) 。 弟为主体 ,入学资格身份化、 等级化。这一过程始于王
莽。这一时期 ,中央官学的两大变化 ,决定了此后几百
二 年的格局。
三国时期 ,全国处于割据状态 ,中央官学虽有其 晋室南渡 ,靠南下的北方士族并联合南方士族建
名 ,但其培养选拔官吏和研习经术的两大功能 ,因割据 立东晋王朝 ,偏居江左 ,门阀士族占统治地位。承西晋
局面的酝酿和形成以及士族的兴起而无法有效实现。 丧乱之后 “儒林之教暂颓
, ,庠序之礼有阙 ,国学索然 ,
[9 ] (P361 —362)
魏初 ,太学有博士而“无所教授 ,兵戎未戢 ,人并在公 , 坟卷莫启 ,有心之徒 ,抱志无由” 。公卿大臣
而学者少”。魏黄初五年 ( 224 年) ,恢复太学 “慕学者
, 屡有兴学之议 ,朝廷也有几次复兴二学 (太学、 国子学)
[4 ] (P302)
始诣太学为门人” ,由于“中外多事 ,人怀避就 ,虽 之举措 ,如晋成帝咸康三年 (337 年) ,国子祭酒袁环和
性非能学 ,多求诣太学 ,太学诸生有千数 ,而诸博士率 太常冯怀上疏请复国学 ,晋成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但
皆粗疏 ,无以教弟子 ,弟子亦避役 ,竟无能习学”[6 ] (P389) 。 不久又因军兴而罢。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384 年) ,尚书
师生素质低下 ,无以教又无所学 ,学术研习已由官学私 令谢石再上兴学之议 ,于是增置学生 ,增造学舍。然
学并举转到以私学为主 ,太学生虽有千数 ,多为不学无 而 ,综观东晋一朝 ,政局不稳、战事频仍是官学始终不
术的避役之徒 ,有其名而无其实 ,有其教而无其功。虽 振的主要原因。但垄断仕途的高门子弟不需要以入学
规定通经高第仍可任官 ,由于质量差 ,多学无所成。按 作为进身的门径 ,而寒门庶族和平民百姓往往被排斥
魏黄初五年的规定 ,从入学到通经授官 ,一般要学习八 在主要仕途之外 ,这也是不应忽视的原因 ,而且是更深
到十年 ,而高门子弟在九品中正制的保证下 ,可“平流 层和更关键的政治社会原因。晋成帝时的兴学之举所
进取”,无须也不屑于入太学 ,对太学充斥的避役之徒 , 征集的生徒来源、 身份记载不详。晋孝武帝时的复学 ,
16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河北学刊  2003・
4

史载略详 ,据《宋书・礼志一》记载 ,谢石复国学的理由 当然也就无法维持了。


是“兴复国学 ,以训胄子”,晋孝武帝“纳其言”“选公卿 , 梁朝武帝萧衍比较重视兴官学 ,他吸收了前朝的
[9 ] (P365)
二千石子弟为生 ,增造庙屋一百五十五间” ,当时 兴学举措 ,又有突破。一是委任有学术专长和学术地
中央官学体制也不规范 “于时无复国子生”
, “太学生
, 位的学者为五经博士 ,分别主持学馆的教学 ,再度将私
[4 ] (P302)
取见人六十 ,国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十人” 。可 学传授纳入中央官学的体系中 ;二是规定 :招生不受门
知 ,兴学的重点放在“训胄子”,生源主要是公卿二千石 第的限制 ,一律考试入学 ,五馆均招寒门子弟 ,没有名
子孙。又由于当时经学衰落 ,学术中心偏在私学 ,中央 额限制 ,凡就学者 ,由官府供给伙食 ; 三是明确将入学
官学的两大职能不举 ,因此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 与选官结合 ,规定生徒结业后 ,经考试合格者 ,即可授
官 ;四是恢复儒学正统地位 ,五馆讲授均为儒家经典 ,
三 学子也须以次进身[11 ] (卷2 ,卷3) ,这与宋文帝时所设儒学、
南朝初年“学校荒废
, ,讲颂蔑闻”,官学颓废 ,宋文 玄学、 文学、
史学并立的“四学馆” 迥然不同。一时间 ,
[9 ] (P89)
帝下诏“广训胄子
, ,实维时务” ,此后 ,宋孝武帝 学子云集京师 ,各馆学生一百到千余人不等。为了便
又下诏“修葺庠序 ,旌延国胄”[9 ] (P128) ,兴学目的极为明 于边远地区的学子 ,又于梁天监五年 (506 年)“置集雅
确 ,但其时国胄子弟多不堪实务 ,真正有志于学问的恐 馆 ,以招远学”[12 ] (P189) 。此外 ,又恢复国子学 “诏皇太 ,
[12 ] (P192)
怕也不多见。当时学术研究的重心是私学。宋文帝 子及王侯之子 ,年在从师者 ,皆入学” ,属于皇族
时 ,曾在京师开设“四学馆”,研学内容分别为儒学、 史 贵族学校。由此可看出 ,随着寒门庶族势力的增长 ,寒
学、 文学、 玄学 ,因此 “会稽朱膺之、
, 颍川庾蔚之并以儒 门子弟的仕途已逐渐拓宽 ,中央官学生员中 ,寒门子弟
学 ,监总诸生。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 ;太子率更 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 ,振
令何承天立史学 ; 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 凡四学并 儒教以治国的趋势日渐明确 ,只是因南北对峙 ,政局纷
[9 ] (P2293 —2294)
建” 。四馆以研习传承学术为主 ,招收生徒 仍 ,这一进程时时被打断。
和招徕学者并重 ,往往以主持者为核心 ,形成学派。设 陈朝疆域较前朝更为狭促 ,国祚不永 ,但立国甫
学馆的目的 ,据史书记载是因为宋文帝“雅好文艺”,但 始 ,沈不害即上书请立国学 ,理由是“臣闻立人建国 ,莫
实际上是力图把盛行的私学纳入中央官学体系 ,在京 尚于尊儒 ,成俗化民 ,必崇于教学”,并且建议“选公卿
师设馆 ,学术中心也就转移到主持人所任职的学馆。 门子 ,皆入于学[13 ] (P446 —447) 。地方兴学 ,也以儒学为盛。
如何尚之主持玄学馆 “东海徐秀、
, 庐江何昙、 黄回、颍 如顾越“所居新坡黄冈 , 世有乡校 , 由是顾氏多儒学
[13 ] (P465)
川荀子华、 太原孙宗昌、 王廷秀、
鲁郡孔惠宣 ,并慕道来 焉” 。但陈建国后 “承前代离乱
, ,衣冠殄尽 ,寇
[9 ] (P1734)
游 ,谓之南学” 。这些人都非为进身而求学的学 贼未宁 ,即日不暇给 ,弗遑劝课”“世祖以降 , ,稍置学官 ,
[13 ] (P433 —434)
子 ,而是一批学有专攻且有一定地位的学者 ,他们“慕 虽博延生徒 ,成业盖寡” 。这里的“成业” 大
道来游”,追随何尚之以研讨学问为主要目的。宋元嘉 概指办学规模、 持续时间和选拔人才多少等情况 ,但从
十九年 (442 年) ,宋文帝下诏“立国子学 ,以本官领国子 沈不害的上书中 ,我们可以得知 ,尊崇儒学被作为立国
[9 ] (P1705)
博士” ;同年九月“幸国子学
, ,策试诸生 ,答问凡 化民之本 ,在这个基础上 ,中央官学才有振兴的需要和
五十九人”。但元嘉二十三年 , 因起战事 , 罢国子学。 可能。说明社会结构的变化到南朝后期已经明朗化 ,
[9 ] (P167)
宋明帝泰始六年 (470 年) 所立的“总明观” ,主要 政治权力格局也已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只是因为梁、 陈
职能是藏书兼带学术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学。以本 两朝面临着日益强大的北方政权的严重威胁 ,内部又
官领国子博士 ,说明没有设专门的学官。儒学不振 ,学 纷争不已 ,无暇顾及中央官学的全面调整和复兴。
在私家 ,使中央官学的定位也飘忽不定。 南朝的多次兴学 ,以面向公卿子弟的国子学为主 ,
南齐曾有两次兴学之举 ,一次是在高帝建元四年 太学仅存博士不招收学生 ,国子学和太学的双轨制实
(482 年) 正月 “诏立国学
, ,置学生百五十人。其有位 际上只是国子学一枝独秀 ,连中低级官吏子弟都被排
勒、 乐入者五十人”,取王公以下子孙年十五以上、 二十 斥在外。由于官学与选任官的联系既不紧密也不明
[10 ] (P143)
以下 ,家上都二千里为限 。但不到一年 ,便因 确 ,所以振兴之举不会收到实效。梁所设五馆 ,对寒门
“国哀 高帝死 ”
( ) 而罢。齐武帝永明三年 (485 年) ,下诏 子弟敞开大门 ,但因无条件入学 ,又逢时运多舛 ,因此 ,
立学 ,召公卿以下子弟 ,置生二百二十人 ,同时废总明 无法保持长久 ,也说明中央官学与学术及社会的分离。
观 ,诏王俭于其家宅设学士馆 ,将原总明观的四部书悉 在门阀士族渐趋腐朽的过程中 ,日益强化其封闭性和
充其家[10 ] (P436) ,实际上是将藏书及学术研究与国学教 排他性的特点在中央官学体制的变动上也可见一斑。
学分离。齐明帝以后 ,政局混乱 ,内讧不绝 ,中央官学 北方地区十六国时期 ,由于政权纷立 ,承绪不一 ,
16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史学研究新发现 ◆

学制也不统一 ,兴学之举重点在中央官学 ,因人因事而 唐 ,而私学却蓬勃发展 ,与豪强地主日益门阀化有关。


时兴时废 ,但教授内容以儒学为主 ,兼有佛学、 书学、 律 中央集权式微 ,地方势力坐大 ,维持原有的官学格局实
学等。学生成分多不固定 ,如前赵刘曜曾设太学与小 属不易 ,在不断地与地方门阀势力相妥协的过程中 ,在
学“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
, ,十三以上 ,神志可教者千五 企图官学与私学并举的努力中挣扎。
[14 ] (P355)
百人” ; 前 凉 曾 立 学 校 ,“征 九 郡 胄 子 五 百
人”[14 ] (P45)
;后赵石勒设太学 ,置五经博士 ,选将佐子弟

三百人入学[14 ] (卷12) 。前秦有太学 ,后秦设太学和国子 隋唐时期 ,社会政治结构已由尚带有明显贵族政
学。从总体上看 ,十六国时期的中央官学断断续续 ,学 治特征的门阀士族社会向官僚政治体制演进 ,官僚政
制、
生源、 名额等都不规范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 治的显著特点是“以当朝官爵定高下” 的等级制社会。
并开始有分专科的趋势。如后赵的经学祭酒、 律学祭 儒学经历了几百年的曲折 ,在隋统一后 ,南北儒学渐趋
酒、
史学祭酒 ,显然是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而设。这种 合流 ,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于是 ,以儒学教育为
分科与南朝宋的四馆并立有所不同 ,儒学教育是主体 , 主体的中央官学得到大幅度的改造和完善 ,官僚政治
其他具有专科性质。 的严格等级制在教育体制的改造和完善过程中得到了
北朝官学汉制晋制并用 ,分等级、 分层次、
分科入 充分体现。
学等制度都逐步走向规范化。北魏“道武帝初定中原 , 隋文帝时 ,中央官学设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书
始于平城 (今山西大同) 立太学。置五经博士 ,生员千 学、
算学、 律学 ,各学设博士、 助教 ,生员有名额规定。
余人。北魏天兴二年 ( 399 年) 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 但由于官学与选举并未有机结合 ,对学生的考试环节
[4 ] (P301)
人” 。太学甫始 ,对入学者的身份并没有明确规 和要求不规范 ,因此 ,虽然“国学胄子 ,垂将千数”,但“多
定 ,由地方选送有才学之士 ,还下诏“自三公已下至于 而未精”,于是“国子学惟留学生七十人
, ,太学、 四门学
[15 ] (P56) [18 ] (卷2)
卿士 ,其子息皆诣太学” 。随着拓跋贵族汉化程 及州县学并废”,又改国子学为太学 。隋炀帝即
[18 ] (P1707)
度的加深 ,中央官学的等级化和层次化逐渐明确 ,要求 位后 “复开庠序”
, ,针对中央官学“考课不精”
地方立郡学 ,推荐须“取郡中清望 ,人行修谨 ,堪循名教 的弊端“申明旧制
, ,教习生徒 ,具为课试之法 ,以尽砥
[16 ] (P1078) [18 ] (P65)
者 ,先尽高门 ,次及中等” “人行修谨
, ,堪循名 砺之道” 。但隋炀帝所具“课试之法” 的具体内容
教” 是虚 ,取“郡中清望”“先尽高门
, ,次及中第”,反映了 语焉不详。当时 ,由于“戎马不息 ,师徒怠散”,故“空有
[18 ] (P1707)
拓跋贵族逐渐门阀士族化。北魏孝文帝时 ,专为宗子 建学之名 ,而无宏道之实” 。
开设“皇子之学”,太和十九年 (495 年) 迁都洛阳后 ,即 隋朝的中央官学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这些新变化
下令在中央立国子学、 太学、 四门小学。四门小学主要 促使中央官学的学生成分也同时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
招收庶族和平民子弟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史称 些变化到唐朝看得比较清楚。
[16 ] (P1842)
“时天下承平 ,学业大盛” 。这时的中央官学生 一是官学等级入学划分更为细密。国子学学生限
主要分成三个等级或层次 ,高门贵族公卿子弟入国子 定为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
从二品以上曾孙 ;太学学生
学 ,中等以下士族或普通官吏子弟入太学 ,庶族和平民 限定为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 从三品曾孙 ;四门学学
子弟可入四门学 ,这一格局反映了社会阶层等级结构 , 生身份分为两个层次 ,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和文武七品
并奠定了隋唐官学的基础。但一遇“海内淆乱”,中央 以上子为一个层次 ,庶人之俊异者为第二个层次 ;律学
官学往往徒有虚名 ,地方官学则所存无几。北齐时 ,统 学生以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之 ;书学、算学同律学。又
治者只是把中央官学作为点缀之物 “备员既非所好
, , 有专门为皇亲国戚及当权高官子弟设置的弘文馆、 崇
[17 ] (P583)
坟籍固不关怀” ,由是士流及豪富子弟都不肯入 文馆 ,两馆生员在入仕时享受特权 ,由于员多阙少 ,因
学 ,帝王子孙、 贵游之辈 “内纵声色之娱 , ,外多犬马之 此 ,竞争很激烈[19 ] 。还设立以实科或职业教育为主的
好 ……徒有师傅之资 ,终无琢磨之实”“胄子以通经进 , 医学等[20 ] (第2章) ,但都不是中央官学的主体。
仕者 , 唯博陵崔子发、 广平宋游卿而已 , 自外莫见其 二是各学生员名额有多次变化 ,但六学学生中低
[15 ] (P2705)
人” 。可见 ,由于北方地区门阀士族经北魏孝 品官子弟和庶人占有较大的比例。从国子学、 太学和
文帝改制 ,存续的时间长于南方 ,衰落的时间也晚于南 四门学生员名额在唐初、 唐中叶和唐后期的人数与比
朝 ,再加上政局屡变 ,入学通经并未成为贵胄子弟入仕 例看 ,国子学生 ,武德元年 (618 年) 名额为 72 人 ; 龙朔
的主要途径 ,所以 ,官学的发展仍受到很大局限。反倒 二年 (662 年) 为 80 人 ,东都国子学生 15 人 ;开元、
天宝
是私学却一直较为兴盛。 年间为 300 人 ;元和二年 (807 年) 恢复龙朔之制。太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央官学上不及两汉 ,下不逮隋 名额 ,武德元年 140 人 ; 龙朔二年 70 人 ,东都太学 15
16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河北学刊  2003・
4

人 ;开元、 天宝时 500 人 ,元和二年恢复龙朔之制。四门 代官学与科举结合 ,官学设置科目、


研习内容都与科举
学名额 ,武德元年 130 人 ;龙朔二年 300 人 ,东都四门学 接轨 ,低品官和平民子弟在中央官学中所占比例最大 ,
50 人 ;开元时为 1300 人 ,元和二年恢复龙朔之制。三 虽然因等级入学的条件限制 ,他们主要在级别较低的
学的生员人数比例 ,武德时约为 1∶ 1. 94∶1. 8 ,龙朔时约 四门学就学。四门学直接招收地方学校的优秀生 ,因
为 1∶0. 9∶
3. 7 ,开元时约为 1∶
1. 7∶
4. 3 ,元和时同龙朔。 此 ,唐代官学教育逐渐向平民阶层渗透。在科举制度
与武德、 龙朔相较 ,开元时 ,国子学生员名额分别增加 的导引下 ,官学生不再仅是门资特权的内容 ,逐渐成为
了 228 人和 205 人 ,约为武德时的 4. 17 倍和龙朔时的 个人身份地位的一个级别 ,中央官学的教育和养士功
3. 16 倍 ;太学生员名额分别增加了 360 人和 405 人 ,约 能逐渐萎缩。宋代 “取士不问家世”
, ,逐渐平民化成为
为武德时的 3. 64 倍和龙朔时的 5. 88 倍 ;四门学生员名 官学发展的总趋势。
额分别增加了 1170 人和 950 人 ,约为武德时的 10 倍和
[参 考 文 献 ]
龙朔时的 3. 17 倍。总体看 ,增幅最大的是四门学 ,其次
是太学 ,国子学增幅最小 ,说明教育普及逐渐下移的趋 [1 ]崔循. 孟子正义[A]. 诸子集成[ Z]. 北京 :中华书局 ,19541
势在中央官学系统也得到了体现。 [2 ]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3 ]班固. 汉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从西汉到唐 ,历经一千余年 ,中央官学学生的成分
[4 ]杜佑. 通典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有了很大变化 ,由于中国古代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体
[5 ]范晔. 后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系 ,只是官僚政治的附属物 ,因此 ,官学学生的构成也
[6 ]马端临. 文献通考[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从属于政治的需要。西汉中央集权比较强大 ,以太学
[7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为主的中央官学很受重视 ,太学既是研讨学术的渊薮 [8 ]房玄龄 ,等. 晋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之地 ,又是通经入仕的便捷途径 ,对入学身份没有限 [9 ]沈约. 宋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制。王莽新朝和东汉时期中央官学已开始具有贵族化 [10 ]萧子显. 南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2.
倾向 ,招生政策逐渐向贵族倾斜 ,不仅专门创设了贵族 [11 ]姚思廉. 梁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学校 ,还为在贵族学校就学的子弟提供更为便捷的入 [12 ]李延寿. 南史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仕途径。西晋门阀士族掌权 ,中央官学亦门阀化 ,创立 [13 ]姚思廉. 陈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2.


[14 ]崔鸿. 十六国春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987.
了直接招收高门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与太学并立 ,实行
[15 ]李延寿. 北史.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等级入学的原则 ,低等士族和平民子弟基本被摈弃门
[16 ]魏收. 魏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外。东晋王朝的统治达到门阀政治的顶峰 ,高门士族
[17 ]李百药. 北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2.
可“平流进取 ,坐致公卿”,清谈之风炽盛 ,经术和实务 [18 ]长孙无忌. 隋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高门子弟极不屑为之 ,因此 ,中央官学有兴学之名 ,无 [19 ]欧阳修 ,等. 新唐书 [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李林甫 ,等.
兴学之实。南朝士族已经腐朽 ,寒族虽掌机要 ,但政治 唐六典[M]. 西安 : 三秦出版社影印本 ,1991 ; 王溥. 唐会要
格局尚未定型 ,又面对着北朝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 , [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6.
中央官学的招生原则及生员的成分比较混乱 ,兴学多 [20 ]宋大川. 唐代教育体制研究 [ M]. 太原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是有心无力。北魏的官学为后来隋唐奠定了基础。唐 1998.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ing Change and Social Fluxion


NIN G Xin , ZHAN G Tian - hong
( Department of History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5 , China )
Abstract :The Emperor of Han Wu who set up Tai Xue first introduc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ing. It was
then enlarged and modified by later dynasties. Gradually it became a multi - subject , multi - level and systemati2
cally -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ing.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ing was constantly
geared to the need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different periods , and these modifications and changes not only re2
flected the change i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ultural academic schoolings , but also deeply mirrored that of the
whole society of social classe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nge in the enrolling standards from Han to
Tang Dynasty , Therefore , government schooling was not only the privilege of the higher classes , but also that of
the common people.
Key Words :Han and Tang ;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ing ; social fluxion
[ 责任编辑 、
校对 : 田卫平 ]
16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