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余  欣

( 北京大学  历史学系 ,北京  100871)

摘要 : 本文重新校录了上博 48 册《后唐清泰四年 ( 935) 八月十九日曹元深等祭神文》,并以


此为核心史料 ,结合大量考古材料和传统文献 ,对唐宋时代敦煌的墓葬神煞进行了考辨 。试图
不仅恢复敦煌万神殿中这些重要神礻氏的“席位”,而且揭示民生宗教的神灵信仰体系中这一组
成部分的基本特征 : 墓葬神煞的“历史延续性” 远远超出松散型宗教中其他类别的神礻氏 ,佛教的
“入侵”,道教的确立 ,改变的只是和地狱 、 天堂有关的信仰 ,墓葬领域则几乎没有触动 。
关键词 : 唐宋  敦煌  墓葬神煞  民生宗教
中图分类法 :B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6252 ( 2003) 01 - 0055 - 14

1993 年 《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 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很多重要的资料首次
刊布 。其中最富研究旨趣的当属上博 48 册子本中抄录的《后唐清泰四年 ( 935 ) 八月十九日曹
元深等祭神文》。郝春文先生独具慧眼 ,录出全文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四个方面的提示 : 首先 ,为
确定曹议金卒年提供了新证据 ; 其次 ,记载了曹议金的入葬日期 ,并为探寻曹议金墓地提供了
线索 ; 再次 ,还可引发人们对曹元德 、
曹元深的执政情况作进一步考察 ; 最后 ,为研究敦煌丧葬
祭祀习俗和曹氏家族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新材料 。①可惜的是此文发表以后 ,却并没有引起敦煌
学界足够的重视 ,迄今尚未有人对本件文献作更深入的探讨 。因此笔者拟在郝氏先行研究的
基础上 ,对文献的性质进行界定 ,并对所祀诸神 ,主要是墓葬神加以考察 。②先以文书原件影印
本为底本 ,郝氏录文为参校本 ,将本件重新录文 、 标点如下 :
维大唐清泰四年岁次丁酉八月辛巳朔十九日己亥 , 孤子归义军行军司马银
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谁 ( 谯) 郡曹元深等 , 敢昭告于后土
地神礻氏 、
五方帝 、五岳四渎 、山川百灵 、
廿四气 、七十二候 、
四时八节 、 太岁将军 、 十
二时神 、墓左墓右 、守土冢大夫 、
丘承 丞 墓伯 、
( ) 四封都尉 、
魂门停 亭 长 、
( ) 地下府
君、阡陌 、游击 、
三丘五墓 、家亲丈人 。今既吉辰良日 , 奉设微诚 , 五彩信弊 ( 币 ) ,
金银宝玉 ,清酒肥羊 ,鹿脯鲜果 , 三屠上味 。惟愿诸神留恩降福 , 率领所部 , 次弟
就座 ,领纳微献 ,赐以嘉福 。主人再拜 ,行酒上香 。奉请东方苍龙甲乙墓左之神 ,
奉请南方朱雀丙丁墓前之神 ,奉请西方白虎庚辛墓右之神 ,奉请北方玄武壬癸墓
后之神 ,奉请中央黄帝后土戊己墓内之神 , 奉请乾坤震巽离兑坎艮八卦神君 , 元
曹、墓典 、墓录 、
墓鬼 、
殃祸 、
墓禾毛 ( 耗) 之神 ,童子 、
宝藏 、
金印 、
金柜 ( 匮) 、
玉信 、

・55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56 ・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犯之 ,主贫困 ,少子息 ; 丘丞 , 犯之 , 令人颠狂 , 暴死 ; 墓伯 , 犯之 , 令人暴死 , 后代不利 ; 童子 , 犯


之 ,主多病 、 无子 ; 元曹 ,犯之 ,主暴死 ; 墓录 ,犯之 ,主县官斗讼 ; 墓典 ,犯之 ,主多
病 ; 墓耗 ,犯之 ,呼人口 ,大凶 ; 殃祸 ,犯之 ,主百日外害人口 ; 墓鬼 ,犯之 ,大凶 。⑤
《祭神文》 中的墓葬神煞几乎在《地理新书》中都可以找到 ,为曹元深为何要祭祀这些神煞
提供了注脚 。但是要彻底弄清楚文中诸神煞 ,必须先确定《祭神文》 的性质 ,而这一点需要联系
东汉以来的墓券 ( 买地券) 和墓中陶瓶上的镇墓文方能解决 。先征引一件典型的墓券以供参
照 《东汉延熹四年
, ( 161) 九月平阴县钟仲游妻墓券》:
延熹四年九月丙辰朔卅日乙酉直 ,闭 。黄帝告 ,丘丞 、 墓伯 、
地下二千石 、

左墓右 、 主墓狱史 、墓门亭长 ,莫不皆在 。今平阴偃人乡苌富里钟仲游妻薄命蚤
( 早) 死 ,今来下葬 ,自买万世冢田 , 贾直九万九千 , 钱即日毕 。四角立封 , 中央明
堂 。皆有尺六桃卷 ( 券 ) , 钱布铅人 。时证知者 : 先 □( 世 ) 曾王父母 □□□氏知
也 。自今以后 ,不得干 □( 扰) 。主人 ( 以下背) 有天帝教 ,如律令 。⑥
这是现存最早的一件镇墓性质的墓券 。由其行文款式已大体齐备 ,可以推想此类范式的形成
应当更早 。 《曹元深祭神文》中的墓葬神煞基本上都可以从中找到原型 , 甚至有些直接对应 。
这些具体的神煞 , 下文再作考述 。我们再引录一件和《祭神文》同时代的《后蜀广政十八年
( 955) 十二月眉州彭山县宋琳地券》:
维广政十八年太岁乙卯十二月乙亥朔二十日甲申 。大蜀国眉州彭山县乐阳
乡北通零里殁故宋琳地券 。然琳生居郡邑 , 死安宅兆 , 昨去十月二十三日倾背 ,
今葬协从 。相地袭吉 ,宜于上代营内庚地 ,置造 □宅 。东至青龙 。西至白虎 。南
至朱雀 。北至玄武 。上至青天 。下至黄泉 。内方勾陈 , 分掌四城 ( 域 ) 。丘承
( 丞) 墓陌 ( 伯) ,封步界畔 。道路将军 , 整齐阡陌 。阡 ( 千 ) 秋万岁 , 永无殃咎 。若
辄有犯诃禁者 ,将军 、 佰 ( 陌) 长付河伯 。今用酒脯钱财 ,共为信契 。财地交度 ,工
匠修营 ,永保求 ( 休) 吉 。知见人岁月主者 。保人今日直苻 ( 符) 。故气邪精 ,不得
忄干吝 。先有居者 , 各去万里 。如为 ( 违 ) 此约者 , 地府主吏 , 自当期祸 。主人内
外 ,存亡安吉 ,一如五帝使者女青召 ( 诏) 书契券 。如律令 。⑦
这件地券所提供的信息 ,对于我们解决《祭神文》 的性质问题很有参照价值 : 首次出现用酒脯钱
财祭祀地下诸神吏作为盟信 。在其他墓券中 ,信契的建立是依赖于这两种手段 : 其一是声称此
地是以多少多少钱从地下诸神那儿买来的 。虚拟的钱币常动辄云数万 ,无非是想表明这是一
桩合法的买卖 ,其所有权不得任意剥夺 。其二是假借最高神的名义下诏书 、 符册给阴间所司 ,

诸神必须奉束攵执行 。 文中的语句都包含着命令 、 警告的口吻 。经常被借用的神有黄帝 ,如《钟
仲游妻墓券》; 有黄神 《东汉熹平二年
, ( 173) 十二月张叔敬镇墓文》“
: 黄神生五岳 ,主生人录 ,召

魂召魄 ,主死人籍 。” 有天帝 ,如《东汉某年 ( 二世纪) 刘伯平镇墓券》云“执天帝下令 ,移雒东乡
东郡里刘伯平”, 《唐某年 ( 八世纪) 许州扶沟县赵公达及某氏镇墓券》称“天帝告”; λϖg也有以

“天地使者” 的名义 , 如《东汉阳嘉二年八月曹伯鲁镇墓文》“ : 天帝使者谨为曹伯鲁之家移央


ω
λ
g
( 殃) 去咎”; 有太上老君 ,如《南齐永明三年 ( 485 ) 十一月南阳郡涅阳县都乡上支里宋武陵王
前军参军事刘觊镇墓券》 云“太上老君符束攵”、
“一如泰清玄元上三天无极大神太上老君陛下女
ξ
λ
g
青诏书律令”; 有五方帝 ,如上文《宋琳地券》 云“五帝使者女青召 ( 诏) 书契券”, λψ
g
《南唐保大十
ζ
λ
g
一年 ( 953) 六月庐州合肥县姜氏为亡妹买地券》 云“急急如五帝使者书律令”, 《南宋淳礻右三年

・57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58 ・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二《
、祭神文》
中诸神的分类
《祭神文》 中开列的诸神名单 ,表面上看起来有点杂乱无章 ,其实是有内在依据的 。要解释
这个问题 ,也必须溯源至汉代的镇墓文 。 《熹平二年张叔敬镇墓文》: µψ
g

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 ,天帝使者告 ,张氏之家 ,三丘五墓 、


墓左
墓右 、 中央墓主 、
冢丞冢令 、
主冢司令 、 魂门亭长 、冢中游击等 。敢告 ,移丘丞 、 墓木
百 ( 伯) 、
地下二千石 、
东冢侯 、西冢伯 、
地下击 卿 、 耗 ( 蒿) 里伍长等 。今日吉良 ,
非用他故 ,但以死人张叔敬薄命蚤 ( 早 ) 死 , 当来下归丘墓 。黄神生五岳 , 主生人
录 ,召魂召魄 ,主死人籍 。生人筑高台 , 死人归 , 深自狸 ( 埋 ) 。眉须 ( 须 ) 以 ( 已 )
落 ,下为土灰 。今故上复除之药 , 欲令后世无有死者 。上党人参九枚 , 欲持代生
人 。铅人 ,持代死人 。黄豆瓜子 ,死人持给地下赋 。立制牡厉 ,辟除土咎 ,欲令祸
殃不行 。传到 ,约勒地吏 ,勿复烦扰张氏之家 。急急如律令 。
就整个镇墓文的性质和形式而言 ,是作为死人的阴间通行证 ,颇类似于汉代的“传”,或者说“过
ζ
µg
所”。 吴荣曾指出 “
: 文中常用‘谨告’、‘移’、‘令’等字眼 ,文末则用‘急急如律令’或‘如律令’
作为结束语 。这是仿效官府文书的文体 ,但多数的文句押韵合辙 ,却又和文书不同 。 ”µ{g本件镇
墓文中 “告”
, 和“移”
这两个文书术语的使用也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它们将天帝使者所要传达
命令的对象作了层次上的区分 。“告”是天帝使者直接下达命令给负责守护张氏墓的神礻氏 。
“移”
是次一级传达 ,他们的关系稍间接一些 ,是对墓中死者有管辖职权的阴曹官吏 。
相应地 《曹元深祭神文》
, 也大致作了一下诸神等级的区分 。但因为所祭祀诸神的座次要
依照神的等级排定 ,所以和《张叔敬镇墓文》的次序刚好相反 。第一次奉请的神级别较高 ,相当
于《镇墓文》 中“移”
的对象 “主人再拜
, , 行酒上香”之后第二次奉请的级别稍低 , 相当于《镇墓
文》中“告”的对象 。分两次祈愿 ,可能是买地券依然划为两个层级的反映 。可惜曹议金墓没有
发掘 ,买地券是否真的作此区分难以确知 。当然 《祭神文》
, 的等级界限并不是很严格 ,第一次
奉请的混入了魂门亭长 ,第二次奉请的大多是墓内之神 , 但黄泉都尉和蒿里丈人却又厕身其
间。
如果仔细分辨 ,第一次祈愿的还可以两个层次分地上神和地下神 ,地上神又可分为两组 :
后土地神礻氏 、
五方帝 、 五岳四渎 、
山川百灵可归为“空间神”,廿四气 、
七十二候 、
四时八节 、
太岁
将军 、
十二时神可冠之以“时间神”。我认为 ,中国传统的命运观中最根本的一条 ,就是人的行
事是否与宇宙 ( 时空) 运行的恰当的坐标点相合 。一切占卜术都是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展开 ,祭
祀这样的大事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要将这些“时空神” 放在首要的位置 。下葬之后要祭祀“时空
神”,也在南朝就已初露端倪 《南齐永明三年刘觊镇墓券》
, 在地下神煞之前就列有“天一地二 、
|
µg
孟仲四季 、黄神 ( 帝 ?) 后土”。

三、
墓葬神煞
墓葬神煞中有些是习见之神 ,如青龙 、
白虎 、
朱雀 、
玄武 、
八卦神君等 ,有些则浅显易晓 ,如
墓鬼之类 ,自可略去不谈 。为免烦琐 ,以下仅就一些较为特殊的作一些简单的考索 。
1、 几个重要神煞的考释
( 1) 丘承 ( 丞) 墓伯
《祭神文》 中作“丘承墓伯”,以为丘承乃墓伯之名 。其实“承”
为“丞”
之同音兼形近误字 ,当
・59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作丘丞 、 墓伯为是 。丘丞始见于《东汉延光元年 ( 122 ) 镇墓文》“


: 生人之死易解 。生自属长安 ,
死人自属丘丞墓 。 ”王育成认为 ,与“长安”句相对应的不是“死人属太山”或“东太山”,却是“死
人属丘丞墓”,这反映出泰山治鬼的迷信在此时或没有产生或虽产生但还没有进入解除术
中 。µ}g笔者赞同此观点 。因此 ,丘丞可以说是形成最早的一个墓葬神煞 。丘丞 、 墓伯均可单独
使用 ,两者经常并列 ,有两个原因 : 一 、
人死入墓 ,墓穴于山 ,丘墓连书 ,合乎逻辑 ,故《永明三年
刘觊镇墓券》 合而言之称“丘墓之神”; 二 、 为了押韵合辙 。所以两者顺序可置换 ,亦可单用 ,各
举一例如下 《吴永安五年七月丹杨郡石城县校尉彭卢买地券》
: “: 谨请东陵西陵暮 ( 墓) 伯丘丞 ,

µ
g
南木百 ( 陌) 北木百 ( 陌) 地下二千石 ,土公神 □。”《晋某年 ( 四世纪 ) 虫也程氏葬父母镇墓券》“ : 告立
之印 ,恩在墓皇 、 墓伯 、
墓长 、
墓令 、丘丞 、
地下二千石 、地下都尉 、 延门伯史 、
蒿里父老 。 ”υνg武周
时期 ,丘丞还分置左右二员 ,如《武周延载元年 ( 694) 八月润州丹徒县伍松超买地券》 即作“左右
ϖ
ν
g
承 丞 、
( ) 墓伯”。“丘丞”误为“丘承”, 皆见于隋以后之买地券 , 现知最早一件为《隋大业六年
( 610) 二月长沙郡临湘县陶智供买地券》, νω g
表明这一混淆大概始于隋唐之际 。丘丞 ,乃模仿令
丞之类人间官爵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墓伯” 却略为复杂 。在《东汉某年刘伯平镇墓券》 中称为
“墓父”。
“伯”“
、父”,当为父老之称 。韩森认为 ,虽然地下官僚体系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但并非
ξ
ν
g
完全是汉代官僚机构的镜像 ,因为“伯”就不是官号而仅仅是尊称 。 但是似乎也不尽然 , 譬如
《熹平二年张叔敬镇墓文》 “东冢侯 、
西冢伯”《东汉熹平元年十二月陈叔敬镇墓文》
, ( 三件) 则分
别称为“西冢公伯”“
、北冢公伯”、“东冢公伯”, νψ
g
显示也有步入官僚化的轨道的例子存在 。神
鬼名号常以世俗官僚为蓝本构拟 ,本宗教信仰之通则之一 ,以下墓葬神煞亦多循此例 。但诚如
本章第一节所强调的 ,官僚的科层体制并非是神礻氏等级的唯一参照系 ,同样 ,也未必是神礻氏名
号唯一的来源 。不论“墓伯”是否来源于官号 , 丘丞 、墓伯之身份均为掌管亡人灵魂的地下官
吏 ,是没有问题的 。
( 2) 四封都尉
“四封都尉” 盖即由《虫也程氏葬父母镇墓券》中的“地下都尉”演变而来 。“四封”当指墓之
封泥四至 ,即《光和二年十月王当等买地券》所谓“四角封界”, ζ ν
g
而在《延熹四年平阴县钟仲游
妻墓券》 中称为“四角立封”。 “四封”
既可实指整个坟墓的占地范围 ,又可虚指想像的空间 ,如
《永明三年刘觊镇墓券》 所云 “
: 封域之内 ,东极甲乙 ,南极丙丁 ,西极庚辛 ,北极壬癸 ,上极青云 ,
下极黄泉 。 ”四封都尉肩负守护职责的辖区可真不小 。
敦煌当地的发掘的墓葬中 ,除了较为常见的青龙 、 白虎等四神以及方相外 , ν{g未能发现其
他墓葬神煞的形象 。但是如果我们把搜索范围扩大到全国的墓葬壁画 、 画像石等考古出土遗
物 ,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对应的图像学资料的 。在河南南阳地区的冯儒人墓棺床后侧和紧挨主
室的藏阁中曾出土一画像石 ,其第 15 号为墓中唯一的阴刻画像 ,为以脚踏强弓的武士形象 ,发
|
掘报告称之为“蹶张”。ν
g
朱青生反对这一解释 ,他怀疑是将军门神 。ν}g其实类似的武装守护神形
象南阳汉代画像砖石中有许多 , ν∼g我认为门神似乎不应该刻在这个地方 , 与其说是门神 , 倒不
如看成四封都尉更为合适 。此外 ,朱青生把汉画像石中的将军形象全部解释为将军门神 , ουg我
认为是有问题的 。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 ,我们目前不可能将这些将军所代表的神礻氏一一加以
指认 。
( 3) 墓门亭长与魂门亭长
魂门亭长几乎出现于所有买地券和镇墓文中 。魂门或曰魄门是假想的灵魂升天之门 , 所
以亦称“天门”,不能将其与实际的墓门等同 。这在《大业六年陶智供买地券》
中区分得很清楚 :
・60 ・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61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62 ・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室西壁绘有六人 ,其一榜题“门下游徼”,戴冠 ,持笏 ,衣袍宽大 ,袖垂及膝 ,面北弓腰而立 ,作朝


拜状 。与其同列者依榜题分别为 □□掾 、追鼓掾 、门下史 、门下贼曹 、门下功曹 , σξ
g
皆与门下游
徼同负守护墓主责任之同僚也 。
其他的神煞 ,我们只简略地提几句 ,不作详细考辨 。墓典 、 墓录之属 ,均为掌管死人簿籍的
文吏 ,犹《东汉延熹四年钟仲游妻墓券》之“主墓狱史”。墓鬼 、 墓耗 ,皆扰墓 、害墓之恶鬼 ,祭之
以示安抚 ,以免祸患 。
总体来看 ,这些解注陶瓶多出土于简陋的墓中 , 主要反映的是汉代社会庶民的信仰 。因
此 ,我相信这些墓葬神煞原是流行于民间的方术杂迷信 ,后来被天师道所吸收 ,对早期道教的
鬼神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 《赤松子章历》
卷 5《又大冢讼章》“
: 分解冢讼墓注 , ……辄按《千二百
官章仪》 并正一真人所授南岳魏夫人治病制鬼之法 ,为某家 ……加符告下某家及丘丞 、 墓伯 、

下二千石 、苍林君 、
武夷君 、
左右冢侯 、地中司徼 、 墓卿右秩 、
蒿里父老 ,诸是地狱所典主者 ,并严
ψ
σ
g
加断绝某家冢讼之气 ,覆注之鬼 。
” 张勋燎征引此节 , 云两相对照 , 可知镇墓文中讲到的鬼神
名称 ,确与《千二百官章仪》等道书相合 。虽然器文涉及的鬼神名目只是和解墓注有关的部分 ,
远非当时鬼神名色的全部 ,却可说明道教中以天官和地官为主的三官鬼神系统其时已大体形
ζ
σ
g
成 ,非一般简单的民间巫术迷信所能有 。 其实 ,年代的先后颇不易论定 ,这些神煞的形成应早
于道教 ,但有可能道教确立并不断组织化之后 ,又反馈作用于买地券和镇墓文 。道教的起源是
一个扑朔迷离的难题 , σ{g这已超出本文的范围 ,故不作过多的纠缠 。
2、
墓葬神煞传入敦煌年代蠡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 ,在敦煌佛爷庙 、σ|g新店 、}
σ
g ∼
σ
祁家湾 、g
三危山 τυg等地陆续发掘了一批
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 , 出土大量五谷陶瓶 , 上面均有墨书或朱书镇墓文 。其基本形态有两
种 ,现各取一典例 ,参考前人录文移录如下 :
佛爷庙湾西凉墓葬 M1 :33 陶罐文字 :
庚子六年正月辛未朔廿七日己酉 , 敦煌郡敦煌县东乡昌利里张辅字德政身
死 ,今下斗瓶 □( 铅) 人五谷瓶 ,当重地上生人 。青乌子告北辰 , 诏令死者自受其
ϖ
τg
殃罚 ,不加尔移殃转咎 ,遂与他里 。如律令 。
同墓 M1 :34 陶钵文字 :
庚子六年正月辛未朔廿七日己酉 , 敦煌郡敦煌县东乡昌利里张辅字德政薄
命早终 ,算尽寿穷 ,时值八魁 、 九坎 。今下斗瓶 ,用当重复 ,解天注 、 地注 、人注 、 鬼
注、 岁注 、
月注 、日注 、
时注 。乐莫相念 , □( 苦 ) 莫相思 。生人前行 , 死人却步 , 生
ω
τ
g
死不得相 □( 注) 。俟如律令 。
谭蝉雪指出 ,青乌子乃汉代堪舆术士 ,相传著有《葬经》“八魁
, 、九坎”乃阴阳家之说 。τξg
刘昭瑞
将其与洛阳西郊东汉墓所出“解注文” 进行比较 ,又引王利器《颜氏家训》卷 2《集解》引《正统道
ψ
τ
g
藏・赤松子章历》所收《断亡人复连章》 等材料对解 、注二字作了新的释义 。 姜伯勤进一步细致
考察 ,认为赤松子章历所载章奏 ,系按天师道教法上奏天曹 ,以闻太上与众真 ,以祈消灾度厄 。
文中“魁纲之鬼”,指触犯八魁九坎星煞之禁而带来灾殃的鬼害 “复注之气”
, , 指给生人带来注
病之气 ,这些都要请青乌子诏告北辰令 ,由北辰司马都官派官将来加以收捕 。将此与上述镇墓
文相印证 ,说明敦煌镇墓文出自方术 ,但其“厌解”之术 ,又为汉魏六朝的道教信仰所汲收 。其
中青乌子 、星官之禁 、
注等说 ,均缘出于汉代之方术 ,亦即史实所称之“方仙道”。这些镇墓文反
ζ
τ
g
映了本地天师道与方仙道的融合 。 姜伯勤在此文中还将这些敦煌出土镇墓文按考古遗址编
・63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64 ・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郡时期的有关方术的资料都确定为道教性质 。g
ξ
βκ
这种民生宗教中的部分内容的高度“凝固性”,
十分耐人寻味 ,值得我们今后更深入地探究 。

注  释

①郝春文《 〈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读后》《敦煌学辑刊》


, 1994 年第 2 期 ,第 119 - 121 页 。
②此类神煞 ,学界尚未有统一的术语加以命名 ,本文姑且称之墓葬神煞 ,以示与太山府君 、 阎罗王 、 司命
司录等冥间神有别 。由于它们在古籍中记载很少 ,所以讨论的文章不是很多 , 且受考古材料的限制 ,集中于
东汉 、 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代的状况几乎没有涉及 。
③郝春文《 〈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读后》,第 121 页 。
④题“翰林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吏部郎中充史馆修撰判国子监举集禧观事上骑都尉赐紫
金鱼袋臣王洙等奉敕管勾删修”。按 ,王洙 ,宋仁宗 、 神宗间著名文臣 《宋史》 , 卷 294 有传 ( 中华书局点校本 ,第
9813 - 9815 页) 。序文又云 “ : 值有诏校正 ,距今二十一年 。( 原注) : 自仁宗皇 三年辛卯奉诏校正 , ……神宗
戊申改熙宁 ,今四年辛亥 ,中间相去二十一年 。 ” 故知此书之编纂完成于熙宁四年 ( 1071) 。
⑤王洙等纂《图解校正地理新书》,据台北中央图书馆藏金明昌三年 ( 1192) 张谦刻本影印 ( 影印本题“金
明昌抄本”,似误) ,台北 : 集文书局 ,1985 年 , 第 467 页 。按 , 据王洙序可知 , 此书乃裒集唐贞观以来阴阳书中
之地理篇什 ,由司天监删汰杂猥 ( 故称“监本” ) ,重加校正而成 。又据毕履道序 ,知此书金代刻书中心平阳曾屡
次增补重刻 。故是书实乃研究唐宋墓仪制度之最重要文献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宿白先生即首先揭橥此
书之价值及源流 ,并论及敦煌文献 P. 3647《相阴阳宅书》、 S. 2263《葬录》 与《地理新书》之关系 ,参看氏著《白沙
宋墓》,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57 年 ,第 3 、 81 - 83 、 86 - 87 页 ( 2002 年文物出版社又出新版 ) ; 稍后 ,徐苹芳先生
也有论列 ,见氏撰《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 与“墓仪” 制度 — ——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 , 1963 年第
2 期 ,第 88 页 。但因此书流布甚稀 ,向为人所忽视 。笔者管见所及 ,除中央图书馆外 ,仅知北京图书馆藏清影
抄明昌刻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盛铎旧藏元刊补足金刻本 ( 卷首钤“李盛铎印”、 “木斋” ) 。北大本之相关著
录 ,见李盛铎著 、 张玉范整理《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 第 179 - 180 页 , 但整理者
误作者为“王珠”。台湾影印本之刊行 ,大陆学者仍不易见 。但北大本已影印出版 ,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子部・
术数类》 第 1054 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年 , 第 1 - 124 页 。近闻有学者正在从事此书的校注工作 , 可谓功
德无量之举 ,我们期待校释本早日问世 。
⑥池田温《中国历代墓券略考》《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 , 第 86 号 ,1981 年 ,第 215 - 216 页 。池田氏此篇
长文搜罗材料极富 ,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仍不可避免地有遗漏 ,而且录文 、 标点的习惯也与中国学
界通例不同 。因此 ,以下征引墓券 ,多据此文提供之线索 ,寻找原始出处 ,重新录文 ,间有池田氏未见而加以补
充者 。又 ,有些墓券下文多次征引 ,为行文简洁 ,不加“前揭” 字样 ,不重复出注 。
⑦四川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 , 1958 年第 5 期 ,图版五 ,第 25
页。
⑧蒲慕州认为“镇墓文就是以‘天帝使者’ 的身份发出的‘通告’。而人们之所以认为他们能够请到使者 ,
也应该是他们认为所行的法术合乎某种规矩 ,可以催促天帝使者依照天帝所颁的律令行事 ,而这也就是一般
镇墓文后有‘如律令’ 字样之意 。 ”氏著《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 台北 : 联经出版公司 ,1993 年 , 第
222 页 。笔者对此难以苟同 ,首先 ,镇墓文不是以天帝使者的名义发出的 ,而是最高神 ,并且不止天帝一位 ,天
帝使者只是传达命令的 ; 其次 “如律令” , 是指墓葬神煞必须执行天帝的旨 ,而不是天帝使者依照天帝所颁的律
令行事 。关于天帝使者的研究 ,参看林巳奈夫《汉代鬼神 の世界》《东方学报》 , 第 46 册 ,1974 年 ,第 226 - 228
页 ;Anna Seidel “
, Trances of Han Religion in Funerary Texts Found in Tombs”, 秋月观主编《道教 と宗教文化》,
东京 : 平河出版社 ,1987 年 ,第 34 - 39 页 。
⑨郭沫若《奴隶制时代》( 第二版)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第 94 页 。
⑩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 15《地券》《罗雪堂先生全集》 , 初编第 13 册 , 台北 : 文华出版公司 ,1968
年 ,第 5230 - 5232 页 。
ϖ
λ
g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扶沟县唐赵洪达墓》《考古》 , 1965 年第 8 期 ,拓片 ,第 387 页 ; 释文 ,第
388 页 。
ω
λ
g禚振西《陕西户县的两座汉墓》《考古与文物》 , 1980 年第 1 期 ,第 46 - 47 页 。
ξ
λ
g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地区四座南朝纪年墓》《考古》 , 1965 年第 4 期 ,图版五 - 12 ;释文 ,第 182 - 183 页 。
ψ
λ
g“青” 或“女青” 均指女青鬼 ,她在此处是作为传递太上老君或五方帝诏书的使者 。
・65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ζ
λg石谷风 、 马人权《合肥西郊南唐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 , 1958 年第 3 期 ,第 65 - 67 页 。
{
λg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北郊南宋墓清理简报》《文物》 , 1977 年第 7 期 ,第 14 页 。
|
λg“Trances of Han Religion in Funerary Texts Found in Tombs”, pp . 29 - 30.
}
λg刘昭瑞对一些考古材料的研究 ,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 “ : 东汉时代材料中的‘律令’ 是指天帝或黄帝的
律令 ,代行天帝律敕令的 ,是天帝使者或天帝神师 。大约在东晋南北朝时期 ,太上老君逐渐代替了天帝或黄
帝 ,又有女青或玉女代替了天帝使者 。 ”
参看氏撰《关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 , 1993
年第 3 期 ,第 70 页 。

λg叶昌炽《语石》 卷 5 ,韩锐校注《语石校注》, 北京 :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5 年 , 第 540 页 。北图藏有此墓
券拓片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 36 册《五代十国附大理》,郑州 : 中州
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第 182 页 。
υ
µg罗振玉《地券征存》《罗雪堂先生全集》 , 五编第 3 册 ,台北 : 大通书局 ,1973 年 ,第 1309 - 1310 页 。
ϖ
µg
《吐鲁番出土文书》,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85 年 ,第 288 - 289 页 。与本件文书内容相似的还有《唐祭土
伯神文》 残片 《 、唐祭诸鬼文》 残片 ,见同上书 ,分别见第 293 - 294 、 298 - 300 页 。
ω
µg刘昭瑞《吐鲁番阿斯塔那 332 号墓方术文书解说》《文物》 , 1994 年第 9 期 ,第 57 - 57 、 65 页 。
ξ
µg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人文学报》 第 325 号 ,2002 年 3 月 ,第 177 - 200 页 。
ψ
µg五谷解注陶瓶上的文字 ,也有学者称为解注文 。本文不作区分 ,一概笼统地称作镇墓文 。
ζ
µg关于汉代的过所 ,参看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第 61 - 63 页 。
{
µg
《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 , 1981 年第 3 期 ,第 56 页 。
|
µg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有部分录文 《考古》 , 1959 年第 4 期 ,第 190 页 ;
程欣人对全部文字作了新的释读 《武汉出土的两块东吴铅券释文》 , 《考古》
, 1965 年第 10 期 ,第 529 - 530 页 。
}
µg王育成《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中原文物》 , 1993 年第 1 期 ,第 71 页 。

µg前揭程欣人《武汉出土的两块东吴铅券释文》。
υ
νg
《书道全集》 第 3 卷 ,东京 : 平凡社 ,1931 年 ,第 15 、 17 页 。
ϖ
νg刘兴《武周延载伍松超地券》《文物》 , 1965 年第 8 期 ,释文 ,第 53 页 ; 图版 ,第 54 页 。
ω
νg熊传新《湖南湘阴县隋大业六年墓》《文物》 , 1981 年第 4 期 ,第 43 页 。
ξ
νgValerie Hansen ,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 :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 600 -
140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95 , p . 154.
ψ
νg前两件见中村不折《禹域出土墨宝书法源流考》( 上卷) ,东京 : 雄山阁 ,1934 年 ,叶七至叶八 ; 后一件见
渡部武《镇墓文・ 衣物疏集成》,转引自刘昭瑞《汉魏石刻文字系年》,第 200 - 201 页 。
ζ
νg洛阳博物馆《洛阳东汉光和二年王当墓发掘简报》《文物》 , 1980 年第 6 期 ,第 54 - 55 页 。
{
νg戴春阳主编《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98 年 , 四神 , 第 62 - 64 页 ; 方相 , 第
89 - 91 页 。
|
νg南阳地区文物队 、 南阳博物馆《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儒人画像石墓》《考古学报》 , 1980 年第 2 期 , 第
257 页 。
}
νg朱青生《将军门神起源研究 : 论误解与成形》,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第 231 页 。

νg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85 年 , 图 64 、 86 、
90 、
97 、
118 、
136 、175 、
234 - 238 。
υ
οg同上书 ,第 247 - 250 页 。
ϖ
οg姜生《道教治观考》《中国道教》 , 2001 年第 3 期 ,第 19 页 。
ω
οg北京历史博物馆 、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辑《望都汉墓壁画》,北京 :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5 年 ,
测绘图 ,图版一五 ; 照片 ,图版二二 ; 文字说明 ,第 12 页 。
ξ
οg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石印本 ,拓片甚为模糊 ,各家释读均不相同 ,以上录文据图版 ,并参考刘昭
瑞、 王育成释文 。刘昭瑞《汉魏石刻文字系年》, 台北 : 新文丰出版公司 ,2001 年 , 第 227 页 ; 王育成《道教文物
艺术与考古发现》《法国汉学》 , 第 7 辑《宗教史专号》,北京 : 中华书局 ,2002 年 ,第 607 页 。
ψ
οg持此观点的代表性学者为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 ,他说 “ : 在汉代 ,官阶至‘二千石’ 方可立阙 ,例如现在
尚保存的四川汉代墓前的石阙 ( 如有名的八阙) ,其墓主均是作过太守以上的官吏的 。画像砖上的阙 ,当然是
代表墓主在生前门前所立的阙观 。 ”
氏撰《四川的画像砖墓及画像砖》《文物》 , 1961 年第 11 期 ,第 39 - 40 页 。
ζ
οg有学者推测 ,或为地方豪右僭越 ,或并非政治地位象征 ,而是模拟死者生前住宅中的院门楼观 ,象征生
前占有的财产 。如唐长寿《乐山麻浩崖墓研究》《四川文物》 , 1987 年第 2 期 ,第 29 - 30 页 。后新材料出土 ,表
明这两种推断都不能成立 。
{
οg最早的报道 ,见雷建金《简阳县鬼头山发现榜题画像石棺》《四川文物》 , 1988 年第 6 期 ,第 65 页 。
・66 ・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
ο
g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北京 :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年 ,第 6 页 。另 ,此书收集了不少下文
提及的画像砖石的图版 ,较为清晰 ,可参看 。
}
ο
g《“天门” 考兼论四川汉画像砖 ( 石) 的组合与主题》《四川文物》 , 1990 年第 6 期 ,第 3 - 11 页 。

ο
g同上文 ,第 8 页 。
υ
π
g罗二虎《汉代画像石棺》,成都 : 巴蜀书社 ,2002 年 ,第 188 - 192 页 。
ϖ
π
g吴曾德《汉代画像石》,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84 年 ,第 176 - 177 页 。
ω
π
g现存的汉阙和刻阙之画像砖石以四川地区最多 ,以下材料基本上都出自四川诸县市 。
ξ
π
g李复华 、 郭子游《郫县出土东汉画象石棺图象略说》《文物》 , 1975 年第 8 期 ,第 63 页 。
ψ
π
g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彭县等地新收集到一批画像砖》《考古》 , 1987 年第 6 期 ,图二 - 5 ,第 6 页 ; 解说 ,第
5 页。
ζ
π
g谢荔《泸州博物馆收藏汉代画像石棺考释》《四川文物》 , 1991 年第 3 期 ,图九 ,第 33 页 ; 解说 ,第 35 页 。
石刻图像已漫漶 ,作者以为所持之物为戟 。不确 。
{
π
g《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图一九八 。
|
π
g高文 、 高成英《四川出土的十一具汉代画像石棺图释》《四川文物》 , 1988 年第 3 期 ,第 21 - 22 页 。
}
π
g高文先是把交谈者看成是主人和客人 ,把二捧盾之人看成是亭长 。参看氏撰《绚丽多彩的画像石四川
解放后出土的五个汉代石棺椁》《四川文物》 , 1985 年第 1 期 ,封二图版三 ; 解说 ,第 13 页 。但是后来他又推翻
自己的观点 ,认为捧盾者为迎候客人的墓室主人 ,而把上方的交谈者解读为亭长 ,见前揭《四川汉代石棺画像
集》,第 6 页 。按 ,捧盾者分立双阙两旁 ,明显是迎接死者亡魂的魂门亭长 ,而交谈者位于上层画面中心位置 ,
四方各有神马 、 辟邪 、 仙鹿 、 朱雀围绕 ,应该是展示亡人进入天国后的场面 ,与亡人交谈者 ,或为天帝使者 。关
于汉画像石的图像解读 , 笔者深受巫鸿的启发 , 参看 Wu Hung , The Wu Liang Shrine :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9 ;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2
tec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5.

π
g帅希彭《彭山近年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四川文物》 , 1991 年第 2 期 ,图版 ,封二图二 ; 解说 ,第 22 页 。
υ
θ
g《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图六七 。两亭长侍立的上方刻有西王母 ,与其他画像砖石稍异 。
ϖ
θ
g谢荔《泸州博物馆收藏汉代画像石棺考释》,第 33 页 。
ω
θ
g重庆市博物馆编《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57 年 ,图三七 ,第 79 页 ;
解说 ,第 78 页 。又收入常任侠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 18 卷《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8 年 ,图二二八 ; 解说 ,第 77 页 。
ξ
θ
g高文《汉碑集释》( 修订本) ,开封 :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第 349 页 。
ψ
θ
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 114《术数类》,第 412 页 ,下栏 。
ζ
θ
g《古今注・ 中华古今注・ 苏氏演义》,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6 年 ,第 12 页 。
{
θ
g《张燕公集》 卷 11《颂》,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第 83 页 ,下栏 。
|
θ
g王三庆《敦煌类书》,高雄 : 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 ,第 383 页 。
}
θ
g《冥界游行》( 上) 《中国文学报》 , 第 14 册 ,京都大学文学部 ,1961 年 ,第 42 - 45 页 。

θ
g《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第 59 页 。
υ
ρ
g YüYing - shih ,“ ‘O Soul , Come Back ! ’ A Study in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 he Soul and Afterlife in Pre
- Buddhist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7 :2 , 1987 , p . 392.
ϖ
ρ
g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望都二号汉墓》,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59 年 , 图一六 , 第 20 页 ; 释文 , 第
13 页 。
ω
ρ
g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甲集《石交录》卷 2 《罗雪堂先生全集》 , 续编第 3 册 ,台北 : 文华出版公司 ,1969
年 ,第 969 页 。
ξ
ρ
g《两汉纪》,张烈点校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2 年 ,第 238 - 239 页 。
ψ
ρ
g唐金裕《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文物》 , 1980 年第 1 期 ,第 95 页 ; 陈直曾对此镇墓文逐句加以考
证 ,见氏撰《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考释》《考古与文物》 , 1981 年第 4 期 ,第 115 - 116 页 。
ζ
ρ
g“民生宗教” 是笔者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新概念 ,是对以往的民间宗教概念的细分化 ,作为松散型宗教
的一个部门 ,指围绕个人或家庭乃至某一地域的民生福祉而展开的信仰 ,尤其是与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与生命
历程相关联 ,包括思想与行为 。其核心内涵包括神灵体系 、 仪式活动 、 象征结构三个层面 。详细的解说参看拙
文“导论” 部分 《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
,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初稿) ,2003 年 ,第 1 - 16 页 。
{
ρ
g彭适凡 、 刘玲《江西分宜和永丰出土的宋俑》《考古》 , 1964 年第 2 期 ,第 72 、 85 页 。
|
ρ
g南京博物院编著《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57 年 ,图版六 : 一 、 二、 三 ; 文字描述 ,第 65
页。
・67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
ρ
g同上书 ,图版 92 :1 、 2、3 ; 文字描述 ,第 70 页 。

ρ
g前揭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 与“墓仪” 制度》,第 92 页 。
υ
σ
g史金波 、 白滨 、 吴峰云编《西夏文物》,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88 年 ,图版八八 ,图版说明 ,第 295 - 296 页 。
ϖ
σ
g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县三里村东汉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 , 1958 年第 7 期 ,第 62 页 。
ω
σ
g中华书局标点本 ,第 742 页 。
ξ
σ
g 《望都汉墓壁画》,测绘图 ,图版三 ; 彩色摹绘图 ,图版八 ; 文字说明 ,第 13 页 。
ψ
σ
g 《正统道藏》 第 18 册 ,台北 : 艺文印书馆 ,1977 年 ,第 14527 - 14533 页 。
ζ
σ
g张勋燎《东汉墓葬出土的解注器材料和天师道的起源》,陈鼓应主编《道教文化研究》第 9 辑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96 年 ,第 260 页 。
{
σ
g这个问题尽管众说纷纭 , 但索安的一篇长文是很有启发性的 。Anna Seidel ,“Imperial Treasurs and
Taoist Sacraments : Taosit Roots in t he Apocryp ha”,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 ,Bruxelles :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 1983 , v. 2 , pp . 291 - 371. 此文已有中译
本 ,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刘屹译 ,法国汉学丛书编委会编《法国汉学》第 4 辑 ,北
京 : 中华书局 ,第 42 - 127 页 。
|
σ
g夏鼐《敦煌考古漫记 ( 一) 》《考古通讯》 , 1955 年创刊号 ,第 2 - 8 页 ; 收入氏著《敦煌考古漫记》,天津 : 百
花文艺出版社 ,2002 年 ,第 47 - 55 页 ;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晋墓》《考古》 , 1974 年第 3 期 ,第 191 - 199
页 ; 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 , 1983 年第 10 期 ,第 51 - 60 页 。
}
σ
g敦煌县博物馆考古组 、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记敦煌发现的西晋十六国墓葬》,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
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 第 4 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第 623 - 636 页 。

σ
g戴春阳 、 张珑编著《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94 年 , 第 100 - 122
页。
υ
τ
g 《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兰州 :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第 331 页 。
ϖ
τ
g 《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第 57 页 ; 参刘昭瑞《谈考古发现的道教解注文》《敦煌研究》 ,
1991 年第 4 期 ,第 52 页 。
ω
τ
g同上 。
ξ
τ
g谭蝉雪《三教融合的敦煌丧俗》《敦煌研究》 , 1991 年第 3 期 ,第 77 页 。
ψ
τ
g前揭刘昭瑞《谈考古发现的道教解注文》。
ζ
τ
g姜伯勤《道释相激 : 道教在敦煌》,氏著《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第 270 - 280 页 。此文又刊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 第 13 辑 ,北京 : 三联书店 ,1998 年 ,第 25 - 78 页 ,略
有修订 。
{
τ
g王素 、 李方著 ,台北 :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7 年 。
|
τ
g这件遗物与衣物疏类似 ,但行文风格和内容又略有不同 , 至于和买地券相差得更远 。有学者径称为
《高王江妃墓券》,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 ,所以姑且名之为告神木牌 。
}
τ
g端方《陶斋藏石记》 卷 13 ,叶六至叶八 《石刻史料新编》, 第 1 辑第 11 册 ,第 8103 - 8104 页 ; 照片载龙潜
《揭开〈兰亭序帖〉 迷信的外衣》《文物》 , 1965 年第 10 期 ,图 8 ; 最近出版的史树青主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
大观》 第 12 卷《战国秦汉唐宋元墨迹》(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 图版三 ○; 释文 , 第 12 页 ) 中有更清晰的图
版 ,释文录出的字也较多 ,但间有脱字 、 误字 ,标点也有问题 ,笔者均已改正 。

τ
g韩森 ( Valerie Hansen) 将这段话理解为“她将‘与佛取花’,前往晋见天帝 ‘天帝抱花候迎’ , ”。不确 。见
氏撰《中国人是如何皈依佛教的 ? — ——吐鲁番墓葬揭示的信仰改变》《敦煌吐鲁番研究》 , 第 4 卷 ,1999 年 , 第
27 页 。
υ 参看小田义久《五道大神考》《东方宗教》
βκ
g , 第 48 期 ,1976 年 ,第 14 - 29 页 ; 此后 ,作者根据吐鲁番出土
的衣物疏对麴氏高昌时期的五道大神信仰的变迁做了新的论述 《吐鲁番出土 , の随葬衣物疏 に见 ぇる五道大
神 にっぃて》《东洋史苑》 , 第 48 、 49 期合刊 ,1997 年 ,第 10 - 30 页 ; 西文论著主要有 Glen Dudbridge “ , The Gen2
eral of t he Five Pat hs in Tang and pre - Tang China”,Cahiers d’Extrê me - Asie 9 ,1996 - 1997 , pp . 85 - 94.
ϖ 华东文物工作队《南京南郊英台寺山明金英墓清理记》《文物参考资料》
βκ
g , 1954 年第 12 期 , 第 69 - 70
页 。池田温误注作者为胡继高 ,是将此篇与下一篇《记南京西善桥六朝古墓的清理》 相混所致 。
ω 马雍《吐鲁番出土高昌郡时期文书概述》, 氏著《西域史地文物丛考》,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90 年 , 第
βκ
g
120 页 。
ξ 荣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敦煌吐鲁番研究》
βκ
g , 第 4 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第 127 - 129 页 。此
外 ,在阐述粟特人的祠庙与墓葬在宗教信仰上的关系时 ,他又以此作了类比参看荣新江《粟特祆教美术东传过
程中的转化从粟特到中国》,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 : 三联书店 ,2001 年 ,第 315 - 322 页 。
・6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