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

郑炳林

(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 敦煌写本解梦书和相面书主要的矛盾是占辞预兆与人事实现之间不统一 ,各种占卜
方法如数量标准法等只能部分解决了其中的矛盾 ,因此敦煌占卜文书中提出了“行为决定论”,
这是敦煌写本占卜书对占卜活动的贡献 。所谓行为决定论就是好相好梦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自
己行为的好坏 。
“人好自疑 ,勿为恶行”“妖祥不胜善政
, ,怪梦不胜善行 。
”这样就把梦书里很多
解决不了的问题 、 存在的矛盾全部变通 。
关键词 : 敦煌  占卜  预兆  行为决定论
中图分类法 :B99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6252 ( 2003) 01 - 0001 - 11

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占卜文书 ,这些占卜文书根据黄正建先生的统计约有 270 多个


卷号 ,可以分为十二部分内容 。①从近年研究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解梦书和相面书的研究上 ,
无论是相面书还是解梦书 ,都牵扯一个占卜方法问题 。就敦煌占梦和相面的占卜方法 ,学术界
进行很多探讨 ,取得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无法突破 ,有很多梦象与梦兆 、
面相与预兆之间的相互矛盾关系无法解决 。就是说按照占卜书解释梦象征兆 、 面相预兆是一
回事 ,而实际的人事即梦象或者面相的实践与梦书 、
相面书存在一定的距离 ,或者是结局相反 ,
这种矛盾如何解释 。从占卜书的发展趋势来看 ,就是将预兆阐述得似是而非 、含含糊糊 、
朦朦
胧胧 ,玩文字游戏 ,以求得变通 。这种方法一直流传下来 ,并被大部分占卜家或阴阳家所继承 ,
也是传世本占卜书的基本特点 。但是敦煌写本占卜书特别是梦书 、 相面书中 , ②占断辞都非常
明确 ,毫无隐讳含糊而言 ,我们知道越是占断辞明确的越容易出现矛盾 ,如果不解决这种矛盾
占卜活动就无法取信于民众心理 ,于是晚唐五代敦煌占卜界提出了行为决定论来解决这一问
题 。所谓行为决定论就是行为决定征兆结果 ,这样不但解决占断辞与结果的矛盾 ,而且有很大
的社会积极意义 ,对稳定社会鼓励民众努力向善起到很大作用 。本文就是我们从事敦煌占卜
文献研究中根据占卜文献特别是解梦书 、相面书得出的一点看法 ,提出来供学术界讨论 。

一、
敦煌占卜文献中记载的占卜方法及其探讨和矛盾
关于占梦 ,敦煌写本解梦书称“若思惟想之或寐 , 善梦宜说 , 恶梦理之 。夫梦见好梦即喜 ,
”③善梦应当说出来 ,恶梦就要
恶即忧 ,若何 ? 智者解之恶梦即吉 ,向愚人说之 ,好梦变为凶也 。
进行占梦 ,有些看来是恶梦 ,向懂梦的人请求解释 ,恶梦会是吉兆 ; 如果向不懂梦的人说 ,好梦
・1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也会变成凶兆 。就是梦相不要随便请人乱占 ,要找懂梦的人进行占梦 。为什么要这样呢 ?《先


贤周公解梦书》 指出其中的原因是 “凡欲说梦
, , 明惠信者 , 可即对之叙说 。何者 , 但诸梦相 , 皆
有神在 ,旁前之对 , 即吉 。有口真即不吉 , 万不失一 。”④每个梦相都有神附依其旁 , 说对了是吉
利 ,若说错神就不高兴 ,吉利就会变成凶兆 。如何占梦 ? 一种是依照梦经占之 ,第二种是恶梦
对人不要说 ,经过三日解之 ,就成为吉利征兆 。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是如何进行占梦的 ? 戴仁《敦煌写本中的解梦书》称 “
: 为了解开梦兆 ,
可以用多种解梦术 ,所有这些解梦术并未都出现在解梦书中 。所有这些解梦术可以对某种普
通的梦立即提供一种答复 ,但他不能解释复杂的梦 。必须由解梦者来解开梦的秘诀并从中揭
示其预兆 。
”所以戴仁将解梦方法分为两种 ,直接解释和间接解释 。直接解释 ,对具有明显内容
的梦的解释相对比较清楚并使用一些普通的方法 。一 、梦的内容可以在实际中找到其延续 ,其
解出自善意 、伦理 、
卫生 、
谚语等 。二 、
在其他情况下 ,解梦是以类似的考虑为基础的 ,所以一切
长的东西都象征着长寿 ,长发长绳 — ——长命 。一切耸立着的东西都是社会地位上升的征兆 ,楼
台、
山陵 ,官位之象也上楼台 、升山陵就要得官位 。车是最高官爵的象征 ,粮食是富有的迹象 ,
牲畜与一种吉利的环境有关 。女人梦见太阳 、 月亮或者龙入腹往往预示着她将要生贵子 。三 、
某些具有多种内容的梦以一种内容较另外一种内容占突出地位而具有意义 ,正如梦见衣服或
者食物一样 ,这些所吃肉的种类和衣服的质量颜色功用 ,确定了梦兆吉凶善恶 。对于那些具有
一种颜色的梦来说 ,颜色本身的象征意义 ,就决定了梦兆的意义 。四 、
通过对立推理 ,解梦可以
由反义或对立而得出 ,在梦中被认为凶的或者不吉利的却产生了好的或者令人满意的效果 。
如哭泣和丧父母等是吉利征兆 。间接解释 ,具有隐蔽内容的梦 ,间接解释是通过其他占卜术而
得出的梦兆 。一 、
梦被理解作一种谜 ,所记下的梦的主要内容与一种其解释很明显的同音异义
词有关 : 棺 、
材、鹿、
獐是官 、
财、禄、章的谐音 。二 、
以拆字之迷来解梦 。相当于梦之内容文字可
以按其偏旁分解和在可能的情况下再重新组合 。三 、 梦象有时很复杂或不明确 ,解梦术于是便
于多种解梦术结合起来 ,其中一种办法可以说明用另一种办法无法揭示的内容 。将类比与拆
字结合 、 拆字与象声结合等 ,由两种以上的办法解释同一种梦 。⑤
刘文英先生《中国古代的梦书》 中专门论述了梦书的占断方法 。占梦 ,首先要分析梦象以
揭示其神意 。然后把梦象同未来人事联系起来 ,梦象同未来人事只有三种可能 : 同一关系 、 相
异关系 、
相反关系 。所以占梦也有三种基本占断方式 : 一是根据梦象进行直解 同一关系 ; 二
( )
是根据梦象进行转释 ( 相异关系) ; 三是根据梦象进行反说 ( 相反关系) 。一直解 : 把梦象直接占
释为他预兆的人事 ,即梦见什么事情 , 则将发生什么事情 。梦象同人事表现为同一关系 。如
“梦见佩印 ,爵至”“梦见得人拜
, , 大吉”。这种占梦方法在梦书中比较少见 , 不过在实际生活
中 ,梦象与后来的人事直接应合的确实是存在的 。二转释 : 就是把梦象进行一定形式的转释 ,
然后根据转换了的梦象再占释人事 。由于经过一定形式的转换 ,便给占梦家留下了回旋的余
地 。而占梦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 。在各种梦书中 ,常见的转释方法有象征
法、 连类法 、
类比法 、
解字法 、
谐音法等 。( 一) 象征法 : 先把梦象转换成它象征的东西 ,再根据所
象征的东西的内容说明梦意和推断人事 。占梦家总是把梦象的象征意义归结为神意 ,实际上
根源于久远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民族心理 。象征物有动物 、 植物 、
天象 、
山河等 ,敦煌写本解梦
书中这方面的直接占辞没有 , 间接占辞很多 。 ( 二 ) 连类法 : 先把梦象转换成与之相连类的东
西 ,再根据与之连类者说明梦意和占断人事 。这种占断 ,大多以生活经验为依据 ,并使之绝对
化和普遍化 。( 三) 类比法 : 根据梦象的某些特点 ,以比喻说明梦意 ,用类推占断人事 。用梦象
・2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              

的某些特点及其同人事某些相关之处 ,使梦者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 。( 四) 解字法 : 先把梦


象转换成汉字 ,再根据汉字及笔画结构解释梦意和占断人事 。此法敦煌写本解梦书一般不用 。
( 五) 谐音法 : 先取梦象谐音 ,再根据谐音解释梦象占断人事 。这种占法敦煌写本解梦书使用最
多 ,如鱼 、
材、棺与余 、
财、官等 。三反说 : 就是把梦象反过来 ,从反面解释梦境和占断人事 ,在这
类占辞中 ,有些梦通常人们以为属吉 ,结果却占之为凶 ; 有些梦通常人们以为属凶 ,结果却占之
为吉 。像污秽与得财 、 身死与长命等 。⑥
哭泣与喜悦 、
就是用这些占梦方法也无法解决梦象与梦兆之间的任何问题 。占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梦象预兆与人事实现之间存在的矛盾 ,很多符合梦象占断辞所预兆好的和恶的都不一定能实
现 ,以前的解梦方法的探讨主要是解决梦象所包含的明显的或者隐晦的内容 ,解释梦象与占断
辞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梦象预兆与人事实现之间的关系矛盾 ,探索不是很多 。只是敦煌写本解
梦书在论述解梦方法时称恶梦不要轻易对人说 , 三日不说恶梦变为好兆 。⑦除此之外 , 也没有
更多的论述 。占梦家在处理梦象预兆与人事关系时一般都采用占断辞含糊隐晦的办法 ,使人
得到一种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印象 。这种方法只能应付一时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梦活动中
存在梦象预兆与人事关系之间的矛盾 。
关于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相面方法 ,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几乎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过任
何探讨研究 ,我们只能根据古代敦煌人的相书来总结其相面的方法 。根据我们的研究 ,研究坟
煌写本相面书首先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敦煌写本相书把相面的核心放在人的面
部 ,焦点集中在人眼睛上 。在相书的第二篇就提出来 “ : 八尺之躯 ,不如一尺之面 ; 一尺之面 ,不
如三寸之鼻 ; 三寸之鼻 ,不如三寸之耳 ,三寸之耳 ,不如一寸之目 。凡相人官 、 禄、田宅 ,视上部 。
谓额 、眉、
目、 颊等是也 。相寿命 , 看鼻 、
音、声 。相苦乐 , 看手足 。此等皆须先全平博润泽 , 大
”⑧相的核心部位从这段文字得知是在人
吉 。相身及妻子兄弟姊妹 ,视中部 ,谓阴中权势是也 。
的头部 ,而关键部位是人的眼睛 。从相书分篇数目看 ,许负相书一部共三十六篇 ,而头部占 17
篇 ,因此叙述最为详细的是头部 。⑨从古代敦煌人的观点看 , 官禄寿命是人生的根本 , 决定一
切 ,人眼睛黑白分明有光泽大 ,龙精凤目 ,是富贵的相貌 ,眼睛像虎眼象眼 ,是做官的相貌 。第
二、 敦煌写本相书对人相貌的好与恶作了详细的总结 ,什么样的相貌是好的相貌 ,什么样的相
貌是恶相 ,都具备哪些特点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更为严密的是将男性与女性区分开来进行
总结 。C117 、
CH87《相书一部》“: 夫阳光润泽 ,细以有殊 , 眉峻黑 , 眼目鲜明 , 阳中开阔 , 阴中太
平 ,龙精凤目 ,阙上毫生 ,面如满月 ,方断天亭 ,鼻筒悬胆 ,沟渎深零 ,口上四字 ,断鄂峰贞 ,齿白
如玉 ,舌似花生 ,言语清朗 ,折挫龙鸣 ,耳博脑轮廓环 ,奶阔尺二 ,宿幽清 ,手足紫色 ,甲像红樱 ,
指尖无节 ,喋血文成 ,五荣 ( 策) 入掌 ,龙虎凤行 。
”总的来说 ,肤色有光泽 ,眉毛要黑 ,眼睛有光泽
黑白分明 ,龙精凤目 ,面如满月一样丰满 ,口方正 ,牙齿洁白 ,说话口齿清晰 ,指头如玉无节 ,行
走像龙虎稳健 ,耳轮成型 ,胸部宽阔 。其中有一部分是先天形成的长相 ,但是很多也是后天修
养所致 。同时也指出男性女性恶相特点 ,P. 2572《相书一部》记载 “ : 相男子第三十 : 一曰羊目 ,
二曰露齿 ,三曰结喉 ,四曰癃瘿 ,五曰鼻 [ 不 ] 高 ,六曰安行如走 。羊目 ,短命 。露齿 ,传言 。结喉
者 ,凝贱 。癃瘿者 ,短命 。鼻不高者 ,忿争不止 ,失财 。安行如走者 ,贫 。右男子有此六恶者 ,不
中交友 ,婚姻 。相女人九恶第三十一 : 一曰蛇面 ,二曰颈 ( 头) 倾 ,三曰蛇行 ,四曰雀趋 ,五曰鼻不
高 ,六曰目白 ,七曰额上八文 ,八曰生发 ,九曰雄声 。蛇面 、头倾共鬼语 ; 蛇行 、
雀趋无财 。鼻不
高、 目白库仓虚 。额上八文 ,生额不自如 ,凶 。雄声煞夫 ,难共居 。右凡女人有九恶 ,不堪娶 ,大
凶。 ”λυg第三 、
颜色判定法 ,主要是在相人气色上客色本色的区分以及肤色吉凶预兆判定 。本色
・3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是人原来的面部肤色 ,客色是后来出现的面部肤色 ,客色中黄色和桃花色是好的颜色外 ,其余


ϖ
λ
g
颜色都是恶色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敦煌相书关于气色的相法上 。 侯锦郎关于这种相面法作
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第四 、
数量标准法 ,敦煌写本相书主要是为了解决面相与人事结果之间
的差异一种变通方法 ,就是一种好的面相不能决定与预兆相和的结果 ,只有多种面相才能有与
之相符的结果 。如果严格按照相书的要求去苛求身体的部位相貌 ,确实有很多好的相貌也有
很多不好的相貌 ,是不是好的相貌就一定得到好报应 ,不好的相貌就一定就会有有坏的征兆 。
这样相面对每个行为对象的个人或者社会只能起到消极的作用 ,因为好的相貌很可能促发很
多人的野心 ,不择手段去实现这些相貌所揭示的征兆 ,必然引起社会动荡 ; 不好的相貌使人失
去做好人的愿望 ,安于命运安排 ,不求上进 ,容易引导他们走上邪路 。这样就与相面的宗旨相
背离 ,所以相书的关键是如何处理行为与相貌的关系 。从敦煌写本相书内容看 ,每个人身上找
到几处好相并不很难 ,如果把这些好相实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了好相还实现不了原因
何在 ,敦煌写本相书又提出了数量标准法 ,如 “ : 凡人面上一处有三公相者 ,止二千石 ; 二处有三
公相者 ,止刺史 ; 三处有三公相 , 侍天子也 ; 四处有三公相者 , 令侯相 ; 五处有三公者 , 真三公
也。”λω
g
这下就又将人限定死了 ,我们知道在身上找到一处三公相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要找到五
处三公根本不可能 ,就是古代典籍中记载到官至三公者也没有记载到身上有五处三公相 。这
样就可以解释既有好相又有好行但是没有好的回报原因何在 。第五 、 其他因素影响说 ,就是将
面相预兆与人事之间的差异矛盾归结到亲属面相的影响 ,这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夫妻 、 父
母、兄弟姐妹和子女等人的面相 ,我们从敦煌写本相面书中看到很多占辞有妨夫妨妻妨父母及
其兄弟姐妹等 ,有时自己的面相决定他们的命运官禄 ,同时自己的官禄命运也由他们的面相决
定 。这种相法也是敦煌相面变通的一种办法 。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相面实际上是一种按图占断的占卜方法 ,技术最强的是对人面相的
识别鉴定和如何确定面相的好坏 ,而相面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好恶面相的来源及其预兆的实
现与否 。数量标准法实际上有限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
因为数量标准虽然提高了达到标准的难度 ,第一没有解决达到标准这些人是否可以实现面相
预兆 ,如果没有实现原因何在 ; 第二没有解决数量标准法中的矛盾 ,就是很多没有达到数量标
准或者根本没有面相预兆的这部分人相反得到人事实现 。相面家一方面就这个问题作过多方
的探索 ,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另一方面在实际相面活动中闪烁其词用隐晦的语言企图回
避这个问题 。这不仅仅是敦煌写本相面书中存在的问题 ,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相面活动中存在
的问题 。
晚唐五代敦煌的相面与解梦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解释 ,都存在不可解决的矛
盾 ,这些矛盾是解梦和相面活动向前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光靠以前使用的方法和理论
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晚唐五代敦煌的占卜家产生了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
定论 。

二、
行为决定论的提出及其意义价值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文献提出行为决定论的主要是敦煌写本解梦书和相面书 ,解梦书主要
见载于《先贤周公解梦书》,相面书主要见载于《相法》。敦煌写本解梦书和相面书的占辞看似
简单 ,实际上非常复杂 ,一条占断辞是多种占法的结果 ,尽管占辞很多 ,仍然不能囊括复杂的梦
象 ,因占法差异 ,同一梦象有不同或者相反的梦兆 ,故占梦者多“审测而说”“随意附会”
, , 力求
・4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              

占而有验 。尽管戴仁 、刘文英将占梦方法归结很多的占法 ,在实际占梦过程中 ,很难做到占而


有验 。因为占梦或者相面是一种预测行为 , 这种预测与实际情况有相同 、相近和相反三种结
果 ,也可能占而无验 。如何变通这种想象 , 所以占梦家或者相面家一是将梦象解释得似是而
非、 模棱两可 、
含含糊糊 ,这样可以与人事之间发生某种朦朦胧胧的附会关系 ; 二是提出了行为
决定论 ,这是敦煌写本解梦书和相书对占梦活动的贡献 。行为决定论的提出 ,比起似是而非的
占断方法又高明和实用很多 ,因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占断方法 ,提倡人积极行善行 、 为善政 ,对于
稳定社会秩序作用和意义很大 。同时使用这种占梦方法 ,对于解释梦占与人事之间的差异 、 矛
盾非常方便 。
敦煌写本解梦书中明确提出行为决定论的是敦煌写本即 Fragmenr58 ( 756 ) ( IOL . C. 118 )
号《先贤周公解梦书》。Fragmenr58 ( 756 ) ( IOL . C. 118 ) 号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 《英
,
藏敦煌文献 ( 非佛教部份) 》
第十四册有影印件 。该卷首部完整而末尾未抄完 ,首题“先贤周公
解梦书一卷并序”《英藏敦煌文献》
, 以此为名 。揆其内容 ,保存序文及天部第一 ,地部第二有目
无文 。在序文中称 :
盖闻解梦者 ,二气已分 ,三才列位 ,五行头缘 ,天地交泰 。阳为日 ,阴为月 , □
乾三思坤将三母始 ,六合之内 ,有 □建君主臣事 ,莫不因梦而成 ,高贵者也 。凡龟
卜梦兆 ,并是神 □吉凶 ,然后依经占之 , 吉凶善恶 , 消息可知 。相梦所作 , 心同龟
兆 ,是以检书知之 ,各辨吉凶 。凡欲说梦 , 明惠信者 , 可即对之叙说 。何者 , 但诸
梦相 ,皆有神在 ,旁前之对 ,即吉 。有口真即不吉 , 万不失一 。故书曰 : 梦相皆有消
息 ,化 □经法 。三日不说 ,什有消息之理 。口说消息 ,盛已吉耳 。善恶梦无要徵 ,
后世之人 ,宜当慎之 。梦善即向诸朋人前说之 , 梦若恶 , 即咸口勿说之 。经三日
说诵之 ,神明欢喜 ,即为除灭灾祸及威福 。人好自疑 ,勿为恶行 ,事当灭剩 ? 故书
曰 : 妖祥不胜善政 ,怪梦不胜善行 。是以智人君子恒在 。
《梦书》 一卷 ,传示子孙 ,
ξ
λ
g
遣说之耳 。
这是关于占梦理论最精辟的论述 。占卜梦兆实际上是神在定吉凶 , 依照梦经占卜 。吉凶
善恶都可以知道 ,凡是做了梦要对知道梦的人说 ,不要随便对人说 ,因为梦相都有神在 ,神若发
怒就不吉利 。善梦就对人说 ,恶梦最好不要对人说 ,经过三日再说神明欢喜 ,消除灾祸 。人好
自疑 ,就不要做恶事 ,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因为妖祥不胜善政 ,怪梦不胜善行 。最后将梦的善
恶吉凶取决于人的行为的善恶上 ,行为决定一切 。光有好梦还不行 ,还要有好行 ,有了善行就
是怪梦妖祥也不会影响你 。这样以来恶梦征兆同样因为善行善政的关系不能对人们产生影
响 ,将恶梦与梦兆又归入行为的好坏与否 。
敦煌写本相面书中记载很多好的面相和不好的面相的征兆 ,这些面相的占断辞也是直截
了当 ,基本上没有丝毫的含糊其辞似是而非的特点 ,面相和预兆之间如果出现矛盾就没有回旋
的余地 ,为了解决面相与占断辞之间的矛盾 , 于是在 P. 2572《相法》中提到男女好相的同时也
提出了行为决定人事的行为决定论 :
凡女人欲得细角 ( 脚) 步 ,肉身体 , 得方直 , 面色欲得光白 , 眉目白黑分明 , 口
小 ,舌方 ,耳色白于面 ,手足细长 ,头发细 ,此女宜夫利子 ,大富贵 。 ……男子好相
者 ,手足厚软 ,额面方正 ,好相也 。手足多文理者 , 列富贵人也 。舌方多文理者 ,
封侯人也 。额 [ 方 ] 长寿而贵也 。眉去眼远者 , 三高等贵也 。发去眉远 , 眼去口
远 ,口去颈 [ 远 ] 者 ,此人公侯将相也 。凡人面上一处有三公相者 ,止二千石 ; 二处
・5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有三公相者 ,止刺史 ; 三处有三公相 ,侍天子也 ; 四处有三公相者 ,令侯相 ; 五处有


三公者 ,真三公也 。凡人年命长封 ,可看耳眼 。耳高眉经及长年 ,由须九皆起处 ,
一处不起者 ,不可便道长年 。两权是二刑 , 主十四年 , 九刑皆起 , 极者 , 寿也 。眼
童子黑白分明者 ,是保其年也 。一刑不应者 , 是长年正有二刑起者 , 其命可得廿
八岁 。形准十四年 ,刑刑计之 ,四形起者 ,年可五十六 。凡人相推年为贵 ,人多无
命寿 。凡相之法 ,看其所作 。虽有好相 , 由 ( 犹 ) 须好行 。若 [ 行 ] 不善 , 损相毁伤
也 。λψ
g

敦煌写本《相法》 中提出的女性好相的占断辞是宜夫利子大富贵 ,相对女性来说男性更为


丰富多彩 ,总结起来也主要是官位和寿命 ,所以敦煌写本相面的中心是围绕着男性的前途命运
进行占卜的 ,男性前途命运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 。男性的最高社会地位也就是
公侯将相 ,但是公侯将相的位置毕竟是很少的几个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爬上这个位置 ,多数
人只有空有其相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从理论上给人们心理一种合理的解释 ? 敦煌写本《相法》
提出两点 : 一是数量标准法 ,最高标准是五处三公相是真三公 ,数量要求越多符合要求的比率
就会越低 ,其余相貌减等解释 ,就是这样也很难变通 ,一方面很多减等也无法实现 ,而是数量达
到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符合占断辞的预兆 。二是提出了行为决定论 ,好相的实践是好行 ,行为不
好就会损相 ,行为是无法用量化标准衡量的 ,好行是什么样的程度 ,谁也无法确定这个标准 ,因
此相对数量标准法来说出现更宽的回旋余地 。数量标准是可以达到的 ,而好行的标准是无止
境的 ,也是没有办法确定标准的 ,因此任何没有实现的面相都可以解释为没有好行或者好行还
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 。
敦煌写本 C117 CH87《许负相书》
序第一于人的各种好相之前 ,称好相和恶相都是人善行
和恶行的表现 :
序曰 : 夫积善余庆 ,则众相自然 , 积恶头 ( 显 ) 扬 , 表其深现 。凡相官府部 , 难
得骨肉相 。夫阳光润泽 ,细以有殊 ,眉峻黑 ,眼目鲜明 ,阳中开阔 ,阴中太平 ,龙精
凤目 ,阙上毫生 ,面如满月 ,方断天亭 ,鼻筒悬胆 ,沟渎深零 ,口上四字 ,断鄂峰贞 ,
齿白如玉 ,舌似花生 ,言语清朗 ,折挫龙鸣 , 耳博脑轮廓环 , 奶阔尺二 , 宿幽清 , 手
足紫色 ,甲像红樱 ,指尖无节 ,喋血文成 ,五策入掌 ,龙虎凤行 。
外部面相是以前行为的表现 ,人的好相和恶相是由其行为的善恶决定的 ,以前有了善行才
会有现在的好相 ,以前的恶行才决定现在的恶相 ,陷入了宿命论的观念之中 。如果仅仅根据先
天行为决定论这一点看 ,是非常消极的人生哲学 ,有了好相剩下的只要等待好的预兆实现就是
了 ,有了恶相只有安于现状等待报应就是 ,不求积极进取 。如果将《相法》 中提出的好相的后天
行为决定论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 即行为 —好相或者恶相 —行为 , 又从消极转
往积极进取方面转化 ,这就是敦煌相面术上的面相二重行为决定论 。敦煌占卜法二重行为决
定论实际上是一永无止境的轮回过程 ,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因果关系 ,二重行为决定论的提出
比较行为决定论又进了一步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活动中的二重行为决定论同行为决定论一样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积极
的占卜理论 ,对于解决相面中的矛盾和推动相面占卜活动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从敦煌写
本相书记载看有很多好相 ,也有很多恶相或者不好的相貌 ,这些相貌是如何来的 ? 从现代科学
发展看遗传是主要因素 ,但是同一个父母却生的子女面相各不相同 ,有好的面相也有不好的面
相 ,命运更是这样 ,这些都无法解释 。当然可以解释为后天的个人努力进取有关 ,但是同样付
・6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              

出了很多劳动 ,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 。在宿命论的观念下解释这种不定因素问题是很难的 ,只


有归之为一种不可知因素即面相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二重行为决定论的贡献在于它解决了人面相和梦象好恶的原因问题 ,
虽然这种解释是非常唯心的看法 ,但是对解决面相和梦象的起源却很有作用 。在古代科学不
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总时把梦象和面相解释成一种超自然的神的意志或者命运决定 ,但是对于
一些人为什么会有好相好梦和征兆 ,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总是恶相和恶梦降临其身 ,这种梦
象和面相因何而生是否会发生转变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随着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转变 ,人
的气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因为何在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家将他归结为人们的事先行为所致 ,
恶梦人有恶行或者把梦象向不应该说的人说 ,引起神的不高兴所致 ,而恶相和好相是人们的好
行恶行所产生的结果 。二重行为决定论的提出 ,使原来占卜活动中存在的占断辞与人事结果
间的矛盾消除 ,使矛盾的双方变得和谐统一 ,无论什么样的占辞结果都能从二重行为决定论中
得到合理的解释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的意义与价值 ,不仅仅表现在用这种占卜方法可以解决很
多卜辞与结果之间的矛盾 ,而且更在于用他可以解释这种矛盾的过程和结果是积极进取的 ,促
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化解社会生活中压迫与被压迫之间对立矛盾 。好梦好相除了给人产生
积极向上的一面影响之外 ,还会使产生很多非份的念头 ,如果一个占卜家只是指出梦和相的吉
凶善恶 ,不从心理上给被占卜者一个开示 ,指出如何实现好梦好相和攘恶梦恶相征兆降临等 ,
就不是一个好的占梦家 。这种开示无非两种情况 ,一是积极进行善政善行使好梦好相的征兆
能够及时实现 ,二是鼓动他们积极反抗争取好梦好相的实现 。前者促进社会稳定 ,后者引起社
会动荡 。恶梦恶相所预示的结果必然是不吉利的 ,如果不及时从心理上给与一定的调整 ,就会
使这部分人消极处事 , 不求进取 , 增加社会的负面影响和不稳定因素 。同时它也有消极的一
面 ,容易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求改变 ,人受社会压力不求反抗 ,由于善政与善行是一个很难给一
个明确定义的辞 ,容易被统治阶级所左右 ,成为管理人民的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 。因为好行善
行善政总是由人来解释的 ,特别是由社会上层解释的 ,从本身利益出发 ,善行善政确定必然对
他们有利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安于忍受 ,不求改变 ,接受社会的不公平待遇 ,就是善政善行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不仅仅使用于解梦和相面活动 ,而且
其他方面的占卜活动也照样使用这样的占卜方法 。因此研究行为决定论不仅仅是是解决解梦
和相面中的问题 , 也解决了其它占卜活动中的矛盾 。关于这一点我们另文论述 , 在此不再赘
述。

三、
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产生社会背景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的产生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政治
的因素也由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因素 。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是一个区域性的半独立的政
权 ,管辖的区域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 ,因此敦煌地区也是多种宗教流传和交融的地区 ,占卜行
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佛教提倡因果报应 ,所谓前世因 ,现世因来世果 。这种因果关系对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
重行为决定论产生有直接影响 ,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实际上是佛教因果报应
的翻版和变形 ,行为就是因 ,而面相和梦象征兆是果 。但是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
论是一种不彻底的因果关系 ,虽然接受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关系学说 ,又没有完全照搬佛教的因
・7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果关系理论结构 。因为占卜行为决定论的因果关系还没有完全摆脱道教神秘色彩的那一套 ,
因果关系不明朗 ,有含糊不清之感 。这种行为决定论的产生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佛道交融的
产物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佛教势力大增 ,道教衰落 ,很多在中唐时期见载的敦煌地区的道观都
不见记载 ,相反的是佛教教团高僧身带三教大法师的情况比较常见 ,三教一般指儒释道三教 ,
另外敦煌地区高僧身具儒教道教造诣比较常见 。最初高僧兼三教大法师是只是表明佛教教团
对道教的行政管理职责 ,到后期发展到高僧研习儒道 ,如阴海晏 、 张灵俊 、 张善才等都是三教精
通 ,马灵亻全和尚是三教兼宣 ,刘庆力和尚是“久年报恩任位 ,常欢耆幼之徒 。数祀结勘六司 ,不
”λζ
染纤毫少贿 。释道儒流 ,遐迩无不悦 。 ……普丰化俗 ,儒道参前 。 g
这样我们知道敦煌佛教教
团的高僧带三教大法师有两层意思 ,一是对儒释道三教的管理职责 ,二是具备儒释道三教的造
诣 。所以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 ,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就是佛
道融合 、
占卜家接受佛教因果报应理论结构为解决占卜活动中矛盾而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 。
敦煌文书中还保存有大量的占卜文书 ,有解梦书 、
相面书 、
宅经及各种占卜性文献 ,这些文
献应当说与佛教文献没有很大的联系 ,又不是做修补佛经用的 ,那么这些与佛教经义不相适应
的文献为什么会保存敦煌三界寺的藏经中 。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藏经中保存道教文献不是一
个偶然的现象 ,是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兼容并蓄特点的体现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使用印度
原始占卜方法 。S. 12149《圣绳卜法》“
: 圣绳子卜 : 此卜是唐三藏贞观 ……敕西国取经 , 于千
……得将来 ,以示方姓卜 □……年月日为某 □□取 □……□□□勿逐 ( 后缺 ) ”。λ{g如果这个记
载不误 ,在古代印度也流传很多卜法 ,他们同佛教一样被巡礼求法的僧人传入中国 。敦煌佛教
教团对占卜等道家的东西的兼容 ,实际上原自古代佛教传入中国时就有的对原始占卜拥有 ,这
种情况促成了佛教对道教的兼容 。其次占卜等方式在佛教传播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佛
教初传中国期间 ,很多弘法高僧本身就是占卜名家 。这在中国古代典籍和佛教史料有很多详
细而丰富的记载 ,这里我们不一一列举 。就是在敦煌地区 ,佛教教团的很多行事中还经常使用
占卜一类的东西 。特别是佛教寺院的修建也进行占卜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阴阳杂占对佛教的
影响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兼容性的形成还表现在阴阳占卜类文书中包含了很多佛教内
容 ,P. 3908《新集周公解梦书》
第八章是佛道音乐章 , 将佛教与道教放在同等位置看待 “
: 梦见
礼佛 ,得贵人力 。梦见入寺行 , 主喜事 。梦见菩萨者 , 主长命 。梦见金刚 , 得人力助 。梦见僧
尼 ,百事不合 。梦见吃斋者 ,主大吉 。梦见焚香者 ,主婚姻事 。梦见神庙者 ,先人求食 。梦见道
”λ|gS. 2222《解梦书一卷》
士 ,有愿起 。 “梦见僧尼 ,所作不成 。
”除了一条以外都是好的梦象 ,因为
僧尼虽然代表男女二性 ,但是二者不可媾和 ,故表示做事不合 。特别是天文章中称“梦见天帝
”λ}g天帝释很可能就是帝释天 ,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一种神 。S. 620《占梦书》食会
释者 ,大吉 。
沐浴篇“梦见座僧 ,大吉 。 ”
佛法仙篇第十四记载 “ : 梦见佛像 , 善征 , 吉 。梦见神庙 , 必富贵 。梦
见形像 ,有喜事 ,大吉 。梦见造幡 ,富德 ,吉利 。 ……梦见师僧 , 诸佛守护 , 吉 。梦见尼 , 所为不
成。”
这些占梦辞中除了梦见尼与僧尼一起表示所为不成外 ,其余都是吉利的梦象 ,梦见菩萨 、
金刚 、
佛像与道士等形像 ,梦见焚香 、 吃斋 、礼佛 、 入寺行 、
师僧尊敬佛教行动都是吉利的梦象 ,
反之凡是对佛教亵渎的行为都是不吉利的梦象 ,如“梦见雨浮图 ,所求皆不成 。 ”因此从这些记
载看 ,在敦煌写本解梦书中凡是梦见佛教及其有关的梦象都是好的梦象 ,敦煌写本解梦书是晚
唐五代敦煌阴阳文士编修而成的作品 ,所以表现了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道教 、阴阳家对佛教的

λg
认同 ,反过来也表明佛教对道教的兼容和认同 。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佛教与道教的融合已经体
现在占卜文献的编撰上 ,因此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被晚唐五代敦煌占卜家采用就是顺理成章
・8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              

的事情了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家的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受佛教影响比较大的话 ,
同时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提倡修身养性重实际而轻理论 ,我们从敦煌占卜文书内容看 ,
《新集周公解梦书》称“人生在世 ,以四大立形 ,禀五常以养性”, µυg所谓五常就是儒家的仁义礼
智信 。这种自身修养的观点也引入到占卜文书中 ,敦煌写本相书的本意是督促人进行自身的
修养 。我们只要仔细分析敦煌写本相书 ,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相书三十六篇中提到的很多面相
都是可以改变的 ,如眼神完全可以改变 ,盗视就是我们经常偷着看人 ,或者与人交谈左顾右盼 ,
都是不好做法 ; 另外像口不合 ,饿死相 ; 口未说舌先出 ,好说人 ; 口似吹火老来孤独等 ,我们能够
想象出来这样的相貌是非常不好的相貌 ,这些相貌完全是能够改变的相貌 。人说话必须口齿
清晰 ,如果声音很大像打雷 ,就“男妨妇 ,女妨夫”,女性说话像男人 ,所谓“雄声 ,女妨夫 。 ”声音
散乱嘶鸣 ,少子短命 ; 声音像豺狼 ,贱和贪心 。说话声音很大不照顾别人 ,肯定不行 ,会引起别
人的反感 。行步 ,讲究的是走路姿势必须稳 ,所以将龙行 、 虎行 、
鹅行 、
小儿行作为高贵的行步
姿势 ,相应的雀行 、鹊行都是下贱的行走姿势 ,女性蛇行 、
蟹行妨夫的行走姿势 。这些不好的行
走姿势都是可以改变的 ,实际上相书起了督促人进行自身修养的作用 。这样以来 ,行为和预兆
结果就完全按照儒家思想要求的方向发展转变 ,用佛教的理论体系阐述儒家的思想内容 ,以佛
教的形盛儒教的质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决定论也受到民间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影
响 。敦煌写本相书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敦煌写本相书有其迷信的部分 ,也有来自生
活经验的总结 , 实际上就是今天 , 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在使用 。一是面相是身体状况的放
映 ,P. 3390 号在相气色卷末称“凡人面有本色忽变 ,本金色白忽赤色 ,则客色来 。木色青忽白 ,
客色来 ,水色黑忽黄客色也 。火色赤 ,忽黑 ,客色也 。土色黄忽青色客色至 。此皆是五藏有疾 ,
府有绝气 ,不重病亡 ,即非意死 。 ”
“候病人法 : 病人肾病 ,成唇俱肿 ,脾白 ,戊己日死 。肝病 ,皮肉
白 ,脾白 ,庚辛日死 。肺病 ,颊赤目肿 ,心赤 , 丙丁日死 。脾病 , 唇青 , 肝色青 , 甲乙日死 。心病 ,
目黑 、肾色黑 ,壬癸日死 。凡人不病 ,面色苍黑 ,远视眉不分明 ,如鬼魂影及面带干脯色 ,及陷水
花并死 ,马肝色者 ,名为行尸 ,不出三年内必死 。 ”µϖg面部出现客色实际上是人内脏疾病的反应 ,
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学家诊断疾病的望 。二面部表情和外在行为是内心思想的体现 。如眼神盗
视及其眼神凶狠 ,为人奸滑凶狠 ,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固定的看待人的模式 。“女子语音高大
者 ,亦云早丧夫 。

“何以知人方向贫 ? 到坐渐渐退 ; ……凡人坐不安席者 , 非唯损相 , 亦无年
寿。 ” ”µω
“何以知人始遭偷 ? 共语 ,而举眼视主人屋 , 不即答 , 必道遭偷 。 g
女性语音高大 , 男性坐
不安席 ,行为畏畏缩缩 ,到人家看房子关好没有 ,这是是否与生活实际有所关联 ,只有等待大家
去在生活实际中去摸索了 。实际上我们只要仔细琢磨就会发现 ,敦煌占卜论述的行为决定论
所论述的因果关系内容主要取自生活实际经验的总结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中提出的因果关系中行为是因 ,面相和梦象是果 ,但是果的
好恶确定却是晚唐五代中国特别是中古时期敦煌地区居民审美观的体现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
无论对男性或者对女性都有一定的审美要求 , 就是什么样的男性或者女性才符合美的标准 。
男性 ,从外表来说“男子好相者 ,手足厚软 ,额面方正 ,好相也 。手足多文理者 ,列富贵人也 。舌
方多文理者 ,封侯人也 。额 [ 方 ] 长寿而贵也 。眉去眼远者 ,三高等贵也 。发去眉远 ,眼去口远 ,
口去颈 [ 远 ] 者 ,此人公侯将相也 。
”女性外表要求“凡女人欲得细角 ( 脚) 步 ,肉身体 ,得方直 ,面
色欲得光白 , 眉目白黑分明 , 口小 , 舌方 , 耳色白于面 , 手足细长 , 头发细 , 此女宜夫利子 , 大富
贵。”µξ
g
另外还有那在气质的要求 ,P. 2572《相书一部》 所列举的各种相面方法 ,实际上就是根据
・9 ・
敦煌学辑刊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43 期)

人的气质进行的将来吉凶福祸的判断 。外表是先天的 ,是无法改变的相貌 ,但是气质是后天修


养所致 ,是以人为主导通过修养可以达到的美的标准 ,所以相面方法更注重气质的相法 。敦煌
写本相面书对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教艺术也由一定的影响 。晚唐五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像
我们看了以后有一个很深的影响 ,就是千人一面 ,虽然大家都指出了这种相象 ,但是没有一个
人找出其中的原因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 ,有来自中亚南亚地区的粟特人 、
波斯人 、
印度人 ,也有来自于敦煌周边地区的吐蕃 、
吐谷浑 、
南山 、
回鹘 、
于阗 、
龙家等居民 ,居民
成分相当复杂 ,但是敦煌莫高窟中绘画出来的供养人却全是一模一样 ,几乎看不出什么差别 ,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当时人们审美观的要求 ,如果将一个按照相面书要求进行绘画 ,突出他的优
点 ,就像经过美容师的美容后拍出来的艺术照片一样 ,人全是一个模样 。这实际上是相书对艺
术所产生的影响 。占卜文书对艺术的影响主要通过当时人们对审美要求观念来实现的 ,反过
来艺术美体现出占卜对审美的要求 。
敦煌写本相书的理论根据主要是儒家的理论为基础 ,许负相书称“夫积善余庆 ,则众相自
然 ,积恶头 ( 显) 扬 ,表其深现 。
”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新集文辞九经抄》, 敦煌写本 P. 3368《新
集文辞九经抄》
记载 “
: 孔子曰 : 吉凶由人 ,祸福由己 , 行善则吉 , 行恶则凶 , 为由己也而由人乎 。
……尚书云 : 行善则吉 ,行恶则凶 ,人唯为善 ,唯日不足 ,凶人为不善 ,亦日唯不足 ,恶贯以满 ,天
必诛之 ,若不诛 ,天与同过 ,善不负人 ,天必福之 ,若不福之 ,天何 ……之 。俗谚云 : 终日行善 ,善
犹不足 ,一日行恶 ,恶即有余 。必须行善 ,恶不可作 。 ……左传云 :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积恶之
”µψ
家 ,必有余殃 。 g
因此敦煌本相书的理论与儒家关系更为密切 。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行为决定论及其二重行为
决定论产生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理论框架是接受佛教因果报应理论模式 ,从内容的阐述
来说基本上是儒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一套 ,将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审美观也纳
入其中 ,称为一个从理论结构到思想内容都非常严密的占卜方法论 。

注  释

①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 ,2001 年 。
②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概述》《敦煌学辑刊》
, 1995 年第 2 期 ,第 9 - 30 页 。郑炳林等《敦煌写本相书
概述》,待刊 。
③ S. 5900 、
P. 3908《新集周公解梦书》, 录文参郑炳林《敦煌本梦书》,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 年 。第 1 、
6
页。
④ Fragment58《先贤周公解梦书一卷并序》,录文参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概述》《敦煌学辑刊》
, 1995 年
第 2 期 ,第 9 - 30 页 。
⑤戴仁《敦煌写本中的解梦书》,参耿日
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中华书局 ,1993 年 ,第 312 - 349
页 。原文 参 Jean - Pierre DREGE “
: Clefs des songes de Touen - houang ”. Nouvelles Contributions aux etudes
Touen - Houang. 1981 ,pp . 205 - 250 。
⑥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梦书》,中华书局 ,1990 年 ,第 10 - 22 页 。
⑦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 Fragment58 ( IOL . C. 118)《先贤周公解梦书一卷并序》,录文参郑炳林《敦煌
写本解梦书概述》《敦煌学辑刊》
, 1995 年第 2 期 ,第 9 - 30 页 。
⑧ C117 CH87《许负相书》,图版参《英藏敦煌文献》第 15 册 。本文图版由郝春文教授赠予 , 特此表示感
谢。
・10 ・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              

⑨参敦煌写本相书 C117 CH87 、P. 2572 、P. 3589 、P. 2797 、S. 3395 、S. 5969 号等 。图版参《英藏敦煌文
献》《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⑩录文参郑炳林 、
王晶波《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待出 。
ϖ
λ
g参 P. 3390《相色发面看吉凶厄法》、
P. 2572《相书》
之《相人面色气第卅五》。
ω
λ
g敦煌写本 P. 2572《相法》,图版参《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第 16 册 ,第 43 页 。
ξ
λ
g录文参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概述》《敦煌学辑刊》
, 1995 年第 2 期 ,第 9 - 30 页 。
ψ
λ
g图版参《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 16 册 ,第 43 页 。
ζ
λ
g《敦煌碑铭赞辑释》
第 432 - 433 页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阐扬三教大法师与敦煌佛教的兼
容性形成》《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待刊 。
{
λ
g 《英藏敦煌文献》
第 14 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 87 页 。
|
λ
g 《敦煌本梦书》
第 6 - 61 页 。
}
λ
g 《敦煌本梦书》
第 130 - 135 页 。

λ
g 《敦煌本梦书》
第 150 - 194 页 。
υ
µ
g 《敦煌本梦书》
第 1、
6 页。
ϖ
µ
g图版参《敦煌宝藏》
第 128 册 ,第 128 - 131 页 。
ω
µ
gP. 2572《相法》《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 第 16 册 ,第 43 页 。
ξ
µ
gP. 2572《相法》。
ψ
µ
g参《敦煌写卷新集文词九经抄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 年 。

・1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