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8 年第 4 期

Ξ
历史上粮食商品率商品量测估
——以宋明清为例

吴 慧

  粮食商品量是标志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一个标尺, 根据商品率计算的粮食商品量是反映
商品流通规模大小的基础数字。进行这方面的计量分析研究, 并非无意义的事情。本世纪初粮
食商品率为 20% 多一点, 30 年代达 30% 左右, 因农民的极度贫困化, 出售了必要产品, 商品率
上升有虚假成分。 50 年代后, 农民亟待改善生活, 商品率回落, 国家征购量占生产量的比例下
降, 70 年代粮食商品率为 25% 左右, 扣除返销粮只 15% 左右。粮食购留比例的大小, 即商品率
的高低是否合适, 是关系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的重大的政策性问题。现实经济
中有统计调查数字可用, 商品率不难计算, 但历史上情况如何, 就要很好地进行计量了。计量看
似轻易, 各人各算, 看法纷歧, 迄今为止问题似还远未解决, 于此谨提供一点资料与观点, 作为
讨论稿供同行作进一步探究的参考, 并吸收意见据以进行修正和补充。 本文重点在商品率、商
品量, 自不得不先涉及粮食的总产量, 商品量数字、商品率数字就是在总产量的基础上随后进
行计算的 ( 粮食总产量×粮食商品率= 粮食商品量; 商品率= 商品量÷总产量) 。在粮食需要量
的变化有一定范围的情况下, 粮食的总产量的大小与商品率的高低关系是至为密切的。对总产
量这数字的复杂的计算 ( 要有耕地数和亩产数) , 这里只能概要地介绍一下自认为可以信从的
概念及其出处, 而不过多地展开, 以免繁琐。 当然, 愚见未必恰当, 有谬误之处, 务请不吝指正。

一、非农业人口: 计算商品率的重要环节
粮食商品量发生在非农业人口身上, 有了非农业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 就与商品率这一比
例关系距离不远了。 目前许多著作往往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的高低来推论非农业人
口的多少, 从而得出商品量数字, 可是由于非农业人口比例的测定失之过低, 因而商品量及商
品率就往往偏小。 看来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还得仔细推敲才行。
在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较早, 城市中集中着官僚地主兵丁士人工商等大量非农业人口 ( 非
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有交错, 城镇人口有一部分在城郭从农的农业人口, 乡村人口中有一部分
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在乡地主) , 大中小城市以至市镇, 所在的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
重不低。 宋代的地方志, 州府城内的人口有的就占百分之十几, 再加为数众多县城和镇上所住
的非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可能就达百分之二十几或至三十, 决不可能仅占百分之七至百
分之十, 那样的比例可能是几十个十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的人口比例而已。
到底非农业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有多少? 下面不妨作一番有根据的估计。

Ξ 本文原系在香港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商业史会议上提交的论文, 发表时有删节修改。

・1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在汉以前, 据《汉书・食货志》 载, 李悝云:“今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 百步为亩之小亩) 。岁
收, 亩一石半 石为大石 , 为粟, 百五十石, 除什一之税, 十五石, 余百三十五石。食, 人月一石半
( )
( 年十八石, 合小石三十石) , 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 余四十五石”
。 农民自用及纳税后, 余粮 45
石, 占产量的 30% 。此处未计算食用以外的农村自留量 ( 种子、饲料) , 扣去此部分数字 ( 后世资
料, 占产量的 10% 以上) , 加上占 10% 的赋税 ( 十五石) , 可供农村以外食用者, 大体平衡, 剩余
粮食大体可供非农业人口 ( 30% ) 的需用, 30% 可视为当时 ( 战国初) 非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的数
量界限。
又据银雀山竹书《田法》简文:“什, 八人作者王: 什, 七人作者霸; 什, 五人作者存; 什, 四人
作者亡”
。 这也可理解为农业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 农业人口占十分之七才能保持国家的
强盛, 亦即非农业人口应不超过十分之三。①
在汉代更有这样的全面统计数字,《汉书・地理志》 载: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 公元 2 年) 全国
垦田数字为 827 万余顷, 人口数5 959万人。 据研究, 这里的亩该指汉代百步为亩的小亩 ( 一亩
合 01288 市亩) ②。城乡平均每人亩数为 13188 亩 ( 约合今 4 市亩) 。而当时乡村中农民每户占
地百亩 ( 汉小亩, 合 2818 市亩) , 五口之家平均每人 20 亩。 既然垦田数 827 万余顷÷城乡人口
合 计 5 959 万人 = 13188 ( 1 ) ; 垦田数 827 万余顷÷乡村中农业人口 = 20 亩 ( 2 ) , 也就是 ( 1 ) ÷
( 2 ) 乡村中农业人口: 城乡人口合计 = 13188 亩: 20 亩, 乡村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13188 亩÷20 亩= 6914% 。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大致为 7∶3。
西汉以后, 这个比例大致一直保持着: 东汉各朝城乡平均每人占地都在 14 亩左右, 合今之
4 市亩, 唐代人均占地 411 市亩, 宋代近 4 市亩, 而每夫 ( 一农家) 百亩, 即每人占地 20 亩 ( 汉小
亩, 百亩合 2818 市亩) 合今近 6 市亩的概念仍长期存在。③ 故直至清代论者还说:“故十人之
中, 科农民七, 而士工贾三”,“此四农之中力农者居十之七, 而士工商与庶人之在官者居十之
七”。在城乡人口平均 4 市亩地 ( 清洪亮吉亦云“率计一岁一人之食, 约得四亩”
) , 农村人户三十
亩 ( 2818 市亩正与之相近) 地一头牛、人均 6 亩地 ( 户五人计) 的情况下, 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 4
亩÷6 亩≈ 0167, 大致仍接近于占总人口 30% 的比例。
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 人口尚不算太繁多 ( 在清中叶前) , 而粮食产量不低, 人均粮食占有
量相当高, 有剩余粮食供养在城市的工商等人口, 故士工商等非农业人口要占到 30% , 这不足
为怪。在世界史上古代中国是最早出现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以及许多十几万、几
万人口的中小城市的国家, 当时的城市化的水平大大高于同时期的世界平均 3% 的水平, 原因

① 此说系李根蟠先生告我。 说见所著《从银雀山竹书田法看有战国亩产和生产率》( 待刊稿) 。


② 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 农业出版社 1985 版) 一书中的有关内容。
③ 汉武帝后虽推广 240 步的大亩制 ( 一大亩= 214 小亩) , 但平帝时的统计数字仍是小亩表现的 ( 理由见吴慧前揭书
18 页、19 页) 。《后汉书・郡国志》注中的垦田统计数与西汉末相近; 可能东汉统计数因有本系大亩 ( 未折为百步为亩的小亩)
之数混在一起, 故有一百几十步之零数的情况出现, 但从比例关系着, 主要仍是小亩数的汇集。( 小亩理由详见文后《附记》) 。
不能因有此情况而断言东汉的垦田数都是大亩。 ( 东汉垦田数之反略小于西汉恐怕大小混杂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王莽行王
田制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也该是小亩, 同样, 东汉末仲长统主张恢复一夫一妇占有田百亩的井田制而行什一之税, 其所说的与
井田制联系的百亩肯定也是小亩, 不是大亩 ( 如大亩, 百亩合 69 市亩, 如何种得过来?) , 虽然大田制久已推行, 人们的概念中
小亩传统说法未变。
《齐民要术・杂说》曰:“假如一具牛总营得小亩三顷, 据齐地大亩一顷, 三十五亩也。”可见了小亩与大亩的称呼仍然同
时并存 ( 只是大亩所含步数因地而异) , 并非只有一种大亩而小亩就此消失。《唐会要》卷 85 逃户条载裴耀卿上疏言“营公田
一顷”, 每户“给五亩充宅”, 这个一顷 (100 亩) 应是百步为亩之小亩, 如理解为大亩, 一户无此耕作能力 (69 亩) 。“五亩之宅”

( 孟子》 ) , 亦是百步为亩 ( 小亩) 的先秦时代概念之传承, 与大亩无关。
直到宋代, 在谈屯田时仍以古者一夫“百亩”( 小亩) 来作标准, 建议“人给地一顷” 。

・1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是粮食供应多, 价格偏低, 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城镇中可找到很大的生存的空间。 至于近代城
市人口只占百分之十几, 不到 20% , 那是情况变化所致: 人口猛增, 人地比例缩小, 粮食亩产下
降, 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减少, 不足以容纳太多的城市非农业人口, 相反地剩余人口还得部分地
由农村本身消化。这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悖的现象, 随着人口增长的有控制, 粮食产量的提高,
城市经济发展, 就业门路扩展, 城市化进程又会如快。 例如到 1995 年底, 农村人口已降至
70% , 比 1979 年的 84% 下降了 14 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又达到 30% 。不能拘于某些时候城市
化水平特低 ( 城市人口占百分之十几) 来否定封建社会盛时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可达 30% 。
当然, 从特定的目的出发, 以几十个城市人口的占全人口 10% 或更低一些来计算“商品
率”, 反映粮食在长距离内向这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流通, 这又当别论, 其认识作用还是不可低估
的。
如果不是这样, 而是以过低的非农业人口比例来研究历史上整个粮食商品率问题, 就只会
得出大大偏低了的商品率, 就无法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相反地, 如果对非农
业人口的比例有比较合理的估计, 那就能比较合理地测算出商品率和商品粮, 下面就以北宋、
明、清前期、清后期四个时期为例来具体进行商品率和商品粮的计量。

二、北宋粮食商品率和商品粮的计算
要估算北宋的粮食商品量、商品率, 需先匡估这时的粮食总产量, 而粮食总产量的计算又
需先有垦田面积和粮食亩产量两方面的数据。 由于在本文中对这两方面的计算是刚刚开始述
及, 为了明确观点, 以求大家了解, 似有必要多作一些说明。
先说垦田。
北宋全国的垦田面积在真宗天禧末 ( 1021 年) 是 542 万余顷, 以后官方的记载垦田数骤
降, 英宗治平时和神宗元丰时再有回升。 这种大起大落暴露了官方统计“未得其实” , 田亩隐漏
十分严重,“累朝相承” ,“未尝穷按”
。 如以“田野日辟” 、“隐漏较小”、记录最高的天禧末的垦田
数 ( 524 万顷 ) 为基础, 将治平时的 440 万顷与之比较, 结果只及其数的 8318% , 即减少了
1612% 。 可认为此数是至少的隐漏率。 治平后和元丰间土地确有增辟, 所以元丰六年 ( 1083
年) 有 461166 万顷之数, 如仍按隐漏率 1612% 计算, 则垦田应达 461166 万顷÷01838= 55019
万顷, 这数可代表北宋以后期之垦田数。距元丰三年后三十年的徽宗大观四年, 社会矛盾加剧,
“农户逃徙”,“土田荒闲”
, 史有所记, 垦田数估计不会有多大增长。大书于史的崇宁时开荒括地
仅得二万七千余亩, 加在一起, 垦地不过五百五十三万顷, 合 4198 亿市亩。① 而人口此时为
1125 亿②, 每人平均为 4142 亩, 合市亩近四亩 ( 宋一亩等于 019 市亩) , 与汉唐每人平均占地四
亩之概念极为相近。宋代经济作物品种尚不多, 新增的甘蔗要占些耕田, 棉花尚未广种, 茶叶果
树并不与粮争地, 其占耕田的比重不过 6% , 粮食耕地面积为 519 万顷, 合 467 万顷, 即 4167
亿市亩。

① 可参见《平淮学刊》第四辑上册, 一得:《宋代的几个垦田数字》 。
② 徽宗时全国户数已超过二千万。 大观四年 (1110) 为20 882 258户, 平均每户人数可按 6 人计, 此时全国人达一亿二
千五百余万人。宋代史书所书户多口少, 为经济史上的一大疑点, 此处是用“男口兼漏丁”说来估算的。说见《平淮学刊》第四
辑上册仲计的《宋代户多口少问题一议》 。 主要依据是:
11 按十一种方志十五个数据平均, 每户男丁 (20- 59 岁) 数是 1154 人;
21 成丁与老幼丁、废疾的比例大致为 01986∶1, 依此推算每户平均的全部男口为 1154 人÷01986+ 1154 人= 311 人;
31 男口约占家庭人口的比例一半, 家庭人口为 612 人, 约言之按 6 人计算。

・1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再说粮食亩产。
北宋的粮食亩产, 在北方, 除了某些特定的情况下 ( 上田、水利田等) 的高产记录以外, 一般
所说的中等的平均产量是亩产原粮一石 ( 资料很多, 不列) , 这只是一季作物的产量: 麦后所种
的晚粟, 生育期短 ( 70- 100 天) ,“苗长而收少”
, 产量低下, 确不过一石, 但麦的产量 ( 一石) 也
应算进去, 粟麦两季合起来共产原粮二石; 另外, 一年一熟的春播早粟, 生育期长 ( 100- 120
天 ) ,“苗短而收多”
, 产量高, 可达二石; 二年三熟 ( 春谷或高粱→冬小麦→晚粟) 合起来可达四
石, 一年仍是二石。故两石可视为北方中田的亩产量 ( 耕地面积亩产, 不是播种面积亩产) , 宋一
石合 0166 市石, 一亩合 01896 市亩 ( 近 019 市亩) , 亩产二石约合市制原粮 115 市石g
市亩, 每
石原粮 ( 粟、豆、麦、高粱) 平均重 140 市斤, 合 210 市斤。
在南方主要种水稻, 精耕细作, 产量较高。“中稔之利, 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 范仲淹语,
苏州地区) 米三石是良田高产; 中等水平, 则为亩产谷四石或米二石, 按市制折算, 南方亩产约
合原粮 3 市石 ( 市亩) , 水稻每石重 130 市斤, 以斤计算为 390 市斤g
市亩。南方亩产已超过唐代
南方的水平 ( 344 市斤g 市亩) 。
以南北垦田比重加权, 全国平均亩产原粮为 210 市斤×36% + 390 市斤×64% = 32518 市
斤g
市亩, 比唐代的全国平均亩产 ( 334 市斤g
市亩) 略有降低。这是北方亩产降低所致。北方亩
产降低的原因无非是: 一、战争的破坏 ( 五代) , 宋辽西夏战争, 金与辽宋的战争; 二、从五代至宋
北方气候寒冷又加干旱, 影响粮食生产; 三、山林草场被滥伐滥垦, 生态平衡破坏, 水土流失严
重, 水利失修, 河道决口。 天地人三方面都对北方农业甚为不利, 其粮食亩产减少, 从而导致全
市亩) 则有相当的提高。①
国粮食亩产的低于唐代。 但比汉代的亩产 ( 264 市斤g
有了粮食耕地数与亩产量, 就不难计算粮食总产量: 粮食总产量 = 32518 市斤 ( 亩产) ×
4167 亿亩 ( 粮食耕地) = 1 518164亿市斤。
北宋末叶人口达 1125 亿, 按人口平均, 每人粮食占有量为原粮 1214 斤 ( 市斤) 。 宋代人均
粮食占有量如此之大, 是比较富裕的数字, 是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物质基础。 但当时原粮的出
品率较低, 百斤原粮加工的成品粮不过 50 斤, 因此人均占有的原粮折为成品粮食应为 607 斤,
就不显得太大了。
历史资料表明, 粮食总产量或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分配比例 ( 折合市制计算) , 首先是用于口
粮 ( 正常需要量) : 农民月食精米 35 市斤, 年食米 420 市斤, 合原粮 840 市斤 ( 农民劳动量大, 故
吃得多) , 城市非农业居民月食精米 3218 市斤, 年食米 394 市斤, 合原粮 787 市斤。② 据前计
算, 在总人口中, 非农业人口占 3016% , 农业人口占 6914% 。 依此, 粮食总产量 1518164 亿市
斤, 扣去农业人口口粮 1125 亿人×6914% ×840 市斤= 72817 亿斤 ( 不包括农民出售粮食又购
回口粮的季节性的周转粮) , 占 47198% 。 非农业人口有 1125 亿人×3016% = 013825 亿人 ( 包
括小城市、县、镇的非农业人口, 非仅指大中城市人口) , 共需口粮 787 市斤× 013825 亿人 =
301 亿斤, 占总产量的 19182% 。也就是城乡人口净口粮 72817 亿斤+ 301 亿斤= 1 02917亿斤。
共 占总产量的 6718% 。 总产量扣去口粮以及 13% 的种子、饲料等生产用粮以后③, 其余
1912% , 可用于城乡人口口粮外的其他食用粮 ( 指熟食、糕点、豆粉制品、酒、醋、酱油、豉等, 宋

① 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162 页中的材料与观点。
② 见前揭吴慧书 64 页中的计算。
③ 见前揭吴慧书 66 页、128 页中所述的比例关系。

・19・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代酒醋耗粮数很大。 官府及地主, 醋酒用曲用料大部分不需外购, 然其成品除自用外仍须投向
市场, 一般民营及扑买的酒坊则须向市场购买商品粮作原料, 并向市场出售其成品) , 以及余粮
之纳入储备者。
在1 02917亿斤的全部口粮内农业人口所需的口粮 72817 亿中, 除经济作物区缺粮需另计
外, 均由自己供给, 上列的 301 亿斤乃是供应非农业人口的口粮。 地主 ( 包括家属及仆从) 占总
人口的 10% , 其数为1 250万人, 按每人口粮 787 斤 ( 原粮) 计, 共需 9814 亿斤, 不须通过市场购
买。 另外, 供应军队等人的漕运年 700 万石; 赋税中的实物收入谷1 87319万石; 十分之一的义
仓米 18714 万石; 三项共2 76114万石。宋代屯田不发达, 天禧末全国屯田不过4 200万顷, 亩产
只一石, 屯田总产仅 42 万石, 可供屯田士卒食用, 加在一起, 共为2 76114 万石十 42 万石 =
2 80314万石。总计需用原粮折市制247 19216 万市斤, 即 24172 亿市斤 ( 宋一石= 0166 市石, 包
括稻谷, 1 市石原粮南北平均重 13316 市斤) , 也应自 301 亿斤扣去。这部分粮食供应人口占总
人口的 215% , 连同地主, 不吃商品粮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1215% , 占非农业人口比例为
4018% , 大体上不吃商品粮的人与吃商品粮的人此时为四六开。 301 亿斤- 9814 亿斤- 24172
亿斤 = 177188 亿斤, 非农业人口中需向市场购买的商品粮作口粮用者, 占粮食总产量的
11171% 。
宋代经济作物面积占耕地的 6% , 约为三千万亩 ( 见上述 4195 亿市亩- 4165 亿市亩) , 大
约每五亩即占用一个农业人口 ( 借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及其他作物耕地面积亩与经济作
物区人口的比例) , 共占用农业人口 600 万, 占农业人口的 619% , 占总人口的 418% 。
吃粮 600 万人×人均口粮 840 市斤= 5014 亿斤。 设口粮 2g
3 自给, 1g
3 向市场购买, 这部
分返销农村 ( 经济作物区) 的粮食数字为 1618 亿斤 ( 口粮以外的其他用粮及生产用粮暂未计
入, 故此数在此处还是偏小的) , 加在商品量上, 则商品粮之作口粮用者, 计为:
177188 亿斤+ 1618 亿斤= 194168 亿斤, 占总产量的 12182% 。 人均购买口粮的商品粮为
156 市斤, 合宋制为每人平均购买口粮 1179 宋石 ( 原粮) 。
由于用于城乡人口口粮外的食用粮中大部分可以自给 ( 农民、地主、官府) , 但毕竟有一部
分 ( 尤其是非农业人口) 需向市场购买 ( 主要是其制成品) , 所以, 真正的商品率还应高于原口粮
占总产量的 12182% 。到底其他食用粮之作为商品粮占总产量的比例是多少呢? 用大账法粗略
匡算,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口粮以外的其他食用粮约共占总产量的 15173% ①。15173% 乘以非农
业人口 ( 3016% ) 中吃商品粮的比重 ( 3016% × 5912% = 1811% ) , 其结果: 1517% × 1811% =
21847% , 此数可视为非农业人口购买口粮外其他食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率。
口粮外的其他食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率, 不仅非农业人口身上要算, 对农业人口中经济
作物区的人口来说, 此数同样要算, 以免减少遗漏。按: 其他食用粮占口粮数的 2312% , 由是在

① 据前揭吴慧书 63 页中指出: 汉简资料, 戍卒五口之家人均日食粟 4153 升, 而农民家庭男女大小平均日食粟 414 升


( 汉大升) , 均低于李悝所说的日食粟五升之数 《 ( 汉书・食货志》, 升亦为汉时大升, 汉大石合 0133 市石) 。其原因是粟 414 升
是单纯的口粮, 而五升中则包括一些其他食品的加工用粮在内, 差数约为 016 升。 城市等地的非农业人口, 其口粮以外的其
他食用粮的比例应更高一些, 按《周礼》标准, 中等年份每人日食粟六升 ( 汉大升, 原资料月食米三 , 日食米合汉小升六升,
以粟计为汉大升六升) , 大于非农业人口口粮日食粟 411 升 ( 汉大升, 吴慧前揭书 64 页) , 差额为 119 升。 按农业人口与非农
业人口的比例 (7∶3) 计算, 平均每人口粮外的其他食用粮为 016 升×017+ 119 升×013= 0142 升+ 0157 升= 0199 升, 取整
为 1 升,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口粮 ( 大升, 粟) 按人口比例加权平均为 414 升×017+ 411 升×013= 3108 升+ 1123 升=
4131 升。 其他食用粮占口粮的比例为 1 升÷4131 升= 2312% 。 已如前指, 城乡净口粮占总产量的 6718% , 由是, 6718% ×
2312% = 15173% , 这个 15173% 就是其他食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率。

・20・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经济作物区人口购买的补充口粮 1618 亿斤, 占总产量的比例 1111% 的基础上还要再扩大
2312% , 即连同其他食用粮, 占总产量的比例应为 11367% , 比 1111% 再另加 0126% , 这样, 还
应使总的商品率提高 0126% 。
( 为不致太繁琐, 经济作物区的生产用粮设全部来自自给, 此外不再细算)
此外, 还有一部分产大于需的粮食可纳入储备, 其自市场商品粮中购买得来者, 也应考虑
进去, 不应忽略而致遗漏。总的说, 纳入储备占总产量的比例应为上述的 1912% 减去农业与非
农业人口口粮外的其他食用粮占总产量的比例 1517% , 余数为 3147% 。这个数字, 或①供常平
等仓增加储存。 或②由非农业人口家储户存, 或③留在农村, 由农户作为余粮以备荒歉。 其中
的③非来自商品粮, ①与②则与商品粮有关。 按人口比例分配, 储备这在非农业人口者不外乎
为 3147% ×3016%≈ 1106% 。
综合上述, 总的商品率应为 11171% ( 非农业人口的口粮) + 1137% ( 经济作物区缺粮补
足) + 2185% ( 非农业人口其他用粮) + 1106% ( 留作储备) = 16199% ( 取整可说是 1710% ) 。总
的粮食商品量为总产量 1518164 亿斤×商品率 17101%≈ 258102 亿斤。
前面提到, 非农业人口中扣去不吃商品粮的人 ( 1215% ) , 吃商品粮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3016% - 1215% = 1811% , 这个 1811% 与 16199% 并不相等, 原因是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
口粮及其他食用粮的人均水平并不均等 ( 口粮是前者低于后者, 其他食用粮是前者高于后者) ,
再加其他因素 ( 留作储备) , 因此不能直接以不吃商品粮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商品率。
16199% 为 1811% 的 0194, 这个 0194 可称为校正系数。 如仅知另一时期不吃商品粮的人占总
人口的比例而两时期条件大致相近, 为简捷起见, 将非农业人口中不吃商品粮的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乘 0194, 来推算总的商品率, 也不失为可选择的方法, 其结果虽不及算细账为确, 但也
大致不谬。 下面即试以明代为例, 为快速地估一下明中叶的粮食商品率。

三、明中叶商品率和商品粮食的估算
明中叶人口官书所记不实, 六千万人为在籍人口, 非全部人口, 全部人口嘉靖后期可按 1
亿计。① 地主的人数 ( 包括家庭人口及相当多的仆役) 大致占总人口数的 10% , ② 系不吃商品粮
者。 嘉靖年间明政府的税粮的实物收入 ( 包括漕运及留存, 秋税米、夏税麦, 大都是成品粮) 为
2 285万石。明代人“日食一米升” , 一升合今 110225 市斤, 以米计为 1153 市斤, 数较大, 当系口
粮加其他食用粮。以年计为三石六斗米, 2 285万石可供 635 万人的全年食用, 这部分人 ( 皇家、
官僚、贵族、士兵、工役) 占 1 亿的 6135% 。 屯田子粒供军“八十四万余”《 ( 食货志》) , 这部分人
占总人口的 0184% 。 三 部 分 不 吃 商 品 粮 的 人 估 计 占 总 人 口 的 10% + 6135% + 0184% =
17119%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可按 30% 算, 30% - 17119% = 12181% , 12181% 是
吃商品粮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率。
此外, 农业人口中也有一部分是要吃商品粮的, 这主要是种植经济作物 ( 桑棉等) 及其他作
物 ( 瓜菜等) 地区的农民。按: 明代强令种植桑棉,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占耕地占面积的比例

①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 39 页说“嘉靖朝人口应超过 1 亿” 。
② 徐渭《徐文长集》卷十八云:“今按于籍口六万二, 不丁籍奚啻三倍之, 而一邑之田仅四十余万亩, 富人往往累千至
百, 十等其类而分之, 止须数千家, 而居有四十余万之田矣” 。 总人口为六万二千之四倍, 约二十四万八千; 数千家, 从低以四
千家计 ( 每家地主平均占地五百余亩) , 此处地主 ( 中小) 每家平均以六口计, 共二万四千人, 约占总人口的 10% 弱。包括大地
主, 以 10% 计, 不为过。

・2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约为 10% 。① 经济作物地区的人口约占全人口的比例 816% , ② 而这些地区外购粮食的人口比
例大致为三分之一 ( 如嘉兴崇德种粮仅够吃八个月, 四个月的口粮靠外购, 其他也有外购半年
至九个月, 这里三分之一是一般估计, 生产用粮则假定全系自给, 不另细算, 以免过繁) , 816%
3 经济作物区需外购粮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约为 2187% , 即包括非农业人口与农
乘 1g
业人口中因经济作物发展而吃商品粮的人口总人口的比例共为 15168% ( 12181% + 2187% ) 。
由于吃商品粮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商品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 因此须加调整。按
前述 ( 宋代) 校正系数为 0194, 如沿用这一系数调整, 商品率大致为 15168% ×0194= 14174% 。
再加至少有粮食总产量 1142% 的余粮③ 纳入储备, 则较少遗漏的商品率可达 16116% , 约言之
可按 16% 来计算。
明代实物经济的比重高, 税粮实物收入, 加上屯田, 数额很大, 可供人口达 17% 多, 远高于
宋代的 1215% , 故其商品率有被拉下的趋势 ( 宋代为 17% ) , 其中的道理是不难理解的 ( 经济作
物的因素使商品率提高, 与拉下的因素有一定程度的抵消) 。
明中叶的粮食耕地为 3188 亿市亩, 亩产 346 市斤g 市亩 ( 见③中所述) 。商品率 16116% ×
总产量的1 342 亿市斤, 商品粮当为 216187 亿斤, 还未恢复到北宋末商品量 254117 亿斤的水
平, 实物经济比重大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冲消作用。

四、清前期的粮食商品量和商品率
清前期, 人口增长, 耕地增辟, 都达到历史上一个新的高峰。 在本文中, 清前期的人口、土
地、粮食商品量和商品率就作为重点来论述。
先说人口。 乾隆时, 由于承平日久, 并已实行了厥祖厥父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和摊丁入地政
策, 这一大政策的刺激作用, 更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摊丁以后,“无编审之扰, 自无减匿之弊” ,过
去隐匿的人口登上户籍 ( 乾隆六年起有人口统计) , 自然增殖率也大为提高。前二十年净增率为
1136% , 中期为 1178% , 晚期 ( 四十年后) 为 0185% 。 至乾隆五十五年人口已突破了三亿大关。
人口增长为清初低谷时的 316 倍, 人口数超过了北宋盛世 ( 1125 亿) , 这是过去所未有过的。
再说土地, 据《实录》 、
《东华录》 所载, 顺治十八年 ( 1661 年) 全国耕地面积为526 502 829亩
( 清亩, 1 亩= 019216 市亩) , 比明末 ( 崇祯时) 730 余万顷的耕地面积减少 28% 。 与人口减少的
幅度相近。康熙时耕地面积仍未回复到明末的水平。 《实录》及《东华录》载, 康熙二十四年 ( 1685
年) , 全国耕地为589 162 337亩, 仅为明末 730 万顷的 80% , 与人口之尚未回升情况正相一致。
直到雍正登基 ( 康熙六十一年, 1772 年之十一月) , 经严申地方官隐匿地亩不纳钱粮之禁, 清查
了隐田, 耕地才有如《实录》 、
《东华录》851 099 240 亩的记录, 第二年 ( 雍正二年, 1724 年) 更达
890 647 524 亩。 《实录》
( 、《东华录》数, 同年《通考》 《会典》数字是723 632 411 亩, 这是纳税的

① 用前揭吴慧书中的数据。
② 明代嘉靖时耕地 4131 亿市亩, 粮田 3185 亿市亩, 经济作物面积 0143 亿亩, 以五亩占一个农业人口计, 共占 860 万
人, 占当时全人口的 816% 。
③ 明隆庆时田亩 46718 万顷, 合 4131 市亩, 其中粮田 3188 亿市亩, 亩产原粮 346 市斤g 市亩, 粮食总产量为1 342 亿市
斤。人均口粮及其他食用粮 316 石 ( 米) , 每石米重 153 斤, 316 明石合 31681 市石, 容米 552 市斤, 按一米二稻的比例, 人均需
用原粮1 104市斤, 1 亿人共需粮 1104 亿市斤。 总产量中减去 13% ( 用前比例) 的生产用粮, 可供粮食总量为1 16715亿市斤。
供大于需, 余粮占总产量的 417% 。 按非农业人口占 30% 的比例, 这笔余粮可作为储备 ( 通过市场购买) , 存在非农业人口手
中之数占总产量的比例为 417% ×30% = 1142% 。

・2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之数, 非全部耕地之数) ① 耕地面积才超过明末, 人口也超过明盛时 ( 雍正时的 114 亿) 。
“赋田”
乾隆时由于人口增长, 继续大开荒地, 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我在《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
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一文 《
(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11 ) 中指出: 据估计乾隆十五年 ( 1750
年) 全国耕地面积达 9176 亿清亩 ( 合市亩九亿) , ② 与雍正二年比, 时隔二十六年, 耕地增加八
千多万亩是有可能的。而乾隆三十五年耕面积更达 915 亿市亩, 合清亩 10126 亿亩。当时开荒
已遍及山头地角, 内地余地已不多。 正如乾隆自己所说的:“若求可垦之地, 唯求新疆乌鲁木齐
等处”; 特降谕旨:“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
,“悉听垦种, 免其升科”
,“不限亩数, 概
免升科”③。这样, 一定数量的新增零星耕地便未统计在赋田之内, 更加重了赋田数字 《( 通考》

《会典》
所载的只七亿三千余万亩) 的不完整性。 在使用乾隆年间土数字, 就不能用那七亿三千
余万亩, 而只能用九亿五千余万亩的估计数字。这个数字比明末的耕地数字 ( 七亿三千万亩) 扩
大了 30% 。
人口与土地的比例, 在乾隆时大致还算正常, 以乾隆四十九年 ( 1786 年) 来说, 这年的人口
数为286 311 307人, 耕地面积仍如 915 亿市亩未有大增。 据此, 按人均数字计算, 每人平均耕
地为 3132 市亩, 其中 85% 为粮食耕地, 人均粮田为 2182 市亩。 比乾隆十八年 ( 1763 年) 的人
( 1183 亿) 、地 ( 9 亿市亩) 比例 ( 人均 419 市亩, 粮田 411 市亩) 有所减少, 也小于历史上承平时
期每人平均耕 4 市亩的水平, 但由于粮食亩产提高, 每人粮食占有量 ( 人均粮食耕地亩数×粮
食亩产) 还能维持一个不低的水平。
关于清前期的粮食亩产量, 雍正 ( 二年) 时大致为每亩产谷 2136 石, ④ 乾隆时随着气候的
转暖, 耕作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粮食亩产比康熙、雍正之时是增加了。 我在前揭论文中提到: 生
于乾隆之世、懂得经济实务的包世臣, 在当时曾提出一个明确的数量概念:“今者幅员甚广, 其
⑤ 包氏所
内地北尽边墙, 西距嘉峪, 东齐海, 迤岭而西南交缅, 通以中壤中岁, 亩谷二石五斗。”
说并非孤证, 我们经多方面具体的计量研究, 证实乾隆四十九年数字及嘉庆时亩产数字正与之
一致或接近。 以乾隆时而论, 其后期亩产量可用包世臣的估计二石五斗。 有了这个亩产数, 就
可以导入粮食总产量的计算。 由上分析乾隆后期耕地面积保守一点用 915 亿市亩。 设经济作

① 清《实录》数字与《通考》 《会典》数字, 这两套数字何以大小不同的原因, 解释不一。 有的说《实录》之数, 包括田、土、


山、荡四类土地 ( 康熙以后并包括畦地数) , 至于《通考》 《会典》数字, 则一般是征收赋税的民田 ( 顺、康、雍) , 屯田、学田等项官
田不包括在内 ( 有时包括卫所田土归入州县征粮者, 但后期的统计中则包括屯田以至学田数字在内, 如乾隆、嘉庆、光绪) 。有
的说《实录》之数系自然的耕作面积, 故大, 而《通考》之数则是按照折亩 ( 次等地几亩折一亩) 上报的数字, 故小。 这两种说都
值得商榷。按: 两套数字相差一亿六千余万亩, 最主要是口径的不一。清代旗地、屯田、学田、其他官地数字不少, 约一亿亩。屯
田四千多万亩, 旗地为三千五百多万亩; 学田约一百多万亩 ( 乾隆时数) ; 还有其他官田, 如芦田、沙涂地、退滩于、马厂地、牧
厂地及祠墓寺观等地不科赋者约二千多万亩 ( 光绪时为五千八百万余亩, 减去旗地之数的差额即是) 。抛开这许多, 剩下的六
千万亩, 主要是已报垦荒而尚未起科者 ( 开荒在几年内, 如雍正时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免赋不升科) 。在其已报垦而未值起科前
就形成了《实录》与《通考》二数差额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查出的隐漏之田。隐田有官隐, 也有民隐。官隐是与报
垦浮饰另一相反的极端。康熙时已着手清查隐田, 所以《实录》才有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耕地达八亿五千一百余万亩的记录,
雍正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才即位, 不可能一登基就查出大量隐田, 这个数字是康熙时清田的成果。至于雍正时雷厉风行的
清查隐漏更是众所周知之事, 不多久,《实录》所载即由八亿五千万亩跃至八亿九千余万亩了。 总之, 史籍所记两套数字的差
额是可落实到具体项目的, 雍正时的八亿九千万余亩, 可视为计算粮食总产量所依以为凭的基础数字,《通考》的七亿二千余
万亩, 内容不全, 不可使用。 雍正时粮食亩产按我另文计算为每亩谷 214 石, 合市制 21692 石, 每亩 369 市斤, 则 819 亿亩乘
0185 为粮食耕地; 71565 亿清亩合 7 亿市亩, 7 亿市亩×369 市斤= 258419 亿市斤 ( 原粮) 。
以上论述详见吴慧《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一文, 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
② 用王业键《清代经济刍论》一文中的数据, 文载《中国经济发展史论文选》上,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80 年版。
③ 《清文献通考》卷四,《石渠余记》卷四。
④ 吴慧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第 72 页。
⑤ 包世臣:《安吴四种》卷七,《说储》上。

・2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物占 85% , 则粮食耕地为 81075 亿市亩, 取整为 8 亿市亩, 粮食亩产量= 215 石 ( 清制) , 合市制
为 21809 市石g 市亩。 81075 亿市亩×385 市斤
市亩, 化成重量 ( 每石乘以 137 斤) 为 385 市斤g
= 3 10819亿市斤 ( 原粮) , 这是乾隆后期全国粮食的总产量, 即粮食生产的总能力, 农业发展的
总水平。
以乾隆四十九年 ( 1786) 年的人口数 ( 286 311 307) , 按每人平均粮食耕地 ( 2182 市亩) 来计
算, 每人平均的粮食占有量为 2182 市亩×385 市斤= 1 08517市斤 ( 原粮) 。
由此可见, 正是因为乾隆时粮食亩产的提高, 虽然人均粮食耕地缩小, 人均粮食占有水平
仍然居高不下, 在中国历史上, 汉唐宋明的全盛时期, 人均占有的粮食 ( 原粮) 数量都有近千斤
至一千斤出头, 清乾隆时的人均占有粮食数量之高也是清王朝鼎盛时期才有的, 人均粮食占有
数量正是衡量国家治乱强弱的一个国力指标。①
但是已如我在前揭论文中所提出的: 在中国古代粮食加工率低 ( 机器加工后大米小米的出
米率才提高) , 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 ( 原粮) 化为成品粮, 数字就并不高得惊人, 大致说来, 粟的
加工率为 60% ( 这是粗米, 50% 为精米) , 稻的加工率为 50% ( 这是粗米, 细米加工率为 38% ,
均见档案) , 杂粮大致亦为 60% , 麦磨粉为 84% , 如粒食及粉食加麦麸, 应与米一样看待, 豆粒、
玉米粒亦然。 汉代粮食综合加工率约为 60% , 唐宋明稻米产量比重增加, 综合加工率稍有下
降。清代, 因在计算中已以小麦、豆与米一样看待, 乘 2 化为原粮, 回到成品粮仍应除 2。如此则
成品折合率应达 60181% ( 南方为 5411% , 北方为 69% , 以其耕地面积比重加权, 南北各方内
部系以各种粮食的产量加权) 。 依这个比率推算, 清前期每人占有粮食的成品粮为:
1 08517市斤×016081= 66012 市斤, 取整为 660 市斤。
660 市斤差不多达到封建社会的人均粮食 ( 成品粮) 的最高水平。 这是社会安定时候才出
现的情况, 与正是乾隆“盛世”
的物质基础。
660 市斤的人均占有成品粮, 应该说是足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的。我在前
揭论文中说过: 清代一般的概念是“人一岁食米三石六斗” ② 一年三百六十日, 平均每人每日食

米一升, 即所谓的“以每人每日食米一升科之”③。 日食米一升 ( 清升) , 合 110355 市升, 一市升

大米重 115 市斤, 清一升大米重 11553 市斤, 月食三斗合 4616 市斤。 这个数字偏大, 大致是丁
男之食量, 而非“约老弱计之”的城乡男女大小平均所需的口粮。④ 包世臣在《齐民四术》中说:
苏州人四五百万口,“合大小口牵算, 每人岁食米三石”
, 即男女大小口平均月食二斗半米, 日食
0183 升, 合市升, 是日食 0186 市升, 112 市斤, 月食米 36 市斤, 这个数字说它是男女大小平均
的单纯的口粮倒还差不多 ( 包氏又说“中人岁食谷七石”
, 即合米三石半, 这数又大于男女大小
平均的人口粮数) 。
一个人月平均月食口粮更精确地说, 实到不了 36 市斤, 按今时实际水平, 非农业人口的人
均口粮是每月 3215 市斤, 农业人口大小男女平均则可按 3512 市斤计算, 古今人的食量变动不
很大, 清代也可按此计算; 以清代农、非农人口比例 ( 7 ∶3) 加权平均为 3414 市斤, 全年 41218

① 吴慧在前揭论文中语。 清以前各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见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书第 195 页。


② 《群经补义五・赋役》 : 夏忻在《学礼管释》 中也说“人一岁约食米三石六斗” 。
③ 《切问斋钞》卷十五。
④ 按照前些时候的粮食实际定量水平: 特重体力劳动为每月 51198 市斤, 重体力劳动为 42180 市斤, 轻体力劳动为
35118 市斤, 职员及脑力劳动者 31165 市斤, 大中学生 32162 市斤, 居民及 10 周岁以上儿童 29 市斤, 6- 10 周岁儿童 2515 市
斤, 3- 6 周岁儿童 17160 市斤, 不满 3 月为 9123 市斤。 吃商品粮的多数人口平均月食大致为 34146 市斤。

・24・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市斤, 合 2175 市石 ( 每石米 150 斤) 。 口粮以外的生活用粮 ( 糕点、熟食、豆、粉制品、酒、醋、酱
油、酱、豉等) 和生产用粮 ( 种子、饲料等) , 共占粮食总需要量的十分之三 ( 如粮食较充足这部分
数字的比例会增大, 粮食紧时比例会缩小, 但变动幅度不会太悬殊, 大约在 25- 30% 间, 其中
生活上的其他食用粮约占 17% , 农业生产用粮——种子饲料占 13% ) 。 口粮则占十分之七, ①
由此, 按人平均的口粮及其他食用粮及生产用粮为 2175 市石÷017= 3193 市石 ( 成品粮) 。 这
许多成品粮的重量是: 3193 市石×150 市斤= 58915 市斤, 取整为 590 市斤。
细析之,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平均年口粮为 413 市斤, 其他食用粮为 100 市斤, 生活用粮共
为 513 市斤 ( 成品粮) , 合原粮 844 市斤, 另外, 生产用粮为 77 市斤 ( 成品粮) , 合原粮为 12616
市斤, 连前合计为 970 市斤原粮。
以农业人口而论, 其年口粮为成品粮 3512 市斤×12 个月= 42214 市斤, 连同其他食用粮,
农业人口生活用粮共为: 42214 市斤÷〔017 ÷ ( 017+ 0117 ) 〕
≈ 525 市斤 ( 成品粮) , 合原粮 863
市斤。以非农业人口论, 其年口粮为 325 市斤×12 个月= 39316 市斤, 连同其他食用粮, 生活用
粮共为 39316 市斤÷〔017÷ ( 017+ 0117) 〕
≈ 489 市斤 ( 成品粮) , 合原粮 804 市斤。
660 市斤的人均占有成品粮, 说明产大于需, 还有剩余要纳入储备, 或增加消费。在这种情
况下, 日子是比较宽裕的。 这也就是乾隆盛世的一个标志。
清前期的粮食总产量、需要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几个综合指标, 就说这些, 这些固然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但对研究商业史来说, 更为关心的是粮食的商品量和商品率。 因为这是商品流
通得以扩大的主要的物质基础, 有足够的商品粮, 才能养活大量的工商人口、城镇人口, 发展多
种多样的经济作物和生产手工业品, 才能引起众多商贾在地区间的趋走奔波, 与商业、商人的
关系更为直接。 那么清前期的商品粮到底有多大数量呢? 下面以乾隆时为例来作些估算。
粮食商品量= 粮食总产量×粮食商品率, 一般在测估出一个商品量后就可依据粮食的总
产量来推算其商品率。 如前面已指出: 宋代的粮食商品率大致为 17% , 明代中叶的商品率为
16% ; 清前期的商品率因总产量大增而有下落, 可按 1517% 来估算 ( 约言之为 16% ) , 估算方法
是这样出来的:
已如上述, 清前期人均需用的粮食——口粮食及其他食用粮, 再加生产用粮, 共为成品粮
590 市斤, 按 60181% 的加工率折算, 化为原粮为 970 市斤 ( 不能仅以口粮来计算, 并且不能以
原粮 500 斤来计算) 。 这么多的需要量, 多少是自给性的, 又多少是商品性的? 各占比例多大?
漕运年 400 万石 ( 清石, 一石合 110355 市石) 米, 合市石市斤 ( 一市石米 150 市斤) , 总计为
62 130 万斤米, 折成稻谷 ( 一折二) 为124 260 万斤, 即 1214 亿斤 ( 原粮) , 此数供应京师皇室贵
族及官兵俸饷之用, 基本上不是商品粮; 另外, 乾隆时 ( 二十九年) 有绿营兵 64 万, 分驻各地, 也
吃军饷, 年需供粮 64 万人×970 市斤= 612 亿斤 ( 原粮) , 两者合计为原粮 1816 亿斤。 乾隆 ( 四
十九年) 的粮食总产量为 310819 亿市斤 ( 原粮) , 1816 亿斤约占总产量的 016% 。 ( 官吏薪俸发
俸银, 不用粮, 仅漕粮兵饷占总产量比重很低。)
地主家人口 ( 包括为其服役的人口) 约占全人口的 10% ②, 乾隆 ( 四十九年) 人口 2186 亿,
其 10% 为 01286 亿, 每人平均口粮、其他食用粮也按 804 市斤计, 总计为原粮 229194 亿斤, 占

① 参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 64 页。
② 地主有住农村的, 但很大部分住城市和镇上, 此处平均按占城乡人口的 10% 计算, 而不视为地主人口占农业人口的
10% 。

・2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粮食总产量的 714% 。
清代有一部分官田: 旗地、边疆屯田、学田所产粮食供旗地官兵、屯军以及县学赡给贫士之
用。据计算全国旗地有三千五百三十万多亩, 亩产 212 石 ( 原粮) , 产粮7 766万石; 边疆屯田: 新
疆 1518 万亩, 亩产 1173 石; 关外口外屯田 66 万亩, 亩产 115636 石, 共计产粮 13015 万石 ( 内
地直省屯田有 48 万顷, 属军屯者其需粮数已计入绿营兵中, 属民屯- 召人佃种者, 其需粮数计
入 农业人口中, 均不必重复计算, 故直省屯田不涉及) ; 学田11 580 余顷 ( 乾隆时) , 亩产也以
212 石计, 产粮 254 万石。①这几项地土总计产粮8 15015 万石, 合原粮 111166 亿斤 ( 一石按 137
斤计) 。 占粮食总产量的 3159% 。 这部分数字自己消费与商品粮关系不大 ( 按: 清代各省还有
“基地”、“园地”、
“养廉地”等名目的公田, 可生产粮食供官员消费, 故上述数字不会偏大) 。
清代也有社仓之制。 州县乡村的社仓粮是救济性质的, 其消耗数量非来自商品粮, 应直接
从粮食总产量中减去。按“正赋一两加纳谷一石”《
( 清史稿・食货志》
) 的比例推算, 一年的社仓
谷为田赋银2 991万两, 合谷2 991万石, 折成 40198 亿市斤, 占粮食总产量的 1132% ( 常平仓新
谷买补, 陈谷推出, 以陈换新, 是周转性质, 有进有出, 一方面减少商品粮, 一方面增加投入市场
的商品粮。 如存七粜三, 则常平仓谷当有增加, 但储存太多, 超过定额, 又会下令减贮。 一般而
论, 常平仓稻谷应保持一定的数额, 如乾隆十三年十九省贮谷3 370 余万石, 约合 46 亿斤, 在此
前提下, 增减会有一定程度的抵消, 其余粮究竟应以多少作为粮食总产量的减项无法细算, 与
社仓谷之需自总产量中减去有异) 。
清代的非农业人口 ( 基本上住在大中城市、县城、镇上) 一般说是占总人口的 30% 。即前已
提到的, 时人所记的“十人之中科农民七而士工贾三” ,“此四民之中为农者居十之七, 而士工商
与 庶人这在官者居十之三” 。《切问斋文钞》( 卷十五第 9 页) 上的这两段话可引为重要的依
据②。 30% 的非农业人口中间, 兵士及地主、旗人、屯田、赡学、济贫等几部分人, 不吃商品粮人
的耗粮总数共占总产量的 12191% ( 714% + 016% + 3159% + 1132% ) 。
70% 的农业人口其口粮及其他食用粮 ( 包括加工用粮) , 总数是: 2186 亿人×70% ×525 斤
( 成品粮) ÷016081, 2186 亿人×70% ×863 斤 ( 原粮) = 1 727173亿斤 ( 原粮) , 占粮食总产量的
55157% 。 这是自给性的消费, 不属于商品粮。

① 屯田数据均来自吴慧在《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一书第五章“屯田”一章中的有关内容。学田、旗地用《清史稿・食货
志》 、吴慧《清前期北京、河北地区粮食亩产蠡测》( 载《北京社会科学院》1991 年 4 期) 的有关数字。
② 乾隆时 ( 三十五年) , 人口按 2125 亿计, 耕地按 915 亿亩计, 全国平均人均耕地为 4122 市亩, 一户农家五口人三十
亩地一头牛, 人均六亩, 4122÷6 亩= 7014% , 约言之, 农业人口仍可按 70% 计算。即非农业人口约为 30% 。即使实际上有些
出入, 但非农业人口决不可能小至 10% , 只有三千几百万人。因为只有在全国人均 4122 亩, 农业人口人均 4166 亩的条件下,
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在全国从北到南, 农业人口人均占地 4166 亩 ( 户均占地 23 亩) 这种比例当时是不存在的。
清代方志中反映的非农业人口占 30% 上下并非少数 ( 见刘秀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第八章中所用资料) 。据
不完全的统计, 如广东高要县工商人口比例占 32133% ( 士工商合起来比例当更高些, 下同) , 连山厅 28157- 3715% ( 各省总
计工商人口占 25% 左右) , 广宁县竟达 6817% ; 福建福安县占 35% , 古田县 25—30% ; 江苏高淳县 42125% , 泰州近于 30% ,
浙江在 25% 以上; 江西铅山县 50% 以上; 安徽黟县 84184% , 来安县 27195; 湖南巴陵县 20% ; 湖北黄安县 20- 30% ; 四川温
江县 23192% , 荣经县 33133% , 铜梁县 47154% , 郫县 27% ; 云南蒙化县 30% 。 这是南方地区、工商业发达地区, 工商人口比
例更大。至于北方地区工商比例要低些; 直隶的延庆工商比例为 14127% ( 加上士, 比例要高些, 下同) , 束鹿为 12188% ; 山西
文水占 23157% ; 河南浙川占 16119% ; 山东通计 12% , 但诸城为 20145% , 章丘 50% , 沿运河、沿海商业发达地区比例是较高
的。陕西约占 15% 左右; 新疆叶城县为 13188% , 皮山县为 15159% , 也有比例在 20—30% 者 ( 浮远 22136% , 伽师 2517% , 沙
雅 20% , 阜康 30% , 和田 36162% ) ; 东三省锦县 28164% , 义州 26184% , 西安县 21124% , 也有 10% 上下的。总之北方地区工
商人口比例虽有较低的, 但与其较高的县分平均, 更与南方地区的高工商人口县平均, 数字会向上拉高。从全国范围、宏观地
看, 如果资料更加完整, 再考虑士工商三者的人口比重, 非农业人口提高到 30% 也有可能, 所以上面说工商人口及包括士三
者的人口比例占 30% , 并非毫无根据的猜测。

・2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另外, 农村中生产性所用的粮食 ( 种子、饲料等) 约占总产量的 13% ( 用宋代计算商品率时
的比例) , 也应剔除之。
减去以上各项 ( 12191% + 55157% + 13% = 81148% ) , 总产量中可余 18152% 。 其中一部
分可作为商品粮进入流转, 供城镇人口中籴粮而食的人口作口粮及其他食用粮之用; 另一部分
是 城乡人民食用有余的粮食, 可纳入储备者。 后一数字是 2186 亿人口粮及其他食用粮
2 411153 亿斤 ( 286 亿×844 斤) , 自总产量 310819 亿斤中减去, 再减去生产用量 404116 ( 亿斤
( 3 10819亿斤×13% ) , 余数 293171 亿斤, 即为供给大于需求的储存 ( 乾隆时粮价上涨, 原因是
外来白银流入数量多, 银价降低, 并非意味着粮食供给不足, 故而价格上涨 ) , 占总产量的
9145% 。 设储存中 30% 在城镇 ( 70% 在农村, 农家储粮及义仓谷之除按正赋摊派外的部分, 其
来源均不外乎出自这部分农村余粮) , 约占总产量的 218% ( 常平仓如籴谷增储, 其数应包括在
内) 。 这个相当大的数字对商品率关系甚大, 决不能全然弃之不顾。
非农业人口的口粮及其他食用粮共需 2186 亿人×30% ×804 斤= 689183 亿斤, 占总产量
的 22119% , 减去其中地主、士兵等不吃商品粮人的粮食消费量 401136 亿斤 ( 310819 亿斤×
12191% ) , 需向市场购买的口粮及其他食用粮为 288147 亿斤, 占总产量的 9128% ( 宋代为
11171% , 比例数较高, 当与总产量较低有关) 。
消费 9128% + 储备 218% = 12108% , 这是非农业人口购买的商品粮占总产量的比率。 由
于总产量大大增加 ( 倍于宋) , 非农业人口吃商品粮的数量未按比例增加, 故占总产量的比率有
所下降 ( 9128% ) 。
清代经济作物较前代发达。 据较细致的估计, 茶农、蚕农、集中产区棉农连同蔗农、烟农及
渔民、灶户等, 总共不下一千万户, 即五千余万人① 如前每人需用生活及生产粮共 970 市斤 ( 原
粮 ) , 以其三分之一须购入商品粮计, 共需原粮 161 亿斤 ( 为宋代十倍) , 占总产量的比重为
5118% 。 ( 此数包括生产用粮, 故不偏小。)
上述的 12108% + 5118% = 17126% , 是估算的清前期的粮食商品率 ( 包括非农农业人口
及农业人口中的经济作物区人民) 。
清前期的非农业人口形成的商品率下降很大, 但连同农业人口 ( 经济作物区) 的总的商品
率数仍与明宋接近或降得不大, 主要原因是清代经济作物迅速发展 ( 种植面积自过去的 6% 提
高至 15% ) , 在农村中吃商品粮的人数大大增加, 这就促使商品率一定程度的回升。
按 照 17126% 的商品率来计算, 清前期 ( 乾隆后期 ) 的商品粮数量可达3 10819 亿斤×
15174% = 53616 亿斤 ( 原粮) 。② 这就提供了如此庞大的粮食市场的商品来源。与历史比较: 宋
代粮食总产量 1518164 亿斤×16199% 的商品率, 商品量为 258102 亿斤, 清鼎盛时期的商品量
比之扩大为 2 倍多。 如前所述, 明末耕地 730 万顷, 粮食耕地以 90% 计, 为 6157 亿亩, 合 6105
亿市亩 ( 明一市亩 = 019216 市亩 ) , 粮食亩产按 346 市斤g
市亩计, 总产量为2 09313 亿斤×
16% 的商品率, 商品量为 335 亿斤 ( 原粮) , 清鼎盛时期的商品粮也比之有 60% 的增长。从粮食
商品量的这一重要方面, 也可看出清前期市场的扩大和商业的繁盛。除了地方性小市场和区域
市场内的粮食流通外, 相当部分的粮食是依靠当时的商人活跃地进行长距离的贩运贸易, 在广

① 用吴承明在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 319 页中的数据。 史志宏计算经济作物及其他经营的人口为 7600 万


人, 一半购粮, 总数为 222 亿斤。
② 史志宏估计商品粮总量约为 436 亿斤, 占粮食总产量的 1414% 左右。

・2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阔的国内市场上较有效地调剂余缺的。
宋、明、清前期的粮食商品率中有增减, 但变动幅度不是很大的, 只是围绕着百分之十几作
上下的摆动。在农业生产力无突出提高以前,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和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
粮食消费水平没有突出的太大的变化的时候, 在粮食的总产量与总需量的增减及相对比例没
有太大的变化的时候, 作用于商品率增减的各种因素相互抵消以后, 商品率大体上应该是比较
稳定的, 不会过高地超过非农业人口中吃商品粮的人在全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宋、明、清前期
的情况就是如此。 大约在 16% 至 17% 之间上下摆动是一个历史的规律性现象, 并非计算的巧
合。 上述计算商品率所处的这三个时期的具体时刻 ( 宋末叶、明中叶、清中叶) 正当封建社会的
繁荣阶段, 粮食供给满足需要, 其商品率是比较富裕的商品率, 与后来粮食总产量减少, 需求不
能减少, 而商品率反而升高的虚假现象, 不可等量齐观。
清前期比较宽裕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商品量以及比较富裕的商品率并没有能够保持多久。
由于乾隆后期以来人口持续迅速增长, 耕地面积增加却不多 ( 嘉庆七年因受白莲教起义等影
响, 人口一度回落到三亿以下) , 嘉道时人地比例就越来越缩小。 嘉庆十七年 ( 1812 年) 人口已
上升至361 691 231人, 道光十三年 ( 1833 年) 人口为398 942 336人, 二十一年 ( 1840 年) 更达到
41128 亿人。耕地面积虽无统计, 但从其中国家掌握的赋田 ( 额田) 亦可知其趋势。如乾隆 31 年
( 1766 年) 赋田为 78017 万余顷 ( 时人口为208 095 795) , 49 年 ( 1784) 即减至 76015 万余顷, 嘉
庆 17 年 ( 1812 年) 虽增至 78819 万余顷, 道光二年 ( 1822 年) 却又落至 75614 万余顷, 道光十三
年 ( 1833 年) 更降为 75612 万余顷, 人口为398 942 036, 耕地面积徘徊不进, 人均占有面积就不
断缩减。以赋田计, 人地比例, 由乾隆 31 年的 3175 亩 ( 清亩) , 降至 49 年的 2166 亩, 嘉庆 17 年
降至 2118 亩, 道光 2 年为 2103 亩, 道光十三年只有 1186 亩了。不以赋田, 而以全部耕地计, 人
均土地自然要大些, 但也大得不多, 以最大的估计, 鸦片战争前全国耕地为 11147 亿市亩 ( 史志
宏估计) , 平均每人耕地为 2178 市亩, 粮食耕地为 2136 市亩, 已大大少于乾隆之时。 如果说乾
隆 时 的 人 均 粮 食 耕 地 2182 市 亩, 尚 不 算 紧 张, 则 到 人 均 粮 食 耕 地 2136 市 亩, 即 减 少 了
16130% 后, 影响就大了。 即使亩产不降低, 人均占有成品粮与人均粮食耕地作同比例的减少,
其数字当为 660 市斤× ( 1- 16132% ) = 552 市斤 ( 原粮为 90717 市斤, 取整为 908 市斤) , 已不
能满足上述的各人的口粮及其他食用粮生活用粮的 590 市斤成品粮 ( 原粮为 970 斤) 的需要
了, 更谈不上有余粮纳入储备了。何况亩产还有所下降, 故人均粮食占有量当亦减少更多, 其与
需要量的缺口也就更大。
表现在商品粮上, 即使粮食总产量不减, 粮食的商品量也不缩小 ( 或减少不多, 增之有限) ,
但由于人口的增加, 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缩小, 每人平均的自给性的粮食消费量和可向市场购买
的粮食商品量就同时减少。而且在封建社会是减少的主要是农民和穷人, 地主和富人是不会少
吃少占的, 在这已不断缩减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商品量后面, 更掩盖着悬殊的贫富不均! 何况
在战乱时期, 劳师糜饷, 粮食生产破坏, 消耗却大增, 可投向市场的商品粮更会减少。总之, 在人
口增长的同时, 穷苦大众的粮食消费量的减少是更为显著的, 决不仅仅是人均占有粮食减少
1613% 而已。 清王朝由盛转衰, 在粮食的由宽变紧上面正敏锐地表现出来。 生产粮食的农民,
他们的口粮已降低到实际需要要之下, 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矛盾加剧, 除了农民起义 ( 上述的白
莲教, 后来的太平天国) , 别无其他出路。
人地比例缩小, 人多地少, 粮食不足, 这就是史学者们常说的“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
问题” 。 当时的许多社会现象都是人口膨胀、粮食成为问题所带来的: 如市场上米价腾贵、清政
・2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府劝民开垦, 奖励洋米进口, 国内移民, 人民冒禁偷移东北、内蒙、台湾和南洋, 开垦山林、沿海
岛屿和江滨海口的三角洲, 被排出“生活边缘”
的人群则沦为流民, 等等。而官府提倡、人民乐于
栽种玉米与甘薯也正与十八九世纪人口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人们增加过快, 不仅影响于当
时, 而且这个庞大的人口基础数字, 随着自然增殖而继续扩大, 对以后几十年以至更长时间的
社会经济和商品市场还在发生着严重的不利的影响。

五、清后期的粮食商品率
鸦片战争后的清后期人口膨胀, 人地比例缩小, 粮食劳动生产率下降, 农民已不能象过去
那样可提供足够的多余粮食供养很多的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 如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 316
人) , 城市也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收非农业人口进城, 这样城市人口就不能保持占 30% 的
比例 ( 虽然商埠兴起, 近代城镇人口比例却下降到百分之十几) 。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中有过剩的人口处于无业或半就业的饥饿状态, 因此农村人口就会不正常地流动, 拥入城
市。这种种比例关系就会比正常时 ( 如乾隆时) 发生变化, 伴随亩产减少、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
人们 ( 农村中) 的粮食消费压缩到正常时的标准以下, 是其突出的表现。
粮食的总产量须自全国粮田面积与平均粮食亩产两数字乘得。耕地面积 ( 百万市亩) , 1873
年为1 210; 1893 年为1 240 ( 珀金斯资料) ; 1911 年为1 301 ( 吴慧计算) 。粮田占 85% , 1873 年为
1 028, 1893 年1 054, 1911 年1 106。 粮食亩产缺乏资料, 只能按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田面
积的公式来推算。人均粮食占有量可按 696 市斤 ( 原粮计) ( 不是按 600 市斤计) , ① 这样, 粮食
亩产为 1873 年 23617 市斤; 1893 年 254 市斤; 1991 年 25618 市斤。 粮食总产量为: 1873 年
2 43313亿斤; 1893 年2 677116亿斤; 1991 年2 83918 亿斤。 前两者总产量绝对数都比乾隆后期
的3 10819亿斤减少, 1911 年中有回增, 但人口增长更快, 由 2186 亿增至 4108 亿 《
( 清续通考》
数) , 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就由乾隆时的1 08517市斤, 降至 696 市斤。只是机器加工采用、高出
品率的粮食品种 ( 玉米薯类) 的推广, 粮食综合加工率由 60131% 提高至 76% ②, 人均占有的原
粮折合成品粮为 696 市斤×0176= 528196 斤, 比乾隆时的 660 市斤亦减少了二成多。
在上述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情况下, 粮食的商品率和商品量应如何计量呢?
先以 1893 年 ( 代表甲午战争前) 为例。
据章季闵《中国就业人数的估计》中所说: 1929- 1933 年间, 农业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
44108% , 占全国总人口的 33132% 。33132% ÷44108% = 7516% , 此 7516% 即为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例 ( 农业劳动力g
总人口÷农业劳动力g
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g
总人口) ; 非农业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为 2414% 。当时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几, 非农业人口比例如此之高,
主要当系过剩农民流入城市而未包括在籍统计之内。 清后期缺乏资料, 姑借用这一比例关系。
1893 年人口为 3185 亿 ( 用王业键资料, 中间因战争丧乱人口损减, 故未至 4 亿 ) , 按

① 出处见吴慧:《清代粮食亩产的计量问题》一文, 文载《农业考古》1988 年 1 期 63 页。 文中根据 1914—1918 年稻谷、


小麦、玉米、高粱、小米、薯类、大麦、杂粮、大豆九类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而得的播种面积亩产 (19519 市斤) , 乘以粮食
复种指数 ( 借用三十年代数字) , 化为粮食耕地面积亩产 (246 市斤) 。 粮食耕地面积亩产 246 斤×人均粮食耕地 283 市亩=
696118 市斤, 取整以 696 市斤计算。1873—1911 年每人粮食占有数都按此填列。实际上 1911 年及其以前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会大于 696 之数 ( 因人口没有 1911 年以后之多) , 与之相应 1911 年及其以前的亩产可能比按 696 斤计算的数字要大些。 国
外学者按每人平均占有粮食 600 斤 ( 原粮) ×人口数来计算粮食总产量, 600 斤偏小, 故总产量也是偏小的。
②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为产量研究》, 206、207 页中的数据, 此乃借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数字, 有的著作按 70% 计算。
今时粮食的综合出品率大致为 80% 。

・29・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414% 计算非农业人口, 其绝对数为 019394 亿人。 非农业人口中地主人口仍按占总人口的
10% 计, 而由于漕运由政府改折而终至停办, 在京官吏俸米亦早已改给俸银, 在外官吏同样发
俸银不给禄米, 旗地租和学田租也不断由实物改收货币, 实物经济比重大减, 城市中吃商品粮
的人大体上就是占总人口 10% 的地主以外的其他人等了。 2414% - 10% = 1414% , 是清后期
非农业人口中吃商品粮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明代仅占 12181% ) , 其数为: 3185 亿×1414%
= 015544 亿人。 如前所述, 清代非农业人口人均口粮及其他食用粮 ( 生活用粮) 共为 489 市斤
成品粮, 折还原粮为 489 市斤: 加工率 0176= 64314 市斤。这部分人 ( 5544 万) 通过市场购买的
商品粮共为 015544 亿人×643 市斤= 35617 亿市斤。 比清前期非农业人口中吃商品粮人购粮
( 口粮及其他食用粮) 288147 亿斤, 增加 68123 亿斤, 原因很突出就是: 不吃商品粮的人少了,
吃商品粮的多了。( 农业人口年均用粮包括口粮及其他食用粮为 525 斤÷0176= 690 斤原粮) 。
清后期, 经济作物比前期有更大的发展, 据估计, 茶、蚕、棉、蔗、大豆、果、菜、种罂粟等农
户, 连同渔民、盐民等不下1 500 万户, 7 500 万人①, 如前, 农业人口人均需用生活用粮 ( 口粮及
其他用粮) 525 市斤 ( 成品粮) 、生产用粮 77 市 ( 成品粮) , 两者共计 602 市斤 ( 成品粮) , 以 0176
的加工率合原粮为 792 市斤, 每人平均补充粮食仍按 1g 3 计算, 即 792 市斤÷ 3= 264 斤 ( 原
粮) , 7 500万人共需补充商品粮 198 亿市斤。
造酒、酱、粉所用的粮食已包含在前面口粮及非口粮食用粮的 643 斤中, 不须再算, 以免重
复。棉布上浆用面粉估计年需 3717 万担, 也只小部分用商品麦② , 很难分辨, 且数字很小 ( 数千
万斤) , 在计算商品粮也就略去不计。
总计, 非农业人口及农业人口中经济作物区居民所需的商品粮共为 35617 亿斤+ 198 亿
斤 = 55417 亿斤, 占粮食总产量 ( 1893 年) 2 677116 亿斤的 2017% , 这就是甲午战争前的粮食
商品率。
粮食总产量 2677116 亿斤减去 13% 的生产用粮 ( 种子、饲料, 用过去的比例) 以及地主用
粮 24716 亿斤 ( 3185 亿×10% ×643 市斤) 剩下的生活用粮2 08115 亿斤, 35617 亿斤用于非农
业人口, 则可用于农业人口的生活用粮为2 08115亿斤- 35617 亿斤+ 198 亿斤 ( 经济作物区补
充) = 1 92218亿斤, 农业人口为 3185 亿人×7516% = 2191 亿人, 平均每一农业人口生活用粮
摊得 66018 斤, 低于全国平均的每人粮食占有量 696 斤。66018 原粮折成品粮食 502117 斤, 平
均每月 41184 市斤, 比正常的粮食消费水平 42175 市斤, 少了 0191 市斤, 其中粮区 ( 不含经济
作物区) 降得更多, 其生活用粮为 208115 亿斤- 非农业人口商品粮 35617 亿斤- 经济作物区
198 亿斤×3= 1 13018亿斤, 按粮区农业人口 ( 219 亿万人- 0175 亿人) 平均, 每人只有 525195
斤, 折成品粮食只 399172 斤, 平均每月就只有 33131 市斤。在中国历史上农民家庭男女大小平
均月食米 3512 市斤 ( 净口粮) , 要保持口粮, 其他食用粮就不能不压缩到正常水准之下。粮区的
人口用粮甚至降到不足口粮的最低界限。 在不能满足粮食总需求, 靠压低消费水平的情况下,
商品率中自然谈不上有纳入储备的部分。
再看看 1991 年辛亥革命前夕的状况。
这年人口数达 4108 亿, 农业人口为 4108 亿人×7516% = 31084 亿人: 非农业人口为 4108
亿人×2414% = 019955 亿人; 粮食总产量为 13101 亿市亩×0185 ×25618 斤= 2 33918 亿市斤
( 原粮) , 合成品粮2 158156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仍为 696 斤原粮, 529 斤成品粮。

① ②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 300 页; 第一卷 320 页。

・30・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非农业人口中吃商品粮的人仍按 1414% 计算, 人均用粮仍作 643 市斤原粮, 共需商品粮:
4108 亿×1414% ×643 市斤= 37718 亿斤。
经济作物又有发展,“虽然种植茶叶、靛青等的面积缩小, 但棉、桑、烟叶和油料作物的面积
扩大, 总的看, 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比 1894 年增加 30% 左右, 即1 950万户” 。仍按每人平均补
充原粮 264 斤计, 这部分共需购入商品粮 ( 每户 5 人, 共9 750万人) 25714 亿斤。
以上两项合计: 37718 亿斤+ 25714 亿斤= 63512 亿斤, 比清前期商品粮增加。 63512 亿斤
- 53616 亿斤= 9816 亿斤。 63512 亿斤÷2 83918 亿斤= 22137% , 这是国内生产的粮食的商品
率, 比甲午战争前提高了 1165% , 商品量的增加, 全部由于商品率的提高 ( 总产量减少) 。
这一时候, 大米进口迭增, 大豆小米则出口, 相互抵消合 21118 亿斤, 是净出口的商品粮,
加上这笔数字, 则商品率应达 23111% 。
粮食总产量2 83918 中除了保证 13% 的生产用粮 369118 亿斤, 总人口中地主的用粮 ( 262134
亿斤) 、非农业人口中吃商品粮的人的生活用粮 ( 37718 亿斤) 以外, 余额1 83015亿斤加上补回经济
作物区用粮 25714 亿斤, 再减去出口粮食 21118 亿斤, 可留在农村的粮食为2 066172 亿斤, 平均每
一农业人口可用粮2 066172亿斤÷31084 亿人= 670 市斤。 约合成品粮 509 斤。
人口膨胀, 亩产下降, 人均占用粮食比清前期缩减, 而商品率却有所提高 ( 由清前期的
17 % , 提高到 20+ % → 22+ % ) , 具体说来提高在这几个地方: 一是由于非农业人口中吃商品
+

粮 的比例的上升了 ( 1414% ) , 其用粮占总产量的比例也先后增长至 13132% ( 1893 年 ) 和


13130% ( 1911 年) ; 二是由于经济作物区需购买商品粮的人数增加, 其补充的粮食占总产量的
比例先后为 714% —9% ( 1893- 1911 年) ; 三是有出口数字; 四是以压低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
为条件, 贫困的农民因以白银交租税 ( 清政府转嫁赔款负担而增加赋税) 而需出售粮食, 不但出
售其有余产品, 而且部分必要产出也被迫出售了。所以这种商品率的提高可称之为紧张的商品
率, 虚假的商品率。 而且对一部分受剥削的劳苦大众那简直是饥饿的商品率。 乾隆时, 人均粮
食消费水平 ( 口粮及其他食用粮) 为 513 市斤成品粮, 农业人口尤高于此数 ( 口粮较高) , 应达成
品粮食 525 斤, 原粮 863 斤, 清后期农村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下降至成品粮 502 斤或 509 斤, 减
少了 414% 或 3% , 这就是商品率提高所付出的代价。
再从总的说, 清后期比之清前期,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中有降低, 但总人口数大增,
非农业人口绝对数也是大大增加了。 因而其对粮食总的消费量相当程度上超过了清前期。 另
一方面, 粮食总产量却比清前期缩减了 14% ( 1893 年) 与 9% ( 1911 年) 。 需要扩大, 而供给减
少, 商品率自然会更显著升高。 在这里, 也可看出紧张的以至饥饿的商品率的含义所在。 清后
期的情况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粮食商品率变化的一种新类型 ( 在清以前各朝的衰世, 农民为纳税
等原因被迫出售必要产品, 也有引起商品率不正常增高的情况) , 从商品率数字升降之大上可
见其变化的突出。进入二十世纪, 商品率的虚假上升现象仍在继续, 并且有变本加厉的发展 ( 商
品率达到 30% ) ①。

① 20 世纪商品率的虚假上升仍然是随人口增长商品粮需要量有增无减而粮食总产量无增有减这两种因素所造成的。
据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一文中所示: 1914—1918 年粮食总产量为2 83311亿市斤, 1924—1929 年为2 73813
亿市斤, 1931—1937 年2 41318 亿市斤, 1938—1947 年为2 28714 亿斤, 这些都小于清乾隆时的粮食总产量, 而人口却增加了
两亿。 直到 1952 年粮食总产量始超过3 000亿斤 (3 278 亿斤) , 以后逐年有增加, 但人口数字太大, 人均粮食占有量一时仍不
如乾隆之时 ( 人均原粮千斤, 成品粮 660 斤) 。如 1982 年人均占有 696 斤原粮, 合成品粮 562 斤 ( 出品率为 018082) , 仍低于历
史上的高水平; 近年人均占有原粮 800 斤, 合成品粮 647 斤, 始与之接近。

・3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附记
关于唐代以至汉代的粮食亩产, 诸家看高看低, 出入较大。 为增强本文中所述亩产的可信
度与说服力, 于此再多说一些, 以供鉴别。
( 一) 唐代的粮食亩产问题
唐代粮食亩产, 一般说是亩产粟一石。主要根据是《新唐书・食货志》 :“田以高下肥瘠丰耗
为率, 一顷出米五十余斛” 。 即每亩产米 015 斛,“每米六升折粟一斗” , 亩产应为粟 813 斗。 如
所产是稻, 稻之出米率为 4617% , 则亩产为稻谷 1107 石。 唐至五代,“两浙田税亩三斗”( 两税
法后) , 唐地税十分取一, 亩税三斗就是亩产三石 ( 稻谷) 。两浙仍用“浙尺” , 与唐小尺相当, 两浙
并沿用六朝旧量小斗, 以小量计即是大量之亩产一石。 此外,“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 收
谷四十余万斛” , 大致也是亩收谷一石。 开元时裴耀卿上疏言:“营公田一顷” 得收“一年不减一
百石” , 可见亩产一石 ( 唐大量, 合六市斗) 是大家可以承认的, 问题是这个亩有多大。
按: 唐代的亩亦有大亩与小亩两个概念。 “度田以步, 阔一步, 其长二百四十步为亩, 百亩为
顷”
。这是大亩。“授田之制” 的“应受田”即按大亩计数, 田令及算书中多有记载。不过, 实际上
授田往往不足 ( 只授几成) , 主要因为一丁“应受田”八十亩 ( 露田, 合市亩 43149 亩) , 实际上种
不过来 ( 直到清代, 一个上农夫还只能治小田十二三亩, 旱田可多些。 宋代北方耕作“一夫有田
二十亩” , 合市亩也不过十八亩而已) , 不利于精耕细作, 也无这么多土地可授。只有有剩田的宽
乡, 才会按大亩授足田数, 其中有鼓励垦荒和限制占田最高额之意, 但每年所授土地太多, 只能
粗放耕作或两年轮耕一次, 在狭乡, 名义上的应受田是据以核定赋税之田数, 实受田数小于应
受田则有促使农民精耕细作以尽地力的用意。 如李翱翱在《平赋书》 所说, 百里之州“一亩之田
岁不下粟一石” , 可耕田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亩 ( 经核算, 是按二百四十步计算的大亩) , 每亩收粟
一石 ( 什一之之税) , 共收租粟三十四万五千六百石, 这就是按大亩定产计税之例证。
在大亩概念通行的同时, 百步为亩的小亩的概念其实并未消失。上面所举的几个亩产一石
的材料, 其亩即都是小亩, 而非大亩所产。如: 两浙亩产三石, 既然这里仍用“浙尺” , 与唐小尺相
当, 量用小量, 亩自然也是百步计算的小亩。 “营公田一顷” , 每户“给五亩充宅”
, 一顷百亩田、五
亩宅, 定是百步为亩之小亩, 如为大亩, 无此耕作能力, 宅地也太大 ( 见正文注③) 。屯田“人耕百
亩” , 包括一半休耕地在内, 即实际耕五十小亩, 如每年种百亩, 也无此耕作能力 ( 汉屯亩卒一人
耕二十大亩, 合四十八小亩) 。 而大亩每亩定产一石 ( 李翱语) 则是粗放经营的产量或有按数量
较多 ( 大亩) 的应受田计税促进精耕之意。 小亩是实际的耕作亩, 标准的耕作亩, 与大亩之为财
税负担亩并存未废, 自古已然。 并非汉唐只有一种亩法: 240 方步为亩的大亩。
唐代的亩积, 我在《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书中已指出: 当时五尺为步,“五尺步”之尺
是 沿用北周以来“即以调律并用均田度田”的“铁尺”( 即唐小尺, 理由已于书中申说, 此处不
赘) , 一尺长 241578 厘米, 241578 厘米×5= 122189 厘米为一步之长, 百方步为亩之小亩亩积
为 1221892 ×100= 115101952 平方公尺×100= 151102 平方公尺= 012265 市亩。 唐代的亩小
于汉亩 ( 一小亩合 01288 市亩, 等于 01786 汉亩) , 蒙文通先生说唐亩比汉亩小, 百亩只合汉七
十亩, 近之。正因为唐亩亩积缩小, 所以唐均田制中规定的受田数就大于过去 ( 北魏一丁受四十
亩, 唐受露田八十亩) 。
以小亩计, 亩产一石合汉亩汉量为 3181 石, 再考虑到种豆产量低的因素, 打一个九四折,
合汉量为亩产 3157 石, 折今时市制为 334 市斤g
市亩。 ( 见前揭书)
唐代垦田数, 据我在另文中算细帐, 所得结果, 全国为1 058 万余顷, 比应受田少了 380 万
・3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顷。唐代人口 ( 加上隐户) 接近六千万。人均耕地折市制为 4 市亩 ( 31994 市亩) , 人均粮田 3177
市亩 ( 经济作物面积占 6% ) , 人均占有粮食数量为 334 市斤×3177 市亩= 1 259 市斤 ( 原粮) 。
粮食生产多, 故盛唐时社会就比较“殷富” 。开元年间就正是诗人所说的“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
仓库俱充实” 的全盛时代, 连年丰熟, 粮价很便宜。
有的学者计算, 唐代是 240 方步的大亩亩产一石, 折市制是 100 多市斤g 市亩。已如上面指
出的, 这乃是在粗放经营条件下的亩产 ( 论者自己也说“其耕作制度还比较粗放” ) , 不足以反映
唐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唐代农业生产比之汉代又有一定进步, 说唐代粮食一般都是粗放耕作,
这是很难找到根据的。
唐代粮食低产论者好以大尺大亩、应受田数来衡量当时的耕地面积 ( 唐亩 = 017829 市
亩 ) 。 如果按开元时的应受田1 440 余万顷, 并按 240 步、大尺为亩计算, 这样, 垦田数将合
1 127137 万顷 ( 市亩) , 减去 6% 的经济作物, 粮田为1 059173 万顷 ( 市亩) , 即达 10159 亿市亩。
固然, 这样作可扳回人均粮食占有量大趋缩小之势, 但人均占有粮食耕地数则又变得太大, 大
而无当了: 每人粮田为 1717 市亩。此数大大高于唐以后人均的粮田面积 ( 折市亩) : 宋 3175 亩,
明 3123 市亩, 清前期 ( 乾隆时) 2183 市亩。 按总耕地数表示更是大得出奇: 清乾隆时 ( 四十九
年) 人口接近三亿 ( 2186 亿) , 耕地总数不过 915 亿市亩, 唐代人口六千万粮食耕地总数却达十
亿五千多万亩, 这怎样能算是合理? 即使按照汪 先生的唐垦田八百五十万顷 ( 大亩大尺) 的估
计, 合市制也达 6165 亿市亩, 由此, 与六千万人相应的全国总耕地数及人均耕地数, 岂非仍然
过大? 看来唯有按小亩计, 唐代的人均耕地 ( 4 市亩) 、人均粮田 ( 3177 市亩) 以及耕地总数 ( 合
219 亿市亩) , 粮田总数 ( 合 2126 亿市亩) 才能和以后各朝的有关数字相互衔接, 贯而通之。
( 二) 汉代的粮食亩产问题
汉代的粮食亩产问题, 我在《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一书中已考之綦详, 运用了多种方法
( 典型资料法、租税比例法、供养人数法、产消平衡法) , 对照比较, 计算了中等土地一般年景条
件下,“标准耕作亩”( 小亩) 的亩产量, 并同汉代粮食的低产论进行了商榷, 但对这个问题至今
仍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是出于看问题角度的不同。
我根据荀悦《前汉书》 记文帝二年晁错之言:“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作者不过二人, 其能耕
作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 算出粮食亩产是粟三石。 这里的亩是百步为亩之小亩
( 一小亩合 01288 市亩) , 石是小石 ( 一小石合二市斗) , 折合今制是产粟 281 市斤g
市亩, 考虑到
粮食耕地中部分面积种豆产量较低, 因而拉下粮食平均亩产的因素 ( 见《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
究》 中所述) , 亩产作为 264 市斤g 市亩。 荀悦所说是确切衡量西汉粮食生产水平的基本材料。
东汉仲长统在《昌言・损益》 篇中说:“今通肥 之率, 计稼穑之入, 令亩收三斛, 斛取一斗,
未为甚多” 。 仲长统在同一篇 《损益》( ) 中又力主恢复一夫一妇占田百亩的井田制, 其所说的亩
自是指与井田制的概念紧相联小的百步为亩的小亩。小亩产粟三石, 从西汉到东汉都维持在这
个水平之上。
汉代也有与大亩相关的粮食亩产资料。 如西北屯田, 每亩 ( 大亩) 交租四斗 《 ( 居延汉简》
:
“六十五亩租廿六石” ) , 由此交租额可推算产量。按屯田之田属国家所有, 其租率不同于授田制
下农民对土地有占有权的低田租率 ( 三十税一) , 更不能是“见税什五” , 对半分成象佃农那样向
地主交租, 比较合理的推断是按老习惯的什一之税。 如是, 亩产应为 4 斗÷011= 4 石 ( 大石g
亩) 。 西北寒冷, 产量较低, 亩产四石正与《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说的踏耒而耕的十亩地 ( 大
亩)“中田之获不过四十石” 相一致。折小亩小石计, 为亩产谷 2177 石。内地、牛耕的地方, 亩产
・3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应较之高些, 可达三小石。 资料可以衔接。
西汉垦田已如前面正文中指出是 827 万余顷小亩, 合 2138 亿市亩, 人口5 959 万人, 人均
耕地 4 市亩, 人均粮田 3176 市亩, 人均占有原粮近千斤 ( 993 市斤) 。在当时人地比例还是比较
宽松的。
汉武帝统一田亩的步数, 240 步为亩, 大亩, 一亩合今 01692 市亩, 比百步为亩之小亩扩大
了 214 倍。在牛耕、铁犁的条件下, 按大亩计, 一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二十亩 《 ( 汉书・赵充国传》
:
“田事出, 赋人二十亩” ) 约合今十四亩, 是不算少的 ( 小亩, 为百亩之田, 服役二人, 平均一个劳
动力耕五十亩, 合今 1415 市亩) 。 并非要求一个劳力耕作相当于原五十小亩的 214 倍的土地,
即耕五十大亩 ( 合今 34156 市亩) , 事实上那是办不到的。 汉武扩大步亩之举, 本意在优待地主
( 也包括自耕农) , 减轻他们的租税。 《盐铁论・未通》中说:“先帝哀怜百姓之愁苦, 衣食不足, 制
田二百四十步而一亩, 率三十而税一” 。可见确有调整税负的打算在内。原百步为亩, 三十税一
( 以亩产粟三小石计, 即每小亩收取定额地税粟一斗) , 武帝改为二百四十步为亩, 三十税一, 在
原 214 小亩改折为 1 亩 ( 大亩) , 而原取每亩租额 ( 一斗) 固定的情况下, 就等于国家向地主 ( 或
自耕农) 七十二税一了。 再加实际单产因勤力耕作而有所提高, 每亩租额却仍按一般的单位产
量定额计算, 租税率就显得更低。无怪荀悦要说:“今汉民或百一而税” ,“官收百一之税” 。从三
十税一到百一而税, 主要原因就是由百步为亩改为二百四十步为亩。
在按大亩表示的情况下, 实际亩产应该是 3 小石粟×214= 712 石; 而不是一大亩单产三
石, 合小亩只是 3 ÷214= 1125 石。 如果大亩产 3 石 ( 小石) , 合市制是 8167 市斗g
市亩, 或粟
117 市斤g
市亩。考虑其中种豆因素, 亩产仅为 110 市斤g 市亩了。西汉垦田面积, 我是按小亩来
理解的, 即使按大亩看待, 827 万顷合 572 万顷 ( 市亩) , 人均耕地 916 市亩, 人均粮田 9103 市
亩, 人均占有粮食 ( 原粮) 仍为 993 市斤, 虽然数字与前述小亩亩产 264 斤、人均小亩 13188、粮
田占 0196、折市制, 人均粮食 ( 原粮) 占有量为 993 斤一样, 但这是表示了多种少收的粗放或经
营的水平。说汉代是粗放经营根据何在? 汉代农业已经是精耕细作了。农史学家陈恒力说: 汉
代的农业生产为我国树立两千年的农业榜样, 后代虽有若干技术上的进步, 但其生产规模、生
产工具、劳动方法, 基本上并未超出前汉的类型。前汉所改进的生产工具、屯田制度、耕作方法,
一直为后代所遵行” 。此语并非过分。西汉已是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相当发达, 而非社会生产力
不高的奴隶社会可比, 不能把它的农业生产贬得太低了。
可见同样是人均占有粮食 993 斤, 差别的关键一是亩产高而亩为小亩, 二是亩产低而亩为
大亩。“大亩说” , 除了把汉代的农业生产贬至粗放经营的水平以外, 还有几点窒碍难通之处。
一、以平帝时的垦田 827 万顷为大亩, 城乡平均每户 67161 亩, 折成小亩将在 1621264 亩
以上, 农户耕地更大于此数。 先秦、秦、汉 ( 前中期) 都是一家耕地不过百亩 ( 小亩) , 平帝时扩大
为 116 倍以上, 何故?
二、赵充国屯田“人二十亩”( 大亩) , 两个劳力作田四十大亩。如城乡平均户 67161 大亩, 农
户 ( 两个劳力) 耕地更大于 67161 大亩, 这就大大超过了屯田率所能耕作的土地 ( 一倍半以上) ,
又是何故?
三、每户耕田百亩 ( 小亩) , 五口之家的农户人均 20 小亩。 如果认为城乡平均每人耕地
13188 为大亩, 折成小亩为 33131 亩, 每一农民平均耕地还将超过此数。 这就大大地高于每一
农民平均耕地 20 小亩的水平。 按理说, 城乡人口算总帐因包括非农业人口在内, 每人耕地 ( 按
小亩计为人均 4 市亩) 应小于每一农民的平均耕地数才是 ( 按小亩计为人均 5176 市亩) , 今情
・34・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况恰恰相反, 将如何解释?
四、如人均 13188 亩为大亩, 合 33131 小亩, 据荀悦《前汉纪》 每小亩产粟为三石 ( 小石) , 依
此计算则每人平均粮食将达 99193 石 ( 小石, 33131 × 3 石) ; 而每人平均全年食粮为 30 小石
( 大石 18 石, 月食 115 石, 见《汉书・食货志》李悝之言) 。 又《管子・禁藏》 曰:“食民有率, 率三
十亩而足于卒岁, 岁兼美恶, 亩取一石, 则人有三十石” 。 三十小石或十八大石都是指包括口粮
及农家可加工的其他食用粮数字) , 两相抵消还多余 66193 石, 余粮占十分之六七 ( 66193 ÷
99193= 66198% ) , 即使再扣去饲料、种子及其他用途 ( 约占百分之十几) , 余粮仍然过多, 这笔
太多的余粮到哪里去了呢?
五、如城乡合计, 人均 13188 亩为大亩, 合市亩 916 亩, 人地比例超过以后的各代 ( 唐宋明
都是 4 市亩) 。 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 每个农民也不过占地 6 市亩 ( 南方人均耕地更小) 。 虽说
以后各代是精耕细作, 但汉代小农决非粗放耕作, 精耕细作决非自宋代才开始。 从人均耕地数
字前后的不连贯也令人费解, 看来只有按小亩解释才能圆通。
在 1996 年广州的中国秦汉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杜绍顺先生提交了《战国至汉初一般亩
产量探析》一文, 文中按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理图册》的比例, 对照西汉时的疆域面积进行实
测: 耕地总面积 827 万顷如按大亩计, 误差较大, 按小亩计则误差较小, 结论是 827 万顷是小
亩, 由此对愚见作了补充论证。 这是值得重视的对小亩说的一个有力佐证。
( 三) 汉代粮食低产论的再商榷
最近, 汉代粮食低产论又有新的发展。如有的学者利用新发现的东海郡《集簿》( 见《尹湾汉
墓简牍释文选》 ,《文物》1996 年 8 期) 的资料, 估算了西汉末的粮食亩产, 已有论文发表。 论文
的要点是, 东海郡“提封五十一万二千九十二顷八十五亩” , 按二百四十步为亩计, 其中耕地占
4113% , 扣除邑居及经济作物面积 ( 以 5% 计) , 粮食种植为 1959 万亩, 年诸谷收入五十万六千
六百三十七石余 ( 为国家的租税收入) , 平均每亩租为 2158 升 ( 50 663 722升÷19 591 470亩) ,
再加蠲免逋欠平均每亩田税为 3 升, 按三十税一的比例, 亩产是八九斗 ( 大石之斗) , 就全国而
言, 大体上平均亩产一大石上下, 合今时是 71 市斤g 市亩。
“户均垦田 70 亩 ( 大亩) , 折市制就是
50 市亩上下, 亩产 70 市斤上下”
。“表明当时耕作当比较粗放, 先进的农业技术还未广泛普及,
发展农业的潜力还很大” 。 上列将集簿资料用于计算亩产是一种新的尝试, 具体计算有其合理
之处 ( 大亩计算, 耕地比例) , 应肯定其贡献, 但其亩产数字为估计西汉粮食亩产的最低者, 则又
大有商榷的余地。
按《集簿》 的田亩诚是大亩 ( 东海郡故楚地, 一直实行大亩制) , 但要计算粮食亩产似还忽视
下面这几个因素, 因此得出了偏低的以至奇低的数字:
一、用租税法计算亩产必须有准确的租税率。已如上述: 改大亩制后已不是三十税, 而是一
百税一 ( 上述荀悦之语) , 即亩产应为 3 升÷0101= 3 石, 而不是 3 升÷01033= 9 升。
二、当时常山以东河汝之间, 包括青、兖、徐、冀广大地区 ( 东海郡在其中) , 气候温和, 生产
期长, 粮食产量较高,“四种而五获” 。《( 管子・治国》 , 近人陈恒力主复种说) 故计算亩产尚需考
虑复种因素——化播种面积产量为耕地面积产量。 复种指数为 1125, 3 石×1125= 3175 石。
三、这个石是大石, 考虑到大小石折合因素, 1 大石 = 11666 小石, 3175 大石× 11666=
61249 小石, 一大亩产粮数为 6125 小石。
四、为前后对比, 须考虑大小亩折合因素, 计算按百步为亩之小亩之亩产, 即 6125 小石÷
214= 216 小石g小亩, 折市制为 118 市石g
市亩, 一市石粟重 135 斤, 即 243 市斤g
市亩; 以麦粟
・3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况恰恰相反, 将如何解释?
四、如人均 13188 亩为大亩, 合 33131 小亩, 据荀悦《前汉纪》 每小亩产粟为三石 ( 小石) , 依
此计算则每人平均粮食将达 99193 石 ( 小石, 33131 × 3 石) ; 而每人平均全年食粮为 30 小石
( 大石 18 石, 月食 115 石, 见《汉书・食货志》李悝之言) 。 又《管子・禁藏》 曰:“食民有率, 率三
十亩而足于卒岁, 岁兼美恶, 亩取一石, 则人有三十石” 。 三十小石或十八大石都是指包括口粮
及农家可加工的其他食用粮数字) , 两相抵消还多余 66193 石, 余粮占十分之六七 ( 66193 ÷
99193= 66198% ) , 即使再扣去饲料、种子及其他用途 ( 约占百分之十几) , 余粮仍然过多, 这笔
太多的余粮到哪里去了呢?
五、如城乡合计, 人均 13188 亩为大亩, 合市亩 916 亩, 人地比例超过以后的各代 ( 唐宋明
都是 4 市亩) 。 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 每个农民也不过占地 6 市亩 ( 南方人均耕地更小) 。 虽说
以后各代是精耕细作, 但汉代小农决非粗放耕作, 精耕细作决非自宋代才开始。 从人均耕地数
字前后的不连贯也令人费解, 看来只有按小亩解释才能圆通。
在 1996 年广州的中国秦汉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杜绍顺先生提交了《战国至汉初一般亩
产量探析》一文, 文中按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理图册》的比例, 对照西汉时的疆域面积进行实
测: 耕地总面积 827 万顷如按大亩计, 误差较大, 按小亩计则误差较小, 结论是 827 万顷是小
亩, 由此对愚见作了补充论证。 这是值得重视的对小亩说的一个有力佐证。
( 三) 汉代粮食低产论的再商榷
最近, 汉代粮食低产论又有新的发展。如有的学者利用新发现的东海郡《集簿》( 见《尹湾汉
墓简牍释文选》 ,《文物》1996 年 8 期) 的资料, 估算了西汉末的粮食亩产, 已有论文发表。 论文
的要点是, 东海郡“提封五十一万二千九十二顷八十五亩” , 按二百四十步为亩计, 其中耕地占
4113% , 扣除邑居及经济作物面积 ( 以 5% 计) , 粮食种植为 1959 万亩, 年诸谷收入五十万六千
六百三十七石余 ( 为国家的租税收入) , 平均每亩租为 2158 升 ( 50 663 722升÷19 591 470亩) ,
再加蠲免逋欠平均每亩田税为 3 升, 按三十税一的比例, 亩产是八九斗 ( 大石之斗) , 就全国而
言, 大体上平均亩产一大石上下, 合今时是 71 市斤g 市亩。
“户均垦田 70 亩 ( 大亩) , 折市制就是
50 市亩上下, 亩产 70 市斤上下”
。“表明当时耕作当比较粗放, 先进的农业技术还未广泛普及,
发展农业的潜力还很大” 。 上列将集簿资料用于计算亩产是一种新的尝试, 具体计算有其合理
之处 ( 大亩计算, 耕地比例) , 应肯定其贡献, 但其亩产数字为估计西汉粮食亩产的最低者, 则又
大有商榷的余地。
按《集簿》 的田亩诚是大亩 ( 东海郡故楚地, 一直实行大亩制) , 但要计算粮食亩产似还忽视
下面这几个因素, 因此得出了偏低的以至奇低的数字:
一、用租税法计算亩产必须有准确的租税率。已如上述: 改大亩制后已不是三十税, 而是一
百税一 ( 上述荀悦之语) , 即亩产应为 3 升÷0101= 3 石, 而不是 3 升÷01033= 9 升。
二、当时常山以东河汝之间, 包括青、兖、徐、冀广大地区 ( 东海郡在其中) , 气候温和, 生产
期长, 粮食产量较高,“四种而五获” 。《( 管子・治国》 , 近人陈恒力主复种说) 故计算亩产尚需考
虑复种因素——化播种面积产量为耕地面积产量。 复种指数为 1125, 3 石×1125= 3175 石。
三、这个石是大石, 考虑到大小石折合因素, 1 大石 = 11666 小石, 3175 大石× 11666=
61249 小石, 一大亩产粮数为 6125 小石。
四、为前后对比, 须考虑大小亩折合因素, 计算按百步为亩之小亩之亩产, 即 6125 小石÷
214= 216 小石g小亩, 折市制为 118 市石g
市亩, 一市石粟重 135 斤, 即 243 市斤g
市亩; 以麦粟
・3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