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婚姻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3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6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早于 20 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7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8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
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 50 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
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批准后生效。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1条 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
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知识点】结婚的要件
【讲解】
一、结婚的实质要件:积极的和消极的
1、积极要件:
(1)自愿。
(2)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男 22,女 20。
(3)均无配偶。
2.消极要件: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直系血亲指父母子女之间、祖孙之间等一切直系血亲,不受代数限制。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与己身出自同一父母或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除直系血亲外的所有血亲。
(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或暂缓结婚的疾病。
二、结婚的形式要件:双方亲自去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
三、关于同居关系的处理:
同居关系,是指男女双方或一方有配偶未办理结婚登记且不以夫妻名义公开共同生活,或男女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
义共同生活,但不符合事实婚姻法定条件的两性结合。
婚姻法解释对同居关系之诉的处理方式:法院应区别情况加以处理:
1、当事人仅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法院原则上不予受理,但重婚的除外。
2、此外,不管何种同居关系,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提起诉讼的,法院应予以受理,作为普通民事诉讼加
以处理。

【重点法条】
第 10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第 11 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 1 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 1 年内
提出。
第 12 条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
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
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7条 有权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
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 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 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 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四) 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
属。
第8条 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
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9条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
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不服的,
当事人可以上诉。
第 15 条 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
有的除外。
第 16 条 人民法院审理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案件时,涉及财产处理的,应当准许合法婚姻当事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
第三人参加诉讼。
【知识点】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
【讲解】
一、无效婚姻
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两性结合,法律上不承认该婚姻的效力。
1、无效婚姻的范围: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
法定婚龄的。
2、无效婚姻的处理:
(1)有权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包括:①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②当事人的近亲属。③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④未达法定
婚龄者的近亲属。
(2)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如果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例如:登记时未达法定
婚龄,应当属于无效婚姻,但已经达到了法定婚龄之后,再以当初登记时未达法定婚龄为由,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
院依法不予支持。
(3)法院审理: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判决,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就婚姻效
力问题提出上诉;对于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可以调解,如以判决形式作出的,对此部分可以上诉;在审理因重婚导
致的无效婚姻案件时,涉及财产处理的,应当准许合法婚姻当事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
二、可撤销婚姻
可撤销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结婚的真实意思,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依法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
请求撤销的婚姻。撤销权在性质上为形成权。享有撤销权的主体只能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不同于请求宣告
无效婚姻的主体),是否行使撤销权由撤销权人自行决定。可撤销婚姻在撤销前,现存婚姻具有法律效力,一旦被撤销则自
始不发生法律效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1、可撤销婚的撤销权人:受胁迫方本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限为 1 年,自结婚登记之日起算。在请求权人被非法限制人
身自由的情形下,上述期限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算。若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该权利则归于消灭。该法定期间的性质
为除斥期间,因而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2、有权撤销机关:婚姻登记机关与人民法院。
三、婚姻被确认无效、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1、具有溯及力: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义务关系,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
2、财产处理
(1)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财产,原则上按共同共有处理;
(2)有证据证明为一方所有的,归其所有;
(3)对于共同共有财产之分配,当事人可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依照顾无过错方判决;
(4)因重婚导致无效婚姻的,在财产处理上,应准许合法婚姻当事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3、子女处理:无效、可撤销婚姻当事人于非法同居期间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适用生父母子女关系,关于子女的抚养
判决适用《婚姻法》关于离婚的规定。

【重点法条】
第 17 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 18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 19 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
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
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 17 条 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
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 19 条 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
约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 11 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第 12 条 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
的财产性收益。
第 13 条 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
【知识点】夫妻财产关系
【讲解】
一、法定夫妻财产制
1、法定夫妻财产制的概念:是指夫妻婚前或婚后均未就夫妻财产关系作出约定,或所作约定无效时,依照法律规定而直接
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度。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婚后所得共同制,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所得和双方共同所得财产,
均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即夫妻一方的特有财产)除外。
2、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在婚姻存续期间,第三人的赠与通常情况下视为是对夫妻二人的赠与,因而应当作为夫
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予以平均分割。但《婚姻法》同时也作出了但书规定,这是与个人特有财产相联系的,即如果第三人
在赠与时表明是给夫或妻其中一人的,则该赠与的财产即属于该个人所有,而不再是夫妻共同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①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②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
住房公积金;③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3、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范围
所谓个人特有财产是指专属于配偶一方个人所有并排斥夫妻共有的财产。根据现行婚姻法第 18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
费。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约定夫妻财产制:约定夫妻财产制,是指由婚姻当事人以约定的方式,选择决定夫妻财产制形式的法律制度。
1、约定的对象:既包括婚前个人财产,也包括婚后取得的各种财产。
2、约定的形式:法律明确规定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3、约定的效力:约定的内容在第三人知晓时,其对外具有对抗的效力,否则,无对抗的效力(注:此处的“第三人知晓”,
应由主张人负举证责任,否则不得对抗第三人);对内则对夫妻处理财产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夫妻双方若以规避法律义务或
者逃避对第三人偿还债务为目的而订立的夫妻财产协议,应被认定为无效行为。
4、约定的适用:约定财产制具有优先于法定财产制的效力。夫妻之间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从法定约定不明确
的,适用法定财产制。

【重点法条】
第 31 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
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知识点】协议离婚
【讲解】
主要注意协议离婚的条件,以及婚姻关系解除的时间点。双方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后发给离
婚证,婚姻关系即告解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4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 32 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 2 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 33 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 34 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
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知识点】诉讼离婚
【讲解】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向人民法院起诉,并通过诉讼程序而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方式。
一、诉讼离婚中的两项特殊保护
1、离婚中对现役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注意,
保护军人婚姻只适用于非军人一方要求与军人一方的离婚。军人要求与非军人一方离婚的,或军人与非军人双方自愿离婚的,
均不适用本规定。如果双方都是军人的,也不在此限。
2、离婚中对女方的特殊保护。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
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确有必要”,包括两种情况:
(1)夫妻矛盾十分尖锐。不受理可能会发生伤害、杀人或自杀的严重后果的。
(2)女方怀孕和分娩的婴儿系与他人的非法两性关系所致。
二、判决离婚的法律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
准予离婚: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注意:仅仅在因“感情不和”而分居两年的才准予离婚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重点法条】
第 39 条第 1 款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
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 40 条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
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第 47 条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
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 31 条 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5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09.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
百七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立案审理;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
诉。
【知识点】离婚时的财产处理
【讲解】
一、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依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二、夫妻离婚时,所应分割的仅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有:
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除婚姻法第 18 条第(三)项以外所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均为夫妻共同财产。
2、涉及分割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先计算出“年平均值=发放费用总额/(70-军人的入伍
年龄)”,然后计算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年平均值”。(注意;在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军人时,军人的伤
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
三、一些特定情况的处理原则(《婚姻法解释(二)第 16~18、20~22 条):
(1)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
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
除外。
(2)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
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就该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四、离婚案件中,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时,按以下情形分
别处理:
1、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者全部转让给该股东的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
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2、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
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
让,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五、夫妻离婚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另一方又不是该企业合伙人的,当夫妻双方协商
一致,将其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对方时,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该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2、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受让权的,可以对转让所得的财产进行分割;
3、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但同意该合伙人退伙或者退还部分财产份额的,可以对退还的财产进行
分割;
4、其他合伙人既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又不同意该合伙人退伙或者退还部分财产份额的,视为全体合伙人同
意转让,该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六、离婚时,一方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对有过错方,法院可判决其少
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上述行为的,可起诉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注意:该项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 2 年,从当事人
发现的次日起计算)
七、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在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情况下,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
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重点法条】
第 19 条第 3 款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
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第 41 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6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 23 条 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
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第 24 条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
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 25 条 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
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第 26 条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知识点】离婚时的债务清偿
【讲解】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
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
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可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追
偿。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二、夫妻个人债务的清偿
1、夫妻个人债务的范围。
第一,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擅自资助与其无扶养义务关系的亲友所负的债务;
第二,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进行经营,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第三,其他个人债务。
2、夫妻个人债务的处理原则:个人债务应以个人财产清偿,他方不负连带责任,没有清偿义务,但自愿协助清偿的,法律
也不禁止。

【重点法条】
第 42 条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
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 27 条 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
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知识点】离婚经济帮助制度
【讲解】主要注意与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和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区分开

【重点法条】
第 36 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
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 37 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7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
求。
【知识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
【讲解】
一、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二、离婚后子女抚养的归属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议不能达成协议时,
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最佳利益原则”进行判决。
三、子女抚养的负担
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负担必要的生活费用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
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①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
活水平的;②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③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重点法条】
第 38 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 24 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 25 条 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
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
望权的行使。
第 26 条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
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知识点】探望权
【讲解】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亲一方依法享有的在一定时间,以一定方式探视、看望子女的权利。
一、探望权的中止
1、中止探望权的请求主体: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
监护人。
2、中止事由
(1)探望权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与他人接触或有传染可能的疾病。
(3)探望权人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严重损害未成年子女健康的。
3、中止程序:只有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行使。
(1)当事人单独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中止间接抚养一方的探望权。
(2)当事人在履行生效裁判或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权利人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
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
二、探望权的恢复行使
中止探望权的情形消失后,应当允许恢复探望权的行使。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经过严格审查,确信当事人
不存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后,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人民法院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8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 46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 28 条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第 29 条 承担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
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 30 条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等规定中当事人的有关权利义务,书面告知当事人。在
适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时,应当区分以下不同情况: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
的同时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
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三)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
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 27 条 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
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知识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讲解】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配偶一方因法定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婚姻关系解体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
偿的制度。
一、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和情形
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主体只能是合法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且必须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的;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的主体仅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不得依据婚姻法第 46 条对损害赔偿的规
定单独提起诉讼。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可以引起离婚损害赔偿的过错行为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形:①重婚;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即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
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③实施家庭暴力;④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二、在诉讼离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必须在提起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即应在诉讼请求中明确提出赔偿请求;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在离婚后 1 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在一审期间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
人可以在离婚后 1 年内对损害赔偿另行起诉。此处所谓的“1 年”应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关于中止、中断的规定。
三、离婚损害赔偿既适用于诉讼离婚,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婚姻
法第 46 条的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
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1 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此“1 年”仍属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的情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9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继承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3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4条 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
办理。
第 25 条第 1 款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
继承。
第 26 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
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3.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4.承包人死亡时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对承包所投入的资金和所付出的劳动及其增值和孳息,由发包单
位或者接续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价、补偿、其价额作为遗产。
【知识点】遗产
【讲解】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是死亡自然人的个人财产。
一、遗产的范围
《继承法》第 3 条列举了遗产包括的范围:
(1)自然人的合法收入;
(2)自然人的房屋和生活用品;
(3)自然人的林木、
牲畜和家禽;
(4)自然人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自然人所有的生产资料;
(6)自然人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
权利;(注:其范围不同于婚姻法第 17 条第 1 款第(三)项,夫妻共同财产包括“知识产权的收益”)(7)自然人的其他合
法财产,主要是指各种票据、证券以及履行标的为财产的债权等。
二、认定遗产应注意的问题
1、遗产同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别:在分割遗产时,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财产,除有约定外,应当先将
夫妻共同所有财产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归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2、遗产同家庭共同财产的区别:遗产在家庭共同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3、遗产同其他共有财产的区别:我国《民法通则》第 32 条规定:
“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当合伙人之一死
亡时,应当将被继承人在合伙中的财产份额分出,列入其遗产范围。
4、遗产是死亡自然人遗留的合法财产。(、故被继承人遗留的盗脏物、不当得利等财产不是合法财产。
5、遗产必须是死亡自然人遗留下来能够依法转移给他人的财产,不能转移给他人承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例如以人身关
系为基础的财产权利义务,不能作为遗产。

【重点法条】
第7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0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8条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
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0.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是否严重,可以从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认定。
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不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均可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11.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均应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13.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或者遗弃被继承人的,如以后确有悔改表现,而且被虐待人、被遗弃人生前又表
示宽恕,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14.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应认
定其行为情节严重。
【知识点】继承权的丧失
【讲解】
继承权的丧失又称为继承权的剥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注意不管既遂未遂都丧失。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注意主观目的是为争夺遗产。
3、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注意遗弃不需要情节严重,而虐待需要。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情节严重”是指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行为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
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情形。

【重点法条】
第5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 10 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
姐妹。
第 27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9.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
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
21.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22.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的关系,视为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可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1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23.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系养兄弟姐妹,可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24.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因继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关系而发生。没有扶养关系的,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29.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无论其是否再婚,依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时,不影
响其子女代位继承。
30.对被继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
务。
【知识点】法定继承
【讲解】
法定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先后顺序、继承人继承的遗
产份额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律制度。
一、法定继承具有以下的特征:
1、法定继承中有关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继承份额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的规定具有强行性;
2、法定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身份关系。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与被继承人间存在一定血缘关系、婚
姻关系或抚养关系是法定继承发生的依据。
3、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和限制。限制指的是遗嘱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选择;补充则是指在没有
遗嘱或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定继承。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继承法第 5 条确立了“遗赠扶养协议在先”的原则,即继承开始后,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或者遗赠>法定继
承”的顺序办理。
另外依据《继承法》第 27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未处分的或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
2.受遗赠人或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后所将涉及的那部分遗产;
3.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丧失继承权后所涉及的遗产;
4.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后涉及的遗产。
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根据《继承法》第 10、11、12 条的规定,依法享有法定继承权的人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
父母和外祖父母,其中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人。对公、婆或岳父、
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也可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注意: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
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同母异父、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无论其是否再婚,依继承法规定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时,
既不影响其子女代位继承,也不影响其对自己父母的遗产继承
四、法定继承的顺序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女婿为第一顺序
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生前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
来源,或在照顾方面给予了必要扶助。

【重点法条】
第 11 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
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5.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数的限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2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26.被继承人的养子女、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亲生子女的养子女可代位继承;被继
承人养子女的养子女可代位继承;与被继承人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养子女也可以代位继承。
27.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尽过主要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28.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如该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
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分给遗产。
29.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无论其是否再婚,依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时,不影
响其子女代位继承。
【知识点】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继
承其应继承份额的法律制度,又称间接继承。
一、代位继承的条件
1、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不适用代位继承。
2、须被继承人的子女(即被代位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前死亡。如果被代位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则其
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这不是代位继承而是转继承。
3、被代位继承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包括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如配偶、
父母等,不能成为被代位继承人。
4、被代位继承人必须具有继承权。被继承人的子女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但如果该晚辈直系血亲
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分给遗产。
5、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并无辈数限制。
6、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二、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转继承的概念。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该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
遗产。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转继承是因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被转继承人死亡而发生;而代位继承则是因继承开始前,被代
位继承人(即被继承人的子女)已经死亡而发生。
2、被转继承人和被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不同。在转继承中,被转继承人可以是被继承人的任何一个合法继承人:既可以是被
继承人的子女,也可以是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不存在的,还可以是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适用遗嘱
继承的,为遗嘱继承人。而在代位继承中,被代位继承人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子女。
3、转继承人和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不同。转继承人可以是被转继承人的任何一个合法继承人,包括被转继承人的子女、配偶、
父母等;被转继承人自己没有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转继承人可以是其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被转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的,
转继承人是其遗嘱继承人。在代位继承中,代位继承人则仅限于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亲属,如被代位继承人的子女、孙
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等。
4、适用的范围不同。转继承既可适用于法定继承,也可适用于遗嘱继承,而代位继承则只能发生在法定继承中。

【重点法条】
第 13 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
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 14 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
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3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31.依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分给他们遗产时,按具体情况可多于或少于继承人。
32.依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本人有权以独立的
诉讼主体的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在遗产分割时,明知而未提出请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请求,在二年
以内起诉的,应予受理。
33.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愿意尽扶养义务,但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
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继承份额。
34.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虽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但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
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知识点】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
【讲解】
一、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注意: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
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但是,如果有扶养能力
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虽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但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则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
致原则的重要体现;不过,如果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愿意尽扶养义务,但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
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继承份额。
(4)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遗产问题
1.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2.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
酌分遗产人享有独立的诉权,当其酌分遗产权受到侵犯时,有权提起诉讼;但在遗产分割时,明知而未提出请求的一般
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请求时,在知道后 2 年内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重点法条】
第 17 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 1 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
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 18 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知识点】遗嘱和遗嘱的形式
【讲解】
遗嘱是指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及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
为。遗嘱继承不适用代理制度。遗嘱具有人身性,故须由遗嘱人亲自设立,而不能由他人代为设立。
一、遗嘱的形式
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效力,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都
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4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2、自书遗嘱。自书遗嘱是指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这种遗嘱设立形式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因此,自书遗
嘱在实践中适用极其广泛。
3、代书遗嘱。代书遗嘱是由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又称为代笔遗嘱或口授遗嘱。《继承法》第 17 条第 3 款规定,代书遗嘱
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有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遗嘱人不会
书写自己名字的,可按手印代替签名。
4、录音遗嘱。录音遗嘱是指以录音方式录制下来的遗嘱人的口述遗嘱。这种形式的遗嘱较之口头遗嘱更可靠,而且取证方
便,不需要他人的复述。
《继承法》第 17 条第 4 款规定: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也
应当将自己的见证证言录制在录音遗嘱的磁带上。
5、口头遗嘱。口头遗嘱是指由遗嘱人口头表述的而不以任何方式记载的遗嘱。口头遗嘱简便易行,但是遗嘱的内容完全靠
见证人表述证明,容易发生纠纷,因此法律对口头遗嘱的适用条件作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1)遗嘱人只有在危急情况下,
才可以立口头遗嘱;(2)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3)一旦危急情况解除,遗嘱人具备了采用其他形式
设立遗嘱的条件,无论其是否另立遗嘱,口头遗嘱都失去法律效力。
注意:《继承法》第 17 条的规定,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都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另外,《继承法》第 18 条的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其证明不能起到见证的效力:(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继承人、受遗赠人;(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
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而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重点法条】
第 20 条 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39.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
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
42.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
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知识点】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讲解】
遗嘱变更和撤销的推定方式是指遗嘱人虽未以明确的意思表示变更、撤销所设立的遗嘱,但法律根据遗嘱人的行为推定
遗嘱人有变更或撤销遗嘱的意思表示,并实际产生变更或撤销遗嘱的法律后果,推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如果遗嘱人立有数份且内容相互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
所立的遗嘱为准。
2、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移转、部分移
转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
3、遗嘱人故意销毁遗嘱的,推定遗嘱人撤销原遗嘱。原遗嘱毁坏后是否又立有新遗嘱不影响推定的效力。
【注】以后遗嘱来变更、撤销前遗嘱的,非公证遗嘱不得变更、撤销公证遗嘱;但以后行为来变更、撤销前遗嘱的,公
证遗嘱也在可以变更、撤销之列。

【重点法条】
第 21 条 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
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第 25 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5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53.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移转给他的继承人。
【知识点】遗赠
【讲解】
遗赠是指自然人以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民事行
为。其中设立遗嘱的自然人称为遗赠人,被遗嘱人指定接受遗产的人称为受遗赠人。注意: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
的任何自然人,也可以是国家和集体,但不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的人;遗嘱继承人则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的人,
而不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单位。
特别注意:受遗赠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间(在知道受遗赠的两个月)内明确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接受,否则视为
放弃遗赠。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处理前,明确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才能有效。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重点法条】
第 31 条 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
权利。
【知识点】遗赠扶养协议
【讲解】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扶养人或者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的关于扶养、遗赠的协议。受扶养人享有依协议请求扶养人
扶养和接受扶养人扶养的权利;承担将其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扶养人享有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的权利;对遗赠
人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
注意:遗赠扶养协议的遗赠人只能是自然人,扶养人则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者集体所有制组织,遗赠扶养协议
的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通常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双方协议解除。这种情况下,双方应协商对扶养人的补偿事项作出合理的解决。
2、一方由于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协议内容,导致协议解除。

【重点法条】
第 28 条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第 29 条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4.人民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如果知道有继承人而无法通知的,分割遗产时,要保留其应继承的遗产,并确定该遗
产的保管人或保管单位。
45.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
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如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
62.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
不足清偿时,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由遗嘱继承人和受
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
【知识点】遗产的分割和债务的清偿
【讲解】
一、遗产分割
遗产的分割是指在继承开始后,共同继承人之间按照各继承人的应继份额分割遗产的行为。主要注意,遗产分割的时候
要保留胎儿继承份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6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二、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
1、以接受继承为前提的原则。只有继承人接受继承,才依法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反之,则不承担此义务。
2、限定继承原则。即债务清偿只以被继承人所留遗产为限。
3、保留必留份原则。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
4、清偿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原则。即受遗赠人也是法定遗产债务的清偿者,如果清偿遗赠人的债务后已无剩余遗产,则遗
赠因无标的而不能生效,遗赠不再执行。但依法理判断,这一原则应仅适用于遗嘱中的遗赠,而不适用于遗赠扶养协议中的
“遗赠”,遗赠扶养协议为双务有偿法律行为,并且自签订之日起就发生法律效力,只要扶养人履行了对被扶养人的生养死
葬的义务,就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有权取得协议中作为“报偿”遗赠给扶养人的财产。
5、有序清偿原则。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
产清偿债务;法定继承人的遗产不足清偿时,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
承和遗赠的,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

《著作权》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 2 条第 1 款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第3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4条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5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6条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知识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讲解】
了解作品无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就产生。另外,注意著作权法第三条里列举的作品
的种类。
主要注意无著作权的作品:
1、立法、行政、司法文件及其他官方正式译文;要注意是“官方正式译文”,如果是个人自己翻译的,是有著作权的。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公式。“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如果不是“通用”,则是有著作权的。
另外,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重点法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7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第 2 条第 2、3、4 款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
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
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9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 11 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
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第 19 条 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
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
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
国家享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3条 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
第7条 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的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其著作权自首次出版之日起受保护。
第8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 日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第 15 条 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
著作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其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
第 17 条 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 50 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
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 7 条第 2 款 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
明的除外。
【知识点】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
【讲解】
一、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主体,或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根据不同的标准,著作权主体可分为。
1、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创作,是以智力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活动。注意: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
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了其他辅助工作的行为不视为创作。
注意:作者并不仅限于公民,一部作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法人、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1)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
(2)
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3)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2、继受人:是指因发生继承、赠与、遗赠或受让等法律事实而取得著作财产权的人。注意:继受人包括作品原件的合法持
有人。由于著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转让性,所以继受人只能成为著作财产权的继受主体,而不能成为著作人身权的继受主体,
但发表权因与财产权密切相关,故如果作者生前没有明确表示不发表,则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并且,继承
人或者受遗赠人还要承担起维护作者人身权的义务,在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8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
3、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1)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
的;
(2)其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30 日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注意: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国人、无国籍人取得著作权的时间为首次出版日。)
(3)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
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

【重点法条】
第 16 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
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
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
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 12 条 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
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
【知识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讲解】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原则上应归作者所有,但法律有规
定或者作者与法人、其他组织有约定的情形下,著作权可以归法人或其他组织所有。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主要分以下两类:
一、著作权归属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情形: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
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对上述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二、著作权归属于作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的情形:
除前述著作权归属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以外,属于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其他职务作品,其权利
归作者享有。
但这类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此类职务作品的优先使用权是有期限的,即
该作品完成 2 年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优先使用权。1、在作品完成后 2 年期间内,作者未经单位同意,无权许可第三
人以与本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2、在该 2 年期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
例分配。作品完成 2 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

【重点法条】
第 12 条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19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第 13 条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第 14 条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 15 条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
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 17 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
作权属于受托人。
第 18 条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 13 条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
行使著作权。
第 14 条 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对合作作品享有的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无人继
承又无人受遗赠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 12 条 按照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的情形,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
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第 13 条 除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外,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
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者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
第 14 条 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
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
【知识点】演绎作品、合作作品、汇编作品、影视作品、委托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著作权的作品
的著作权
【讲解】
一、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
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即在他人作品基础上通过重新创作或改编而形成的作品。演
绎创作所产生的新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三人在使用演绎作品时,应
征求原创作品著作权人与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
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
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根据共同创作活动的方式不同,合作作品可分为可以分割使用的作品和不可分割使用的作品两种类型。
1、如果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如共同写作的散文,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
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2、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如歌曲和歌词,或者几位作者分别撰写不同的章节等,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
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
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
汇编作品即是对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在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上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且实践中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汇编人的情形比较多
见)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于汇编权是作者的专有权利,因而汇编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
品或作品的片段时,应征得他人的同意,并不得侵犯他人对作品享有的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等著
作权。
四、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0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影视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物体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包括电影作
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亦称视听作品。
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
得报酬。影视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其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五、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
委托作品,是指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约定的报酬,由作者按照其意志和具体要求而创作的特定作品。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
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但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
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注意:以下两种作品不同于委托作品,其著作权归属有自己特定的规则。
1、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其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
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
2、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
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
六、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绘画、书法、雕塑等美术作品的原件所有权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作品原件购买人可以对美术作品欣赏、展览或再出售,但不得从事修改、复制等侵犯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注意:作品原件所
有权的移转不同于作品著作权的移转,这项规则并不仅限于美术作品。
七、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是指从通常途径不能了解作者身份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署名权
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如果没有合法的原件持有人的,作品著作权的财产权归
国家所有,其人身权由国家保护。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作者身份确定后,再适用著作权法
“作者终生加上死后 50 年”的规定。

【重点法条】
第 10 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
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
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1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第 33 条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第 41 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
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 10 条 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
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
第 21 条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
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第 23 条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是报
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
第 24 条 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专有使用权的内容由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被许可人有权排
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被许可人许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权利,必须取得著
作权人的许可。
第 25 条 与著作权人订立专有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的,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知识点】著作权的内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讲解】
一、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基于作品依法所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著作人身权是一种身份权,非
作品作者不得享有,一般不能继承和转让(注意发表权的例外),也不能被剥夺。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
1、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首要权利。
2、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其具体内容包括:决定是否在作品上署名;决定署名的方式,如署
真名、笔名;决定署名的顺序;禁止未参加创作的人在作品上署名;禁止他人假冒署名,即有权禁止他人盗用自己的姓名或
笔名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3、修改权:是指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修改权的延伸,但它在内容
上比修改权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仅指对作品进行修改,而且禁止他人在以改变、注释、翻译、表演等方式使用作品时对作品
作歪曲性的改变;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二、著作财产权(主体是自己或他人)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使用权、许可他人使用著作权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著作财产权主要有以下内容:
1、使用权:使用权是指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
权利。
2、许可使用权: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使用他人作品,除非法定使用许可,应当同著作
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
许可分为专有许可与一般许可。在许可专有使用权的情况下,专有使用权的内容由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
视为被许可人有权排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被许可人许可第三人行使同
一权利,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3、转让权: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转让使用权中的一项或多项权利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转让的标的不能是著作人身权,只能是
著作财产权中的使用权,可以转让使用权中的一项、多项或全部权利。注意:转让作品使用权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著作
权转让合同未采取书面形式的,应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4、获得报酬权:著作权人依法享有因作品的使用或转让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2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 22 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
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
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第 23 条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
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
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第 32 条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
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
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 39 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
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
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 42 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第 43 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知识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
【讲解】
一、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
人支付报酬的制度。其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二、合理使用的情形(《著作权法》第 22 条):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
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3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注:此处是法定 12
种合理使用情形中唯一一种可以针对“未发表的作品”使用的情形)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这里的“表演”仅指直接表演而不包括
机械表演);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所谓“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是指设
置或者陈列在室外社会公众活动处所的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的人,
可以对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再行使用,不构成侵权(注:此处的艺术品当然不包括室内或者私人院落中的艺术品);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注
意顺序:汉语→少数民族语,且仅在国内出版)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注意:构成合理使用必须符合“不营利”这一特征;而且合理使用亦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
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二、法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是指他人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有偿地使用
其作品的制度。法定许可使用包括以下情形:
1、作品被报社、期刊社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2、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
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可以转载、摘编;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除外;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
6、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
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该限制同样适用于对邻接权
的限制。
注意: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最大不同之处为:合理使用只要符合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即构成;法定许可虽然有法律的明确
规定,但著作权人可以一定的方式排除适用。

【重点法条】
第 20 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 21 条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
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
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但作品自创作完
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
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
不再保护。
【知识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讲解】
一、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可以获得永久性保护。但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的保
护有时间限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4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二、自然人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
1、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分别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 50 年,截止于作者死亡之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
如果是合作作者,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
2、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 50 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
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三、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
单位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和使用权的保护期为 50 年,截止于作品
发表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 50 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不再保护。
四、作者身份不明作品使用权的保护期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使用权的保护期截止于作品发表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第 21
条的规定,按不同作品类型分别确定保护期。
五、电影作品、摄影作品的发表权和使用权的保护期为 50 年,截止于首次发表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
后 50 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保护。电影作品中剧本、音乐等可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保护期,适用作者终生加上死后 50 年的规
定,因此即使一部电影作品在发表 50 年后进入公有领域,如果只是使用其中的剧本或者音乐作品,还需要注意剧本或者音
乐的保护期是否届满。

【重点法条】
第 29 条 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 30 条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第 31 条 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图书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出版,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
权终止合同。
第 32 条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
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
人支配报酬。
第 33 条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第 34 条 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
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 35 条 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知识点】出版者的权利义务
【讲解】
主要注意出版者的两项权利:
1、版式设计专有权所谓版式设计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面和外观装饰所作的设计。
2、专有出版权,指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享有独家出版的权利。
另外,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
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所谓图书脱销,是指著作权人寄给图书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 6 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
注意:禁止著作权人法定期限内一稿多投。但著作权人自稿件发出之日起 15 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
稿件发出之日起在 30 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重点法条】
第 36 条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5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
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 37 条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五)许可他人复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被许可人以前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 38 条 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知识点】表演者的权利
【讲解】
表演者主要有如下权利:
1、表明表演者身份;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4、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5、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6、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被许可人以第 3 项至第 6 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也就是双重许可,双份付酬。
表演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
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重点法条】
第 40 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 41 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
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知识点】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讲解】
录制者,包括录音制作者和录像制作者,是首次将声音或者场景固定下来的制作人(即原始音像制品的制作人)。
录制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录制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演绎作品制作录制品的,应当征得
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录制表演活动的,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重点法条】
第 42 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第 43 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 44 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6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 45 条 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
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知识点】播放者的权利
【讲解】
播放者,是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放者权利的客体为广播电视节目。
一、播放者的权利
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
像载体。
二、播放者的义务:
1、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
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2、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
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重点法条】
第 46 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
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 47 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
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
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
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
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
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7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
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 48 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
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第 51 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
活动的财物。
第 52 条 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
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
担法律责任。
第 55 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知识点】著作侵权行为
【讲解】
关于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权利救济,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一、具体侵权形态
1、《著作权法》第 46 条罗列了 11 种侵权行为,侵权人只负民事侵权责任。这 11 种行为只要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即侵害著
作权中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事责任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著作权法》第 47 条罗列了 8 种严重的侵害著作权行为。这 8 种行为的实施人原则上承担民事责任;但同时损害公共利
益的或情节严重的,应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见《刑法》第 217、218 条)。
注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具体情形很难记住,通过上述列举可以看出,凡不属于“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范围的行为就
是侵权行为。故只需掌握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的情形即可。
二、权利救济程序大致可以总结为:
1、著作权纠纷可协商、可调解、可仲裁、可诉讼解决;
2、侵害著作权损害公共利益的,由地方版权局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罚款(10 万元以
下或非法经营额 3 倍以下);情节严重的,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
3、当事人对上述行政处罚不服,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 3 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起诉且不履行的,版权局可申
请法院执行
注意第 48 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赔偿数额的计算,先看实际损失;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违
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50 万以下。另外,赔偿数额还要加上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专利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6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
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
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 8 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
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
利权人。
第 10 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8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 16 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
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 17 条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
第 19 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
的,应当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
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 11 条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 1 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
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第 12 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
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第 14 条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
行政部门批准。
【知识点】专利权的主体
【讲解】
专利权的主体可以是发明人和设计人、发明人和设计人所属单位、外国的单位和个人等。专利权可以为一个自然人或法人所
有,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所共有。专利权的主体有以下几类: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
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因此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下列人员不得为发明
人或者设计人: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从事其他辅助性工作的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
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
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
就职务发明创造而言,专利权的主体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所在单位。
1、职务发明创造可分为两类:
(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三种情况:
①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②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③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 1 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注意:
必须同时具备时间和任务两个条件)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此情形下如果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
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则从其约定。
2.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和取得的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但发明人或设计
人享有以下权利:
(1)署名权。不过发明人或设计人也可以通过书面声明放弃署名权。
(2)获得奖金、报酬的权利(注意:获得奖金、报酬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在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单位应根据其
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是应当给予奖励和报酬,与《著作权法》中职
务作品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的规定不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29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3)优先受让权。单位专利权人订立专利权转让合同的,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三、受让人:受让人是依合同或继承取得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
在合作发明创造和委托发明创造中,如果双方约定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委托方,从其约定,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
或者个人为委托方。如果单位或者个人之间没有协议,构成委托开发的,专利申请权以及取得的专利权归受托人,但委托人
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受让人不能基于受让行为而成为发明人、设计人,发明人、设计人的人身权利不因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让而丧
失。
四、外国人
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享有与中国公民或单位同等的专利申请
权和专利权。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
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可以申请专利,但应当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
理机构办理。

【重点法条】
第2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 25 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2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
的新设计。
【知识点】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讲解】
专利权的客体,也称为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指依法应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三种。
一、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种。
二、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
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不保护方法;
(2)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只能是具有立体形状、构造的产品,不能是气态、液态产
品;
(3)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在工业上应用;
(4)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必须是可自由移动的
物品。
三、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相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
设计。
四、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1、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例如,伪造人民币的方法或工具;吸毒的工具等。
2、科学发现。
3、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但有关进行智力活动的新工具、新设备或者新装置的技术方案,符合授予专利的条件时,可以
获得专利保护。
4、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是药品或者医疗器械可以申请专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0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5、动物和植物品种。但是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注意:“动植物品种”不同于“动植物
品种的生产方法”)
6、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重点法条】
第 22 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
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
请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第 23 条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
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第 24 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 6 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知识点】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讲解】
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满足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实质条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自身必须具备的属性要求,形式
条件则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文件和手续等程序方面的要求。
一、授予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
1、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
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不视为丧失新颖性的公开。申请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 6 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
性:
(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2)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
步。发明的创造性比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更高。创造性的判断以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判断能力为准。
3、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二、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
1、新颖性: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
同和不相近似。
2、实用性,并且富有美感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 2 条的规定,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
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这也是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之一。因此外观设计的实质条件也隐含了实用性的
要求。
3、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这里的在先权利包括了商标权、著作权、企业名称权、肖像权、知名商品特有
包装、装潢使用权等。“在先取得”是指在外观设计的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取得。

【重点法条】
第 28 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1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第 29 条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12 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
申请之日起 6 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
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12 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
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第 30 条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 3 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
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 5 条第 1 款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以寄出的邮戳日为递交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出证
明外,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日为递交日。
【知识点】专利的申请
【讲解】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1、先申请原则。该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给最先申请的人
2、书面申请原则。
3、单一性原则,即“一申请一发明”。
4、优先权原则。优先权可分为国际优先权和国内优先权。
二、专利申请文件
1、请求书。是申请人向专利局提交的请求授予其发明或实用新型以专利权的书面文
2、说明书。是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具体说明的陈述性文件。
3、权利要求书。是用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
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的文件有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
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申请文件递交以后,申请人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
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三、专利申请日: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指定的专利申请受理代办处收到完整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确定专利申请日应
当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专利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明的外,仍为收到专利
申请文件之日。
2、专利申请人享有优先权的,优先权日视为申请日。专利法第 29 条规定了国际优先权和国内优先权,国际优先权是指申请
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12 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6
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
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国内优先权是指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12 个月内,
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重点法条】
第 34 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 18 个月,即行公布。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第 35 条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 3 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第 39 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
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2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第 40 条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
生效。
【知识点】专利申请的审批
【讲解】
根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采用早期公开迟延审查制,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采用的是登记
制。
一、发明专利的审批
1、初步审查。专利主管机关查明该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关于申请形式要求的规定。
2、公布申请。专利主管机关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 18 个月,即行公布。主管机
关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3、实质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 3 年内,专利申请人可随时提出实审请求;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出实审请求的,该
申请即被视为撤回。专利主管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4、授权登记公告。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专利主管机关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
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批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专利局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
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即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进行初步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
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三、专利的复审和无效宣告
(一)专利的复审
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注意:《商标法》中有商标评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专利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专
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1.无效宣告的程序。自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有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的,都可以在专利授权之日
起,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请求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依法定程序作
出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任何一方当事人(专利权人或者请求人)对该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
起 3 个月内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对方当事人为第三人。
2.无效宣告的效力。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需要注意:
(1)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宣告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
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而给他人造
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
(2)因专利权无效宣告不具有追溯力,致使专利权人或专利权转让人不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专利权受让人返还专利使用
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构成对公平原则明显违反的,专利权人或专利权转让人应当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专利权受让人返还
全部或部分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

【重点法条】
第 41 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
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 45 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
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第 46 条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应当及时审查和作出决定,并通知请求人和专利权人。宣告专利权无效
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3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
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 47 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
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
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如果依照前款规定,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转让人不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者专利权受让人返还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
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转让人应当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者专利权受让人返还全部或者部分专利使用
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
【知识点】专利的复审和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讲解】
一、专利的复审
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注意:《商标法》中有商标评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专利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专
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1、无效宣告的程序。自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有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的,都可以在专利授权之日
起,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请求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依法定程序作
出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任何一方当事人(专利权人或者请求人)对该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
起 3 个月内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对方当事人为第三人。
2、无效宣告的效力。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需要注意:
(1)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宣告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
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而给他人造
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
(2)因专利权无效宣告不具有追溯力,致使专利权人或专利权转让人不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专利权受让人返还专利使用
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构成对公平原则明显违反的,专利权人或专利权转让人应当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专利权受让人返还
全部或部分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

【重点法条】
第 42 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第 44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知识点】专利权的期限
【讲解】
主要注意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20 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 10 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权期
限届满后,专利权终止。
另外,44 条里规定了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两种情形: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权利

【重点法条】
第 48 条 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
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第 49 条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4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第 50 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
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
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
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第 53 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第 54 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
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裁决。
第 55 条 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
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知识点】专利权的许可使用
【讲解】
一、指定许可
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如果对于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
付使用费。
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应用的,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二、强制许可(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权力)
强制许可,是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依法授权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实施专利的法律制度。
我国专利法将强制许可分为三种:
1、防止专利权滥用的强制许可。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
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
的强制许可。注意,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给予强制许可的,只有在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 3 年后才可以申请。
2、为公共利益目的的强制许可。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
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3、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之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
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其中一项专利的专利权人的申请,
可以给予实施另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三、强制许可的效力:
1、被许可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2、被许可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
3、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
决定,被许可人一经通知,即不再有继续实施的权利。
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以及专利权人和被许可人对有关使用费的裁决不服
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重点法条】
第 63 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
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
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
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5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
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注意:不承担赔偿责任并不意味不负其他法律责任,如停止侵害、销毁侵权产品
等)
【知识点】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讲解】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权利用尽限制。即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售出后,任何人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不再需要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且不构成侵权。
2、先用权限制。即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
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权。
3、临时过境限制。这是指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
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也不视为侵权。
4、专为科学研究或实验目的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构成侵权。

【重点法条】
第 57 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
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
证明;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
告。
第 60 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
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第 61 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
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处理前款申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第 62 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
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
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知识点】专利侵权行为的救济
【讲解】
一、损失额的确定:《专利法》第 60 条的规定,与《著作权法》第 48 条、《商标法》第 56 条大同小异,其确定方式为:
1、依权利人所受损失确定;
2、或依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确定;
3、损失或违法所得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二、权利救济程序
《商标法》第 53 条、《专利法》第 57 条规定的内容相同,商标权、专利权的权利救济程序为:
1、商标或专利侵权纠纷,当事人可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可申请行政管理机关(商标局、专利局)处理,也可申请行政管理机
关调解确定侵权数额。至于选择哪一种,凭权利人自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6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3、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时,认定侵权成立的,可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工具,处以罚款
等;
4、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 15 日(而非 3 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
的,行政管理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行政管理机关主持的调解不成的,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商标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3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
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
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
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6条 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6条 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地理标志,可以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使用该证明商
标,控制该证明商标的组织应当允许。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
据其章程接纳为会员;不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的,也可以正当使用该地理标
志,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无权禁止。
【知识点】商标的概念和种类
【讲解】
关于商标的种类,应了解以下内容:
一、商品商标:是最常用的商标,指生产经营者在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的有形商品上使用的标记,又分为制造商
标、销售商标等。
二、服务商标:是用以标示和区别无形商品即服务、劳务,使用者多为从事餐饮、宾馆、娱乐、旅游、广告等服务的经营者;

三、集体商标:集体商标,是以团体、协会、其他组织(下称“注册人”)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
表明其组织成员资格的标志;
注意:以地理标志作集体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生产经营者,可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
注册的注册人组织,该组织应依章程接纳为会员;不要求参加该注册人组织的,也可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该组织无权禁止
四、证明商标:是由对某商品、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人使用于其商品、服务上,用以证明该
商品、服务的特定品质的标志。
注意: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的,控制组织应
当允许
因此,地理标志既可以作为集体商标也可以作为证明商标
五、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
首先要明确的是,商标法对商标注册的要求原则上采取自愿原则,但商标法原则上只保护注册商标,对未注册而使用的
商标原则上不保护
但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实行强制注册原则,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实行强
制注册的商品,主要指烟草制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7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
第8条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
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第9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第 10 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
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第 11 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第 12 条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
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第 13 条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
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
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第 14 条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第 16 条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
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
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知识点】商标的构成要件
【讲解】
一、商标构成的条件
1、应当具备法定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
标申请注册。(注意:视觉不能感知的音响、气味等商标不能在我国注册)
2、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可以是天然的显著性,也可以是通过长期使用而获得显著性特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8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二、商标的禁止条件
1、不得侵犯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如外观设计专利权、著作权、姓名权、肖像权、商号权、特殊标志专用权、奥林匹
克标志专有权、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专用权等。
2、不得违反商标法禁止注册或使用的标志的条款。商标法第 10、11、12 条和第 16 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作出了规定:
第一,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①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
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②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
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③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
众的除外;④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⑤同“红十字”、
“红新
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⑥带有民族歧视性的;⑦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
其他不良影响的。
此外,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需注意:①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②地名
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③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如“金华”火腿、“嘉兴”肉粽已经作
为集体商标注册,继续有效。
第二,禁止作为商标注册但可以作为未注册商标或其他标志使用的标志:①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②仅仅
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③缺乏显著特征的。前述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
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
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
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注意第 10 条与第 11 条的区别,第 10 条是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那么更不能作为商标注册了,而第 11 条规定的是不得
作为商标注册

【重点法条】
第 24 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 6 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
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
权。
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 3 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文
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第 25 条 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 6 个月内,该商标
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 3 个月内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览会名称、在
展出商品上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展出日期等证明文件;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证明文件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第 29 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
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第 30 条 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 3 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
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第 31 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第 34 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商标局做出的裁定不申请复审或者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的裁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
定生效。
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册。
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时间自初审公告 3 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 18 条 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申请手续齐备并按照规定填写申请文件的,商标局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39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手续不齐备或者未按照规定填写申请文件的,商标局不予受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手续基本齐备或者申请文件基本符合规定,但是需要补正的,商标局通知申请人予以补正,限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按照指定内容补正并交回商标局。在规定期限内补正并交回商标局的,保留申请日期;期满未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
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知识点】商标的注册程序
【讲解】
一、申请的代理
1、商标注册的国内申请人可以自己直接办理,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组织到商标局办理注册申请手续。
2、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实行强制代理制。其应当委托国家认可的具有商标代
理资格的组织代理。
二、申请原则
1、应按规定的商品分类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名称。
2、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应按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
3、注册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应另行提出注册申请。
4、注册商标需要改变注册人名义、地址及其他注册事项的,应提出变更申请。
5、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6、禁止抢注: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三、申请日
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即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申请人享有优先权的,优先权日为申请日。商标法规定了可以
享有优先权的两种情况:
1、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 6 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
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2、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 6 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
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四、注册商标申请的受理、初审、异议及核准公告程序
1、受理
(1)申请手续齐备、申请文件符合规定的且送交商标局的,商标局予以受理;
(2)商标局认为需补正文件或手续的,限其在收到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补正并交回商标局,保留申请日期;逾期未补正
的,视为放弃申请。
2、初审
(1)初步审定合格者,予以公告;
(2)初步审定不合格者或与他人的在先权利冲突者,驳回申请,不予公告;
(3)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同一种商标的解决原则:
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者(申请在先原则);
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者(使用在先原则),各申请人应在收到商标
同日使用或均未使用的,在收到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由当事人协商,并报书面协议给商标局;
协商不成的,以抽签方式确定一个申请人;已经通知但未参加抽签的,视为放弃申请,商标局应书面通知之。
3、异议
(1)初审后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 3 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人均可异议;
(2)公告期满无异议的,要予以核准注册;
(3)有异议的,商标局应听取异议人、被异议人陈述事实、理由,并裁定。
4、权利救济
(1)凡对上述商标局作出的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决定不服者,以及对商标局就异议作出的裁定不服者,均可在收到
通知 15 日内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
(2)凡对上述复审裁定不服者,均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最终的裁决权在法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40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3)异议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核准并公告
(1)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商标局要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
①初审后公告 3 个月内,期满无异议的;
②有异议,但(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生效裁定异议不成立的。
(2)凡予以核准注册的,要予以公告。
(3)商标注册申请人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日期是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但经裁定异议不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应自初审公
告 3 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

【重点法条】
第 37 条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第 38 条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
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
续展注册经核准后,予以公告。
【知识点】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和续展
【讲解】
一、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从核准注册之日起 10 年。
二、续展:期满前 6 个月申请续展。如果到期没有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 6 个月的宽展期。也就是说在在期满之前的前后六
个月,一共一年时间,都可以续展。续展仍然要向商标局提交商标续展注册申请书,并经过商标局的核准登记。
另外,自商标注销之日起 1 年内,商标局对与该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申请不予核准。

【重点法条】
第 39 条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
标的商品质量。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第 40 条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
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知识点】注册商标的许可权和转让权
【讲解】
一、许可权:是指商标权人依法按照书面商标权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需要注意:
1、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为书面形式,并报商标局备案。
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经备案的,不影响该许可合同的效力(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3、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4、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5、商标使用许可的类型主要有独占使用许可、排他使用许可、普通使用许可等。
各类商标使用许可的特点:
类型 商标注册人能否使用 商标注册人能否许可第三人使用
独占使用许可 不可以 不可以
排他使用许可 可以 不可以
普通使用许可 可以 可以
二、转让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需要注意:
1、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2、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未一并转让的,由商标局通知其
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视为放弃转让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3、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4、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41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5、注册商标的转让不影响转让前已经生效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效力,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6、集体商标不得转让。

【重点法条】
第 52 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 53 条 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
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
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
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
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
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
人民法院起诉。
第 56 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
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
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 50 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一)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二)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条 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一)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的;
(二)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
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三)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
众产生误认的。
【知识点】商标侵权行为
【讲解】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假冒或仿冒行为
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这类侵权行为可以具体
分解为以下四种: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假冒行为);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仿冒行为);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仿冒行为);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仿冒行为)。
二、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这类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商品经销商,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失,只要实施了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都
构成侵权。只是在行为人主观上是善意时,可以免除其赔偿责任。商标法第 56 条第 3 款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
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42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民法重点法条》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 50 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
损害的”商标侵权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与直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成共同侵权)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4、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
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5、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
产生误认的。
注意:商标的合理使用:注册商标中含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
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对他人的正当使用行为不能作为商标
侵权行为查处。
另外注意:第 53 条里的权利救济程序和 56 条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确定规则和《专利法》相关规定是一致的。

【重点法条】
第 13 条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
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
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第 41 条第 2 款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 5 年
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 5 年的
时间限制。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 53 条 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
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处理。
【知识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讲解】
驰名商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为有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一、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受保护,但限于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
(1)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
并禁止使用;
(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容易导致混淆
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民事法律责任,但并不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二、对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给予全方位保护,范围及于不相同、不相类似的商品:
(1)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
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
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属于《商标法》第 52 条第(五)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行为人应承担包括赔偿
在内的各种民事责任。
三、驰名商标所有人享有特殊期限的排他权。对于违反《商标法》第 13 条、第 15 条、第 16 条或者第 31 条的注册商标,如
果是恶意注册抢注驰名商标的,驰名商标所有人请求撤销该注册商标不受 5 年除斥期间的限制。
四、驰名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
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注意:与普通商标的保护不同,将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进行登记从而构成侵权的,并不
要求有“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的行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大学东路 31 号院 质量管理学院 212 室 邮编:100044 43


联系电话:010-51686846,51686847 www.lzschool.org.c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