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杜甫研究学刊二 ○○○年第三期                                总第 65 期

唐宋人所体认的杜甫精神

杨胜宽

  笔者近年正在进行宋代杜诗学的研 宋代文人对疆土日狭和国运日蹙的忧患意
究 , 既涉及到从宋初至北宋中后期 , 及整 识 , 正与杜甫其人的忠悃忧国和其诗悲天
个南宋时期宋人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认识过 悯人情怀相合拍 。所以在宋代历史上 , 大
程和评价变化 ① , 也涉及到某些文学流派 凡士人对时弊沉疴大声疾呼或处于国运危
对杜甫的认识和评价传统 ② , 还对一些有 殆之际 , 呼唤杜甫精神的声音就特别强
代表性的诗论家的杜学思想进行了专门研 烈 。宋人把杜甫其人其诗结合在一起进行
究 。③通过从不同角度切入宋人对杜甫其 认识和评价 , 既是宋代士人提倡操守 、注
人其诗的认识和评价进行分析 , 以下结论 重为人气节的选择需要 , 也是宋人对隋唐
越来越清晰 : 宋人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唐 五代士风流弊的自觉扬弃 。宋代不止一人
代诗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杜甫 “诗人或 曾公开表露过对李白人品的异议 ( 如王安
不尚之”④的风气 , 而且充分发扬了杜甫 石 、苏辙等) , 虽然不一定公正客观 , 但
的诗歌精神 , 使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不仅 宋代士林的舆论倾向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
具有艺术上集大成的地位 , 还与历史上人 宋人对杜甫其人其诗的普遍推崇 , 自
格最杰出的诗人屈原 、陶潜等享有同样的 然会对宋代诗歌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
令誉 , 他不仅是最受尊崇的唐代诗人 , 也 响 。我们不难注意到 , 北宋对杜甫其人其
是中国几千年诗歌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几 诗推崇最力的时候 , 也正是宋诗时代风格
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 。杜甫在宋代事实 真正形成的时候 。这绝不是历史的偶然巧
上超过李白而居于独尊的地位 , 以及在元 合 , 其间有着必然和内在的关联 。当然 ,
明清各代被诗人们戴上越来越辉煌的桂 在杜甫被狂热的推崇过程中 , 盲从的心理
冠 , 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应归功于宋人 和被动的仿效又给宋诗创作带来了很大弊
所做的工作 。 病 , 这一点也是我们研究宋人学习杜甫其
宋人对杜甫其诗情有独钟 , 不单单是 人其诗的利弊得失不应忽略的 。
诗人的主观喜好 , 它有着较为复杂的时代
政治背景和较为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 。 一 、唐人所推崇的杜甫精神
・47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杜甫在生之年 , 世人对其诗的推崇程 容精神 。接下来 , 元稹还将杜甫与李白作
度并不十分突出 。盛 、中 、晚唐人选诗多 了比较 , 着重要说明的问题是 : 李白诗的
不选杜诗 ⑤ , 这就很能说明杜诗在当时诗 成就和特色 , 是其不世天才所造成的 ; 而
坛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在《调张籍》, 诗 杜甫诗在充分发挥其后天成就的艺术表现
中怒斥 “群儿愚”, 可以看出当时 —些诗 力方面 , 是李白远远不及的 。杜甫后天成
人是颇为轻视杜诗的 , 甚至还有一些不怀 就的诗歌艺术才能 , 显然是兼容古今 、博
好意的 “谤伤”。但韩愈除了把杜甫列为 取众长的结果 。白居易也看到了这一点 ,
唐代善作 “不平则鸣”的作家之一和称赞 评价说 : “杜诗最多 , 可传者千余首 , 至
其才高名重之外 , 并没有对杜甫所以伟大 于贯穿古今 , 尔见 缕格律 , 尽工尽善 , 又
之处提出什么新颖见解 。真正对杜甫精神 过于李 。”⑥
有所发掘的是韩愈同时的新乐府诗歌运动 对杜甫的创新精神 , 元稹也有充分的
倡导者白居易和元稹 。他们从新乐府诗歌 论述 。
《酬孝甫见赠十首》其二云 : “杜甫
运动提倡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需要 天材颇绝伦 , 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
出发 , 极力标榜杜甫艺术上的兼容精神和 当时语 , 不著心源傍古人 。
”杜甫一方面
创造精神 , 认为这是包括李白在内的所有 尽得古今体势兼人人之所独专 , 融汇古今
唐代诗人所不能企及的 。这成为唐人对杜 人之所长以为己有 , 另一方面又用时代的
甫其人其诗评价的最大共识 。 语言 、自己的表达方式来摆脱古今人的束
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兼容精神 , 元稹 缚 , 形成独立的诗歌风格 , 在继承的基础
在《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论 上超越古今 , 这是杜甫创新精神的主要特
述最为充分 。作者在序文开头即言 : “余 征 。杜甫在文学继承方面的独特思想 , 可
读诗至杜子美 , 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 。 ” 从他寓居成都时所作《戏为六绝句》的五
接下来就叙述中国诗歌的发展演进 , 尤其 六两首绝句中得到清楚的印证 。其五云 :
对六朝宋齐以来诗风的流弊作了批评 , 流 “不薄今人爱古人 ,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
风所被 , 唐代诗人亦不能免 , 其弊如元氏 攀屈宋宜方驾 , 恐与齐梁作后尘 。
”其六
所说 : “莫不好远者遗近 , 务华者去实 ; 云 : “未及前贤更勿疑 , 递相祖述复先谁 。
律切则骨格不存 , 闲暇则纤 莫备 。 ”杜 别裁伪体亲风雅 , 转益多师是汝师 。 ”杜
甫之诗 , 则一扫偏狭浮华之弊 , 兼容古今 甫所表述的文学继承思想 , 在当时与同辈
体势 , 集艺术之大成 。他说 : “至于子美 , 人相比 , 是最公允可贵的 , 集中体现了其
盖所谓上薄风骚 、下该沈宋 , 古傍苏李 , 兼容并包的文学眼光与文学气度 。而杜甫
气夺曹刘 , 掩颜谢之孤高 , 杂徐庾之流 的文学继承思想与文学创新是紧密联系在
丽 , 尽得古今之体势 ,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一起的 , 全面地 、批判地学习继承前人 ,
矣 。 ……苟以为能所不能 , 无可不可 , 则 目的乃在于变古人的专诣为自己的兼擅 ,
诗人以来 , 未有如子美者”。在元稹看来 , 融汇贯通 , 实现对古今人的超越 。杜甫
杜甫正是有这种兼容古今的大度 , 乃能杂 “转益多师”的思想实质 , 在于不为某一
取众长 ,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 应验了 “有 师法所拘限 , 以兼擅众长的优势 , 超越前
容乃大”的古训 。他那 “能所不能 , 无可 人 , 实现创新目的 。⑦杜甫心源不傍古人 ,
不可”的艺术表现力 , 正得力于 “尽得古 正揭示了其本质上的创新意识 。元稹还在
今之体势 ,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艺术兼 《乐府古题序》中对杜甫 “即事名篇 , 无
・48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复依傍”的新乐府诗作了高度评价 , 可以 于融汇贯通 、超越古今的艺术创新精神 。
作为元氏所言 “怜渠直道当时语 , 不著心 杜甫确立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原则 , 不仅
源傍古人”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元稹谈到 是他自己获得创作成功的最重要经验 , 也
古题乐府的演变时指出 : “况自风雅至于 是符合古今创作实际的普遍性艺术原则 。
乐流 , 莫非讽兴当时之事 , 以贻后代之 元 、白将这一点表而出之 , 说明杜甫不仅
人 。沿袭古题 , 唱和重复 , 于文或有短 可以享有与李白同样的地位 , 而且在艺术
长 , 于义咸为赘  , 尚不如寓意古题 , 刺 建树上 , 确有其比李白高明的独到之处 。
美见事 , 尤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曹刘 后人多从杜诗的艺术上学习借鉴 , 形成了
沈鲍之徒时得如此 , 亦复稀少 。近代唯诗 事实上的尊杜屈李局面 , 应该说 , 元 、白
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 与有功焉 。
《丽人》等 , 率皆即事名篇 , 无复依傍 。 包括元 、白在内的唐人 , 评价杜甫一
余少时与友人乐天 、李公垂辈 , 谓是为 般都是从诗歌艺术成就的角度论定其在诗
当 , 遂不复拟赋古题 。
”表面看 , 这里谈 史上的地位 , 无论谓李杜有高下优劣也
的只是一个乐府诗是否袭用古题的问题 , 好 , 还是主张李杜不当轩轾也好 , 都是以
但它引出的却是一个怎样正确处理继承和 此为比较尺度的 。唯晚唐李商隐有 “李杜
创新关系的根本原则问题 。古代乐府诗 , 操持事略齐 , 三才万象共端倪”之句 ⑧ ,
都是讽兴当时之事 , 体现了 “即事名篇” 把李杜的操持纳入比较范围 , 陆龟蒙有
的原则 , 符合自《诗》《骚》以来的美刺 “李杜气不易 , 孟陈节难移”之评 ⑨ , 将
比兴传统 。后人写作乐府诗 , 时代变了 , 李杜孟 ( 浩然) 陈 ( 子昂) 的为人气节作
表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 却要袭用古题 , 为评判的内容 , 稍与时论有所不同 。但二
必然出现旧题与新意不相统一的矛盾 。与 人均语焉不详 , 未能引起世人的重视 。其
其袭用古题的陈旧形式 , 不如 “师其意不 后孟  “诗史”之论 , 五代刘煦《旧唐书
师其辞” ( 韩愈语 ) , 即事名篇 , 无复依 ・
杜甫传》之悉用元稹《杜公墓系铭》之
傍 。这样做 , 表面地看是抛弃了古题乐府 言 , 可乩时论所向 。刘煦之传竟有 “甫性
的衣冠 , 而实质上是忠实继承了古代乐府 偏躁 , 无气度 , 恃恩放恣 ……荡无拘检 ,
“诗讽兴当时之事”的优秀传统 。这一举 ……其傲诞如此 !”等语 , 对杜甫道德品
措在唐兴以来的众多诗人中无人敢于突 行不无微辞 , 则唐 、五代之人 , 普遍以仅
破 , 而杜甫在新题乐府诗中很好地做到 有才能和成就之文人视杜甫 , 是其时评价
了 , 可以看出杜甫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关 杜甫其人其诗的最显著特点 。
系的非凡胆识与能力 。 倘若杜甫只以才能与成就 , 而人品道
元 、白对杜甫兼容精神和创新精神的 德乏善可陈的文人存在于历史视野中 , 是
标举 , 至少回答了韩愈所不曾回答的问 很难经受住历史大浪的淘洗 , 而为后人景
题 , 即杜甫作为与李白并驾齐驱的最杰出 仰怀念的 。因为中国的文学批评传统 , 素
的诗人 , 其杰出和伟大之处究竟在何处 。 有重视知人论世 , 讲究道德与文章相统一
元 、白对杜甫的论列让后人明白 , 杜甫在 的观念 。屈原之伟大 , 不仅在于他写作了
诗歌艺术上之所以能够集古今之大成 , 不 《离骚》, 还在于他 “正道直行 , 竭忠尽智
是依靠其绝世的天才 , 而是得益于其善于 以事其君”,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谤”⑩的
学习和吸收古今人长处的兼容精神 , 及善 忠诚与高洁道德品行 ; 陶渊明之伟大 , 不
・49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仅在于他写了最好的田园诗 , 还在于他不 影响曰 : “自欧阳子出 , 天下争自濯磨 ,
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与高尚道德情操 。他 以通经学古为高 , 以救时行道为贤 , 以犯
们才有资格成为万世共仰的文学先贤 。杜 颜纳说为忠 。长育成就 , 至嘉 末 , 号称
甫之成为集古今大成的杰出诗人 , 其诗号 多士 。”λϖg由此可知 , 范 、欧在宋仁宗统治
称“诗史”, 必有其独特的道德情怀和时 的中后期 , 致力于对士风的砥砺 , 把正直
代使命感作为创作的原动力 。杜甫的这种 行道 , 匡时救弊 、忠君忧国作为士人道德
精神 , 必待宋人才能完成深入的发掘 , 高 言行追求的主要方面 , 有意加以倡导培
度的阐扬 。 育 。而士林对杜甫精神的发掘和体认 , 正
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开始的 。
二 、宋人对杜甫精神的发掘和体认 在欧阳修与宋祁著的《新唐书》里 ,
研究宋代历史和文化的人 , 都会注意 杜甫的一生主要事迹与《旧唐书》无重大
到宋代士风的变化 。《宋史・忠义传序》: 变化 , 但对杜甫的评价 , 却有了新内容 ,
“士大夫忠义之气 , 至于五季 , 变化殆尽 。 显出与《旧唐书》较为不同的评价尺度 。
宋之初兴 , 范质 、王溥 , 犹有余憾 , 况其 《新唐书・杜甫传》云 : “甫放旷不自检 ,
他哉 ! 艺祖首褒韩通 , 次表卫触 , 足示意 好论天下大事 , 高而不切 。少与李白齐
向 。厥后西北疆场之臣 , 勇于死敌 , 往往 名 , 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 , 酒
无惧 。真仁之世 , 田锡 、王禹  、范仲 酣登吹台 , 慷慨怀古 , 人莫测也 。数尝寇
淹 、欧阳修 、唐介诸贤 , 以直言谠论倡于 乱 , 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挠弱 , 情不
朝 , 于是中外 绅知以名节相高 , 廉耻相 忘君 , 人怜其忠云 。”最值得注意的是后
尚 , 尽去五季之陋矣 。
”如果我们再去阅 两句话 , 肯定了杜甫在寇乱频仍的时代 ,
读一下 《宋史》中田锡 、王禹  、范仲 大节挺挺 , 没有类似王维 、李白等人的历
淹 、欧阳修 、唐介诸人传记 , 就不难发现 史污点 ; 作为诗人 , 他以诗歌感时伤事 ,
一个突出的共同点 , 即这些人均以正直敢 表达情不忘君的忠君忧国情怀 , 这也是诗
言 、节概高尚为史家所艳称 。并且很注意 人可贵的社会正义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表
在士林中提倡培育这种节概 , 极力形成一 现 , 故尔受到世人的尊崇和爱戴 。在《新
种社会风尚 。他们在各种文章中 , 也大肆 唐书》的作者眼里 , 杜甫即使性格上有偏
宣扬这一点 , 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特别是 躁傲诞 、好发高论的缺点 . 与其为人气节
在范仲淹倡言新政的时期 , 受到当时朝野 和忠君忧国的思想比较起来 , 只能算次要
一大批盼望革故鼎新 、出现政治新局面的 的和美中不足的方面 , 甚至可以视为一种
士大夫和文人的支持拥护 , 范仲淹的言行 文人常见的怪癖 , 变得容易理解和被容忍
对士林影响甚大 。加之欧阳修身为文坛领 了 。对杜甫为人气节和忠君忧国精神的高
袖 , 十分注意提携和培养后进 。他们受到 度肯定 , 正是宋人发掘杜甫精神的最主要
士人的普遍崇敬 。广大士人纷纷效仿范 、 方面 。
欧以风节自励 , 以天下忧乐为忧乐的人品 宋人对杜甫精神的发掘 , 其与唐人最
道德 , 一时士林风气为之一变 。故《宋史 大的不同之处 , 在于不只是品评杜诗的艺
・范仲淹传》谓范仲淹 “每感激论天下事 , 术优劣和成就高下 , 而是透过杜诗进窥诗
奋不顾身 , 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 自仲 人之 “心”, 去发现诗人的心灵世界和精
淹倡之 。”苏轼又评欧阳修对宋代士风之 神世界 。张方平《读杜诗》云 : “杜陵有
・50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穷老 , 白头惟苦吟 。正气自天降 , 至音感 表达其忧时伤世的情怀 , 表达希望君圣臣
人深 。昭回切云汉 , 旷眇包古今 。 ……流 明 、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 宁肯自己
寓四方路 , 浩荡平生心 。每览述怀篇 , 使 一人无屋可住 , 受冻而死 , 也不愿看到天
我清泪淫 。 ”λω
g
在张方平看来 , 杜诗能够集 下人挨饿受冻的惨象 ! 杜甫想的是天下更
古今之妙而有之 , 最根本的是诗人所秉持 不幸的人的冷暖欢戚 , 他看不起那种成天
的凛然正气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这一点既 只为自己伤屯悼屈 、怨天尤人之徒 , 因为
是诗人能够超迈古今的重要因素 , 又是最 这种人的心胸太卑狭 , 只装得下自己一个
能打动读者的魅力所在 。杨蟠《观子美画 人的得失荣辱 。王安石在诗末感慨地说 ,
像》, 云 : “文光万丈照词林 , 独步才难一 古人中有杜甫这样胸襟情怀的 , 实在太少
代钦 。尘土未论今日貌 , 篇章空忆旧时 了 。这恰恰是杜甫高出常人之处 , 也是其
心 。寂寥冠剑无由作 , 零落丹青但复吟 。 诗伟大 、一般诗人难以企及之处 , 还是杜
”λξ
师法望公千载后 , 仰风三叹感知音 。 g
其 甫永远能够感动人 、在后人心目中留下伟
立意与张诗大略相似 , 认为杜甫之所以能 大身影的不朽之处 。王安石所要告诉世人
够成为独步一时的集大成诗人 , 乃在其伤 的 , 是杜诗艺术成就之集大成乃植根于杜
时忧国 、愿意担荷普天下受苦民众苦难的 甫忧国忧民 、宁肯承受天下一切苦难的伟
崇高精神 。把这一观点发掘得最为透辟和 大精神 。杜甫这种精神境界 , 不仅高过时
详尽的 , 要算政治家兼诗人 、散文家王安 辈 , 而且为古人所难企及 。这便是杜诗能
石 。其《杜甫画像》诗云 : “吾观少陵诗 , 够超迈古今 、集古今艺术之大成的根本原
为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 , 壮颜毅色 因所在 。宋人胡仔对王安石评价杜甫画像
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 , 生物岂不稠 , 丑妍 之诗是这样看的 : “李 、杜画像 , 古今诗
巨细千万殊 , 竟莫见以何雕锼 , 惜哉命之 人题咏多矣 , 若杜子美其诗高妙 , 固不待
穷 , 颠倒不见收 , 青衫老更斥 , 饿走半九 言 ; 要当知其平生用心处 , 则半山老人之
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 , 攘攘盗贼森戈矛 。 诗得之矣 。 ”λζ
g

吟哦当此时 , 不废朝廷忧 , 常愿天子圣 , 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也对此加


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 , 不忍 以强调 , 谓 “古今诗人众矣 , 而杜子美为
四海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 , 嗟时之人 首 , 岂非以其流落饥寒 、终身不用 , 而一
我所羞 。所以见公画 , 再拜涕泪流 。惟公 饭未尝忘君也欤 。 ”苏轼此论一出 , 后人
之心古亦少 , 愿起公死从之游 。”λψ
g
王安石 多从杜甫一饭不忘君的角度去认识杜甫的
在诗中 , 首先肯定了杜诗能够排天斡地 、 忠君精神 , 杜甫因此颇受今人诟病 。其
写尽八极万类的非凡表现力 , 有若与元气 实 , 苏轼之意 , 与王安石诗的观点是相通
相侔 , 而非人力所致者 。其次撮述杜甫不 的 , 重在阐明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今众
幸的身世 , 颠沛穷途 , 老而见斥 , 饥病交 多诗人的称首 , 乃在其尽管一己流落饥
迫 , 生逢乱世 , 似乎人生一切倒霉之事都 寒 , 终身不受重用 , 仍然心系君国 , 为天
让这位不幸的诗人遇上了 ; 王安石不仅哀 下安危忧乐而食不甘味 , 他有着系心国家
叹杜甫生不逢时 , 也为杜甫被昏君权臣废 和民众安危忧乐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 ,
斥鸣不平 。再次则写杜甫尽管受到朝廷不 所以其诗不同凡响 , 超越古今作者 。苏轼
公平的待遇 , 且已处于自顾不暇 、病痛缠 之弟苏辙认为杜甫比李白更伟大 , 乃在于
身的境地 , 作为诗人 , 杜甫却不废吟哦 , 杜有 “好义之心”; λ{g苏轼门人米芾所谓
・51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此老遑遑心 , 悬鹑破无里”λ|g, 都是本于 编《唐四家诗》, 以杜甫居首 , 而置李白
此意认识和评价杜甫精神的 。 于欧 阳 修 之 后 。据 释 惠 洪 《冷 斋 夜 话》
如果说由杜甫之诗而窥诗人之 “心” 说 , 王氏是有意这样编排的 , 其理由就在
ϖ
µ
g
是宋人认识杜甫精神的一大突出特点 , 那 于对李白人品见识的不良评价 。 结合王
么 , 联系杜甫一生行事来认识杜诗创作精 氏《杜甫画像》诗对杜甫的极度赞美 , 表
神 , 把杜甫的人品与诗品联系起来加以考 明王安石是因为杜甫人品诗品俱佳 , 才把
察和评价 , 则是宋人认识和评价杜甫精神 他放在首位的 。无独有偶 , 与王安石同时
的又一突出特点 , 由此更能看清杜甫之所 的苏辙 , 在《诗病五事》中也对李白 “为
以伟大之处 。中国自古就有知人论世的文 人”进行了言辞激烈的贬责 , 认为他不及
学批评传统 。由于宋人十分重视文人的道 杜甫之处 , 在于后者有 “好义之心”, 而
德情操 , 故把人品和诗品 、文品 、词品 、 李白 “不知义理所在”。并且特别点出永
书品 、画品联系起来考察 , 特别为时论所 王李 兴兵谋叛 , 李白从之不疑 , 遂以流
重 。对宋代文学和士风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放而死 , 作为批评李白见识人品不高的有
ω
µ
g
王禹  、范仲淹 、欧阳修 、王安石 、苏 力证据 。 由王安石 、苏辙等人对李白为
轼 , 黄 庭 坚 等 人 , 都 很 重 视 “道 ” 与 人的指责 , 并由此表明对杜甫的特别推
“文”、“道”与 “技”的互动关系 。他们 许 , 再联系欧阳修 、宋祁在《新唐书・杜
所强调的 “道”, 具体就是指作家的道德 甫传》对杜甫 “数尝寇乱 , 挺节无所污”
修养 、精神涵养和高尚情操 , 认为一个作 的评价 , 不难看出杜甫在宋代士人心目中
家要创作出好作品 , 首先取决于作家自身 的地位日益提高 , 不仅仅因为其诗歌成就
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 用 的伟大 , 还有杜甫人品道德的高尚 。唯这
欧阳 修 的 话 说 : “道 胜 者 文 不 难 而 自 些都在杜甫身上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 所以
至”λ}g, “唯当养其根 , 自然烨其华 。 ”λ∼g苏 其地位不仅高出李白等唐代诗人 , 而且他
轼同意欧阳修 “文与道俱”的观点 , 提出 成了宋代士人学习和崇拜的一个诗人偶
技道两进 、“自技而进乎道”, µυg修辞必须 像。
立其诚 , 从文章能见出一个人的人品道
德 , 宋人评价前代或当代人的作品 , 总是 三 、唐宋时代背景与杜甫精神
注意考察是否文如其人 , 诗文品格是否与 同样一个杜甫 , 同样一部杜诗 , 何以
作家的人品相统一 。宋人评价杜诗 , 认为 唐宋人对其精神的发掘和体认有如此显著
杜甫人品高尚卓绝 , 身处乱世而大节不 的不同呢 ? 这就得从两个时代不同的一些
亏 , 故其诗更显伟大 。只要考察一下北宋 背景因素寻找答案 。
以来杜甫地位的变化 , 就足以证明这一 唐宋虽然是中国封建史上前后相接的
点 。在 “西昆体”流行的时代 , 杨亿不喜 两个朝代 , 其社会性质没有根本差异 , 但
欢杜诗 , 讥杜甫为村夫子 , 可见当时杜甫 从社会演变的角度看 , 在这一时期发生了
在士人心目中地位并不高 。故当时人要找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入衰的重大转折 。尽管
一部完整的杜甫诗集都极不容易 。稍后的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唐代 “安史之乱”是其
欧阳修因性分气质所近 , 喜欢李白而不喜 转折点 , 也有不少人认为宋代的经济 、文
欢杜甫 , 作《李白杜甫诗优劣说》, 把李 化事业比唐代获得了更大发展 , 但从中国
白的地位置于杜甫之上 。到其门人王安石 两千年封建历史演变的动态过程看 , 宋代
・52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的确具有比较典型的转折期特征 。特别是 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才能 , 值得认真借
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基础之一的华夷之辨 , 鉴 、取法 ; 二是杜甫创作的重点由古体转
在宋代面临极为严酷的局面 , 最后汉人政 向近体 , 而近体中又有大量的变体 、排律
权竟被蒙古人所取代 。由于政治背景的不 等形式尝试 , 这里面包含了杜甫关于推陈
同 , 社会文化 、思想 、心理等都发生了重 出新 、不拘泥于旧体裁的大胆创新精神与
大变化 。而这些变化因素 , 必然反映到士 成功经验 , 这恰恰是杜甫能够超越古人 ,
人对杜诗的解读和对杜甫其人的认识评价 而集古今艺术之大成的重要成功经验 , 对
上来 。 于任何一个诗人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
中晚唐对杜甫艺术成就和艺术精神的 系 , 都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
推重 , 我认为首先与杜甫主要是在艺术创 元稹在杜甫的墓志铭和所作的《乐府古题
作上获得了非凡成就有关 。特别是与李白 序》中特别对此加以重点发挥 , 应是煞费
以天才胜相比较 , 杜甫主要以人力胜 , 即 苦心地提醒世人学习杜甫的成功经验和艺
通过他自己善于学习和吸收古代广泛而优 术精神 。李泽厚认为 , 杜甫与李白相比的
秀的文化遗产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表达技 一个最大区别 , 就是他为后人建立了诗歌
巧 , 集古今诗歌艺术之大成 , 取得了超越 创作的形式规范 : “如果说 , 以李白 、张
古今的伟大艺术成就 。杜甫在诗歌艺术上 旭等人为代表的 ‘盛唐’, 是对旧的社会
的成功经验 , 值得分析总结 。何况在杜甫 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 , 其艺术特
有生之年和去世之后的一个时期 , 士人中 征是内容溢出形式 , 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
有一种明显的对杜诗不够重视 、甚至弃而 拘限 , 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 、无可仿效
不选杜诗的潮流 , 需要通过认真总结杜甫 的天才抒发 。那么 , 以杜甫 、颜真卿等人
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 来改变 为代表的 ‘盛唐’, 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
一些人对杜诗的偏见 。也许从这一角度 规范 、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 , 其特征是
看 , 就比较好理解何以韩愈对当时谤伤杜 讲求形式 , 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统
甫的 “群儿”要如此愤然地斥责 , 也比较 一 , 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
容易理解为什么元稹在比较李杜时要通过 本。”µξ
g
李杜之诗虽然都是 “盛唐之音”的
压低李白来给杜甫定位 , 应当说都是针对 代表 , 但一个是天才的代表 , 一个是人工
当时对杜诗不公正的评价舆论和好恶倾向 的代表 , 杜甫比李白为后人提供了更多 、
有感而发的 。 更丰富 、更可学的诗歌形式范本 , 中晚唐
与此相关联 , 由于杜甫诗歌最大成就 人对此加以重点总结 , 就不足为奇了 。
在近体诗 ( 律 、绝) 方面 , 并且由于他的 其次 , 与唐人的审美倾向有关 。缪钺
成功示范而把中 、晚唐人诗歌创作的体裁 在《诗词散论・论宋诗》中 , 对唐宋时代
选择引导到了近体诗上 , 人们要写好近体 的审美特征作了这样的比较概括 : “唐代
诗 , 最恰当的学习对象非杜甫莫属 。杜甫 之美如春华 , 宋代之美如秋叶 ; 唐代之美
在近体诗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 , 至少有两 在声容 , 宋代之美在意态 ; 唐代之美为繁
点是值得后人总结和学习的 : 一是近体诗 丽丰腴 , 宋代之美为精丽澄澈 。 ”可以看
这种体裁所固有的不同于古体诗的各种规 出 , 与宋代相比 , 唐人的审美倾向更多在
则和技法 , 杜甫不仅作正体近体诗 , 而且 直观的 、外在的 、壮美的方面 。这与唐代
还作了大量的变体 , 在这些正 、变体制中 国力强盛 , 开放度大 , 外向型的思维和眼
・53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光有关 。正如前引李泽厚谈到的杜诗颜 修养 , 其根源则肇端于宋代道学的勃兴 。
字 , 它们既具有盛唐气象 , 即体现了唐代 《宋史・ 道学传序》追溯了孔孟倡儒家道德
最繁荣强大时代的精神特征 , 具有包容古 学说于千余年前 , 认为自汉以后未得其
今 、集其大成的大家风范 , 又为后人提供 传 , 至宋而道学焉 。其言曰 : “至宋中叶 ,
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可学可为的艺术创 周敦颐出于舂陵 , 乃得圣贤不传之学 , 作
作范式 , 这比较符合唐人审美习惯和审美 《太极图说》、《通书》, 推阴阳五行之理 ,
取向 。与宋代人深析透辟地窥视杜诗艺术 命于天而性于人者 , 若指掌 。张载作
形式之内的人文精神蕴含相比 , 中晚唐人 《西铭》, 又极言理一分殊之旨 , 然后道之
从外在的角度 , 形式的角度去总结杜甫精 大原出于天者 , 灼然而无疑焉 。仁宗明道
神 , 符合唐人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 。 初年 , 程颢及弟颐实生 。及长 , 受业周
再次 , 与唐人普遍具有的豪迈 、浪漫 氏 , 已乃扩大其所闻 , 表章《大学》、
《中
的诗人气质有关 。宋人刘克庄认为 , 唐朝 庸》二篇 , 与《语》、《孟》并行 。于是上
诗人多 , 宋朝则文人多 、诗人少 。文人作 自帝王传心之奥 , 下至初学入德之门 , 融
诗 , “或 尚 理 致 , 或 负 材 力 , 或 逞 辩 会贯通 , 无复余蕴 。
”可见 , 在宋仁宗时
博”µψ
g
, 少了些如严羽标举的盛唐诗人的 代兴起的道学 , 以心性道德为核心 , 是先
“兴趣”或 “兴致”µζg
。唐人之诗 , 诗人一 秦儒家社会伦理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转型
任神思驰骛 , 感情奔放 , 在自由的想象和 期的重释和应用 。而北宋喜杜 、学杜之
纵情的陶醉中获得艺术追求的满足 , 故唐 风 , 大致兴起于宋仁宗统治的中后期 , 随
人的思想不一定深刻 , 思理不一定缜密 , 之而起的是对杜甫精神的发掘和重释 , 不
但其情韵绰绰 、意态动人 , 很符合盛世诗 难看出此间的紧密联系 。但令人迷惑的
人的浪漫气质和情趣 。缪钺说 : “唐诗以 是 , 此时对杜甫精神的重释和提倡不是由
韵胜 , 故浑雄 , 而贵 藉空灵 ; 宋诗以意 道学倡导者周 、张 、二程等人来实现的 ,
胜 , 故精能 , 而贵深析透辟 。唐诗之美在 而是主要由一批文学之士来大肆表彰杜甫
情辞 , 故丰腴 ; 宋诗之美在气骨 , 故瘦 其人其诗 。这又怎样解释呢 ? 笔者以为 ,
劲 。唐诗如芍药海棠 , 浓华繁采 ; 宋诗如 宋代道学的兴起 , 其意义和作用不只在于
寒梅秋菊 , 幽韵冷香 。 ”缪氏还有一个游 出现了一大批道学家和对纲常伦理的空前
山水的比喻 , 说 “唐诗则如高峰远望 , 意 强化 , 其影响极为广泛 。诸如一种思维方
气浩 然 ; 宋 诗 则 如 曲 涧 寻 幽 , 情 境 冷 式的改变 , 一种社会风气的变化 , 一种对
峭。”µ{g这很形象地反映了唐宋诗人在气质 事物认知方式和评判标准的变化等 。对杜
和情趣上的差异 。而形成这种差异的原 诗的评价 , 特别注意去发掘其道德意义和
因 , 乃在于两个时代的不同国势对人们心 人伦教育价值 , 并由杜甫其诗进而对杜甫
理气质的直接影响 。唐人的这种心理气质 精神的认识和总结 , 就是在道学影响之下
和情趣 , 其优势自然在于对艺术美的把握 士人对事物认知方式和评判标准变化的表
方面 。中晚唐人只能从艺术美角度去认 现 。至于道学家不喜欢杜诗 , 甚至像程颐
识 、评价杜甫其人其诗 , 符合唐代诗人的 还板起面孔贬过杜诗 , 这主要是道学之士
心理气质和艺术情趣 。 道统观念使然 。因为他们的教义相信 , 文
至于宋人对杜甫精神的不同体认 , 前 学是情欲的产物 , 要存天理就必须灭人
面所说宋代士人普遍重视人格操守和道德 欲 , 所以文学是害道之物 。但就是在道学
・54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家中 , 也有不全信这种偏颇之见的 。如同 ( 文 、词 、书 、画 ) 如其人 。特别是自欧
为北宋道学首创人之一的邵雍 , 就不视文 阳修以后的文人批评传统 , 一以贯之 , 形
学为完全害道之物 , 言辞之间倒流露了一 成了一种明显的批评倾向 。在这一倾向影
层对吟诗的 “贪”“爱”。其《首尾吟一百 响之下 , 古代作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
三十五首》之一百二十五云 : “尧夫非是 位 , 必须经由宋人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和
爱吟诗 , 诗是尧夫疏散时 。早是小诗无检 道德人品进行重新审视予以确认 。那些诗
束 , 那堪大字更迷狂 。既贪李杜精神好 , 品与人品相统一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诗
又爱欧王格韵奇 。余事不妨闲戏弄 , 尧夫 人 , 自会受到充分肯定 , 反之则会受到不
非是爱吟诗 。 ”µ|g邵雍认为吟诗习字 , 有利 同程度的贬抑 。宋人对唐代一些诗人不乏
于陶冶情操 , 情操是于道有益的 。他还特 批评 , 如对李白 、韩愈 、白居易 、刘禹
别表达了对李杜 “精神”的偏爱 。到南宋 锡 、孟郊 、贾岛等人的批评 , 比较多的均
朱熹 、张木式 等人的时代 , 道学家喜欢吟 是与道德人格相关的内容 , 而杜甫恰恰因
诗和研究文学已极普遍 , 对杜诗的评价不 为在这方面的无可挑剔 , 受到一致的推
再有明显的偏见 , 其中不乏给予很高评价 崇。
者 。如朱熹在《王梅溪文集序》中 , 拈出 宋代士人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 , 则是
屈原 、诸葛亮 、杜甫 、韩愈 、范仲淹五 杜甫忠君忧国精神备受推崇的时代思想基
人 , 评价说 : “此五君子 , 其所遭不同 , 础 。宋自立国以来 , 不仅因未能收复燕 、
所立亦异 , 然求其心 , 则皆所谓光明正 云等十六州而使 “一统”大业美中不足 ,
大 、疏 畅 洞 达 , 磊 磊 落 落 而 不 可 掩 者 而且自真宗订立 “澶渊之盟”, 宋王朝的
也。 ”µ}g仍是用的由杜诗进窥杜甫之心的方 妥协苟且外交和在异族敌国面前的软弱形
法 , 给予杜甫的道德人品极高评价 。由邵 象暴露无遗 。外患的威胁 , 始终令有志之
雍 、朱熹对杜甫的评价可以看出 , 他们特 士心地不安 , 深以为忧 。仁宗统治时期 ,
别重视杜诗的道德教育价值和杜甫精神的 虽天下宴安 , 号称太平 , 但因循苟且之
道德心性内涵 , 这无疑是与宋代士人对杜 弊 , 已使封建统治充满危机 , 倡导改革之
甫精神发掘和认识的主流倾向一致的 。 声日甚一日 。宋代士人面对与强大唐王朝
宋代道学 , 或叫新儒学 , 在中国古代 不可同日而语的国运 , 真如范仲淹所说

µg
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人把它与先秦 的 : “进亦忧 , 退亦忧”。 宋代士人这种
诸子之学 、魏晋玄学并称为中国思想史上 强烈的忧患意识 , 最能在杜诗中找到感情
三个黄金时期 。伴随哲学之风的兴盛 , 宋 上的共鸣 。因此 , 杜甫在宋代之被重视 ,
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 即由唐人 始于范欧等倡导 “庆历新政”之时 ; 其后
的登高望远 、意气浩然式的外向型思维 , 王安石 、苏轼等均倡言革故鼎新 , 而杜甫
转变为曲径寻幽 、深析透辟式的内视型思 的忠君忧国精神 , 正由他们淋漓尽致地发
维 。在这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 宋人的文 挥出来 ; 在北南宋之交的靖康之难 、南宋
学艺术创作追求 “意”“理”, “新意”和 末的亡国之秋 , 有志之士如李纲 、陆游 、
“妙理”是宋人普遍重视的作品内在生命 , 文天祥等人 , 对杜甫精神亦大肆赞美 , 呼
是作者思想 、认识 、意兴 、情趣和精神境 唤不已 υνg。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像文天祥
界的 “有我之境”。因此 , 宋人解读古今 囚系狱中读杜诗的感觉 : “凡吾所欲言者 ,
人作 品 的 一 个 最 常 用 的 术 语 , 就 是 诗 子美先代为言之”νϖg, 应该不只文天祥一
・55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人有这种共鸣感 , 宋代自欧 、王 、苏以 诗 : 尚意与崇杜》 ( 《杜甫研究学刊》1998 年
下 , 有不少士人均有相似的感受 。与此同 第 1 期) 、
《陈善论杜 : 重韵与重格》 《
( 杜甫研

时 , 忧国忧民的宋代士人 , 为了改变国运 究学刊》1999 年第 3 期 。


④王赞《玄英先生诗集序》。
的内忧外患 , 需要一种为国分忧的精神 ,
⑤参见拙作《从〈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说到
倡导一种胞民物与的高尚道德情操 , 杜甫
殷 的选诗标准》, 《杜甫研究学刊》1994 年
精神恰恰是为了适应这种时代需求 , 被宋
第 1 期。
人有意识地加以提炼 、倡导和学习的 。 ⑥《与元九书》。
由唐宋人对杜甫精神的认识过程可以 ⑦拙文《杜甫的文学事业与文学理想》对此有
看出 , 对一个作家的评价 , 不仅仅取决于 所分析 , 见《杜甫研究学刊》1998 年第 4 期 。
评价者的看法和水平高低 , 还取决于时代 ⑧《漫成五章》其二 , 《玉溪生诗编年笺注》卷
的需求及时代对评价者的复杂影响 。按照 二。
中国评价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传统 , 仅凭 ⑨《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 , 复
示荣 唱 , 至 于 千 字 , 提 奖 之 重 , 蔑 有 称 实 ,
唐人对杜甫艺术精神的评价是远远不够
再抒鄙怀 , 用伸酬谢》, 《唐甫里先生文集》
的 , 还必须经由宋人对其道德人格精神的
卷一 。
评价 , 其诗圣和集大成的地位才显得不可
⑩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动摇 。当然 , 唐宋时代人对杜甫精神各有 ϖ
λ
g《六一居士集叙》, 《苏轼文集》卷十 。
侧重的评价 , 主要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 , ω
λ
g《乐全集》卷三 。
它只是反映了两个时代的认识评价倾向 , ξ
λ
g《分门集注杜工部诗》。
和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认识评价进程 , ψ
λ
g《临川先生文集》卷九 。
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但只有综合唐 ζ
λ
g《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十一 。
宋人的观点 , 杜甫精神才算完整 , 杜甫千 {
λ
gµω
g《诗病五事》, 《栾城集》卷八 。
载共仰的伟大形象 , 正以这种精神为支 |
λ
g《读杜甫集》, 《宝晋英光集》卷三 。
}
λ
g《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
撑。
四十七 。

λ
g《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其二 , 《欧阳修全集
注释 :

居士集》卷四 。
①见《宋代蜀人论杜》 ( 《杜甫研究学刊》1995
υ
µ
g《书黄道辅 < 品茶要录 > 后》, 《苏轼文集》
年第 1 期) 、《南宋杜学片论》 ( 《杜甫研究学
卷六十六 。
刊》1995 年第 3 期 。
ϖ
µ
g详《冷斋夜话》卷五《舒王编四家诗》。
②见《从苏黄论杜看宋诗风格的变化》 ( 《杜甫
ξ
µ
g《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杜诗颜字韩文》, 中国
研究学刊》1992 年第 4 期) 、《苏门论杜述评》
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9 年版 。
( 《乐山师专学报》1995 年第 3 期 ) 及《宋代
υ
ν
g笔者在《南宋杜学片论》一文中对此有较详
蜀人论杜》。
细分析 , 可参看 。
③见 《葛 立 方 论 杜 : 重 提 学 杜 得 失 的 话 题 》
ϖ
ν
g《集杜诗自序》, 《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六 。
( 《杜甫研究学刊》1997 年第 3 期 ) 、《张戒论

( 作者通讯处 : 四川乐山师范学院  614004)


责任编辑  方  伟

・56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