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2000 年 6 月               阴 山 学 刊               J un12000    

第 13 卷  第 2 期           YIN SHAN ACADEMIC JOURNAL          Vo1. 13  No 12

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
莫 砺 锋1 ,  程  杰2
(1 、
南京大学 中文系 ;2 、
南京师大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 宋诗的历史地位 、
审美价值得到重新认识 ,大家名家的研究不断深入 ,一些中小诗人也逐步引起
注意 ,重要的诗歌流派得到了梳理讨论 ,诗歌与文学其它门类的关系以及诗歌创作与宗教政治 、
风俗习惯等方
面的“外部关系”
也得到一些初步审视观照 。研究视野不断开拓 ,理论方法不断改进 ,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和水
平也不断提高 。
关键词 : 中国 ; 新时期 ; 宋诗研究
中图分类号 : I20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1869 ( 2000) 02 —0026 —06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学术事业蓬勃发展 , 宋诗研究也进入了一


个迅速崛起 、
持续发展的“新时期”。许多学者积极参与宋诗有关问题的讨论 ,更有不少学者把宋诗作为短期
或中长期的主攻方向 。二十多年来 ,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 ,俨然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宋诗研
究队伍 。研究成果喜人 ,出现了不少佳作力作 ,既多单篇论文 ,也有学术专著 。宋诗的历史地位 、
审美价值得
到重新认识 ,大家名家的研究不断深入 ,一些中小诗人也逐步引起注意 ,重要的诗歌流派得到了梳理讨论 ,诗
歌与文学其他门类的关系以及诗歌创作与宗教政治 、
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外部关系”也得到一些初步审视观
照 。研究视野不断开拓 ,理论方法不断改进 ,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也不断提高 。

一、
宋诗总体特征 、
历史地位 、
发展过程等方面的探讨

宋诗的成败得失 、
地位评价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公案 ,自宋至清“唐宋诗之争”持续 800 余年 ,其间对
宋诗之短长多有论列 ,不乏精采之论 , 然往往出于一时主观好尚 , 缺乏科学持平之审视 , 故贬宋者至曰宋无
诗 。新文学运动以来 ,宋代文学史逐渐被视为以词为主体的断代文学史 ,整个中国文学史也在一定程度上被
视为文体的兴替流变史 。逮至 50 、
60 、
70 年代 ,由于当时政治的影响 ,对文学遗产强调政治性 、
思想性而忽视
艺术性 ,故宋诗很少被人提及 。
“新时期”
宋诗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宋诗艺术成败 、
价值地位的重新体
认和评估 。70 年代后期学术界讨论“形象思维”,其意义在于推阐文学的艺术本质 。虽然宋诗就中充当了反
面教材 ,但也因此而获得引发深入讨论的契机 。70 年代末 ,程千帆先生发表了《韩愈以文为诗说》《 ( 古代文学
理论丛刊》第一辑) 一文 ,由论韩而及宋诗 ,指出宋代作家中不懂形象思维的占极少数 , 多数人以文为诗并没有
放弃形象思维 ,作品不缺少形象性 。80 年代上半期 ,许多论者撰文表示了相同或相近的看法 ,认为宋人以文
为诗 、
议论入诗是对唐诗的发展 ,宋人写诗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常兼而有之 ,议论也多带形象性 ,等等 。当然也
有持不同意见的 。但正反两方面大多围绕“形象思维”
之有无进行论证 ,问题不免有些简单化了 。而且“形象
思维”
这一当时特定的批评标准或理论约定 ,实际上是较粗浅的一个观念 。时至今日文艺理论界对于创作思
维特征尚难提供明确的描述 ,对理性思维在创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呈现状态尚难作出适当的界定 ,科学进展的
客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尽管如此 ,上述讨论毕竟揭开了宋诗研究的序幕 ,引

收稿日期 :2000 —04 —03


作者简介 : 莫砺锋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  程  杰 ,南京师大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2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发了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
80 年代中期以来 ,人们的研究兴趣普遍过渡到对宋诗创作的时代特征 、
唐宋两代诗体性风格之殊的深
入分析和把握 。不少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宋诗的时代特点 、
美学风范提出了自己的归纳 。如张白山《宋诗散
论》
着重讨论了宋诗的以文为诗 、
爱国主义和诗中有画三大特点 。此间发表的作家作品专论 ,如讨论苏 、
黄诗
艺的文章 ,都着力阐发其以议论为诗 、
以才学为诗 、
以文字为诗的特点和成就 。
80 年代后期以来 , 受整个文化学术风气的浸会影响 , 有关宋诗的讨论进一步拓翻新意 。主要有三种思
路 :一是引进美学思维 ,如周裕锴《中国古典诗歌的三种审美范型》《 ( 学术月刊》1989 年第 9 期 ) 一文从创作思维
中主客体关系着眼 ,比较古典诗歌中“选体”“ 、唐音”、
“宋调”的不同创造模式 。周来祥 、 仪平策《论宋代审美
文化的双重模态》《( 文学遗产》1990 年第 2 期 ) 阐发了宋代审美意识道德功用与娱情怡性矛盾统一的时代特征
及其社会原因 ,虽然讨论的是整个审美文化 ,但对典型体现这一审美文化特点的宋诗来说 ,也不无意义 。二
是放眼文化 ,即从宋代文化尤其是宋代士大夫精神面貌的体认中去把握宋诗的时代风格 。霍松林 、邓小军
《论宋诗》
认为宋诗的特质是发挥人文优势 ,重在通过人文意象的描写与典故的运用 ,表现富于人文修养的思
想情感 ,而这与宋代群体自觉 ,注重品节人格的士风密切相关 。一些学者则开始着眼于宋诗 、
宋代文学与禅
宗、 理学之间的关系 ,以探求宋诗风格及成因 。三是引入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 ,尤其是语言形式批评的
理念和术语 。陈庄 、 周裕锴《语言的张力 ——
—论宋诗话语言结构批评》《
( 四川大学学报》1987 年第 3 期 ) 就尝试用
“新批评”“ 、结构主义” 的观念来阐释宋诗句法字法等技巧理论 。葛兆光《宋诗与白话诗》《 ( 文学评论》1990 年第
4 期) 从“语言构成” 的视角 ,对宋诗“以文为诗”的表达功能和革新意义加以阐述 ,很有启发意义 。审美的 、 文
化的和语言的 ,各种不同的理论视野 ,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路 ,丰富了我们的批评标准 。
进入 90 年代 ,有关论题逐步转入具体 。胡晓明《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 ( 文学遗产》1991 年第 2 期 )
从“夺胎”
与“活法” 两大创作观为例探析宋诗“尚意”的精神特质及其时代文化心理基础 。秦寰明《宋诗的复
雅崇格倾向》《
( 中国社会科学》1993 年第 4 期) 、
莫砺锋《论宋诗的“以俗为雅”
及其文化背景》《
(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
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 、
韩经太《论宋诗的谐趣》《
( 中国社会科学》1993 年第 5 期) 等论文就宋诗某一创作
思潮或某一方面的特征 ,结合宋代文化特征 , 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论述 。林继中《杜诗与宋人诗歌价值观》
( 文学遗产》1990 年第 1 期) 、
《 程杰《从陶 、
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 文学评论》1990 年第 2 期 ) 等文从宋
人对杜甫 、 陶渊明的认识和阐发中 ,把握宋代诗歌创作的价值和风格取向 。
90 年代更为可喜的是学术专著的出现 ( 1984 年张白山先生《宋诗散论》 还只是几篇论文结集) 。许总《宋
诗史》( 重庆出版社 ,1992 年) 可以说是第一部完整的宋代诗史 ,两宋诗歌的发展过程获得了较为具体的描述 ,一
些前人不太注意的诗人如富弼 、 韩维等“名臣诗人” 也首次得到了讨论 。王锡九《宋代的七言古诗》 北宋卷 、 南
宋卷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1996 年) 则是一部详细的分体史 。赵仁圭《宋诗纵横》( 中华书局 ,1994 年 ) 横向探
讨了宋诗与士风世风 、 禅宗理学等方面的关系 ,纵向则论列了宋诗大家名家和主要流派的创作情况 。赵齐平
《宋诗臆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虽属于鉴赏文章的结集 ,但作者有意识地结合宋诗发展的线索选取名家
名篇 ,即事究理 ,就作品谈问题 ,论及宋诗创作技巧 、
总体特色 、
流派风格等许多方面 。
另外一些著作 ,虽不是专论宋诗的 , 但与宋诗研究意义密切 。如张毅的《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 ,
1995 年) ,书中对宋代的思想文化背景及由此造成的文人心态深有阐发 , 而这些正是理解宋诗特征生成原因
的关键 。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 巴蜀书社 ,1997 年 ) 着力揭示宋代诗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特征 ,论述了诗歌
本体论 、
功能论 、修养论 、
风格论 、
创作论 、
鉴赏论 、
技巧论等各个理论层面及其贯注其中的宋代文化精神 。论
旨虽属诗论 ,然多扣合宋诗创作实际 。周氏博士论文《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 集中讨论
佛教“文字禅” 与“以文字为诗” 之间的关系 ,对相应的宋诗艺术方法与成就阐发较多 。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宋
代文学通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是由文学与文化 、
文体形式 、
流派风格 、
思想意趣 、
题材主题 、
学术史等
专题组成的宋代文学整体研究 ,其文化学视野 、
文学诸体间的综合观照对进一步准确把握宋诗艺术特征 、 历
史地位多有裨益 ,有关宋诗体派和题材等的梳理总结也进一步丰富了有关认识 。
90 年代还有两部文学史著作对宋诗研究不乏贡献 。一是程千帆 、
吴新雷先生的《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91 年) ,另一是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前者一改以往宋代文学
史重词轻诗文格局 “宋初三体”
, 、
欧梅诗 、
黄庭坚与江西派 、
中兴名家诗 、
四灵江湖等都有适当篇幅 ,扣合具体
2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作家作品 ,对宋诗以文为诗 、
以才学为诗等特点也多所阐发 ,体现了著者对宋诗艺术成就的重视和肯定 。后
者虽在篇幅安排上仍畸重词人 ,但在观念上也持宋诗“异帜独张” “与唐诗后先媲美”之肯定态度 。由于规模
较大 ,许多诗人如江西诸家 、
南渡初期诗人都得到论列 。
上述二十多年的争鸣和探索 ,体现了我们对宋诗认识上的根本变化和不断发展 。所谓根本变化 ,是相对
于以往对宋诗畸轻甚至全盘否定的立场而言 ,在宋诗与唐诗 、
宋诗与宋词之间相对评价上也有了一些较为客
观持平的见解 ,至少在实事求是的立论原则上有长足的进步 。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重要发展阶段 ,卓然
与唐诗相异而媲美 ,是中国诗学中另一种典型 , 观念已形成共识 。在研究方向和方法上 ,我们也明确了这样
一些信念 : 宋诗的质性和精神既表现为思想意趣上的变化 ,更体现在艺术形式技巧上的创新 ; 宋诗体性风范
的理解和认识离不开宋代社会文化的整体氛围及其审美文化机制的全面审视与观照 。这一课题特征决定宋
诗的研究具有多维的 、 立体的性质 ,举凡文学的 、
历史的 、
美学的 、
文化的 ,各种不同的视野和方法都有用武之
地 ,更应比肩合力 ,兼优融长 。

二、
作家研究

二十多年来宋诗研究的另一大收获是作家研究 ,主要成绩表现在对一些重要作家的研究有所深入和研
究范围的扩大两个方面 ,尤以前者成就较为突出 ,主要是苏 、
黄两大家的研究 。他们是宋诗艺术的代表 。研
究热点从思想性强的陆游转到苏 、
黄 ,本身即属学术观念研究旨趣的重大转变 。苏 、
黄之外 ,王安石 、
王禹俘
冉、

梅尧臣等一批中小诗人也都陆续引起学者注意 。下面依次略述 。
1、
苏轼 。
苏轼研究是整个宋代文学研究的热点 ,也是收获的大宗 ,近年有关的成果综述也不少 。苏轼是一个诗词
文兼擅 、
创作与理论成就并茂的作家 ,以往人们较为注意的是词 、 文和文艺理论 。近 20 年中 ,苏诗的研究逐
步引起重视 。80 年代前期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2 年) 、朱靖华《苏轼新论》( 齐鲁书社 ,1983 年) 、
王水照《苏轼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 等论著 ,在关于苏轼创作个性 、
苏轼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地位 、 苏
轼创作道路等问题的探索中 ,诗歌的考察分析是主要内容 。谢桃枋《苏轼诗研究》(巴蜀书社 ,1987 年 ) 就苏诗
创作道路 、
艺术成就 、
思想内容 、
渊源影响全面展开探讨 ,多有精细独到之处 ,堪称这一专题的力作 。综观 80
年代的苏诗研究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苏轼创作道路的宏观认识和对各处不同阶段诗歌特色的评析上 。关
于苏轼创作道路的具体过程及分期问题 ,王水照 、
谢桃枋 、
曾枣庄在他们的论著中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并
展开了讨论 。对于苏诗各阶段特点的评析 ,以全国苏轼学会在苏轼生活过的不同地区召开的历次学术讨论
会为标志 ,每次会议都引发一些侧重讨论苏轼该地区诗歌的论文 。苏轼的和陶诗 、 南行集等也都有专文论
析。
90 年代 ,有关苏轼的专著和论集不断出现 ,如王洪《苏轼诗歌研究》(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 、
杨胜宽《苏轼人
格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
朱靖华《苏轼论》( 京华出版社 ,1997 年 ) 、
王水照《苏轼研究》( 河北教育出版社 ,
1999 年) 等 ,其中都不乏苏诗方面的讨论 。从 80 年代末期以来 , 苏轼的人格特征 、 生存意识 、审美心态 、
美学
思想 、
文化意义等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这是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可喜倾向 。反映到诗歌研究 ,则是对苏
诗创作心态 、美学风范 、
审美意趣多所注意 ,如朱靖华《论苏轼诗风主流的“高风绝尘”
》《( 文学遗产》1993 年第 5
期 认为豪放 、
) 刚健 、
清丽 、平淡等均不足以涵括苏轼创作 “高风绝尘”
, 是苏轼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理想等 。
另还有一些讨论苏诗清趣 、 谐趣 、
理趣的文章 。美学的 、
文化的研究 ,是一种综合的 、 整体的 、
价值的研究 ,进
入 90 年代的苏轼研究明显地带着融文体分野 、超越文学本位的特点 , 这是近 10 年苏轼文学文本研究与 80
年代相比反见薄弱的主要原因 。这种风气的转变固然有拓展学术空间 ,增殖学术意义的作用 ,但在文学本位
研究与文化价值阐释两界间如何做到周延融洽 ,真正两全其美 、
相得益彰 ,理解的历史与存在的历史如何契
合符应 ,都还需作更深入的思考 。
2、
黄庭坚 。
比较而言 ,这 20 年中对黄庭坚诗歌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 。对黄庭坚诗歌的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其诗
歌理论的评价问题 。80 年代以前 ,我们的学术界一般认为黄庭坚论诗回避政治 ,取消诗歌的社会功用 ,注重
技巧 ,主张以故为新 、
规模前人 ,倒源为流 ,反末为本 ,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诗论 。1985 年秋天修水黄庭坚学术
2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讨论会 ,莫砺锋 、 黄宝华 、 吴调公等许多学者的论文就此提出不同意见 ,认为对山谷诗论应全面考察 ,对“脱胎
换骨”、 反对讪谤怒骂等提法要具体分析 。这些论文当时起到了为黄庭坚诗论“平反”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
80 年代后期以来 ,论题逐步展开 ,探讨黄庭坚诗歌理论的框架体系 , 如孙乃修《黄庭坚诗论再探讨》《文学遗 (
产》1986 年第 3 期) ; 阐发“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等诗法理论的求新之意及其诗学价值 ,如朱惠国《论黄庭坚的
创新意识及其文学史意义》《 ( 宁波师院学报》1993 年第 3 期 ) 、
杨庆存《黄庭坚“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说新论》
( 齐鲁学刊》1992 年第 1 期) 等 ; 挖掘黄庭坚诗论的精神实质和积极意义 , 如钱志熙《论黄庭坚的兴寄观及黄诗

的兴寄精神》《 ( 文学遗产》1993 年第 5 期) 认为黄庭坚认为诗写“人之性情”是肯定诗歌的艺术本质 , 其提倡“义
理” 修养而又标举“兴寄高远”、 平淡有韵 ,是将传统的兴寄表现观与重道尚理的时代要求相统一 ,解决了现实
创作的理论问题 。不难看出 ,思考不断深入 ,简单孤立的评价让位给理论与创作 、 历史与现实纵横审视基础
上的切实定位 。
对黄庭坚思想人格和诗歌内容的重新认识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过程 。80 年代早期发表的有关论文 ,大
多在详细论列山谷诗题材时着力挖取现实性 、 政治性 、 民主性的内容 ,予以适当肯定 。这实际未脱“政治标准
第一” 的影响 。随着思想的解放 ,一些文章开始以较新的观点和价值尺度衡量山谷诗 。如王士博《黄庭坚评
议》《 ( 光明日报》1985 年 1 月 29 日) 、
黄宝华《论黄庭坚儒 、 佛、 道合一的思想特色》《 、试论黄庭坚革新诗风的主
张》《 ( 黄庭坚研究论文集》,九江师专编 ,1985 年 ) 提出黄庭坚诗歌聚焦于自我人格形象 , 价值在高雅脱俗的精神追
求 ,反映出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这一内容标准和认识角度的提出很有意义 ,它更符合宋
诗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内在品格 。宋诗不乏现实性 、 政治性 、 人民性的内容 ,甚至在许多方面比唐诗有所增强 ,
但封建士大夫人格精神 、 生活意趣性的内容更为丰富 ,也更为重要 。此后尤其是 90 年代 ,讨论山谷诗内容大
多着意阐发其禅趣谐趣 、 人格思想 ,其题画 、 咏茶等题材也得到了专题论述 。
黄庭坚诗歌技法和艺术特征方面的论文 80 年代发表较多 ,章法 、 句法 、下字 、 用韵 、 体式 、
风格等不同层
面都有较深入细致的讨论 ,奠定了我们对黄诗艺术个性和艺术成就的基本认识 。90 年代以来 , 则出现了一
些美学角度的分析 ( 如吴晟等人论文) 、 七律七绝的分体探讨 ( 凌佐义等人论文) 以及创作阶段的划分 ( 莫砺锋
论文) ,显示了课题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
3、其他诗人 。
对宋初诗风的流变和王禹俘 冉所处的历史地位 , 过去一些通行的文学史著作时有叙述失次之处 , 陈植锷

《王禹俘 冉与宋初诗风》 ( 中国社会科学》1982 年第 2 期) 等文对此予以纠正 。



围绕欧 、 苏、 梅为代表的诗歌革新及这三家诗自身的特点 ,也发表了一些富有新意的论文 ,如秦寰明《论
北宋仁宗朝的诗歌革新与欧苏梅三家诗》《 ( 文学遗产 1993 年第 1 期) 。
对于王安石的研究 ,80 年代有张白山《宋诗散论》 中对其前 、 后期诗分别评价的文章 。刘乃昌《试论山谷
诗与王安石诗》《 ( 文史哲》1988 年第 2 期) 一文通过王 、 黄两家诗继承关系的探讨 , 肯定了王安石诗在宋诗发展
过程中的地位 。90 年代 ,莫砺锋《论“王荆公体” 》《南京大学学报》1994 年第 1 期 ) 在对王安石诗早中晚的分期
(
剖析中全面把握荆公体的创作特色及其演变轨迹 ,并指明“王荆公体” 的主要载体是其晚年绝句 。
杨万里是南宋诗坛最为关键的人物 ,其诗风的特殊性 、 诗论的代表性以及在诗坛的实际影响在南宋诸名
家中首屈一指 。在政治思想标准“第一” 时 ,人们的目光聚焦陆游 “新时期” , 学风变革 ,掉转过来 ,在南宋引起
首要注意的就是杨万里 。首先是对“诚斋体”的论述 ,如胡明《杨万里散论》《 ( 文学评论》1986 年第 6 期 ) 用“活 、
快、 新、 奇、趣” 五个字概括其特点 ,张鸣《“诚斋体”与理学》《 ( 文学遗产》1987 年第 3 期 ) 则深入探讨了“诚斋体”
与理学在思想性格 、 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渊源联系 。另外对杨万里与江西派的关系 、 杨万里诗论内容 、 杨万里
家世 、 杨万里与中兴诸家异同等问题也都有论文涉及 。
此外 ,宋诗各阶段的其他一些中小诗人 ,也有为数不等的论文陆续进行探讨 ,尤其是 90 年代 ,一些不太
引人注意的诗人如文同 、 曾巩 、 谢艹
舒  、 过、 惠洪 、尤袤 、方凤等也有学者论及 。张福勋 、 徐文潮《宋诗论集》( 内
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共收 30 多篇论文 , 其中所论李觏 、 韩驹 、 邹浩 、刘才邵 、 连文凤 、 刘子羽
邓肃 、 军 诸家 , 都

几乎是首次顾及 ,体现了宋诗作家研究的广度拓展 。

三、
体派研究

20 年来宋诗研究的另一收获 ,是体派方面的研究 。体在这里指群体风格 , 派即流派 。宋代士人队伍壮


29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大 ,社会交游增加 ,群聚社盟现象普遍多样 ,反映为诗歌创作 ,诗人切磋交流 ,相互影响促进 ,形成一定的群体
风格 ,群体风格不断演变发展 ,进而形成流派 ,这是宋诗的一大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宋代诗歌史就是
体派的流变史 。过去 ,从严羽的《沧浪诗话》到梁昆的《宋诗派别论》对宋诗体派提出了不同的归纳 。80 年
代 ,张白山《论宋诗流派》《
( 宋诗散论》) 依次论列了西昆派 、
革新派与苏梅欧王 、
苏轼及苏门子弟 、
江西诗派 、

西诗派的新发展与陈杨范陆 、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 、
爱国诗派等 。陈植锷《宋诗流派》《 ( 文史知识》1985 年第 6
期 参酌宋末方回
) 《送罗寿可诗序》对宋诗流派的分法 , 分白体 、
昆体 、
晚唐体 、
欧苏梅复古派 、苏王革新派 、 黄
庭坚与江西派 、
陆游等中兴诗人 、
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 、
遗民诗人等 。近年王水照先生主编《宋代文学通论》
中有一篇宋诗体派专述 ,分宋诗为白体 、
晚唐体 、
昆体 、
新变派 、
荆公体 、
东坡体 、
江西诗派 、
四灵体 、
江湖派 、

学体和遗民诗人等 。在这些体派中 ,近二十年研究较多的是江西和江湖两派 ,西昆体 、
晚唐体 、
道学体或理学
诗派也都得到一定的讨论 。另外在具体的研究中 ,对文人相互关系 、
群体方式也间有新的发现 、
理解和立论 。
下面依次综述 。
1、
江西派 。
建国后的 30 年中 ,江西诗派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80 年代以来 ,由于它在宋诗中的特殊地位 ,受到较为
热烈的关注 。有关讨论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江西诗派的评价 ,其次是江西诗派代表作
家黄庭坚 、
陈师道 、
陈与义等人创作成就地位方面的研究 ,再次是江西诗派形成 、
演进以及影响等问题 。1986
年齐鲁书社出版的莫砺锋的《江西诗派研究》
在总体上代表了当时江西诗派研究的基本水平 。该书论述了江
西诗派的研究价值 、
诗派的产生 、
诗派“三宗”
的创作特点及其在诗派中的地位 、
江西派其他诗人 、
流派理论 、
流派影响地位等问题 ,清楚地提供了江西诗派的全貌 ,具有开创性 。另外同时许总 、
胡明 、
詹杭伦等也发表了
一些江西诗派诗风诗论方面的论文 。流派的构成运转情况是流派研究的难点 。虽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不
足 ,但也有一些论文涉及了其中的具体问题 ,如对《江西诗社宗派》的创作时间 80 年代就有几篇论文提出讨
论 ,近年黄宝华《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写定与江西诗派》《( 文学遗产》1999 年第 6 期) 一文又有更深入的探索 。
2、
江湖派 。
与江西诗派相比 ,建国 30 年内江湖诗派的研究基础更为薄弱 ,过去的文学史著作只是提及属于这个诗
派的少数几位代表作家 ,如刘克庄 、戴复古等 ,对这个诗派的基本面目很不清楚 。胡念贻先生最早撰文对《江
湖集》
编纂和流传情况进行探讨 《( 南宋〈江湖前后续集〉的编纂和流传》, 中华书局《文史》第 16 辑 ) , 费君清先后发表
了《永乐大典中发现的〈江湖集〉 资料论析》《
( 杭州大学学报》1988 年第 1 期 ) 《
、论〈江湖小集〉非陈刻〈江湖集〉 》
( 文学遗产》1989 年第 4 期) 《
《 、对南宋江湖诗人应当重新评价》《 ( 文学评论》1987 年第 6 期 ) 等一组论文 , 对江湖集
版本情况多所考论 。费君清《江湖派新探》《 ( 语文导报》1987 年第 5 期) 、
胡明《江湖派泛论》《( 文学遗产》1987 年第
4 期) 等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江湖诗派 。1995 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张宏生博士论文 《江湖诗派研究》, 书
中部分章节此前陆续发表过 。全书论及江湖诗派的形成 、 成员 、 江湖诗祸 、 文化背景 、
诗歌创作的内容情趣 、
艺术特征 、
渊源 、
主要作家的面貌成就等广泛内容 ,是对江湖诗派较为全面的研究 。另外张瑞君 、
陶第迁 、

毅强 、
张继定等也有文章继续对江湖诗集 、
江湖诗家进行考证评论 。
3、
西昆体 。
西昆体是一个典型的群体创作风格 ,过去一向视为形式主义的标本 。80 年代以来论者力求还历史本来
面目 。杨牧之《
〈西昆酬唱集〉
刍议》《
( 读书》1982 年第 4 期) 是较早对西昆体重新审视并予适当肯定的文章 。后
来肖瑞峰《重评〈西昆酬唱集〉 中杨亿诗》《
( 文学遗产》1984 年第 2 期 ) 、
金启华《西昆体评议》《( 齐鲁学刊》1985 年第
3 期) 、
秦寰明《西昆体的盛衰与宋初诗风的演进》《 ( 南京师大学报》1989 年第 1 期 ) 、
吴小如《评西昆体》《 ( 文学评
论》1990 年第 1 期) 等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昆体诗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 肯定其在变革五代诗风和宋诗发
展过程中所起的一定的积极作用 ,既不讳言昆体之弊 ,也不赞成简单否定 。稍后曾枣庄《论〈西昆酬唱集〉的
作家群》《
( 文学遗产》1993 年第 6 期) 一文重点分析了西昆酬唱诗人人格面貌和创作风格并不一致甚至迥异对
立的复杂现象 。
4、
其他 。
“元 体”
是一时代风格的概念 ,自严羽提出以来虽为人们所乐道 , 但其内涵和外延却从未得到认真界
定 ,元 前后大家林立 ,创作繁荣的局面更是客观上增加了梳理辨识的难度 。曾枣庄 、
秦寰明 、
张仲谋 、
张宏
30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生等相继著文就其特征内涵 、 地位成因 、来龙去脉等进行了探析 。
理学诗派是宋诗诸体派中最特殊的一个 ,它涵盖理学家这一类文人的诗歌创作 。谢桃枋《略论宋代理学
诗派》《 ( 文学遗产》1986 年第 3 期) 对这派的诗人数量 、
诗歌观念 、
风格特征以及优劣得失作了初步的论述勾勒 。
张鸣《即物即理 ,即境即心 — ——略论两宋理学家诗歌对物与理的观照把握》《 ( 文学史》第三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6 年 集中讨论了两宋理学家诗思想意趣方面的特色 。另外这一派代表人物朱熹 ,其诗论诗艺也引起较多
)
关注 。
除了上述标识鲜明 、
地位突出的风格流派 ,宋代文坛更为普遍存在的是文人间的群从交游 、
诗酒往还 ,这
些特有的文人活动方式和氛围 ,对诗风文风的传效推移是宋诗发展流变史中更具体丰富的情景 。王水照先
生《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 中华文史论丛》第 48 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
域环境的关系》《( 文学遗产》1994 年第 3 期 ) 等论文对此间文人群体氛围和诗风的迁演过程就有较为深切的探
讨 。秦寰明《论北宋仁宗朝的诗歌革新与欧苏梅三家诗》、 程杰《论北宋京东文人及其文学革新实践》、 沈松勤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文学遗产 1999 年第 4 期) 等文也表现出类似的追求 。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6 年出版的欧
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
集中论列了宋人各类诗社 ,这些文学现象的细究新揭 ,有益于课题的引向深入 。

四、
文献整理

1949 年以来的 30 年间 , 宋诗文献整理极其寥落 , 唯一较受重视的是王安石的别集 , 有中华书局上海所


《临川先生文集》
李壁注 、
沈氏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王文公文集》, 对原本都略有整理 。另外有《苏舜钦集》、
《霁山集》
点校本 。80 年代以来 ,宋诗文献整理成果不断 ,其中校辑笺注 、
编年考定积功较多者有 :
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
傅平骧 、
胡问陶《苏舜钦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 ,1990 年 ;
白敦仁《陈与义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 ;
陈增杰《林景熙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5 年 ;
邓广铭辑校 、辛更儒笺注《辛稼轩诗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 ;
徐规《王禹俘
冉事迹著作编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 ;

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
程章灿《刘克庄年谱》,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严杰《欧阳修年谱》,南京出版社 ,1997 年 ;
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 ,1998 年 ;
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年 。
另外 : 沈文倬校点《王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 孔凡礼校订《苏轼诗集》,中华书局 ,1982 年 ; 曾枣庄 、
马德富校点《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 王献堂校辑《双行精舍校汪水云集》,齐鲁书社 ,1984 年 ; 孔
凡礼校辑《增订湖山类稿》,中华书局 ,1984 年 ; 孔凡礼点校《青山集》,黄山书社 ,1995 年 ; 陈增杰校辑《永嘉四
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上述诸版 ,或校比文字 ,或附录资料 ,或考编事迹 ,对原本都有程度不等
的整理 。
总集方面 ,孔凡礼《宋诗纪事续补》,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 在厉纪陆补基础上增辑作者 1500 余
人 。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汇集诸家评说并予校点 ,为该书的研究利用提供了方便 。
《全宋诗》
的编纂无疑是近二十年宋诗方面最大的工程 ,编辑出版历时十几年 ,于世纪末终告完成 。全书
3785 卷 ,洋洋 4 千万言 ,广罗博集 ,成此钜制 ,有功学苑 ,固不待言 。但一代总集 ,求全不易 ,求其周至无误更
是其道修远 。
《全唐诗》
编成已有三百多年 , 学者对它的考订工作至今尚未结束 。
《全宋诗》数量远过《全唐
诗》,宋人别集的文献基础薄弱 ,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恐怕是不可能达到正在重编的《全唐五代诗》
那样的学
术水平的 。幸好学界对《全宋诗》很关心 ,增补订伪工作已有人在做 。

3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A Revie w of Song Poetry Study on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Ne w Period
MO Li - feng , CHEN G Jie

Abstract :In t he new period , t he st udy of Song poet ry has made a great improvement wit h t he estending of
st udy fields ,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e t heoretical met hods ,t he improvement of t he researchers’quality. As a re2
sult , t he historic stat us and t he aest hetic value of Song poet ry are recognized by t he academic circles ; t he t heo2
retical st udy is deepened continuously by t he professionals ; some unimportant poet s in Song dynasty begin to
provoke people’s attention ; t he main poet ry schools are classified and discussed. Meanwhile , t he relations be2
tween poet ry and t he ot her literal styles , as well as t he external relations such as t he poet ry creation wit h t he re2
ligions , t he politics , t he t raditional customs are cared about .
Key words :Chinese ; new period ; st udy of Song poet ry

( 责任编辑  张福勋)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成立
近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了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 。来自日 、
韩、美、
英等国及港 、
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与大陆学者一起 ,
回顾和总结了 20 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 ,并且瞻望了 21 世纪的发展趋势 。
会上 ,经过与会代表的认真讨论和反复研究 ,成立了中国宋代文学学会 ( 筹 ) ,并报国家民政部批准 。学会拟正式出版《宋
代文学研究年鉴》
和《宋代文学研究》
专辑 。这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具有开创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盛事 。
包头师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
、阴山学刊》
常务副主编张福勋教授应邀与会并被推举为学会理事 。

( 薛  报)

3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