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总 58 期) 2005 ( 4) :43~48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 ur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近代江南粮农粮食供给行为的实证分析 3
宁泽逵1)  张海鹏2)  王征兵3)
( 1)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西安 710061 ;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102 ;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  导致近代江南粮农供给行为扭曲的因素是多样的 ,而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各有不同 。为更好地揭示


粮农供给行为扭曲的历史事实 ,文章从供给理论出发 ,通过建立数量模型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粮农供给行为
因素的作用机理 。
关键词  近代 ; 江南粮农 ; 供给行为

  江南粮农在近代 ( 本文主要是指 20 世纪 20 ~
  一 、
基本模型
30 年代 ) 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 其粮食供给行为同样
具有一定特殊性 。费孝通 ( 1986 ) 在《江村经济》中 1. 基本模型的四个假设条件
指出 ,粮农“生产大米 , 部分是为出售 , 部分是为消 建立基本模型需用到四条基本假设条件 :
费 。 ……大 米 价 格 低 会 迫 使 农 民 出 售 更 多 的 大 假设一 : 粮农的生产行为完全理性 。西奥多 ・
米”。这种粮食供给行为事实与经典供给规律不 舒尔茨 ( 1987) 研究发现 , 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经济行
符 ,意味着近代江南粮农粮食供给行为遭到一定 为是完全理性的 ,以效用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他称之
程度的扭曲 。 为“一个便士” 农民 。近代江南粮农处于农村社会的
虽然有学者从不同侧面探讨中国近代江南粮农 底层 ,几乎没有维护他们基本权益的社会组织 ,基本
的经济行为 ,如黄宗智 ( 1992 ) 、 曹幸穗 ( 1996 ) 、
张佩 生活没有保障 。当粮食收获后 , 粮农的粮食配置需
国 2002 等 从 小 农 家 庭 经 济 角 度 研 究 ; 吴 玉 琴
( ) 要优先交纳地租 、 捐税 ,然后才能考虑维持自家最低
( 1997 ) 、张五常 ( 2000) 等从租佃关系角度论述研究 ; 生活水平的粮食需要 。这是因为 , 粮农如不及时交
宫玉松 ( 1995 ) 等从农村金融关系角度研究 ; 小田 付地租 、 捐税 ,那么这种决策将给粮农带来无法估量
( 1997 ) 等从农民负担角度研究 ; 徐正元 ( 1996) 、 陈其 的负效用 — ——粮农可能因此而遭受绑架 、 酷打 、
坐监
广 ( 2003) 等从粮食价格角度研究 。但关于近代江南 等惩罚 。因而 ,按时保质保量地交纳地租 、 捐税以及
粮农粮食供给行为扭曲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 维持家庭最低生活水平需要 ( 即“糊口”水平 ) , 成为
本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回 粮农生产的直接目标 ,这也是粮农的完全理性决策 。
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 搜索相关历史数据资料建立 假设二 : 农田粮食亩产量稳定不变 。中国人地
抽象的数量模型直观地重现近代江南粮农粮食供给 矛盾长期存在 ,而近代中国小农经营规模进一步细
行为 ,并分析导致这种扭曲的历史原因 。 化 ,小农家庭极度贫困 ,他们基本上没有能力在劳动
本文组织如下 : 首先结合历史事实给出经验模 工具 、 生产技术及品种改良或良种引进上做出任何
型 ,并演证“大米价格低会迫使农民出售更多的大 努力 。因此 ,在自然条件变化不明显的条件下 ,中国
米” 的事实 ; 其次利用较为详细的历史数据资料分别 近代农田粮食亩产相对稳定 , 即处在一个较低水平
从近代江南粮农的粮食生产能力 、 农民非农收入状 的稳定状态 。
况、 农户负担以及粮食价格与工农产品剪刀差四个 假设三 : 粮农粮食配置方式相对简单 、 稳定 。粮
方面探讨致使粮农供给行为扭曲的历史原因 ; 最后 农将所获粮食分配为五部分 : 口粮 、 地租粮 、赋税粮 、
结论 。 换取生活必需品粮 、 储备粮 。

收稿日期 :2005Ο03Ο29
3 本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曾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王慧莹老师的热情帮助 , 写作中采纳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古代农业历史研究所
谷小勇博士的积极建议 ,在此一并致谢 !
宁泽逵 : 男 ,1979 年生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教师 ; 研究方向 :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总 58 期)

假设四 : 粮食生产是粮农家庭收入的最重要来 余粮 QS , 取决于 T Q0 与 Q I 、Q II 、Q II I 、Q IV 的配


源 。近代以来 ,特别是 1927 ~ 1937 年这十年间 , 由 置 。一般而言 , 农户作为风险规避者与追求效用最
于帝国主义疯狂的经济侵略 ,中国农村经济破产 ,城 大化者 , 即使他们发现粮价疯涨 , 也不见得会出售其
市工业也基本瘫痪 ,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 余粮 QS 。在欠收之年 , 农户的 QS 可能为零 , 也可能
难 。农户非农收入锐减 , 农业成为农户最重要的收 为负数 — ——为保证“糊口”, 不得不借入粮食 。
入来源 。 因此 , 可以得到近代江南粮农供给行为模型 。
2. 基本模型 由式 ( 1) 移项得 :
对某个特定的农户而言 , 由于其家庭劳动生产 T Q0 - Q II I - QS = Q I + Q II + Q IV ( 2)
3 3 3
力数量 、
劳动力质量及生产工具条件等影响 ,其耕种 将 Q I = G / P , Q II = T / P , Q IV = D ・ P’/ P
的农田面积是一个常数 。结合假设二可知 , 该农户 代入 ( 2) 得到 :
3 3 3
家庭一年所能生产的粮食总量 ( 用 T Q0 表示 ) 同样 T Q0 - Q II I - QS = ( G + T + D ・P’ ) / P ( 3)
可以视为常量 。据假设三 , 农户将其所有粮食 T Q0 即有 :
3 3 3
将做如下配置 : 用于交付地租的地租粮 ( Q I ) 、 用于 Q = ( G + T + D ・P’
SS
)/ P ( 4)
交付捐税的赋税粮 Q II 、 ( ) 用于保证家庭“糊口”水平 ( 其中 Q = T Q0 - Q II I - QS )
SS

的口粮 Q II I 、
( ) 用于换取家庭生活必需品之粮 Q IV , ( ) 等式 ( 2) 左边为农户扣除口粮余粮后的粮食总
若还有剩余 , 则用于储备 ( QS ) 。所以 , 粮农的粮食 量 ; 右边为农户为达到一定目标必须用以交换的粮
配置模型应为 : 食量 。
T Q0 = Q I + Q II + Q II I + Q IV + QS ( 1) 方程式 ( 4) 即表明 , 粮农粮食供给量与粮食价格
地租 Q I , 主要包括实物地租与货币地租两类 。 的一种反比关系 。
租佃契约一般事前签订 , 故短期内 ( 譬如一年 ) 契约 由本文第二部分历史资料分析可知 , G3 、T 3 、
地租量可视为固定的数额 。在货币地租条件下 , 货 D 3 逐年增加 , 而粮价 P — — —粮农是 P 的完全接受
币地租额 G3 既定 , 但为了交付 G3 农户必需先到粮 者 —— —被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所控制
市上将粮食换成货币 。这时粮农用于交付货币地租 与影响 , 逐年下跌 。这两方面作用力相互推进的结
的粮食数量要受到粮价 P 的影响 , 即 G3 = P ・Q I , 果是 , 粮农必须用来交换的粮食逐年增加 。从而近
从而有 Q I = G3 / P 。在实物地租下 , 用于交付地租 代江南粮农的粮食供给行为曲线如图 1 中曲线 BC
的粮食量为租佃契约所规定的量 , 这部分粮食不受 所示 。
粮价 P 的影响 , 因而对实物地租情形可以将地租粮
作常量处理 ( 本文仅以货币地租为例分析) 。
捐税 Q II , 主要以货币形式交付 ( 部分实物捐 、
劳役捐等除外) 。与货币地租情形类似 , 假定在短期
( 如 1 年) 捐税总额 T 3 既定 。同样地 , 农户必需先
到粮食市场上换取货币 。如此 , T 3 = P ・Q II , 从而
有 Q II = T 3 / P; 图 1  粮农粮食供给行为曲线
口粮 Q II I , 一般可视为常量 ( 除非家庭人口有大 3 . 供给模型与供给曲线变动规律分析及模型的
规模的变动) 。即使在丰年 , 农户出于谨慎而不会肆 基本结论
意扩大口粮消费 。 据等式 ( 4) 及图 1 可知 :
通常农户只是保证其家庭最低生活水平 , 而在 ( 1 ) 粮农粮食供给与市价成反比关系 , 反映到曲
短期内农户家庭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 所以农 线图上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 , 如图 1 中的 BC 段 ;
户家庭之需生活必需品总量 ( D 3 ) 也可视为常量 。 ( 2 ) 粮农是风险规避者 , 即便市场粮价迅速上
3
农户要获得定量的 D , 必须参与市场用一定的粮 涨 , 粮农出于谨慎 , 他们不会将其余粮 QS 出售 ( 假设
食 ( Q IV ) 与之交换 。令市场生活必需品 ( 工业品) 的 存在余粮) , 更不会将其部分口粮 Q II I 出售 。所以 ,
市价 P’, 按“等价交换”原则有 D 3 ・P’= Q IV ・P , 在丰年 , 而且粮食市场价格还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以
即有 Q IV = D 3 ・( P’ / P) 。 前 , 假设粮农在价格 B Q1 水平出售 OQ1 的粮食所的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4期 宁泽逵等 : 近代江南粮农粮食供给行为的实证分析   45

货币收入即可满足 G3 、T 3 、 3
D 之需 , 则此时粮农只 国中晚期至明末 , 中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均在 4. 5
会出售 OQ1 。此时 , QS = T Q0 - Q II I - OQ1 用于储 亩以下 ; 至清中叶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已降至 1. 71
备 。此后 , 不论粮价如何高涨 , 粮农也不会将部分的 亩 ( 吴慧 ,1985 ) 。1936 年 , 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人
QS 用之交换 , 所以表现在供给曲线上为垂直于 OQ 均粮田约 1. 71 亩 ,每个农户经营土地约 10. 6 亩 ①。
轴的 AB 段 ; 无锡县新渎乡强家桥的 39 户雇农调查资料显示平
( 3) 而在一般年景 , 粮农在粮食的供给中遵循着 均每户经营土地不足 5 亩 ( 小田 ,1997) ; 松江县华阳
曲线 B C 所显示的规律 。如果市价 CQ3 水平 , 粮农 镇裡行滨 、 许步山桥 、 薛家埭等四村 63 户农家中 ,平
出售 OQ3 的粮食所得收入足以抵偿 G3 、T 3 、 3
D ,则
均每户有耕地 8 亩多 , 其中 4. 9 亩以下的 19 户 ( 约
粮农将其余粮 QS = T Q0 - Q II I - OQ3 用于贮藏而不
占 30. 16 %) ( 张佩国 ,2002 ) 。另据相关历史调查数
论市场粮价如何变化 ( 或持续跌落或反弹高涨) 。从
据 ( 如表 1) 显示 , 近代江南佃农经营规模细小化趋
而反映到供给曲线上为 CQ3 段垂直线 ;
势明显加强 。因此 , 经营规模狭小是近代中国粮农
( 4) 当农户所面对的 G3 、T 3 是如此之高 , 而粮
经济的客观实际 。
食市价又如此之低 , 粮农从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 , 为
表 1  江苏无锡三村调查数据 单位 : %
了避免因不及时或不足额交付租税而带来的种种麻
小经营 中经营 大经营
烦 , 粮农往往会尽可能地节衣缩食 — ——降低口粮标 年份
(10 亩以下) (10~20 亩) (20 亩以上)
准 Q II I , 降低生活标准 D 3 —
——以保证及时交付地租
3 3
1922 38. 5 36. 09 25. 56
G 与捐税 T 。在这 种情况 下 , 可能 出现 OQ3 ≈ 1927 43. 5 35. 7 23. 13
T Q0 , 从而导致 QS 为负值 ; 1932 50. 30 34. 13 5. 57
( 5) 垂线 L 的位置变化取决于粮农被剥削 、
被   资料来源 : 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
1980 年版第 24 页

压迫的程度 , 即 G3 与 T 3 的大小及粮价的高低 。如 ( 2 ) 生产工具落后 、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近


果粮价较高 , 而 G3 与 T 3 相对较小 , 则直线 L 将向 代中国农村生产力仍然基本靠牛耕和人力 , 农具和
左移 , 即向 L / 处移动 。特别地 , 当粮价 P 不变时 , 则
生产技术基本上依然沿用传统方式 。在“传统农业”
随着 G3 与 T 3 的缩小直线向 L / 方向移动 ;
社会里 ,粮农“一般还是利用千百年前传下来的古老
( 6) 曲线 B C 的位置变动 , 实质上反映了一个
农具 。譬如最繁重的犁田工作 , 到今仍然用着极简
“供给弹性”大小的问题 。在同一价格水准下 , EBC
陋的旧式犁耙 ; 在缺乏耕畜的地方 ,甚至于用锄头翻
< EBC/ < EBC/ / 。而对现实的粮农而言 , 决定曲线 B C
土 。播种 、 插秧 、
施肥 、
除草等类工作 ,几乎全用手和
的原因更多地是源于地租 、 捐税交付期限长短 。如
足来代替农具 ,收割也只用着一把镰刀 。 ”但是 “极
,
果交付期限相对较宽松 , 则粮农不急于出售粮食 , 即
大多数农家的从贫穷而至于破产 ……就连这些简陋
粮农粮食供给弹性较小 , 处于 B C 位置 ; 反之 , 处在
B C 位置以上的位置 B C 或 B C 。因此 , B C 的位置
/ // 农具 ,大多数的贫苦农家还是无力购置”。所以 “这 ,

也反映了粮农被剥削 、 被压迫的程度 。 种农 业 生 产 技 术 的 改 进 是 异 常 困 难”( 薛 暮 桥 ,


1980 ) 。
  二 、 影响近代江南粮农粮食供给行 ( 3 ) 农田产量增长缓慢 。中国农业生产工具与
为的历史原因探析 农业生产技术进展缓慢 ,反映到农业生产上 ,单产量
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据有关研究 ,至清中叶 ,粮食亩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 , 可将影响近代江南粮农粮
食供给行为的原因归纳如下四个方面 : 产量为 367 市斤/ 市亩 ,较明朝仅增长了 6. 07 % ,较
1. 近代江南粮农粮食生产能力有限 战国中晚期只增长了 69. 8 % ②。 近代天灾 、战祸 、 政
影响粮农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可从以下三个方 局动荡 、
外夷侵略等 , 进一步干扰了农业生产 , 以至
面讨论 : 于农田亩产量提高速度极为缓慢 , 如表 2 所示 。例
( 1) 经营规模狭小 。中国人地关系紧张 、
人均占 如 ,坐落在水稻适生区的吴江县开弦弓村 1936 年的
有耕地面积少的状况长期存在 , 并持续恶化 。从战 粮食亩产量为 293. 56 市斤/ 市亩 , 每人占有原粮数

① ② 根据费孝通《江村经济》
相关数据计算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总 58 期)

为 617. 3 市斤 ,每个劳动力的原粮生产率为 1559. 8 的就业机会 ,以补家用之不足 。 “ ……许多乡村的离


市斤 ①。 村人口 , 已经超过总人口的 10 %甚至 20 %”( 薛暮
表 2  粮食亩产量 单位 : 市斤/ 市亩 桥 ,1980) 。但当时 “
, 许多民族工业企业纷纷破产
粮食亩产量 ……城市经济萎靡 , 城市失业现象严重”( 果鸿孝 ,
年度 根据许道夫有关 根据帕金斯有关 2000 ) ,致使大多数从农村来的剩余劳动力很难在城
数据计算结果 数据计算结果 市找到就业机会 。据中央农业实验所对离村人口的
1914~1918 210. 6 198. 4 出路调查表明 , 到城市做工和谋生的占 36. 7 % , 到
1931~1937 203. 9 192. 9
城市或别村去逃难的占 21. 9 % ,到别村去种地或开
  资料来源 : 陈争平 、
龙登高《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2002 年版第
垦的占 21. 8 % , 其它占 19. 6 % ( 薛暮桥 ,1980 ) 。农
276 页
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当困难 。
由于这三方面的影响 , 近代江南粮农粮食生产
表 3  1929~1930 年杭州丝织业失业工人统计
能力极为有限。这也意味着 : 假设二通过经验数据检
机户 机数 工人数 生产数 工人失业数
验 ;对一个特定粮农家庭而言 TQ0 可以视为常量。 年份
( 户) ( 架) ( 人) ( 匹) ( 人)
2. 粮农增收困难
1929 1000 9000 9000 200000 15000
近代中国经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 传统农村
1930 1300 8000 10000 290000 13000
家庭手工业破产 、 城市工业也近乎瘫痪 。大量的农
  资料来源 : 果鸿孝《中华近世通鉴 ・经济专卷》2000 年版第 434
村剩余劳动力既不能充分地实现“就地就业”, 也几

乎不可能在城市谋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农民增收极
农村非农就业机会不足使得濒于破产的农户不
为困难 。
( 1 ) 农村经济破产 。1927 ~ 1936 年 , 西方资本 得不转而求诸于本已不景气的农业 。农业收入仍是
主义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 , 纷纷加紧了对中国的 农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1931 年上海市中心区 106
经济侵略 ,竭力向中国倾销“剩余” 农产品 ; 对于中国 农家的全年收入中 , 农产物占 74. 4 % ;1935 年苏州
的农产品 ,或者侵占其国际市场 ,或者利用它们在国 壮乡渭泾塘娄子头 100 农家的全年收入中 ,主业 ( 农
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掠夺式的收买 业) 占 81. 7 % ( 周建中 ,1999 ) 。无锡县新渎乡强家
( 凌耀伦 、
熊甫 ,1988 ) 。帝国主义转嫁农业危机 , 给 桥的调查显示农业收入占到农家全年收入的 56.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以致命打击 。 9 % ( 小田 ,1997 ) 。所以 , 粮农不得不依靠出售粮食
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遭到同样命运 。“在东南 以应付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 、
生产费用 、
租税费用等
各省 ,养蚕是农村中间极为重要的副业 。最近几年 , 家庭支出 。
丝价和茧价是在那里迅速跌落 , 从 1929 年到 1935 3. 粮农税 ( 租) 费负担沉重
年这 6 年中间 ,每担鲜茧的价格 ,从七八十元降到二 近代中国土地租佃相当普遍 。地租形式主要有
十几元 ……然而所有这些副业 , 它的劳动报酬都是 三类 : 实物地租 、
货币地租及劳役地租 , 以实物地租
跟着农村破产而在那里急剧减少 ; 它们对于一般农 与货币地租为主 ( 吴玉琴 ,1997 ) 。但无论是实物地
民 ,只是‘食之无味 , 弃之可惜’的鸡肋罢了”( 薛暮 租还是货币地租 ,其剥削率大概是全部产量的半数
桥 ,1980) 。 上下 ( 薛暮桥 ,1980 ) 。据江苏部分县实物地租额统
( 2) 城市失业严重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 计表明 ,租额占到全部产量的 40~67 % ,平均为 51.
帝国主义疯狂的经济入侵与国内时局动荡致使城市 49 % ; 江苏省各地的货币地租额为 2. 69 ~ 12. 9 元/
工业纷纷瘫痪 ,工人失业情况严重 。如根据杭州丝 亩 ,平均为 8. 09 元/ 亩 , 以武进显为例 , 货币地租为
织业失业工人统计数据 ( 见表 3 ) , 可见当时城市工 12. 5 元/ 亩 ,相当于 3 石左右水稻 ,其剥削率在 70 %
人失业状况已相当严重 。 以上 ( 吴玉琴 ,1997 ) 。因此 , 近代地租剥削率极高 ,
狭小的农地规模与农村家庭手工业的破产 , 使 地租耗费了粮农的大部分粮食 。
粮农家庭劳动力相对过剩 , 农民不得不寻找农业外 同时 ,粮农还负担着沉重的赋税 、
苛捐 。田赋方

① 根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第 195 页相关数据计算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4期 宁泽逵等 : 近代江南粮农粮食供给行为的实证分析   47

面 ,据中央农业实验所的调查 ,1931 ~ 1935 年田赋 的直接影响是 : 为应付一定量的货币支出 ,必须出售


年增长率约为 6. 03 % ; 自 1912 年以后 ,各地军阀官 越来越多的粮食 。
僚常把田赋当作封建割据最主要的财政基础 , 因此 ( 2 ) 工农差价持续扩大 。虽然帝国主义疯狂经
田赋数额几乎年年增加 , 并且田赋附加增加更快 , 济侵略的同时 , 也击垮了中国城市工业经济 ( 果鸿
“因为田赋正税向有定额 ,所以增加的最快的便是田 孝 ,2000) 。但是 ,工农产品价格差依旧存在而且持
赋附加 ……附加同正税的比率 , ……,附加超过正税 续扩大 。1927~ 1937 年工农产品比价平均约为 1.
十二倍至十六倍 , ……,超过二十六倍 , ……,超过三 178 ( 如表 6 所示) ,整体上不利于农产品 。
十倍”( 薛暮桥 ,1980 ) 。江苏无锡田赋税率自 1915 表 6  上海 1926~1937 年按商品加工程度
年到 1933 年 , 年增长率在 23. 16 %左右 , 如表 4 所 细分类的批发物价指数

示。 年份 工业品 农产品 工农产品比价


表 4  民国时期无锡田赋税率 1926 100. 0 100. 0 100. 0

年代 每亩赋税额 ( 元) 增长指数 ( %) 1927 104. 2 102. 6 1. 051

1915 0. 627 100 1930 112. 2 113. 2 0. 991

1927 0. 936 149 1933 108. 9 80. 7 1. 349

1930 1. 118 178 1936 112. 3 86. 7 1. 295

1933 1. 182 189 1937 130. 4 108. 0 1. 207

  数据来源 : 小田“近代江南农民负担论析”
《中国农史》1997 年第   资料来源 : 陈其广《百年工农产品比价与农村经济》第 102 ~103
1期 页

捐税方面 , 农村还负担着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持续扩大 , 使得家庭手


杂税 ,如盐税统税 、 猪捐 、 牛捐 、
鲜茧捐 、
烟草捐 、
教育 工业已遭到破坏的粮农为维持家庭最低生活水平而
捐、 民团捐 、 水利捐 、公路捐 、 航空捐 、
救国捐 ,五花八 必须从市场购入的生活必需品 , 相当于更多的粮食
门 ,应有尽有 ,另有各种摊派勒索 。粮农必须出售足 ( QIV ) 。
够多的粮食 ( Q I 与 Q II ) 以交付这沉重的地租 、 捐税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历史资料分析 , 基本模型
负担 。 ( 等式 4 ) 的变量 : G3 、T 3 、 3
D ・P’有逐年递增的趋
4. 粮食价格持续下滑 、 工农差价持续扩大 势 , 而粮价 P 有逐年递减的趋势 。所以 , 粮食供给
( 1) 粮食价格持续下滑 。近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 量 QSS 逐年增加 。
跌价倾销大量的剩余农产品 , 中国整个粮食市场上
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 致使国产米价格几乎跌了   三 、
结论及历史经验
一半 ( 凌耀伦 、 熊甫 ,1988) 。以上海米市价格变动为 近代中国江南粮农供给行为的扭曲有深刻的社
例 ,见表 5 。 会历史和政治经济原因 , 突出反映了农民弱势群体
表 5  上海粳米价格及其指数 1926 年 = 100 的不利经济境况 。这段历史对当前的农村经济改革
上海粳米价格 米价指数 米价涨落幅度 与发展极有借鉴意义 。特别是加入 W TO 后 , 中国
年份
( 元/ 市石) ( %) ( %) 农业 、
农村 、
农民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与近代江南粮
1927 14. 77 93. 7 - 6. 3 农的境况有着惊人的相似 ,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1930 17. 02 107. 9 + 26. 0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 、农业生产技术陈旧 、
农民负担
1933 8. 06 51. 0 - 29. 0 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 工农产品剪刀差持续
1936 10. 43 66. 1 - 15. 3 扩大 、
国外优质农产品大量进口以及当前突显的农
1937 12. 60 业生产资料价格高涨等等 。因此 , 为防止农民供给
79. 9 + 20. 8

  资料来源 : 徐正元“上海近代稻米市场价格变动之分析”《中国经 行为再度扭曲 ,保障农民利益 ,应着重作好以下几个


济史研究》1996 年第 2 期 方面的工作 : ①提高粮食产量 。注重通过改进农业
1926~1937 年 12 年间 , 上海米价基本上是逐 劳动生产工具 、 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
提高农业劳动力
年下跌的 , 虽然有所波动 , 但均未恢复到 1926 年的 素质等提高粮食产量 ; ②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
水平 。粮价的持续下滑对没有其它收入来源的粮农 收入 ,尤其是要注重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增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总 58 期)

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 ③降低工农产品价格差 。注重 7  宫玉松 . 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5 (4)


8  小  田 . 近代江南农民负担论析 . 中国农史 ,1997 (1)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
9  徐正元 . 上海近代稻米市场价格变动之分析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争力 ,同时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 ④减轻农民
1996 (2)
负担 。主要是通过税费改革 ,降低农业生产 、农民生 10  陈其广 . 百年工农产品比价与农村经济 .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
活的税费负担 。 版社 ,2003
11  吴  慧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5
12  薛暮桥 . 旧中国的农村经济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0
参  考  文  献 13  西奥多 ・舒尔茨 . 改造传统农业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7

1  费孝通 . 江村经济 . 江苏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 14  陈争平 、


龙登高 .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  黄宗智 .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002

1992 15  凌耀伦 、
熊  甫 . 中国近代经济简史 . 四川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3  曹幸穗 . 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 . 北京 :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1988

4  张佩国 . 近代江南的农家生计与家庭再生产 . 中国农史 ,2002 (3) 16  果鸿孝 . 中华近世通鉴 ・经济专卷 . 北京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5  吴玉琴 . 解放前江苏省的租佃关系探讨 . 中国农史 ,1997 (1) 2000
6  张五常 . 佃农理论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2000 17  周建中 . 二三十年代苏南农家收支状况研究 . 中国农史 ,1999 (4)

( 责任编辑 : 刘咏平)

( 上接第 42 页)
式 。而交易费用经济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
解释农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和改进的工具 。在这里 ,
参  考  文  献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 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是在当前制度环境 1  李崇光 . 农产品营销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约翰 ・克劳奈维根编 、
朱舟等译 . 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 . 上海
下 ,作为经济人的生产者和渠道企业的一种理性选
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择 。这种选择是基于交易费用节约的基础上做出
3  易宪容 . 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的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革应该是一次效率的改 4  国  风 .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分析 . 商务印书馆 ,2002
进。 5  彭建强 . 论我国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社会科学
( 2) 用 Williamso n 的交易费用理论可以解释选 院博士论文 ,2001
6  杨明洪 .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演进 : 一种内生交易费用的理
择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 , 但是由于农产品的
论解释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0)
产品属性特征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出现的信息不对
7  孙  剑 、
李崇光 . 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本结构理论与选择 . 科技
称 ,使农产品的属性特征成为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 进步与对策 ,2003 (9)
的一个重要因素 。 8  高  燕 、
杨明远 . 农业家庭经营的交易特征 、
交易费用与农业产业
总之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 农产品种类繁多 , 不 化 . 新疆农垦经济 ,1998 (3)
9  胡德春 . 降低农业产业化流通成本的思考 . 中国流通经济 ,2003
同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也不尽相同 , 呈现一种符
(11)
合各地不同的自然 、经济特点的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
10  尹志超 . 农业产业化的交易费用分析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但是这种格局无不是个体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 (3)
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效率选择 , 11  Kohls ,Richard L . and U hl Jo sep h N. : Marketing of Agricult ur2
而其改进也应该根据其影响因素有的放矢 。 al Product s , Sevent h ed ,1990

( 责任编辑 : 侯之学)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