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2007 年第 4 期 ( 第 22 卷)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 4 2007 (Vol.

22)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潘星辉

  摘  要 : 明代的文官铨选从机构 、
职权到具体运作都较前朝有显著变化 ,铨法也在不断因应社会现实的过
程中丰富和发展 。明初铨政呈现为由混沌向初步有序的演进 。重视地域平衡 , 在复兴与完善学校制度的基础
上 ,实行考试选官 ,是太祖留给后世的重要的政治遗产 。永 、
宣以降 ,资格问题突出是制度化 、
规范化的产物 ,地
域平衡的原则得到更合理的落实 ,考试逐渐普及到各个领域 。中期以后 , 文选体制不断遭受侵蚀和破坏 。上层
铨政尚存法守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对官僚金字塔向下越来越多的官职 ,吏部则越来越难以掌控 , 遂导致消
极意义上的调停 。随着内外压力的加剧 ,地域制衡因党争的复杂化而畸变 ,考试制度亦走向衰败 ,文选制度最终
与明王朝一道解体 。明代铨政的演化周期表明 ,特权社会之后的平民社会尚乏稳定发展的健全机制 , 尚未摆脱
“法与人而俱敝”
的历史宿命 。
关键词 : 明代 ;  文官铨选 ;  社会

人事制度的意义远超过通常所说的选贤任 重建汉族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不过 , 这一重建


能 ,它实际上具有统合不同阶层 、
群体 ,组织社会 、 仅能在形式上“则象《周官》”, ②“法体汉 、
唐”, ③
管理社会 、
控制社会的巨大功用 。在古代中国 ,几 实不得不顺应唐 、
宋以来社会变迁的基本趋势 。
无其他制度可出其右 。明代的文官铨选从机构 、 钱穆先生强调唐代以来的中国出现了“平流
职权到具体运作都较前朝有显著变化 , 铨法也在 的特点 ,着眼于社会结构的变化 。④事实上 ,
竞进”
不断因应社会现实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 。本文遵 这一概括同样适用于空间的即地域的角度 。也就
循对铨选过程的理解 —
——“选官机构通过特定的 是说 ,随着各地政治 、
经济 、
文化的不断发展 ,社会
选法 ,以具备某种资格的选人填补适当的官缺”, 结构的变化不断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体现 。明太
从不同的阶段和层面探讨铨政与社会的互动 , 而 祖想必不会充分认识到这种“平流竞进”, 但他作
归宿于对中国近世史的进一步反思 。① 为一代枭雄 ,为达致其“家天下”
的目的 ,促成它尽
可能的实现 。他的一部分重大政治举措即沿此思
一 、平流竞进 路展开 ,如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铲除赖以创业兴
邦的地缘 —血缘贵族集团 ,废宰相 ,务使皇族成为
朱明肇兴 ,将蒙古势力逐出中原 ,从而担负起 唯一的贵族 ,不允许存在权 、
势的并列者 “大规模
,

① 引文见拙著《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 第 3 页 。本文实即重新审视拙著的产物 , 拙著


探讨吏部崛起后的中枢权力分配 、 制衡有余 ,却关注铨政与社会的互动不足 ,以致局部的史料采集及分析虽近乎到位 ,
卒因缺乏宏观的把握和贯穿 ,令如此重大的课题失之眉睫 。本文在全面认识明代文选制度的基础上 ,既保留了某些基
本论述 ,更将若干原有的史料置诸不同语境 ,努力求得新解 。
② 王鏊 《震泽集》
: 卷一三《重刊〈唐六典〉 序》,四库全书本 。
③ 宋濂 《洪武圣政记
: ・绝倖位第五》,国朝典故本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第 182 页 。
④ 钱穆 《国史大纲》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6 年 ,第 428 页 。类似观点可参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宫
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 第一卷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2 年 ,第 10 —18 、
153 —
241 页 。
作者简介 : 潘星辉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上海 200240) 。

・ 
14 ・
潘星辉 :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地打击各省的大地主和大家族 , 整个帝国形成了 例”。⑤ 科举恢复后 ,成为与贡举相辅相成的入仕


一个以中小地主及自耕农为主的社会”, ①同时强 途径 ,而荐举逐渐转向“用富”,以致洪武三十年出
调地域平衡 ,以消弭动乱 、
割据及分裂的隐患 。 现“时 方 取 用 富 民 , 因 命 天 下 罢 贡 人 才 ”⑥的
反映在铨政中 ,朱元璋在巩固全国的统治后 , 情况 。⑦
逐渐取消辟举 ,没收基层人事权 , ②全面吸纳宰相 无论荐举 、
贡举或科举 ,均以按地域分配名额
铨选职能 ,使吏部在皇权的威压下 ,并未随品级提 的方式确保地域平衡 。具体说来 ,荐举相对宽松 ,
升而扩大权力 。此外 ,他还对文荫规定颁而不行 , 如郑真《荥阳外史集》卷二四《送睢州学正永嘉刘
质疑其世仕特权 。而太祖朝在文选领域最重要的 贡寓上任序》
记载 :
探索 , 在于开拓荐举 、
贡士及科举之途 , 三者均以
天子在位之七年 ( 1374 ) , 命天下郡县守
地域平衡为基础 ,并归宿于考试选官 。③
令各荐士三人 。时我四明陈德源氏为重庆府
明初显然没有“三途并用”的提法 , 探讨此期
巴县丞 。巴僻在西陲 ,人物稀少 ,惧无以上答
的铨政自无须囿于其说 ; 不过 ,上述三途较他途为
明诏 。乡友项熙原同仕蜀西 ……( 荐温州永
特殊是无疑的 。早在朱元璋缔造政权的过程中 ,
嘉刘南金 ,字贡寓 。
) 于是德源上其名于四川
就已广泛地举贤任官 。建国伊始 , 以学校为基础
行省 。行省咨之吏部 , 吏部符温 , 有司强起
的贡举制迅速确立 。洪武三年 ( 1370 ) , 太祖下令
之 ,贡寓不得辞焉 。
科举取士 “
, 于是京师 、
行省各举乡试”“ , 明年会
试 ,取中一百二十名 ……时以天下初定 ,令各行省 即官外地者可举乡人应征 ,由中央吏部转行辟取 ,
连试三年 , 且以官多缺员 , 举人俱免会试 , 赴京听 从而暗中解消了征贤令表面上的划一 。洪武二十
选”。 “既而谓所取多后生少年 , 能以所学措诸行 六年所修《诸司职掌 ・吏部 ・考功部 ・事故 ・贡
事者寡 ,乃但令有司察举贤才 ,而罢科举不用”。④ 举》,仍谓“内外官员人等荐举人材 、
秀才 , 即便行
荐举 、 科举由是而消长 , 贡举则维持了稳定的发 移原籍官司 ,起取赴部”。⑧ 而贡举则严格规定各
展 。至洪武十五年 ( 1382) ,荐举盛极而衰 ,不但出 府、
州、县岁贡一名 , 亦见上条 。考虑到洪武二十
台了补充和整顿措施 , 且同年八月 , 太祖“诏礼部 三年明廷改户部 、
刑部四属部为十二部 ( 洪武二十
设科举 取 士 , 令 天 下 学 校 期 三 年 试 之 , 著 为 定 九年易名清吏司 ) , 各掌分省事 , 都察院亦设十二

①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 ,北京 : 三联书店 ,2000 年 ,第 93 页 。
② 对此仅能从史料中钩稽出隐约的线索 ,参林弼 《林登州集》: 卷九《送同安丞刘君 ( 士桢 ) 赴闽省序》“
: 洪武二年夏 , 制命
中书参知政事蔡公哲行省福建 ,以殿南服 ,掾属得自选辟 。于是置属司之所宜有者 , 择诸邑令贰佐之贤摄其官 。檄下
泉郡 ,以同安丞刘君应其选 。 ”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
: ・甲前集 ・李广文延兴》载李氏其自叙“云 ‘ : 洪武乙卯 ,典邑校于
涞 ,以口耳之学为桐 [ 童 ?] 子师 。丁巳秋 ,得告还里 。戊午夏 , 永清刘宰招致摄其乡学 。 ’国初 ,学官听郡邑长吏推择名
硕为之 。故继本 ( 案为李氏字) 虽元亡不仕 , 犹出典邑校也 。 ”上海 :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 , 第 65 页 。另如归有光 :
《归震川集》卷二五《敕封文林郎分宜县知县前同州判官许君 ( 志学 ) 行状》“ : 今世州县官 , 悉简自天朝 。唯权摄则监司
得自用 ,类前世之辟举者 。 ”
则后世惟“权摄” 尚存遗风 。至于同书卷三《三途并用议》所论“吏道本不可与儒者并 , 然其
始皆自藩 、宪、卫、 府、州、 县所署置 ,犹有前代辟举之遗法”,则指吏员而言 。案辟举与荐举性质相近 ,区别在于选 、 任过
程是否由中央完成 。
③ 案荐举一方面为布衣 、 白身提供了特定的入仕途径 ( 即出身) ,另一方面又是许多已具出身 ( 如进士 、 监生等 ) 、 甚至官员
身份者除授迁转的主要方法 。前者发展为有关出身的荐举制 ,为本文所指 ; 后者则演化为有关铨选的保举法 。
④ 《明史》卷七 ○
《选举二》,北京 : 中华书局 ,1991 年 ,第 1696 页 。
⑤ 《明太祖实录》 卷一四七“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朔” 条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
⑥ 《明太祖实录》 卷二五五“九月壬戌” 条 。案“用富”亦具世仕性 ,大致与明初粮长“世充制”相应 ,但数目较大 、 官职较低 ,
与文荫不同 ,且旋即式微 。
⑦ 黄仁宇认为这是“加之以很多服役的义务 ,俾使其家产不致无限地扩大”,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 ,第 151 页 。
⑧ 洪武三十年召用富民 ,户部奏取浙江等九布政司 、 直隶应天十八府州 ,而不取云南 、 两广 、
四川 ,见《明太祖实录》卷二五
二“夏四月癸巳” 条 ,疑四省经济状况不佳所致 ,也可见荐举地域要求较宽松 。

・ 
15 ・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道监察御史 “各理本布政司”
, , ①似朱元璋晚年欲 承的元朝而言 ,社会在战乱中崩解 ,基层体制荒芜
以地域平衡为置官施政的指导思想 。至于他后来 化 ; 就所建立的明朝来看 , 其疆域急速拓展 , 社会
发起“南北榜案”,固然与国初的北方形势有关 ,却 控制及管理急速由粗犷转为细致 , 由上层落实到
不啻是贯穿明代的南北之争的一次血腥展现 , 并 基层 。朱元璋求治过甚 , 对通过选官确立完善的
导致了科举南 、
北诸省名额的调整 。 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操作上也流于严苛 ,缺
明初荐举名目繁杂 ,几近随机 ,可毋深论 。但 乏耐心 ,同时大案迭兴 ,造成官吏大量减员 。
被荐者授职前 ,例须通过由吏部主持的书面考试 洪武一朝民 —官 、
官 —民流动速度之快 、
规模
( 除教者更要“复试于礼部”②) ,包括经义 、
论、策、 之大 ,令人震惊 。搜求则峻急 , 委任则粗率 , 所谓
榜文等 ,太祖还曾亲试赋诗 、
讲学论政 。而永 、
宣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 ⑥不但使人狼狈失
时期荐举地位降低的表现之一正是人才考试制度 志 ,且于仕途望而生畏 , 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 遂
的严格化 ,如《明宣宗实录》
卷三七“宣德三年二月 致欲速不达 ,加剧了吏治的混乱 。
己卯”
条所定 “
: 自今召至者 ,引于内廷 ,六部 、
都察 另一方 面 , 太 祖 用 人 颇 能“洗 前 代 循 资 之
院、
翰林院堂上官命题考试 , 六科给事中 、
监察御 弊”, ⑦如洪武十一年三月“谓吏部臣曰 ‘
: 朝廷悬
史、
锦衣卫官监视 。
”这种考试规格不亚于科举会 爵禄以待天下之士 , 资格者 , 为常流设耳 , 若有贤
试 ,而时间和内容的灵活性又类贡士考选 。 材 ,岂拘常例 ? 今后庶官之有才能而居下位者 ,当
就体现“平流竞进”的社会性质而言 , 荐举大 不次用之 。
’由是李焕文自西安知府 、
费震自宝钞
抵合乎要求 , 但标准含糊 、
缺乏内在的规定性 , 成 提举俱擢为户部侍郎 , 其余九十五人悉量材超擢
为其致命伤 。对此明廷曾屡次补救 , 如强调地方 郎中 、 知州等官”。⑧ 即为坐言起行的一例 。
知府 、
初举“必由乡举里选”, ③征至人才以“六科”延问 当然 ,不拘资格 , 不仅在升迁 , 也在黜降 。这表明
等 , ④而终不能不折衷于考试 。考试制度自唐代 朱元璋注重效率远过于公正 , 同时借资格为突破
以降 ,尤其在宋代已获完善而成功的发展 ,被证明 口 ,干扰 、
攫夺部权 , 这些都可归结为人治凌驾于
提供了唯一的 、
最基本 —
——尽管失之消极 ——
—的 法治 。
公正保证 ,同时也是地域平衡的一块基石 。解缙 总体来说 ,明初的铨政呈现为由混沌向初步
在《大庖西封事》
中抗议“监生 、
进士 ,经明行修 ,而 有序的演进 , 对统合 、
管控社会进行了有益的探
多屈于下僚 ; 孝廉 、
人材 , 冥蹈瞽趋 , 而或布于朝 索 ,但也一定程度地加剧了官府与民间的隔阂乃
省”, ⑤表达了贡举 、
科举入仕者对荐举一途的蔑 至对立 。不过 ,重视地域平衡 ,在复兴与完善学校
视 ,是为荐举制式微的直接原因之一 。事实上 ,科 ( 教育) 制度的基础上 ,实行考试选官 ,则是太祖留
举及贡举皆可视作荐举的变态 , 纳入于广义荐举 给后世的重要的政治遗产 。
的外延 ; 或者竟不妨说是常态 ,以地方推举和中央
考选为要素的荐举已被吸纳到贡举 、
科举中 。 二 、公正 、
效率之间
影响明初铨政的实际运作的最大因素 , 是官
僚体系陷于一种“饥渴”
状态 ,至少从史料上看 ,这 明廷自永 、
宣以降 ,行政管理较初期有显著调
种情况从未如此严重地表现于易代之际 。就所继 整 ,尤其表现在制度化 、
规范化方面 , 法治先于人

① 《万历会典》
卷二 ○九《都察院 ・各道分隶》《续修四库全书》
, 据明万历刻本 。案大理寺亦有类似情况 。
② 《林登州集》
卷一 ○《送董文昭教浦城序》。
③ 《正德会典》
卷一五《吏部十四 ・考核二 ・贡举 ・事例》
载洪武十七年令 ,四库全书本 。
④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洪武十五年八月辛丑” 条。
⑤ 《文毅集》 卷一 ,四库全书本 。
⑥ 《文毅集》 卷一《大庖西封事》。
⑦ 张以宁 《翠屏集》
: 卷四《讷庵记》,四库全书本 。
⑧ 《明太祖实录》
卷一一七“丁亥”
条。

・ 
16 ・
潘星辉 :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治是该阶段的重要特征 。就铨政而言 , 资格问题 官活动 , 如科道考选 、


教职铨选 、
拣选 、
远方选等 。
突出即是制度化 、规范化的产物 ; 地域平衡的原则 两者构成普遍性和针对性兼顾的铨选系统 。毫无
得到更合理的落实 ,考试逐渐普及到各个领域 。 疑问 ,及时并全面地掌握官员的出缺情况 ,是铨选
选官活动的两端分别是选人和官缺 , 其本质 系统赖以运行的基础环节 。
则是统合社会与治理社会 。就政府的人事管理而 铨政的合理 、
成功与否 ,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
言 ,它一旦确立了选官系统 ,就必须保证该系统的 实现了公正 —效率的要求 。所谓公正 , 是指对选
顺畅运作及有效运作 , 既为人择官 , 更要为官择 人的进退 、
取舍严依某种标准 , 无所偏私 ; 所谓效
人 ,在官 、
人之间实现良性的对应关系 。 率 ,是指及时以理想的选人补充适当的官缺 。为
随着政治形势 、
社会状态的变化 ,明代的基层 人择官与为官择人 , 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叠
民众已由被迫成为选人 , 最终转为自愿出仕 。理 合 ,兼及公正和效率 ,而叠合率是一个选官系统是
论上 , 每个人都会在官 、
吏、民的社会定位方面有 否良性运作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 , 公正的直接诉
所预期 : 假如他想为官 ,就必须进入政府设定的途 求是法治 ,效率在富于竞争性的环境里才能充分
径 ,即教育 、科贡 、
选官系统 , 参与相对公平的竞
实现 ,确保公正与效率相成而非相悖的也只有开
争 ; 当然亦可充吏出职 ,但此路很难走得通和走得
放、
多元的社会 ,而这些条件都是中国古代所不具
远 。某人一旦具备了选人身份 , 便正式进入帝国
备的 。
的庞大的管治系统 , 他将不断地根据其资格选择
为官择人 ,主要针对中上级官缺 , 选人较少 ,
和被选择 ,直至出于正常或非正常的原因为系统
关键在优化铨选程序 , 凸显效率原则 , 重选贤任
所汰 。选人资格作为铨选过程中的要素 , 可分为
能 。为人择官 ,主要针对中下级官缺 ,选人数量庞
出身与资历两个环节 。出身系指选人以何种途径
大 ,不能不侧重安置 ,势必强调公正原则而流为论
入仕 ,资历则是为官履历 ,其中职位和在职时间的
资排辈 。吏部相应的管理手段 , 一是严格控制选
相应关系对进一步迁转影响很大 。而在重视资格
人的产生 , 堵塞漏洞 , 谨防杂途阑入 ; 二是致力将
的时代 ,出身本身往往即为资历的一部分 ,甚至是
选官标准细化 、
量化 , 适当调节选官速度 , 如增加
基础部分 。明朝选人出身包括人才 、 进士 、
举人 、
监生 、
吏员 、荫子等 ,另有捐纳一途 ,通常须经监生 候缺人数 、
延长候缺时间 ; 三是尽快出缺 , 加速流
入仕或由吏员出职 。选人资历则涉及资 、 级、 年、 动 ,如以考察罢黜不肖 , 或提早退休年限 , 甚至创
次等诸多因素 。 缺 ,为疏通之计 。
吏部职权几经反复 ,卒于成化间基本确定 ,这 选人 、
官缺之间有一定的双向选择的可能性 ,
个中国历史上品级最高 、 权力最大的人事部门 ,以 是为人择官与为官择人相叠合的条件之一 。一般
其独特的方式介入了所有层次的铨选 , 尤其通过 来说 , 初选者比为官者余地要大 , 而初选者中 , 进
由它全权负责的部选 , 掌管绝大部分官员的除授 士偏小 , 举贡较大 , 吏员出职等而下之 , 因其所对
迁转 。部选可相对分为常规铨选与特殊铨选 : 常 应的恰是优 、
常、劣缺 。例如 ,进士在外多除推官 、
规铨选着眼选人 , 是吏部基本性和经常性的选官 知州 、
知县 , 偶以年龄 、
能力等故 , 可自愿就教职 ,
活动 , 包括选人听选及升迁 , 以大选 、
急选为主要 但非常例 。① 举贡可选择参加会试 ,如欲出仕 ,可
方式 ; 特殊铨选则着眼官缺 ,系填补特殊官缺的选 向吏部提出申请 。② 此外 , 拣选以“科 、
贡监生挨

① 邵宝《容春堂后集》
卷五《明故山东冠县知县杨君 ( 溢) 墓志铭》
记其弘治九年 ( 1496 ) 举进士 ,选浙江会稽知县 。“癸亥当
入觐 。上官有拟调君者 。会稽故难治 , 君亦厌之 , 遂自陈 , 吏部冠县于是乎调 ( 本句疑乙 ) ”。是为与考察相结合的事
例。
② 参见余继登 《淡然轩集》
: 卷六《凤翔令王君 ( 命 ) 墓志铭》载其嘉靖四十三年 ( 1564 ) 中举 “
, 欣然投牒铨曹 , 除凤翔令”。
《明交河簿秋潭孔先生 ( 宏绵) 墓志铭》
亦谓孔氏“久乃以明经贡阙下 , 游太学 ……隆庆壬申 , 投牒铨曹 , 除吾邑簿”。另
据《明史》卷二七九《王锡衮传》,王氏曾于崇祯十五年 ( 1642) 上书“言举人不第 ,有三十年不谒选者 ,宜定制 ,数科不售 ,
即令服官”。为思宗批准 ,系对举人选人身份的强调 。

・ 
17 ・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次未及者”
为选人 , 以“府佐 、
州县正官”为对应官 此同时 ,吏部铨选除必经部试外 ,更主要地和科举
缺, ①重在为官择人 , 而举贡 、
吏员可告选边 、
远, 考试衔接起来 。
又重在为人择官 。至于教职铨选发展为副榜举 吏部“分地具员”
不大可能始于部权尚见压制
人、贡生除教及下第举人乞恩就教 、 岁贡生员自愿 的国初 ,而似不晚于宪宗朝 ,当时尚书南北之争加
就教四途 ,是十分典型的双向选择 。 剧 , ③此或为最终磨合的结果 。其名额分配的一
官缺优劣之别 ,人才高下之分 ,毋宁说都是客 般情况是 : 南 、
北直隶各两名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观事实 。问题在于 , 如果说人才高下与职事难易 南、
浙江 、
江西 、
湖广 、
四川 、福建各一名 , 广东 、
广
大体一致的话 ,职事难易同官缺优劣却往往矛盾 。 西、
贵州 、
云南合一名 ( 明季曾改为两广一名 , 云 、
与前朝一样 ,明代官缺存在严重的分化情况 : 就中 贵一名) ,计十四名 。与吏部四司官员数目大体相
央而言 ,官缺冷热的分化涉及建官构思的缺陷 ; 就 当 ,理论上具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 。不过 ,在实
地方而言 ,官缺肥瘠的分化系地区政治 、经济发展 际运行中 ,由于迁调频繁及其他特殊情况 ,某一时
不平衡所致 ; 就中央与地方而言 ,官缺轻重的分化 期的吏部司官未必均来自不同省份 。
原本于权势的特性 。选人苦乐异趣 ,诚不难理解 。 吏部四司“省各一人 , 凡以稽乡评贤否”, 有
这就特别要求吏部通过调停 ,既遵循铨选法规 ,又 “古月旦遗意”。④ 这赋予了公正 —效率原则以更
兼顾各方利益 ,尽可能地取得公正 —效率的平衡 。 具体的涵义 。
《李东阳集 ( 第二卷) 》卷三《送施彦
一方面 ,铨选得当与否 , 存乎其人 , 吏部官员 章通判黄州序》
记载了考选监生的一例 :
负有重任 。据王鏊《震泽集》卷二五《故太子少保
成化丁酉 ( 十三年 ,1477) 春三月 ,吏部以
吏部尚书赠荣禄大夫少保谥文毅倪公 ( 岳) 行状》:
例试国子生之隶选籍者 , 无锡施君彦章亦在
召拜吏部尚书 。公性善知人 , 凡用人之
选中 。既试 ,名在优等 ,而其器貌尤魁硕出于
际 ,剂量均停 ,虽不破资格 ,而于资格之外 ,每
群辈 。大冢宰实意属之 , 既又询其乡人考功
有赢缩弛张 ,必各当其才 、 满其量 , 大要则以
郎中陈君朝用 , 考功曰 “
: 此贤贡士也 。
”遂拟
抑侥幸 、褒恬退 、振滞淹为主 。故除目一下 ,
授通判 ,得湖广之黄州府云 。
中外噭号称快 ,以为数十年来未有也 。
而顾清的《东江家藏集》
卷一七《送余大尹序》
则从
可谓达到了调停的最高境界 。另一方面 , 明廷为
地方求贤的角度 ,生动反映出进士铨选的情况 :
实现铨选的合理化 ,试图从不同角度调整铨法 ,取
得了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效果 : 如不改职事而调整 弘治丙辰 ( 九年 , 1496 ) , 吾华亭尹以缺
品位 , 多见于明前期 ; 又如内外迁转 , 后来的科道 告 。其八月 《进士登科录》
, 成 。邑人之在朝
行取制即是这种思路的延续 , 而侧重由外向内的 者聚观焉 ,曰 “
: 择尹必于是 , 安得忧国爱民 、
迁转 。 廉平而仁恕者为吾父母乎 ?”
旁有识者历指而
选人与官缺的关系 ,或者说 ,公正与效率的关 议之曰 “
: 某也可 , 某也可 , 某也限以地 , 某也
系 ,还可从地域平衡原则及考试制度的角度予以 拘以资 ,某与某 , 其可也 。
”如是者数人 , 而余
考察 。吏部司官按南 、
北直隶及十三布政司“分地 君端卿为首称 。未数日 , 吏部拣堪县令者二
具员”, ②各省司官由现任者推荐来延续 , 正是地 十有五人 ,居浙西者四 ,而华亭果得君 。门谢
域平衡作为明确的政治意念被制度化的表现 。与 之日 ,争识君 ,行中举笏相庆 。退 ,以次通谒 ,

① 《万历会典》卷五《吏部 ・选官》。
② 王启明 《吏部志》
: 卷一七《建置》,明刻本 ,藏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 。
③ 参见《明史》
卷一五九《崔恭传》、
卷一七七《李秉传》《
、姚夔传》及黄景 《国史唯疑》卷四“成化 、
弘治”论“成化中 , 吏部
最多故”,陈洪谟《治世余闻》 上篇卷二“辛酉冬 ,马司马文升转太宰”条记述了孝宗朝的情况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年 ,
第 15 页) 。
④ 张瀚 《松窗梦语》
: 卷一《宦游纪》,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年 ,第 15 页 。

・ 
18 ・
潘星辉 :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奉肴核酒醴为敬 。① 得预 。所谓京职者或莅其境 , 州若县则郊迎

可以推测 , 此与在京的本省官员 “ ( 邑人之在朝 庭参 ,虔若弟子之事师 , 甚者又从而刻轹之 、


者”
) 同吏部本省部员的协作分不开 。当然 , 吏部 屈辱之 。其初盖皆进士也 , 其亦何能无介然
熟悉地 方 、用 资 铨 选 , 并 非 只 表 现 在 选 人 初 选 者邪 ? ③
方面 。② 进士是由最正规的考试选拔出来的 , 但其除官采
取内外循环之法 ,而不严依廷试名次 ,盖始于官缺
三 、内外压力下的铨政 理论上的平等 ,后来却成为对抗官缺分化的努力 ,
科、
道行取即是尝试消解优劣影响的相关举措 。
同其他制度一样 , 明代的文选制度与社会彼 相比之下 ,举贡从国初的仕途畅达至蹶而不振 ,呈
此关联而互动 ,制度努力使社会就范 ,乃经较长时 现出官缺与选人二者地位牵连而递降之势 , 吏员
间的迁变 , 卒不免为社会牵引 、
拉动 , 不得不转行 更是一落千丈 。这种情况不仅令广大选人不满 ,
整顿 。对此可分内 、外两方面探讨 。 而且造成吏治的暮气沉沉 ,是以嘉 、
万时期出现以
就内部而言 ,首要问题是 ,在官缺分化愈来愈 “三途并用”
为核心的用人改革绝非偶然 。
严重的情况下 , 吏部也愈来愈不能恪守公正 —效 “三途并用”一语见诸记载 ,大抵不早于《明世
率原则 。从理论上讲 , 官缺将随社会发展而有所 宗实录》卷一一九“嘉靖九年 ( 1530 ) 十一月己酉”
增加 , 选人数目也会相应调整 , 因此 , 官缺和选人 条 。而世宗之提出此说 ,实有一个酝酿过程 ,盖出
的比例 —— —选官率及优选率 — ——不该有太大改 于张璁的建议 , 着重振作举 、
贡 , 并启动了贡法改
变 。但事实不然 。一方面 ,由于进士选官率 、 优选 革 。至嘉靖季年 ,徐阶为首辅 “三途并用”
, 得以进
率不断提高 , 举贡 、
吏员选官率 、 优选率即不断下 一步贯彻 。隆庆中 , 高拱 、
张居正相继柄政 , 张氏
降 ,选人积滞不已 , 官缺也日益卑劣 。另一方面 , 特别要求 “
: 举人 、
岁贡出身推官 、
知县 , 访有贤能
杂途选人不断增加 ,且选官率往往获保证 ,进一步 称职 、
实心爱民者 , 不拘资格 , 以四分之一一体行
阻塞了他途仕进 。此外 , 官职的出缺率也因各种 ”④同时亦兼及吏员的提拔 。足见“三途
取选用 。
干扰而降低 , 遂累及整体的选官率 。公正既遭破 并用”的实质是遏制选人与官缺的失衡趋势 ,试图
坏 ,效率终必流为空谈 。 挽回举贡 ( 及吏员) 的选官率 、
优选率 。不过 ,它在
即便限于进士选官 , 官缺的分化也导致了结 实行中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 往往取决于个别君
构性的困境 ,如《震泽集》
卷一二《送翁希曾知浮梁 主、
大臣的认识和作风 , 总体而言 , 未能有效突破
序》
所论 : “进士至上”
的正统观念 。
内焉者号为京职 ,秩崇务简 ,循月日可坐 对铨选系统来说 ,杂途阑入堪称致命的冲击 ,
至方面 。其州若县虽政绩卓然异等 , 然且必 以其多源于外部压力 。
五六年 、
七八年然后及乎其初授矣 。其政声 “官”
之还原为“缺”,除官员告假 、
退休或死亡
不甚著闻者不得预 , 著闻而不善事上官者不 外 ,无非在迁转 包括升 、
( 降及平级调动 ) 与罢黜 。

① 另参见卷一八《送张元春赴山阴尹序》,四库全书本 , 及《归震川集》卷一 ○
《送许子云 ( 从龙 ) 之任分宜序》载许氏于嘉
靖三十二年 ( 1553 ) 登第 “明年
, ,得袁州之分宜 。议者以分宜今宰相之乡 ,求其为令者 , 咨访数日 , 得子云于四百人之
中”。
② 参见《吏部志》 卷一四《列传 ・郎中林春》“ : 泰州守某黩而虐 ,春请尚书黜之 。泰 , 其乡也 。尚书趑趄曰 ‘ : 某未有劾者 。’
对曰 ‘
: 不实则罢某 。 ’竟调之 。”
卷一六《列传 ・主事唐顺之》记唐氏“家居时素知有司某贤 , 密白太宰擢科道 , 不使其人
知之”。
③ 参见罗伦《一峰文集》 卷九《与张廷芳》“ : 今之进士 , 上者期给事 , 次者期御史 , 又次者期主事 , 得之则哆然不胜其大 , 视
同年亦漠然也 。其视州官 、 县令若鹆鸾之视腐鼠 , 唯恐  其喙矣 。一或得之 , 则魂耗魄丧 , 对妻子涕泗横流 , 苶然不胜
其小矣 ,视彼三职者恍九地之视九天也 ,至有垢面婢膝昏夜乞哀以求免者矣 。噫 ! 弊也极矣 !”
④ 《明神宗实录》 卷六 ○ “万历五年三月己酉” 条 ,参见《新刻张太岳先生文集》卷四七《太师张文忠公行实》“ : 督、
抚、部使
者论荐所部吏与简台谏 ,皆以四分之一待孝廉 、 明经 、
茂才 ,有举不及者 ,罚 。

・ 
19 ・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劳堪《宪章类编》
卷一七《久任》
有如下按语 : 层铨政 ; 至于一时 、
一事的纠纷 、
冲突 ,具有狭义和

今仕板 ,京堂官约一百二十余 ,京司官约 显性 的 特 点 , 往 往 对 铨 政 —


——尤 其 是 下 层 铨
五百 ,方面官约四百 。进士候选者三年约三 政—
——产生短期和局部的干扰 。不过 , 真正影响
百 ,进士为州县正 、府佐及举人官升京司者约 铨政广泛而持久的是重大的社会危机 , 可以捐纳
二百 。三年之间 ,以进士候选者 、进士为州县 制、
拣选 、
远方选为例 。
正、府佐者 、举人官升京司者 ,共计五百 ,以升 正统十四年 ( 1449 )“土木之变”后 , 为集中物
京司五百之缺 ; 京司之五百以升方面之四百 , 力抗御瓦剌 ,明廷采取了生员上马 、
纳粟入监的权
及羡余以补京堂 ; 方面之四百合京司羡余共 宜之计 ,迥异于明初的征辟税户人才 ,而成为捐纳
以升京堂 ( 案此句疑误 ) 。统共约一千五百 制度的滥觞 。王圻《续文献 通考》卷五 ○
《选举
员 。三年之内 ,续益进士并举人升京司者 ,岁 考 ・资选 ・皇明》
论之甚谛 :
准其益数 ,计合消一百余员 。以一千五百人 , 或曰 “
: 洪武中尝取税户人才用之 , 纳粟
岁得废黜 亡 故 百 余 。消 息 之 数 , 亦 自 然 之
入监非即其遗意耶 ? 得失何以异 ?”
曰“: 圣祖
势也 。①
之意 ,以贫而仕者常贪 ,故选才于闾左 。盖取
就重要职官给出了选人与官缺间的供求迁转模 《洪范》
‘正人既富方谷’之义 , 而非有所利之
型 ,不乏参考价值 。然而 ,据胡直《衡庐精舍藏稿》 也 。然谓之选 ,则必择其阖族之贤而后举之 ,
卷二三《通政武东杨公行状》: 嘉靖中 ,杨载鸣为文 非概用之而无别也 ……至后来纳粟入监之
选郎中 “曹中吏多匿善缺市厚贿
, , 故应选士有数 例 ,乃利其财而授官以诱之 ,不顾贤否而任其
年不得出者 , 选君未遑稽也 。公乃示应选者各呈 剥下以偿之矣 。故税户人才之用 , 乃圣主立
报其乡之缺官 ,不逾月 ,缺尽出 。公于三大选中按 贤之无方 ; 纳粟入监之例 , 乃季世苟且之敝
次除补 ,无复壅滞”。案杨氏所为固然巧妙 , 但以 政 。得失何啻天渊 ?”
堂堂选郎 , 竟至不能掌握本部官缺 , 可见吏弊之
宪宗初 , 地方饥馑频仍 “
, 公私困竭 , 救荒靡策”,
深 。此外 ,高拱在隆庆朝以阁臣兼吏部事 “除吏
, ,
“开纳粟例 ,令胥吏得就选 ,富民授散官”。③ 末年
时其善地多留而不除 , 名曰养缺 。公曰 ‘ : 民方无
主 ,吾何以留为 ? 只留以供用 , 且以供人之用耳 。 又“建行入粟补官之令于江南 、
北 。由是生员得齿
吾无所用 ,又不供人用 , 则何留焉 ?’于是命选司 , 国子 ,胥吏得附铨选”。④ 捐纳逐渐制度化 。
凡所有缺 ,悉揭诸门外 ,使众见之 。 ”②司官“养缺” 明代捐纳与监生 、
吏员二途直接关联 , 或者
盖与吏员“匿缺” 为一丘之貉 ,唯一公开 、 一不公开 说 ,实以两者为主干 。此法固“有活民之力”“较
,
而已 。即是说 ,官缺或善缺的出缺率被人为降低 , 之他途 ,犹贤乎已”, ⑤实际上是政府财政 、
经济及
吏部本身已不复是超然的管理机构 。 社会管理无能的产物 。这种转嫁虽解燃眉之急 ,
就外部而言 ,政治斗争的影响无疑是不可忽 但恶例一开 , 往而不复 , 几乎是必然的 。在铨选
略的 。政治斗争有广义 、狭义及隐性 、
显性之分 。 中 , 捐纳一方面有疏通之功 , 另一方面使更多人
像阁 、
部围绕宰相铨选权的争夺就属广义和隐性 “选期愈远 , 仕路愈塞”。⑥ 捐纳者原则上只能取
的 ,其结果通常在较长的时段中呈现 ,且多涉及高 得监生和吏员出身或其他荣誉待遇 ,而不能为官 ,

① 参见朱健 《古今治平略》
: 卷一六《铨选篇 ・国朝铨选》,唯将升转过程删落 。
《续修四库全书》
据明崇祯刻本 。
② 焦竑 《国朝献征录》
: 卷一七郭正域《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高文襄公拱墓志铭》,
《续修四库全书》
据明万历刻本 。
③ 《明史》
卷一五九《牟俸传》,第 4346 页 。
卷二五《汪君自吏部待选还新安省觐送行序》。罗 ⊥以“旦旦企踵数贡期”的生员获入监 ,也是当时
④ 程敏政 《篁墩文集》
:
的受益者 ,详《圭峰集》
卷七《送万良弼分教松阳序》。
⑤ 《篁墩文集》卷二五《汪君自吏部待选还新安省觐送行序》。
⑥ 王锜 《寓圃杂记》
: 卷五《监生五途》,北京 : 中华书局 ,1984 年 ,第 39 页 。

・ 
20 ・
潘星辉 :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但在实行中 , 选人可逐级加纳 , 以优先获选 、


升授 远方选虽与拣选同源 , 但以所针对官缺系劣
职位 。 缺的极致 ——
—边 、
远缺 ,有关铨法自始便带有权宜
天顺末至成化初 , 明王朝经历了“土木之变” 的特点 , 或从官缺出发 , 采取调停之法 , 如对就任
以来又一次更广泛的统治危机 ,各地天灾频生 ,民 边、
远的人员稍予资历上的优遇 ; 或从选人出发 ,
变迭起 ,如何改善基层吏治以解决迫在眉睫的政 采取疏通之法 , 如允许举贡 、
吏员告选边 、
远 。这
治问题 。就铨政而言 ,即能否以有效手段及时 、
合 “朦胧奏扰”, ①复“一
就造成选人既“巧借名色”、
理地更新地方官员 , 从而恢复统治秩序 。拣选作 得所欲 ,夤缘公差 , 满载而去”, ②变远方选为“巧
为大选 、
急选的补充办法之一 , 遂应运而生 。
《万
宦捷径”, ③罔顾地方疾苦 。终明之世 ,边 、
远与腹
历会典》卷五《吏部 ・选官》有云 :
里悬隔天壤 ,官缺的严重分化令铨政难以为继 ,即
拣选 ,成化二年题准 ,每朝觐年后 ,府佐 、 使远方选积弊而终 ,并不意味着除授边 、
远地方官
州县正官员缺 ,将科 、
贡监生挨次未及者拣选 员的问题被解决 ,更不意味着被取消 。
除补 ,或远方知县多缺 , 将地方相应科 、
贡监 总的来讲 ,在内外压力下 ,文选体制不断遭受
生选补 。
侵蚀和破坏 。上层铨政尚存法守 , 有一定的自我
可见拣选系针对地方亲民官的特殊铨选 。尽管其 调节能力 。对官僚金字塔向下越来越多的官职 ,
举行时间出现过不同规定 ,具体运作更容有随机 、 吏部则越来越难以管控 , 遂导致消极意义上的调
灵活的情况 , 但揆之事理 , 必多集中于朝觐之年 , 停 ,即在指导思想上但求中庸 、
平衡 , 在操作技术
即郑晓《吾学编 ・皇明百官述》 所谓“朝觐之岁 ,拣 上唯事苟且 、
敷衍 ,取快目前 ,不计后患 。如《万历
选一”,以其时缺官待补者最多 。此外 , 最早的远 野获编》
卷一二《吏部 ・武弁王官》所称 “
: 吏部选
方选似即作为拣选的一种而来 。 法患杂流壅滞 , 姑创为王官以疏通之 , 名曰升转 ,
拣选是明廷因应社会变化探索出的有效铨
实罢 斥 也 。此 法 创 之 于 成 化 以 后 , 今 不 可 改
法 ,讫于明亡而遵行不废 ,本质上是将非常铨选正
”④成为基层铨选中缓解选人 、
矣。 官缺供求矛盾
规化 、 制度化 , 加快反应速度 , 突出了效率原则 。
的典型手法 。从另一个角度看 ,除科举之外 ,考试
然而 ,从拣选中派生出的远方选却是失败的尝试 。
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流于形式化 , 意味着公正性
远方选包括边 ( 方) 选与远 ( 方) 选 。所谓边 、
的基础正日益削弱 , 以捐纳绕过制度 ——
—同时也
远地方 ,一般指东北 、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 。其
中边方特指北方与蒙古 、 女真等族相接之地 ,长期 绕过了考试 ——
—的资选不啻为极端的表现 。
处于备战状态 , 经济 、
文教等残破凋敝 ; 远方特指
南方民族杂处 、 社会发展落后之地 , 尤以西南为 四 、大 崩 溃
甚 。大抵世宗中期以前 , 明廷对远方选多持建设
性的态度 , 使之不断规范化 、制度化 , 包括选期的 明代铨政的全面崩坏始于张居正之后 , 实际
稳定 、选人与官缺范围扩大等 。然而 ,随着远方选 上是政治斗争从整体上发生畸变的结果 。一方
流弊日滋 , 此后出现从迁就 、补救到限制 、 否定的 面 ,阁 、
部之争激化 ,并引起监督系统的介入 ; 另一
相反趋势 ,直至嘉靖四十五年 ( 1566) ,明廷因魏时 方面 ,神宗怠政 ,客观上加剧了朝臣倾轧 。其恶劣
亮提议 ,永远废止远方选 。 影响不但从高层直贯于基层 , 且深刻 、
久远 , 与国

① 嘉靖《吏部职掌 ・文选清吏司 ・僧道科 ・边远告选》,明嘉靖刻本 。


② 参见《明世宗实录》 卷三三七“嘉靖二十七年六月己酉” 条梅守德奏疏 。
③ 万历《吏部职掌 ・文选清吏司 ・求贤科 ・开选远方》。
④ 参见《松窗梦语》
卷八《铨部纪》“
: 王官名曰辅导 , 实则闲散 。本部填补 , 皆以才品稍劣者处之 , 为其职不亲民 。
”董其昌
编 《神庙留中奏疏汇要
: ・礼部类》 卷四《礼部署部事左侍郎李廷机等题为敬循职掌等事疏》( 万历三十三年正月二十二
日 ,钞本 ,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亦谓 “
: 今居此途者 ( 案指长史 、
教授 、
纪善等王官 ) 大率皆自劣转 ,而考课之法亦于此途较
宽。 ”

・ 
21 ・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运相始终 。万历二十年 ( 1592) 高层铨选中出现类 者 ,辄升外卫候缺经历 ,谓之半王官 。呈之太


奏 ,二十二年基层铨选中出现掣签法 ,吏部职权遭 宰孙富平 ( 丕扬) , 大称善 , 即为允行 , 亦不经
到严重破坏 。① 题请 ……初犹一缺止用一人 ,久而二三人 ,更
万历中期以降 , 高级铨选已由积极意义上的 数年则累累若若 , 与王官无异矣 。王官止中
分权转变为消极意义上的掣肘 ,与之相应 ,地域制 原、
楚、蜀、
江右数处 ,在彼候缺者尚少 。今卫
衡亦因党争的复杂化而逐渐失控 。除浙 、 齐、楚、 幕则布满天下 , 动云待缺 , 凡州佐 、
县佐以及
宣、 昆诸党外 ,犹有所谓秦党 《 ( 明史》卷二一六《王图 驿丞 、
仓、巡之属 , 每一缺官 , 辄求代署 , 恣行
传》 、
) 西党 《明史》卷二五四《曹于汴传》②) 、
( 蜀党 《
( 明 昼攫 。或宪访 ,或告发 , 则潜匿他方 , 诡云回
史》卷二三六《李朴传》③) 、 湘党 《
( 万历野获编》卷九《内
籍 ,及事过再来 ,又浼有力者道地 ,以图承乏 。
阁 ・言官论人》) 等 , 东林内部亦派系林立 , 见《明 在上台则以去来莫测 ,无从行驱逐之令 ,在吏
史》 卷二四五《黄尊素传》: 部则以闲废已久 , 无从中考功之法 。真如飞
是时 ,东林盈朝 ,自以乡里分朋党 。江西 天野叉 ,择人而食 , 普天率土 , 无处不然 。其
章允儒 、陈良训与 ( 魏) 大中有隙 ,而大中欲驳 蠹吏治 、
害民生 , 真第一敝政 。文君实作之
尚书南师仲恤典 , 秦人亦多不悦 。尊素急言 俑 。而吏部奸胥又利缺之易出 , 可以上下其
于大中 ,止之 。最后 , 山西尹同皋 、 潘云翼欲 手 。下吏应劣转者又借以避王官 , 稍赂刻木
用其座主郭尚友为山西巡抚 , 大中以尚友数 辈 , ④即已得之 ,蝇集一方 , 磨牙棘吻 , 为苍生
问遗朝贵 ,执不可 。 貐 。更十许年 ,不知何所终矣 。
案黄 、魏皆浙江籍 。计六奇《明季北略》 卷一六《策
这种调停不仅严重侵蚀了正常的铨法 , 其为害吏
贡士》 所谓 “
: 每科翰林选十八人 ,惟两京及浙各选
治 ,更不可胜言 。
二人 ,余每省一人 ; 每科选科 、
道 ,每省一人 。凡有
与政争相比 ,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对铨选的影
大政 ,必合十三省人酌议 ,故备知天下得失 。 ”当系
响要直接得多 。就冗官散职的除授而言 , 捐纳几
崇祯朝形成的规定 ,适证省际矛盾无法解消 ,中枢
可在每一个环节上生效 , 使白身继获出身后进一
权力已陷于瘫痪 。
步入官 。董其昌编《神庙留中奏疏汇要 ・吏部类》
掣签法作为阁 、 部之争的产物 ,是政争不惜牺
卷三《吏科给事中姚士慎题为清贿仕杜竞斗等事
牲体制的恶例 ,铨选的公正 —效率原则破坏殆尽 。
孙丕扬之为吏部尚书 ,全然心不在焉 ,特别对基层 疏》( 万历三十五年闰六月初一日) 言之甚悉 :
铨政 ,已丢弃理想 ,丧失必要的严肃与耐心 ,观《万 我朝三途并用 ,科贡 、
吏员与甲科之选并
历野获编》
卷一一《吏部 ・添注卫经历》
具见 : 得登用 。然监生必先实历 , 历既足 , 与挂选 。
本朝簿尉卑官 ,不用宋人注官待次之法 , 吏员在外两考既满 , 甫拨当该 , 三考既满 , 授
凡才品劣者 , 例升王官 。初亦一时权宜疏通 仓、
驿等官 。其慎且重如此 。今自开纳之例
之术 ,后遂循为故事 ,不能改矣 。至今上之庚 起 ,以一切便宜之术牢笼天下 。于是有朝而
戌 ( 1610) ,西粤人文无技立缙者为文选副郎 , 纳监 、
暮而纳官者矣 ; 有朝而纳官 、
夕而穵年 ,
署选事 ,患铨选壅滞 , 又创为一法 , 于凡州县 一白丁子不一二年居然叨宠命 、
莅人上者矣 ;
卑官 ,有考语非上等者 、 即上考而历任稍久 又有纳序班矣 ,加银而纳光禄署丞矣 ,又加银

① 参见《明史》
卷二二五《李戴传》: 二十六年 ( 1598) “吏部尚书蔡国珍罢
, 。廷推代者七人 ,戴居末 ,帝特擢之 。当是时 , 赵
志皋 、沈一贯辅政 ,虽不敢挠部权 ,然大僚缺人 ,九卿及科道掌印者咸得自举听上裁 ,而吏部诸曹亦由九卿推举 ,尚书不
得自择其属 。在外府佐及州县正 、 佐官则尽用掣签法 ,部权日落 。戴视事 ,谨守新令 ,幸无罪而已”。
② 案传称 “: 中书原抱奇者 ,贾人子也 ,尝诬劾大学士 ( 韩) ,至是再劾 及于汴 ,并及尚书孙居相 、
侍郎程启南 、
府丞魏光
绪 ,目为‘西党’,请皆放黜 ,以五人籍山西也 。 ”
事在崇祯初 。
③ 原文作“四川田一甲辈”,见《明史》,第 6159 页 。
④ “刻木辈” 谓吏 ,本班固《汉书》
卷五一《路温舒传》 “刻木为吏”。

・ 
22 ・
潘星辉 :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而纳署正 、
纳副兵马矣 , 又加银而纳正兵马 , 然不存 。又称 “
: 今则惟尚进士一途 。贡生官止于
有纳丞 、 簿等官矣 , 又加银而州运同 、 副提举 ”③进
贡 ,举人官止于举 。界限既分 , 菀枯遂判 。
者矣 ; 又有已经铨选 , 或规避劣转 , 或  削余 士、
举贡的地位愈益悬殊 ,到此几势成水火 ,如《明
资 ,从见推而改纳美缺者矣 ; 又有吏员出身 , 史》
卷二九三《忠义五 ・李贞佐传》
所载 :
改行而为监生 ,且选州同 、 兵马以去者矣 。
宝丰之陷也 ,举人李得笥短衣杂众中 ,为
在此意义上 , 径谓“纳资补官”亦无不可 。至 所执 。贼谋主牛金星者 ,故举人也 ,劝贼重用
神宗末年 ,用兵辽左 ,虽加派“辽饷”,仍不敷用 ,掊 举人 。贼所至获举人 , 即授以官 。得笥终不
敛百端 ,遂进一步累及铨政 。赵南星于天启三年 言 。贼莫知其为举人也 ,役使之 ,不肯 。伺贼
( 1623 ) 任吏部尚书 ,上《革乞恩穵选恤困疏》,特别 寐 ,将刺之 。贼觉 ,被杀 。或告贼曰 “
: 此举人
提到“理财者即患贫 ,何至有穵选之例 ?” “穵选”又 也。
”贼惧 ,弃其尸而去 。
名“穵年”, 即临时捐款户部以提前选期 。① 明季
对于认识明季举人的处境 , 这可谓是生动而深刻
小说《  杌闲评》
第三十八回里这样写道 :
的事例了 。
先因辽饷不足 , 户部开了个捐贡例 。那 有鉴于此 ,思宗一方面对行取科道 、
考选翰林
些有钱的秀才都来纳银加贡 , 监生亦来加捐 及会推阁臣等时施变例 , 另一方面重倡“三途并
……及至上京廷试 , 便央人代考 , 只拼着银 用”,以超擢举 、
贡为用人行政的重要支点 ,最典型
子 ,讨科 、
道、翰林的分上 。又有向选司讲铨 者莫过十三年 ( 1640 ) 的“庚辰特用”, ④同时将荐
选的价目 ,一千两选通判 , 二千两选知县 , 三 举列入“三途”—
——取代吏员 —
——予以执行 :
司首领 、 州同 、
州判皆有定价 。人又加些银
崇祯九年 ,吏部复议举孝廉 ,言 “
: 祖宗朝
子 ,不论年分 ,即刻选出 。②
皆偶一行之 ,未有定制 。今宜通行直省 ,加意
所述为崇祯朝事 , 可见此时的捐纳已同买官结合 物色 ,果有孝廉 、
怀才抱德 、
经明行修之士 ,由
起来 。 司道以达巡按 ,覆核疏闻 ,验试录用 。
”于时荐
思宗继位 ,国事日非 ,除外部压力造成的严重 举纷 纷 遍 天 下 , 然 皆 授 以 残 破 郡 县 , 卒 无
冲击 , 铨政更从内部解体 , 表现为官缺分化 、
选人 大效 。⑤
失衡已突破体制的基本张力 。如陈启新崇祯九年
此类切急的改革不但未达破格抡才的目的 , 反而
上书言事 ,其一论“以推 、知行取科道”, 披露知县
加剧了混乱 。张岱《石匮书后集》卷一《烈皇帝本
“受任时 ,先以科道自居 ,谓异日吾能举劾人 、能荣
纪》
论之甚痛切 :
辱人 。及至地方 ,上司竟以科道相待 ,谓彼异日可
举劾我 、荣辱我 ,结交可为膀臂 ,投契可为奥援 ,敬 即如用人一节 ,黑白屡易 ,捷如弈棋 。求
畏之不暇 ,又何敢忤其意 、 制其行乎 ? 故虐民 、剥 之老成而不得 , 则用新进 ; 求之科目而不得 ,
民、
颠倒民 、 凌毙民 , 无不肆其所为 ……若夫推官 则用荐举 ; 求之词林而不得 , 则用外任 ; 求之
掌一郡之刑名 , 寄巡方之耳目 , 权能生杀人 , 势可 朝宁而不得 ,则用山林 ; 求之荐绅而不得 , 则
威逼人 , 加之自恃为科道 , 人恃为科道 , 而不擅势 用妇寺 ; 求之民俊而不得 , 则用宗室 ; 求之资
横行 、
要挟有司 、凌虐僚属者有几 ?” 可见进士外任 格而不得 ,则用特用 ; 求之文科而不得 , 则用
竟无异内除 ,行取制用以平衡内外官缺的本意荡 武举 。愈出愈奇 , 愈趋愈下 ……则是先帝立

① 《赵忠毅公文集》
卷二 ○《四库禁毁书丛刊》
, 据明崇祯刻本 。
② 案下文所谓到官者“见一个上司去了 ,便谋去护印 , 有差出 , 便去钻谋 , 不管批行 , 便去需索 , 就如饿蝇见血”, 可与上引
《万历野获编》
卷一一《吏部 ・添注卫经历》
相参看 。
③ 陆世仪 《复社纪略》
: 卷三 《续修四库全书》
, 据清抄本 。
④ 《明史》
卷二七四《雷 祚传》,第 7032 页 。
⑤ 《明史》
卷七一《选举三》,第 1714 页 。

・ 
23 ・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贤无方 ,天下之人无所不用 ,及至危急存亡之 备—


——规范和严格 , 考试内容越标准 ——
—以八股
秋 ,并无一人为之分忧宣力 ,从来孤立无助之 文为核心 , ②其地位就越稳固 。例如 ,进士出身经
主 ,又莫我先帝若矣 。 过的省级考试 ( 乡试) 与中央级考试 ( 会试 、
廷试)
高等官缺转向由权力操控 , 下等官缺转向由 是最正规和相对来说最公正的 , 尽管不排除时政
利益操控 ,中等官缺往往是权 、 利操控的“交集”, 干扰 ,毕竟三百年间屹为砥柱 ,因之进士一途才脱
初不论利归政府或个人 , 而最根本的考试制度已 颖而出 ,一枝长秀 。相比之下 , 举人仅通过乡试 ,
被架空 。这就是为崇祯末年的铨政概况 。据李清 贡生或监生原有严密的考试积分制度 ,后废不行 ,
《三垣笔记 ・附识上 ・崇祯》: 竟近于不考 , 故又较举人为下 。③ 若荐举人才则
但凭吏部一试 ,宜其为人所轻 ,循致消亡 。④ 大抵
货贿之风 , 壬午春暮已甚 。一监司以五
部试系所有部选活动 ( 进士听选除外 ) 必经的一
千金营边抚 ,疑其俸浅 ,又益二千金 ,卒得之 。
环 ,唯其如此 , 亦最易流于形式化 , 故权威性不断
一部郎谋浙海道 , 议者云须五千 , 作事者靳
下降 ,不足为选人增重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取
之 , 仅许三千金 , 虽先献半 , 竟得一守而去 。
士上》
论崇祯朝的考试变革 ,有云 :
令之俸足者 , 得礼曹亦必二千 , 兵曹亦必千
金 。有营之铨曹 , 为出一缺 , 而大力复攫去 。 取士之弊 , 至今日制科而极矣 。故毅宗
绝无无翼而飞者 。 尝患之也 ,为拔贡 、
保举 、
准贡 、
特授 、
积分 、

授 ,思以得度外之士 。乃拔贡之试 ,犹然经义
《附识中 ・崇祯》亦称 “
: 上寄耳目于东厂 , 吏部每
也 ,考官不遣词臣 , 属之提学 , 既已轻于解试
遇大选 ,为之惴惴 。后每选 , 许以二万金 , 听其自
矣 。保举之法 ,虽曰以名取人 ,不知今之所谓
觅谋缺者 , 遂安堵无虞 。”选官实等于卖官鬻爵 。
名者何凭也 ? 势不得不杂以贿赂请托 ; 及其
明代文选制度最终与明王朝一道土崩瓦解 。
捧檄而至 ,吏部以一义 、
一论试之 , 视解试为
尤轻矣 。准贡者用解试之副榜 , 特授者用会
五 、余  论 试副榜 。夫副榜 , 黜落之余也 。其黜落者如
此之重 ,将何以待中式者乎 ? 积分不去资郎 ,
对选官制度的深入研究 , 揭示出明代地域平
其源不能清也 。换授以优宗室 , 其教可不豫
衡问题在中唐以降的近世史中体现得特别突出 。
乎 ? 凡此六者 ,皆不离经义 ,欲得胜于科目之
究其原因 ,可能在于朱明的政治与社会变迁较赵
详 ,所以徒为纷乱而无益于时也 。
宋有进一步的发展 , 而在元 、
清两朝 , 民族平衡的
考量要超过地域平衡 。另一方面 , 地域平衡同考 适表明科举的中心地位不可动摇 ,但凡在规格 、

试的结合是明代政制演进的一道重要线索 , 其极 容上较科举有偏差 、
缺失者 , 都不能不等而下之 。
致为庶吉士分省定额考选 , ①盖径为内阁大臣的 至于吏员 , 作为远低于士人的阶层 , 考试繁琐 , 反
省籍平衡提供了基本保障 。 而意味着被鄙弃和压抑 。
细绎明代几种入仕途径的消长 ,便会发现 ,它 明代文选制度解体的指标之一即考试制度的
们不但都必经考试 , 而且哪一途的考试制度越完 衰敝 ,而另一有效的考察角度是系统内外的压力

① 沈氏以此为后世事 , 先朝则“不拘定疆域”, 参见《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 ・阁试》,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年 , 第 391


页。
② 有关八股取士的社会基础问题 ,可参见祝总斌 《正确认识和评价八股文取士制度》
: 《国学研究》
, 第九卷 , 北京 : 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 ,第 1 —33 页 。
③ 参见王夫之《噩梦》“
: 挨贡法行 ,岁贡者皆学不足以博一举 ,而视此为末路 。

《船山遗书》本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1999 年 ,
第 3822 页 。
④ 参见《戴名世集》
卷六《沈寿民传》“
: 岁丙子 ,复荐举之制 ……是时科目积重不可反 , 诸荐举者为州县 , 吏部率皆予以荒
残地 ,多罹贼祸 ,其免者又往往中以文法 。于是凡荐举者多欲弃去 , 复入场屋 ,以取科第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年 , 第
154 —155 页 。

・ 
24 ・
潘星辉 : 明代文选与社会变迁

关系 。内部结构均衡 、
稳定的系统往往具有较强 的弱点进一步暴露 ,选人便明显地分成两类 : 在权
的抗压性 ,但在外力持续加剧的情况下 ,系统将不 势、财富上有所凭借者凌驾制度 、 破坏制度 , 无所
得不做调整以免破裂 , 假如系统本身发生畸轻畸 凭借者则难以获得制度的基本保障 。选人已不受
重的结构性变化 , 外力就会作为某种动力被引入 制于铨选系统 ,毋宁说以权势 、
财富为主宰了 。
系统 ,从而导致系统的进一步形变和质变 ,直至彻 以权势 、
财富为主宰 ,文选制度就完全背离了
底崩溃 。对铨选系统来说 , 这个过程可通过选人 推动社会“平流竞进”的初衷 。这实质上是平民社
能动性的增强来把握 。 会向特权社会的一种恶性回归 : 它不会重建特权
选人本来是被固定于系统中的因素 , 其有限 社会 ,而必将造成社会崩解及新的平民化 。① 明
的活力表现在本人可量力而行 , 自愿低就 。随着 代铨政的演化周期表明 , 特权社会之后的平民社
官缺冷暖 、肥瘠 、
轻重的分化 ,选人不安宿分 ,势所 会尚乏稳定发展的健全机制 ,尚未摆脱“法与人而
难免 。他们或钻制度内的罅漏 , 或谋制度外的援 俱敝” 的历史宿命 。②
手 ,更多的是将两方面结合起来 ,在松解系统的同
时 ,达到趋避取舍的目的 。当外力加强 、
系统内部 ( 责任编辑 : 王丰年)

System of Choosing and Appointment of Civil Off icials


( CACO System)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Its Drifting with Social Changes
PAN Xing2hui
( S chool of H um anistic an d S oci al S ciences , S han g hai J i ao T on g U ni versi t y ,
S han g hai 200240 , Chi na)

Abstract : The CACO System of t he Ming Dynast y was seen to have undergo ne significant changes
wit h regard to it s st ruct ure , power and mode of operatio n , wit h t he met hod of choo sing al so under co n2
tinuo us enrichment and develop ment in t he p rocess. In fact , t he selectio n of official s via examinatio n
based o n t he revival and imp rovement of t he school system and at taching importance to maintaining re2
gio nal balance was t he important legacy of t he Fir st Ming Emperor . Following t hat , t he p rinciple of re2
gio nal balance was p ut o n a reseao nable basis and t he examinatio n system gradually extended to nearly
all fields. However , t he CACO System was fo und to have co nstantly suffered f ro m ero sio n and undermi2
ning f ro m intensifi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p ressures of t he Ming Dynast y. A s a result , regio nal balance
was co mplicated and distorted by part y st ruggles , t he examinatio n system drifted to decline , culminating
in t he total collap se of t he System wit h t he doo m of t he Ming Dynast y. The evolutio n of t he CACO Sys2
tem shows t hat t he civilian societ y in t he wake of a p rivileged societ y clearly lacks a so und mechanism to
guarantee stable social develop ment so t hat it just co uld not avoid t he historical fate of“ Met hod perishes
wit h man ”.
Key Words : t he Ming dynast y ; t he system of choo sing and appoint ment of civil officials ; societ y

① “平民社会”“
、特权社会”的提法 ,系源自钱穆《国史大纲》
的有关论述 ,大体以唐代划界 。姑取达意 ,实未暇深究 。
② 张萱 《西园闻见录》
: 卷三 ○
《吏部一 ・资格 ・前言》
载叶向高语 《续修四库全书》
, 据民国印本 。

・ 
2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