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 期 J OU RNAL O F TSIN GHUA UN IV ERSIT Y No . 1  2006


第 21 卷 ( Philo sop 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21

海外学者论坛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 、
变化及新潮

王晴佳
( 罗文大学  历史系 ,  美国)

  摘  要 : 自 18 世纪后期以来 ,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历史 ,但囿于西方中心论的影响 ,他们一般将中国文明


与埃及 、
巴比伦和亚述等已经衰落的文明等量齐观 ,既否认中国人有历史观念 ,又否认中国传统史学的价值 。他
们的研究 ,突出“历史的西方”
与“非历史的东方”的对立 。这种状况 ,一直到二战之后才有所改变 。美国哈佛大
学东亚研究中心的“费正清学派”,便是这一改变的一个标志 ,突出表现为走出了传统的欧洲汉学 ,以研究近现代
中国为特点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 , 美国的新一代中国研究者 , 进一步努力清除西方中心论的影响 , 提倡
“从中国发现历史”。这一努力在近年 ,又由于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更有显著的表现 。但对中国文
明、
历史的性质及其优劣的评价 ,最终还需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做出 。
关键词 : 中国历史 ;  中国史学 ;  西方中心论 ;  费正清 ;  柯文 ;  何伟亚
中图分类号 : B82 - 052 ; K0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0062 ( 2006) 01 - 0012 - 16

  本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 不是为了故作惊人 哈佛的东亚文明与语言系 , 他们的博士学位当然


之语 , 而是为了借此指出中西文明之间的隔阂 。 也不会是纯粹的历史学博士 。①因为美国的博士
中国人对中国文明的悠久历史 ,充满着自豪感 ,因 通称哲学博士 ( Ph. D. ) ,所以回国以后 ,一般人也
此若要质疑中国文明是否有历史 , 自然会引起一 无法区别 。笔者听了之后 ,感到有些好奇 ,因此也
阵惊愕 。但在近代西方和美国 , 中国文明是否是 就顺便查看了一下在哈佛任教的几位历史学家 。
历史研究的对象 ,却有人抱持怀疑的态度 ,并在课 的确发现 , 在哈佛大学 , 只有研究中国近代史 、 现
程设置 、
系科建设等方面表现出来 。多年以前 ,笔 代史的教授 ,才在历史系任职 ,而研究中国传统文
者曾去哈佛大学拜访一位旧识 。他那时刚到哈佛 明的学者 ,则在“( 远东) 东亚文明与语言系”
供职 ,
历史系攻读博士 , 据他说 , 中国人到哈佛研究历 至今如此 。当然美国其他学校并不完全与哈佛大
史、获得学位的固然也不少 , 但像他那样 , 能在哈 学一样 。但中国文明的研究 ,在美国的一般大学 ,
佛历史系就读的 , 却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都是在 也常常属于所谓“东亚 ( 或亚洲 ) 研究系”或“中

① 周一良就是一个例子 。他曾回忆道 ,当时他到哈佛远东语言系攻读博士 , 被当时的“有些中国同学不无讽刺地称之为


‘学中文的’ ”。参见周一良 《毕竟是书生》
: ,北京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第 30 页 。
收稿日期 : 2005 - 10 - 08
作者简介 : 王晴佳 , 美国罗文大学 ( Rowan U niversit y) 历史系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13

心”,也即排除在历史系之外 。这一现象 , 不仅在 程 , 虽然统治者并非汉人 , 但在后代中国人的眼


美国如此 ,在欧洲表现更为明显 。笔者有一次到 里 ,又视他们的王朝为“中国的”王朝 。如明朝推
德国参加学术会议 , 德国的“汉学家”就对他们国 翻元朝之后 ,即依惯例 , 立即编修《元史》, 没有将
家的系科设置十分不满 , 认为他们长期以来被视 元朝剔除在王朝更替之外 , 就是一个例子 。② 但
为“另类”、处在“边缘”, 只能在“汉学系”或“汉学 是 ,中国史学史上 , 所谓王朝的正朔问题 , 又是一
中心” 任教 ,而无法进入哲学 、史学 、
文学等传统或 个常常引起史家争论的问题 。③ 由此看来 , 中国
“正统”的科系 。哈佛是美国最老的大学之一 , 其 人其实也为祖先的混合 、 交替 , 感到过不少的困
系科开设 ,与欧洲的大学相似 ,因此也不足怪 。 扰 。换言之 ,如果“一线相传”真的只有“一线”,也
西方人将中国传统文明“另类处理”的做法 , 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和问题产生了 。
是西方人的历史观念以及西方学术霸权的反映 , 总结上面的讨论 , 中国文明的历史 , 迭宕起
自不待言 。因为所有非西方的文明 , 在西方人眼 伏、 曲折多变 。其延续依靠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
中 ,都等同视之 。埃及文明 、
两河流域文明 、
印度 上许多民族的共同努力 , 而其中 , 中国史家的工
文明等 ,都受到了同样的对待 。因此有“埃及学”、 作 ,无法忽视 。与其他古老文明相比 ,中国文明在
“亚述学”、“印度学”、
“汉学”的名称和专业的出 起始的阶段 , 就对历史记载十分重视 。上面已经
现 。但问题是 ,至少在中国人看来 ,与那些传统文 提到 , 中国文字几千年来能代代相传 , 不曾中断 ,
明相比 , 中国文明一线相传 , 数千年没有中断 , 而 而中国人发明 、 使用文字的一个目的 ,就是要保存
埃及 、 两河流域 、 印度等文明 ,尽管发生时期较早 , 历史记载 。由此来看明朝编修《元史》的例子 , 或
但以后 就 逐 渐 衰 微 了 。所 以 前 辈 学 者 周 法 高 许可以这样说中国文明的“一线”相续 , 历代史书
( 1915 —1994) 曾经对用“汉学”来指称中国文明的 的编修 ,可谓一个主要特征 。因为从司马迁 、 班固
研究 , 表示过强烈不满 , 因为在西方语言文字中 , 的著作被列为“正史” 以后 ,为后代人所效法 ,代代
“汉学” 与“印度学”“
、埃及学” 等专业一样 ,都代表 修史 ,以致有“二十四史”,而在当今中国 ,清史 、

了一种已经“死亡”的文明 , 而中国文明在周法高 国史的重修和撰写 ,也为政府和学界所高度重视 。
看来 ,并没有衰亡 。①
当然 ,有关汉文明是否衰亡一事 ,至少在西方 一、
“历史”是什么 ?
人看来 ,也可以讨论 。因为中国的古典文明 ,在汉
朝结束之后 ,也遭受重创 。以后唐朝的兴起 ,并没 值得注意的是 ,西方人之所以鄙视中国文明 ,
有完全复兴古典文明 , 而是掺合了不少其他非 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念和历史写作的传统有关 。因
“汉” 文化 ,特别是佛教 ,因此才有宋代“理学”
的兴 此 ,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其实也反映了东西方史
起 ,力图重兴儒学 。不过 ,之后中国文明又由于蒙 学观念的不同 。可以这样说 , 正是出于对历史不
古人的崛起而再次受挫 。明朝的建立 , 为汉文明 同的理解或误解 , 西方人才不愿将中国文明视为
的重振 ,不过几百年之后又为满族人的清朝所取 历史研究的对象 。由是 , 我们要解释中国文明有
代 。因此 ,中国文明的延续发展 , 也几经波折 , 其 无历史的问题 ,必须从西方历史观念的起源和特
中惨痛 ,往往为现代的中国人所忽视 。如果说“一 征开始讲起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 , 有关西方历
线相传”,也主要指的是中国文字能够长期延续 。 史观念的最熟悉的著作 , 当属黑格尔的《历史哲
另外 ,异族的统治中原 ,又常常经历了“汉化”
的过 学》,由民国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时译

① 参见周法高 《汉学论集》
: ,香港 : 精华印书馆 ,1964 年 ,第 9 —16 页 。
② 当然 ,这一“汉化”
的说法 ,近年也在西方中国学界引起过一番争论 。参见 Evelyn Rawski , Reenvisio ning t he Qing : The
Significance of t 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 ry , J ournal of A si an S t u dies , 1996 , 55 , pp . 829 850 ; Ping2ti Ho ,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 n :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gs“Reenvisio ning t he Qing”, J ournal of A si an S t u dies , 1998 , 57 ,
pp . 123 155 。
③ 参见饶宗颐 《中国历史上之正统论》
: ,香港 : 龙门书店 ,1977 年 。
14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源泉”之一 , 黑格尔的著 历史的运动 ,并不是混乱无序 ,而是有一种基本的


作在现代中国十分流行 。 《历史哲学》一书也不例 趋向 ,而历史研究者研究历史 ,也就必须在历史运
外 ,读过的人不少 ,研究它的论文也经常出现 。黑 动的背后 ,发现并揭示这一趋向 。换言之 ,历史研
格尔将世界历史的演化 , 视为“精神”与“热情”的 究不仅是记载历史事实 ,而是要揭橥历史的意义 。
互动所致 ,当然以“精神”为主导 。从这一立场出 当然 ,历史背后的意义和趋向 ,在不同的研究者看
发 ,黑格尔将人类的历史意识分出高下 ,认为中国 来 ,各有不同 。黑格尔便认为 ,这一趋向由“精神”
人虽然乐意收集历史材料 、 记载历史事实 ,但缺乏 来引导 , 从东方逐步走向西方 , 不断进步 , 臻于完
“反省”的态度 , 更没有“精神”的贯穿 , 因此其记 美 。因此他写作《历史哲学》, 就是为了向人们揭
载 ,与历史本身一般无二 , 没有本质上的区分 , 因 示他所发现的这一“真理”。
而被黑格尔称为“原始的史学”。① 换言之 , 在黑 与黑格尔相比 , 兰克没有如此“自大”。但他
格尔眼里 ,中国古代那些汗牛充栋的史书 ,不过是 也毫 不 怀 疑 , 历 史 有 其 内 在 的 一 致 性 ( co her2
一些文字记录的简单堆积 ,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ence) 。不过 ,兰克并不认为一般的凡人 , 能真正
“史学”。
理解和揭橥这一历史的内在一致性 , 即历史的终
此处不详论黑格尔对中国史学传统的误识 ,
极意义 。这样的工作 , 只能留给上帝 。他尝言 ,
但应该指出的是 ,黑格尔对中国史学的这种态度 ,
“在历史的每一个转弯口 ,都能见到上帝的手”,就
却是 17 世纪 、 18 世纪西方学者的普遍态度 。譬
是这个意思 。因为只有上帝能解释历史 。所以 ,
如黑格 尔 的 同 代 人 兰 克 ( Leopold vo n Ranke ,
在兰克看来 ,历史学家的工作 ,就是要尽可能搜集
1795 —1876) ,是德国的一位史学大师 , 长期被奉
各种史料 ,对历史“如实直书”,不带个人的主观偏
为“科学史学的鼻祖”。兰克对历史的看法 , 与黑
见 ,因为凡人无法取代上帝的工作 。在兰克提出
格尔有很大的差异 ,但他对中国史学的态度 ,却如
“如实直书”
的时候 , 正是实证主义思潮十分流行
黑格尔一样 , 也把中国的史学归结为“原始的史
学”。② 这种鄙视中国史学的态度 , 到了 20 世纪 的 19 世纪下半叶 , 用英国史家卡尔的话来说 , 那
中叶 ,仍然颇有影响 。杜维运在《与西方史家论中 是一个“尊重事实的伟大时代”, 因此兰克的口号
国史学》 一书中 ,对此曾有较详尽的探讨 。③ 事实 变成了史家治史的圭臬 , 而兰克本人也登上了科
上 ,依笔者管见 , 这一轻视中国史学的态度 , 在当 学史学鼻祖的宝座 。⑤ 其实 , 兰克本人也无法真
今的西方史学界 ,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④ 正做到完全客观地看待历史的变化 , 在历史研究
那么 ,黑格尔所谓“精神的史学”、
“反省的史 中排除自己的主观见解 。兰克一生热衷研究近代
学” 和“原始的史学”,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 黑格尔 政治外交史 ,重视运用政府档案史料 ,就是因为他
在《历史哲学》中有细致的说明 , 此处没有必要赘 认为近代国家的兴起 ,是勾勒近代历史的主线 。
述 。简单说来 ,在黑格尔等西方学者的眼中 ,人类 由上可见 ,虽然黑格尔与兰克对待历史研究

① 参见黑格尔 《历史哲学》
: ,王造时译 ,北京 : 三联书店 ,1956 年 ; 王晴佳 《西方的历史观念
: : 从古希腊到现代》,上海 : 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第 132 —140 页 。
② Geo rg G. Iggers , H istoriog ra p hy i n t he T w entiet h Cent ury : From S cienti f ic Obj ecti vit y to t he Post modern Chal 2
len ge . Hanover N H : U 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 1997 , p . 30.
③ 参见杜维运 《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
: ,台北 : 东大图书公司 ,1981 年 。
④ 杜维运在《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 中曾提到 J ack H. Plumb 的一本流行甚广的著作 T he Deat h of t he Past 。Plumb 在
1960 年代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但也曾讲授中国历史 。在书中 ,他将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史学作了对比 , 认
为古代中国史家从来就没有认识到“过去” 与“历史”之间的区别 , 也即中国人没有能看到历史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这
两个方面 。他的论点 ,自然可以商榷 ,但值得一提的是 , T he Deat h of t he Past 一书 , 在 2004 年又再版 ( Lo ndo n : Pal2
grave Macmillan) ,而且由西方当红的史家 Simo n Schama 和 Niall Ferguso n 作序 , 加以赞颂 , 可见 Plumb 的立场 , 仍然
为许多西方学者所接受 。
⑤ 参见卡尔 ( E. H. Carr) 《历史是什么》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1 年 , 第 3 页 。有关兰克史学的中文研究 , 参见王晴佳 :
《略论郎克 ( 兰克) 与郎克史学》,载《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 ,第 118 —128 页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15

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 , 但他们都相信历史并不杂 从文艺复兴开始 ,西方文化开始走向近代 ,以


乱无章 ,而是有其形上的联贯性和终极意义 。无 世俗化为标志之一 , 其表现是反对基督教会的思
怪乎他们两人都被视为“历史主义” 的代表 。这一 想控制 。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的重新发掘和认
历史主义的主要观点 , 用当代学术界常用的术语 识 ,科学革命中对教会宇宙观的突破和启蒙运动
来形 容 , 那 就 是 认 为 历 史 背 后 有 一“主 叙 述” 思想家寻求思想解放 ,后浪推前浪 ,不断冲破教会
( master narrative) 或“元 ( 后设 ) 叙述”( metanar2 的束缚 ,个人主义得到伸扬 ,在神面前不再像以前
rative) 。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主义 , 他们才将西方 谦卑 、恭顺 ,而是强调人是万物之灵长 “天生我材
,
人的历史观念与非西方人的历史观念加以区别 。 必有用”。这一自信在历史观念上的表现就是 ,自
这里不想讨论古代中国人治史是否也有一种“元 18 世纪以降 ,历史进步的观点 、
今胜于昔的思想 ,
叙述”,但至少可以看出 , 虽然黑格尔与兰克都是 逐步深入人心 。换言之 ,西方人开始对过去 ,甚至
近代学者 ,但他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 ,还是与基督 对古典时代 ,采取了一种蔑视的态度 。当然 ,这种
教的文化传统不无联系 。的确 , 虽然近代西方文 蔑视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 而是经过了不断
化往往以反基督教会为特点 , 但基督教对近代西 的波折 。譬如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之交 , 西方学
方文化的影响 , 仍然极其深远 。这在历史观念的 界就有“古今之争”,一派人认为古典文化 ,如希腊
发展上 ,表现尤为明显 。基督教的历史观 ,与犹太 的雕像和悲剧 , 价值永恒 , 后人无法超越 ; 而另一
教相似 , 都相信上帝造人 , 而一旦人类开始繁衍 , 派人则为科学革命的成果所鼓舞 , 指出了近代文
便与上帝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 , 或者“合约” 化的长处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 ,以主张近代文化
的关系 。由于人类始祖亚当 、 夏娃的“原罪”,人类 先进的人为主导 , 经过这一运动 , 古不如今的观
毁坏了与上帝的“合约”,因此受到惩罚 ,而人类的 念 ,在欧洲得到了普及 。这一现象的出现 ,其意义
历史 ,就整个是一个“赎罪” 的过程 。于是 ,人类的 是空前的 ,因为所有的古老文明 ,都对其创始时期
历史 , 即人类的所有活动 , 就都被赋予了某种意 的文化 ,即雅斯贝斯所言文明“轴心期” 的“哲学突
义 。换言之 ,人类历史的兴衰 , 并不是随意的 , 而 破”,报以十分的崇敬 。如中国人对儒家经典的尊
是与上帝互动的一种延续 , 其目的是得到上帝的 奉 ,西方人对《圣经》的崇拜等等 , 都是极好的例
宽恕 ,成为其“选民”而重新进入天国 。 子 。但是 18 世纪以后的西方 ,由于科学革命的成
有关这一历史观的全面描述 , 由中世纪的基 功、
启蒙思想的普及和工业革命的开始 ,已经使西
督教教父圣 ・奥 古斯 丁 ( St . A ugustine ) 完成 。 方人认为现代人不再有必要对过去顶礼膜拜 , 因
圣 ・奥古斯丁写有《上帝之城》一书 , 希图从基督 为人类的历史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
教的历史观出发 , 来整合 、解释世俗的历史 , 并将 对历史思想 、
历史研究而言 , 历史不断进步 、
之与基督教会的历史即所谓“神圣的历史” 融合起 并且一线发展的观念 ,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来 。这一做法 , 在当时可谓势所必然 。因为基督 面 。一是重视近现代历史的研究 ; 二是培养了“时
教兴起于西元一世纪 ,而基督教会的强盛 ,要到罗 代不同”( anachro nism ,常译“时代错置”) 的观念 。
马帝国的后期才开始 。而在基督教兴起以前 , 人 两者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历史研究而
类历史已经有好几千年 , 因此圣 ・奥古斯丁就必 言 ,史家重视古代历史 , 由来有自 , 更无需说西方
须对“前基督教” 的历史 ,即“世俗的历史”,与以后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引起
“神圣的历史”相连接 , 这样才能解释基督教的兴 后人的艳羡十分自然 。但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 ,
起 。他的看法 , 其实也很简单 , 那就是将以前“世 则强调近现代的历史 , 当与古典时代的历史具有
俗的历史”,如古代埃及 、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 同等 、
甚至更高的价值 。伏尔泰自己身体力行 ,写
历史 ,都视为基督教史的铺垫 , 是人类从“世俗之 作了《路易十四时代》,指出 18 世纪的法国代表了
城”走向“上帝之城” 的必经之路 。因此 ,这些早期 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 , 而且比以往的希
的历史 ,虽然是“世俗的”,但由于与基督教会的历 腊、
罗马时代 ,更加辉煌 。这一对自身所处时代的
史相连 ,因此也就变得有意义了 。 高度自信 ,有助“时代不同”
观念的形成 。所谓“时
16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代不同”, 就是否认传统的“往者为来者师”的思 后者主导了西方人对中国文明和历史的看法 。其


想 ,认为过去的一切经验 , 已经不再对现在有用 , 实 ,西方人真正接触东方文化 ,还是由于宗教的原
而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研 因 。16 世纪初欧洲发生宗教改革 ,引起社会变动
究的性质 。以前的历史研究 , 是为了从过去的经 和宗教战争 ,其结果是一半左右的欧洲人口离开
验中汲取有用的经验 ,直接指导现在的活动 ,而在 了天主教会 ,变成了新教徒 ,并得到政治权力的支
这以后的历史研究 , 是站在现在的立场上 , 回视 、 持 。为“补偿”天主教在欧洲的损失 , 一部分天主
审查 、
总结过去 , 追溯 、
归纳和解释现代社会形成 教徒组织了耶稣会 ,向非西方地区传教 ,以求天主
的原因和轨迹 。 教势力的扩张 。17 世纪意大利 、
法国等地的耶稣
由此 ,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哈佛大学 , 会士 ,抵达了中国和日本 ,以“由上而下”的方式传
只有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史家才会在历史系任 教 ,即先说服统治者 , 然后再由他们下令 , 让其臣
职的原因了 。对于 19 世纪以后的西方史家来说 , 民改信天主教 。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中 , 以利
文艺复兴之后的历史 ,代表了一个崭新的 、 独特的 玛窦最为著名 ,他与明末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一度
新阶段 。譬如德文中的“近代史”一词 , 其原意是 十分紧密 。不过 , 因为没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
“新历史”( neue Geschichte ) , 就是这个道理 。以 为后盾 , 耶稣会士在亚洲的传教最终未能成功 。
此而言 ,在这以前的所有历史 , 都须列入“另类”, 中国和日本的统治者 ,都相继改变了主意 ,下令将
区别对待 。但是 ,为什么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史 , 他们赶出了亚洲 。
没有被归入其他系科“另类” 处理呢 ? 如同上面所 18 世纪耶稣会士在亚洲的传教 , 虽然在亚洲
说 ,这是因为西方史家认为 ,只有研究“前近代” 的 社会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 但对欧洲的“汉学”研究
历史 ,才能理解和解释近现代历史和社会的形成 和欧洲人对东方的看法 , 则有深远的影响 。在此
和渊源 。可是 ,非西方的“前近代”
历史 ,就不会享 之前 ,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 ,基于马可波罗等人所
受如此待遇 ,因为这些社会和文明没有能像西方 作的传说之类的作品 , 谈不上什么学术研究 。而
文明一样 ,培育出划时代的近现代文明 ,因此它们 耶稣会士为了传教的需要 , 对中国文化作了一番
本质上是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文明 , 因此对它们的 探究 ,还将中国的典籍译成了西方的文字 ,在欧美
研究就不必与西方历史一样对待 。 广为传播 。更为重要的是 , 西方人在 17 世纪 、
18
的确 ,虽然西方人认为近现代为一个崭新的 世纪 ,虽然信奉上帝乃万物之主 ,相信历史运动的
历史时期 , 但他们的历史进步 、 一线发展的观念 , 普遍性 ,但对东西方文明之孰优孰劣 ,正如西方古
与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观念 , 颇有一脉相承的地 今之优劣一样 ,还没有固定的想法 ,因此对中国文
方 。历史不断进步 , 走向完美 , 就是用世俗的语 明 ,亦没有固定的成见 ,而是愿意看到其长处 。欧
言 , 表达人类赎罪完成 , 最后进入天国的宗教向 洲的上层社会 ,还特别热衷中国的瓷器 ,并养成了
往 。而一线发展 ,就是以上帝为万物的缔造者 ,所 饮茶的习惯 。今天人们参观欧洲的王室花园 , 几
有的人类文明 ,都是上帝意志的产物 ,因此都会或 乎都能看到“中国花园”、 “中国亭”和“中国茶室”
先或后接受上帝的甄选 , 往前行进 。在此意义上 之类的建筑 ,便是当时欧洲人喜好中国文化的一
看 ,西方的文明尽管独特 , 但只是先行者 , 负有引 个证据 。法 文 中 更 有“中 国 风”( chinoiserie ) 一
导其他文明的责任 。 词 ,用来形容表现“中国味” 的建筑 、 家具 、 纺织品 、
艺术品等 。
二 、从“汉学研究”
到“中国研究” 法国对东方文化的兴趣 , 的确比其他欧洲国
家更为浓厚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 , 曾以世俗的
“汉学”
研究在欧美起源于 19 世纪 ,与资本主 中国文明为例子 , 攻击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庞大势
义在亚洲的扩张同时 , 因此经济因素是驱动“汉 力 。18 世纪末年 , 法国便成立了东方语言学院 。
学” 研究并促使其走向发达的主要动因 ,但在此之 19 世纪初年 , 法国开设了东方语言的讲座 , 由当
外 ,上述宗教的观念及影响也不可忽视 ,因为正是 时懂得中文 、
满文等东方文字的学者主持 。因此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17

就欧洲“汉学”
的展开而言 ,法国可谓开风气之先 。 学术性不强 。但是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却也有一
那时法国已经开始在亚洲建立殖民地 , 法国学者 定的特殊性 ,那就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美国是第一
对东方的研究 , 自然也得到政府和商界的重视 。 个从清朝得到“传教权” 的国家 ,因此自清末开始 ,
同样 , 英国也在 19 世纪初年设立东方语言学校 , 美国的传教士在中国十分活跃 , 著名的有丁韪良
培养翻译人才 ,为其在亚洲的扩张服务 。不过 ,那 ( William A . P. Martin , 1827 —1916 ) 、傅 兰 雅
些最早的汉学家 ,经常是宗教人士 ,如英国的莫理 (Jo hn Fryer , 1839 —1928 ) 、林 乐 知 ( Yo ung J .
逊 ( Ro bert Morriso n , 1782 —1834 ) 和 理 雅 各 Allen , 1836 —1907) 等多人 , 他们将西方的文化 ,
(J ames Legge , 1815 —1897 ) , 他们开始研究中国 翻译 、 介绍到中国 , 为清末的革新改良推波助澜 、
文化 ,其目的是为了传教 ,因此掌握东方文字和了 呐喊助威 。在 19 世纪末 ,正当这些传教士在中国
解东方文化的精髓就成了他们主要的工作 。莫理 政坛奔忙的时候 , 美国国内的汉学研究也慢慢起
逊翻译了《圣经》,影响了洪秀全 ,而理雅各则花了 步了 ,不过其研究水平则落后于欧洲 。因此 ,最初
大量的精力 ,通过王韬 ( 1828 —1897) 的协助 ,翻译 的美国汉学研究 ,主要依赖外国人 ,如中国人王天
中国的儒家经典 , 都是为人熟知的例子 。英国打 目、
李绍章在夏威夷大学发展了中文的教学 ,戈鲲
开中国的大门以后 , 又有一批外交官出身的汉学 化是哈佛大学教授汉语的第一人 ,以后由赵元任 、
家 ,如创造“威翟拼音法”( Wade2 Giles System ) 的 梅 光 迪 接 任 。而 来 自 德 国 的 汉 学 家 劳 费 尔
威妥玛 ( Tho mas Wade , 1818 —1895 ) 和 翟理 斯 (Bert hold Laufer , 1874 —1934 ) 和夏德 ( Fredrich
( Herbert Allen Giles , 1845 —1935) ,他们自中国 Hirt h , 1845 —1927) ,则在芝加哥和纽约任职 、 任
返国以后 ,相继在剑桥大学主持汉学讲座 。曾任 教 ,后者还是胡适当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口试
清朝末 代 皇 帝 的 英 语 教 师 的 庄 士 敦 ( Reginald 时的 答 辩 委 员 。俄 裔 法 籍 的 叶 理 绥 ( Serge
J o hnsto n , 1874 —1938) ,回国以后也在伦敦大学 Elisséeff , 1889 —1975 ) , 则是哈佛燕京研究社的
主持汉学讲座 。英法两国学风的不同也反映在汉 第一任社长 。②
学研究中 。英国的汉学研究带有很明显的实用主 美国汉学研究的实用特征 , 在其创建初期表
义特征 , 以语言的培训 、
翻译人才的培养为重点 , 现明显 。以中国历史教学而言 , Archibald Cary
而法国的汉学 ,则带有更多的学术性 ,继承了耶稣 Coolidge ( 1866 —1928 ) 是在哈佛教授亚洲史的第
会士注重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 。如 19 世纪欧洲 一人 。他在 1904 年开设的课程是“自 1842 年以
著名的汉学家 、 法国的沙畹 ( Edo uard Chavannes , 来的 远 东 史 ”。以 后 这 一 课 程 由 Stanley K.
1865 —1918) ,就花了大量精力 ,研究司马迁的《史 Ho rnbeck ( 1883 —1966 ) 扩充并往前延伸 , 由马
记》,提出了不少精湛的见解 。而英国大学的汉学 嘎尔尼 (Lord MacCart ney) 使团在 1793 年的访华
讲座 ,常常难以为继 ,修学的人数也寥寥无几 。① 开始 。总之 ,那时的中国历史研究 ,侧重中国向西
与英法两国的汉学研究相比 , 美国的汉学研 方开埠以来的历史 。③ 但是 , 自从欧洲汉学家被
究起步略晚 , 并与英国一样 , 比较偏重实用 , 因此 引进美国以来 , 这一情形有了重大改变 。美国的

① 有关欧洲汉学的发展史 ,参见莫东寅在 1947 年出版的《汉学发达史》,北平 : 文化出版社 ,1989 年由上海书店影印 ,篇幅


甚小 。有趣的是 ,西方人有关汉学研究的通论式著作 ,篇幅亦小 ,如 T. H. Barrett , S i n g ul ar L istlessness : A S hort H is2
tory of Chi nese B ooks an d B ritis h S chol ars (Lo ndo n : Wellsweep , 1989) 。该书虽然以英国为主 ,但也照顾到欧洲其他
国家 ,写得较为传神 。最近何寅 、 许光华主编的《国外汉学史》(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 属介绍性著作 , 包
括范围甚广 。稍为简单的还有王晴佳《欧洲汉学小史》 一文 《知识分子》
, ( 美国) 1994 年秋季号 ,第 35 —42 页 。
② 参见王晴佳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
: 《历史研究》
, 1993 年第 6 期 ,第 181 —185 页 。有关美国的中国研究和中国史研
究 ,近年中国更有一些新著出版 ,或可参考 : 王景伦 《走进东方的梦 : — ——美国的中国观》,北京 : 时事出版社 ,1994 年 ; 侯
且岸 《当代美国的
: “显学”—
——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 陈君静 《大洋彼岸的回声 : — ——美国
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
③ 参见 Paul M. Evans , J ohn Fai rbank an d t he A merican U n derst an di n g of M odern Chi na , Cambridge MA : Basil Black2
well , 1988 , p . 57 。
18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汉学研究逐渐成为欧洲 、特别是法国汉学的一支 , 书 57 万多册 , 日文书 26 万多册 , 韩文书 10 万


其侧重点开始转移 。哈佛燕京研究所在 1928 年 多册 。④
的成立 ,提供了这一转变的契机 。哈佛燕京研究 叶理绥的到来 , 为美国的汉学研究打开了新
社的成立 , 由美国铝业大王 、 发明家 Charles M. 的局面 , 使其研究风格承继了欧洲汉学的传统 。
Hall ( 1863 —1914) 资助 ,达 650 万美元 。该款项 欧洲的学术风气 , 至今仍对美国的学术界有不可
还用来资助在华的六所教会学校的中国研究 。 忽视的影响 。但是 , 美国毕竟有其自身的思想传
Hall 的目的很明确 ,那就是要探究中国文明的价 统 ,以实用主义为特征 。叶理绥移植欧洲汉学到
值 ,并与西方文明相比较 。易言之 ,他想提升美国 美国 , 注重研究过去的中国 , 而不是现实的中国 ,
的汉学研究水平 ,使之能与欧洲看齐 。① 引起一部分美国学者的不满 。以哈佛大学来说 ,
由哈佛当时决定从欧洲引进汉学家来看 , 那 那时主张古典主义的人物 , 或可以任教于法国文
时美国的汉学研究水平的确不如欧洲 。可是 , 虽 学系的白璧德 ( Irving Babbit t , 1865 —1933) 为代
然有 Hall 的金钱作后盾 ,哈佛还是没有请到当时 表 。白璧德提倡“新人文主义”, 主张沟通东西方
驰名 欧 洲 的 法 国 汉 学 家 伯 希 和 ( Paul Pelliot , 的古典文化 ,重申古典语言和文明的价值 。不过 ,
1878 —1945) ,而伯希和拒绝的理由还是因为美国 白璧德的观点 ,尽管曾风行一时 ,他本人也受邀到
那时基本没有什么汉学 , 因此他推荐了叶理绥 。 法国讲学 ,不过在美国人眼里 , 毕竟显得有些“保
伯希和以为 ,出身俄国的叶理绥 ,或许能忍受美国 守”,因此在他去世之后 “新人文主义”
, 的运动在
落后的学术环境 。不过 ,即使是叶理绥 ,也还不愿 ⑤
美国就烟消云散了 。 白璧德的中国弟子梅光
放弃法国的国籍 ,退休之后便回到了法国终老 。② 迪、吴宓等人 ,在中国宣扬“新人文主义”, 与胡适
更值得一提的是 ,叶理绥之建设哈佛燕京研究社 , 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相对抗 , 最终也无多
完全以法国汉学为模式 , 将汉学视为法国学术的 成绩 。⑥
延伸 。因此他决定研究生都必须掌握两门欧洲语 由此可见 ,叶理绥将欧洲汉学的传统和欧洲
言 ,特别是法语 , 然后再学习汉语和日语 。同时 , 人的历史观念 , 移植到美国 , 也引起一些人的不
为了研究的需要 ,他还大大扩充了哈佛的中文 、 日 满 。费正清 (J o hn K. Fairbank , 1907 —1991 ) 就
文藏书 。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藏书 , 1925 年仅有 是其中之一 。费正清是美国中西部人 , 少年时代
6 000 册 ,而到了 1932 年 ,便增加到 75 000 册 ,以 到东部新英格兰地区接受教育 , 然后进入哈佛大
后又不断扩充 ,使其东方语言的藏书成为仅次于 学 。在哈佛求学的最后一年 , 他获得罗兹奖学金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第二大收藏点 。③ 这一成就的 ( Rhodes Scholar ship ) , 得以到英国牛津大学深
获得 , 也 与 那 里 中 文 藏 书 的 首 任 主 管 裘 开 明 造 。那时他虽然有意研究中国历史 , 但却没有任
( 1898 —1977) 的努力有关 。裘以后还在哈佛获得 何中文语言训练 , 也没有多少有关中国的知识 。
经济学博士 , 曾回国在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任教 , 他对中国的兴趣 , 起因于在哈佛求学时期与当时
抗战以后再回美国 。顺便一提的是 , 今天哈佛燕 欧 洲 外 交 史 的 权 威 Charles Kinsley Webster
京图书馆的藏书已经超过 100 多万册 , 其中中文 ( 1886 —1961) 的接触 ,后者出身传教士家庭 ,也曾

① 有关 Charles Hall 为何提供这一资助 ,尚没有确切的资料 。他为什么赠款给哈佛 ,也不清楚其原因 ,因为他本人是奥柏


林学院 ( Oberlin College) 毕业生 ,毕业不久便尝试用简易的方法提炼铝 ,由此而发财 。不过在他同时 ,法国的 Paul2Lo u2
is2 To ussaint Héro ult ( 1863 —1914) 也发明了提炼铝的方法 ,由此或可猜测 Hall 与欧洲争胜的情结 。
② 参见 Jo hn K. Fairbank , Chi naboun d : A Fi f t y2year Memoi r (New Yo rk : Harper & Row , 1982) , p . 97 。
③ 参见 Evans , J ohn Fai rbank , pp . 57 , 59 。
④ 参见 http :/ / www. lib. nus. edu. sg/ chz/ chineseoverseas/ oc_qkm. ht m 。
⑤ 参见 J . David Hoeveler , J r. T he N ew H um anism : A Critique of M odern A merica , 1900 —40 ( Charlottesville : U ni2
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 1977) , pp . 30 31 。
⑥ 有关白璧德本人的学术及其对中国近代学者的影响 , 参见王晴佳 《 : 白璧德与学衡派 : 一个学术文化史的比较研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2 年第 37 期 ,第 41 —92 页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19

访问中国 , 后来在各地讲学 。从 Webster 那里 , 在 1930 年代 ,蒋廷黻 、


丁文江等人也是学者
费正清得知清朝总理衙门的档案《筹备夷务始末》 投身政界的典型 。他们目睹民族危机的日益深
刚刚整理出版 , 尚未有人使用 , 因此他产生了兴 重 ,走出了学术的象牙塔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
趣 。到了 英 国 以 后 , 费 正 清 有 机 会 得 到 Ho sea 后 ,费正清也曾服务于美国的“战略服务处”( Of 2
Ballo u Mo rse ( 1855 —1934 ) 的指导 , 而 Mor se 是 fice of St rategic Services) , 即美国中央情报局的
三卷本《中华帝国的国际关系》( 1910) 的作者 。费 前身 ,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巧合 。除此之外 ,从费正
有意钻研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自然得到 Morse 的 清在中国的交友来看 ,十分广泛 ,以社会科学家居
鼓励 。 多 ,如丁文江是地理学家 , 陶孟和是社会学家 , 钱
由此可见 ,费正清的教育背景并非汉学出身 。 端升是政治学家 , 梁思成是建筑学家 。这一交流
他是由于对外交史的兴趣 , 而进入中国研究的领 也对费正清以后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费的
域 。① 不过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兴趣 , 也承继了 许多弟子和同事回忆道 , 费正清在二次大战结束
哈佛早年由 Archibald Cary Coolidge 和 Stanley 回哈佛任教以后 ,为汉学研究调整方向 ,其中一个
K. Hornbeck 所建立的传统 。 方面就是强调历史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②
以费正清的资历而言 , 他在 1930 年代 , 自然 费正清的中国之行 , 为他个人事业的发展带
无法与叶理绥等汉学硕儒相提并论 。叶理绥在哈
来了很大的好处 。他不但学习了中文 , 而且还为
佛为汉学做学科建设的时候 , 费正清还在中国求
研究中国的对外关系找到了许多相关的材料 。不
学 ,学习中文 ,每天用卡片记诵中文字 。不过他对
过在叶理绥的眼里 , 费正清还只是“半路出家”。
外交史 、近代史的兴趣 , 则一直没有改变 , 以后不
有一次费正清向哈佛燕京研究社申请奖助就没有
但以此而闻名 ,而且也为美国的汉学研究重新调
成功 。这一经历是否影响他以后对欧洲汉学的看
整了方向 。费正清夫妇于 1932 年到中国 ,那时正
法 ,无可确证 ,但想来不会有好处 。费正清自中国
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盛期 。以胡适为首的
返美以后 ,回母校哈佛任教 。他一方面继续他的
一批留学归来的学者 , 正在努力用近代学术的方
近代史研究 ,另一方面则与叶理绥和哈佛燕京研
法和理论 ,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并开始获得了
究社加强合作 , 并旁听了后者所开的语言课程 。
令人瞩目的成绩 。而同时 , 虽然抗日战争尚未全
他在 1937 年与日本史专家赖肖尔 ( Edwin Reis2
面爆发 ,但日本已经侵占了东北 ,让人感受到民族
chauer , 1910 —1990) 合作 , 开设了“自 1793 年以
的危机正日益深化 ,不少学者已经走出书斋 ,投身
政界 ,用其所学为国效力 。这一情形 ,对费正清的 来的远东史”。从课程名称可见 ,这门课是 Archi2
治学 ,想来也有很大的影响 。他在中国期间 ,与蒋 bald Cary Coolidge 和 Stanley K. Hornbeck 所开

廷黻 、丁文江 、
陶孟和 、
钱端升 、
梁思成 、林徽因等 的亚洲史课的继续 。不过 , 以后费正清与赖肖尔
十分接近 。蒋廷黻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 中国近 将该课不断扩充 、
加长 , 不再以近代为重点 , 而是
代史 、外交史的先驱学者 ,回国后主持清华大学的 概括了整个亚洲文明的历史 ,上下三千多年 ,因此
历史学系 。费正清到中国以后 , 便与蒋廷黻取得 哈佛学生戏称该课为“稻米田”( Rice Paddies ) 。
联系 ,因为 Charles Kinsley Webster 访问中国期 从这一课程的改建可见 ,费正清不但受到 、
并且愿
间 ,曾与蒋晤面 。有关《筹备夷务始末》出版的信 意吸收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 。用费正清自己的话
息 ,也由蒋提供 。因此费正清的中国之行 ,其主要 来说 “在讨论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前
, , ( 我们 ) 必须
目的之一是得到蒋的指导 。以后费正清也由蒋安 先讨论儒家文明”。③
排 ,曾在清华大学用英文授课 。 虽然费正清有这样的认识 , 但当时美国的学

① 参见 Evans , J ohn Fai rbank , pp . 14 23 。


② 参见 Benjamin I. Schwartz , Philip A. Kuhn , Immanuel C. Y. Hsu 的回忆文章 , Paul A. Co hen , Merle Gol dm an ,
Fai rbank Remembere d , Cambridge MA : Harvard U niversity Press , 1992 , pp . 41 46 , pp . 48 50 。
③ 参见 Evans , J ohn Fai rbank , pp . 60 61 。
20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术界 、 史学界 , 却并不认为亚洲研究可以独立成 对学生掌握亚洲语言还是十分重视 。他在战后与


“学”; 他们只是认为亚洲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化 叶理绥一起 ,由历史系和远东 ( 后改名东亚 ) 语言
而已 。可见美国人也像欧洲人一样 , 其历史观十 文化系共同培养博士生 。如本文开始所提 , 不少
分狭窄 ,不把非西方文明视为具有“历史意识”的 来自亚洲的学生 , 便以这样的方式攻读哈佛的博
文明 。其实费正清也没有完全摆脱这样的历史观 士学位 。费正清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建树 , 远远超
念 。他之重视中国近现代历史与中国古代历史的 出了哈佛的校园 。他在战前 , 便与其他学校的亚
关系 , 是因为他认为中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 其 洲研究者一起 ,发起亚洲研究的专业学术刊物 ,成
“近代化” 必然受到这一文化传统的制约 。而中国 立亚洲研究的学会 ,向各个基金会申请奖助 ,以促
近代化的开始 , 还是以西方的冲击为动力 。他在 进美国的亚洲研究 。
战后更以这一“挑战与回应” 的模式来解释中国近 费正清的这些活动 , 在战后获得了更大的成
现代历史 ,使之成为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元叙述”。 效 。究其原因 ,虽然可以归功于他本人的学术领
换言之 , 费正清还是认为 , 在西方进入中国以前 , 导能力和眼光 ,但更重要的是获益于“冷战”的政
中国的文明是停滞不前 、 没有根本变化的 。而如 治、学术环境 。由于世界两大阵营的形成 ,美国政
果没有阶段性的 、 本质的变化 ,也即像西方历史那 府和各个基金会 , 比以前更愿意支持有关中国的
样经历从世俗的历史到神圣的历史的转化 , 那么 研究 ,特别是因为美国二战时的“盟友”蒋介石溃
这一历史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用费正清 败台湾 ,更让美国人感到有必要了解和解释所谓
的学 生 柯 文 ( Paul A . Co hen ) 的 话 来 形 容 , 在 “中国陷落”( t he lo ss of China ) 的问题 。因此 ,近
1970 年代以前 ,美国的中国研究者眼里的中国形 现代中国的研究 ,愈益受到重视 ,原来研究古代的
象 ,是一个“停滞的 、 缓慢的 、 不变的中国 , 等待着 学者也开始“转移阵地”。如哥伦比亚大学的韦慕
从一个不幸的 、 无历史的 ( historylessness ) 状态 廷 ( C. Martin Wilbur , 1908 —) ,与费正清差不多
下 ,被一个具有活力 、 永远变化 、 充满历史的 ( his2 同时进入中国研究的领域 。但韦慕廷的博士论文
toryf ul ) 西方所拯救”。 ① 写的是汉代的历史 , 以后也曾在劳费尔任职的芝
毋庸置疑的是 , 费正清对美国的中国研究做 加哥菲而德博物馆 ( Field Museum ) 任职 , 是一位
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贡献用一句话来概括 , 就是 有意继承汉学传统的学者 。而他在战后执教哥伦
促使其从“汉学研究” 转变为“中国研究”。具体而 比亚大学以后 ,所授的课程与研究的领域则都转
言 ,这一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 ,中国研 向了近现代的中国 。韦慕廷还在哥伦比亚大学建
究地位与形象的改变 。原来的汉学研究 , 将中国 立了“口述历史”的计划 , 有系统地采访民国时期
文明神秘化 、“它者化”, 研究者孤芳自赏 , 仿佛处 的政界 、军界和学界的人士 ,为研究现代中国的变
身世外桃源 , 而圈子外面的人也将他们视为“异 迁 ,保存历史资料 。② 由此可见 ,战后美国的中国
类”。而费正清则强调中国与美国的多种联系 ,以 研究 ,已经逐渐从欧洲汉学的传统走出 ,以研究近
他的成名作《美国与中国》为代表 , 使中国研究的 现代中国为特点 ,开始创建出自己独立的风格 。
学问开始具有现实感 ,并成为一个新兴的“区域研
究”。其二 ,费正清虽然身处历史系 , 但他对社会 三、
“中国中心”乎 ?
科学的兴趣很浓 ,将历史研究视为社会科学 ,并引   美国中心乎 ?
进社会科学的方法来改造 、 代替原来汉学研究的
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为此 , 他改变了原来的语言 从历史观念和史学史的观点考察 , 费正清对
要求 ,研究中国的学生不用像以前那样 ,先掌握两 美国中国研究的贡献 , 就是将中国文明和历史与
门欧洲语言 ,才能进入亚洲语言的训练 。当然 ,他 西方的历史连接起来了 。更准确地说 , 是将中国

① 参见 Paul A. Co hen , Chi na U nboun d : Evol vi n g Pers pecti ves on t he Chi nese Past . Lo ndo n : Ro utledge , 2003 , p . 48 。
② 参见 C. Martin Wilbur , Chi na i n M y L i f e : A H istori ang
s Ow n H istory . Armo nk N Y: M. E. Sharpe , 1996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21

的历史纳入了西方人的“历史”之内 。如同上述 , 于说 , 在此之前的历史 , 即中国“封建社会的历


欧洲的汉学研究传统 , 将中国文明和其他非西方 史”,也不是没有意义 , 只不过其意义有本质的不
文明视为“它者”、
乃至“异类”,对之关注仅仅出于 同 ,被视为是近代历史的对立面和近代化的障碍
一种“猎奇” 的兴趣 , 而不认为研究东方的历史会 物 。换言之 ,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 “挑战与回
,
对理解西方历史的演化带来什么益处 。美国中国 应”
的模式也重视历史的延续性 ,但更注意其阶段
学界的“费正清学派”的崛起 , 逐渐改变了这一传 性及其变化 ,由此来论证历史进步的观念 。
统的观念 。费正清和他的众多弟子 ,在 1950 年代 从其理论渊源看 “挑战与回应”
, 模式的建立 ,
和 1960 年代 , 出版了大量的著作 , 努力证明中国 是战后流行于西方学术界的近代化理论在中国史
历史已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 虽然其近代化的道 领域的一个折射 。而近代化的理论 , 以其意识形
路仍然曲折艰难 , 但毕竟已经与以往告别 。更重 态而言 ,又是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要的是 ,他们向美国读者揭示 ,中国发生的这一变 界观的一个回应 。马克思主义 、
列宁主义分析了
化 ,会对美国和西方的历史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 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的发展 ,批判了西方帝国主义
响 。费正清说道 “
: 让美国公众接受 1949 年以后 对非西方地区的蹂躏和剥削 , 指出这一剥削导致
中国所发生的一切 , 符合 ( 美国 ) 国家的利益”。① 那里经济发展缓慢 、
文化建设落后 。而近代化理
用一个不太妥帖但又方便的比方来说明 , 费正清
论则针对这一说法 , 试图从非西方地区的历史中
所做的工作 ,有点类似圣 ・奥古斯丁在一千多年
寻找解释其经济迟缓发展的原因 , 因此将近代化
前为“前基督教” 的历史所做的解释 。他为研究中
在非西方地区起步缓慢的原因 ,归咎其自身 ,也即
国历史 ,提供了一个“元叙述”,也即一种历史主义
非西方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 。
的观察角度 。从这一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 , 美国
当然 ,近代化理论也并非一无是处 。由于近
学者之研究中国历史 ,就带上了一个明显的目的 ,
代化理论重视历史的比较研究 , 人们开始注意到
那就是要解释中国近代化的产生及其与共产主义
在西方的历史中 ,近代化的道路既非一条 ,亦不顺
革命成功的关系 。而一个共产主义中国的存在 ,
坦 ,而是曲折多元 。由此类推 ,那么世界其他地区
在当时冷战的情形下 , 则已足够证明中国研究对
的近代化 , 也会产生多种模式 , 遵循不同的道路 。
美国朝野的重要意义 。
其次 ,采用近代化理论来研究历史的发展 、
社会的
这一历史主义观察点的建立 , 虽然成功地证
变迁 ,也推动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流 ,因为近代
明了中国研究的重要 , 突破了欧洲汉学传统的思
化理论的倡导者中间 ,不少是社会学家 、
政治学家
想藩篱 ,但也带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 、 悖论似的结
果 。如果圣 ・奥古斯丁之连接世俗的历史和神圣 和经济学家 。在 1950 年代费正清重整中国研究
的历史 ,是将前者视为 ( 降为) 后者的铺垫 ,费正清 的时候 , 他就经常号召学生吸收 、 借鉴人类学家
等人的做法也与之类似 。许多人研究“费正清学 Clyde Kluckho hn ( 1905 —1960 ) 、社会 学 家 Tal2
派”,已经注意到它学术上的主要标志 , 那就是其 cot t Par so ns ( 1902 —1979 ) 和 Karl A . Wit tfogel
“挑战与回应”的理论 。而这一理论的前提 , 就是 ( 1896 —1988 ) 、政 治 学 家 Carl J . Friedrich
将中国“前近代”的历史 ,与近现代的历史相对立 , ( 1901 —1984) 的理论和观点 。② 再者 , 如同上述 ,
如同圣 ・奥古斯丁将“世俗之城” 与“上帝之城”相 近代化理论虽然将传统与近代相对立 , 但也提醒
对立一样 。中国的近代化 , 主要是回应西方强权 人们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复杂联系 。费正清的学生
挑战的结果 。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 就是中国历史 回忆道 , 费经常向他们强调 , 要想了解中国 , 就必
与世界历史连接的开始 , 因此中国历史也就有了 须从中 国 的 情 境 出 发 , 而 不 应 采 取 美 国 人 的
本质上的改变 ,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但这并不等 立场 。③

① 参见 Fairbank , Chi naboun d , p . xiv 。


② 参见 Co hen & Goldman , Fairbank Remembered , Benjamin I. Schwartz , Philip A. Kuhn 的回忆文章 ,pp . 41 46 。
③ 同上书 ,p . 54 。
22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若要采取中国人的立场 , 就不能无视中国历 展模式来衡量 、


评价中国历史和文明 。因此 ,费正
史的遗产 。费正清重视中国“前近代”历史的做 清要求学生站在中国的立场看问题的愿望 , 也就
法 ,看起来与他“挑战与回应”的模式相矛盾 ,其实 无法真正实现 。这是费正清学派自身无法克服的
不然 。这是因为 , 那时美国中国学界的主流看法 缺点 。
是 , 由于共产主义革命的成功 , 国民党政府的溃 到了 1960 年代后期 ,美国的政治社会开始发
败 ,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出现了曲折 ,甚至失败 。为 生重大的变化 。由于越南战争的节节失利 、
伤亡
了解释这一曲折或失败的原因 , 他们很快就认识 惨重 ,因此美国政府采用了征兵制 ,美国公民无论
到 ,不能仅仅从中国近代的历史着手 ,而是必须研 贫富 、
教育水准高下 , 都有可能被送上战场 , 冤死
究中国以前的历史 。由这一目的论 ( teleology) 的 他乡 。不少大学校园的反战运动 ,风起云涌 ,此起
立场出发 ,他们回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并与之 彼伏 。另外 ,美国黑人争取平等 、
取消种族歧视的
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 。譬如那时出现的 运动 ,也一浪高过一浪 。这些国内国外的事件 ,使
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近代太平天国的研 得当时不少知识青年和学界人士开始怀疑自己政
究 ,就是一个显例 。这些研究虽然扩大了研究的 府的立场 ,不再支持政府的政策 。换言之 ,美国黑
视野 ,但并没有改变将中国文明视为“它者”的观 人要求平等公民权的运动 , 揭露了西方文明的黑
点 。甚至 ,因为强调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古代 暗面 ,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像
农民起义之间的内在 、 永恒的联系 ,读者会感觉到 以前那样充满自信 , 而是愿意看到其他文明的价
中国永远不能改变 ,永远不会变得像西方一样 ,因 值 。由是 ,他们对美国政府发动越南战争 ,将西方
此也就永远是一个“它者”。 文明强加于人的做法 , 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更有
在费正清的学生 、 同事中间 ,有些人比较注意 一些激进的人士 , 对中国当时开展的“文化大革
中国传统与近代之间关系的多重性 , 因此也就比
命”
十分向往 ,希望毛泽东的不断革命理论及其实
较能看到中国历史走出“它者” 境地的可能性 。如
践 ,或许能在西方资本主义之外 ,指出人类历史发
许华茨 ( Benjamin I. Schwartz , 1916 —1999 ) 对
展的一个新方向 。②
严复的研究 ,就是一例 。许以严复为例子 ,指出中
这些变化对美国中国研究的影响 , 表现在新
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欧风美雨的激荡冲击下 , 如何
一代的中国研究者对费正清学派的批评 。其中最
走出传统的束缚 , 疾呼西学的重要 。费正清的另
一个 早 期 弟 子 列 文 森 ( J o sep h R. Levenso n , 著名的例子就是费正清与当时一位博士生 J ames
1920 —1969) 也以梁启超为例 ,研究近代中国知识 Peck 之间的公开争论 。Peck 是一位研究中国社
界心态的变迁 。他们选择严复 、 梁启超这两位近 会学的研究生 ,他在 1969 年开始连续撰文批评费
代中国知识界的先行者 , 来探究中国近代化的发 正清对中国历史与现状的解释 , 认为费用近代化
生和变化 ,表明他们力图突出中国的“变”,也即在 的理论为基本出发点 , 诋毁和否认了中国历史和
西学的冲击下 , 中国知识分子的回应 。同时他们 中国革命的价值 ,为美国政府在冷战时期的反苏 、
也注意到这一回应又受到传统的多种牵制 , 因此 反华政策服务 。当时与 Peck 持相似看法的人不
中国的近代化 , 并不是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移 少 ,其中包括现已成名的中国史专家 Jo sep h Esh2
植 。① 但不管怎样 , 如果以中国能否近代化的角 erick ( 周锡瑞) 和社会学专家 Mark Selden 。他们
度来观察中国历史的变化 , 都还是无法摆脱西方 共同组织了“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 Co mmit tee
中心论的束缚 ,还是继续使用西方近代历史的发 of Co ncerned A sian Scholar s) ,并出版《关心亚洲

① 参见 Benjamin I. Schwartz , I n S earch of W ealt h an d Pow er : Yen Fu an d t he W est . Cambridge MA : Harvard U niver2
sity Press , 1964 ; Jo sep h R. Levenso n , L i an g Chgi2chgao an d t he M i n d of M odern Chi na . Cambridge MA : Harvard U2
niversity Press , 1953 。
② 参见 1990 年代 Harry Harding 对此所做的批评 ,American St udies of Co ntempo rary China ( ed. ) , D avi d S hambau g h .
Armo nk N Y: M. E. Sharpe , 1993 , p . 25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23

学者集刊》( B ul leti n of Concerne d A si an S chol 2 中国历史的传统出发 , 企图解释这一曲折发生的


ars ) 。S el de n 出版了《延安道路》一书 , 其同情 、 甚 原因 ,也即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渊源 。而新
至欣赏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立场 , 与费正清哈佛 一代的中国研究者 ,则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 ,
的同事 R oderick M ac Farqu har 用批判的眼光研 也应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一条道路 ,即“另样近代
究中国共产主义的实践和“文化大革命” 起源的立 性”( alternative modernit y ) 。对这些学者来说 ,
场 , 形成鲜明的对照 。 中国近代化的发生的确比较迟缓 , 但主要原因是
“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 的成立及其刊物的发 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介入和阻挠 。而中国的共产
行 ,代表了新一代美国中国研究队伍的形成 。他 主义运动 ,是对这一外来压迫的一种反抗 ,因此为
们向“权威” 挑战的态度 , 是否受到中国“文革”初 中国的近代化铺展了一条新路 。这两种观点的不
期红卫兵的影响 , 尚待证实 , 但其精神却十分一 同 ,用美国现代史专家德里克 ( Arif Dirlik ) 的话
致 。不过 ,当时美国和法国学生运动的激烈程度 , 来形容 ,是代表了“革命史学”与“近代化史学”的
也确实可与红卫兵相比拟 。总之 , 美国的中国研 对立 。②
究领域 ,几乎有一种“翻天覆地”的感觉 。费正清 “革命史学”最有价值的地方 , 或许在 于对
等人在美国创办的《亚洲研究杂志》和英国的《中 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他们承认中国共产主义革
国季刊》( Chi na Q uarterl y ) , 在新一代的中国研 命的价值 ,甚至认可其必然性 , 更愿意承认中国
究者眼里 , 从观点到方法都已过时 , 不再吸引他 共产党在 1949 年之后的一系列实践是近代化
们 。他们在编辑《关心 亚洲 学者 集刊》之外 , 又 过程的一部分 , 就是要突破原来以西方近代化
出版了《现代中国》( M odern Chi na) ,力图开拓属 为模式来衡量非西方地区历史的框架和束缚 。
于自己的阵地 。多年以后 《现代 , 中国》的创 办 从那个时候开始 , 西方学界不断开展对“另样现
者之一 、 长期任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黄宗 代性”或“多种现代性”( multiple modernities) 的
智 ( Philip C. C. Huang) 回忆道 , 在 1960 年代和 讨论 ,而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 则成为其中一个重
1970 年代 , 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在情感和思想 要的例 子 。③ 譬 如 , 美 国 的 政 治 理 论 家 亨 廷 顿
上 ,为美国在越南滥杀无辜感到震惊 、 羞耻 , 反 ( Samuel P. Huntington) 在 1968 年出版的《变动
而十分同情弱者 , 支持亚洲人争取民族解放的 社会 中 的 政 治 秩 序》( Political O r der i n Chan2
斗争 。由此 , 他们对自以为是的近代化理论也 gi ng S ocieties ) 一书 , 就 对西 方人 的传 统历 史观
产生怀疑 、
甚至反感 , 不再理所当然地认同这一 念 ,即政治民主化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
理论所勾勒的历史发展 , 更不认为这一理论就 必然联系展开了讨论 。他以东亚和其他地区的
一定能用来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变化 。像越南 近现代历史发展为例 , 指出在一些非西方地区 ,
人的反美战争一样 , 他们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革 虽然政治民主化尚未全面落实 , 但资本主义市
命 ,也同 样 是 弱 者 反 抗 强 者 、
被压迫者反对国 场经济照样可以有长足的发展 。甚至相对集权
内、 国际压迫的一种斗争 。 ① 的政府 , 还可以利用其资源与权力 , 促进市场经
的确 ,对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评价 ,是区分美 济的发展 。亨廷顿的这一论证 , 其实就是以“多
国两代中国研究者的一个标志 。费正清这一代的 种现代性”为理论前提的 。到了 1996 年 , 亨廷
中国研究者 ,认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成 顿更以“西 方 是 特 例 , 而 非 常 例 ”( The West :
功 ,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一个曲折 。为此 ,他们从 U nique , not U niversal) 为题 , 讨论世界历史发展

① 参见 Philip Huang , Theory and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M odern China , 24 :2 ( Ap ril 1998 ) , pp . 186 187 。
② 参见 Arif Dirlik , Reversals , Iro nies , Hegemo nies : Notes o n t he Co ntempo rary Histo riograp hy of Modern China , M od2
ern Chi na , 22 :3 , pp . 256 258 。
③ 有关讨论 ,参见 D ≠ dalu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的特刊 , 分别题为“ Earl y M odernities ”
( Sp ring 1998) 和“M ulti ple M odernities ”( Winter 2000) 。
24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西方与其他地区的关系 。① 对象 ,其实也不局限于美国的学者 。他直言 , 那


1984 年 ,费正清的弟子之一柯文出版了影响 些用类似“挑战与回应”的模式解释中国历史的
颇大的《在中国发现历史》( D iscoveri n g H istory 学者 ,也包括中国学者 , 因此也在他的批评范围
i n Chi na ) 一书 , 总结了从 1950 年代以来美国中 之内 。③ 他的观察自有道理 , 因为当费正清等一
国史研究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他用托马斯 ・库 代人求学时期 , 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交往十
恩 ( Tho mas Kuhn) 的“范式”( paradigm ) 理论 , 指 分密切 。费正清等人发展出“挑战与回应”的解
出自 1960 年代末期以来对其师“挑战与回应”模 释模式 , 与蒋廷黻 、
胡适等中国学者对中国历史
式的批判 ,已经表示一个新的“范式” 的兴起 ,那就 的解释 , 不无相似之处 , 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后
是所谓“以中国为中心的” China2centered ) 历史
( 者的启发 。譬如 , 有关“挑战与回应”的代表作 ,
解释方法 。柯文的这本著作也受到中文学界的重 就是费正清与邓嗣禹 ( Teng Ssu2yu) 合编的《中
视 ,出版不久 , 海峡两岸都有了译本 , 因此此处不
国对西方的回应》( Chi nags Res ponse to t he W est )
必重复其主要观点 。该书的主要价值 , 就是指出
一书 。而邓嗣禹是燕京大学毕业生 , 在获得哈
了美国中国学研究者如何突破西方中心论来看
佛大学学位以后 , 又曾回国任教 , 与民国时期的
待、 解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成就 。这一成就与上
史学大家交往颇多 。
述“革命史学”的主张 , 有许多重合之处 。如为了
柯文强调要以中国的立场出发 , 当然指的是
证明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近代化过程的“阻挠”,
要从中国的历史情境出发来看待中国近现代历史
孔飞力 ( Philip A . Kuhn ) 、
黄宗智等人在其著作
的发展 ,但这一中国立场 , 自然也无法无视“中国
中 ,研究了在西方入侵以前中国社会的各种变化 ,
人”
对自己历史的看法及其变化 ,否则就难免堕入
并指出这些变化如何在 19 世纪西方的介入以后 ,
另一种西方中心论的立场 , 那就是用高人一头的
或者半途中辍 、 或者畸形发展 。
态度 ,认为西方人研究中国历史 ,能比中国人自己
但是 , 在 柯文 著作 出版的 1980 年 代 , 中 国
还要“客观”“
、出色”,因而可以无视现当代中国学
本身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柯文等人希图突
者的著作和论点 。柯文的批评者 Ro bert Marks
破西方中心论 ,站在中国立场研究 、 解释中国历
和德里克等人 ,就指出了柯文等一派学者的观点 ,
史固然十分可贵 , 但什么是中国立场或“中国中
心”,还是颇可探讨 。正如一位批评柯文著作的 有其难以避免的致命伤 。④
书评指出 ,柯文的“中国中心论”并不明确 , 因为 柯文所总结的“中国中心论”, 又有其理论上
所谓中国的“立场”, 可以是儒家的观点 , 也可以 的缺陷 。他们虽然想突破西方中心论 , 扬弃近代
是中国农民的价值观 , 还可以是其他理论角度 。 化理论 ,但吊诡的是 ,他们把中国革命视为另样近
而柯文的回答也十分含糊 。② 更有意味的是 , 中 代化的实践 ,因此还是无法真正走出近代化理论
国在 1980 年代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 , 中国 的藩篱 ,还是把近代化视为世界历史的必经之路 。
学者对近代化的理论开始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 更有甚者 ,如果过分强调中国国情和传统的不同 ,
并对“文 化 大 革 命”进 行 了 深 刻 的 反 思 。换 言 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考察 , 又会堕入“东方主义”
之 ,中国已经大踏步地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 , 而 的陷阱 ,即把“东方”神秘化 、
“它者化”, 以满足一
为此目的 , 中国学者也有意借鉴西方现代化的 部分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 , 而无视实际的和变
模式 、
经验与教训 。对于柯文来说 , 他所批评的 化中的东方 ,更低估东方人自己为改变历史 、
改变

① 参见 Samuel P. Huntington , The West : U nique , not U niversal , Forei gn A f f ai rs , 75 :6 ( Nov/ Dec. 1996) , pp . 8 46 。
② 参见 Robert Marks , The State of the China Field : Or , the China Field and the State , M odern China , 11 :4 ( Oct. 1985 ) ,
p . 472 。柯文的回答可见 Paul A. Cohen ,“S tate”Domination of the China Fiel d : Realit y or Fantasy ? A Reply to Rob2
ert Marks , M odern China , 11 :4 (Oct. 1985) , pp . 510 518 。
③ 参见 Paul A. Cohen , Discovery H istory in China : A merican H istorical W 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 New York :
Columbia U niversity Press , 1984 ) , p . 198 。
④ 参见 Marks , T he S t ate of t he Chi na Fiel d ; Dirlik , Reversals , Iro nies , Hegemo nies ,前揭文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25

现状所做出的努力 。甚至 , 他们还会像上面所说 样、 混杂 。后殖民理论检讨殖民主义结束之后 ,西


的那样 ,轻率地贬低现代中国人的奋斗 ,认为这些 方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 特别指出“混杂性”
奋斗只会使他们远离自己的文化传统 , 而对中国 ( hybridit y) 这一特征 。这一“混杂性”的出现 , 使
传统的真正估价 ,只有他们这些西方“中国通”才 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历史的演变 , 不再像兰克等
能做到 。① 19 世纪的史家一样 ,以民族 —国家的兴起来勾勒
为了走出这些理论上的“陷阱”,即历史的“元 近代历史的主线 ,也不像战后的近代化史家那样 ,
叙述”的困扰 ,自 1990 年代以来 ,一批新一代的美 用经济的起飞 、 城市化的出现等指标描绘现代历
国中国学者开始了新的尝试 ,那就是借用后现代 、 史的发展 。
后殖民的理论 , 开创中国历史 、 社会 、文化研究的 曾在该杂志发表文章 、 芝加哥大学的中国史
新角度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一个新的刊物 , 由杜 专家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 ) 在 1995 年出版《从
(
克大学 1993 年开始出版 ,题名为《位置 : 东亚文化 国族中拯救历史》 一书 ,明确指出民族国家史的写
批评》( Posi tions : East A si a Cul t u res Cri tique ) 。 作曾是近代历史学的主流 ,但在当代 ,这种历史的
他们选择“位置” 这一名称 ,颇有深意 。第一 ,在英 “大叙述”写法 , 已经过时 。②《位置 : 东亚文化批
文原文中 ,这一“位置”是复数 , 有多种 、 多元的意 评》的主编 、
现任教华盛顿大学的 Tani Barlow 也
思 ; 第二 “位置”
, 的意思 , 指的是人的认同 、
态度 、 直言 , 该杂志的宗旨 , 就是要在中国研究的领域 ,
地位等 , 即人与周围的人和空间 、 事物 、
文化所构 突破经济决定论和西方中心论 , 而转向研究文化
成的互动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最新一代的美 这一领域 ,探究文化的生产 、 再现与交流及其由于
国中国学者 ,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研究已经无法孤 主观性 、 诠释的视域和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 。
立起来 , 而是必须反映人与人 、 人与物 、
社会与社 她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将人们的注意力 , 从“大历
会、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多种交往 。如果用上面的 史” 转到“小历史”, 从上层文化转向下层 、 次层文
讨论来作例子 ,那就是要突破柯文等一代人对“中 化 ,从政治 、经济转向文化 、 心态 、
认同 、 家庭 、 社
国”
与“美国”“
、中国”与“西方”的僵化看法 , 不再 会、 两性关系等领域 。 ③

把这些概念孤立起来 , 而是要注意到人的多种认 这一文化史的转向 , 可以何伟亚 (J ames He2


同和文化的多元 。 via) 的两本著作来举例说明 。何伟亚参与了《位
如同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域以前所发生的变 置 : 东亚文化批评》的编辑工作 , 现任芝加哥大学
化一样 , 这一后殖民 、
后现代研究中国的趋向 , 与 教授 ,曾在 1995 年出版《怀柔远人》( Cheris hi n g
世界和中国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 。如果说费正清 M en f rom A f a r ) 一书 ,用新的观点解释英国使节
的近代化解释框架与冷战初期的政治氛围有关 , 马嘎尔尼在 1793 年与清朝皇室之间的交往 。何伟
柯文的“中国中心论”史观 , 得益于冷战后期西方 亚挑战了传统的观点 ,认为清朝乾隆皇帝等人并不
左翼激进主义的运动及其文化批评 , 那么《位置 : 像以前描述的那样冥顽不灵 、颟顸无知 ,而是在对
东亚文化批评》 杂志的出现 ,则反映了世界经济全 外关系上有一套自己的系统。这一系统自然与近
球化对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经济的全球 代西方的不同 ,但在那时并未过时 。而以前的学者
化 ,商品的流通比以前更为便捷和普遍 ,人与人之 从进化论、目的论的态度出发 , 把西方描绘成“进
间的交流也比以往更为频繁 , 于是 , 人的民族认 步”
的一方 ,将之与清代中国的“落后” 作对比 ,先入
同、
文化认同 ,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变得多元 、
多 为主 ,丑化乾隆的世界观 , 并不公正 , 也不妥当。④

① 此处的讨论 ,参考了德里克对柯文“中国中心论” 的批评 ,参见 Dirlik , Reversals , Ironies , Hegemonies , pp. 262 268 。
② 参见 Prasenjit Duara , Rescui n g H istory f rom t he N ation : Questioni n g N arrati ves of M odern Chi na . Chicago : U niver2
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5 ,特别是其导论和第一章 。
③ 参见 Tani Barlow , Coloni alismgs Career i n Post w ar Chi na S t u dies , Po sitio ns , 1 :1 ( Sp ring 1993) , p . 251 。
④ 参见 J ames L . Hevia , Cherishing Men f ro m Afar : Qing Guest Rit ual and t he MacCart ney Embassy of 1793 Durham :
Duke U niversity Press , 1995 。
26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该书出版以后 ,虽然获奖 ,但由于何伟亚以后现代 变迁 。


主义为标榜 ,在史料解释上过于“自由”,因此受到 以第一方面而言 , 既然中国研究以中国为对
一些人的批评 , 其中也包括罗志田 、
葛剑雄 、
张隆 象 ,中国的变化和中国学术界的变化 ,自然会受到
溪等中国学者 。① 美国学者的重视 。美国中国研究领域中几个“范
何伟亚《怀柔远人》一书 , 在史料解读和观察 式”的形成及其所构成的阶段 ,都在不同程度上反
立场上 ,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 认为史料像“文 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剧烈变化 。自中国改革开
本”,可以有多种解释 ,但就其选题而言 ,还是政治 放以来 ,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更为频繁 ,双方之间
外交史 。而 他 2003 年 出 版 的 新 著《英 国 课 》 的沟通更为简易 。
( En gl is h L essons ) ,虽然还是处理清代中英关系 , 但是就总体而言 ,美国的中国史研究 ,还是受
但却选择了文化史的角度 。他指出英国殖民主义 到第二方面即美国和西方文化变迁的制约更
在向中国扩张的时候 ,不但采用了军事 、 外交的手 大 。③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美国的中国史研究 ,毕
段 ,同时也突出西方文化 、
法律 、礼节的“优越”,意 竟是美国学术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即使美国
在对中国人进行心理的征服 ,让他们口服心服 、 俯 学者希望以“中国为中心”,但实际上还是或只能是
首贴耳 。这一文化的征服 , 自然包括英文课的教 以美国为中心的 ,因为美国学者研究中国 ,首先是
授 ,但同时也包括其他文化方面的内容 ,因此是给 为了美国政府和社会了解中国 ,侧重点和兴趣面自
中国人上的“英国文明课”, 是一种文化教育上的 然有所不同 ;而且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属于西方史学
帝国主义 。从书的重点来看 《英国课》
, 侧重研究 的一个部分 ,其缘起和发展又受到西方史学总体发
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扩张 ,因此似乎是在回到“西方 展趋势的影响 。如近年后现代主义 、
后殖民主义影
挑战 、中国回应”的模式 , 但其实不然 。何伟亚的 响中国史研究的现象 ,就是一个显例。而有些中国
写作目的 ,与后殖民理论相同 ,是想深入检讨西方 史学界关心的问题 ,譬如近年中国学者对民国学术
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对非西方地区的影响 ,对帝国 史研究之热忱 ,在美国就没有多少反响。
主义 、
也即西方的“挑战”,进行更全面的批判 。在 以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而言 , 思想史的研究
他看来 ,虽然中国没有像印度那样 ,沦为西方某国 自 1950 年代以后 , 经历了不少变化 , 已经不再为
的殖民 地 , 但 西 方 殖 民 主 义 的 痕 迹 还 是 明 显 学界所青睐 。但是在中国 ,思想史的研究 ,也即对
存在 。② 文化精英的重视 ,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 。中国
更重要的是 ,对于西方文化上的输入 ,研究中 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 , 向来与一些文化的精英相
国的西方和中国本地学者 , 一般都持有较为正面 关 ,如孔子 、
老子 、
司马迁 、
司马光 、
李白 、
杜甫 、

的看法 ,因此何伟亚的这本著作 ,不但有心开拓中 松龄 、罗贯中等 。如果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 ,抽
国研究的新领域 ,也想对一些传统的看法 ,从后殖 去这些名字 ,那么这一历史记忆一定会变得十分
民的理论角度检视 , 提出新的见解 。由于该书出 苍白 。这一传统 , 与仅有 300 年的美国历史有很
版不久 ,因此评论还不多见 ,但想来也会引起不少 大的不同 , 也是当代美国人很难体会和理解的 。
重视 。 易言之 , 中国的历史 , 还需由中国人自己来解释 。
从以上的回溯可见 , 美国的中国研究及其发 回到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中国文明有无历史 ,最
展 ,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中国作为其研究 终还是中国人自己最有发言权 。
对象在近一百多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 二是美国及 ( 责任编辑 : 匡  云)
西方政治 、
经济和文化环境自近代以来的多种

① 有关这一争论 ,参见王晴佳 、 古伟瀛 《后现代与历史学


: : 中西比较》,济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第 190 —196 页 。
② 参见 J ames L . Hevia , En glis h L essons : T he Pe da gog y of I m peri alism i n N i neteent h2cent ury Chi na . Durham : Duke
U niversity Press , 2003 , pp . 1 28 。
③ 侯且岸以《当代美国的“显学“》
为题 ,讨论中国研究在美国战后的发展 ,显然有点过于乐观 。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
对此有所批评 。本文同意陈的观点 。
王晴佳 :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 27

Does China Has A History ?



——The Rise and Transf ormation of China Studies in the
West and Its Impact on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
Q . Edward Wang
( R ow an U ni versi t y , De p a rt ment of H istory , A merica)

Abstract : This paper t races and analyzes t he rise and change of China st udies in Euro2A merica in re2
latio n wit h t he changes of t he Western ideas of histo ry. Sinology emerged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late 18t h cent ury Europe and t he 19t h cent ury U nited States. Prio r to WWII , however , mo st sinologist s
viewed China and it s civilizatio n as ahistorical , in co nt rast to t he“historical West ”. Sinological st udy ,
t herefore , was ( and still is in mo st European univer sities) excluded f ro m t he histo ry depart ment . The
rise of regio nal st udies , p ro moted by Jo hn K. Fairbank at Harvard in t he po st2WWII era bro ught certain
change to t he China st udy field. In t he late 1960s , Fairbankgs st udent s , such as Paul A . Co hen , co ntin2
ued t he cause by advocating a“China2centered”per spective. In more recent years , t hanks to t he discus2
sio ns of po st mo dernism and po stcolo nialism , Western China scholar s have made additio nal effort to
cleanse t he influence of Eurocent rism in t he field. J ames L . Heviags recent boo k , En gl is h L essons , is a
good example. But ultimately , whet her Chinese civilizatio n is historical o r not remains a questio n to be
answered by Chinese t hemselves.
Key Words : Chinese history ; Chinese historiograp hy ; Eurocent rism ; Jo hn K. Fairbank ; Paul A .
Co hen ; J ames L . Hevia

《两头蛇 : 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出版
黄一农《两头蛇 : 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一书 ,最近由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尝
试追索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奉教的因缘 、 心态与历程 ,并析究他们如何运用其人际网络以扩张
西学 、
西教的影响力 ,及其在面对异文明碰撞所产生的揉合与冲突时究竟如何自处 。书名以两头蛇
作为譬喻 ,来形容这些夹在中西两大传统之间“首鼠两端” 的奉教人士 。又因天主教的入华 ,只是近
代欧洲海权扩张中的一支插曲 ,故书中亦努力将触角延伸到中国以外的世界 ,希望能提供读者一个
较为宽阔的历史视野 。同时 ,也试探“e2考据学派”
可能的研究路径 。
台湾大学历史系古伟  教授评价“此书是一精品 ,超越前人甚多 ,肯定将成为此领域中受国际
瞩目的重要学术著作 ,今后此领域的人都必须以此书做为很重要的参考依据”。北京清华大学历史
系张国刚教授评价此书“是一部在观点 、 材料与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的学术力作 , 本书也将把明清
天主教入华史的研究 ,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新水平”。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余英时教授评价“此书体
大思精 ,既有整体观察 ,又有严密考证 ,引用资料之丰富 ,更令人望洋兴叹 ,必可传世 ,可以预卜 ……
论魏学濂两极评价 ,颇能持平 ,心存恕道 ,此即章学诚所谓‘史德’ 也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