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33 卷  第 3 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5 月

Vol. 33  No . 3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06

宋代债法的渊源及宋代债法发展的历史动因

李国锋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 : 宋代债法就其渊源而言 ,主要由《宋刑统》、
皇帝的敕令 、
条发事类 、
判例等重要部分组成 ; 同时 ,社会上流行的
家族法规和民间惯例也是宋代债法的重要补充形式 。伴随着“重义贱利”思想的转变 , 宋代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加
剧 ,封建商品经济迅猛发展 ,这是作为交易法的宋代债法发展的强大动因 。同时 , 宋代债法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继承
和借鉴前代债法成果基础之上的 。
关键词 : 宋代 ; 债法 ; 商品经济
中图分类号 : K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2359 ( 2006) 0320054204

作者简介 : 李国锋 (1966 %) ,男 ,河南新乡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法制史研究 。

  在我国法制史上 , 宋代法律文化在继承和借鉴 念 ,把宋代之债定义为 : 债是特定人之间依据契约或


前代成果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发展到一个辉煌的新 法律请求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性民事法律关系 。质言
阶段 。在宋代法律文化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 之 ,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 按照这种法律关系 , 当
即宋代债法的高度发展 。但是 , 学术界对这个问题 事人一方 ( 债权人) 有权要求他方 ( 债务人) 为一定行
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 , 有待深入 。本文拟就宋代 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 而债务人一方则有义务为相应
债法的渊源及其发展的原因进行讨论 , 以就教于大 的行为或不为相应的行为 。它包括债权 、债务两方
方之家 。 面的内容 ,其产生根据通常是人们围绕物权流转发
一、宋代债与债法的含义 生的社会经济交往行为 。
债字就其产生的原始含义来说 , 是指欠别人的 宋代债法是宋王朝调整债权债务关系所形成的
钱财或向别人借钱之意 。在我国古代 , 欠债总与还 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 。此处所言之债法 , 完全依
钱并提 ,表明债通常是指消费借贷关系中产生的金 据其调整对象的民事性质 , 而没有考虑其调整手段
钱债务 ,债权人一般称为债主或钱主 ,债的不履行称 之性质 ,也就是说 , 一个具体的法律规范 , 如果它所
为“违负”或“不偿”,债的履行称为“偿”或“还”
等。 调整的对象是债权债务关系 , 那么它就属于债法的
至宋代 ,债的范围已较前代更为广泛 ,含义也较 范畴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我们说宋代债法有其
前代更为丰富 。除了表示钱财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此即宋代债法的渊源 。
以外 ,其他须为某种给付的负担 、 义务与责任都可归 宋代债法的渊源与当时的立法活动紧密相联 。
之于债 。但宋代的立法者并没有严格地从法律的角 宋代立法活动的总的特点 ,如《宋史 ・刑法志》 所说 ,
度确定债的含义 , 因此 , 我们借用现代民法学的概 “因唐律令格式 ,而 随 时 损 益则有编敕”,因此 ,宋代

收稿日期 :2006201229

・54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债法的渊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 依据 ,具有了法律效力 。这些例特别是“指挥”有不
1.《宋刑统》 少是针对财产方面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的 , 所
《宋刑统》 由太祖诏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窦仪等 以例也是宋代债法的构成部分 。
人撰集编定 , 于建隆四年 ( 963 年) 颁行 。这是宋朝 此外 , 宋代社会上流行着形形色色的家族法规
的正式刑律 ,它几乎全盘沿袭了《唐律疏议》的条文 和民间惯例 ,它们对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着较大的影
及律疏 ,在编排上将律条按内容分为二百一十三门 , 响 ,有些已经得到官府的承认 , 因此 , 这些家族法规
并将唐末五代以来比较重要而仍通行有效的敕 、 令、 和民间惯例成为宋代债法的重要补充形式 。
格、式附于各律门之后 , 另外将宋初新的立法称“起 二、
宋代债法发展的历史成因
请”,共三十二条 , 也附于各门之后 。
《宋刑统》使用 宋代债法的发展及其所能达到的相对完备程
“刑律统类” 编制法 ,其主体内容为刑事法律 ,但其中 度 ,归根结底是与宋代商品经济关系的相对发达以
的《名例律》《、户婚律》《
、杂律》
在“平赃”“
、典卖指当 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观念的重大转变紧密相关的 ,
论竟物业”“、受寄财物辄费用”“、校斗称不平”
等门 , 同时也与其所能继承的前朝律法资源密切相关 。通
则有一些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 , 在其他律条也 过考察 ,我们认为宋代债法发展的历史动因有以下
散见对侵权行为产生的民事损害赔偿之债的规定 , 几个重要方面 。
因此 《宋刑统》
, 中有关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条文规 1. 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
定就成为宋代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过五代长期动乱 ,至宋统一全国后 ,社会经济
2. 敕 得到了迅速恢复 , 并开始了一个全面跃进的局面 。
依据宋代成法 ,皇帝的“手谕”必须经凤阁鸾台 农业 、 手工业 、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都有了蓬勃发
方可称“敕”《宋史 , ・程公许传》“
: 不经凤阁鸾台 ,不 展 ,整个经济的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式也都有了更为
得为敕 。 ”[ 1 ] (卷四一五) 宋代由于颁布于开国之初的《宋 本质的变化 ,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十
刑统》与日益发展变化着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所脱节 , 分兴盛发达的高峰阶段 。
而宋代统治者又不愿全面修订 ,以免受成法的约束 , 首先 , 在封建土地制度上 , 有宋一代以实行“不
因而改用灵活多变的“敕” 为主要法律形式 。各种敕 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著称于史 。当时 , 土地买卖盛
经常汇编整理 ,称为“编敕”。敕的地位越来越高 ,覆 行 ,出现了“人户交易田土 , 投买契书 , 及争讼界至 ,
盖面越来越广 ,至北宋中期 ,法律形式演变为敕 、
令、 无日无之”[ 2 ] 《
( 食货》)
的局面 , 不仅富商大贾竞相买卖
格、
式 ,律已基本被架空 。由于宋代皇帝颁布的敕令 土地 ,连官府也参与其中 , 尤其南宋 , 为纾解财政困
有不少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 民间财产关系的实 窘状况 ,更是大量出卖出租土地 。土地成为商品 ,无
际变化而作出的反应 ,所以 ,在敕令中存在大量的调 异于产生了一个最大的商品经济领域 ,可以说 ,土地
整债权债务关系的内容 , 这使敕成为宋代债法的一 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是造成宋代商品经济畸形发
大渊源 。 展的根本原因 。
3. 条法事类 其次 , 宋代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商
宋室南渡 ,法令多有散失 ,更由于以敕代律进一 业上 。北宋商业比唐代更为发达 , 这在文献中有大
步发展 ,就将“编敕”更名为“条法事类”, 即以事为 量记载 。到南宋 ,临安已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 , 屋
类 ,将敕 、
令、格、 式分门别类地各编成一册 。南宋多 子雄壮 , 门面广阔 , 望之 森然 。每一 交易 , 动即 千
次编制“条法事类”, 但多未传世 , 现仅存《庆元条法 万”,大小商贩人等日夜经营 “ , 夜市直至三更近 , 才
事类》八十卷 ,从其内容上看 《庆元条法事类》
, 在“财 无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 ,通晓不绝 。寻常四稍远
用门”、
“库务门”“、赋役门”“
、杂门”等门中规定有不 静去处 ,夜市亦有”[ 3 ] 卷二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
( )

少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条款 , 它们是宋代债法的又 南宋临安城商业繁荣状况也作了细致描述 。这种商


一渊源 。 业经济的空前繁荣 ,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现代的拂
4. 例 晓时辰”。宋代商品经济的内容也在变化 ,除土地之
宋代的例有两种 。一种是经过一定编纂程序的 外 ,其他商品的范围也日益扩大 ,有些已经超出了自
判例 ,称“断例”; 另一种是中央机关对下级的指令 , 然经济的范畴 。
称“指挥”。由于宋代在司法实践中“凡律 、 令、敕、
式 国内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空前发
[ 1 ] ( 卷二 ○一)
或不尽载 , 则有司引例以决” , 例成为司法 展 。据《马可 ・波罗游记》
记载 “
: 当时的泉州港是世
・55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界的最大海港 ,贸易要超过亚历山大港或其他港百 政治的目的归结为替民谋利 ,从而彻底否定了“圣贤
倍以上 。
”当时同宋朝通商的国家有 50 多个 ,其中宋 不为利”的传统观点 。另外 ,叶适还公开反对传统的
的海船直接到达的有 20 多个 。 “抑商”
政策 ,积极支持大商人经商 ,认为因重视和强
随着这种封建商业的急剧发展 , 较高级的商业 调农业而抑制商业的发展是错误的 。他很强调以
经营方法如预买与赊卖也已相当盛行 , 熙宁五年 “功” 受“食” 的雇佣关系 ,并要求尽可能地扩大 、 发展
( 1072 年) 的市易法也采用了赊的习惯 ,在财务关系 这种关系 。
上也多次行赊卖与预买 [ 4 ] 卷二三 。商业交易的大量 在经济思想转变方面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者
( )

和频繁 ,还要求货币流通能与之相适应 ,因为货币流 首推王安石 。他是当政者中第一个公开讲求理财的


通的范围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只不过是商品流通的结 人 。他 认 为 ,“利 者 义 之 和 , 义 固 所 以 为 利
果 。宋代纸币交子的兴起和发达正是这一要求的反 也”[ 4 ] (卷二一九) 。他又说 , 要使天下归心 , 必须善于理
映 ,它不仅显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反过来又极 财 ,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而最为有力且有效的
大地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以上说明 , 宋代 理财手段莫过于“法”, 法不完善则即使有财也无法
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封建商业的异军突起有着直 有效地发挥其功用 。
接的关系 。 君子既可以言利 , 当然也可以争利 。宋初大将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中 , 商业是 曹彬就直言不讳地说 “: 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 ”
往昔
引起封建自然经济各种变化的起点 , 从而也就成为 娶妻讲究家世门第的传统 , 也一改而为不论门第而
导致建立在这种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上层建筑 论财 ,婚姻亦成为发财致富的一种手段 。北宋前期 ,
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债法作为一种交易法 , 与商 稍有节操的官员皆以经商牟利为耻 , 一般只是躲躲
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债法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 , 闪闪地从事商业活动 。然而到北宋中叶风气为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商品交换越是频繁 , 大变 “
, 今乃不然 , 专为商旅之业者 , 兴贩禁物 、
茶、
商品经济越是发达 ,债法的内容也就越是丰富 ,形式 盐、香草之类”“贪非独不知羞耻
, ,而又自好材能 ,世
[ 4 ] ( 卷二一九)
也就越是完备”[ 5 ] P2) 。当时“官中条令 ,惟交易一事 人耳目既熟 ,不以为怪” 。这种“义利”“本
(

最为详备”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宋代商品经济的 末”观念的转变 ,使得一向自命清高尊贵的官员士人


畸形发展是宋代债法发展的强大动因 , 是债法发展 也不以从事贾贩之事为耻 ,加入到与民争利的行列 ,
的源泉 。 或虽“口谈道义 ,而身为沽贩”[ 6 ] (卷十) 。
2.“重义贱利”
思想的转变 在这种情势下 ,宋神宗曾下手诏曰 “ : 政事之先 ,
[ 1 ] ( 卷一八六)
自从西汉中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 ,儒家思 理财为急 。 ” 并专门颁布了《言财利可采录
想就确立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儒家 施行者甄赏诏》。徽宗时也曾颁诏令说 “ , 《洪范》八
所谓“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 ,小人怀 政 ,食货为先 , 理财以义 , 用财以礼 , 则民富而国用
惠”的“重义贱利”的思想也成为教条而一直占据和 饶 ,先王之制也”,并说“务要宽恤商贾 ,慰安小民 ,阜
主宰着人们的头脑 , 并形成一种鄙视经商谋利的社 通财货”[ 2 ] 《食货》 。
( )

会观念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 延绵不绝 , 迄于两宋 , 所以 , 两宋时期社会思想在批判秦汉以来儒家


程朱理学则宣扬“存天理 ,灭人欲”,极力排斥人们正 “义利”观的基础上 ,建立起“利义均重”“
、利义相辅”
当的物质利益追求 。但由于有宋一代所处的特殊历 的新观念 ,这对促使宋代最高统治者重视财利和经
史环境 ,特别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封建商品经济 济往来 ,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制定较之前代更多更详
相对繁荣的变化 ,自然要在当时的思想观念领域有 细的民事法律规范特别是债法规范起到了十分重要
所反映 ,秦汉以降的“贵义贱利”和“讳言财利”观念 的作用 。
受到猛烈冲击和激烈的批判即是其突出表现 。 3. 对前代债法成果的继承和借鉴
宋初 , 李觐首先以儒者身份发表了“贤圣之君 , 两宋债法能够比之前代相对完备 , 除了受当时
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焉”的反传统观点 。其后兴起 社会经济 、 思想观念等条件的根本影响外 ,还与两宋
的“永嘉”功利之学及后来这一学派在南宋的集大成 积极借鉴 、吸收前代债法的成果分不开 。据现有资
者叶适 ,更尖锐地指出 ,古代的圣君贤臣皆是善于理 料看 ,债权债务关系至迟在西周时期已经存在 ,如金
财之人 ,百姓之所以听命于君主而君主之所以能够 文记载周孝王时的两名贵族用“匹马束丝”购买“五
驾驭百姓 ,是因为君王能够掌握百姓的利益命脉 ,把 夫”发生债务纠纷的情况 。
・56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秦汉以降 ,债的关系趋于广泛 、复杂 , 法律规定 债法规范较前大增 ,有关规定几乎涉及债的发生 、消
也因之更为详细 。这从睡虎地出土秦律和两汉有关 灭、
担保等一切债事行为领域 。这也就为宋代债法
律书中就可见一斑 。以后的魏 、 晋、 南北朝乃至隋 提供了直接的蓝本 。宋承唐后 ,在充分借鉴 、
吸收唐
朝 ,虽有国日短 ,但诸朝频修律法 , 从而使得债法的 债法成果的基础上 ,因时制宜 ,作进一步的扩充和完
内容在沿袭 、损益的基础上稳步增多 。步入唐朝 ,我 善 ,最后形成了内容周详 、体系初具的债法 , 因此可
国封建社会达于鼎盛时期 ,各项制度已趋完备 ,法律 以说 ,如果没有前代债法渐渐积累和宋代对之总结 ,
也不例外 。在《唐律疏议》这部封建法律的代表作 宋代债法要达到臻于完善的程度就无从谈起 。这也
中 ,不仅规定了“负债违契不偿 、
负债强牵掣畜产 、取 说明 ,任何一种法律的成熟 , 除了其他多种条件外 ,
息过律 、以良人为奴婢质债”等内容 , 而且对负债下 还都需要一个尝试 、总结 、
修正 、提高的过程 ,都不可
了明确的定义 ,对监临官吏的放债借贷行为作了限 能一蹴而就 。这就是法律自身发展的一种客观规
制 。此外 , 在唐令如《田令》、
《厩库令》、
《关市令》、 律 。宋代债法的发展是受法律发展这一普遍规律制
《杂令》等法令中亦有不少关于债的规定 。这就使得 约的 。
参考文献 :
[ 1 ] [ 元 ] 脱脱 ,等 . 宋史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5.
[ 2 ] [ 清 ] 徐松 . 宋会要辑稿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7.
[ 3 ] [ 宋 ] 孟元老 . 东京梦华录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5.
[ 4 ] [ 宋 ] 李焘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7.
[ 5 ] 王家福 . 中国民法学 [ M ] . 北京 : 法律出版社 ,1991.
[ 6 ] 司马光 . 涑水纪闻 : 卷一 [ M ] . 上海 : 上海书店 ,1990.

Brief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of the Debt La w in Song Dynasty


and Historical Reasons of its Development
L I Guo2feng
( Henan Administ rative Instit ute of Politics and Law ,Zhengzho u 450002 ,China )
Abstract : The co ncept of debt emerged lo ng long time ago . The Debt Law of Song Dynasty , as regards it s o rigin , was
mainly made up by“So ng Punishment Interconnected System” , imperial o rder , piece of emperor which send impo rtant part s
such as t hing t ype , legal p recedent ,etc. In addition , pop ular family regulatio ns and folk conventio ns in t he society were im2
portant supplement forms of t he Debt Law of Song Dynasty. Following t he t ransition of t he t ho ught of “low p riced p rofit and
valued justice”in Song Dynasty , t he land was bo ught and sold ,annexation of land was aggravated ;feudal commodity eco nomy
was developed rapidly. This is a strong reason of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e Debt Law regarded as t rade law in Song Dynasty.
Meanwhile ,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e debt law in Song Dynasty is based o n inheriting and drawing lesso ns f ro m t he achievement
of t he debt laws of t he former generations.
Key words :Song Dynasty ; t he Debt Law ; commodity econo my

[ 责任编辑  孙景峰 ]

・57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