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唐代贬官制度研究

g 彭炳金

内容提要  贬官是唐代最常用的行政处分手段 , 唐代贬官制度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


一是贬官表现形式多样 ,唐代贬官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降职 ,除此之外 ,还包括由实职改任
闲职和由京官贬为外官或由内地贬至边远地区任职 ; 二是贬官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 从
官吏轻微的违纪 、
失礼到严重的职务犯罪都可以适用贬官 ; 第三 ,贬官在唐代属于较轻的
行政处分手段 ,但是贬官中的左降官的后果却比笞 、
杖和徒刑还要严重 ,在皇帝的诏令中
常常将左降官与流人相提并论 。唐代贬官的广泛运用不仅混淆了刑事处罚与行政处分
的界限 ,而且侵夺了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司法权 , 贬官的广泛运用对唐代法制起了破坏作
用。
关键词  唐代  贬官制度  行政处分  左降官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 - 662X(2006) 01 - 0114 - 06

  贬官是唐代最常用的行政处分手段 。国内 贬官还表现为官吏职务的性质发生变化 ( 即由实


外学者对唐代贬官制度十分关注 , 例如 , 丁之方 职改任闲职 ) 和任官地点的变化 ( 即由京官贬授
在《唐代的贬官制度》中对唐代贬官的原因 、
贬官 外官或州县官贬至边远地区任职) 。在后两种情
的规则和贬官的作用做了分析和探讨 , 日本学者 况下 ,官吏的职务可能不降反升 。
正博在《唐代贬官考》中对唐代贬官的地域分 11 由实职改任闲职
布做了详细考证 , 另外还有许多论文和专著也涉 由实职改任闲职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 一是由
及贬官制度 。唐代贬官制度内容十分丰富 , 虽然 有实际职权的机构到闲散机构如东宫等任职 , 二
目前学术界对唐代贬官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 是由正员官贬为员外官和试官 。
不少成果 ,笔者认为还有进一步深入和全面的探 ( 1) 贬为东宫官和分司官等闲职
讨的必要性 ,因此笔者广泛收集有关唐代贬官的 唐代太子东宫机构虽然庞大 , 但是大多数官
史料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唐代贬官的表现形式 职属于没有实际职权的闲职 , 因此 , 唐代宰相 、

和特点等进行了新的探讨 , 不足之处还希望专家 史等高级官吏获罪后 , 往往被贬授为太子宾客 、
指正 。 太子左庶子等东宫官 。例如 , 武则天时陆元方任
宰相 “则天尝问以外事
, , 对曰 :‘臣备位宰臣 , 有
一、
唐代贬官的表现形式
大事即奏 , 人闻碎务 , 不敢以烦圣览’。由是忤
史学界一般认为贬官即降职 , 也有人认为 , 旨 ,责授太子右庶子 , 罢知政事”。② 又如德宗贞
“贬官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降职之外 , 还必须迁 元 10 年 12 月 ,中书侍郎 、
平章事陆贽与赵憬在德
任外地官职 , 京官贬为地方官 , 地方官则贬至更
边远的地区”。① 笔者认为 ,唐代贬官的基本表现 ① 丁之方《唐代的贬官制度》
: 《史林》
, 1990 年第 2 期 ,第 9 页。
形式是降职 ,但是又不限于降职 , 除了降职之外 , ② 刘 等 《旧唐书》
: ,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 2875 页 。

 
 114
唐代贬官制度研究

宗面前论裴炎龄奸邪 , 德宗怒形于色 , 于是陆贽 降官下文将详细介绍 。


被罢为太子宾客 。① 例多 ,不尽举 。 21 降职
唐代东都分司机构大多数也属于闲散机构 , 降职是贬官的基本表现形式 , 降职即解除官
所以分司官大多数也属于没有实际职权的闲职 。 吏现任的职务而改任品级较低的职务 。唐代许
唐代分司官除用于优待年老及体弱多病的高级 多京官因轻微罪过被降职 。例如 , 武则天时 , 秋
官吏外 ,也用来安排有罪及过失的高级官吏 。例 官尚书 ( 正三品 ) 杜景 “坐漏泄省内语 , 降司刑
如 ,穆宗时 , 汝州刺史裴 “越法杖人辄死 , 以太 少卿 ( 从四品上) ”。⑧ 德宗建中元年秋旱 , 御史大
子左庶子分司东都”。② 文宗太和 5 年 8 月 , 刑部 夫 ( 正三品 ) 严郢请蠲免租税 , 宰相杨炎“令度支
员外郎 ( 从六品上) 舒元舆上书求进 , 宰相李宗闵 御史按覆 , 以不实 , 罢为大理卿 ( 从三品) ”。⑨ 宣
“以浮躁诞肆不可用 , 改著作郎 ( 从五品上) , 分司 宗大中 5 年 12 月 “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坐出猎累
,
东都”。③ 开成 2 年 , 山南东道节度使殷侑“坐减 日不还宿卫 , 贬左骁卫将军”。υ
λ
g 唐代州 、
县地方
兵不先论启 ,左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④ 官被降职后 ,一般都是贬至异地任官 。
中书 、
门下 、
尚书三省和御史台是唐代中央 31 京官贬授外官和州县官贬至边远地区任
最重要的机构 , 台 、
省官员有轻微的罪过往往被 官
贬至不太重要的部门任职 , 如宪宗时 , 中书舍人 “京职之不称者 , 乃左为 外 任 ; 大 邑 之 负 累
( 正五品上) 李翱曾推荐柏耆出使沧州 “耆得罪
, , 者 ,乃降为小邑 ; 近官之不能者 , 乃迁为远官”λ
ϖ
g

由是左迁少府少监 ( 从四品下) ”。⑤ 是唐代贬官的一般规律 。在唐代 , 包括宰相在内


唐代高级官吏被贬为东宫官和分司官等闲 的高级京官经常因各种轻微渎职罪被贬为节度
职后 ,官职可能不降反而高于原职 。例如 , 宪宗 使、
观察使以及刺史 、
县令等州县长官以示惩戒 。
元和 7 年 12 月 “丙辰
, ,左拾遗 ( 从八品上) 杨归厚 据 正博统计 ,唐代肃宗至哀帝时期由京官被贬
以自娶妇 , 进状借礼会院 , 贬国子主簿 ( 从七品 为山南东道 、
山南西道 、
江南东道 、
江南西道和岭
下) 分司”; ⑥ 李翱由中书舍人左迁少府少监 、
舒 ω
南道任刺史者共有 117 人 。λ
g 唐代也有许多京官

元舆由刑部员外郎贬为著作郎 , 官职也是不降反 因罪过稍大者被贬为司马 、


长史 、
参军及县丞 、

升 ,例多 ,不尽举 。这些人虽然官品比原来高 , 但 尉等州县佐贰官 。例如 , 开元 17 年 7 月 , 吏部侍
是却被剥夺了实权 ,实际上属于明升暗降 。 郎齐 因漏泄禁中语 , 被贬为高州良德丞 ; 同年
( 2) 由正员官贬为员外官和试官 10 月 ,汴州刺史宇文融因赃贿被贬为昭州平乐
在唐代 ,职事官包括正员官 、
员外官 , 员外官 ξ
尉 。λ
g

是没有实际职权的冗员 。由正员官改任员外官 在唐代 , 官吏由京官被贬为地方官时 , 官职


也是贬官的一种表现 。 有时可能不降反升 。例如 ,开元 4 年 5 月 ,因为所
唐代员外官不仅俸禄少而且没有实际职权 ,
从玄宗开元以后 , 员外官主要由被贬官吏充任 。 ①《旧唐书》,第 7565 页 。
《唐会要》
卷 67《员外官》中说 “
: 员外及检校试官 ② 欧阳修 、 宋祁 《新唐书》
: ,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 4288 页 。
③《新唐书》,第 5322 页 。
斜封官 , 皆神龙以后有之 。开元大革前事 , 多已
④《新唐书》,第 5055 页 。
除去 ,唯皇亲战功之外 , 不复除授 。今则贬责者 , ⑤《新唐书》,第 5288 页 。
然后以员外官处之”。唐代官吏罪过较重者往往 ⑥《旧唐书》,第 444 页 。
⑦《旧唐书》,第 2958 页 。
被贬为员外官 。例如 ,开元 2 年 ,玄宗因青州刺史
⑧《新唐书》,第 4243 页 。
韦安石 、
太子宾客韦嗣立 、
刑部尚书赵彦昭在中 ⑨《新唐书》,第 4279 页 。
宗死后没有阻止韦氏临朝摄政 , 贬韦安石沔州别 υ
λ
g 司马光 《资治通鉴》
: ,中华书局 ,1956 年 ,第 8049 页 。
ϖ
λ
g 王溥 《唐会要》
: ,中华书局 ,1955 年 ,第 1199 页 。
驾、
韦嗣立岳州别驾 、
赵彦昭袁州别驾 “
, 并员外
ω
λ
g 正博 《唐代贬官考》
: ,载《东方学报》(1991 年 3 月) 第 63
置”。⑦ 唐代有许多官吏因犯赃等原因被贬至边 册 ,第 285 页 。
远地区任员外官 , 这些人被称为左降官 。关于左 ξ
λ
g 王钦若《册府元龟》
: ,中华书局 ,1960 年 ,第 6786 、
6788 页。

 
   115
 人文杂志   2006 年第 2 期

选授的县令不合格 ,“吏部侍郎 ( 正四品上) 卢从 正员官等 ,并从到任后 , 经五考满许量移”。同年


愿左迁豫州刺史 ( 从三品) , 李朝隐左迁滑州刺史 9 月 ,刑部奏 “
: 准今年七月二十一日敕 ,诸道左降
(从三品) ”。① 开元 14 年 , 鸿胪少卿 ( 从四品上 ) 官等 ,经五考满日 , 许量移者 。其贬降日授正员
李道邃和源复“以不能督察官属 , 致有漏泄”, 分 官 ,或无责词 , 亦是责授 , 并请至五考满 , 然后许
别左迁为曹州刺史 ( 从三品 ) 和泽州刺史 ( 从三 本任处申阙”。⑥ 例多 ,不尽举 。
品) 。② 例多 ,不尽举 。 在玄宗开元 17 年以前还没有出现左降官一
唐代州 、
县地方官因罪过被降职后 , 往往被 词 ,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员外官或称为贬降官 , 或
贬到距离京师更远的地区任官 。例如 ,开元 8 年 , 称为左降人 、
左贬人 。开元 17 年 11 月大赦令中
河南尹崔较因受贿贬为代州都督 ; 乾元元年 , 河 首次出现左降官一词 “流移人并放还
, , 左降官移
南尹李巨因坐赃贬为遂州刺史 ; 元和 10 年 , 汴州 近处”。⑦ 此后 ,在皇帝诏令中被贬为边远地区任
刺史夏侯至因贪虐贬潮州司户参军 ; 元和 12 年 , 员外官者统称为左降官 , 在皇帝的大赦令中一般
台州刺史李逄和集州刺史啖异因坐赃分别贬为 都有左降官量移近处的内容 。开元时期左降官
康州户参军和封州司户参军 。③ 例多 ,不尽举 。 一词的出现和左降官量移制度的形成表明左降
官在玄宗开元以后已经大量出现 。
二、
唐代贬官的特殊形式 ———左降官
21 唐代左降官的特点
左降官是唐代贬官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 左降 在唐代的贬官处分中 , 最 为 严 厉 的 是 左 降
官不仅集贬官的三种形式即降职 、
贬为闲职和至 官 ,左降官不仅集贬官的三种形式即降职 、
贬为
边远地区任职于一身 , 而且左降官在唐代还具有 闲职和至边远地区任职于一身 , 而且左降官在唐
流刑性质 。 代还具有流放的性质 。在唐代皇帝的诏令中 , 常
11 唐代左降官的涵义 常将左降官与流人相提并论 ,
左降就是指官吏因犯罪等原因被降职 。左 首先 ,左降官的身份是罪人 。左降官都是因
降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卷四《孝和本纪》, 元 犯罪而被贬官 , 在刑部留名备案 。柳宗元被贬为
朝人王元亮在《唐律释文》中解释 “
: 帝者之旁 , 以 永州员外司马期间 , 在写给京兆尹孟许容的信中
贤居右 ,以威居左 , 是右为尊 , 左为卑 。今官人犯 曾说 “
: 假令万一除刑部囚籍 , 复为士列 , 亦不堪
罪降官者 ,皆名左降 , 又名为左迁 , 皆是黜其不贤 当世用矣”。⑧ 左降官考满后要经过刑部复核 , 吏
之义也”。 部才能迁转或量移 。宪宗元和 12 年 7 月敕 “
: 应
虽然左降是指降职 , 但是在唐代并非所有被 左降官及责授正员官等 , 并从到任后 , 经五考满 ,
降职或贬官的官吏都称为左降官 , 左降官在唐代 许量移 。 ……考满后 , 委本任 处 州 府 具 元 贬 事
却有特殊的涵义 。 例 ,及到州县月日 , 申刑部勘责 , 俾吏部量资望位
唐史学界一般认为左降官就是因犯罪被贬 量移官 , 仍每季具名闻奏 , 并申中书门下 。其曾
为边远地区任职的官吏 “一般而言
, , 左降官是指 任刺史 、
都督 、
郎官 、
御史 、
并五品以上及常参官 ,
被朝廷降职削级并迁任远地的官吏”。④ 笔者经 刑部 检 勘 其 所 犯 事 由 闻 奏 , 中 书 门 下 商 量 处
过仔细研究发现 , 左降官实际上是特指因犯罪被 分”。⑨
贬到边远地区任员外官的官吏 。
唐代官吏因罪过被贬至边远地区任正员官 ①《资治通鉴》,第 6717 页 。
②《旧唐书》,卷 199 《北狄传・
, 渤海 传》。
者一般被称为“责授正员官”, 左降官与责授正员
③《册府元龟》,第 8351 - 8354 页 。
官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 , 在唐代皇帝的诏令中 , ④ 张艳云《唐代量移制度考述》
: 《中国史研究》
, 2001 年第 4 期。
二者常常是相提并论的 。例如 , 顺宗在即位大赦 ⑤《册府元龟》,第 1064 页 。
⑥《唐会要》,第 736 、737 页 。
令中规定 “
: 左降官并移近处 , 如复资者即任依常
⑦《旧唐书》,第 194 页 。
调赴选 。 ……别敕因责授降资正员官者进改”。⑤
⑧ 柳宗元 《柳宗元集》
: ,中华书局 ,1979 年 ,第 784 页 。
宪宗元和 12 年 7 月敕 “
: 自今以后 ,左降官及责授 ⑨《唐会要》,第 736 页 。

 
 116
唐代贬官制度研究

其次 , 左降官在唐代具有流放的性质 , 还表 责授太子右庶子 。⑧ 武则天时韦岳子由


知政事 、
现在官吏即使致仕 ( 退休) 以后 , 仍然会受到贬为 汝州司马召授尚舍奉御 “出为太原令
, , 以不习武
边远地区任员外官的处分 。例如 , 开元初年 , 李 固辞 ,忤旨 ,下迁宋州长史”。⑨ 例多 ,不尽举 。
峤致仕后随子在袁州居住 , 开元 2 年 3 月玄宗下 第二 , 违犯朝廷礼仪和礼 俗 等 。
《唐 律》第
诏 , 将李峤贬为滁州员外别驾 。① 官吏致仕以 100 条规定 :“诸祭祀及有事与陵园 , 若朝会 、

后 ,仍被贬为边远地区任员外官 , 这说明左降官 卫 ,行事失错及违失仪式者 , 笞四十”。但在实际
具有流放的性质 。 中官吏违犯朝仪大多受到贬官或罚俸等处罚 。
第三 ,唐代流刑中有“长流”即终身流放 , 而 贞观 10 年 “文德皇后崩
, ,百官   。率更令欧阳
左降官中也有与之类似的长任左降官 , 即终身在 询状貌丑异 , 众或指之 , 敬宗 ( 中书舍人许敬宗)
被贬地区任职 。例如 ,肃宗上元 2 年 ,广州刺史张 见而大笑 ,为御史所劾 ,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υ
λ
g

万顷“以赃贬巫州龙标县尉员外置长任”。② 同年 德宗贞元 14 年 5 月丁巳 “驸马郭暧


, 、
王士平 、

3 月 ,左散骑常侍张镐受嗣岐王珍牵连 “
, 贬辰州 弟煦暄 ,坐代宗忌辰饮宴 ,贬官归第”。ϖ
λ
g 另外 , 官

司户长任”。③ 吏违反一般的礼俗也可能被贬官 , 例如 , 贞元初 ,


第四 ,左降官的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左 监察御史皇甫 因“居丧游处不度 , 下除詹事府
降官不得随意离开任所 。德宗贞元 12 年 7 月敕 : ω
司直”。λ
g

“应左降官流人 , 不得补职 。及流连宴会 , 如擅离 第三 ,因党争失利而被贬官 。唐代宰相掌握


州县具名闻奏”。④ 用人大权 , 宰相之间往往为争权夺利而结党 , 自
第五 , 左降官迁转的时间比正常官吏要长 。 玄宗以后朝廷内部党争越来越激烈 , 特别是李宗
唐代职事官一般四考 ( 四年) 之后允许迁转 , 而左 闵、
牛僧儒与李德裕之间的牛李党争更是长达 40
降官一般则需五考或更长时间才可升迁或量移 年 。在党争中失利一方往往被贬黜 。贬官成为
近处 。德宗建中元年 ( 公元 780 年 ) 正月 19 日敕 : 当权者打击政敌和对手的常用手段 , 因党争失利
“诸州府五品以上正员内 , 上佐宜四考满停 , 左降 而被贬官者史不绝书 。
官不在限”。⑤ 宪宗元和 12 年 ( 公元 817 年 ) 4 月 第四 ,因职务连坐而被贬官 。唐代职务连坐
敕 “应左降官及责授正员官等
: , 并从到任后 , 经 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 , 除了《唐律》所规定的同职
五考满 , 许量移 。 ……考满后 , 委本任处州府具 犯公罪连坐制度外 , 还有举官连坐制度 、
赃罪连
元贬事例 ,及到州县月日 , 申刑部勘责 , 俾吏部量 坐制度等 。关于唐代官吏职务连坐制度 , 详见拙
资望 位 量 移 官 , 仍 每 季 具 名 闻 奏 , 并 申 中 书 门 ξ
λ
作《论唐代的官吏职务连坐制度》。g 在唐代 , 职

下”。⑥ 务连坐一般都是给予行政处分 , 其中包括贬官 。


当然 , 如果遇有大赦 , 左降官一般都可以量 另外 ,唐代官吏特别是高级官吏犯罪 , 往往连坐
移近处或升迁为正员官甚至刺史 、
县令等长官 ,
不必等五考满 。 ①《旧唐书》,第 173 页 。
②《册府元龟》,第 8352 页 。
三、
唐代贬官的适用范围 ③《旧唐书》,第 261 页 。
④《唐会要》,第 736 页 。
贬官在唐代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 不仅适用于 ⑤《唐会要》,第 1215 页 。
官吏的行政过失和违纪行为 , 而且也适用于各种 ⑥《唐会要》,第 736 页 。
⑦《旧唐书》,第 2379 页 。
职务犯罪包括严重的职务犯罪 。根据笔者研究
⑧《旧唐书》,第 2875 页 。
发现 ,唐代至少有以下七种情况都可以适用贬 ⑨《新唐书》,第 3945 页 。
官。 υ
λ
g《旧唐书》,第 2761 页 。
ϖ
λ
g《旧唐书》,第 383 页 。
第一 ,冒犯皇帝和忤旨 。永徽 6 年 ,宰相褚遂
ω
λ
g《新唐书》,第 5113 页 。
良因当面反对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 , 被左迁为潭 ξ
λ
g 彭炳金 《论唐代的官吏职务连坐制度》
: 《人文杂志》
, 2004
州都督 。⑦又如武则天时宰相陆元方因忤旨被罢 年第 5 期 。

 
   117
 人文杂志   2006 年第 2 期

其亲朋好友 ,重者流死 , 轻者则贬官 。例如 , 开元 官当 ( 九品以上) 和赎刑 ( 九品以上) 的特权 , 因此


19 年 ,王毛仲得罪被贬官后 , 王毛仲的部下 、
禁军 官吏职务犯罪往往被从轻处罚或免于刑罚而代
将领葛福顺 、
唐地文 、
李守德 、
王景耀 、
高广济等 之以免官的行政处分 。
被贬为外州员外别驾 , 其子王守贞等被贬为外州 从唐代司法实践看 , 官吏贪污 、
受贿 、
玩忽职
的司户 、 参军 。①
司仓 、 守、
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除了少数罪行特别严重
第五 ,违反令 、
式 。唐代的令 、
式属于行政法 者处以死刑或流刑以外 , 绝大部分都是给予行政
规 《唐律》
, 中的许多犯罪就是违反了有关令 、
式 处分 , 其中包括贬官的处分 。例如《唐律 ・职制
的规定 ,例如《唐律》第 127 条“增乘驿马”罪就是 律》
中规定 “
,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 , 绞 。非大事应
违反了《公式令》和《驾部式》中的相关规定 。
《唐 密者 ,徒一年半”。但是 , 唐代官员泄露禁中机密
律》
第 449 条规定 “
: 诸违令者 ,笞五十 ; 别式 ,减一 者一般也都给予贬官处分 , 例如 , 贞观 7 年 , 侍中
等”。本条注 :“谓令有禁制而律无罪名者”。在 王 “坐漏泄禁中语 , 左迁同州刺史”。⑧ 武则天
实际中违反令 、
式的行为一般都是给予贬官处 时 ,秋官尚书杜景俭“坐漏泄禁中语 , 左授司刑少
分 。例如 ,高宗显庆 4 年诏 “
: 自今以后 ,天下嫁女 卿”。⑨ 玄宗时 ,黄门侍郎 ( 正四品上 ) 张廷 “坐
受财 ,三品以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 , 四品五品 υ
漏禁内语 ,出为沔州刺史 ( 从三品) ”。λ
g

不得过二百匹 , 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匹 , 八品以 另外 , 在唐代 , 一些官吏犯罪本应处以流刑


下 ,不得过五十匹”。② 礼部尚书许敬宗“以女嫁 甚至死刑 ,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从轻处罚 , 给
蛮酋冯盎子 , 多私所聘 , 有司劾举 , 下除郑州刺 予贬官的处分 ,例如 , 中宗时 , 左台侍御史姚绍之
史”。③ 宣宗大中 12 年 10 月 “
, 太常卿 ( 正三品 ) 坐赃 “诏监察御史魏传弓按问
, , 获赃五千余贯 ,
封敖左授国子祭酒 ( 从三品 ) 。旧式 , 太常卿上 当坐死 。韦庶人妹保持之 , 遂黜放为岭南琼山
事 ,庭设九部乐 , 时敖拜命后 , 欲便于观阅 , 移就 尉”。λ
ϖ
g 开元 14 年 “
, 陈州刺史李乐诈盗受赃 , 其
私第视事 ,为御史所举 ,遂有此责”。④ 数甚广 ,法司断死 ; 国有常刑 , 时属发生 , 特申宽
第六 ,行政过失 。唐代官吏在任职期间有轻 ω
λ
典 ,宜免死贬为钦州道化县尉员外置长任”。g天

微的失职行为 , 虽然不构成犯罪 , 但是也有可能 宝 5 载 ,邺郡太守王琚犯赃 “


, 正名论罪 , 合 流
受到贬官处分 。例如 , 武则天时陆余庆为中书舍 刑 ,宥 过 推 恩 , 犹 从 贬 任 , 可 江 华 郡 司 马 员 外
人 “则天尝引入草诏
, , 余庆惶惑 , 至晚竟不能措 ξ
置”。λ
g 例多 ,不尽举 。

一辞 ,责授左司郎中”。⑤ 贞元 14 年春夏大旱 , 京
四、
贬官制度与唐代的法制
兆尹李皋“以府中仓库虚竭 , 忧迫惶惑 , 不敢实
奏”。于是李皋被贬为抚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⑥
唐代贬官的广泛适用破坏了唐代的法制 , 带
第七 , 职务犯罪 。惩治官吏渎职罪 ( 又称职 来了消极的后果 。
务犯罪) 是《唐律》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 在《唐律》
中规定具体犯罪的条款共有 445 条 , 其中有超过 ①《旧唐书》,第 3255 页 。
一半的条款 ( 228 条 ) 属于渎职罪的范畴 。⑦《唐 ②《唐会要》,第 1258 - 1259 页 。
③《新唐书》,第 6336 页 。
律》
为官吏渎职罪规定了广泛的范围和严厉的刑
④《唐会要》,第 1137 页 。
罚 ,即使是轻微的失职 、
违纪行为如刺史 、
县令等 ⑤《旧唐书》,第 2877 页 。
私自出界 《
( 唐律》
第 93 条) 、
应宿直而不宿直和点 ⑥《旧唐书》,第 3604 页 。
⑦ 胡世凯 《明主治吏不治民
: : 中国传统法律中的官吏渎职
检不到 《
( 唐律》第 94 条 ) 、
上书奏事误犯宗庙讳
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第 81 - 82 页 。

( 唐律》
第 115 条) 等在《唐律》
中也构成犯罪并给 ⑧《旧唐书》,第 2529 页 。
予刑事制裁 。
《唐律》所规定的刑罚有死刑 、
流 ⑨《旧唐书》,第 2912 页 。
υ
λ
g《新唐书》,第 4264 页 。
刑、
徒刑 、
杖刑和笞刑五种 。但是《唐律》规定 , 九
ϖ
λ
g《旧唐书》,第 4852 页 。
品以上官吏犯罪 , 依据其官品的不同 , 分别享有 ω
λ
g《册府元龟》,第 1815 页 。
议 ( 三品以上 ) 、
请 ( 四品 、
五品 ) 、
减 ( 七品以上 ) 、 ξ
λ
g《册府元龟》,第 8352 页 。

 
 118
唐代贬官制度研究

首先 ,贬官的广泛适用混淆了刑事处罚与行 寺的司法权 。唐代官吏犯罪一般要交御史台推


政处分的界限 ,对官吏的职务犯罪起到了纵容作 究 ,由御史查明其犯罪事实 , 根据《唐律》, 三品以
用。 上职事官犯罪 ( 十恶除外 ) 由皇帝召集诸司七品
唐代对于官吏犯罪和失职 、
违纪等行为建立 以上在尚书省都省议罪 , 议定后由皇帝裁决 ; 四
了比较完备的处罚体系 , 主要包括刑事处罚和行 品以下官吏犯罪则由大理寺直接定罪量刑 。但
政处分 ,此外还有属于财产刑的夺禄和罚俸 。 是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到 , 唐代大量的官吏犯罪
唐代行政处分体系比较 完 善 , 除 了 贬 官 以 往往都是由皇帝或宰相直接给予贬官处分 , 侵夺
外 ,还有禁锢 、
除名 、
免官 、
削阶 、
降考 、
殿选 、
罚直 了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司法权 , 降低了御史台和大
等 。贬官作为一种行政处分手段 , 在后果上比禁 理寺的司法权威 。宪宗元和 9 年 “江西观察使裴
,
锢、
除名 、
免官 、
削阶要轻 , 但是比降考 、
殿选 、
罚 堪奏虔州刺史李将顺赃状 , 朝廷不覆按 , 遽贬将
直等要重 。唐代的行政处分手段除了除名 、
免官 顺道州司户 。元膺曰 ‘
: 廉使奏刺史赃罪 , 不覆检
可以适用刑事犯罪 ( 在《唐律》中 , 对于官吏的某 即谪去 ,纵堪之词足信 , 亦不可为天下法’。元膺
些严重犯罪除了刑事处罚外还要附加除名和免 又封诏书 , 请发御史按问 。宰臣不能夺”。于是
官 ; 另外 《唐律》
, 规定了官当制度 , 九品以上官吏 宪宗“乃追诏遣御史驰往推究”。② 吕元膺曾任御
犯罪 ,允许以免官代替徒刑和流刑) 以外 , 包括免 史中丞 ,熟悉唐代处理官吏犯罪的司法程序 , 而
官在内的其他行政处分手段只用于失职 、
违纪等 尚书左丞有封驳诏书的权力 。吕元膺封之所以
行为 。但是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却看到 , 许多官吏 还诏书 ,原因就是朝廷不经过御史台的推究而直
犯罪包括徒刑以上严重犯罪 , 也往往直接给予贬 接贬官的做法违反了司法程序 。但是在唐代 , 像
官 ( 包括左降官) 的处分 。特别是唐中期以后左 吕元膺这样敢于维护御史台和大理寺司法权威
降官大量出现 ,唐代统治者赋予左降官以流放的 的人极少 。
性质 ,许多官吏因严重犯罪 ( 主要是赃罪) 被贬至
边远地区任员外官 。直接用贬官来处罚官吏的 作者单位 :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职务犯罪 ,不仅混淆了刑事处罚与行政处分的界 责任编辑 : 西  宾
限 ,也是唐代对官吏的职务犯罪以行政处分代替
刑事处罚的突出表现 。特别是一些犯赃罪官吏 ,
本应处以流刑甚至死刑 , 却贬授远恶地区任官
(包括正员官和员外官 ) , 不仅没有起到惩戒作
用 ,反而起到了纵容作用 。中宗时期 , 右御史台
御史中丞卢怀慎在上疏中就指出 “
: 窃见内外官
人 ,有不率宪章 ,公犯赃污 , 侵牟万姓 , 劓割蒸人 ,
鞫按非虚 , 刑宪已及者 , 或俄旧资 , 虽负残削之
名 ,还膺牧宰之任 , 或江 、
淮、岭、
碛 , 微示惩贬 , 而
徇财黩货 ,罕能悛革 , 委以共理 , 俟河之清 。臣闻
明主之于万姓也 , 必畅以平分 , 而无偏施 , 若犯罪
之吏 ,作牧遐方 , 便是曲法惠奸 , 恤近遗远矣 。凡
左降之人 ,鲜能省过 , 必怀自弃 , 长恶滋深 。则小
州远郡 ,蛮陬夷落 , 何负于圣化 , 独受其弊政乎 !”
卢怀慎建议对官吏犯赃罪者实行禁锢 “
: 其内外
官人有犯赃贿推勘得实者 , 臣望请削迹簪裾 , 十
数年间不许齿录”。① ①《旧唐书》,第 3067 页 。
其次 ,贬官的广泛使用侵夺了御史台和大理 ②《旧唐书》,第 4104 页 。

 
   1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