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 年第 11 期

2001 年宋史研究综述
沈冬梅  曲鸣丽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北京  100732)

  2001 年度宋史研究成果甚丰 ,发表论文近 300 篇 。主要论著有 :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


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张金岭《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方宝璋《宋代财
经监督研究》( 中国审计出版社) 、 王文成《宋代白银货币化研究》( 云南大学出版社) 、 杨果《宋代
两湖平原地理研究》( 湖北人民出版社) 、 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 、
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家祥《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 、 ) 吕志兴《宋代法制特点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 、
( 赵晓耕《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
整》( 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茂军和张海沙
《困境与超越 : 宋代文人心态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 上 、下) ( 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 方健《范仲淹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毕宝魁《回天转地入扁舟 — ——王安石传》
( 东方出版社) 、
龚延明《岳飞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曾瑜《尽忠报国 ——
—岳飞新传》( 修订
本) ( 河北人民出版社) 、王棣《宋代经济史稿》( 长春出版社) 、
陈守忠《宋史论略》( 甘肃文化出版
社) 、
曹家齐《中国大运河史・ 两宋时期》( 中华书局) 、
徐吉军等撰写的《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周宝荣《中原文化史》( 隋至元部分 ,文心出版社) 、
汪圣铎《两京梦华》( 中华
书局) 、王曾瑜《靖康奇耻》和《河洛悲歌》。另有巴蜀书社出版的李之亮的《北宋京师及东西路
大郡守臣考》《 、宋两浙路郡守年表》《、宋福建路郡守年表》《 、宋河北河东大郡守臣易替考》《 、宋
川陕大郡守臣易替考》《 、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宋两江郡守易替考》、 《宋两湖大郡守臣易
替考》《
、宋两淮大郡守臣易替考》《 、宋代郡守通考人名索引》 及中华书局出版的邓子勉《宋人行
弟考录》等 。论文集有 : 郭东旭《宋朝法律史论》( 河北大学出版社) 、
李华瑞《宋史论集》( 河北大
学出版社) 、
漆侠主编的《宋史研究论丛》( 第四辑 ,河北大学出版社) 、 李埏《不自小斋文存》( 云
南人民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包拯研究与传统文化 — ——纪念包拯诞辰千年论文集》
等。
主要会议有 :10 月在保定举行了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宋代经济史研讨会”。会
议围绕唐宋变革史与宋代经济史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11 月在杭州召开了浙江大学中国古代
史研究所主办的“2001 杭州宋史专题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近百年宋史研究回顾与反思 :
制度篇”。限于篇幅 ,现将 2001 年度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1 年宋史研究综述 3

一、
政治史

1. 制度 。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
一书指出 , 宋代台谏制度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思想的
实践 ,在制度设计与政治运作中表现出相当程度上的分权制衡的尝试 。这一制度的设计最后
表现为宋代以君主为主导的君主 —宰执 —台谏分权制衡的中枢权力结构 。王曾瑜《从台谏制
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 第一集) 阐述了宋代台谏制度在
实际运作中恒遭破坏的状况 ,从中揭示了宋代政治人治的本质 。朱瑞熙《宋代官员礼品馈赠管
理制度》《 ( 学术月刊》 第 2 期) 指出 ,宋代官员礼品馈赠的管理在走向制度化的同时也存在着缺
陷 ,致使北宋后期到南宋时期 ,官场礼品馈赠之风愈演愈烈 。朱瑞熙 、 祝建平《宋代皇储制度研
究》( 上 《文史》
, 第 4 辑) 认为 ,宋代统治阶级较为关注皇储的确立和培养 ,并逐步建立起一套皇
储制度 。这套制度成为两宋延续三个多世纪统治的重要因素 。朱子彦《宋代垂帘听政制度初
探》《 ( 学术月刊》
第 8 期) 认为 ,宋代没有酿成后妃乱政的原因是后妃垂帘听政被纳入良性的运
行轨道 ,成为皇权的有力补充 。游彪 、 刘春悦《宋代宦官养子及荫补制度》《
( 中国史研究》第 2
期 认为宋代宦官荫补范围广是其荫补制度的一大特色 。白文固《宋代外戚恩荫制度浅论》
)

( 青海社会科学》 第 5 期) 从外戚荫补的定例和特恩例 、外戚恩荫补官或恩赏迁官中的若干政
策规定 、外戚恩荫制度伪滥的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宋代选举制度和宫掖外戚制度 。李裕民《唐代
州制是如何演变为明代府制的》《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第 2 期) 认为 ,唐代地方行政建置为州县
级制 ,到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是“道”变为“路”,并由监察区向行政区演变 。二是“州”一
级中增加了府 、 军、监三类 ,其中府的地位往往略高于州级 。李昌宪 、 王丽对宋代转运司治所 、
北宋转运使的设置和变化作了全面考察 《 ( 宋代转运司治所考述》《文史》 , 第 2 辑 《北宋转运使
;
的设置问题探讨》《河南大学学报》
, 第 6 期) 。赵忠祥《宋代吏胥的职能浅析》《 ( 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 第 2 期) 从文书吏 、
司法刑狱吏 、 帐籍吏 、 仓场库务吏 、 督课押运吏等方面考察了宋代胥吏
的职能 。曹家齐《宋代急脚递考》《 ( 中国史研究》 第 1 期) 通过对驿传制度中的急脚递的传递方
式的考察 ,指出宋代各个传递等级 ,并不是以交通工具的行速限度而定 ,是以文书的性质和各
类传递规则而定 。其他制度方面文章有范学辉的《论北宋的封桩缺额禁军钱制度》《 ( 史学月
刊》第 3 期) 、
贾玉英和赵文东的《北宋开封府管理制度研究》《 ( 史学月刊》 第 6 期) 、
李静和贾红
棉的《宋朝的都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第 1 期) 、
傅礼白的《北宋审官院与宰
相的人事权》《山东大学学报》
( 第5期 。
)
2. 政治 。周勇 、
黄启昌《宋初四十年治要探析》《( 船山学刊》第 1 期 ) 认为 , 宋代在政治 、 经
济、 文化方面的繁荣与宋初几十年励精图治分不开 。王荣科《北宋政治得失与政治文化》《 ( 史
学月刊》 第 4 期) 就北宋政治文化的独特内容 、
对政治的影响 、 在政治危机以及北宋败亡中所表
现出的缺陷等方面进行阐述 。程兆奇《宋初收权得失略论》《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 3 期 ) 指
出 ,宋建立后的制度更张 、 崇文抑武的“正统”意识 ,改变了唐末以来篡僭相继的历史方向 。然
而 ,宋代在权力上的“大一统” 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军队战斗力弱化 。张金岭《晚宋时期财政危机
研究》 一书 ,探讨了财政危机不断加深的原因 。在军政开支不断膨胀而各项收入逐渐减少的常
规财政原因之外 ,该书还提出了“士大夫无耻”
这一重要原因 。他的《晚宋士大夫无耻与财政危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 年第 11 期

机》《
( 中华文化论坛》 第 4 期) 从“上玩下慢 ,公私俱困”和“裕财之道莫急于去赃吏”两方面 ,论
述晚宋时期士大夫无耻与晚宋时期严重的财政危机的关系 《晚宋宫廷浪费与财政危机》
; 《
( 西
南民族学院学报》 第 10 期) 指出宫廷浪费严重是晚宋政治的极端腐朽以及权相乱政局面的必
然产物 《晚宋冗官与财政危机》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 1 期) 指出冗官的耗费既是财政难以
承受的一个庞大开支 ,又是贪官产生的温床 。任仲书《试论南宋初年高宗对金退避妥协的原
因》《
( 河南大学学报》 第 2 期) 指出 ,政权腐朽 、
军政涣散 、
社会矛盾突出 、 统治力量分散 ,是高宗
对金退避妥协政策的原因 。皮庆生《两宋政府与印刷术关系初探》《 ( 文史》
第 3 辑) 从印刷术介
入两宋政治运作的进程及其影响 、政府对印刷术使用的控制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指出北宋
仁宗到神宗时期是宋代成为印刷史之黄金时代的重要时期 。
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
( 暨南学报》第 6 期) 认为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
下是理解与认识宋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关键 。宋初完善法制 、 提倡依法办事 ,奠定了“共治” 架构
的稳定基础 。王曾瑜《绍兴和议与士人气节》《 ( 中国史研究》第 3 期 ) 认为 , 所谓“秦桧再造南
宋” 之说 ,经不住史实检验 。作者通过对朱熹 、 郑樵等人失节行为的剖析 ,指出在古代腐败政治
下 ,士大夫失节是正常状态 , 守节是非常状态 。诸葛忆兵《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第 1 期) 认为 ,两宋社会于内忧外患中支撑三百余年 ,士大夫“先天下之
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精神发挥了巨大作用 。
陈峰继续武将问题的研究 ,他的《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整体考察》《 ( 文史哲》
第 1 期) 指出 ,
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下降是造成宋王朝“积弱” 的直接原因之一 《从
; “文不换武” 现象看北宋社
会的崇文抑武风气》《 ( 中国史研究》 第 2 期) 指出 “文不换武”
, 现象是宋初以来不断压制 、 歧视
武将和过度抬高文官地位的结果 《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
; 《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第3
期) 认为 “澶渊之盟”
, 后都部署的地位有所下降 、 北宋中叶以后都部署成为文官统帅的副手和
下属 ,这一变化过程是北宋武将地位变迁的一个缩影 《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
;
方针》《( 历史研究》第 2 期) 考察北宋枢密院长贰由武将向文臣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探讨“以
文驭武” 方针在当时枢密院机构中的具体表现及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顾宏义《岳飞之死与宋太
祖“不杀大臣” 誓约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第 1 期) 认为 ,岳飞被杀是赵宋王朝自太祖以来忌
疑武将的祖宗家法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说明了宋太祖所立“不杀大臣”之誓约中的“大臣”不
包括武将在内 。陈桂炳《略论刘 被罢兵权》《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第 4 期) 指出 ,南宋抗金名
将刘 于柘皋大捷后旋被罢兵权的直接原因是受秦桧 、 张俊 、杨沂中等人排斥 ,深层原因则是
宋高宗采取抑武措施的必然结果 。
3. 法制 。李文凯《北宋加役流新探》《
( 中国史研究》第 4 期) 分析了北宋加役流的特点与功
能 ,并在揭示加役流刑弊端基础上 ,探讨了北宋统治者为此采取的若干对策 。魏殿金《试析宋
代配的刑罚内容》《 ( 中国史研究》 第 4 期) 指出 ,宋代的决杖并不是配的内容 ,配有刺面 、 不刺面
之分 ,配也非流配 ,即配军 ,是强制犯罪者隶于军籍 ,充当役卒的一种刑罚方法 。孔学《论宋代
律敕关系》《( 河南大学学报》 第 3 期) 认为神宗“更目” 后 ,敕均为“刑名敕”,兼唐代之律 ,可以单
独据以断罪 。律敕关系是新法与旧律的关系 ,新法主要补旧律之不足 。陈戍国《 〈宋刑统〉
其书
与宋代礼法》《 ( 湖南大学学报》 第 2 期) 认为 ,宋虽承唐制 ,但《宋刑统》不是《唐律疏义》的简单
翻版 ,宋朝礼法不完全等同于唐代礼法 。雷家宏《从民间争讼看宋朝社会》《 ( 贵州师范大学学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1 年宋史研究综述 5

报》
第 3 期) 认为 ,在宋代争讼逐渐成为人们利用法律条文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 , 它的缘
起、
特点和影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相关文章还有邓君的《浅析宋代的档案法规》《 ( 辽宁大学
学报》第 4 期) 。
4. 事件 。周长春《王安石变法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求实》第 11 期 ) 概述了王安石改革思
想的形成过程 。李立泉《王安石变法新论》《 ( 云梦学刊》第 4 期) 认为 ,王安石变法的三个特点
重名轻实 、 重赋敛轻生产 、
重富国轻富民 ,没有为百姓带来利益 ,相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朱俊
燕《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第 1 期) 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
是 : 缺乏权力集团的支持 、
具体操作的失误和变法的前卫性远远超出整体社会的承受力 。孟天
运《王安石变法的失误原因探析》《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 2 期) 认为造成变法失误的主要
负责人是宋神宗 。李晓《论均输法》《 ( 山东大学学报》第 1 期) 认为 ,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的均
输法是对汴京粮食物资供应体制的改革 。以往流行的均输法未曾实行之说是错误的 。葛金
芳、金强《北宋文官政治与熙丰党争》《 ( 湖北大学学报》 第 2 期) 认为 ,北宋文官政治的两大特性
是矛盾的复合性格 、 低下的行政效率 ,使得文官政治成为党争的源泉和推进剂 ,而在此背景下
展开的王安石变法难免陷入党争泥潭 。李华瑞《南宋浙东学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 ( 史学月
刊》第 2 期 分析了陈亮 、
) 叶适等人对王安石变法持全盘否定态度原因 。张邦炜《靖康内讧解
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 3 期 ) 认为 , 靖康内讧是宋徽宗后期皇位继承权之争的继续和发
(
展 ,如果没有靖康内讧 ,北宋王朝或许尚有延续的可能 。

二、
经济史

1. 政治经济 。杜保明《试析王安石经济思想中的富国富民悖论》《
( 河南大学学报》第 5 期)
指出王安石没能把富国与富民真正统一起来 。石志宏 、 黎沛虹《汴河漕运与北宋立国》《 ( 湘潭
师院学报》第 3 期) 认为 ,北宋依汴河立国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区域向南转移的完成 ,同时也是为
了解决经济政治中心分离的矛盾以及北部边防的需要 。曹家齐《运河与两宋国计论略》《 ( 徐州
师范大学学报》 第 2 期) 指出 ,汴河在宋代经济军事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运河漕运之阻滞 ,是北
宋亡国的重要原因 ; 南宋时期的江南运河等成为各地财赋转输 、 政令布达 、 食盐运销的重要通
道 。张金岭《试论晚宋农业经济衰落的原因》《 ( 中国农史》第 4 期) 从官田经营不善 、田赋的流
失与征敛过重两个方面探讨了晚宋农业衰落的原因 。他的《试论晚宋时期对官田的经营》《 ( 社
会科学研究》 第 3 期 又从经营屯田 、
) 营田 、
国有围田 、湖田和圩田 ,出卖官田与回买公田等方面
分析了当时官营农业的状况 。王晓薇《宋仁宗朝缓解财政危机的失败》《 ( 河北学刊》第 5 期) 指
出 ,宋仁宗统治时期 ,裁减冗官冗兵的措施 、 与大地主间争夺田税的斗争均以失败告终 ,为缓解
危机 ,封建国家不得不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清扬《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宋代出版传播方式的变
革》《( 浙江大学学报》 第 5 期) 对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及其运用滞后现象进行了思考 。陈颖《宋王
朝火器应用得失简论》《 ( 北方论丛》 第 5 期) 认为 ,宋王朝没能把握住火药用于军事 ,并居当时
领先地位这个先机 ,结果使其在本国社会变革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2. 地区经济 。陈国灿就宋代地区经济作了深入探讨 ,在《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
态》《( 学术月刊》 第 2 期) 中 ,就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 人口规模与结构 、社区布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 年第 11 期

局与管理 、社会生活与风气等方面作了考察和分析 《宋代太湖流域农村城市化现象探析》


; 《
( 史
学月刊》 第 3 期) 指出 ,宋代太湖流域农村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是 : 州县城市的空前兴盛以及由
此引发的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郊都市化趋势 、 农村镇级中心地的大量涌现及其城市化特
征的初步形成 、 乡村草市的广泛兴起和农村市场的快速成长 《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
;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第 2 期) 认为 ,在宋代两浙地区 ,农村市场形成了初步的较为完整的两级
市场网络 ,并与发达的城市市场结合 ,进而形成了区域性多层次的等级市场体系 《论宋代两浙 ;
路的城镇发展形态及其等级体系》《 ( 浙江学刊》第 1 期 ) 对宋代两浙路城镇发展进行了探讨 。
杨果《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 一书 ,研究了宋代两湖地区的政区建置及人口数量与地理分布 、
空间差异 ,考察了从中唐到北宋和南宋时期两湖平原的堤防 、 两湖平原的市镇 ,并以一些市镇
为例进行个案分析 。谢元鲁《北宋中后期四川铁钱币值和流通地区的变化》《 ( 四川师范大学学
报》第 4 期) 认为 ,北宋后期四川铁钱币值变化受两个因素影响 ,即铁钱成为交子的准备金和陕
西地区铸造铁钱的冲击 。方铁《宋朝经营广西地区述论》《 ( 广西民族研究》第 2 期) 指出 ,两宋
积极经营广西地区 ,为的是争取较多的税收以裨国用并满足向辽 、 金纳银的需要 。魏天安 、 李
晓荣《北宋时期河南的农业开发》《 ( 中州学刊》 第 4 期) 认为 ,从北宋河南的农业发展看出 ,政府
的农业开发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郭祥文《宋代沅澧流域的水利》《 ( 中国农史》
第 4 期) 以流
域为单位 ,结合历史政区 ,探讨宋代沅澧一带的水利情况 。周宝珠《北宋时期的西京洛阳》《 ( 史
学月刊》第 4 期) 认为 ,宋代洛阳的特色是 : 坊市合一制 、 园林的闻名 、 典型的消费城市以及官僚
麋集 ,其中一些政见相同者形成左右政局的政治力量 。此外还有吴金水 、 陈伟民《北宋岭南商
税征收述略》《 ( 广东史志》
第 4 期) 等 。
3. 商业 。郭东旭《宋朝招商政策探析》《 ( 河北大学学报》
第 3 期) 认为 ,宋朝积极推行“招徕
远人 ,阜通货贿”、 严格维护蕃商在华权益等政策是宋呈现繁荣景象的基础 。常大群在《宋代商
人的社会地位》《 ( 社会科学辑刊》 第 3 期) 一文中 ,从小商人处于社会低层 、 富商大贾社会地位
提高 、士人对商人地位的认识三方面展开论述 。他在《宋代商人的构成和来源》《 ( 贵州师范大
学学报》 第 2 期) 中 ,又从富商大贾的来源 、 中小商人的构成 、 官员的经商活动等方面论述了宋
代商人的特性 。姜锡东《宋代的钞引盐商》《 ( 盐业史研究》第 4 期) 认为 ,宋代的钞引制虽比官
卖制进步 ,但政府仍然程度不同地介入 ,控制其批准 、 运输 、销售诸环节 ,从而使钞引盐商的盈
利活动和盈利比率大受限制 。徐红《论宋朝政府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湖南社会科学》
第 1 期) 指出 ,宋朝政府实行的政策措施 ,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
董立章《略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于宋》《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 3 期) 经过对社会经济 、政
治、 科技 、 文化的中外比较研究 , 指出中国资本主义应是萌芽于宋 。陈国堂《宋代成都蚕市》
(《成都大学学报》 第 2 期) 利用历史学 、
民俗学等理论方法论述了成都市井的特征 、 蚕市的繁荣
及原因 。李卿《略论宋代丝织生产的商品化》《 ( 河北学刊》第 2 期) 认为 ,宋代部分桑蚕丝织生
产己脱离农业生产 ,作为独立的家庭手工业已趋于专业化 、 商品化 。王菱菱《宋代矿冶业中的
厢兵生产》《( 河北大学学报》
第 3 期) 认为 ,厢兵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宋代官府经营生产的方式
之一 。戴建国《宋人的田宅交易投税凭由和宫印田宅契书》《 ( 中国史研究》第 3 期) 认为 ,田宅
交易纳税后所给投税凭由 ,实乃后世“契尾” 之滥觞 ; 官印田宅契书是政府用来行使管理职能 、
监督买卖双方合理缴纳税租 、
公平履行赋役义务的法律文书 ,也是证明田宅交易合法的凭证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1 年宋史研究综述 7

沈冬梅《乾德二年江北榷场考》《 ( 中国史研究》 第 4 期) 考证了乾德二年江北榷场的情况 。李洪


《宋代军队回易述论》《 ( 云南社会科学》第 4 期) 对两宋时期军队广泛从事的各项回易 ( 贸易) 活
动的演变 、 类型及军队回易繁兴的原因 、 军队回易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
4. 货币 。黎世英 、温俊《宋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 南昌大学学报》第 4 期 ) 从铜钱 、
铁钱 、

银钱的铸造和流通 ,交子的发生和发展 ,南宋铜钱日益减少和纸币在广大地区流通及其发行量
猛增等方面对宋代货币制度的演变作了阐述 。俞兆鹏《宋神宗时期货币制度研究》《 ( 南昌大学
学报》第 4 期) 就宋神宗时期对禁用私钱 , 推行折二钱 ; 扩大交子流通区域 ; 大量发行度碟 、 官
告、公据等有价证券 ; 增强白银的货币职能 ; 解除铜禁和开放铜钱出口等问题及其影响作了论
述 。仝鲁闽《北宋熙丰变法时期货币政策探微》《 ( 山东大学学报》第 5 期) 认为 ,北宋熙丰时期
的货币政策目标除财政货币本身之外 ,还寓于了抑制聚敛的内质 ,而废铜禁 、 削钱法及以券代
币等措施对缓解“钱荒” 具有重要作用 。王文成在《宋代白银货币化研究》一书中认为 ,宋代白
银货币化揭开了中国古代后期金属货币发展的序幕 ,探究了白银从商品向货币转变的历史脉
络 ,分析了市场发展与白银货币化的内在联系 。另外 ,他还就北宋和南宋银绢关系的演变发表
了《从银绢并用到银绢分离 : 北宋时期的银绢关系试探》《 ( 思想战线》第 2 期) 《
、南宋银绢关系
的演变和白银货币化》《云南社会科学》
( 第 3 期 等文章 。
)
5. 茶法 。黄纯艳在《论宋代茶法的地区差异》《 ( 云南社会科学》第 5 期 ) 中 , 研究了东南茶
法与四川茶法及东南茶法的内部差异 ,探讨了宋代茶法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在《论南宋
东南茶法》《 ( 厦门大学学报》 第 3 期) 中认为 ,南宋茶法主要继承了政和茶法以引榷茶的基本模
式 ,在具体制度上独具特色 , 多与政和茶法不同 。在《论北宋嘉 茶法》《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
究》 第 3 期) 中 ,就嘉 茶法产生的原因 、 嘉 通商法的内容 、 嘉 通商法长期延续的原因三方
面展开论述 。
6. 财政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一书 ,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这一中心 ,阐述了
宋代转运司的地位与作用 、 州军财政制度 、
中央与地方财赋分配关系的演变 、 宋代地方财政窘
境及其影响 、 地方财政区域间不平衡 、税赋征发的阶级不平等性 、 宋代地方财政与征榷收入的
性质等问题 。方宝璋《宋代财经监督研究》 一书 ,从宋代财经监督在专门监督机构的设置 ,会计
凭证 、
帐籍等财经监督制度方面的建设 ,监督税收 、 监督仓库 、
官吏经济政绩考核 、 财经监督立
法等方面的逐步完善出发 ,评析了宋代财经监督的特点和得失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包伟民
《宋代的上供正赋》《 ( 浙江大学学报》
第 1 期) 从定义 、定额与调发三个方面 ,探讨了宋代上供制
度的内容及其前后的演变 。
7. 人口 。吴松弟《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 ( 中国史研究》第 4 期) 利用宋元文献和明代方志
资料 ,对至今所能见到的部分南宋户口数据进行考证 ,同时论述了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 ,并对
南宋前 、 中、
后三个时期各区域人口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作了研究 。程民生《宋代人口资料统计
问题》《( 中州学刊》 第 6 期) 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准 ,将《中国历代户口 、
田地 、
田赋统计》一书对
《元丰九域志》《 、宋史・ 地理志》 的户口统计进行核对 ,指出其版本之异 、
移录之误 、
排印之错 ,并
经重新计算 ,对其统计的错误予以订正 。相关文章另有李瑜 、 张静的《苏轼的人口思想》《
( 财经
问题研究》 第 11 期) 等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8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 年第 11 期

三、
文化与思想史

1. 文化 。曹家齐《宋代文化政策宽明原因新探》《
( 河北学刊》第 5 期 ) 认为 , 宋代宽明文化
政策的形成 ,首先是宋以前中国多元文化格局及宽明文化政策历史传承的结果 ,其次是宋代抑
武重文集权措施之偏倚所至 , 最后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 使士大夫思想自
由、精神独立 ,约束了皇权 。朱汉民《朱熹陈亮论战的文化意义》《 ( 船山学刊》 第 4 期) 认为 ,由
于陈亮 、朱熹对道德与事功的分歧 ,才引起王霸义利等一系列学术问题的论战 。姚兆余《宋代
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 甘肃社会科学》 第 1 期) 指出 ,唐宋时期的社会变迁为宋文化的发
展带来了强劲的活力 ,国内民族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为宋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其《简
评宋代文化教育的历史地位》《 ( 理论学刊》
第 2 期) 从学术思想 、 科举制度 、 市民文化等方面进
行论述 ,指出宋代文化承继汉唐 ,开启明清 。彭清深《宋明刻书文化精神之审视》《 ( 故宫博物院
院刊》第 4 期) 对宋明书籍印刷发展的状况进行比较 ,揭示文化精神对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的
深刻影响 。姚广宜《宋代国家藏书事业的发展》《 ( 河北大学学报》 第 2 期) 认为 ,两宋时期的“三
馆”“
、秘阁”
书库的藏书得到了迅速补充 ,至南宋末年封建国家藏书数量达到唐宋以来藏书历
史发展的顶峰 。
2. 教育 。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 ( 四川大学学报》第 1 期 ) 指出 , 苏氏蜀学诸儒不
如洛学诸儒重视书院教育 ,是苏学逐渐衰隐的原因之一 。而张 之学及其通过书院返传回蜀 ,
魏了翁所进行的书院教育 ,又促成了洛学取代苏氏蜀学 。熊瑜《宋代鹤山书院考》《 ( 文史》第1
辑) 考订了南宋魏了翁所创办的鹤山书院所在的地址 。康咏秋《论碧泉书院的教育思想》《 ( 湘
潭师院学报》 第 3 期) 对南宋初年胡安国 、
胡宏父子在湘潭创办的碧泉书院进行了考察 ,指出书
院在教育内容上既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 ,又注重天下万事 。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另有郭娅《宋
代重蒙教育的主要特点》《 ( 史学月刊》
第 5 期) 、
李琳琳《宋元时期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 ( 安徽
史学》第 1 期) 。
3. 社会生活 。方建新《宋人生育观念与生育情况析论》《 ( 浙江学刊》
第 4 期) 对宋人的生育
观念和在这一观念指导下采取的措施方法 ,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家庭生育情况作了考察 。陈延
斌《论司马光的家训及其教化特色》《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 4 期) 挖掘了司马光家训里有关家
庭伦理 、
家庭教育以及家政管理中的积极见解 ,并对其教化特色作了分析 。郑强胜《宋代基层
社会问题探析》《 ( 中州学刊》第 5 期) 指出 ,宋代基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民间宗教和秘密结
社、民变 、
兵变 、
械斗 、复仇 、
溺婴 、 弃子等 。其原因是制度弊端 、 思想控制弱化 、 阶级矛盾尖锐以
及宽容的宗教政策 。沈松勤《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浙江大学学报》
( 第 1 期 论述了宋代饮茶
)
风俗中的“客礼”和茶词创作以及茶词的礼交 、 娱乐和抒情等功能 。黄钊 、 方健《宋代的相见 、 待
客与交游风俗》《
( 浙江学刊》
第 4 期) 从相见风俗 、
待客风俗 、 交游风俗等方面论述了宋代独特
的交际礼仪和习俗 。吕成龙《试论汝窑的几个问题》《 ( 故宫博物院院刊》 第 4 期) 认为 “汝窑”
,
之名只能用于北宋时汝州境内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瓷窑 。北宋宫廷“弃定用汝” 的原因是
因汝窑瓷器迎合了宋徽宗的审美趣味 ,汝窑烧造宫廷用瓷的时间不足 20 年 。相关文章有郭琦
《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摭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第 6 期) 等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1 年宋史研究综述 9

王育济《宋代王安石家族及其姻亲》《 ( 东岳论丛》 第 3 期) 认为 ,王氏家族在政治中的成败


直接决定了其兴衰荣辱 ,而其婚姻选择 ,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何成 、 王育济《宋代王审琦
家族兴盛原因述论》《 ( 甘肃社会科学》 第 6 期) 探析了王审琦家族的发展及其盛衰原因 。马斗
成在《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祭祀生活探析》《 ( 文史》 第 1 辑) 中以苏氏家族祭祀生活这一极为典型
的个案 , 说明宋代可视为由原来的秦唐间世族 、 士族宗族制时代进入了官僚宗族制时代 。在
《宋代眉山苏氏家法试探》《 ( 山东大学学报》 第 1 期) 中指出 ,眉山苏氏家族重视宗法礼制教育 ,
对苏氏子孙的发展与家族的昌隆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他的《宋代眉山苏氏婚姻与党争》《 ( 烟台
大学学报》 第 2 期) 在曾枣庄《三苏姻亲考》 的基础上 ,探讨了眉山苏氏婚姻与党争的关系 ,从家
族的视角探索了北宋党争的阵容 。
4. 思想 。葛兆光《理学诞生前夜的中国》《
( 中国史研究》第 1 期 ) 指出 , 北宋皇权采取了一
系列方法确立国家的合法性 ,但是 ,思想秩序的合理性危机仍然存在 ,因此 ,当确认权力合法性
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 ,确认思想合理性就成了士人最深刻的忧患 ,这种忧患使要求思想转型的
取向渐渐显露出来 。张金岭《宋理宗与理学》《( 四川大学学报》第 2 期) 从宋理宗理学思想产生
的渊源 、
尊崇理学的阶段性以及理宗与理学和理学家的对立统一 、 他们错综复杂的关系等方面
展开探讨 。陈廷湘《宋代理学家高谈义利之辨的历史原因》《中国史研究》第 3 期) 认为 ,宋代
(
理学家重视义利之辨的主要原因是 ,宋代理学家力图以明辨义利 ,重振道德来挽回儒学失落的
地位和解除王朝的危机 ,但是 ,理学家又无法从理论源头排斥佛道 ,只能以公利义利之辨评判
佛道之非 。漆侠《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陈亮的思想与朱陈“王霸义利之辨” 》《
( 河北大学学报》
第 3 期) 认为 ,在南宋随着理学的兴盛 ,浙东事功派亦兴盛起来 ,与居于主导地位的朱熹所代表
的正统理学之间形成对立 。乐爱国《朱熹“理一分殊”与现代科学的综合化》《 ( 中华文化论坛》
第 1 期) 认为 ,朱熹所主张的从“万殊”
到“理一”的认知程序 ,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始于分门别类
的研究并进而发展到整体综合研究的过程有相似之处 。黄钊《朱熹以“存理灭欲”为特征的道
德修养论述评》《
( 武汉大学学报》
第 5 期) 从朱熹论“存理灭欲” 的道德修养中的地位 、 基本方法
与途径等方面及关于对朱熹“存理灭欲” 论的评价问题展开论述 。
王书华在《荆公新学的创立与发展》《 ( 社会科学论坛》第 4 期) 中认为 ,荆公新学是因北宋
中期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 ,并随着当时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其《荆公新学与二程洛学在
经学领域的对立与分歧》《( 河北学刊》
第 2 期) 则分析了荆公新学与二程洛学在经学领域对立
与分歧的主要表现 。萧永明《论荆公新学的治学特点》《 ( 中州学刊》第 2 期) 指出 ,北宋中期以
王安石为首的新学者在阐发儒家经典义理和治学方法上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罗家祥《北宋新
学的兴衰及其理论价值》《( 河北学刊》
第 2 期) 认为 ,王安石的新学在南宋时期的学术消长中为
理学所取代 ,但是王氏新学本身具有其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 。漆侠《苏轼“蜀学” 与程颐“洛学”
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 河北学刊》 第 5 期) 分析了苏 、程两家对《中庸》 这一儒学经典的不同认
识与看法 ,阐明蜀学与洛学在哲学思想领域中形成对立的根源 。
张泽洪《论宋朝道教斋醮科仪的时代特点》《 ( 社会科学研究》 第 6 期) 指出 ,宋代民间信仰
的活跃与道教复兴的时代背景 ,促成道教斋醮的兴盛和科仪经典的编撰 。道教斋醮科仪与民
间信仰的结合 ,民间俗神道教化的演进趋势 ,说明宋代是道教斋醮科仪的历史转换期 。聂士全
《宋代寺院生活的世俗转型》《 (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 第 1 期) 论证了佛教在宋代所发生的世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0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 年第 11 期

俗转型 ,并就此分析民俗佛教的兴起原因 。刘复生《荧惑崇祀及其在宋代的流变》《 ( 社会科学


研究》第 3 期) 认为 ,宋代因荧惑 ( 火星) 与“国运”相系之故 ,对荧惑尊崇至于极盛 ,这一思想史
现象有其政治动因 。吴洪泽《禅悟与苏词的创造性》《 ( 四川大学学报》第 6 期) 认为 ,禅悟是促
使苏词富于创造性的思想根源 。刘固盛《北宋儒家学派的〈老子〉 诠释与时代精神》《 ( 西北大学
学报》第 3 期) 对司马光 、王安石 、 苏辙等的老学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 。

四、
考证与史料

蔡东洲《川北宋代陈氏遗迹考察》《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第 1 期) 对北宋以来川北一带出现
的陈氏家族的历史遗迹进行了考察 。谢桃坊《程颐蜀中行迹考》《 ( 中华文化论坛》第 1 期 ) 指
出 ,程颐侍父宦游汉州 ,并未与兄程颢偕同 ,其成都之行在熙宁三年 ,其晚年编管涪州在绍圣四
年 ,此间完成《易》 学著作 。洪本健《两京地区人文自然环境与北宋大臣的致仕卒葬》《 ( 湖北大
学学报》 第 6 期) 考证了北宋大臣大多葬于东京开封 、 西京洛阳的原因 。凌郁元《南宋高庙配享
之分考实》《 (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 考察了宋高宗葬于永思陵 , 吕颐浩 、 赵鼎 、韩世
忠、 张俊四人配享之事的史实 ,分析了杨万里等人廷争失败的原因 。喻学忠考辨了南宋夔路策
应使设置年份和吴渊兼 路策应使的时间 《 ( 南宋夔路策应使设置时间考》《重庆师院学报》
, 第
1 期 《吴渊兼 路策应使时间考辨》
; 《四川大学学报》
, 第 2 期) 。赵克《王安石“使辽”及“使辽
诗” 考辨》《( 北方论丛》 第 2 期 ) 考证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使契丹 , 但皆辞行 , 改命他人代
往 。王安石“使契丹”并写有“使北诗”即“使辽诗”一说纯系误解 。李之亮对宋代郡守进行考
证 ,除十册《宋代郡守通考》 外 ,另有论文《北宋雄州宋将系年》《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第 4 期) 、
《北宋镇戎军知军系年》《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第 1 期) 等 。
宫云维《宋人笔记与宋代科举制度研究》《 ( 齐鲁学刊》第 6 期 ) 在分析《宋史》《
、宋会要》、
《文献通考》 有关选举章节的不足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宋人笔记中关于科举史料对宋代科举制
度及相关问题研究 。陈金林《宋代上海方志纂修考》《 ( 上海师大学报》 第 2 期) 认为成于南宋绍
熙四年的《云间志》,并非上海最早的一部志书 ,而最早的一部志书是华亭知县刘唯一于北宋真
宗景德四年创辑的《华亭图经》。吴景山《甘肃成县〈世功保蜀忠德碑〉 校读记》《 ( 古籍整理研究
学刊》第 2 期) 对记述宋朝抗金名将吴挺生平事迹的《世功保蜀忠德碑》 作了介绍和释读 。戴建
国《天一阁藏〈天圣令・ 赋役令〉
初探》( 下 《文史》
, 第 1 辑》认为 《天圣令》
, 虽以唐令为本 ,参以宋
制而成 ,但却受到了唐令框架的限制 ,以致于有些宋制并没有修入 ,真正收入的乃是对应于唐
前期已有的法令内容 。郭声波《〈历代地理指掌图〉作者之争及我见》《( 四川大学学报》
第 3 期)
肯定了伪托说 ,证明真正作者是北宋巴县人税安礼 。孔凡礼《孙光宪及其〈北梦琐言〉琐考》

( 文史》 第 54 辑》) 细考了孙光宪的著述 《
、北梦琐言》的刊刻年代和孙光宪生平研究中的一些
问题 。徐规《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研究》《
( 文史》
第 1 辑》
) 校勘研究了广雅书局本《续资
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颇具价值的史料和失误之处 。郑涵《张方平〈乐全集〉简论》《 ( 中州学
刊》 第 4 期) 指出 ,张方平的《乐全集》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燕永成《北宋宰辅朝政笔记研究》

( 文献》 第 3 期) 对北宋宰辅朝政笔记的形成 、 撰写目的 、 主要特点 、对官私史书的影响及其史
料价值进行研究 。李华瑞《从〈续资治通鉴长编〉注文看李焘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态度》《 ( 文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1 年宋史研究综述 11

史》
第 2 辑) 认为 ,李焘囿于对王安石及其新法固有的成见 ,使他在取材 、
叙事等方面 ,均不可避
免地打上了他的思想烙印 。

五、
人物

路育松《试论宋太祖时期的忠节观建设》《 ( 中州学刊》第 6 期) 认为 ,宋太祖建国初期的实


践揭开了整个封建社会后期重构忠节观的序幕 。陈峰 、 张瑾《吕夷简与北宋中叶的政风》《 ( 西
北大学学报》 第 1 期) 认为 ,吕夷简弄权 、 固位之从政特点的形成与演变 ,既是其家庭 、 文化及社
会阶层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更是宋初以来保守政治日益发展的产物 。王自成《论范仲
淹忧乐观的形成》《 ( 云梦学刊》 第 1 期) 认为 ,范仲淹忧乐观的形成 ,经历了求学时代的萌芽期 、
出仕后忧民报国的发展期和廉洁自律的践行期 。刘连开《再论欧阳修的正统论》《 ( 史学史研
究》 第 4 期) 指出 ,欧阳修正统论的矛盾 ,是“封建史学二重性”的典型体现 。向耀天《关于侬智
高国籍问题研究之三》《 ( 广西民族研究》 第 2 期) 从侬智高的际遇及宋朝廷对他的态度 、 处理办
法 ,考证了侬智高的国籍 。周怀宇《论包拯监谏结合的监察方式》《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指出 ,谏诤和监察相结合既是包拯监察方式的创新 ,也是包拯的监察理念 。时保吉《论变法
)
中的司马光》《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第 1 期) 认为 ,司马光不是“保守派”“ 、守旧派”,而是在变法
的切入点与如何改的问题上与王安石政见有异 。杨松水《简评司马光的国防论》《 ( 安徽史学》
第 2 期) 指出 , 司马光的国防安全 、 国防建设与国家储备等观点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实用性 。
龚若栋 、 邱永明《王安石的整体性人才陶冶观》《 ( 学术月刊》
第 8 期) 认为 ,王安石对陶冶人才的
理解是“教之 、 养之 、
取之 、 任之”。尹稚林 、 尹承琳《王安石创建“荆公新学” 与改革科举和教育》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 2 期) 指出 ,王安石在变法期间 ,对选拔人才 、 培养人才的科举与教育
非常重视 。张进 、 张惠民《苏轼与酒 、 茶文化》《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第 4 期) 认为 ,苏轼之于酒 、
茶最重要的是淡化和超越其物理作用 ,而重在其精神性 。
龚延明《岳飞评传》、
王曾瑜《尽忠报国 —
——岳飞新传》 二书 ,从不同的角度传叙了岳飞的生
平 ,后一本书更是密切结合南宋初年的政局 ,深刻地揭示了岳飞这位民族英雄沦为专制腐败政
治牺牲品的悲剧 。史美珩《评岳飞平反的宰相 — ——史浩》《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 6 期 ) 认为 ,
史浩为岳飞平反 ,并稳妥地进行政治军事准备 ,值得肯定 。陈晓莹《宋孝宗治国政策与成效之
评析》《 ( 甘肃社会科学》 第 3 期) 分析了宋孝宗力图改变南宋内忧外患 、 贫弱交加困境 ,以收复
失地 ,富国兴邦的雄心转化为心灰意懒的全过程 。闵正国《江万里与古代书院的爱国教育》

( 江西社会科学》 第 5 期) 认为 ,江万里爱国思想形成于他就读白鹿洞和以后创办书院的时期 。
陈伯强《论朱熹治学上的创新精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第 1 期) 、程勇《简论朱熹的人格美思
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第 4 期) 、
贾玉英和赵文东《略论朱熹的荒政思想与实践》《 ( 河南大学
学报》 第 5 期) 、
张立文《朱熹的“为政以德”与“为政以刑”的思想》《 ( 光明日报》4 月 28 日) 分别
对朱熹的为政思想 、
荒政思想与实践 、 人格美思想及治学上的创新精神进行了研究 。张洁《试
论叶适的军事思想》《( 河北学刊》
第 1 期) 主要从叶适军事思想的立足点 、
主要内容和评价三部
分进行探讨 。
2001 年宋史研究领域是收获的一年 。在宋代财政经济史 、
台谏制度及其运作 、
史料考订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 年第 11 期

与研究 、
南宋史及相关问题等方面都有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研究方法 、
学术观念方面也有可喜
的进展 。包伟民提出的以论题为中心 ,虞云国提出的从运作层面研究制度 ,研究者从对现实关
怀出发的问题意识 ,表明历史学在不断提出供人们思考的问题去认知和借鉴 。

2001 年敦煌史学研究述要
杨宝玉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北京  100732)

  本年度刊发的敦煌史学研究专著共有 10 余部 ,论文 100 余篇 。敦煌史学研究与隋唐五代


史研究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利用敦煌文书进行隋唐五代史研究的论著 ,请参阅《2001 年隋唐五
代史研究综述》。

一、
政治

瓜沙地区政治史 。李正宇《索勋 、 张承奉更迭之际史事考》《( 敦煌文献论集》, 辽宁人民出


版社 5 月) 对 P. 2569 号敦煌文书背所载三首《儿郎伟》中关涉索勋下台 、张承奉上台当年岁末
敦煌官府驱傩仪式的专用歌词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儿郎伟》中的长史当指张承奉而非李弘
愿 ,司马才是指李弘愿 ,并进一步考出此次政变当发生于景福二年九月至十月初旬之间 ,作者
又就政变前后敦煌诸政事作了排比 。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 — ——以 P.
2915 卷为中心》《
( 敦煌研究》4 期 ) 对 P. 2915 号文书所涉及的“河西节度使尚书”、
“公主”、
“夫
人”等进行考证 ,认为写于天复四年的这件文书中的“公主”正是指曹议金的回鹘夫人天公主 ,
“夫人”则指他的原配夫人宋氏 ,因而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应在天复四年以前 。作者
认为曹议金上台即与这场政治婚姻有关 。陈炳应《11 世纪存在过统治瓜沙二州的回鹘汗国
吗? —
——西夏统治瓜沙始年考》《( 敦煌研究》
2 期) 认为西夏自 1036 年攻占敦煌后就一直统治
着该地 ,只是因其要全力对付宋朝和吐蕃 ,故对远离其首都的沙州回鹘实行羁縻政策 ,允许他
们拥有自己的部落组织 、 军队 、
外交权 、
外贸权等 ,因而此间出现“北亭可汗”、“镇国王子”等君
长 ,及瓜沙回鹘有不服甚或反击西夏的想法 ,并能与宋朝自由贸易 ,互通贡使 ,在莫高窟建窟绘
画等都是很自然的 。尽管如此 ,作者认为他们的力量不是很强 ,并没有攻占瓜沙二州城 ,当时
并不存在统治瓜沙二州的“回鹘汗国”。李并成《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 ( 敦煌学与中国史
研究论集 ———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甘肃人民出版社 8 月) 指出西夏统治河西走廊的
近两个世纪间的河西地区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农牧业开发取得诸多成效 ,生产结
构大体上为牧农并重 ,这一地区已成西夏政权与宋 、
辽、金相抗衡的后方基地 。作者同时指出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