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文  史  哲 J OU RNAL OF L ITERA TU RE , HISTOR Y AND PHILOSOPH Y

2002 年第 6 期 ( 总第 273 期) No. 6 ,2002 ( Serial No. 273)

简论中唐以来传统农业的要素生产率
孔  庆  峰
(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与否的标志是要素生产率水平 ,传统生产要素包括土地 、


劳动力 、
畜力 、
农具及
技术 、
水利灌溉等 。中唐至清代要素生产率和产品剩余率的变化轨迹 ,表明我国的传统农业在明代发展到一
个高峰 。在没有新的要素注入而生产技术又长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农业很难再有实质性的进步 ,因此
农业作为最基础的产业部门 ,需要从制度到技术进行根本改造 ,才能有出路 。
关键词 : 传统农业 ; 要素生产率 ; 产品剩余率
中图分类号 : K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1 - 4721 ( 2002) 06 - 0100 - 08

  所谓传统农业经济 ,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生产一般是在人能够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 而


的界定 ,就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 农业更多地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气候的异常变
为基础的农业 ,从经济分析角度看 “传统农业应该 , 化 ,水旱灾害 、
病虫害等都可能导致大规模减产甚至
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 其特征是 : 颗粒无收 ,相反风调雨顺则意味着是个丰收的好年
( 1) 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 ; ( 2 ) 持有和获得生产要 景 ,因此农业产出的起伏变化是很大的 ,很难用一个
素的偏好和动机保持不变 , 即人们没有增加传统使 模型进行精确计量 。另外 , 农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也
用的生产要素的动力 ; ( 3 ) 由于上述原因 , 传统生产 很繁杂 ,不同产品的产量不能简单类比 。在一个以
要素 的 供 给 、综 合 利 用 和 需 求 处 于 长 期 均 衡 状 世纪为单位的长时段中 ,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给
[ 1 ] ( P24)
态。 舒尔茨的界定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并不 农业生产带来的丰歉结果 ,可以认为能够相抵 ,农业
因此否定要素供需的局部变化和短期失衡的发生 。 产出可以正常年景为标准考察 。农业生产的品种尽
由于农民世代使用的那种类型农业要素投资的 管很多 ,但粮食生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直到今天仍
收益率很低 ,因此缺乏必要的刺激 ,使农民通过储蓄 然如此 ,因此对农业产出的考察就集中于粮食 。农
和投资以增加再生产性资本的各种形式的存量 , 农 业的直接要素投入包括土地 、 劳动力 、
畜力 、
农具及
民倾向于并在事实上已耗尽了他们所能支配的包括 技术 , 还有水利灌溉 。畜力 、
农具及技术 、水利灌溉
本身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的有利性 。因此 , 其效率 都是通过人的劳动作用于土地之上 , 因此土地和劳
不可能有质的提高 ,传统农业经济是永远长不大的 。 动是两项主要的投入 。为了分析的方便 , 对于土地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 , 证明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要 的肥沃程度 ,劳动力的勤勉程度 、 运用技术的能力及
素的效率水平及其趋于衰减的必然性 , 从而希望裨 劳动时间的长短都作简化处理 , 即以中等肥沃程度
益于当代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选取中唐以来至鸦片 的土地 ( 中田) 和均质劳动力 ( 勤勉程度 、
熟练程度及
战争前作为考察时段 , 是因为唐朝中期经济结构发 劳作时间都是均等的 ) 作为考察对象 。在以上假定
生重大变化 ,把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存在明显差异的 的约束下 ,我们主要通过两项指标衡量传统农业的
前后两期 ,后期更能体现我国传统农业的典型形态 。 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轨迹 ,一个是土地生产率 ,另一个
农业生产完全不同于标准化的工业生产 。工业 是劳动生产率 。所谓土地生产率亦可叫土地要素报

收稿日期 :2002 - 08 - 25
孔庆峰 (1962 - ) ,男 ,山东曲阜人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100
酬率 ,是指单位土地上的产出量 ,这里我们专指每亩 史学界公认 ,有争议的是唐亩的大小 。依据吴慧的
土地上每年的粮食产量 , 即年粮食亩产量 。劳动生 研究成果 ,唐亩分百步小亩 , 一亩合今市亩 0. 226 ,
产率 ,即指劳动力要素报酬率 ,是以一个完整的劳动 240 步大亩 ( 每步 5 尺 ) , 一亩合今 0. 5437 亩 , 他认
力在一年中的总的粮食生产量为衡量标准的 。此外 为计算唐代亩产量 ,应以百步小亩计 ,那么唐每亩产
作为要素生产率的派生结果 , 产品剩余率的高低及 谷一石 , 相当于今每市亩产谷 2. 6544 市石 , 约为
其变化也是衡量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 345 市斤 。
标 ,因此也被予以关注 。 曹贯一认为唐一亩合今市亩 0. 9 , 则一亩产量
[ 5 ] ( P496)
仅为 85. 8 市斤 。 宁可认为 , 唐一亩合今市亩
一、
土地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
0. 786 ,而每亩产量却不是 1 石 ,而是 1. 5 石 ,则一亩
历代反映粮食亩产量的材料是有限的 , 而同一 [ 6 ] ( P721)
产量折今应为 154 市斤 。
时代的统计数字 ,相差有时又十分巨大 ,同一时代不 在亩积问题上 , 本文认为吴慧先生区分唐代大

同地区更是千差万别 , 此外 , 历代度量衡也极不 小亩是正确的 , 但不同意其以小亩计产量 。唐代授
统一 ,这给较为精确估算带来了很大难度 ,所幸中外 田人均 30 亩 ,应是按小亩计的 ,因为如果是大亩 ,30
学者殚精竭虑已有丰硕研究成果 , 但由于各自选材 亩折合今 16. 3 市亩 , 五口之家 , 约两个壮劳力 , 耕
目的和角度不同 ,计算方法也不尽一致 ,结果却大相 82 市亩地 , 实在忙不过来 。事实上 , 唐代是精耕细
径庭 。②历史记载是不可更改的 , 可以改变的是我们 作 ,而不是粗放经营 ,以小亩实授可以理解 ,小亩 30
的研究方法 ,尽管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要冒很大的 亩合今约 6. 8 市亩 ,五口之家操持 34 市亩地属正常
风险 ,但是为了说明问题 , 此工作不能不做 , 本文力 情况 。另外如果唐政府以大亩授田 , 恐怕也没那么
避先入为主 ,通过尽可能多的搜求相关材料 ,进行冷 多土地可授 。但是唐政府名义上却是按大亩授田
静客观分析 ,在充分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 的 ,这有造势宣传的需要 , 顺理成章 , 计算亩产量也
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 以大亩为准 。如是 , 唐代亩产 1 石 , 合今为 145 市
我们看到的反映唐代亩产量的史料 , 主要有以 斤 ,应为合理 。我们可以用当时的消费水平来反证
下几条 : 这一数字的合理性 ,按公认的消费标准 ,传统社会中
( 1) 代宗时 ( 763 —779)“田以高下 、
肥瘠 、
丰耗为 农村月人均正常消费粮食计精米 35 市斤 ( 城市略
[2 ]
率 ,一顷出米五十余斛”。 ( 卷五十四 《食货》
, 四) 以粟每 低 ,约 32 市斤) ,那么五口之家一年需要 1920 市斤 ,
斗出米 5 升计 ,合每亩产粟 1 石左右 。 34 市亩的产出量是谷 4930 市斤 , 按精米出 米 率
(2) 元和中 ( 813 —814 ) 韩重华在代北屯田 “募
, 60 %计 ,合 2958 市斤 ,可节余 1038 市斤 。
人为十五屯 ,每屯百三十人 ,人耕百亩 ……垦田三千 如果是每市亩产 345 市斤 , 即意味着年总产量
[2 ]
八百五十余顷 ,岁收粟二十万石”。 ( 卷五十三 《食货》
, 为谷 10350 市斤 , 合精米 6210 市斤 , 扣去总消费
三) 这条材料似有矛盾之处 ,如以屯田者共耕田 1950 1920 市斤 ,节余竟达 3840 市斤 , 节余率 62 % , 换言
顷计 ,合亩产 1. 025 石 。如以垦田 3850 余顷计 , 则 之 ,一个劳动力可以养活约 7. 4 人 ,一个农户的产出
亩产仅为 0. 5125 石 。今人研究中吴慧 、
郭文韬 、
陈 可以养活同等规模的三个家庭 ,那么只要有 30 %左
仁端取前义 , 曹贯一取后义 。③ 本人认为应以屯民 右的家庭从事农业 , 就可以养活整个社会 , 对比今
实耕田为准 ,故从前义 。 天 ,我国 70 %的农村人口所产粮食供应全国 , 也才
( 3) 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 ,治河内秦渠 ,溉田千
顷 ,岁收八万斛”, [ 2 ] ( 卷一六四 《崔弘礼传》
, ) 平均亩产项 ① 例如反映宋代南方水稻亩产量的数字 , 有的记载 6 —7 石 ,
记录为 0. 8 石 。 有的则仅为 0. 34 石 。参见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
革命”》,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 期 。
( 4) 唐人李翱说“一亩之田 ,以强并弱 ,水旱之不 ② 例如对宋代北方粮食亩产量的研究结果 ,吴慧是 309 市斤 ,
[3 ]
时 ,虽不能尽地力者 , 岁不下粟一石”。 ( 卷三 《平赋
, 曹贯一是 100 市斤 ,二者相差竟达两倍之多 。数字分别见吴慧著《中
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 1985 年版 , 第 152 页 ; 曹贯一著
书》)
《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 第 619 页 。考
( 5) 杜佑《通典》
载 “营公田一顷”
, “平收一年不
, 虑到耕地的不同生长条件 ,如果气候适宜 ,地力肥沃 ,灌溉条件优越 ,
加之勤劳的农民使用先进的农具和技术 , 亩产量可以达到很高的水
减百石”, [ 4 ] 《
( 历代盛衰户口》) 是平年一般每亩产量 , 当
平 ,反之则极低 ,有一些看起来极端的数字记载 , 可以理解 。但是以
在一石左右 。故亩产谷一石这个数字 , 是比较符合 此当作当时普遍的情况 ,视为一般亩产量显然就有问题了
③ 各家所说请见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第 152 页 。
实际的 。 郭文韬 、 陈仁端著《中国农业经济史论纲》,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按唐代的量制 ,一石合今市石 0. 6 石 ,这一点为 版 ,第 13 页 。曹贯一著《中国农业经济史》第 619 页 。

101
[ 11 ]
刚刚略有节余 , 那么这一数字就很难让人信服 。如 左右 。 田昌五 、
漆侠在其主编的《中国封建社会经
果是 每 市 亩 产 约 86 市 斤 , 则 意 味 着 年 总 产 量 为 济史》第 3 卷 ( 齐鲁书社 、文津出版社 1996 年版 ) 中
2924 市斤 , 合精米 1754 市斤 , 扣去总消费 1920 市 则只列举各地区的参考产量 ,不作判断 ,并且认为一
斤 ,节余为负 166 市斤 , 盛唐时期人们吃不饱肚子 , 宋亩约相当 0. 87 至 0. 9 市亩 ,一宋斤约相当 590 至
居然出现高度发达的文化 ,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 640 克 ,即 1. 18 至 1. 28 市斤 。但这样不便于前后
宋朝粮食生产结构有所变化 , 北方大体还是以 比较 。
粟为主 ,间种小麦和水稻 , 南方以稻为主 , 亦兼种麦 综合以上各家所说 , 本文认为李伯重的研究推
豆 。同时迟至南宋 ,北方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两熟已 断是可信的 ,南北对比 , 水稻产量略高于黍粟 , 也是
经比较普遍 ,只不过在施肥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 ,一 合理的 ,据此 ,宋代南方粮食亩产合今制 1. 32 市石 ,
年两熟的产量不会比一年一熟高出太多 。反映北方 172 市斤 。南北平均亩产加权后为 161 市斤 , ③ 高
旱田粮食亩产的史料主要有 : 于唐代的 145 市斤 。
( 1) 太宗淳化五年 ( 994) 度支判官陈尧叟等奏请 元朝存在时间比较短 , 蒙古族的一些原有落后
于陈 、 许、
邓、颍、
蔡、 宿、
寿春等地兴水利 , 召集军民 社会因素 ,随蒙古军南下而被带到了中原和全国各
屯田 “每屯千人
, , 人给一牛 , 治田五十亩 , ……亩约 地 ,对全国社会经济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加上自蒙
[7 ]
收三斛 , ……七州之间 , ……可得三百万斛”。 ( 卷一 古汗国到元朝前期几十年征战的破坏 , 元朝社会经
七六 《食货》
, 上四)
济只是在一些方面有所进步 , 并没有出现全面大发
( 2) 神宗熙宁三年 ( 1070) 王韶说“渭源城而下至
[7 ]
展的总趋势 。具体到元代一般的粮食亩产量 , 史书
秦州 ,旁河五六百里 ,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 ( 卷一
记载很少 。
《金史・食货志》
记有兴定三年 ( 1219) ,河
七六 《食货》
, 上四) 以上反映的是经营条件比较好的良 [ 12 ]
南亩产 1. 2 石 、1 石、
8 斗 ,平均则为 1 石左右 。 (卷
田情况 ,亩产 3 石谷 。 四十七 《食货》
, 二) 元代中期经过恢复以后 , 北方旱田亩
( 3) 元 二年 ( 1087) 十月 ,河东路经略司干当公 产 ,尽管有所增长 , 也不会太多 , 一般亩产量恐怕不
事陈敦复言“本路近筑堡寨 ,自麟石至富延南北仅三 过 1 石 , [ 13 ] ( 卷七) 与过去的 1 石基本相同 , 但元石大
百里 ,田土膏腴 , 若以厢军及配军营田 , 一千顷可入 于宋金 ,一元石合宋金石 1. 429 石 ,合今 0. 94 市石 ,
[8 ]
二十万石”。 ( 卷七七 《食货》
, ) 这是根据垦田条件进行
123 市斤 。江南水田种稻产量较高 , 大体是亩产接
的估算 ,合亩产 2 石 。 [ 14 ]
近 2 石 , 个别地方 , 如太湖流域 , 有亩产 3 石的 。
( 4) 治平三年 ( 1066) “河北屯田三百六十七顷
, , ( 卷九十三 《食货》
, 一) 如按南方稻产量与北方麦粟亩产
[8 ]
得谷三万五千四百六十八石”。 ( 卷七七 《食货》
, ) 合亩
之比为 1. 66∶1 ( 地税 : 中田 3 升 ,水田亩 5 升 ) 计 , 则
产 0. 97 石 。 合亩产 202 市斤 。全国加权平均合今亩产 174 市
(5) 张方平说“畿甸 ( 指开封府地区 ) , 大率中田 斤 , ④ 比唐宋都有进步 。
[9 ]
亩一石”。 ( 卷十四 《食货论》
, 《税赋》
, )
明时北方大都仍是麦粟复种 , 南方稻麦两熟比
对以上数字进行简单处理 ,去掉最高和最低 ,然 较普遍 ,新的高产作物品种玉米和番薯大面积引种 ,
后算术平均 ( 因数字残缺 , 无法加权 , 只能估算 ) , 即 由此大家公认亩产量比以前提高 。
为 1. 5 石 , 宋一亩合今 0. 9 亩 , 宋石合今市石 0. 66
石 ,相当于今每市亩产谷 1. 08 市石 ,约为 142 市斤 , ① 漆侠依据的有关史料各只有一条 : 一为《宋会要辑稿・ 食货
略低于唐代水平 。 篇》载 ,高宗绍兴七年 (1137) ,仇佑上疏说 ,明州广德湖未废时 “七乡 ,
民田 ,每亩收谷六 、 七石”。另一条引高斯得《耻堂存稿・卷五》宁国府
关于南方水田粮食亩产 , 各史家研究结果很不 劝农文所载 ,浙右苏湖一带 “上田一亩收五六石
, ,故谚曰‘苏湖熟 ,天
一样 。漆侠认为亩产六七石 , 或五六石 。① 吴慧综 下足’。 ”参见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过程中的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
, 1986 年第 1 期 , 及漆侠《宋代经
合 9 条史料认为亩产稻 4. 5 石 , 合今 2. 93 市石 , 约 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50 页 。
[ 10 ] ( P160)
381 市斤 。 曹贯一认为每亩产稻谷 3. 03 石 , ② 其依据的材料主要是 : 王炎著《双溪类稿・ 卷十一》上林鄂州
书 ,其中谓“湖右之田 , ……膏腴之田 ,一亩收谷三斛 ,下等之田 ,一亩
约为 2. 2 市石 , 即亩产约为 286 市斤 。② 以上结论 二斛”。参见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都是依据较高亩产量的记载作出的 , 故明显偏高 。 年版 ,第 619 页 。
③ 据《文献通考》 卷四 ,引范仲淹《中书备对》有关材料 , 北宋神
李伯重主要依据《重修琴川志》的材料 , 对嘉熙时 宗时全国垦田共 461. 65 万顷 ,东南九路占 64 %弱 ,北方占 36 % 。用
( 1237 —1240) 常熟一带的学田 、
职田 、
义役田 ( 为中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 南北方平均粮食亩产 = 172 ×64 % +
142 ×36 % = 161 市斤 。
等田) 的亩产量的研究结论是 ,即使到南宋时期生产 ④ 由于缺乏南北垦田比例数 , 权重随南宋和金 : 南北各 64.
有了进一步发展后 , 江南稻谷平均亩产量不过 2 石 44 %和 35. 56 % 。参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 164 页 。

102
先看南方水田亩产量 。据汪应蛟《海滨屯田疏》 殊的高产与低产不算 ,一般说来 ,年景最好的亩产为
说 ,水田种稻 ,粪多力勤者 ,亩收四五石 ,一般亩收三 230 —240 斤 , 中等收成为 170 —180 斤 , 下等所获在
[ 15 ]
石 ; 旱田种豆或旱稻 , 有水灌溉 , 亦亩收一二石 。 [ 19 ]
120 斤左右”。 黄先生的考证更为精确一些 , 故从
( 卷八 《农事》) 这虽然是指天津军民屯田生产情况 , 但
, 之 ,按两年三熟制 ,中等收成则为 255 市斤 。在此基
同为水田亩产 , 南北差距不会太大 。顾炎武《日知 础上考察全国平均亩产原粮 , 只须按南北垦田的比
录》说“
: 吴中 ( 今江苏苏州市及松江县一带) 之民 ,有 例作权重就可算出 , ③ 大约合今 323 市斤 。这是鸦
田者什一 ,为人佃作者十九 。 ……岁仅秋禾一熟 ,一 片战争以前的数字 。
[ 16 ]
亩之 收 不 能 至 三 石 , 少 者 不 过 一 石 有 余 ”。
( 卷十) 其意是一般亩产稻谷 2 —3 石 。
《上海县续志》 二、
劳动力要素的产出水平及其变化
中谈到 : 上海地分三等 “中乡”
, “每亩收或一石五斗 , 每个劳动力的产出水平 , 是在确知粮食亩产量
[ 10 ] ( P168)
不足者有之”。 这是指米 , 折成稻就是二石 的条件下 ,根据人均占有耕地的多寡推算出来的 ,因
多 , 与顾氏所说相合 。稻麦复种 , 稻的产量一般二 此也同样面临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统计上的一些障
石。 《日知录》引洪熙元年周干说 :“如吴江昆山等 碍 ,也尽可能依客观材料合理分析 。
田 ,亩 旧 税 五 升 , 小 民 佃 租 富 室 田 , 亩 出 私 租 一 先看唐代劳动生产率 。依据上述分析 , 五口之
[ 16 ]
石”。 ( 卷十) 什五之租 , 亩收当为二石 。又明末清
家折合 2 个劳动力 , 耕种 34 市亩 , 总产谷 4930 市
初桐乡经营大地主张履祥说 “
: 田极熟 ,米每亩三石 ,
斤 ,即是平均每个劳动力年产谷 ( 原粮 ) 2465 市斤 。
[ 17 ]
春花一石半 , 然间有之 。大约共三石为常耳 。 ”
这说明唐代农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
( 下篇) 这是说稻麦相加亩产 3 石 。对以上史料综合
但并不意味着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超越 , 它只是恢复
估算 ,水田稻麦复种亩产可定为 2. 5 石 。一般而言 ,
了汉代较盛时期的水平或稍有超越 , 这是经过长达
稻麦复种高于单种一季晚稻 , 据吴慧估算大约高
( P170)
近 400 年的分分合合 、
战战和和之后 ,在传统的农业
10 % , [ 10 ] 即是说单种一季晚稻合 2. 27 石 。综
生产经验与技术指导利用下 , 重新达到了汉代盛时
合其他因素 ,江南水田每市亩产原粮为 2. 25 石 , 合
的生产水平 。
今 2. 3 市石 ,301 市斤 。① ( 稻每市石按 130 市斤计 ,
关于宋代农业劳动生产率 , 在已知每亩产量的
豆麦按 140 市斤计 , 加权平均为 131 市斤 。明代 1
条件下 ,只要弄清楚户均 ( 人均) 占有多少耕地 ,就很
石合今 1. 02 石 ,1 亩合今 0. 9216 市亩) 。明代南方
容易算出来 。通常所用的材料是 : 北宋神宗元丰时
亩产比前代大幅度增长 , 主要因素就是水稻单产提
( 1082) 垦田面积为 461. 65 万顷 , [ 20 ] ( 卷四 《田赋》
, 四) 而
高 ,同时复种指数提高 ,两个方面在交互作用 。
全国户数 ,公元 1110 年 ( 徽宗大观四年) 为 2088. 23
北方旱田亩产量比元代也有增加 。据《河间志》
万户 [ 20 ] 。( 卷十一 《
, 户口考》) ( 人口数后于垦田数 28
卷三 记 载 :“一 夫 耕 田 四 五 十 亩 , 亩 收 麦 一 石 以
年 ,后者估计在这短时期内不可能有多大变化) 垦田
”[ 10 ] ( P173) 参较汪应蛟所说的亩收一二石 ,总的说
上。
面积如即按461. 65万顷计算 ,合市亩为415. 49万顷 。
来是以一石为常 。北方普遍两年三熟 , 那么每年亩
吴 慧 据 此 推 算 平 均 每 户 占 有 耕 地 约 20 市
产当为 1. 5 石 , 合今 1. 53 市石 ,207 市斤 。南北亩 [ 10 ] ( P164)
亩。 其实这两个数字都值得推敲 , 垦田数出
产加权平均为 254 市斤 。② 这已经比唐宋有了较大
自元丰时的《中书备对》, 它是三司使关于财政收支
提高 。
情况向皇帝所作的报告 , 着眼于政府从田地中实际
清代的农业生产水平 , 主要考察鸦片战争以前
征收到的赋税 ,垦田数是根据赋税收入折算的数字 。
的情况 。迄今中外学者对江南水田亩产的估算 , 至
当时大量垦田并没有纳税 , 因此实际的垦田数当大
为详尽和丰富 ,比较权威的看法 ,一个是吴慧的推算
大超过这个数字 , 据田昌五 、
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
平均 2. 695 石 , 合今 3. 03 石 , 397 市斤 ; [ 10 ] ( P172) 另
一个是史志宏的推算 ,认为一般为2. 55 石 ,合今 373
[ 18 ] ① 南方各种粮食的种植面积 ( 含复种 ) 比例为 : 一季晚稻为
市斤 。 二者计算方法基本一致 , 而史志宏依据材 75. 6 %( 亩产 2. 27 石) ,其他稻为 24. 4 % ( 亩产 1. 8 石) , 麦为 7. 8 %
料更为丰富 ,考订更为细致 ,本文认可后者 。关于北 ( 亩产 0. 7 石) ,豆类为 5. 6 % ( 亩产 0. 7 石) 。对以上数字加权平均
得折合今量为亩产原粮 2. 97 市石 , 合 389 市斤/ 市亩 。比例数参见
方旱田平均亩产吴慧估计为 303 市斤 , 史志宏认为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 172 页 。
只有 157 市斤 。黄冕堂先生以曲阜孔府档案所载鲁 ② 明代南方与北方的垦田数占总垦田数的比例 , 分别为 50.
21 %与 49. 79 % 。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 173 页 。
西南地区亩产为典型 , 再结合河北 、河南 、
陕西三省 ③ 依乾隆四十九年的数字 , 南方垦田占 55. 5 % , 北方占 45.
的资料 ,认为“整个华北地区的农田单产 , 除去极特 5 % 。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 181 页 。

103
会经济史》 考订后的数字为8. 33 亿亩 , 合今约 7. 2 亿 见疑义 。但是对后一数字的真实性 ,史界看法不一 ,
[ 21 ] ( P50)
市亩 。 梁方仲 、
吴承明 、樊树志 、
田昌五 、
漆侠 、
曹贯一 、宁可

人口数也存在问题 。宋代每户人口数都较少 , 等基本认可 。 另有不少论者如吴慧 、 黄仁宇 ③ 等
历年未有超过 3 人的 ( 一般在 2. 06 —2. 30 人之间) , 认为该数字偏高 ,大约有两亿亩湖广等地区的虚数 。
神宗元丰六年 ( 1083) 每户口数竟只 1. 45 人 ,如此算 本文从前者 ,理由是 : 明代的统治疆域远大于两宋 ,
来人均耕地 13. 8 市亩 ,字面看宋代人均土地比唐代 经过 200 多年的奖励垦辟 ,当不至于比宋代还少 ,尤
有大量增加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固然宋代前期垦田 其不会减少 2 亿亩以上 ; 万历时张居正抱“破家以利
数增长速度快于户口增长速度 , 从太宗端拱至神宗 国”
的决心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 对清丈土地极为
元丰初年 90 年间 , 北宋总户数增加了 155. 2 % , 大 重视 ,规定“有自首历年诡占及开荒未报者 ,免罪 ; 首
[ 21 ] ( P34 ,50) [ 22 ]
体同一时期 ,垦田数增加了 308 % 。 这仍然 报不实者连坐 ; 豪右隐占者发遣重处”。 ( 卷二十四)

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 每户口数统计规模过小是问题 在此严厉政策下 ,大量以前隐瞒的土地被清出 ,是很


的实质 。还是同一时期 , 总户数尽管增加了 155. 自然的事情 ( 而虚报则无必要 ) , 樊树志根据各布政
(
2 % ,而口数只增加 66. 9 % ,[ 21 ] P23 - 24) 这是不能让 司的上报数字汇总得 758 万顷 , 这个数字应该是真
人理解的 ,不足两人的家庭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历 实的 ,另外泰昌以后实录记载的数字为 744 万顷 ,可
来史学界对宋代户口比例问题就有疑问 , 只是还没 作为佐证 。至于人口 6070 万的记载 , 公认是偏低
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 由于宋代的户口统计制度与它 的 ,按照对中国人口史素有研究的何炳棣的考证 ,万
[ 23 ] ( P278)
的赋役制度有密切关系 “分户五等
, ,以两税输谷帛 , 历年间的人口已经达到 1. 3 亿以上 。 其实明
以丁口供力役 。[9 ]
” ( 卷三) 主户缴纳夏秋两税的数额 , 朝前后期是有明确的承续关系的 ,200 年的和平稳
是根据土地的多少 、 好坏确定的 ; 其所负担的差役 、 定必然使人口和耕地大量增加 。
夫役的等级 、 种类 ,亦根据财产的多少以及男丁的有 即依上述万历时耕地 758 万顷 , 人口 1. 3 亿计
无来确定 。因此政府关注的首先是人户财产 , 其次 算 ,明代人均耕地 5. 83 亩 , 明 1 亩合今 0. 96 市亩 ,
才是丁口 ,至于人户家中是否有妇女 ,对于赋税的征 即为 5. 37 市亩 。五口之家 , 耕地 26. 87 市亩 , 总产
收 ,差役 、夫役的差派 , 没有任何关系 , 所谓“女口不 粮食 6824 市斤 , 每户按 2 个劳动力计 , 平均每个劳
[ 20 ]
须通勘” ( 卷十一 《户口考》
, ) 即是此意 。这样看来 , 宋 动力生产原粮 3412 市斤 。
代户口统计中的口 ,应只包括男口 ,假定户数统计是 清代农业劳动生产率 ,同样依据人均耕地推出 。
可靠的 ,那么总人口应至少再增加一半 ,如取统计每 清朝雍乾之际人口总数 1. 6 亿 ,耕地总数 900 万顷 ,
户人口的平均值 2. 15 ,再乘以 2 ,则实际每户口数为 人均耕地 5. 6 市亩 , 鸦片战争前夕 , 人口 4. 128 亿 ,
4. 3 人 ,户均耕地 34. 4 市亩 , 人均耕地 8. 02 市亩 , 耕地总数 1147 万顷 ,人均耕地 2. 8 市亩 。④ 以后一
而不是 13. 8 市亩 。对照五口之家折合 2 个劳动力 , 组数字推算 ,平均每户约五口人 , 两个劳动力 , 共耕
4. 3 人应为 1. 72 个劳动力 , 耕种 34. 4 市亩 , 总产 地 14 市亩 ,产粮 4522 市斤 ,每人产 2261 市斤 。
稻、谷 5538 市斤 ,既是平均每个劳动力年产谷 3220 下面对上述各代要素报酬率作表总结 ( 见表
市斤 。 一) : 就土地生产率来讲 , 从唐中期到鸦片战争前夕
根据以上推算 ,两宋农业生产水平 ,无论土地生 ( 742 —1839) 共 1097 年 ,从 145 市斤增至 323 市斤 ,
产率还是劳动生产率都比唐代有所提高 ,其中土地生 年均 增 长 0. 073 % 。其 中 从 唐 中 期 至 明 中 后 期
产率增长 11 % ,劳动生产率则增长 31 % ,劳动生产率 ( 742 —1578 ,约 836 年 ) , 呈梯次递增 , 增幅较小 , 只
提高幅度更大 ,社会总剩余的规模扩大了很多。发展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农业技术的进步、 耕地面 ① 梁方仲先生根据 《明实录》 和《大明会典》对明代各朝的户、 口
及田地数制成详尽的表格明示之 ,该处数字即采自此表。见梁方仲著
积的扩大和南方水稻的大面积种植等因素。 《经济史论文集补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61 —82 页。
至于元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情况 , 因无史料记 ② 分别参见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第 80 页 ; 许涤新 、 吴
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 第 40 页
载 ,只好从略 。 ( 该书估计数还要高些 ,为 7. 842 亿亩) ; 樊树志《万历清丈述论》, 载
明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如何呢 ? 先要弄清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1984 年第 2 期 ; 田昌五 、 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
会经济史》,第 4 卷第 15 页 ; 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第 752 页 ; 宁
楚明代的垦田面积和人口规模 , 明初洪武年间耕地 可《中国经济发展史》,第 1341 页 。
约 387 万顷 , 人口 5830 万 , 万历六年 ( 1578 ) 耕地 ③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第 173 页 ; 黄仁宇《十六世
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第 71 页 。
701. 39 万顷 。① 考虑到洪武朝对土地清丈和黄册登 ④ 各家所说相差不多 , 此处依据田昌五 、 漆侠主编《中国封建
记的严格认真 ,前两个数字是可信的 ,近人研究也未 社会经济史》第 4 卷第 469 页所考数据 。

104
有 0. 0677 % ,扣去重大灾害和王朝更替时期的战乱 位面积产量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 , 粮食总量也有了
与恢复年份约 1/ 3 的时间 , 用 560 年的正常年景计 大幅度增加 ,但是人均却明显下降了 ,表面看这有人
算 ,年均增长为 0. 10 % ,这说明 ,一方面传统农业经 口增加的原因 ,由于人口的增长更快 ,完全抵消了物
济一直在发展着 , 另一方面这发展又是极缓慢的 。 资财富增加的成果 , 其后果是导致对土地的乱垦和
但是从明中后期到清中叶 ( 1578 —1839 ) , 扣除战乱 对植被的破坏 ,社会矛盾激化 。由于土地的减少 ,既
等异常年份 90 年 , 剩下的约 170 年的和平稳定时 有土地收获量的提高又更加依赖于劳动人手的增
期 ,粮食亩产量从 254 市斤增至 323 市斤 ,年均增长 加 ,从而进一步刺激生育率 ,这就是恶性循环的所谓
率提高到 0. 14 % ,这可以视为在传统经济结构和要 “马尔萨斯陷阱”。但是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 , 问题
素供给允许的条件下 , 我国农业生产能够达到的最 的实质不在人口数量 ,而在经济增长 ,现在全球人口
高峰 。在以后进入半殖民化的屈辱时代 , 已经失去 已突破 60 亿 ,生活水平比 200 年前却不知高出多少
正常发展的条件 , 这里不作比较 。但同我国目前引 倍 。尤其是明清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发生在传统经济
入现代经济制度 ( 还只是部分的) 和现代化生产条件 与政治制度陷于僵化 、 社会经济有效增长停滞之后 ,
以后的生产水平相比 , 差距是显然的 。在趋向于现 而不是之前 。对于个体农户来讲 , 抵御收益递减和
代经济制度的背景下 , 加之机械化 、 化肥 、农药和基 增加收益总量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增加劳动人手 。
因技术的作用 , 正常年景的亩产量单产都能达到 刘易斯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
1000 市斤左右 ,当然较少劳动力投入的欧美这一数 他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数量对于粮食供应具有
字要低些 ,大约低 10 % —30 % 。 决定性影响的说法 。 [ 25 ] ( P338)
所以 , 还是应从传统经
表一 : 要素报酬率水平及变化表 济结构的效率去找原因 。
人口 耕地 人均耕地 土地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朝代
( 万人) ( 百万市亩) ( 市亩/ 人) ( 市斤/ 市亩) ( 市斤/ 劳力)
三、
产品剩余率及其变化
唐朝 6230 424 6. 8 145 2465 要全面了解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 还必须
宋朝 8979 729. 7 8. 02 161 3220 确知农户的产品剩余率 , 所谓产品剩余率是指全部
元朝 — — — 174 — 农产品在满足农户 ( 自耕农) 自身消费 ( 包括自用 、

明朝 13000 698. 6 5. 37 254 3412 料、种子等 、
) 向国家缴纳赋税之外的剩余比例 ,这部
清朝 41280 1147 2. 8 323 2261 分剩余产品 ,理论上讲即是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的
  劳动生产率的情况是 : 唐宋时期有较快发展 ,宋 部分 ,农民通过出卖剩余农产品以换取农具 、耕畜 、
明时期几近停滞 ,到鸦片战争前已经是大大下降了 。 衣料 、家具和副食等生产或生活资料 。产品剩余率
这与人地矛盾的激化有直接关系 , 在生产条件没有 的高低既是衡量某个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指
得到极大改观的情况下 ,人口的大量增加 ,人均耕地 标 ,在某种意义上还代表了产品商品化的程度 。
的减少 — ——即在等量土地上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超过 唐代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户占有耕地 34 市亩 ,每
需要的量 ,意味着劳动产出水平的下降 ,同时意味着 亩产粮 145 市斤 ,全年粮食总收入为 4930 市斤 。其
人均占有粮食的减少 。依据前面的数据 ,唐 、 宋、 明、 必要的支出为 : ( 1) 全家 5 口的口粮为 3480 市斤 ( 以
清各代粮食产出总量分别为 615 亿市斤 、 1175 亿市 每人 每 年 平 均 需 原 粮 696 市 斤 计 ) , 占 总 收 入 的
斤、1774 亿市斤 、 3705 亿市斤 。以唐代为基准 ,宋增 70 % 。( 2) 赋税 : 租庸调及户 、
地税交纳的有粮食 、
长了 91 % , 明增长了 188 % , 而清则增长了 502 % 。 绢、 布及钱币等 , 这里主要计交纳的粮食包括租 2
但是绝对量的增加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 , 还要看增 石 ,地税 0. 8 石 ,共计 2. 8 唐石 ,合今 225 市斤 ,占总
长的原因和人均量的变化情况 。如果说清以前粮食 收入的 4. 5 % 。 ( 3 ) 再生产用粮 。种子每亩以 3 市
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垦地的增加 , 清代更多的 斤计 , 共 102 市斤 。耕牛以一头计 , 饲料需 3 唐石 ,
则是靠劳动力的投入 , 据吴承明估算清代劳动力的 合 241 市斤 。共 343 市斤 , 占总产量的 4. 9 % 。以
贡献率达 80 % , 新垦地的贡献率则只有 20 % , 而清 上三项共计 4048 市斤 , 占总产量的 82 % , 也就是
[ 24 ] ( P190)
以前的这一组数字正好是颠倒过来的 。 唐、 说 ,每个农户的剩余产品率为 18 % 。
宋、明、 清各代人均占有粮食分别为 980 市斤 、 1308 用同样方法可以继续推算出宋 、 明、 清各代每农
市斤 、1364 市斤 、 897 市斤 。仍以唐代为基准 , 宋增 户的剩余产品率 。宋代每农户 ( 4. 3 人) 粮食总收入
长了 33. 5 % ,明增长了 39. 2 % ,清则下降了 8. 5 % 。 5538 市斤 , 自食 2992 市斤 , 种子 104 市斤 , 饲料仍
清代和前面各代相比 ,比例极不相称 ,尽管清代的单 以 241 市斤计 。宋代赋税主要是两税 , 合计征收额
105
大约是全部收获物的十分之一 。① 但是两税只是正 高峰 。
税 ,正税之外 ,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 总的税负要 以我国传统农业的产出水平与同时期的欧洲相
比较唐代重的多 ,为此我们粗略计加一倍 ,总赋税负 比 , 显然要先进得多 。甚至欧洲人也承认 , 至少在
担为 1108 市 斤 。那 么 总 收 入 减 去 各 项 支 出 , 剩 “13 世纪 ,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复杂 、
高级的农业 ,
[ 28 ] ( P23)
1093 市斤 ,剩余产品率为 19. 7 % 。 惟有印度可与之相提并论”。 欧洲直到 10 世
明代每农户 ( 5 人) 粮食总收入 6824 市斤 ,自食 纪时才开始有了遍及全欧的农业扩展 , 这种农业是
3480 市斤 , 种子 81 市斤 , 饲料 241 市斤 ,16 世纪中 种植与放牧紧密结合的 , 耕作制度是休耕制和粗放
期包括田赋正额 、 加耗 、附加税以及一部分田出之 经营 ,因此产量水平很低 ,在 9 世纪时平均收成很少
役 ,还有并入地亩之中的无法征收项目 ,一般占到产 能超过 2∶
1 的比例 ,在 13 和 14 世纪 ,大部分欧洲农
量的 10 %左右 , 但是明代赋税额各地高低不一 , 在 民的 粮 食 收 成 才 达 到 所 播 种 子 的 3 倍 到 4
长江 三 角 洲 发 达 地 区 , 税 额 接 近 农 业 收 入 的 [ 29 ] ( P154)
倍。 甚至法国直到 18 世纪末期 “
, 如果收获
(
20 % , [ 26 ] P226) 总平均下来 , 取 15 % 的征收率 , 则需 [ 30 ] ( P40)
能达到播种的 3 —6 倍 , 人们就很满意了”。
1023 市斤 , 总收入减去各项支出 , 剩 1999 市斤 , 剩 这个比例低得让人不可相信 , 但又确是事实 。即使
余产品率达 29 % 。 英国产量水平相比于欧洲大陆已经很高 , 在 13 和
清代每农户 ( 5 人) 粮食总收入 4522 市斤 ,自食 14 世纪收获率 ( 收获量与种子的比率 ) 也不过 5 —6
仍 3480 市斤 , 种子 42 市斤 , 饲料还为 241 市斤 , 清 [ 31 ] ( P87)
倍。 在有了很大发展的 1750 年 , 小麦达到每
代赋税额相对较轻 , 根据梁方仲和王业键等专家的 英亩产量 8 蒲式耳 , [ 32 ] ( P218) 按 1 英亩等于 6. 13 市
考证 , [ 27 ] ( P210) 至多相当于平均亩产的 3 —4 % , 这与 亩 ,1 蒲式耳小麦等于 27. 22 公斤 ,换算过来仅仅为
前列各代和当时其他国家相比都是相当低的 , 即以 每市 亩 产 量 76 市 斤 ( 收 获 量 已 经 是 播 种 的 十 几
3. 5 %计 ,合 158 市斤 ,即便如此 ,其剩余产品量也是 倍 !) 。至于劳动生产率 ,1650 年英国一个农业工人
有限的 , 仍用总收入减去各项支出 , 仅剩 601 市斤 , 生产的粮食仅可以供养 1. 5 个非农业人口 ,1800 年
剩余产品率约为 13 % 。 为 2. 5 人 ,到 1860 年为 6 人 。同一时期英国人均产
对上述粗略推算的剩余产品率需要作一说明 , 量比 爱 尔 兰 、荷 兰 、德 国 、比 利 时 、法 国 还 要 高 出
一是由于史料的匮乏 ,各项数字很难做得精确 ,但是 [ 32 ]
40 %至 50 % 。
( P76)

计量方法是一致的 ,所以能使我们看出纵向变化 ,目 中欧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根源于中世纪粗放的


的亦在此 ; 二是这个剩余率实际上是农户的最大剩 “休闲农法”
无法同精耕细作的“中耕农法”相提并
余产品率 ,真正可用以积累或改善生活的剩余产品 , 论 。中国传统农业讲究垄作 、
条播 、
中耕三位一体的
应当是小于这一剩余产品率的 。在各项支出中 , 赋 技术 ,远胜于西欧中世纪农业撒播 、
不中耕的无序状
税不可不交 ,种子饲料不可不备 ,只有口粮数是具有 态 。这种世界上极典型的精耕细作从战国到明清处
伸缩性的 。在剩余产品不足以应付正常和非正常的 于持续发展之中 , 所以能够使单位面积产量在当时
支出时 ,农户必然通过“缩食”, 即减少口粮数来应 的技术条件下达到很高的水平 。
急。 但是另一方面 , 我国的精耕细作更主要的表现
显然 ,就剩余产品率来说 , 明代为最高 , 以下依 和发展趋势是“粪多力勤”式的劳动集约 , 农业生产
次为宋 、唐、
清 ,这与劳动生产率的排序是完全一样 工具并没有同步改进 ,在宋元时代达到高峰后 ,就基
的 。或许这还不足以说明各代的农业经济和商业发 本上停滞不前了 , 结果在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提高
达程度也是这样一个顺序 , 因为农户剩余产品的多 的同时 ,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的提高 ,甚至停滞和倒
寡受国家赋税高低的影响很大 , 用清代和宋代相比 退 。这与小农经济和人多地少的状况发展到一定的
就一目了然 ,因此农户剩余产品率并不等于国家总 阶段 ,已经缺乏改进农业工具 、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足
的剩余产品率 ,因此也难于准确反映经济结构的效 够的动力不无关系 。
率 。此外 ,农户剩余产品一般在地方小市场上完全 尽管在长达千年的时间内 , 我国农业的发展成
出于调剂余缺的目的而出售 ,尽管变成商品 ,它的商 就远高于欧洲 ,但是这种发展成就有着明显的时效
业和经济意义也不大 。但是普通农户的剩余率提 性 。我国粮食平均亩产量最高出现于 19 世纪 30 年
高 ,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在既定条件
下使总产出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按照这一标准 , ① 依据田昌五 、
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 4 卷第
我们大致可以认为传统农业经济在明代发展到一个 170 页所考数据 。

106
代 ,为 323 市斤 ,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剩余率最高皆出 1998 (2) . 李伯重 .“选精”、
“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J ] . 中
国社会科学 ,2000 , (1) .
现于 16 世纪 80 年代 , 分别为 3412 市斤和 29 % 。
[ 12 ] 金史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考虑到清代粮食亩产的高水平是以边际劳动生产率
[ 13 ] 续文献通考 [ M ] .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1936.
的大幅度减低为代价的 , 要素总体收入水平在明代 [ 14 ] 元史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6.
中叶达到高峰 ,这意味着之后中国的传统农业是明 [ 15 ] 农政全书 [ M ] . 台北 : 台湾商务印书馆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

显处于衰落之中 。在没有新的要素注入 、 技术状况 [ 16 ] 顾炎武 . 日知录 [ M ] . 长沙 : 岳麓书社 ,1994.


[ 17 ] 张履祥 . 补农书校释 ( 陈恒力校释 ) [ M ]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长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农业已经没有了出路 。
1983.
欧洲传统农业是在远低于中国的发展水平上被工商
[ 18 ] 史志宏 . 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 [J ] . 中国经济史
业超越和改造的 , 17 世纪已经有了现代农业的雏 研究 ,1989 , (2) .
形 。而中国却持续了四百多年的衰落期 ,直到今天 , [ 19 ] 黄冕堂 . 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 [J ] . 文史哲 ,1990 , (3) .
在广大农村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仍能看到传统耕作 [ 20 ] 文献通考 [ M ] .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1936.
[ 21 ] 田昌五 ,漆侠 .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 第 3 卷 [ M ] . 济南 : 齐鲁书
方式 、
组织方式 ( 手工操作 、
分散经营 ) 的大量存在 。
社 ,1996.
要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 ,提高要素生产率水平 ,就
[ 22 ] [ 明 ] 神宗实录 [ M ]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影印本 .
要根据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特点 ,因地制宜 ,通过大 [ 23 ] [ 美 ] 何炳棣 . 中国人口研究 :1368 —1953[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
规模的物化技术的引进和改造 , 在不放弃精耕细作 版社 ,1985.
的前提下 ,使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持同步提 [ 24 ] 许涤新 ,吴承明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 M ]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高。 1985.

参考文献 : [ 25 ] [ 英 ] 阿瑟・刘易斯 . 经济增长理论 [ M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9.

[ 1 ] [ 美 ] 西奥多・W・舒尔茨 . 改造传统农业 [ M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 26 ] [ 美 ] 黄仁宇 .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 M ] . 北京 : 三联

1987. 书店 ,2001.

[ 2 ] 新唐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4. [ 27 ] 梁方仲 . 中国历代户口 、


田地 、
田赋统计 [ M ]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

[ 3 ] 李翱 . 李文公集 [ M ] .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影印明成化刊本 ,1934. 版社 ,1980. 王业键 . 清代田赋在财政上的重要性 [J ] . 中国史研

[ 4 ] 杜佑 . 通典・食货典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究动态 ,1980 , (7) .

[ 5 ] 曹贯一 . 中国农业经济史 [ M ]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 28 ] [ 美 ] 戴维・S. 兰德斯 . 国富国穷 [ M ] . 北京 : 新华出版社 ,2001.

[ 6 ] 宁可 . 中国经济发展史 [ M ] . 北京 :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 29 ] [ 意 ] 卡洛・M. 奇波拉 . 欧洲经济史 : 第 1 卷 ( 中世纪时期) [ M ] .

[ 7 ] 脱脱 . 宋史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7.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8.

[ 8 ] 宋会要辑稿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原稿缩印本 ,1957. [ 30 ] [ 法 ] 马克・布洛赫 . 法国农村史 [ M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7.

[ 9 ] 张方平 . 乐全集 [ M ] .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影印本 ,1934. [ 31 ]Dvids : English History Papers[ M ] . London :1956.

[ 10 ] 吴慧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 M ]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5. [ 32 ] Hu De2sheng. Industry Revolution[ M ] . London :1992.

[ 11 ] 李伯重 .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 [J ] . 中国农史 ,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lementary Productivity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ince Mid - Ta ng Dynasty
KON G Qing2feng
( College of Econom ics , S handong U niversity , Ji nan )
Abstract : The elementary productivity is t he standard for t 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y. Traditional productive
elements include land , labor , stock force , dead stock , technology and irrigation. The change of elementary productivity and produc2
tive surplus rate from t he mid - Tang to t he Qi ng dynasty demonstrated t hat Chin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developed to its peak in
t he M i ng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can hardly make any substantial progress if t here is no new element input or no change
in productive technology. Therefore , as t he most basic sector , agriculture need a radical reform bot h in institution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 Elementary productivity ; Rate of productive surplus

[ 责任编辑  李平生 ]   

1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