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目 录

前 言 ……………………………………………………………………1

摘 要 ……………………………………………………………………3

Abstract …………………………………………………………………4

一、问题的提出 …………………………………………………………6

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7

(一) 人际关系…………………………………………………………7

1、人际关系的概念 ……………………………………………………7

2、人际关系的作用 ……………………………………………………9
(二)心理健康 ……………………………………………………10

1、心理健康的概念……………………………………………………10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1
(三)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3

三、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14

(一)中学生心理特点及人际关系特点 ……………………………14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状 ………………………………17

(三)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9

1、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0

2、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2

3、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9

4、中学生与网络的关系………………………………………………29

1
四、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引导………………………………35

(一)形成有益的社会环境………………………………………………35

(二)发挥高效的学校教育………………………………………………35

(三)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 …………………………………………… 36
(四)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37

注 释………………………………………………………………41

参考文献……………………………………………………………43

后 记………………………………………………………………45

2
前 言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

与探讨。许多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且心理问题有逐年上

升的趋势。中共中央 199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

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育部 1999 年发

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从 2000 年秋季开始,所有学

校都要开展或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将日渐成为我

国广大中小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一,它也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任务。

受当前我国教育模式、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可

以归类在学习、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个性四个方面。其中人际关系是中学生中反映

最多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其他方方面面。在一项有关挫折情况的

调查(向守俊,2001)中发现,4.86 %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是他们碰到的

最大挫折之一,仅次于学习 。还有研究发现,10.8 %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

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症状。

现代医学、心理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

认知能力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

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

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甚至

酿成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认为,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关键期。

当然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无故产生的,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指出,家庭、学

3
校、社会以及个体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即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体因素与情境交

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地、规范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试图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中学生人

际关系的特点,以及如何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其加以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4
摘 要
人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建立的可觉察到的直接而稳定的心理上的

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关系之一。青少

年的心理健康是他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许多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且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人

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对中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在

理论上和教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

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学生

心理健康地发展。

本研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文献法,对目前中学生人际关系的

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当代社会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1)友

谊占据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2)交友标准上,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标的一致

性(3)团体现象突出(4)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5)易与父母产生隔阂。教育引导的

主要措施如下:
(一)形成有益的社会环境。
(二)发挥高效的学校教育,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三)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

(四)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提高其交往技能。

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

响的理论,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和素

质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学生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5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s of Human Relation Effects upon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Human relation is a direct and stable Psychological relation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human

relation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The teenagers’ mental health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ir future ways to success, to the future, to the world. Many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trend is still rising. Psychopathy of human results

from unadjustment of human relation. I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human rel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hu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how human relation of teenagers’

affects on their mental health. Beside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tactics and

measures about how to teach and guide students, so as to help them build

good human relation and promote mental health.

An overall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about the situation at present on

the basis of a wide survey and some study methods. The research, on one

hand, gives a summary of basis features in teenagers’ human relation: (1)

Friendships are more important and more special. (2) The standards of

making friends address the agreement on thoughts and outlook. (3) The

phenomenon of group is obvious. (4)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6
students is lessened. (5) Estrangemen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bigger.

The mean measures of instruction: (1) To build a health and active

society. (2) To strengthen healthy 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 so as to develop

goo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3) To build a democratic family. (4) To

strengthen students’ self-cultivation so as to develop their ideas and skills of

active associations.

The meanings of this research: The thesis can enrich the theories about

affects of human relation on mental health, and can instruct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owing well and becoming useful persons, moreover it has

important value of reference to mor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uman relation

Mental health

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与探讨。调查表明,近年来

我国中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儿童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只有 5‰;70 年代为 7‰;80 年代则出现

令人吃惊的变化,1980-1984 年间,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对国内 12 个地区进行抽样

调查发现,中度和重度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已达到 13‰。进入 90 年代后,问题显得更

为严重。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育实验课题组”1993-1994 年对数万名中小学生

调查发现,有 32%的人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厌学、焦虑和单相思等轻度心理障碍),

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等重度心理障碍)。1995

年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等市抽样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有 29%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

心理偏差。湖南省对 13-16 岁青少年抽样调查发现,有各种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为

8.72%;厦门市调查发现,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心理障碍;杭州市发现有

13.67%的初中生、18.79%的高中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1]。以上数据足以说明:

13-18 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问题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教育者不可忽视这一普遍

性;而且可以反映出我国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医学、心理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

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能力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

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

因而更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甚至酿成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认为,中学阶段是
8
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关键期。

中共中央 199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

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

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育部 1999 年发出了《关

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从 2000 年秋季开始,所有学校都要开

展或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将日渐成为我国广大中

小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一,它也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任务。而如何科学地、规范地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然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无故产生的,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指出,家庭、

学校、社会以及个体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即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体因素与情境

交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也被称为心理的“暴风骤雨”时期。此时他们受到的心

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学习问题、人际关

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个性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是所有问题所必须涉及的。正

如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

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本文试图从教育

的角度来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其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建立的可觉察到的直接而稳定的心理上的
9
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

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联系程

度。它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之间的需要满足的程度,它对群体内聚力的大小、心

理环境的好坏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个人的微观环境。人际关系存在于社会的

各个方面,如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市场上的买卖关系,学校

中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的实质是情感的相互卷入、相互拥有,其基础是

交往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情感。

人际关系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社会

的生产关系,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关系等,另一类是人

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实质是情感上的关系,如夫妻

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

(2)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的

好坏,主要反映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如果交往双方的需

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喜欢、亲近或愿意交往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心理距

离会缩短;反之,就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绪反应,心理距离就会加大。因此,需要

的满足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3)人际关系以情感为纽带。人际关系总是带有鲜明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是以

情感为纽带表现出来的。人们相处中呈现出来的满意、愉快或疏远、冷漠的情绪状态

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基本评价指标。人际关系所具有的情绪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

离成为可以直接观察的心理特征。

(4)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交往,努力消除陌生,缩

短心理距离的结果。交往是人们实现人际关系的手段,是人们交流信息、消除生疏、
10
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或否定体验的途径。

人际关系包括三种共同的心理结构:一是认知结构,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

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二是情感成份,是双方关系在情感上满意程

度和亲疏关系,是其他主要成份的前提基础;三是行为成份,是双方实现人际交往的

外在表现和结果,主要指人的言谈举止,它起直接作用。

人际关系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1)个人性:和社会关系不同,人际关系的本质表

现在具体个人的交往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
“上级”与“下级”

这些角色关系都退居到了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乐意接近的对象,就

成了主要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人性;
(2)直接性、可感性:人际关系是人们直

接感受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一般是不会

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如双方

之间若心理距离越近,则会心情舒畅,若双方存在矛盾,则会心情烦闷、忧郁;
(3)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感情色彩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

点,因此,
“情感状态”是评价和判断人际关系的主要指标,人们通常用“吸引与排

斥”“厚与薄”来表达人际关系的好坏。

2、人际关系的作用

(1)获得信息的功能

一个人直接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毕竟有限,通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就能以这种

方式迅速获得信息,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

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通过人际交往获取知识,比之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更直接

更快速,故“行万里路,不亚于读万卷书”。

(2)自知知人的功能
11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主要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一方面总以他人为镜,与别人的

比较之中认识自我;另一方面人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我形象,除了

自知,还要知人。军事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际关系亦是如此。通过它,经

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积累经验教训,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

(3)才能表现功能

人总是希望别人了解、信任自己,通过扩大社交范围,为表现自己提供现实性,

为才能发挥提供可能性,如果人生有机遇的话,机遇就蕴含在人们对你的了解和赏识

之中,通过社会交往,可以显示个体各种才干和能力。

(4)促进身心健康功能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

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丁瓒),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均有合群需要,通过交往,

诉说喜怒哀乐,爱憎恐悲,就会引起彼此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归属感、安全感、自尊

感。培根说过:“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时,向知心挚友一席倾诉,可以使你

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

(5)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人的社会化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际关系与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

段,在与家人、同伴等交往中,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学到了社会知识技能,道德规

范等,意识到了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养成了平等相处、公平竞争、遵纪守法

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的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二)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众说纷纭。社会工作者贝姆(Boehm)认为:
“心理健康是合乎某

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1929 年
12
美国第二次健康及健康的危害会议对精神心理健康的解释是:在个体的精神功能活动

上未显露出明显精神障碍中所常见的症状表现。1948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

曾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慧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

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

身及环境条件所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有人以适应调节理论为依据,

提出了心理健康的社会化标准,有人以物质理论为前提,提出心理健康的理想化标准

等[2]。

心理健康就其本质而言,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在生理(大脑)机能正常前

提下,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不断向社会所要求的精神文明程度渐次发展的过程和所能

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在这里,我们首先把它理解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即心理健

康在不同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要求。个体心理在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其次,把它看成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只有在与常模标准,一定时期的

社会实践客观要求,一定区域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的范

围内,进行比较才能显示出其价值。最后把它看成整体全面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包括

心理活动本身的正常,还包括心理活动内容的健康。心理活动还包括活动和行为有利

于社会和他人。总之,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含义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充

分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二是能妥善处理与他人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作为社

会成员在其中发挥应有作用;三是具有相对性、整体性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从各自学术研究领域出发,提出各自不同标准,如美国学者

坎布斯(Combs)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有四种性质:一是积极的自我概念,二是恰当的

认同他人,三是面对和接受现实,四是主观经验丰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和密特尔曼(Mittelmen)也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一是有充分的安全感;二是
13
充分了解自己,恰当评价自我;三是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四是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接

触;五是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是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七是保持良好

的人际关系;八是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九是在集体允许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自

己的个性;十是在社会规范范围内,能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础需要。目前,大多数学

者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和推进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且还

要具有完善自我,发挥个人作用的能力,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3]。

结合我国学者研究结果,我们把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1)智力正常,即认知功能正常,智商不低于 90。

(2)情绪乐观,即情绪反应适度,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善于控制自己情绪,排除不良情绪。

(3)意志坚强,即意志品质健全,意志行为果断、坚韧、自觉,自制力承耐力强。

(4)行为协调,即行为表现规范,行为规范统一,举止文明,持之以恒。

(5)反应适度,即与年龄特征相符,人的心理的活动功能与年龄特征符合。

(6)善与人处,即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与人交往,助人为乐,了解容纳他人,有

知心朋友。

(7)适应社会,即社会适应良好,对社会环境可以能动的适应,对社会有责任心。

(8)正视自我,即自我意识客观,有正确自我观念,有独立自主意识,不盲目追

从,过分依赖。

(9)正视现实,即人生态度积极,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客观评价别人,态度不

卑不亢,积极向上。

(10)个性和谐,即性格结构完整,心理特征相对统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不能等同于智力发育正常,其核心内容是情绪

稳定,人际关系协调和社会适应良好,以及行为反应适度。以上各标准是相互联系的。
14
另外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

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

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经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三)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

关系不仅有协调人们的行为,增进了解,避免矛盾冲突的作用,还对人们的身心具有

保健作用。反之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环境剥夺—

—即以人为方法造成环境中感觉经验、一般外来刺激及社交机会的贫乏,对个体的身

心发展都会带来极大损伤。“我国研究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三类因素对疾病发生

影响最大,即在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中,伴随不愉快的情绪;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不

幸事件。”罗伯特.魏斯(Robert Welss,1974)曾分析了人类的亲和需求[4],认为良

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人六项收益:1. 依附感,就是由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我

们安全感和舒适感;2.团体归属感,与朋友、同事、同学、队友等共享相同的兴趣和

态度;3.价值的保证,由于别人的支持而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4. 可靠的

同盟感,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必定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5. 获得指导,要求提供给

我们忠告或信息;6. 爱与的机会,当必须对他人的福利负责或照顾个人时使我们感

觉到被需要和受重视。

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种相互

联系的心理方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际吸引或人际排斥的过程。一般来说,能和他

人进行良好的交往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人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乐于交往;2、

善于交往;3、赞赏别人的优点;4、积极肯定的自我认识;5、友善的幽默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人的整个社会心理都是在同他人

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对个人,个人对群体的相互影
15
响,以及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无一不是以人际关系为前提的,没有人际间的信

息交流,交互作用,就没有社会心理的产生。他人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环境重要的社会

资源,朋友越多越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人们通过人际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好坏又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一个人

的生理、心理状态,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总是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人

际关系融洽,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理也就容易保持健康;相反,人际关系失调,心

情抑郁、孤立、沉闷,则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疾病。研究表明,神经高血

压、偏头疼、溃疡病等与人际关系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5]。王登峰曾对 503 名大学生

的几种常见心理卫生问题作过调查分析,发现人际关系问题最为突出[6]。正如我国著

名的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现代社会中的人,如果不

愿交往,不会交往,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无

法进行,其身心健康也必然受到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多说、多向他

人倾诉以及握手、拥抱等亲密行为更可以直接使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使人能够

更快地从疾病中康复[7]。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又制约人际关系的协调性。人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想使交往

顺利进行,必须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和关照,这就需要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而心

理健康的人,与人相处时,诚实、公正、谦虚、宽容,对周围人持信任、友好的态度,

因此他能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人,人际关系的矛盾也较多,

这一点已被有关研究所证实。

三、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一)中学时期心理特点及人际关系特点

1、 中学时期心理特点
16
(1)渴望独立,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渴望被认可,但自我评价与调节能力不

高;

(2)抽象逻辑思维有了较好的发展,但认知能力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3)学习自觉性不断提高,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

(4)逐步形成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能根据社会要求控制自己,自我控制力逐

步加强;

(5)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老师和家长谈;

(6)理想逐步走向概括性,能够对自己理想人物的特点加以概括分析,并把他

们综合成一个概括的形象,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有个人

人性的特点。

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大脑思维不断发展成熟。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

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这个时期常发生各种

形式的交往,通过交往,学生间相互联系,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并且通过交往构成

学生个体之间在心理上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相对稳定关系——中学生人际关系,他

们的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的过程。

2、中学时期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共同特征:

(1)友谊占据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

为个别性交友。朋友之间的情谊称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相互

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个体在情感上最依恋的对象是父

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的重心便逐步由父

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

最多的是中学时期[8]。

(2)交友标准上,由受功利恩惠和情感影响到有意识地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
17
标的一致性,要求彼此坦诚相待,以个性、脾气、兴趣、爱好为相互接近的条件。

(3)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的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

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4) 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

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

确的看法。

(5) 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知心朋

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等

方面,都容易与父母发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的心理隔阂。总之,由于自我意识、

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在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容易出现闭锁、防

御、自卑、“骄娇”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城市中学生的生源状况与以前相比较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有这么几个特点:
(1)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2)单亲、父母离异

家庭的子女增加;(3)下岗、双下岗职工家庭的子女增加。

由于家庭构成/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的学生具有了明显时代的个性特征,

由优越感而产生的自以为是,却又经受不了某种挫折,因而优越感的背后是不易容忍,

是脆弱;或由孤独感而产生的排他性格、敏感、孤独,而孤独感的背后是难以融入人

际关系环境。

在 1998 年的一个对初二、高一、高二 206 名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中,涉及到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问答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如“关于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老师”
,学

生在答卷要求“宽容”的占 46.1%,高居首位,关于“中学生择友的标准”,选择“真

诚”的占 49.5%,“理解”的占 13.6%,二者相加 63.1%[8]。


18
以上调查表明,学生多数在师生关系上选择“宽容”;生生关系,选择“真诚”

“理解”,反映了学生对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的追求,比较符合人际交往中的心

理需求。反过来看,影响学生心理的可能与人际关系环境的不和谐有关,如学生问卷

中问及的“造成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内容及因素”的回答,也很能说明问题,如关于“造

成心理紧张的学校因素”,回答来自学习上的 48.5%,来自同学方面占 21.1%,来自教

师方面占 3.9%;关于“造成心理紧张的家庭因素”,回答来自父母方面占 43.6%(主

要是被父母错怪、误解),来自学习上的占 11.3%,来自家人的 8.7%;关于“造成心

理紧张的社会因素”,来自他人的占 14.1%,也高于来自社会风气的 13.6%,来自安全

方面的 11.2%,如再加上来自自身因素(不擅长交际)的 8.2%,在人际关系方面所占

的比例更大 。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因素,在学校,学习与人际关系占主要,

而在“学习”这一因素中也包含了人际关系,如因成绩不好觉得面子不好看,怕被看

不起等等;在家庭,几乎是与父母的关系如误解、强迫或放任有关;在社会,虽然多

数人表示“说不清”,但“与他人关系”还是高于“社会风气”
、“安全”等因素,这

一方面说明,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趋向是积极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当今学生人际关

系的困惑与特征。由于学校、家庭的期望值与学习、生活竞争激烈的现实,使学生的

价值取向偏向功利主义,即能够在实际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以赢得学校、家庭及他人

的尊重与赞赏。反过来,学校、家庭及他人通常以“学习”的标准来看待和衡量一个

人,这样,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常常陷入误区,
“成绩”似乎成了人际关系的纽带,其

他方面的关系则被忽视甚至抹掉。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状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十分有意义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
19
绝对的界限,而且各心理学家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出发所提出的标准也不统一,所以心

理健康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对于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保证

他们一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中学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

程度、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四个方面[10]。

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给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如下:

(1)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多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

举止和思想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

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适应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

能创造环境。

(4)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

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当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

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

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是一切或毫无意义,

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多种

活动。

(8)在有利于社会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

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做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而不受别人的注意控制和

支配。
20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已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确实成为一个日益令人敏感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研究

显示,14.3%的青少年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又以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和偏

执较为突出。在一项有关挫折情况的调查(向守俊,2001)中发现,4.86 %的学生认

为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是他们碰到的最大挫折之一,仅次于学习[11]。还有研究发现,

10.8 %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偏执、人际

关系敏感和抑郁等症状,而形成人际关系敏感的主要原因是受冷遇和歧视、与教师和

同学关系紧张、交友不当、受教师讽刺挖苦、教师偏心不公等条目相关较高[12]。另一

项有关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的研究(谭欣等,1999)发现,有 27.75%

的高中生认为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是让他们感到“不安和痛苦”的首要原因[13]。西南师

范大学在 2004 年寒假期间主办了“呵护美丽心灵,实现美好人生”大型心理普查活

动,在万州、涪陵、荣昌、贵阳、德阳、昆明的千余所中学发放了《中学生人际关系

表》3000 余份,接受 2500 多名学生现场咨询,结果发现有五成高中学生对自己的人

际关系不满,许多学生常常在众人面前说话时脸红,不敢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平时

也不太关心自己的人缘。平时与老师、同学、父母沟通较差,甚至关系紧张,不知道

怎样与同学交流,交不到新朋友,与同学闹了矛盾不知用哪些方式化解,与父母沟通

难,容易吵架,这种敌对情绪无法排除,这一问题在低年级尤为突出。调查显示,人

际关系很差的占 2.13%,较差的占 8.51%,一般的占 44.68%,较好的约占 31.91%,很

好的约占 12.77%,人际关系很差,较差以及一般的占了一半多,这部分都是人际关

系需要改善的学生[14] 。

(三)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多项研究证明,不良的人际关系极易使中学生受到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等心

理问题的困扰,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人格扭曲。
21
中国心理学会对 6 个省市、300 多名中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人际沟通不良,关

系敏感者达 31%。目前,在一些城镇地区,独生子女比例占到 90%。他们是心理脆弱

的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

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

在一个相关的调查问卷中,把人际关系最好的定为 10 分,最差的定为 0 分。调查结

果只有 17%的学生达到 8 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2%的学生达到 6—8

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 42.8%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

是,在师生关系上的困扰,以及同伴关系和与父母关系上的困扰[15]。

中学生较多的时间是在学校与家庭中度过的,其人际关系环境主要是学校与家庭

环境。所以,中学生人际关系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正确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并且能进行正确的社会交往,能适应

社会生活节奏,接受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要其中一个方面人际关系紧

张,中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由于中学生具有半成年人半儿童的特点,他们

与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把父母、老师的指导和教诲视为对

自身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十分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如果得不到父母、老师的理

解与支持,他们就会感到郁郁寡欢。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首次超过了父母,如果

缺少朋友或同伴关系不良,中学生就会感到孤独、自卑。研究证明,亲子关系、师生

关系及同伴关系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在中学生人际关

系中产生的影响也很大。

1、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是他们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人际关系。这种

同伴关系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及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多样性的形式。尽管中学生珍惜并
22
期望与成年人的友谊,把成年人看作活生生的理想化身,并且要求与成年人的感情接

触,但是他们与同龄人建立友谊的要求更强烈,有 75%—85%的人,明显倾向于和同

龄人交朋友[16]。这种倾向基本反映出中学生对平等关系的向往。并随着年龄的增大,

对友谊的要求水平、标准均在不断提高,不再忌讳异性朋友的交往。调查表明[17],80%

以上的同学愿意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倾吐心声,很少对父母及老师表露。由于

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中学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他们渴望自我肯定,也很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自

己能够做什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及与同伴的交往中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能

力以及在集体中所占据的地位。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学生同伴关系与学生教育抱负和学

习成绩、未来的心理健康,一般社会化、获得社交能力、反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社会

化等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究[18] 。我国西南师大黄希庭等于 1983 年研究

了大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发现各个班级中都有极少数嫌弃型学生和人缘型学生[19] 。

1996 年安徽师大方双虎所作的《中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性格特证的比

较研究》研究了中小学生同伴关系微结构的两极(人缘型学生和嫌弃型学生)心理健

康水平,揭示了两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情况[20]

研究表明,人缘组与嫌弃组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

病性因子分上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精神病

性五项因子分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人缘型学生倾向于情绪稳定,社会

适应性良好,活跃务实,属行动积极的外向的性格类型;嫌弃型学生倾向于情绪不稳

定,社会适应性差,遇事易冲动或喜深思和反省,属神经过敏型类型。被同伴高度拒

绝型(嫌弃型)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性格发展会出现问题和障碍,这是因为学生只有

在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与比较中,才能明确自己在班集体的各种关系结构中的地位和角
23
色,以确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嫌弃型学生归属和爱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

出现危机,这便形成焦虑、抑郁自卑、情绪多变、行为上的退缩和被动。由于心理上

这种高度自我防卫的不平衡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对拒绝自己

的同伴也给予高度的排斥,从而使嫌弃型学生表现出易冲动,易和周围人发生摩擦,

社会适应性差,神经过敏,很强的敌对性和攻击性等性格特征[21] 。这些都与国外研

究结论相一致,Bower 等人的研究认为,课堂里的社会孤独,使学生产生高度的焦虑,

人际技能不良,情绪不佳和心理变态。同时,被同伴拒绝,会引起学生课堂上的破坏

行为、敌意行为、消极情绪,以及对其他学生甚至整个学校的否定态度[22]。说明同伴

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

具有重大意义。

2、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师生人际关系是师生在交往互动中建立的心理关系,是一种对师生双方都发生影

响的心理性联结。一般认为师生人际关系,主要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

成分组成。其中认知成分是师生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成分是师生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行为成分是师生人际关系的外部表现[23]。师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满足师生双

方交往的需要,而且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身心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现代教育较为重

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师生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及其特征

a、紧张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主要依

靠强制手段,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学生对教师心怀不满,行为多抗拒不合作,

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厌学。

b、冷漠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无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
24
性,教学缺乏热情,只管教,不管学,对学生不冷不热、不闻不问,对学生的缺点错

误也是漠然处之,学生对教师则不亲、不热、不爱、不恨,“敬”而远之,教学气氛

平淡无奇,教学效果平常。

c、庸俗型的师生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过分迁就,该严不严,该管不管,

甚至拉拉扯扯、吃吃喝喝,着意迎合学生(如故意漏题、评卷多给高分)。学生对教

师曲意逢迎、刻意讨好,从而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变为庸俗的物质、利害关系。这种关

系短期内似乎亲密和谐,但时间一长,则教师威信扫地,令不行、禁不止,教学如一

团散沙。

d、和谐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热情、尊重、信任,学

生对教师敬重、爱戴,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早在 1918 年,陶行

知就指出,教师过于威严,学生视之如判官、如阎罗、如芒刺在背,现中国教师之大

弊,即在于此。所以他指出:
“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

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
”陶行知还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人

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学习上是共学关系,在道德修养上是互相感化关系。
“彼此精

神融洽,人与人隔阂完全打通”,
“时时与学生亲密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
,“把人格

拿出来互相磨擦,以灵魂相见”,“日久便成为学生的朋友”。可见,理想的师生关系

应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心理相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

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一种良好的、民主型的师生

关系。

(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在师生共同建立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

姑且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些探讨。

a、相互认知的影响
25
师生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相互认知为基础。师生的相互

认知,往往对师生人际关系影响很大。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雅的气质 、渊

博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学生也把自己独特的个性、强烈的求知欲、积极

的生活热情展现出来,双方相互了解,相互认知,师生之间人际吸引力大大增强,彼

此从心理上接受对方,从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b、师生个性特点的影响

师生关系在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与其它人际关系一样,会经常受到师生个性特点

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和课堂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

个性是教育力量活的源泉,它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取而代之的。

师生的交往是在师生双方个体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教学过

程中,师生一般都会自觉地进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都能程度不同地按角色要求

来表现自己,这就使师生在交往中的个性带有角色行为特征。这种角色特点有可能掩

盖师生本来的面貌,而使双方不时地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表情,不能自由

充分表现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教师除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知识的传播者

这一角色外,还要扮演学生的家长、知心朋友、班级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

心理卫生指导者、纪律执行者、模范公民等。由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着多重角

色,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向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教师的职

责要求教师培养和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指导和点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十分

注意自己的小节,教师不注重小节会因小失大,不仅会降低教师个人的威信,影响整

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下一代。

师生双方个性,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如师生双方都具备优良的个性品

质,将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若师生双方都存在某些不良的个性品质,

师生之间由此便会产生相互排斥、疏远甚至冲突。 鱼水关系将变成水火关系。
26
c、教师领导方式与态度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教育正像其它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

往”。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往往取决

于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对于这种影响,本世纪 30 年代末,就有许多学者进行实

验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利比特(R·lippitt)与怀特(R·K·White)研究后,将领

导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专横式;二是放任式;三是民主式。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及

其所表现的态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各不相同。

采取专横式领导方式的教师,作风专横,对学生实行严格管制,把学生当作教育

的单纯接受者。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采取放任领导方式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撒手不管。班集体犹如

一盘散沙,形成不了集体的统一意志。由此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师生

之间关系如同路人,淡漠无情。

采取民主领导方式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重视班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

同制定计划,讨论问题,以民主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师生

关系轻松愉快、和谐,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的创造能力较强,容易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d、师生交往时空的影响

师生关系与师生接触时间、空间、频度相关联。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小,接触

越频繁,则越容易相互吸引。师生在交往中因为某些原因发生的误解或冲突,应及时

排解、沟通,避免师生交往发生障碍,保障师生交往的频度,促使师生良好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

(3)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彼此尊重,相互信任,感情融洽,有利于学生的

心理健康。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下,师生相互猜忌,心理对立,容易使学生产生冷漠逆
27
反、畏惧失望等心理,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下面分析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情绪,自

我概念,个性社会化等方面的影响[24]。

a、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情绪特征

在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友好相处、感情融洽,心境愉快,学生易产生积

极的情绪体验,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在冲突型师生

关系下,学生对教师易产生对抗性情绪,胆怯逆反心理。依赖型师生关系下,学生易

产生孤独、消极情绪。

b、师生关系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认识的总和。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的认识,对自己与环

境交往关系的认识以及个体的经验、理想目标、自我价值和自我态度等。在良好的师

生关系下,教师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期望、鼓励和支持下,不断获得

自信心,体验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而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由于

师生关系紧张对立,互不信任,学生各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教师不能客观公正地评

价学生,因而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强

和自我价值感不清。

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对成功的最大期望有关,自信心与期望是相互作用的,互

为因果的。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消极期望,消极评价,对自己

成功期望不高,这种消极期望直接导致自信心不足。同样由于学生常常受到不公正的

待遇,得不到教师的尊重,获得消极的评价,这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导致他们自

我价值感不高,自我效能感低。

c、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个性社会化是指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良好的师生关

系下,儿童易形成大度开朗,善于交际,具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等优良性格特征。而
28
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下,儿童易形成反社会,冷漠、胆怯、社会适应不良等消极的性格

特征。

柏茨和莱德研究了师生人际关系和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25]。结果表明亲密型师生

关系与社会行为有较高相关,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与冲突型依赖型师生关系有较高相

关。柏茨和莱德的研究还说明了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同伴关系有密切联系,冲突型师生

关系与同伴拒绝、亲密型师生关系与同伴接纳、依赖型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问题存在

较高相关。许多研究也表明在民主亲密型师生关系下,儿童表现出大方、开朗的性格

和乐于助人的行为,在专制紧张型师生关系下的儿童表现较多的逆反心理和胆怯心

理,在放任冷漠型师生关系下学生表现出较多不合理行为和攻击行为。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a、相互认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注重外貌美,服装整齐,典雅大方。因为外貌美在人际关系中所起

的作用十分微妙,它往往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其次,更要注重

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美的气质,表现出优雅的举止、风度。教师

只有靠自身高深的文化素养,德才兼备的条件,才能具有永恒的魅力。再次,教师要

注重上好第一次课,组织好第一次活动。随着师生双方熟识程度增强,感情加深,双

方的相互认知又进一步趋向深刻和稳定,师生交往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因此易建立

稳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b、完善个性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人总是有个性的,人的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人的不同个性在人际交往中又常

具有吸引力、互补性。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发现自己个性的不足、缺憾,往往羡

慕别人个性的表现力,去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也就是至善至美的个性,这样就形成了

双方相互接近的需要。例如,个性恬静温柔的人常常钦佩那些性格活泼、大胆泼辣的
29
人;具有阳刚之气的丈夫与阴柔、沉静、依赖性强的妻子易组成美好的家庭关系;领

导班子中不同个性的人组合在一起被视为是最佳结合。

师生双方都要做到大公无私、襟怀坦荡,不感情用事,对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

待人诚恳、信任、理解 、同情、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欢迎,达到心理共容,

保持长久的友谊。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都应该加强个性锻炼,逐步完善自己的个性。

c、采取民主的方法进行交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其次,新型师生关系应

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第三,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

发展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

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

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

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

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

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

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师生在人格和尊严上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

分。师生应该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灵相通的同志和朋友。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

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

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要热爱学生、给学生以尊重。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

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

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

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正如苏
30
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

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

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

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

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

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d、增强师生交往的时空及频度。

由于师生关系与师生交往的时空和频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交往过程中,教师一

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伦理

道德的教育来影响学生,同时也从学生的言谈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信任与

钦佩,从而激发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关心爱护学生。同理,学生从教师那儿体

验到关心、爱护、帮助、信任也就更加激发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也就更关心自

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社会

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面发展,

而不良的师生人际关系易损害或阻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所以说,作为一个称职的

教师,要慎重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和

学习气氛,使处在良好人际关系中的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这也正是教师的光荣使命

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

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因

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师生交往只有在民主平

31
等的基础上,遵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积极关注的原则,才

能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形成最早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蒙特梅耶亨及扬尼

指出[26],父母和同伴都没有对高中生生活的各方面产生绝对的影响,相反,他们只是

满足高中生不同的需要。父母对高中生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教给他们责任感;高

中生和同伴在一起,则能满足更多的个人需要,享受娱乐消遣。而父母对高中生的影

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是父母教养方式的直接作用,二是子女对父母教养方

式的看法所起的作用。中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专制型。一切

都由父母说了算,子女没有行为的自主决定权。随着中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的明显增

强,他们对成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说服力,他们需要

一个能够同成人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对于家长的擅自干扰、管教过严过多,

甚至动辄打骂,反感情绪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决定。心理学家内波尼

坦研究表明,犯罪的男孩、女孩都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看得很糟,认为父母忽视他们,

对他们持敌对和拒绝的态度。而且,他们的父母经常使用体罚,教养方式变化无常,

过分严厉。其次是溺爱、娇宠型。与专制型相反,有些家长过分娇宠孩子,把孩子当

“小皇帝”
,对其百依百顺,即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加追究甚至于包庇纵容。对于

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事,往往都一概包揽。这样的孩子往往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

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

现出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相对的脆弱性,养成学生“碰不得,说不得”
,比较任性、较

弱、自私,而遇到困难,又会束手无策,甚至自暴自弃。再次是漠视、放纵型。在如

今激励竞争的经济社会,有的家长由于公务、商务或其他种种事务繁忙,而忽视了对

子女的正常必要的教育。平时很少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根本不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
32
一切任由发展。另有一些离异家庭,更是缺少父爱或母爱,使孩子的成长成才受到影

响,如认知发展受阻,明显的个性缺陷(如软弱、胆小、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毅力

等),情感障碍,社交能力差,缺乏爱心,及对新事物不太敏感并缺乏兴趣等。最后

是民主、平等型。中学生与父母的良好关系通常是在父母坚持民主教育方式时形成的。

中学阶段,个人对父母的认同程度比以前减弱了,虽然好的父母仍是中学生重要的行

为准绳,但父母的榜样已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尽管中

学生在追求独立,但他们仍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最希望把父母看

作朋友和参谋,所以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使

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社会能力。一个孩子拥有温暖的家庭气氛又享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自

主的话,他们就会表现出自信、独立、进取、不顺从。另一方面,如果中学生认为自

己得到父母的接受,有归属感,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自我价值感,形成更为灵活的

自我概念。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和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社会、家庭、

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

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

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 这些因素的影

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

解决。

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高相关[27]。初中阶段和

高中阶段合起来称为青少年期(青少年期又称为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
。因为这

个阶段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使得他们成长遇到很大困难,从而表现出特殊的行为

特点。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三大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最重要

的社会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处于心理急剧发展,遇到
33
种种困难和困惑的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强有力地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媒体上大量的关于青少年自杀犯罪的报道也都提示我们亲子关系与青少年

的问题行为有密切关系。前苏联有学者研究指出,亲子关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有

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54%的中学生家庭中存在着至少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其中最突

出的类型为期待型亲子关系、溺爱型亲子关系和不安型亲子关系。在强迫症、人际关

系不良、焦虑和敌对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类型的不良亲子关系与

青少年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其中,盲从态度的亲子关系与人际关系不良呈高度

相关[28]。

根据对目前我国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我们发现亲子关系当前主要存在四大矛

盾:(1)两代人的价值差异引起观念冲突的矛盾。(2)家长高期望值与子女实现父母愿

望能力的矛盾。(3)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与父母心理偏差的矛盾。(4)学生年龄特点的

局限与父母缺乏教育经验的矛盾。由于以上四大矛盾的存在,形成目前家庭亲子关系

问题的四大因素[29]:

(1)家长教育观念问题。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中心问题,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

方面是家长,影响家长教育行为的核心是观念,观念决定期望值,观念决定教养态度,

观念决定教育行为。没有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就不会有现代的家庭教育。因此转变

家长观念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2)家长教育学识问题。部分家长不懂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认为孩子好

好学习就行了,家长管你吃,管你喝,不让你操心,什么思想不思想!当家长的,管

理、照顾好饮食起居就算负责任了!没有教子经验积累,对孩子成长规律认识滞后,

造成对实际问题处理束手无策。

(3)家长教育方法问题。家长有强烈的成才之心,却无宝贵的成才之法。 家庭教
34
育与其他教育一样是门艺术,虽然家长多少已在着手改变方法,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沿

袭简单陈旧的教育手段,使得孩子与家长相互关系中的独立性与平等性成为最为敏感

的问 题。而且,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极为缺乏,这也是家长教育方法的问

题之一。孩子上小学时,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没必要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

到了中学后,随着中学课程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重,许多父母又怕占用孩子的学习

时间,于是主动放弃了和孩子的交流。等到有一天想和孩子沟通时,才发现彼此间的

距离已经很遥远,几乎达到无话可说的地步。一位中学生家长哭着说,“真让人寒心

呀!和同学打电话,一说就是两个钟头,和我们说一句话就皱眉头,喊烦。” 很多

学生抱怨说:“他们只知道分、分、分,分成了他们的命根子!考好了,他们兴高采

烈;考不好,就开始指责、训斥,从不问你为什么考不好。”另一名学生苦恼地说:

“他们经常批评我,从不给我留面子。有时因为一件很小的事,他们也唠叨个没完。

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他们总是当着亲朋、邻居的面训斥我,让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

头来。”不少学生说父母偷看日记,偷拆自己的信件,偷听自己的电话,像特务一样

在后面盯梢。

(4)家长个人修养问题。家长为应付社会竞争压力产生焦虑,形成了浮躁的心态。

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使有些不善于控制情感、调节心情的家长,把家庭当作释放情绪

的港湾,家庭缺少和谐氛围,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针对现存问题,要改变状况,必须在家庭中创建民主、平等、参与、合作、符

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亲子关系,可以考虑采取的对策包括:

(1)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青少年时期,个性中最先产生的特殊的东西,即个性特征最主要的最核心的特点

就是成人感,希望成为并被人承认是成年人,反对把自己归属于儿童,要求在平等的

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正视子女的合理需求,重视子女在情感、
35
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转变家长制作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

青少年,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2)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坚持有效的亲子沟通。

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是事实,但仅有成绩,没有全方位的竞

争力的子女不会有好前途,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其关闭在家中按

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这样做的后果势必导致孩子与社会疏远,让孩子学会沟通,多与

同伴交流,多与家长交流,从中学会如何爱家庭,爱社会成员,让他们拥有和谐的人

际关系。

(3)亲子关系是亲子双方的事情。

亲子关系很重要,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方沟通理解、谅解的结果,也是亲子双

方沟通能力的体现。与亲子关系密切联系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都需要良好的人际沟

通能力。对学生访谈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从来都想不到主动跟家长沟通,问其原

因,他们的说法惊人的相似,
“跟他们说是找了挨骂,他们不会同意我的想法的”
,这

种心理定势,造成了双方沟通困难,也抑制了孩子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事

实上孩子不仅需要跟家长沟通,也需要跟老师沟通。如果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训练,

不仅将大大改善亲子关系,也将有利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4)改善亲子关系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很多,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学校、同伴、社会等都对亲子

关系有直接的影响。研究证明,高学历家庭的亲子关系显著好于低学历家庭,证明了

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

心理变化,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学生就业中给予良好的指导,避免过于严格的

控制,过多的干涉,过高的期望,解决好各种矛盾冲突,为其疏解心理问题。

正是由于中学生亲子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注重通过学校、
36
社会开展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的教育,帮助家长合理地调整期望值,树立正确的

人才观,学会与子女沟通的技巧,从而促进中学生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的形成,以提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中学生与网络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青少年尤其是一部分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

化。随着计算机产生狂飙般迅猛发展,电脑的普及,信息网络的普及,丰富了学生的

兴趣,开拓了视野,但随之而来一种严重的现象出现了,部分中学生热衷于电子游戏

或进网吧聊天室,迷上虚拟的网络世界。除了上网聊天打游戏,吃饭、睡觉、上课、

作业等一切都在应付,他们把一切快乐都建立在网络上,渐渐的他们不愿与家长老师

交流,原来的伙伴也疏远了。由于计算机展现给学生的世界更多的是虚拟的世界,学

生在其中遨游,所获取的内在情感体验往往是失真的,与现实世界相脱离,当学生步

入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时,其情感的殿堂将坍塌。近年来中学生网络犯罪逐年上升,就

是其中一个表现,尤其是学生对计算机的交流,更多的是人与物的对话,学生的情感

投入得到的常是物性的回答,沉溺其中,情感麻木,疏于与现实中人与人的正常交往,

必然人际关系冷漠,感情谈漠,进取心降低。

所以社会和学校应正确利用网络,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充分发挥计算机行业

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计算机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适当娱乐,严格控制他们与网络时间和内容,不让不良思想影响他们。

四、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教育引导

(一)形成有益的社会环境

心理素质的高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尤

其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学

生的心理健康,对此形成共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37
现在的中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强,他们多从书、报、电视、网络获得信息和知识,

所以社会媒体的宣传、披露不要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应该多一些积极、正面的导

向。另外,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网络

的行为管理,尽量减少它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加强对中学生正确引导,充分利用网

络的优势,促进中学生的正确发展。社会还应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注重中学生的人

格、情感的培养,客观地看待“分数”
“成绩”,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关心爱护每一

个孩子。

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

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等等。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加大社会对

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

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 发挥高效的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

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

合学科特点,从各方面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中学生预防医学知

识以及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

2、学校开设心理辅导。

(1)进行群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

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8
(3)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开展学科教学渗透。

(4)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研究。

(5)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高

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3、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4、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

容。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都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

用,同时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

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教育功能、陶冶功能和辐射功能,特别注重学生参与的广

泛性和普遍性,注重创设面向全体、全面衡量、相互沟通、宽松和谐、平等真诚的良

好氛围,让学生在优良的学风校风环境中,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提高人际关系

的品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

(三)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知识、经验、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

特殊才能的形成发展有重要作用。民主型和睦良好的家庭为中学生提供心灵的栖息

地,实践证明,影响亲子关系的关键在于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家

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适当,对孩子的人格是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
39
等等。另外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技巧的高低,也都与亲子关系的好坏密切相关。

总之,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研究孩子的心理发

展,对孩子应少一些责怪,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如果家庭中经

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长。良好的亲

子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尊重和爱的和谐氛围中,父母既是教育者又应该是孩子的朋

友,孩子不仅受到父母的关怀,而且受到尊重。建立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就有了比

较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 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

1、树立主动的交往意识。

树立主动的交往意识是建立积极主动的人际关系所必须的。对于外界的种种不如

意,改变自己、控制自己要比改变别人、控制别人容易得多。树立主动的交往意识,

就要不怕失败,尤其是青年学生,更需要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才干。中学生们还

应该建立自己的足够自信,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增加与人交际的机会。只有重视

与他人的交往,才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的热情是获取别人

好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交际艺术与才能的指导

交际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才能。一般的,人际关系较融洽的人其交际艺术与

才能都能比较强。反之,缺乏交际艺术和才能的人,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其人际关系一般都比较差,交际艺术与才能的培养,在现在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

非常重要,只有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与交往才能的人,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问题,知道怎样领导他人并接受他人的领导,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意见,

善于理解并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正确对待所受到的委屈,很容易交上朋友,为他人
40
所接纳,成为受欢迎的“人缘儿”。

(2)交友原则与方向的指导

交友和建立友谊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从性质上看,交友有健康、积极的与

不健康、消极的区别,前者有利于双方健康成长。据调查,青少年的犯罪原因,其中

52.68%是“受朋友影响”,14.9%是为了显示哥们义气。因此,加强交友原则与方法的

指导,引导青少年慎重择友和交友是非常重要的。

(3)交往障碍与问题的指导

美国心理学家伯奈(E·berne)认为[30],人们在交往中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常与他采取不正确交往态度有关。他把人们交往态度分成以下四种格式:一是我不好

(行)——你好(行)
,这是一种常见的自卑者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二是我好(行)

——你不好(行)
。此种人总认为自己对别人好,而别人对自己不好,从而产生愤愤

不平或自高自大的不良心理。三是我不好(行)——你也不好(行)
,自认为自己低

能,同时也认为别人也不比自己高明,既不相信自己,也不崇拜他人,既不去爱人,

也拒绝别人的爱,常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四是我好(行)——你也好(行),

充分体现到自己拥有强大的理性能力,对生活价值有恰当的理解,是爱人爱己,信人

与自信的统一体,能客观纳悦自己,正视现实。一般的除第四种形式外,前三种都易

造成人际关系的问题,诸如恐惧感、自卑感、封闭心理、猜疑嫉妒、逆反敌意、孤僻

自傲等,这些均是人际关系指导中需要矫正的问题。

3、常见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内容丰富,但依据其存在形态,常见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合作与竞争,

争论与忍让两大类。

(1)合作与竞争

这是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形式,只要有人群存在,合作与竞争便不可避
41
免。而“人类生存的社会性接触”的特征,决定了竞争现象的普遍存在,但正当竞争

不是一种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其目的在于通

过合作与竞争,更好地发挥个体潜能,提高群体的素质和活力。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

一的,作为现代人,具有一定的竞争与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2)争论与忍让

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争论并非都是坏事,但那些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

事,而常与人争论甚至争吵是毫无意义的。争论对于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争论,真理就不会明白,关系就不会健康发展,而关系越密切,争论也变得越重

要,生活中各有矛盾,有些通过争论可以冲淡,但并非有了矛盾就付之于争论。有些

应该包容忍让,因此学会忍耐和谦让是进行正常人际交往所必要的,那种得理不让人,

甚至无理也狡辩三分,吃不得半点亏的人,不仅很难与人相处,容易伤害他人,而且

也容易伤害自己,损害自身健康,切记“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显然不管是争论

还是忍让,都应是有理、有力、有节、有度,通过求同存异,达到友好相处的目的。

人际交往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学而能的。它与后天的教育训练分不开,

与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训练分不开的。提高中学生的交往能力,除了对维护他们

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意义,还将对他们未来的事业、对未来的生活有重要意义。

心理研究证明,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关键,是决定其能否成功

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要求一个人有好的人际交往观念、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

心理承受力。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任何人都不能“包打天下”
,要成功地办成一件事,

离开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实现。具有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品质。缺少同别人的和谐关系,就算有了智慧、知识和财富也毫无意义,所以学校、
42
社会、家庭应多关心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及能力,帮助

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对他们个人的成才,国家的发展

都是至关重要的。

43
注 释:

[1]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2003 年

[2][30] Rhillip L . Rice 著 胡佩诚等译. 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3] 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 9

[4] 朱智贤主编. 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p1416

[5] 欧阳文珍.论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 年 2 月,

P51-53

[6][7] 申海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0 年 3 月,P48-50

[8][17] 孙宏碧.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与研究.

2002 年 12 月P55-56

[9] 陈江汉.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环境营造.心理教育.

[10] 黄希庭.中学生心理健康.新华出版社.1999 年

[11] 徐勇,杨鲁静,郑洋.苏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1(10),第 17 卷,p593-596

[12]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M]. 硕士论文, P20

[13] [26] 胡胜利.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理学报

Vol.26 No.2

[14] 王小平.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

生学位论文.

[15] 阳德华.师生、同伴关系与初中生焦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年 15

P78-79
44
[16] 佐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中小学教育.1995 年 4

[18][22] 詹姆斯.H.麦克米伦 主编 何立婴译 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5-153,155

[19] 曹尧谦.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 9.

P153-155

[20] [21] 方双虎.中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性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青海师专学报.97 年 3 月

[23] [24][25] 刘万伦.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 6 月

[27] [28] 吴念阳.张东均.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29] 徐荣汀.徐汇区学生家庭亲子关系调查.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学报.

45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

[2][日]古细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年8月

[3] 谢香.21世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范.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年

[4] 祝蓓里.青年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 颜世富.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1-13

[6] 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警官教育出版社.

[7] 孟玉群.少年亲子关系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年 3 第一版. P137

[8] 王振宇.徐长宽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 12

[9] 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心理科学.2001 年 24

[10]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心理发展

与教育.

[11]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12] 沃建中.林崇德等.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13] 李广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黑龙江教育.2004 年 6 月,

P23-24

[14] 郭志戎.解读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 年 9 月,

P50-53

[15] 骆伯巍.心理障碍对学生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98 年 4 月,

P38-43

[16] 陈彤.师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01 年 1 月,P54-55


46
[17] 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2002 年 1 月

[18] 屈卫国.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 3

[19] 傅丽萍.陈庆良.青少年人际交往特点浅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 1

月, P104-108

[20] 彭豪祥.试论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建设.三峡大学学报.2003

年5 P82-85

[21] 李晓东.聂尤彦.林崇德.初中二年级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自我接纳对心理

健康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年 2 月 P68-70

[22] 杨莲清.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心理发展与教

育.1998,14(2):17—20

[23] 金盛华、徐文艳、金永宏.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_社会心

理医学研究.心理学探新,1999,19(3):47——52

[24] 邹泓.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4—42

[25] 陈国全.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特征分析及其辅导.龙岩师专学报.2001 年 7

P186—187

[26] 陶俊梅.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浅析[A].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C]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年

[27] 周维龙.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宁波大学学报.2003 年,2

P65--69

[28]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50-352

47
后 记

在《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一文完稿之际,

我首先要感谢赵承福院长、张文新院长、魏薇老师、李寿欣老师、刘海

燕老师,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

我认真而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的专业知识,为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赵承福院长的悉心教诲。无论是

论文选题还是开题报告,直至论文成稿,每一步都倾注着赵院长的心血

和汗水。可以说,没有导师的殷切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形成。在这

里对赵承福院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心理系的刘海燕老师在资料收集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并对论文提

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在此也深表谢意。

此外,教科院办公室的孙春晓老师以及我的同事和朋友在论文的完

成过程中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魏 彬

2005 年 4 月

4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