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分类号______ 密级_____

U D C ______

硕士学位论文

网络中新型人际关系分析
━━以网上交友为例

学位申请人:许 妲

学 科 专 业:传播学

指 导 教 师:申凡 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 2004 年 5 月 15 日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屠忠俊 评阅人 舒咏平 陈少华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The Analysis of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Cyberspace ━━ Taking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as Example

Candidate : XuDa
Major : Communication
Supervisor : Prof. ShenF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 R. China
May, 2004
摘 要

网络在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使人
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了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境界,使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构建
起新的人际关系。
本研究以网上交友为例,通过对人际交往及交友的分析,对网络交友的方式
类型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研究网络交友中主体自我建构,以进行实际上
是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分析,另一方面分析网友在网络中通过人际关系体现出来的
观念的变化。
本研究认为在网络中交友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需要,就其本质而言是人
们相互交往的社会需要的一个方面。网络中交友主体的自我建构与现实中的交友
一样,实际上是在建构一种人际关系,只不过,网络中的交友是主体身体不在场
的虚拟的建构,但这又不意味着交友双方主体性的缺失;交友双方可以更为自由
地选择角色扮演,以完成自我期待的认同。同时,现实中影响人们交友的等级、
权力及性别等问题,在网络中依然存在,网络中的等级划分可理解为网络中的分
层,划分的标准是以网龄、拥有的信息及技术为代表的网络资源。网上的人们同
样热衷于追逐网络权力,不过网络权力依然有“法度”,并且追逐的机会更平等更
自由。此外,网络交往中性别的不平等甚至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但网络为弱势的
一方争取平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访谈等。

关键词: 网络,网络空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交友

I
Abstract

Internet has chang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media, it makes the interpersonal exchange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ime and space,
and makes people setting up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cyberspace.
This research takes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as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ummarizing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One hand it studies on the self-construct of Internet bod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analyzes the notional varieties that have appear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The research thinks that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is already not only a kind of
basic personal demand, but also substantially a kind of social demand. Then the
self-construct of Internet bodies is similar to making friends in reality. They are
constructing a kind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fact, and one is body-absence with
the subjective exist. Therefore people could freely choice the role-play in order to
self-identity. And the problem of grade, power and gender has existed in cyberspace.
The grade is thought as hierarchy; therefore the standard of the demarcation is Internet
resources that are example for cyber-age, information of owning and technology.
Otherwise people in cyberspace are pursuing to the Internet power that is in control and
the opportunity that pursue is more equal and freer. In addition, the gender inequality
even the bias has still existed, however it provides more equal chances to fighting for
equal right of the minorit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he document analysis, compar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etc.

Key words: Internet,cyberspa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making friends

II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II
引 言 ........................................................................................................ (1)
1 人际交往与交友分析
1.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1.2 交友分析 ........................................................................................... (3)
2 网络交友的方式与类型
2.1 网友及网上交友的定义................................................................... (5)
2.2 网上交友的特征............................................................................... (6)
2.3 网上交友的方式............................................................................... (8)
3 网络交友中主体的自我建构
3.1 身体不在场、虚拟化生存与主体性存在..................................... (13)
3.2 角色扮演、虚拟身份与自我认同................................................. (17)
4 网络交友中的等级、权力与性别
4.1 权力、虚拟阶层与平等自由......................................................... (24)
4.2 网络中的性别歧视......................................................................... (29)
结 语 ...................................................................................................... (34)
致 谢 ...................................................................................................... (35)
参考文献 .................................................................................................. (37)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2)

III
引 言
网络的产生与其它任何媒介的产生一样,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网络在传播中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了超越时间与空间的
境界,使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构建起新的人际关系。人们进入互联网的最主要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
与之进行互动1。因此,基于网络产生了网友,网友及由此产生的网友现象是网络
中新型人际关系的具体化。
为什么人们要在网络中交友?人们在网络上又是怎样进行交友的?交友的行
为在网络状态下哪些变化了,哪些没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
题亟需作现实的调查和理论的研究。
众所周知,人走入社会在与人的交往中社会化,于是就有了自我认同、角色
扮演与期待等形式的主体自我建构,这实际上一种人际关系;并且人类在进行有
意识有目的活动中不断地寻找自由与平等、追求权力与名利,这实际上又是通过
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释放出来的观念变化。
因此,本文在立足网友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人际交往及交友的分析,对网
络交友的方式类型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研究网络交友中主体自我建构,
分析网络中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分析网友在网络中通过人际关系体现出来的观念
的变化。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访谈等。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
广泛收集了本研究所需的理论资料,网络媒介及人际关系相关各类信息、文献。
其次是比较分析法,这种比较主要是“网上”与“网下”,“网内”与“网外”的
比较。另外,本文还对不同年龄、性别的网民或相关的人访谈,包括一定的网络
及网友参与,以获得对网络中这种新型人际关系的第一手认识和深入理解,从中
提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与信息,为理论研究服务。

1
翟本端. 教育与社会:迎接资讯时代的教育社会学反省. 扬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0: P.183

1
1 人际交往与交友分析

1.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2。交往
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实际过程。人
际交往是指社会的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以及团体之间的交流与作用的动态行为。
人是社会性的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
人际交往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社会的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其中人的现代化是
关键,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需要是开放的人,因此人要将自己放入社会。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谁拥有的信息越多,谁就越能成为获胜者,人际交往正是从
多方面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另外,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由“生物人”成为
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个体与他人、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是人
类自己逐渐形成主体的自我建构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的过程,然后又通过各种人
际关系表现出自我建构所追逐的自由平等、权力等人的生存目标。
交往还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所谓生存方式,是生命生存的具体形式。包括生
命获得的方式、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对食物的占有方式等。简单地说,就
是生命在其能力基础上形成的具体现实客观的内外关系3。人的生存方式可理解为
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方式。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获得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
资料,但生产活动是不可能由单个人完成的,个人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们进行
合作,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另外,人的精神力量的获得,来自社会生活,来自
社会群体,任何个人,一旦脱离社会,离群索居,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就会感
到势单力薄,也就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前进的勇气,无法获得精神力量就无从谈
起进行与之相关的精神活动。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提高了人
类的生活质量。
人类存在于现代社会,就要不断地投身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去。现代社会为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60: P.24
3
杨晓玲. 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的文化. 安顺师专学报, 2002(4)

2
人际交往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但商品交换的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人际
交往本身,于是人们的关系疏远、感情交流产生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致
于现代人很难面对面地交流,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里,交往的需要与
日俱增,因此,人们纷纷寻找新的媒介以新方式与人交往。
人际交往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学者们就
通过“修辞学”阐述了人类交往的某些原则与规律。马克思则强调交往与人类社
会关系的联系,认为交往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伴侣,也是人们日常活动、日常接触
的必然伴侣。并且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一切人发展,
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在社会学中,米德的
形象互动论主要研究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并以此来提示人际关系。戈夫曼继形象互
动论后,仍以个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是将人们的行动比作
演出的戏剧,将人的表演区分为“前台”与“后台”,提出了戏剧性的交往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了社会交换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基本上是
一种交换过程。心理学上的人际交往理论以马斯洛的交往需要论最为出名,他认
为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并把社交的需要看作是总体需要层次里的中间环节,
社交需要既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发展和满足后产生的结果,又是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前提。总之,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人际交往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研
究课题,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2 交友分析

人类要生存,就要组合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合群而居,因此人们之间经常接
触,互相打交道,在交往接触中,关系融洽、志趣相投的人会产生紧密的联系和
亲切的感情,于是就形成了朋友。朋友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
际关系,交友是人际交往一种特殊形式。
中国人重友情,自古就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之说。很难想象一个没什
么朋友的人,能够生活于这个世界上,并且还会生活得快乐和幸福。随着时代的
变迁,交友的方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交友的金兰契——拜把子到“学友”、
“战友”到“广告征友”、
“征友热线”
,直到目前颇为流行的网上交友。关于交友
的目的,既有孔子的“以友辅仁”,较为功利的“互为利用”
,也有无聊人士的“消

3
遣”“打发时间”。
交友是人类基本的社会性需要。社会交往不只是一种个人的需要,就其本质
而言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需要,而交友实际上获得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交友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样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需要。人为自己而
活,但实质上人又是依赖他人而活。交友是人类发展中的必修课,人是社会性的
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在现实社会中,因“两地
分居”的熟识关系要被迫中断,特别是那些从童年时代起培养起来的友谊,或者
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出来的人际关系,因客观的因素而要中断,而
此时人们可能发现这些被迫中断的关系是更为重要、更为可靠、更能依赖与信任
的,因此,这需要人们克服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为继续保持这些人际关系而努力。
此外,交友不仅是人实现社会价值的行为,而且还是人进行社会化的条件。
人走入社会进行社会化实际是形成一种人际关系,而交友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最主
要方式。人的生存方式蕴含着价值,交友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必然蕴含着价
值。人不是单纯适应世界和满足于世界的,而是要通过创造性活动在自己所规定
的世界中生存,因此,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人要实现社会价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之所以社会价值要与自我价值分开,是因为社会价值是更多地是满足他
人的价值,也就是说社会价值要通过自己之外的人来体现,交友是一种双方的行
为,它满足的是双方的需要,既有交友各方自我的需要,也有另一方满足的需要,
因此,交友满足了他人的需要,实现了他的价值。人走入社会在与人的交往中社
会化,于是就有了自我认同、角色扮演与期待等形式的主体自我建构,这种自我
建构虽然是以个人为中心,但他又是以他人为参照系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在与他
人的交往过程的行为,因此交友成为完成社会化的条件。同时,交友又有利于促
进人们社会化的完成。交友充分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层面,创造出许多新的社会关
系,人们通过交友传递信息,在无形之中将自己编入了一定的群体中,使人们的
社会接触范围大大拓宽。

4
2 网络交友的方式与类型

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别,人际交往及交友在现实生活中是人类的
必须,那么在网络中还有没有这种人际交往及交友呢?如果存在的话它们与现实
中的又有何不同?
有人认为网上的交友是偶然的相识,是高科技时代的笔友,并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友谊,他们主观认为没有面对面的接触,这种关系是无意义的,但人类的人
性需要想象中更深切的这种接近4。网友的产生与存在证明了网络人际关系及交友
行为的存在,网友关系与朋友关系基本特征与形成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了网络中与
现实中交友的不同。

2.1 网友及网上交友的定义

网友,简单地说就是网上交的朋友,是基于网络人际传播形成的一种关系。
虽然网络人际传播越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网友这块领地仍然受到忽视,虽
然人们对网友一词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关
“网友”的权威的、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
如果对网友概念进行简单公式化的描述,可以得出下列的等式:网友=网络+
交友。因此,网络与交友的关系如何显得格外重要。现代人面临的现实:一方面
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和快节奏使人们筋疲力尽,无暇与亲人朋友更不用说陌生人
沟通;另一方面,交往、归属感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在现代社会中突显,与人
沟通越来越重要。而网络是一种“双向型、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5,它
的虚拟性,超越时空性,符号互动性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让人们不仅与
认识的人重建联系的纽带,也与陌生人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网络有理所
当然地成为人们交友的媒介。
为此,本文给网友下了如下的定义: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虚拟性或虚拟
性与现实性兼而有之的交往而与他人形成特定关系的网络使用者。

4
华莱士, Hua Lai Shi P. (Wallace, Patricia) 著. 互联网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1)
5
(美)马克·波斯特著. 范静哗译. 第二媒介时代.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

5
根据网友的定义,总的来说可以将网友分成两大类:
(1)以网络为载体,在网上认识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接触。
(2)以网络为工具,在网上认识,双方均有进一步的交往的需要,进而在现
实生活中通过电话等联络,通过见面的形式,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或者是已经
认识了的人,主要靠网络这种传播工具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以保持联系。
因此,网上交友是网络使用者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虚拟性或虚拟性与现
实性兼而有之的交往而与他人形成特定关系的活动。
有人虽然认为网上交友是生活的一种新方式,但是网络终究是个虚拟的世界,
网上的东西并不必然要带到现实生活中,因此网友与现实中的朋友属于两个生活
圈,彼此并不重合,网上的归网上,网下的归网下。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虽然网
上与网下有界限,但界限也不是必然的,将网友从网络带入现实生活也未尝不可。
A 先生于 1 年前在一个名为“房产天地”的论坛里认识了 B 君,双方的交谈使彼
此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经常在网上吐露心声,交流各自的想法,很多时候的
默契都会令双方叹为观止。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双方都没有勇气下网见面。但他
们至少在网上已经成为知己,为了加强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他们动用了电话、书
信等网下工具,当双方的了解与信任足够消除见面的担心后,他们在一个轻吧见
面了。另外,由于朋友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加上现实生活的忙碌,但是
感情终需维系,在有了网络后,朋友之间的见面与联络常常通过网络来进行。

2.2 网上交友的特征

“网上交友”的魔力很大,现实生活中交友,人们往往没有想象的余地,并
且常存戒备之心,言行多有顾忌;虚拟世界中交友,互为“双盲”状态,任凭自
由想象,说话即兴发挥,摆脱了“熟人社会”的种种束缚,体验着“生人社会”
的天马行空。
“网上交友”主要通过文字,虽然现在也出现了语音聊天,但是绝大多数的
沟通仍旧是通过文本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大家有一个延缓的时间,一个思考的空
间,不像即时沟通那样,面对面地看着表情,至少感觉到一种氛围会给人一个非
常直接的反馈。所以在网上沟通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将会更理性,有时间来思考,

6
发生冲突的时候不会直接顶撞,不会像弹皮球一样弹起来6。
由于网友可能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因此,可以说现实中交友的特征网上
交友都可能一应俱全,而网上交友之所以要与普通的、一般的交友区分开来,是
因为它本身具有独一无二性。
(1)隐匿性与神秘性。如何来说明网友之间的隐匿性呢?用那句被引滥了的
话来表述就是“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上的注册一般不需要身份证,如
果网友不想透露,没人知道网上那一定的图像或是虚妄的网名背后是怎么一个人,
就连其性别,姓名这些起码的身份特征都可能一无所知。而现实生活的朋友,如
果连对方的姓名及性别都搞不清楚,人们之间的关系根本谈不上是朋友。由于隐
匿性自然带来了神秘感。“轻舞飞扬”“长风大侠”等这些原本在小说或是童话里
才出现的名字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人物?夸张图像与新奇网名背后的那个人真
的如图所示如名所指吗?因此网友之间的神秘感令彼此想象连篇。传播学认为人
们更易接受与自己想法相同或相近的东西,由于神秘感产生的想象性,当有人在
网上遇到“志同道合”者时,可能会拼命将此人的各个方面向自己所期望的人方
面拉近,从而达到越来越投机的地步。
(2)身份的不确定性。性别、头像及网名都是网友身份的特征。现实生活中
的人,一经出生就确定了性别,不久之后户口簿上就有了自己的名字,至于相貌,
虽然可能有“女大十八变”,但再怎么变也会是八九不离十。虽说现在可以进行变
性手术,但是变性之后所面对重重社会舆论及社会压力,也足以让人透不气,想
在新的性别之下好好生活,确实需要勇气。网友则不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任
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改变头像网名,甚至改换性别,而且根本不必有因为改变
了性别而受到歧视之忧。在朋友之间,大凡在成为朋友之后总该知道朋友相貌如
何,下次再见时,就算是由冬装改成夏装也能一眼认出,而网友,如果下次换了
个昵称而自己不说,又有多少人能认出呢?因此,网上“海阔天空”地谈也好,
“华
山论剑”地谈也罢,根本不必担心下次被认出,真正可以做到“换了马甲就认不
出来了”。
(3)交往对象的无限制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诸如文化的、道德
的、社会的、法律的、舆论的约束以及地域的限制,交往范围被局限在一定的时
空范围内,因此朋友的交往空间比较小,特别是异性间的交往更是受到诸多限制,

6
新浪观察. 专访北大社会学教授邱泽奇:网络延展了交友时空, 2003.7.31

7
无法自由地交往。C 小姐今年 25 岁,网龄 2 年,是一个十足的聊天网虫,C 希望
在网上遇到一个完美型对象,而她的这一完美型对象在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
所以网络不仅使她选择朋友的范围扩大,方式便捷,还重要的一点是它使主动出
击变得更容易。
“在网上,我会主动跟陌生的男士聊天,而在现实中这几乎不可能。

在网络里,一切的约束、一切壁垒界限都被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匿名性等消
解的无影无踪。虽然有人说在网上一切相遇都是偶然,但只要能在网上碰面,任
何人都可能成为网友。拿网恋来说,如果人们想体验生活,你大可跟十八到八十
岁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甚至是同一性别的人尝试“恋爱”的滋味。
(4)关系形成及终止的随意性。朋友之间虽然也有一见钟情之说,但是大多
数的朋友关系的形成都需要一定过程,并且朋友的关系一经形成,仿佛具有一定
的约束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终止这种关系的,即所谓的“绝交”现象不是那么
轻易就发生的。而网友关系的形成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随机的成份比较大,第
一次在网上见面聊天就成为网友的现象很多。网友一经形成,要终止也是很容易
的事,由于网友身份的不确定性,可以更换网名头像甚至性别。或者,不需要改
变自己,只要不被网友发现,例如在 OICQ 上隐身登录,在 BBS 上用 guest 的身
份登录,或是坚决不理那些网友,例如,不管网友给你发即时聊天的信息还是 E-mail,
都可以不回复,做得更绝的人还可能把其拉入所谓黑名单,甚至自己可以“自杀”,
将某个 ID 彻底的抹掉,然后用其他的 ID 继续自己的事情,或者再重新注册一个
1D 以获得了新生……总之,在网上人们很容易抽身,离开这些人和另外一些人交
往。如果有人表示对你不喜欢,你尽可以离开他,而去与喜欢自己的人交流。在
实际生活中回避我们不喜欢的人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可能比邻而居,低头不见
抬头见。因此,网上交友的人更可能成为“不负责任的人”,而网友双方也更具有
“三分钟热度性”。

2.3 网上交友的方式

交友的方式应该可以从几个方式来理解,一种理解是把它当作生活中间必需的
沟通媒介,另外一种是把它当作工作的工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现在的网络
沟通与传统的沟通是有区别的。一个最突出的差别,就是促使人们在沟通的过程

8
中间更加理性化,至少增加了传统沟通中没有的东西7。(邱泽奇,2003)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一开始也不知道聊些什么,于是下面这样的问话,成了
网上交友的基本模式:
——欢迎光临。
——你多大了?
——你是 mm(网上对女生的称呼)还是 gg(网上对男生的称呼)?
——住在哪里,是哪里人?
先打听对方的一些基本资料,再针对这样的话题将聊天延续下去。渐渐地人
们发现这些基本的东西并不一定要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后来人们的网
上 ID 或是昵称后面常常有一个基本的资料说明。有了这个说明档,网上聊天交友
的节奏快了许多,而且也不那么千篇一律了。如果双方感觉良好,则可以在以后
的时间继续聊天,形成进一步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达到一定的亲密程度,
或者成为朋友,或者成为恋人,甚至这种朋友与恋人的关系从网上走向现实。
网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网络的媒介特性为基础,建立起虚拟环境中陌
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接触或者是借由网络跟原来就认识的朋友保持联系,甚至进
一步与网络上的陌生人发展成为好朋友或恋人。要对网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就
必须对网络媒介的分析具体化,然后再将其与传统的传播媒介进行比较。

2.3.1 网上交友的媒介方式

网友之间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电子邮件(E-mail)、网上电子公告牌
(BBS)、OICQ(ICQ)、游戏室及个人主页。
E-mail 是最基本的一种网络沟通形式,主要用于电子信函的发送、传递和接
受。它也是目前 Internet 上用户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应用形式。与 OICQ
(ICQ)相比,它是一种非同步的交往方式,因此形成网友关系的时间相对较长。
正由于它是非同步交往的,因此信函的字里行间容许人们有思考的余地。以这种
方式为主形成的网友,稳定性要强一些,而且因为 E-mail 是上网者的邮箱,所以
只要在任何一台上网机子上打开就能看到双方或多方的通信记录。
OICQ(ICQ)是 IM 一种。所谓 IM,即 Instant Messengers,是一种基于互联

7
新浪观察. 专访北大社会学教授邱泽奇:网络延展了交友时空, 2003.7.31

9
网和移动电话等多种终端的人际实时交流媒介。以书面文字符号形式进行的即时
互动交谈工具,也是目前网上最受青睐、最接近现实交际环境的交往方式,它提
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允许遍布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于网络,使用电脑亲切交谈。
只要双方在线就可以通过 IM 工具进行交流,其方式包括字符,语音,文件和视频。
OICQ(ICQ),简单地说就是聊天,因此可以称为网聊的一种。这种聊天与 BBS
的不同,虽然 BBS 上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聊天,但 BBS 更主要的是版聊,即在
BBS 上轮流贴帖子,展开对话。有时一些网站邀请嘉宾与网友聊天时会采用这种
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以将谈话保留下来,供别人观看。不过,随着 OICQ(ICQ)
的进一步发展,在现有好友、陌生人及黑名单的界面之外,还加了一个“我的群”,
而这种群聊又与版聊有某些相似之处。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是一种专门用作发布电子公告或进行不同规模
的公众讨论的电子空间,它适合快速而大量的资讯传递。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
通人可以不花费一毛钱成本将他的话用以秒来计算的速度传播到数以万计的电脑
荧幕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 BBS 就同一主题开展规模庞大而又井然有序的讨
论。与 OICQ(ICQ)、E-mail 相比,它主要是基于公众话题的大众讨论,而且 BBS
的版面都有各自的“把关人”,因此不象上述两者一样能“拉家长”,或者“肆无
忌惮”地“想说就说”,因为如果在 BBS 上废话连篇,或是触及到反动言论等一些
敏感话题,BBS 上的自动发信系统或是各版版主都有可能将你的 ID 封杀掉。
游戏室,本文指的是网络游戏室(电脑游戏室)。网络游戏(cyber-game)体
现了“数字化”、“虚拟现实”、“网络化”等内涵,同时具备意义丰富有待延伸的
外延。一方面它综合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介符号形式,传递着丰
富的信息和意义;一方面在为网民提供大量游戏娱乐内容的同时,也为网民进行
网上游戏结成伴侣提供了机会。通过游戏室而形成的网友,与基于 E-mail、OICQ
(ICQ)、BBS 形成的不同在于:后者主要是通过文字交流,而前者是共同参与协
作后的志同道合者或竞争伙伴。在这里情境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字的功能
在游戏室里则显得底气不足。
个人主页类似于一个虚拟的电子村落,是随 www 技术的延伸而出现的。最初
的个人主页是研究人员在教育和科研网络上建立的,主要内容涉及他们自己的研
究成果和个人爱好,无须任何成本,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并且
在这里安家落户。个人主页不仅包括文字,而且也有图形和声音,可以只有一个

10
页面,也可能包括许多相互连接的页面。当键入某个个人主页地址时,也许会跳
出多个窗口。一个窗口又可以分成许多“帧”。有的主页有计数器,可以计算访问
者的数目和点击频率。大部分主页还有留言簿,人们可以在上面留下自己的评价。
有的含有表单,可以让访问者填写一些数据。像“我的书签”
“热点链接”等等则
会把你引向其他主页。主页主人还会将电子邮件地址留下。如果有兴趣,可以通
过电子邮件与主页作者进行异步联络。主页的优势正是在于它能够在主人不在场
时提供信息,为主人建立一个网上虚拟的身份。除此之外,
“聊天室”也越来越多
地成为个人主页的一个栏目。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个人主页似乎包含有电子邮
件的异步交流与 OICQ(ICQ)的实时聊天,甚至 BBS 公共讨论的功能,某种意义
上说是它们的综合体。

2.3.2 与传统交友媒介的比较

网络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网上交友。通过网络中的人
际交往,个体仍然可以获得物质上的补充、精神上的慰藉和社会生存的技能。网
络媒介的超时空性,克服了传统交往媒介的时空束缚,因此人们一方面借网络与
熟人保持联络、维系感情,一方面与陌生人在网络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极大地
扩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使人类交友的空间由真实走向了虚拟,如果有进一步的
需要,还可以从虚拟走向现实。
与电话交往、信件交往和登门拜访这些传统的交往方式相比,网络提高了人
们交往的效率,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为以前通过普通邮件联系的笔友找到了
一种低成本的、快速的联系方式。电子邮件、E-mail、OICQ(ICQ)成为人们及时
交流的常用方式。更有大量的交友网站提供了搜索服务,帮助查找爱好相似或满
足自己条件的人,来促进和帮助人们交友。网络交友打开了人们交往的新局面。
在以往的交友中,书信是人类交友以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朋友间可借
助书面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系统、更有条理、更透彻,把感情抒发得更
充分、更生动、更富感染力。与普通信件相比,电子邮件不仅传递迅速,而且可
靠性高。与电话相比,电子邮件相对便宜,而且不要求收、发双方同时到场。与
传真相比,电子邮件更具有保密性,而且是数字式,直接是计算机文档。电子邮

11
件除了数字化的好处之外,和其它媒介相比,它是一种更具有对话性的媒介8。BBS
与普通公告栏相比,网路传播的速度、广度、低成本正是它的特点。在这里,资
讯是交流的而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是单向的,这也是 BBS 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而
网络游戏室与一般的游戏室相比,它再也不是一个人精彩的世界。另外,个人主
页与传统意义上的村落明显不同的是,在这个电子村落里家家户户永远敞开着自
己的大门,随时热情期待客人的造访,虽然个人主页和文本形式更接近,但两者
仍然存在许多区别。比如,和印刷媒介不同,网页是一种多媒体,可以负载声音
和图像。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表现元素,如音频与视频。印刷物一般都
是按线性顺序组织文字和材料,而超文本技术则使网页的结构可以变得无比复杂。
另一个方面,网页比印刷媒介更具动态性,常处于不断的更新当中。
虽然在传统的大众媒介时代也造就了笔友的产生,但是笔友的范围和影响都
是很有限的,而且远不如网络所造就的网友现象一样,仿佛是一场全民的人际交
往运动。以前的大众媒介从没有对人际关系的形成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一般来
说,人们总是利用电话和书信与原来就熟识的亲友联络,少数的情况下才用此种
方式与陌生人交流。和此前的媒介相比,网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促进了陌生人
之间的交往。此外,在大部分的情形下,电话只是个人之间一对一的沟通媒体,
而不是大众传播媒体。相对地,电视或是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都只有单向传播
的功能。为什么网络能造就出如此广泛的新型人际关系呢?网络作为一种可供交
流的媒介,它所做的决不同于传统的书信、电话以及报纸、电视。作为一种架构
人际关系的媒介,因特网有它独特的一面。网络提供了一种远程的个体及群体交
流,而且交流的个体及群体成员可以是完全互不相识的。网络以自己的特性,让
人们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时间和空间,感受一种梦幻般的互动。

8
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 范海燕译.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 1997(3):P222

12
3 网络交友中主体的自我建构

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受众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垂青,因此网友的基本
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显得格外重要。网络上的你与现实中的你是一样
的还是异样的?网友与现实中的朋友在主体方面有差别吗?也就是说网友本身是
如何为自己或者为他人建构自己?
网络交友中主体的自我建构,实际上是在建构一种人际关系。所谓建构就是
个人的意义和理解,产生于个人的社会行为和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自我的
概念是一个人身份的个体感觉,自我建构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并指引人们
去理解现在发生的是什么和将来会发生什么,它包含个体认同、角色的扮演与个
人的期待等方面。本章将从身体不在场、虚拟化生存与主体性存在以及角色扮演、
虚拟身份与身份认同两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3.1 身体不在场、虚拟化生存与主体性存在

网 络 中 的 人 际 交 往 , 是 一 种 经 由 网 络 媒 介 的 沟 通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互 动 双 方 并 不 像 在 现 实 社 会 中 那 样 面 对 面 地 亲 身 参 与 沟 通
(in-person communication)。换言之,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
交往。
身体(body),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人们“拥有”的
物理实体,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9。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
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10。而身体对于网络的意义
远不止如此,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身体是一种生命有机体,但身体的社会观念比
这种物理模式所暗示的更广阔、更复杂11。
在现实中,人身体在场的交往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利用具有象征意义
的可以书面化的语言来沟通,第二,利用大量可被对方识别的身体语言,如:微
笑、皱眉及其它。网友关系是通过网络来维持的特定的人际关系,虚拟世界中的

9
林斌. 虚拟中的身体与现实. 载于文化研究网, 2001.7
10
安东尼·吉登斯著. 赵旭东, 方文译.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三联书店, 1998
11
安东尼·吉登斯著. 赵旭东, 方文译.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三联书店, 1998

13
交流都是身体不在场的“意念”中的交流。网络人际交往则把一种日常生活身体
在场(body-presence)的全方位交往,缩略成一种身体缺席下的交流。平日里用以
判断身份的“眼光”,在这里就完全的失效。于是,日常互动时的举手投足,音容
笑貌就全被这些文字语言湮没了。但人们还是发明了一些用以代表自己的表情或
感情色彩的符号:
:-) 这是最普通的基本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的地方。表示开玩笑的
意思,或表示微笑。
:-0 表示吃惊或恍然大悟。
|-D 呵呵笑。
:-< 难过时候的苦笑。
(:-& 暗示这个人正在生气。
(:-( 紧皱眉头,又愁眉苦脸。
(0--< 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 悲伤或者生气的脸。
:-(*) 恶心,想吐。
^-^ 不必转头就可以看的笑脸。
虽然这与人们下意识中表露出来的体态与表情是不相同的,但也能帮助人们
表态自己的情绪。对于被判断方来说,网络上这种身体的缺场,也就隐藏了人们
的现实身份。这样人们就可以从现实中解脱出来,而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某种动
机,在网上展示部分的自己。从传统的身体出场到隐身出场的转变,表明了当代
人对身体直接性接触的畏惧,不仅对陌生人,更多的是对熟人。
然而,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并非超越的实体,在身体之外构筑起自己的自由
存在。身体的意义结构作为一个不可超越的实体而持存于行动者的精神结构之中。
身体是通过实践而进入世界的关系结构,并与生活世界之中的其他身体和事物处
于实践的联系之中,从而又建构生活世界的结构本身。因此,虽然网上交往时身
体缺席,但是网友间身体的意义却是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实体,通过两者一系列
网上行动而存在于网友之间的精神结构之中。可见,实践行动无疑突显它自身的
重要性。然而实践着的并不只是个别的单子式的身体,首先是在一种存在样式的

14
意义上来理解身体这一称呼的,它代表着人的一种生存的可能方式12。
很显然,网友间的生存方式是数字化生存、虚拟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这一
新名词是尼葛洛庞帝创造出来的,用以指称现代社会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人的
新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方式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打破了旧的时空
观念,人们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某时、某地和某一方面。再用一个统一的词来说就
(Virtual Reality),将“虚拟”理解为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生
是“虚拟现实”
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与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相联系,将电脑网络的“虚拟”
理解为数字化,即以 0 和 1 组合的比特(bit)数据,对人类现实社会里的信息转
换和计算机符号处理过程。其实,虚拟的本质是人类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电脑网络系统的“虚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这种思维活动的外化。
网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客观世界,比如在聊天室里,所有的交流都是主体真正参
与的,这种聊天带来的尊重、兴奋也是真实可感的。冬子与小小兔的友谊结缘于
网络,冬子回忆道,刚开始聊的时候,确实存在着莫名的恐惧和担心,既担心会
无端地招来陌生人的谩骂和攻击,也担心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真诚和感情被欺
骗糟踏的毫无意义。直到遇到了小小兔,彼此坦诚交换各自的电话和邮箱,还包
括各自的年龄、性别、身份。之后的每一次上网,他都会在聊天室等待小小兔的
出现,甚至会常常来同一个聊天室,当看到小小兔的影子时,心情会十分的愉悦,
每一次和小小兔的网上争吵,都会让他感到很难过。所以,冬子从来不觉得和小
小兔的相识与相处是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的。前面提到的 C 小姐,当问到“是否
相信确有其人存在”时,她的回答是真与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网上的那种感
觉。另一方面,这种网络聊天以及聊天带来的感觉是主体在网络以外的世界根本
寻觅不到的,因此,对于网络主体来说,它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虚拟生存毫不例外地具有劳动的特性,因为人们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实
践,而实践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虚拟生存通过人与信息的直接“交互性”,强调
人的经验感受,但此时,人所面对的事物或经验的过程并非事实性如此,这些事
物或过程是由“虚拟”所实现的信息图文载体和能量形式,保留人对“真实”感
性经验的同时,也演示众多不可能性。虚拟生存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它所独特的劳
动特性上,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两个方面。电脑网络首先是作为一种

12
郑震. 论身体. 社会学研究, 2003(1)

15
以信息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而存在的;以当代科技为基础,以信息为直接劳动
对象。因此,它的劳动过程是以信息载体或能量形式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由于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许多原来需要面对面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可
以很方便、快捷地通过电脑网络来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原来需要直接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过程,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所说“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
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
本身发生关系。”13因此便有了人在新的生活层面何以生存与怎样生存的问题。
想要弄清楚这一问题只有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才能弄清楚。实践是人的实践,
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同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主体性,就是在对象
化活动中人所形成、确立和发挥出来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的功能属性,即人在与
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与支配作用。这些均相
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是对象,对象既是人,又是社会。网友在虚拟中的对象化活
动一方面是人的非对象化活动,即各种信息以“虚拟”化载体的形式客观地作用
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人通过控制信息的各种参数并按自己意愿改变这些参数
所进行的对象化活动。例如上网的个体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网恋,就要按照网友
的意愿确立自身价值并实现自身价值。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确立和提高的,因为在实践中才有了主体和客体的分
化,有了主体,人的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人的主体性才得以形成。因此,
网友个体的主体性就是在借用网络媒介而进行的情感等的交流的实践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在这种实践过程中,网友的主体性占有和吸收实践活动成果,例如由相
互陌生到相知甚至相爱的网恋甚至将网上的恋爱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到底,例如得
到网友的热情帮助释放心理包袱使个人得到身心的解脱。不仅如此,网友还通过
网上聊天、发贴、共同参与游戏等,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性的现实物—
—例如增加积分或是成为元老,从而确证主体性的现实存在,并在对象化结果的
检验中判断主体性状况。
人的主体性在主体与客体的各种关系中都必然地以一定方式具体地表现出来
并相应地得到实现,在网络社会中也不例外,只是有时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异化与
扭曲。网友往往面临这样的矛盾状态:一方面,难以摆脱某种幻觉的纠缠,总是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 卷)(下). 人民出版社, 1980:P218

16
在追求无限个性的满足,沉湎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安慰,以获取精神上的慰藉,遗
忘或者逃避物性的世俗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难以平衡某种生物属性的物质要
求,被迫拉回到现实生活,追求急功近利的有限物欲满足。一方面虚拟突显了个
体的独到的经验感受,强调了作为利益主体的个人存在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的
整体性总是要求个性服从。此外,一方面明明知道是虚拟的认知对象却又以感性
经验,视听甚至触觉“触摸”到;另一方面,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并以对象化存
在确认个性的价值而社会信息以资源“共享”的形式作用于人,使人的“虚拟”
不断追求非对象化实现新的生存超越,但人的生存超越总是企图超越任何阻碍个
性发展的社会束缚。
网络及网络社会的出现,表明了人的身体已经扩大到历史上任何时刻都不可
比拟的领域之中,表明了人创造了一个能满足他所需要的新空间、新社会。因此,
网络社会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人的本性——主体性的存在。同样,也可预期网络社
会可能成为促进人的主体性在更高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社会14。但,也得承认当网友
面对形形色色的新鲜事物时,容易失去鉴别力,丧失主体现实批判性,从而退化
为“单向度”的人15。因此,在网络社会中,网友又常常被动地等待客体——网络
的自我呈现或简单享用客体的现成属性,而难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追求,去
发现和发掘客体对于自身的有用属性,做出恰当的评价与选择,决定对其的褒贬
取舍,更难以创设条件去克服、限制、减弱和预防客体的消极属性的不利作用,
如此一来,不仅客体的价值属性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实现,而且个体自己
的价值需要也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16。从这个意义上讲,网友的主体性又在网络
社会中失落了。

3.2 角色扮演、虚拟身份与自我认同

角色是社会整体或某一群体对处于特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是一整
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社会生活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社会的大多数成员
对于行为规范有着一致的看法,相信处在各个社会地位的人会用大众所知道的或

14
鲁洁. 网络社会·人·教育. 江苏高教, 200(1)
15
陈胜云. 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 现代哲学, 2001(1)
16
王学风.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5)

17
是可以预见的方式去行动,用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模式去行动。社会中的任意个人
都被社会所要求扮演与其社会地位相对应的角色,履行角色所要求的一系列权利、
义务和行为模式与规范。虽然这种角色期待也不是十分僵化的模式,社会允许有
一定的与期待不同的角色行为,因为个人生活于社会的不同场景,必须不断地变
换自己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角色行为常常没有选择
的可能。我们说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自由,就是因为网络提供了大量的这种角色
行为选择的机会。当人们有了选择的可能时,在角色扮演行为中无从选择的被动
的社会化个体,有了舍弃与对抗的权力,个体有权力对社会对其规范决定进行选
择。由于网络本身隐匿了一定的社会规范,虚拟性也使得个人与所谓的整体之间
的互动中,由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根据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一般化立场来经验
自己本身,转化为自身参与网络共同体一般化立场的规范,自行设定角色行为的
过程,个人甚至可能呈现出反社会化的一面。
网友在网络空间扮演角色、期待角色,实际上是为了形成网络人际关系。网
友依据 ID 所履行的行为,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期待行为,由于网络空间减少了
社会制约,角色会更多地呈现出自我的隐秘。甚至,网友会依照自己的期待去行
动,形成自己想要的网络人际关系。例如并不经常上网的 D 君,第一次上网聊天
纯粹是为了见识一下新事物,那次在一个聊天室里,他认识了昵称为“白玫瑰”
的异性,聊了一会,觉得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第二天两人又在这个聊天室“相见”,
于是两人又随意聊了起来。渐渐地这种随意性的尝试成了某种习惯。D 君虽然在
现实中有一个相恋 3 年的女友,可他还是有一天给“白玫瑰”发了这样一行字:
“你
愿意做我网上的女友吗?”于是扮演起一个“网上男友”的角色,开始了“双重
恋爱”。再比如黑客本身对于自身的行为是否是越轨行为与大众媒体对其的描述有
着明显的差异,因为在他们看来网络应该是平等的不设防的,他们的行为只是证
明自己,证明网络是众生平等的世界,所谓的网络安全只是软件商获取利润的广
告而已。黑客的存在在于自认为是一种正义的化身,自认为自己扮演的是“救世
主”的角色。
在网络上,人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不断地变换身份,这种随时可以变成任何
人的情形,成为网络中最重要的特征魅力,任何人都可以透过变换自己,扮演平
常不敢扮演的角色,可以部分的实现自己内心长期以来的梦想。

18
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虚拟与真实通常是很难区分的,因为在网络上的角色扮
演,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它往往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在每个人建立自我认同
的过程中,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心理分析学家艾利克森(Erick
Erickson)认为,游戏是一种“玩具情结”,它使人们得以在非实际的情况下“揭
示”并交付出我们自己。在网络空间中,匿名和虚拟身份的流动性使人能够比较
自由地变换角色,既可以与真实生活中表现出的自我极为接近,也可以凭自己的
意愿做出选择。特别是在俗称“泥巴”的多人角色扮演游戏 Mud 中,游戏者“想
当什么人就可以当什么人”。
在网络空间中,
“角色扮演”是一项最大的特色,而性别的转变可能更是司空
见惯的戏码。一个与平常世界不同,离线后的现实世界的角色,可能会被社会所
压迫。由于网络上匿名的特性,身为女性的人可以在虚拟社区中扮演一个威武勇
猛的男性,身为男性的人也可以在不穿裙子的情况下扮演一个女人。在网络游戏
中,匿名性的效果更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游戏中的人际关系便是一种建立在匿名
性之上的人际关系,因为网络游戏所提供的弹性,容许玩家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来扮演各式名样的角色。玩家在游戏中选择角色,选择同一个或多个自我,这些
自我也都或多或少与其真实世界身份有所不同。由于每一个游戏中的角色都必须
经由与他人的互动过程,逐渐形成一个自圆其说的叙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兼具好几重身份。网络匿名所提供的弹性,容许个
人以前所未有的自由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借着网络的隔离功能,隐匿部分或全
部真实世界的身份,利用自选的代号或昵称,在网络上塑造多个自我,并在其间
切换、摸索、试探,让人们在不同的世界中驰骋,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虚拟
的网络世界有点虚幻的味道,但是那个自我也是真实的自我,如同现实生活中人
们一直扮演不同的身份,只不过在网络上,不同的身份可以并行不悖罢了。一个
13 岁的孩子,不仅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启几个不同的视窗,将自己分身于几个不同的
地方,或是先以其父亲的身份给其祖母发份邮件,再以 30 岁年青人的身份参加欢乐
单身俱乐部,同时在另一窗口加入儿童乐园等等17。因此这名 13 岁的孩子既可以结
实同龄的网友,还可以有几个“忘年交”,甚至在网上发展一段爱情。
在网络空间里,网友的身份是虚拟的。所谓网络身份的虚拟首先表现为身份

17
曾坚朋, 杨长征. 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 中国青年研究, 2003.2

19
的电子文本化,即利用以文字和图符为主的一系列信息来描述主体的身份。人类
面对机器,其关系像照镜子一样,令人焦虑:电脑作为机器以它的非物质性模仿
着人类。电脑的这种镜像效果(mirror effect)使得书写主体双重化;人类在机器
可怕的非物质性中认出了自己18。
网友网上身份的电子文本化进一步导致了网络身份虚拟的另外两个特征:其
一,身份的流动性(identity fluidity),即在线(online)身份是建构性的而且不一
定与离线(offline)身份(真实身份)相近;其二,等级重建(renovated hierarchies),
即在线社会等级关系的出现重建了一种与离线社会等级关系不同的等级。这三个
方面是我们讨论身份虚拟过程的主要思考向度。 身份的电子文本化从每个网民最
初上网的那一刻起,网民的身份就开始电子文本化,其过程一般是匿名的,结果
导致了身份的虚拟。 以电子文本虚拟身份会导致两个问题:身份的透明度问题和
身份的稳定性问题。所谓身份的透明度,是指在线身份与离线身份的关联性而言,
直接关联的即为完全透明,没有任何关联性的即为完全不透明,更多的情况下是
部分透明。身份的稳定性一方面指某一虚拟身份的内涵随时间变化的相对不变性,
另一方面涉及相对稳定的虚拟身份的维持时间。身份的透明度是在虚拟身份间的
虚拟交往中被双向揭示的。一方面,主体可以以其生活经验虚拟出某种身份,也
可以尝试性地在虚拟他者的身份的过程中积累作为他者的经验;另一方面,主体
的所提供和表白的各种电子文本本身又要接受其它成员的解读,在交往中,仔细
解读这些电子文本,往往能够觉察出电子文本的书写者有意隐藏的一些内涵。许
多人相信在线的身份可以任意选择且与离线身份无关。对于他们来说,身份就是
不断地以电子书写的方式重新定义,然后以此电子文本所虚拟的身份参与网络社
群的活动。网友们则会从.edu 或.gov 大致揣摩对方的身份,还可能进入某人的主
页通过网页内容或设计感悟其风格。这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解读的结果是将虚
拟身份的电子文本转换成某种离线状态下的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号入座”
19

随着现代性的出现,某种类型的身体外貌和行为举止,明显地具有特殊的重
要性。一个人的身体往往代表着这个人或是这类人的身份。因此身体的在场,就
意味着某种身份的确认。那么互联网由于身体的缺席,是否还有身份的确认呢?

18
(美)马克·波斯特著. 范静哗译. 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
19
本段参见.网络空间、交往与身份认同.一文,载 http://www.studa.net

20
实际上它是有的,只不过是发生了转移。在真实世界中人们一般倾向于从个人的
外貌言行举止来参考个人的身份,而在网络中则是一方面主要是通过言论来判断
身份,另一方面,网络代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名,以及个人的自我介绍,也是
人们用来判断身份的重要方面,并且已经取代身体主要担当起了网上的身份确认
的作用。在网络里,人们一旦看到某个代号,基本上都会对这个代号背后的人进
行一种判断。如性别、情调等。然后以相应的方式与其沟通。事实上,许多人在
上网时都会精心设计自己的 ID,使这个 ID 传达出某种信息。尔后,在后来的互动
中再经营这个 ID,既用相应的言论来支持它,使之与希望获得的自我认同相符。
可是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种因匿名性导致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其实,匿名是指
对别人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用昵称的方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分性
别及学历资料等,人们甚至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叙述风格更彻底地隐藏自己,电脑
能力好的人甚至也可以捏造 IP,躲避追踪,然而这些所指涉的,都是对别人而言
的,转个方向,人们有办法对自己匿名吗?笔者的理解是没有办法对自己匿名, 而
事实上用化名性来取代匿名性来指网友之间以及自身的建构更准确。
日常现实生活的人际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
基本途径。而网络空间中的人际互动,避免了这种身体的实际接触,因此无须像
在现实交往中那样担心“惩戒性权力”(disciplinary power)对身体造成的伤害20。并
且,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保护,人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大胆的姿态介
入到网络空间中去,而不会像现实交往中那样因为身体在场而产生羞涩心理,从
而使人们可以从现实中彻底解脱出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动机,在网络空
间通过展示甚至重塑部分的自我来完成自我认同与自我塑造。
在网络空间,人们通常是借由自身的描塑过程来达到自我认同,所以网络上
的形象就是个人的自我认同。当人们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会为自己取一个身份
代表的化名,甚至为自己选上一种性别,人们必须在网络空间中重新界定他们的
主体性。
一般来讲,网友间的交往会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真实自然地表现现实中的
自我,二是在网络中隐瞒真实的自我:或者是在网络上突出其次要性格,或者是
在网络上变成其“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或者是在网络上变成其“不可能”成为

20
林斌. 虚拟中的身体与现实. 载于文化研究网, 2001.7

21
的那种人。E 君是某重点高校位大二的学生,性格极为内向,平时在班上也很少和
同学讲话,尤其是和女同学讲话,甚至在路上班里的女同学与他打招呼他都会脸
红。而 E 君在网上则是另一种样子,在他喜欢的汽车论坛上,经常发贴表达自己
对新车的测评,并且还常与论坛上的其它人讨论,甚至有时还会为自己喜欢的车
辩护而与对方“大动干戈”;后来,E 君还在这个论坛认识了一个 mm,开始与这
个 mm 说话时他也感到脸上烫烫的,
“说话”也不流利了,慢慢地他胆子大了起来,
发现自己“说话”也不“结巴”了,并与 mm 成了关系很好的网友。
在现实生活在网络中,网友双方借用文字性的信息交流,可以随便地隐藏自
己想隐藏的任何东西,可以随便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任何东西,但是对方却对自
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一无所知”。其实,在真实世界中,尤其是在现代的都
市生活里,人们也都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而又固定的角色,以局部的人格与
他人互动。然而,在网络上与他人互动之时,人们的真实身体往往是待在一个私
密的空间,舒适地与他人交谈,真实世界与网络空间的割裂较大,再加上网络人
际关系领域的扩展,相形之下,不同人际关系之间交叠的机率并不大。从这个角
度来看,不仅可以把互联网视为一个“前台”,真实世界当作一个“后台”,在互
联网上的不同活动场所也分别构成了一个个几乎互不交叠的前台与后台,这就是
戈夫曼所说的观众区隔,就好像网络聊天者构建自我的多重身份21。
但是,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前台”,哪一个又是名副其实的“后台”呢?按
戈夫曼的表述,互动情境的表现性设备被称为“前台”,包括场景(setting,如互
动发生地的环境、设备)、外表(appearance,如年龄特征、性别、种族)和举止
( manner,包括人们期望如何行为的特定信号)
。而在后台,行动者则可以放松、
调整,并准备和操演前台所需的表演22。前台是指个人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
式有规则发生作用的那一部分23。而后台则是观众不能进入,而表演者可以松弛一
下,免去其周围限定的场所24。因此,前后台的区分关键在于,个体是否受制于某
一社会角色期待,或者说是否强迫自己按社会规则进行表演。但是,由于网友身
体的不在场及身份的虚拟,在网上人们能够不受拘束地表演,能够对任何人随心
所欲,因此,这种情况便与上面进的前后台相反,现实生活是前台,人们在工作

21
彭兰.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国际新闻界, 2000.3
22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1)
23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1)
24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1)

22
和生活中受到各种社会规则的约束,人们总是小心翼翼,表演要尽量符合社会及
他人的期待。而钻进网络时,他们却可以在那里尽情地自由地表演,展现日常生
活中不能展现的那一面。虽然说前后台有待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又确实
是借此个人一方面得以塑造一个有别于真实世界身分的人格认同,另一方面也可
以同时维持数个不同的身分。个人因而可以藉此主动地塑造一个希望获得的自我
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
网络空间的自我议题,还是必须放在一般的社会关系与过程里来看待,方能
理清其细微的变化。首先,如果着眼于维持人际的互动,发展较持久的人际关系,
网络身份就不可能无限的变换,而必须有相对稳固一致的身份,网络上的言词行
径也不能过度超出一般社会互动的期待,比如说不断骚扰与攻击也会引发网民的
愤怒。这显示了网络空间毕竟还是个社会空间,也有其规范规则,层级结构,价
值标准与期待。网络空间里的自我,一如真实世界里马克思的宣称,也是社会关
系的总合。网络空间的里的身份想象与塑造,依然脱离不了“真实”世界某些身
份的固定编码方式,以及附随的价值评判。
网络绝不是一个毫无规则的世外之地,一个好的网络使用者,是尽心尽力地
在规则的限度里活动,而不是违反规则地欺骗。网友关系可以说是一个探索自我
认同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的真实性必须靠另外的参与者一起使之实现,也因此
这一过程的背后是所有的网友所共同组成的社会在支撑着,也就是说,从这个意
义上说网友这种新型的网络人际关系并不是一场虚幻的游戏,而是经由社会共同
建构的真实25。

25
黄厚铭. 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载 http://itst.ios.sinica.edu.twitst.htm

23
4 网络交友中的等级、权力与性别

受众研究中不仅要研究受众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还要研究观念的变化,这样
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并且观念的研究可能更重要更有意义。交友媒介的变化导
致了交友关系的变化,而关系的变化必然通过观念的变化来体现。人们在现实生
活中常常被分为三六九等,而人类的发展史又是一部权力斗争的历史,因此等级
与权力观念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再加上社会始终是由男女构成的,而有关男女平
等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点,因此,交友行为在网络中通过新型人际关系表
现来的等级、权力与性别观念等问题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它们与现实中的等级、
权力及性别有何不同,这些将成为本节研究的重点。

4.1 权力、虚拟阶层与平等自由

有人说网上没有阶层没有权力,是一个绝然平等的自由天堂。这种说法未免
绝对。虽然说阶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它的消亡并不是在网
络这个相对平等的自由空间就可以达到的。在现实社会中有社会分层,而在网络
世界中也逐渐形成了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同样存在着网络社会分层。
什么是社会分层?其定义概括起来说有两类:一类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
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
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或过程;另一类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
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
方法26。这两种界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社会资源,即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不同而形成
不同阶层。网络上对等级的划分,可是说是网络中的分层,分层是网络中客观存
在的,也是网络社会运行的内在要求。网络分层所依据的是网络资源,等级的意
义在网友现象中,可理解为资源占有多少的划分,资源可以具体化为网龄和拥有
的信息等因素。调查显示:网上积极活动的人比那些一言不发的人更易确立个人

26
刘祖云.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 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4)

24
之间的关系,从而结识更多的网友。例如:在网络新闻组当中,就阅读网上投寄
稿件多少方面,形成人际关系与未形成人际关系的人之间没多大的不同,但不常
投寄稿件的收阅者很少能交到朋友,而网络中类似的这种积极活跃者大多是版主
等网络中的决策者或者是网络中的精英27。而且还有人对网络上的人进行分层,网络
分层将网络中的人分成高层(决策者)、中层(中坚力量)、基层(一般用户)、浮
层(黑客或网络犯罪分子)28。
当然,网上的等级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不象现实生活中那样“等级森严”,
也不象现实中带有很强的“遗传”烙印,更准确一点说网上的等级其实就是虚拟
阶层。并且网上交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交友的双方能轻易打破这种等级,只要
志同道合,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交友。这就使得网络是一个相比来说比较平等
自由的空间,它为任何一个上网者提供了一个平台,网友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上网
活动提高自己的网络级别,例如,要下载更多的信息,可多多在留言版上发贴,
积极参与组内讨论。一般来说,在网上级别越高能交到的朋友就越多,交友也越容
易。比如网络游戏都有一个积分的问题,一定的分数代表一定的级别,而且级别
与所享受的权利是对等的,级别越高的人越能对级别低的人发号司令。而出色的
等级名称是联众游戏的点睛之笔,体现了每个游戏的鲜明个性。目前联众三十种
妙趣横生的游戏,既有延用棋牌专业的等级名称,如围棋、象棋等级名称,也有
十分形象、诙谐的虚拟等级名称。
“初学乍练”、
“马马虎虎”
、“了然于胸”
、“炉火
纯青”、
“一代宗师”、
“震古铄今”、
“深不可测”是“炸弹超人”的形象体现;
“庶
民”、“秀才”、“举人”、“九品”、“八品”……“皇帝”等更能体现出“升级”游
戏者盼望“节节高升”的心愿,只是人人都要从“庶民”起步,经过努力,方能
成为“皇帝”;最有特色的还数联众游戏中的斗地主游戏,就将每个参与者分成赤
贫、短工、长工、佃户、贫农、下农、中农、富农、小地主、大地主、老地主和
超级地主十二个等级,这种划分法就是参照现实中的阶级划分法,同样以“财富”
形式来决定每个人所就属的级别,只不过这里的“财富”的等价物不是货币、土
地等“资产”,而是一定的积分,这里还是有“贫富悬殊”,例如赤贫的 100 分以
下就差不多是超级地主的 204700 以上的 1/2000,一分一分地、一步一步地成为“地

27
华莱士, Hua Lai Shi P. (Wallace, Patricia) 著. 互联网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1)
28
鲍宗豪. 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深圳特区报, 2001.7.6

25
主”,最终才可体验当“地主”的滋味;想过一把“戎马”生涯瘾的网友们,一定
会参加“四国军棋”、
“飞行棋”的“战斗”,在“战场”上夺取胜利,晋升“官职”,
尽管从士兵到将军的道路是如此的艰难和漫长,但那种“战场”上横扫一切、势
不可挡,那种威风、成就感,不言而喻。又例如,某些私人站点的下载量,就与
每个用户的“级别”成正比,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到指定的站点下载,并且级别
越高下载量也越大,如果你想得到特定的用户名密码,不和这个站点的站长有点
“私交”恐怕不行,不用说先成为站长的网友,如果还想得到所谓的“VIP 账号”
那更是得成为站长网友中的“秘友”才行。
有等级有分层就意味着有权力的分配及权力的大小。现实生活中,等级的高
低决定了个人与阶层享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高等级
的人拥有许多超越他人的特权,处于统治者的地位,享有普通民众得不到的优厚
待遇与物质利益,等级越高拥有的资源越多,因而拥有的权力就大。在网络中,
基于网络分层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的权力也是不一样的。就传播而言,谁掌握了
传播媒介谁就有控制权,而网络媒介,将以往媒介主人的角色改写,每一个人都
可能成媒介的主人,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权力在网上消散或是弱化呢?
权力在现代生活中指一个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影响乃至支配他人的一种力量,
它是一种人对人的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群体组织及其他形成的人类关系网络中。
什么是网络权力?网络权力也即网络中支配他人的力量,网络权力将以一种
复杂的权力形式崛起,人们可从网络权力中发现并使用工具,以便于在他们生活
中获得更多的行动选择权,但工具的使用又刺激了虚拟精英在网络空间本质及能
力上渐增的支配权。
网络空间(cyberspace)存在于电脑使用者所体验的“交感幻觉” (consensual
hallucination)中,人的意念穿梭其中,被符号取代与他人互动。网络空间提供权力
给能够在其中捉弄资讯的人。
有权力就意味着不平等,因为权力是权力主体对权力客体的支配,是权力客
体对主体的服从。但是网络之所以成为人们交友的媒介在于网络匿名等特性带来
的平等与自由,因此网络权力的矛盾在于网络同时具有通往自由与统治的能力。
网络权力支持这样一种冲突,即普通使用者与网络精英之间的冲突。
网络出现后,有人对人进行了重新的分类,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类人:平民

26
与网民。因为网民得面对网络权力所支持的那样一种冲突,再加上网龄的长短以
及在网上所做的贡献等因素,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那么对等,因此网友间的关
系也就不是绝然的平等了。等级有高有低,例如,BBS 上各版的版主通常是这个
版的活跃分子,经常参与讨论并且给人以帮助;类似地在积分的网络游戏中,
“贡
献”多意味着积分就多,更容易成为人们印象中的“高手”、
“玩家”。可以说,不
同网友在网上所处的位置,也决定着他们之间权力关系。因此,站长、版主甚至
可以决定网站或版面的走向,曾经有个著名网站的站长因为参与某版的讨论时遭
到网友的严厉挑战,一气之下,就以这个版没有存在的必要为理由,而把整个版
给“杀”掉了。再者,版主也可以宣告张贴言论的原则,并据此砍信。此外,电
影及电视网站的站长本人就比较容易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电影及电视考贝,这可
是与一般网友的权限区别。虽然电影可能是枪版的,电视剧可能是在电视台播放
时自行截下的,但是,这毕竟充实了自己网站的收藏,而且还会使自己与自己的
网站显得更加重要。还有讨论区的“大大”也必然比名不见经传的网友,有更大的号
召力来发起网聚,因为他们比一般的网友具有影响力,因此在众多的讨论中尤其
是在有矛盾看法的问题上,他们一般会持中立的态度,因为如果他们明显支持一
方反对另一方,容易造成网上的极端主义,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实,造成团体
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极端主义,又
明显缺乏一个节制的声音。个人最初可能带着相对中立的观点看某个问题,但与
另人就此讨论之后,可能从中间向边缘移动29。甚至在网友之间也可能有权限的区
别,有些版只有进阶的使用者才看得到,有些版则是站长跟版主专用的,在此,
不仅知识决定了使用者的权力,权力也会反过头来决定使用者能够获取资讯的范
围。
在人际交往中,主体自然地将他人视为对象,希望在群体中确立一定的社会
地位。这是人性所固有的权力意志,其基本表现由强至弱大致可分为引起他人的
注意、对他人产生影响力和拥有控制他人的能力等三种情况。网友间交往的匿名
性使许多有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和地位的暗示被屏蔽,为许多人提供了一个
新的权力角逐的空间。
以权力和地位角逐的视角可以比较容易地解释一些网际行为。黑客现象在某

29
华莱士, Hua Lai Shi P. (Wallace, Patricia) 著. 互联网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1)

27
种程度上就是典型的以技术能力确立网际地位的举动。许多黑客都为自己起了十
分离奇的网名,在攻击成功之后还不忘留下大名。在为了避免网络安全人员的追
踪而不得不更改网名时,常常很不情愿。几乎所有的网上免费资源的发布之类“义
举”的背后都潜藏着发布者对网际名誉和地位的追逐,而其实这些免费资源本来
也是从网上淘来的,将其发布给别人只须轻轻地点击一下鼠标,由此或许能获得
某些资源渴求者的溢美之词,又何乐而不为呢?
为什么如此多的人热忠于网络中权力与地位的角逐呢?这是因为追逐网络中
的社会地位,有一个内在驱动力,那就是认为网络的社会地位可能转入到现实社
会生活之中,改善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权力状况和社会地位。而那些在现实
社会中居于有利社会地位的人,特别是所谓名人,也纷纷以其名人效应向网络拓
展其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网站都开设有类似于“名人聊天室”之类的东东,
新浪上就有嘉宾聊天室——网友与名人面对面——
由此可见,网络是一个权力角逐的新战场。网络的自由就在于它给予任何人
角逐权力的机会,因此人们在网络空间要比在现实生活中更易获得权力、支配他
人。但网络权力与现实生活中的权力有共通之处,权力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权力行使者品德、能力存在瑕疵的情况下,权力容易蜕化、变质,具体表现为
权力膨胀、权力滥用、权力人格化,即把公共权力截留为己有,以权谋私30。
因此,人们反对网络上任何专制权势。网络权力用之得当,会对个体权利合
理规制,使网络整体权利得到广泛实现;网络权力用之不当,个体的权利会成为
权力的牺牲品,为此有必要为网络权力的活动范围设置“法度”。每个人都会害怕
不守法的人以及人们尊敬的人对自己的伤害,并且秩序是任何社会存在的前提,
现实社会中的规范和礼仪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网络空间。但人们所需要和所希望
的权势,必须而且只有来自公众自愿并满意地服从社会的制度和规则,它才可能
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从哲学角度考虑,服从社会的制度并遵守限制我们自由的法
律,是能够维持生存的手段,比如,许多网络上的游戏规则都是在网友们的热心
参与讨论之下得到修改,还以联众的斗地主为例,联众斗地主游戏规则关于强退
逃跑扣分的规定就是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于 2003 年 4 月 15 日进行调整,修
改后的规则将通过参与游戏三家持牌中的“炸弹”数量,以及是否处于得减分加
倍房间来计算罚分,在按下“开始”键,开始游戏后强退,由系统自动识别是否

30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 商务印书馆, 1982:P.154

28
处于减分加倍房间,并统计三家手中所有已出和未出“炸弹”的数量进行扣分。
“地
主”强退或在未确定“地主”前强退,扣分加倍。另外,从 BBS 上砍信的规则,
乃至整个站点、版面的发展方针,都可以成为讨论的主题,因为人类倾向于服从
团体标准的事实是网络社会继续繁荣的原因之一。
同时具有通往自由与统治的能力的网络空间使人们不得不承认:一方面,网
络空间从理论上为参与交往的每一个主体和对象都创设了平等的交往空间和交往
机会,个人的人身依赖关系、等级制度和国家权力等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不再赤
裸裸地存在,网络成为相对自由、平等、公正的“理想国”;另一方面,网络空间
虽然是“虚拟现实”,但也是“真实的虚拟”
。“它是人类生存时空的又一表现,极
真实地将人类踩在地球之上的生活,几近无疑地展示到网络之上来。”31
人们结缘于网络,并且逐渐创造出电子社区,形成社区领导人或网络社团的
意见领袖,人们在网络空间获得不同的声誉和威望,并由此影响到人们在网络空
间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兴趣、爱好、能力的不同,网络将把人们分为各个不同
的群体,而一旦政治团体或利益集团涌现出来,争夺网络资源的斗争又会加剧网
络群体的裂变和分化。这样,网络空间的人际关系就不再是横向平等的松散结构,
而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翻版或缩影。

4.2 网络中的性别歧视

在网上人们总想知道别人的性别,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中的性别不平等甚至性
别歧视在网络人际交往及交友过程中还存在吗?如果存在它与现实中的有什么不
同?
英文中的 GENDER 是指社会性别,不同于 SEX(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是指
婴儿出生后,从解剖学角度来证实的男性或是女性,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形成的
男女有别的期望、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结合体现,是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
性或男性的气质和角色,及与此相关的男女在经济、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机会的
差异。女性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性别是男女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
是一种平等的权利关系,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无所不在,最明显的是资源

31
陈彩虹. 网络激情的批判. 读书, 2000(9)

29
分配的不平等32。
谁都知道网上更提倡男女平等,但谁又都知道当社会提倡做某一件事情时,
往往是因为提倡的内容在目前的状况下还做不到,做不到的东西才有提倡的必要。
现实中的男女不平等甚至性别歧视到了网上就平等了吗?性别歧视在网上的存在
空间及存在的程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很多学者将研究性别问题的战场转移到了网
络世界。
性别是影响人们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幸的是这些认识常常
对女性不利从而削弱了她们对社会的影响,甚至遭受性别歧视。虽然法律赋予女
性的平等权将其推入社会,但是,告别了传统角色的女性即便在宪法“……享有
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的保障下,欣然接受她们“理论上神圣的平等”时,现实生
活中“实质的不平等”却仍似一个挣脱不去的大网缠绕着女性。
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可以隐匿性别之后以“中性人”的
身份畅游于网络,虽然互联网提供了这种“中性”的可能,也有人以“中性”的
身份进入网络空间,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以现实生活中“男性”与“女性”来划
分自己。也就是网络中不仅有女扮男,也有男扮女,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即使在虚
拟世界里人也不可能取消他的性别,只不过网上的性辊可能与现实中的性别不一
致。
事实上,媒介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人们再现现实世界,互联网为人们建
造的是一个虚拟的再现系统,虽然是虚拟,但是总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现
实世界男性在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理论上是网络能成为一
个两性比较自由,比较平等的共享空间。斯普尔(Scroll)和凯斯勒(Kiesler)1986
年和 1992 年研究发现:在计算机中介交流环境中,基于文本的电子会谈可以消除
人们的社会特征,因此可以减弱和消除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希尔茨(Hiltz)和图
鲁夫(Turoff)1993 年通过对比研究计算机中介交流和面对面互动两种环境中的两
性参与度,结果发现总体上计算机中介交流环境中的两性参与的平等程度较面对
面互动组高33。在现实社会里面,传统媒体里女性发言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在互联
网上她们不仅仅是做听众,或者被别人所代言,而是能够让别人看到她们自己真

32
参见王政. 美国妇女运动的起因与发展. 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发展与变业. 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33
转引自余红, 杨伯溆. 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 社会, 2003.1

30
实的想法,展现出比较完整的自我。互联网这种新的媒介到底是在改变着还是强化
着传统的性别角色?它为男性和女性带来了平等的机会还是强化了他们各自原有的
地位?男性与女性在互联网中的相互作用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有什么不
同?虚拟世界中的性别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关系还是现实世界中性别关系的翻版?
在网上的性别格局其实和在网下没有什么不同,什么人占主导和什么人在沉
默好像都差不多。比如在 BBS 上可能女性往往习惯于潜水,而男人则是造砖和争
论,有一个美国学者曾说,如果一个帖子超过一定的长度,那么它一般都是男人
写的。可见在空间无限可以延展的网上发言权也不是对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不是女性没有想说的,而是一种内化的性别气质被带到了网上。因为在一个
公众的空间里发言,女性会感到不安,男人可能比较习惯。另外还有女性习惯谦
让,不愿意为了争上风与男人争辩等等。尤其是在网上特别多见的粗鲁的语言,
让女人退避三舍。
任何具体的表达都与某种环境的修辞相联系。词语的表达并非彼此孤立、互
不相干;而是彼此呼应、彼此映衬。个体运用的语言总是与个体所属的“类群”
相联系,也就是说,个体会采取其熟悉的、经常使用的语言,二者在相当程度上由
个体所处的社会物质现实和文化现实所决定,即由种族、阶级、性别、年龄等物质
条件所局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群体与男性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巨大分野必
然会通过这两个群体所使用的语言表现出来,即男性语言有别于女性语言。因特
网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是男性的领域,网上虚拟社区的成员主要是中上阶层的中
青年男性,这当然会使得女性语言在因特网上成为“另外的”语言。可见,语言作
为社会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制度化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下
语言被具有权威的人赋予不同的含义,实质上对社会的整合起着作用。个体在学
习掌握社会规范、适应社会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中,作为其适应社会生存的一
个必要条件,语言交流不可避免地赋予了社会对男性或女性两个不同群体的期盼
和要求。因此即使假设存在一个无性别差异的“真空社会”
,但社会文化的延续性
和强大的传递性仍会给这些在“男女有别”的社会文化土壤下培养出来的男女留
下印迹,在虚拟社会仍然会多多少少带有传统性别的烙印34。
与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女性始终是弱势群体。网上的性别成见与现实中的性

34
余红, 杨伯溆.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社会, 2003.1

31
别成见一样都客观存在着。也许有人要说网络的隐匿性不是可以随意选择性别或
是以“中性人”的身份出现么?有研究表明,网络中介交流交谈的匿名性只不过
使大胆发言的人多一点而已,但仍然不能改变男性在网络中介话语交流中的支配
地位。也许有人要说,在网上使用女性特征的网名及女性特征头像的人不是更受
欢迎吗?的确,如果以一个女性特征的网名进入一个聊天室或者论坛,是比使用
以男性特征的网名的人更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更易成为网友对象。上过 BBS 的人
都知道,如果一个 mm 的 ID 在某个版面上提出帮助的要求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里得
到众多 gg 的 ID 帮助。
女性之所以在网上更受欢迎,一方面是由于上网的人当中男性比女性多,而
异性相吸的道理同样适合于网络社会。但是女性常成为网上性骚扰的目标,尤其
是在匿名和使用别名的网络环境中,在聊天室内,使用女性别名的常受到让人不
舒服的欢迎。在网上不尊重女性甚至侮辱女性的色情内容随处可见。作为一名女
性在网上遭到骚扰甚至性骚扰似乎成了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在还是个菜鸟的时候
可能还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操练后,如果有兴趣的,有可能
会反过来嘲笑骚扰对象。其实,骚扰是一种显示权力的方式,就像下级不会骚扰
上级,而是骚扰他能骚扰的人。当然在网上还有一些技巧性的问题,比如你不和
陌生人私聊,你受到骚扰的可能性就会小些。这种防止噎着就应尽量减少吃饭的
次数的作法也许有点可笑,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为了避免被骚扰,女性经常要注
意自我保护,甚至她们的生活自由度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女性不能很晚出门,
不能一个人到 PUB 去等等。这是因为单就女性自己可能没办法独立去挑战这样一
个社会环境,所以还是要去学习自我保护。所以现实生活中的这一招用于网上也
合适不过。权力之所以是个问题,是因为权力在不同的人群中掌握的不同造成的。
性别也是一个分配权力的方式,当然如果你是男性,不论在网上还是在网下,大
概不会感到女性的权权比你少,这本身并不奇怪,如果你更多的观察和性别有关
的社会现象,甚至更进一步使用社会性别视角的话,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在互联网上的性别景观不是一句女性仍受歧视那么简单,即使在互联网上人
们也仍然延续着现实社会中的权力关系,谁在发言谁感到自在,这背后都有权力
的作用。此外,正视网上两性不平等的现实,并不意味着承认女人就是理所当然
的弱者,而是要去改造这种事实。

32
现在,女性与男性在上网人口数的比例渐渐接近,是女性在利用网络上的一
大进步,但是却不代表女性在网络空间的提升。然而,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个
人的认同流动性、反阶层性等等网络经验,崛起了增权(empowerment)的概念,
是女性主义者希望借此翻转不平等的契机。
亚里士多德曾以精辟的名言道出西方公正概念的核心:公正不仅在于同类同
等对待之,而且在于不同类同等对待之。正是类似这一对公正的仁者见仁,导致
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经久不衰的兴趣35。因此,对于网上性别平等与否的讨论还将进
一步发展下去。

35
艾莉森·贾格. 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8(1):P192

33
结 语

本研究通过以网友现象为例,从方式——关系——观念三个层面对网络中新
型人际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本研究认为在网络中交友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需要,就其本质而言是人
们相互交往的社会需要的一个方面。并将网友定义为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虚
拟性或虚拟性与现实性兼而有之的交往而也他人形成特定关系的上网者。人们网
上交友的方式既可以通过 OICQ(ICQ)、聊天室等聊天“聊”成友,又可以通过
E-mail、BBS、个人主页等互相交流结交成友,还可以通过游戏室协同作战成友。
本研究还认为网络中交友主体的自我建构与现实中的交友一样实际上是在建
构一种人际关系,只不过,网络中的交友是主体身体不在场的虚拟的建构,但这
又不意味着交友双方主体性的缺失;交往双方可以更为自由地选择角色扮演,以
完成自我期待的认同。同时,现实中影响人们交友的等级、权力及性别等问题,
在网络中依然存在,网络中的等级划分可理解为网络中的分层,划分的标准是以
网龄、拥有的信息及技术为代表的网络资源。网上的人们同样热衷于追逐网络权
力,不过网络权力依然有“法度”,并且追逐的机会更平等更自由。此外,网络交
往中性别的不平等甚至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但网络为弱势的一方争取平等提供了
更为广阔的平台。

34
致 谢

为这篇论文划上最后一个句号的同时,我在日历上划了个圈。这个圈既代表
着这篇论文从开题到杀青走满了整整一年半,也预示着我即将结束三年的硕士生
活,还预示着我即将离开生活了整整 7 年的华工。
论文的初稿完成于 10 个月前,那时正是一年中武汉最热的时候,我独居于寝
室,因此全寝室的电扇资源都被我利用,一半对着电脑(它是我当时最值钱的财
产我可不敢怠慢)
,一半对着我,尽管这样我的电脑还向我“say no”,硬盘彻底
崩溃,辛苦寻来的资料全部被毁,我终于尝到了伤口撒盐的滋味,也明白了与天
斗其乐无穷的滋味,呵呵!连续数日 40 度的高温后,论文初稿终于出炉了。又过
了很久很久,也就在不久前,我又重新敲打起键盘,为论文定稿做最后的冲刺。
我真的相信了要完成论文,必先苦其思想,劳其筋骨的道理。
终于可以呈薄册于师了,我的心情却极不平静。首先得感谢我的导师申凡教
授,他是位治学严谨的先生, 3 年前跟着他做本科毕业论文,3 年后还跟着他做
硕士毕业论文,不论是做论文还是搞研究,他总细心地指导我一步一步走向学术
的殿堂,可因为自己聪慧不行而又勤快不足,因而总是慢了半拍而做不到很好。
也许一直以为在华工呆的 7 年时间太长,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吃遍了学校
所有的食堂,逛过学校所有的超市,去过所有的教学楼上自习,甚至几乎走遍了
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但真的要向她告别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舍不得。
感谢我所有的同学,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我的大学生活才会有如此多的美好
回忆。尤其要感谢我同住了 7 年的室友薛江华,因为她让我练好了洗碗功(大一
那年我们两抓阄洗碗,结果我洗了几乎一个学期的碗)
,更因为我不管遇到什么麻
烦事都会找她,而每次她都会在罗嗦了一阵甚至骂我一顿后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
也要感谢我 7 年的同学兼密友陈琳,总是将流行时尚与快乐带给我;感谢清华大
学的 miaoji 博士,常常耐心地指导我这个“计算机盲”如何用最先进的装备分享
最新的网络资讯。还要感谢我在广深两地的同学,他们在我实习与找工作的过程
中给予了我无数的帮助。

35
最后还要提到我的父母,提到他们我总感到很自豪。我亲爱的老爸老妈用一
生的心血培养了我,让我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让我专心地在学校求学了 7 年,
又让我在我喜欢的城市做着我喜爱的工作。尽管我没有扮演一个十分出色的角色,
但父母总视我为他们的骄傲,他们总是十分的信任我,包容我,也正是因为他们
这份信任与包容,让我总是能微笑地面对每一天,让我在前进的人生道路上,始
终尝到幸福的滋味。

许 妲
2004 年 5 月于华工

36
参考文献

[1] 陆峻. 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 北京出版社, 1999


[2] 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
华夏出版社, 2000.1(1)
[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1(1)
[4] 华莱士, Hua Lai Shi P. (Wallace, Patricia) 著. 谢影, 苟建新译. 互联网心理
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1)
[5] (美)马克·波斯特著, 范静哗译. 第二媒介时代.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9(1)
[6] 段伟文. 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1(1)
[7] 卜卫. 媒介与性别.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10(1)
[8] 巫汉祥. 网络狂飙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11(1)
[9] 渠敬东. 缺席与割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1)
[10] 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7(1)
[11] 金盛华, 张杰. 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3(1)
[12] 高玉祥主编. 人际交往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2(1)
[13] 穆怀中. 青年人际关系学. 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8.4(1)
[14] 全国 13 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2(2)
[15] 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2(1)
[16] 库什曼, 卡恩 ka en 著, 宋晓亮译: 人际沟通论. 知识出版社, 1989.3(1)
[17] (苏)鲁毕扬著. 傅进, 王英译. 人际交往心理学.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88.9(1)
[18] (美)克莱恩科著, 殷达编译. 人际交往和理解.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9(1)
[19] 余丽琳. 人际交往心理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11(1)
[20] 张向东. 人际交往与社交新观念.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6(1)
[21]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1)
[22] 严耕, 陆俊. 网络悖论.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1)

37
[23] 谢泽明. 网络社会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1)
[24] 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 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1.6(1)
[25] 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 范海燕译.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 1997(3)
[26] 胡泳, 范海燕译. 网络为王. 海南出版社, 1996(1)
[27] 陈翠芳. 论网络世界人际交往的特征.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2(5)
[28] 韩克庆、吴忠民. 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方式及其影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12
27. 李兰芬. 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7
[29] 阎晓明. 透视网吧现象. 人民日报, 2001.5
[30] 陈立辉. 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 社会
学研究, 1998.6
[31] 叶启政. 虚拟与真实的混沌——网络世界的实作理路. 社会学研究, 1998.3
[32] 杨晓玲. 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的文化. 安顺师专学报, 2002(4)
[33] 新浪观察. 专访北大社会学教授邱泽奇:网络延展了交友时空, 2003.7.31
[34] 郑震. 论身体. . 社会学研究, 2003(1)
[35] 鲁洁. 网络社会·人·教育.江苏高教, 2000(1)
[36] 梁燕. 对网络传播中传播心态的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1999.1
[37] 林斌. 虚拟中的身体与现实. 文化研究网, 2001.7
[38] 黄少华.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社会科学研究, 2000.4
[39] 黄少华、魏淑娟. 论网络交往伦理.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4
[40] 黄厚铭. 面具与人格认同:网络的人际关系, http://itst.ios.sinica.edu.twitst.htm
[41] 黄厚铭. 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同上
[42] 刘祖云.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 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华中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4)
[43] 李婷玉. 网络中的自我与人际关系. 广西社会科学, 2001(4)
[44] 鲍宗豪. 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深圳特区报, 2001.7.6
[45] 柳丹枫. 论网络传播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5
[46] 宋绍成. 挑战与对策: 网络传播和青少年社会化. 社会, 2002.1

38
[47] 陈志霞. 网络人际交往探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11)
[48] 哲东. 人际交往中的三大认知障碍. 当代青年研究, 1995.5
[49] 刘萃侠, 肖健. 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年龄差异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2
[50] 陈彩虹. 网络激情的批判. 读书, 2000(9)
[51] 王晓霞.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南开学报, 2002.4
[52] 王政. 美国妇女运动的起因与发展. 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发展与变业.
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53] 郭玉菊, 李国琴. 认知偏差与人际交往. 河南教育, 2001.7
[54] 余红, 杨伯溆. 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 社会, 2003.1
[55] 艾莉森·贾格. 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8 (1)
[56] 李蓓. 网络人际交往理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4)
[57] 刘仁圣. 网络传播的负面性及其应对策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1
[58] 戴黍. 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4
[59] 蒋海斐. 网络传播特点刍议. 湖南经济, 2002.S1
[60] 叶启政. 虚拟与真实的混沌——网络世界的实作理路. 社会学研究, 1998.3
[61] 何明升. 网络行为的哲学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4)
[62] 李兰芬. 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3)
[63] 崔唯航. 面向网络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 2001.2
[64] 彭兰.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国际新闻界. 2001.4
[65] 彭兰. 透视网上聊天. 光明日报, 1999.7.28
[66] 高兆明. 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认同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 2003.2
[67] 魏晨. 论网络社区的角色与行动.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6
[68] 陈冲. 主体性实质之我见.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1
[69] fork. 也谈网友相见. . 上海微型计算机, 2000.3
[70] 曾坚朋.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 2002.6

39
[71] 石蓉蓉.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交流──试析网络人际传播. 当代传播, 2000.1
[72] 祁林. 网络聊天主体性分析. 现代传播. 2001(5)
[73] 李荫容, 高献中. 网络社会的实践与人的主体性. 学习与探索, 1999(4)
[74] 王学风.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2002(5)
[75] 陈胜云. 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 现代哲学, 2001(1)
[76] 徐佐彦. 网络时代的主体性意义.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3)
[77] 陈阳. 谈网络中的性别歧视. 妇女研究论丛, 2000(4)
[78] 刘天杰. 网络时代关于主体意识的思考. 求实, 2002.12
[79] 于文秀、于新成. 网络生存的文化意蕴探寻. 求实, 2001.6
[80] 卓英子. 社会性别与女性平等权的法理思考.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2
[81] Alexis S. Tan,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Research,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82] Bergs, Alexander T, Social Networks and Mass Media-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02
[83] Dindia, Kathry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volv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95, 1
[84] Gao, G , An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ace and concern for other in
Chine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2 (4) Nov 1998
[85] Kinnaly, Gene, Netiquette: The Rules of the Road for Effectiv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Library Mosaics; v8 n3 May-Jun 1997
[86] McLeod, J M , Media and civic socialization of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7 (2) Supplement Aug 2000
[87] Rice, Ronald E, The impacts of computer-mediated organiz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15, Edited by Martha E. Wliams, New York, Knowledge
Industry for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80
[88] Richards, Cameron, Hypermedia,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the Challenge of

40
Redefining Literacy in the Electronic Age,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v4 n2 Sep 2000
[89] Rudolph F. Werderber, Communicate,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5
[90] Pippa Norris, 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Published by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1
[91] Porter, Peggy, “Dear PPO5”: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mputer:
entering a brave new world , Library Hi Tech; 2 (1) 1984
[92] Sarah Trenholm & Artitur Jense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93] Sypher, H E; Sypher, B D; Hass, J W ;Getting emotional: the role of affect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1 (Jan/Feb 88)
[94]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Feature of Cyberspace, In 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http://www.rider.edu.cn

41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 许妲. 论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民族化出路. 彭城大学学报, 2004(6)

4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