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88・ 南开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4 期

“虚拟社会”
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王晓霞
( 南开大学 社会学系, 天津 300071 )

  摘要: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


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
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
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
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
关键词: 虚拟社会; 网络;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 C 91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667 ( 2002) 0420088207

因特网正以惊人的速度, 使人类进入“虚拟时代”
, 其所带来的意义要比人们想象的深远。 这一
跨越时空的信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现代社会和生活, 特别是改变了人际互动方式, 为现代人
的人际交往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据统计, 1998 年 3 月, 用 E- m a il 进行人际交流的人数已超过
了用电话进行人际沟通的人数 [ 1 ]。 正如行为心理学家利克莱德所言, 网络的功用在于促进了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 它向每个独立个体提供个人意志、个人创造性等禀性资源平台 [ 2 ]。网络赋予了现代
人际交往的结构及互动方式新的内涵。

一、虚拟社会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界定, 强调的是人际互动的直接性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性, 认为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在直接的面对面交往过程中形
成的, 直接性和可感性是其主要特点 [ 3 ] (p. 187)。虚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人际关系和人际

交往的基本概念。 虽然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仍包括心理上的联系, 但它又具有如下新的特征:


开放性与广泛性 以光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互联网克服了时空局限, 把世界联结为一个
整体的“塞伯空间”(Cybersp ace ) 即网络空间 [ 4 ] , 拓展了人际交往的领域, 使人际关系具有了开放
性, 并呈多元化特点, 实现了一人与多人进行同时和即时性的交往。
“塞伯空间”是向所有人开放的,
这就使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肤色、性别不同的人们, 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交
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虚拟社会, 距离不再是人际交流的主要障碍, 居住在不同地区的
人, 足不出户也能跨越时空与世界各地的人方便地交往与合作, 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
。 特别是
虚拟社会为那些有特殊困难和障碍的人 如残疾人、性格内向者、相貌丑陋者、社交恐怖症患者和在
(

收稿日期: 2002204201
作者简介: 王晓霞 (1963—) , 女, 天津市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2 年第 4 期 ・8 9 ・

偏远或保密地区执行任务的人) 提供了独特的交往场所, 在此, 所有交往者都可以大胆敞开胸怀, 进


行交流。现实交往面对面的直接性使人际往来受血缘、地缘、业缘、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具有狭隘性。
因特网则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村落, 为人们在更大范围内择友、交往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
借助它, 人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广泛地选择交往对象并同时与多人交往, 即使是素未谋面的社会成员
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可见,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广泛性。
自主性与平等性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不依赖于他人权威, 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表现出具有鲜
明个性的自主特征。因特网没有主控中心, 决定了人们的沟通和交往是完全自主的。人们通过按钮
可以再造一个“我” , 自主地为自己重新确定身份、相貌、性别, 自主地选择朋友, 按照自己的兴趣加
入群体, 没有人能对他人进行任意的支配和控制。由于虚拟社会主要是以“符号” 为中介进行交往活
动的, 不是相识或熟悉者之间的直接互动, 基本不受外界的干预和影响, 因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
进行交往, 可以任意选择并随意更换交往对象。互联网络使社会中任何阶层的社会成员抛弃了高傲
和自卑, 轻松自在地进行往来, 避免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压力和人际摩擦。这样, 人们的个性就得
到了充分展现, 人际交往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实现。
由于因特网上每个网民都具有高度自主性, 都可以平等地共享信息, 人们的身份标识得以淡
化, 没有人拥有更多的特权, 人们不再受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控制, 从而也就更体现了人际交往的
平等性, 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这种人际平等还会逐渐渗透到现实社会组织中, 正如著名社会学
家奈斯比特所言,“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 我们建立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系统是
因为我们需要掌握下属的去向以及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 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 我们可以用平行联
系的方法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结构”[ 5 ] (p. 149)。 在网络时代, 以往组织内各种严格的等级观念会模
糊淡化, 传统的逐级汇报、层层下达的管理方式不再被遵循。 虚拟的沟通和交流使交往者处于相对
平等的交往位置, 为人与人之间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 有助于拆除人际间人
为的藩篱, 人们彼此之间更容易达到心灵的沟通和理解, 使个体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
间接性与匿名性 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既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社会身份都直接影响着人际交
往和人际关系。 人们往往因某人的外在特征 ( 如人们的相貌、身高、仪表、年龄、性别等) 及其扮演的
社会角色或已有的社会身份、地位而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或疏远。 而在虚拟社会, 网民仅以“符号” 进
行活动, 机器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介, 人际往来和沟通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 而是具有鲜
明的间接性特点, 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表情, 难以体验到对方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网上交往, 人们还
可以虚假的社会面目出现, 彼此难以确认对方, 只能在虚幻中与对方进行交流, 凭借想象来营造对
方形象。 由于无须直接面对, 就可以避免面对面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尴尬和矛盾冲突, 使人际交
往具有一定的安全感, 并激发了人际之间的神秘感, 容易对交往对象产生美好的想象与热情。 虚拟
社区里出现的“网上婚姻登记” , 就是这种条件下的产物, 互有好感的网民在网上可以像现实社会的
夫妻一样成家。一个名为“网上人家” 的虚拟社区, 注册用户数为 39 720 人, 家庭总数就达到了 2721
家 [ 6 ]。而这些“喜结良缘”
的人并非相识, 他们只是在虚拟的世界中以虚假的角色出现, 甚至有时无
法断定对方的性别, 但仍像真夫妻一样恩爱地讨论许多私人话题。由于现代工业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日趋冷漠, 知音难觅, 于是人们就试图在网上寻找无功利色彩的知音者为友, 以求获得心灵上的满
足。特别是当人们遇到现实挫折时, 更期望在虚拟世界中能获得心理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虚
拟社会人际交往的间接性与匿名性有助于消除现实社会交往的隔阂和障碍, 便于人们寻找到支持
和理解, 得到一定的感情寄托和心理宣泄, 因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情感的联系。

二、虚拟社会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得到提高,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90・ 2002 年第 4 期

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 使交往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得以充分的实现,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


响, 特别是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人际交往失范 目前法律和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浸入虚拟社会, 网民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
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的网上交往行为, 其力量远不如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
束力。 网络的无主控中心和追求自由的特点, 决定了虚拟社会的交往更容易处于无序和失范状态。
所谓失范是“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
情境”[ 7 ] (p. 53)。 现实“熟人社会”
的特点, 决定了人际交往行为多是依靠熟人的监督, 以及迫于社会
舆论、法律制裁等的威慑, 人际交往的规则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而一旦进入虚拟的非熟人社会, 其约
束作用就会丧失, 加之网络发展初期新的规范不健全, 一些人会为自己突然之间在虚拟社会中获得
的能力所陶醉, 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行为后果, 有一种“解放了” 的感觉, 会做一些自己平时
不可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 8 ]。据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 有 9. 8% 的人曾上网
查阅黄色的图片或文字, 98. 6% 的人曾获得机密和他人的信件, 5. 4% 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大
约三成的青年上过色情网站, 其中深圳青年的比例较高 ( 占 37. 5% ) , 其次是北京 ( 占 32. 66% ) 。 在
上色情网站的青年中, 60% 的人是无意中接触到的, 而接触过网络黄色信息的青少年, 90% 以上有
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 9 ]。由于交往失范, 有的人便以游戏轻率的态度对待网上人际关系, 如在某市的
网吧, 有记者目睹了一个 16 岁左右的男孩在 3 个月以前已经有了网上“妻子” , 且“伊氏女人”网站
通知他, 他的“爱人”已经怀孕, 他正在网上找一些“养孩子”的经验, 而他居然向记者表示过一段时
间, 要再找一个“老婆”[ 10 ]。 网上这种行为虽是虚拟的, 但它对现实社会规范无疑会起着某种腐蚀、
破坏作用。有的人还把网上交往的随意性和无规范性直接带入现实社会, 他们利用网络, 追求“一夜
情” , 在两性关系上放纵不羁, 破坏正常社会道德规范, 造成了恶劣影响。谩骂、谎言、攻击、 “黑客”非
法侵入等失范行为在虚拟社会已日益蔓延, 通过因特网进行恶意报复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有的人
在网上对惹恼了自己的人恶意诋毁, 有的甚至将对方的秘密往网站上贴, 大肆传播。因此, 人们担心
网络的失范性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 [ 11 ]。 不可否认, 自由是网络的灵魂,
但网民由于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就有可能滥用自由的权利, 造成责任的缺失, 从而
影响网上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人际情感疏远 网络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享受和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人类情感的危机。人是现
实社会中的人,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就指出, 当人的基本生理和安
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就要寻求社交 ( 爱与归属) 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 12 ] (pp. 43~ 45) , 而这些需要
离开现实社会的交往是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 人际之间的情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特别是
直接的交往来维持。 社会心理学家 M eh rabein 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际之间的整体喜欢= 55% 面部
+ 38% 音调+ 7% 语言 [ 13 ]。 当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互动增多时, 就会增进了解、理解和同情。
在虚拟社会, 人际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被人与电脑的接触所取代, 这就使现实社会中亲朋好友的感情
联系淡化了。虽然, 因特网使远距离的人际沟通更便利, 有助于人们的联系, 但这种联系缺乏深刻的
人文关怀。毕竟人们在网上交往直接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而非活生生的人, 远不如通过现实社会的
人际交往而获得的情感更具真实性。 由于网上交往的虚拟性, 有些人往往游戏感情, 大肆与异性网
友调情却缺乏真情与责任心。如在一些网站人们随时进行结婚、离婚登记, 视情感为游戏; 有的人在
网恋和网婚中不能自拔, 甚至用不同化名与多人同时进行网恋和网婚, 而对现实中的夫妻关系和情
感视而不见。 虽然网上交往为一些人逃避现实婚恋中的种种问题及责任, 宣泄自己的情感, 寄托自
己的梦幻提供了场所, 但也直接影响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情感和婚姻关系。正如有的专家所说:“互
联网正在变成婚外恋的好场所, 即使是在家中没有机会接触工作伙伴的家庭主妇, 也有可能通过网
络被人引诱。”[ 14 ] 虚拟交往实际上使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更加疏远了, 许多研究结果都可以佐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 1g 3 美国网民上网时间平均每天超过 5 小时, 其中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2 年第 4 期 ・9 1 ・

1g
4 的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由此有学者提出怀疑: 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
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 领导此项研究的黎艾教授指出:“我们已从一个每天和许多不同的人相
互往来的世界迈向一个功能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他认为, 随着
电脑的普及, 网络族的社会互动能力逐渐退化的现象会日益严重 [ 15 ]。 心理学家克劳特主持的一项
调查也表明, 经常使用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调查对象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 孤独感加
剧, 电脑使用得越多, 孤独感和压抑感便越强 [ 16 ]。 网上是虚拟的世界, 虚拟交往虽然可以帮助人们
一时解脱现实的烦恼, 找到一时的情感寄托, 却不能真正满足活生生现实人的情感需要, 不能真正
解脱现实社会人们心灵的孤独, 反而会使一些人由于过分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对现实中的人产生更
大的疏离感。特别是患上“网络成瘾症” 的人, 会对现实中的人日趋封闭, 而患有“电脑狂暴症” 的人,
则往往将因电脑故障产生的不满转嫁给同事甚至其他不相关的人。英国一调查公司的调查表明, 约
有 1g6 的人表示他们曾因电脑故障而向同事或办公家具发火 [ 17 ]。 当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出来的时
候, 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会更加感到悲观失落。 久而久之, 人们更不愿意在现实社会中寻找情感
的满足。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 在主体交流上, 远距离拉近而眼前的事却被拉远。“自闭” 心态使主体
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也漠不关心, 走出虚拟社会则焦躁不安, 情绪低落, 甚至对现实产生极
端的反感与抵触情绪 [ 18 ]。可见, 只有在现实空间中, 人们才能获得真实情感的满足。而沉浸在虚拟
社会中的人, 必定会与近在咫尺的现实人产生“鸿沟” 。
人际信任危机 内心诚挚、言而有信是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所提倡的基本准则, 但在网络社会
中, 由于人们是以“符号”进行交往的, 难以判定人们的言论是否具有真实性和真实的程度, 甚至网
上还默许虚假言论的存在, 网民可以隐去真实的社会身份, 甚至以多个“虚拟”身份进行网上交往,
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这就使很多网民以游戏的心态进行网上交际, 从而造成人际信任危机, 人们
对网上人际之间的往来充满了怀疑性和不信任感, 不敢轻易相信相托。正如有的网民所言:“网上交
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 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光头老头。” 现
实社会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制约机制在虚拟社会中明显弱化, 网上交往为虚假的甚至带有欺骗性质
的人际关系的出现和扩展提供了方便。据美国的一份调查, 大约 50% 的网民曾在网上撒过谎。另一
调查表明, 46% 的男性网民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冒充过“淑女”, 其中 86% 的人承认曾利用女性角色
“勾引”过男性 [ 14 ]。 网络社会中有的网上恋人竟是同性、祖孙、母子、姐弟, 这些事例足以说明网上
交往的虚假性, 然而这种行为在网上是不为人所指责的。 如此一来, 很多网民不得不面临网上网下
的角色差异和冲突, 以至产生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
成之后, 就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 网民在虚拟社会养成的虚假言行, 很容易带到现实社会
中来, 而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又不允许说谎, 因此会形成人格分裂。 这种网上人际信任危机还会迁
移到现实社会。交往者由于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已经习惯于以虚假的身份和语言进行交往, 在现实
的人际交往中就会缺乏真诚性, 从而有可能影响到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 导致人们对交往对象
的真诚性产生怀疑。同时也会使人们信机不信人, 宁愿沉溺于虚拟世界, 也不愿直面现实生活, 从而
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三、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调适

由于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存在着种种问题, 因此, 虚拟社会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调适就迫切地摆


在现实面前。 调整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际交往伦理规范 虚拟社会人际交往的自主性和缺乏面对面监督与约
束, 决定了网上交往更需要网民的自觉及自我约束。 但是, 由于网络发展初期制定的一些交往伦理
规范还很不健全, 且缺乏普遍意义; 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的规范又很难适应虚拟社会的人际关系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92・ 2002 年第 4 期

( 如诚实守信是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之一, 而网上则容许合理的虚拟等) , 因此迫切需要制


定能维护网络交往并具有普遍适用性, 能为世界所有网民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 以防止交往者彼此
间的侵害, 保证网民交往活动顺利进行。 1985 年泰雷尔・贝奈姆的《计算机与伦理学》和杰姆斯・
摩尔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 的发表, 标志着网络伦理问题正式受到重视。随着网络交往中的矛盾
冲突增多, 人们也开始制定一些计算机网络道德戒律, 以约束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例如, 美国计
算机协会 (A CM ) 1992 年制定了网络“基本道德规则” : ( 1) 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生活作出贡献; ( 2 )
避免伤害其他人; ( 3) 做到诚实可信; ( 4) 恪守公正并在行为上无歧视; ( 5) 敬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
的财产权; ( 6) 对智力财产赋予必要的信用; ( 7) 尊重其他人的隐私; ( 8) 保守机密 [ 19 ]。 但总体看来,
目前用于约束网络人际交往具体行为的伦理规范尚未形成体系, 特别是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 网络
伦理建设要从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交往规范的制定入手, 对网民应尽的义务和履行的责任作出具
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 而这必须在借鉴中西方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伦理规范的有益成果基础上完
成。如西方计算机伦理学家戴博拉・约翰逊 ( 著有《计算机伦理学》 ) 等就认为, 义务论代表罗斯提出
的守信、补偿、公正、仁慈、自律、感恩、无害等道德义务, 在调节信息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19 ]。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伦理规范对虚拟社会的交往
也有重要意义, 如儒家的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核心, 以“礼” 为人际关系的整合手段的人际交往的基
本思想, 强调“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0 ] 《 p. 134) , 提倡
( 雍也》 “真诚” 、
“信义”
、“责任”等伦理道
德, 注重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 倡导“反求诸己” 、“慎独” 等, 对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来说
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 必须确定网民交往的道德底线, 即在网上有充分条件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时一定要具有社会责任感, 网民之间要平等相处, 尊重所有交往对象的人格 ( 尽管人们可能永远不
会谋面) , 认真履行网民的义务, 具有不偷窃、不行骗及不侵犯他人私生活的良知和价值观念, 互惠
互利, 为网络成为一个美好的人际交往的空间提供基础。
制定维系网络人际交往秩序的相关法规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必须强调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虚拟社会中, 完善的法规都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尽管法规是对人的自
由的一种限制, 但人类社会从来没有过绝对的自由。 自由总是相对的, 与规范相伴而生。 而且很多
法规的制定正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充分实现。如果大家都追求自由而抛弃规范, 其结果是谁的利
益都难以保障。 可以说, 网民遵守法规而失去的一定自由, 是为了保障其相对自由的最大实现。 目
前, 网络犯罪已对网上人际交往造成很大威胁, 直接影响了网络交往的秩序。 由于网络具有自身安
全性较差的弱点 ( 无主控、跨时空和地域的开放性) , 加之网络立法滞后, 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法律上
的“空白” , 致使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例如, 2001 年 12 月, 昆明市公安机关侦查破获了一起网上
介绍卖淫活动的案件,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难以定罪。犯罪嫌疑人袭用国外网站的做法, 在
“网缘交友” 中设置了“色网行动”的主页, 形成了一套组织介绍卖淫活动的操作规程, 他本人则预计
从每次卖淫活动中抽取 30% 的费用。 由于传统的搜集证据方式和审查证据标准无法用于虚拟社
会, 因此只能认定其罪行为复制、传播淫秽物品, 而不能作为组织卖淫定罪 [ 21 ]。 据统计, 互联网上
有 50 多万个黄色网站, 在互联网上随便点击, 平均每 7 次就有 1 次可能点到黄色网站[ 22 ]。因此, 迫
切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 以维护网络社会的正常人际交往。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关于网络方面的法
规, 如美国政府通过了“信息净化法”和“隐私权保护法”等 [ 23 ] , 1996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发的《通
信规范法案》 , 旨在控制互联网上的内容, 确认“在互联网上发表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能够获悉的下
流猥亵的和明显令人不快的语言、图象” 的行为有罪, 违法者最高可判罚 2 年监禁和 25 万美元的罚
款 [ 24 ]。新加坡、英国、德国等国也制定了有关的法律, 对网络传播进行约束。我国也于 1996 年颁布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 , 并在 1997 年通过的新《刑法》 中增加了对
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但目前关于网上人际交往的一些法律 ( 如《网络言论法》 等) 还有待建立。我
们应当通过立法, 将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加以明确规定, 使人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2 年第 4 期 ・9 3 ・

的, 什么是必须做的, 什么是禁止做的, 从而规范人们网上交往的行为。


加强网络教育和监管 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 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人类有
能力控制由人类自身创造的虚拟社会, 并为人类自身服务。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调适要在制定相关
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网络本身, 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和对
网络的监管。网络社会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 它具有传递信息便捷、广泛, 渗透力强等
特点。通过网络教育, 可以使人们在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中确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了解网络交往的
规范, 培养合作与奉献精神, 提高网络道德修养, 从而提升网民的素质。特别是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
教育, 对目前青少年中出现的网恋和聊天室中“黄色话题”
泛滥的现象必须加以正视。政府有关部门
应把这方面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并动员、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网络教育, 占领虚拟社会的宣传
阵地, 以应对各种不健康甚至是有害的网络信息传播。
利用网络提供心理援助 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圈子的现代人, 很需要快捷便利而又自由的交
往方式, 虚拟社会使人们的这一愿望得以实现, 并为化解现实社会生活形成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的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关注人们运用心理分析来锻
铸自己的人格, 但她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执教时发现, 当人们遇到个人问题需要求助时, 所找的早已
不是弗洛伊德, 而是电脑 [ 25 ]。 网络匿名性特点不仅使人把现实中受社会影响和约束不能表达的情
感表达出来, 找到志同道合者, 还为一些在现实中很难得到他人称赞的人提供了恢复人际交往自信
心的渠道。因为在虚拟社会中, 人们容易获得赞扬, 而依据人际交往的“好感回报”
原则, 获得赞扬恰
恰是人际吸引的基本前提之一, 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心理治疗的作用。不同心理学派在心理疾病
的原因探讨和心理治疗技术研究中, 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者看来, 人际关系与
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和治疗研究的中心问题。有研究表明, 电脑网络可以作为社交恐怖
症患者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的初级训练工具 [ 26 ]。 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供心
理援助, 对人际关系进行调适。目前网上已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网站, 既有高校、心理学杂志社主办
的, 又有心理医院主持的, 还有个人创办的心理网站或主页, 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
的人际关系调适起到了积极作用。
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充分动员网民进行自我调适 网民在虚拟社会人际调适中也应发挥其自身
的主动性。 在虚拟社会的交往中, 网民应随时提醒自己身处现实社会, 并尽量使自己在虚拟社会中
保持和现实社会相一致的身份, 调整自己的言行、情绪和心态, 不要沉溺在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 不
要忽视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本身提供的便利条件, 进行人际交往的实习。在
虚拟社会中, 网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际交往规范, 不断调整自
己的行为模式, 以便更好地融入新的社会和群体, 顺利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络给社会
成员提供了模拟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和实习场所, 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体会不
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 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的尺度, 可以为现实社会和谐人际关系
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础。 人类要善于运用科学技术之花, 结出善果, 努力避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
负面影响, 惟此, 才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 1 ] 吉华. 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J ]. 电大教学, 1999, ( 3g
4).
[ 2 ] 张彬, 庞涛. 网络生存与社会控制 [J ]. 攀登, 2000, ( 5).
[ 3 ] 全国 13 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
编写组. 社会心理学 [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 4 ] 李兰芬. 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 [J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 7).
[ 5 ] ( 美) 西奥多・罗斯扎克. 信息崇拜: 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 [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
[ 6 ] 莫言敏. 惊看网婚 [N ]. 今晚报, 2001202219 ( 1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94・ 2002 年第 4 期

[ 7 ] ( 美) 杰克・D ・道格拉斯. 越轨社会学 [M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 8 ] 严耕. 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网络道德建设初探 [J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7, ( 6).
[ 9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 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 [N ]. 北京日
报, 2000210223 ( 10).
[ 10 ] 吴阿娟, 杜建辉. 一面是欢喜一面是忧虑——再谈“网络婚姻”[N ]. 今晚报, 2001204201 ( 5).
[ 11 ] 严佳雯. 台湾出现 e 报复行动 [N ]. 今晚报, 2002205217 ( 29).
[ 12 ] ( 美) 富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 马斯洛心理学 [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 13 ] 魏曼伊. 大学生上网与人际沟通的关系 [A ]. 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 两岸大学生文化交流—— 校园论坛论文集
[C ]. 台湾: 屏东师范学院, 1999.
[ 14 ] 马倩, 裴旭. 青少年网上交往特点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J ]. 当代青年研究, 2000, ( 3).
[ 15 ] 肖真. 网络使人际关系淡漠 [N ]. 光明日报, 2000203210 (C 2).
[ 16 ] 张小明. 网络迷小心“网络中毒症”[N ]. 科学时报, 2000203212 ( 7).
[ 17 ] 陆枫, 殷正坤, 陈传波. 同一家园中的人与机器 [J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 6).
[ 18 ] 李湘德. “虚拟现实”
与主体 [J ]. 科学学研究, 2000, ( 3).
[ 19 ] 王正平. 西方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概述 [J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 10).
[ 20 ] 论语正义 [A ]. 诸子集成: 1[M ].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
给司法带来难题 [N ]. 文摘报, 2002205209 ( 3).
[ 21 ] 刘德安, 张燕宽. “色网行动”
[ 22 ] 徐曼. 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J ]. 河南社会科学, 2001, ( 9).
[ 23 ] 升文. 全球追捕网上黑客 [N ]. 北京青年报, 1997210201 ( 13).
[ 24 ] 王十禾. 网络时代的文化互动 [J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 4).
[ 25 ] 雪莉・特克尔——网络人类学家 [N ]. 上海译报, 2000211202 ( 5).
[ 26 ] 陈志霞. 电脑网络对网民心理健康的影响 [J ]. 社会心理研究, 2000, ( 4).

T he In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 ion and


It s A d ju stm en t in V irtua l Society
W ang X iaox ia
(D ep a rtm en t of Socio logy, N anka i U n iversity, T ian jin, 300071)
Summary: ( 1) T he In ternet Serves a s the m ed ia fo r in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ion in a virtua l society. ( 2) T he in 2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ion in virtua l society is ab so lu tely d ifferen t to tha t in a factua l society. ( 3) O p en ing o r free2
dom , in one’s ow n m a ster, equa lity, ind irectness, anoym ity, etc. a re its fea tu res. ( 4) N o doub t the in ternet ha s
b rough t p rog ress to hum an being, yet it b rough t nega tive influence a s w ell: ( a ) N o rm ( lega l and m o ra l) lo ses in
in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ion; (b ) Em o tion s estrange crisis of confidence. ( 5) T here shou ld be p aying a tten tion to
w o rk ing ou t an app rop ria te in terp ersona l rela tion sh ip fo r netw o rk behavio r, estab lish ing m o ra l no rm s and lega l
sp ecifica tion, enfo rcing educa tion and con tro l and g iving p sycho log ica l a id fo r ind ividua l ad ju stm en t so a s to have
the in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ion to be ad ju sted and kep t w ith in bound s to p rom o te the ha rm ony of in terp ersona l
rela tion sh ip and the in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ion s thu s kep t on to the righ t p a th in virtua l society.
Key W ords: V irtua l Society; In ternet; In terp ersona l Comm un ica tion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