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1

内容提要

互联网的诞生和飞速发展是 20 世纪后期最让人振奋、最引人注目的科
技事件,网络交往正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
往方式,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鲜明的网
络信息时代色彩。网络交往的出现引起了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学、
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并成为这些学科的一个重要
研究主题。本研究选择“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
康关系的研究”这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主题。首先,将网络交
往的基本理论探索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试图对国内外网络交往的基本理论研
究做一总结。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考察,旨
在引起国内心理学界对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问题的关注,进而明确网络交
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本问题,为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
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在系统考察网络交往基本理论以及综述国内外
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
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包括:(1)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 (3)大学生网络交往与
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5)
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研究; (6)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
研究。通过研究,一方面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具
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研究工具;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
理健康关系的系统科学研究,促进了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健康的科学研
究,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心理
学依据。
目 录

第一部分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1 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1
2 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2
3 大学生是网络交往的主力军……………………………………4
4 研究现状…………………………………………………………6
4.1 国外研究……………………………………………………6
4.2 国内研究……………………………………………………8
二、研究构想……………………………………………………………9
三、研究意义……………………………………………………………11

第二部分 网络交往基本理论探索………………………………16
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16
1 互联网在美国的诞生和发展…………………………………16
2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17
二、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形式和特点………………………………19
1 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19
1.1 西方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界定…………………………20
1.2 我国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界定…………………………23
1.3 本研究对网络交往的界定………………………………25
2 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26
2.1 网络聊天…………………………………………………27
2.2 网络寻呼…………………………………………………28
2.3 电子公告牌………………………………………………28
2.4 电子邮件…………………………………………………29
2.5 网络游戏…………………………………………………29
2.6 网上论坛…………………………………………………30
3 网络交往的特点…………………………………………………30
3.1 交往对象的广泛性………………………………………31
3.2 交往过程的匿名性………………………………………31
3.3 交往角色的虚拟性………………………………………32

I
3.4 交往心态的平等性………………………………………33
3.5 交往行为的直接性………………………………………34
三、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37
1 线索过滤原则下的网络交往……………………………………38
1.1 线索过滤原则与社会呈现理论…………………………38
1.2 从线索过滤原则看网络交往……………………………38
1.3 基本结论…………………………………………………40
2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下的网络交往………………………………40
2.1 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看网络交往………………………40
2.2 基本结论…………………………………………………42
四、网络交往行为理论……………………………………………………45
1 网络交往中的去个性化………………………………………45
1.1 去个性化的含义…………………………………………45
1.2 去个性化的原因…………………………………………46
1.3 网络交往中的去个性化…………………………………47
2 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49
2.1 去抑制的含义……………………………………………49
2.2 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50
2.3 Suler 的网络交往去抑制效应研究………………………51
五、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54
1 网络人际关系是非个人的、浅薄的、敌对的………………54
2 网络人际关系是健康的、积极的………………………………56
3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59
六、影响网络交往的因素探析…………………………………………63
1 互联网本身原因——网络交往的客观诱因…………………63
2 交往主体个人原因——网络交往的内在动因………………64
2.1 性别和年龄………………………………………………64
2.2 动机………………………………………………………65
2.3 人格………………………………………………………66
3 社会原因——网络交往的外在推动力…………………………68
3.1 心理压力的增大…………………………………………68
3.2 现实人际交往的弊端……………………………………68
4 总结………………………………………………………………69

II
第三部分 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72
一、网络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72
1 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威胁…………………73
2 网络交往有助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维护…………………………74
3 小结………………………………………………………………75
二、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76
1 网络交往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76
2 网络交往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77
3 小结………………………………………………………………78
三、网络交往与自我的发展………………………………………………79
1 网络交往对自我发展的抑制……………………………………79
1.1 网络交往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混乱……………………79
1.2 网络交往导致人格的异常………………………………80
1.3 网上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81
2 网络交往为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81
2.1 网络交往丰富了自我概念的内涵………………………81
2.2 网络交往不会导致自我角色的混乱……………………82
2.3 网络交往更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82
2.4 网络交往不会导致人格的异常…………………………83
3 小结………………………………………………………………83
四、总结……………………………………………………………………84
1 综合辩证的研究态势……………………………………………84
1.1 Weiser 的媒介“使用和满意模式”研究………………84
1.2 Kraut 等人对互联网似是而非观点的修改………………85
1.3 Swickert 等人的交互作用观………………………………85
2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86

第四部分 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92
一、研究一——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92
1 引言………………………………………………………………92
2 研究目的和方法…………………………………………………93
3 研究结果…………………………………………………………95

III
4 结论……………………………………………………………109
二、研究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110
1 引言……………………………………………………………110
2 研究目的和方法………………………………………………111
3 研究结果………………………………………………………113
4 分析与讨论……………………………………………………122
5 结论……………………………………………………………128
三、研究三——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130
1 引言……………………………………………………………131
2 研究目的和方法………………………………………………131
3 研究结果………………………………………………………133
4 分析与讨论……………………………………………………147
5 结论……………………………………………………………152
四、研究四——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154
1 引言……………………………………………………………154
2 研究目的和方法………………………………………………155
3 研究结果………………………………………………………157
4 分析与讨论……………………………………………………160
5 结论……………………………………………………………162
五、研究五——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研究………………163
1 研究对象………………………………………………………163
2 研究工具………………………………………………………164
3 研究程序………………………………………………………165
4 研究结果………………………………………………………165
5 分析与讨论……………………………………………………170
6 结论……………………………………………………………172
六、研究六——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172
1 引言……………………………………………………………173
2 研究目的和方法………………………………………………173
3 研究结果………………………………………………………174
4 分析与讨论……………………………………………………179
5 结论……………………………………………………………180

IV
第五部分 总的讨论…………………………………………………182
一、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182
1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背景……………………………182
2 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183
3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信度、效度……………………………184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84
1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争论……………………………184
2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有限论…………………185
3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186
4 总结……………………………………………………………188
三、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88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88
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189

第六部分 总的结论…………………………………………………191
参考文献………………………………………………………………………19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203
论文摘要
Abstract
附录

V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部分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赛博空间(cyberspace)
”即互联网空间、网络空间,是互联网时代人
类的另一重要生存空间。它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联
结成网,表面上看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连接,但“几乎所有触及互联网络
的人,都直觉地发现自己触及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
新的生存方式” [1]。
“赛博空间”成为影响人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日趋
明显,而“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网络交往,是一种亟待深入研究的新
型人际交往方式。

1 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
社会交往是伴随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始终的过程,是人的基本
社会实践之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这一点早
已得到众多理论家的认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28 年)曾说过:“人在本
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
就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
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2]达尔
文(1871)则指出: “谁都会承认人是一个社会性的生物。不说别的,单说
他不喜欢过孤独的生活,而喜欢生活在比他自己的家庭更大的群体之中,就
使我们看到了这一点。独自一个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
刑罚中的一种。”[3] 心理学家麦独孤(1908)将人的社会性上升到本能的高
度,认为人类天生带有许多先天固有的特性,其中一种就是寻求伙伴,与他
人结合在一起的倾向[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1970)在论述人
的基本需要时,特别强调人际关系需要对个人自我实现的意义[5]。正是因为
交往,社会生产力才得以发展,社会制度才得以更替,社会文明才得以进步。
同时,人类自身才得以进化。
社会交往1(social intercourse)是众多学科研究的主题,
“哲学上的交往
范畴就是指人与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为了实现变革世界和生存环境的目的,
通过媒体中介而展开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改
造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6]社会学将社会交往称

1
交往的英语翻译是 intercourse,而 communication 一般翻译为沟通,它是交往的一种,其核心内容
是信息交流,侧重精神交往。网络交往(internet-based,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更多的是
信息的交流,属于精神层面的交往。同时我国学者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大多使用网络交往这一概念,
而不是网络沟通,所以本研究也使用网络交往的概念。

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为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
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社会互动以这样或那
样的形式,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主要部分。”[7]传播学将人际交往称为人际传
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
最丰富的传播现象[8]。心理学对社会交往的理解侧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信息
交流,因而也叫社会沟通(social communication)。根据《心理学大词典》
的解释,社会交往是指以姿势、语言、文字、艺术等各种象征符号为媒介,
把信息、知识、情感、意义等精神内容加以传达,实现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
的过程[9]。尽管不同学科对社会交往的界定不同,但并没有改变社会交往的
实质,即:社会交往实质上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社会交往的含义很广,人际交往是其重要层面之一。王武召(2002)认
为,社会交往就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
间互相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10]。社会交往可分为物质交
往、精神交往和两性交往[11]。所谓物质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
人之间互相往来,进行物质交流的社会活动,其内容是物质产品;而精神交
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其内容
是思想、意识、观念、情感和情绪等精神性的东西,是精神生产的产品。精
神交往一般用英语单词 communication 表示。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
精神交往渗透于物质交往之中,两种交往在实践活动中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交往往往受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如地域、时间、年龄、语言、文
化、社会制度、种族等。为了达到交往的目的,人们就要不断地克服这些制
约因素。所以人类的交往历史就是不断地打破和摆脱各种束缚,从而整体上
呈现出交往手段不断更新,交往方式不断进步,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
容不断丰富的特征,不断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交往创造条件。

2 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和发展是 20 世纪后期最让人振奋、最引人注
目的科技事件。尽管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它以“一网打尽” 、
“网你
没商量”的势头迅速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发展速度的异常惊人可以通过
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快速增长窥见一斑:互联网用户的人数经常是以几何级数
快速增长。美国 Powersoft 公司总裁米歇尔•科兹曼曾断言:“19 世纪是铁路
的时代,20 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 世纪将是宽带网络的时代。”[12]现
实情形似乎已经印证了这位科学家的断言。
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
面面,成为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生存方式,甚至就像埃瑟•戴森(1998,
胡泳、范海燕译)所说的:“目前 Internet 还仅仅是人们接发信息的一个平

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台,但将来它会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13]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而
且,“当互联网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
人际传播。”[14]
西方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2003,何道宽译)曾说:媒介即是
信息(Medium is the message)。这一观点突出了媒介的能动性、积极性,而
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形式的、消极的信息载体。与之紧密相连,麦克卢汉
认为,任何技术都将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
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当然也不例外。电脑、数据处理器、调制解调器、
无线电通讯等信息元件组合出一种与地球空间相对应的全新的电子空间—
—网络空间。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1984)创造了 Cyberspace 这
个术语来表示之,即“赛博空间”。
张允若(2001)认为,我们应该把互联网络以及它所提供的天地看成是
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这个第二世界(网络世界)是在第一世界
(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第一世界的延伸和扩展。相比起来,
第一世界的传播和交往更有实在性,那里的大众传播往往有可见的物质中介
(如报刊) ,那里的组织传播往往有实在的场所和中介物(如办公室、会议
室、文件往来),那里的人际传播往往有实在的环境,能亲见其人、亲闻其
声,有着可触可摸的感受;而在第二世界里一切都是光电的运作、比特的传
输,显得虚幻而不可触摸。但是,第二世界的传播和交往,有着第一世界无
可比拟的、望尘莫及的优势。它的潜力还在不断开拓,它的功能还在不断扩
展,随着历史的前进,它在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中的地位还在不断提升[15]。
换句话说,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媒介,尽管它的发展始于技术,但
并未局限于技术。它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给人们提供接近信息的功
能,而被看成一个可以给它的使用者提供人类支持以及归属感的社会技术,
从而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空间。事实上,尽管人们使用
互联网的目的多种多样,但通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是主要目的[16-17]。在网
络空间里,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在不断地生产、传递和交流物质、能量、
信息,一起分享高科技的进步与文明的繁荣。因此,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
变了人类社会交往的历史形态,并很快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Weiser
(2001)认为互联网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它已经引起了交往和人际
行为的一场革命[18]。甚至还有人断言,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
交往的方式,将向基于互联网的间接交往的方式转变。”[19]
网络 2 交往(Internet-Based,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单
翻译即是:Internet Communication 或 E-Communication)即网络人际交往,

2
网络和互联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网络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而互联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
也就是说,互联网是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今天我们说到网络时,通常指的是互联网。所以
在本文中,网络特指互联网,网络交往特指基于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交往。

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也称网上交往、网上交际、网上交流等。西方研究者多使用“计算机媒介沟
通 ”(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互 联 网 沟 通 ”( Internet
Communication)、 “计算机媒介互动”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等概
念。网络交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往,尽管叫法不同,
但其核心是:交往主体在互联网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过程中构成一定的社会
关系,在此基础上,网络主体逐渐形成了网络群体,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
社会。与其他交往方式相比较,网络交往以其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交往过程
的匿名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交往行为的直接性等独
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麦克卢汉(2003,何道宽译)还有一句名言: “媒介(体)即按摩” (Medium
[20]
is the massage) ,意指通过一种媒介,人的感官、机能得到了延伸、扩张、
增强,但一种媒体并非人的某种机能的彻底延伸,它只是在某个方面或某个
局部延伸了人的机能。也就是说,人在得到许多方便和优势的同时也失去了
另外的方便,使自己又处于另外的劣势之中。不可否认,借助于互联网进行
的人际交往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和心理需要的满足,可以说,有了互
联网,人们才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而通晓天下”、 “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境
界。然而, “网络既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 ”[21]Bargh 等
人(2002)提醒我们,网络交往能以惊人的速度引起亲密感,这是一把双刃
剑(double-edged sword),对此我们不能轻视[22]。而且,以往的不少研究均
得出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如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交
往功能而产生的[23-25],就是因为交往主体将大量时间花在网上与人交往,过
分依赖网上人际关系,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而且,个体的心理社会健
康对个体优先选择网络交往具有预见作用,个体优先选择网络交往对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的消极结果具有预见作用[26]。在注重生活质量和强调心理素质
的今天,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研究互
联网使用行为(主要是网络交往)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成为国内外心
理学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交往也可能是解读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3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的关键问题。

3 大学生是网络交往的主力军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年龄大约在 18 岁~24 岁之间,属于青
年后期。大学生的显著心理特点是:思维活跃、感觉敏锐、思想先进、好奇
心盛、勇于探索、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肩负众多社会赋予和发展自我的重任。
同时,大学生有使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因此,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网

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即俗称的网络成瘾,指由于不适当的互联网使用而导致的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病
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概念并不统一,本文使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概念,但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需要
使用不同的概念。

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络作为新生事物,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坎坷的中间途径就轻而易举地赢得
了大学生的普遍接受,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固有性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
特征相契合[27]。青少年期的孩子, “大多正试图寻求自主、创造认同,而网
络在他们探索自我与成为独立、自我约束的个体的过程中,提供了牵引的动
力。”[28]Kandell(1998)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角度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
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易于对互联网形成依赖,原因可能是,大学生有强烈
的形成坚定自我同一性感觉以及建立有意义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动机
[29]

在我国,大学生一直是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主力军。笔者的预调查
表明大学生的上网率为 100%,其中 64.8%的大学生经常或比较多地进行网
络交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出这一特点。
下面是最近三次的统计结果:
CNNIC 第 15 次统计:截止 2004 年 12 月 31 日,我国上网总人数为 9400
万。各年龄段在上网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8 岁以下为 16.4%,18~24 岁
为 35.3%,25~30 岁为 17.7%,31~35 岁为 11.4%,36~40 岁为 7.6%,41~50
岁为 7.6%,51~60 岁为 2.9%,60 岁以上为 1.1%。从用户的文化程度上看:
高中(中专)以下为 13.0%,高中(中专)为 29.3%,大专为 27.0%,本科
为 27.6%,硕士为 2.7%,博士为 0.4%。从用户的职业上看,其中学生占
32.4%[30]。
CNNIC 第 16 次统计:截止 2005 年 6 月 30 日,我国上网总人数为 10300
万。各年龄段在上网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8 岁以下为 15.8%,18~24 岁
为 37.7%,25~30 岁为 17.4%,31~35 岁为 10.4%,36~40 岁为 7.3%,41~50
岁为 7.4%,51~60 岁为 3.0%,60 岁以上为 1.0%。从用户的文化程度上看:
高中(中专)以下为 14.2%,高中(中专)为 31.3%,大专为 25.6%,本科
为 26.0%,硕士为 2.6%,博士为 0.3%。从用户的职业上看,其中学生占
33.2%[31]。
CNNIC 第 17 次统计: 截止 2005 年 12 月 31 日,我国上网总人数为 11100
万。各年龄段在上网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8 岁以下为 16.6%,18~24 岁
为 35.1%,25~30 岁为 19.3%,31~35 岁为 11.6%,36~40 岁为 7.1 %,41~50
岁为 6.8%,51~60 岁为 2.7%,60 岁以上为 0.8%。从用户的文化程度上看:
高中(中专)以下为 16.2%,高中(中专)为 30.2%,大专为 24.4%,本科
为 26.3%,硕士为 2.4%,博士为 0.5%。从用户的职业上看,其中学生占
35.1%[3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互联网用户的年龄上还是从受教育程度
上还是从职业上,青年对互联网的关注远远大于其他年龄的群体,学生是互
联网使用的主体人群,而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一个人在“成为大
学生的同时,也就成了一个标准的网民”[33]。而且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是:

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互联网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将更为密切,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
念、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带来深远的影响。夏俊(2003)指出,网络时代改
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
信息社会脚步的迈进,网络作为一种新传媒,它冲击着传统的青年社会化模
式,成为大学生等青年人社会化的又一重要途径,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
的成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无法估量的,对他们的知识结构、价值观、生活
方式等构成潜在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等年轻人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方式,扩充了青年的人际交流模式,为青年角色期待、角色领悟
和角色实践提供了一个“虚拟现实”。[34]
“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就会有一座魔鬼的礼拜堂”。大学生毕竟
还是一个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十分贫乏的群体。他们在使用互联网
方便和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给自身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一个典型的表
现是:大学生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易发人群以及由此导致的大学生学业问
题、身心健康问题、思想道德问题等备受研究者的关注。那么,网络交往对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到底影响如何?影响的效应主要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
网络交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是否定网络交往还是肯
定网络交往的合理性,并扬其长而避其短,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以及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4 研究现状
4.1 国外研究
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地,因此最早对互联网心理学给予关注的心理学家
也大多来自于美国。虽然自 1969 年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诞
生于美国之后,就开始有研究者陆续关注这一新科技对人的心理产生的种种
影响,但是直到 20 世纪 80 十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才正式提出“互联网
心理学”(cyberpsychology or internet psychology)这一全新的概念,随后这一
概念得到了各科专家的认同,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断问世。
从掌握的资料看,对于互联网使用行为 4(包括网络交往)的研究,国
外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就大规模的开始了,对“网络使用行为的分析已成为
了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制高点”[35],吸引了包括哲学、社会学、传播学、
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和兴趣。心理学界对
互联网使用行为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效应以及影响
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对网络交往的研究大多包含在互联网使用行为
的研究中,主要包括:网络交往及其特点、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过程、网

4
互联网使用的操作定义是:从广义上讲,互联网使用是指人们对互联网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体的采
纳与使用。狭义是指对互联网各种服务功能的使用。本研究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主要指网络交往,后
面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网络交往。

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络交往的行为理论、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网
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及作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研究、影响
网络交往的因素探析等。已经出版的专著有 Wallace 的《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Turkle 的《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等多
部专著。关于互联网及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研究,
国外有两个专门的杂志:一是 1985 年创刊的《计算机在人类行为中》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二是 1998 年创刊的《赛博心理与行为》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同时,在 American Psychologi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Computers and Edu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Communication Research、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等
杂志上也刊登了不少研究成果。
尽管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但是几乎所有关
于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研究都涉及到网络交往的心理健
康效应问题。由此可见,研究网络交往问题是研究互联网使用行为问题不可
回避的重要问题,甚至是核心问题。自从网络交往成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
方式起,人们就开始关注网络交往对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效应。在一段时间
内,研究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网络交往对交往主体的
心理健康具有消极的作用,即网络交往会降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主
要代表是 Kraut 及其同事 1995~1996 年间进行的纵向研究,其研究结果以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的名称发表。但是自从该文章发表后,研究者不
断地对他们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检验网络交往
是否对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消极作用,得出的一致结论是:网络交往不
仅不会降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能提高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
平。尤其是最近的研究发现,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并不是简单的主效应
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关系,因此,研究者倾向于从更为复杂的视角探究网
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
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一个较新的媒介,对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网
络交往的研究还是研究者所面对的较难把握的课题。正如 Beard & Wolf
(2001)所说的:尽管有证据表明互联网使用的一些功能不良的性质,但是,
这个领域的研究仍是相对不发达的[36]。Koch & Pratarelli(2004)也说,现
有的关于社会性互联网使用以及个人差异的文献是贫乏的[37]。因此,以往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在:①研究比较散乱,
整合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比较困难。因此,关于网络交往的理论是相对薄弱
的;②缺乏从更宏大背景上研究网络交往的实践。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互联网
使用行为和心理社会发展的二变量的关系或者单一的主效应上;③以往的关
于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心理发展之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病理性互联

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网使用的研究上,对正常人的研究相对较少;④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存在不
少问题,如取样的代表性较差、研究方法和设计存在问题、对结果的分析多
采用相关分析等。

4.2 国内研究
相对于国外而言,由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快速发展也只是
近几年的事情,整体发展水平尚处弱势。因而,尽管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
始,国内不少研究者也敏锐地抓住了互联网心理学这一前沿学科,并对其主
要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但研究尚处于初步的积极探索阶段。总体上呈现出
零散的研究成果多,而系统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对网络交往与交往主体心
理健康之关系的系统科学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一方面是翻译国外的著作,如:尼葛洛庞帝著,胡泳、
范海燕翻译的《数字化生存》 (1997)
,埃瑟·戴森著,胡泳、范海燕翻译的
《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1998),Wallace 著,谢影、苟建新翻
译的《互联网心理学》 (2001),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翻译的
《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 (2003),金伯利••S•扬著,毛英明、
毛巧明译的《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2005)等。另一方面,也出版了不
少国内学者的著作,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1998 年间出版的
一套网络文化丛书,黄少华、陈文江主编的《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
的人际交往》(2002),刁生富的《21 世纪网络人生指南——网络空间的社
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2003)等。与此同时,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如:
李宏利、雷雳等(2001)的《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38],江楠楠、郭培
芳(2003)的《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39],雷雳、李宏利(2003)
的《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40],陈侠、黄希庭等(2003)的《关
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41],崔丽娟、王小晔(2003)的《互联网对青
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42]等。
在实证研究方面也表现出一股研究的热潮,如:李望舒(2002)的《大
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43],陈侠(2003)的《大
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编制》[44],李宏利(2003)的《青少年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45],李瑛(2003)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
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46],崔丽娟、刘琳(2003)
的《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7],胡平、刘俊、董冰(2003)
的《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 SEM 模型》[48]等。
冠名“网络交往”的研究散见于各种杂志,但典型特点是:大多数研究
局限在或者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或者思想品德教育的视角,从
理论上分析网络交往。如:张文杰、姜素兰(1998)的《论网络交往行为的
新特点》[49],吕玉平(2000)的《网络交往:信息时代的新交往观》[50],

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陶国富(2001)的《网络交往的泛化与精神文明的深化》[51],张文杰、张
宝良(2001)的《试析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约束体系》[52],林琼斌(2002)
的《学生网络交往的德育透视》[53],马恒平(2002)的《网络行为的心理
伦理分析》[54],聂沉香(2002)的《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55],华伟
(2003)的《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56],刘洪新(2004)的《论
网络交往与社会公德》[57]等。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交往问题进行的研究也
侧重于教育对策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如:王生卫(2002)的《网络交往对
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对策》[58],李薇菡(2002)的《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
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59]等。个别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交往
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如:程乐华、曾瑜芬(2001)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
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60],夏俊(2003)研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以及
教育导向策略[61],但研究工具明显缺乏心理测量学意义,只是对网络交往
的表面现象进行研究,并没有深入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对该课题的研究除具有国外研究存在的
局限性的共性外,还具有五个显著的特点:①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
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上,而把网络交往从互联网使用行为中抽取出来作
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科学系
统研究;②侧重互联网使用行为对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的研究,这
与国外综合辩证的研究趋势还有一定的差距,给人的明显感觉是:互联网使
用是相当危险的事情;③从网络交往角度进行的研究也多局限于或者伦理道
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或者教育的视角,从理论上探讨,缺乏从心理和
社会发展角度进行的科学实证研究;④仅有的几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网络
交往科学研究则缺乏一个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研究工具,且没有深入到网
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⑤研究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是大学生,而国外研究
的对象相对丰富一些,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兼有其它年龄和其它职业的群体。

二、研究构想
在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后,具体的研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网络交往基本理论探索。由于网络交往基本理论是网络交往心理
健康效应产生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所以本研究首先探索网络交往基本理
论。这一部分以网络交往为中心,对其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索,主要包括
六个问题:
①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网络交往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
生出的一种不同于传统面对面交往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互联网的诞生是在
社会需要的强大推动下,科技进步的产物。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使“赛博空
间”成为现实,网络交往是“赛博空间”的内核。
②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网络交往发生在虚拟的

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赛博空间”,因而具有不同于现实交往的实现形式和独特特点,网络交往
的心理健康效应与网络交往的独特特点是分不开的。
③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方式。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一直是交往
问题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网络交往的出现也引起了研究者对网络交
往过程中信息加工特点的浓厚兴趣。关于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主要有两
种说法:一是线索过滤原则下的网络交往,二是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下的网络
交往。这两个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网络交往中非言语信息的缺失上,但因为
站在不同的角度,因而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
④网络交往中的行为理论。网络空间是不同于现实空间的虚拟空间,在
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人的行为表现与现实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网络交往中
的行为理论是试图用来解释网络交往中所发生的典型行为的理论,主要有:
去个性化理论和去抑制理论。
⑤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是网络人际关系问题探索
的核心问题,研究者对网络人际关系性质感兴趣的首要问题是:网络人际关
系是非个人的或敌对的,还是事实上互联网为高度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发展提
供了机会?其实质就是网络人际关系是否和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一样的真诚、
亲密。在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的背后隐含着对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关系的分
析。
⑥影响网络交往的因素探析。人的行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
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网络交往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回顾
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交往主体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
因素三方面对网络交往行为进行剖析,揭示影响网络交往行为的因素。
第二,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关于网络交往与交往主体心理健
康之关系的研究是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
要主题,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详细回顾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从网络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网络交往与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对以往研究的成果进
行了综述,并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可能方向提出建议。
第三,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系统考察网络交
往理论以及综述国内外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大
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虽然互联网在我国的迅
速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尤其是在高等学校的
发展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交往的主力军。本部分的核
心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因而以此为中心,编制了大学生网络
交往问卷,调查了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现实状况,并通过网
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和个案深入访谈研究,进一步证实网
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因此,

1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部分由六个实证研究组成: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大学生互联网使
用和网络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网
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研
究、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本部分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
要是调查法,其中以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为主,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描
述统计、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素分析、建
立结构方程模型等。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核心部分,将呈现本研究的主
要结论。

三、研究意义
选择“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
究”这一主题,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表现在:
1.网络交往的理论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和零散的,本研究系统地考察
以往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欲使相对零散的研究成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
社会交往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普遍的问题,曾经并且正在得到不同领域的
学者的高度关注。以往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之进行过研究,且取得了相当丰
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人们的社会交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每一次的技术
革命都会导致人们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
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历史上的又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革,与传统的交
往方式相比,网络交往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并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
响。西方学者较早注意到网络交往,并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些研
究者立足于媒介系统的特性,有些研究者立足于交往主体的个人特征或社会
特性,或者综合各个角度。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散乱,研究还处于初级水平,
需要较高层次的整合。正如 Bargh(2002)所说的,我们对网络交往过程可
能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交往的严肃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62]。而要整合这
些研究结果,尤其是理论上的整合是比较困难的。因而,整合网络交往的理
论成为研究网络交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而且,媒介与人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弱点之
一,有西方学者指出:发展心理学几乎远离“技术、媒介、社会性发展”这
一研究课题,这可能存在理论上与方法上的困难,但企图不考虑社会关系中
的中介本质来尝试理解广泛的社会性发展是不恰当的。在互联网时代,大学
生的某些或部分心理发展任务已经转移到网络空间进行,互联网在大学生人
际交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网络交往研究,探究网络交往
是如何进行的,研究新媒介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
积极选择。
2.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指导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1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促使互联网这一新的交往媒介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而减少消极影响。
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网络交往也
是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变革中技术革新的作用时说:
“手工作坊带来的是封建君主,而蒸汽机导致了产业资本家的出现。 ”他认
为一定的新技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经济历史学家
罗伯特·海伯罗纳在 1967 年进一步指出:“某个历史纪元中的特殊问题
是……,技术变革的力量已经释放出来,而控制或指引技术的力量却很幼
小。”[63]网络交往拓展了人类交往空间的时度和维度,丰富和发展了交往观
的内容,体现了数字化时代的鲜明特点。尽管有研究证实,基于互联网技术
基础上的网络交往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排斥拒
绝这一新技术。正如唐·泰普斯科特(2003,陈晓开、袁世佩译)所说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若孩子无法接触与使用新媒体,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势
必会有不利的影响。”[64]“而且,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既不会把人类带入
一个高度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想国,也无法颠覆和毁灭人类社会,它的‘善’
或‘恶’是使用技术的主体选择、控制和导向的结果。 ”[65]任何因噎废食的
做法都是错误的,唯一可行的是正视它,并扬其长而避其短。大学阶段是一
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个人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而
且网上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更是符合大学生的
心理特点。因此,本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在于:为引导和指导大学生科学利
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提供心理学依据,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降低消
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编者的

2 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张珠江等译.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
3 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人类的由来(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3
4 麦独孤著.俞国良,雷雳,张登印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译
序8
5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5
6 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7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8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66
9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67
10 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7
11 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5
12 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J].桂海论丛,2004,20(3):67-69

1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 埃瑟·戴森著.胡泳,范海燕译.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
社,1998:6
14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65
15 陈 共 德 . 互 联 网 精 神 交 往 形 态 分 析 [D].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博 士 学 位 论
文,2002:2
16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17Bonebrake,K.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relationship formation,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51-557
18Weiser,E.B.The function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y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19 陶国富.网络交往的泛化和精神文明的深化[J].社会科学,2001,(6):54-58
20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1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7
22Bargh,J.A.,Mckenna,K.Y.A. & Fitzsimons,G.M.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33-48
23 徐梅,张锋,朱海燕.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10(3):8-11
24Shih-Ming Li,Teng-Ming Chung.Internet func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ve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x:x-x
25Weiser,E.B.The function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y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26Caplan,S.E.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30(6):625-648
27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35
28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9
29Kandell,J.J.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998,1(2):395-401
30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 .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2005/1).http://www.cnnic.net.cn/download/2005/2005011801.pdf
31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 .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2005/7).http://www.cnnic.net.cn/updownloadfiles/pdf/2005/7/20/210342.pdf
32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 .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2006/1).http://www.cnnic.cn/images/2006/download/2006011701.pdf
33 魏龙华.上海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及网络成瘾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10

1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34 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11
35 刘洪新.论网络交往与社会公德[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
36Beard,K.W. & Wolf,E.M.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77-383
37Koch,W.H. & Pratarelli,M.E.Effects of intro/extraversion and sex on social internet
us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3):371-382
38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张雷.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4):376-381
39 江楠楠,郭培芳.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178-179
40 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41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42 崔 丽 娟 , 王 小 晔 . 互 联 网 对 青 少 年 心 理 发 展 影 响 研 究 综 述 [J]. 心 理 科
学,2003,26(3):501-503
43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2
44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5 李宏利.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46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7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48 胡平,刘俊,董冰.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 SEM 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3,(2):29-34
49 张文杰,姜素兰.论网络交往行为的新特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0):43-46
50 吕玉平.网络交往:信息时代的新交往观[J].理论观察,2000,(4):43-45
51 陶国富.网络交往的泛化和精神文明的深化[J].社会科学,2001,(6):54-58
52 张文杰,张宝良.试析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约束体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1,10(20):51-54
53 林 琼 斌 .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的 德 育 透 视 [J]. 海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2002,15(3):121-123
54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5 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D].湖南师范大学 2002 届同等学力申请研究生学
位论文,2002
56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7 刘洪新.论网络交往与社会公德[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8 王 生 卫 . 网 络 交 往 对 大 学 生 人 格 的 影 响 及 对 策 [J]. 山 西 高 等 学 校 社 会 科 学 学
报,2002,14(7):94-96

1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9 李 薇 菡 . 网 络 交 往 对 青 少 年 心 理 产 生 的 负 面 影 响 及 对 策 研 究 [J]. 广 东 社 会 科
学,2002,(5):60-65
60 程 乐 华 , 曾 瑜 芬 . 大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中 性 别 差 异 的 调 查 研 究 [J]. 社 会 心 理 研
究,2001,(1):1-5
61 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62Bargh,J.A.Beyond simple truths:the human-internet inte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 58(1):1-8
63Wallace,P.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3
64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
65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6

1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第二部分 网络交往基本理论探索

网络交往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
式,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鲜明的网络信
息时代色彩。它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而存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联系。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技术,但并未局限于技术,而是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
一个崭新的平台。网络交往的出现引起了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学、
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并成为这些学科的一个重要
研究主题。当然研究者们是从不同角度对网络交往问题进行探索的。
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可以说关于网络交往的研究是非常散乱的,从
而造成了研究结果理论整合上的困难。
本研究试图探索网络交往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是 20 世纪后期最让人振奋、最引人注目的科技事
件。恩格斯有句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在社会需要的强大推
动下,科技进步的产物。

1 互联网在美国的诞生和发展
互联网诞生于美国,它的前身是 1969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建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即“阿帕网” (ARPAnet)。当时该网是在加州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的 4 个节
点之间正式运行的。作为互联网的前身, “阿帕网”诞生的深刻历史背景是
美国冷战的强烈需求,“冷战哺育阿帕网”[1]。其建网的初衷是:帮助那些
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其主导思想是:网络要能
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
“阿帕网”的实验成功,尤其是它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快速、便捷的优点
吸引了众多的学术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入,很快“阿帕网”便由军事领域进入
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在随后的十几年中, “阿帕网”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此过程中,有一些个人和公司开始使用 Internet 的提法。但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Internet 才被人们广泛接受。到 1990 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宣
布取消“阿帕网”。至此,运行了 20 年的“阿帕网”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实
现了“阿帕网”向互联网的过渡。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Internet 又进一步
向商业化方向发展,而且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和扩展。Internet 即互

1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联网,专指一个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许多规模不等的计算机网络互相连
接而成的网络。
“因特网技术滥觞于西方的军事系统防备,扩大于高等院校、高科技领
域的研究应用,继而推广于整个社会的普遍实施。”[2]自 1969 年互联网的前
身“阿帕网”在美国诞生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从军用到
学术研究,再到商业领域,然后进入寻常百姓家,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
面面,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这样的一组数据可以部分说明互联网在
美国的发展速度之快:广播经过 38 年才拥有 5000 万听众,电话用了 20 年
才拥有 5000 万用户,电视经过 13 年才拥有 5000 万观众,而因特网仅仅用
了 4 年就拥有 5000 万用户。“互联网”是目前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上网”、
“网上冲浪”成为时下最时髦的行为。对于个人来说,加入互联网似乎成了
是否“心理年轻”的标准;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否加入互联网则
成了被“开除球籍”的警戒线[3]。难怪有人大胆地断言:是否加入互联网已
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历史的必然。
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更重要的是
它为人们的生活营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空间的另类空间——“赛博空间
(Cyberspace)”,也就是互联网空间或网络空间。“赛博空间”这一词语是
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首先使用的。在他的一部科
幻小说《Necromancer》中,吉布森描写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化把全地球的人、
机器、信息源都连接起来的新时代,昭示了一种社会生活和交往的新型空间。
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使得“赛博空间”不仅由科幻变成了现实,而
且“赛博空间”以其数字性、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变动性、资源丰富
性以及时空压缩性等新的特点迅速成为人类的另一生存空间。“赛博空间”
不同于真实的物理空间,它不仅仅是一种虚拟的空间,更是一个社会空间,
越来越与交往相联系。Riva(1997)认为,赛博空间的关键是交往,在这里
可以建立新的自我感和控制[4]。事实上,在“阿帕网”还在襁褓中的时候,
为之奋斗的心理学出身的利克莱德就曾预言: “在不远的将来,人们通过机
器所进行的交流将变得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效。”[5]网络理论家
Stone 则认为, “网络空间毫无疑问地是一个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仍然是面
对面地相遇,不过对‘相遇’和‘面对面’要重新定义。 ”麻省理工学院电
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克拉克更直接地点明:“把网络看成电脑间的连
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6]作为人类的另
一生存空间,赛博空间已经成为影响人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是否加入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
是历史的必然。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不重视因特网发展和普及的国家

1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对当今人类事物和社会发展是没有发言权的[7]。这种形势促使了互联网在各
个国家的迅速发展。
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快速发展也只是近几年的
事情。如果从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算起,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比美国晚
了近 20 年。即便这样,也没有阻碍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1987 年 9 月 20 日 22 时 55 分,中国科学院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钱天白
教授通过低速的 X2.5 专线拨号,向世界发出了“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
第一封电子邮件,从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0 年开始建设
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NCFC),同年 10 月,我国正式向国
际互联网信息中心(InterNIC)登记申请注册中国的最高域名 CN。1993 年
底完成了 NCFC 主干网的建设,1994 年 4 月,NCFC 通过美国的 Sprint 公
司连入 Internet 的 64K 国际专线开通,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直接连接。
同年 10 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开始启动,该项目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的基
础设施,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
校和中学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从
而极大地改善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基础环境,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科研事
业的发展。1995 年 4 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其目标是在
北京地区即入网的 30 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的 4 个城市,
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 Internet 相连。1995 年 5 月我国开始
筹建 Chinanet 全国骨干网,1996 年 1 月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
和互联网在美国的发展一样,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最初也是以给使用者
提供信息的功能出现的,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但是,互联网的社会
性功能很快地突显出来。尽管我国网民 5 使用互联网的目的多种多样,但通
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是继获取信息之后的重要目的之一。
随后,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态势引起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
度重视。1997 年 6 月,国务院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授权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运行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从 1997 年开
始,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联合其它的互联网络单位对我国互
联网的发展和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并从 1998 年起 CNNIC 决定于每年的 1
月和 7 月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此,已经发布了 17
次。图 1 和图 2 是两项统计指标(上网计算机总数和上网用户人数)的历次
调查结果,从中对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

5
网民即互联网用户,CNNIC 对网民的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 1 小时的中国公民。

1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 邓伟志,范建伟,施蔷生.关于建立中国网络社会学的问题[J].江海学刊,2001,(4):17-24
3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Ⅱ
4Riva,G. & Galimberti,C.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a socio-cognitive framework to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1997,15(2):141-158
5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
6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
7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99

5000

4000

3000
上网计算机总数(万
2000 台)

100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图1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

12000
10000
8000
6000
上网用户人数(万人)
4000
200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图2 历次调查上网用户人数

二、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形式和特点

1 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
网络交往(Internet-Based,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单翻
译即是:Internet Communication 或者 E-Communication)正是伴随互联网的

1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从它复杂的英文翻译可
以看出,网络交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
人的社会本性在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拓展和延伸。
由于网络交往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学科的研究者立足于不
同的角度界定网络交往,所以对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显得比较混乱,导致的
结果是网络交往理论整合上的困难,也导致了不同研究之间比较的困难。

1.1 西方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界定
西 方 研 究 者 多 使 用 “ 计 算 机 媒 介 沟 通 ”(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 CMC)、“互联网沟通” (Internet Communication)、
“计
算机媒介互动”(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等概念。在西方研究中,
还有一个研究者普遍使用的重要概念——“互联网使用行为”(Internet Use
Behavior),它侧重于强调外在的行为。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前面几个概念之
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从互联网使用者角度看,广义的网络交往就是互
联网使用行为,这两个概念描述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信息的
传递过程,后者侧重外在的行为表现,但行为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果从狭
义上来看,网络交往是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种,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
通,在此基础上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目的,也就是网络人际交往。
西方研究者是从广义上来界定网络交往的,侧重强调交往的信息交换特
点,而狭义的网络交往研究则包含在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研究中,并没有单独
罗列出来。
1.1.1 Stasser(1992)对网络交往的界定
Stasser 使用 CMC 的概念,从社会情境(social context)的角度界定网
络交往。和过去普遍流行的将交往看作信息在人际之间的传递模式(也叫“包
邮递模式” )不同,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交往研究者倾向于接受把交往看
作一个共同构建现实和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信号系统以及
相互可以接受的原则以保证交往的顺利进行。所不同的是,在网络交往中,
现实并不是交往双方的对称地构建。事实上,信息接受者可以随意决定终止
交往,或者将自己转变为信息发送者而继续交往。这个决定并不是不经意作
出的,它依赖于信息接受者如何诠释情境、他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控制行为的
社会线索。有些研究者用“电子机会主义” (electronic opportunism)来描述
网络交往的这一特征。于是,Stasser(1992)将网络交往定义为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特定环境的一群社会行动者在与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各样
的情境意义进行谈判[1]。
Stasser 的网络交往定义似乎更简单、易懂,它对网络交往研究具有两个
重要的含义[2]。如果网络交往是一个谈判的过程,那么:一是理解它的唯一
途径是分析卷入其中的交往主体以及他们所处的交往环境,社会情境具有重

2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要的作用。二是新的过程和活动将产生,它们将挑战和调节交往主体与情境
之间最初的关系。
社会情境定义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交往只有通过详细分析它所发生的
社会情境才能被完全理解,相应地,我们不能把交往主体仅仅看作特定系统
的“使用者” (users),而是“社会行动者” (social actors)
。换句话说,不论
是谁使用计算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行动者,每个人都有自己使用计算
机的理由,因而是计算机或系统必须适应人们,而不是人们适应计算机或系
统。或者可以这样说,网络交往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社会情境不是给
予的,而是交往主体主动创造的。
情境行动理论(situated action theory,SAT)和安置理论(positioning
theory,PT)是两种新的社会认知方法,可以解释 Stasser 的定义提出的一些
问题[3]。SAT 源于“在实践中认知(cognition in practice) ”的观点,它不是
把行动看作一个已经构思好的计划的产物,而是对情境的不断调节。相应地,
社会情境也不是稳定的,不是给予的,而是交往双方共同制造的。所以,网
络交往就是网络交往者使用交往以交换意义,而不是一条条的信息。更精确
地说,网络交往的内容是对行动者所处情境的相互诠释。PT 强化了这一观
点,用安置的概念代替了传统的角色概念,二者的区别在于:角色是稳定的
和明确定义的,而安置是交往产生的动力的过程。
1.1.2 Riva 等人(1997)对网络交往的界定
Riva 等人对网络交往的界定比 Stasser 更深入一步,从社会——认知的
角度界定网络交往。他们认为,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会话[4]。Riva 等人对网
络交往的理解也是伴随对交往含义理解的深入而产生的。
传统上,交往被看作是信息在人际之间的传递,相应地,交往的模式属
于原子式的“包邮递模式(parcel-post model)”,它不可避免地将交往看作
离散元素的集合。在以“包邮递模式”支持的原子式的方法下,交往是行动
(action)或者反应(reaction),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对信息的理解
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用图表示出来如下[见图 3]。
但是,“会话模式(interlocutory model)”不同于“包邮递模式”,它是
“沟通的互动”,强调交往的互动本质[见图 4]。连接两个会话者的线圈从
属于一个更有序的系统(ΣR),它维持自身的自治特征和组织。交往过程中
给对方的信息同时也是给自己的,意义和理解不再是单个人的独立的行动,
没有理解也就没有意义。交往主体在发出信息时必须知道对方如何接收信
息,以此确定他成功地传递了他想传递的信息,因此,信息被看作是交往主
体的共同建构。同时,在交往的每一个阶段,ΣR 系统也不一定是“我想说
的”与“你所理解的”完全匹配,信息发出者发出的信息只是一种干扰,必
须由信息接收者作出反应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而且还需要保持与外界的开放
以获得赖以生存的信息滋养。

2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S1
ΣR
S1

S2
S2

图 3 包邮递模式 图 4 会话模式

Riva 等人从对交往的新理解入手分析网络交往。无论同时的网络交往
还是继时的网络交往都是借助键盘和计算机屏幕进行的,它比一般的面对面
交往花费较长的时间。而缺乏元交往(metacommunicative)的特征如面部
表情、体态、声调等,从而鼓励使用者寻找其它的方法以使交往完成。交往
者最常用的是英语缩写(abbreviations)和笑脸(smiles),英语缩写如 SUL
(see you later),HowRU(how are you),2B(to be),BTW(by the way),
WRT(with respect to),PLS(please)等,最流行的笑脸如:-)传达的是高
兴,:-(表示悲伤,:-o 表示惊讶。
但网络交往与面对面交往不同的最根本的地方是发生的空间不同。面对
面交往发生在一个合作的环境,并不断受到交往双方的相互调节和校正,而
网络交往发生在一个较少合作的环境,因而缺少参与者的合作的承诺以及对
信息的共同建构,而且缺少反馈。所以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的会话。
1.1.3 December(2003)对网络交往的界定
December 对网络交往的定义是“Internet Communication”,强调网络交
往的互联网基础特性,而互联网的建立离不开计算机这一物质基础。
December 从媒介角度界定网络交往[5]。
首先,网络交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这意味着在资料(data)水平上,
它必须遵守特定的资料沟通协议。协议是为交换信息而制订的一系列规则,
计算机网络使用协议来授权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发送和接收信息,即
TCP/IP 协议,它详细说明互联网上资料交换的规则。互联网的 TCP/IP 信息
包 转 换 协 议 的 基 本 操 作 是 通 过 三 个 步 骤 完 成 信 息 传 递 的 , 即 :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将资料分解为数据包;根据 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数据包在互联网上沿着不同线路传播;在到达目的地时,

2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组织数据包。加上互联网不是单一的网络,而是一个合
作组织的、全球分布的信息交换系统,所以,从基础上看,网络交往就是资
料在网络的网络上的传播,或者可以这样界定网络交往:它发生在全球范围
的、使用 TCP/IP 协议以交换资料的网络中。
其次,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计算机在网络交往的界定中具有
更多的含义,而不仅仅是一个计算的设备。事实上,计算机被用以交往的突
出功能不是提供计算能力,而是为支持网络资料传送和使用者应用操作系统
和软件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互联网上,计算机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客户—服务
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一个服务器就是一个计算机以及与它关联的
硬件和软件应用程序,服务器根据要求将信息发送至客户软件的使用者。客
户—服务器模式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的:信息要求从客户传至服务器,服务
器根据要求发送信息给客户。当然这一模式也要遵守一系列协议。
再次是媒介。媒介的调节是一个过程,对于网络交往,调节包含把信息
输入媒介,或者对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于储存和发送,根据客户—服务器应用
程序和 TCP/IP 协议,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编码、储存和发送。互联网上受到
调节的信息的发送也有很多调节特性,包括时间、分配、媒体类型。互联网
上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延误差异很大,同时信息的分配也有不同的
模式,如点对点、点对多点等,加上信息的呈现也通过不同的媒体类型,如
文本、声音、图表、图像、视频,这些都会影响网络交往的进行。
最后是交往。December 认为,网络交往本质上是人类的交往通过互联
网计算机网络进行,因此对网络交往的任何界定必须包含定义人类交往本
身。人类交往是一个人们之间交换符号的过程,这一符号交换过程发生在互
联网情境中,根据客户—服务器模式和 TCP/IP 协议交换信息,并受到媒介
调节特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December 给网络交往的界定是:网络交往发生在一个全球
的、合作的网络系统中,它使用 TCP/IP 协议和客户—服务器模式,包含信
息交换。信息可能经历一段时间,受到分配操作,并编码成不同的媒体类型,
作为结果而发生的信息内容包含人们为交往而使用的广泛的符号。

1.2 我国研究者对网络交往的界定
在我国,明确的网络交往定义比较少,远远比不上对网络交往其它问题
(如网络交往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规范)的
宏观论述。为数较少的几个网络交往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定
义的。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的是,我国研究者在使用“网络交往”
这一概念时,内涵极不统一。有人是从广义上使用网络交往的概念,把网络
交往等同于互联网使用行为。 “互联网使用行为”是西方研究者普遍使用的

2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概念,我国研究者较少使用这一概念。有人是从狭义上使用网络交往,指网
络人际交往。甚至有人还把网络交往仅仅局限在网上交友、网恋上。
下面是我国研究者的几种定义角度和方法:
1.2.1 邓泽球、张桂群(2002)的特征定义法
邓泽球、张桂群认为,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是非正式的、通过
电脑屏幕文字为中介的、双向的交往[6]。该定义指出了网络交往的间接性、
双向互动的特征,但把网络交往界定为是“非正式的”是不够准确的。网络
交往是现实交往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它既可以是非正式的,也可以是正式的。
1.2.2 马恒平(2002)的行为定义法
马恒平从行为的角度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他认为,就行为而言,它是
指社会生活中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的内隐或外显的人类活动;而网络行
为是指人们在网络上所从事的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虚拟的交往活动[7]。而
且,他认为:网络交往行为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动行为,由于网络交往采取
“人—机—人”的主体间性模式,网络社会交往的互动也容易导致两种交往
形式:一是对称性交往,合作是网上对称性的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另一种
是非对称性的网络交往行为,它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交换的不对称,如黑客行
为、网上色情等[8]。该定义是从广义上界定网络交往,将网络交往等同于互
联网使用行为。
1.2.3 黄少华、陈文江(2002)的自我游戏定义法
黄少华、陈文江认为,网络交往是一种以“身体不在场”为基本特征的
人际交往,是一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游戏,其实质是一场重塑自我的游戏[9]。
引 用 黄 厚 铭 的 话 :“ 网 路 人 际 关 系 的 特 色 并 不 在 于 它 们 是 经 过 媒 介 的
(mediated),而在于它们是以网路的媒介特性为基础,而建立起虚拟社区
中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接触。”游戏最突出的意义就在于自我表现,在游
戏过程中,游戏自身显示出一种规则或者秩序。该界定充分突出了人际交往
的自我再现功能,但将网络交往仅仅局限在陌生人之间是片面的。
1.2.4 陈历(2003)的实践定义法
陈历认为,网络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以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过程,
是多个主体通过改造或变革联系彼此的网络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实
践活动[10]。这一定义从实践的本质入手,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其中包含着各种行为和交往方式。交往实践的内涵是人们有目的的
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的行为。交往实践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
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是按照“主体—(中介)—
主体”的模式进行的。网络交往实践符合交往实践的本质特点。这一界定突
出了网络交往的能动性。
1.2.5 华伟(2003)的交往本质定义法

2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华伟给网络交往的界定是:网络交往是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而催生出的
一种新型交往形式,它基于网络技术而存在,也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也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11]。由于网络的技术特性,
使得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的交往相比,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即:虚拟的交
往情境、全球化的交往范围以及“一次博弈”特征。该定义突出了网络交往
具有交往的一般特征,同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3 本研究对网络交往的界定
综合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对网络交往的界定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网络交往是传统人际交往在“赛博空间”的新表现,体现了人的
社会性本质。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只不过社会交往在不
同的时代,所利用的媒介和所发生的空间存在差异而已。网络交往依然是人
与人之间的联系,依然是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它并不能改变人的社会性本
质。正像埃瑟·戴森(1998,胡泳、范海燕译)强调的:网络将会给人类机
构带来深刻的变化,而对人性则没有什么影响。网上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发
生在人身上,即那些会饥饿、会疲倦,有爱情和嫉妒心,每天需要食物以保
持头脑和身体的活跃,依赖化学而不是电子生存的人身上。网络不会把我们
带入一个一尘不染的数字化乐园;这种媒体会帮助我们从智力上和情感上延
伸自我,但它不会改变我们的基本特性。相反,网络会使人性和人类的多样
性得到张扬……如果我们行动无误的话。正是有这么多信息、这么多媒体、
这么多选择的存在,人才会更加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会在网上寻求
这种联系,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12]。
第二,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上的
专用软件实现的。
任何交往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手段是连接交往主体之间的中介物。
通常,手段要素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交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手段可分为物
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网络交往的硬件要求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也不再只
和计算有关,而是它为网络交往提供一个平台。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网络交
往首先是一种“人—机”交往,其次才是机器背后的“人—人”交往,交往
模式是“人—计算机—人”,交往主体不处在同一时空,他们之间被机器隔
开,是一种间接交往。网络交往的技术基础是互联网,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
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才能实现信息
共享的交往目的。网络交往最终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专用软件实现的。在互联
网上,可用于人际交往的软件很多,如 QQ,BBS,MUDS,E-mail,论坛
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际交往软件问世。计算机、
互联网技术以及专用软件构成了网络交往的物质手段。

2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第三,网络交往是以文本为基础(text-based)的交往,即以书面语言
为主要交往介质。
如果说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及专用软件构成了网络交往的物质手段,
奠定了网络交往的物质基础,那么精神手段才是网络交往的灵魂,体现网络
交往的实质内容。和其它交往方式一样,网络交往也是借助一定的介质进行
的,但限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水平,目前的网络交往主要是以文本为基础的,
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虽然也有其它的网络符号,但也因贫乏、单调而只能
在网络交往中起辅助的作用;音频的、视频的交往虽已出现,但远不能在网
络交往中占统治地位。和面对面交往信息丰富多彩的特点相比较,网络交往
所依赖的信息比较单一,主要是书面语言,尤其是没有非言语信息的介入,
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说话的腔调和节奏等。书面语言传递的纯文本信息
有两个功能,一是信息内容本身,二是交往主体的呈现。
第四,网络交往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研究使用狭义的网络交往。
广义的网络交往等同于互联网使用行为,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为网络空间首先是一个贮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一切互联网使用行为都以
信息交换为基础而展开;而狭义的网络交往仅仅指网络人际交往,即在网络
空间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交流,
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本研究的网络交
往是狭义的。从操作定义上看,本研究给网络交往的界定是:使用过网络交
往六种形式(网络聊天、网络寻呼、电子公告牌、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
上论坛)中的任何一种,并且使用程度在“比较多”之上(包括比较多)的
都是网络交往。
第五,网络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
交往可以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的内容是物质产品,而精
神交往的内容是思想、意识、观念、情感和情绪等精神性的东西,是精神生
产的产品。“赛博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里发生的一切只能是虚拟了
一种现实。所以,黄少华等人(2002)称网络人际交往为“数字化交往(比
特交往)”,而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为“原子式交往”[13]。网络交往的这一
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精神交往,体现的是人类精神性产品的交换、
沟通。

2 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
网络交往发生在“赛博空间”,通过互联网及其专用软件实现交往者的
动机和目的。应该说,网络空间的大多数环境都可以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
Wallace(2001,谢影、苟建新译)将网络环境分为七类:第一类环境是全
球信息网(WWW,World Wide Web),第二类环境是电子邮件(E-mail,
Electronic Mail),第三类环境是异步论坛(Asynchronous Discussion Forum),

2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类环境是同步聊天(Synchronous Chat),第五类环境是多地牢游戏 MUD


(Multi-User Dungeons),第六类环境是后设世界(Metaworld),第七类环
境是网络实况互动影音(Interactive Video and Voice)[14]。这七类环境除环
球信息网与人际交往关系不是很密切外,其余六类环境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
的关系。
网络交往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同时(synchronous)网络交往,它是
实时发生的,即交往双方必须同时在线,参与者同时互相交往或者只有很短
的延误,如网络聊天;二是继时(asynchronous)网络交往,它不是实时发
生的,即交往双方不必同时在线,信息的发出和收到之间具有真实的延误,
如 BBS。限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水平,目前网络交往是通过以下六种主要
形式实现的,但在实际交往过程中,这六种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

2.1 网络聊天
网络聊天是网络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属于同时网络交往。一般是在聊天
室中进行,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在聊天室之外的很多环境实现聊天功
能,如网络游戏、BBS。聊天室就像一个个虚拟的茶馆、咖啡馆之类,使用
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特定的聊天室进行交谈,既可以和固定的对象交谈,
也可以和多个对象交谈。
网络聊天实际上是面对面聊天在网络空间的实现,但与面对面的聊天有
很大的不同,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主要依靠书面语言进行,可以选择和设置背景色、状态、图案,也
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特有的聊天语言传情达意,增强聊天效果。但对方的音容
笑貌无法感知。因而打字的速度在聊天过程中往往起决定作用。
二是网络聊天的对象大多是偶然形成的,交往双方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
交往。因此,网络聊天往往是网络交往者首次结交网上朋友的重要途径。整
个交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他们在公共聊天室里选择一个聊天者进行初聊,
选择的依据多种多样,可能是对方的名字具有吸引力,也可能是初聊比较默
契。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再进入私聊阶段,然后可能发展到电子邮件往来、电
话往来甚至实际的会面。
三是网络聊天使用的语言相对较短,很少长篇大论,类似于口头语言。
在网络聊天中,男性昵称和女性昵称所表示出来的语言是有差异的。男性昵
称的谈话要比女性昵称的谈话长,男性昵称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和情
感味。相对而言,女性昵称的网络交往者更倾向于用更多的没有意义的词汇
来填充或打破沉默,如:“是吗……”、“应该对吧” 、“不会吧”等。而且,
Soukup(1999)的研究表明,在网络聊天中,男女两性维持标准化的行为方
式,男性被试是攻击性的、好争辩的以及权利定向的,而女性被试寻求人际
关系和亲密,经常被男性的攻击性所支配和征服[15]。

2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四是网络聊天的对象是动态变化的,可以和固定的一个人聊天,也可以
随时变换聊天对象,也可以和多个人同时聊天。相应地,聊天的内容也时常
发生改变。

2.2 网络寻呼
网络寻呼是继网络聊天之后最为重要的网络交往方式, “不要再 Call 我,
而要 Q 我。”这是一句网络寻呼机软件开发商的广告词。网络寻呼软件使用
方便,传递消息快捷。事实上,使用网络寻呼的人数非常多,以至于在许多
人心目中,用 QQ 聊天就是上网,上网就是用 QQ 聊天。
从表面上看,网络寻呼也是网络聊天,因而也属于同时网络交往。但与
聊天室的聊天具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
一是网络寻呼是通过专门的聊天软件进行的,如 QQ、搜 Q、ICQ、OICQ
等,只要注册成功,交往者便获得了一个身份,即:QQ 号、搜 Q 号、ICQ、
OICQ 号。只要呼对方的号码,交往便有望开始。
二是网络寻呼只能是一对一的交往,不能像聊天室的聊天一样同时和多
人交往。交往的进行要求交往双方必须在线,但当另一方不在线时,交往者
可以给对方留言。
三是网络寻呼不仅仅起着网络寻呼机的作用,而且已经具有很强的“一
体化”通讯功能,将寻呼、手机、电子邮件等多种通讯形式集中于一身。尤
其是与手机短信息系统实现了互联,轻松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转换,因而更
受网络交往者的青睐。

2.3 电子公告牌(BBS)
BBS 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称,即电子公告牌,是一种继时
网络交往。它与传统公告牌在形式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又大大超出了原有公
告牌的功能和地域限制。它包含了很多服务,如讨论区、电子邮箱、聊天室
等,但其最基本的功能还是信息发布和小组讨论。BBS 吸引人的地方在于:
首先,BBS 中的讨论话题几乎无所不包,上至天文地理、文化科学,
下至吃饭穿衣、体育健身等。交往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发表意见或者保
持沉默。
其次,BBS 交往的话题一般是以严肃性、深刻性为特征,能给使用者
提供较高层次的信息,且能够引起使用者更深入地理性思考。
最后,BBS 最能体现网络交往以共同兴趣为基础的特点。BBS 交往主
要是通过版面讨论和发表文章实现的,若读者喜欢 BBS 版面的文章,并想
与作者进行交流,此时便可快捷地采用版面回音或 E-mail 方式达到联系或
沟通的目的。版面讨论中相同的观点可以使读者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久而
久之可能会建立起某种联系,甚至发展为小的交往群体。

2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互联网上可供网络交往者参与讨论的 BBS 网站很多,交往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出选择。以教育网站为例,华北地区有清华大学的“水
木清华 BBS”,北京大学的“未名 BBS”,南开大学的“我爱南开 BBS”,河
北大学的“燕赵 BBS”等;华东地区有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 BBS”,复旦
大学的“日月光华 BBS”,华东师范大学的“丽娃河 BBS”,南京大学的“小
百合信息交换站 BBS”;华中地区有武汉大学的“珞珈山水 BBS”,华中理
工大学的“白云黄鹤 BBS”等;西南地区有四川大学的“竹林幽趣 BBS”,
西南交通大学的“锦城驿站 BBS”等;西北地区有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
BBS”,陕西师范大学的“天坛 BBS”等;东北地区有东北大学的“白山黑
水 BBS”,东北师范大学的“柳圆 BBS”,吉林大学的“牡丹园 BBS”等。

2.4 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以其速度快、成本低、容易使用、最具灵活性而获得大多数互
联网使用者的青睐,也成为人际交往的强有力工具,属于继时网络交往。在
互联网上,各种类型的免费或收费电子邮箱任交往者选择,只要注册成功就
可以方便地使用。而且,只要愿意,使用者可以为自己注册多个邮箱。
事实上,电子邮件是一种类似于传统的通信手段的人际交往方式,但又
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首先是方便、快捷。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
进行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服务。而且,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的速度也是非
常令人满意的。正是因为速度快,所以人们不论大小事情都可以通过电子邮
件交往完成,实际上带来了人们交往频率的增加。
其次,电子邮件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即不需要交往的双方同时在线,
所以它已经成为离线交往的主要方式。
再次,电子邮件的匿名程度相对较低,联系较为密切的互联网群体以及
相对比较正式的交往采用这种联系方式较多。在目前,电子邮件交往方式也
成为现实群体交往和联系的重要手段。
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发送文本信
息,而且也可以发送声音信息、图像信息,使交往效果更好。

2.5 网络游戏(MUD)
MUD 是“Multiple User Dimension”、“Multiple User Dialogue”或
“Multiple User Dungeon”的简称,即“多人世界”、“多人对话”或“多人
地牢” ,俗称“泥巴”的游戏。它是一种“赛博空间”提供给网络交往者可
以多人同时进行的网络在线游戏的游戏软件,实质就是互联网上的互动游
戏。MUD 是一种最具特色的网络交往形式,属于同时网络交往。之所以说
它最具特色,是因为:

2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一是 MUD 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沟通、交流,一边玩游戏,一边进行交
流。而且,依靠 MUD 还可以进行其它形式的网络交往,同步选择可以包括
正常的聊天、寻呼、悄悄话、尖叫和感情流露,甚至有些还提供讨论论坛和
电子邮件。
二是 MUD 对网络交往者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交往者可以扮演不同的
角色,体验现实生活中不能体验的角色,尝试探索不同的自我,这样可以让
交往者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自我价值的增长以及自我成功和自我实现的
喜悦。而且,还可以充分激发交往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MUD 对处于自我迅速发展和完善的青少年的吸引力最大,成为青少年
的“电子宠物”。在我国,许多青少年的网络交往行为主要是网络游戏。但
是过分沉溺于 MUD 中的角色扮演会给交往者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研究者已
经发现 MUD 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16]。

2.6 网上论坛
基于万维网而面向全社会的网上论坛,已经广为人们接受和喜爱。网上
论坛属于继时网络交往,它虽然发端于 BBS,在本质上与 BBS 并没有多大
区别,但它一般具有良好的图文界面,在界面和直观程度上要高于 BBS。
网上论坛的覆盖和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跨越国界,获得广泛的回响和传
播。为了交往和管理的方便,网上论坛一般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不少网站
还对网上论坛进行了分类。讨论没有固定模式,有时会同时讨论若干个题目
而完全忽略其它题目。交往主体不用考虑地理位置,加入到与自己兴趣相同
的讨论队伍里。

3 网络交往的特点
在本质上, “赛博空间”是与现实的物理空间不同的虚拟空间,人们在
其中的交往自然具有不同于现实交往的显著特征,“互联网世界来源于现实
世界,但是,互联网世界有它的独特性,呈现出不同于第一世界的特点。这
两个不同世界的交往方式也不尽一致。”[17]这正是网络交往的魅力所在。
闻名当今思想界的 Poster(2001,范静哗译)曾通过细致地分析比较,
最终归纳总结出网络交往不同于现实交往的四大特点:①它们引入了对身份
进行游戏的种种新可能;②它们消除了性别线索,使交流非性别化
(degender);③它们使关系中的现存等级失去稳定性,并根据以前并不相
关的标准将交流重新等级化;④而首要的是,它们消解了主体,使它从时间
和空间上脱离了原位[18]。McKenna 等人(2000)则认为,网络交往与现实
交往有四个主要的差异:在网络交往中非常可能的匿名性;物理距离的远近
在网络交往中不是什么问题;生理外貌以及其它可以看得见的线索是不呈现
的;在网上,时间变得相对非实质性(immaterial)[19]。米平治(2002)指

3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出:从媒介上看,网络交往具有信息传播快、获取信息量大、交往成本低的
特点;从参与者来看,网络交往的主体和对象均是以网络作为交往媒介的特
殊群体;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网络交往的可选择性和匿名性大大增强[20]。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网络交往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3.1 交往对象的广泛性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网络交往是一切交往方式中最能够突破各种限制
的、最广泛的交往,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遍性交往。
千百年来,时空一直是制约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相应地,人际交往的
对象总是有限的,主要是在自己认识的圈子中进行,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是主要的人际关系形式。虽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与陌生人交往
并建立人际关系,但其范围和数量都是有限的。尽管从总体上说,人类交往
的发展呈现出不断突破时空限制,从而扩大交往范围的发展态势,但以往任
何一次的突破都没有互联网出现后给人们交往带来的突破大。美国天体物理
学家拉里•斯马尔说: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变革是自古滕堡(西
方发明印刷机者)以来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这种相互连接的网络基本上
是时空的破坏者,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陈历(2003)则认为,网络交往
实践所具有的空间被拉近、时间被收缩的特点,使传统的物理时空观被重新
编码,打碎了以往铁板式的严格的时空规则,进而打破了从前限制人们交往
的时空栅栏[21]。
互联网突破了时空对人际交往的限制,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
离,“天涯若比邻”、“世界就像针尖般大小”
。甚至物理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传统交往中的地域概念失去了意义。在这里,人们与近在咫尺的家人的交往
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的交往并没有交往距离的差异,人们可以通过互
联网上所提供的各种不同的交往方式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只要对方的计
算机加入互联网)进行交往,而且速度之快令人满意。从这一点来说,通过
互联网进行交往没有到不了的地方。《纽约时报》一篇评论说,互联网正将
世界连在一起,它现在已延伸到澳大利亚新开办的学校、南极的科考站、中
国的公司、德国的福利院和美国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媒介大师麦克卢汉的“地
球村”的设想在互联网时代变成了现实,全球性交往、普遍交往真正成为可
能。相应地,通过互联网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缘关系。从这一点上
看,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的种类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3.2 交往过程的匿名性
匿名性是网络交往最显著的特点。到目前为止,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匿名
交往的消极的、去个性化的效应是网络交往讨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21]。所

3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谓匿名即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选举中的无记名投票以及匿名信就是匿
名的典型例子。社会心理学一直重视匿名的作用,因为人在匿名状态下的行
为表现往往不同于非匿名状态。
网络交往中的匿名不是无记名,而是假名、虚拟名、符号,是交往者个
人随意设定的。而且网络交往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交往,所以,仅仅根
据这样的名字,人们是不可能判断出对方的真实身份的。有人风趣地将
WWW(world wide web)表达为这样一个意思, “W”为“无”的意思,因
此,WWW 就是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这种看似笑话的说法却道出了网
络交往过程匿名性的特点。在互联网上,绝大多数使用者喜欢采用虚假的姓
名、年龄、身份等,只有极小部分的人采用真名真性上网。夏俊(2003)对
大学生网络交往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假身份上网的现象比较普遍,
只有 18.2%的大学生使用完全真实身份上网 [23],我们的预调查也显示,只
有 5.2%的大学生使用真实姓名上网。
当然,使用虚假身份的状况因使用不同的网络交往形式以及交往对象的
不同而异。一般来说,与熟人之间的交往较少使用虚假身份,在较个人化的
网络交往方式(如 E-mail)中较少使用虚假身份。但至少我们可以说,网络
交往允许匿名,只要交往主体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么都是可以
做到的。“网络无性别,网络同样也无年龄。一切全在于你的想象中。网友
归结根本,不过是一个 Nickname。”[24]
网络交往过程匿名的特点导致交往主体行为表现出不同于现实交往的
很大差异。在网络交往中,匿名起着一个斗篷的作用,允许个人释放面对面
交往情境中隐瞒的抑制而不用承担行为的责任。因而,不少研究者将网上去
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和去抑制(deinhibitant)现象的发生归因于匿名的
作用。但是,Spears 等人(2002)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匿名并没
有使人们为所欲为,而是人们的责任感更加强了。而且,网络交往匿名性的
特点大大降低了自我暴露的风险,尤其是自我的隐私方面,因为个人可以分
享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和情绪反应而较少担心遭遇否定或赞成。在这一方
面,对网上相识者的自我暴露就像火车上的“陌生人现象”一样,人们有时
候与不知名的同座乘客分享自己的隐私。所不同的是,网上交往可以重复进
行,最初的自我暴露奠定了持续的、亲密人际关系的基础[25]。

3.3 交往角色的虚拟性
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和交往过程的匿名性紧密相连,成为网络交往两个最
显著的特征。角色的虚拟性主要表现为角色的电子文本化,即利用以文字和
图符为主的一系列信息来描述主体的身份。也就是说,网络角色最终浓缩为
电子书写的网络名。

3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角色是指个人与某一特殊社会地位有关联而被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在现
实交往中,人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每种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要
求,个人必须按照角色要求行动。虽然角色来源多样,但却是直接的、真实
的、稳定的。而在网络交往中,由于网络交往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双方不
必见面,成了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间接交往。根据戏剧行为
理论,网络交往呈现出戏剧行为的特点。计算机的显示屏幕是一个表演的大
舞台,交往主体成为后台的导演,通过语言文字和一些网络符号,根据自己
的主观想象、期待、愿望,虚拟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特点的角色。也
就是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交往主体成为一个个虚拟的角色,更进一步
说,交往主体成为一个符号或一组数字,人们只能通过给自己赋予的符号来
标识自身和让对方认识自己。因而,网络交往角色具有“获得性、间接性、
匿名性、体验性、丰富性或多样性、创造性或想象性、个人性、自主性、变
换性、单一情景性、缺乏责任性及缺乏内在统一性”[26]。
角色虚拟一方面使交往主体处于相对平等、无直接利害关系冲突的交往
位置,从而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但另一方面,匿名性、变换性、责任缺
失性等又限制着网上人际关系朝纵深化方向发展。
交往角色虚拟性的特点允许交往主体体验现实交往无法体验的自我,更
为重要的是,交往主体可以同时扮演多个网络角色,灵活地游离于“赛博空
间”。也就是说,网络身份是流动性的或建构性的,而且不一定与真实身份
相关。在现实交往中,知觉他人可利用的个人线索比较丰富,即使个人的名
字发生了改变,人们也能根据其它线索知觉一个人。但在网络交往中,其它
的个人信息的作用非常微小,惟有网络名是人际知觉的重要线索,交往双方
的相互认识都附加在网络名上。一旦网络名发生改变,那么交往主体就变成
另外的一个人了。

3.4 交往心态的平等性
按照结构形式,人际交往可分为横式交往和纵式交往。在两种交往形式
下,交往者的心态是有差异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既有横式交往,也有纵式
交往,网络交往是典型的横式交往。
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人生来是平等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人类永不
停息的追求,但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这种追求无法真正实现。现实生活中的
交往不可避免地受到交往主体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权利的、地位的、文化的、
阶级的等。而且,人们的交往存在明显的利害关系冲突,因而导致交往者心
态难以保持平等。但互联网在本质上不存在任何中心和权威,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葛洛庞帝(1997,胡泳、范海燕译)描述:
网络社会的第一特点就是“分散权利”,即网络在结构上的最大影响是分权,
处于网络中的人和事都不再依赖于一个中心点而彼此连接[27]。网络破除了

3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中央权威,使一般人都能在网上获取信息。这是过去所无法想象,根本不可
能的[28]。
网络空间没有中心, “无中心”正是互联网最初的设计理念。尤其是网
络交往取消了现实交往中的身份、地位、文化、职业、权力等的高低贵贱之
分,无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每个交往者都只是
一个网络名而已。而且,所有的一切包括网络名、行为都只不过是一串数字,
一串符号。甚至语言本身,也都被数字化和符号化了。在网络交往中,“角
色虚拟化打破了网上交往过程中个体在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层次、身
份和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网上交往并不存在由真实世界中角色的
身体属性、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和地域属性等造成的沟壑,所有在现实社会
中附加在人身上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在网络互动中都被忽略了” [29],
“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基本上不受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会性特征以及伴
随着这类社会性特征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待的制约”[30],交往者处在一个
前所未有的真正平等的地位,人们第一次实现了交往中的真正平等和自由。
人人都是交往主体,人人都可以是权威,人人都有平等的交往机会和权利。
陈历(2003)认为,网络交往实践有着明显的多极主体性[31]。网络交往中
每个主体与之相遇的是另一主体,每一方既要把自己视为主体,也要把对方
视为主体,相互承认彼此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网络交往心态的平等性提供了把交往者从受限制的甚至边缘的身份中
解放出来的可能性,从而可能导致交往者更加自由、大胆地暴露自我。但
Spears 等人(2002)却认为以上观点是不成熟的,他们认为,网络交往并不
能减少交往的不平等性,相反强化了权利的不平等性[32]。

3.5 交往行为的直接性
网络交往本质上是一种间接交往,加上网络交往过程匿名性、交往角色
虚拟性以及交往心态平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交往行为的直接性。
直接性是指网络交往免去了传统人际交往的多重中间环节,实现了个人
与个人的直接交流。在网络交往中,参与还是退出交往,何时参与或者退出
交往,交往持续的时间长短或者两次交往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什么样的角色
和身份参与交往,都是由网络交往主体决定的。交往主体来去自由,行动方
便,若遇到不喜欢的交往对象或遭遇尴尬局面时即可退出,或者以新的角色
身份重新进入交往。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交往主体不需要拐弯抹角,可以
大胆地直抒胸臆,自我暴露,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吞吞吐吐,或胆怯害羞
和自我掩饰,容易到达交流的较深层次。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交往主体可
以通过网络寻呼或征友方式直接选择交往对象,并利用 E-mail 等形式直接
进入交往。在信息传递上,网络交往的几种不同形式都能及时、方便、快捷
地传递交往信息,这更加强化了网络交往行为的直接性。

3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与直接性紧密相连的则是交往行为的随意性和缺乏责任性,“网络交流
缺乏真情实感,缺乏责任心,撒谎、欺骗没有压力和自然惩罚”[33],这同
样会使网络交往行为肤浅化。黄少华等人(2002)用“平面化和审美化”来
形容网络交往的这一特点,“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
文明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说穿了这种全新的表面感,也就给人那样
的感觉——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这几乎可说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的
最基本特征。”[34]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网络交往之所以不同于现
实交往,最根本的地方在于对人的积极关注,把个人放在了前所未有的崇高
地位,是“个人化空间的交往”[35]。在以“他律”为基本生活准则的现实
世界中,出现了强调“自己” ,强调“个人”这样的崭新生存空间,不能不
引起人们的极大热情和参与意识。这可能也是人们热衷网络交往的最根本原
因。在网络空间,个人成为真正的主体。人们与谁进行交往,就什么内容进
行沟通,以及以什么方式进行交往完全听从于个人自我意识的支配。正像尼
葛洛庞帝(1997,胡泳、范海燕译)所宣称的:“真正的个性化时代已经到
来”,
“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 “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
之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
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声音”。他提倡“我就是我”的口号,主张“真正
的个人时代”已经来临[36]。
还值得说明的是,网络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在不同的网络空间
中,其交往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用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
也就是说,以上的网络交往特征只是网络交往特征的一般性概括,但在不同
的网络交往形式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体现。而且,尽管研究者们在网络交往的
一般性特征上基本达成了共识,但“从实证研究看,网络交往的特征还只是
一个假设,而不是一个结论,或只能称之为一般性结论”[37]。

参考文献
1Stasser,G.Pooling of unshared information during group discussion.In:Worchell,S.,Wood,W.
& Simpson,J.A.(Eds.)Group Processes and Productivity.Newbury Park,CA:Sage,1992:48-67
2Riva,G.The socio-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81-598
3Riva,G. & Galimberti,C.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a socio-cognitive framework to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1997,15(2):141-158
4Riva,G. & Galimberti,C.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a socio-cognitive framework to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1997,15(2):141-158

3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5December,J.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2003,http:\\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 December.htm
6 邓泽球,张桂群.论网络虚拟人格[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35
7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2
8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21-22
9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101-119
10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6
11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9
12 埃瑟·戴森著.胡泳,范海燕译.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
社,1998:前言 15
13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81
14Wallace,P.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8
15Soukup,C.The gendered interactional patterns of computer-mediated chatrooms:a critical
ethnographic study.The Information Society,1999,15:169-176.
16 苏国辉.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4,6(3):56-60
17 陈 共 德 . 互 联 网 精 神 交 往 形 态 分 析 [D].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博 士 学 位 论
文,2002:2
18 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周宪校.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北京:商务出
版社,2001:157
19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20 米平治.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23(1):60-63
21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9
22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23 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16
24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2
25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26 马倩.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及引导[J].青年研究,2000,(9):14-18
27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9

3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8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69
29 曹杰,李悦.网上交往对青年的文化心理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2002,(1):56-60
30 陈 共 德 . 互 联 网 精 神 交 往 形 态 分 析 [D].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博 士 学 位 论
文,2002:12
31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32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33 陈 理 宣 . 网 络 生 存 对 青 少 年 主 体 性 成 长 的 影 响 以 及 教 育 措 施 [J]. 教 育 科
学,2002,18(2):28-31
34 黄 少 华 , 陈 文 江 . 重 塑 自 我 的 游 戏 —— 网 络 空 间 的 人 际 交 往 [M]. 兰 州 大 学 出 版
社,2002:124-125
35 刘洪新.论网络交往与社会公德[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6
36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3
37 白 淑 英 . 基 于 BBS 的 网 络 交 往 特 征 [J].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2,4(3):89-96

三、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理论

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一直是交往问题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
一,网络交往的出现也引起了研究者对网络交往过程中信息加工特点的浓厚
兴趣。不容置疑,发生在虚拟“赛博空间”的网络交往与发生在真实物理空
间的面对面的交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一个不容忽
视的原因是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正如 Tidwell 等人
(2002)所说的,尽管许多研究者检验了媒体之间在交往结果上存在的可感
知的相似与差异,但在许多领域,关于导致这样结果的加工过程的基本问题
的研究是落后的[1]。
Bargh 等人(2004)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交往媒介中的瑞士军用刀,
它与以前的交往媒介和情境还有很重要的差异。其中两个是心理学和人—机
交往研究最关注的:一是相对匿名性,二是缺乏非言语的线索[2]。网络交往
中的信息加工理论正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网络交往中
的信息加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线索过滤原则(cues-filtered-out approach)
下的网络交往,二是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下的网络交往。这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网络交往中非言语信息(线索)
的缺失以及相对匿名性上,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因而得出两种完全不同
的结论。

3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 线索过滤原则下的网络交往
1.1 线索过滤原则与社会呈现理论
传统上,线索过滤原则(cues-filtered-out approach)一直被当作解释人
际交往过程的有效机制,它是建立在社会呈现(social presence)理论的基础
上。
社会呈现理论是 Short 等人 1976 年提出来的,他们将社会呈现定义为
交往媒介的性质[3]。也就是说,社会呈现是指交往媒介的社会呈现水平,交
往媒介在社会呈现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据此,交往媒介就有了高社会呈
现和低社会呈现之分,低社会呈现以不善交际的(unsociable)、感觉迟钝的
(insensitive)、冷淡的(cold)、非个人的(impersonal)为特征,高社会呈
现则与之相反。人们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呈现的媒介,而避免选择低社会呈现
的媒介。社会呈现实际上只有单一的维度,它是生理外貌和体态、面部表情、
注视的方向、相互的凝视、亲密和信任感等个人感觉到他人在场的诸因素的
集合和认知合成[4]。而且,Short 等人(1976)认为,社会呈现依赖于视觉
的非言语线索的传递、交往对方的明显的距离、交往对方的真实性[5]。媒介
的社会呈现水平可以通过一些因素测量,包括:媒介传递非言语线索、使用
者的社会或组织角色以及潜在互相行动的能力[6]。在其它条件相等的前提
下,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交往的后果。
社会呈现实质是一个主观的、认知的合成,是个人感觉到他人参与交往
的水平。也就是说,交往的重要因素不是交往对方的物理呈现(当然离不开
物理呈现) ,而是交往主体的心理感觉,是对交往对方的意识和敏感性。社
会呈现理论认为交往者能够感觉到其他行动者共同加入交往活动,而这种感
觉依赖于交往媒介可利用的社会线索;使用者投向其他社会参与者呈现上的
注意直接与媒介可利用的渠道或代码有关,较多的渠道,较多的注意,反之,
较少的渠道,较少的注意。如果我们将这一影响过程理清顺序,那么可以是
这样的顺序:媒介的社会呈现→媒介可利用的获取社会线索的渠道→交往主
体投入的注意→对他人社会参与的感知→交往的后果。因此,可以这样说,
社会呈现具有主观的性质,但依赖于媒介的客观特性。

1.2 从线索过滤原则看网络交往
研究者从线索过滤原则出发,分析网络交往与传统面对面交往的差异。
Short 等人(1976)根据社会呈现将媒介由低到高排序:商业信件、电
话、多波段收音机、电视、面对面[7]。由此可见,面对面交往在 Short 等人
的理论中属于最高社会呈现,而书写媒介(商业信件)是最低社会呈现。在
面对面交往过程中,因为交往双方能够直接感知到对方,交往双方的音容笑
貌、言谈举止尽收眼底,是一种“身体在场”的交往。相应地,交往主体获
取他人信息的渠道很多,可利用的社会线索也多,突出体现在言语线索和非

3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言语线索(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言语表情等)的共存上。但在网络交往
中,情况就不是这样。和社会呈现理论相似,Daft & Lengel(1984)提出了
媒介丰富性理论(the media richness theory)
,并指出,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
[8]
中有更丰富的人际线索 ;Rice(1993)认为,由于以文本为基础的网络交
往缺乏许多非言语的线索,因而从社会呈现来看,它是非常有限的 [9] 。
Weinberg(1996)观察到:真实空间的交往以参与者更多的社会呈现为特色
(例如: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人的机会,包括非言语的表现),而在网络空
间,所有的都被移走了,只剩下交往的书写形式[10]。
面对面交往中基本组成部分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线索在网络交往中许
多是被过滤掉了,因而网络交往是低社会呈现[11]。而且,从 Short 等人的媒
介社会呈现顺序看,以文本书写为媒介的交往,是最低社会呈现。网络交往
是一种“身体不在场”、以文本为基础(text-based)的间接交往,无论是同
时的网络交往还是继时的网络交往,交往信息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传
递的,具体说就是字词,其它的非言语的信息几乎不存在。尽管可以运用“网
络语言”(是网络交往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网络符号,如表情符号、脸
谱等)加强交往的效果,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面对面交往中的真实效果。
也就是说,与面对面交往丰富的社会线索相比较,网络交往中的社会线索是
缺乏的[12]。网络交往中所缺乏的社会线索包括物理环境(如地点、空间大
小、噪音、环境分心因素)以及交往者的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声调、
身体姿势)[13]。总之,网络交往缺乏与交往调节有关的线索、感知交往同
伴的线索以及交往情境的知觉线索,而这些线索是人际交往中沟通情感亲密
性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些线索的缺乏,所以使网络交往表现出它的局限
性,即非个人的(impersonal)、较少抑制的(less inhibited)、较少适应的(less
adaptive)。
为了说明网络交往中社会线索的匮乏,研究者借用工程学的“带宽”
(bandwidth)以及“感觉经验的有限性”等概念来描述网络交往的致命弱
点,认为网络交往是有限的带宽或有限的感觉经验。网络交往中社会线索的
减少限制了社会交往的“带宽”,这创造了一种含糊的交往气氛,其结果必
然导致对社会交往的一系列消极效应。而且,字词在许多交往研究者看来不
仅会使我们失败,而且还会欺骗我们。因为真诚的表达是自然流露的,许多
非言语行为是自发的,而字词不是。在言语的和以文本为基础的交往中,我
们在说话或写作之前是有意识地建构信息。
Keisler 等人(1984)认为,没有非言语的线索,人们不能确切知道什
么时候可以理解或同意他们的观点,不知道如何行为,不知道对方如何行为
以及如何解释对方的行为。而人际交往中不能降低不确定性将阻碍或延缓人
际关系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必须使出浑身解
数。他们得出结论:因为网络交往只使用书面文字却没有纸的质地来表现它

3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的个性,因此,网络交往是如此的非个人性,以至于有时候就像计算机本身
是听众,而不是另一个人[14]。尤其是,网络交往本质上不是激起情感,而
是引起了反社会(asocial)或不受控制(unregulated)的行为[15]。
美国社会学家 Sproull & Kiesler(1986)认为,网络交往是一种贫瘠的
(sterile)、无创造性的(impoverished)交往实践,它减少了可利用的社会
线索,缺乏典型的关系特征,而这些能使交往者准确判断他们所处的人际情
境。尤其是,网络交往导致了更多的匿名感,这反过来对其中的个人又有去
个性化的效应。表现在:①网络交往主体倾向于更开放和自由地表达自己,
表现出比平常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和较少的社会约束行为:“通过计算机进
行交往的人们是脱离社会规则的,他们感觉到较少的遭遇批评和控制。这种
独处而不受干扰的感觉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较少的抑制。”②然而同时,
主体的个人身份倾向于暗淡的(fade)和模糊的(vanish),个人身份的遗失
可能鼓励交往主体打破社会规则。Sproull & Kiesler 据此得出,网络交往发
生在一个社会真空(social vaccuum)里。在这里,社会影响、团体压力、
权利差异、社会调节、社会控制是不存在的[16]。

1.3 基本结论
根据线索过滤原则,以文本为基础的网络交往缺乏身体的(physical)
和社会的(social)线索,它的唯一积极后果是:网络交往使人际关系民主
化,消除了等级的差异,给交往主体最大的行动自由,释放了被压抑的自我。
但从线索过滤原则看,网络交往是一种社会不利(social disadvantage)
的交往形式,它的消极后果远远大于积极后果。首先,它导致了反准则的
(anti-normative)和不抑制(uninhibited)行为的产生;其次,书写媒介排
除了非言语线索的交换,这一差异使网络交往中的印象和关系发展可能受
阻,因而它不能支持满意的社会情感和关系表达,是任务定向的
(task-oriented),积极的人际关系较少建立;最后,它导致了心理不健康,
如抑郁、孤独、社会疏离。
综上所述,从线索过滤原则看,网络交往是一个相对非个人的、没有感
情的交往形式。面对面交往比网络交往更真实、更富有社会性。

2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下的网络交往
2.1 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看网络交往
线 索 过 滤 原 则 下 的 网 络 交 往 具 有 “ 技 术 决 定 主 义 ”(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17]的含义。但是,Spears 等人(2002)认为“技术决定主义”
太有限了,以至于不能解释技术和社会影响之间丰富的关系。而且,几乎没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网络交往的社会本质可以由技术功能直接决定,不能低估
社会信息基础观点的重要性,技术主要是由它们的社会使用者所建构的,是

4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社会决定主义(social determinism)” [18]。典型的例子是,在某种社会情


境下,网络交往引起了反规范的行为,而在另一种社会情境下,行为更规范,
社会影响更强。Mantovani(1996)也说,Sproull & Kiesler 所宣称的网络交
往发生在社会真空里一般地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把社会现实降到个人间
的某种形式的生理联系上,脱离社会情境并不简单的是单独一个人在房间的
问题[19]。Carter(2003)也指出,网络交往的许多理论认为,在网络交往中
非言语线索是缺乏的,然而事实上,网络交往不必坚持这样的理论,在网络
上能够建立个人关系和社区,并能给参与者创造一种温暖而个人化的社会氛
围。因此,我们应当改变我们的研究方向,检验这一现实,继续探索交往理
论所提供的多种结论。这一方向能够给我们提供补充我们经常丢失的社会线
索的方法[20]。
从线索过滤原则到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erspective)被认为是从黑暗转向光明[21]。社会信息加工(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 SIP)理论是康奈尔大学的 Walther 博士于 1992 年提出的,
是指交往者使用不同的媒介加工社会同一性和关系线索的方式,集中于强调
适应性(adaptive)使用网络交往中的线索系统以传递和储存人际和社会信
息,以形成印象和建立关系[22]。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因为人们需要管
理不确定性和发展亲善和谐关系,所以在网络交往不能提供视听觉线索并受
制于文本呈现的局限时,交往者将调节现存的文本线索以满足需要,如内容
(content)和语言学策略(linguistic strategies)、时位的(chronemic)以及
书写上的(typographic)线索,其中时间(time)是适应的关键因素。也就
是说,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网络交往是可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因而,
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看,网络交往和面对面交往的关键差异不在于能力问
题,而在于速度问题[23]。根据 Walther(1996)的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媒介交往不是非个人的(impersonal);②当交往者有时间和兴趣在关系水
平互动时,网络交往是人际关系的(interpersonal);③当交往者可以用更有
效的方式管理人际关系以及印象时,网络交往是超个人的(hyperpersonal)
[24]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不否认网络交往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往相比较交往
线索减少的事实,但并不接受网络交往一定导致消极的心理社会效应的观
点。Yao 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可以在完全匿名的环境下根据
短暂的互动而对交往对方形成友好的印象,这一结果为 Walther 的超个人理
论坚持的理想化(idealization)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5]。超个人理论认为,
网络交往视觉上的匿名环境为交往者获得更好的印象以及建立亲密创造了
机会。正是因为线索的减少,人们更倾向于用理想的、期望的好朋友的特点
来填补这一空白。因此,互联网典型的“有限的带宽”因为交往伙伴不同的
人际目标而产生了戏剧性的不同结果——理想化代替了猜疑。也就是说,尽

4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管网络交往减少的线索或减少的带宽创造了一种含糊的气氛,但网络交往本
身增加的含糊性使得信息感知者或信息接受者如何诠释和理解信息时的个
人目标(aim)、假设(hypothesis)、心理状态(mindset)以及信息搜集策略
(strategies)更重要。
Spears 等人(2002)强调不应该低估社会信息基础观点的重要性,应该
从社会决定的角度解释网络交往的效应。他们不赞同使用工程学的“带宽”
概念解释互联网的效应,因为带宽强调互联网对信息传递的数量的效应,而
忽视了对信息质量和内容的潜在效应,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被信息接收者感
知和理解[26]。根据 Spears 等人的观点,个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和需要是交
往效应的唯一决定者,互联网和其它的任何交往媒介一样,交往媒介的变化
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不管交往发生在什么情境中,交往中个人的独特目的
决定交往的结果。Bargh(2002)也坚持,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依赖于网络
交往模式的独特性质如何与使用它的个人、团体、社区的独特特点与目标作
用[27]。
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以下四个因素是网络交往主体之间建立人际关
系的必需条件[28]:
•先验的关系动机:可能的驱动力是亲和动机(affiliation drive) 、印象管
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者统治的需要(the need of dominance)。
•时间:需要更长的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这种媒介,以及通过网络交往互
相了解和建立信任与友谊。
•关系信息的编码:网络交往主体必须学习在可利用的信息渠道受限制
的情况下,如何传递关系信息内容,尤其必须理解如何用言词表达关系信息。
•印象建立:在网络交往中,印象的建立发生在对交往伙伴言语信息的
译解中。尽管受到网络交往的许多限制,但交往者仍能建立印象。他们使用
“知识产生策略”(knowledge-generation strategies)来收集他人的心理知识
水平信息,如发问(interrogation)、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欺骗识别
(deception detection)、环境组织(environmental structuring)以及背离测验
(deviation testing)。

2.2 基本结论
身体上的接近、频繁的接触、生理外貌的吸引、广泛的社会情境线索是
传统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是否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必需条
件?如果是必需条件,那么网络交往就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Parks
等人(1996)认为,这些条件可能是有帮助的(helpful),但它们对预言将
来的人际交往如何、一个人怎样感觉另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受到何种待遇不是
必需的[29]。
总之,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有其独特性,不

4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完全依赖交往双方通过社会呈现所提供的信息,而是交往所处的社会情境
以及交往主体的心理过程也制约着交往的进行。也就是说,交往者对社会情
境所提供的信息也进行加工,以适合于特定情境的有效方式维护交往过程。
同时,交往主体的心理状态也制约交往的进行。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观点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网络交往不会导致个人行为的释放,社会压力、社会
影响依然存在,并且在网络交往中还得以强化;二是网络交往中的等级差异
比现实交往更大;三是网络交往支持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情绪的表达,只要
给予充足的时间,网络交往允许交往主体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是亲密
关系。

参考文献
1Tidwell,L.C. & Walther,J.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ffects on disclosure,
impressions,and interpersonal evaluations: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a bit at a time.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2,28(3):317-348
2Bargh,J.A. & McKenna,K.Y.A.The internet and social lif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 55:573-590
3Barkhi,R.,Jacob,V.S. & Pirkul,H.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face to face vers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1999,8:325-347
4Barkhi,R.,Jacob,V.S. & Pirkul,H.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face to face vers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1999,8:325-347
5Carlson,J.R.,George,J.F.,Burgoon,J.K.,Adkins,M. & White,C.H.Decep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2004,13:5-28
6Carlson,J.R.,George,J.F.,Burgoon,J.K.,Adkins,M. & White,C.H.Decep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2004,13:5-28
7Carlson,J.R.,George,J.F.,Burgoon,J.K.,Adkins,M. & White,C.H.Decep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2004,13:5-28
8Daft,R.L. & Lengel,R.H.Information richness: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4,6:191-233
9Rice,R.E.Media appropriateness:using social presence theory to compare traditional and
new organization media.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3,19:451-484
10Weinberg,N.Compassion by computer:contrasting the supportiveness of
computer-mediated and face-to-face interactions.Computers in Human
Services,1996,13(1):51-63
11Barkhi,R.,Jacob,V.S. & Pirkul,H.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face to face vers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Group decision and

4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negotiation,1999,8:325-347
12Spoull,L. & Kiesler,S.Reducing social content cues: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492-1512
13Siegel,J.,Dubrovsky,V.,Kiesler,S. & McGuire,T.W.Group process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86,37:157-187
14Keisler,S.,Siegel,J. & Mcguire,T.W.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123-1134
15Keisler,S.,Zubrow,D.,Moses,A.M. & Geller,V.Affec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n experiment in synchronous terminal-to-terminal
discussion.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1985,1: 77-104
16Spoull,L. & Kiesler,S.Reducing social content cues: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492-1512
17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18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19Mantovani,G.New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from every to virtual.London:Taylor &
Francis,1996
20Carter,K.A.Type me how you feel:quasi-nonverbal cu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TC,2003,Spring:29-39
21Riva,G.The socio-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81-598
22Walther,J.B.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2,19:52-90
23Walther,J.B.Relation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ver time.Organization Science,1995,6(2):186-203
24Walther,J.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interpersonal,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6,23:3-43
25Yao,M.Z. & Flanagin,A.J.A self-awareness approach to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6,22(3):518-544
26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27Bargh,J.A.Beyond simple truths:the human-internet inte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4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ssues,2002, 58(1):1-8
28Riva,G.The socio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81-598
29Parks,M.R. & Floyd,K.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46(1): 80-97

四、网络交往行为理论

网络空间是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空间,这一本质差异形塑着网络
交往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网络空间,任何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
上有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的可能。”[1]网络交往行为理论是试图解释网络
交往中所发生的典型行为的理论。

1 网络交往中的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去个性化是西方心理学术语,去个性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
题之一。传统的去个性化现象主要体现在群体行为中,因而西方心理学界和
社会学界经常使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群体行为,尤其是群体暴力行为。但随着
网络交往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去个性化理论被当作一个有用的
理论框架来理解网络交往中特定的认知和行为变化。

1.1 去个性化的含义
因为传统的去个性化现象主要体现在群体行为中,所以对去个性化的界
定也多立足于群体的角度。
根据《心理学词典》的解释,去个性化是指一个人个体意识的丧失。典
型的例子常常发生在群氓中,那时,每个人的独立性丧失在群众的激情中,
个体的选择淹没于群氓行动之中[2]。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去个性化是指个
人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压倒了个人的
身份,从而使个人失去了个性感[3]。也就是说,去个性化的后果就是使群体
成员溶化在群体之中,群体对个人产生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做出他单
独时所不敢做的事情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去个性化就是个人行为的释放,
个人可以无所顾及,而与群体活动表现一致。
去个性化研究始于 Festinger(1952)
,Zimbardo(1970)继续对去个性
化问题进行研究。Zimbardo 并没有过多强调群体,而是强调导致去个性化
的因素。Zimbardo 将去个性化界定为:一个复杂的、假设的过程,其中一
系列先行的社会条件导致了对自我和他人感觉的变化,因此导致一个较低的
一般受限制行为的门槛[4]。

4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Diener(1979)发展了 Zimbardo 去个性化的理论,他重视因环境因素


而导致的自我意识的改变对去个性化的作用[5]。在 Diener 的理论中,监控个
人行为以及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人是自我调节所必须的,但在团体中,它
们是被某些因素阻止的。Diener 减少了强调匿名性作为去个性化的原因,而
是强调团体的凝聚力和一致性、团体的活动以及外向的注意焦点,这些因素
都可以减少或阻止自我意识,都可能是去个性化的原因。根据这个理论,去
个性化个体因为环境因素而自我意识受阻,因此较少可能按照个人的或社会
的准则以及长远的计划考虑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更可能对即刻线索、动机、
情绪反应。尽管反社会行为不必是去个性化导致的结果,但人更受环境因素
影响而较少关注准则。
当然,去个性化并不意味着群体把个体独特的个性给去掉了,而是在群
体中丧失了个体的自我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也就是说,
在群体专注条件下,个体往往很难感受到作为独特个体的存在。正如弗洛伊
德曾说的, “一个心理集团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无论构成这个心理
集体的个人是谁,无论这些个体的生活方式、职业、个性、智力是如何的相
似或不相似,他们已组成一个集体这一事实会将他们置于一个集团的心理控
制之下,这种集团心理使他们在情感、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
自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必须执行的,但个人
处于某一群体中时会感受到群体的无形压力。

1.2 去个性化的原因
至于去个性化的原因,社会心理学用“去个性化环境” (deindividualized
environments)来解释,也就是 Zimbardo(1970)所说的“一系列先行的社
会条件”。 “去个性化环境”是指一种不能识别个人身份的社会环境,它是群
体影响个人行为的一种方式。在该环境中,群体中的成员失去个性环境,把
个性淹没在群体之中。Zimbardo(1970)提出与去个性化有关的环境因素(或
输入因素)包括:匿名性(anomymity)、责任的改变(altered responsibility)、
团体的规模和活动(group size,activity)、改变的时间观(altered time outlook)、
觉醒(arousal)、感觉输入超载(sensory input overload)、身体卷入活动
(physical involvement in the act)、依赖非认知的互动或反馈(reliance on
noncognitive interactions/feedback )、 新 奇 的 或 非 结 构 的 情 境 ( novel or
unstructured situation)、改变的意识(altered consciousness)[6]。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去个性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7]:
一是匿名性。为什么在匿名状态下人就表现得那么冲动呢?弗洛伊德的
人格理论也许是最好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个我,即本我(id)、自
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代表了人类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是人
类最原始、最幼稚的部分,只要寻求快乐,按“快乐原则”行动。自我与现

4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实环境相接触,负责对现实环境进行考察,以寻求满足本我的现实途径,是
按“现实原则”行动。超我则代表了良心,是道德我,时时提醒自我按社会
道德、法律规范行为,履行的是“至善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我的力
量特别大,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随时随地都想表现自己,但迫于现实的
压力,本我不可能完全或原原本本地暴露出来。然而,当一个人在匿名状态
下,超我的作用便非常小,自我相应地也丧失了强有力的约束力,而本我则
显得异常活跃。因为没有人知道是我做的,不会影响我的名誉,不会和我现
实的一切相联系,所以此时本我便容易随心所欲。
二是责任感的丧失。一个人在单独行动时,往往是义不容辞地承担完全
责任。但是在群体中,个人会感觉到行为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相应地行
为的责任也是群体共同承担,或者分散到每个成员的身上,单个人不会承担
群体行为的全部后果。也就是说,在群体中,分配在单个人身上的责任微乎
其微,个人很难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于是,个人在群体中就不像单
个人时那样有责任感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意识降低,以至于胆大妄为,无
法无天。
三是群体的湮没性。在群体中,成员的活动往往并不是以单个人的身份
出现的,而具有群体意义,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这样群体就湮没了个体,
成员的自我被融化在群体中,与群体同一起来。于是个人的意识和理解评价
感丧失,个人的自我认同被群体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
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
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而且群体成员越是没有个性特征,
他们的思想、情绪和活动越是一致,自我的感觉减少,从而行为也越缺乏自
我控制。相反,如果个体单独行动,由于没有群体的融化,个性就明显地突
显出来,并且容易被别人知觉,于是个体就会非常注意个性的意识,保护自
我,不轻易表现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来。

1.3 网络交往中的去个性化
将去个性化理论应用于网络交往依赖于:网络交往似乎包含一些去个性
化 的 重 要 条 件 — — 匿 名 性 ( anonymity )、 自 我 控 制 的 降 低 ( reduced
self-regulation)、自我意识的降低(reduced self-awareness)[8]。就像曾经用
去个性化理论解释群体行为一样,研究者主要用去个性化理论解释网络交往
中消极的、不良的、反社会的行为,即去抑制(disinhibitant)行为。去个性
化理论一直与去抑制行为相关联,Diener(1979)曾经研究过去个性化、自
我意识和去抑制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去个性化结构的重要性,它将社会情
境因素同缺乏自我意识联系起来,而低自我意识又与去抑制行为相联系。去
抑制行为与缺乏自我意识是第一显著相关,这表明低自我意识的被试更倾向
于表现去抑制的行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有意识的计划、团体一致、去抑

4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制行为的确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而去个性化环境导致了主体的这些变化
[9]

网络的虚拟环境为去抑制行为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的虚拟
空间里,因为没有人看得见我的真面目,没有人认识我是谁,没有人知道我
在做什么,那么就可能出现人性的放纵,可能讲以往不敢讲的话,做以往不
敢做的事,使人心放纵,行为放纵。
纵览以往的研究,研究者对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现象是否存在似乎没有
过多的争议,也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的确存在去个性化效应。但对于如何解释
去个性化效应与去抑制现象之间的关系则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以美国社会学家 Kiesler、Sproull、Siegel 等人(1984)[10](1986)
[11]
为代表,在网络交往早期研究中居主导地位。该观点坚持线索过滤原则,
认为,去个性化效应是去抑制行为产生的原因,去个性化效应必然导致去抑
制行为的产生。由于网络交往发生在虚拟的匿名环境中,社会线索的缺乏导
致交往发生在一个社会真空(social vaccuum)里。在这里,社会影响、社
会压力是不存在的,因而导致去个性化效应的产生,即去抑制行为。换句话
说,在网络交往中,因为缺乏社会线索,交往双方不能直接感知对方,因而
导致了社会影响、团体压力以及权利差异不复存在。正是因为这些社会抑制
(或社会影响)的减少,所以产生了去个性化效应,个体表现出去抑制行为。
另一种观点以 Spears 、Postmes、Lee 等人(1990)[12](2002)[13]为代
表,在网络交往当前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前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该观点
坚持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网络交往中的匿名并不一定导致去个性化效
应,而且去个性化效应并不是去抑制行为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去抑制行
为的出现并不是社会影响减少的缘故,而且也没有充分理由把去抑制行为的
出现归结为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同一模型” (social it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SIDE)的提出就是挑战传统的匿名性必然导致去个
性化效应,进而导致消极行为后果的观点。
SIDE 模型以社会同一性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和自我种类理论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为基础,这两个理论强调在自我和社会交往中
有重要的团体尺度,团体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实体或个人集合体,它也是内
在同一性定义的。同样地,社会交往不仅仅是个人间的人际互动,在团体情
境下,社会交往暗示个人以团体成员或社会的种类行动。相应地,交往的社
会特性就不必完全依赖传递的是什么。Sassenberg 等人(2005)将社会影响
分为社会同一性显著时的以准则为基础(norm-baced)的社会影响和个人同
一性显著时的人际影响(interpersonal influence),这两种社会影响何时起作
用是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为中介和调节变量[14]。SIDE 模型接受了网络交往中
的相对匿名性剥夺了个人的个人同一性意识,然而,社会的或团体的同一性
会代替个人的同一性。因而,SIDE 模型认为,我们的行为部分地根植于看

4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不见的社会准则和同一性,而不管是否缺乏物理性。
Spears、Postmes、Lee 等人是 SIDE 模型的坚定倡导者。Postmes 等人
(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交往中准则影响的重要性,交往的内容和形式
是规范的,团体准则决定团体中的交往模式,团体准则的服从随时间而增加,
在团体之外的交往受不同社会准则的制约[15]。Spears 等人(2002)则认为,
与解释群体行为的社会同一性一致,去个性化效应是高度社会调节的,因为
匿名性可以提高有关团体身份的显著性和影响。确切地说是去人格化
(depersonalization),而不是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去个性化在定义
上是社会控制的减弱,而去人格化反映了自我的社会身份的操作,指减少的
使环境个人化的能力以及增加的自我的社会尺度的注意。Spears 等人认为,
匿名的互联网环境使团体的同一性在决定行为中相对更突出和有力,结果使
团体的准则变得更为重要,指导着人们的行为[16]。
Lee(2004)进一步指出,尽管网络交往中缺乏社会情境线索呈现出阻
碍人们将看不见的同伴感知为具有独特特征的能力,但去人格化状态不一定
导致他们将交往同伴计算机化(computerize)或去人性化(dehumanize),
进而表现出反准则的行为(anti-normative behavior)。当被某种看得见的线
索引发时,去人格化培养了“我们” (we-ness)的感情以及相应的团体准则
行为,而不管感觉可能是虚幻的(illusory)[17]。
Coleman 等人(1999)对同时网络交往中的去个性化进行了再检查,结
果发现,网络交往讨论团体的被试比面对面的被试更显著地沉浸在讨论中,
这证明网络交往主体符合去个性化状态的标准。然而,网络交往的被试没有
比面对面的被试表现出更消极的行为,这说明把消极的行为单纯归因于去个
性化状态是不充分的[18]。

2 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disinhibition)
缺乏社会情境线索以及去个性化效应的存在对网络交往主体的行为具
有很多影响作用,去抑制就是典型表现之一,而去抑制又被当作解释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的有效机制。

2.1 去抑制的含义
去抑制(disinhibition)是相对于抑制而言的,也叫抑制解除或脱抑制。
抑制(inhibition)的概念是巴甫洛夫在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中首先提出的,是
与兴奋相对立的神经过程,表现为机体受到外界动因作用时外表上没有反应
或反应降低。巴甫洛夫的抑制和去抑制侧重高级神经活动,而他之后的研究
对抑制和去抑制的理解则侧重人的社会活动,即社会抑制。相应地,抑制指
的是从内在的自我意识状态而产生的行为束缚,如对社会情境的焦虑、对公
众评估的担心等。去抑制更一般地是指,在某种外加因素的影响下,所出现

4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的抑制(特别是社会抑制)下降,指人们如何降低公众的自我认识,较少在
乎别人的判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去抑制包含着对传统束缚的忽视。
研究表明,去抑制与人格特征有关。根据 Gorenstein & Newman(1980)
的观点,去抑制是指对反应倾向减轻控制时人类行为的解释,冲动和被动回
避的出现是其主要特征[19]。冲动反映的是没有经过仔细考虑而快速作出反
应的倾向,在艾森克(1978)看来,冲动与性格内外向、神经质、精神病性
有关系;而被动回避是指当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存在时,减少的积极抑制反应
的能力,精神变态和反社会人格与之有关。Gray(1981)则提出了去抑制的
人格模式,他认为存在两种独立的解释人类去抑制的动机系统:行为抑制系
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和行为激发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BIS 是由惩罚的、没有奖励的条件信号以及新奇刺激所引起,
BAS 只能由奖励的和没有惩罚的条件信号引起。BIS 和 BAS 都可以以两个
不同的模式发挥作用:检查模式和控制模式。根据 Gray 的模型,在 BIS 和
BAS 激发中的个人差异分别是由人格尺度的焦虑和冲动决定[20]。

2.2 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
在许多研究者看来,发生在虚拟网络空间的网络交往为人们的去抑制提
供了绝好的机会。由于网络交往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网络空间成了
一个非常“自由的时空”。在这种自由时空里,人的行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基于个体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控制大大削弱或
不复存在。汪寅(2003)等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的我是有着特定定位的我,
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性之我;而网络交往之我只受内心道德和自身修养的制
约,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了偷越现实社会规范和
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以及“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虚拟的网络空间就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
现实社会的管辖和控制,进入一个“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往往有
一种“特别自由” 、“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很容易让人们
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
产生去抑制[21]。Joinson(1998)提出用去抑制来解释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行
为方式不同于真实生活空间行为方式的问题[22]。
引用最多的网上去抑制行为是flaming,也就是在网络空间表现出来的
激情的、冲动的、反准则的、攻击性的行为。根据传统的去抑制的定义,网
上去抑制行为都是消极的、不符合规范的、受社会批评的行为。这实质是去
抑制行为的性质问题。但是,与SIDE模型一致,Spears等人(2002)认为,
去抑制行为也是社会控制的,反映的是团体的亲密而不是对抗。而且,研究
者在对比不同交往媒介中flaming行为发生的基础频率上是失败的,一个核
心弱点在于文献中报告的许多flaming采用的是译码图式(coding scheme),

5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许多被人为译码为flaming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交往的更具讽刺(ironic)、双
重(hyperbolic)、游戏(playful)意味[23]。也就是说,flaming行为的发生和
交往媒介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在任何交往媒介中,这种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而且,flaming行为更多是人为定义的。

2.3Suler的网络交往去抑制效应研究
Suler(2004)从影响网络交往去抑制的因素到网络交往去抑制的本质
及功能三方面,对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24]。
首先是影响网络交往去抑制的因素,Suler认为,六个相互影响的因素
导致了网上去抑制效应,这六个因素是:
看不见(invisibility):这一特点给人们以去从不敢去的地方以及干从不
敢干的事情的勇气。在文本形式的网络交往中,交往双方互相看不见对方,
也听不见对方的声音。身体上看不见的机会放大了去抑制效应。人们不用担
心别人如何反应,即使敲出的文字很大胆很直接也不会令自己感到尴尬。
非同步性(asynchronicity):继时网络交往的非同步性导致交往是不连
续的,交往中的反馈也是不连续的,因而人们的思想链有可能平稳而迅速地
向更深层次前进,表达出违背社会准则的去抑制行为。
唯我的投射(solipsistic introjection):缺乏面对面线索和文本形式的交
往可以改变自我的界限,人们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同网上同伴的心灵融合在
一起,读着别人的信息就像体验自己头脑中的声音一样,就好像别人的心理
被吸收或注入自己的心灵一样。在网上,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赋予交往伙
伴以鲜明的形象,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己的期望、愿望、需要基础上,
网上现实就是个人的想象。换句话说,网络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和自己
的交往,因为和自己说话总比和别人说话感觉更安全,所以鼓励了去抑制。
分离的想象(dissociative imagination):在网上,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感
到他们所创造的想象的人格存在于另类现实,个人的网上人格以及网上的其
他人是虚假的,与现实世界的要求与责任是分离的,这扩大了去抑制效应。
权威最小化(minimization of authority):在网上,个人现实生活中的地
位往往是不为人所知的,也不具有相应的影响力。即使人们知道一个权威人
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但这对个人在网上的呈现和影响较少有作
用。在互联网上的许多环境中,人人具有平等表达自己的机会,任何人不管
他的地位、财富、种族、性别如何,是从同一水平开始的。尽管一个人的网
下身份可能最终决定“赛博空间”的权利,但最能决定一个人的影响力的是
个人交往的技巧(包括写作的技巧)、坚持性、个人观点的特性以及技术的
熟练程度。在这种感觉就像伙伴关系的交往中,人们更乐意讲话甚至行为不
端。
人格变量也影响着去抑制的程度。Suler认为,网上去抑制效应不是决

5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定人们在“赛博空间”如何自我暴露或行动的唯一因素,个体的差异具有重
要的作用,如个人潜在的感情、需要以及动机水平的强度影响去抑制的易感
性。人格类型也会影响一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度以及抑制或表达的倾向。
网上去抑制效应同这些人格变量相互作用,因而在一些情况下导致了个人行
为与网下行为的小偏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导致了戏剧性的变化。
其次是网上去抑制的本质。和其他人的看法不同,Suler 认为,去抑制
效应并不是释放了心灵结构的更深层的方面,打开了潜藏在表面人格呈现下
的真实的需要、情感以及自我特性。个人的和文化的价值决定什么是一个人
人格的真实方面,人们更乐意接受那些被视为积极的和有生产性的特性。然
而,就像弗洛伊德提到的,自我中心的性和攻击倾向也是人格动力的基本成
分。同样地,每天生活中的肤浅的社会角色是必要的,它们服务于个人心理
基本的目的,它们是自我中稳定的、有价值的方面。自我不能脱离自我表达
的环境而存在,自我表达的两个极端是同一人格维度的两个方面。不是把内
部的心理世界看作层的或与外部世界并列的结构,Suler 将它看作包含与外
部世界关联的情感、记忆、思维的丛或星群。因此,Suler 不是把去抑制看
成是揭露潜在的真实自我,而是将它定义为自我结构内星群的转变,其中包
含不同于本人状态下的情感和认知群。也就是说,单纯的去抑制的网上自我
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仅仅是一个略异于现实生活的同网上环境的不同类型相
互作用的情感、记忆、思想的星群。
最后是网上去抑制效应的功能。至于网上去抑制效应的功能,Suler 认
为,网上去抑制效应在两个似乎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即:有益的去抑制
(benign disinhibition)和有害的去抑制(toxic disinhibition)。前者指人们分
享他们个人的事情,暴露隐藏的情感、恐惧、愿望,他们表现出不寻常的友
好和慷慨行为。一些有益的去抑制表明个人试图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自己,解
决人际和心灵深处问题,或者探究个人同一性的新的情感和经验。这种努力
可被看作心理动力理论的“完成”(working through)或者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后者指在网上讲无礼的语言、粗鲁的批
评、愤怒、憎恨,甚至威胁。或者造访互联网上黑暗的世界,如同性恋、犯
罪、暴力等。它仅仅是一种盲目的精神发泄,没有结果的反复冲动以及令人
讨厌的欲望的表现,对个人的成长没有一点作用。当然,有益的去抑制和有
害的去抑制之间的这种区分在一些情况下是复杂的或者模糊的,尤其是文化
的相对性和心理动力的复杂性都可能模糊去抑制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之间
的简单对比。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84

5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 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08-209
3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3
4Coleman,L.H.,Paternite,C.E,Sherman,R.C.A reexamination of deindividuation in
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999,15(1):51-65
5Diener,E.Deindividuation,self-awareness and disinhibi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9,37(7):1160-1171
6Coleman,L.H.,Paternite,C.E,Sherman,R.C.A reexamination of deindividuation in
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999,15(1):51-65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5
8Kiesler,S.,Siegel,J. & McGuire,T.W.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123-1134
9Diener,E.Deindividuation,self-awareness and disinhibi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9,37(7):1160-1171
10Kiesler,S.,Siegel,J. & McGuire,T.W.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123-1134
11Sproull,L. & Kiesler,S.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492-1512
12Spears,R.,Lea,M. & Lee,S.De-individuation and group polariz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0,29:121-134
13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14Sassenberg,K.,Boos,M. & Rabung,S.Attitude change in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private self-awareness as mediator and
moderato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35:361-372
15Postmes,T.,Spears,R. & Lea,M.The formation of group norm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0,26(3):341-371
16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17Lee,E.J.Effects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on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4,30(2):234-259
18Coleman,L.H.,Paternite,C.E,Sherman,R.C.A reexamination of deindividuation in
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5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Behavior,1999,15(1):51-65
19Gorenstein,E.E. & Newman,J.P.Disinhibitory psychopathology:a new perspective and a
model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Review,1980,87:301-315
20Gray,J.A.A critique of Eysenck,s theory of personality.In H.J.Eysenck (Eds).A model of
personality.New York:Springer,1981:246-276
21 汪寅,黄翠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J].广西社会科学,2003,(8):45-47
22Joinson,A.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In J
Gackenbach(Eds.).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8:43-60
23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24Suler,J.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3):321-326

五、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

在心理学研究中,互联网仍是一个未开垦的领域,尤其是网上人际关系
的发展[1]。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是网络人际关系问题探索的核心问题。事实
上,网络人际关系探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即: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网络
人际关系的作用。在本质上,这两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对网络人际关系
性质的认识决定对网络人际关系作用的认识。也就是说,网络人际关系的性
质是网络人际关系问题的核心。因而本文只论述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对这
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决定对网络交往及网络人际关系的认同度。
研究者对网络人际关系感兴趣的首要问题是:网络人际关系是非个人的
(impersonal)、浅薄的(shallow)或敌对的(hostile),还是事实上互联网
为高度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其实质就是网络人际关系的性
质问题,即网络人际关系是否和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一样的真诚、亲密和稳定。

1 网络人际关系是非个人的、 浅薄的、敌对的
在许多研究者看来,网络人际关系是无聊的、孤独的、肤浅的、脆弱的、
不真实的、不健康的,换句话就是,在互联网上是不可能建立真诚的、亲密
的和稳定的人际关系。
Sproull 等人(1991)认为,人们使用互联网主要是为了人际交往,但
这并不意味着网上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与传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一样
[2]
。Stoll(1995)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浅薄的(shallow) 、虚幻的(illusory)、
[3]
剥削的(exploitative)和敌对的(hostile) 。Kraut 等人(1998)肯定在互
联网上也可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但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大多数

5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脆弱的[4]。Kiesler 等人(1999)认为,人们对互联网上交往同伴的典型感
觉是没有网下建立的人际关系的同伴亲密,许多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导致的
是信息的支持,而不是情感的支持、有形的帮助或者友谊[5]。Cornwell 等人
(2002)对比了聊天室发展起来的浪漫关系和现实空间发展起来的浪漫关
系,得出聊天室发展起来的浪漫关系较少卷入(承诺、严肃性)和倾向于较
多错误的呈现自己(年龄、生理特征)[6]。我国学者李国华、仇小敏(2004)
认为,网络人际关系以高效率和低稳定性即松散性为特征。高效率是指互联
网的瞬间效应,不管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可以在瞬间完成;
松散性是指网络人际关系很容易中断以及网络交往群体的松散性[7]。尤其
是,网络交往中存在严重的人际信任危机,表面上表现出的较高程度的人际
信任以及深层交往,不是由于交往双方彼此因了解而高度信任,而是由于网
络交往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交往双方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因而,网上
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人际交往的假面舞会,它所表现出的人际信任是虚幻的
[8]
。夏俊(2003)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调查,也得出网络人际交往的信
任度低,近一半大学生对网友不信任[9]。
至于为什么在互联网上不可能建立真诚的、亲密的和稳定的人际关系,
研究者们认为,这主要是由网络交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一是网络交往中身体的和非言语线索的缺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言语线索和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从个体获得信息
的角度看,通过言语传递的信息只有 7%,而 93%的信息是通过身体的和非
言语的信息传递的。然而,网络交往本质上是一种间接交往,是人—计算机
—人的交往模式,计算机是交往的媒介,实际上就是人机对话。交往双方一
般不发生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主要是通过电脑屏幕上的书面语言或特殊的
网络符号传递信息,交往主体都是隐藏在文字信息或符号背后的“面具人”。
在这种情况下,交往主体的言谈举止都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他们的音容
笑貌都变成了数字化的存在。因此,根据线索过滤原则和社会呈现理论,随
着社会线索的缺乏以及社会呈现的降低,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密的、真诚的人
际关系是不可能的。
二是与缺乏身体的和非言语的线索密切相关的网络交往匿名性的特点。
匿名性是网络交往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的积极作用是减少了人们在交往过程
中的压力,交往可以在轻松自然的条件下进行。但同时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人
们可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言平时不敢言,做平时不敢做。一个最突出的
表现就是网络交往中去抑制(disinhibitant)行为的大量存在。可以说,网络
空间的去抑制行为各种各样,假身份是其表现之一。人们使用假姓名、假性
别、假年龄、假职业等。Riva(2002)指出,网络交往决不保证交往主体所
宣称的身份是真实的身份[10]。使用错误的身份,经常是错误的性别,在网
络空间是广泛流行的。不难想象,在虚假的信息基础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建立

5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起真诚、亲密的人际关系。去抑制行为的另一重要表现是 flaming 行为,即


激情的、冲动的、反准则的、攻击性的行为。在网络交往中,当对方不令人
满意时,人们更多地使用谩骂、侮辱性质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甚至随意退
出交往。
三是网络交往缺乏有效交往所依赖的规则,如真实的自我表达、交往双
方的信任、承诺等,核心是人际信任问题。高度的人际信任是建立在彼此之
间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而这必须在交往双方的频繁接触后才能达成。但在
网络交往中,这些条件是不具备的。即使可能从表面现象上表现出高度的人
际信任,那也是虚幻的。因为,“网上人际信任缺乏现实人际信任所需要的
基础,或者更确切地说,之所以在网上交往中,青年表现出反映较高人际信
任程度的深层交往,不是由于交往双方彼此因了解而高度信任,而是由于网
上交往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交往双方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11]因而不
可能建立亲密的、真诚的人际关系。
四是网络交往具有“一次博弈”的特征,即网络交往没有充足的交往时
间,因而建立真诚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能的。“一次博弈”不同于
“多次博弈”,即“一锤子买卖”。友谊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考验,而借助于互
联网的速度,网上人际关系打上了“一回生、二回熟”的“速食快餐”的烙
印。网络交往中双方如果没有特别的约定,那么再次遇到的可能性极低,因
而人们对对方的期望、要求等都不是很高。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一是人际
关系的短期性,二是人际关系的欠深刻性。
五是网络交往具有“近而远之” 、
“朋友遍天下,相知有几人” 、“天涯若
比邻、比邻若天涯”的矛盾性质。就像李河(1997)所说的:我频繁地与一
个个他人相遇,就像在鸡尾酒会或 party 上与人们初次见面一样——不是为
了认识和熟悉他们,而只是为了交流一些“我”和“他”碰巧有兴趣的话题。
这些话题不深不浅,保持着一种彬彬有礼的热情或冷淡。在这些话题之外,
“他人”可以是一个未知数“X”。同样,对他人来说,我也不过是众多“他
人”中的一个“X”。这种交流安全、新奇,但却没有深度[12]。
综上所述,否定网络人际关系者的基本立场是:千万别把网络交往当回
事,千万别相信网络人际关系,它只是一种游戏,万不可当真,这就是网络
交往的游戏规则。如果不遵守的话,受伤的准是自己。

2 网络人际关系是健康的、积极的
与否定网络交往以及网络人际关系的观点针锋相对,不少研究者提出了
与之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网络交往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允许人们加入
团体,并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建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不仅是真实的、
亲切的,而且是牢固的、有效的。
Wallace(1999)认为互联网上虚拟的朋友和现实的面对面的朋友一样

5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亲切,熟悉[13];Peris 等人(2002)通过对聊天室的 66 名被试的研究发现,


网络人际关系是健康的,是网下面对面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14]。McCown
等人(2001)对 30 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聊天室与人交流的被试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同别人交流的人在交往中一般是真诚的(尽
管他们经常不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其中 80%的被试在网上建立了临时的
或友好的人际关系,6%的被试建立了亲密的或浪漫的人际关系。大约 1/3
的被试有过某种形式的网下联系,其中 40%是电话联系,33.3%是面对面相
遇[15]。Whitty(2002)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专门研究了聊天室中情
感支持的可利用性。有趣的是,320 名被试中竟然有 63%的被试报告说在聊
天室中获得了某种形式的情感支持。而且,随着使用互联网时间的增加,被
试感觉获得或给予的情感支持越多,自我开放性越来越大,撒谎的程度也越
来越少。据此,Whitty 认为研究结果支持了互联网确实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
系提供了机会的观点。当然网络亲密人际关系的迅速建立是不可能的,但只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人们之间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16]。
Mckenna 等人(2002)通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上网不是远离真实的
生活和真实的人际关系,个人使用互联网不仅维持已有的人际关系,而且也
在一个相对没有威胁的环境下建立新的亲密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它更快、
更强、更深、更久[17]。我国学者刘惠芬、张平锋通过对大学生使用 BBS 的
研究结果表明,兴趣的同一性在网络交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互联网上找
到“志同道合”者比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容易,也少了生活中的许多顾忌[18]。
之所以通过网络交往能建立真诚的、亲密的、稳定的人际关系,研究者
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有自己特有的方式,即社会信息加工。根据
社会信息加工的观点,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有其独特性,不是完全依赖交
往双方通过社会呈现所提供的信息,而是交往所处的社会情境以及个人的心
理状态也制约着交往的进行。也就是说,交往者对社会情境所提供的信息也
进行加工,以适合于特定情境的有效方式维护交往的进程。心理学关于社会
同一(social identity)和自我分类(self category)的研究表明,个人、社会
情境以及参照团体的关系是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定义的,而不是结构的或关系
的角度。这些研究表明,个体不是以一个唯一固定的自我为特征的,而是一
系列的自我,即自我种类,包括成长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人的和社会的身份。
既然社会种类和个性在情境创造中具有关键作用,那么它们就对个体的行为
有重要的影响,而不管其他人的是否呈现。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受个人的
个性、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共同制约,表现出有效的行为。在网络交往中,
交往者的行为是由个体的认识所激发,并根植于看不见的社会准则和身份。
尤其是网络交往缺少非言语信息的反馈,这使得以上过程更为重要。Lea 和
Spears(1991)说,可以断言,由于缺少来自于其他人的社会规则以及由此

5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导致的不确定的情境,迫使人们使用社会参照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19]。
Walther(1996)在他的社会信息加工观点中也暗含着这样的意思,他认为
交往主体在语言以及文本呈现的限制下,适应现存的交往线索以支持人际管
理的进程[20]。所以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给
予充足的时间,网络交往允许交往主体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是亲密关
系。
二是网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更注重深层次的内涵。在现实的面对面的交往
中,人们的交往不可避免地受个人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身份因素、交往条件
等。交往的最初吸引力往往来自于外表和气质,Mckenna 等人(2002)称这
些能够容易发现的特征为“门控特征”(gating features)[21],然后是资源的
占有和社会地位,最后才是知识、智慧、修养等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因此,
面对面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开始于最初的邂逅,以空间上的接近和生理吸引为
基础,最后发现相似性并自我暴露。但网络交往能改变作为吸引力来源的诸
要素的排列顺序,那些可能阻止人际关系建立的“门控特征”不起作用,而
志趣相投、智慧等深层次的因素往往从一开始就决定交往的进行。毫无疑问,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更有意义。Mckenna 等人(2002)认为,建立在
更深、更真实基础上(如共同的兴趣、价值观)的人际关系不仅亲密,而且
稳固。即使“门控特征”开始起作用,这样的人际关系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也
能幸存下来[22]。
三是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现实的面对面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样,都遵
循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Whitty 等人(2001)坚持,在传统人际关系中的
重要因素如信任、诚实、承诺在网上人际关系中也是重要的[23]。Mckenna
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那些能更好地向别人暴露真实的、内在的自我(real
me),而不是事实的自我(actual self)的个体将更可能在网上建立亲密的人
际关系,并把它延伸到现实生活[24]。Whitty(2002)的研究表明了时间对网
络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性,而网络交往主体的真实体验之一就是,只要自己
是真实的自我表达和对交往伙伴的充分信任[25]。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自己
认真对待网络交往以及网上交往的伙伴,那么对方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四是尽管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但正是因为匿名性,所以大大降
低了自我暴露的风险,尤其是自我中的非常个人的或秘密的部分。在这种情
况下,人们不用担心这样做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因而就像“火车上
的陌生人” (strangers on the train)现象一样,人们更容易向不知名的同座乘
客分享内心深处的信念和情绪反应。而且,如果个人确实更多分享亲密的自
信以及在潜在的网上人际关系中较早这样做,那么网上人际关系将更快发展
成亲密的[26]。从这一点上看,Mckenna 等人(2002)称互联网“亲密的互联
网” [27]。同时,尽管大部分的网络交往主体使用假姓名、假身份等,但这
并不意味着交往主体的不真诚。

5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肯定网络人际关系者的基本立场是:网络人际关系和现实人
际关系一样,可以是真诚的、亲密的、持久的,只是要遵守人际交往的规则
和给予充足的时间。只要认真对待,无疑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有
益补充。

3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隐藏在网络人际关系性质讨论背后的是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应
该说这是网络交往的基本问题。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是平行关系,独立于现
实交往之外,与现实交往有本质的不同?还是网络交往只是现实交往在“赛
博空间”的延伸?
从许多现象来看,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存在本质的不同,如:交往发生
的空间、交往所利用的媒介物、交往的心理社会后果,等等。但仔细想来,
无论是网络交往还是现实交往,交往的主体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只要交往
主体的这一基本特性没有改变,那么就决定了两种交往方式必然具有某种相
通之处。也就是说,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都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社
会实践。
陈历(2003)认为,严格地说,人们在网络中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像在现
实物理空间中所进行的社会活动那样具有实体性和外在的可触摸性,但它所
具有的功能上的真实性和实在性,却是与现实交往实践一致的。换言之,网
络交往实践除了在其实践环境位于电子空间前沿这个事实外,其交往实践的
内容、功能并非虚拟的,而以其特有的方式客观存在着。具体来说,网络交
往实践和现实交往实践的联系表现在:①网络交往实践脱胎于现实社会,又
依存于现实社会;②网络交往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成员;③网络交往实
践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④网络交往实践的矛盾问题根源于现实社
会;⑤网络交往实践和现实交往实践之间需要进行“交互”[28]。
至于网络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邱泽奇
(2003)认为,不能因为有了这些问题,就认为是网络交友的问题。应该从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即便没有网络的话,这样的事情同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
中发生,网络交友只是给这样一些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延展的空间。……所以
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因为网络,而是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去避免一些
问题。任何人类的发明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发明都会有这个方面,就像原子弹
一样,很好的利用原子能可以为我们造福,但是把它造成炸弹扔到某个地方,
比如广岛,就会给人造成灾难。技术的两面性是历来存在的。所以网络问题
决不是先例[29]。Tyler(2002)也认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具有较少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互联网似乎创造了一种做旧事情的新方法。
也就是说,网络交往可能具有新的有用的能量,可能因此改变人们的生活方
式,但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是不变的。互联网更像一种管理长期存在的社会

5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问题以及满足亘古不变的社会需要的新途径[30]。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
走进网络世界里,使得网络已经不仅仅是提供信息交流的媒体,而更多的掺
进了人的感情因素,因此可以说网络变成了一个浓缩的社会,一个人性的空
间。只要有人的地方,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人的特性:思想、爱情、真诚、
虚伪、共性、个性、攻击、友爱……诸多人性因素[31]。
综上所述,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在网络时代的新表现,既不同于现实交
往,又与现实交往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人际交往的共性,又有网络交
往的特性。正如聂沉香(2002)指出的:实质上,网络交往是与现实交往不
同的交往形式。在交往中,现实交往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化、交
往关系的确定性等特征而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而网络交往的自由性、开放
性、超越时空性也是现实交往无可比拟的。但网络交往又是现实交往的一种
延伸和补充,并且与现实交往存在着转化关系。有些现实中的交往可以转移
到网上交往,而网上交往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又是现实交往的[32]。而且,网
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只是发生的空间有差异而已,它们都没有改变人的社会本
性,也没有改变人际交往的基本表现,如:现实交往中的人绝大多数是值得
信任的,网络交往中也是绝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现实交往中必须遵守的
规则在网络交往时也必须遵守,否则交往无法继续;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古训。在网络交往中,同样也应该遵守这一古
训,一切人际交往最终都要回到这句金科玉律:“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
你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网络交往和现实交
往中都是适用的。所以,Spears 等人(2002)认为,许多同样的社会心理过
程和原则同时适用于虚拟交往和面对面交往,只不过有些社会尺度被不同媒
介以某种方式扩大而已[33]。
至于有人断言的,现实的人际交往将被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交往所取代,
这一观点明显缺乏深入的思考。一位网络交往者坦言,如果把网络交往作为
一种工具,那么网络交往不会对个体造成消极的影响;但如果把网络生活当
作生活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网上生活代替现实生活,对个体造成消极的影
响。也就是说,不能把网上生活作为人的生活的全部。正如贺善侃(2004)
所说的:当你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娱乐时,别忘了在现实世界里,还有人需
要你的关心与照顾。网络生活不是你生活的全部。网络仅是生活的工具,而
不要把自己变成网络的奴隶。切不可被网络套住了我们的手脚,遮蔽了我们
的眼睛,怠惰了我们的思维,要时时走出网络揽看高山和大海,谛听蛙鸣虫
唱,吸纳泥土的气味芬芳,感受大自然的幸福和欢乐[34]。 “根据目前有限的
研究,电脑中介沟通(CMC)的共通点在于它并未取代其他沟通工具,而
是强化了既有的社会模式。”[35]
黄少华等人(2002)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交往毕竟不能满足人类的所
有交往需要。面对面交往中伴随着互动过程的情感传递和信息交流,常常是

6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通过一个眼神、一次耸肩来完成的,这种充满了浓浓人情味的交流手段,是
网络交往所难以取代的。另外,网络交往“身体不在场”的特征,使得离开
了电脑终端,交往便无法进行。你在大街上出了车祸,总不能指望千里之外
的某位网友立刻来送你去医院吧[36]。
事实上,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是统一的,网络交往虽然是一种虚拟交往,
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现实社会交往。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决定了网络
交往只能是现实交往的延伸。在网络信息时代,二者对于人类都是重要的,
不能偏废任何一个。而且,网络交往的结果之一——网上人际关系很少停留
在网上,而是会溶入现实人际交往中。也就是说,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之间
并没有明确的界线。Parks 等人(1996)认为,网络空间的最终社会影响不
是来自于它的奇异的能力,而是来自于人们普通的(ordinary)甚至世俗的
(mundane)社会使用[37]。

参考文献
1Bonebrake,K.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relationship formation,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51-557
2Sproull,L. & Kiesler,S.Connections:New ways of working in 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Cambridge,MA:MTT press,1991
3Stoll,C.Silicon snake oil.New York:Doubleday,1995
4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5Kiesler,S. & Kraut,R.Internet use and ties that bind.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783-784
6Cornwell,B. & Lundgren,D.C.Love on the internet:involvement and misrepresent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vs. realspa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7(2):197-211
7 李国华,仇小敏.论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二重效应[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
版),2004,19(1):29-31
8 曹杰,李悦.网上人际交往对青年的文化心理的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2002,(1):56-60
9 夏 俊 . 大学 生 网 络 交往 问 题 及 教育 导 向 策 略研 究 [D]. 西南 师 范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2003:17
10Riva,G.The socio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81-598
11 曹杰,李悦.网上人际交往对青年的文化心理的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2002,(1):56-60
12 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2

6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3Wallace,P.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4Peris,R.,Gimeno,B.A.,Pinazo,B.A.,Ortet,G.,etal.Online chat rooms: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1):43-51
15McCown,J.A.,Fischer,D.,Page,R. & Homant,M.Internet relationships:people who meet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5):593-596
16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17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18 刘惠芬,张平锋.BBS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A].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
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617-620
19Lea,M. & Spears,R.Rationalist assumptions in cross media comparisons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1,10:153-172
20Walther,J.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6,23:3-43
21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22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23Whitty,M.T. & Gavin,J.Age/sex/location:uncovering the social c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relationship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5):623-630
24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25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26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27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28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7-20
29http://news.sina.com.cn/2003-07-31/16381451852.shtml
30Tyler,T.M.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social life?It seems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95-205
31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142
32 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D].湖南师范大学 2002 届同等学力申请研究生学
位论文,2002:24

6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3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34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81
35 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3:450
36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289
37Parks,M.R. & Floyd,K.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46(1):80-97

六、影响网络交往的因素探析

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实,人的行为是多因素促成的结果。作为网络时代
的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网络交往也是多因素促成的结果。 “大学生网络交往
始于求知与时尚的心理需求,持续于逃避现实压力的需求,其最终目标是寻
找情感寄托。”[1] “促成网络交往的动力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寻求注重内涵
的交往、建构新的社会网络、确立网际社会地位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
[2]

综合以往的研究,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网络交往的影响因素:

1 互联网本身的原因——网络交往的客观诱因
应该说,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而它走向普及化也不过 20 年时间,
在我国这个时间更短。但在其短短的发展历史中,网络交往者人数以几何级
数快速增长,这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是分不开的。
夏俊(2003)将其总结为六点:一是自由、无拘束、开放给学生提供了
没有约束和限制的自由环境;二是网络增强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手段,为大
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网络深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层次;四
是网络增加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五是网络内容的
无限丰富性和选择的自主性;六是虚拟社区和网络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
扮演和极大的生活体验[3]。
赵 鑫 ( 2004 ) 认 为 , 通 过 计 算 机 进 行 的 交 流 (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与面对面(face to face—FTF)的交流相比有很多优
越之处。基于文本的表达形式屏蔽掉了外貌、身份等社会线索,从而可以平
等地就各种话题进行交流,多对多(multiple to multiple)的特点更使人体会
到那种一呼百应的成就感,非同步的 BBS 因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
讨而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步性的聊天(internet relay chatting—IRC)具有

6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的即时性使自己的行为立刻得到回应,这本身就是对该行为的一种强化
(reinforcement)。这些特性使网络交流对网络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4]。
Griffiths(2001)从网上色情成瘾的角度分析分析了互联网的特点:互
联 网 是 匿 名 的 (anonymous) 、 去 抑 制 的 (disinhibiting)、 容 易 接 近 的 (easily
accessible)、方便的(convenient)、提供的(affordable)、友好逃避的(escape
friendly),这些是网上事件发生和互联网性爱的主要原因。根据 Griffiths 的
观点,互联网为加入和表达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5]。
然而,Pratarelli 等人(1999)一改往日研究者从互联网能给网络交往主
体提供什么的角度,认为,不是互联网提供了什么,而是它删除了什么。在
他们看来,互联网功能性的移走了社会交往的普遍恐惧,如尴尬、拒绝以及
向公众暴露的严厉审查[6]。
无论是互联网本身能给交往主体提供什么,还是互联网删除了什么,这
两个问题实质是统一的,最终给交往主体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交往环境的
虚拟环境,这正是互联网吸引交往主体的关键所在。

2 交往主体个人原因——网络交往的内在动因
网络交往个人是网络交往实践的主体要素, “是网络交往实践的核心,
在整个网络交往实践中占主导性和能动性的地位。”[7]而且,互联网对每一
个人的影响并不是相同的,原因就在于: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个人的目标或
者需要差异很大[8]。因而,交往主体个人原因是影响网络交往的核心因素。

2.1 性别和年龄
性别和年龄是影响网络交往的两个重要的人口学因素。Whitty(2002)
研究了网络聊天室中人们的开放程度、支持感以及诚实性。结果发现性别因
素、年龄因素对网络聊天室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研究网
上人际关系的建立时,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进来[9]。
许多研究表明,性别因素是研究网络交往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性别对网
络交往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性别与网络交往人数。一直以来,无论
在国内还是国外,网络世界里男性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近年来,尽管这种统
治地位有所动摇,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互联网使用的行列,但女性在互联网
使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低于男性。以我国为例,据 CNNIC(中国互
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一直是男性占统治地位。第
13 次的统计是:男性为 60.4%,女性为 39.6%;第 15 次的统计是:男性为
60.6%,女性为 39.4%;第 17 次的统计是:男性为 58.7%,女性为 41.3%。
至于男性为什么更多使用互联网,Koch & Pratarelli(2004)对此的解释是,
男性在社会交往中更多的是冒险者,是人际关系的先驱。作为传统上接近异
性遭遇更多公众拒绝的男人,在互联网上的社会拒绝对他们的威胁小得多,

6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于选择网络交往的男性而言,在互联网上不必忍受面对面或者公众的拒绝
就可以找到更多潜在的伴侣是可能的[10]。其次,性别与网络交往的动机和
目的。Griffiths(1996)认为年轻的男性倾向于过度使用互联网。尽管男性
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但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不过,这
种性别差异越来越小[11]。李秀敏(2004)的研究也表明,我国男大学生显著
高于女大学生的是游戏类内容,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是聊天类内容
[12]
。程乐华、曾瑜芬(2001)研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性别差异,结果
发现,网络交往中性别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并不像设想的显著。很
多交往方式仍然受传统的性别角色的惯性影响,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等因素
的作用,已经使传统的影响慢慢变弱[13]。再次,性别与网络交往行为。尽
管网络交往给每个交往主体提供了平等的释放自我的机会,但实际的网上行
为并不能完全超脱现实的性别角色。Whitty(2002)的研究表明,在网络交
往中,女性更多扮演情感社会支持者的角色;男性更可能说谎,尤其体现在
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上,而女性更可能因为安全原因而说谎。因而 Whitty
得出在互联网上逃离传统的性别角色是不容易的结论[14]。最后,性别与网
络交往后果。因为男性互联网使用人数较多,相应地,在国内外的研究中,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也以男性居多。也就是说,网络交往对男性造成的消极
后果大于女性,但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建立网上人际关系[15]。
“赛博空间孩子最大”体现了年龄对网络交往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得
出的一致结论是,青少年期的学生是网络交往最大的群体。在我国,18~24
岁的青少年学生一直是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年龄就成为影响网络
交往的重要因素。首先,年龄与互联网使用的目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主要
是为了社会目的,如:建立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满足归属需要;
而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工作。其次,年龄与网络交往行为。
Whitty(2002)的研究表明,年龄小的被试比年龄大的被试更易在网络交往
中说谎,主要体现在隐瞒自己的年龄上[16]。最后,年龄与互联网使用的效
应。互联网使用的效应因年龄而异,Wästlund 等人(2001)的研究表明,年
纪较轻的个体倾向于较多使用互联网,并体验较低水平的心理健康[17]。也
就是说,互联网使用的消极效应以对青少年影响最大,青少年是病理性互联
网使用的易发人群就是典型例证。

2.2 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推动力,任何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动机作用,网络
交往当然也不例外,网络交往是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社会的补偿。Silverman
(1999)从人际关系理论出发,认为 Kraut 等人的研究之所以得出网络交往
导致社会疏离的结论,是因为没有把交往意图(intention)作为一个变量[18]。
Mckenna & Bargh(1998)认为加入网络虚拟团体并与虚拟团体同一的动机

6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基础是归属的需要、不确定性的减少以及自尊。他认为,归属的需要受挫导
致个体感觉与他人不同;在缺乏视觉信息的环境下与别人比较,个体可能对
自我的重要方面感到不确定,因而激起了他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因为具有消
极团体身份而影响了拥有积极自我观念的动机,因此,试图与他人联系以分
享这种身份,不再把它看成消极的,进而降低污名以提高自尊[19]。Swickert
等人(2002)研究了互联网使用、人格以及社会支持感之间的关系。运用主
成分因素分析,他们得出个人的计算机使用主要是基于三个目的:技术的、
信息交换以及娱乐[20]。
黄少华等人(2002)认为,网络交往动机是网络交往心理产生的基础和
起点,而人的心理需要是网络交往动机产生的主要内因。网络人际交往主要
与人追求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密
切相关,这构成了网络人际交往形成的主要社会心理基础,最终体现为网络
人际交往的五种动机,即;寻求安全感、体验归属感、肯定自我价值感、解
除压抑感和满足权利欲[21]。
网络交往动机决定网络交往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行为后果。Weiser
(2001)的研究表明,基于社会-情感调节动机的网络交往会降低交往主体
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基于物质-信息获得动机的网络交往会提高交往主体的
心理健康水平[22]。林伟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网络成瘾倾向者
的上网目的主要是游戏和聊天,而正常网络使用组的上网主要目的集中在浏
览网页等方面[23]。

2.3 人格
一个人的交往倾向和交往行为与人格特质是紧密相连的。在心理学上,
最先将人格与交往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是人际互补理论。交往不仅是人及人
格赖以形成的基础,也是判断人格或精神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一
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自然也与人格特质存在密切关系,Peris 等人
(2002)甚至把研究互联网使用者的人格作为研究网络人际关系的关键[24]。
McKenna 等人(2000)总结出具有以下人格特征的人易于网络交往[25]:
一是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
。在现实交往中,对于那些经验高水平社
会焦虑的人来说,建立社会联系是非常困难的。高社会焦虑的人不能从亲密
人际关系和团体成员资格中获益,因而他们的归属和亲密的基本需要无法满
足。但在网络交往中,许多导致社会焦虑感的情境因素是缺失的,如面对面
讲话、必须当场用口头语言做出反应等,这些都激发社会焦虑的个体把互联
网当作建立社会联系和满足自己需要的途径。McKenna & Bargh(1999)研
究发现,社会焦虑是决定谁将建立网上人际关系的强有力的预言者[26]。但
是,McKenna 等人也提到,人们仍然不知道的是,在虚拟空间形成的这种
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否对现实空间的社会焦虑感具有减轻作用。也就是说,在

6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网络空间成功地建立人际关系获得的个人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能否顺利迁
移到面对面交往中还是有待于研究的。
二是孤独(loneliness)。孤独和社会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二者
不完全等同,孤独的人不一定都是社会焦虑者。Mckenna & Bargh(1998)
指出:互联网的匿名性特点对那些孤独寂寞的遭受交往问题的人尤其重要,
对他们来说,匿名性可能是他们交往中的最重要因素[27],因而孤独成为另
一个能预言谁将建立网上人际关系的个人因素[28]。但是,网络交往对孤独
似乎是双面的(double edged),孤独的人可能通过互联网与别人相识,因而
降低了孤独水平,但上网时间的延长必然侵占了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可能
因此又增加了孤独。Davis 等人(2002)的研究[29]以及 Morahan-Martin &
Schumacher(2003)的研究[30]都支持孤独寂寞的人倾向于使用互联网的交往
功能以获得社会舒适和情感支持,相应地,他们在网上的社会行为也加强了,
并建立了满意的网上人际关系。
社会焦虑和孤独的共同心理体验就是“社会疏离” (social isolation)
,也
就是交往主体主观体验到悲观、绝望、无助、孤立等消极情感,其反面是概
括化的生活满足感和乐观感,因而社会疏离的人容易网络交往并建立网上人
际 关 系 。“ 社 会 疏 离 ” 与 人 格 特 质 存 在 密 切 的 关 系 , 一 般 而 言 , 内 向
(introversion)、低自尊(low self-esteem)、孤独(loneliness)、缺乏社交技
巧(lack of social skill)
、生理缺陷(physical disabilities)是社会疏离的强有
力预言者,这些因素往往对面对面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阻碍作用,使交往主
体容易感觉到社会疏离。
性格内向的人更优先选择网络交往而不是面对面的交往[31],低自尊的
人比高自尊的人表现出显著的偏爱网络交往[32],而缺乏社交技巧和缺乏自
信的人倾向于过度使用互联网[33]。Hamburger(2000)的研究发现,外倾和
神经质的人格维度与互联网功能的使用之间,以及与用户的性别之间都存在
不同形状的相关。男生的外倾性与他们使用休闲娱乐的互联网功能之间正相
关,男生的神经质与信息搜集的互联网功能的使用呈负相关;女性的外倾性
与社会交往功能的使用之间呈负相关,而神经质与社会交往功能的使用之间
呈正相关。为什么性格内外向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只影响女性的网络交往?
可能的解释是女性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是压力抵抗的资源[34]。
Hamburger 等人(200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向的、神经质的人在网上表
现“真我” (real me),而外向的、非神经质的人通过传统的社会交往表现真
[35]
我 。
但是,人格特质与网络交往的关系还是有争议的问题。上面的分析表明
的核心观点是:因人格特质导致的社会处境不良的个体易于网络交往并建立
网上人际关系。但也有研究表明,社会处境良好的个体(较少社会焦虑、外
向大胆、善于社交)倾向于使用任何可以利用的交往媒介进行人际交往,包

6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括网络交往。可能的解释是使用者似乎寻求一种媒介以体验丰富、刺激以及
有趣[36]。赵鑫(2004)对此的解释是: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它
自身可能是个封闭的系统,把网络使用者圈在了网络之中,但是对于圈中人
又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当一个人坐在电脑旁,就与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了。
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得到交往上的自信和满足,在交往中体验到无压力感,
并且也易于接受这个世界[37]。
Hills 等人(2003)的研究还得出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没有关系的结论。
从研究的表面现象看,网络交往与人格的精神质(psychoticiam)维度有关
系,但考虑进去性别和年龄时,关系就几乎没有了。因为男性的精神质得分
本来就高于女性,且精神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降低[38]。Swickert 等人(2002)
的研究也得出互联网使用与人格特质之间没有关系,但作为中介变量,人格
特质调节互联网使用和社会支持感之间的关系[39]。

3 社会原因——网络交往的外在推动力
3.1 心理压力的增大
现代化过程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给每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的同时,由于职业竞争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也给每个人带来了过于
强大的心理压力。以当代大学生为例,大学生活是以压力为特征的,大学校
园压力包括学习压力(academic hassle)、个人压力(personal hassle)以及消
极生活事件(negative life event)[40]。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有助
于行为的激发,但过于强大的压力会给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威胁。
在心理压力增大的同时,人们迫切需要缓解压力、释放压力,而社会支
持常常被认为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的一种潜在资源。换句话说,社会支
持是对压力的缓冲。但是,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家庭功能已有所改变,来自
家庭的人际支持系统也慢慢失去了以往强有力的效用。还是以大学生为例,
传统的顺向社会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向社会化”,即思维活跃的
大学生首先把握了最新最有效的知识技术,然后再向儿童和成人延伸。这种
状况使家庭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满足现状的大学生不得不向外界尤其是信
息容量大的网络集中。而代沟的进一步扩大使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心理
沟通逐渐减少,以致于相当一部分心理冲突来源于家庭。心理的家庭保健功
能降低,渴求理解和宣泄的大学生便纷纷转向网络寻求情感支持[41]。

3.2 现实人际交往的弊端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真诚的交往显得非常难得,人际交往往往难以避
免利弊得失。这样,人们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流露缺乏安全感,心灵得
不到寄托。再加上来自个人的、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种种问题,使人更
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对归属、爱以及社会支持的需要,对精神家园的眷恋。

6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正如人本主义创始人的马斯洛(1987)指出的:我相信我们社会的流动性,
传统的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代沟、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消失的
乡村式的亲密、还有美国式友谊的肤浅加剧了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
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为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
要……如果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健全,它就必须满足人的这一渴望[42]。
黄少华(2002)也指出,工业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今天,已陷入一种深
刻的困境,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人们在交往中已无法体会到参与感、归
属感,无法体会到被需要感[43]。
网络空间也许可以满足人的这一渴望,传统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人
际交往原则在网络交往中几乎不起作用。陈历(2003)认为,网络交往“回
避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差异,人们容易进行一些单纯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交
流,从更深层次上给参与者带来心灵的冲击。”[44]“阿帕网”的创始人之一
利克莱德(1960)认为,通过网络,人与人的交流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
得多。他甚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人们通过机器所进行的交流将变得比
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效。”[45]

4 总结
网络交往源自于个人的内在需求(个人的需求受人格因素的影响),受
制于社会因素的推动,得益于互联网优越性的拉动和诱导,实质是内外因的
交互作用。当然,影响网络交往的各因素在交互作用时因交往主体的差异可
能具有不同的模式,需要认真而灵活地分析。

参考文献
1 马宁.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1):190-192
2 段 伟 文 . 虚 拟 生 活 与 网 络 交
往.http://www.cctv.com/tvguide/tvcomment/wtjj/xzlz/8110_3:shtml
3 夏 俊 . 大学 生 网 络 交往 问 题 及 教育 导 向 策 略研 究 [D]. 西南 师 范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2003:27-28
4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10
5Griffiths,M.Sex on the internet: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net sex addiction.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2001,38(4):333-342
6Pratarelli,M.E.,Browne,B.C. & Johnson,K.The bits and bytes of computer/internet
addiction:a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 &
Computers,1999,31(2):305-314
7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8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6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9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10Koch,W.H. & Pratarelli,M.E.Effects of intro/extraversion and sex on social internet
us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3):371-382
11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 an issue for clinical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
1996,97:32-36
12 李 秀 敏 . 互 联 网 内 容 偏 好 与 大 学 生 人 格 特 质 的 关 系 研 究 [J]. 心 理 科
学,2004,27(3):559-562
13 程 乐 华 , 曾 瑜 芬 . 大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中 性 别 差 异 的 调 查 研 究 [J]. 社 会 心 理 研
究,2001,(1):1-5
14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15Parks,M.R. & Floyd,K.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46(1):80-97
16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17Wästlund,E.,Norlander,T. & Archer,T.Internet blues revisited: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an internet paradox study.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85-391
18Silverman,T.The internet and relational theo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780-781
19Mckenna,K.Y.A. & Bargh,J.A.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3):681-694
20Swickert,R.J.,Hittner,J.B.,Harris,J.L.,Herring,J.A.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21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186-193
22Weiser,E.B.The func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23 林伟,黄子杰,林大熙.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004,18(7):501-503
24Peris,R.,Gimeno,B.A.,Pinazo,B.A.,Ortet,G.,etal.Online chat rooms: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1):43-51
25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26McKenna,K.Y.A. & Bargh,J.A.Can you see the real me?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7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evelopment on the internet.1999,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27Mckenna,K.Y.A. & Bargh,J.A.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1998,75(3):681-694
28McKenna,K.Y.A. & Bargh,J.A.Can you see the real me?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internet.1999,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29Davis,R.A.,Flett,G.L. & Besser,A.Validation of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4):331-345
30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6):659-671
31Koch,W.H. & Pratarelli,M.E.Effects of intro/extraversion and sex on social internet
us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3):371-382
32Joinson,A.Self-esteem,interpersonal risk,and preference for e-mail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4):472-478
33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 an issue for clinical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1996,97:32-36
34Hamburger,Y.A. & Ben-Artzi,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35Hamburger,Y.A.,Wainapel,G. & Fox,S. “ On the intere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 ” :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25-128
36Peris,R.,Gimeno,B.A.,Pinazo,B.A.,Ortet,G.,etal.Online chat rooms: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 (1):43-51
37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2
38Hills,P. & Argyle,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59-70
39Swickert,R.J.,Hittner,J.B.,Harris,J.L. & Herring,J.A.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and social suppor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40Li Hong,Lin Chongde.Colleg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3,35(2):222-230
41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4
42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0-51
43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93-97
44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4
45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

7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第三部分 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

互联网的兴起,对于人际交往来说,是一场科技结合心理的革命[1]。同
过去任何一次的科技进步都必然引起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化一样,互
联网的出现也引起了人类交往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交往(Internet-Bas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同时,
与过去任何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效应一样,互联网对人
的心理也产生特殊影响。研究者们尤其是心理学者们所面临的一个必须回答
的问题是: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的人际交往对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效应如何?
研究者早已着手探究网络交往对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效应。对网络交往心
理健康效应问题的回答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否定方认为网络交往会
降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应该抵制和反对互联网;而肯定方认为
否定方的观点是不成熟的,事实上网络交往有利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因
而应该捍卫和保护互联网。事实上,“互联网所中介的沟通是相当新的社会
现象,学术研究还没有机会针对其社会意义作出确切的结论”[2],互联网使
用的社会、健康、理论效应的研究还处于幼儿期[3]。
综观国内外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即:网
络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即网络交往与人的社会性发展)、网络交
往与心理健康、网络交往与自我的发展。然而,心理健康是一个含义宽泛、
不容易界定但又有机统一的概念。根据 Goffman(1959)和 Jung(1953)的
自我分类理论,可以将自我区分为“公共自我” (public self)和个人的“内
在自我” (inner self),而“公共自我”就是“人格” (persona),是现实的意
识的自我。自我是一个人心理的核心,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性的发展无一例
外地受自我的影响。也就是说,前面三个问题的探讨很难明确地区分开来,
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一、网络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自然,网络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是研究者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
网络作家何从在其小说《非常假期》中描写了一对情侣同处一室不讲话,
只用键盘沟通。“我其实就在他的边上,隔着一张老而破,破而旧的屏风。
可是我们都不说话,整个才 10 平米大的小屋,唯一能听见的是各种各样来
自电脑里的声音,还有就是我们敲击键盘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相爱,就是这
样的冷落。……我们已经沦落到如此近距离的沟通也要依赖网络。”这是一
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两个相爱的人在如此近距离的条件下也要依赖网络交
往,是他们的爱只存在于网上,还是他们缺乏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或者二

7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者兼而有之,但该例子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对网络交往的否定。
在互联网络时代,人际关系可分为网下人际关系和网上人际关系。网络
交往对人际关系的意义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但因为在网络人际关系的性
质部分已论述网络交往对网上人际关系的意义,所以下面的论述只是针对网
下人际关系。

1 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威胁
任何一次的科技进步引起的交往方式的变革必然面对可能弱化社会纽
带的指责,互联网也不例外。 “人机热,人际冷”、“比邻若天涯”是对网络
交往威胁现实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写照。“网上可以聊天,于是人们就不
再促膝而坐,亲密交谈了;网上可知天下事,于是报纸、电视、杂志、电影
院、剧场、博物馆还有什么用?互联网让人痴,让人迷,自然界、社会生活
还有什么吸引力?”[4] “电话让人的交往少了,电视让家里人的交往也少
了,网站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的交往也少了。”[5]
之所以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具有威胁,研究者们是从以
下三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一是网络交往侵占了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因而导致社会参
与的减少以及现实人际关系的淡漠和疏远。人的时间总数是一定的,所不同
的是时间如何在不同活动之间的分配,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把更多的时间
用于网络交往,那么用于现实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的时间必然减少,这就
是“时间替代”(time displacement)假设。Kraut 等人(1998)认为,就像
看电视,使用家庭电脑和互联网一般意味着身体活动的不积极以及有限的面
对面交往[6]。Stoll(1995)[7]和 Turkle(1996)[8]提出了互联网使用可能导致
“社会疏离” (social isolation)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只能给社会以幻想,
通过计算机进行的社会活动导致了社会疏离以及破坏了个人现实的人际关
系,互联网使用是对真诚和有意义的社会纽带的破坏。因为使用者独自坐在
他们的电脑终端前或者通过这个社会性贫穷的媒介同匿名的陌生人进行交
流。
即使使用互联网与现实的人进行交往,也会影响现实人际关系的质量。
“通讯科技表面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大大增加,似乎加强了彼此的沟通,
但实际上这些沟通却渐趋浅薄,过分方便的联系未必使我们重视每一次与他
人的接触及往来,反之,因为越来越不珍惜这些易得的接触,自然不会在事
前作出准备,以及事后仔细思量,品味彼此间的情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深
度反而和接触的次数成反比,这种情况及其后果实非可以预料。”[9]
二是网上虚拟人际关系代替了现实人际关系。与网络交往侵占了网下人
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时间紧密相连,网络交往者可能会建立某种网上人际关
系,并且网上人际关系变得更重要,这是对网下人际关系的最大威胁。Kraut

7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998)[10]、Sanders 等人(2000)[11]认为,网络交往是单个人的活动,它
必然转移了与别人面对面交往的时间,因此它对人际关系是有害的。Kraut
及其同事还对此进行了科学研究,他们通过对 73 个家庭的 169 名被试进行
了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被试在上网的最初一两年内,过多使用互联网进行
交往会导致他们社会卷入的减少,包括与家人交流的减少、社交圈的缩小以
及社会支持的减少。根据他们的研究,与网络连接切断了人们正常的社会交
往以及影响了人们长期的人际关系,因为这些适当的人际关系会被建立在脆
弱纽带基础上的网上朋友关系所代替。
三是网络交往弱化了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网络空间是虚拟空间,尽管
没有脱离现实空间,但又不是现实空间的简单重复。网络空间可以满足人的
各种需要,可以发泄不良情绪,可以找到知心朋友等完美主义色彩往往会使
一些人在网络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且,网络交往实质上是“人—
机”交往,交往主体面对的首先是机器,然后才是隐藏在机器背后的另一交
往主体。这种将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模式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
冷漠、人际情感的萎缩、人际距离的疏远,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所以
有人认为,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学会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
代替最直接的人际生活体验,因为直接交流的方式比网上交流更复杂、更有
人情味。不少人认为,网络交往会弱化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整天沉湎于网
络的个体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大大减少,具有社会温情效应、家庭温情效应
的人际交流机会日益被剥夺,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的实践、社交能力下降,
心理趋于封闭[12]。
四是网络交往导致的人际信任危机。由于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交往,交
往主体的身份是虚拟的,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己期
望的形象,然后通过一组代码,一组符号表现出来,不像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主体具有实在性。比尔•盖兹在《未来之路》中所引用的一幅画很是精辟,
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身边的另一只狗说: “在 Internet 上,没有人知道
你是一只狗。”有人用“假面舞会”来描述这种虚拟的情境,交往主体成为
假面舞会上各个角色的导演, “网络空间成了假面舞会的舞厅,上网成为去
参加一场假面舞会。在这个舞台上,我面对的‘你’和‘你’面对的我都消
失了,我们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更为麻烦的是,在假面舞会上,
人们既可以随意地伪装自己,也可以随意地编造故事,这就不免让我们对网
上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抱以似信非信的态度。 ”[13]由于人们往往无法确定对方
的身份,因而对对方的真实性也产生怀疑,容易对别人产生不信任感。而且,
在网络空间,“欺骗与怀疑”总是伴随着网络角色扮演而出现,信任危机也
因此比现实人际交往更加突出[14]。

2 网络交往有助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维护

7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Mckenna 等人(2000)首先怀疑网络交往是否对现存社会关系具有损害
作用,对于 Kraut 等人(1998)的研究结论,Mckenna 等人认为,这仅仅是
一个假设的问题,因为事实上这样的降低在研究中是不能发现的 [15] 。
Dietz-Uhler & Bishop-Clark (2001)认为,有理由相信在网络交往中产生
的益处可以延续到随后的面对面交往。在网络交往中(如聊天室),人们尝
试新的身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其他参与者形成印象。在做这些事情时,
他们很成功,那么他们可能有更强烈的能力感、更自信感、更自在地表达观
点感,这些益处可能延续,并在随后的面对面交往中应用。在此理论假设的
基础上,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先有同时或继时的网络交往,然后是面对面
讨论比只有面对面的讨论更令人愉快,并包含更多样的观点[16]。
网络交往之所以有助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维护,原因主要有:
一是网络交往加强了远距离的人际交往,强化了远距离的人际关系。在
传统的人际交往中,空间距离一直是制约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对于远距离
的人际交往,亲自的面对面交往非常有限,甚至有些永远也不能实现面对面
亲自交往;书信的交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距离的障碍,但也因速度慢而
限制交往的频率;电话交往相对较快,但电话资费的昂贵也抑制着人们的交
往欲望。网络交往克服了以上三种交往方式的所有局限,没有距离障碍、速
度快、资费低。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交往突显出来的以往交往方式所没有的
优点吸引着人们。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交往实际上加强了远距离的人
际交往,强化了远距离的人际关系。
二是现实人际交往中的矛盾通过网络交往可以更好地沟通、解决。人际
交往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解决矛盾,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但在
现实的面对面交往中,因为现实交往情境的作用,交往双方在矛盾出现时或
者不好沟通,或者很容易失去理性。但在网络交往中,双方不能见面和身体
不在场是很好的矛盾缓冲剂。再加上网络交往文本基础的特点,使交往双方
在敲打键盘、书写文字的过程中不至于完全失去理性。
三是网络交往有助于发展社会技能。对于人们担心的网络交往可能对儿
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泰普斯科特(2003,陈晓开、袁世佩译)
明确指出: “网络世代其实并没有损失,反而比父母更早发展各种社会技能。”
[17]
“网络世代的社会学习发展并未被剥夺,倒是某些成人在恐惧或置之不
理的荒谬心态下,抹杀了网络世代参与人类伟大革命的经验。”[18]网络空间
创造了一个“同一性车间”(identity workshop),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和检
验社会技能。事实上,伴随互联网成长的网络世代早已视网络交往为理所当
然,就像看电视、打电话一样的自然,因而网络交往对他们社会技能的发展
并没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3 小结

7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网络交往与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尽管 Mckenna 等人的所有研究基本上倾向于肯定网络交往对人际交往和人
际关系的积极作用,但是,Mckenna 等人同时也不断强调,网络交往的效应
对不同的个体是不一样的。而且,有些结论仍然需要实证研究的检验。如:
网络交往中习得的社会技能是否能顺利地迁移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中,
Mckenna 等人(2000)并没有 Dietz-Uhler & Bishop-Clark (2001)乐观[19]。
在虚拟空间形成的这种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否对现实空间的社会焦虑感具有
减轻作用。在网络空间成功地建立人际关系将提高个人的自信和自我效能
感,那么,在面对面交往中他/她对自己的社会能力可能变得更自信。这些
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影
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人际交往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网络交往的出现给研究者带来的崭新课题是:网络交往到底是提高还是
降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 网络交往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
“科技总是伴随代价发生:压力和抑郁”, “更多的互联网使用,更多的
抑郁”。这一观点的强有力的证据便是 Kraut 及其同事的研究(1998)。
在 研 究 网 络 交 往 与 人 的 心 理 健 康 之 关 系 方 面 , Kraut 及 其 同 事 在
1995~1996 年间进行的追踪研究可谓代表。该研究的被试来自匹兹堡地区,
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甚至许多人从来没有使用过电脑,但他们
有较广泛的社交圈。由研究者提供电脑以及上网的设备,让被试在家中自由
地上网。但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心理测验,包括抑郁、孤独、社会交往、压力
感。经过两年的追踪研究,Kraut 及其同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网络交往导
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
有人认为该研究是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研究[20],它
触及到了媒体的神经[21]。该研究发表之后, 《纽约时报》曾头版刊登了“赛
博空间的悲惨、孤独世界”(Sad, Lonely World Discovered in Cyberspace.),
美国心理协会当月的 Monitor 也在首页刊出“互联网使用增加了疏离”
(Isolation increases with internet use)。由于该研究的发表,许多专家和社会
公众一致相信:互联网使用导致了社会疏离、孤独和抑郁。因此,该研究在
流行媒体上曾激起了一股反互联网的情绪,也引起了社会科学家对互联网问
题的热切关注。当然,该研究受到的批评和质疑也是很多的。在 American
Psychologist 杂志 1999 年 54 卷第 9 期上就有三篇针对该研究的批评与质疑

7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大。Kraut 及其同事(1998)研究了互联网使用
与心理幸福感(通过抑郁、孤独、压力来衡量)的关系,发现被试在上网的
最初一两年内,过多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会导致他们心理幸福感的降低,即
过多使用互联网进行交往会导致他们孤独感、抑郁感以及压力感的增加[22]。
网络交往可能导致交往者的抑郁。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
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人,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
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够、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
同时伴有痛苦、羞愧、消沉、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
低,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感觉迟钝,
容易疲劳,自我封闭。李薇菡等(2004)的调查数据显示,上网时间长了以
后,下网后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有轻重不同的抑郁症状。从对上网 5-8 小时/
天以上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上网后“闷闷不乐、心情低落”占 5.6%;
“昏昏欲睡、不愿去上课、学习”占 38.9%; “不愿回到现实中,感觉失落、
情绪低沉、什么也不愿干”占 5.6%; “懒得见人,对干什么事都嫌麻烦”占
5.6%;“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占 11.1%;
“早上不愿起床,心绪不宁”占
16.7%;“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不感兴趣了”占 11.1%;
“感到自己没什么
[23]
价值”占 5.6% 。
崔丽娟等人(2003)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疏离
感[24]。

2 网络交往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
在早期的观点看来,网络交往是没有感情的交往,人们之间只是就事论
事,感情的投入没有面对面的交往高。但事实上,从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
利用互联网表达感情的势头就开始增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
断提高,人们利用网络表达感情的技巧也在提高。Wallace(2001)称之为
社会情感的解冻[25]。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得以宣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
条件。
应该说,自从 Kraut 及其同事的研究发表之后,研究者集中精力检验互
联网使用的负效应,但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互联网使用对使用者的心理健康
有害的观点。Sanders 等人(2000)研究了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和抑郁、社
会疏离之间的关系,假设更高水平的互联网使用与抑郁水平的提高有关,但
研究结果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26]。LaRose(2001)等人尝试解释
Kraut 及其同事的断言,他们通过复杂的路径模型来分析互联网使用导致抑
郁,并考虑进去了可能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然而,分析资料后他们得出
证据与以前的结果不能确定的结论。他们因此讨论与互联网使用有关的抑郁
可能是因为互联网压力(在线导致压力——例如,建立互联网联系困难导致

7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的压力、讨论)。但这种压力演绎的抑郁因自我效能而抵消。而且,他们发
现在特定的人群中,抑郁通过互联网所促进的人际关系而减轻[27]。Shaw 等
人(2002)明确提出了互联网使用对人有益的假设,并研究了网络交往和抑
郁、孤独、自尊以及社会支持知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使用互联网可以
显著地降低孤独和抑郁,而显著地提高自尊和社会支持知觉。因此他们认为
互联网的负效应被夸大了,并发出了捍卫互联网的声音[28]。Hamburge 等人
(2002)通过对聊天室的 40 名被试“真我” (real me)的表达与性格内外向
以及情绪稳定性之关系的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人或者情绪不稳定的人倾向
于通过网络交往表达真我,而性格外向的人或者情绪稳定的人倾向于在面对
面的交往中表达真我。他们认为,尽管网络空间是个虚拟的空间,但它在对
内向的人或者情绪不稳定的人提供表达真我的机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我的表达是生命的重要方面,那些不能表达真我的人易于遭受严重的心理
疾病。正是因为能够表达真我,所以内向的人、情绪不稳定的才有心理幸福
感[29]。Morgan 等人(2003)的研究和以往研究认为出于交往目的的互联网
使用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针锋相对,得出为了交往目的的互联网(如
E-mail,聊天)使用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抑郁下降),而非交往目的的互
联网使用(如购物、玩游戏、研究)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抑郁增加)[30]。

3 小结
在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性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暗含着一个悬而未决
的重要问题,即: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孰因孰果。也就是说,是网络交往导
致了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心理健康水平导致了网络交往行为的产生。Kraut 及
其同事 1998 年的纵向研究是第一个探索互联网使用与人的心理发展的因果
关系的研究,该研究强烈坚持是网络交往导致了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
降。但 Shapiro(1999)认为,Kraut 等人的研究并不能得出网络交往导致交
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这样的结论,也可能是由于社会交往的减少,为了
打发空虚的时间才网络交往[31]。Modayil 等人(2003)坚持,并不是网络交
往导致了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而是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在
先,互联网为那些表现出个人或社会困难的人具有某种独特的益处 [32] 。
Amichai-Hamburge & Ben-Artzi(2003)的研究却得出互联网的使用作为降
低孤独的一种结果,也就是神经过敏的女性,他们的神经过敏提高了孤独感,
至少是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从而驱使个体在互联网上寻求另外的社会关系
[33]

要确定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方向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也许
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Sanders 等人(2000)的研究尽管得出相应的
结论,但他们明确指出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暗示方向性,因为要决定是具有贫
穷社会联系的青少年被互联网活动所吸引,还是过分的互联网活动降低了社

7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会联系,或者两者都有,这是不可能的[34]。
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还值得提到的是 Gross 等人
(2002)对青少年网络交往的研究。该研究最显著的发现是,青少年使用互
联网就像使用电话一样,而不是把它作为尝试不同人格和身份的机会[35]。
隐藏在该研究结果背后的是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是有限的,对于伴随互
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世代(net-generation)而言,互联网和其它媒介并没有
什么差异,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
另外,心理健康的概念含义很广,可能从总体上看,网络交往对心理健
康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心理健康的个别方面有影响,而且影响的性质可能也
不同。如 Moody(2001)的研究表明,网络交往对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的
影响是不同的,低水平的社会和情感孤独与高水平的面对面朋友网络有关,
而高水平的网络交往与低水平的社会孤独和高水平的情感孤独有关[36]。也
就是说,在现实交往中,社会网络越大,人越少体验到孤独,社会网络越小,
人体验到的孤独就大。但在网络交往中,网络交往的程度可以降低社会孤独
的水平,而提高了情感的孤独。

三、网络交往与自我的发展

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认识自身的历史。 “我是谁”、“认识你自己”
等问题一直是心理学者们试图回答的问题,实质就是自我问题。在弗洛伊德
的理论中,自我是现实的我,调节着本我和超我;在罗杰斯的理论中,自我
被提到人格的核心地位,根据罗杰斯治疗学的观点, “真实的自我” (true self)
是来访者感觉他不是事实的自己,而是他更是他自己时的满意。也就是说,
“真实的自我”不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广为人知的“事实的自我” (actual self),
而是自己重要的但经常不表达的身份。
作为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的出现
又重新引起研究者对自我问题的热切关注,以至于 Mckenna 等人(2000)
提出,将来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思的方向是关注网络交往这种个人自
我结构的更大自由[37]。但是,
“我是谁”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却变得十
分复杂了,人们不无困惑地发现自己似乎又找不着自己了,连“自己是谁”
都成了问题。
研究者感兴趣的是:网络交往到底是为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
会,还是会抑制自我的健康发展。

1 网络交往对自我发展的抑制
1.1 网络交往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混乱
网络交往对自我发展的抑制首先体现在:网络交往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

7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混乱。“上网是鬼,下网是人”这句话一方面说明网络交往行为的去抑制性,
另一方面说明网上角色与网下角色的差异。因为网络交往匿名性和虚拟性的
特点,允许个人塑造各种各样的身份和角色,当然其中有非现实的身份和角
色(可能多数情况是这样)。在网络交往中,十八岁的少女可以虚拟成八十
岁的老翁,男人可以虚拟为女人,不学无术的人可以虚拟为才华横溢、学富
五车的人。尤其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角色或身份,游离
于网络空间。这些角色是平行的,甚至是互相冲突的。与现实角色和身份的
不一致以及多重角色和身份的共存,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混乱。根据现代心
理学的理论,角色的混乱导致人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
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 黄
少华等人称之为“多界面生存造成的迷惑”[38]。在这种多界面生存状态下,
由于交流对象增加,交流内容增多,交流速度加快,在不同的交流对象面前
扮演不同的角色,涉及不同的话题,酝酿不同的情绪,考虑不同的背景和环
境,因此很容易造成角色扮演的迷乱,甚至导致内心的人格和角色冲突,引
起内心焦虑、注意力分散,使人们在生理上消耗过多,疲惫不堪,或者在心
理上烦躁不安、心力憔悴。因而,网络的匿名性特点排除了自我同一性建立
的可能,因为网络使用者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角色以及承担的义务。

1.2 网络交往导致人格的异常
网络自我角色的行为方式可能潜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影响现实的人际交
往行为,进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根据 Erikson 的理论,青少年时期是自
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即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的一种心理过程,
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逐步
形成了忠诚的品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形成爱和关心他人等品质。但在网
络世界里,聊天、游戏等活动都会使人丧失关于“我到底是谁”这样的探索,
人格中忽视别人的存在、打击贬损他人的侵犯行为,消极冷漠冷眼旁观、偏
激自夸、寻求赏赐等不良因素在聊天室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大学生而言,
网络的匿名与经常修饰自己、虚夸自己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对
自我的认知,导致自我角色的迷失,从而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的形成产生影响[39]。华伟(2003)研究了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发
展,认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可能影响有:虚拟性造成道德规
范弱化,全球化造成价值参照多元,一次博弈造成道德人格分裂的可能性
[40]
。人格是人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社会角色时所戴的一个“面具”。在网络的
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的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
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
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8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 网上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网络交往允许交往者创造自己的身份,体验不同的
自我,但网上自我就是真正的自我吗?邹智贤、陆俊(2001)认为,在计算
机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创造自己的身份,即一个人可以按
照自己的愿望来设计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是,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
认为网络世界的主体才是真正的“自我” 。而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
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网络的确为人类多重身份和自主个体性提供了
条件。但由于其他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人的个性特征仍然受到“限制”和
“阻碍”。人在网络活动中选择“自我”的时候,他不仅仅在发现寻找自己
在“实际”生活或“真实”社会过程中“隐蔽”的、 “丢失的”或“压抑的”
自我内核,而且它也是社会过程对他个性发展影响的一次展现,即也是个性
发展社会因素的一种重新创造和重新解释。也就是说,网络自我的表现一方
面取决于选择网络主体身份的个体自身,也取决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规则
和各种因素。现代社会的各种条件,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远不是人类终极的
进步条件,因此网络交往远没有达到实现人类真正自我的境地[41]。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网络交往为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
“互联网是同一性的实验室,这里聚集着我们个性实验的支持者、观众
和游戏者”[42]。Turkle(1995)也指出,互联网给个人提供了一种以安全的、
风险自由的方式尝试各种自我以及不同角色的实验室。Turkle 的自我侧重强
调“真实的自我”(true self)[43]。

2.1 网络交往丰富了自我概念的内涵
“如果说,以电话、电报、电视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扫荡了传统社会的人
际藩篱,那么,计算机信息媒体就正在消解个人身份的边界。”[44] “赛博
空间”是一个个人可以建构新身份以及呈现新自我形象的重要空间。 “自我
种类理论”(self-categary theory)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多重自我。根据最
一般的分类可以将自我分成“真实自我” (true self)和“现实自我”
(actual
self)。根据 Jung(1953)的观点,“真实自我”一般存在于无意识中,是无
意识自我,而“现实自我”是意识自我,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广为人知的自我。
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只是自我种类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个人
不能清楚知道的。相应地,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身份往往是单一的、相对稳定
的。而在网络交往中,人们获得机会建构和塑造自己向往的身份,是自我中
隐蔽的、压抑的特征被经历,被体验,将自我的多重本性得以最充分的展示。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自我概念的单一性、确定性、僵化性提出了挑战。
从这一点上看,网络交往可以使自我的内涵更丰富。

8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事实上,不仅网络交往独特的性质理论上为人们表达“真实自我”创造
了机会,而且人们的确利用网络交往表达“真实自我”。Bargh 等人(2002)
的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而言,在网络交往期间真实的自我概念容易被激发出
来,在记忆中容易获得,而现实的自我概念在面对面交往中容易激发和获得;
网络交往中的被试比面对面交往的被试能更好地向交往伙伴表达自己真实
自我的特性[45]。

2.2 网络交往不会导致自我角色的混乱
至于人们担心的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差异以及多重自我的并存可能
导致自我角色的混乱,这也是不成立的。黄少华等人(2002)认为,网络空
间所体现出来的虚拟性,并非完全超脱“现实”的虚拟性,而是立足于“大
地”之上的真实的模拟。现实和虚拟两种生存状态会在网络族身上交互出现,
以致网络族在网络空间的沟通与交往过程中,可以十分容易地游走于现实空
间和虚拟空间之间[46]。
更为重要的是,网上角色和网下角色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网上角色可以
成为网下角色。Bargh 等人(2002)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实验室” (social
laboratory)
,在这里人们在拥有一个身份前先检验它,而不是隐藏“禁忌身
份” (taboo identities)和自我的地方。然后,交往主体会把这一身份带入现
实社会中,使其成为自我的有机组成部分[47]。
研究网络身份和自我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和教授 Turkle 认为,
“视窗成为他们思考自我的强烈暗喻,他们视自我为多样化的宣泄系统”,
“在真实世界的传统情境中,人们进出于各种角色;但在虚拟空间中,经过
不断地延伸,人们成为各种身份平行的综合体,换言之,他们拥有平面而共
存的自我及生活” 。这种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孩子可以强化和建立比
实际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他们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以便为更
好的现实做准备[48]。

2.3 网络交往更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Erikson 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含义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
性方面的内在自信。同一性的建立离不开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环境的重要作
用。对于不同的个体或者同一性的不同方面而言,同一性的建立所面对的条
件是不一样的。如:对于那些具有主流文化肯定的身份的个体,获得社会同
一性的机会容易得到;而对于那些具有主流文化所排斥的身份的个体,情况
就不是这样。他们必须将这些身份隐藏起来以换取与社会的和谐。但是,人
的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认识自己的需要等又促使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同
一。换句话说,人需要得到别人或团体的理解、认同,包括对自己所有身份
的理解、认同。公众角色与个人自我的矛盾冲突导致的结果就是个体感到孤

8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立、不同、无法享受分享的快乐以及同一性的混乱。而网络的虚拟空间以及
网络虚拟团体的存在给个体释放自我、建立社会同一性提供了机会。
Mckenna & Bargh(1998)认为,网络新闻团体允许个人以一种相对匿
名的方式同他人进行交流,因此它给个人自我中那些隐藏的、具有社会污名
的边缘身份提供了一个其它地方无法获得的归属地。他们得出“同一性的去
边缘化”(in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基本遵循“团体卷入—团体同一的重
要性—自我接纳”这一模式[49]。我国学者认为,网络虚拟空间是人类拥有
的继宗教和艺术之后第三个表现自我和宣泄潜意识进行人的交往的具有人
性化的空间[50]。只有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人们才可以自由地、真实地呈
现本真的自我——“本我”,可以选择和设计自己希望扮演的身份和角色—
—“超我” ,并在与网友的交互性交流中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生存
[51]
状态 。

2.4 网络交往不会导致人格的异常
至于不少研究者担心的网络多重自我会不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从而导致
人格的分裂,Turkle 认为根本不必担心。她解释到,多重人格分裂的症状大
多起因于严重的创伤;孩子们在遭受创伤后,会试图创造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以作为极端的防御机制,并顽强抵抗使他们受创伤的过去经验。多重人格所
产生的自我分裂,与孩子们在网络上创造出多重自我的行为截然不同。在网
络空间中,孩子们大多抱着玩乐的心情,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不是
在建起藩篱,反而积极地推翻障碍。Turkle 觉得,“他们在试图发展更好的
关系,并与自我的不同倾向进行更多的沟通。 ”在 Turkle 看来,“网络与人
格分裂无关,网络所代表的是接受更好的和谐关系。”[52]

3 小结
相比较而言,网络交往与自我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证研究更
为欠缺。现有的观点以理论的推测为主,但科学的发展、真理的存在向来不
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而,今后的研究应开拓网络交往与自我发展的
实证研究领域。而且,关于网络交往与自我发展的关系,McKenna 等人(2002)
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他们认为,尽管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强有力的虚拟王国,
在这里可以进行自我概念的实验,但这种实验的最终效应在目前还是一块未
知的领地。就像 20 世纪 60 年代通过吸毒改变心情来实验自我一样,个人必
须谨慎地进行。在互联网上实验角色对自我理解、情绪以及心理健康的后果
是将来研究地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53]。雷雳等人(2005)从互联网使用与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入手,指出,互联网使用与处于生态系统中心的
青少年个体和围绕青少年个体展开的各个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与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多方面原

8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因,现有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分歧甚至完全对立[54]。
美国社会学家谈到,个人或者自我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
过程,它有一个寻求他人认同的过程。自我身份认同不是分裂或无所适从,
而是现实自我的移动、虚拟自我的创造,以及两种自我的分享和交流。

四、总 结

1 综合辩证的研究态势
研究者不再笼统地谈论互联网使用对个人、团体、社区的简单的主效应,
而呈现出更加成熟的和复杂的分析[55]。事实上,互联网对一般人并没有单
一的主效应,情境变量、个人差异或人的变量都可能导致互联网使用的不同
心理和行为后果。而且,在本质上,互联网对个人的社会效应既不完全好也
不完全坏[56]。也就是说,网络交往本身是中性的,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是网
络交往主体个人以及其它因素作用的结果。Tyler(2002)的观点更有独特性,
他认为,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被人们用来解决特定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如社
会焦虑。但全面的互联网影响模式强调互联网使用对个人、人际关系、心理
健康的影响是如何少。科技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在其中生活方式的改
变还没有导致人们的心理健康或社会关系性质的改变。不是技术改变人们的
社会、心理现实,而是人们改变他们的科技使用以促进他们创造一个向往的
社会和心理现实[57]。

1.1Weiser 的媒介“使用和满意模式”研究
Weiser(2001)利用理解交往媒介效应的“使用和满意模式”(Uses and
Gratifications Model)解释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58]。该模式假设网络使用的
社会心理效应主要取决于使用者使用该技术的原因和目的,也就是说,网络
的社会心理效应依赖于网络服务的功能。理论模式包括网络使用的功能、社
会综合标准以及心理幸福标准。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两个研究。研究一调
查被试使用网络的主要原因,主成分因素分析表明这些原因主要落在两个因
素上,他分别称之为社会-情感调节因素(Socio-Affective Regulation,SAR)
和物质-信息获得(Goods-and-Information Acquisition,GIA)因素,这两个
因素能解释互联网使用变量的 50%。社会-情感调节可被定义为社会或亲和
取向的互联网使用,而物质-信息获得可被定义为实用的或实践取向的互联
网使用。也就是说,网络使用的动机有两类:信息的和社会的。研究二是探
索网络使用功能是否调节着它的心理、社会后果。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研究,
他得出了结构方程模式[见图 3]。该模式揭示了社会-情感取向的互联网使用
首先降低社会综合,然后对心理幸福有消极影响,而物质-信息获得取向的
网络使用通过先提高社会综合然后对心理幸福有积极影响。Weiser 的研究结

8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果表明网络使用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并不是直接联系,而是使用动机在中
间起着调节作用。

个人使用时间

误差方差一 社会-情感调节
社会综合 心理幸福
误差方差二 物质-信息获得
干扰项目一 干扰项目二
职业使用时间
图 5 修改模式。社会卷入和社会活动组成潜在结构社会综合,孤独、抑郁、对生活的
满意组成潜在结构心理幸福。误差方差一是社会-情感调节,误差方差二是物质-信息获
得;干扰项目一是社会综合,干扰项目二是心理幸福。

1.2Kraut 等人对互联网似是而非观点的修改
Kraut 等人(2002)在后来的研究中,也修改了以前提出的互联网使用
对心理健康有害的观点[59]。他们通过对以前研究被试中的 208 名被试长达
三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的消极效应消失了。同时,他们还对
1998~1999 年的 406 名新计算机购买者进行研究,这些被试通常体验到的是
互联网使用对沟通、社会卷入以及心理幸福的积极效应。也就是说,互联网
的消极效应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消失了(只有压力除外) ,基本上是积极的
效应。然而,与“富者更富” (richer get richer)模型一致,对于性格外向者
以及具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互联网使用有较好的结果,包括孤独水平的降
低、消极情绪的减少、压力感的降低、自尊的提高;而对于性格内向者和具
有较少社会支持的人,互联网使用则具有与之相反的更坏的结果。即那些已
经拥有更多社交技巧的人(即外向者)比那些较少社交技巧的人(即内向者)
能更好地使用互联网认识新人,并具有有益的社会交往。也就是说,互联网
使用实质扩大了个人在利用社会资源能力上的差异,而不是缩小这种差异。
从 Kraut 等人的这一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联网使用的心理健康效应
与使用者的心理社会发展水平有关,是个体心理社会发展水平与互联网使用
的函数。

1.3Swickert 等人的交互作用观
Swickert 等人(2002)研究了互联网使用、人格以及社会支持感之间的
关系[60]。运用主成分因素分析,他们得出个人的网络使用主要是基于三个
目的:技术的、信息交换的以及娱乐的。相关和回归分析揭示互联网使用和
社会支持感之间只是有限的关系,同样地,互联网使用和人格间也只有中等

8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程度的相关。但是,互联网使用和人格的交互作用却对社会支持感有不同的
影响:高神经质的人高技术的互联网使用导致低水平的社会支持感;高神经
质的人高信息交换的互联网使用导致低水平的社会支持感;高令人愉快的人
高娱乐的互联网使用导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感。也就是说,网络交往的心理
健康效应可能与单一因素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存在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该研
究对后继研究的启示并不在于结论是否正确,而在于:对于互联网使用(包
括网络交往)与人的心理、社会的发展关系的研究不能局限在二变量的关系
或者单一的主效应上,我们应该理解网络交往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两个结
构关系的复杂性。

2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Bargh(2002)指出,我们对网络交往过程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往
的严肃的科学研究刚刚开始[61],Tyler(2002)也指出,我们需要较少的互
联网使用效应的描述,而需要更多理论解释网络交往发生的潜在过程,以及
对交往模式关键部分的分析,这些将能使我们提前加入和预见下一个交往突
破的社会效应是什么[62]。Tyler 对以往互联网研究者提出的挑战是,提供了
分析关键方面(即把一种社会互动领域同另一种区分开来的特征)以及这些
方面如何或单独或联合影响和部分决定社会生活。Kraut 等人(2002)所说
的,互联网对社会卷入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一种可能性是互联
网使用的效应依赖于人们在网上干什么,另一种可能性是所有的互联网使用
是均衡的,重要的因素不是人们如何使用互联网,而是他们放弃了什么来花
时间上网。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可以区分这两种可能性[63]。
我们肯定众多学者对网络交往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之关系进行的积极
而有益的探索,这些研究具有为今后的研究奠基的价值。但是,毕竟网络交
往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交往方式的新的人际交往方式,而且它的发展速度确实
超出人们的预料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它,把握网络交往这一新
人际交往方式的独特心理过程。
问题及研究方向一:忽略了网络交往者的个人特征。心理学的研究早已
表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结果是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网络交
往对所有人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普遍的效应,而是存在中介变量,这个中介
变量就是个人变量。包括个人的人格特征、行为动机、认知风格以及人口学
因素等。Kraut 等人(1998)的研究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效应,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中把网络使用者看成一个单一的实体,认为他们都具有
同样的动机和需要[64]。Hamburge & Ben-Artzi(2000)认为,要研究网络对
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就有必要了解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点,因为对于一个网
络使用者是好的东西不一定对另一个是好的[65]。Weiser(2001)也提出了必
须把网络交往对人的心理、社会的效应同个人的差异变量联系起来研究[66]。

8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式应该是:把该问题放在一个更宏大的个人因素背景上,
考虑更多的个人差异变量是如何影响网络交往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关
系。
问题及研究方向二:忽略了不同服务器及不同网络交往形式的作用。网
络上存在多种用于人际交往的服务器,如同步聊天室、非同步讨论论坛、电
子公告牌、电子邮件、在线游戏等,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网络交往形式,如同
时交往和继时交往。不同的服务器及不同的网络交往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加之使用者出于不同的使用动机,因而对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存在
差异。同样地,对 Kraut 等人(1998)研究的批评也有来自这一方面的指责
[67]
,Whitty(2002)也指出以往研究的一个局限就是没有考虑到互联网上可
利用的不同网络交往形式[68]。崔丽娟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上
网时间应该只作为网络成瘾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网络用
户使用的网络服务[69]。因此,为了全面理解互联网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今后的研究还应该考虑不同服务器及不同网络交往形式这一客观变量。
问题及研究方向三:研究设计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研究设计和方
法是获得真实可靠资料的坚实基础,综观以往的研究,研究设计和方法单一
的问题确实存在。如:Kraut 等人(1998)的研究是为数不多的纵向研究的
代表,但他们的被试选取遭到了 Shapiro(1999)的批评,因为他们选取的
两类被试都存在社交网络降低的可能,而不管是否使用互联网。建议设立一
个控制组[70]。事实上,Kraut 等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后继研究中
就设立控制组[71]。Weiser(2001)的研究设计应算比较好的设计。他运用使
用与媒体满意理论,运用主成分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以及
建立结构方程模式。Weiser 也提出研究互联网的心理效应应该从相关分析模
式向统计程序转变,结构方程模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72]。因此,今后对该
问题的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设计,以保证科学结论
的产生。
问题及研究方向四:忽视了对网络交往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研究。研究
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纯粹的研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正如经济历史学家罗
伯特·海伯罗纳在 1967 年进一步指出: “某个历史纪元中的特殊问题是……,
技术变革的力量已经释放出来,而控制或指引技术的力量却很幼小。 ”我们
对网络交往的研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93-101
2 曼妞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3:441
3Morgan,C. & Cotto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8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college freshme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2):133-142


4 陈 理 宣 . 网 络 生 存 对 青 少 年 主 体 性 成 长 的 影 响 以 及 教 育 措 施 [J]. 教 育 科
学,2002,18(2):28-31
5 王 峥 , 刘 济 良 . 论 互 联 网 对 教 育 的 消 极 影 响 及 其 对 策 [J].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2001,21(1):44-47
6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7Stoll,C. Silicon snake oil.New York:Doubleday,1995
8Turkle,S.Virt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0-57
9 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伦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2):8-11
10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11Sanders,C.E.,Field,T.M.,Diego,M.,etal.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2000,35:237-241
12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82
13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2-73
14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262
15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16Dietz-Uhler,B. & Bishop-Clark,C.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o
enhance subsequent face-to-face discussion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3):269-283
17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52
18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53
19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20Shaw,L.H. & Gant,L.M.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loneliness,self-esteem,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57-171

8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1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22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23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5-79
24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25Wallace,P.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9
26Sanders,C.E.,Field,T.M.,Diego,M.,etal.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2000,35:237-241
27LaRose,R.,Eastin,M.S. & Gregg,J.Reformulating the internet paradox:social cognitive
explana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depression.2001. http://www. behavior.
net/GOB/v1n2/paradox. html
28Shaw,L.H. & Gant,L.M.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loneliness,self-esteem,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57-171
29Amichai-Hamburge,Y.,Wainapel,G. & Fox,S.“On the inter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25-128
30Morgan,C. & Cotto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college freshme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2):133-142
31Shapiro,J.S. Loneliness:paradox or artifact?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782-783
32Modayil,M.V.,Thompson,A.H.,Varnhagen,S. & Wilson,D.S.Internet users, prio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ifficulti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6):585-590
33Amichai-Hamburge,Y. & Ben-Artzi,E.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71-80
34Sanders,C.E.,Field,T.M.,Diego,M.,etal.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2000,35:237-241
35Tyler,T.M.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social life?It seems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95-205
36Moody,E.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93-401
37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8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38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264
39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42
40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7-19
41 邹智贤,陆俊.论网络“自我”[J].求索,2001,(1):84-87
42Wallace,P.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4
43Bargh,J.A.,McKenna,K.Y.A.,Fitzsimons,G.M.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i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33-48.
44 严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5
45Bargh,J.A.,McKenna,K.Y.A.,Fitzsimons,G.M.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i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33-48
46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89-90
47Bargh,J.A.,McKenna,K.Y.A.,Fitzsimons,G.M.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i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33-48
48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36-137
49Mckenna,K.Y.A. & Bargh,J.A.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3):421-430
50 张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2002:71
51 张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2002:85
52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38-139
53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54 雷 雳 , 陈 猛 . 互 联 网 使 用 与 青 少 年 自 我 认 同 的 生 态 关 系 [J]. 心 理 科 学 进
展,2005,13(2):169-177
55Bargh,J.A.Beyond simple truths: the human-internet inte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8
56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57Tyler,T.M.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social life?It seems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95-205
58Weiser,E.B.The func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9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59Kraut,R.,Kiesler,S.,Boneva,B.,et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60Swickert,R.J.,Hittner,J.B.,Harris,J.L.,Herring,J.A.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and social suppor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61Bargh,J.A.Beyond simple truths:the human-internet inte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8
62Tyler,T.M.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social life?It seems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95-205
63Kraut,R.,Kiesler,S.,Boneva,B.,et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64Hamburge,Y.A. & Ben-Artzi,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ce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65Hamburge,Y.A. & Ben-Artzi,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ce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66Weiser,E.B.The func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67Hamburge,Y.A. & Ben-Artzi,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ce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68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69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70Shapiro,J.S.Loneliness:paradox or artifact?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782-783
71Kiesler,S. & Kraut,R.Internet use and ties that bind.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783-784
72Weiser,E.B.The func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9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第四部分 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系统考察网络交往理论以及综述国内外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
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
究。本部分的核心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因而以此为中心,编
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这一研究工具,对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
往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和个案深入访谈研究,为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进一步的证
据,最后探讨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
由于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 1990 年 10 月,快速发展也只是近几
年的事情,因此国内对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比国外晚了近 20 年。即使这样,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在高等学校的发展更是有
目共睹的事实,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主力军。
本部分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法,其中以测验法、问卷法、访
谈法为主,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方
差分析、回归分析、因素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等。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
重点核心部分,由六个实证研究组成,将呈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研究一——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

1 引言
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对互联网使用行为尤其是网络交往问题进行
了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是:缺乏一个编制精良、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网络交往问卷。不少研究是
根据研究者自己使用互联网的经验,编制一些题目,没有进一步检验问卷的
信度和效度。而且,大多数关于网络交往的研究是包含在互联网使用行为尤
其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中,没有突出网络交往的独特心理结构。
本研究编制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问卷,遵循以下原则:①对网络交往的
操作定义。在网络交往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网络交往下的操作定义
是:使用过网络交往六种形式(网络聊天、网络寻呼、电子邮件、电子公告
牌、网络游戏、网上论坛)中的任何一种,并且使用程度在“比较多”之上
(包括比较多)的都是网络交往;②以往国内外研究中研究者编制的虽不完
善但有启发意义的网络交往问卷,以及互联网使用行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测验、网络心理测验等。本研究参照的主要测量有:“在线认知量表”(the
Online Cogniton Scale,简称 OCS)[1]、“一般问题性互联网使用量表”(the
Generalize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Scale,简称 GPIUS)[2]以及“互联网行为
量表” (Scale of Internet Behavior)[3]等;③日常生活中研究者自己的网络交

9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往经验以及对大学生的访谈、预调查、讨论;④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原理和方法,编制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大学生网
络交往问卷,并揭示网络交往的独特心理结构及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内在
关系。
2.2 研究假设
从众多的关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中发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其
内在的心理结构,如 Davis(2002)编制的“在线认知量表”(OCS)包含四
个维度,即:减少的冲动控制、孤独/抑郁、社交舒适以及回避[4],而 Caplan
(2002)设计的“一般问题性互联网使用量表”(GPIUS)则由七个分量表
组成,即:情绪改变、社会利益、消极后果、强迫使用、过度在线时间、戒
断症状、社会控制[5]。网络交往也有自己的内在心理结构。夏俊(2003)设
计的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表虽然缺乏明确的信度、效度指标,但涉及到网络
交往的动机(目的性) 、行为(投入性、真实性)和结果(影响性)三个因
[6]
素 。胡平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网上的行为也是由行为、情感、
态度和认知等成分共同构成的一种行为方式[7]。
综合以往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结构—成分”的角度,假设网络交往也
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由网络交往动机、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情绪、网
络交往行为、网络交往结果五个因素组成,每一因素又包含更小的因素。因
为网络交往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而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用图表示出来如下(见图 1.1)。
网络交往动机是指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人际交往的内部动力,它导致
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产生。根据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假设网络交往动机主
要包括情感满足、获取社会利益、信息沟通、休闲娱乐。
网络交往认识是指大学生在接触和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对
网络交往本身、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网上人际关系等的理解、态度。本研究假
设网络交往认识包括:对网络交往本身的认识、网络交往中的自我认识、对
网络交往他人的认识、对网上人际关系的认识,而后三者即网络社会认知。
所以,网络交往认识可分为网络交往本身的认识和网络社会认知。
网络交往情绪是指伴随大学生网络交往过程的主观情绪体验,根据以往
的研究,网络交往程度越严重,主体体验到的情绪越积极、肯定。
网络交往行为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主要体现为网
上自我暴露行为。
网络交往结果是指个体意识到的网络交往给个体所造成的影响,本研究
假设网络交往结果包括:对社会性的影响、对学习的影响、对身体的影响。

9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情感满足

获取社会利益
网络交
往动机 信息沟通

休闲娱乐

网络交 网络交往的人际意义
往认识
网络交往

网络交往中的自我

网络交 网络交往中的他人 网络社会认知


往情绪
网上人际关系

网络交 网上自我暴露
往行为
对社会性的影响
网络交
对学习的影响
往结果
对身体的影响

图 1.1 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

2.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预调查。利用研究者本人上公共课《心理学》的机会,以温州
师范学院的 150 名学生作为预调查的对象,采用访谈、开放式问卷的方法,
围绕以下八个题目进行预调查:①你是否在互联网上进行过人际交往?②你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的?③你是在什么情况下通过
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的?④你认为通过互联网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吗?⑤你
对网上人际关系是如何看待的?⑥你在互联网上同别人交往时,曾有过什么
样的情绪体验?⑦你在互联网上同别人交往时都表现过什么样的行为?⑧
你感觉你的网络交往对你的影响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请列出原因)?对预
调查的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有关互联网使用行为以及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的研究、专家的意见以及自己的互联网使用经验,初步形成大学生
网络交往问卷。问卷由 129 个项目组成,内容涉及网络交往内部心理结构的
五个因素。该问卷是 5 级记分,从完全不符合(1)、比较不符合(2)、界于
符合与不符合之间(3)、比较符合(4)到完全符合(5),其中有 12 个项目
是反向记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网络交往的程度越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

9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实际情况或真实体验作答。
第二步,对初步形成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进行初步检查。先是研究者
自己根据经验的筛选,删除意思重复或者意思不明确、可能产生歧义的项目。
然后利用研究者本人上《心理测量》课的时间,在温州师范学院教科院 04
教本(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 53 名学生中进行分组讨论,对存在明显漏洞
或问题的项目进行删除或修改。网络交往调查问卷最后保留 96 个项目。将
项目的顺序重新排列,形成预测问卷[见附录一],其中 6 个项目是反向记分。
第三步,在温州地区的两所高校(温州医学院、温州师范学院)采用分
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充分考虑性别、年级、学科等比例的平衡,选取 400
名大学生进行预测。实际收回有效问卷 372 份,被试详细情况见表 1.1。然
后对调查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删除不适合的项目,保留 49 个项
目,形成正式问卷[见附录二]。
表 1.1 被试详细情况一览表
年 级 学 科 学 校 城 乡

温师 医学 城 农
一 二 三 四 文 理 医 计
院 院 市 村
性 男 28 53 59 29 47 88 34 135 34 57 112 169
别 女 62 67 47 27 105 49 49 154 49 98 105 203
合计 90 120 106 56 152 137 83 289 83 155 217 372
% 24.2 32.3 28.5 15.1 40.9 36.8 22.3 77.7 22.3 41.7 58.3 100
第四步,间隔一个月后第二次抽取第一次预测的部分被试,一个理科班
级和一个文科班级共 83 名学生,进行重测。
2.4 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SPSS for windows13.0 和 AMOS4.0 统计软
件,主要的分析方法是因素分析、相关分析、t 检验、拟合度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项目分析
主要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删除不适合的项目。根据因素分析理论,项目的
因素负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公共因素越密切。项目负荷值显示的是该项
目与某公共因素的相关,项目的因素负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公共因素的
关系越密切。若某公共因素与某个项目间的相关很低,则该因素反映的心理
结构就不能由此项目推知。在保证项目在某一特定公共因素上负荷值大的前
提下,同时对两个以上的因素上负荷值也比较大,则说明该项目区分能力弱,
不能解释特定的因素。在此理论基础上,本研究剔除满足以下标准的项目:
(1)负荷值小于 0.40(α<0.40);
(2)同时在两个因素上有负荷,共同度小
2
于 0.20(h <0.20)。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和斜交旋转,因为项目数较多,所以指定抽

9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取因素数为六个。根据以上标准不断进行斜交旋转,每次删除不适合的项目,
直到所有项目在六个特定因素上负荷值满意为止。根据此标准删除了 47 个
项目,剩余项目数为 49 个。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检验前面提出的网络交
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

3.1.1 样本适当性考察
变量间的相关性是进行因素分析的先决条件,变量间的相关特点用
Bartlett 球型检验。Kaiser 给出了一个 KMO(Kaiser-Meyer-Olkim)的标准:
KMO 系数在 0.90 以上为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在 0.80~0.90 之间为比较适
合作因素分析,0.70~0.80 之间为可以作因素分析,0.60~0.70 之间为一般,
但在 0.60 以下则不适合作因素分析。
本研究的每一次因素分析都先进行 Bartlett 球型检验,检验结果见表
1.2。
表 1.2 量表样本适当性考察结果
Bartlett 球形 KMO 系 显著性
结 论
检验值 数 水平
网络交往全量表 7074.846 .883 .000 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
因素一 1558.080 .909 .000 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
因素二 1422.502 .903 .000 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
因素三 922.874 .884 .000 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
因素四 736.190 .828 .000 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
因素五 412.411 .802 .000 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
因素六 69.573 .500 .000 不适合作因素分析

3.1.2 因素结构的确定
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方法,并对正式问卷的项目进行斜交旋转,求出旋
转因素负荷矩阵,并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数目: (1)因素的特征值λ≥1,
即因素的贡献率大于或等于 1;(2)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 (3)抽取出的
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 2%的总方差比率;(4)因素比较好命名。

3.3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3.3.1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参与因素分析的项目为 49 个,样本适当性考察表
明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
图 1.2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因素分析碎石图。从图 1.2 可以看出,大
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符合陡阶检验,而且最适合抽取的因素是五个,但因为第

9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六个因素所代表的是网络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本研究指定抽取六个因素,
称之为网络交往一级因素。斜交旋转后抽取出来的六个一级因素能解释总方
差的 47.251%。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因素负荷矩阵见表 1.3。
12

10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图 1.2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因素分析碎石图

表 1.3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因素负荷矩阵
因 素
1 2 3 4 5 6
特征值 10.114 5.037 2.772 2.227 1.608 1.396
能解释的方差比率 20.641 10.279 5.657 4.544 3.281 2.848
V49 .798
V12 .780
V33 .771
V40 .723
V46 .721
V29 .703
V41 .680
V7 .569
V36 .542
V28 .530
V4 .462
V43 .743
V30 .714
V48 .684
V32 .652

9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V35 .647
V31 .634
V26 .606
V37 .591
V45 .568
V11 .487
V42 .480
V39 .446
V8 .766
V10 .707
V1 .657
V3 .619
V9 .599
V2 .598
V5 .580
V6 .521
V14 .474
V16 .445
V17 .727
V22 .642
V18 .630
V20 .622
V21 .527
V19 .474
V15 .470
V47 .431
V13 .431
V28 .797
V34 .635
V24 .633
V23 .613
V25 .556
V27 .809
V44 .709
抽取方法:主成分因素分析,旋转方法:斜交旋转(下同)

由表 1.3 可见,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抽取出来六个因素,项目的最高负
荷值为 0.809,最低负荷值为 0.431。第一个因素包括 11 个项目,涉及“为
了上网,我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娱乐活动、人际交往等”、 “因为上网,我曾
经在学习上遇到了麻烦”、 “因为网上交往,我错过了对我很重要的学习(工
作)机会”、 “因为上网,我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为了上网,我放弃了
学习或上课”等关于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消极

9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结果”;第二个因素包括 12 个项目,涉及“在网上,我与别人是用心交流的” 、
“在网上和我交往的人都是友善的”、 “我对网友的典型感觉是真诚友好的”、
“我认真地和别人进行网络交往”、 “我和网友的交往是关系良好的,愿意互
相帮助的”等关于网上自我知觉、网上人际关系知觉以及网上他人知觉问题,
因而命名为“网络社会知觉”;第三个因素包括 10 个项目,涉及“上网时,
我才可以是真正的我自己”、 “网上的我比现实生活中的我更真实”、 “与网友
交往远比和同学实际交往快乐”、 “在网上与人交往时我感觉非常舒服”、 “在
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等关于网上自我暴露以及情感体验的问题,因而命
名为“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第四个因素包括 9 个项目,涉及“网
络交往促进了我以前的人际关系”、 “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
系更深入”、“当我有事情陷入困境时,我上网寻求各种帮助”、 “网络交往扩
大了我的人际交往范围”、 “我上网是为了和别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等关
于网络交往认识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认识”;第五个因素包括 5
个项目,涉及“网络教会了我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网上交往拓展
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因为使用互联网,所以我能
掌握一些前沿性知识”、“因为网络交往,所以我的知识面变广了” 、
“我上网
是为了了解别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关于网络交往知识信息沟通的问题,
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第六个因素包括 2 个项目,涉及“我上
网聊天,是为了消磨时间”、 “闲得无聊时,我就上网”等关于网络交往休闲
娱乐方面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

3.3.2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六个一级因素的因素分析结果
因为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每个一级因素可能包含更小的因素,所以对大
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六个一级因素再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来的因素称之为
网络交往二级因素。
从表 1.4 到表 1.8 是网络交往各一级因素的因素负荷矩阵。
第一个因素“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参与因素分析的是 11 个项目,样本
适当性考察表明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斜交旋转后抽取出来 2 个因素,抽取
出来的两个因素能解释总方差的 55.122%。表 1.4 是“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的因素负荷矩阵。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因素抽取出来两个因素,第一个主
要包括“因为上网,我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因为网上交往,我不止一
次地错过吃饭的时间”、 “为了与网友交流,我的睡眠时间比以前少”、
“为了
上网,我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娱乐活动、人际交往等”等关于网络交往的消
极生理结果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 ;第二个因素包括
“我因为网络交往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因为网络交往,我错过了
社会参与的机会” 、“因为上网,我曾经在学习上遇到了麻烦”、“因为网上
交往,我错过了对我很重要的学习(工作)机会”等网络交往的消极社会和

9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学习结果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消极社会和学习结果”。
表 1.4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的因素负荷矩阵
因素
1 2
特征值 5.060 1.004
能解释的方差比率 45.998 9.124
V40 .866
V36 .861
V41 .857
V49 .668
V46 .513
V29 .461
V28 .401
V4 .928
V7 .664
V12 .580
V33 .485

第二个因素“网络社会知觉”参与因素分析的是 12 个项目,样本适当
性考察表明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因为从碎石图看,适合抽取 2 个因素,而
且第二个因素的特征值也接近于 1,所以斜交旋转后指定抽取 2 个因素,能
解释总方差的 49.596%。表 1.5 是“网络社会知觉”的因素负荷矩阵。“网络
社会知觉”因素抽取出来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主要包括“我和网友的关系
是关系良好的,愿意互相帮助的”、 “我认真地和别人进行网络交往”、“在网
上时我对别人很友好”、 “我对网友的典型感觉是真诚友好的”等关于网络自
我知觉和人际关系知觉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
第二个因素主要包括“网友之间的感情比现实中朋友的感情更和谐、真诚”、
“网上结交的朋友是真实可信的”、 “在网上交往时,对方是认真的、诚恳的”、
“网上认识的朋友很亲近”等关于网络他人知觉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
他人知觉”。
第三个因素“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参与因素分析的是 10 个
项目,样本适当性考察表明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斜交旋转后抽取出 2 个
因素,能解释总方差的 50.332%。表 1.6 是“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的因素负荷矩阵。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抽取出来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主要包括“在网上我能更加真实地表露自己”、 “在网上交往时,
我自我暴露更多”、“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网上的我比现实生活中
的我更真实”等关于网上自我暴露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上自我暴露”。
第二个因素主要包括“与网友交往远比和同学实际交往快乐”、“上网时我
感觉处于自己的最好状态或最佳状态”、“我上网是为了寻找知心朋友或真

10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心恋人”、“在网上与人交往时我感觉非常舒服”等关于网上情感体验的问
题,因而命名为“网上情感体验”。

表1.5网络社会知觉的因素负荷矩阵
因 素
1 2
特征值 4.984 .967
能解释的方差比率 41.534 8.062
V35 .747
V32 .726
V11 .714
V48 .677
V45 .633
V43 .572
V37 .557
V42 .802
V31 .795
V26 .724
V39 .715
V30 .437

表 1.6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的因素负荷矩阵
因素
1 2
特征值 3.941 1.093
能解释的方差比率 39.406 10.926
V14 .934
V6 .745
V9 .591
V10 .541
V16 .514
V8 .436
V1 .851
V5 .682
V2 .669
V3 .591

第四个因素“网络交往认识”参与因素分析的是9个项目,样本适当性
考察表明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斜交旋转后抽取出来2个因素,能解释总方
差的50.327%。表1.7是“网络交往认识”的因素负荷矩阵。“网络交往认识”
因素抽取出来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主要包括“网络交往扩大了我的人际交

10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往范围”、“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系更深入”、“我上网
是为了和别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网络交往促进了我以前的人际关系”
等关于网络交往作用的认识,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作用认识”;第二个因
素主要包括“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一样的真实”、“网络交往是一种安全的
交往方式”、“当我情绪低落或焦虑时,我就上网寻求帮助”、“当我有事
情陷入困境时,我上网寻求各种帮助”等关于网络交往的性质及社会利益认
识的问题,因而命名为“网络交往性质及社会利益认识”。

表1.7网络交往认识的因素负荷矩阵
因素
1 2
特征值 3.388 1.142
能解释的方差比率 37.640 12.687
V20 .836
V22 .753
V21 .735
V17 .676
V19 .535
V15 .800
V13 .765
V47 .536
V18 .455

表 1.8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的因素负荷矩阵
因素
1
特征值 2.563
能解释的方差比率 51.264
V23 .785
V28 .760
V34 .734
V24 .690
V25 .595

第五个因素“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参与因素分析的是 5 个项目,样本适
当性考察结果为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主成分因素分析后抽取出 1 个因素,
能解释总方差的 51.264%。表 1.8 是“网络交往信息沟通”的因素负荷矩阵。
第六个因素“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包括 2 个项目,样本适当性考察结果
为不适合作因素分析。

10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4 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理论模型的修正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开始提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理论
模型进行修正。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更深层次
的内涵,与最初提出的理论模型有一些差异。作为一种行为,大学生网络交
往无疑具有和其它行为一样的心理成分,即:动机、认识、情感、行为、结
果。但网络交往发生在虚拟的“赛博空间”,这一空间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
间,所以网络交往行为又具有不同于其它行为的独特之处。通过对大学生网
络交往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网络交往包含六大一级因素以及若干二
级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交错,又体现网络交往行为的表面结构,即:网
络交往动机、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情感、网络交往行为和网络交往结果。
因此,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
加以认真修正,修正模型见图 1.3。
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
网络交往消 网络交
极结果 网络交往消极社会和学 往结果
习结果

网络社会知 网络自我(包含自我行
觉 为)和人际关系知觉
网络交
网络他人知觉 往认识

网络交往自 网上自我暴露
网络交
我暴露和情
网上情感体验 往行为
感体验

网络交往作用认识
网络交往认
识 网络交往性质及社会利
益认识
网络交
网络交往信 往情绪
息沟通

网络交
网络交往休 往动机
闲娱乐

图 1.3 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修正模型

3.5 大学生网络交往正式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四种方法检验问卷的信度:一是重测信度,时间间隔为一个

10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月,对预测对象的部分被试进行重测;二是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
三是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四是测题与所属量表间
的相关系数。
表 1.9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及各因素的信度检验结果

Cronbach s α 测题与所属量表
S-B 分半信度 重测信度
系数 间的相关系数
网络交往问卷 .914 .803 .210~.660 .725
因素一 .878 .885 .478~.742 .697
因素二 .868 .866 .536~.708 .685
因素三 .825 .810 .529~.692 .646
因素四 .790 .707 .509~.667 .608
因素五 .759 .759 .632~.775 .610
因素六 .586 .586 .835~.846 .530

从表 1.9 看,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除因素六的 Cronbach s α 系数、分半
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低于 0.60 外,其它的均在 0.60 以上,说明大学生
网络交往问卷及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较好,稳定性良好。因素六的内部一致
性系数、分半信度系数以及重测信度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数较少的缘
故,但因为因素六是网络交往的重要维度之一,所以没有删除这一因素。从
测题与所属量表间的相关系数看,所有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
相关系数界于 0.210~0.846 间,说明测题与所属量表所要测的心理特质之间
具有一致性。

3.6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效度检验
3.6.1 内容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主要评估测题是否充分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即测验
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它所关注的是测验的内容方面。
内容效度的评定主要是通过经验判断来进行,专家评定是确定内容效度的典
型程序。本研究对预测问卷的编制遵循以下几点: (1)对网络交往的操作定
义和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 (2)文献中国内外研究者编制的与网络交往问题
关联的测验; (3)对学生的预调查、访谈以及学生的分组讨论; (4)请教和
听取专家的意见。综合以上意见删除或修改被评定为不好的项目,最后形成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预测问卷。在形成正式问卷后又多次请教有关专家审阅和
评定,以及研究者本人的经验筛选。以上措施保证了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好
的内容效度。

3.6.2 结构效度分析
检验结构效度的常用方法是因素分析。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各个因素之

10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间应该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如果相关太高,说明因素之间有重合,有些因素
可能并非必要;如果因素之间相关太低,说明有的因素测的是与所要测量的
心理特质完全不同的内容。根据因素分析理论,构建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
与测验的相关在 0.30~0.80 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 0.10~0.60 之间,在这
些相关全距之内的项目为测验提供满意的信度和效度。
表 1.10 网络交往各一级因素相关矩阵
因素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因素四 因素五
因素二 .115
因素三 .429 .341
因素四 .250 .484 .423
因素五 .109 .260 .134 .324
因素六 .280 .197 .155 .223 .200
表 1.10 是网络交往各一级因素之间的相关矩阵,从表 1.10 看,相关系
数最高的是第二个因素和第四个因素(0.484),最低的是第一个因素和第五
个因素(0.109)。总体来看,网络交往各一级因素之间的相关为中等偏低的
水平,说明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全符合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从表 1.11 到表 1.14 是网络交往各二级因素之间的相关矩阵。从这四个
表看,网络交往各二级因素之间具有中等偏高的相关。因为他们同属于网络
交往一级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所以这种相关也是符合因素分析理论的。

表1.11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的因素相关矩阵
因素 1 2
1 1.000
2 .592 1.000

表1.12 网络社会知觉的因素相关矩阵
因素 1 2
1 1.000
2 .645 1.000

表 1.13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的因素相关矩阵
因素 1 2
1 1.000
2 .542 1.000

表1.14 网络交往认识的因素相关矩阵
因素 1 2
1 1.000
2 .442 1.000

10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检验网络交往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又检验了网络交往总
分之间的关系。表 1.15、表 1.16 分别是网络交往一级因素总分之间以及与
全量表总分之间、二级因素总分之间以及与全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矩阵。
表 1.15 网络交往一级因素总分之间及与全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矩阵
f1 f2 f3 f4 f5 f6
f2 .147**
f3 .412** .416**
f4 .266** .559** .495**
f5 .155** .359** .199** .458**
f6 .373** .153** .202** .143** .134**
f .656** .718** .747** .762** .520** .386**
注:*p<.05,** p<.01,***p<.001(下同)
f1是因素一的总分,f2是因素二的总分,f3是因素三的总分,f4是因素四的总分,
f5是因素五的总分,f6是因素六的总分,f是全量表总分。

从表 1.15 看,网络交往一级因素与全量表的总分相关都达到显著性水
平(p<0.01),且呈现出中等偏高的水平,说明各个因素较好的反映了问卷
所要测查的内容。其中最低相关系数是 0.386,最高相关系数是 0.762。从各
个一级因素总分之间的相关看,所有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
且呈现出中等偏低的水平,说明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全符合因素
分析的基本理论。

表 1.16 网络交往二级因素总分之间及与全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矩阵
f11 f12 f21 f22 f31 f32 f41 f42 f5
f12 .676**
f21 .121* .021
f22 .203** .143** .680**
f31 .377** .365** .320** .444**
f32 .264** .329** .242** .370** .575**
f41 .189** .091 .452** .468** .437** .302**
f42 .335** .219** .409** .464** .439** .303** .504**
f5 .197** .049 .394** .240** .215** .119* .452** .329**
f .651** .526** .641** .686** .724** .578** .656** .672** .520**
注:f11是因素一的第一个因素总分,f12是因素一的第二个因素总分,f21是因素二的第一个因素总
分,f22是因素二的第二个因素总分,f31是因素三的第一个因素总分,f32是因素三的第二个因素总
分,f41是因素四的第一个因素总分,f42是因素四的第二个因素总分,f5是因素五的总分,f是全量
表总分。

表 1.16 是网络交往二级因素总分之间及与全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矩阵,
从各二级因素总分与全量表总分的相关看,所有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性水平

10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p<0.01),且呈现出中等偏高的相关。其中最低相关系数是 0.520,最高相
关系数是 0.724,完全符合因素分析的基本理论。从各二级因素总分之间的
相关看,除 f21 与 f12 之间、f41 与 f12 之间、f5 与 f12 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
关外,其余各因素之间都存在显著性相关,且相关程度基本呈现出中等偏低
的水平,基本符合因素分析的理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结构效度是满意的,比较符合因素分
析的理论。

3.6.3 区分效度分析
为了检验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区分效度,根据大学生网络交往六种形
式的使用状况,采用网络交往操作定义的判断标准,将被试分成网络交往组
(TCMC)和非网络交往组(FCMC),比较两组在网络交往一级因素及总
分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 1.17TCMC 和 FCMC 网络交往一级因素及总分的差异比较(M±SD)
TCMC(n=241) FCMC(n=131) t
因素一 32.606±6.303 30.336±6.370 3.305***
因素二 29.768±6.535 27.282±6.953 3.425***
因素三 20.116±5.226 18.092±5.083 3.603***
因素四 18.871±5.648 16.214±4.952 4.523***
因素五 11.365±2.817 10.405±2.937 3.095**
因素六 9.386±2.442 8.824±2.255 2.175*
总分 122.112±20.258 111.153±20.496 4.963***
注:TCMC 为网络交往组,FCMC 为非网络交往组

表 1.17 是网络交往组和非网络交往组一级因素及总分的差异比较,从
表 1.17 可以看出,TCMC 和 FCMC 两组在网络交往一级因素和总分上均存
在显著性差异,TCMC 组的得分显著高于 FCMC 组。说明大学生网络交往
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能将网络交往者和非网络交往者区分开来。

3.6.4预测效度分析
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作为效标,对网络交往问卷的预测效度进行检
验。有研究表明,个体优先选择网络交往而不是面对面的交往,在一般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的病原、发展和结果中起重要作用[8]。因此,本研究选用 Bread
修订 Young 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判断标准,潘琼等的中文版[见附录四]。虽
然该问卷的信度、效度指标不明确,但该问卷简单易操作,且为国内研究者
广泛使用。该问卷由 8 条题目组成,以“是”和“否”作答,被试对所有问
题的回答有 5 个或以上的答案为“是”的,即被鉴别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
本研究以网络交往一级因素总分和全量表总分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总
分之间的相关,以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之间在网
10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络交往各一级因素及总分上是否存在差异看网络交往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的预测作用。
表1.18 网络交往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矩阵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因素四 因素五 因素六 总分
PIU .548** .069 .244** .135** .070 .284** .362**
注:PIU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从表 1.18 看,网络交往总分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
性水平(r=0.362,p<0.01),说明网络交往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一定的
预测作用。其中六个因素中有四个因素的总分(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网络交
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识以及网络交往休闲娱乐)与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

表 1.19TPIU 与 FPIU 的网络交往一级因素及总分的差异比较(M±SD)


TPIU(n=20) FPIU(n=352) t
因素一 34.900±6.720 23.389±7.193 6.984***
因素二 35.000±6.291 33.813±6.998 .742
因素三 22.850±5.304 21.716±5.887 .842
因素四 24.750±4.253 22.770±5.234 1.660
因素五 16.950±3.300 16.244±3.311 .927
因素六 7.250±1.585 5.767±1.699 3.810***
总分 141.700±20.002 123.699±20.360 3.850***
注:TPIU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FPIU为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

根据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372 名被试中共检出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者 20 人,组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TPIU),其余 352 人为非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者,组成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FPIU)。从表 1.19 看,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在网络交往的两个因素(网络交往消
极结果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以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进一
步证实了网络交往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7 验证性因素分析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的理论模型,可以进一
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从而验证理论模型
的正确性。本研究采用 AMOS4.0 统计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数据来自
温州师范学院的 475 名大学生。
应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模型的适合性时,主要考察模型的拟合度。一
般使用以下检验指标: (1)X2 指(chi-square)检验,一般用 X2/df 作为替代
性检验指数。X2/df 的理论期望值是 1,X2/df 越接近于 1,表示样本相关矩

10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阵 S 和估计相关矩阵 E 的相似性程度高。一般公认的模型和数据的拟合标
准为 X2/df<5。 (2)拟合指数。常用的拟合指数有“拟合良好性指标” (GFI,
goodness of fit indexes)
、“调整拟合良好性指标” (AGFI,adjust goodness of fit
indexes)、“非正态拟合指标” (NNFI,non-normed fit index,在 AMOS 中是
TLI)、“常规拟合指标”(NFI,normed fit index)、“比较拟合指标”(CFI,
comparative fit index)。以上拟合指数的数值一般在 0~1 之间,越接近于 1,
表示理论模型越能说明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拟合度好。一般认为,
拟合指数在 0.85 以上,即可认为理论模型与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达到统计
要求 [9] 。( 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 的值低于 0.1 表示好的拟合,低于 0.05 表示非常好
的拟合,低于 0.01 表示非常出色的拟合[10]。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总模型)设置了 6
个潜变量,每个潜变量分别对应 11 个、12 个、10 个、9 个、5 个、2 个观
测变量;网络交往消极结果模型(模型一)设置了 2 个潜变量,每个潜变量
分别对应 7 个、4 个观测变量。根据修正指数设置项目 40 和 41 的误差项之
间的相关路径,对剩余的 11 个项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各拟合指数
均有提高,得到最终模型;网络社会知觉模型(模型二)设置了 2 个潜变量,
每个潜变量分别对应 7 个、5 个观测变量;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模
型(模型三)设置了 2 个潜变量,每个潜变量分别对应 6 个、4 个观测变量;
网络交往认识模型(模型四)设置了 2 个潜变量,每个潜变量分别对应 5
个、4 个观测变量。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因素因为只
有 1 个潜变量,所以不用进行拟合度检验。据此构成样本的相关矩阵,作为
AMOS4.0 模型检验的基础。
表 1.20 网络交往五个模型的拟合指标
2
X df X2/df GFI AGFI NFI TLI CFI RMSEA
总模型 2836.549 1112 2.551 0.794 0.773 0.722 0.798 0.809 0.057
模型一 140.717 42 3.350 0.948 0.918 0.917 0.921 0.940 0.070
模型二 176.293 52 3.390 0.942 0.913 0.921 0.927 0.942 0.071
模型三 109.643 34 3.225 0.956 0.929 0.930 0.934 0.950 0.069
模型四 61.930 23 2.693 0.972 0.946 0.944 0.943 0.964 0.060
表 1.20 是模型检验结果,从表 1.20 看,五个模型的 X2/df 均小于 5,除
总模型的 GFI、AGFI、NFI、TLI、CFI 低于 0.85 外,其它四个模型的以上
拟合指数均在 0.85 以上,RMSEA 的值界于 0.057~0.071 之间,所以,从总
体上看,五个模型的拟合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表明大学生网络交往理论模型
的正确性。

4 结论
4.1 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对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10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证实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
量学各项指标的要求,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
4.2 本研究揭示网络交往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心理结构,由网络交往消极
结果、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识、网络
交往信息沟通、网络交往休闲娱乐等六个一级因素和若干二级因素构成。这
些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体现网络交往行为的
表面结构。

参考文献
1Davis,R.A.,Flett,G.L. & Besser,A.Validation of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4):331-345
2Caplan,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5):553-575
3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6):659-671
4Davis,R.A.,Flett,G.L. & Besser,A.Validation of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4):331-345
5Caplan,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5):553-575
6 夏 俊 . 大学 生 网 络 交往 问 题 及 教育 导 向 策 略研 究 [D]. 西南 师 范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2003:12
7 胡平,刘俊,董冰.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 SEM 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3,(2):29-34
8Caplan,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5):553-575
9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0
10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7

二、研究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
现状的调查研究

1 引言

11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互联网的崛起,是 20 世纪下半叶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
事件[1],网络交往正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
际交往方式,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鲜明
的网络信息时代色彩。在互联网时代,“网你没商量”。作为“文化新人类”
的当代大学生自然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行为解读社会,规范自我,塑造
自我。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由于自身特点以及客观条件的许可,大学生
一直是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主力军。据调查显示,16.1%的大学生经常
上网,72%的大学生一有时间就上网,46%以上的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
交往[2]。李秀敏(200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是聊天内容[3]。
我们的预调查也表明,所有大学生都有使用互联网的经验,其中 64.8%的大
学生经常或比较多地进行网络交往。而且,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
与互联网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心理健康效
应,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视阈,更是大学生现实生活提出的紧迫
课题。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地区差异很大。同时,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内
部差异也很大。具体到网络交往问题,大学生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是,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从表面现象上把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而缺少使用
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深入网络交往内在心理结构把握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研
究实践。因此,本研究运用研究一编制的比较科学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试图把握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调查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现实状况,并对我国大学生网
络交往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从总体上和不同类型上(如:性别、
年级、地区、学科、生源等)把握我国大学生的网络交往特点,了解当代大
学生网络交往的基本问题和规律。
2.2 研究假设
本研究包含以下六个假设:
①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具有普遍性,而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
交往是其主要使用目的之一;
②从性别上看,男女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网络
交往率和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
大学生;
③从年级上看,四个年级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
往的内在心理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的互联网

11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高于二年级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而在网络交往的内
在心理结构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从地区上看,由于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思想认
识上的差异,因而处于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率、网络交往率以及
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⑤从学科上看,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率、网络交往率以及
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较多互联网使用和网络
交往,而理科学生较少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因此,体现在网络交往的内
在心理结构上,文理科学生的表现也不同;
⑥从生源来看,来自城市、乡镇、农村不同家庭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
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2.3 研究过程和方法
2.3.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国内典型地区的多所多层次高校的大学生
2000 名。按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校性质确定被试来源于八个城市的
11 所大学,共获得有效被试 1615 人。其中首都师范大学 179 人(11.1%),
西北师范大学 143 人(8.9%),广州大学 197 人(12.2%),华东师范大学 182
人(11.3%),武汉科技大学 172 人(10.7%),吉林大学 136 人(8.4%),长
春中医学院 110 人(6.8%),长春税务学院 51 人(3.2%),四川教育学院 70
人(4.3%),四川大学 80 人(5.0%),温州师范学院 295 人(18.3%),被试
详细情况见表 2.1。
表 2.1 被试详细情况一览表
性 别 年 级 城 乡 学 科
男 女 一 二 三 四 城市 乡镇 农村 文科 理科
北京 67 112 44 52 52 31 125 42 12 126 53
上海 63 119 55 53 45 29 131 38 13 141 41
长春 137 160 65 203 26 2 166 77 54 126 171
兰州 95 39 118 16 0 0 49 41 53 51 81
武汉 82 89 26 25 45 75 59 52 61 75 97
成都 71 79 51 9 64 25 52 63 35 68 82
广州 117 80 25 18 108 46 94 55 48 0 197
温州 104 191 83 84 64 64 47 165 83 156 139
合计 736 869 467 460 404 272 723 533 359 743 861
% 45.6 53.8 28.9 28.5 25.0 16.8 44.8 33.0 22.2 46.0 53.3
缺失 10 12 0 11
2.3.2 研究工具
一是研究者本人编制的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见
附录三]。前者主要涉及被试的性别、年级、学校、专业、生源、家庭经济
状况及被试可支配的收入状况等,后者主要包括是否使用过互联网、是否拥

11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个人电脑、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互联网、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上网的
地点、是否通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以及程度如何、使用互联网的原因、网
络交往的心理背景、网络名的使用情况等。
二是研究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三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见附录四]。本研究选用的测验是 Bread 修
订 Young 的标准,潘琼等的中文版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该测验由 8
条题目组成,以“是”和“否”作答。判断标准是 8 条项目中有 5 条回答“是”,
即可以认为该被试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该测验的信度、效度虽然不是很
清楚,但因为项目少,简单易行而被国内研究广泛采用。
2.3.3 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运用 SPSS for windows13.0 统计软件,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
述统计、X2 检验、t 检验、方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总体概况
3.1.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
首先要看的是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以及网络交往的总体概况,主要通过互
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来衡量。互联网使用率以“你最近一个月是否使用
过互联网”的回答确定,网络交往率以网络交往的操作定义确定,即“使用
过网络交往六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且使用程度在比较多之上(包括比较
多)”。
表 2.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
互联网使用率 X2 P 网络交往率 X2 p
性 男 96.1% 78.7%
.268 .605 12.337 .000
别 女 96.5% 71.0%
一 95.1% 73.0%
年 二 95.7% 69.1%
8.111 .044 18.911 .000
级 三 98.5% 76.5%
四 96.3% 83.1%
经济较发
97.3% 75.7%
达地区

4.703 .030 1.330 .249

经济欠发
95.3% 73.2%
达地区
学 文科 97.3% 75.2%
3.802 .051 .393 .531
科 理科 95.5% 73.9%
生 城市 96.4% 4.343 .114 78.7% 12.388 .002
源 乡镇 97.4% 72.0%

11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农村 94.7% 69.9%
总体使用率 96.3% 74.6%
表 2.2 是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从表中数据看,大学生总
体互联网使用率高达 96.3%,而网络交往率为 74.6%,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
用具有普遍性,而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是其主要使用目的之一。从性别
上看,男女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0.268,p=0.605),
而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12.337,p=0.000),男大学生网络交往
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从年级上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均存
在显著性差异,前者为 X2=8.111,p=0.044,后者为 X2=18.911,p=0.000。
三年级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最高,而一年级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最低;四年
级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最高,二年级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最低。从地区上看,本
研究综合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两个指标,将八个城市分为两组,一组为
经济较发达组,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温州,另一组为经济欠发达组,包
括长春、兰州、武汉、成都。从表中数据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存在显著
的地区差异(X2=4.703,p=0.030),而网络交往率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X2=1.330,p=0.249)。从学科上看,文理科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
往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为 X2=3.802,p=0.051,后者为 X2=.393,
p=0.531。从生源上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4.343,
p=0.114),而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12.388,p=0.008),城市生源
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最高,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最低。

3.1.2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及使用概况
表 2.3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及使用概况
网络交往形式 经常 比较多 比较少 不使用
网络聊天 200 487 838 90
网络寻呼 388 521 614 92
电子邮件 193 400 816 206
电子公告牌 123 168 691 633
网上论坛 131 200 748 536
网络游戏 115 205 582 713
表 2.3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及各形式的使用概况。从表中数据
可以看出,网络交往六种主要形式在大学生中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从“经常”
使用和“比较多”使用两项综合看,大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网络寻呼
(388+521=909 人),其次分别是网络聊天(200+487=687 人)、电子邮件
(193+400=593 人)、网上论坛(131+200=331 人)、网络游戏(115+205=320
人)和电子公告牌(123+168=291 人)。从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网络
交往中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同属于聊天性质的网络寻呼和网络聊天是大学生
网络交往的最主要形式,这一研究结果和国内其它研究结果一致[4],而网上
论坛、电子公告牌使用较少,所以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基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
11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网络交往上,而较高层次的网络交往在大学生中存在发展不足的缺陷。陈
青芳等人(2001)分析了网络聊天室的聊天,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以在线聊
天这种方式出现的网络人际沟通,数量极其巨大,参与对话的人数众多,但
与现实不同的是,良好的沟通并不多见,通常一个人与他人的顺利交流是以
数倍于此甚至更多的沟通失败为代价的[5]。

3.2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内部差异
上面的分析只是根据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的表面分析,为
了深入网络交往的内部心理结构,分析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内部差异,下面根
据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从性别、年级、地区、学科、生源等五方面对大学生
网络交往的状况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3.2.1 大学生网络交往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 2.4
大学生网络交往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M±SD)
男(n=736) 女(n=869) t Sig.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25.329±7.516 20.907±6.719 12.324 .000
网络社会知觉 33.557±7.834 32.075±8.193 3.698 .000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23.351±6.860 20.979±6.504 7.097 .000
网络交往认识 23.961±5.769 22.260±5.853 5.838 .000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16.473±3.816 16.108±3.974 1.865 .062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5.583±1.911 5.602±1.958 -.195 .845
总分 128.253±23.174 117.931±23.821 8.758 .000
表 2.4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除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外,其它因
素以及网络交往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
生。这一结果与前面的大学生网络交往总体概况的研究结果一致。也就是说,
男大学生无论在网络交往率上还是网络交往的程度上均高于女大学生,男大
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居于统治地位。

3.2.2 大学生网络交往年级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 2.5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年级描述性统计
因素 年级 n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误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1.00 467 22.7109 6.96311 .32221
2.00 460 22.5652 7.69192 .35864
3.00 404 23.5470 7.54410 .37533
4.00 272 23.0147 7.45613 .45209
网络社会知觉 1.00 467 33.9122 7.71229 .35688
2.00 460 32.1217 7.78233 .36285
3.00 404 32.6213 7.92757 .39441
4.00 272 32.0772 9.02996 .54752

11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 1.00 467 22.6039 6.95814 .32198


情感体验 2.00 460 21.9435 6.82085 .31802
3.00 404 21.9876 6.66068 .33138
4.00 272 21.5221 6.51024 .39474
网络交往认识 1.00 467 23.8094 5.56662 .25759
2.00 460 22.7304 5.78793 .26986
3.00 404 22.7698 6.10853 .30391
4.00 272 22.6912 6.07701 .36847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1.00 467 16.4069 3.78689 .17524
2.00 460 16.1152 3.79453 .17692
3.00 404 16.5149 3.92324 .19519
4.00 272 15.9779 4.23300 .25666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1.00 467 5.3961 1.95206 .09033
2.00 460 5.7239 1.85647 .08656
3.00 404 5.7995 1.99302 .09916
4.00 272 5.4118 1.90734 .11565
总分 1.00 467 124.8394 22.75249 1.05286
2.00 460 121.2000 23.66835 1.10354
3.00 404 123.2401 24.54993 1.22140
4.00 272 120.6949 25.83896 1.56672

表 2.6 大学生网络交往年级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ANOVA)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性
网络交往消极结 组间 239.386 3 79.795 1.454 .225
果 组内 87753.065 1599 54.880
总和 87992.452 1602
网络社会知觉 组间 941.950 3 313.983 4.877 .002
组内 102941.019 1599 64.378
总和 103882.968 1602
网络交往自我暴 组间 224.817 3 74.939 1.635 .179
露和情感体验 组内 73281.049 1599 45.829
总和 73505.867 1602
网络交往认识 组间 383.038 3 127.679 3.721 .011
组内 54862.263 1599 34.310
总和 55245.301 1602
网络交往信息沟 组间 67.096 3 22.365 1.469 .221
通 组内 24350.370 1599 15.228
总和 24417.466 1602
网络交往休闲娱 组间 52.139 3 17.380 4.675 .003
乐 组内 5944.292 1599 3.718
总和 5996.432 1602
总分 组间 4383.727 3 1461.242 2.534 .055
组内 922185.938 1599 576.727

11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总和 926569.666 1602
表 2.7 多重比较 LSD 法
(I) (J) 平均差异 95%置信区间
因变量 标准误 显著性
年级 年级 (I-J) 下界 上界
网络交 1.00 2.00 .14570 .48664 .765 -.8088 1.1002
往消极 3.00 -.83611 .50335 .097 -1.8234 .1512
结果 4.00 -.30379 .56505 .591 -1.4121 .8045
2.00 1.00 -.14570 .48664 .765 -1.1002 .8088
3.00 -.98181 .50512 .052 -1.9726 .0090
4.00 -.44949 .56663 .428 -1.5609 .6619
3.00 1.00 .83611 .50335 .097 -.1512 1.8234
2.00 .98181 .50512 .052 -.0090 1.9726
4.00 .53232 .58104 .360 -.6074 1.6720
4.00 1.00 .30379 .56505 .591 -.8045 1.4121
2.00 .44949 .56663 .428 -.6619 1.5609
3.00 -.53232 .58104 .360 -1.6720 .6074
网络社 1.00 2.00 1.79047* .52708 .001 .7566 2.8243
会知觉 3.00 1.29092* .54517 .018 .2216 2.3602
4.00 1.83500* .61200 .003 .6346 3.0354
2.00 1.00 -1.79047* .52708 .001 -2.8243 -.7566
3.00 -.49955 .54709 .361 -1.5726 .5735
4.00 .04453 .61371 .942 -1.1592 1.2483
3.00 1.00 -1.29092* .54517 .018 -2.3602 -.2216
2.00 .49955 .54709 .361 -.5735 1.5726
4.00 .54408 .62932 .387 -.6903 1.7785
4.00 1.00 -1.83500* .61200 .003 -3.0354 -.6346
2.00 -.04453 .61371 .942 -1.2483 1.1592
3.00 -.54408 .62932 .387 -1.7785 .6903
网络交 1.00 2.00 .66038 .44471 .138 -.2119 1.5326
往自我 3.00 .61623 .45997 .181 -.2860 1.5184
暴露和 4.00 1.08180* .51636 .036 .0690 2.0946
情感体 2.00 1.00 -.66038 .44471 .138 -1.5326 .2119
验 3.00 -.04415 .46159 .924 -.9495 .8612
4.00 .42142 .51780 .416 -.5942 1.4371
3.00 1.00 -.61623 .45997 .181 -1.5184 .2860
2.00 .04415 .46159 .924 -.8612 .9495
4.00 .46556 .53097 .381 -.5759 1.5070
4.00 1.00 -1.08180* .51636 .036 -2.0946 -.0690
2.00 -.42142 .51780 .416 -1.4371 .5942
3.00 -.46556 .53097 .381 -1.5070 .5759
网络交 1.00 2.00 1.07899* .38478 .005 .3243 1.8337
往认识 3.00 1.03962* .39799 .009 .2590 1.8203
4.00 1.11825* .44678 .012 .2419 1.9946
2.00 1.00 -1.07899* .38478 .005 -1.8337 -.3243
3.00 -.03937 .39939 .921 -.8228 .7440

11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4.00 .03926 .44803 .930 -.8395 .9180


3.00 1.00 -1.03962* .39799 .009 -1.8203 -.2590
2.00 .03937 .39939 .921 -.7440 .8228
4.00 .07863 .45942 .864 -.8225 .9798
4.00 1.00 -1.11825* .44678 .012 -1.9946 -.2419
2.00 -.03926 .44803 .930 -.9180 .8395
3.00 -.07863 .45942 .864 -.9798 .8225
网络交 1.00 2.00 .29163 .25635 .255 -.2112 .7944
往信息 3.00 -.10800 .26515 .684 -.6281 .4121
沟通 4.00 .42891 .29765 .150 -.1549 1.0127
2.00 1.00 -.29163 .25635 .255 -.7944 .2112
3.00 -.39963 .26608 .133 -.9215 .1223
4.00 .13728 .29848 .646 -.4482 .7227
3.00 1.00 .10800 .26515 .684 -.4121 .6281
2.00 .39963 .26608 .133 -.1223 .9215
4.00 .53691 .30607 .080 -.0634 1.1373
4.00 1.00 -.42891 .29765 .150 -1.0127 .1549
2.00 -.13728 .29848 .646 -.7227 .4482
3.00 -.53691 .30607 .080 -1.1373 .0634
网络交 1.00 2.00 -.32777* .12666 .010 -.5762 -.0793
往休闲 3.00 -.40336* .13100 .002 -.6603 -.1464
娱乐 4.00 -.01562 .14706 .915 -.3041 .2728
2.00 1.00 .32777* .12666 .010 .0793 .5762
3.00 -.07559 .13147 .565 -.3335 .1823
4.00 .31215* .14747 .034 .0229 .6014
3.00 1.00 .40336* .13100 .002 .1464 .6603
2.00 .07559 .13147 .565 -.1823 .3335
4.00 .38774* .15123 .010 .0911 .6844
4.00 1.00 .01562 .14706 .915 -.2728 .3041
2.00 -.31215* .14747 .034 -.6014 -.0229
3.00 -.38774* .15123 .010 -.6844 -.0911
总分 1.00 2.00 3.63940* 1.57757 .021 .5451 6.7337
3.00 1.59930 1.63172 .327 -1.6012 4.7998
4.00 4.14455* 1.83174 .024 .5517 7.7374
2.00 1.00 -3.63940* 1.57757 .021 -6.7337 -.5451
3.00 -2.04010 1.63747 .213 -5.2519 1.1717
4.00 .50515 1.83686 .783 -3.0978 4.1081
3.00 1.00 -1.59930 1.63172 .327 -4.7998 1.6012
2.00 2.04010 1.63747 .213 -1.1717 5.2519
4.00 2.54525 1.88358 .177 -1.1493 6.2398
4.00 1.00 -4.14455* 1.83174 .024 -7.7374 -.5517
2.00 -.50515 1.83686 .783 -4.1081 3.0978
3.00 -2.54525 1.88358 .177 -6.2398 1.1493
注:*p<.05

11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2.5 至表 2.7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年级差异显著性分析。从表 2.6 看,


大学生网络交往总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2.534,p=0.055),网络交
往消极结果(F=1.454,p=0.225)、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F=1.635,
p=0.179)、网络交往信息沟通(F=1.469,p=0.221)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而网络社会知觉(F=4.877,p=0.002)、网络交往认识(F=3.721,p=0.011)、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F=4.675,p=0.003)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对大学生网
络交往的年级差异做进一步的 Post Hoc 检验,发现(见表 2.7):在网络社
会知觉因素上,1>2,1>3,1>4;在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上,
1>4;在网络交往认识因素上,1>2,1>3,1>4;在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因素
上,1<2,1<3,2>4,3>4;在总分上,1>2,1>4。表明一年级大学生网络
交往程度相对较高,但大学生网络交往不存在一致的随年级上升或下降的特
点,而是因网络交往具体因素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3.2.3 大学生网络交往地区差异显著性检验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导致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
差异,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可能存在地区上的差异。
表 2.8
大学生网络交往地区差异显著性检验(M±SD)
经济较发达组 经济欠发达组
t Sig.
(n=853) (n=762)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23.436±7.419 22.352±7.382 2.939 .003
网络社会知觉 33.426±7.778 31.976±8.348 3.596 .000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22.081±6.636 21.988±6.951 .274 .784
网络交往认识 23.401±5.749 22.635±6.036 2.610 .009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16.798±3.841 15.660±3.914 5.892 .000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5.789±1.898 5.358±1.964 4.479 .000
总分 124.931±23.197 119.970±24.909 4.127 .000
表 2.8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地区差异显著性检验。从表中数据看,大学生
网络交往除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外,其
它因素和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程
度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

3.2.4 大学生网络交往学科差异性检验
表 2.19 大学生网络交往学科差异显著性检验
文科(n=743) 理科(n=858) t Sig.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21.902±7.094 23.752±7.657 -5.261 .000
网络社会知觉 32.898±8.293 32.605±7.871 .704 .481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21.447±6.620 22.569±6.848 -3.397 .001
网络交往认识 22.635±5.962 23.373±5.784 -2.551 .011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16.261±4.014 16.280±3.819 -.108 .914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5.472±1.930 5.696±1.940 -2.317 .021

11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分 120.615±24.421 124.274±23.658 -3.152 .002


表 2.9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学科差异显著性的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网络交往除网络社会知觉因素和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不存在显著
性学科差异外,其它因素和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理科大学生的网络
交往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

3.2.5 大学生网络交往生源差异性检验
表 2.10 大学生网络交往生源描述性统计
因素 生源 n 平均数 标准差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城市 723 22.685 7.430
乡镇 533 23.428 7.052
农村 359 22.599 7.971
网络社会知觉 城市 723 32.483 8.264
乡镇 533 32.942 7.7645
农村 359 32.958 8.178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 城市 723 21.611 6.646
和情感体验 乡镇 533 21.790 6.523
农村 359 23.262 7.295
网络交往认识 城市 723 22.941 5.922
乡镇 533 23.287 5.784
农村 359 22.872 6.015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城市 723 16.443 3.943
乡镇 533 16.289 3.769
农村 359 15.856 4.054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城市 723 5.571 1.972
乡镇 533 5.696 1.885
农村 359 5.451 1.954
总分 城市 723 121.733 24.268
乡镇 533 123.432 23.076
农村 359 122.997 25.403

表 2.11 大学生网络交往生源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ANOVA)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Sig.
网络交往消 组间 214.352 2 107.176 1.940 .144
极后果 组内 89058.808 1612 55.247
总和 89273.160 1614
网络社会知 组间 86.670 2 43.335 .663 .515
觉 组内 105328.104 1612 65.340
总和 105414.774 1614
网络交往自 组间 702.131 2 351.066 7.691 .000
我暴露和情 组内 73583.639 1612 45.647
感体验 总和 74285.771 1614

12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网络交往认 组间 49.835 2 24.917 .716 .489


组内 56075.629 1612 34.786

总和 56125.464 1614
网络交往信 组间 83.391 2 41.695 2.725 .066
息沟通 组内 24664.341 1612 15.300
总和 24747.731 1614
网络交往休 组间 13.132 2 6.566 1.745 .175
闲娱乐 组内 6064.740 1612 3.762
总和 6077.872 1614
总分 组间 967.532 2 483.766 .830 .436
组内 939519.228 1612 582.828
总和 940486.759 1614

表 2.12 多重比较 LSD 法


(I) (J) 平均差异 95%置信区间
因变量 标准误 Sig.
生源 生源 (I-J) 下限 上限
网络交往 城市 乡镇 -.1785 .386 .644 -.935 .578
自我暴露 农村 -1.6505* .436 .000 -2.506 -.795
和情感体 乡镇 城市 .1785 .386 .644 -.578 .935
验 农村 -1.472* .461 .001 -2.377 -.567
农村 城市 1.651* .436 .000 .795 2.506
乡镇 1.472* .461 .001 .567 2.377
从表 2.10 到表 2.12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生源差异显著性的分析。 从表 2.11
看,大学生网络交往除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存在显著的生源差
异外,其它因素以及总分均不存在显著性生源差异。对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
情感体验因素进行 Post Hoc 检验,发现(见表 2.12):城市<农村,乡镇<农
村。也就是说,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得分显
著高于城市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

3.3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检出率
表 2.13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检出率
总体 总人数(n=1615)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n=134)
% 8.3
性别 男(n=97) 女(n=37)
% 13.2 4.3
差异显著性 X2=41.451 p=.000
年级 一(n=35) 二(n=36) 三(n=41) 四(n=21)
% 7.5 7.8 10.1 7.7
差异显著性 X2=2.468 p=.481
学科 文科(n=43) 理科(n=91)
% 5.8 10.6
差异显著性 X2=11.911 p=.001

12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表 2.13 是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检出率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为 8.3%。病理性互联网发生率存在显著的
性别差异(X2=46.846,p=0.000)和学科差异(X2=11.911,p=0.001),男大
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的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发生率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不存在显
著的年级差异(X2=2.468,p=0.481)。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整体概况
一个人在“成为大学生的同时,也就成了一个标准的网民”。本研究结
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象非常普遍,互联网使用率高达 96.3%。这一
比例与任杰(2003)[6]和吴汉荣、朱克京(2004)[7]的研究结果接近。虽然
以往研究没有报告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具体比率,但不少研究提到大学生网络
交往很普遍。本研究结果显示,74.6%的大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生比较多使用的网络交往形式由高到低依次是网络寻呼、网络聊天、电
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网络游戏以及网上论坛。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以不可阻挡的迅猛势
头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作为代表时代发展和体现时代特色的重要群
体,自然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历次统计显示,
18~24 岁的青年学生一直是我国网民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而在泰普斯科
特(2003,陈晓开、袁世佩译)的眼中,1977 年~1997 年出生的孩子属于网
络世代(net-generation),即最先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成长的世代。网络世代
在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世代,而核心的差异就是他们是伴随计算机、互联
网成长起来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生的当代大学生正属于这样的群体和
这样的世代。一方面,大学校园计算机早已普及,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大学
生的必备能力之一,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互联网使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互
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始于以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大学校园,直至今日,大学
校园以及大学生依然是互联网企业高度关注并发展的重要领地以及重要群
体,自然,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以及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之普遍就不足为
奇了。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网络交往的出现,而网络
交往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交往范围的广泛性、交
往过程的匿名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交往行为的直接
性。这些优势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任务相契合,使大学生成为
网络交往的主力军。一方面,大学生具有人际交往,扩大交往范围的强烈需
要,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开放性和闭锁性的矛盾往往使他们对现实交往不满
意,而网络交往的出现可以使这对矛盾得以较好的协调。另一方面,大学阶

12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段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网络交往的出现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另一
发展同一性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交往中体验并实现不同的自我,
这一独特优势是其它交往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但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学生网
络交往的普遍问题是:同属于聊天性质的网络寻呼和网络聊天是大学生网络
交往的最主要形式,而较高层次的网络交往在大学生中存在发展不足的缺
陷。

4.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性别差异
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性别差异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与以
往研究的结果略有不同,但与本研究假设一致,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
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往的内在心
理结构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一研究结果深层次的原因是:前者涉及的
是互联网社会化(或普及化)的问题,而后者涉及的是互联网使用的具体细
节问题。就像看电视,男女两性在看电视率上不会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看
什么内容上可能存在差异。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差异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科技的社会化对科技使用的普及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网络交往的性
别差异是不会消失的,它反映了男女两性不可避免的差异,如心理的、社会
的。
以往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的基本观点是,男性在互联网使用中居于统
治地位(Griffiths,199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统计;etal)。即使一些直接
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得出男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结
论。但是,这一结论不应是固定的结论,而应随时间的推移以及研究对象的
不同而有所改变。本研究的大学生对象基本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生的一
代,从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角度看,他们基本上是伴随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
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以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就像看
电视、打电话一样的自然和为生活所必须。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能力是
当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自然不甘在人才的选拔中落后,学习计算
机,熟练互联网使用技巧对于每个大学生都是必须的,因而,大学生互联网
使用的性别差异不会像以往研究结果那么显著。事实上,文献中的个别研究
已经指出,互联网使用与性别无关[8],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差异有逐渐缩小的
趋势,性别差异已经不是影响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9]。而且,可以预见的趋
势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易于使用,互联网使用所特有的性别特征必
然会逐渐消失,这是互联网不断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但是,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无论是在网络交往率上还
是在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一研究结
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程乐华(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互联网条件下,
虽然女性在交往方式和范围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受传统性别角色刻板的影

12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响,女性在互联网上的交往还是倾向于保守和被动[10]。胡平等人(2003)
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网络交往行为中性别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男
性比女性对网络交往更积极和主动,也给予更正性的评价,而女性的活动趋
于保守和被动,更倾向于对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给予较低的评价[11]。但以上
研究是把网络交往等同于互联网使用的。陈江(2004)的研究表明,男女大
学生网络交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特征,总体上男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强于
女性,在网络游戏和 BBS 的使用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网络
聊天上高于男大学生,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女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
与认识的人联系,而男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与陌生人联系,并参加固定社区,
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12]。
至于为什么男性是网络交往的主导,国外研究者用“技术恐惧症”
(technophobia)、
“计算机恐惧症(computerphobia)”、
“计算机焦虑(computer
anxiety)”来解释,认为女性更害怕技术,因此对技术的进步适应较慢,在
使用互联网时存在更多的焦虑行为[13]。Koch 和 Pratarelli(2004)对此的解
释是,男性在社会交往中更多的是冒险者,是人际关系的先驱。作为传统上
接近异性遭遇更多公众拒绝的男人,在互联网上的社会拒绝对他们的威胁小
得多,对于选择网络交往的男性而言,在互联网上不必忍受面对面或者公众
的拒绝就可以找到更多潜在的伴侣是可能的[14]。可能的原因还有男女两性
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男性往往囿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向于依
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而女性往往寻求外界的帮助,倾向于依靠大家的力量解
决。尤其是,目前的网络交往还存在相当多的不安全因素,这在相当程度上
制约着女性的网络交往。随着网络交往的普及和完善,网络交往率的性别差
异是会逐渐消失的,但在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上,性别差异不会消失。

4.3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年级差异
与研究假设不一致,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
往率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互联网使用率上,三年级大学生最高,一年
级大学生最低。而在网络交往率上,四年级大学生最高,二年级大学生最低。
从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看,虽然总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总体
上一年级大学生较二年级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高,但在网
络交往的不同因素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国外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年级差异的报告并不多见,国内研究偶有年
级差异的论述,如李瑛(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上网时间来看,大学生
的周网络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间在一、二、三年级均呈现出递增趋势,但到四
年级又有所下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及对网络的需要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
明显增加[15]。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实际反映了大学生的一些现实性问题。
从互联网使用角度而言,一年级大学生刚从中学生活过渡到大学生活,具有

12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紧迫的适应大学生活的课题,而且很多学生初次接触互联网。二年级大学生
具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专业课程的增多自不多说,尤其是大学英语以及计算
机等级考试的压力制约着二年级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四年级大学生面临着
设计自己的前途未来的人生重任,或者考研究生,或者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相对而言,大学三年级是大学阶段又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时期,三年级大学
生没有一年级大学生的适应课题,学业负担也没有二年级大学生那么繁重,
也没有四年级大学生的考研究生以及就业问题的重大抉择。自然,互联网使
用就成为空闲无聊时打发时间的有效方式。这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心理
背景是闲得无聊,网络交往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一致。而且,从网络交往
各因素的得分上看,三年级大学生休闲娱乐因素得分最高也说明了这点。
Hills 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时间,个人使用互联网可以
被看作一种休闲活动,是个人用来打发时间或者避免做没有吸引力的事情的
方式[16]。
与以往研究得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呈现随年级逐渐递减的发展态
势不同,本研究的网络交往的年级差异并不存在一致的随年级增高或下降或
上升的趋势,而是因网络交往不同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网络交往率上
看,四年级大学生的网络交往率显著高于其它年级,这与四年级大学生的考
研究生以及就业问题对信息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从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
看,总体上大一学生网络交往总分高于其它年级(但没有达到显著性),这
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具体因素上,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网
络交往消极结果因素上,三年级大学生得分最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在网
络社会知觉因素上,一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大学生、三年级大学
生和四年级大学生,表明一年级大学生对网上自己、网上他人以及网上人际
关系都给予更积极的评价;在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上,一年级
大学生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四年级大学生,表明一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交往
中较真诚,敢于暴露自己,体验到的积极情感也较多;在网络交往认识因素
上,一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四年级大学
生,表明一年级大学生对网络交往认识较积极;在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上,
三年级大学生得分最高;在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因素上,一年级大学生得分最
低,三年级大学生得分最高。
一年级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相对较高的可能原因是:①一年级大学生的
课业负担较轻,使一年级大学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相比较而言,一年级的
课业负担是大学四年中最轻松的,为了消磨时间,网络交往无疑成为一年级
大学生的首要选择;②不少人是在大学一年级才接触互联网,容易被网络交
往的优点所吸引;③一年级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大学新生适应课题。从中学
进入大学,因生活空间、生活内容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调整自己,以适应
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适应过程中,会普遍体验到孤独感,需要寻找途径

12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释放或缓解压力。加之此时外界为之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互联网使用条件,在
这样的内外因交互作用下,一年级大学生表现出网络交往程度高于其它年级
的倾向;④与一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有关。郭金山(2002)的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一年级是同一性危机面对较多的时期[17],邹琼(2004)
认为,大学新生处于自我认同的模糊期[18]。为了减轻面临危机时的恐慌和
缩短自我同一性的模糊期,一年级大学生急于寻找认识自我的参照系,迫切
地需要将自己投放到一个超越校园环境的广阔环境中。相对于封闭的大学生
活,开放性的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视窗。

4.4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地区差异
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地区差异的研究报告很少见。本研
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无论是
从互联网使用率还是从网络交往率看,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都高于经济
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从网络交往内在心理结构看,除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
情感体验因素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外,其它因素和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地区
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
学生。
所以,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以及网络交往呈现出经济发达地
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态势。这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历次统计结果基
本一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的网络用户在地区分布上呈
现出不平衡发展的趋势,网民大多集中在北京、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
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网民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
区的很多地方对网络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19]。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经
济因素对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
且,经济的差异也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互联
网使用和网络交往。但在本研究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网络交往自我暴
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根据理论上的推测,经济较发达
地区的大学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而思想、观念等更开放,网上自我
暴露更多,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但是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理论推测。由
此可以推论,在“赛博空间”的虚拟世界里,任何人都获得了平等的展现自
我的机会,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并没有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存在差异,
体现了网络交往心态的平等性。

4.5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学科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不存在显著的学
科差异,文科大学生较高于理科大学生。但在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上,
大学生网络交往除网络社会知觉因素和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不存在显著

12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学科差异外,其它因素和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理科大学生的网络
交往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这与本研究提出的文科大学生网络交往高于
理科大学生的研究假设不一致。
根据理论上的推测,文科大学生因为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松,同时文科大
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较理科大学生为强,所以文科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应该高
于理科大学生。而且,李红革(2002)的研究表明,专业学科上的差别对上
网率有一定的影响。文科和工科学生的经常上网率比理科的分别高出 18.22
和 16.25 个百分点,这说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产生了对
网络信息需求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上网率的差异[20]。但是,也许正是因为
理科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为沉重,所以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需要更加强烈,
也更为重视难得的交往机会。在网络交往出现后,他们的人际交往需要也迁
移至互联网上。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关注不同学科大学生的需要特点,研
究需要与网络交往的关系。

4.6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生源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而网络
交往率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高于乡镇和农村生源的大学
生。具体到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自我暴
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上显著高于城市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
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并不会因生
源的不同而异。尽管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可能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但制约的仅
仅是上网的程度,而不会制约是否上网。而且,本研究的对象来自八个不同
的城市,根据生源综合起来会冲击不同地区经济差异所造成的互联网使用率
的差异。
生源差异实际体现的是不同家庭的经济、文化、职业以及由此引起的人
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的综合差异。本研究表明网络交往总体上不存在
显著的生源差异,但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
上显著高于城市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反映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
中的诚实以及纯朴,也折射出城市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游戏
心态。

4.7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大学生一直被看作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高危险人群,因为大学生有使
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而且有比较灵活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而,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在不同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研究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率。
以往国内研究报告的发生率界于 1.62%[21]和 15.8 %[22]之间。之所以出
现这么大的差异,可能与样本来源、研究工具、判断标准的不一致有关系。

12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的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为 8.3%。尽管各个研究结果不一
致,但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
发生率,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只是少数,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利用互
联网,避免互联网对自己的各种负面影响。
从性别上看,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以男性居多,
所以 Griffiths(1996)对过度互联网使用者的基本印象是:倾向于是年轻的
男性,缺少社会技巧和自信[23],而 Morahan-Martin & Schumacher(2000)
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描述为:更可能是男性,技术老练的,使用即时互动
活动如网上游戏、聊天,并在网上时感到舒服和自信[24]。以往报告显示,
男性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是女性的 2——4 倍,如潘琼(2003)的研
究结果是,男生的检出率为 8.92%,女生的检出率为 2.63%[25];芮光来等人
(2004)的研究结果是,男生的成瘾率为 18.1%,女生的成瘾率为 7.5%[26]。
但 Young 等人(1998)的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相
当[27]。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存在显著的
差异(X2=46.846,p=0.000),男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为 13.7%,
女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为 4.1%。这与男大学生网络交往显著
高于女大学生是紧密相连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网络交往对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的预测作用。
从年级上看,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X =2.096,p=0.553),这一结果与李瑛(2003)[28]、陈江(2004)[29]的研
2

究结果一致。相比较而言,大学三年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略高
于其它年级。从学科上看,理科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发生率显著高于文科大
学生,这与其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是紧密相连的。

5 结论
5.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象非常普遍,互联网使用率高达 96.3%。
其中 74.6%的大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
形式由高到低依次是:网络寻呼、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网络游
戏、电子公告牌。
5.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
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具体到网络交往的内
在心理结构,除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因素不存在显著
的性别差异外,其它因素以及网络交往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5.3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互联网使
用率上,三年级大学生最高,一年级大学生最低,而在网络交往率上,四年
级大学生最高,二年级大学生最低。从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看,总体上
一年级大学生较二年级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高,但在网络

12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不同因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5.4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较发达
地区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
生。从网络交往内在心理结构看,除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不存
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外,其它因素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5.5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不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但在网络
交往内在心理结构上,则表现出理科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大学
生的特点。
5.6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而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
的生源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高于乡镇和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具体到网络
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
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
5.7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生率,但大多数大学生都
能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和进行网络交往。男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
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显著高于文科大
学生,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1
2 刘龙洲,颜柯.大学生网络交往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108-110
3 李 秀 敏 . 互 联 网 内 容 偏 好 与 大 学 生 人 格 特 质 关 系 的 研 究 [J]. 心 理 科
学,2004,27(3):559-562
4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4:19
5 陈青芳,蒋超,晏笳.网络聊天室中的人际沟通状况[J].青年研究,2001,(5):30-35
6 任杰.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广州大学生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广
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7-51,55
7 吴 汉 荣 , 朱 克 京 . 影 响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相 关 因 素 的 路 径 分 析 [J]. 中 国 公 共 卫
生,2004,20(11):1363-1364
8Hills,P. & Argyle,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59-70
9 李红革.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意识分析——来自湖南五所高校的统计调查报告[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133-136
10 程 乐 华 , 曾 瑜 芬 . 大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中 性 别 差 异 的 调 查 研 究 [J]. 社 会 心 理 研
究,2001,(1):1-5
11 胡平,刘俊,董冰.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 SEM 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

12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育,2003,(2):29-34
12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4:21-22
13Chua,S.L.,Chen,D-T. & Wong,A.F.L.Computer anxiety and its correlates:a
meta-analysis.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1999,15(5):609-623
14Koch,W.H. & Pratarelli,M.E.Effects of intro/extraversion and sex on social internet
us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3):371-382
15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1
16Hills,P. & Argyle,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59-70
17 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2:132
18 邹 琼 . 大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动 机 和 对 策 探 讨 [J].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教 育 科 学
版),2004,17(7):71-73
19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J].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26
20 李红革.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意识分析——来自湖南五所高校的统计调查报告
[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133-136
21 杨立新,潘集阳.广州市一所高校大一新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4,18(1):65,20
22 芮光来,王伟,姚应水,刘新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2004,13(3):333
23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an issue for clinical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1996,97:32-36
24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13-29
25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19
26 芮光来,王伟,姚应水,刘新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2004,13(3):333
27Young,K.S. & Rogers,R.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998,1(1):25-28
28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1
29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4:47

13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研究三——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 引言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
为高等学校以及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的出现引起了
研究者对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积极关注,但所得结论并不一致。一种观
点认为,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为人的自然本性提供了一个无限放大的
机会,“成为人的潜意识自我宣泄的另一个理想场所”。Griffiths(2000)认
为,互联网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另类现实,允许他们体验沉浸和匿名性,这些
可能导致一种改变的意识状态,它本质上可能更受到心理学或/和生理学的
推崇[1]。在网络交往中,交往主体可以容易地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
用一个面具(虚拟角色)来代替,尽可能地把心灵深处那个不加修饰的“本
我”赤裸裸的暴露出来,这为大学生排解心中的烦恼,释放心中的压力创造
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网络交往有利于克服现实交往中的不平等性以及缓解
由此带来的交往压力。从上面意义上说,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空间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
入网络交往,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现实的社会交往以及身心健康,甚至导
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而且,网络空间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尽情展现
自我、释放自我的同时,游离于网上多个自我以及网上自我和网下自我之间,
可能导致自我同一性的瓦解,甚至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从这个意义上
说,网络交往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以往的研究多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角度研究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不可否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由于对互联网
强烈的心理依赖,所以其心理健康状况一定受到严重损害。但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的互联网使用者并不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也就是说,病理性互联
网使用者只是一小部分人,那么,网络交往对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也就
是一般互联网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网络交往的心理
健康效应的性质是否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为界线?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是否影响其心理健康?如果有影响,那么怎样影
响?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到底如何?是网络交往影响心理健康,还是
心理健康影响网络交往,还是互为因果?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是否以病
理性互联网使用为界限?
2.2 研究假设
本研究包含以下四个假设:

13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①总体上,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相关不显著,但网络交往的个别因
素与心理健康个别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②本研究将网络交往划分为同时交往、继时交往和混合交往,不同网络
交往模式对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相比较而言,同
时交往最不利于心理健康;
③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即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网络交往,而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具有反作
用力,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但
心理健康和网络交往都是由多个因素综合而成,本研究理论上假设心理健康
的所有因子影响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所有因素影响心理健康。而在这两个
影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被试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地区、学科、
经济状况、生源)和互联网使用变量(是否拥有个人电脑、网龄、每天上网
时间、上网原因、上网心理背景、网络名的使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
响,因而本研究提出的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理论模型见图 3.1;
④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的性质并不是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
标准为界线。
经济状况 个人电脑
地区 每天上网时间
性别
躯体化
上网心理背景
强迫症状
因素一
人际关系敏感
因素二
抑郁

焦虑 因素三
心理健康 网络交往
敌对 因素四
恐怖 因素五
偏执 因素六
精神病性 上网原因
其它
网络名的使用
年级
学科 生源 网龄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图 3.1 网络交往和心理健康关系理论模型
2.3 研究方法

13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3.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武汉、长春、温州的 600 名大学生。
被试来源于 4 个城市的 6 所大学,共获得有效被试 544 人。其中广州大学
197 人(36.1%),武汉科技大学 172 人(31.6%),吉林大学 26 人(4.8%),
长春税务学院 23 人(4.2%),长春中医学院 26 人(4.8%),温州师范学院
100 人(18.3%),被试详细情况见表 3.1。
表 3.1 被试详细情况一览表
性 别 年 级 城 乡 学 科
男 女 一 二 三 四 城市 乡镇 农村 文科 理科
广州 117 80 25 18 108 46 94 55 48 0 197
武汉 82 89 26 25 45 75 59 52 61 75 97
长春 34 41 24 50 1 0 37 26 12 23 52
温州 31 69 28 38 24 10 21 52 27 58 42
合计 264 279 103 131 178 131 211 185 148 156 388
% 48.5 51.3 18.9 24.1 32.7 24.1 38.8 34.0 27.2 28.7 71.3
缺失 1 1 0 0
2.3.2 研究工具
一是研究者本人编制的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同
研究二)。
二是研究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三是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 SCL-90)[见附录五]。SCL-90 由 90 个项
目组成,可测量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广泛的心理健康
内容,具有较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是我国心理健康测验的常用量表。该量表
分五级评分,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得分越高表
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分析统计一般使用因子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
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十个因子)、
总分、阳性项目数等指标。
四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同研究二)。
2.3.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for windows13.0 和 AMOS4.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主
要的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t 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拟合
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

3 研究结果
3.1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因为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网络交往对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一般
互联网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所以先剔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
56 人,其余 488 人属于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以下研究结果除 3.5 外,
其它都是以一般互联网使用者为对象进行的分析。分析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13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变量代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得分,也即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而不是
真正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
表 3.2 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从表 3.2 可以看出,网络交
往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的
因素一(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因素 11(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 、因素 12
(网络交往消极社会和学习结果) 、因素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
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也存在显
著的正相关,因素 22(网络他人知觉) 、因素 32(网上情感体验)、因素四
(网络交往认识) 、因素 42(网络交往性质及社会利益认识) 、因素六(网
络交往休闲娱乐)与心理健康的个别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网络交往
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但并不能据此得出网络交往影响心理健康
的结论。

3.2 网络交往不同模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根据以往国外的研究,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与网络交往模式有关
系,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形式的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本研究
为了检验网络交往模式是否影响心理健康,根据被试使用六种网络交往形式
的状况,将网络交往分成三种模式,即同时交往(包括网上聊天、网络游戏、
网络寻呼)、继时交往(包括 E-mail、BBS、网上论坛)和混合网络交往。
相应地,被试被分为三组:只使用同时交往形式的同时网络交往组、只使用
继时交往的继时网络交往组以及两种方式都使用的混合网络交往组,然后比
较三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表 3.3 和 3.4 是三组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性分析。从表中数据可
以看出,三组被试的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使用那种网络交往形式并没有显著关系。相比
较而言,同时网络交往组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得分比其它两
组高,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3.3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关系的初步分析
为了探索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关系,本研究将被试分为高网
络交往组和低网络交往组、高心理健康组和低心理健康组,然后比较组间的
差异。先将网络交往总分由高到低排列,高、低网络交往组以网络交往总分
的前后 27%为标准,比较两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的差异。如果存在
差异,就说明网络交往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高心理健康组和低心理健康
组也是根据被试 SCL-90 的总分由高到低排列,
选取前 27%为低心理健康组,

13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3.2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强迫症 人际关 精神病 阳性项
躯体化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其它 总分
状 系敏感 性 目数
因素一 .200** .160** .137** .179** .188** .230** .181** .174** .194** .153** .208** .188**
因素11 .198** .150** .126** .160** .173** .237** .159** .169** .182** .142** .195** .179**
因素12 .143** .132** .119** .164** .163** .145** .172** .133** .160** .131** .172** .150**
因素二 .042 .056 .007 .030 .040 -.001 .015 .008 .052 .009 .042 .029
因素21 -.005 .039 -.006 .013 .011 -.026 -.023 -.033 .016 -.029 .011 -.009
因素22 .104* .073 .025 .051 .077 .035 .067 .067 .096* .063 .082 .079
因素三 .191** .143** .143** .168** .213** .167** .181** .171** .200** .159** .203** .158**
因素31 .217** .171** .172** .207** .234** .187** .199** .221** .238** .189** .237** .193**
因素32 .096* .059 .057 .060 .122** .091* .104* .043 .085 .066 .094* .058
因素四 .104* .056 .053 .058 .109* .054 .084 .083 .098* .038 .098* .059
因素41 .062 .019 .012 .010 .061 -.001 .035 .025 .053 .005 .051 .012
因素42 .138** .095* .099* .114* .149** .122** .134** .146** .139** .077 .141** .114*
因素五 -.024 .025 .019 -.015 -.001 -.022 -.037 -.012 -.009 -.055 -.010 -.039
因素六 .016 .082 .025 .075 .051 .120** .025 .046 .048 .058 .073 .038
总分 .143** .125** .096* .122** .152** .126** .119** .118** .150** .092* .154** .115*
注:*p<.05,**p<.01。
因素一为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因素 11 为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因素 12 为网络交往消极社会和学习结果,因素二为网络社会知觉,
因素 21 为网络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因素 22 为网络他人知觉,因素三为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 31 为网上自我暴露,
因素 32 为网上情感体验,因素四为网络交往认识,因素 41 为网络交往作用认识,因素 42 为网络交往性质及社会利益认识,因素五
为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六为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13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表 3.3 三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描述性统计
同时网络交往组 继时网络交往组 混合网络交往组
因子
(n=150) (n=38) (n=152)
躯体化 .492±.587 .377±.571 .491±.629
强迫症状 .893±.666 .779±.605 .810±.740
人际关系敏感 .798±.638 .591±.623 .651±.615
抑郁 .719±.674 .520±.543 .628±.687
焦虑 .647±.633 .463±.552 .594±.679
敌对 .558±.604 .386±.556 .613±.668
恐怖 .522±.619 .459±.610 .438±.628
偏执 .596±.583 .504±.612 .579±.658
精神病性 .603±.623 .424±.564 .578±.683
其它 .567±.557 .530±.540 .597±.633
总分 57.313±49.472 45.000±47.143 53.625±54.663
阳性项目数 35.853±24.283 28.947±22.510 31.605±26.479

表 3.4 三组被试的心理健康差异显著性分析(ANOVA)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性
躯体化 组间 .443 2 .221 .606 .546
组内 123.059 337 .365
总和 123.502 339
强迫症状 组间 .703 2 .351 .730 .483
组内 162.252 337 .481
总和 162.954 339
人际关系敏 组间 2.220 2 1.110 2.833 .060
感 组内 132.055 337 .392
总和 134.275 339
抑郁 组间 1.404 2 .702 1.577 .208
组内 150.020 337 .445
总和 151.425 339
焦虑 组间 1.050 2 .525 1.258 .286
组内 140.687 337 .417
总和 141.737 339
敌对 组间 1.574 2 .787 1.993 .138
组内 133.094 337 .395
总和 134.668 339
恐怖 组间 .547 2 .273 .706 .494
组内 130.482 337 .387
总和 131.029 339
偏执 组间 .252 2 .126 .327 .721
组内 129.821 337 .385
总和 130.073 339
精神病性 组间 .988 2 .494 1.188 .306

13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组内 140.101 337 .416


总和 141.089 339
其它 组间 .159 2 .080 .228 .796
组内 117.487 337 .349
总和 117.646 339
总分 组间 4717.855 2 2358.927 .885 .414
组内 898087.898 337 2664.949
总和 902805.753 339
阳性项目数 组间 2129.710 2 1064.855 1.689 .186
组内 212474.984 337 630.490
总和 214604.694 339

表 3.5 高、低网络交往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的比较(M±SD)
高网络交往组 低网络交往组
心理健康 t 显著性
(n=132) (n=132)
躯体化 .619±.738 .387±.475 3.040 .003
强迫症状 1.004±.798 .783±.564 2.602 .010
人际关系敏感 .839±.722 .678±.563 2.029 .044
抑郁 .800±.778 .594±.557 2.470 .014
焦虑 .769±.788 .506±.474 3.285 .001
敌对 .726±.766 .538±.565 2.271 .024
恐怖 .592±.764 .402±.491 2.411 .017
偏执 .710±.707 .515±.495 2.589 .010
精神病性 .732±.783 .484±.520 3.028 .003
其它 .724±.744 .554±.505 2.171 .031
总分 68.167±62.928 47.576±39.295 3.189 .002
阳性项目数 37.985±28.575 30.849±21.492 2.293 .023

表 3.6
高、低心理健康组网络交往各因素及总分的比较(M±SD)
高心理健康组 低心理健康组 显著
网络交往 t
(n=132) (n=132) 性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22.023±6.806 24.386±7.381 -2.705 .007
网络社会知觉 31.538±8.996 32.386±8.020 -.809 .419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21.273±6.262 23.296±7.587 -2.362 .019
网络交往认识 22.470±6.284 23.417±5.784 -1.274 .204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15.985±3.898 15.841±4.190 .289 .773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5.492±1.932 5.750±1.545 -1.196 .233
总分 118.780±26.651 125.076±23.940 -2.019 .045

后 27%为高心理健康组,比较两组在网络交往得分上的差异。如果存在差异,
那就表明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影响网络交往。
表 3.5 是高、低网络交往组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比较。

13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高网络交往组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
高于低网络交往组,且所有项目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提示网络交往可
能影响心理健康。
表 3.6 是高、低心理健康组网络交往各因素及总分的比较。从表中数据
可以看出,高心理健康组网络交往各因素及总分除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因素略
高于低心理健康组外,其它各因素及总分均低于低心理健康组,其中网络交
往消极结果、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总分三项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
平,提示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影响网络交往。
综合表 3.5 和表 3.6 的结果,网络交往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同时心理健
康也可能影响网络交往,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不是单向关系,而可
能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关系。

3.4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模型建构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逐步分析网络交往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心
理健康如何影响网络交往,建立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3.4.1 变量的描述统计
为了更好地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本研究首先对数据进行
了数据分布、平均数等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的统计。
表 3.7 大学生心理健康描述统计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差
躯体化 488 .00 3.17 .453 .579
强迫症状 488 .00 3.20 .859 .690
人际关系敏感 488 .00 3.00 .738 .658
抑郁 488 .00 2.85 .670 .674
焦虑 488 .00 3.10 .602 .636
敌对 488 .00 3.00 .571 .644
恐怖 488 .00 2.71 .470 .599
偏执 488 .00 2.67 .584 .624
精神病性 488 .00 2.70 .571 .628
其它 488 .00 2.57 .574 .588
总分 488 .00 237.00 54.777 50.893
阳性项目数 488 1.00 90.00 33.228 24.682

表 3.7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分布情况。心理健康各个因子的平均数
在 0.453~0.859 之间,可见这些变量间的集中趋势差异不大;而变量间的标
准差在 0.579~0.690 之间,说明这些变量间的离中趋势差异大于集中趋势。
表 3.8 是大学生网络交往数据的分布情况。网络交往各因素的平均数在
5.578~32.139 之间,可见这些变量间的集中趋势差异很大;而变量间的标准

13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差在 1.845~8.529 之间,说明这些变量间的离中趋势差异小于集中趋势。

表 3.8 大学生网络交往描述统计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差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488 11.00 49.00 24.631 6.825
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 488 7.00 31.00 15.018 5.143
网络交往消极社会和学习结果 488 4.00 20.00 9.613 2.417
网络社会知觉 488 12.00 56.00 32.139 8.529
网络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 488 7.00 34.00 19.859 5.353
网络他人知觉 488 5.00 23.00 12.281 3.684
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488 10.00 43.00 21.762 6.540
网上自我暴露 488 6.00 30.00 13.189 4.547
网上情感体验 488 4.00 20.00 8.574 2.685
网络交往认识 488 9.00 38.00 22.908 5.930
网络交往作用认识 488 5.00 25.00 13.338 3.984
网络交往性质及社会利益认识 488 4.00 18.00 9.570 2.678
网络交往信息沟通 488 5.00 25.00 16.154 4.041
网络交往休闲娱乐 488 2.00 10.00 5.578 1.845
总分 488 49.00 195.00 123.172 24.651

3.4.2 心理健康可能性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使用单因变量方差分析,分别考察了性别、年级、地区、学科、
家庭经济状况、生源等人口学变量以及是否拥有个人电脑、网络交往模式(非
网络交往、同时网络交往、继时网络交往、混合网络交往)、网龄(根据被
试回答,将网龄分为初中、高中、大学三个水平,重新赋值为 1、2、3)、
每天上网时间(根据被试的回答,将每天上网时间分为 1.5 小时以下、1.5
—3 小时、3 小时以上三个水平,重新赋值为 1、2、3)、上网的原因(将上
网原因归类为人际交往上网、学习上网、休闲放松上网、其它原因上网四个
种类以及上网原因总和)、上网的心理背景、网络名的使用、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等互联网使用变量是否在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 3.9 是同时对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变量进行的单因变量
方差分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除生源(F=3.991,p=0.019)、性别和年
级和学科的交互作用(F=4.315,p=0.01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达到显
著性外,其它人口学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均没有
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除生源以及地区和年级和学科的交互作用外,
其它人口学因素独立于心理健康,不能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
表 3.10 是同时对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互联网使用变量进行的单
因变量方差分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每天上网时间(F=3.146,p=0.044)、
其它原因上网(F=4.181,p=0.041)、病理性互联网使用(F=21.359,

13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表 3.9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人口学变量单因变量方差分析
Source df Mean Square F Sig.
性别 1 446.419 .189 .664
年级 3 2041.992 .865 .460
地区 1 5685.671 2.408 .122
学科 1 1042.950 .442 .507
经济状况 3 790.306 .335 .800
生源 2 9424.216 3.991 .019
性别×年级 3 3895.390 1.650 .178
性别×地区 1 2532.857 1.073 .301
年级×地区 3 1953.170 .827 .480
性别×年级×地区 3 4200.408 1.779 .151
年级×学科 3 2387.770 1.011 .388
性别×年级×学科 2 10190.088 4.315 .014
性别×年级×生源 5 1093.480 .463 .804

表 3.10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互联网使用变量单因变量方差分析
Source df Mean Square F Sig.
是否拥有个人电脑 1 2987.615 1.380 .241
网络交往模式 3 1321.114 .610 .609
网龄 2 741.547 .343 .710
每天上网时间 2 6810.738 3.146 .044
上网的原因总和 3 3193.754 1.475 .220
人际交往上网 1 83.694 .033 .857
信息获取上网 1 7084.097 2.762 .097
休闲娱乐上网 1 3319.458 1.294 .256
其它原因上网 1 10723.110 4.181 .04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4 46238.095 21.359 .000
上网的心理背景 4 3249.978 1.501 .201
网名的使用 2 1476.317 .682 .506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龄 8 3343. 871 2.041 .0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每天上网时间 8 3525.935 2.152 .03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上网的心理背景 11 3130.637 1.911 .038
拥有个人电脑×休闲放松上网×每天上网时间 4 6148.046 2.402 .049
拥有个人电脑×休闲放松上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8 4357.995 2.082 .037

p=0.000)、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网龄的交互作用(F=2.041,p=0.042)、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和每天上网时间的交互作用(F=2.152,p=0.032)、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和上网的心理背景(F=1.911,p=0.038)、拥有个人电脑和休闲放
松上网和每天上网时间的交互作用(F=2.402,p=0.049)、拥有个人电脑和

14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休闲放松上网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交互作用(F=2.082,p=0.037)对大学
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它互联网使用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
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每天上网的
时间、其它原因上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龄、上网的心理背景、拥有个
人电脑等变量能够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而其它互联网使用变量独立于心理
健康,不能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

3.4.3 网络交往可能性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使用单因变量方差分析,分别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互联网使用变
量(和 3.4.2 的分类和赋值标准一致)是否在网络交往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
异。
表 3.11 网络交往影响因素的人口学变量单因变量方差分析
Source df Mean Square F Sig.
性别 1 13149.093 24.142 .000
年级 3 280.772 .515 .672
地区 1 9283.963 17.045 .000
学科 1 610.187 1.120 .290
经济状况 3 102.942 .189 .904
生源 2 997.564 1.832 .161
性别×年级 3 185.610 .342 .795
年级×地区 3 183.675 .339 .797
性别×年级×地区 3 743.963 1.372 .251
性别×地区×生源 2 1954.716 3.606 .028
地区×经济状况 3 77.110 .142 .935
性别×地区×经济状况 2 62.756 .116 .891
表 3.11 是同时对可能影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人口学变量进行的单因变
量方差分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除性别(F=24.142,p=0.000)、地区
(F=17.045,p=0.000)、性别和地区和生源的交互作用(F=3.606,p=0.028)
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外,其它人口学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
互作用对网络交往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除性别、地区、
性别和地区和生源的交互作用外,其它人口学因素独立于网络交往,不能较
好地预测网络交往。
表 3.12 是同时对可能影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互联网使用变量进行的单
因变量方差分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是否拥有个人电脑(F=4.741,
p=0.030)、网络交往模式(F=2.875,p=0.036)、网龄(F=3.361,p=0.036)、
上网原因总和(F=4.393,p=0.005)、人际交往上网(F=20.194,p=0.000)、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F=8.372,p=0.000)、网龄和网络交往模式的交互作用
(F=2.562,p=0.020)、每天上网时间和上网原因总和的交互作用(F=2.649,
p=0.016)、人际交往上网和每天上网时间的交互作用(F=3.980,p=0.019)、
14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表 3.12 网络交往影响因素的互联网使用变量单因变量方差分析
Source df Mean Square F Sig.
是否拥有个人电脑 1 2397.513 4.741 .030
网络交往模式 3 1453.982 2.875 .036
网龄 2 1699.436 3.361 .036
每天上网时间 2 802.508 1.587 .206
上网的原因总和 3 2221.584 4.393 .005
人际交往上网 1 11717.301 20.194 .000
信息获取上网 1 155.813 .269 .605
休闲放松上网 1 1441.020 2.483 .116
其它原因上网 1 829.853 1.430 .23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4 4233.450 8.372 .000
上网的心理背景 4 238.914 .472 .756
网络名的使用 2 331.835 .656 .519
网龄×网络交往模式 6 1166.322 2.562 .020
每天上网时间×上网原因总和 6 1205.777 2.649 .016
人际交往上网×每天上网时间 2 2129.745 3.980 .019
休闲放松上网×拥有个人电脑 1 2277.196 4.255 .040
拥有个人电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络名的使用 9 1049.817 2.917 .004
网龄×每天上网时间×上网的心理背景 6 1526.032 4.240 .001

休闲放松上网和拥有个人电脑的交互作用(F=4.255,p=0.040)、拥有个人
电脑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网络名的使用的交互作用(F=2.917,p=0.004)、
网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和上网的心理背景的交互作用(F=4.240,p=0.001)对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它互联网使用变量以及它们之
间的交互作用对网络交往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是否拥
有个人电脑、网络交往模式、网龄、上网原因总和、人际交往上网、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休闲放松上网、每天上网的时间、上网的心理背景等变量可以
较好地预测网络交往,其它互联网使用变量独立于网络交往,不能较好地预
测网络交往。

3.4.4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通过对心理健康可能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人口学变量(如
生源、性别、年级、学科)和互联网使用变量(如每天上网时间、其它原因
上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龄、拥有个人电脑等)可能对心理健康具有预
测作用,而一些变量可能对心理健康没有预测作用。为了更好地探索进入结
构方程模型的变量,本研究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以网络交往的所有可能性
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使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了回归分析。对其中的分类变量
首先进行虚拟转化,具体结果见表 3.13。

14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3.13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变量 Beta t Sig. 累计 R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359 8.486 .000 .142
每天上网时间小于 1.5 小时 .138 3.383 .001 .162
因素 31 .203 4.309 .000 .183
二年级 .119 2.932 .004 .197
上网原因总和 -.096 -2.312 .021 .211
因素 21 -.100 -2.156 .032 .218
从表 3.13 可以看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网络交往变量(因素 31
和因素 21)、互联网使用变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每天上网的时间小于 1.5
小时和上网原因总和)和人口学变量(二年级)。这说明并不是网络交往一
个因素影响心理健康。而且,从决定系数看(R2=0.218),以上三类变量可
解释心理健康总分变异的 21.8%,这表明还有本研究之外的其它类型的变量
影响心理健康。

3.4.5 网络交往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通过对网络交往可能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人口学变量(如
性别、地区、生源)和互联网使用变量(如是否拥有个人电脑、网络交往模
式、网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上网原因等)可能对网络交往具有预测作用,
而一些变量可能对网络交往没有预测作用。为了更好地探索进入结构方程模
型的变量,本研究以网络交往为因变量,以网络交往的所有可能性因素为自
变量,使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了回归分析。同样对其中的分类变量首先进行
虚拟转化,具体结果见表 3.14。
表 3.14 网络交往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变量 Beta t Sig. 累计 R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221 5.318 .000 .097
经济较发达地区 .206 5.135 .000 .136
人际交往上网 .179 4.317 .000 .177
男大学生 .188 4.574 .000 .217
网龄短 -.105 -2.626 .009 .228
非网络交往 -.111 -2.579 .010 .235
继时网络交往 -.093 -2.259 .024 .243
从表 3.14 可以看出,影响网络交往的因素包括一些人口学变量(男大
学生、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互联网使用变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际交往
上网、网龄短、非网络交往、继时网络交往) ,心理健康变量并没有进入回
归模型。这说明网络交往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决定系数看
(R2=0.243),以上两类变量可解释网络交往总分变异的 24.3%,这表明还
有本研究之外的其它类型的变量影响网络交往。
3.4.6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在网络交往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时发现,若把病理性互联网变量放入回

14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归分析,那么心理健康变量不能进入回归模型,R2 较高;而如果删除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变量,心理健康变量可以进入回归模型,但 R2 很低。所以本
研究采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对网络交往的预测作用,而假设:心理健康变量
可能通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变量而影响网络交往,而它本身也受人口学因素
和互联网使用因素的影响。
表 3.15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变量 Beta t Sig. 累计 R2
心理健康总分 .622 6.030 .000 .142
网络名只有 1 个 -.131 -3.052 .002 .183
男大学生 .117 2.838 .005 .204
每天上网时间大于 3 小时 .082 2.036 .042 .218
精神病性 -.273 -2.630 .009 .229
继时网络交往 -.124 -3.058 .002 .238
非网络交往 -.113 -2.715 .007 .250
网络名 4 个以上 .102 2.448 .015 .259
经济条件低 -.096 -2.453 .015 .268
二年级 -.080 -2.018 .044 .274
表 3.15 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从表中数据看,影
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变量(心理健康总分、精神病性)、
人口学变量(男大学生、经济条件低、二年级大学生)和互联网使用变量(网
络名只有 1 个、每天上网时间大于 3 小时、继时网络交往、非网络交往、网
络名 4 个以上),这些变量可以解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分数变异的 27.4%
(R2=0.274)。这一结果证实了前面假设的正确性,心理健康变量的确是通
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变量而影响网络交往。

3.4.7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模型
本研究在假设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订,根据 AMOS 拟合结果中
的修正指数与删除临界比率不显著的路径,本研究确定了最后的验证模型。
验证模型基本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最终模型见图 3.2,具体拟合指数见表
3.16。
表 3.16 模型拟合指数
X2 df X2/df GFI AGFI NFI TLI CFI RMSEA
心理健康模型 21.515 12 1.793 0.987 0.969 0.930 0.942 0.967 0.040

3.4.8 网络交往影响因素模型
在假设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订,根据 AMOS 拟合结果中的修正
指数与删除临界比率不显著的路径,本研究确定了最后的验证模型。验证模
型基本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最终模型见图 3.3,具体拟合指数见表 3.17。

14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病网使用 .22

.36 .20 因素31

e1 .12 二年级
.23
心理健康 .14 上网时短 .43

-.09 原因总和
.19
-.10
因素21
图 3.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模型

-.08
二年级
-.10
条件差
网名多 .15
.31
精神病性
-.30 上网时长
.92
.10
心理健康 .38
网名少 -.19

病网使用
.21 发达地区 .12
e2 .22 .18 交往上网
.19
.22 男 -.13
-.25
网络交往 网龄短
-.11
-.11 非网交往
-.09 -.20
继时交往
图 3.3 网络交往影响因素模型

14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表 3.17 模型拟合指数
2
X df X2/df GFI AGFI NFI TLI CFI RMSEA
网络交往模型 217.871 85 2.563 0.943 0.919 0.858 0.885 0.907 0.057

3.4.9 网络交往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合模型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建立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综合模型。图
3.4 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最终模型,具体拟合指数见表 3.18。
表 3.18 模型拟合指数
2 2
X df X /df GFI AGFI NFI TLI CFI RMSEA
总模型 377.273 138 2.734 0.924 0.896 0.871 0.892 0.913 0.060

因素21

.10
e1
网名少 -.1 e3 .86 .01
3
-.29

.25 .02 上网时短


.12 心理健康 .43
网名多 .04
病网使用
. 09 .05 因素31
.33
上网时长 .91
-.09 -.06 .02
.14
-.4
.18 4
原因总和
.7

精神病性 .02
6

-.07
.68
条件差 e2
.03
.15
.22
.10
二年级
网络交往
.25

.13
. 67

. 14
-.05 -.05 -.09 .12 .12 男
非网交往 继时交往 网龄短 交往上网 发达地区

-.14

图 3.4 网络交往和心理健康关系综合模型

3.5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

根据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本研究的被试中共筛选出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者 56 人,组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其余 488 名被试组成非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组,对两组被试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14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3.19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
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的比较(M±SD)
病理性互联网使 非病理性互联网
心理健康 t 显著性
用组(n=56) 使用组(n=488)
躯体化 .649±.572 .453±.579 2.401 .017
强迫症状 1.163±.897 .859±.690 2.451 .017
人际关系敏感 1.052±.697 .738±.658 3.354 .001
抑郁 1.062±.757 .670±.674 4.070 .000
焦虑 .889±.724 .602±.636 2.845 .006
敌对 .893±.861 .571±.644 2.712 .009
恐怖 .737±.639 .470±.599 3.144 .002
偏执 .896±.695 .584±.624 3.502 .000
精神病性 .871±.697 .571±.628 3.081 .003
其他 .883±.667 .574±.588 3.662 .000
总分 81.821±57.564 54.777±50.893 3.368 .001
阳性项目数 46.875±22.615 33.228±24.682 3.951 .000
表 3.19 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心理健康各因
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差异比较。从表中数据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心
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且所有项
目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更不利于心理健康。

4 分析与讨论
4.1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本研究主要检验网络交往对一般互联网使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所以首
先剔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但研究的结果出乎研究假设之外,网络交往总
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因素一
(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因素 11(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因素 12(网络
交往消极社会和学习结果)、因素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以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也达到
显著性水平,因素 22(网络他人知觉)、因素 32(网上情感体验)、因素四
(网络交往认识) 、因素 42(网络交往性质及社会利益认识)、因素六(网
络交往休闲娱乐)与心理健康个别因子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
网络交往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以及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
两层含义:一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二是网络交往的心理
健康效应并不是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为界线,对一般互联网使用
者可能同样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以往研究中,由于过多提及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的负面意义,因而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互联网使用的心理健康效应是
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为界限,达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
就对心理健康不利,而没有达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就不会对心理

14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健康有消极意义。但是,Levis(1994)早已指出,非成瘾和成瘾是一个连
续体,两者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异[2]。白羽等人(2005)也把互联网
使用行为看作一个连续体,而不是简单的“成瘾”与“不成瘾”之分,每一
个人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处于这一连续体的不同位置[3]。
从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看,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主要是通过
因素一(网络交往消极结果) 、因素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和
因素四(网络交往认识)实现的。因素一测验的是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因
素一的得分越高,表示交往主体意识到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越严重,相关分
析揭示心理健康各因子和总分的得分也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也就是说,
网络交往主体意识到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越严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因
素三测验的是网络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三的得分越高,
表示自我暴露越多,情感体验更积极,相关分析揭示心理健康各因子和总分
得分也越高,心理健康水平更低。也就是说,网络交往中自我暴露越多,情
感体验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因素四测验的是网络交往认识,因素四
得分越高,表示对网络交往的认识越积极,相关分析揭示心理健康各因子和
总分得分也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综上所述,交往主体在网络交往中对网络交往的认识越积极,网上自我
暴露越多,体验的情感越积极,意识到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越多,交往主体
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而这些特点也正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典型特点。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对互联网的认识积极,网上自我暴
露多,情感体验也积极,但意识到互联网使用的消极结果也多[4]。在本研究
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变量代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得分,也即对互联网的
心理依赖程度,而不是真正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由此可以推测,网络交
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可能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即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
存在一定的关系。

4.2 不同网络交往模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网络交往模式下,三组被试的心理健
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与使用那种网络交往形式并没有显著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网络交往模式对
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相比较而言,同时网络交往组心理健康
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得分比其它两组高。
以往的研究表明,使用同时网络交往(即双向互动的网络交往,如网络
聊天、网络游戏)容易对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因为这种双向
互动的交往更容易使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5]。但本研究首先剔除了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者,只是以一般互联网使用者为对象,可能会降低网络交往模式对
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就是说,对于一般互联网使用者而言,网络交往模式对

14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所以,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并不在于交
往模式本身,而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排除网络交往模
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为本研究只是根据网络交往的操作定义,将使用网
络聊天、网络寻呼、网络游戏三种中任何一种的程度在比较多之上的定义为
同时网络交往,将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网上论坛中任何一种的程度
在比较多之上定义为继时网络交往,将同时使用两种网络交往形式的定义为
混合交往,而没有仔细区分不同网络交往模式的使用程度,这也可能降低网
络交往模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4.3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关系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心
理健康影响网络交往,网络交往也影响心理健康。高、低网络交往组心理健
康差异的比较以及高、低心理健康组网络交往差异的比较初步表明网络交往
与心理健康可能相互影响,从而互为因果。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是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中研究
者一直在探讨,但并未得到一致答案的问题。Kraut 等人(1998)坚持网络
交往导致了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6],而 Modayil 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表
明,并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而是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
发生在先,互联网为那些表现出个人或社会困难的人具有某种独特的益处
[7]
。Sanders 等人(2000)则指出,要研究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孰因孰果是
不可能的[8]。
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可能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但
影响的程度如何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根据理论
上的推测,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只是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不是必然关系。也
就是说,并不是网络交往必然影响心理健康,或者心理健康一定导致网络交
往,二者是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概念。只有网络交往者个人能把这两个概念
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完全取决于交往主体个人。

4.4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通过逐步地分析,本研究建立了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该模
型最基本的含义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但并不是二者
的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4.1 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人口学变量、互联网使用变量和网络交往个别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本研究揭示影响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是年级,二年级大学生
心理健康测验得分高,意味着其心理健康水平低。这与二年级大学生的学业
负担相对较重、心理压力较大是密不可分的。影响心理健康的互联网使用变

14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量有: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测验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
水平越低;每天上网时间小于 1.5 小时,心理健康测验得分越高,心理健康
水平越低;上网原因总和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测验得分越低,表示心理健康
水平越高。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高意味着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
度高,因而越容易脱离现实生活,所以心理健康水平低。以往研究多得出上
网时间长不利于心理健康,尤其是上网时间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显
著的正相关[9],每周上网时间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形成的危险因素[10],而
Gross 等人(2002)认为上网时间与心理健康无关[11]。本研究却得出每天上
网时间小于 1.5 小时的被试,心理健康测验得分高,心理健康水平低。换句
话说就是,每天上网时间长并不会导致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而上
网时间短却不利于交往主体心理健康。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上网时间与上网
所进行的活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长时间上网可能是查阅资
料、浏览信息,也可能是聊天、游戏,不同的网上活动对交往主体心理健康
的影响是不同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上网时间长,因此交往主体的
心理需要可以得到暂时满足,从而可能降低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
较少心理压力。从这一结果中可以看出,单纯的上网时间并不能预测心理健
康水平,上网时间只有与网上活动以及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结合起来,
才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作用。
在本研究结果中,网络交往是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出现的,由
此可见,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影响心理健康的网络交往因
素主要是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
以往研究得出,网络交往允许交往主体更多自我暴露,允许“真我”的表达,
因而有利于心理健康[12]。但本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网上自我暴露得分
越高,心理健康得分越高,意味着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可能的原因
是,网上自我暴露高意味着交往主体对网络交往的期望值高,但是鉴于互联
网目前的发展水平,网络交往完全达到交往主体的期望是不可能的,因而高
期望可能更容易体会到高失望。同时,高自我暴露意味着网上自我与现实自
我的差距太大,导致网上自我与现实自我转换的困难,因而不利于交往主体
的心理健康。网上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得分越高,心理健康得分越低,意味
着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网上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得分高意味着网络
交往中对自己和网上人际关系的积极认知,这种积极的认知心理是有利于交
往主体心理健康的。
4.4.2 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影响
同样地,网络交往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人口学变量和互
联网使用变量。从表面上看,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没有直接作用,但心理健
康变量通过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而间接影响网络交往。本研究揭示,
影响网络交往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对网络交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男

15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更容易网络交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网络交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
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高。这与研究二得出的男大学生
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显
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是一致的。
影响网络交往的互联网使用变量包括: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际交往上
网、网龄短、非网络交往、继时网络交往。以往研究认为,网络交往对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具有预测作用[13-16],但本研究得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对网络
交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表明,网络交往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可以互相
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高,网络交往得分也高。也就是说,对互联网
的心理依赖程度对网络交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际交往上网体现了上网
的动机和目的,因而人际交往上网得分高的大学生,网络交往得分也高。网
龄长短对网络交往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网龄短的被试可能由于对网络交往
不熟悉,或者还没有熟练地掌握网络交往的技巧,因而网络交往程度低。是
否网络交往以及网络交往的形式对网络交往具有预测作用,非网络交往的被
试网络交往程度低,继时网络交往的被试网络交往程度也低。
心理健康变量对网络交往没有直接作用,但它通过和其它变量影响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而间接影响网络交往。本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的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变量(心理健康总分、精神病性) 、人口学变量(男
大学生、经济条件低、二年级大学生)和互联网使用变量(网络名只有 1
个、每天上网时间大于 3 小时、继时网络交往、非网络交往、网络名 4 个以
上)。与以往一些研究[17-20]得出的人口学变量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不具有预
测能力不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性别、经济条件、年级等人口学变量对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男性大学生容易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这
与研究二得出的男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检出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是一
致的。关于经济条件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预测作用的研究报告并不多见,但
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历次统计结果看,并不是经济条件很好或很差的人
较多使用互联网,而是经济条件中等的人较多使用互联网。本研究得出经济
条件最低的大学生不容易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这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历
次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年级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二
年级大学生因为学业负担较繁重,因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低。这与研究二得
出的二年级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网络交往率、网络交往程度以及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检出率较低是一致的。心理健康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是通过
心理健康总分和精神病性因子实现的。心理健康总分越高,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得分越高,也就是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高,可见心理健康变量对互联
网的心理依赖程度具有预测作用。精神病性是心理健康的因子之一,精神病
性得分高,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低,意味着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低。
互联网使用变量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很大,网络名的个数、每天上网

15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时间以及网络交往模式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交往主体
使用的网络名越多,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越高,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
越高。本研究得出每天上网时间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1-22]。网络交往模式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一
定的预测作用,非网络交往或继时网络交往的被试对互联网较少心理依赖,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得出的是否网络交往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预测作用
[23]
以及网络交往模式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预测作用[24]也是一致的。
4.4.3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
但二者并不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对心
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
人际关系知觉)直接实现的,而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影响是通过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间接实现的。而且,心理健康变量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是心
理健康整体的作用,尤其是精神病性。
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起非常重要的作
用,它既影响心理健康也影响网络交往。本研究一直强调,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并不代表真正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而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得分,且
低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它仅仅代表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
赖程度。从本研究的结果看,正是这种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将网络交往
与心理健康联系起来。由此可见,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是网络交往与心
理健康关系的关键变量所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网络交往影响心理健康
的性质,而心理健康变量只有影响到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才能
导致网络交往行为的产生。因此,与前面的初步分析结果一致,网络交往与
心理健康的关系完全取决于交往主体个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尤其是交往主体
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
从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角度看,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性质取
决于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而不在于网络交往本身。同时也进
一步表明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并不是以研究者所划定的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的判断标准为界线,网络交往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简单二分的病理性
互联网使用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5 结论
5.1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网络交往总分与心理健康
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因素一、因素 11、
因素 12、因素三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以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也达到显
著性水平,因素 22、因素 32、因素四、因素 42、因素六与心理健康个别因
子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

15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2 不同网络交往模式对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的影响。
5.3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但并不是二者
的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健康是人口学变量、
互联网使用变量和网络交往个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人际关
系知觉)直接实现的。网络交往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人口学
变量和互联网使用变量,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作用是通过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间接实现的。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即对
互联网的心理依赖)是关键变量。
5.4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
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虽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但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并不是以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的判断标准为界线。网络交往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简单二分的病理性使
用和非病理性使用。

参考文献
1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 — — Time to be taken seriously?Addiction
Research,2000,8(5):413-418
2Lewis,J.A.The addictive process.In:J.A.Lewis(Eds).Addictions:concepts and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Gaithersburg, MD:An Aspen Publication,1994:3-9
3 白 羽 , 樊 富 珉 . 大 学 生 网 络 依 赖 测 量 工 具 的 修 订 与 应 用 [J]. 心 理 发 展 与 教
育,2005,21(4):99-104
4Caplan,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5):553-575
5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13-29
6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 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7Modayil,M.V.,Thompson,A.H.,Varnhagen,S. & Wilson,D.S.Internet users, prio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ifficulti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6):585-590
8Sanders,C.E.,Field,T.M.,Diego,M.,etal.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2000,35:237-241.
9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8
10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21

15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1Gross,E.F.,Juvonen,J. & Gable,S.L.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75-90
12Hamburger,Y.A.,Wainapel,G. & Fox,S.“On the intere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25-128
13Weiser,E.B.The function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y
consequenc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6):723-743
14Caplan,S.E.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30(6):625-648
15Shih-Ming Li,Teng-Ming Chung.Internet func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ve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x:x-x
16 徐梅,张锋,朱海燕.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10(3):8-11
17Young,K.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6
18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19Hall,S. & Parsons,J.Internet addiction:college students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ournal of Mental Counseling,2001,23(4):312-327
20 李宏利.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36
21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0
22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4
23Caplan,S.E.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30(6):625-648
24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13-29

四、研究四——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1 引言
网络交往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实质上也属于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
问题范畴,因此,本研究作为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进一步佐证。
互联网从其诞生时,研究者和一些社会批评家就对其是在提高还是在降
低人们的社会生活参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Kraut 等人(1998)对 73 个家庭
的 169 名被试进行了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被试上网的最初一两年内,网

15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络交往导致他们社会卷入的减少和心理幸福感的降低,同时还会导致他们孤
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1]。我国学者崔丽娟等(2003)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
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疏离感[2]。总之,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对大学生来
说,互联网的使用是他们适应和应对其所面临的巨大的社会性发展方法之
一,但缺乏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仅有线上交流的社会经验)和缺乏统一性的
构成(网上的匿名身份)是阻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两个主要缺点[3]。
但有人提出了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网络交往不仅不会降低人们的社会
参与,反而会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克服现实交往的压力、提高人们的交往
技能、产生社会归属、获得社会支持等。Spears 等人(2002)认为,持网络
交往具有一系列有害的社会效应的判断是不成熟的。尤其是,最近的研究结
果表明网络交往对使用者社会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提高或降低的关系,而
存在一些中介因素的影响,如:性格的内外向[4]。Kraut 等人(2002)在后
来的研究中,也修改了以前提出的互联网使用对社会性发展有害的观点。他
们通过对以前研究被试中的 208 名被试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互联网使
用的消极效应消失了。同时,他们还对 1998 年~1999 年的 406 名新计算机
购买者进行研究,这些被试通常体验到的是互联网使用对沟通、社会卷入以
及心理幸福的积极效应。然而,与“富者更富” (richer get richer)模型一致,
对于性格外向者以及具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互联网使用有较好的结果;而
对于性格内向者和具有较少社会支持的人,互联网使用具有更坏的结果。即
那些已经拥有更多社交技巧的人(即外向者)比那些较少社交技巧的人(即
内向者)能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会见新人,并具有有益的社会交往[5]。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网络交往到底对大学生的社会性
发展有何影响?网络交往对社会性发展的哪些方面有影响?是促进还是阻
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是否影响其社会性发展?如果有影响,那么怎样影
响?
2.2 研究假设
本研究包含以下两个假设:
①网络交往只是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个别方面,而不是影响社会性
发展的所有方面;
②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只是作为一个变量出现,大学生
社会性的发展是网络交往和其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3 研究方法

15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3.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成都、长春、温州的 600 名大学生。
被试来源于 4 个城市的 7 所大学,共获得有效被试 563 人。其中首都师范大
学 179 人(31.8%),四川教育学院 70 人(12.4%),四川大学 80 人(14.2%),
吉林大学 77 人(13.7%) ,长春中医学院 39 人(6.9%),长春税务学院 28
人(5.0%),温州师范学院 90 人(16.0%)。被试详细情况见表 5.1。
表 5.1 被试详细情况一览表
性 别 年 级 生 源 学 科
男 女 一 二 三 四 城市 乡镇 农村 文科 理科
北京 67 112 44 52 52 31 125 42 12 126 53
成都 71 79 51 9 64 25 52 63 35 68 82
长春 70 72 41 78 20 2 86 36 20 103 39
温州 38 54 14 10 30 38 12 54 26 34 58
合计 246 317 150 149 166 96 275 195 93 331 232
% 43.7 56.3 26.6 26.5 29.5 17.1 48.8 34.6 16.5 58.8 41.2
缺失 0 2 0 0
2.3.2 研究工具
一是研究者本人编制的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同
研究二、三)。
二是研究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三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定。选取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三个项目——社
会支持、孤独、人际信任,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
体的量表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见附录六]、孤独量表(UCLA)[见
附录七]和人际信任量表(ITS)[见附录八]。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 1986 年编制,并于 1990 年进行修订。该量
表由 10 个题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
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两个月重测总分一致性 r=0.92,
各条目的一致性 r1-10 在 0.89~0.94 之间,表明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该量
表能较好的预测身心健康,即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因为本研究的对象是大
学生,所以对个别题目的文字作了一定修改,使之适合大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将第 4 题的“同事”改为“同学”,第五题的“夫妻”改为“恋人”,同时
删除“儿女”一栏,第六七题的“配偶”改为“恋人”, “单位”改为“就读
学校”。
孤独量表是 Russell 于 1978 年最先编制,并于 1980 年和 1988 年进行了
修订。本研究使用的是 1988 年修订后的第三版,由 20 道题目组成,采用四
级评分:1=从不,2=很少,3=有时,4=一直,其中 9 道题目为反向记分。
最后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表示孤独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较好的
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平均为 0.92,重测信度为 0.73)和效度(区分效度) 。
人际信任量表主要测验被试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或书面)陈述

15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之可靠性的估计,共有 25 个项目,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
及不同社会角色。本量表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1 分为完全同意,2 分为部
分同意,3 分为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 分为部分不同意,5 分为完全不同意。
故量表总分从 25 分(信赖程度最低)至 125 分(信赖程度最高)。该量表的
分半信度为 0.76,间隔 3 个月的重测信度为 0.68,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区
分效度。该量表的优点是同时强调了信任这个术语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
因子分析发现该量表有两个因子,其一是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其
二是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
四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同研究一、二、三)。
2.3.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for window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的分析方法
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相关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网络交往对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一般网络
交往者)的社会性发展是否有影响,所以首先根据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结
果剔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 47 人,其余 516 人属于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
以下研究结果除 3.3 外,其它都是以一般互联网使用者为对象进行的分析。

表 4.2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客观社会 主观社会 对支持的
人际信任 社会支持 孤独
支持 支持 利用度
因素一 .106* -.093* -.096* -.007 -.151** .190**
因素二 -.084 .078 .054 .096* -.006 -.011
因素三 .071 -.048 -.027 -.016 -.082 .206**
因素四 .037 .033 -.002 .058 -.006 .087*
因素五 .103* .103* .095* .075 .059 -.027
因素六 .091* -.112* -.118** -.063 -.078 .099*
总分 .059 .002 -.012 .050 -.071 .143**
注:*p<.05,**p<.01(下同)

表 4.2 是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
出,总体上,网络交往总分与孤独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r=0.143,p<0.01),
而与其它社会性发展特征的相关不显著。网络交往六个因素的因素一与人际
信任(r=0.106,p<0.05)、社会支持(r=-0.093,p<0.05)、客观社会支持
(r=-0.096,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r=-0.151,p<0.01)、孤独(r=0.190,
p<0.01)显著相关,因素二与主观社会支持(r=0.096,p<0.05)显著相关,
因素三与孤独(r=0.206,p<0.01)显著相关,因素四与孤独(r=0.087,p<0.05)

15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显著相关,因素五与人际信任(r=0.103,p<0.05)、社会支持(r=0.103,p<0.05)、
客观社会支持(r=0.095,p<0.05)显著相关,因素六与人际信任(r=0.091,
p<0.05)、社会支持(r=-0.112,p<0.05)、客观社会支持(r=-0.118,p<0.01)、
孤独(r=0.099,p<0.05)显著相关。这一结果表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
性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只是与社会性发展的个别方面存在显著的相关,而
不是和社会性发展的所有方面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且,网络交往与社会性发
展的相关因社会性不同项目而具有不同的性质。从孤独看,网络交往除因素
二(网络社会知觉)、因素五(网络交往信息沟通)与其负相关外,其它均
为正相关;从人际信任看,只有因素二(网络社会知觉)与其负相关,其它
均为正相关;从社会支持看,因素一(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因素三(网络
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六(网络交往休闲娱乐)与其负相关,其
它均为正相关。但从这些结果中并不能得出孤独是网络交往的结果的结论。

3.2 高、低网络交往组社会性发展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探索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将网络交
往总分由高到低排列,选取前后 27%的被试组成高网络交往组和低网络交往
组,比较两组在社会性发展各个项目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 4.3
高、低网络交往组社会性发展差异的比较(M±SD)
高网络交往组 低网络交往组
t Sig.
(n=139) (n=139)
人际信任 79.216±9.052 78.014±9.260 1.094 .275
社会支持总分 36.741±5.459 36.619±5.807 .181 .857
客观支持 8.374±2.348 8.432±2.130 -.214 .831
主观支持 20.871±3.316 20.345±3.400 1.304 .193
对支持的利用度 7.496±1.912 7.842±1.843 -1.533 .126
孤独 44.079±7.927 40.914±9.019 3.108 .002
表 4.3 是高、低网络交往组社会性发展的比较,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高、低网络交往组只在孤独一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108,p=0.002),高
网络交往组的孤独得分显著高于低网络交往组,表明网络交往程度高可能导
致更多的孤独。

3.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社会性发展的比较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而对人造成非常不利的
影响,包括人的社会性发展,因此,本研究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
性互联网使用组的社会性发展进行比较。
表 4.4 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社会性发展的比
较,表中数据显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只在孤独
一项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4.110,p=0.000),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孤独
得分显著高于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
15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4.4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社会性发展差异的比较(M±SD)
病理性互联网使 非病理性互联网
t Sig.
用组(n=47) 使用组(n=516)
人际信任 81.255±9.843 78.758±8.734 1.856 .064
社会支持 35.511±6.028 36.733±5.574 -1.429 .154
客观社会支持 8.255±2.930 8.510±2.196 -.580 .564
主观社会支持 19.723±3.418 20.583±3.418 -1.651 .099
对支持的利用度 7.532±1.909 7.640±1.874 -.376 .707
孤独 46.043±5.938 42.155±8.637 4.110 .000

3.4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孤独的影响
从前面的多角度分析过程中发现,网络交往与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项目—
—孤独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与其它项目的关系不显著。也就是说,网络交往
可能导致了孤独。但是,应该说,孤独与社会性发展的其它项目存在紧密的
联系,社会性发展的其它项目也可能影响孤独。
表 4.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各项目之间的相关
人际信 社会支 客观支 主观支 对支持的
任 持总分 持 持 利用度
社会支持总分 -.085
客观支持 -.070 .710**
主观支持 .007 .853** .386**
对支持的利用度 -.183** .588** .234** .260**
孤独 .169** -.504** -.317** -.418** -.366**
表 4.5 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各项目之间的相关,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社会性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尤其是
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与孤独的相关非常显著(p<0.01)。总体上,人际信
任和孤独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负相关。由此可以推测,孤独最能够体现
一个人的社会性发展,但孤独是否是网络交往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表 4.6
大学生孤独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变量 Beta t Sig. 累计 R2
社会支持总分 -.486 -13.117 .000 .253
网上自我暴露 .145 3.761 .000 .286
四年级 -.110 -2.991 .003 .300
人际信任 .106 2.865 .004 .312
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 .080 2.054 .041 .318
表 4.6 是大学生孤独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社会支持总分、网
上自我暴露、四年级、人际信任、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五个变量进入回归
模型,可解释 31.8%的变异。网络交往因素只有网上自我暴露和网络交往消
极生理结果进入回归模型。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孤独的因素包

15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括人口学因素(四年级)、网络交往因素(网上自我暴露和网络交往消极生
理结果)和社会性发展因素(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由此可见,孤独是多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将孤独完全归因于网络交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4 分析与讨论
4.1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相关
本研究选择社会性发展的三个项目——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孤独,探
究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网络交往与大学生
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并不是涉及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而是与社会性发展的
个别方面存在显著的相关。在本研究中,网络交往与大学生孤独的相关达到
显著性水平,而网络交往不同因素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项目间具有不同性质
的相关。
国内外网络交往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涉及内容繁杂,且经常把社会
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混在一起研究,如 Kraut 等人(1998)的研究涉及社会卷
入(social involvement)和心理健康(抑郁、孤独)[6],Mckenna 等人(2000)
的研究侧重网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对现实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影响[7],
崔丽娟等人(2003)的研究涉及他人信任感、主观幸福感、社会疏离感[8]。
因为选择的社会性发展项目不同,因而所得结论并不一致。
以往研究根据理论推测提出,网络交往会导致人际信任危机[9-10],但本
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交往与人际信任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这一研究结果与崔丽娟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一致[11]。由此可以推知,个
体并非是因为对他人和社会缺乏信任才对互联网上的人际交往产生喜爱和
依赖,而网络交往也并不会影响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感。
而且,从本研究的结果中还发现,网络交往程度高的被试甚至达到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判断标准的被试的人际信任得分略高于网络交往程度低的被试和
没有达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判断标准的被试(没有达到显著性) 。虽然不能
据此得出网络交往有助于人际信任,但我们可以推测,网络交往过程中建立
的对他人的知觉能力可能会迁移到现实交往,这一推测有待于后续研究。
网络交往与社会支持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 Swickert
等人(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12],但与 Shaw 等人(2002)的研究得出网络
交往提高了社会支持感不一致[13]。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
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
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4]。从理论
上分析,网络交往对发展和保持社会情感联系具有促进作用,因为网络交往
提供了和兴趣相投的人相遇和互动的机会。具有共同兴趣的人能从共同的思
想中获得信息,并互相鼓励,相互支持。而且,通过网络交往能建立一种超
越年龄、外表、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能够提供

16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社会支持,增加个体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大学生
对网络交往的认识是比较理性的,他们即使需要获得社会支持,也很少寻求
网络社会支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只有少部分对互联网有较强心理依
赖的大学生才可能寻求网络社会支持。所以,对于一般网络交往者而言,网
络交往对他们的社会支持没有明显的作用。
在以往研究中,网络交往与孤独的关系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种观
点以 Kraut 等人(1998)的研究为代表,认为网络交往导致了孤独[15],因而
发出了“赛博空间的悲惨、孤独世界”、 “孤独的狂欢”等口号。而另一种观
点与之针锋相对,认为网络交往显著地降低了孤独,因而发出了捍卫互联网
的声音[16]。本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交往与孤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网络交
往得分高,孤独得分也高,意味着孤独感更强烈。由此可以推测,网络交往
导致了孤独感的增加,或者现实生活中孤独感高的人倾向于网络交往。孤独
可分为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虽然本研究没有区分是那种孤独,但两种孤独
和网络交往存在不同的关系。社会孤独是指由于缺少有意义的朋友关系或归
属于某个社团的感觉而导致的厌倦和边缘感,而情感孤独是指由于缺少亲密
关系而导致的空虚和不安感。Moody(2001)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孤独和情
感孤独与面对面的朋友网络显著负相关,而网络交往的频率与低水平的社会
孤独和高水平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17]。也就是说,在现实交往中,社会网
络越大,人越少体验到孤独,社会网络越小,人体验到的孤独就大。但在网
络交往中,网络交往的程度可以降低社会孤独的水平,而提高了情感的孤独。
这与网络交往虽然扩大了人们的人际交往范围,但要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相
对较难且少有关。而且,因素一(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因素三(网络交往
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四(网络交往认识) 、因素六(网络交往休闲娱
乐)和孤独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网络交往中体验到更多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
更多自我暴露、对网络交往认识更积极、更多休闲娱乐导致了更多孤独感的
产生,或者孤独的人更易感受到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更多自我暴露、对网
络交往认识更积极、同时出于休闲娱乐的网络交往动机。

4.2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孤独的影响
虽然本研究没有对网络交往与孤独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但相关分
析以及进一步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网络交往与孤独的关系非常密切,因
而网络交往可能影响孤独。通过对孤独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网络
交往的确是影响孤独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网络交往只是作为影响孤独的
一个因素出现的,所以完全将孤独归因于网络交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且,
希望通过网络交往减少孤独也是行不通的。
在本研究中,网络交往对孤独的影响主要通过网上自我暴露和网络交往
消极生理结果两个二级因素实现的,网上自我暴露和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

16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进入影响孤独的回归模型。网上自我暴露和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得分越高,孤
独得分越高,意味着孤独感越强烈。网上自我暴露测验的是网络交往过程中
交往主体的自我暴露程度,网上自我暴露得分高表明交往主体更多地和更彻
底地暴露自己,相应地在此过程中也能获得更积极的情感体验,交往主体可
以进入一种完全自我实现的状态。但正是因为网络交往过程中的这种更完
美、更理想的状态使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反差更大,所以当回到现实生活
中时,会感受到更多的失落、不如意,因而孤独感愈加强烈。网络交往消极
结果测验的是交往主体对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的意识程度,得分越高表示
交往主体越能够意识到网络交往的消极生理结果。由此可以推测,网络交往
过程中交往主体的身体状态体验影响交往主体的心理孤独感受水平。
同时影响大学生孤独的还有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年级变量,由此可以
推测,孤独感的产生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现实社会性发展的
其它项目。人际信任对孤独的影响是正向的,即人际信任得分高,孤独得分
也高,孤独感更强烈。可能的原因是人际信任高容易导致更多的挫折感和不
满感,因而导致更多的孤独感。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孤独得分越低,这一结
果提醒人们,扩大和提高社会支持是减少孤独的方法之一。年级对孤独的影
响是负向的,四年级大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最少,这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
逐渐适应以及人际关系的逐步建立是分不开的。

5 结论
5.1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总体相关不大,但与社会性发展的孤独
关系非常密切。网络交往不同因素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项目间具有不同性质
的相关。
5.2 网络交往对孤独的影响只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出现的,孤独是网络交
往和其它因素(人口学因素和社会性发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网络交
往对孤独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网上自我暴露和网络交往消极生理结果两个二
级因素实现的。

参考文献
1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2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3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47
4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16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Kraut,R.,Kiesler,S.,Boneva,B.,et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6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7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8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9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2-73
10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262
11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12Swickert,R.J.,Hittner,J.B.,Harris,J.L. & Herring,J.A.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and social suppor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13Shaw,L.H. & Gant,L.M.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loneliness,self-esteem,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57-171
14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70
15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16Shaw,L.H. & Gant,L.M.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loneliness,self-esteem,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57-171
17Moody,E.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93-401.

五、研究五——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研究

为了进一步验证网络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个案深
入访谈研究方法对一位女大学生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一位女大学生,我们叫她小奇(化名) ,22 岁,系温州师
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03 级心理健康专业学生。高瘦,眼睛高度近视。小奇
平时不太爱讲话,比较沉稳,给人感觉很聪明,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6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据了解,小奇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父母双在,且关系比较和谐。
小奇是家中的老大,和父母关系非常融洽,但较少回家,而且因为害怕父母
为自己担心,所以一般有什么事情,小奇也不愿意告诉父母。小奇还有一个
弟弟,姐弟俩关系也很好,但因为弟弟在外地,所以很少见面。小奇和同学
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所以大家的交往
尤其是深层次的交往机会不是很多。小奇有个男朋友(之前小奇也交过男朋
友),但男朋友不在温州,最近一段时间两个人有点矛盾,而且提到分手的
问题,只是还没有痛下决心。有一段时间,小奇经常在网上聊天谈论自己和
男朋友的关系问题,期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据其他同学反映,小奇拥有自己的电脑,可以方便地在寝室上网,所以
她上网很多,且主要是在网上聊天。每天回到寝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
脑,没课时往往整天挂在网上,希望有人和她聊天。小奇自己讲,如果有时
聊天不能尽兴,她会很不高兴,总觉得一整天都没有高兴的事情,非常沮丧,
希望晚上睡觉能在梦中聊天。还有,在等一个晚上没有人和她聊天马上就要
睡觉,这时有个人上线了,小奇则异常兴奋,说:“我今天晚上可以睡个安
稳觉了。”然后就坐在电脑前聊天,直到对方下线。小奇自己讲,如果同时
有几件事情需要完成时,包括上网聊天,那么优先满足的是上网聊天,其它
事情可以暂时放在一边。每次上网看到很多人在线,即使不聊天也会感到很
高兴。所以在征得小奇的同意后,本研究选择她为个案深入访谈对象,但在
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对她的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进行测验。

2 研究工具
一是自编网络交往访谈提纲[见附录十]。内容涉及研究对象的背景资
料、网络交往基本状况、网络交往动机和目的、网络交往的心理体验、对网
络交往的认识、对网络交往和心理健康关系的体验等。
二是研究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以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同
研究二、三、四)。
三是心理健康测验(SCL-90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同研究三)和社会性
发展评定(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孤独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同研究四)。
四是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 16PF)[见附录九]。16PF 系美国
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是国际上颇有影响
的人格测验之一,也是我国人格测量的常用测验之一。本研究使用的是 1993
年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戴忠恒、祝蓓里主修的版本,其信度(重测信度平均为
0.61)和效度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该量表共有 187 个项目,通过对问
题的回答,可测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
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
性、紧张性 16 种根源特质,这 16 种特质代表人格的各个方面,能比较全面

16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衡量一个人的人格结构。

3 研究程序
首先进行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以及人格共六个测
验,因为项目数较多,所以根据被试的要求分成三个阶段进行,中间时间间
隔比较灵活。其次,深入访谈。在征得被试的配合后,和被试约好时间,于
2005 年 11 月 9 日星期三的下午在教师休息室进行。

4 研究结果
4.1 个案的网络交往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结果
小奇的网络交往测验总分为 157 分,满分为 245 分,属于比较偏高的程
度;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分数为 6 分,根据判断标准,大于或等于 5 分的
即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这一结果和平时对小奇的观察基本一致。

4.2 个案的心理健康状况
小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使用 SCL-90 临床症状自评测验,其总分为
288,总均分为 3.20,阳性项目数为 84 个,阳性项目均分为 3.36。具体到各
个因子,躯体化为 2.08,强迫症状为 3.80,人际关系敏感为 3.22,抑郁为
4.23,焦虑为 3.00,敌对为 3.67,恐怖为 2.14,偏执为 3.33,精神病性为 3.30,
其它为 3.00。图 5.1 是小奇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剖析图。

图 5.1 个案心理健康(SCL-90)测验结果剖析图

从图 5.1 可以看出,小奇的心理健康 10 个因子中有 8 个的得分等于或


高于 3 分,尤其是抑郁因子得分最高,第二和第三为强迫因子和敌对因子。
抑郁反映的是临床上忧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

16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境是代表性症状,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的愿望、丧失活动力等
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叹、与忧郁相联系的其它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
强迫反映的是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
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行”
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敌对反映的是敌对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包
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暴发等各个方面。
在随机的聊天过程中,小奇自述自己心理有问题,自感抑郁症状明显,
且已经持续多年,她的母亲曾经建议去看心理医生,但始终没有真正进行过
心理治疗。在和一个也有抑郁症状的网友聊天时,两个人曾经就抑郁问题进
行过深入的意见交换。

4.3 个案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小奇的社会性发展状况一般,人际信任得分为 81 分,人际信任程度中
等偏高;社会支持总分为 39 分,其中客观支持 9 分,主观支持 20 分,对支
持的利用度 10 分。虽然主观支持分较高,但对支持的利用度不高。实际上,
这一结果折射出小奇的矛盾心态,人际的信任以及主观上感觉到的社会支持
较高,但事实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支持。或者说,小奇对周围人是怀有
很高的期望的,只不过真正满足的不是很多。与之紧密相连,小奇的孤独测
验的得分偏高(51 分),显示个案的孤独度高。

4.4 个案的人格特征

图 5.2 个案卡特尔 16PF 测验结果剖析图


(注:标准分 0,1,2,3,4,5,6,7,8,9 依统计约等于 2.3%,4.4%,9.2%,15.0%,
19.1%,19.1%,15.0%,9.2%,4.4%,2.3%之成人。)

16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5.2 是小奇的卡特尔 16PF 人格特征剖析图,总体上看,小奇的人格


最显著的特点是忧虑抑郁,烦恼自扰;性格内向,缄默、孤独、冷漠;畏怯
退缩,缺乏自信心;但有恒负责,做事尽职;比较精明能干,自立性强,比
较果断。
卡特尔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
是特质,特质是从行为推出的人格结构成分,它表现出特征化的或相当一致
的行为属性。卡特尔 16PF 测出的是一个人的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就是那些
可以进行“活的组合”的测量单位,它是一种神经心理的结构,尽管不是具
体可见的,但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根源特质决定表面特质。而
且,心理学的研究早以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征有关。小
奇的忧虑、内向以及不敢为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抑郁、孤独、
强迫、敌对的心理健康状态。

4.5 个案的深入访谈分析
下面是深入访谈记录:
问:你上网有多长时间了(你的网龄有多大了)?
答:五年半,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了。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的?最初进行网络交往有
什么特殊理由吗?是什么?
答:2000 年 7 月开始网上人际交往的,上网最开始就是聊天,不会别
的。2000 年初,亲戚帮我申请了一个 QQ 号,教我怎么上网,但一直没用过,
直到 2000 年 7 月,和男朋友分手,想找人诉说,也想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
式,转移一下注意力,就开始使用 QQ 聊天了。
问:你经常使用的网络交往形式有哪些?最喜欢用哪种形式?为什么?
答:经常使用的是聊天、群聊、电子邮件、网络游戏、BBS。用得最多
的就是聊天,曾经也是我最喜欢的网络交往方式,那个时候充满好奇,想去
了解一个陌生人,想建立起和陌生人的好的交往。而且,最开始上网的人,
交流还是比较真诚的。但现在,利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真诚交往的人相对
少了,所以现在谈不上最喜欢了,现在最喜欢电子邮件吧,但聊天使用率还
是很高的,类似于想戒还戒不掉,又没有什么意思的那种,也就是我尽管觉
得聊天没有多大意思,但没有它还是不行。
问:你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有多长?其中大约多少时间是在网上与人交
往?
答:没事儿的时候可以上五六个小时,有事儿的时候也要上一两个小时。
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是用于网上交往。
问:经常和你聊天的人有多少?其中多少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多少人
是在网下认识的?你知道他们的性别吗?是异性朋友多还是同性朋友多?

16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答:和我聊过天的很多,最起码有五六十以上,但到现在还在聊的可能
有十六七个吧,其中一半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一半是同学或亲戚朋友。我基
本知道和我聊天的人的性别,网下认识的朋友不必说,网上认识的朋友交往
时间长了,大家也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的。和我聊天的异性朋友多,而且,
我知道,在网上聊天,男性和男性聊天的多,但女性和女性聊天的不多,而
女性和男性聊天的多。女性兴趣爱好比较少,主要是情感问题,且在现实中
就能找到同性朋友的倾听,不一定上网寻求,而和男性的聊天能够从异性的
理解、支持中获得满足;而男性的兴趣爱好广泛,上网也主要是为了满足自
己的兴趣爱好,网络空间能够很容易的满足志同道合的需要。
问:通常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与网上认识的朋友聊天?聊天的话题以什么
话题居多?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与网下认识的人聊天?聊天话题以什么居
多?
答:无聊的时候和有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找网上的朋友聊天,一
方面是消磨时间,放松自己,获得安慰和交往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是获得帮
助,听听别人的建议和劝告。聊天以爱情、情感的话题居多,有的时候也有
日常生活。还有,在网下朋友都有自己的事情,找也找不到时,我就和网上
认识的朋友聊天,网上很容易找到和我一样没事可干,无聊的人。
有愁事需要解决,有好事需要分享,有信息需要交流,朋友需要帮助的
时候,会和网下认识的人聊天。话题以日常生活,爱情,就业,考学之类的
居多。
问: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和网上认识的朋友聊天还是和网下认识的朋
友聊天?为什么?
答:其实两者无可比性,就是两类不同的聊天,就象一个是现实,一个
是虚拟,虚拟差不多相当于人的理想。两种都是需要,是人的不同的需要,
不管你是否喜欢。
问:你觉得网上认识的朋友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答:网上认识的朋友和现实中朋友的最大不同就是没有利害冲突,交往
比较自由,选择性比较大,聊得来就聊,聊不来就删了。现实中,还会有很
多束缚的东西,象利益啊,面子之类的。网上的朋友我觉得从内心的角度来
讲更真实,可以把现实中需要遮掩或比较极端的一面表现出来。
问:你和网友的关系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仅仅停留在网上,还是已
经延伸到网下交往?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吗(如打电话,交换照片等)?
答: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我们还想知道
对方更多的信息,所以交往时间长了,彼此印象不错时,我们通电话、信件
往来、交换照片、见面,这些都有。交往得好的,大多都会延伸到网下。
问:你认为网络交往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答: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没有利害冲突,人不是因为利益而走到一起的,

16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样就会比较真诚,帮你分析问题的时候会比较客观,而且,敢说真话。
问:你希望从网络交往中获得什么东西吗(物质的或精神的)?这些东
西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能获得?如果不能获得是为什么?(如果能获得,那
么为什么你选择网络交往呢?)
答:想从网络中获得精神性的东西,象好朋友的这种情感,铁哥们儿的
这种情感,共患难的朋友的情感等。现实生活中这种情感能获得一部分,象
好朋友的。但象铁哥们儿这种,共患难这种就不太容易,因为受到很多因素
制约。好朋友的那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网络交往的时间久了,象我有的网
络认识的朋友,已经交往了四五年,应该说已经成了现实中的好朋友,所以
聊天的方式等,也和最初认识的时候不一样,已经从好奇到真的关爱了。
问: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生活有些不满足?具体说说有哪些不满足
(自己的和他人的)?你感觉这些不满足是否是促使你网络交往的重要原
因?
答:我对现实有不满足,主要是情感上的不满足。情感上不满足的时候,
首先是需要找人倾诉,找人帮忙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其次也想通过网络交往
中有朋友帮助来获得一点自信。现实交往失败的时候,会打击自信心。这是
网络交往的原因。在我满足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上网聊天的。
问:通过网络交往后,你的所有需要是否都获得了满足?是否有轻松愉
悦感?这种感觉一般能持续多长时间?
答:网络交往差不多能满足我的所有需要,但不能解决我所有问题,需
要是一种暂时的心理体验,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暂时的满足,但问题不一样,
还要靠现实中的自己来解决。网络交往一半的时候能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
觉,另一半的时候也会觉得就是消磨和浪费了时间,过后会后悔,尤其是耽
误了正事没做的时候。轻松愉快的感觉不一定持续多久,主要看交往质量和
当时的心情。
问:你感觉自己的心理健康吗?你的网上聊天行为是否和它有一定关
系?
答:不健康,我一直觉得自己有抑郁症,我对照抑郁症的判断标准,觉
得自己很符合,但网上聊天行为和抑郁是否直接有关系,我还不能肯定。不
过,可能潜意识还是有点作用吧。
问:在网上与人交往你始终都能感到满意、愉快吗?在什么时候感到比
较沮丧?
答:不总是满意的。有的时候和朋友也聊不出什么,有的时候,还会受
到陌生人的骚扰,无理取闹等,很影响心情。自己想从网络中获得什么,却
得不到的时候,会沮丧,这和现实中的情况可能比较相似。
问:你认为网络交往真的能帮助你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吗?为什么?
答:网络交往能帮助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对我来说,主要是感情问题。

16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比方说,我和男朋友有了矛盾,但又不知道男朋友心里的想法的时候,我可
以到网上了解别的男性的想法,询问他们解决办法,但现实中,我找不到这
样的人。又比如,我现在加入的茶群和健身群等,其实,都是现实的一个延
伸,搞得很好,规模也大,经常举办活动,参与的人很多,通过这种形式,
可以认识很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大家都很满足。这种形式,应该说现实
问题主是通过网络来解决的。
网络交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虚拟的,是和现实完全相对的,也就是
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在网上能表现出来,如性格内向的人在网上如鱼得水;另
一部分则是现实的延伸,也就是网上的东西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就像茶
群。第一种可以某种程度地帮助缓解现实问题,第二种形式可以直接解决现
实问题。
问:现实生活中你有多少知心朋友?你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系吗?
答:现实中有六七个知心朋友吧,经常联系,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
问:你感觉网络交往是否对你的现实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主要是
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具体说说有哪些影响?
答:我感觉网络交往对现实有一定的影响,从我来看,消极影响主要是
浪费了大量时间,有的时候耽误了现实中应该干的事情。和现实交往一样,
网络交往需要适度,过度了就会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和现实中
的人的性格是有关的,如果现实中意志力坚强一点,我想网络的正面影响还
是大的,如果现实中意志力薄弱,无所事事,网络交往肯定是负面影响多。
不过没有网络交往的话,也会有其它方式的不良习惯,主要在于个人,网络
交往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用网络交往的人。我觉得对我来讲,网络交往还
是有点好处的,可以学习别人的交往方式、人生态度,尤其是和年龄大的人。
以前我不太喜欢人际交往,但现在有了交往的欲望。
问:从你的切身体会来看,你对网络交往总体的看法是什么?
答:网络象一面镜子,是现实的写照,只不过,有的时候照出来的是正
面的,是现实的延伸,有的时候照出来的是负面的,是对现实的一种补充。
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对现实的反映。网络和现实中的东西一样,
就看你怎么用它,无所谓好坏。

5 分析与讨论
从访谈过程能够明显感觉到,小奇属于比较典型的网络交往者,而且前
面测验也表明她是一个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研究三得
出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对网络交往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从个案的角度关注小
奇的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首先是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影响。心理健康测验显示小奇的心理健康
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以抑郁、强迫和敌对最严重。而人格测验也显示,小

17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奇的忧虑、内向以及不敢为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抑郁、孤独、
强迫、敌对的心理健康状态。具体到网络交往,在深入访谈发现,小奇的网
络交往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并不是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只是起潜意识
奠基的作用,而现实性的情感生活的不满足不仅激发了心理健康问题,而且
直接导致了网络交往行为的产生。小奇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她
网络交往行为的产生。小奇网络交往的动因,第一次是因为和男朋友分手,
想找人诉说,想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移注意力,而这时刚好有网络交
往这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所以顺理成章就有了网络交往行为。由此可以推
测,如果当时没有网络交往的话,那么小奇也会选择其它方式。以后的网络
交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尤其是感情上的不满足。用小奇的话说,“在
我满足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上网聊天的。”男朋友在外地,小
奇不仅不能获得恋人的全天候的关怀和爱恋,而且两个人有了矛盾也不能及
时地沟通解决。虽然有几个知心朋友,但也因为大家有各自的事情而不能得
到深切的关怀。而且,即使朋友的关怀也无法代替热恋中的恋人的感情滋养。
但是,从深入访谈发现,除心理健康因素外,影响小奇网络交往的还有
其它因素。一是网络交往及网上人际关系的优点是吸引小奇网络交往的重要
因素。小奇谈到网络交往及网上人际关系的优点包括:真诚,自由,无利害
冲突,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能够获得铁哥们的情感和帮助等。二是人格特
征。虽然在人格测验中并没有发现小奇的意志力不坚强(自律性得分为 5),
但小奇属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表明她自我控制能力是欠缺的。小奇自己也
承认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强,典型的表现就是她很清楚网络交往对自己的消
极影响,耽误了该做的正事,但就是不能停止上网聊天。就像小奇说的主要
是意志力不坚强,这种人格特点奠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基调。也就是说,
即使没有网络交往,意志力不坚强也会表现在其它活动中,网络交往只是一
个人人格特点表现的一种行为方式而已。
其次,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小奇对网络交往结果的主要体验是,
网络交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
存在的问题。网络交往的无利害冲突、敢讲真话,网络人际关系的真诚、关
爱等只能使心理状态不是很好的小奇暂时摆脱烦恼困扰,得到一定程度的放
松,也把自己压抑的心理暴露出来,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但这种放松的快
感持续时间并不长,聊天过后的小奇仍然会感到空虚、无聊,更重要的是现
实的心理烦恼并没有真正解决,情感的需求并没有获得真正满足。这种空虚、
无聊、不满足加上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又推动小奇继续下次的网上聊天。由
此可见,网络空间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尽管是现实空间的延伸,但人永
远不能脱离现实,人的一切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网络交往
的人只是把它当作暂时缓解不良情绪的一种途径,事实上也只能起到缓解症
状的作用。而且,小奇还谈到,网络交往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用网络交往

17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的人;网络和现实中的东西一样,就看你怎么用它,无所谓好坏。这说明网
络只是一种媒介,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取决于网络交往主体。这一结论
和研究三所得结论一致。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交往是心理社会健
康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网络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心理社会健
康。在心理健康与网络交往的中间,网络交往和网上人际关系的优点在一定
程度上强化或刺激网络交往行为,而行为表现又受到人格特征的制约。网络
交往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情感需要获得了暂时的满足,二是情感需
要还没有获得满足。前者只是一种暂时性心理状态,它反过来会在一定程度
上强化网络交往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又会被不满足所代替,实际上
还是情感需要的不满足,这时又是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加上其它因素的作用,
又会开始下一次的网络交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处于这个
系统中心的网络交往只是扮演一种媒介的作用,至于这一媒介能否发挥一定
的心理健康作用,则与媒介本身没有关系,完全依赖于交往主体个人的心理
行为特点。可能对某个人而言,它是有益的,而对另一个人而言,它是有害
的。
本研究运用个案深入访谈研究,比较清楚地勾画出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
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根据深入访谈结果,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见图 5.3]:

网络交往及网上
人际关系的优点 人格特征
需要的暂
时满足
心理健康(情
网络交往 需要的不
感需要)
满足

图 5.3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6 结论
5.1 网络交往是心理社会健康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现实性
的心理社会健康;
5.2 网络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社会健康,影响的性质取决于交往主
体个人的心理行为特点。

17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六、研究六——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1 引言
一个人的交往倾向和交往行为与人格特质是紧密相连的,在心理学上,
最先将人格与交往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是人际互补理论。交往不仅是人及人
格赖以形成的基础,也是判断人格或精神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一
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自然也与人格特质存在密切关系,Peris 等人
(2002)甚至把研究互联网使用者的人格作为研究网络人际关系的关键[1]。
文献中关于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相关的研究很多,但目前对网络交往与
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所得结论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者认为可以用人格特质预
测网络交往[2-4],即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人倾向于网络交往,而一些研究者
认为网络交往导致了人格的变异[5-6],还有研究者认为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
并没有关系[7]。本研究认为,人格特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基本特点,对网络交往具有一
定的预测作用。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探索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人格特质是否相关以及人格特质如何预测网
络交往。
2.2 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核心假设是: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人格特质具有显著的相关,
但人格特质对网络交往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兰州、长春、温州的 600 名大学生。被试
来源于 4 个城市的 5 所大学,共获得有效被试 508 人。其中华东师范大学
182 人(35.8 %),西北师范大学 143 人(28.1%),吉林大学 35 人(6.9%),
长春中医学院 45 人(8.9%),温州师范学院 103 人(20.3%),被试详细情
况见表 6.1。在实际统计分析时,因为个别被试数据不全,所以最终参与统
计分析的人数为 499 人。
表 6.1 被试详细情况一览表
性 别 年 级 学 科 城 乡
男 女 一 二 三 四 文科 理科 城市 乡镇 农村
上海 63 119 55 53 45 29 141 41 131 38 13
兰州 95 39 52 16 33 41 51 81 49 41 53
长春 33 47 0 75 5 0 0 80 43 15 22
温州 35 68 41 36 10 16 64 39 14 59 30
合计 226 273 148 180 93 86 256 241 237 153 118
% 44.5 53.7 29.1 35.4 18.3 16.9 50.4 47.4 46.7 30.1 23.2
缺失 9 1 11 0

17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3.2 研究工具
一是研究者本人编制的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同
研究二、三、四、五)。
二是研究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三是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 16PF)(同研究五)。
2.3.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for window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的分析方法
有描述统计、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人格特质差异的多角度比较
在研究二中发现,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学科等的差
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人格特质有关。所以本研究首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进
行性别、年级以及高、低网络交往组之间的比较。

3.1.1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比较
表 6.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比较(M±SD)
男(n=226) 女(n=273) t Sig.
乐群性 5.354±1.986 5.795±1.926 -2.510 .012
聪慧性 5.137±2.130 5.916±1.909 -4.259 .000
稳定性 5.199±1.867 5.315±1.852 -.693 .488
恃强性 4.876±1.953 4.615±2.023 1.456 .146
兴奋性 5.434±2.097 5.571±2.162 -.718 .473
有恒性 5.257±1.624 5.524±1.672 -1.800 .072
敢为性 5.602±1.853 5.341±2.007 1.509 .132
敏感性 5.770±1.617 5.667±1.568 .722 .471
怀疑性 5.438±1.496 4.908±1.726 3.621 .000
幻想性 5.624±1.873 5.590±1.787 .208 .835
世故性 5.726±1.732 5.213±1.767 3.258 .001
忧虑性 6.597±1.974 6.099±1.753 2.953 .003
实验性 4.513±1.642 4.308±1.755 1.341 .181
独立性 4.620±1.717 4.700±1.731 -.517 .606
自律性 5.735±1.512 5.539±1.807 1.320 .188
紧张性 6.071±1.880 5.685±1.783 2.348 .019
表 6.2 是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比较,表中数据显示,大学生在乐
群性(t=-2.510,p=0.012)、聪慧性(t=-4.259,p=0.000)、怀疑性(t=3.621,
p=0.000)、世故性(t=3.258,p=0.001)、忧虑性(t=2.953,p=0.003)、紧张
性(t=2.348,p=0.019)等多种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
的乐群性、聪慧性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而男大学生的怀疑性、世故性、忧虑
性、紧张性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表明女大学生外向、乐观、聪明、富有才识,

17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男大学生怀疑、刚愎、固执已见、精明能干、世故、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紧张困扰。
3.1.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年级差异比较
表 6.3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年级描述统计
一(n=147) 二(n=180) 三(n=89) 四(n=83)
乐群性 5.088±1.926 5.756±1.854 5.955±2.126 5.759±1.942
聪慧性 5.599±1.868 5.522±1.959 6.124±2.463 4.988±1.916
稳定性 5.116±1.706 4.994±1.777 5.843±1.977 5.482±2.020
恃强性 4.333±2.065 4.833±1.948 5.011±2.042 4.928±1.833
兴奋性 5.361±2.278 5.583±2.095 5.753±2.170 5.349±1.890
有恒性 5.259±1.588 5.461±1.590 5.449±1.865 5.482±1.677
敢为性 5.361±2.027 5.283±1.792 5.674±2.120 5.783±1.868
敏感性 5.510±1.653 5.811±1.567 5.899±1.638 5.663±1.451
怀疑性 4.952±1.590 5.289±1.643 5.011±1.627 5.337±1.748
幻想性 5.857±1.986 5.589±1.664 5.596±1.929 5.205±1.695
世故性 5.163±1.884 5.600±1.622 5.584±1.783 5.458±1.817
忧虑性 6.306±1.831 6.522±1.619 5.697±2.047 6.602±2.118
实验性 4.619±1.803 4.139±1.637 4.483±1.553 4.494±1.790
独立性 4.619±1.661 4.517±1.629 5.090±1.929 4.602±1.760
自律性 5.619±1.841 5.550±1.645 5.753±1.687 5.675±1.458
紧张性 5.816±1.716 6.011±1.678 5.640±2.030 5.843±2.133

表 6.4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年级差异分差分析(ANOVA)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性
乐群性 组间 56.133 3 18.711 4.969 .002
组内 1864.096 495 3.766
总和 1920.228 498
聪慧性 组间 55.902 3 18.634 4.542 .004
组内 2030.859 495 4.103
总和 2086.762 498
稳定性 组间 50.060 3 16.687 4.950 .002
组内 1668.549 495 3.371
总和 1718.609 498
恃强性 组间 35.329 3 11.776 2.998 .030
组内 1944.222 495 3.928
总和 1979.551 498
兴奋性 组间 11.639 3 3.880 .853 .465
组内 2251.070 495 4.548
总和 2262.709 498
有恒性 组间 4.386 3 1.462 .533 .660
组内 1357.650 495 2.743
总和 1362.036 498
敢为性 组间 19.820 3 6.607 1.762 .154

17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组内 1856.088 495 3.750


总和 1875.908 498
敏感性 组间 11.063 3 3.688 1.464 .224
组内 1246.957 495 2.519
总和 1258.020 498
怀疑性 组间 13.839 3 4.613 1.710 .164
组内 1335.187 495 2.697
总和 1349.026 498
幻想性 组间 22.692 3 7.564 2.291 .077
组内 1634.534 495 3.302
总和 1657.226 498
世故性 组间 17.732 3 5.911 1.901 .129
组内 1539.502 495 3.110
总和 1557.234 498
忧虑性 组间 48.583 3 16.194 4.730 .003
组内 1694.824 495 3.424
总和 1743.407 498
实验性 组间 20.674 3 6.891 2.387 .068
组内 1429.166 495 2.887
总和 1449.840 498
独立性 组间 20.662 3 6.887 2.337 .073
组内 1458.777 495 2.947
总和 1479.439 498
自律性 组间 2.674 3 .891 .314 .815
组内 1403.995 495 2.836
总和 1406.669 498
紧张性 组间 8.704 3 2.901 .860 .462
组内 1669.477 495 3.373
总和 1678.180 498
表 6.3 和 6.4 是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年级差异的比较分析,大学生人格的
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忧虑性等五种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年级
差异。对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人格特质进行 Post Hoc 检验发现,在乐群性上,
1<2,1<3,1<4;在聪慧性上,1>4,2>4,3>2;在稳定性上,1<3,2<3,
2<4;在恃强性上,1<2,1<3,1<4;在忧虑性上,1>3,2>3,4>3。表明一
年级大学生比较孤独、内向、聪明、顺从、忧虑烦恼较多、情绪较不稳定;
二年级大学生情绪较不稳定、忧虑烦恼较多;三年级大学生外向、聪明、沉
着、自信;四年级大学生忧虑抑郁、烦恼较多。

3.1.3 高、低网络交往组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
为了进一步探讨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本研究将网络交往总分由
高到低排列,选取前 27%的被试组成高分组,后 27%的被试组成低分组,
比较两组的人格特质是否存在差异。

17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6.5 高、低网络交往组人格特质的比较(M±SD)
高网络交往组 低网络交往组
t Sig.
(n=135) (n=135)
乐群性 5.719±1.855 5.733±1.971 -.064 .949
聪慧性 5.437±2.184 5.474±2.130 -.141 .888
稳定性 5.119±2.022 5.437±1.722 -1.393 .165
恃强性 4.778±2.043 4.674±1.908 .431 .667
兴奋性 5.526±2.161 5.578±1.964 -.206 .837
有恒性 5.311±1.700 5.333±1.521 -.113 .910
敢为性 5.563±1.899 5.607±2.004 -.187 .852
敏感性 5.659±1.694 5.682±1.553 -.112 .911
怀疑性 5.496±1.496 5.007±1.641 2.558 .011
幻想性 5.763±1.784 5.622±1.880 .631 .529
世故性 5.489±1.896 5.533±1.819 -.197 .844
忧虑性 6.482±1.749 6.200±1.888 1.271 .205
实验性 4.311±1.768 4.696±1.640 -1.856 .065
独立性 4.578±1.725 4.622±1.710 -.213 .832
自律性 5.556±1.687 5.607±1.676 -.253 .800
紧张性 5.993±1.887 5.756±1.941 1.017 .310
表 6.5 是高、低网络交往组人格特征的比较,表中数据显示,高、低网
络交往组在怀疑性上达到显著性水平(t=2.558,p=.011),高网络交往组得
分显著高于低网络交往组。高、低网络交往组在实验性的差异接近显著性水
平(t=-1.856,p=.065),高网络交往组得分低于低网络交往组。虽然在其它
人格特质上高、低网络交往组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可以根据得分情况
概括出高网络交往组的总体人格特征是:较内向孤独、学识浅薄、情绪不稳
定、好强固执、沉默寡言、缺乏毅力、畏怯退缩、比较理智、刚愎怀疑、固
执己见、爱幻想、比较天真、忧虑抑郁、保守、依赖性强、缺乏自律、容易
紧张。

3.2 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从前面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网络交往的差异可能源自人格特征的差异,
为了确定人格变量与网络交往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本研究对人格特质与网
络交往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6.6。
表 6.6 显示,聪慧性与因素一(r=-0.109,p<0.05)、因素五(r=0.139,
p<0.01)和因素六(r=0.123,p<0.01)显著相关,稳定性和因素三(r=-0.137,
p<0.01)显著相关,有恒性和因素五(r=0.114,p<0.05)显著相关,怀疑性
和因素一(r=0.146,p<0.01)、因素三(r=0.171,p<0.01)、因素六(r=0.106,
p<0.05)、总分(r=0.135,p<0.01)显著相关,忧虑性和因素一(r=0.129,
p<0.01)、因素三(r=0.146,p<0.01)、总分(r=0.091,p<0.05)显著相关,
实验性和因素三(r=-0.104,p<0.05)、总分(r=-0.103,p<0.05)显著相关,

17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表 6.6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交往的相关系数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因素四 因素五 因素六 总分
乐群性 -.004 -.002 .018 .048 .017 .003 .020
聪慧性 -.109* -.020 -.044 .003 .139** .123** -.016
稳定性 -.058 .019 -.137** -.018 .033 -.054 -.052
恃强性 .000 -.054 -.008 .010 .057 -.024 -.006
兴奋性 -.015 -.030 -.032 .006 .000 .018 -.017
有恒性 -.075 .056 -.065 .024 .114* -.023 -.004
敢为性 -.001 -.024 .006 .015 .007 -.022 -.003
敏感性 -.003 -.019 -.033 -.025 -.014 -.049 -.027
怀疑性 .146** .037 .171** .072 .043 .106* .135**
幻想性 -.031 -.036 .004 .014 -.014 .024 -.013
世故性 .005 .002 .008 -.005 -.041 -.021 -.004
忧虑性 .129** .026 .146** .056 -.058 -.002 .091*
实验性 -.079 -.079 -.104* -.079 -.011 -.065 -.103*
独立性 -.041 .025 -.022 -.022 .054 -.045 -.012
自律性 -.081 .103* -.064 .021 .067 -.066 .001
紧张性 .080 -.001 .147** .062 -.032 .037 .078
注:*p<.05,** p<.01
自律性和因素二(r=0.103,p<0.05)显著相关,紧张性和因素三(r=0.147,
p<0.01)显著相关。总体上,怀疑性得分越高,网络交往程度越高;忧虑性
得分越高,网络交往得分越高;实验性得分越高,网络交往程度越低。也就
是说,具有怀疑、刚愎、忧虑抑郁、烦恼自扰,但又保守等人格特征的人容
易网络交往。从网络交往各因素看,聪慧性得分高的人较少感觉到网络交往
的消极结果,怀疑性和忧虑性得分高的人较多感觉到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
自律性得分高的人对网上自我、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知觉积极;稳定性和实
验性得分高的人网上自我暴露较少,情感体验少积极,而怀疑性、忧虑性和
紧张性得分高的人网上自我暴露较多,情感体验也积极;聪慧性、有恒性得
分高的人网络信息沟通多;聪慧性、怀疑性得分高的人网络交往休闲娱乐较
多。

3.3 人格特征对网络交往影响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网络交往总分为因变量,以 16 种人格
特质为自变量,探讨影响网络交往的人格特质。
表 6.7 人格特质变量影响网络交往的回归分析
变量 β t Sig. 累计 R2
怀疑性 .133 2.998 .003 .017
实验性 -.104 -2.339 .020 .028
从表 6.7 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人格特质主要是怀
疑性和实验性,其它人格特质对网络交往的影响不显著。也就是说,怀疑性

17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实验性对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它人格特质对网络交往不具有
预测能力。但因为怀疑性和实验性对网络交往得分变异的解释仅为 2.8%
(R2=.028),所以,人格特质只是预测网络交往的因素之一,还有其它因素
预测网络交往。

4 分析与讨论
4.1 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
人格特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尽管基于现实生活,但在互联网出现后也会迁移至网上生活。本研究的结果
表明,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尤其是与怀疑性、忧虑性、
实验性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
在国内外研究中,有关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是网络心理学中
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主题,但所得结论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者(McKenna
etal,1998,1999,2002;Davis,2002;Hamburger etal,2002;Morahan-Martin &
[8-13]
Schumacher,2003)认为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相关 ,而一些研
究者(Swicker etal,2002;Hill etal,2003)认为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不存在相关
[14-15]
。即使承认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的研究,在网络交往与哪些人
格特质存在相关上,不同研究所得结论并不一致,如:Koch 等人(2004)
得出性格内向的人易于网络交往[16],而 Wästlund 等人(2001)认为性格外
向的人倾向于网络交往[17] ;McKenna 等人(2000)认为具有社会焦虑的人
倾向于网络交往[18],而 McCown 等人(2001)[19]和 Bonebrake(2002)[20]
则认为善于社交的人倾向于进行网络交往,并建立人际关系。本研究得出大
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怀疑性、忧虑性和实验性显著相关,这与以往研
究结论并不直接一致。因为不同研究使用不同的人格测验工具,结论的不一
致是不可避免的。
怀疑性得分高,表示怀疑,刚愎,固执已见,这一特点会影响个体对环
境的适应,容易引起焦虑,进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忧虑性得分高表示忧
虑抑郁,烦恼自扰,同样这一人格特质也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容易引
起焦虑,影响身心健康。而研究三和研究五的结果表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
康水平虽然不能完全决定网络交往,但心理健康变量通过影响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即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间接影响网络交往。实验性得分低表示
个人比较保守,尊重传统的观念和行为标准。同时实验性低分也往往和怯懦、
依赖、顺从、被动等联系,因而具有实验性低分这一人格特质的个体在现实
交往中往往是很难获得满足的,网络交往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尝试超越自
我的有效方式。
本研究使用卡特尔 16 种人格特质测验,得出怀疑性、忧虑性和实验性
三种人格特质与网络交往存在显著的相关。从表面上看,这一研究结果与以

17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仔细分析,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又存在相通之
处。怀疑性和忧虑性得分高,而实验性得分低的人不仅忧虑抑郁,怀疑,保
守,而且存在社会适应和焦虑的问题,这与 McKenna 等人(2000)总结出
的孤独、社会焦虑的人易于网络交往是一致的[21]。

4.2 人格变量对网络交往的预测作用是有限的
以往研究并没有对人格特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预测网络交往进行深入
探究,只是指出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人易于网络交往。本研究尝试探究人格
特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预测网络交往。
虽然相关分析表明,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相关,但并不意味
着人格变量能够完全预测网络交往。换句话说,人格特质只是奠定了一个人
行为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则是人格特质与其它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怀疑性和实验性两种
人格特质进入回归模型中,表明怀疑性和实验性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显著
的预测作用,其它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不具有预测作用。从 R2(决
定系数)看,怀疑性和实验性可解释网络交往总分变异的 2.8%,而剩余 97.2%
的变异是怀疑性和实验性两种人格特质所不能解释的。也就是说,人格变量
不仅不能完全预测网络交往,而且预测能力也较低。由此可见,人格变量对
网络交往的预测作用是有限的,只能作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可能性因素,影
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还有其它因素。这进一步表明网络交往行为的复杂性。

5 结论
5.1 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怀疑性、忧虑性、实
验性与网络交往总分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
5.2 人格变量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预测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怀疑性和实验
性两种人格特质可以预测网络交往,且预测能力不高,只能作为大学生网络
交往的可能性因素,影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还有其它因素。

参考文献
1Peris,R.,Gimeno,B.A.,Pinazo,B.A.,Ortet,G.,etal.Online chat rooms: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1):43-51
2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6):659-671
3Hamburger,Y.A. & Ben-Artzi,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4Hamburger,Y.A.,Wainapel,G. & Fox,S.“On the intere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
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18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Behavior,2002,5(2):125-128
5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7
6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5-79
7Hills,P. & Argyle,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59-70
8Mckenna,K.Y.A. & Bargh,J.A.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3):681-694
9McKenna,K.Y.A. & Bargh,J.A.Can you see the real me?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internet.1999,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0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11Davis,R.A.,Flett,G.L. & Besser,A.Validation of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4):331-345
12Hamburger,Y.A.,Wainapel,G. & Fox,S.“On the intere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
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25-128
13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6):659-671
14Swickert,R.J.,Hittner,J.B.,Harris,J.L.,Herring,J.A.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and social suppor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15Hills,P. & Argyle,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59-70
16Koch,W.H. & Pratarelli,M.E.Effects of intro/extraversion and sex on social internet
us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3):371-382
17Wästlund,E.,Norlander,T. & Archer,T.Internet blues revisited: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an internet paradox study.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85-391
18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19McCown,J.,Fischer,D.,Page,R. & Homant,M.Internet relationships:people who meet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5):593-596
20Bonebrake,K.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relationship formation,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51-557
21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18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第五部分 总的讨论

因为在第四部分的六个具体研究中针对每个研究结果已经进行了详细
地分析与讨论,所以在这里仅对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网络交往与心
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

1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背景
若从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的诞生算起,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也有
30 多年的时间了,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的研究可以称得上轰轰烈烈。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心理学得研究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对网络
交往的研究。曼妞尔·卡斯特(2003,夏铸九、王志弘译)认为, “互联网
所中介的沟通是相当新的社会现象,学术研究还没有机会针对其社会意义作
出确切的结论”,而 Morgan & Cotton(2003)认为,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健
康、理论效应的研究还处于幼儿期(infancy)。具体到互联网心理学的测验,
国内外出现最多的相对比较成熟的当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这些测验的
大多数都经过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的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些
测验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国外出现的几个重要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包
括:Young(1996)根据 DSM-IV(《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上病
理性赌博的标准设计的“互联网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简称
IAT)、Morahan-Martin & Schumacher(2000)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
、Davis 等人(2002)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的认知—行为模式理论为基础编制的“在线认知量表” (the Online Cognition
Scale,简称 OCS)、Caplan(2002)在 Davis 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
为模式理论基础上编制的“一般问题性互联网使用量表”(the Generalize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Scale,简称 GPIUS)。其中应用较普遍的是 Young 的
“互联网成瘾测验”。国内出现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包括:陈淑惠(2000)
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陈侠(2003)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
潘琼(2003)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诊断问卷”、郭颖(2004)的“中学生
网络成瘾量表”、白羽等人(2005)的“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与判断”。虽
然网络交往也是一种互联网使用行为,但是,网络交往并不等同病理性互联
网使用。尤其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是研究网络交往与一般互联网使用者心理
健康的关系,显而易见,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不能直接用作网络交往研究。
虽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互联网使用(魏龙华,2003;李瑛,2003;陈江,
2004)和网络交往的实证研究(程乐华、曾瑜芬,2001;夏俊,2003),这
些研究设计了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测验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多来自研究

18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者的直觉经验,并没有进行心理测量学各项指标的检验。而且测验的是网络
交往的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事实上,作为一种
行为,网络交往毫无疑问具有和其它行为一样的心理结构。但是,网络交往
发生在虚拟的“赛博空间”,这一特殊的发生情境又决定了网络交往具有不
同于其它行为的独特心理结构。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进行时还没有一个现成的、编制精良的、具有心理
测量学意义的网络交往问卷可以直接采用,那么,编制一个具有心理测量学
意义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就成为本研究首先要完成的事情。

2 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首先根据对文献的探讨,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和
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从“结构—成分”
的角度,本研究假设网络交往也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由网络交往动机、网
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情绪、网络交往行为、网络交往结果五个因素组成,
每个因素又包含更小的因素。因为网络交往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而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根据初步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参考以往国内外研究中研究者所编制的虽
不完善但有启发意义的网络交往问卷,以及互联网使用行为、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测验、网络心理测验等,并听取专家的意见,结合对大学生的访谈、预
调查、讨论以及自己的网络交往经验,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初测问卷。对
初测问卷在代表性研究样本中施测,对所得结果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探索性
因素分析,以对初步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
果为依据,对初步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认真地修正。修正模型与最初的理论
模型并不完全一致,修正模型表明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作
为一种行为,大学生网络交往无疑具有和其它行为一样的心理成分,即:动
机、认识、情感、行为、结果。但是,网络交往发生在虚拟的“赛博空间”,
这一空间是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空间。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发生情
境,所以网络交往行为又具有不同于其它行为的独特的心理结构。通过对大
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交往包含六大一级因
素和若干二级因素。六大一级因素分别是: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网络社会知
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信息沟通、网
络交往休闲娱乐。这些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之间相互交错,又体现网络交往
行为的表面结构,即:网络交往动机、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情感、网络
交往行为和网络交往结果。这与夏俊(2003)、胡平等人(2003)的研究基
本一致。由此可见,网络交往行为既具有一般行为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
的特殊性。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的理论模型,可
以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从而验证理

18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论模型的正确性。本研究再次收集数据,采用 AMOS4.0 统计软件对各个模


型的拟合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模型的拟合指数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
要求,表明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是正确的。

3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信度、效度
编制心理测验历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一种
新的行为方式,网络交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缺少编制精
良、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网络交往问卷。以国内外研究者的众多开拓性研
究为基础,本研究大胆地尝试编制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本研究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和技术,对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各项
心理测量学指标进行严格地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 系数)、
S-B 分半信度、重测信度以及测题与所属量表的相关系数作为检验大学生网
络交往问卷的信度指标。从检验结果看,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及各因素的信
度除因素六(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内部一致性系数、S-B 分半信度、重测信
度较低外,其它因素和总问卷的信度均较高,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一个
测验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是效度问题,效度是衡量一个测验对其所要测量的
心理特性测量到什么程度的估计。本研究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
以及预测效度四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大
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基本符合网络交往心理结构的理论
模型,能够将网络交往者和非网络交往者区分开来,并且对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意义。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在接下来的几个实证研究中再次得到验证,因此可
以作为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争论
互联网的诞生引起心理学者们对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积极关注,
从而成为互联网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主题。其中包含两大问题:一是网络交
往心理健康效应的性质,即:网络交往到底是降低了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
平还是提高了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
系,即:是网络交往影响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心理健康水平导致了
网络交往行为的产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研究者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首先是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性质。国内外一些研究者(Kraut
etal,1998;Sanders etal,2000; 崔丽娟,2003;李薇菡,2004;etal)坚持是网络交往
导致了抑郁、孤独,提高了压力感,影响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导

18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致了社会疏离,因而人们谈“网”色变,曾经在流行媒体上激起一股反对互
联 网 的 情 绪 。 而 一 些 研 究 者 ( Mckenna
etal,2000;LaRose,2001;Hamburge,2002;Morgan,2003)与之针锋相对,坚持网
络交往减少了抑郁、孤独,提高了心理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而发出
捍卫互联网的声音。最近的研究不再坚持网络交往的单一的主效应,
McKenna & Bargh(2000)提出,网络交往对一般人没有单一的主效应,在
本质上网络交往对个人的心理社会效应既不完全好也不完全坏。和其它媒体
(如电话、电视、电影)一样,互联网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控制人们,从而
把使用者变成网络成瘾者,或者使他们孤独或幸福。Weiser(2001)强调网
络交往动机对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调节作用,不同的交往动机导致不同
的心理健康结果。Kraut 等人(2002)在后来的研究中也没有得出以前研究
的结论,从而修改了以前的结论,强调性格因素对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
调节作用。Swickert 等人(2002)则提出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人格变量和
互联网使用目的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但是,直到现在不同研究所
得结论并不一致,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性质的争论还没有停止。尤其是在
国内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强调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消极作用,这与国
外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在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性质
研究的同时,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也是研究者一直在探讨,但并
未得到一致答案的问题。Kraut 等人(1998)第一个提出网络交往与心理健
康的因果关系,坚持是网络交往导致了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也就
是网络交往是原因,心理健康水平是结果。但是,Modayil 等人(2003)则
坚持,并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而是被试的心
理健康状况发生在先,互联网为那些表现出个人或社会困难的人具有某种独
特的益处。Amichai-Hamburge 等人(2003)也坚持互联网的使用是作为降
低孤独的一种结果。也就是心理健康水平是原因,网络交往是结果。Sanders
等人(2000)则指出,要研究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
究竟谁的观点是正确的,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一致接受的结论。
本研究就是基于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现状,选择我国大学生
为研究对象,探求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表现,希望引起我国研究
者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审视。

2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有限论
如同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一样,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因而单纯地将大学生心理健
康问题归因于网络交往是没有足够科学依据的,同时期望网络交往解决心理

18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健康问题也是行不通的。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
上影响不大。这与国内外不少研究得出的网络交往降低了交往主体心理健康
水平的结论不一致,也与一些研究得出的网络交往有助于交往主体心理健康
的结论不一致,而与魏龙华(2003)的研究结果一致。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
往方式,网络交往代表了科技的进步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发展。尽管
任何一次的科技进步带来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人们都是在不情愿中慢慢
接受,但科技进步的方向历来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网络交往当然也
不例外。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以及网络交往的慢慢接受,互联网以及网络交往
就像电话、电视一样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
于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和网络交往就是非常平常
的生活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当代大学生有使用互联网进行网络交往的
便利条件,但是绝大部分大学生能非常科学地看待和理智地使用互联网,合
理地利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能够较好地处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
系。只有少数大学生属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而且,从本研究结果看,网
络交往只是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出现的,它只有和其它因素
共同作用时才会起作用。因而,从总体上看,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影响不大,既不是网络交往显著地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网
络交往显著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可以说并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人们不应该谈
“网”色变。研究四是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五是
大学生个案深入访谈研究,两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结论。

3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以往研究仅仅提出了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问题,但研究者不
仅对到底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而且也没有深入网络
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本研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孰因孰
果的探讨上,而尝试探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试图建
立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模型。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
互作用,互为因果,而不是简单的网络交往影响心理健康或者心理健康导致
网络交往。而且,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必然联系,而是
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三的逐步分析以及研究五的大学生个
案深入访谈研究,结果基本上验证了这一假设。
首先是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
明,环境变量(如网络交往)与个人差异或者“人”的变量共同作用,从而
产生心理和行为结果。也就是说,环境变量只是影响心理行为的可能性因素,

18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环境变量只有与人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相应的心理行为效应。本研究结
果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本研究得出网络交往是与其它因素(人口学因素和
互联网使用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作用。本研究得出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上网时间、网络交
往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二年级、上网原因总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
人际关系知觉)。除二年级这一人口学变量外,其它变量的共同特点是体现
了交往主体的心理行为特点。换句话说,影响交往主体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
在于交往主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网络交往在此也只是体现了大学生的部分心
理行为特点。但是,网络交往因素必须同其它因素尤其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结合起来,才能影响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本研究揭示,网络交往对交往主
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
人际关系知觉)实现的。网上自我暴露得分越高,意味着交往主体的行为越
少理性和自我控制以及网上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太大,交往主体心理健康
水平低。而网上自我和人际关系知觉得分越高,意味着交往主体对网上自我
和人际关系的认识更积极,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因素 31 和因素 21
体现了交往主体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因而对交往主体心理健康具有不同性
质的作用。也就是说,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交往主体的心理行
为实现的,尤其是网络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的自我行为控制程度以及网络社
会知觉影响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的性质,较少的行为控制对交往主体心
理健康具有消极作用,而较积极的网络社会知觉则有利于交往主体的心理健
康。总之,互联网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媒介,和以往的其它媒介并没有本质上
的差异。相应地,网络交往也和看电视等行为一样,是否对交往主体的心理
健康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如何,不在于互联网和网络交往本身,而在
于 主 导 它 们 的 人 如 何 使 用 它 。 这 一 结 论 与 国 外 研 究 者 ( McKenna &
Bargh,2000)提出的网络交往对一般人没有单一的主效应以及网络交往对个
人的心理社会效应既不完全好也不完全坏一致。
其次是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逐步分析发现,心理健
康作为一个潜变量,通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而间接影响网络交往。而且,病
理性互联网使用也是和其它因素(人口学因素和互联网使用因素)共同作用,
从而影响网络交往。这与以往研究(Modayil etal,2003;Amichai-Hamburge
etal,2003)得出的心理健康是原因,网络交往是结果并不直接一致。心理健
康因素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作用已经得到研究者的认同(魏龙华,
2003)。在本研究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并不代表真正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者,而只是代表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在现实生活
中往往遭遇更多的挫折,在接触互联网后对网络的某项功能产生浓厚的兴
趣。同时网络交往以及网络人际关系的一些优势对个体有强烈的吸引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起决定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个体

18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不会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而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个体容易对互联网
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在研究五的大学生个案深入访谈研究中,我们也看到
了这一作用过程。因此可以说,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个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
程度,而这种心理依赖程度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导致网络交往。由此
可以推知,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影响实质上也主要是交往主体的心理行为
的作用,这与网络交往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是一致的。
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是一个关键变
量,它既影响心理健康也影响网络交往。虽然本研究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不
代表研究者根据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准鉴别出的所谓的病理性互联
网使用者。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首先剔除了被鉴别为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的被试,但它能反映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程度,实质上也反映的
是交往主体的心理行为特点。这与上面分析的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
的内在心理机制在于交往主体的心理行为特点是一致的。在这里还要说明的
是,虽然本研究剔除了所谓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但是可以假设,即使本
研究不剔除所谓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
交往主体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仍然是关键变量。之所以剔除所谓的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者,是因为本研究想探究网络交往对没有达到所谓的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的判断标准的被试心理健康是否也有影响,并且想证明网络交往是一个
连续体,而不是二分的病理性的和非病理性的。

4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概括为:①网络交往与心理
健康二者并不简单必然联系;②网络交往对交往主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能力有
限;③交往主体的心理健康只是影响网络交往的潜在变量;④交往主体的心
理行为变量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心理机制。
在本文快结束时,泰普斯科特(陈晓开、袁世佩译,2003)所著书中的
一个网络世代所说的一段话对我们如何网络交往很有启示:“假如你对网际
网络上的朋友、敌手及交友俱乐部实行紧逼盯人,自然会有压力;相反地,
如果你抱着只是多交朋友的态度,就能享受甚深,很难想象他住在数英里以
外远,所以你若是想放松或找些乐趣,这是很好的释放能量的方法。悠游于
网际网络更可让你暂时忘却许多烦杂的事。因此基本上说来,你必须学会如
何与网络轻松共处,才能免于压力,享受倒真正的快乐。”

三、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8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本研究是国内比较系统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探索大学生
网络交往及其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关于网络交往的研究,国外研究
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较多,而国内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积极关注这一研究领
域。而且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还有很大的差距,典型表现是:一是国内研究
或者立足于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多
从理论上探讨,而鲜有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的系统研
究;二是过多强调网络交往的消极心理社会后果。而本研究立足于科学的心
理学研究,并且强调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有限论。因此,本研究选择
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题,以弥补国内网络交往及
其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系统研究的空白,并且希望研究结果能引起国内研究
者对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科学审视。
(二)本研究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学方法,编制了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
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并揭示了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以往研究存在
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缺乏一个编制精良、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网络
交往问卷。不少研究是根据研究者使用互联网的经验,编制一些题目,没有
进一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而且,大多数关于网络交往的研究是包含在
互联网使用行为尤其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中,没有突出网络交往的独特
心理结构。因而使研究往往局限于肤浅,不能深入网络交往的内在心理结构。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
究的工具。
(三)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研究设计及分析方法,将被试的人口
学变量以及互联网使用变量考虑进来,建立了网络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关系模型。对于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内外研究者一直争论不休,
并没有得出大家一致接受的结论。其中关键问题在于,研究者多囿于网络交
往与心理健康两个变量之间,而没有立足于更广泛的视角,从更宏大的背景
上探讨二者的关系。而且,也没有探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
心理机制。本研究突破以上两个局限,建立了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
关系模型。

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对我来说,选择大学生网络交往作为研究的主题,既是提高自己研究能
力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深知自己的研究还
有很多不够成熟、完善、亟需改进的地方。
(一)关于被试的取样
作为我国大学生总体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要使
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意义,那么应该大量选取被试。但因为人力、物力、财
力等原因,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样本容量有些

18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小。而且,为了突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独特性,最好是选取其他群体(如中
学生)的被试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因为不同群体的心理发展以及心理
成长的环境具有不同的特点,媒体的心理健康效应可能存在差异。这些问题
都是本研究的缺憾所在,也是将来研究的方向。
(二)关于研究的主题
选择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一主题,事实上,心理健
康的含义很广,如笼统的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人格、自我概念与自我同
一性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网络交往与自我同一性
的研究,国内外实证研究很少,非常值得研究。但本研究只选择了心理健康、
社会性发展的三个方面以及人格特质,并且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网络
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侧重双向的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以
及影响的有限性,网络交往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侧重单向的网络交往对社会
性发展的作用,而人格特质是作为影响网络交往的因素研究的。总之,本研
究只是研究了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一小部分,其它的问题只能寄希望
于今后的研究。

19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六部分 总的结论

对六个实证研究分别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本研究总的结论如下:
一、本研究揭示网络交往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心理结构,由网络交往消
极结果、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识、网
络交往信息沟通、网络交往休闲娱乐等六个一级因素和若干二级因素构成。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体现网络交往行为
的表面结构。在网络交往心理结构基础上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
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
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象非常普遍,互联网使用率高达
96.3%,其中 74.6%的大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当代大学生网络交
往的主要形式由高到低依次是:网络寻呼、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网上论坛、
网络游戏、电子公告牌。
三、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从性别上
看,男女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网络交往率存在显
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从年级上看,大学
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大学生互联网
使用率最高,一年级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最低。四年级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最
高,二年级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最低;从地区上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
络交往率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
网络交往率均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从学科上看,大学生互联
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不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从生源上看,大学生互联网
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但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城市生
源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率高于乡镇和农村生源的大学生。
四、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差异。从性别上看,除网络交
往信息沟通因素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因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外,其它因
素和网络交往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于
女大学生;从年级上看,总体上大学生网络交往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
从各因素看,一年级大学生较二年级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
网络交往程度高,但在网络交往不同因素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地区上看,
除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外,其它因素和
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
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从学科看,理科大学生网络交往显著高于文科
大学生;从生源看,大学生网络交往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但农村生源的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因素上显著高于城市和乡镇生源的
大学生。
五、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生率,但大多数大学生

19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都能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和进行网络交往。男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
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显著高于文科
大学生,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六、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网络交往总分与心理健
康各因子、总分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因素一、因素 11、
因素 12、因素三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总分以及阳性项目数的相关也达到显
著性水平,因素 22、因素 32、因素四、因素 42、因素六与心理健康个别因
子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不同网络交往模式对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的影
响。
七、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但并不是二
者的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健康是人口学变
量、互联网使用变量和网络交往个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对心理
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人
际关系知觉)直接实现的。网络交往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人
口学变量和互联网使用变量,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作用是通过病理性互联
网使用间接实现的。在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即
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是关键变量。
八、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不是网络交往导致了
心理健康问题,因而希望通过网络交往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行不通的。而
且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是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判断标
准为界线,网络交往本身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简单二分的病理性使用和非
病理性使用。
九、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只是对社会性发展
的孤独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其它社会性发展项目影响不显著。而且,网
络交往是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影响孤独。
十、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怀疑性、忧虑性、实
验性与网络交往总分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人格变量对大学生网络
交往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怀疑性和实验性两种人格特质可以预测网络
交往,且预测能力不高,只能作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可能性因素,影响大学
生网络交往的还有其它因素。

19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社,2002
5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 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7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10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1 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严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3 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 张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2002
15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6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7Wallace,P.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8 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9 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张珠江等译.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0 埃瑟·戴森著.胡泳,范海燕译.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1 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人类的由来(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2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3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4 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周宪校.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北京:商务出
版社,2001
25 麦独孤著.俞国良,雷雳,张登印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6 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3
27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8 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9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30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1 陈历.论网络交往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3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32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4
33 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2
34 郭颖.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5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6 刘洪新.论网络交往与社会公德[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7 李宏利.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38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9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2
40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1 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D].湖南师范大学 2002 届同等学力申请研究生学
位论文,2002
42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43 魏龙华.上海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及网络成瘾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44 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45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6 刘惠芬,张平锋.BBS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A].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
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617-620
47 白 淑 英 . 基 于 BBS 的 网 络 交 往 特 征 [J].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2,4(3):89-96
48 白 羽 , 樊 富 珉 . 大 学 生 网 络 依 赖 测 量 工 具 的 修 订 与 应 用 [J]. 心 理 发 展 与 教
育,2005,21(4):99-104
49 曹杰,李悦.网上交往对青年的文化心理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2002,(1):56-60
50 陈 理 宣 . 网 络 生 存 对 青 少 年 主 体 性 成 长 的 影 响 以 及 教 育 措 施 [J]. 教 育 科
学,2002,18(2):28-31
51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52 陈青芳,蒋超,晏笳.网络聊天室中的人际沟通状况[J].青年研究,2001,(5):30-35
53 程 乐 华 , 曾 瑜 芬 . 大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中 性 别 差 异 的 调 查 研 究 [J], 社 会 心 理 研
究,2001,(1):1-5

194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4 崔 丽 娟 , 王 小 晔 . 互 联 网 对 青 少 年 心 理 发 展 影 响 研 究 综 述 [J]. 心 理 科
学,2003,26(3):501-503
55 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56 邓伟志,范建伟,施蔷生.关于建立中国网络社会学的问题[J].江海学刊,2001,(4):17-24
57 邓泽球,张桂群.论网络虚拟人格[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35
58 胡平,刘俊,董冰.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 SEM 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3,(2):29-34
59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93-97
60 黄少华.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93-101
61 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伦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2):8-11
62 江楠楠,郭培芳.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178-179
63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张雷.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4):376-381
64 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65 吕玉平.网络交往:信息时代的新交往观[J].理论观察,2000,(4):43-45
66 林 琼 斌 .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的 德 育 透 视 [J]. 海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2002,15(3):121-123
67 李 薇 菡 . 网 络 交 往 对 青 少 年 心 理 产 生 的 负 面 影 响 及 对 策 研 究 [J]. 广 东 社 会 科
学,2002,(5):60-65
68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5-79
69 李国华,仇小敏.论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二重效应[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
版),2004,19(1):29-31
70 李 秀 敏 . 互 联 网 内 容 偏 好 与 大 学 生 人 格 特 质 的 关 系 研 究 [J]. 心 理 科
学,2004,27(3):559-562
71 林伟,黄子杰,林大熙.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004,18(7):501-503
72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5-79
73 雷 雳 , 陈 猛 . 互 联 网 使 用 与 青 少 年 自 我 认 同 的 生 态 关 系 [J]. 心 理 科 学 进
展,2005,13(2):169-177
74 刘龙洲,颜柯.大学生网络交往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108-110
75 李红革.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意识分析——来自湖南五所高校的统计调查报告
[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133-136
76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70
77 马宁.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1):190-192
78 马倩.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及引导[J].青年研究,2000,(9):14-18
79 米平治.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5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版),2002,23(1):60-63
80 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J].桂海论丛,2004,20(3):67-69
81 邱 杰 , 张 承 业 . 合 肥 市 大 学 生 网 络 交 往 态 度 性 别 差 异 研 究 [J]. 中 国 学 校 卫
生,2003,24(4):305-306
82 任杰.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广州大学生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7-51,55
83 芮光来,王伟,姚应水,刘新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2004,13(3):333
84 苏 国 辉 . 网 络 游 戏 对 大 学 生 的 影 响 及 其 思 考 [J].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4,6(3):56-60
85 陶国富.网络交往的泛化和精神文明的深化[J].社会科学,2001,(6):54-58
86 王 生 卫 . 网 络 交 往 对 大 学 生 人 格 的 影 响 及 对 策 [J]. 山 西 高 等 学 校 社 会 科 学 学
报,2002,14(7):94-96
87 汪寅,黄翠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J].广西社会科学,2003,(8):45-47
88 王 峥 , 刘 济 良 . 论 互 联 网 对 教 育 的 消 极 影 响 及 其 对 策 [J].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2001,21(1):44-47
89 吴 汉 荣 , 朱 克 京 . 影 响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相 关 因 素 的 路 径 分 析 [J]. 中 国 公 共 卫
生,2004,20(11):1363-1364
90 徐梅,张锋,朱海燕.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10(3):8-11
91 杨立新,潘集阳,广州市一所高校大一新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4,18(1):65,20
92 张文杰,姜素兰.论网络交往行为的新特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0):43-46
93 张文杰,张宝良.试析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约束体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1,10(2):51-54
94 邹 琼 .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动 机 和 对 策 探 讨 [J].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教 育 科 学
版),2004,17(7):71-73
95 邹智贤,陆俊.论网络“自我”[J].求索,2001,(1):84-87
96Amichai-Hamburge,Y.,Wainapel,G. & Fox,S.“On the inter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25-128
97Amichai-Hamburge,Y. & Ben-Artzi,E.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71-80
98Bargh,J.A.Beyond simple truths:the human-internet inte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8
99Bargh,J.A.,Mckenna,K.Y.A. & Fitzsimons,G.M.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33-48
100Bargh,J.A. & McKenna,K.Y.A.The internet and social life.Annual Review of

196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Psychology,2004,55:573-590
101Barkhi,R.,Jacob,V.S. & Pirkul.H.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face to face vers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1999,8:325-347
102Beard,K.W. & Wolf,E.M.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77-383
103Bonebrake,K.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relationship formation,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551-557
104Carlson,J.R.,George,J.F.,Burgoon,J.K.,Adkins,M. & White,C.H.Decep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2004,13:5-28
105Carter,K.A.Type me how you feel:quasi-nonverbal cu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TC,2003,Spring:29-39
106Caplan,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5):553-575
107Caplan,S.E.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30(6):625-648
108Chua,S.L.,Chen,D-T. & Wong,A.F.L.Computer anxiety and its correlates:a
meta-analysis.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1999,15(5):609-623
109Coleman,L.H.,Paternite,C.E,Sherman,R.C.A reexamination of deindividuation in
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99,15(1):51-65
110Gorenstein,E.E. & Newman,J.P.Disinhibitory psychopathology:a new perspective and a
model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Review,1980,87:301-315
111Cornwell,B. & Lundgren,D.C.Love on the internet:involvement and misrepresent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vs. realspa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17(2):197-211
112Daft,R.L. & Lengel,R.H.Information richness: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4,6:191-233
113Davis,R.A.,Flett,G.L. & Besser,A.Validation of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2,5(4):331-345
114December,J.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2003,http:\\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 December.htm
115Diener,E.Deindividuation,self-awareness and disinhibi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9,37(7):1160-1171
116Dietz-Uhler,B. & Bishop-Clark,C.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o

197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enhance subsequent face-to-face discussion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1,17(3):


269-283
117Gray,J.A.A critique of Eysenck,s theory of personality.In H.J.Eysenck(Eds),A model of
personality.New York:Springer,1981:246-276
118Griffiths,M.Sex on the internet: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net sex addiction.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2001,38(4):333-342
119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an issue for clinical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1996,97:32-36
120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Time to be taken seriously?Addiction Research,
2000,8(5):413-418
121Gross,E.F.,Juvonen,J. & Gable,S.L.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75-90
122Hall,S. & Parsons,J.Internet addiction:college students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ournal of Mental Counseling,2001,23(4):312-327
123Hamburger,Y.A. & Ben-Artzi,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124Hamburger,Y.A.,Wainapel,G. & Fox,S.“On the interen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25-128
125Hills,P. & Argyle,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59-70
126Joinson,A.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In J
Gackenbach(Eds.).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8:43-60
127Joinson,A.Self-esteem,interpersonal risk,and preference for e-mail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4):472-478
128Kandell,J.J.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998,1(2):395-401
129Keisler,S.,Siegel,J. & Mcguire,T.W.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123-1134
130Keisler,S.,Zubrow,D.,Moses,A.M. & Geller,V.Affec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 experiment in synchronous terminal-to-terminal discussi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985,1:77-104
131Kiesler,S. & Kraut,R.Internet use and ties that bind.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
783-784
132Koch,W.H. & Pratarelli,M.E.Effects of intro/extraversion and sex on social internet
us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3):371-382

198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3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134Kraut,R.,Kiesler,S.,Boneva,B.,et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135LaRose,R.,Eastin,M.S. & Gregg,J.Reformulating the internet paradox:social cognitive
explanations of internet use and depression.2001.http://www. behavior. net/GOB/v1n2/
paradox. html
136Lea,M. & Spears,R.Rationalist assumptions in cross media comparisons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1,10:153-172
137Lee,E.J.Effects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on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4,30(2):234-259
138Lewis,J.A.The addictive process.In J.A.Lewis.(Eds).Addictions:concepts and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Gaithersburg,MD:An Aspen Publication,1994:3-9
139Li Hong,Lin Chongde.Colleg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3,35(2):222-230
140Mantovani,G.New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from every to virtual.London:Taylor &
Francis,1996
141McCown,J.A.,Fischer,D.,Page,R. & Homant,M.Internet relationships:people who meet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5):593-596
142Mckenna,K.Y.A. & Bargh,J.A.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3):681-694
143McKenna,K.Y.A. & Bargh,J.A.Can you see the real me?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internet.1999,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44McKenna,K.Y.A. & Bargh,J.A.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4(1):57-75
145Mckenna,K.Y.A.,Green,A.S. & Gleason,M.E.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
internet:what s the big att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31
146Modayil,M.V.,Thompson,A.H.,Varnhagen,S. & Wilson,D.S.Internet users, prio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ifficultie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6):585-590
147Moody,E.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93-401
148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13-29
149Morahan-Martin,J. & Schumacher,P.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

199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6):659-671


150Morgan,C. & Cotto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college freshme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2):133-142
151Parks,M.R. & Floyd,K.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6,46(1):80-97
152Peris,R.,Gimeno,B.A.,Pinazo,B.A.,Ortet,G.,etal.Online chat rooms: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1):43-51
153Postmes,T.,Spears,R. & Lea,M.The formation of group norm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unic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0,26(3):341-371
154Pratarelli,M.E.,Browne,B.C. & Johnson,K.The bits and bytes of computer/internet
addiction:a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 &
Computers,1999,31(2):305-314
155Rice,R.E.Media appropriateness:using social presence theory to compare traditional and
new organization media.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3,19:451-484
156Riva,G.The socio-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6):
581-598
157Riva,G. & Galimberti,C.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a socio-cognitive framework to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1997,15(2):141-158
158Sanders,C.E.,Field,T.M.,Diego,M.,etal.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2000,35:237-241
159Sassenberg,K.,Boos,M. & Rabung,S.Attitude change in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private self-awareness as mediator and moderat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35:361-372
160Shapiro,J.S.Loneliness:paradox or artifact?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9):782-783
161Shaw,L.H. & Gant,L.M.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loneliness,self-esteem,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57-171
162Shih-Ming Li,Teng-Ming Chung.Internet func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ve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x:x-x
163Siegel,J.,Dubrovsky,V.,Kiesler,S. & McGuire,T.W.Group process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86,37:157-187
164Silverman,T.The internet and relational theory.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54(9):780-781
165Soukup,C.The gendered interactional patterns of computer-mediated chatrooms:a critical
ethnographic study.The Information Society,1999,15:169-176
166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The

200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91-107
167Spears,R.,Lea,M. & Lee,S.De-individuation and group polariz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0,29:121-134
168Spoull,L. & Kiesler,S.Reducing social content cues: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492-1512
169Sproull,L. & Kiesler,S.Connections:New ways of working in 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
Cambridge,MA:MTT press,1991
170Stasser,G.Pooling of unshared information during group discussion.In:
Worchell,S.,Wood,W. & Simpson,J.A.(Eds.).Group Processes and Productivity. Newbury
Park,CA:Sage,1992:48-67
171Stoll,C.Silicon snake oil.New York:Doubleday,1995
172Suler,J.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3):321-326
173Swickert,R.J.,Hittner,J.B.,Harris,J.L.,Herring,J.A.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and social suppor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174Tidwell,L.C. & Walther,J.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ffects on disclosure,
impressions, and interpersonal evaluations: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a bit at a
time.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2,28(3):317-348
175Tyler,T.M.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social life?It seems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195-205
176Turkle,S.Virt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0-57
177Wallace,P.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78Walther,J.B.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2,19:52-90
179Walther,J.B.Relation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ver time.Organization Science,1995,6(2):186-203
180Walther,J.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interpersonal,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6,23:3-43
181Wästlund,E.,Norlander,T. & Archer,T.Internet blues revisited: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an internet paradox study.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85-391
182Weinberg,N.Compassion by computer:contrasting the supportiveness of
computer-mediated and face-to-face interactions.Computers in Human Services, 1996, 13(1):
51-63
183Weiser,E.B.The function of internet use and their social and psychology consequence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6):723-743
184Whitty,M.T.Liar,Liar!An examination of how open,supportive and honest people are in

20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chat roo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343-352


185Whitty,M.T. & Gavin,J.Age/sex/location:uncovering the social c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relationships.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5):623-630
186Yao,M.Z. & Flanagin,A.J.A self-awareness approach to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6,22(3):518-544
187Young,K.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6
188Young,K.S. & Rogers,R.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998,1(1):25-28
18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5/1).http://www.cnnic.net.cn/download/2005/2005011801.pdf
19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5/7).http://www.cnnic.net.cn/updownloadfiles/pdf/2005/7/20/210342.pdf
19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6/1).http://www.cnnic.cn/images/2006/download/2006011701.pdf
192http://news.sina.com.cn/2003-07-31/16381451852.shtml
193 段 伟 文 . 虚 拟 生 活 与 网 络 交 往 .http://www.cctv.com/tvguide/tvcomment/wtjj/xzlz/
8110_3:shtml

202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 陈 秋 珠 ,郭 文 斌 . 当前 我 国 心 理学 中 国 化 进程 中 存 在 的问 题 [J].渭 南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2,17(1)(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2 年 5 期全文转载)
2 陈秋珠,郭文斌.温州地区高师生需要结构及其发展态势调查与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
学报,2002,23(5)
3 陈秋珠,郭文斌.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1)
4 陈秋珠.谈高等学校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3(2)
5 陈 秋 珠 .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 当 代 大 学 校 园 普 遍 关 注 的 问 题 [J]. 温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4,25(6)
6 陈秋珠.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式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1)
7 陈秋珠.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6,(2)
8 郭 文 斌 ,陈 秋 珠 . 家庭 中 的 亲 子抚 养 方 式 对子 女 行 为 问题 的 影 响[J].甘 肃 社 会 科
学,2002,(1)
9 郭文斌,陈秋珠.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状况调查与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3)
10 郭文斌,陈秋珠.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三次转变[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6)

203
论文摘要

论文题目: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专业名称: 科学技术哲学
指导教师: 车文博教授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是 20 世纪后期最让人振奋、最引人注目的科技事
件,网络交往正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
式,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鲜明的网络信
息时代色彩。网络交往的出现引起了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学、心理
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积极关注,也成为这些学科的热点研究主题。
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总体上对网络交往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
段,尤其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研究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本研
究选择“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这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又难以把握的研究主题,试图对国内外网络
交往的理论研究做一总结,并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进行探索性研究,旨在引起国内心理学界对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和科学审视。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涉及选题的依据、研究构想以及研究意义。首先,
论述问题提出的依据有四: (1)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突出社会交往对
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2)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
强调网络交往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必然性; (3)大学生是网络交往的主力军,
展现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普遍性以及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进而明确对大学生
网络交往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4)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考察国内外对网络
交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寻找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其
次,确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论述了本研究的理
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是网络交往基本理论探索。这一部分以网络交往为中心,对其
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索,主要包括六个问题:(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网络交往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不同于传统面对面交
往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互联网的诞生是在社会需要的强大推动下,科技进
步的产物。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使“赛博空间”成为现实,网络交往是“赛
博空间”的内核。(2)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首先从
国内外对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中引申出本研究对网络交往概念的界定。其次
逐一论述网络交往的六种主要形式,即:网络聊天、网络寻呼、电子公告牌、
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网上论坛。最后分析网络交往不同于传统交往的五大
1
特点,即: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交往过程的匿名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
往心态的平等性、交往行为的直接性。 (3)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方式。人
际交往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一直是交往问题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网络
交往的出现也引起了研究者对网络交往过程中信息加工特点的浓厚兴趣。关
于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线索过滤原则下的网络交
往,二是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下的网络交往。这两种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网络
交往中非言语信息的缺失上,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因而得出两种完全不
同的结论。(4)网络交往中的行为理论。网络空间是不同于现实空间的虚拟
空间,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人的行为表现与现实物理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网络交往中的行为理论是试图用来解释网络交往中所发生的典型行为的理
论,主要有:去个性化理论和去抑制理论。 (5)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这是
网络人际关系问题探索的核心问题,研究者对网络人际关系性质感兴趣的首
要问题是:网络人际关系是非个人的或敌对的,还是事实上互联网为高度亲
密的人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其实质就是网络人际关系是否和面对面的
人际关系一样的真诚、亲密。在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的背后隐含着对网络交往
和现实交往关系的分析。 (6)影响网络交往的因素探析。人的行为是多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影
响因素。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交往主
体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方面对网络交往行为进行剖析,揭示影响网络
交往行为的因素。
第三部分是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关于网络交往与人的心理健
康关系的研究是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
主题,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详细回顾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从网络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网络交往与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对以往研究的
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描述了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的综合辩证研究态势,最
后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可能方向。
第四部分是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系统考察网
络交往基本理论以及综述国内外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
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部分的核心
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因而以此为中心,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
往问卷,调查了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现实状况,并通过网络
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和个案深入访谈研究,进一步证明网络
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因此,
本部分由六个实证研究组成,将呈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究一的目的是编制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运用
科学的心理测验编制方法收集初始项目,经过严格预测形成正式问卷,并通

2
过对 372 名大学生的正式施测,收集到检验问卷质量的资料。通过探索性因
素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可以抽取六个一级因素,可以解释总方差
的 47.251%。这六个一级因素分别是:“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网络社会
知觉”、“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
往信息沟通”、“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对六个一级因素再进行因素分析,
发现存在若干二级因素。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以及测
题与所属量表间的相关四种方法检验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信度,表明大学
生网络交往问卷信度良好。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预测效度分
析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效度,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
区分效度、预测效度。因此,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测量
工具。
研究二的目的是调查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的现实状况,把
握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采用研究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
往问卷、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以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测验对八个城市 11 所大学的 1615 名大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描述统计
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 (1)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象非常普遍,
互联网使用率高达 96.3%,其中 74.6%的大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
(2)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
往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往显著高于女大学
生;(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网络交
往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相比之下,一年级大学生网络交往程度较高;
(4)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往程度均存在显著的地区
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网络交往率和网络交往程度
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 (5)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率
不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但网络交往程度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理科大学生
网络交往程度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 (6)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和网络交往程
度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但网络交往率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城市生源的
大学生网络交往率显著高于农村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 (7)大学生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生率(8.3%),男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
生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显著高于文
科大学生,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研究三的目的是探索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研究一编制的大
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被试背景资料和互联网使用问卷、心理健康(SCL-90)
测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对四个城市 6 所大学的 544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通过相关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建立了大学生网络
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含义是: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
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但并不是二者的简单必然联系,而是和其它

3
因素如人口学变量、互联网使用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因素 31(网上自我暴露)和因素 21(网上自我和人际关
系知觉)直接实现的,而心理健康对网络交往的影响是通过病理性互联网使
用间接实现的。在二者的关系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是关键变量。本研究的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并不代表真正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而代表对互联网的
心理依赖程度。同时,本研究还得出两个结论: (1)不同网络交往模式对心
理健康没有显著的影响; (2)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并不是以病理性互联
网使用为界线,网络交往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简单二分的病理性使用和非
病理性使用等结论。
研究四的目的是研究网络交往是否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采用被试个
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大学生社会性
发展评定——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孤独量表(UCLA)、人际信任量
表(ITS)对四个城市 7 所大学的 563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相关分析、
差异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发现: (1)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性存在一定的
关系,尤其是网络交往与大学生孤独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而网络交往不
同因素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项目间具有不同性质的相关; (2)网络交往对孤
独的影响只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出现的,孤独是网络交往和其它因素(人口
学因素和社会性发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网络交往对孤独的影响主要
是通过因素三(网络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实现的。
研究五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网络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采
用个案深入访谈研究方法对温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一位三年级女大
学生进行研究,辅助以心理健康测验(SCL-90)、社会性发展测验(SSRS、
UCLA、ITS)、卡特尔 16 种人格测验(16PF)。通过详细分析访谈记录,并
结合心理健康测验、社会性发展测验、人格测验,得出两个结论: (1)网络
交往是心理社会健康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现实性的心理社会
健康; (2)网络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社会健康,影响的性质取决于交
往主体个人的心理行为特点。这些结论进一步证实了研究三所得结论的正确
性。
研究六的目的是探索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人格特质是否相关以及人格
特质如何预测网络交往。采用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四个城市 5 所
大学的 508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
析、回归分析发现: (1)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其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怀
疑性、忧虑性、实验性与网络交往总分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 (2)人
格变量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预测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怀疑性和实验性两种人
格特质可以预测网络交往,且预测能力不高,只能作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可
能性因素,影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还有其它因素。

4
第五部分是总的讨论。因为在第四部分的具体研究中针对每个研究结果
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所以本部分重点对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
制、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总结了本
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
第六部分是总的结论。对六个实证研究分别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得出
本研究的 10 个重要结论。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网络交往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 (1)尝试
对网络交往的基本理论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 (2)把握我国大学生互联网
使用和网络交往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指导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提
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揭示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索二者相互
作用的内在机制,为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并引起
国内心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审视。

关键词:赛博空间 人际交往 大学生 网络交往 互联网使用 心理健康


社会性发展 人格特质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因素分析 模型 去个性化
去抑制 线索过滤原则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5
Abstract

Title: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in Cyberspac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Specialty: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Advisor: Professor Wenbo Che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s the most inspiring and the
most attractive technological event in the last half period of 20th century. As a
new mode of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E-communication was born with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communication is the widest and the
most effective mode of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so far, and has brilliant epoch
color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emergence of E-communication has aroused a
lot of researchers, active attention, who come from such subjects as
philosophy, sociology, communication, informatics, psychology, education.
Accordingly, E-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warm study theme of these
subjects.
However, making a comprehensive view, we can find that E-communication
stud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primary exploration. Especially,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gap between domestic study and overseas study. So, in order to
summarize E-communication theories in overseas and domestic studies, in order
to careful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aim to arouse
researchers, active attention and scientific scan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psychology, this study selects the theme of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in
cyberspac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t is a difficult theme to grasp but has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value. This study is composed of six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introduction, which deals with the basis of theme
selection, study project and study significance. Firstly, we discuss the four basis
of theme selection: (1) Social intercourse is the basic need of human being, and
stand out its meaning fo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2) E-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mode in modern society, and
emphasize the inevitability of E-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3)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E-communication, and indicate the
populari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E-communication and the

1
possibility of hav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clarify the study necessity of their
E-communication use. (4) We analyze the actuality in overseas and domestic
study, and aim to find problems in the study process and look for a suitable cut-in
point for this study. Secondly, we conceive the basic study frame, content and
method. Thirdly, we discuss the study significance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exploration of E-communication basic theories.
This part is centered by E-communication, and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its six
basic issues: (1)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Going with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communication comes into being, and
i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ace-to-face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The
naissance of internet is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need drive and technology
advance.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has turned cyberspace into
reality, E-communication is the core of cyberspace. (2) The definition, main
form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communication. Firstly, we discuss overseas
and domestic definitions of E-communication, and basing on these definitions
we educe the definition of this study. Secondly, we discuss the six forms of
E-communication one by one, which are network chat, network call, bulletin
board system, e-mail, multiple user dimension, network forum. Lastly, we
analyze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E-communication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universality of communication objects, the anonymity of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e virtuality of communication role, the e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mentation, the immediacy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 (3)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s of E-communicati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is always an important issue, to which researchers, pay
much attention. The emergence of E-communication arouses researchers, dense
interest in it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re are two views about
E-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ne is E-communication in the view
of cues-filtered-out approach, the other is E-communication in the view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erspective. The debate focus of the two views lies in the
absence of non-verbal information. Because they stand on different angles, they
have full different conclusions. (4) Behavior theory of E-communication.
Because cyberspace is a virtual spac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real space,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behavior in cyberspace and behavior in real space.
Behavior theory of E-communication is theories which try to explain typical
behavior happening in E-communication. Deindividuation theory and
disinhibition theory are the two important E-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eories.
(5) Quality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t is the core question in the

2
exploration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searchers, first interest lies
in the question: either networ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impersonal or hostile,
or the internet provides individual with chance to developing intim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nature, it is whether networ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same genuine and intimate as face-to-fa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hind the discussion of this question, there impl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actual communication. (6)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E-communication. Individual,s behavior is the
production of many factors, as a new behavior, E-communic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many factors, too. Basing on summarization of overseas and
domestic studies, we analyze factors influencing E-communi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ersonal factors of communicator and
social factors.
The third section is the study of E-communication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field of internet use behavior and mental social
development study,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ers have made a great deal
effort to study it and achieved some fruits. This study reviews and summarizes
previous study fruits carefully from three aspects: E-communic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communication and self development. At last, we describe the
integrative and dialectic trend in the study of E-communication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and propose some problems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suggest some
possible study direction.
The fourth section is empirical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E-communication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Basing on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E-communication basic theories and
summarization of overseas and domestic studies of E-communication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 we select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carry
through empirical studies about their E-communi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s the core in this section. So,
center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we
compile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vestigate the actuali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et use and
E-communication. The effect study of E-communication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ase deep interview study further 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t last, we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3
E-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This section has six empirical studies,
through which we present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ompiling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with psychometric meaning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he purpose of study one. We use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test compiling methods to collect initial items, and form formal
questionnaire through strictly preliminary test. We carry through a formal test to
372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llect material for analyzing the quality
of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Us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e extract
six first-level factors, which can account for 47.251 percent variance. We name
the six first-level factors respectively: E-communication negative outcomes,
network social perception, E-communication self disclosure and emotion
experience, E-communication cognition, E-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E-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We further carry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for the six first-level factors and find some second-level factors.

We test the reliability of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from Cronbach s α
coefficient, Spearman-Brown split-half reliability, re-test reliabilit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items and their belonging sca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has better reliability. We analyze the validity of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from content validity, structure validity,
distinguishing validity and predictable valid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also has better validity. So,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e used in futur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i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et use
and E-communication and grasp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m is the
aim of study two. We use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compiled in study one,
subject individual basic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use investigating list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est, investigate 1615 subjects who come from eleven
schools in eight cities.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test, we find: (1)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et use and
E-communication is very popular,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is 96.3%, and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is 74.6%. (2)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has not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but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and the degree of E-communication
have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and the degree of
E-communication of mal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3)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have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but the
degree of E-communication has not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The degree of

4
E-communication of freshmen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ade
students. (4)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and the degree
of E-communication have significant area difference, the internet use and
E-communication rate and the E-communication degree of the developed area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eveloping area students. (5)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have not significant subject
difference, but the degree of E-communication has significant subject difference.
Science students, E-communica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rts students,. (6)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degree of E-communication have not significant
biogenesis difference, but the rate of E-communication has significant biogenesis
difference. City biogenesis students, E-communica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villages and towns students, E-communication rate. (7)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exist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occurrence rate is 8.3%. The
occurr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n mal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students,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n scienc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rts students.
However, the occurrence rate has not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s
the main aim of study three. We use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compiled
in study one, subject individual basic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use investigating
list, mental health test(SCL-90)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est, investigate
544 subjects who come from six schools in four citie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we set up 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model is that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re both cause and effect, they affect each other, but they are not simple
and necessary relation. They perform function going with other factors such as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internet use variables. The effect of E-communication
on mental health directly become true by factor 31(self-disclosure online) and
factor 21(self and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online), but the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on E-communication indirectly become true by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s the key variab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study,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does
not represent real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r, it represents the degree of
individual,s mental dependence on interne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wo
conclusions: (1) Different mode of E-communication has no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2)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s not the borderline for

5
the effect quality of E-communication on mental health. E-communication
behavior is a continuum, it can not be divided in pathological use or
impathological use.
To explore if E-communication has effec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he main aim of study four. We use subject individual
basic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use investigating list,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compiled in study one, social development tests: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UCLA loneliness scale,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
investigate 563 subjects who come from seven schools in four citie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test, regression analysis, we find: (1)
There is some degre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E-communication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neliness. Different factors have different quality correlation with different
it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2) E-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loneliness. Loneliness is the production of E-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actors(demographic factor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actors). E-communication
affect loneliness mainly through factor three(E-communication self-disclosure
and emotion experience).
In order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we use case deep interview method to a junior student who come
from Wenzhou Normal College in study five. At the same time, we test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SCL-90), social development test(SSRS、UCLA、IT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test(16PF). Through carefully analyzing interview notes,
and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mental health test, social development test and
personality test, we obtain two conclusions: (1) E-communic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mental social health and other factors, especially realistic health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E-communication. (2) In some degree,
E-communication affects mental social health. The quality of affecting depends
on communicator,s ment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These conclusions further
validate the validity of conclusions obtained in study three.
To explore whether E-communic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personality traits
and how personality traits affect E-communication is the aim of study six. We
use subject individual basic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use investigating list,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Cartel 16
Personality Traits Scale(16PF), investigate 508 subjects who come from five
schools in four cities. Through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we conclude: (1) E-communication of

6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correlating with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in some
degree. Thereinto, the correlations of factor L and E-communication score, factor
O and E-communication score, factor Q1 and E-communication score reach
significant level. (2) Personality variable has limited predicting function to
E-communication. Only Factor L and Factor Q1 can predict E-communication,
but the predicting function is not high. So, personality traits variable is only
possible factor affecting E-communication.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E-communication.
The five section is overall discussions. Because we have had carefu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the concrete studies in section four, we discuss deeply
the compiling of E-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t
last, we summarize the innovations and shortcomings in this study.
The six section is overall conclusions. We summarize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six concrete empirical studies and educe ten important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In short, throug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empirical studies, the study is
for the purpose of: (1) trying to unite E-communication basic theories and make
it systematization. (2) grasp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et use and E-communication and providing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evidence for supervis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 internet
use and E-communication. (3) ope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xploring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nteraction, providing new evidence for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and arousing domest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ers to sc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 cyberspace;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E-communication; internet use; mental health; social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traits;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factor analysis; model;
deindividuation; disinhibition; cues-filtered-out approach;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 theory

7
附录一:网络交往预测问卷
下面是一系列关于网络交往情况的描述,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评价这些描述
与你的实际情况或真实体验相符合的程度。评价分为五类: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界于
符合与不符合间、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请你在所选择评价下面对应的数字上划“√”
。回答时
请注意:(1)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作答;(2)独立作答,不
要与他人讨论;(3)回答无须过多考虑;(4)请逐题回答,不要漏题。(5)如果你发现这些数值均
不能确切地反映自己的情况,请使用最接近者。
1.与网友交往远比和同学实际交往快乐。 1 2 3 4 5
2.我能很好地处理网上朋友和现实生活中朋友的关系。
(-) 1 2 3 4 5
3.我上网是为了寻找知心朋友或真心恋人。 1 2 3 4 5
4.在网上与人交往时我感觉非常舒服。 1 2 3 4 5
5.网络交往时我说或做在现实生活中从来不能做的事情。 1 2 3 4 5
6.我因为网络交往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1 2 3 4 5
7.我上网是为了与网友分享自己的秘密。 1 2 3 4 5
8.在网络上可以容易地找到知心朋友。 1 2 3 4 5
9.上网时我感觉处于自己的最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1 2 3 4 5
10.在网上交往时,我自我暴露更多。 1 2 3 4 5
11.因为网络交往,我错过了社会参与的机会。 1 2 3 4 5
12.上网时,我才可以是真正的我自己。 1 2 3 4 5
13.当我感到孤独寂寞时,我就上网与他人交流。 1 2 3 4 5
14.在网上可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1 2 3 4 5
15.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 1 2 3 4 5
16.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上网向网友倾诉。 1 2 3 4 5
17.网络交往可以帮助我缓解不良情绪。 1 2 3 4 5
18.网上的我比现实生活中的我更真实。 1 2 3 4 5
19.我的网上朋友很理解我。 1 2 3 4 5
20.在网上时我对别人很友好。 1 2 3 4 5
21.当我有成功的喜悦或高兴的事情时,我上网和朋友分享。 1 2 3 4 5
22.网络交往是一种安全的交往方式。 1 2 3 4 5
23.我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受人欢迎。 1 2 3 4 5
24.我对网上朋友很信任。 1 2 3 4 5
25.当我内心烦恼时,我上网以寻求解脱。 1 2 3 4 5
26.在网上时我较少感到孤独。 1 2 3 4 5
27.我上网是为了结交新朋友,扩大交际面。 1 2 3 4 5
28.网络交往是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2 3 4 5
29.在网上我能更加真实地表露自己。 1 2 3 4 5
30.我不相信网上交往对象的角色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 1 2 3 4 5
31.当我有需求时,我上网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或帮助。 1 2 3 4 5
32.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一样的真实。 1 2 3 4 5

1
33.网络交往匿名的特点使我感到更自由。 1 2 3 4 5
34.网上交往容易影响与现实中的朋友、同学和家人的交往。 1 2 3 4 5
35.上网是为了展示自己,获得大家认可。 1 2 3 4 5
36.我有一个网上建立的朋友圈子。 1 2 3 4 5
37.同网上认识的人在一起,我感到有更多的乐趣。 1 2 3 4 5
38.网络交往促进了我以前的人际关系。 1 2 3 4 5
39.当我有事情陷入困境时,我上网寻求各种帮助。 1 2 3 4 5
40.我优先选择网络交往而不是面对面交往。 1 2 3 4 5
41.我上网是为了寻求别人的理解。 1 2 3 4 5
42.在网上,我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1 2 3 4 5
43.网上交往很容易上当受骗。 1 2 3 4 5
44.在网上时我隐藏起来不进入任何一个对话,只听别人讲话。 1 2 3 4 5
45.网络交往扩大了我的人际交往范围。 1 2 3 4 5
46.我上网是为了和别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 1 2 3 4 5
47.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系更深入。 1 2 3 4 5
48.在网上社交时,我很自信。 1 2 3 4 5
49.有时我在网上假装是另一个人。 1 2 3 4 5
50.当网络交往时,我感到人际联系非常广泛。 1 2 3 4 5
51.当网络交往时,我感到非常投入。 1 2 3 4 5
52.我上网是为了发布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1 2 3 4 5
53.我认为网恋是现实社会恋爱的一种补充,是可以成功的。 1 2 3 4 5
54.网上交往是绝对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人无权干涉。 1 2 3 4 5
55.与生活中的朋友发生了矛盾,我觉得通过互联网更容易与他们沟通。 1 2 3 4 5
56.网上聊天让我感到兴奋。 1 2 3 4 5
57.我上网是为了了解别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1 2 3 4 5
58.与网友的交流使我忘了生活的烦恼。 1 2 3 4 5
59.身边的朋友比网友更喜欢我。(-) 1 2 3 4 5
60.在网络交往时,对方是认真的、诚恳的。 1 2 3 4 5
61.每次上网聊天或认识新朋友,我都有兴奋满足感。 1 2 3 4 5
62.我上网聊天,是为了消磨时间。 1 2 3 4 5
63.网上交往允许言平常不敢言,做平常不敢做,不涉及道德问题。 1 2 3 4 5
64.因为网络交往,所以我的视力有所下降。 1 2 3 4 5
65.网友是我人际关系中的重要部分。 1 2 3 4 5
66.在网上认识的人很喜欢我。 1 2 3 4 5
67.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 1 2 3 4 5
68.因为网络交往,所以我参与各种锻炼的次数减少了。 1 2 3 4 5
69.网络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我交到了很多朋友。 1 2 3 4 5
70.在网上和我交往的人都是友善的。 1 2 3 4 5
71.网上结交的朋友是真实可信的。 1 2 3 4 5

2
72.我认真地和别人进行网络交往。 1 2 3 4 5
73.因为网上交往,我错过了对我很重要的学习(工作)机会。 1 2 3 4 5
74.网上交往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1 2 3 4 5
75.我和网友的交往是关系良好的,愿意互相帮助的。 1 2 3 4 5
76.因为网上交往,我不止一次地错过吃饭的时间。 1 2 3 4 5
77.在网上交往,我有强烈的归属感。 1 2 3 4 5
78.我相信网上和我交往的人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真、富有感情。 1 2 3 4 5
79.网上认识的朋友很亲近。 1 2 3 4 5
80.网上人际关系是肤浅的。
(-) 1 2 3 4 5
81.为了与网友交流,我的睡眠时间比以前少。 1 2 3 4 5
82.在网上时人们能够接受我。 1 2 3 4 5
83.网友比生活中的朋友更好相处。 1 2 3 4 5
84.在网上,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谈论任何问题。 1 2 3 4 5
85.在网上与人交往时,我能获得更多的尊敬。 1 2 3 4 5
86.网友之间的感情比现实中朋友的感情更和谐、真诚。 1 2 3 4 5
87.在网上交往时,我从不告诉对方我的真实姓名或身份。
(-) 1 2 3 4 5
88.我和网友的交往关系一般,交往不深。
(-) 1 2 3 4 5
89.在网上,我与别人是用心交流的。 1 2 3 4 5
90.我对网上人际关系很满意。 1 2 3 4 5
91.在网上可以讲出更多的心理话。 1 2 3 4 5
92.在网上交往,我可以更好地认识一个人。 1 2 3 4 5
93.我上网是为了寻找情感寄托。 1 2 3 4 5
94.当我情绪低落或焦虑时,我就上网寻求帮助。 1 2 3 4 5
95.我对网友的典型感觉是真诚友好的。 1 2 3 4 5
96.为了上网,我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娱乐活动、人际交往等。 1 2 3 4 5

附录二:网络交往正式问卷
下面是一系列关于网络交往情况的描述,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评价这些描述
与你的实际情况或真实体验相符合的程度。评价分为五类: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界于
符合与不符合间、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请你在所选择评价下面对应的数字上划“√”
。回答时
请注意:(1)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作答;(2)独立作答,不
要与他人讨论;(3)回答无须过多考虑;(4)请逐题回答,不要漏题。(5)如果你发现这些数值均
不能确切地反映自己的情况,请使用最接近者。
1.与网友交往远比和同学实际交往快乐。 1 2 3 4 5
2.我上网是为了寻找知心朋友或真心恋人。 1 2 3 4 5
3.在网上与人交往时我感觉非常舒服。 1 2 3 4 5
4.我因为网络交往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1 2 3 4 5
5.上网时我感觉处于自己的最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1 2 3 4 5
6.在网上交往时,我自我暴露更多。 1 2 3 4 5

3
7.因为网络交往,我错过了社会参与的机会。 1 2 3 4 5
8.上网时,我才可以是真正的我自己。 1 2 3 4 5
9.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 1 2 3 4 5
10.网上的我比现实生活中的我更真实。 1 2 3 4 5
11.在网上时我对别人很友好。 1 2 3 4 5
12.因为上网,我曾经在学习上遇到了麻烦。 1 2 3 4 5
13.网络交往是一种安全的交往方式。 1 2 3 4 5
14.在网上我能更加真实地表露自己。 1 2 3 4 5
15.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一样的真实。 1 2 3 4 5
16.同网上认识的人在一起,我感到有更多的乐趣。 1 2 3 4 5
17.网络交往促进了我以前的人际关系。 1 2 3 4 5
18.当我有事情陷入困境时,我上网寻求各种帮助。 1 2 3 4 5
19.我上网是为了寻求别人的理解。 1 2 3 4 5
20.网络交往扩大了我的人际交往范围。 1 2 3 4 5
21.我上网是为了和别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 1 2 3 4 5
22.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系更深入。 1 2 3 4 5
23.因为网络交往使我的知识面变广了。 1 2 3 4 5
24.因为使用互联网,所以我能掌握一些前沿性知识。 1 2 3 4 5
25.我上网是为了了解别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1 2 3 4 5
26.在网络交往时,对方是认真的、诚恳的。 1 2 3 4 5
27.我上网聊天,是为了消磨时间。 1 2 3 4 5
28.因为网络交往,所以我的视力有所下降。 1 2 3 4 5
29.因为网络交往,所以我参与各种锻炼的次数减少了。 1 2 3 4 5
30.在网上和我交往的人都是友善的。 1 2 3 4 5
31.网上结交的朋友是真实可信的。 1 2 3 4 5
32.我认真地和别人进行网络交往。 1 2 3 4 5
33.因为网上交往,我错过了对我很重要的学习(工作)机会。 1 2 3 4 5
34.网上交往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1 2 3 4 5
35.我和网友的交往是关系良好的,愿意互相帮助的。 1 2 3 4 5
36.因为网上交往,我不止一次地错过吃饭的时间。 1 2 3 4 5
37.我相信网上和我交往的人和现实中一样真、富有感情。 1 2 3 4 5
38.网络教会了我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1 2 3 4 5
39.网上认识的朋友很亲近。 1 2 3 4 5
40.因为上网,我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1 2 3 4 5
41.为了与网友交流,我的睡眠时间比以前少。 1 2 3 4 5
42.网友之间的感情比现实中朋友的感情更和谐、真诚。 1 2 3 4 5
43.在网上,我与别人是用心交流的。 1 2 3 4 5
44.闲得无聊时,我就上网。 1 2 3 4 5
45.我对网上人际关系很满意。 1 2 3 4 5

4
46.为了上网,我放弃了学习或上课。 1 2 3 4 5
47.当我情绪低落或焦虑时,我就上网寻求帮助。 1 2 3 4 5
48.我对网友的典型感觉是真诚友好的。 1 2 3 4 5
49.为了上网,我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娱乐活动、人际交往等。 1 2 3 4 5

附录三: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情况
请你按照题目要求在题后的“ ”上用文字做答,或者在选择题目后面的字母上划“√”。
如果你认为选择的题目不能反映你的真实情况,请你在题目后面自己加上相应的文字。谢谢你的合
作!
性别 出生年月 年级 学校
专业 填表日期
1.你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花费是多少?
A 200 元以下 B 201 元——500 元 C 501 元——800 元 D 801 元以上
2.你是否拥有个人电脑? A 是 B 否
3.你上大学前长期生活在哪里? A 城市 B 乡镇 C 农村
4.你最近一个月是否使用过互联网? A 是 B 否
5.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互联网的?(如果选项中没有符合你的答案,可以写在旁边)
A 上大学前(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B 上大学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6.你上网经常选择方式是?A 每天 B 周末 C 假期 D 以上都有 E
7.你一般是在什么时间上网(可以多选)?
A 晚上 B 课间休息 C 午休 D 上计算机课 E 逃课 F
8.你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大约在几个小时?
9.你通常是在什么地方上网(可以多选)?
A 学校计算机房 B 宿舍 C 网吧 D 其他地方 E家 F
10.你上网聊天的程度如何? A 经常 B 比较多 C 比较少 D 不使用
11.你使用 QQ(或搜 Q、ICQ 等)程度如何? A 经常 B 比较多 C 比较少 D 不使用
12.你使用 E-Mail 的程度如何? A 经常 B 比较多 C 比较少 D 不使用
13.你使用 BBS 的程度如何? A 经常 B 比较多 C 比较少 D 不使用
14.你使用网上论坛的程度如何? A 经常 B 比较多 C 比较少 D 不使用
15.你使用网络游戏的程度如何? A 经常 B 比较多 C 比较少 D 不使用
16.你使用互联网的原因有哪些(可以多选)?
A 同朋友或家人交流思想,保持联系; B 课程作业的需求或学习新知识; C 娱乐或放松; D
消磨时间; E 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感情; F 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最新动态;
G 交朋友或寻找情感支持; H 浏览信息或搜集信息; I 体验虚拟现实; J 游戏或赌博;
K 看成人话题; L 购物或者推销产品; M 做版主维护网页。
17.你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互联网?
A 闲得无聊时 B 想打游戏时 C 心情不好时 D 没有规律,只要有时间 E 其他
18.你的网络名有几个? A 只有 1 个 B 2——3 个 C 4 个以上

5
19.你用的网络名是什么样的? A 真实姓名 B 虚拟姓名
20.如果你的上面题目(19 题)回答是 B,那么你是根据什么起虚拟姓名?
A 可爱好听的 B 使用方便的 C 随心所欲的 D 隐蔽自己的 E 另类有趣的 F 无特殊原因

附录四: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验
下面的题目仍然是关于你使用互联网的情况的,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是”或“否”
下面的( )内划“√”。
是 否
1.一心想上网(回想以前的网上活动或期待下次上网) ( )( )
2.需增加更长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 ( )( )
3.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不能成功 ( )( )
4.在努力减少上网时,感到不安、闷闷不乐、忧郁或易激怒 ( )( )
5.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 ( )( )
6.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或失去教育与就业的机会 ( )( )
7.对家人、好友、治疗者或其他人说谎,隐瞒卷入上网的程度 ( )( )
8.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如无望、嫉妒、焦虑)的方法 ( )( )

附录五: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下
述情况影响你的实际感觉,在五个答案里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评价标准为五类:0=从无、1=
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请你在所选择评价下面对应的数字上划“√”。
1.头痛 0 1 2 3 4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0 1 2 3 4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0 1 2 3 4
4.头昏或昏倒 0 1 2 3 4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0 1 2 3 4
6.对旁人责备求全 0 1 2 3 4
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0 1 2 3 4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0 1 2 3 4
9.忘记性大 0 1 2 3 4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0 1 2 3 4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0 1 2 3 4
12.胸痛 0 1 2 3 4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0 1 2 3 4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0 1 2 3 4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0 1 2 3 4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0 1 2 3 4
17.发抖 0 1 2 3 4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0 1 2 3 4

6
19.胃口不好 0 1 2 3 4
20.容易哭泣 0 1 2 3 4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0 1 2 3 4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0 1 2 3 4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0 1 2 3 4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0 1 2 3 4
25.怕单独出门 0 1 2 3 4
26.经常责怪自己 0 1 2 3 4
27.腰痛 0 1 2 3 4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0 1 2 3 4
29.感到孤独 0 1 2 3 4
30.感到苦闷 0 1 2 3 4
31.过分担忧 0 1 2 3 4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0 1 2 3 4
33.感到害怕 0 1 2 3 4
34.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0 1 2 3 4
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0 1 2 3 4
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0 1 2 3 4
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0 1 2 3 4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0 1 2 3 4
39.心跳得很厉害 0 1 2 3 4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0 1 2 3 4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0 1 2 3 4
42.肌肉酸痛 0 1 2 3 4
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0 1 2 3 4
44.难以入睡 0 1 2 3 4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0 1 2 3 4
46.难以做出决定 0 1 2 3 4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0 1 2 3 4
48.呼吸有困难 0 1 2 3 4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0 1 2 3 4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0 1 2 3 4
51.脑子变空了 0 1 2 3 4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0 1 2 3 4
53.喉咙有梗塞感 0 1 2 3 4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0 1 2 3 4
55.不能集中注意力 0 1 2 3 4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0 1 2 3 4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0 1 2 3 4

7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0 1 2 3 4
59.想到死亡的事 0 1 2 3 4
60.吃得太多 0 1 2 3 4
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0 1 2 3 4
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0 1 2 3 4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0 1 2 3 4
64.醒得太早 0 1 2 3 4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 0 1 2 3 4
66.睡得不稳不深 0 1 2 3 4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想法 0 1 2 3 4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 0 1 2 3 4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0 1 2 3 4
70 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0 1 2 3 4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0 1 2 3 4
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0 1 2 3 4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0 1 2 3 4
74.经常与人争论 0 1 2 3 4
75.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0 1 2 3 4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价 0 1 2 3 4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0 1 2 3 4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0 1 2 3 4
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0 1 2 3 4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 0 1 2 3 4
81.大叫或摔东西 0 1 2 3 4
82 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0 1 2 3 4
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0 1 2 3 4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0 1 2 3 4
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0 1 2 3 4
86.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0 1 2 3 4
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0 1 2 3 4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0 1 2 3 4
89.感到自己有罪 0 1 2 3 4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0 1 2 3 4

附录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你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你的实际情况
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1 你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A、一个也没有 B、1——2 个 C、3——5 个 D、6 个和 6 个以上

8
2 近一年来你:(只选一项)
A、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B、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C、和同学、同事和朋友住在一起 D、和家人住在一起
3 你与隔壁寝室同学:(只选一项)
A、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B、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C、有些隔壁寝室同学很关心你 D、大多数隔壁寝室同学都很关心你
4 你与同学:(只选一项)
A、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B、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C、有些同学很关心你 D、大多数同学都很关心你
5 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
无 极少 一般 全力支持
A 父母
B 兄弟姐妹
C 其他成员(如嫂子)
D 恋人
6 过去,在你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A、无任何来源。
B、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1)恋人 (2)其他家人(3)亲戚(4)同学 (5)就读学校 (6)学生处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7)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8)其他(请列出)
7 过去,在你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A、无任何来源。
B、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1)恋人 (2)其他家人 (3)朋友 (4)亲戚 (5)同学 (6)就读学校 (7)学生处
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8)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9)其他(请列出)
8 你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A、从不向任何人诉述。 B、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 1-2 个人诉述。
C、如果朋友主动询问你会说出来。 D、主动诉述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 你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A、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B、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C、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D、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10 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等)组织活动,你:(只选一项)
A、从不参加 B、偶尔参加 C、经常参加 D、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附录七:UCLA 孤独量表
下面是人们有时出现的一些感受,对每一项描述,请指出你具有那种感觉的频度,在相应的数
字下划“√”。

9
从 很 有 一
不 少 时 直
1.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 1 2 3 4
2.你常感到缺少伙伴吗? 1 2 3 4
3.你常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 1 2 3 4
4.你常感到寂寞吗? 1 2 3 4
5.你常感到属于朋友们中的一员吗? 1 2 3 4
6.你常感到与周围的人有许多共同点吗? 1 2 3 4
7.你常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了吗? 1 2 3 4
8.你常感到你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人的不一样吗? 1 2 3 4
9.你常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 1 2 3 4
10.你常感到与人亲近吗? 1 2 3 4
11.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 1 2 3 4
12.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1 2 3 4
13.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 1 2 3 4
14.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 1 2 3 4
15.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 1 2 3 4
16.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1 2 3 4
17.你常感到羞怯吗? 1 2 3 4
18.你常感到人们围着你但并不关心你吗? 1 2 3 4
19.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1 2 3 4
20.你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吗? 1 2 3 4

附录八:人际信任量表(ITS)
请使用以下标准表明你对下列每一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请在自己所选择评价下面对应的
数字上划“√”
。 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
1.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虚伪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1 2 3 4 5
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最好小心,除非他们拿出可以证明其值得信任的依据。1 2 3 4 5
3.除非我们吸引更多的人进入政界,这个国家的前途将十分黯淡。 1 2 3 4 5
4.阻止多数人触犯法律的是恐惧、社会廉耻或惩罚而不是良心。 1 2 3 4 5
5.考试时教师不到场监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作弊。 1 2 3 4 5
6.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 1 2 3 4 5
7.联合国永远也不会成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有效力量。 1 2 3 4 5
8.法院是我们都能受到公正对待的场所。 1 2 3 4 5
9.如果得知公众听到和看到的新闻有多少已被歪曲,多数人会感到震惊的。 1 2 3 4 5
10.不管人们怎样表白,最好还是认为多数人主要关心其自身幸福。 1 2 3 4 5
11.尽管在报纸、收音机和电视中均可看到新闻,但我们很难得到关于公共事件的客观报道。
1 2 3 4 5
12.未来似乎很有希望。 1 2 3 4 5

10
13.如果真正了解到国际上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那么公众有理由比现在更加担心。1 2 3 4 5
14.多数获选官员在竞选中的许诺是诚恳的。 1 2 3 4 5
15.许多重大的全国性体育比赛均受到某种形式操纵和利用。 1 2 3 4 5
16.多数专家有关其知识局限性的表白是可信的。 1 2 3 4 5
17.多数父母关于实施惩罚的威胁是可信的。 1 2 3 4 5
18.多数人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就一定会去实现。 1 2 3 4 5
19.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的便宜。 1 2 3 4 5
20.多数理想主义者是诚恳的并按照他们自己所宣扬的信条行事。 1 2 3 4 5
21.多数推销人员在描述他们的产品时是诚实的。 1 2 3 4 5
22.多数学生即使在有把握不会被发现时也不作弊。 1 2 3 4 5
23.多数维修人员即使认为你不懂其专业知识也不会多收费。 1 2 3 4 5
24.对保险公司的控告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 1 2 3 4 5
25.多数人诚实地回答民意测验中的问题。 1 2 3 4 5

附录九: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本测验共有 187 道题目,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
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你对这些
问题的态度。请你要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每道题有三种选择,请在符合你的看法的
选项上打“√”。作答时,请注意下列五点:
1.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2.不可漏掉任何测题;3.尽量不选择“B”答案;4.本测验
不计时间,但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以内完
成整个测验;5.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
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1.我很明了本测验的说明: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我对本测验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诚实地回答: A.是的 B.不一定 C.不同意
3.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A 到一个繁华的城市去旅行 B 介于 A、C 之间 C 游览清静的山区
4.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即使是关在铁笼内的猛兽,我见了也会感到惴惴不安: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我总不敢大胆批评别人的言行: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不是的
7.我的思想似乎: A.比较先进 B.一般 C.比较保守
8.我不擅长说笑话、讲有趣的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当我看到亲友或邻居争吵时,我总是: A.任其自己解决 B.介于 A、C 之间 C.予以劝解
10.在群众集会中,我: A.谈吐自如 B.介于 A、C 之间 C. 保持沉默
11.我愿做一个: A.建筑工程师 B.不确定 C.社会科学研究者
12.阅读时,我喜欢选读 : A.自然科学书籍 B.不确定 C.政治理论书籍
13.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我希望我的爱人擅长交际,无须具有文艺才能: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5.对于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的人,我仍能以礼相待: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受人侍奉时我常常局促不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
17.在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之后,我总是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休息,才能保持工作效率: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半夜醒来,我常常为种种惴虚而不能再入睡: A.常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极少如此
19.事情进行不顺利时,我常常急得涕泪直流: A.从不如此 B.有时如此 C.时常如此
20.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离婚,可以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21.我对人或物的兴趣都很容易改变: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22.在工作中,我愿意: A.和别人合作 B.不确定 C.自己单独进行
23.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自言自语: A.常常如此 B.偶然如此 C.从不如此
24.无论是工作、饮食或外出游览,我总是:
A.匆匆忙忙,不能尽兴 B.介于 A、C 之间 C.从容不迫
25.有时我怀疑别人是否对我的言行真正的有兴趣: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26.如果我在工厂工作,我愿作: A.技术科的工作 B.介于 A、C 之间 C.宣传科的工作
27.在阅读时,我愿阅读: A.有关太空旅行的书籍 B.不太确定 C.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
28.本题后面列出的三个单词,哪个与其它单词不类同: A.狗 B.石头 C.牛
29.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环境,我要: A.把生活安排得和从前不一样 B.不确定 C.和从前相仿
30.在一生中,我总觉得能达到我所预期的目标: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1.当我说谎时,总觉得内心羞愧,不敢正视对方: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2.假使我手里拿着一支装有子弹的手枪,我必须把子弹取出来才能安心: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3.多数人认为我是一个说话有风趣的人: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4.如果人们知道我内心的成见,他们会大吃一惊: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5.在公共场合,如果我突然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就会感到局促不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6.我总喜欢参加规模庞大的晚会或集会: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7.在学科中,我喜欢: A.音乐 B.不一定 C.手工劳动
38.我常常怀疑那些出乎我意料的对我过于友善的人动机是否诚实: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9.我愿意把我的生活安排得像一个: A.艺术家 B.不确定 C.会计师
40.我认为目前所需要的是: A.多出现一些改造世界的理想家 B.不确定 C.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41.有时候我觉得我需要剧烈的体力劳动: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42.我愿意跟有教养的人来往,而不愿意同卤莽的人交往: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43.在处理一些必须凭借智慧的事务中:
A.我的亲人表现得比一般人差 B.普通 C. 我的亲人表现得超人一等
44.当领导召见我时,我:A.觉得可以趁机提出建议 B.介于 A、C 之间 C.总怀疑自己做错了事
45.如果待遇优厚,我愿意做护理精神病人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46.读报时,我喜欢读: A.当前世界上的基本问题 B.介于 A、C 之间 C.地方新闻
47.在接受困难任务时,我总是:A.有独立完成的信心 B.不确定 C.希望别人的帮助和指导
48.在游览时,我宁愿观看一个画家的写生,也不愿听人家的辩论: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2
49.我的神经脆弱,稍有刺激就会使我颤栗: A.时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从未如此
50.早晨起来,常常感到疲乏不堪: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51.如果待遇相同,我愿选做: A.森林管理员 B.不一定 C.中小学教员
52.每逢过年过节或亲友结婚时,我: A.喜欢赠送礼品 B.不太确定 C.相互送礼
53.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与其他两个数字属于不同类别: A. 5 B. 2 C. 7
54.“猫”与“鱼”就像“牛”与: A.牛奶 B.牧草 C.盐
55.我在小学时敬佩的老师,到现在仍然值得我敬佩: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6.我觉得我确实有一些别人所不及的优良品质: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7.根据我的能力,即使让我做一些平凡的工作,我也会安心的: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58.我喜欢看电影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次数: A.比一般人多 B.和一般人相同 C.比一般人少
59.我喜欢从事需要精密技术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0.在有威望、有地位的人面前,我总是较为局促、谨慎: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1.对于我来说,在大众面前演讲或表演,是一件难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2.我愿意: A.指挥几个人工作 B.不确定 C.和同志们一起工作
63.即使我做了一件让别人笑话的事,我也能坦然处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4.我认为没有人会幸灾乐祸地希望我遇到困难: A.是的 B.不确定 C.不是的
65.一个人应该: A.考虑人生的意义 B.不确定 C.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
66.我喜欢去处理被别人弄得一塌糊涂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7.当我非常高兴时,总有一种“好景不长”的感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8.在一般困难情境中,我总能保持乐观: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9.迁居是一件极不愉快的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70.在年轻的时候,当我和父母的意见不同时:
A 保留自己的意见 B.介于 A、C 之间 C.接受父母的意见
71.我希望把我的家庭:
A.建设成适合自身活动和娱乐的地方 B.介于 A、C 之间 C.成为邻里交往活动的一部分
72.我解决问题时,多借助于: A.个人独立思考 B.介于 A、C 之间 C.与人互相讨论
73.在需要当机立断时,我总是:A.镇静地运用理智 B.介于 A、C 之间 C.常常紧张兴奋,不能冷静思考
74.最近在一两件事情上,我觉得自己是无辜受累的: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75.我善于控制我的表情: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76.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一个: A.化学研究工作者 B.不确定 C.旅行社经理
77.“惊讶”与“新奇”犹如“惧怕”与: A.勇敢 B.焦虑 C.恐怖
78.本题后面列出的三个分数,哪一个数与其他两个分数不类同: A. 3/7 B. 3/9 C. 3/11
79.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0.我虽然好意待人,但常常得不到好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1.我不喜欢那些好强好胜的人: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2.和一般人相比,我的朋友的确太少: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3.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总是回避参加应酬性的活动: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4.我认为对领导逢迎得当比工作表现更重要: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5.参加竞赛时,我总是着重在竞赛的活动,而不计较其成败:

13
A.总是如此 B.一般如此 C.偶然如此
86.按照我个人的意愿,我希望做的工作是:
A.有固定而可靠的工资收入 B.介于 A、C 之间 C.工资高低应随我的工作表现而随时调整
87.我愿意阅读: A.军事与政治的事实记载 B.不一定 C.富有情感与幻想的作品
88.我认为有许多人之所以不敢犯罪,其主要原因是怕被惩罚: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9.我的父母从来不严格要求我事事顺从: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0.“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的精神似乎被人们所忽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1.当有人对我发火时,我总是: A.设法使他镇静下来 B.不太确定 C.自己也会发起火来
92.我希望: A.人们都要友好相处 B.不一定 C.开展斗争
93.无论是在极高的屋顶上,还是在极深的隧道中,我很少感到胆怯不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4.只要没有过错,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能心安理得: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5.我认为凡是无法用理智来解决的问题,有时就不得不靠极权处理: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6.我在年轻时候,和异性朋友交往: A.极多 B.介于 A、C 之间 C.不很多
97.我在社团活动中,是一个活跃分子: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8.在人声嘈杂中,我仍能不受干扰,专心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9.在某些心境下,我常常因为陷入空想而将工作搁置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00.我很少用难堪的语言去刺伤别人的感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01.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选做: A.列车员 B.不确定 C.描图员
102.“理不胜词”的意思是: A.理不如词 B.理多而词寡 C.词藻华丽而理不足
103.“铁鍬”与“挖掘”犹如“刀子”与: A.雕刻 B.切剖 C.铲除
104.我在大街上,常常避开我所不愿意打招呼的人: A.很少如此 B.偶然如此 C.有时如此
105.当我聚精会神地听音乐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A.我仍能专心听音乐 B.介于 A、C 之间 C.不能专心而感到恼怒
106.在课堂上,如果我的意见与老师不同,我常: A.保持缄默 B.不一定 C.当场表明立场
107.我单独跟异性谈话时,总显得不自然: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08.我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确不太成功: A.是的 B.不完全是这样 C.不是的
109.每当做一件困难工作时,我总是:
A.预先做好准备 B.介于 A、C 之间 C.相信到时候会总会有办法解决
110.在我结交的朋友中,男女各占一半: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1.我在结交朋友方面: A.结识很多的人 B.不一定 C.维持几个深交的朋友
112.我愿意做一个社会科学家,而不愿做一个机械工程师: A.是的 B.不确定 C.不是的
113.如果我发现别人的缺点,我会不计一切的提出指责: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4.我喜欢设法影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志,使他们能协助我实现我所计划的目标: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5.我喜欢做戏剧、音乐、歌剧等新闻采访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16.当人们表扬我时,我总觉得羞愧窘促: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7.我以为一个国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政治问题 B.不太确定 C.道德问题

14
118. 有时我会无故地产生一种面临大祸的恐惧: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不是的
119.我在童年时,害怕黑暗的次数: A.极多 B.不太多 C.没有
120.在闲暇的时候,我喜欢: A.看一部历史探险影片 B.不一定 C.念一本科学幻想小说
121.当人们批评我古怪不正常时,我: A.非常气恼 B.有些气恼 C.无所谓
122.到一个新城市去找住址时,我: A.找人问路 B.介于 A、C 之间 C.参考市区地图
123.当朋友声明他要在家休息时,我总是设法怂恿他同我一起到外面去游览: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24.在就寝时,我常常: A.不易入睡 B.介于 A、C 之间 C.极易入睡
125.有人烦扰我时,我: A.能不露声色 B.介于 A、C 之间 C.总要说给别人听,以泄气愤
126.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一个: A.律师 B.不确定 C.航海员
127.“时间变成了永恒”这是比喻: A.时间过得很慢 B.忘了时间 C.光阴一去不复返
128.本题后面列出的哪一项应接在“XOOOOXXOOOXXX”之后: A. XOX; B.OOX; C.OXX
129.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0.我热爱我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31.如果我急于想借朋友的东西,而朋友又不在家,我认为不告而取也没有关系: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2.我喜欢向朋友讲述一些我个人有趣的经历: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3.我宁愿做一个: A.演员 B.不确定 C.建筑师
134.业余时间,我总要做好安排,不使时间浪费: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5 和别人交往时,我常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自卑感: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6.和不熟悉的人交谈,对我来说: A .毫不困难 B.介于 A、C 之间 C.是一件难事
137.我喜欢的音乐是: A.轻快活泼的 B.介于 A、C 之间 C.富于情感的
138.我爱想入非非: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39.我认为未来二十年的世界局势,定将好转: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40.在童年时,我喜欢阅读: A.神仙幻想故事 B.不确定 C.战争故事
141.我向来对机械、汽车等发生兴趣: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2.即使让我做一个缓刑释放的罪犯的管理人,我也会把工作搞得较好: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3.我仅仅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苦干而稍有成就的人而已: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4.就是在不顺利的情况下,我仍能保持精神振奋: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45.我认为节制生育是解决经济与和平问题的重要条件: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46.在工作中,我喜欢独自筹划,不愿受别人干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7.尽管有的同志和我的意见不同,但仍能跟他搞好团结: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48.我在工作和学习上,总是使自己不粗心大意、忽略细节: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9.在和人争辩或险遭事故后,我常表现出震颤、筋疲力尽,不能安心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50.未经医生处方,我是从不乱吃药的: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51.根据我个人的兴趣,我愿意参加: A.摄影组活动 B.不确定 C.文娱队活动

15
152.“星火”与“燎原”犹如“姑息”与: A.同情 B.养奸 C.纵容
153.“钟表”与“时间”犹如“裁缝”与: A.西装 B.剪刀 C.布料
154.生动的梦境,常常干扰我的睡眠: A.经常如此 B.偶然如此 C.从未如此
155.我爱打抱不平: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56.如果我要到一个新城市,我将要: A.到处闲游 B.不确定 C.避免去不安全的地方
157.我爱穿朴素的衣服,不愿穿华丽的服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58.我认为安静的娱乐远胜过热闹的宴会: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59.我明知自己有缺点,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 A.偶然如此 B.及少如此 C.从不如此
160.我总把“是、非、善、恶”作为处理问题的原则: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1.当我工作时,我不喜欢有许多人在旁参观: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2.我认为,侮辱那些即使有错误的有文化教养的人,如医生、教师等, 也是不应该的: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3.在各种课程中,我喜欢: A.语文 B.不确定 C.数学
164.那些自以为是、道貌岸然的人使我生气: A.是的 B.介乎 A、C 间 C.不是的
165.和循规蹈矩的人交谈:A.很有兴趣,亦有所得 B.介于 A、C 之间 C.他们思想的简单使我厌烦
166.我喜欢:A.有几个有时对我很苛求而富有感情的朋友 B.介乎 A、C 间 C.不受别人的干涉
167.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赞同:
A.切实制止精神病患者和智能低下的人生育 B.不确定 C.杀人犯必须判处死刑
168.有时我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沮丧痛苦: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9.当和立场相反的人争辩时,我主张: A.尽量找出基本概念的差异 B.不一定 C.彼此让步
170.我一向重感情而不重理智,因此我的观点常动摇不定:A.是的 B.不致如此 C.不是的
171.我的学习多赖于: A.阅读书刊 B.介于 A、C 之间 C.参加集体讨论
172.我宁愿选择一个工资较高的工作,不在乎有无保障;而不愿做工资低的固定工作: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73.在参加讨论时,我总是能把握住自己的立场: A.经常如此 B.一般如此 C.必要时才如此
174.我常被一些无所谓的小事所烦扰: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75.我宁愿住在嘈杂的市区,而不愿住偏静的郊区: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76.下列工作如果任我选择的话,我愿做: A.少先队辅导员 B.不确定 C.修表工作
177.“一人 事,众人受累” : A.偾 B.愤 C.喷
178.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 苗助长: A.揠 B.堰 C.偃
179.气候的变化并不影响我的情绪: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0.因为我对一切问题都有一些见解,所以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有头脑的人: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1.我讲话的声音: A.宏亮 B.介于 A、C 之间 C.低沉
182.一般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活跃热情的人: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3.我喜欢做出差机会较多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4.我做事严格,力求把事情办得尽善尽美: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5.在取回或归还借的东西时,我总是仔细检查,看是否保持原样: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
186.我通常总是精力充沛、忙碌多事: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87.我确信我没有遗漏或漫不经心回答上面的任何问题: A.是的 B.不确定 C.不是的

附录十: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提纲
访谈时间:
性别 年龄 民族 年级 学校 专业
生源 经济状况
1.你上网有多长时间了(你的网龄有多大了)?
2.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的?最初进行网络交往有什么特殊理由吗?是什么?
3.你经常使用的网络交往形式有哪些?最喜欢用哪种形式?为什么?
4.你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有多长?其中大约多少时间是在网上与人交往?
5.经常和你聊天的人有多少?其中多少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多少人是在网下认识的?
6.通常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与网上认识的朋友聊天?聊天的话题以什么话题居多?又是在什么情况下
与网下认识的人聊天?聊天话题以什么居多?
7.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和网上认识的朋友聊天还是和网下认识的朋友聊天?为什么?
8.你觉得网上认识的朋友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9.你和网友的关系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仅仅停留在网上,还是已经延伸到网下交往?可以举出几
个例子吗(如打电话,交换照片等)?
10.你认为网络交往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11.你希望从网络交往中获得什么东西吗(物质的或精神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能获得?
如果不能获得是为什么?(如果能获得,那么为什么你选择网络交往呢?)
12.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生活有些不满足?具体说说有哪些不满足(自己的和他人的)?你感觉
这些不满足是否是促使你网络交往的重要原因?
13.通过网络交往后,你的所有需要是否都获得了满足?是否有轻松愉悦感?这种感觉一般能持续多
长时间?
14.在网上与人交往你始终都能感到满意、愉快吗?在什么时候感到比较沮丧?
15.你认为网络交往真的能帮助你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吗?为什么?
16.现实生活中你有多少知心朋友?你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系吗?
17.你感觉网络交往是否对你的现实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具体说说
有哪些影响?
18.从你的切身体会来看,你对网络交往总体的看法是什么?

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