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高层结构抗震控制与中震设计分析

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075583201728

E-mail:xzjhjw@126.com

黄警顽
(声明:本讲义引用大量文献资料.若引用错
误是本人理解错误,与原文献作者无关)

2007.10

1
高层结构抗震控制与中震设计分析
一.超限控制[10]

1. 高度超限,超过表 1-1 规定高度(m),表 1-1:


结构类型 6度 7 度(含 0.15g) 8 度(含 0.30g) 9度
钢筋 框架 60 55 45 25
混凝 框架-抗震墙 130 120 100 50
土结 抗震墙 140 120 100 60
构 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80 不应采用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00 70
筒中筒 180 150 120 80
板柱-抗震墙 40 35 30 不应采用
较多短肢墙 100 60 35
错层抗震墙和框架-抗震墙 80 60 不应采用
混合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200 160 120 70
结构 型钢砼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220 190 150 70
钢结 框架 110 110 90 50
构 框架-支撑(抗震墙板) 220 220 200 140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 300 300 260 180
注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 IV 类场地,按降低 20%控制; 6 度的短肢墙、错层结构高度较 7 度适当提高

2.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超限,表 1-2
序 不规则类型 涵 义 依据的规范条文
1 扭转不规则 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 1.2 GB50011-3.4.2
2 偏心布置 偏心距大于 0.15 或相邻层质心相差较大 JGJ99-3.2.2
3 凹凸不规则 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 30% GB50011-3.4.2
4 组合平面 细腰形或角部重叠 JGJ3-4.3.3
5 楼板不连续 有效宽小于 50%,开洞面积大于 30%;错层高>梁高 GB50011-3.4.2
6 刚度突变 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 70%;连续三层变化大于 80% GB50011-3.4.2
7 尺寸突变 缩进大于 25%,外挑大于 10%或 4m JGJ3-4.4.5
8 构件间断 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 GB50011-3.4.2
9 承载力突变 相邻层受剪承载力比<80% GB50011-3.4.2
3.单项不规则超限,表 1-3:
序 简 称 涵 义
1 扭转偏大 不含裙房的楼层扭转位移比>1.4
2 抗扭刚度弱 扭转周期比>0.9,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0.85
3 层刚度偏小 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50%
4 高位转换 框支转换构件位置:7 度>5 层;8 度>3 层
5 厚板转换 7~9 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6 塔楼偏置 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底盘相应边长的 20%
7 复杂连接 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或连体结构
8 多重复杂 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楼类型的 2 种以上

2
4.其它超限建筑
4.1 高度超过 28m 的单跨框架结构;
4.2 抗震规范、混凝土和钢结构高层规程暂未列入的高层建筑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
筑及超长悬挑连筑;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
4.3 超限大跨度空间结构:跨度>120m、悬挑长度>40m、单向长度>300m 的屋盖;非常用空
间结构的大型场馆、一级客运站、大型候机楼、特大型机库。

5.关于超限计算问题
5.1 计算程序问题
1.SATWE 的计算结果,大部分指标介于 ETABS 和 MIDAS 之间,结果偏安全.
2.目前国内外结构分析软件,在单元模型及解题方法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图形处理上国内外
还有差距,国内图形处理速度和精度较差;
3.总体分析的整体指标规律国内外软件一致,无大差别;细部由于单元接触边界的处理方法不
同,其弹性计算的局部应力有较大差别;
4.EPDA/EPSA 采用弹塑性纤维束单元模型,理论上比弹塑性铰一维杆件模型先进;
5.检查国外软件是否采用中国规范?查软件介面菜单是否能人工指定某一构件的抗震等级.
6. 国内外软件计算结果比较表
计算软件 SATWE ETABS MIDAS
楼层自由度 每个楼层为 3 个自由度 每个楼层为 6 个自由度 每个楼层为 3 个自由度
(两个平动,一个转动) (三个平动,三个转动) (两个平动,一个转动)
周期调整系数 0.9 0.9 0.9
风荷 总剪力 Vx=19350kN Vx=15702kN Vx=17136kN
载 Vy=19265kN Vy=16878kN Vy=17068kN
最大层位 X 向:1/1057(31 层) X 向:1/1297(32 层) X 向:1/1006(31 层)
移角 Y 向:1/1072(31 层) Y 向:1/1253(32 层) Y 向:1/1029(32 层)
结构总重力 Gz=877529kN Gz=884187kN Gz=857427kN
地震 总地震 VxE=13778kN VxE=14141kN VxE=12241kN
作用 剪力 VyE=13680kN VyE =14073kN VyE =12409kN
地震 底部剪重比 1.53% 1.59% 1.44%
作用 最大层位 dx/h=1/1722(31 层) dx/h=1/1695(30 层) dx/h=1/1626(31 层)
移角 dy/h=1/1733(31 层) dy/h=1/1738(30 层) dy/h=1/1592(30 层)
扭转位移 1.33(X-5%偶然 1.25(3 层) 1.27(偶然
比 偏心,3 层) 偏心,4 层)
1.21(Y-5%偶然 1.29(3 层) 1.28(偶然
偏心,3 层) 偏心,4 层)
总地震 VxE=13778kN VxE=14141kN VxE=12241kN
周期 T1(s) 3.5078(X) 3.5269(X) 3.8707(X)
T2(s) 3.4866(Y) 3.5016(Y) 3.8378(Y)
T3(s) 1.5727(T) 1.6259(T) 1.8258(T)
5.2 楼板验算要解决的问题
1.验算目标是什么?应力、内力?
2.工况?正应力、剪应力?平均应力、最大应力?应控制的是压应力还是拉应力?
3.应满足的要求指标?应力云图能说明什么?
4.弹性应力集中使问题复杂化.

3
5.可行的办法是计算楼板传力控制断面的抗剪承载力>楼板传递的剪力.即在内力层面进行
控制. 假定:层剪力按本层竖向构件剪切刚度分配,则控制断面传递的剪力为Δ Vx,

V x
n

k j n 按材料力学公式,  max  1.5    ;


Vx  Vx ,i  m
  Qx , j ; F
Ki m

式中:Qx,j----第 j 根竖向构件的下端剪力;
F-------控制断面的截面积.
Vx,i-----第 i 层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X 或 Y 向)
总剪力

k
m
j -----分离体板块(n-m+1)根竖向构件的剪切

刚度之和;

K i -----i 层总剪切刚度;
二.“广东省实施《高规》补充规定”的理解和应用
1. 总则
1.0.2 高层定义:10 层或以上;6 层以上且高度>28m。即≤10 层且 H≤28m 为多层。
2. 荷载及地震作用
2.1.2 首层宜考虑施工荷载不小于 10kN/m2, 施工荷载分项系数 1.0;即施工荷载可按活荷
10/1.4=7.14 kN/m2 输入;当不分静活荷时可按 10/1.35=7.4 kN/m2 输入.
2.2.2 计算风荷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时,基本风压可采用 50 年重现期的风压值.(深圳为 0.75
kN/m2)
2.3.1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超过 50 年时,若无场地地震安全报告提供相应的地震动参数时,多遇
地震可按下表处理(7 度为例)
设计使用年限 50 70 100
设防烈度 7 7 7
多遇地震α max 0.08(0.12) 0.08(0.12)×1.15 0.08(0.12)×1.35
弹性时程分析 Amax 35(55) 35(55) ×1.15 35(55) ×1.35
注: (1)罕遇地震如何处理未给出; (2)按理其它荷载也因使用年限的变化而变,但《补充规定》未提及.
2.3.2~2.3.6 地震计算考虑因素(7 度区要考虑竖向地震影响)
扭转控制情况 控制标准 计算考虑因素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 前一个振型中某振型的扭转方向因子在 0.35~ 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考虑平扭
不对称、不均匀 0.65 之间 耦连影响
扭转不规则 不考虑偶然偏心时位移比>1.2 考虑平扭耦连影响
或 H>100m
质量竖向分布特别不 相邻层单位面积质量比>1.5 应采用弹性时程分进行多遇地
均匀 震补充计算
大跨度结构考虑竖向 7、8、9 度楼盖跨度大于 24、16、12m; 7、8、9 度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
地震 7、8、9 度悬臀跨度大于 6、4、3m 结构。 增大 5%、10%、20%
3.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3.2.2 建筑高宽比计算时,非矩形平面的等效宽度 B=3.5R,R 为建筑平面(不计外挑部分)最小回
转半径=(∑Firi2/∑Fi)0.5.
3.2.3,3.2.5 构件定义及断面限制
构件类型 截面高厚比 h/d 肢宽 d 限制 备注
矩形柱 h/d≤4 d≥300
短肢墙 4<h/d<8 d≥层高/15,且 d≥300 时当
剪力墙 h/d≥8 一般墙
异形柱 2≤h/d≤4 d≥200 方、矩、圆、Z 型以外断面

4
3.2.4 短肢墙面积占剪力墙面积 50%以上为短肢墙结构,其适用高度应比《高规》表 4.2.2 规
定的剪力墙适用高度降 20%.
3.3.1 体形不规则类型及定义
不规则类型 定义
1.扭转不规则 弹性位移比 2Umax/(Umax+Umin)>1.2;分 I、II 两类,II 类比 I 类严重
2.狭长、凹凸不规则 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平面尺度不满足:L/B≤
6.0; l/Bmax≤0.35; l/b≤2.0
3.楼板局部不连续 有效板宽小于楼板开洞处板宽 50%;开洞面积大于楼层面积 30%;
楼板任一方向最小净宽小于 5m.
4.侧向刚度不规则 θ i/θ i+1≥1.3, 3θ i/(θ i+1+θ i+2+θ i+3)≥1.2(θ i 应是单位荷载产生的位移角)
5.竖向构件不连续 I 类:柱不连续; II 类:墙、支撑不连续
6.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上层的 80%。
注:1.扭转不规则分 I、II 两类,由地震作用的层位移角ζ E 和相应的扭转位移比双控定义;
2.特别不规则结构:
(1)扭转不规则 II 类+2 项一般不规则; (2)竖向构件不连续 II 类+2 项一般不规则; (3)4 项一般不规则.
3.严重不规则结构:(1)扭转不规则 II 类或竖向构件不连续 II 类+5 项一般不规则;(2)6 项一般不规则;
(3)同时采用 4 种及以上的复杂结构型式;(4)扭转不规则程度属不允许值.
3.4 现浇楼盖结构
楼盖位置 一 般 首层及 地下室 梁 式 转 箱梁或桁 I 类竖向 预 应 力 多 塔 楼 加强层
楼盖 顶层楼 顶板作 换 层 楼 架转换顶 不 连 续 楼盖 底 盘 屋 及上下
盖 嵌固层 盖 底板 转换层 面 层楼面
楼板最小厚 100 120 梁板结 180 150 120 150 150 150
度(mm) 构 160
3.5.1 对于高度小于 150m 剪力墙、筒中筒结构等弯曲变形明显的结构,当有害层间位移值
Δ U’i 小于层位移值Δ Ui 的 50%时,层间位移角可放宽至 1/800.
Δ U’i=Δ Ui-ζ i-1hi, Δ U’i/Δ Ui<0.5 时, ζ i≤1/800
3.6 抗震等级
3.6.1 框支层及其下一层按框支结构定义抗震等级,其它部位可不按框支结构定义;
3.6.2 8 度区高度>80m 建筑,可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特一级,非加强区一级;
3.6.3 0.15g 和 0.3g 设防的结构,宜用 0.15g 和 0.3g 计算,采用 8 和 9 度抗震构造加强;
3.6.4 与主楼连成整体的裙房:
当主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时,裙房按框架剪力墙结构定义抗震等级;
当主楼为框-剪或框-筒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且裙房柱高与柱截面长边之比不小于 6 时,裙房
按本身高度定义抗震等级,但与主楼的抗震等级相差不应超过一等级;
5.1.9 剪力墙承担的倾覆力矩≤总倾覆力矩 20%的少剪力墙框剪结构,结构分析按框架剪力
墙体系计算,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定义,剪力墙抗震等级按框架剪力墙定义.

4.结构分析
4.1.5 当连梁跨高比不大于 2 时,宜用壳元模拟;即当连梁跨高比不大于 2 时宜按门洞输入, 当
2<连梁跨高比≤4 时,可根据情况按梁或门洞输入. 当连梁跨高比≥5 时,按梁输入并可调幅.
4.2.1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抗风设计控制时不宜小于 0.8;抗震设计控制时不宜小于 0.5.
4.2.4,4.2.5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两种调幅
(1) 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梁端弯矩调幅,调幅系数可取 0.7~0.9.
(2) 因竖向构件变形差造成的框架梁端负加弯矩可调幅, 调幅系数宜为 0.7~1.3,并按静力平
衡条件计算梁的内力及相连竖向构件的轴力.这是考虑竖向构件蠕变会使竖向荷载作用均匀
化的影响,与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梁端弯矩调幅不同.此项调幅目前程序不能处理,要手
工处理.
(3) 理论上两种调幅的物理力学概念不同,可迭加.

5.框架结构设计
5.1 一般框架结构
5.1.2 单跨高层框架结构要作超限审查;其平面长宽比宜小于 4,考虑偶然偏心的结构扭转位
移比不宜大于 1.4.

5
5.1.4~5.1.6 基于强梁弱柱,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统一按相应构件的(调整前相应的组合内力
设计值×调整系数)计算,一级框架,梁柱节点处柱实配钢筋应满足 AscR=kAsc,k=AsbR/Asb,当
k<1.0 取 1.0.(例如:Vc=ε vcVc0,一、二、三级ε vc 分别为 1.4×1.4=1.96、1.2×1.2=1.44、1.1×
1.1=1.21)
5.1.7 错层处的框架柱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箍筋全柱加密.
5.1.8 梁、柱偏心距不满足 e/bc≤1/4 时,可采用梁水平加腋、楼板外伸等办法解决.
5.1.11 三、四级框架,当梁柱砼级差≤10MPa 时,粱柱节点可按梁砼浇筑,并加插短筋加强. 特
级、一、二级框架,梁柱砼级差宜≤5MPa。
5.1.12 为保证”三强三弱”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不应随意加大梁端的纵向配筋量.
5.1.13 角柱应按双偏压计算配筋;控制一侧的纵向配筋率不小于 0.20%时角筋可重复计.
5.2 宽扁梁框架结构
5.2.1 梁 bb>hb 为扁梁,bb>bc 为宽扁梁;要求:hb=(1/16~1/22)Lb,hb≥16d;bb≤[2hc,bc+hb]mim;d 为
柱纵筋直径.
5.2.3 边梁不宜用宽扁梁.
5.2.4 宽扁梁纵向受力配筋率不应小于 0.3%,宜单层配置,钢筋净距不宜大于 100.
5.2.6 宽扁梁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 200,腰筋直径不宜小于 12,间距不宜大于 200.

6. 剪力墙结构设计
6.0.4 当洞口边或洞口间的小墙肢截面高厚比≤4 时,小墙肢按柱设计并全高密箍.
6.0.5 楼面主梁支承于墙间连梁时,应按简支梁校核连梁的截面承载力.
6.0.6 墙肢与平面外楼面主梁连接设暗柱时,暗柱的截面长度取(bb+200),宜按计算确定配筋.
6.0.7 墙约束边缘构件长度计算,应按整截面长度 hw 计算; 约束边缘构件最大配筋率宜≤3%.

7. 框剪结构; 8. 筒体结构; 9. 复杂高层结构等三章只个别提法与《高规》有些差别。


10. 混合结构(略)

11. 基础设计
11.0.2 当基础埋深满足规范要求时,在地震作用下可不验算基础水平承载力.
11.0.5 单桩竖向承载力在桩身承载力满足前题下应满足:
1. 竖向荷载标准组合:Qk≤Ra(轴心受压)
Qikmax≤1.1Ra(偏心受压)
2. 竖向荷载与风荷效应标准组合: Qk≤1.2Ra(轴心受压)
Qikmax≤1.3Ra(偏心受压)
3. 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Qk≤1.25Ra(轴心受压)
Qikmax≤1.5Ra(偏心受压)

三.抗震控制

1. 层刚度与层位移比控制
1.1 层刚度计算
1.1.1 层刚度中心计算[5]
-------------------------------------------------------------------------------------------------------------------------------------
1) 取出一层结构,下端固定,建立单层模型.
2) 在假定刚度中心上沿主轴方向各作用单位水平力,通过试算,当层ζ z≈0 时,该点即为层的刚度中心.
1.1.2 在层的刚度中心分别作用 Px=1,Py=1,mz=1, 分别算出层位移δ x,δ y,ζ z;
相应得 Kx=1/δ x,Ky=1/δ y,Kζ =1/ζ z

------------------------------------------------------------------------------------------------------------------
1.2 层刚度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见下表)层侧刚算法一览表

6
序号 侧刚算法 计算公式 特点 适用条件
1 剪切刚度 Ki= GiAi, 只与构件的面积有关, 与 首层转换上下层刚度比和嵌固层
Ai=Awi+CiAci; 构件位置和形状无关;层抗 上下层刚度比;无斜撑框架结构
扭刚度不为 0。
2 剪弯刚度 Ki=1/Δ i 只与构件的面积和形状有 转换层在二层或以上时必须用
Δ i=1/ Ki 关, 与构件位置无关;层抗
扭刚度不为 0。
3 地震剪力 Ki=Vi/Δ Ui 与结构整体刚度及层与嵌 一定程度上反映结构的整体效应,
位移比刚 《抗规》公式 固端距离有关,越近刚度越 较易满足规范要求。规范无明确要
度 大; 层抗扭刚度为 0。 求时宜首先采用.
1.2.1 层抗扭刚度,按剪切刚度和按剪弯刚度计算结果一样;按地震剪力位移比刚度计算时,因
规范没有给出扭转反应谱,算不出与扭转相应的地震反应,层抗扭刚度按《抗规》式算不出来。
1.2.2 采用不同的层刚度计算方法,只影响层刚度比结果,对内力、位移等其它计算结果无影
响.(因为其它计算是按有限元模型计算,不是按层模型计算的)
1.2.3 下上层刚度比定义:γ =Ki/ Ki+1 ;
1.3 结构竖向规则性控制—层刚度比控制
1.3.1 层刚度比控制主要找出薄弱层位置,并按规范要求作出处理;
当 KiHi+1/Ki+1Hi<0.7 或 3Ki(Hi+1+Hi+2+Hi+3)/(Ki+1+Ki=2+Ki+3)Hi<0.8 时,侧向刚度不规则;
按《抗规》3.4.3 条和《高规》5.1.14 条,该楼层地震剪力应放大 1.15 倍.(SATWE 能自动处理)
1.3.2 层抗剪承载力比按《高规》4.4.3 条要求不宜 Qi/Qi+1<0.8,若不满足应将此层强制按薄弱
层处理;且不应 Qi/Qi+1<0.65(A 级)或 Qi/Qi+1<0.75(B 级)--. (SATWE 不能自动处理)
1.3.3 文献[13]规定, 层刚度比=层位移角比(与《高规》附录 E.0.2 定义相同)
当ζ i/ζ i+1>1.3 或 3ζ i/(ζ i+1+ζ i+2+ζ i+3)>1.2 时, 层侧向刚度不规则;
1.4 转换层刚度比计算与控制
1.4.1 规范要求( 《高规》附录 E)
----------------------------------------------------------------------------------------------------------------------------------
1.4.1.1 当转换层在一层时,层刚度按层平均剪切刚度(竖向构件等效断面积比刚度)计算;
1.4.1.2 当转换层在二层或以上时,下上结构侧向刚度比=下部结构位移角/上部结构位移角
γ e=Δ 1H’2/Δ 2H’1≤1.3 H’2≈≤H’1, H’1=hi+„+hi-m, H’2=hi+1+„+hi+n
上部结构侧移:Δ 2=1/K’2=1/Ki+1+„+1/Ki+n,
下部结构侧移:Δ 1=1/K’1=1/Ki+„+1/Ki-m
1.4.1.3 当转换层在三层或以上时,还应满足上下层侧向刚度比要求:
下层层平均刚度/上层层平均刚度=γ e=Ki/Ki+1>0.6; Ki、Ki+1 可按地震剪力位移比计算.
----------------------------------------------------------------------------------------------------------------------
1.4.2 目前 SATWE 计算的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比,下层结构算至基础面,与规范要求算至嵌
固层不符,不能直接引用,应另行手算.
1.4.3 转换层位移角比控制[21]
1.4.3.1 随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
换层上下结构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
1.4.3.2 随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基本在增加,而转换层上结
构的层间位移角明显减小;
1.4.3.3 转换层上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比定义:以转换层顶为参考点,顺序比较下、上相应楼层
的层间位移角比值的大小,将其层间位移角比的最大值取为转换层上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比。
设转换层号为 n,

7
   e ( n i 1) /  e ( n i ) (i  1,  , n)
i

  m a x( , ,  , )


1 2 n

1.4.3.4 建议在 7 度抗震设防区,  1.2, 且不应  1.5 。当 n>4 时,该限值乘 0.9 折减系数。

1.5 大底盘多塔楼刚度比的计算与控制
按文献[13]及广东省超限审查细则第三条规定,多塔楼结构,各塔楼与大底盘的侧向刚度比,可
采用层间位移角比计算;当ζ i/ζ i+1>1.3 或 3ζ i/(ζ i+1+ζ i+2+ζ i+3)>1.2 时,层侧向刚度不规则;
1.6 层位移角控制与计算
1.6.1 规范要求: [ζ ]=Δ Umax/h≤[1/550~1/1000],计算模型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规范实质上在此规定了允许的层间极限位移:Δ Umax≤[ζ ]h.
1.6.2 控制层间变形参数的三种表达与计算方法:
----------------------------------------------------------------------------------------------------------------------------------------
1) 层间位移角ζ =Δ Uimax/hi=(Ui-Ui-1)/hi;不扣除整体弯曲产生的侧移,即包括下层转角
ζ i-1 产生的对本层无害的非受力的层间刚体转角位移;

2)受力层间位移角  ζ
'
i-ζ i-1=(Ui-Ui-1)/h i-(Ui-1-Ui-2)/h i-1(扣除整体弯曲产生的侧移);

有害层间位移Δ Ui’=Δ Uimax-ζ i-1hi, 文献[13]给出当Δ Ui’/Δ Ui<0.5 时,层位移角可放宽至 1/800;对有害层间位


移角,目前未见提出具体控制指标;
3) 区格广义剪切变形:γ ij=(ζ i -ζ i-1)/h i+(zi -z,j)/Lj ;
Lj 为区格 ij 宽度; ζ i 、ζ i-1 为区格 ij 的 i 点在本、下层层间位移角; zi 、z,j 为本层区格端点 i、j 的竖向位
移.计算真实反映构件的变形状态.文献[12]给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如下表可作参考:
构件方向 构件类型 正常使用状态 γ ij 限值γ U 最大值出现部位
竖向 剪力墙 不开裂 1/3600 底部加强层附近
柱(短柱) 不开裂 1/500(800)
水平 框架梁 开裂(不开裂) 1/500(750) 与最大层间位
连梁 开裂(不开裂) 1/500(2500) 移角部位相同
2. 刚度控制问题
2.1 位移比控制是层扭转刚度控制; 位移角控制是整体平动刚度控制; 周期比控制是整体
扭转刚度的控制;
2.1.1 刚度控制及相应计算条件如下表(参考王亚勇有关论述)
刚度控 规范要求 规则性定义 计算条件
制 刚性楼板 地震方向 平扭耦连 偶然偏心

位移比 [Δ Um/Δ Ua, Um/ Ua]≤1.2 规则 √ 单向 × √(3.3.3)


[Δ Um/Δ Ua, Um/ Ua]= 1.2~1.3 不规则 √ 单向 √ √(3.3.3)
[Δ Um/Δ Ua, Um/ Ua] = 1.3~1.5 特别不规则 √ 双向 √ ×(3.3.3)
[Δ Um/Δ Ua, Um/ Ua]>1.5(1.4) 严重不规则 不允许
位移角 ζ E=Δ Um/h≤[γ ]=1/550~1/1000 整体平动刚度控制 与位移比计算同 ×(4.6.3)
周期比 Tt/T1≤[0.9,0.85] 整体扭转刚度控制 按单塔楼计算,其它与位移比计算同
备注 1.地震作用效应=[考虑偶然偏心,考虑平扭耦连]max,两者不迭加.
2.双向地震作用时地震效应计算可不考虑偶然偏心;但计算位移比限值时要考虑偶然偏心.(文献[6])
[6]
3.位移控制计算采用水平荷载单一工况的标准组合;当ζ E 接近限值时,应考虑可能的组合.(文献 )

8
2.1.2 周期比 Tt/T1 反映结构整体的扭转刚度与平动刚度的某种比例关系;
当不满足规范要求的 Tt/T1≤[0.9,0.85]时,不要急意加大剪力墙截面,要查出关键所在,采
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
1) 扭转周期大小与刚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大小有关,与全楼平均扭转刚度及楼层扭转刚度关系大;
2) 剪力墙全部按主轴正交布置时,较易满足;周边墙与核心筒墙成斜交布置时较难满足;
3) 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时,若层位移角控制潜力较大,宜减小结构上部竖向构件刚度,增大平动周期;
4) 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时,应检查是否存在扭转刚度特别小的层,若存在应加
强该层的抗扭刚度;
5) 当上述措施均无效时,说明核心筒平面尺度与结构总高度之比偏小,应加大核心筒平面尺寸或加大核心
筒外墙厚,增大核心筒的抗扭刚度;或在结构边缘加斜撑.
6) 竖向构件断面及布置的改变,同时影响平动刚度和扭转刚度,改变应控制向有利周期比方向发展;加强周
边竖向构件,减弱中间竖向构件,对改变周期比有利.
7) 当和要求相差不多时,可适当加大周边梁的刚度。
------------------------------------------------------------------------------------------

2.2 位移比控制讨论
2.2.1 规范规定位移比控制是个相对值,对扭转刚度较弱的对称均匀结构可能过严;对平动刚
度较弱的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可能不安全.
2.2.2 当层间位移角不大于位移角限值的 1/3 时[6],根据建设部超限审查要点[10], “当计算的
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值很小时,扭转位移比可略有放宽.”
2.2.3 文献[7]对 A 级高度扭转不规则程度作了细分,如下表(只列出 A 级高度)
结构类型 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地 [Δ Um/Δ Ua, Um/ Ua]扭转不规则指标范围
震层位移角ζ E <1.2 1.2~1.35 1.35~1. 5 1.5~1.8 >1.8
框架 ζ E≤1/1100 规则 不规则 I 不规则 I 不规则 II 不允许
1/550≥ζ E>1/1100 不规则 II 不允许
框架—剪力 1/800≥ζ E≤1/1600 不规则 I 不规则 II
墙,板柱—筒 ζ E>1/1600 不规则 II 不规则 II
框支层,筒中 ζ E≤1/2000 不规则 I 不规则 II
筒,剪力墙 1/1000≥ζ E>1/2000 不规则 II 不允许
[13]
注: 1.当弹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的 1/2 时,适当放宽扭转不规则限值 .
2.高层建筑底部若干层,层间位移较小;当最大层间位移不超过层间位移限值的 1/3,且构件满足中震不屈
服要求,该底层的扭转位移比允许大于 1.4(或 1.5).[9]
2.2.4 文献[3][4]认为对所有结构用同一指标不合理, 引入层位移限值概念,并按平均位移与位
移限值比δ 的不同,给出相应位移比要求,供设计参考.
Δ a=(Δ min+Δ max)/2 --------------- Δ a 层平均位移
Δ max=Δ a+Δ tmax≤Δ u; Δ u=[Δ u/h]×h,--------------- Δ u 层位移限值
Δ max/Δ a =1+Δ tmax/Δ a≤Δ u/Δ a; 令Δ a=δ Δ u ---------δ 平均位移与位移限值比
μ t*=1+μ t≤1/δ ;
μ t*=Δ max/Δ a; μ t=Δ tmax/Δ a; δ =1/(1+μ t); μ t=1/δ -1; μ t*=1+μ t
随δ 变化,理论的扭转位移比要求: 当δ ≥0.8 时为规则结构,否则为不规则结构.
δ ≤0.30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80 高规规定
*
μ t ≥3.33 2.50 2.22 2.00 1.82 1.66 1.54 1.41 1.25 1.4~1.5
μ t ≥2.33 1.50 1.22 1.00 0.82 0.66 0.54 0.41 0.25 0.4~0.5

9
考虑罕遇地震变形加大,从严控制,建议随δ 变化的扭转位移比要求如下表:
δ ≤0.30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80 高规规定
*
μ t ≥1.90 1.80 1.70 1.65 1.60 1.55 1.45 1.40 1.20 1.4~1.5
μ t ≥0.90 0.80 0.70 0.65 0.60 0.55 0.45 0.40 0.20 0.4~0.5
[22]
2.2.5 结构平面存在受扭敏感区和质心区 。
2.2.5.1 受扭敏感区大致在以质心为中心的回转半径长度外结构平面的环形带内,大致宽度
为该方向结构平面长度的若干分之一;质心附近区域为受扭不敏感的质心区.
2.2.5.2 在受扭敏感区内增加抗侧力构件刚度,能有效改善扭转位移比;在质心区减小抗侧
力构件刚度,能有效改善扭转周期比.
2.2.5.3 要重视大中震下受扭敏感区及竖向受扭薄弱部位的抗扭设计.

3.扭转位移角合理控制
《抗规》第 5.5.1 条和《高规》第 4.6.3 条,均对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ζ e]作了规定,但存在不
确切的地方: (1)框剪结构,框架与剪力墙采用同一限值; (2)全楼上下受力不同,采用相
同限值; (3)对于高度超过 250m 的高层,[ζ e]=1/500,缺乏论证。
3.1 竖向构件的位移构成:i 层 i-1 层的层位移差为[18]:

Qi hi3 M i hi Qh Q h3 M h Qh
i     i i   i 1 hi ,  is  i i  i i   i i ,  ir   i 1 h
3EI i 2 EI i GFi 3EI i 2 EI i GFi

 i   is   ir =受力层间位移Δ is+非受力层间位移Δ ir;应控制的是受力层间位移。

3.1.1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一般发生在结构中部,该处受力层间位移不大,且  ir   is ;

3.1.2 只有底层结构的层间位移与竖向构件的受力层间位移相等  0   0 s ,向上  i   is ;

3.1.3 受力层间位移底层最大,沿高向上减小,  is   i 1s ,  ir   i 1r ;

10
3.1.4 带转换层结构,层位移角曲线在转换层出现凹点;转换梁下柱的受力层间位移在转换
层处出现凸点;转换梁下墙的受力层间位移角在转换层处出现凹点;
3.2 受力层间位移控制指标,根据国内外经验,给出限值如下表:
结 构 类 型 [ζ‘es] [ζ es]
框架 —— 1/500
框剪,框筒 底部两层及墙 1/2000 ——
板柱墙 其它层柱 —— 1/500
筒中筒 底部两层及墙 1/2200 ——
剪力墙 其它层柱 —— 1/500
框支层 底部两层及墙 1/2500 ——
底部加强区柱 1/500 ——
其它层柱 —— 1/500
注:受力层间位移角ζ ‘es=Δ s/h=ζ es—Δ r/h

4.扭转周期比控制[1]
4.1 控制结构扭转周期就是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位移。
4.1.1 以单质点结构为例,有:
 (T )W m  (T ) g 2
水平地震作用:     (T ) g  T , T  2 m / K (4-1)
K K 4 2
 t (T ) I m g  t (T ) g 2
扭转地震作用: t   Tt ,Tt  2 I m / K t ,I m   mr 2 dA (4-2)
Kt 4 2
A

11
实际上式中扭转振动地震影响系数  t (T ) 无实测数据,  t 是无法求得的。但从上式可得

Tt ImK K
 R ,R 为楼盖的质量惯性半径。 (4-3)
T mK t Kt
即扭转周期比和平动刚度与抗扭刚度比的平方根单调相关。
4.1.2 当结构顶部出现扭转力矩 Mt 时,结构产生扭转位移:

 t  M t / K t  4 2 M t Tt 2 / I m (4-4)

同时,离质心距离 ri(xi,yi)的竖向构件产生由扭转引起的附加水平位移

 xi   t y i ,  yi   t xi (4-5)

4.2 上部无刚性连接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周期比验算[9]
4.2.1 上部塔楼固定在裙房顶,单塔计算各塔楼周期比;
4.2.2 忽略上部塔楼刚度的影响,将塔楼质量按动能等效原理附加在底盘顶板的相应位置,
取大底盘独立计算并验算。
M 0   mij ( zij / z 0 ) 2 , J 0   ( J ij  mij rij2 )( zij / z 0 ) 2 , (    1)
i, j i, j

但用动能等效原理计算上部塔楼的等效平动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现有程序不能直接计算和
输加。实施有困难
4.2.3 上部有刚性连接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周期比验算按整体模
型计算。
4.2.4 确定裙房与塔楼共同工作范围,按单塔楼计算。
1) 不计裙房影响;
2) 平面计入 2~3 跨裙房;
3) 平面计入两倍地下一层层高的裙房(沪高规);
0
4) 主楼周边 45 扩散线与嵌固层交线范围内裙房.
[23]
5) 基于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的判断方法
(1) 裙房楼板定义为弹性板 6 计算;
(2) 从整体空间振动简图,查看前 3~9 个振型裙房部分的反应情况, 反应显著部分即应计
入部分.

4.2.5 事实上,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自振周期混杂,实际物理意义难明确,周期比意义不大,关键是
扭转位移比的验算。[4]

12
四.抗震设计

1. 抗震设计计算综述

1.1 抗震结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方法概述 方法特点 控制条件
整体 弹性 静力分 1. 解结构自由振动方程; 1. 刚度矩阵,几何矩阵 1. 强度控制:截面承戴力设计
分析 析 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各 不变(小变形假定) 2. 延性控制:轴压比,剪压比,
层地震力; 2. 断面设计考虑塑 受压区高度,配筋率
3. 将地震力作用于各层偏 性 .( 梁调 幅, 钢 筋 砼 3. 位移控制:位移比,层位移角
心点,解静力平衡方程求 受压区应力均布假 4. 扭转刚度控制:偶然偏心,周
出地震反应. 定,板配筋的屈服线 期比
动力时 用振型迭加法求解强逼振动 法等) 5. 竖向规则性控制:层刚度比,
程分析 微分方程 层抗剪承载力比
弹塑性 拟静力 1. 竖向荷载一次施加,求出 1. 刚度矩阵按每步出 1. 弹塑性层位移角
推覆分 结构弹性应力作为初始 现塑性破坏情况修 2. 弹塑性破坏过程
析 应力; 正; 3. 防倒塌控制
2. 分步施加侧向荷载,用分 2. 采用小变形假定时, 4. 需加强的薄弱层或薄弱部
步积分法解结构静力平 几何矩阵不变; 采 位
衡方程. 用大变形假定时,
动力时 1. 用分步积分法解结构强逼 几何矩阵每步按位
程分析 振动方程. 移修正.
动力时程分析对地 1. 最少一条人工波+二条实测波;
震波要求 2. 按场地类别或场地特征周期选波;
3. 基底剪力与反应谱法比,每条波不少于 65%,三波平均不少于 80%;
4. 记录长度不少于 12s.且大于 3~4 倍自振周期.
局部 弹性应力分析 1. 通用有限元分析
分析 2. 可选程序:SAP84, SAP2000, MIDAS,PMSAP 等
3. 需分析部位:超限框支剪力墙,连体结构连结体,厚板转换层,板柱墙结构楼面,不连续楼板
应力集中区域

13
1.2 规范对抗震结构分析要求
地震作用 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说明
水平向地 底部剪力 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与 FEK= α 1Geq , Geq=0.85GE; α 1— 相 应 于
震作用 法 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 T1=1.7ψ T(uT)0.5 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振型分解 所有多高层结构 单向地震考虑扭转耦连、偶然偏心
反应谱法 双向地震考虑扭转耦连、不考虑偶然偏心
要求剪重比λ =VEki/∑Gi ≥0.2α max;对薄

弱层要求λ ≥1.15×0.2α max

水平向或 多遇地震 1.甲类高层; 选择地震波的要求:


水平向+ 弹性时程 2.竖向层刚度比或层受剪承载力比超限(第 1.按场地类别(或特征周期)和设计地
竖向地震 补充分析 4.4.2—4.4.5 条); 震分组选择不少于两组实测波+一组人工
作用 3.8 度 I、
II 类场地和 7 度区建筑高>100m; 波;弹性时程分程的每条时程曲线所得的
8 度 III、IV 类场地建筑高度>80m; 结构底部剪力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9 度区建筑高>60m 的 65%;多条时程曲线的结构底部剪力的
《高规》第 10 章规定的复杂高层;
4. 平均值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 80%;
5.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文 2.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小于 3~4T1 ≥
献[13]定义为质量平均分布密度为相邻层的 12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取 0.01 或 0.02s;
1.5 倍以上) 3.地震作用效应取弹性时程分析多波平
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比较取大值。
水平向地 罕遇地震 1. B 级高度的高层; 弹塑性静力时程分析:
震作用 弹塑性动 2.《高规》第 10 章规定的复杂高层. 1.目标位移可取Δ y=2Δ u;
力或静力 2.侧荷分布:倒Δ 形或矩形;
时程分析 3.材料本构关系:按《砼规范》
+竖向地 静力法 8、9 度时的平板型网架和大于 24m 跨的屋 地震作用取 Ge 的 10%、20%
震作用 架 Ge---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9 度时的长悬挑结构、大跨度结构和上部外 FEVK=α vmaxGeq,各质点按基底剪力法分配

系数法 挑结构 Geq=0.75Ge, α vmax=0.65α max

1.3 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要求(《高规》4.8 节)
建筑设防 地震作用 抗震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
类别
甲类建筑 据地震安全 按本地烈度提高一度, 9 度 按本地烈度提高一度, 9 度时应适当提高;
评估结果确 时应适当提高; 、8(0.3g)III、IV 场地按 8+、9+;
7(0.15g)
定 8(0.3g)III、IV 场地按 9+; 6、7 度 I 类场地不提高
乙类建筑 按本地烈度 按本地烈度提高一度(不含 按本地烈度提高一度(不含 6 度),III、IV 类
6 度), 9 度时应适当提高; 场地再适当提高;9 度时应适当提高;
丙类建筑 按本地烈度 按本地烈度 按本地烈度
(包括 6 度)
丁类建筑 按本地烈度 比本地烈度略降低( 6 度除 比本地烈度略降低( 6 度除外)

外) 8、9 度 I 类场地按本地烈度降 1 度;
、8(0.3g)III、IV 场地按本地烈度。
7(0.15g)
注:1.“抗震措施”指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外的所有措施;包括避开不利地段,结构选型,结构布
置,抗震内力调整,抗震构造措施等。
2.“抗震构造措施”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须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必须采用的细
部构造要求。

14
1.4 抗震措施中的结构内力调整
1.4.1 地震作用内力调整
调整项目 调整方法及放大系数
框剪结构梁柱内力调整 调整柱剪力∑Q=0.2Q0,柱弯矩按相应比例调整
竖向不规则结构薄弱层内力调整 梁柱墙支撑地震内力放大 1.15
转换层梁 构件抗震等级 特一级 一级 二级 备注
柱内力调 梁内力放大系数 1.8 1.5 1.25 (10.2.6)
整(包括轴 配筋时框支柱轴力放大系数 1.8 1.5 1.2
力) 柱内力放大系数(10.2.7-2) 框支柱数<10 时每根柱 Q=0.02Q0;3≤框支柱数<10,Q=0.03Q0
框支柱数>10 时,1,2 层转换∑Q=0.2Q0;其它层转换∑Q=0.3Q0
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弯矩按相应比例调整,轴力不调
1.4.2 构件组合内力调整
(计算条件:钢筋超强系数=材料标准强度/设计强度=1.1,超配系数=实际配筋/计算配筋=1.1)
构件类型 特一级 9 度一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备注
框架梁剪力 1.3*1.2 1.1*1.1*1.1 1.3 1.2 1.1 强剪弱弯(6.2.5)(4.9.2)
连梁剪力 1.3 1.3 1.3 1.2 1.1
一 柱底 弯矩 1.5*1.2 1.331*1.2 1.5 1.25 1.15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底部
般 剪力 1.5*1.4*1.2 2.319 1.5*1.4 1.25*1.2 1.15*1.1 加强(6.2.2,6.2.3)(4.9.2)
柱 其它 弯矩 1.4*1.2 1.2*1.1*1.1 1.4 1.2 1.1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
剪力 1.4*1.4*1.2 2.108 1.4*1.4 1.2*1.2 1.1*1.1 (6.2.1) (6.2.2)(4.9.2)
框 柱顶、 弯矩 1.5*1.2 — 1.5 1.25 1.15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底部
支 底面 剪力 1.8*1.4*1.2 — 1.5*1.4 1.25*1.2 1.15*1.1 加强(6.2.2,6.2.3)(4.9.2)
柱 其它 弯矩 1. 4*1.2 — 1.4 1.2 1.1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
剪力 1.68*1.4*1.2 — 1.4*1.4 1.2*1.2 1.1*1.1 (6.2.1) (6.2.2)(4.9.2)
复 加强区 弯矩 1.8 1.5 1.5 1.25 1.0 (10.2.14) 底部加强
杂 墙 剪力 1.9 1.6*1.1 1.6 1.4 1.2 (7.2.10) 强剪弱弯
高 非加强 弯矩 1.3 1.2 1.2 1.2 1.0 (7.2.6)(4.9.2)
层 区 剪力 1.2 1.0 1.0 1.0 1.0
普 加强区 弯矩 1.1 1.0 1.0 1.0 1.0 (7.2.10) (4.9.2-4)
通 墙 剪力 1.9 1.6*1.1 1.6 1.4 1.2 底部加强
高 非加强 弯矩 1.2*1.1 1.2 1.2 1.0 1.0 (7.2.6)(4.9.2)
层 区 剪力 1.2 1.0 1.0 1.0 1.0
短 加强区 弯矩 1.1 1.0 1.0 1.0 1.0 (7.1.2) 强剪弱弯
肢 墙 剪力 1.9*1.4 1.6*1.1*1.4 1.6*1.4 1.4*1.2 1.2*1.2
高 非加强 弯矩 1.3 1.2 1.2 1.0 1.0 (7.1.2) 强剪弱弯
层 区 剪力 1.2*1.4 1.0*1.4 1.0*1.4 1.0*1.2 1.0*1.2
注:角柱内力按上表系数再放大 1.1 倍。(“高规”10.2.12-5)

15
1.5 抗震措施中的抗震构造要求
1.5.1 框架柱抗震构造表
抗震设计
项目 细 目 非抗震设计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9 度,≤25m 8 度,≤35m 7 度,≤35m
框 适用条件 6 度,≤35m 不分高度
8 度,>35m 7 度,>35m 6 度,>25m
架 现 浇:≥C20
混凝土强
一 梁、柱 ≥C30
度等 装配整体:≥C30

级 梁柱强度差 ≤5MPa

求 净保护层厚度 室内≥25mm,潮湿环境及地梁≥35mm
钢筋锚固长度 lal(laE) la+10d la+5d la
构造要求 hc≥400mm,bc≥350mm,hcn/hc≥4
截 轴压 一般柱 0.7 0.8 0.9 0.9
面 比 短 柱 0.65 0.75 0.85 0.85

寸 受剪要求 Vc≤ (1/γ RE)(0.20fcbchc0) Vc≤0.25fcbchc0

最大配筋率 4%,搭接区段 5%,一级抗震短柱每边≤1.2% 5%


最 中柱,边柱 0.8% 0.7% 0.6% 0.5% 0.4%
小 角 柱 1.0% 0.9% 0.8% 0.7% 0.4%

筋 特 殊 Ⅳ类场地上较高建筑,表中数值增大 0.1%
纵 率

钢 筋 净 距 ≥50mm

力 钢筋最大间距 ≤200mm ≤350mm
钢 底层应焊接
底层应焊接
筋 其他宜焊接 直径≥22mm
连接方法 应采用焊接 直径≥22mm
直径≥22mm 宜焊接
接 宜焊接
宜焊接
搭接长度 1.2la+5d 1.2la 1.2la la
框 头
1.在受力较小位置搭接,每次搭接一半;
接头位置 2.相邻接头位置间距,焊接≥500mm,搭接≥600mm;
架 3.距楼板至少为 hc,宜为 750mm。
锚固长度 la+10d la+5d la la la

1.柱端;hc 或 D、Hcn/6、500mm 中的最大值;2.底层刚性地坪上、下
加密区范围 500mm;

3.短柱全高,(Hcn/hc<4);4.角柱全高.
计 最大间距(取小
6d,100mm 8d,100mm 8d,150mm 8d,150mm
值)
加 最小间距(取大
d/4,10mm d/4,8mm d/4,8mm d/4,6mm
密 值) 无特殊加密要求
区 轴压比< 普通箍 0.8% 0.6~0.8% 0.4~0.6%
最小 0.4 螺旋箍 0.8% 0.6% 0.4%
体积 轴压比 普通箍 1.2% 0.8~1.2% 0.6~0.8%
箍 配筋 0.4~0.6 螺旋箍 1.0% 0.8~1.0% 0.6%
率 轴压比> 普通箍 1.6% 1.2~1.6% 0.8~1.2%
0.6 螺旋箍 1.2% 1.0~1.2% 0.8%

1.混凝土强度等级>C40,IV 类场地上较高建筑,最小配箍率取较大
其他要求 值。
2.局部错层、夹层、楼梯间等处的短柱,按轴压比大于 0.6 一项采用。
非 数 量 为加密区箍筋量的 50% 无 要 求

不大于 bC,不大于 400mm
密 间 距 ≤10d ≤10d ≤15d
不大于 15d(绑扎)、20d(焊接)

1.肢距不大于 200mm,每隔一根纵筋要双向有箍筋约束;
封闭式箍
2.有 135°弯钩,直段长度大于 10d
1.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 3%,直径不小于¢8mm,焊成封闭箍(焊缝长 5d).
箍筋的其它要求
且间距不大于 200mm,不大于 10d.
2.纵向钢筋接头处间距,受拉时不大于 5d,也不大于 100mm;受压时不大于
10d,也不大于 200mm.

16
1.5.2 框架梁抗震构造表
抗震设计
项目 细 目 非抗震设计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构造要求 1.hb≈(1/8~1/12)lb; hb≤1/4lbn; 2.bb≥1/4hb; bb≥1/2bn;bb≥250mm
梁 叠合梁 预制部分 hb1≥lb/15 ; 后浇部分 hb2≥100mm.
截面
一 受剪要求 vb≤(1/γ RE)(0.20fcbbhbo) vb≤0.25fcbbhbo
尺寸
般 最大受压区高 X≤ξ bhbo
要 x≤0.25hbo x≤0.35hbo
度 ξ b=0.8 (1+fv/0.0033Es)
求 梁柱尽量做到对中;
梁柱对中
有偏心时,e≤hb/4 或 e≤bb/4
最大配筋率 2.5% 无要求
最 小 支 座 0.4% 0.3% 0.25% 0.25% 0.25%
配筋率 跨 中 0.3% 0.25% 0.2% 0.2% 0.2%
框 1.不少于上部或下部 1.跨中上部,至少
贯通全长的钢筋 较大面积的 1/4 不小于 2φ 12 2φ 12,可以搭接
2.不少于 2φ 14 2.支座下部,至少两根钢筋.

1.距柱边至少.25Ln;
向 1.通长钢筋不允许切断后搭接;
架 上部钢筋切断 2.与上部跨中钢筋
受 2.非通长钢筋可在柱边外 0.2Ln 处切断
搭接长度 1.2La

钢 锚固长度 laE=la+10d laE=la+5d laE=la la
筋 锚 1.一、二级梁纵向钢筋伸过边柱中心线; 1.屋面梁伸入
2.弯折锚固时,水平段≥0.45laE;垂直段不小于 10d,不小于 22d; 边柱 1.2la;
梁 构造要求
固 3.上部钢筋穿过中间节点;下部钢筋伸入中柱 laE,过中轴线不小于 2.标准层伸入
5d. 边柱 la
接 头 应用焊接 宜用焊接 可 用 搭 接
梁端受压筋与
设 A`s/As≥0.5 A`s/As≥0.3 不 限
受拉筋面积比
加密 距梁端 2hb
加密区范围 距梁端 1.5hb;不小于 500mm 无特殊加密要求
区 不小于 500mm
纵筋ρ ≤ ≥d/4 ≥d/4 ≥d/4 ≥d/4
计 最小 2% φ 10mm φ 8mm φ 8mm φ 5mm
加密 直径 纵筋ρ ≥ ≥d/4 ≥d/4 ≥d/4 ≥d/4
箍 区 2% φ 12mm φ 10mm φ 10mm φ 8mm
最大间距(取最 hb/4,8d
hb/4,6d, 100mm hb/4,8d, 150mm hb/4,8d 150mm ≥0.020fc/fyv
小值) 100mm
Vb/fcbbhbo
hb(mm)
筋 >0.07 ≤0.07
一般 ≤300 150mm 200mm
箍筋间距 ≤hb/2,≤bb,≤250mm
要求 300~500 200mm 300mm
500~800 250mm 350mm
>800 300mm 500mm
节点 箍 筋 不少于柱端加密区实配箍筋
无专门要求
区 纵 向 钢 筋 柱的纵向钢筋不在节点区内切断

17
1.5.3 剪力墙抗震构造表
抗震设计
项次 项目 细 目 非抗震设计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8 度:<35m
8 度:80~100m 8 度:35~80m
适 用 范 围 7 度:≤80m 6 度:≤60m 全部高度
9 度:≤60m 7 度:>80m
6 度:>60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h/20;
最 小 厚 度 ≥h/25;≥140mm
≥160mm
一 截面尺寸要求 Vw≤1/γ RE(0.20fcbwhw) Vw≤0.25fcbwhw
般 墙肢最小宽度 ≥3bw,≥500mm,轴压比 Um≤0.6 ≥3bw,≥500mm
要 错 一般错洞墙 不应采用 不宜采用,采用时洞口错开不少于 2.0m
求 洞 叠合错洞墙 不宜采有,采用时要加暗框架
墙 底层局部错洞 底层洞口边暗柱延伸至二层,二层洞口下设暗梁,形成底层暗框架
墙 设备管道洞口 宜预埋套管,配交叉补强钢筋;直径较大时可配环形钢筋
小 H≤50m 洞口每边不少于 2¢8,伸入墙内锚固长度 la1
洞 边长小于

0.8m H>50m 洞口每边配被截断钢筋量的一半,伸入墙内锚固长度 la1

钢筋锚固长度 la1(laE) la+10d la+5d la
(1)顶层;(2)底部,范围为 Hw/8,且不少于底层层高;
加强部位
(3)楼梯间电梯间;(4)山墙;(5)内外纵墙的端开间
力 所有部位均应 加强部位应采用双排,
对双排配筋的要求 加强部位宜用双排配筋
采用双排配筋 其余宜双排
拉结钢筋 直径≥¢6mm,间距≤700mm,底部加强区加密.
墙 分布钢筋最小 加强部位 0.25% 0.25% 0.20% 0.20% 0.20%

配筋率 一般部位 0.25% 0.20% 0.15% 0.15% 0.15%

钢 横向 300mm
分布钢筋最大间距 300mm 300mm 300mm 300mm
筋 竖向 400mm

横向 ¢6mm
分布钢筋最小直径 ¢8mm ¢8mm ¢8mm ¢8mm
竖向 ¢8mm
搭接长度为 laE 搭接长度 la ,
计 水平分布钢筋连接
接头错开 500mm 接头错开 500mm
每次接头 50%,接头 加强部位每次接头
竖向分布钢筋连接 可以在同一截面搭接
错开 500mm 50%,错开 500mm
端部应设暗柱、翼缘或柱;
边缘构件要求 端部宜设翼缘或端柱,横墙宜设翼缘, 至少应配暗柱.
横向剪力墙端部宜设翼缘.
0.005Ac 或 2¢
端 底部加强部位 0.015Ac 0.012Ac 2¢12 2¢12
端部钢筋最小 14(大值)
部 配筋量 0.012Ac 或 4¢12 的较 0.005Ac 或 2¢14 的
钢 一般部位 0.012Ac 2¢12 2¢12
大值 较大值

箍筋 底部或加强部位 ¢8@100 ¢8@150 ¢8@150 ¢6@150 ¢6@150
一般部位 ¢8@150 ¢8@200 ¢6@200 ¢6@200 ¢6@200
要求 纵筋搭接范围内 间距不大于 5d,也不大于 100mm
小墙 竖 向 钢 筋 底部加强区不少于 0.015Ac;一般地位不少于 0.01Ac 不少于 0.008Ac
肢配 最大间距 ≤6d,≤100mm ≤8d,≤100mm ≤8d,≤150mm ≤8d,≤150mm ≤8d,≤150mm
箍 筋
筋 最小直径 ¢10mm ¢8mm ¢8mm ¢6mm ¢6mm
跨高比大于 2.5 时:Vb≤1/γ RE(0.20fcbbhbo)
截面尺寸要求
跨高比小于 2.5 时:Vb≤1/γ RE(0.15fcbbhbo)
纵向 最大配筋率 ≤2.5%
连 钢筋 最小配筋率 0.4% 0.30% 0.25% 0.25%0.25%
梁 (单边) 锚固长度 ≥600mm,≥la+10d ≥600mm,≥la+5d ≥600mm,≥la ≥600mm,≥la ≥600mm,≥la
设 最大间距(取最小
计 hb/4,6d ,100mm hb/4,6d ,100mm hb/4,8d,150mm hb/4,8d,150mm 150mm
箍 筋 值)
最小直径 ¢10mm ¢8mm ¢8mm ¢6mm ¢6mm
1.顶层楼层在纵向筋伸入墙体的部分应配箍,数量与跨中相同;一般楼层不必配置.
其它构造要求
2.跨高比<2.5 时,底部 0.2hb-0.6hb 范围内,设配筋率不低于 0.2%的水平分布筋.

18
1.6 建筑结构计算步骤及控制点[24]
计算步骤 步骤目标 建模或计算条件 控制条件及处理
1.建模 几何及荷 整体建模 1.符合原结构传力关系;
载模型 2.符合原结构边界条件;
3.等合采用程序的假定条件
2.计算一 整体参数 1.地震方向角ζ 0=0; 1. 振型组合数→有效质量参予系数>0.9 吗? →否则增加
(一次或 的正确确 2.单向地震+平扭耦连; 2. 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角→ζ 0-ζ m>150? →是,输入ζ 0=ζ m,附加方向角ζ 0=0.
多次) 定(总信息 3.不考虑偶然偏心; 3. 结构自振周期,输入值与计算值相差>10%时,按计算值改输入值.
设定) 4.不强制全楼刚性楼板; 4. 查看三维振型图,确定裙房参予整体计算范围→修正计算简图
5.按总刚分析; 5. 短肢墙墙承担的抗倾覆力矩比例<40%?→是,改为一般剪力墙结构
6.短肢墙多时定为短肢 短肢墙墙承担的抗倾覆力矩比例>50%?→是,规范不许,修改设计
墙结构 6. 框剪结构框架承担抗倾覆力矩>50%?→是,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定;若为
多层结构,可定义为框架结构定义抗震等级和计算,抗震墙作为次要抗侧力构件,
其抗震等级可降一级。[11]
2.计算二 判定整结 1.地震方向角ζ 0=0,ζ m; 1.周期比控制;Tζ /T1≤0.9(0.85)? →否,修改结构布置,强化外围削弱中间
(一次或 构的合理 2.单(双)向地震+平扭耦 2.层位移比控制; [Δ Um/Δ Ua, Um/ Ua]≤1.2→否,按双向地震重算
多次) 性(平面和 连; 3.侧向刚度比控制;要求见后;不满足时程序自动定义为薄弱层.
竖向规则 3.(不)考虑偶然偏心; 4.层受剪承载力控制; Qi/Qi+1<[0.65(0.75)]?是,修改结构布置
性控制) 4.强制全楼刚性楼板; 0.65(0.75)≤Qi/Qi+1<0.8?→是,强制指定为薄弱层;(注:括号中数据 B 级高层)
5.按侧刚分析; 5.整体稳定控制;刚重比≥[10(框架),1.4(其它)]
6.按计算一的结果确定 6.最小地震剪力控制;剪重比≥0.2α max? →否,增加振型数或加大地震剪力系数
结构类型和抗震等级 7.层位角控制; Δ Uei/hi≤[1/550(框架),1/800(框剪),1/1000(其它)]
Δ Upi/hi≤[1/50(框架),1/100(框剪),1/120(其它)]?否,修改设计。
3.计算三 构件优化 1.按计算一、二确定的模 1.构件构造最小断面控制和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一次或 设计(构件 型和参数; 2.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验算(剪压比控制);
多次) 超筋超限 2.取消全楼强制刚性板; 3.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控制) 定义需要的弹性板; 4.构件最大配筋率控制
3.按总刚分析 5.纯弯和偏心构件受压区高度限制
4.对特殊构件人工指定 6.竖向构件轴压比比控制
7.剪力墙的局部稳定控制
8.梁柱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验算
4.绘 制施 结构构造 抗震构造措施 1.钢筋最大最小直径限制
工图 2.镐筋最大最小间距要求
3.最小配筋配箍率要求
4 重要部位的加强和明显不合理部份局部调整。

2. 构件抗震等级

2.1 构件抗震等级,反映抗震的综合要求,是抗震概念设计最重要的指标,由结构类型、场地烈
度、结构高度、构件类别、构件位置按规范查取;构件抗震等级决定地震内力调整系数和组
合内力调整系数的大小,决定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2.2 转换层结构中的非转换构件可不按框支框架设计,但与框支框架相连的邻跨非框支框架
的抗震构造应加强.
2.3 裙房的抗震等级[6] (程序不能自动处理,要人工指定)
2.3.1 裙房与主楼分开时,各自决构件抗震等级;
2.3.2 裙房与主楼连成整体时
2.3.2.1 裙房构件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
2.3.2.2 主楼为纯剪力墙结构,裙房为纯框架结构时,裙房框架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剪力墙
抗震等级;当裙房柱高与柱截面长边之比不小于 6 时,裙房按本身高度定义抗震等级,但与主楼
的抗震等级相差不应超过一等级[13];
2.3.2.3 主楼为部分框支墙结构时,其框支框架按部分框支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裙房按框架
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若低于主楼框支框架抗震等级,则按本节 6.2 条处理;
2.4 地下室抗震等级:主楼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同;
其它可放宽,但不低于 4 级.(地下室地震作用明显衰减,一般也不要求核算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9 度抗震时不低于 2 级.(程序不能自动处理, 要人工指定).
2.5 短肢墙抗震等级
2.5.1 若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 40%时应定义为短肢剪力墙

19
结构;
2.5.2 指定为短肢墙结构后,程序能搜索出短肢墙,并将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此时在输入信
息中应按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输入.
2.6 剪力墙承担的倾覆力矩≤总倾覆力矩 20%的少剪力墙框剪结构,结构分析按框架剪力墙
体系计算,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定义,剪力墙抗震等级按框架剪力墙定义[13].
2.7 在 8 度区高度>80m 建筑,可用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加强区特一级,非加强区一级[13].
2.8 竖向构件的轴压比限值,按《高规》10.3.3,10.4.4,10.5.5 条要求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后取值.

3. 构件的抗震设计和超限处理

3.1 连梁的抗震设计
3.1.1 连梁最大配筋率
抗剪超限按最大受剪承载力配筋计算方法:(以跨高比≤2.5 连梁为例)
连梁最大受剪承载力 Vb=0.15fcbchco/γ RE
由最大受剪承载力求弯矩 Mbr=0.9Vbln/2/1.27 =0.354 Vbln 一级 (ln 为连梁净跨)
Mbr=0.9Vbln/2/1.05=0.429 Vbln 二级
其中系数 1.27 和 1.05 是强剪弱弯要求,0.9 是考虑剪力部分由竖向荷载产生。
由弯矩按对称配筋公式求出最大纵筋面积 As= Mbr/fy/(hbo-a)
由规范给出公式求箍筋:Vb=(0.049fcbbhbo+0.7fyvhboAsv/S)/γ RE
3.1.2 若按上述计算较整体计算结果小较多时,宜适当加大墙肢刚度,吸收连梁释放的内力;
3.1.3 连梁最小配筋率与连梁跨高比、砼强度等级、钢筋等级有关。
《高规》7.2.23 条规定,连梁剪压比 α ≥V/β cfcbho/γ RE
非抗震设计时,α =0.25;
抗震设计, 当跨高比大于 2.5 时 α ≥0.2/γ RE=0.2/0.85=0.2353
当跨高比不大于 2.5 时 α ≥0.1/γ RE=0.1/0.85=0.1765
不同跨高比连梁纵向钢筋构造配筋率按下表取用:
设防状态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

剪压比限值 0.2353≤α 0.1765≤α (规范要求)


连梁跨高比 任何跨高比 跨高比≥2.5 2.5>跨高比≥1.5 1.5>跨高比≥1.0 1.0>跨高比≥0.5

构造纵筋配筋率 按框架梁要求 按框架梁要求 0.25%~0.40% 0.25%~0.30% 0.25%

注:跨高比大取大值。

3.1.4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3.1.4.1 连梁受力特性:受水平荷载控制;连梁不宜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
3.1.4.2 连梁一般跨度小,截面大,与之相连的墙体刚度也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梁往往
超筋超限,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3.1.4.3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梁刚度可以折减,当风荷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 0.8 ;
当地震荷载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应小于 0.55 。
3.1.4.4 由风荷载控制时,若连梁刚度折减后仍出现超筋超限,宜增加剪力墙刚度或降低连梁
刚度,重新计算,不宜采用内力调整方法解决。
3.1.5 连梁的超限处理
3.1.5.1 若结构刚度较大,且超筋超限的连梁较多时,可加高洞口,减小连梁高度,以减小连
梁内力。
3.1.5.2 若只部分连梁超筋超限,则可用调整连梁内力的方法解决。
3.1.5.3 若结构刚度较小,则不应对连梁内力进行调整,应增加剪力墙刚度,以减小连梁的内

20
力。
3.1.5.4 若经上述调整,仍有部分连梁不合乎要求时,可按连梁截面的最大剪压比限值确定剪
力,然后按“强剪弱弯”的要求配置相应的纵筋。
3.1.5.5 当连梁高度较高时,可将连梁用构造缝分成等高的两根或三根连梁,连梁的总剪切刚
度不变,但抗弯刚度只有原来的 1/4~1/9,可有效地解决连梁的超筋超限问题。输入时可将
连梁高按其 1/2 或 1/3 输入,梁宽按其 2 或 3 倍输入。(注意梁端要加配两道整体箍)
3.1.6 楼面主梁支承于墙间连梁时,应按简支梁校核连梁的截面承载力[13].

3.2 框支梁的抗震设计
3.2.1 框支梁是偏心受拉构件,应按拉弯构件设计,不能按纯弯构件设计;转换层楼面应设为弹
性板,程序才能计算梁的轴力.
3.2.2 框支梁应定义为非调幅梁. 调幅是在内力计算完成后进行的,若框支梁调幅,相当梁端
放松,产生一个附加转角,上部各相关构件内力全变.
3.2.3 框支梁构造要求
1)上部主筋至少 50%贯通全梁;间距不大于 200,不小于 80;下部主筋全部入柱受拉锚固;
2) 箍筋加密区距柱边 max [0.2 梁净跨,1.5hb], 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直径不小于 10;上部
剪力墙门洞下方(门洞+2 hb)范围内应密箍.
3) 沿梁高布腰筋,不少于 2φ 16@200,入柱受拉锚固;
4) 抬墙或抬柱的框支梁,应按冲切计算附加吊筋及加密箍筋;(冲切力简化取 0.6Afc,A 为
墙柱截面积.)
3.2.4 框支梁的剪压比应γ REV/β cfcbh0≤0.15,不满足时宜优先采用水平加腋加大抗剪断面;
避免采用竖向加腋,以免产生超短柱或强梁弱柱
3.2.5 框支主梁支承框支次梁情况应尽可能避免;不可避免时应进行有效的局部有限元分析.
3.2.6 框支梁不准出现超限;若出现可根据情况采用相应措施:
1) 当支座抗剪断面不足时,宜优先采用水平加腋; 避免框支柱成超短柱;
2) 当剪扭断面不足超限时,宜优先采用加大梁宽,可采用宽扁梁;
3) 当断面弯曲配筋超限时,宜优先采用竖向加腋;
4) 改变梁系布置,改变传力关系.

3.3 短肢墙(包括异型柱)的抗震设计[11]
短肢剪力墙结构,墙截面高厚比 hw/bw=3~8 (上海地区称为宽肢异型柱),hw/bw≤3 时按
柱设计,截面形状为 T、L、十、Z 型.
3.3.1 上海专题研究结果和各地经验汇总:
1) 由于截面不对称导致延性不对称,是此类构件的最大缺陷。当翼椽受拉时,产生小偏压脆
性破坏;当翼椽受压时,产生大偏压延性破坏;
2) 在沿工程轴向荷载作用下,自由柱处于双偏压状态,约束柱处于单偏压状态;前者按双
偏压进行计算正截面配筋,设计存在上述第一款的不安全隐患,后者按单偏压构件设计,不
会产生安全隐患;(即短肢墙按单偏压配筋较安全)
3) 暗柱不仅能减少配筋的不对称影响,增加构件的延性,且暗柱能抑制斜裂缝的生成和发
展。

21
梁铰破坏机制实现的设计步骤和内容:表 3.3-1
步骤 主要内容 公式参数 参数说明 考虑因素

1 控制墙梁刚度比 ∑ic≥λ ∑ib ∑ic、∑ib 分别为同一节点处柱 墙梁线刚度如果存在一定级差,

和梁的线刚度之和。计算时取 可以控制梁先开裂,较易保证整

层高和梁净跨,λ ≥3 体结构达理想的破坏形态。

2 控制墙梁承载能力比 ∑Mcu ≥1.25∑Mbu ∑Mcu(∑Mc),∑Mbu(∑Mb) 保证节点处梁的屈服先于竖向

(强度比) ∑Mcu/∑Mc≥ 分别为同一节点处柱端和梁 构件的屈服,让水平构件耗能。

∑Mbu/∑Mb 端实配(计算)承载力之和。

3 控制梁跨高比和强剪 Lb/hb≥4 Lb:梁净跨 hb:梁高 保证梁发生弯曲破坏(延性破

弱弯系数ε b ε b≥1.25 电梯井连梁 Lb/hb≤4 时进行刚 坏),避免梁剪切破坏(脆性破

度折减 坏)

4 底层柱内力增大 ε cm≥1.25 ε cv 是在考虑弯矩增大实配后 为保证梁铰充分发挥耗能作用,

1.弯矩增大系数ε cm ε cv≥1.4 再按放大剪力实配抗剪箍筋 必须延迟底层墙柱根部的屈服

2.剪力增大系数ε cv 时间,因此必须提高底层墙柱的

承载能力。

5 控制梁铰出现次序 理想屈服顺序是先支座,后跨

中;先底部后中上部。

6 构造要求 梁墙柱节点,暗柱配筋等。

4) 设计的关键是保证墙柱在地震力作用下处于梁铰破坏机制。因为钢筋砼构件的性能不仅
取决于单构件的性能,更重要取决于各构件之间的组合关系;
5) 梁铰破坏机制实现的关键是梁墙刚度比和强度比均要控制在一定级差范围内(即双控);
台湾震害调查说明,单纯的强度级差不能保证梁铰破坏机制的出现;
3.3.2 短肢剪力墙延性构造要求:
1) 保证梁端有效宽度不削弱,即端部梁箍的宽度不能因梁纵筋转入墙竖筋内侧而减少;
2) 墙柱腹板水平筋两端应锚固于暗柱核心区内;
3) 暗柱箍筋的弯钩应设置在柱的内侧,不宜设置在柱的外侧;
4) 墙肢轴压比控制在 0.5 以下。
3.3.3 短肢剪力墙配筋
1) 短肢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λ V 宜按相同轴压比的框架柱提高一级取对轴压比
小于 0.3 的短肢剪力墙及非加强部位的短肢剪力墙,其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设置应较一般剪
力墙高,宜按下表配置:
表 3.3-2 短肢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最小配箍特征值λ V
抗震 墙轴压比
等级 ≤0.3 0.4 0.5 0.6
一级 0.11 0.13 0.15 0.6
二级 0.09 0.11 0.13 0.15
三级 0.07 0.09 0.11 0.13
2) 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一般在 1200~2000 之间,其约束边缘构件长度 LC 可统一取 450;
3) 短肢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的纵向配筋除满足规范要求外,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宜按框架
柱要求设置;
4) 短肢剪力墙的水平竖向分布筋,除按计算确定外,其构造最小配筋宜按下表要求;

22
短肢剪力墙分布筋要求
抗震 最小配筋率(%) 最大间距(mm) 最小直径(mm)
等级 竖筋 水平筋 竖筋 水平筋 竖筋 水平筋
一二级 0.50 0.30 200 200 φ 12 φ 10
三四级 0.40 0.25 250 250 φ 10 φ8
非抗震 0.30 0.20 300 300 φ 10 φ8
5) 短肢剪力墙应采用双排布筋,水平筋在外,竖向筋在内,两排筋间拉结,控筋梅花形布置,间
距不宜大于 400×400,每根竖筋均有拉筋连结;
6) 肢长大于 3 倍小于等于 4 倍墙厚的墙肢按柱要求配筋,其外套箍兼作水平筋。

3.3.4 短肢剪力墙体系的楼板设计
1) 考虑弹性楼板,侧向位移较刚性楼板减少 10%左右;
2) 结构单元与核心筒间,应尽量加大楼板连结尺寸,加大板厚,加强配筋,拉通正负筋;
3) 注意竖向构件的不均匀的温差变形造成向阳角楼板开裂;和由于刚性角板存在,板负弯矩
范围外移,而负筋过短造成开裂。向阳角开间的楼板宜双层双向配筋,且负筋伸出长度应从刚
性角板边(虚线所示)算起.

,
3.3.5 一般短肢墙不许超筋超限.若超筋超限较小时可按柱构造要求配足或加配竖向交叉斜
筋;(后者目前只有试验成果,无计算方法和规范)
[25]
3.3.6 关于短肢剪力墙补充说明
● 短肢剪力墙是一个构件概念.SATWE 程序将单肢或两肢墙且 2 肢均符合 5≤hw/dw≤8 时定
义为短肢墙;
●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个结构概念.(必须带墙筒或一般剪力)
1) 规范规定:
(1) 短肢剪力墙结构必须带一般剪力墙或墙筒;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
(2)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应≥40%且<50%的地震底
部总倾覆力矩.
2)《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规定:高层中短肢墙受荷面积与总楼面面积之比
大于 50%,多层中短肢墙受荷面积与总楼面面积之比大于 60%时,定为短肢墙结构。
3)文献[27]经实际工程验证,建议对小高层剪力墙结构(H≤45m),在其它各项指标满足规
范的前提下,只要短肢墙承受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底部总倾覆力矩的 70%,是可以的。
3) 高规 7.1.2 条的 2~8 款,只对定义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执行.

23
4) 对非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按一般剪力墙处理.
[16]
5) 3≤断面长宽比≤5 的弱短肢剪力墙配筋问题
(1) 对断面长宽比<3 的短墙,SATWE 依规范规定按柱要求对称配筋, 受压筋中心至近边距
离 aa=40;
(2) 3≤断面长宽比≤5 的弱短肢剪力墙, SATWE 取 aa=200 或 b 计算配筋不合理.建议按约束
边椽构件长度=受压区长度的思路取 aa 值作配筋验算。
断面高厚比 hw/dw aa 配筋计算方法
3<hw/dw 40 按柱算
3≤ hw/dw <5 100 按柱算
5≤ hw/dw max [200,bw] 按墙算
6) 当非矩形截面剪力墙不符合平截面假定时,目前还只能按矩形截面计算配筋;

3.4 转角窗的抗震设计[11]

3.4.1 不能用剪力墙开边洞方法输入转角窗,应按梁输入;
3.4.2 转角窗梁配筋验算:
负弯矩=0.5qL2 (q 为窗过梁竖向线荷载设计值,考虑地震时再乘 1.3~1.5)
2
正弯矩=0.091 qL (L 为角窗过梁跨度,过梁角点简支失效,靠墙端固结调幅)
构造筋底筋不少于 2φ 20,腰筋间距不大于@200;
L

3.4.3 转角窗板厚宜≥150,且设置斜向拉结暗梁;
3.4.4 斜向拉结暗梁截面不小于 500×板厚,主筋上下各 4φ 16,均锚入角窗相连墙的暗柱内
45d,箍筋φ 10@200,暗梁底筋在板底筋下;当板厚小于 150 不能形成暗梁时,应在暗梁位置设
置构造拉梁,配置不少于 4φ 16 的拉结底筋,锚入角窗相连墙的暗柱内 45d;
3.4.5 角窗相连的墙肢厚度宜按 1/12 层高控制;暗柱设计:暗柱截面高应≥600;小于 30 层的
剪力墙结构,当角窗墙肢截面高度≥2000 时,其暗柱可按下表配筋:
加强区范围内角窗墙肢暗柱配筋表
暗柱主筋 暗柱箍筋
墙厚(mm) 全部主筋 抗震等级
200~300 3φ 22 一级 φ 8@100
300~400 10φ 22 二级 φ 8@150
400~600 12φ 22 三级 φ 8@200
3.4.6 设置转角窗的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不宜再设置跃层单元;
3.4.7 转角窗应上下对齐,相关墙肢不宜采用一字墙,且不论在加强区与否,均应设置约束
边缘构件;

24
3.4.8 转角窗梁不能调幅.

3.5 抗震设计的 “强柱弱梁” 问题

3.5.1 梁端钢筋实配结果人为造成“强梁弱柱”
1) 一定板宽范围内与框架梁平行的板筋参予抵抗负弯矩,使梁端抗负弯矩能力增大;
2) 梁底筋通长配置,梁端形成双筋梁,受压区高度减小, 使梁端抗负弯矩能力增大;
3) 规范对梁端下部纵筋要求不少于上部纵筋 0.5 倍(一级)或 0.3 倍(二、三级)或梁端下部纵
筋由抗震条件下的最小配筋率控制时造成超配;
4)节点左、右梁上部纵筋按设计弯矩大一侧用量贯通布置,使弯矩小的一侧超配;
5)设计人员出于安全考虑加大梁配筋,而对柱墙配筋末作相应墙大,造成强梁弱柱。

四.“中震可修”及中震设计分析[20]

《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
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判断标准和设计要求,我国目前的抗震设计是以小震为设计基
础的,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
1. 现行《抗规》 (GB50010-2002)存在问题:
1.1 没有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而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
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1.2 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
的抗震设计方法;
1.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和造价、破坏损失、修复的费用紧密相关。[3]
随着复杂结构、超高超限结构越来越多,对中震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工程界对
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2.中震设计要求:
中震设计要求表 表1
项 目 中震弹性设计 中震不屈服设计
分 α 中 β ×α 小 β ×α 小

析 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 1.0 1.0


条 作用分项系数 与小震弹性分析同 1.0
件 材料分项系数 与小震弹性分析同 1.0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与小震弹性分析同 1.0
材料强度 采用设计值 采用标准值
计算方法 弹性计算 弹性计算
设 计 要 求 抗震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 竖向构件 SE<Ry; 次要及耗能构件可出
即所有构件满足 SE<Ry。 现轻微抗弯屈服,不出现剪切屈服。
注: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及放大系数β 按表 2 取值;

25
地震影响系数α 表(β为相对于小震的放大系数) 表2
设防烈度 7度 7.5 度 8度 8.5 度 9度
小震α 0.08 0.12 0.16 0.24 0.32
中震α 0.23 0.33 0.46 0.66 0.80
大震α 0.50 0.72 0.90 1.20 1.40
中震放大系数β 2.875 2.75 2.875 2.75 2.5
大震放大系数β 6.25 6 5.625 5 4.375

2.1 中震弹性设计条件
(1) 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及放大系数β 按表 1 取值;
(2) 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3) 采用作用分项系数、材料分项系数和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材料强
度采用设计值。
2.2 中震弹性设计要求:结构的抗震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
2.3 中震弹性设计 SATWE 中实现
(1)定义中震反应谱,其地震影响系数α max 按表 2 取用。
(2)定义设计参数时,将抗震等级定为四级,即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即强柱弱
梁、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
(3)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中震不屈服设计
中震不屈服设计,是基于《中震可修》的性能要求提出的[15][20],目的是通过适当量化

26
的弹性计算方法,找出薄弱构件并加强,解决《抗规》存在的上述问题 1)
、2),与小震和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规定相结合,更好地整体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的抗震设防目标。
3.1 各级地震时的地震影响系数及屈服控制
地震影响系数 7度 8度 9度 屈 服 控 制 要 求 分析模型
多遇地震 0.08(0.12) 0.16(0.24) 0.32 SE<Ry,可查找相对薄弱部位 弹性分析
屈服判 1 0.16(0.24) 0.32(0.42) 0.50 SE<Ry,可查找相对薄弱部位 弹性分析
别地震 2 0.20(0.28) 0.38(0.50) 0.60 竖向构件 SE<Ry,次要及耗能构件不 设计内力和
出现剪切屈服,不宜出现弯曲屈服 材料强度均
设防地震 0.23(0.32) 0.45(0.60) 0.70 竖向构件 SE<Ry,次要及耗能构件可 采用标准值
出现轻微抗弯屈服,不出现剪切屈服 地震内力不
放大
罕遇地震 0.50(0.72) 0.90(1.20) 1.40 部分屈服,但不倒塌 弹塑性分析
注: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的地区
3.2 计算方法
3.2.1 基本组合内力标准值计算:按《抗规》第 5.4.1 条规定,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
S=γ GSGE+γ EhSEhk+γ EvSEvk+φ Wγ WSWk
分项系数γ G、γ Eh、γ Ev、γ W 均取 1.0,风载组合系数φ W 一般结构取 0.0,高层建筑取 0.20。
构件基本组合内力标准值:SE= SGE+ SEhk+ SEvk+φ W SW
2.2.2 构件抗屈服承载力计算:按《砼规》 (GB50009-2002)的有关公式计算,材料强度均取
标准值。
3.3 中震屈服判别分析在 SATWE 中实现
(1) 选择按中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
(2)调整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 max 按中震(2.8 倍小震)取值。
(3)取消组合内力调整(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4)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取 1.0(组合值系数不变) 。
(5)材料强度取标准值。
(6)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γ re 取 1.0。
第 1、2 项要人工干预,其它项程序自动完成。
程序实现:
1、按中震输入α max。
2、选中“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

27
下面项目程序自动完成。
2.3.2 地震内力放大系数均取 1.0
2.3.3 钢筋强度改用标准值
2.3.4 荷载分项系数和风载组合系数修改
2.3.5 混凝土设计强度改为标准强度。 (fck=1.4fc, ftk=1.4ft)

3.4 多遇地震、中震弹性、中震屈服 SATWE 算例结果对照


计算情况 多遇地震设计 中震弹性设计 中震不屈服设计
柱1 柱2 柱3 柱1 柱2 柱3 柱1 柱2 柱3
柱内 N -5274.3 3945.0 -6252.8 -13013.8 -9747.6 -15435.6 -12781.4 -9573.6 -15160.0
力 Mx 2210.8 864.9 2734.2 5654.0 2219.5 7031.7 5553.1 2179.3 6906.1
My -526.4 -604.7 -525.7 -1351.0 -1553.0 1350.1 -1327.5 -1525.2 -1326.0
柱轴压比 0.57 0.59 0.58 0.74 0.76 0.78 0.50 0.49 0.51
层位移角 ζ x=1/1085, ζ y=1/1085 ζ x=1/384, ζ y=1/388 ζ x=1/391, ζ y=1/385

4. 中震设计分析在 MIDAS 程序中实现

4.1 中震弹性设计
结构的抗震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按表 1 取值,在中震作用下,
设计时可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系数),但应采用作用
分项系数、材料分项系数和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材料强度采用设计值。
4.1.1 在 MIDAS/Gen 中定义中震反应谱

28
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即在定义相应的小震反
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 值按表 1 取用。

4.1.2 定义设计参数时,将抗震等级定为四级,即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即强柱弱
梁、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
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将抗震等级定为四级即可。

4.1.3 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4.2 中震不屈服设计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按中震进行计算,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按表 1 取值,地震作用效应的组
合均按《高规》第 5.6 节进行,但分项系数均取 1.0,计算可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
(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材料的强度取标准植。
4.2.1 在 MIDAS/Gen 中定义中震反应谱
内容同中震弹性设计。
4.2.2 定义设计参数时,将抗震等级定为四级,即不考虑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即强柱弱

29
梁、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
内容同中震弹性设计。
4.2.3 定义荷载组合时将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 1.0。

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 1.0 即可。

4.2.4 将材料分项系数定义为 1.0,即构件承载力验算时取用材料强度的标准植。


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 1.0 即可。

30
4.2.5 其它操作均同小震设计。

31
参考文献:
1. 魏琏,王森:论水平地震作用下对称和规则结构的抗扭设计,《建筑结构》2005,5
2. 魏琏,王森,韦承基:水平地震作用下不对称不规则结构的抗扭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结构》2005,8
3. 魏琏:高层建筑结构位移控制研讨,
《建筑结构》2000,6
4. 魏琏,王森:水平地震作用下多塔楼结构的抗扭设计方法,(待发)
5. 李云贵,苑麒:建筑结构层刚度中心的迭代计算
6. 黄小坤: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土木工程学报 2004,3
7. 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
8. 黄警顽:SATWE 应用的一些问题,第 18 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重庆,2004 年 10 月
9. 徐培福,黄吉锋,韦承基:高层建筑结构扭转反应控制的讨论, 《建筑结构》2007 年 1 月
10.建设部: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建质[2003]46 号
11.第 17 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杭州,2002 年 11 月
12.蒋利学:用广义剪切变形参数分析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层间位移, 《建筑结构》2001,1
13.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补充规定,DBJ/T-46-2005
14.中国建科院:PKPM 高层及基础专题讲义(2007 年)
15.傅学怡,贾建英:结构抗震的一个新理念,第 17 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杭州,2004
16.刘惠振等:SATWE 软件计算剪力墙结构中不同长厚比墙肢的设计 建筑结构 2006 年 2 月
17.高立人等: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
18.魏琏,王森:论高层建筑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控制,
《建筑结构》2006 年 6 月增刊
19.魏琏,王森:扭转不规则建筑竖向构件考虑扭矩影响的抗震验算方法,
《建筑结构》2006 年 7 月
20.魏琏,王森:建筑抗震设计的屈服判别法及其工程应用,《学术讲座材料》2006 年。深圳
21.荣维生、王亚勇:层间位移角比在高层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建筑结构,2007 年 8 月
22.陈天镭,申世飞:裙房偏置当层建筑结构地震扭转控制建议,建筑结构,2007 年 8 月
23.赵 兵:关于如何考虑大底盘结构刚度的探讨 建筑结构 2006 年 1 月(随刊增阅)
24.杨 星、赵 兵:建筑结构计算步骤探讨 建筑结构 2005 年 11 月
25.网上热点讨论和专家答疑:关于短肢剪力墙讨论 建筑结构 2006 年 1 月(随刊增阅)
26.韦 锋等:我国砼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措施的实际控制效果,建筑结构 2007 年 8 月
27.张 伟等: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所占比例讨论,建筑结构 2007 年 8 月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