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9

南传法师论著

南传经论选篇
(三)

(证入“无我”的利益--缅甸雷迪尊者)

(念住呼吸--泰国阿迦李达摩达罗尊者)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南传小部.小诵九经 khuddaka patha)

(南传小部.法句经 dharmapada)
(南传小部.经集 suttanipata)

(略述印度佛教史)

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目录 :

(证入“无我”的利益--缅甸 雷迪尊者)------------------- 3

(念住呼吸--泰国阿迦李达摩达罗尊者)-------------------- 7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Slake)--------------------- 26

(南传小部.小诵九经 khuddaka patha)------------------- 37

(南传小部.法句经 dharmapada)------------------------- 41

(南传小部.经集 suttanipata)-------------------------- 69

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略述印度佛教史)------------------------------------ 142

Namo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证 入“无 我”的 利益》

缅甸 雷迪尊者 (Venerable Ledi Sayadaw)-- (1846-1923) 著

〈译者按>雷迪大师(Ledi Sayadaw 1846-1923),是缅甸当代僧人中,德行、学养兼具的修行人,


他的著作等身,多达七十六册,其中十六册是用巴利文撰写,其余为缅甸文。他也是二十世纪初期,
获得国际佛教团体肯定的南传僧人,英国巴利圣典协会(PTS)出版他的作品《哲学关系》,法国巴
黎佛教团体也派人专访,足见他修行魅力之所在。一九一一年,印度政府更特赠”Aggamaha-
pandita(首席大智者)的头衔,声誉益隆。雷迪大师力主推动四念处直观法门,尤其是以“受念处
”为入手,他并自巴利三藏中铺陈了完整的体系,对缅甸佛教的影响,可说是既深且远。本文系译
自《佛教手册》附录之二,为 Anatta Dipani(无我手册)的浓缩英译本。

  现在,我将揭示证入“无我”所生起的利益。
 
  如果一位修行人能够清澈地觉知到“无我”的特徵,他就达到了“预流果”的境界,因而完整
地断除“我见”或“身见”。

证入“ 无我”与 过去的业

  在无止尽、漫长的轮回中流转的众生,能够遇见佛教是非常难得的,在百千万劫中,他们总是
遇不到佛教,也没有机会聆听佛陀的教诲。无数世与劫数中,众生总是受到先前的恶业与错误所折
磨。因此,在众生的作意思维中,这些无数的业总是让他们堕入无间地狱。同样地,这些无止尽的业
也会让他们堕入等活地狱以及其他的地狱,或者以饿鬼、阿修罗、畜生等等方式再生。
  
  “我见”是旧恶业之首,因此,持续地依附在众生上。只要“身见”存在,这些旧恶业就会非
常猛烈,充满力量。虽然众生可以像在六天界的天神或帝释天尽情享乐,终究还是会落入四苦界。同
样地,众生虽然可以在色梵天、无色梵天尽情享乐,他们终究还是会落入四苦界。
  
  棕榈树上的果子,虽然是长在树巅,果子终究会掉落地面。只要棕榈树干依然挺立,果子就会
挂在树上,不过,一旦这些树干萎靡了,果子无可避免地掉落地面。同样地,只要天神、梵天的生命
“树干”,依旧完整无缺,天神、梵天有机会生于天界与梵天界而受“我见”的折磨。这些生命“树
干”一旦切断了,他们必定沦入低层的苦界,就像果子掉落地面一样。因为“身见”是恒常地出现
在众生的作意思维中,“身见”所带来的苦恼,远比摩奴大山还要巨大,这是因为“身见”在其内
在意识中,聚合了无穷的恶业。
  
  因此,众生即使生活在最高的梵天界当中,只要作意思维的“身见”依旧存在,就会持续地沦
入苦界。至于生活于低层的梵天界或天神界,乃至于人类的众生,情况就更糟了,勿庸多说了。虽然
这些众生可能是梵天王、天神王或帝释天王,他们的作意思维,就含藏了八层地狱。同样地,他们的
作意思维,也含藏了无数的低层地狱、饿鬼道、阿修罗道与畜生道。这是因为这些众生没有体会到,
沦入这些低层与贪吝世界的倾向是恒常地呈现在他们的作意思维当中,而梵天王以及天神王仍然从
这些境界中追逐快乐。
  
  当旧恶业之首的“身见”,完全灭尽了,伴随众生而无止尽轮回的一切旧恶业,会澈底熄灭。

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不用说从前世伴随而来的旧恶业,只要在今生所作的无数恶业中,诸如杀生、偷盗的业,只有
当“身见”完全熄灭了,他们的果报才会澈底消失。对于这类众生而言,还是会害怕虱子、昆虫的迫
害,但是,已经不需畏惧过无尽恶业的果报。 
  
  这些作意思维的众生,一旦完全从“身见”中解脱出来,即使他们还是人类,却已转向天神界
以及梵天界了。虽然他们还在低层的天神界以及梵天界,从那时起,就会转生较高级的天神界以及
梵天界。就好像雨季末期,蒸气会不断从山林中浮升起来。

  由于断除“身见”所生起的利益,与过去的业果有关连,这正显示了断除”身见“的重要性。

证入“ 无我”与 未来的业

  人类、天神与梵天,有“身见”在他们的作意思维中,今天可能是善良的、有德行的众生,但是,
可能在明天、后天、下个月、明年或来生,犯无止尽的恶行,诸如弑母、弑父、杀阿罗汉的重大杀业,
或者偷盗的业。很可能,今天他们生活在佛教中,但是,明天或次日,他们可能逾越了佛教,甚至
变成破坏佛教的人。
  
  人类、天神以及梵天,虽然他可能依旧在来世中流转轮回,可是一旦觉知到”无我”,并因而
完全从他们的作意思维中,根绝了“身见”,他们从那刻起,甚至不在梦境中犯恶行以及其他的恶
业。他们自“身见”解脱,一直达到涅盘的最后存在,虽然历经持续不断的存在与轮回,他们还是
生活于佛教之中。对他们而言,佛教消失的地方,就没有任何的境界值得留念了。
  
  由于断除“身见”,与未来的业有关连,这正显示了断除“身见”所生起的利益。

过去的 业如何不 发生效力 ?

  过去无数的业如何在“身见”熄灭的刹那不发生效力呢?以下举例说明:
  
  “一串念珠,是由一条坚固的丝线穿引,将无数的念珠串连起来的,如果其中的一粒念珠拉动
了,其余的念珠也会被拉动。但是,如果抽掉丝线,再去推动其中的一粒念珠,也不会影响到其他
的念珠,这是因为它们之间不再有任何的牵连了。”
  
  一位执取“身见”的众生,在过去生与劫数中,将一系列的”蕴”,给与强而有力的牵连,并
转化为”我”。”在过去生与过去劫中,我已多次转生为人类、天神或梵天!”他这样思维,就是寻
求这条“身见”的绳索。因此,过去生和劫中所犯的无数恶业,以及还没有报应的恶业,都因着他
再次转生,尾随而至。这些过去的恶业,彷佛被捆绑的念珠,是由一条强劲的绳索连结起来。
  
  只要众生清楚地觉知到“无我”,并且消除了“身见”,甚至能在一堂禅坐中,觉知到”色蕴
”与”名蕴”的生起与消失,并见到分离的现象,而不是连结的统一体。”自我”之概念,就像绳
索一样,不再现前了。诸蕴就像绳索拆除后的念珠,四处分散。他们清楚地觉知到过去所犯的恶业,
不再是”个体”、”众生”、”我”、或“我的业”,他们是在刹那间生起又消失。这是为什么,当“
身见”消失了,过去的恶业也就会完全地消失的缘故。

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以上我们只观察恶业的消失。但是仅仅经由“身见”的消除,过去的恶业不会消失,只有达到
阿罗汉道,爱欲澈底根绝了,恶业才会完全消除。

“身见” 的罪恶

  “身见”之恶是极端深刻,影响深远。
  
  一位犯了弑母业行的人,必定被所谓沦入无间地狱的境界相所震慑,因而将弑母的业行,转化
为”自我”,并且深受诸如:”我犯了错误!我真的错了!”等想法的巨大苦恼。如果这众生完全
体证“无我”,并且能够丢弃诸如”我真的错了!”的想法,那么,弑母业行就不再发生作用。不
过,众生不易断除这种想法。
  
  虽然,业无意伴随众生,也无意产生业果,却是由于众生执取诸如”这是我所犯的业,这是我
的业。”因而受到强化。因为这种强有力的执取行为,业才产生果报。世俗人就是以这种种方式受到
迷惑,因而执取“身见”。
  
  恶业,也是这样。因为“身见”强有力的执取行为,恶业经由轮回,伴随众生,他们可以因此
而再生,并产生业报。
  
  众生发现当他们受到业果压迫,并承受巨大艰苦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弃绝恶业。这些众生视
恶业为”我所做的恶业”,因而执取他们,既使他们可能在地狱中,经历了由业所产生的苦果。因
为众生没有弃绝这种恶业,这些业不但没有助益,反而产生果报。这些业持续产生果报,这些众生
因而不能从地狱中解脱出来。这就是”身见“之所以罪恶深重的所在。
  
  同样地,众生极端地畏惧疾病、年老与死亡。不过,由于他们承受这种畏惧,反而执取过去意外
事件中的疾病、年老与死亡,而这样思维:”在过去,我已多次经历了疾病、年老与死亡。”因此,
他们发现无力弃绝这种可怕的现象。因为他们无力弃绝疾病、年老、死亡的现象,反而伴随他们,反
抗他们自己的意志,因而持续产生压力。疾病、年老与死亡的现象,势必出现。这就是“身见”之所
以罪恶深重的所在。
   今生也是这样。当外在与内在的过患一起现前的时侯,众生被疾病巨大地压迫,他们反而发展
出一种对疾病的执取,而这样思维:”我感到痛苦,我受到伤害,我被灼伤所压迫。”因而执取他
们。这种执取的行为是一种束缚的行为,阻碍了他们从疾病脱离出来的契机。这是因为“身见”束缚
的行为是如此猛烈,以至于在漫长、无尽的轮回中发现,这些疾病是不可分的伴侣,而延续至今生。
因此,“身见”对于这些疾病,产生一种系着,且在今生仍巨大地压迫众生。
  
  虽然这些巨大的过患与痛苦,并无意伴随这些众生,也无意如此维持下去,可是,因为“身见
”的牵引,反而一世一世持续地伴随众生。
  
  来生也是这样。这样思维:”我们将经验疾病,我们将面临老年,我们将面临死亡。”这些“身
见”的行为,系从此刻执取未来疾病、老年、死亡的可能性,并将他们连系到众生。因此,这种束缚
行为并没有被摧毁,反而是在未来,会很确定地面对这些可能性。这就是“身见”之所以罪恶深重
的所在。
  
  以上略述“身见”是如何罪恶深重。

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表面的 执著与深 度的执著

  ”爱欲”与”慢”的执著,并不是”见”的执著。”爱欲”是以”这是我的财产“的形式,执
取三界之内的一切现象。”慢”则是以”这是我”的形式,执取一切现象。在众生执取“身见”的例
子中,”爱欲”与”慢”追随“身见”所给予的道路。在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圣人的例子中,他
们已经断除了“身见”,而”爱欲”与“慢”则追随”想颠倒”与”心颠倒”。由”想颠倒”与”
心颠倒”所产生的执取是表面的,由“身见”所产生的执取则是深度的。
  
  以上,我们以描述恶业如何整个与“身见”的消失而止熄,来结束本文。

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念住呼吸
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泰文原著:尊者阿迦李达摩达罗
Phra Ajaan Lee Dhammadharo
(1953-1960 年间的讲述)

英文翻译:谭尼沙罗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 Graff)
(1989 年 10 月译于泰国)

中文翻译:曾银湖(2000 年 5 月译于台湾)

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目录
序 -------------------------------------------------------------------------------------- 8
中译前言 ---------------------------------------------------------------------------- 11
禅思之始 ---------------------------------------------------------------------------- 11
第一个方法 ------------------------------------------------------------------------- 13
第二个方法 ------------------------------------------------------------------------- 15
禅那 ---------------------------------------------------------------------------------- 20
开示(1) ------------------------------------------------------------------------------- 22
开示(2) ------------------------------------------------------------------------------- 23


  这本书是练习集中心意的一个引导。它们有二部份:第一部份几乎都是专门在处理心意,但是 ,
因为心意的安宁,若干程度地依赖于身体,所以我又增加了第二部份,显示如何运用身体来饶益心
意 。
  就我自己的修习所观察的结论,只有一条简短、容易、有效又愉快,而且几乎没什么会让你误入
歧途的道路——那就是念住呼吸(安那般那念),也就是佛陀本身用以证得大果的道路。我希望你不要
因为犹疑不定而自己把事情弄得太困难了,这里抓一些,那里捞一点;相反的,你应该热诚地将你
的心意安置于接触你自己的呼吸之上,就呼吸所及的去跟随它。从那儿,你将会进入解脱内明的阶
段,导向心意本身,最后,将自行证知正觉——佛陀。那也就是你将证得明确可靠的果证之时。换句
话说,如果你让呼吸随顺它的本性,也让心意随顺它的的本性,毫无疑问的,你修习的结果将能尽
如 你 所 希 望 的 。
  一般而言,心意的本性,如果未经训练就绪,总是陷于主观的偏见之中,痛若而恶劣。因此我
们必须寻找一个规则——一个法——用以训练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安稳的幸福。如果我们
的心意没有一个内在的规则,没有一个中心可以安住,我们就会像无家可归的人。无家可归的人备
极艰辛,太阳、风雨和尘土一定会让他们经常脏兮兮的,因为他们没什么可以遮蔽的。练习集中心意
就是为你自己建造一个家;剎那定就像一间茅篷;近行定就像一间瓦屋;安止定就像一间用砖砌成
的房屋。一旦你有了家,你就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来保管你的家当,你不用忍受看守它们的辛劳。一个
没有地方可以保管家当的人,必须餐风露宿,日晒雨淋,以看管那些家当。即使如此,他的家当也
未 必 就 真 的 安 全 了 。
  不集中的心意也是如此,它跑到别处去搜寻好处,让它的意念徘徊在各种念头和偏见之中。即
使这些意念是好的,仍不能说我们是安全的,我们就像一个拥有许多珠宝的妇女,如果她戴着珠宝
到处乱逛,她是一点也不安全,她的财富可能是她的致命伤。同样地,如果我们的心意未经禅思训
练以获得内在的安宁,即使是已经经过开发的戒德,也会轻易地退堕,因为它们尚未稳固地贮藏在
心 中 。 训 练 心 意 达 到 宁 静 安 详 , 就 像 把 你 的 家 当 保 存 在 保 险 箱 里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未能从自己的善行中获得任何好处的道理,我们让心意陷于各种偏见的
摆荡之中,这些偏见就是我们的敌人,因为它们有许多机会,让我们已经具备的戒德凋萎。心意就
像盛开的花朵,如果强风和昆虫骚扰花朵,它可能就没有机会结果。这里的花朵是指宁静的道心,
而果实是指快乐的道果。如果我们心意的安宁和快乐是持续的,我们就有机会证得众所希望的最终
利 益 。
  最终的利益就像树木的心材,其它的利益则像枝叶、嫩芽。如果我们未曾训练自己的心意,我们
所能遇到的就只是表面的利益而已。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意是清净而善良的,外在的一切事物也会
跟着变成美好的结果,就像我们的手,如果清洁的话,就不会弄脏它所碰触的东西;如果肮脏的话 ,
即使最干净的衣服也会弄脏。同样的,如果心意被污染的话,每一件事都会被弄脏。即使是我们所做
的善行也会被弄脏,因为世间最高的能力——生起一切善、恶、苦、乐的唯一能力——就是心意,心

1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意就像上帝,善、恶、苦、乐全都从心意而来,我们甚至可以称呼心意为世间的创造者,因为世间的
和平和永续的安宁都有赖于心意。如果世界会被毁灭,那将会是心意所使然,所以我们必须训练这
世 间 最 重 要 的 部 份 , 成 为 世 间 财 富 和 安 宁 的 中 心 基 础 。
  集中心意就是聚集心意潜力的方法,当这些潜力以正确的比率聚集时,它们将赋予你所需要的
力量去摧毁敌人——你所有的烦恼和无明。你具备了训练所生的辨识智,善于抉择世间和法义的善
恶。你的辨识智就像火药,如果放得太久没有装入子弹里——也就是集中的心意——它就会潮湿腐
朽,或者,如果你粗心大意而让贪、瞋、痴的火焰笼罩着你,火焰就会在你的手上燃烧。所以不要拖
延,把你的火药装入子弹里,那么不管什么时候,你的敌人——烦恼发动攻击,你都能够将他击倒 。

  任何训练心意集中的人都会得到庇护。集中的心意就像堡垒,辨识智就像武器。修习心意集中就
是 保 护 你 于 堡 垒 之 中 , 这 是 很 重 要 而 且 值 得 的 事 。
  戒德,道的第一部份;辨识智是最后一部份,都不是特别地困难,但是要让心意集中,也就是
中间的部份,就需要一些努力,因为那是强迫心意定型的一件工作。无可否认的,集中心意就像在
河中打桥桩,是件困难的事。但是,一旦心意坚固地就位,在开发戒德和辨识智时它就会很管用。戒
德就像在此岸这边打桩,辨识智就像在彼岸那边打桩。但是,如果中间的桥桩——集中的心意——
没 有 坚 固 地 定 位 , 你 怎 能 跨 越 痛 苦 的 洪 流 ?
  只有一个方法,我们能够妥当地达到佛法僧的品德,那就是透过心意开发的修习(禅思)。当我们
开发心意使其集中、平静时,辨识智就会生起,这里的辨识智并不是指一般的辨识智,而是指唯一
直接从心意产生的内明。例如:记起宿生的能力,知道众生死于此生于彼的能力,和清除心意烦恼
的渗漏。这三种直觉的形式——心意之眼——对于在心意领域上训练自己的人们,将会生起。但是如
果我们徘徊流连,想从色、声、香、味、触、法中搜寻知识的话,那就像我们要跟六师外道学习一样;
恰如佛陀,当他(成道前)跟六师外道学习时,是无法获得正觉的。于是他转变注意力到自己的心
意上,并离开(他们)去独自修习念住呼吸,做为他的第一步,一路下去直到最终目标。只要你仍
在从六根之中搜寻知识,你就是在跟六师外道学习,但是当你的注意力专注于呼吸——存在于我们
每一个人——一直到心意安顿下来而且集中了,你就会有机会遇到真实的事情——佛陀,正觉。
  有些人认为他们不必修习集中心意,只要在辨识智上用功,也能透过辨识智而达到慧解脱。这
当然不是真的,无论是慧解脱或心解脱 (经由心意的平静而解脱)都是筑基于心意的集中,它们只是
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像是走路,一般而言,一个人是不会只用单脚走路的,至于那只脚踩得重些,
那 纯 属 个 人 的 习 惯 和 特 征 罢 了 。
  慧解脱是由思惟世间的各种事物和层面开始,直到心意慢慢地平息,一旦它静止了,直觉地就
产生内明(毘婆舍那)——以四圣谛为观点的清净而真实的了解。在心解脱里则没有许多的思惟,心意
只是单纯地被导向安静,直到它到达安止定的阶段。那里直觉的内明就会生起,让它可以看到事物
的 本 然 之 相 , 这 就 是 心 解 脱 , 先 得 心 定 , 后 得 辨 识 智 。
  一个博学多闻的人,精通文字义理,能够清楚而正确地诠释正法律,但是他并未为心意开发一
个内在的中心,就像一个飞行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云层和星光,却不知道(降落的)跑道在那里。他正
面临大麻烦,如果他飞高一点,就会跑出大气层,他只能不断地盘旋,直到油料耗尽而坠毁在荒野
里 。
  有些人,即使是高学历,他们的行为并不比野蛮人来得好,因为他们已经被捧上云端。有些人 ,
对自己所学、所知、所想觉得高高在上,不屑修习集中心意,因为他们觉得那些都比不上他们,因此
他们认为自己当可直趋慧解脱。事实上,他们正趋向灾难,就像迷失跑道的飞行员。
  修习集中心意就是为你自己建筑一条跑道,然后,当辨识智来临时,你就能安全地到达解脱。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正道所有的三个部份——戒、定、慧——如果我们想要修习完整的法门。
否则,我们怎能说自己知道四圣谛呢?因为正道,之所以被认证是为圣道,必须是由戒、定、慧所组
成,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内在来开发它,我们怎么会知道它?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怎能放下?
  一般言之,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收获而不喜欢耕耘,我们只希望功德和清净,但是如果我们没

1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有完成基础工作,我们还是会继续一无所有,就像喜欢金钱却不爱工作的人一样,他们怎能成为善
良、可靠的公民?当他们感受到贫困时,就转而作奸犯科。同样的,我们志在教义上的成果却不喜欢
下功夫,我们还是会继续一无所有。只要我们的心意是贫穷的,我们必然就会去寻求其它境界里的
好处——贪欲、利得、名位、乐趣和赞美,即使我们明知这些都是世间的种种诱惑。这是因为我们并未
真 正 知 晓 , 也 就 是 说 我 们 所 做 所 为 并 不 真 诚 。
  正道永远是真实的--戒是真实的,定是真实的,慧是真实的,解脱是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真
实,我们就见不到任何真实的东西。在修习戒、定、慧里,如果我们不真实,结局就是伪造和仿冒而
已。当我们使用伪造和仿冒的东西时,我们就会惹来麻烦,所以我们的心意必须真实,当我们的心
意 真 实 时 , 我 们 就 会 尝 到 法 味 , 超 越 世 间 所 有 的 滋 味 。
  因此,我汇集了下列两部份作为念住呼吸的指引。祝安详。
  长老阿迦李达摩达罗
  巴洛尼瓦寺·曼谷 1953

1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中译 前言
  根据英译者的叙述,尊者阿迦李达摩达罗(1906-1961)是泰国近代最著名的禅师之一,他喜欢隐
居在森林里修习禅思,因此他的教导系来自个人实际的修行经验,当然也与佛教的法义相关。
  尊者的教导平易近人,善用种种比喻,让人心领神会。译者拜读尊者的教导之后,才知道原来
呼吸的滋味也可以是如此地美妙。虽然尊者早已入灭多年,但他慈悲的教导,必将继续饶益着禅修
者 。
  祝福所有阅读此书的人们都能够不懈怠地训练自己,逐步地走入安详宁静的禅定世界里。
  请尊重法义,勿以任何商品交易的方式来流通此书。
  曾银湖
  2000/5/11 于埔里迎福门

禅思 之始
  现在我来解说如何进行修习集中心意。在开始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举在前额之上虔诚地敬
礼三宝,口诵如下:
    敬 礼 世 尊 ( 顶 礼 )
    敬 礼 正 法 ( 顶 礼 )
  敬礼声闻僧伽(顶礼)
    然 后 以 身 、 口 、 意 来 表 达 你 对 佛 陀 的 敬 意 :
    敬 礼 世 尊 、 阿 罗 汉 、 等 正 觉 ,
    敬 礼 世 尊 、 阿 罗 汉 、 等 正 觉 ,
    敬 礼 世 尊 、 阿 罗 汉 、 等 正 觉 。
    并 皈 依 三 宝 : 我 皈 依 佛 , 我 皈 依 法 , 我 皈 依 僧 。
    第 二 遍 我 皈 依 佛 , 第 二 遍 我 皈 依 法 , 第 二 遍 我 皈 依 僧 。
    第 三 遍 我 皈 依 佛 , 第 三 遍 我 皈 依 法 , 第 三 遍 我 皈 依 僧 。
  接着下定决心,我皈依佛陀——纯净者,完全解脱烦恼者;我皈依他的法——戒律、修习和果
证 ; 我 皈 依 僧 伽 — — 四 双 ( 八 士 ) 的 圣 弟 子 , 从 现 在 一 直 到 我 命 终 。
    我 尽 形 寿 皈 依 佛 陀 ,
    我 尽 形 寿 皈 依 正 法 ,
    我 尽 形 寿 皈 依 僧 伽 。
( )
  接着作意 明确地 说明自己持守 戒、 戒、 戒或5 8 10 227 戒——依据你平常所能持守的戒律项目
而 定 , 用 单 一 的 誓 词 来 表 达 :
    我 持 守 五 戒 。 ( 三 遍 , 此 为 持 守 五 戒 者 )
    我 持 守 八 戒 。 ( 三 遍 , 此 为 持 守 八 戒 者 )
    我 持 守 十 戒 。 ( 三 遍 , 此 为 持 守 十 戒 者 )
    尊 者 , 我 是 清 净 的 ; 佛 法 僧 忆 持 , 我 是 清 净 的 。 ( 三 遍 , 此 为 持 守 227 戒 者 )
  现在,你已经宣说自己对佛、法、僧三宝的纯净意念、言语和行为,顶礼三次,坐下,双手合十
放在胸前,稳定你的思绪,开发四梵住:慈、悲、喜、舍,没有例外地散布这些心意给一切众生,就
叫做无量梵住之心。对那些有着困扰记忆的人们,有简短的巴利用语如下:
    Metta( 慈 爱 , 愿 你 自 己 和 一 切 众 生 都 幸 福 )
    Karuna( 悲 悯 你 自 己 和 别 人 )
    Mudita( 随 喜 , 欣 悦 你 自 己 和 别 人 的 善 行 )
  Upekkha(泰然舍弃那些应当放下的事物)

1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第一 个方法
  单盘半莲花坐,右腿在左腿上,手掌向上交迭于大腿之间,右手在左手之上,保持身体正直,
心意就绪,合掌于胸前致敬,忆念佛法僧的功德:「佛陀是我皈依处,正法是我皈依处,僧伽是我
皈 依 处 。 」
  然后心里默念佛陀、佛陀,达摩、达摩,僧伽、僧伽。双手放回腿上,并在心里默念「佛陀」三次。
  然后忆念呼吸,成双地计数呼吸,首先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十次。然后再开始,
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七次。然后再开始,呼吸一次,忆念佛陀一次,共五次。然后再
开 始 , 呼 吸 一 次 , 忆 念 佛 陀 一 次 , 共 三 次 。 依 此 三 次 法 忆 念 呼 吸 。
  现在你可以停止计数呼吸了,只要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让呼吸轻松而自然,保
持心意完全静止,专注于呼吸在鼻孔的出入。当呼出时,不要让心意随之而出去;当吸入时,不要
让心意随之而进入。让你的觉知开阔而宽广,不要太过逼迫心意。放松,就像你呼出于开阔的空中。
保持心意静止,就像海边的柱子,当水涨时柱子不随之而涨,当水退时柱子不随之沈没。
  当你已经达到这个静止的程度时,你就可以停止忆念佛陀了,只要觉知呼吸的感受就好了。
  然后慢慢地把你的注意力带进来,专注于呼吸的各层面,可以产生各种直觉能力的重要层面: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知道人、畜死后转生处,以及各种元素或潜力的相关知识,能够运
用 于 身 体 上 的 。
  这些元素是来自于呼吸的据点。第一个据点,集中心意在鼻尖,然后慢慢移动到前额中央,就
是第二个据点,保持你的觉知宽广,让心意在前额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把它带回到鼻尖。继续在鼻
子和前额之间来回移动,就像一个人上、下爬山一样,七次,然后让它安顿在额头,不要让它再回
到 鼻 子 上 。
  从这儿,让它移动到第三个据然,头顶的正中央,并让它在那儿安顿一会儿,保持你的觉知宽
广,吸入呼吸到达那一点,让它瞬间遍布整个头颅。然后让心意回到前额的中央,在前额和头顶之
间 来 回 移 动 七 次 , 最 后 让 它 停 留 在 头 顶 上 。
  接着把它带到第四个据点,脑中央。让它停留一会儿,然后再带它回到头顶,在这两点之间持
续来回移动,最后让它安顿于脑中央,保持你的觉知宽广,让脑部微细的呼吸遍及身体的下方。
  当你到达这点时,你可能会发现呼吸开始产生各种禅相,例如看到或觉得热冷,头部的刺痛感 ,
你可能会看到一团苍白、模糊的蒸气,或是你自己的头颅。即使如此,也不要让你自己受到任何禅相
的影响,如果你不想要让禅相出现,就做深呼吸,直入心里,它就会立即消失。
  当你看到禅相已经出现时,仔细地将你的觉知专注于其上,但是每次只能专注于一个禅相,选
择一个最舒适的就好。一旦你已经掌握住它,就扩充它,让它跟头部一样大。明亮白色的禅相对于身
心是有益的,它是清净的呼吸,可以清洁体内的血液,降低或消除疼痛的感觉。
  当你有了这个大如头部的白光时,把它带到第五个据点,胸部的中央,一旦它稳固地安顿了,
就让它遍满胸部,让这呼吸尽可能地深白、明亮,然后让呼吸和光明都遍及全身,出于每一毛孔,
直到身体的不同部位自行显相为止。如果你不要显相,做二、三次深呼吸,它们就消失了。保持你的
觉知静止而开阔,不要让它拴住或被任何禅相影响了,它的发生当可转为呼吸的光明。小心守护心
意,保持一心,让它作意于单一的专注,微细的呼吸,让这微细的呼吸充满全身。
  当你已经到达这点时,知识就会渐渐地开始展开,身体将会轻安,就像绒毛。心意将会得到苏
息——柔顺、稳固、自足,那将是一种非常殊胜的感受,身体快乐而心理安宁。
  如果你想要获得知识和善巧,就修习这个步骤,直到你熟练于进入,离开和停留在本处为止。
当你已经精通于它们时,你就能生起呼吸的禅相——明亮的白球或光团——随时应你所需。当你需
要知识时,只要让心意静止并放下所有的主观偏见,只留下光明,忆念一遍或二遍任何你想要知道
的事情,内在的或外在的,关于自己的或别人的,知识就会生起,或者心灵图相就会出现。若要完
全精通,你必须,如果可能的话,直接地向修习并善于此道的人学习,因为这类知识只能从集中心
意 的 修 习 产 生 。

1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从集中心意产生的知识可分成两类;世间和超越世间的。在世间的知识,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识
而看到一面,然而所显现生起的知识则是另一面。你的知识和你的神通力所给你的知识,是真假混
淆在一起所组成的,但是这里的「真」只是就心理形成的层次上而言,而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有着变迁,
不 稳 定 和 无 常 的 本 性 。
  所以当你想要前往超越世间的层次时,汇集所有你知道、看到的事情成为单一的一点——心意
专精于一(一心)——看到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本性,把你所有的知识和觉知,汇集到同一点,直到你
能清楚地看到真相:这一切事物的本性都只是生起和消逝而已。不要执着地认为你所知道的事情,
也就是你的成见乃是你的,不要执着地认为从你内在所产生的知识乃是你自己的,让这些事情听其
自然而去。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成见,你正是执着于痛苦。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识,它就会变成痛
苦 的 原 由 。
  所以,心意集中而静止理当生起知识,这知识即是正道,一切你所经历的事都是在让你了解苦 。
不要让心意被知识绑住了,不要让它被显现于你的成见绑住了,让它听其自然而去。让心意安宁,
不绑住心意,或臆测它是如此那样的。只要你臆测自己,你就正受着无明之苦,当你真的知道了,
超 越 就 会 从 你 的 内 在 生 起 — — 最 高 的 利 益 , 人 类 最 殊 胜 的 幸 福 。
    摘 录 基 本 的 修 习 步 骤 如 下 :
    1. 消 除 心 意 里 一 切 不 良 的 成 见 。
    2. 让 心 意 安 住 于 善 良 的 信 念 中 。
    3. 汇 集 所 有 善 良 的 信 念 , 合 而 为 一 — — 禅 思 专 注 ( 禅 那 ) 的 一 心 。
    4. 思 惟 这 一 个 信 念 , 直 到 你 见 到 它 是 如 何 地 无 常 、 苦 、 无 我 — — 空 虚 。
  5.让一切好的和坏的成见顺其自然,因为好的和坏的住在一块,(无常的)本性是一样的。让心意
随顺它的本性,让觉知随顺其本性。觉知不生起,也不消逝,这是念住法——安详的实质。它知道善
良,但觉知不是善良,善良也不是觉知;它知道邪恶,但觉知不是邪恶,邪恶也不是觉知。换言之 ,
觉知是不执着于知识或已知的事物。它的本性是真正地自然——完美无瑕而清净的,就像荷叶上的
水 珠 仔 , 因 此 称 之 为 不 形 成 的 属 性 , 真 正 的 元 素 。
  当你能够追随这五个步骤时,你将会发现奇迹出现在你的心里。修习宁静和内明禅思的成果,
已经说过,分为二类:世间的可以提供自己身体的安宁和世人的安宁;超越世间的,提供自己心意
的安宁,带来平静、清凉、神采奕奕的幸福,一路通向解脱涅盘——免于生老病死。这是就呼吸禅思
的主要原则做简要的解说。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是在应用这些原则于修习时,遇到任何困难,而
你也希望直接地向教授此法的人学习的话,我将会尽最大的能力来帮助你,好让我们都能达到佛教
的 安 详 与 宁 静 。
  大部份的人们都会觉得下一章的第二个方法,比上述的第一个方法容易而且轻松。

第二 个方法
    有 七 个 步 骤 :
    步 骤 1
  开始作三或七个长呼吸,入息时忆念「佛」,出息时忆念「陀」,保持禅思与呼吸的节奏一样长。
    步 骤 2
    清 楚 地 觉 知 每 一 入 、 出 息 。
    步 骤 3
  当入、出息时观察呼吸,注意呼吸是否舒适,宽阔或狭窄,窒碍或流畅,快速或缓慢,温暖或
清凉。如果呼吸不觉得舒适,就变换呼吸的方式直到舒适为止。例如长入息和长出息不舒适的话,就
尝试短入息和短出息。一旦发现你的呼吸觉得很舒适,就将这舒适的呼吸感受分布到身体的各部位。
开始将这呼吸的感受引入头颅内,并让它一路沿着脊椎流布下去。接着,如果你是男性的话,让它
流下右腿到你的脚底,通往趾尖而后出去,进入空气中。再度将这呼吸的感受引入头颅内,并让它

1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沿着脊椎流布下去,流下左腿一直到你的趾尖而出去,入于空气中。(如果妳是女性,那就由左边开
始,因为男性和女性的神经系统是不同的)。接着让这呼吸的感受从头颅向下流入两肩,经过你的手
肘和腕部,到达你的指尖而后出去,进入空气中。让呼吸在喉咙的地方,向下流布到前身的中枢神
经,经过肺和肝,一路下到膀胱和尿道。把呼吸引入胸部的正中央,让它一路下到你的肠道。让所有
这些呼吸的感受散布,好让它们联结起来一起畅流,你将会感受到一种大有增进的安宁感。
    步 骤 4
    学 习 四 种 调 整 呼 吸 的 方 法
    a. 长 入 息 和 长 出 息
    b. 短 入 息 和 短 出 息
    c 短 入 息 和 长 出 息
  d 长入息和短出息 ?帠拑徆 A 的方式呼吸,或者,更好的是,学习舒适地以四种方式呼吸,因
为 你 的 生 理 机 能 和 你 的 呼 吸 一 直 变 化 着 。
    步 骤 5
  熟悉心意的据点或焦点——呼吸栖息的地方——并集中觉知在你认为最舒适的地方。有些据点
如 下 :
    a. 鼻 尖
    b. 头 部 的 中 间
    c. 上 颚
    d. 喉 咙
    e. 胸 ( 肋 骨 尖 端 )
    f. 腹 部 ( 或 上 面 的 某 一 点 )
  如果你经常头痛或有神经上的毛病,就不要专注于喉咙上方的部位,同时不要强迫呼吸或让它
陷入失神(无知觉)状态。自然流畅地呼吸,让心意与呼吸安闲恬适,但不要让它溜掉了。
    步 骤 6
    扩 展 你 的 觉 知 — — 对 觉 受 的 认 知 — — 遍 及 全 身 。
    步 骤 7
  结合全身的呼吸感受,让它们一块儿舒适地畅流。尽可能地保持宽广的觉知,一旦你完全地觉
知了呼吸的各层面,你就已经认识了身体的内在,你也将会了解其它各方面。呼吸的本质有许多层
面:呼吸的感受流入神经,流散在神经周遭,从神经遍及每一空隙,有益的和有害的呼吸感受,随
其 本 质 而 混 合 在 一 起 。
    摘 要 :
(a)
   为了改善已经存在你身体各部位的能量,以便你能够与疾病和痛苦等相抗衡。
  (b)为了澄清已经存在内心的知见,以便能够成为一个善巧的基础去解脱和净化心意,你心里必
须永远记住这七个步骤,因为它们绝对是各层次呼吸禅思的基础。当你已经精通于此道时,你就会
开辟出一条主要的道路来,至于路边小径——呼吸禅思的突发事件——它们虽然多彩多姿,但并不
重 要 。 如 果 你 坚 持 这 七 个 步 骤 并 尽 力 去 修 习 , 你 将 会 完 全 安 然 无 恙 。
  一旦你已经学会让呼吸就绪,那就像是你已经把屋内的每一个人都安置妥当。呼吸禅思的偶发
事件就像屋外的人们一样,也就是客人,一旦你屋内的人们都循规蹈举,你的客人也必须一致看齐 。

  这里的客人就是幻相和游荡的呼吸,他们在你调适呼吸的领域内将会经过:从呼吸生起各种幻
相并会出现形像——亮光、人物、动物、你自己,别人;或声音——人声,有些是你认识的,有些则
否。有时幻相会以气味出现——芬芳的,或如尸体般的恶臭。有时入息会让你觉得遍满全身,使你没
有饥渴的感觉。有时呼吸会在身上传递暖、热、冷或刺痛的感觉。有时它会引起一些你从未发生过的事
情 , 瞬 间 泉 涌 于 心 。
  所有这些事情都归类为客人,在你去接待客人之前,你必须把你的呼吸和心意安排就绪,让它

1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们安稳。接待这些客人,你首先必须要在你的控制之下来带领他们。如果你不能控制他们,就不要跟
他们打交道,他们可能会引导你走入歧途。但是,如果你有操控他们的能力,他们未来将可为你所
用 。
  操控他们的能力,意即透过思想的力量,以意愿来改变他们 (亦即似相)——让他们变小,变大,
送到远方去,带到近处来,让他们出现或消失,送他们出去,带他们进来,那时你才能运用他们来
训 练 心 意 。
  一旦你已经调伏了这些幻相,它们就会促使感官的能力提升;不必睁开眼就看得到的能力;听
到或闻到远处声音或香气的能力;品尝存在空气中各种元素的能力,且能应用于身体上来克服饥饿
和渴爱的感觉;用意愿来生起特定感觉的能力——当你想要感觉凉爽的时候就感到凉爽;要热即热 ;
要暖即暖;要体力即强壮——因为世间各种有益于身体上的元素都会来到并出现在你的身上。
  心意一样地也会提升,将会有能力去开发直观 (神通):回忆前生的能力,知道众生死后再生于
何处的能力,消除心意中渗漏烦恼的能力。如果你够机警的话,就可以接待这些客人,并安排他们
在 家 里 工 作 。
  这些是呼吸禅思的若干偶发事件,修习时如果你遇到它们,就彻底地检查它们,不要因它们出
现而高兴,也不要不高兴而想要否定它们的出现。保持心意平正、中立,要缜密周详,仔细地思考所
出现的一切,看看它是否可信,否则它可能会引导你做出错误的假设。善和恶,是和非,高和低,
都取决于你的心意是敏锐或迟钝,还有你是否够机智。如果你冥顽不灵,即使高的也会变成低的,
善 的 也 会 变 成 恶 的 。
  一旦你认识了呼吸的各方面和它的偶发事件,你就能获得四圣谛的知识。此外,当身体生起痛
楚的时候,还可以消除身体上的疼痛。念住是药物中活跃的成份,呼吸则是溶剂。念住可以清洁和净
化呼吸,纯净的呼吸可以清洁全身的血液,而当血液被清理干净时,就会消除许多身体上的疾病和
疼痛。例如,你被神经失调所苦,它们会完全消失,进而你将能够强化身体,让你觉得有很大的健
康 和 福 利 的 感 受 。
  当身体觉得安适的时候,心意就能安顿下来并得到歇息,一旦心意得以歇息,你就会得到力量 ,
有能力解除静坐禅思时所有的苦受,所以你就能够持续静坐几个小时。当身体免于疼痛,心意就免
除 了 障 碍 , 身 体 和 心 意 都 很 强 壮 , 这 就 叫 做 定 力 。
  当你的定力如此强壮时,它就能够生起辨识力;有能力去知见苦、集、灭、道,在呼吸中一切都
了了分明。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吸入和呼出是苦——吸入,生起的痛苦;呼出,消失的痛苦;当呼
吸出入时未予觉察,就不知道呼吸的特性乃是痛苦的原因。吸入时了了分明,呼出时了了分明,清
清楚楚地知道它的特性?]就是保持你的知见与呼吸的真相一致——就是正见,正道的一部份。知道
那些呼吸的方式是不舒服的,知道如何去改变呼吸;知道「那个呼吸的方式是不舒服的,我必须要
这样呼吸才会感到安适」这就是正志(正确的心态)。思考并正确地评估所有呼吸状态的心理因素,就
是正语。知道各种改善呼吸的方式,例如:长入息和长出息,短入息和短出息,短入息和长出息,
长入息和短出息,直到你找到最舒适的呼吸方式,这就是正业。知道怎样运用呼吸去净化血液,怎
样让这净化的血液来滋养心肌,怎样调整呼吸好让它来安乐身体并安定心意,怎样呼吸好让你身心
充沛而苏爽,这就是正命。试着去调整呼吸直到它使身心安宁为止,只要是尚未完全安适,就持续
尝试着,这就是正勤。始终注意着呼吸的出入,知道各种呼吸的状态——气流上呼吸,气流下呼吸 ,
胃的呼吸,肠的呼吸,流经肌肉而从每一毛孔出去的呼吸,持续追踪每一呼吸出入的这些情况,这
就是正念。一颗只专注于呼吸,不攀缘任何其它事物来加以干扰的心意,直到呼吸微细,生起稳固
的 定 境 , 然 后 是 解 脱 的 内 明 , 这 就 是 正 定 。
  忆念呼吸被称为 Vitakka(觉、寻),引导思想的意思。调整呼吸并让它流布,称为 Vicara(观、伺),
评量的意思。当一切呼吸自在地流遍身体,你觉得身心充沛而苏爽,这就是 piti,喜。当身心都得到
休息,你就会觉得安详和宁静,这就是 Sukha,乐。一旦你觉得乐,心意就一定会牢牢地抓紧,全
神贯注专一,不再飘荡于其它任何事物之上,这就是 ekaggatarammana,专精于一。这就是初禅正定
的 五 个 要 素 ( 中 译 注 : 五 禅 支 ) 。

1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当内心具足并精通这一切正道的戒、定、慧时,你就得到了深入一切呼吸状态的内明,知道「这
样呼吸生起良好的心理状态,那样呼吸生起不良的心理状态。」你就不会被各种呼吸的状态所追逼 —
—那些形成身体、言语、心意的因素,不论是善的或是恶的,你都让它们顺其本性而去,这就是痛苦
的 解 除 。
  另外,也可用较简要的方法来阐示四圣谛如下:吸入和呼出是苦圣谛。不了了分明于吸入,不
了了分明于呼出,这就是苦集一无明,愚痴。很清楚地透视呼吸的一切形态,你就能够不执着的放
下 它 们 , 这 就是 苦灭 。持 续地 念住 呼吸 的各 种形 态就 是苦 灭道 迹圣 谛。
  当你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说你是正确地遵循着呼吸禅思之道。你的意识不是无明的,你具有清
楚地了知四圣谛的善巧,你能证得解脱。解脱就是心意不执着于低级的因和低级的果——那也就是
苦和苦集;也不执着于高级的因和高级的果——苦灭和苦灭道迹。那是一种不执着于所知事物的心
意,当你能够脱离这些事物,你就已经精通于解脱的善巧了——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何者形成开始 ,
何者形成结束,何者介于两者之间,让它们顺其本然,正如偈语所说:一切法 ( 现象 ) 无我。
  执着于我们所缘知的事物——四大元素,五蕴,感官和它们的对象——称之为感官的执着,当
我们这样执着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形成此身、语、意的因素所愚弄,这一切都从无明生起。
  佛陀在因和果上都是完全的专家,既不执着于低级的因和果,也不执着于高级的因和果。他是
超越因果的,苦乐都在他的受用之下,但他却都不执着于它们,他完全地知道善和恶,完全地了知
我和无我,但却不执着于任何事情,【他深谙可作为果证因缘的对象(业处)——也一样地任其受
用:】(【】内英译漏字,系由中译者推测而译之)他知道如何显现「不知」或「知」,如何在他的布教
工作中运用「不知」和「知」。至于痛苦的解除,也在他的受用之下,但并不执着于它,因此我们真 的
可 以 说 他 是 完 全 的 贯 通 。
  在佛陀能够如是放下这些事情之前,他首先要全力用功来增长它们,然后才能放下它们。他从
富足放下,不像一般人「放下」是出于贫穷的无奈,即使他放下这些事物,它们仍在他的受用之下,
他从未摒除在他成就正觉之前所努力的戒、定、慧。他持续运用戒、定、慧的各方面,一直到他般涅盘,
即使在他将要涅盘的时刻,仍然全力运用禅定——也就是说,他的般涅盘是发生在有色禅那和无色
禅 那 的 定 境 之 间 。
  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戒、定、慧。有些人不想遵守戒律,因为他们担心被束缚住了。有些人不想修
习禅定,因为他们担心变成白痴或疯子。事实的真相是,通常我们就已经是既痴又狂了,而修习心
意的专注,正是用来终结我们的无知和疯狂。一旦我们适当地训练自己,我们就会长养纯净的智慧 ,
就像一颗雕琢的宝石,自然能够发出光芒,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真智慧。它个别地为我们生起,称之
为 : 即 身 观 察 , 缘 自 觉 知 。
  我们大都误解了智慧的本质,我们把虚伪的智慧,混合着种种观念,并用它来掩饰真正的事物 ,
就像一个人把玻璃涂上水银,好让他能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映像,认为他已经找到一个观察真理的
巧妙方法。实际上,他不过像是一只猴子在照镜子:一只变成二只,持续玩着映像的把戏,直到水
银被磨掉为止。那时就变得垂头丧气,不知道映像最初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所以当我们获得虚伪的智
慧时,不经意地,用推想和臆测来调和我们认为已经理解的事物;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就得朝
着 悲 哀 走 去 了 。
  自然智慧的决定性因素唯有来自心意的训练,就像钻石闪闪发光——不论在黑暗或光亮的地方
都光辉灿烂,而镜子只适用于明亮的地方,如果把它拿到黑暗的地方,你就完全看不到影像了。但
是一颗经过雕琢的宝石,闪烁着自己的光辉,到那里都是灿烂的,这就是佛陀的教导。世界上没有
封闭或隐密而智慧不能洞悉的地方,这智慧的宝石让我们能够摧毁渴爱、执着和无明的意识,而达
到 最 卓 越 的 成 就 --- 解 脱 --- 从 痛 苦 、 死 亡 和 覆 灭 中 解 脱 — — 自 然 地 存 活 于 不 死 的 真 实 中 。
  一般来说,我们似乎只对智慧和解脱感兴趣;立刻,我们就想从苦、无常和无我的教导开始—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到不了任何地方。在佛陀教导「世事无常」之前,他曾经(试着)去了解它们
所谓的「常」;在教导「世事皆苦」之前,他曾经(试着)去转变「痛苦」成为「快乐」;而在他教导『世
事无我』之前,他曾经(试着)去转变「无我」成为「我」;因此才能够看到什么才是恒久而真实的,

1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以及隐藏在无常、苦、无我之内的虚假(中译注:常、乐、我)。他汇集这一切的特性为一,他汇集一
切的无常、苦、无我成为一件相同的事---世间诸行---全世界到处都是一样的;至于常、乐、我则是另一
类。依法而行,然后他放下两者,不执着于常或无常,苦或安乐,我或无我,因此我们才能说他已
证得解脱,纯净和自在,因为他一点也不需要执取诸行——不论是世间或法义。
  这是佛陀修习的特性,至于我们自己的修习,大部份的行为都好像胸有成竹一般,好像还没有
开始就已经成功了。换句话说,我们只想要放下并且达到安详、解脱,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打好足够昀
基础,我们的「放下」一定会成为「欠缺」;我们的「安详」一定会成为「支离破碎」的,我们的解脱也一
定是错误的。我们这些真诚地求好而只想要求善的人,应该问自己,是否已经打好适当的基础了?
如 果 我 们 没 有 为 解 脱 和 放 下 打 好 适 当 的 基 础 , 我 们 如 何 能 够 自 在 呢 ?
  佛陀的教导,戒德可以克服普通的烦恼,也就是由言语和行为所造成的错误;禅定可以克服中
度的烦恼,诸如贪欲、瞋恚、昏沈、悼举、犹疑;而智慧则可克服微细的烦恼,诸如渴爱、执着和无明。
虽然有些人的智慧很敏锐,他能够清楚地解释教义的微妙之处,似乎却无法摆脱戒德所能克服的普
通烦恼,这显示他们的戒德、禅定和智慧一定有某些缺陷。他们的戒德很可能都是表面的,他们的禅
定是有瑕疪的,他们的智慧则是粉饰的光滑——就像玻璃涂上水银(的镜子)——因此他们无法达
成目标,他们的行为正如古谚所说的:「刀不入鞘」,也就是光说不练,有口无心;又如「巢外下蛋」,
一味向外寻求好,却不训练心意的专注;又如「沙上筑基」,试着寻找不具体的保障。这一切一定会
带 来 失 望 , 这 样 的 人 们 仍 未 找 到 值 得 皈 依 之 处 。
  所以我们必须打好基础,安排良好的修行因缘次第,因为我们所期望的一切果证,都从因缘而
涌 现 。
    奋 起 吧 ! 训 练 你 自 己 的 心 意 !
    开 始 评 量 你 自 己 ,
  吸入、呼出。

禅那
    现 在 我 们 要 以 禅 那 的 标 题 来 摘 录 呼 吸 禅 思 的 方 法 。
  禅那意即当我们处理呼吸时,专注或集中焦点于一个单一的对象或事物。
    1. 初 禅 有 五 个 要 素 ( 五 禅 支 ) :
    觉 想 ( 觉 、 寻 )--- 忆 念 呼 吸 , 直 到 你 能 清 楚 地 觉 察 它 而 不 再 散 乱 。
  一心(专精于一)---心念呼吸,不让它游荡到别的对象去,注意你的念头,让它们只处理呼吸,
使 呼 吸 达 到 舒 适 之 境 。
(
  评量 观、伺 )—— 知道怎样让这舒适的呼吸觉受遍布全身,并与体内其它的呼吸觉受协调一致。
一旦身体被呼吸所安抚,痛苦的感觉将趋于平静,身体将充满好的呼吸能量 (心意专注于有关呼吸
的 问 题 ) 。
  为了初禅的生起,这三项特质必须在同一个呼吸之流上一起具备。这呼吸之流,于是能够一路
带着你到达第四禅。觉想(忆念)、一心和评量是因缘,当因缘完全成熟时,结果将会显现:
  欢喜——一种难以抑制的,身心洋溢和心旷神怡的感觉,超然物外,直趋心意。
  安乐——从身体的平静和镇定所生起的肉体上的舒适;从心意的自得其乐、宁静、安详和泰然所
生 起 的 心 理 上 的 满 足 。
    喜 和 乐 是 结 果 , 初 禅 的 五 个 要 素 因 此 只 分 为 两 种 , 因 缘 和 结 果 。
  当喜和乐愈强,呼吸就愈微妙;你专注的时间愈长,结果就愈强壮有力,这使你不再注意觉想
和评量这些清明的初基,而完全地依靠着一个单独的因素——一心,你进入了第二禅 ( 道心 ) 。
  2.第二禅有三个因素:欢喜、安乐和一心(道心)。这指的就是曾经体验过来自初禅结果的心意状
态。一旦你已经进入第二禅,欢喜和安乐就愈强壮,因为它们依靠在一个单一的因缘——一心之上。
从此由它来照料功课,专注于呼吸,好让它愈来愈微细,保持稳定和静止,身心都有着安乐和舒泰

1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的觉受,心意比以前更稳定和热心。当你继续专注着,欢喜和安乐就愈强壮,而且开始膨胀和收缩。
继续专注于呼吸,推动心意深入一个更微妙的境界,以摆脱欢喜和安乐的活动,而你就进入了第三
禅 。
  3.第三禅有二个因素:安乐和一心。身体是安静、不动和寂静的,没有痛苦的感觉生起来打扰它;
心意是寂静和静止的,呼吸是微细、流畅和宽广的。一种白如棉花(原棉)似的闪烁之光遍及全身,静
止了所有身心不适的感觉。不管其它的,持续只照料着宽广、微细的呼吸。心意是自在的,没有过去
或未来的思虑打扰它,心意由它自己支撑着。四大性质——地、水、火、风——和谐地遍布全身,你几
乎可以说它们是纯粹地遍布全身,因为呼吸有力量控制和善加照料其它的 (四大)性质,让它们和谐
一 致 。 念 住 伴随 着一 心, 如是 运作 着, 呼吸 充满 身体 ,念 住遍 及全 身。
  继续专注,心意是光明而强壮的,身体则是轻安的,安乐的感觉静止了。你对身体的觉受是稳
定和均匀的,你的觉识里没有任何间隙,所以你能放下安乐的觉受,安乐的显现静止了,因为四
(大)性质是平衡而不再活动。一心、因缘,有力量更深沈地专注,带着你进入第四禅。
  4.第四禅有二个因素:舍(泰然舍弃)和一心,或念住。在第四禅里的舍和一心是强而有力地专注
着——坚固、安稳而明确,呼吸的元素是绝对的静止,不起任何涟漪和间隙。心意,中立而静止,放
下所有过去和未来的主观偏见。呼吸,成为当下,是静止的,就像不起任何波澜或风浪的海洋或天
空。你可以知道远方的景相和声音,因为呼吸是均匀而不起微波的,因此作用犹如银幕一般,对于
投射于上面的任何东西,都会给予清楚的反射。知见从心意生起,你知道,但保持中立和静止;过
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中立而静止的,这是真正的一心,专注于呼吸的安宁和静止。身体里所有的呼
吸部份都连结着,所以你可以透过每一个毛孔来呼吸,你不必透过鼻孔呼吸。因身体里的呼吸,吸
入、呼出和其它方面都形成了一个单独而统一的整体。呼吸能量的各方面都是均匀而充满的,四(大)
性 质 都 有 着 相 同 的 特 征 , 心 意 是 完 全 地 静 止 。
    专 注 是 强 壮 的 ; 透 着 泛 红 的 光 辉 。
    当 知 这 就 是 大 念 处 。
    心 意 放 射 着 光 辉 而 明 亮 — —
    如 日 之 光 ,
    不 为 烟 云 或 薄 雾 所 遮 蔽 ,
    用 它 的 光 线 照 亮 着 地 球 。
  心意向十方放射着光辉,呼吸是明亮的,心意则是光辉灿烂的,因为专注于念住。
    专 注 是 强 壮 的 ; 透 着 泛 红 的 光 辉 。
  心意具有能力和权威,所有的四念处聚合成一个,再也没有「这是身体…这是感受…这是心意
…这是心法」的分别,它们不再是四个,这就是所谓的「大念处」,因为四个念处中再也没有一个是
可 以 分 开 的 。
    心 意 是 稳 固 地 贯 注 着
    集 中 而 真 实
    此 乃 专 注 的 力 量 所 致
  念住和自我意识合而为一:这就是所谓一道(ekayana-magga)的意思——(四大)性质和(四)念处
之间的和诣,四合一,产生了伟大的能量和警醒,净化的内在之火能够完全地排除所有隐藏着的黑
暗 。
  当你愈强烈地专注于心意的光明,从放下一切主观偏见所产生的力量,就能够让心意所向无敌 。
你就像一个爬到山顶上的人,有权利观察各个方位。心意的住处——呼吸,支持着心意的解脱——
是在一个增上的境界里。因此,心意能够以法义的观点,清楚地看到所有事物的形成(诸行),也就是
元素、蕴、根。就像一个人拿着相机到飞机上去,他可以实地拍摄下面的每一件东西,所以一个到达
这 个 境 界 ( 世 间 解 ) 的 人 , 可 以 如 实 地 看 到 这 个 世 间 和 法 义 。
  此外,在心意的领域里也出现另一种觉知,叫做解脱的内明(解脱知见)或是解脱的善巧。元素或
(四大)性质获得潜力,心意则得活泼的能力。当你需要世间或法义知识的时候,深沈而有力地贯注心

2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意于呼吸,就在心意的专注力量触及纯粹元素的当下,直觉的知识就会从那个元素中泉源而出。就
像唱机上的唱针,当它触及唱片的当下,就会产生各种声音。一旦你的念住专注于一个纯粹的对象
上,然后如果你想要形象,形象就会出现;如果想要声音,声音就会出现;不论是近或远,不论是
世间或法义,不论是关于自己或别人,现在或未来,任何你想知道的。当你专注下去,想到你想要
知道的,它就会出现,这就是内明之智——直觉的敏锐性,能够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很重
要的意识层次,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的(中译注: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元素群就像收音机的电波穿越
空中,如果你的心意和念住是强壮的,你的技巧已经高度开发了,你就可以运用那些元素来跟整个
世 间 接 触 , 好 让 那 些 知 识 能 够 从 你 的 内 在 生 起 。
    当 你 已 经 精 通 第 四 禅 时 , 它 就 能 够 作 为 八 种 善 巧 的 基 础 :
  1.毘婆舍那智——清明、直觉的内明,在心里或身体的现相生起、停留和消失时,得以深入其中。
这 是 一 种 特 别的 内明 ,只 能从 心意 的训 练而 来, 它能 以两 个方 式发 生:
    (a) 对 于 事 件 未 经 思 考 而 知 道
(b)
   对于事件加以思考而知道——但并不是像一般知识那样,要经过长久的深思之后才知道。瞬
间的思考,立刻就明白,像是一团棉花浸泡着汽油,当你点着火柴靠近它,立刻就着火了。这里的
直 觉 和 内 明 就 是 这 么 快 速 , 它 和 一 般 的 辨 识 智 ( 分 别 智 ) 有 所 不 同 。
    2 意 成 神 变 : 运 用 心 意 去 影 响 事 物 的 能 力
    3. 神 通 变 化 : 展 现 超 能 力 , 例 如 : 创 造 特 定 的 形 象 , 让 特 定 的 群 众 都 能 看 见 。
    4. 天 耳 : 听 到 远 处 声 音 的 能 力 。
    5. 他 心 智 : 知 道 别 人 心 意 的 层 次 ? 蔗 帤 c , 高 或 低 — — 的 能 力 。
  6.宿命智:记忆宿生的能力。(如果你证得这个善巧,你就不会再怀疑,到底死亡之后是灭绝还
是 再 生 。 )
    7. 天 眼 : 看 到 粗 陋 和 微 妙 形 象 的 能 力 , 不 论 远 和 近 。
    8 漏 尽 智 : 减 少 和 消 除 内 心 烦 恼 渗 漏 ( 中 译 注 : 诸 漏 ) 的 能 力 。
  这八种善巧唯独从心意的专注而来,因此写下这个浓缩的纲要,基于心意持续念住呼吸的技术
来达到禅定和禅那。如果你热爱这些事情所产生的好处,你就必须转移你的注意力去训练你自己的
心意。

开示 (1)
1956/7/30
  如果,当你在静坐而尚未能观察到呼吸时,告诉你自己:「现在我正在吸入…现在我正在呼出。」
换言之,在这个阶段里,你是在做呼吸的人,你不是让呼吸自然地在进出着。如果你在每一次呼吸
时 , 心 里 都 能 记 住 这 个 , 不 久 你 就 可 以 抓 得 住 呼 吸 了 。
  在保持你身体里面的觉知时,不要试着去禁锢它,也就是不要强迫心意进入一个恍惚失神的状
态。不要试着去强迫呼吸,或呼吸得让你觉得不舒服或受到限制的程度。你必需让心意自在,单纯地
看着它,确认它从思虑中摆脱出来。如果你试着强迫呼吸并钉住心意,你的身体将会感到束缚,而
你在工作上也不会觉得安适,你将开始这里酸那里痛,你的腿也会麻痹。所以让心意自然而然,注
意 看 着 , 确 认 它 没 有 随 着 外 在 的 思 想 而 溜 掉 就 好 了 。
  当我们防止心意随着念头溜掉,或念头溜进心意时,就像关好门窗,防止猫、狗和盗贼溜进我
们的房子一样。这就是说,我们关闭感官的根门,不去注意从眼睛闯进来的景相,从耳朵跑进来的
声音,从鼻子跑进来的香气,从舌头跑进来的味道,从身体跑进来的碰触,还有从心意跑进来的主
观偏见。必需砍断所有的主观偏见和念头——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旧的或新的——从这些根门进来
的 。
  像砍断念头之事,并非要我们停止想念,它只是意指着把我们的想念带进来,善用它,作为观
察评量的禅思题目。如果让我们的心意以这种方式来下工夫,那对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心意就不会有
任何伤害。实际上,我们的心意倾向于随时都在工作着,但这工作所牵涉的,通常都是许多无谓的

2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庸人自扰,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可言。所以我们必需为它找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来做,一些不会伤害
它的事,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习呼吸禅思——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心意,
放下你所有其它的工作,只热心于此修习而无旁骛,这就是你修习禅思时所需要的心态。
  从我们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所产生的障碍,就像长在我们田园里的杂草,它偷走了土地里所有的
养份,因此我们的稻子就没有任何指望了,而且又把田地弄得乱七八糟。它们除了做为牛和其它动
物过客的饲料之外,一点用处也没有。如果你让田园像这样充满着杂草,你的稻子就无法长大。同样
的,如果你不清除心意中主观的念头,就不能让你的心里清净。念头,只是愚人的食物,他们认为
它 们 是 美 味 的 , 但 圣 者 们 都 不 吃 它 们 。
  五种障碍——感官的欲望,敌对的恶意,昏沈懈怠,(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以及犹疑不决
——就像各种不同的杂草。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可能是最毐的,因为它让我们同时散乱、不定和忧虑。
这种杂草有着棘刺和尖叶,如果你跑进去了,你将会以遍体鳞伤收场。所以,如果你遇到它们就摧
毁 它 , 丝 毫 也 不 要 让 它 长 在 你 的 田 里 。
  呼吸禅思——稳定地在心里念住呼吸——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消灭这些障碍的最佳方法。我们
使用忆念(觉想)去专注于呼吸,并经由评量加以调整;忆念就像犁,评量就像耙;如果我们持续
犁耙田园,杂草就没有机会生长,而我们的稻子一定会欣欣向荣又生出果实来。
  这里的田园是指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在呼吸里放进了许多忆念和评量,身体的四大性质就会
平 衡 而 安 详 ,身 体将 会健 康而 强壮 ,心 意则 会轻 松而 开阔 ,无 所障 碍。
  当你把田园像这样地清理和整平,你的稻子一定是欣欣向荣的,就在你把心意带入呼吸时,你
就会感到一种欢喜和复苏的感受。四种成就的基础(中译注:四如意足)---?修行的满意(欲如意足),
修行的精进(进如意足),修行的热心(念如意足),修行的明辨(慧如意足),将会一步一步地开发。这
四项品德就像健康滋补品的成份,任何人吃了这个补品就会长寿。如果你想死就不必吃,但如果你
不想死,你就要多吃;你吃得愈多,你心里的疾病就愈快消失。

开示 (2)
1956/8/17
  当你静坐禅思时,即使你没有得到任何直觉的内明,请相信你至少知道了不少。当呼吸进入时 ,
你知道了;当它出去时,你知道了;当它是长呼吸时,你知道了;当它是短呼吸时,你知道了;不
论它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你知道了。如果你能知道这么多,你就做得很好了。至于各种思想和念头跑
进心里时,就排除它们,不论它们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论它们是在想念过去或是未来,不要让它们
干扰你正在进行的,不要追逐着要理出头绪来。当这种思想闯入时,就让它过去,保持你的觉知,
安 于 现 在 。
  当我们说心意来去时,并不是心意真地走了,只是念头走了。念头就像心意的影子,如果心意
是静止的,它的影子怎么会动呢?身体的动作才会引起影子的移动,而当影子移动时,你又如何抓
得住它?影子是难以捉摸的,难以抖落的,难以安静的。觉知构成现在,那才是真正的心意。追逐念
头的觉知只是一个影子,真正的觉知——知道——留在本位,它并未站立、行走、来或去。因此心意
——觉知并没有任何来去或进退,它是安静而镇定的。当心意本身正常、均衡、不散乱时,也就是当
它没有任何影子时,我们可以安详地休息。但是,如果心意不稳定、不确定时,它就会波动。念头生
起又闪逝,而我们追逐它们,希望把它们拉回来。追逐它们就是我们弄错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要
改 正 的 , 告 诉 你 自 己 : 「 心 意 没 有 什 么 错 的 , 只 要 警 觉 影 子 就 好。 」
  你不能改善你的影子,好比说你的影子是黑的,你可以用肥皂搓洗到死,它还是黑的,因为它
并没有实质。你的念头也是一样,你无法理出一个头绪来的,因为它们只是影像,欺骗你罢了!
  佛陀如是教导,任何人如果不认识自我、身体、心意和它的影子,就会感受无明——黑暗、愚痴
无知之苦;任何人如果认为心意就是自我,自我就是心意,心意就是它的念头;像这样把一切都混

2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淆了,就是迷失了,就像一个人迷失在丛林里。迷失在丛林里会带来无数的艰辛,要耽心野兽,要
寻找食物和睡处的问题,不管你看到那条路,都走不出去。但是,如果我们迷失在世间,那比起迷
失在丛林里又要更糟糕好几倍了,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日夜,我们没有机会去找到任何光亮,我们的
心 意 因 为 有 着 无 明 而 黑 暗 。
  训练心意静止的用意是要简化事情,当事情被简化时,我们就可以看得见了,心意就能安顿下
来休息了。而当心意得以休息时,它就渐渐地变得明亮了,内在和它本身都是如此,知识于是就生
起来了。但是,如果我们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如果我们让心意混淆着景象、声音、香气、味道、碰触和
意 念 , 那 就 是 黑 暗 , 知 识 就 没 有 机 会 生 起 。
  当直觉的知识生起时,如果你知道如何去运用它,它就可以导向解脱的内明。但如果你让自己
被过去或未来的知识带着走,你就无法超越世间的层次。换言之,如果你在身体的事物上涉入太深 ,
却 没 有 得 到 相关 于心 意工 作上 的知 识, 它就 会带 给你 心灵 上的 不成 熟。
  举例来说,有一个景象生起而你起了执着,你得到了过去生的知识却很激动。以前你从未知道
的事,现在你可以知道了;以前你从未见过的事,现在你看到了;它们会让你过度地高兴或难过,
为什么?因为你把它们都看得太严重了。你可能看见自己是个王公贤达的辉煌景象,甚至是个伟大
的帝王,富有而有影响力。如果你让自己觉得高兴,那就是放纵于欲乐,你已经偏离了中道。或者你
可能看到自己是你所不想要的,一只猪或狗,一只鸟或老鼠,跛脚或残癈。如果你自己难过,那就
是放纵于自苦。再度,你又偏离了中道。有些人真的就让他们自己被拖着走,一旦他们开始看见异象,
就开始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比别人来得高明。他们让自己变得骄傲而自负,正道已经消失了,却连
自 己 都 不 知 道 。 如 果 你 不 谨 慎 , 在 这 儿 , 世 俗 的 知 识 就 会 引 导 着 你 。
  但是如果你的心中记住一个原则,你就可以留在正道上了。不论出现什么,好的或坏的,真的
或假的,不要让你自己觉得高兴,不要让你自己难过。保持心意的平衡和中性,辨识智(分别智)就会
生 起 , 你 将 会 看 到 那 个 景 象 或 朕 兆 展 示 出 苦 圣 谛 ? 肭 _( 生 ) , 凋 谢 ( 老 ) , 消 失 ( 死 ) 。
  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直觉,你就是在自找麻烦。证实为虚妄的知识会伤害你,证实为真实的知
识真的也会伤害你。如果你所知道的是真的,然后你跑去告诉别人,正是自夸。如果它转变成虚妄的,
就会逆火反烧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知道的人会说,知识是痛若的本质,它会伤害你。知识
是知见洪流的一部份,我们必须跨越它,如果你执着于学问,你就走错了。如果你知道了,就是知
道 而 已 , 当 下 就 放 下 它 , 你 不 必 激 动 或 高 兴 , 你 也 不 用 去 告 诉 别 人 。
  到过国外留学的人们,当他们回到稻田里时,不会向家乡的人们诉说他们所学的。他们一样地 ,
闲话家常,他们不提所学,因为(1)没有人会了解,(2)没有什么作用。即使对于能够了解他们的人,
也不会展现所学。当你修习禅思时也应该如此,不管你知道多少,都要像是毫无所悉一样。如果你向
别 人 夸 耀 , 那 就 很 糟 糕 , 如 果 别 人 不 相 信 你 , 那 就 更 糟 了 !
  所以不论你知道了什么,单纯地知道,然后就放下它,不要设定「我知道了」。当你能做到这 样,
你 的 心 意 就 能 达 到 超 越 , 不 再 执 着 。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即使没有道理的事情也自有其道理——也就是说,它们的道理
就是虚妄,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放下真、假的道理。一旦我们知道了真理又能放下它,我们就能自得
其乐,我们不会匮乏,因为真理——法——仍旧与我们同在,我们不会两手空空。那就像有很多钱 ,
我们会把它堆放在家里,而不会随身拖曳着它。我们可能袋子里没有半毛钱,但是我们并非穷人。
  真正知道的人们也是一样,即使他们放下知识,它们还是在那儿,这就是圣者的心意之所以不
会飘荡的道理。他们放下事情,但不是用浪费或不负责任的方式,他们像富人那样地放下,即使放
下 了 , 他 们 还 是 得 到 成 堆 的 财 富 。
  至于放下事情有如贫民那样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所以他们通通
放下,通通丢掉。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只是在趋向苦难而已,例如:他们可能认为一切都不真实
——五蕴不真实,身体不真实,苦、集、灭、道不真实,解脱不真实。他们一点也不用脑筋,他们懒得
去做任何事情,所以他们放下一切事情,把它通通丢掉。这就是所谓像贫民一样地放下,就像许多
摩 登 圣 人 一 样 , 当 他 们 死 后 再 来 时 , 还 是 再 度 穷 困 潦 倒 。

2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至于佛陀,他放下的只是身心所呈现的真假现象,但他并未抛弃他的身心,因此结果是富裕的 ,
有充足的财富来传承给他世世代代的弟子们,因此他世世代代的弟子们从不必耽忧会有所匮乏。
  因此我们必须视佛陀为典范,如果我们认为五蕴是没有价值的,无常、苦、无我的,由于轻忽而
放下它们,我们一定会以匮乏收场。就像一个愚人,他很厌恶身上脓肿的疼痛,因此就不去碰它,
随它去也不照料它,这一来,疼痛是没办法痊愈的。然而聪明的人,他们知道怎样清洗伤痛,敷药
并 缠 上 绷 带 , 因 此 , 最 后 一 定 会 康 复 的 。
  同样的,当人们只看到五蕴的缺点,却没有看到它们好的一面,未将它们作任何有价值的运用
就放下它们时,是不会产生任何好处的。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看到五蕴,除了坏处之外 ,
也有它们好的一面,然后善用它们于禅思,来获得身体和心理现象的辨识 (分别)智,我们将会很富
有。一旦我们有了真理——法——做为我们的财富,那么有钱、没钱,我们都不会痛苦,因为我们的
心意将会超越一切。

原始佛 教与大 乘信仰 的差异


作者:Slake 文章来源:台湾原始佛教协会 2005/11/16 月圆夜 (安般节)

一、佛陀住世说法

正法元年(公元前 528 年,世尊 35 岁)


1.乔达摩.悉达多沙门于印度菩陀伽耶证知「四圣谛」而成佛,正法被发现。
2.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法(《转法轮经》、《无我相经》),正法轮开始运转 。

正法 6 年(公元前 523 年,世尊 40 岁)


1.摩诃波阇波提(佛陀的姨母)三次恳求出家均被佛陀拒绝,于是自行落发穿上袈裟,一路追
随佛陀到毘舍离。当时阿难尊者又再三恳请佛陀准许摩诃波阇波提出家,仍被佛陀三度拒绝。后来,
阿难尊者乃以「女众出家亦能得到果证」为由,勉强佛陀准许女众出家。佛陀因此制定「八敬法」作为
女众出家的基本约束。

2.南北传经、律一致记载,由于女众出家加入僧团的缘故,佛陀明确地告诉阿难:「今正法唯住
五百年!」

3.记载「正法唯住 500 年」的经律


(1) 南传巴利律藏小品第十比丘尼犍度(比丘尼八敬法)。
(2) 北传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二十九
(3) 北传四分律卷第四十八(比丘尼犍度第十七)
(4) 北传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中阿含林品瞿昙弥经第十)
(5) 北传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正法 12 年(公元前 517 年,世尊 46 岁)


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与俗家妻子行淫,在一向清净的僧团中生起垢患,佛陀因此开始制订比丘戒。

2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正法 42 年(公元前 487 年,世尊 76 岁)
1.提婆达多向佛陀争取僧团的领导权被拒绝、斥责之后,以「不食鱼、肉」等五项苦行的主张进行
分裂僧团,并以「非法说法,非律说律;法说非法,律说非律。」的嚣张行径开始破坏正法律 。

2.佛陀因为提婆达多的因缘,制订僧残第十、十一戒,亦即第一、第二破僧戒。

二、第一次结集经律

正法 46 年(公元前 483 年,世尊 80 岁)


1.须跋达比丘听到佛陀般涅盘的消息之后,公然宣称:「世尊已入灭,以后的言行不会再受到令
人厌烦的制约了!」这样的言行让大迦叶尊者警觉到结集正法律的必要性。

2.大迦叶尊者召集五百位阿罗汉于王舍城郊结集正法律,由优波离尊者主诵律典,阿难尊者主
诵经典,经过全体会众确认遵行并代代传诵,乃至公元前 29 年记载成书。此即今日「杂阿含经」或
「相应部」和「律藏」的本母—根本依据。

三、第二次结集(纠正松驰的戒律)

正法 149 年(公元前 380 年)


1.佛陀入灭后约 103 年,住在印度东方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开始劝募并接受信
众的金钱供养。

2.耶舍尊者回到西方拘赡弥城恳请长老商那和修与离婆多尊者,并得到西南方阿盘提、达衬、波
利耶等地的僧团支持,共计约 700 位长老比丘来到毘舍离城,会同跋耆族的比丘召开会议,厘清
「比丘收取金钱」等十件事都是非法非律的行为,再度确认世尊所制订的正法律,称之为第二结集。
此后,僧团开始分裂为严谨持戒的上座部和方便随缘的大众部,即是所谓佛教的根本分裂。由于戒
规的松驰造成分歧,正法律开始沦没。

四、第三次结集(巴利经藏、律藏定型)

正法 260~296 年(公元前 269~233 年,阿育王在位期间)


1.正法 273 年,阿育王勒令全国归顺佛法,外道出家人士大量转入僧团,正法律开始被外道思
想严重混淆,引起了僧团内部长期的争议,甚至无法和合布萨诵戒,仿冒的像法也开始广泛地渗入
僧团中。

2.正法 274 年,大众部的大天派系宣扬「阿罗汉仍有可能遗精」等五项自创的主张,诋毁并贬低


阿罗汉的素质而破坏了正法律,也造成大众部的严重分裂。佛教的出家团体于此时已经分裂成十八
个部派,支离破碎的僧团也使正法律加速沦没。

3.正法 278 年,在阿育王都华氏城的分别说部召集第三次结集,会众以上座系统为主,此时巴


利语的四部阿含和律藏大致已经全部集成。

2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正法 282 年,摩哂陀尊者(阿育王王子出家)带领上座部僧团进入斯里兰卡。

5.正法 289 年(BC240)斯里兰卡王天爱帝须建立大寺供养僧团。

五、正法律沦没(贝叶写下正法遗迹)

正法 315 年(公元前 214 年)


室(释)利房等十八位尊者赉佛经来华,被秦始皇幽囚,断绝佛教正法律在中国传扬的契机。

正法 349 年(公元前 180 年)


印度巽加王朝的普西亚米陀王弹压佛教,致力复兴婆罗门教,正法律在印度日趋式微。

正法 379 年(公元前 150 年)


印度佛教徒积极起建巴赫特塔,又扩建山崎第一塔,并开始以本生故事的浮雕装饰于栏栒之上。
大量生动的传说伴随着虔诚的佛塔崇拜,激荡出新兴的宗教族群,大乘信仰也于此时开始茗芽,逐
渐与印度传统文化交融,正法律快速沦没。

正法 500 年(公元前 29 年)
1.斯里兰卡王毘多加摩尼二度即位,建立无畏山寺,供养他的恩人摩诃帝须。
2.立场偏向大乘的无畏山寺派,由于广泛地结交并迎合俗人的作风,受到大寺派(传统上座部 )
的严厉排斥。大寺派的长老比丘们担忧正法即将消失于人间,因此将三藏以针刺书(巴利语)写于
贝叶。此贝叶书系根据第一、二、三次结集,代代传诵的经律(四阿含和律典)为核心而写成,史称
第四结集,成为文字化的正法律遗迹。
3.上列史迹显示佛陀所说:「今正法唯住五百年!」的始末,我们称此正法为「原始佛教」 。

六、追溯原始佛教(探究正法遗迹)

正法消失后 92 年(公元 64 年)
1.公元前 2 年,汉哀帝时,大月氏王的使节伊存,口授浮屠经给予博士弟子景卢。
2.公元 64 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遣秦景等人出使西域求取经典。大乘信仰正式经由皇家信
仰传入中国。尔后更由历代祖师大德的宣扬而欣欣向荣,持续迄今(公元 2000 年代)。

正法消失后 2028 年(公元 2000 年)


1.从巴利英译相应部和梵文汉译杂阿含经的比对,显示公元前 29 年间所流传下来的正法遗迹,
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
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这使当代的佛教徒
对于正法律的认知和修证,都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和障碍。
「杂阿含经」和「相应部」是四阿含的本母,终究是历史上最明确而具有公信力的圣典,惟有认真

2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比对这两部圣典,才能从探究正法遗迹中去追溯原始佛教的真相。

2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一)--- 信仰的传承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二)--- 依据的经典:慧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三)--- 奉行的律典:戒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四)--- 禅修的次第与方法:定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五)--- 出家众的修行生活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六)---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善巧
(以下表格中 BC 代表公元前,AD 代表公元,后面的数字指年份)

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一)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


正法唯住五百年!」

2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佛陀 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 十方无量诸佛(例: 原始佛教中虽曾提及三世(过去、
东方:药师,西方: 现在、未来)佛,却未曾提到十方
阿弥陀等) 诸佛,亦无恒沙诸佛。
正法 1、法:四圣谛(苦集灭 1、理想:成佛 1、八正道:正见、正志…正定。
道 ) 2、道:菩萨六度万行 2、六度:布施、持戒…智慧。

信 2、道:八正道(含 37 3、万行:无具体内容可遵循。
3、适应众生的根器
道 品 ) 4、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
仰 (需要),历代祖师
3、不待时节(不受时限) 不可令异(遗教经)。
随时随地,自行方便

演说。
僧伽 四双八士(向须陀洹, 十地五十二阶位菩萨 1、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

得须陀洹…向阿罗汉, (初地、二地…十地) 2、菩萨阶位载于公元 60 年间辑出
承 得阿罗汉) 的华严经
标志 无任何图腾或图像,早 1、卍(宋字版) 1、卍字在印度为右旋,系源自耆那
期仅以佛陀的足迹、法 2、珠宝缨络、骑乘狮象、教,迄今仍为裸身派的重要标志,
轮、菩提树或禅座来追 千手千眼…等各式各 亦为印度教的吉祥标志。
思怀念道迹。 样奇特的身形、坐骑、 2、以阿育王的虔诚,虽广建舍利塔
装饰、彩绘、雕像。 并有精美的兽头石柱宣示四方,但
并未雕塑任何佛像。
三 皈 走向佛、法、僧,到达唯 得到佛菩萨或上师的 Aham bhante tisara n ena saha pa b ca

依 一的三重庇护所:四圣 种种神力加持和庇护。 s i l a ni y a c a mi

谛。 详见「三皈依探源」一书
因 缘 此 无 故 彼 无 , 此 有 故 彼 有 , 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的方
此灭故彼灭。 此生故彼生。 向与求生极乐世界或建立人间净土
取向
的方向完全相反。
志 向 自证涅盘,解脱轮回, 众生无边誓愿度,不 佛教以解脱涅盘为终极目标,大乘
贪瞋痴永断,寂静、清 畏轮回,情愿生生世 则志在成佛,认为众生皆具佛性,

凉、永灭。 世长住娑婆世界行菩 终将成佛,却又担忧着「地狱不空
信愿
萨道。 誓不成佛」 。
祖 师 佛世的声闻弟子,诸如 龙树(八宗共祖,第 1、长部第 16 经佛陀教导弟子「依经
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二释迦)金刚上师、达 依律」明确辨识祖师大德之教,才
大德
优波离、阿难尊者…等 赖喇嘛、转世活佛、历 是依法不依人的准则。
佛 世 时 的 500~1250 位 代祖师大德(如高僧
2、藏传密教视上师为活佛,汉传显
大阿罗汉,以及历代的 传所载)、奇特人物
教则相信祖师大德所说乃持续演绎
四双八士。 (如济公、金山活佛…
佛法,让其更能适应各时代众生的
等)。
需要,进而三根普被,广度众生。
礼仪 直接以四事布施、供养、 以供品和繁复的仪式 佛陀认为四姓平等,并不认同婆罗
礼遇、尊重三宝 进行祭祀崇拜
29
门种姓的祭祀文化。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二)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


法唯住五百年!」

3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依 原始 BC483 第一次次结集: BC100 年 间 , 为 了 警 BC150 年间,由于阿拉伯海航运发
大迦叶尊者于王舍城集 惕塔寺崇拜者不要耽 达,激荡出许多境内外传说、故事,

体确认,诵出经律的本 溺于肉身舍利而走入 也大量传出佛陀的本生故事等,大

的 母,即北传杂阿含经、 迷信,部分大众部人 乘信仰开始萌芽,并开始雕塑本生


南传相应部和律藏的原 士乃开始编辑般若经 菩萨像于巴赫特大塔的栏栒,佛塔

型 。 (原型),强调智慧 崇拜族群的热情澎湃汹涌,开始促

典 BC380 第二次次结集: 法身的重要。 发了大乘运动。


确认「十事非法」 。
初期 BC251 第三次次结集: AD60~150 年间,梵 AD60 年间,卡尔达马喀王朝的英
上座部于阿育王都华氏 文般若经、无量寿经、 主路多拉达曼一世,奖励梵文写作。

城完成相应、长部、中部、法华经、华严经、宝积 这时期所编辑出来的经集,印老称

学 增支部,息诤并定型传 经、般舟三昧经陆续编 之为「性空唯名」系列的初期大乘。


诵。 出。
中期 BC29 第四次结集:斯 AD150~250 年间,大 这时期所编辑出来的大乘经集,印
里兰卡上座部将结集成 乘大般涅盘经、解深密 老称之为「真常唯心」系列的中期大
果针刺于贝叶上。小部 经、胜鬘经、大法鼓经 乘。
经则广纳历次未被结集 等陆续编成。
的传诵
后期 AD130(北传)第四结 AD250~350 年间,如 这时期所编辑出来的经论,印老称
集:由贵霜王朝的迦腻 来藏经、摄大乘论、唯 之为「虚妄唯识」系列的后期大乘。
色迦王主导,结集「大 识论、唯识三十诵、十
毘婆沙 200 卷」,其内 地经论、佛性论等陆续
容渐趋北传大乘文化的 撰成。
风格。
晚期 AD1871 年第五次结集 AD228~288 年间汉译: AD167 年,贵霜王朝瘟疫流行,萨
于缅甸曼德勒,将结果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萨 满教的咒术因而兴盛并快速渗入大
刻于大理石上。 昙分陀利经、大乘悲分 乘信仰中。

AD1954-1956 第六次结 陀利经、密迹经等。 AD335 ~ 450 年间,笈多王朝弹压

集:于缅甸仰光,制成 佛教,大乘信仰转入石窟进行秘密
AD400 ~ 462 年间汉
CSCD 光盘 崇拜仪式而与印度传统诸神和萨满
译:大方等大云经、破
教更加密切融合,经由中亚西域陆
魔陀罗尼经、大吉义神
续传入中国。
咒经等。

AD700 年间,商羯罗复兴印度教,

重建传统的婆罗门思想,大乘密教

全面回归印度文化。
3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三)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


「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3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比丘 巴利律典:227 戒 三坛大戒(受戒时回小向大,1 、 原 始 戒 律 载 于 巴 利 律 藏
舍弃 比丘 律而 以菩 萨戒 为 (相当于汉译四分律、十诵律
主。) 等 )
2、大乘菩萨戒则根据梵网经
菩萨心地戒。
奉 比丘尼 巴利律典:311 戒 三坛大戒(回小向大,菩萨 同上,但原始佛教的比丘尼
戒为主) 传承早于公元第 11 世纪全面

断绝
沙弥(尼 巴利律典:10 戒 10 戒(有名无实,例:戒 同上,沙弥尼传承亦已断绝。

场接受红包)
律 在家 相应部、阿含经及律典 1. 在 家 菩 萨 戒 大乘另制「在家菩萨戒」,并相
所载 5 戒 2.五戒相经 信「优婆萨五戒相经」的注疏

原始佛教根据经律论所载戒相
斋日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欠缺详细戒相) 大乘对「不歌舞伎乐」
、「过 午
不食」
、「不坐卧高广床座」 的

戒相和持守都不够精确严谨
犍 度 1、剔除须发不烧戒疤 1、戒疤、燃指,蓄须发,如 1、律藏「大、小犍度」中对僧团

[制度] 2、赤脚或穿夹指拖鞋 虚云、弘一 生活的传统制度有明确记载。

3、比丘尼须二部受戒 2、穿各种鞋袜 2 、唐朝义净律师于苏门达腊

着「南海寄归内法传」,详述
4、法腊 5~10 年依止 3、未依仪法严格执行剃度、
僧团的传统生活习惯。大乘师
依止、布萨、安居等事宜。
5、布萨诵戒
认为太繁琐,只适合热带印

6、入雨安居 度。
梵网经 1、南传巴利长部第 1 经 北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 1、南北传长阿含(长部)的
「梵网经」 罗什译「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 「梵网经」
、「梵动经」
、「梵 网
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下)」 62 见经」,其内容大致相似,
2 、北传姚秦佛陀耶舍
详载: 旨在说明外道的 62 种错误知
与竺佛念共译的长阿
见,如鱼入网,难脱生死的
含经卷 14 「梵动经」 1、十重戒(菩萨波罗夷)
罗网。

3、孙吴支谦所译的「梵 2、四十八轻戒 2、罗什于 AD406 年所译的「梵

网 62 见经」 。 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

上列诸经均详列出小 品」则是后期的大乘作品,与

戒、中戒、大戒的细目 原始的「梵网经」毫无关系,

它所记载僧俗共同遵守的「十

重戒」
、「四十八轻戒」也不 符
3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四)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


唯住五百年!」

3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禅 具足三 净其戒(身、语业) 心平何劳持戒? 大乘:烦恼即是菩提,所以不用断烦
业 (六祖坛经) 恼。
修 直其见(意业) 行直何用修禅? 大乘:生死即是涅盘,所以不用修禅
(六祖坛经) 定
的 修四念 1、身身观念处 1、念弥陀、观音 原始佛教:念佛是忆念佛陀九种殊胜
处 的德行成就: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
次 2、受受观念处 2、念(持)咒
逝…世尊,而非喃喃重复诵念某某佛
第 3、心心观念处 3、结手印 名。

与 4、法法观念处 4、观想字轮

方 5、观想佛、菩萨像
修安那 1、念内息系念善学 天 台 六 妙 门 : 原始佛教依据「杂阿含经安那般那念相
法 般那念 2、念出息系念善学 1 、 数 ( 息 ) 应」 。
3、觉知一切身入息 2 、 随
天台六妙门参照「大安般守意经」 。
4、觉知一切身出息 3 、 止
定 5、觉知一切身行息 4 、 观
6 、 ------------ 5 、 还

16、观察灭出息善学 6、净
成就四 1 、 初 禅 1 、 如 来 禅 如来禅是指达摩所传来的禅法(依据
禅八定 2 、 第 二 禅 2 、 祖 师 禅 婆罗门教典—楞伽经)。
3 、 第 三 禅 3 、 公 案 禅
祖师禅计有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
4 、 -------------- 乃至当代所谓的「印
能五位祖师,与其门徒留下禅公案数
8、非想非非想定 心禅」
百则。
证入灭 1、诸行渐次寂静 空,空亦空,一切皆 原始佛教的空三昧:非我、非我所,无
尽定 2、诸行渐次止息 空。无无明,亦无无 相三昧:于一切相不念,无所有三昧:
3、想受灭尽 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度一切识入处,均依于第四禅定而说,
无老死尽,无苦集灭 并非一般人士依于世智辩聪所做的逻
道,无智亦无得(心 辑推理,或清谈玄异的口头禅而已。
经)。
解脱涅 断尽一切贪瞋痴的烦恼 烦 恼 即 是 解 脱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
盘 解脱生死轮回,证得涅 生 死 即 是 涅 盘 后有。」的信念回异于誓愿成佛却无 视
盘:寂静、清凉、永灭。 宣称倒驾慈航,情愿 于「三大阿僧祇劫(无尽轮回)」的痛
留惑润生。 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五)

3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


唯住五百年!」

3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食 1、托钵乞食 1、自炊自煮 1、阿含经上说,比丘出家应当剃发、持
钵,家家乞食,卑下活命。经律上均明
2、一般饮食 2 、过午进食甚至一
确规范托钵乞食才是「正命而活」的方式。

日三餐,称之为「药
3、过午不食(日中一食)
石」 。 2、北传律典僧残戒中均明确禁止「破僧

坏法(分裂僧团,破坏法轮运转)」的
4、严禁素食主义 3 、坚持素食,甚至
各项主张,不食鱼肉的素食主义正是其
不吃奶蛋。
众 5、不忌葱蒜五辛(比丘
一。
4、严禁葱、蒜、韭…
尼不食蒜)
等五辛。
的 衣 坏色(土黄、红褐)袈裟 黄袍 南北传律典中明确规范「上衣」

「下裳 」
(布块缝成的五、七条衣) 和「僧伽梨(袈裟)的尺寸及颜色等细
金线红披肩的祖衣
修 没有口袋、钮扣、腰带等 节。 不许穿着或配戴光鲜亮丽的正色衣、
缨珞、流酥等饰品 缨珞、帽饰…等。

行 黑色海青

灰色作务衣
生 住 除雨期安居外,通常个 大都建立庄严豪华 1、南北传律典比丘律中明确规范自行搭
别居住于山洞、林间、树 的「大雄宝殿」,共 建茅篷的长、宽限制;亦不许男女众杂
下、小茅蓬、小木屋等阿 住于寺庙、精舍、寮 居于一处。

兰若处 房或个别套房 2、大雄( Mahavira )则源自对耆那教

主(主张素食)的尊称。
行 1、比丘徒步走路。 1、骑马(例:玄奘 1、律典犍度详载使用车乘时宜

2、患病时得乘牛车(不 取经)、骑脚踏车、 2
、律典严禁比丘取用金钱,如自行付钱
骑摩托车、自行车
许乘马车等贵族和军队 加油、付过路费、停车费…等均属破戒的

的车乘) 2、男女同乘车载 行为。

3、不与女众同座并行 3、律典对男女众有诸多规范。
钱 1、不接受、捉拿、使用或 红包供养、慈善或环 1、南北传经、律(舍堕戒)中有明确规
储存金钱(包括信用卡、 保 劝 募 , 贩 卖 灵 骨 定,并视金钱如五欲之不清净。

邮拨账户、存款汇兑)、 塔、消灾牌位、吉祥
2、佛陀入灭后约 103 年,毘舍离城的
珠宝、古董等。 物、往生被、金刚砂、
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开始劝募并接
天珠、有机蔬菜、朝
2、不许买卖、贸易、营利 受信众的金钱供养。在第二结集中,早
拜旅游、佛像、书籍、
(包括以物易物和电子 录音(影)带…等 已被判定为非法非律。

转帐)等。 3、后世伪造的经律提出各种取财的权宜

方便,称之为开缘。
3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六)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


住五百年!」

3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剃度出家受持比丘律 1、晨昏敲钟、打鼓、击 1、斋日八戒及沙弥十戒均禁止演奏各种
( 227 戒)。 罄、叩木鱼、焚香、献 乐器。
供、高唱梵呗。
2、依止长老 5~10 年 2、律典亦禁止比丘众以「长调歌音(梵
出 2、诵经、跪拜、念佛、
呗)」唱诵经典。
3、每半月(月圆、新月)
家 持咒(每日百千甚至
3、南北传律典中均详载出家、依止、布萨、
布萨诵戒,互相检讨忏
修 万遍)。
安居…等仪轨。
自 悔破戒言行。

3、吃素、静坐、修脉轮、4、杂阿含经上记载佛陀于入灭前夕告诉
觉 的 4、每年雨期( 7 月月
守窍练气、观想、通灵 游方行者须跋陀罗,没有八正道就没有
方 圆日 ~10 月月圆日)
觉 习少林武功、参公案 四沙门果。
法 安居,精进禅修。
等。
他 5、南北传律典比丘尼律忏悔戒中均明确
5、修习四念处、四正勤、 4、烧戒疤(头、臂、腕)
禁止诵习咒语。

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燃指烧身供养
6、戒疤、燃指…等均非佛制。
自 觉分,实践八正道。 5、密宗则有破瓦、双
7、比丘律中明确禁止出家众性交,破此
身(性交)等修法
利 6、禁止学习、持诵或教
淫戒者犯波罗夷罪,当被逐出僧团,丧
授咒语
利 失比丘身份。
渡 1、托钵行脚,游化四方。1、讲经说法(方广经 1、佛陀成正觉以后,托钵行脚游化四方,
他 化 典),印赠经书。 循着「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欲患→
众 欲出远离」的次第来引导堪受调教的众生
的 2、三皈五戒,引发信乐。2、经忏法会(梁皇忏、
生 走入正法律而趋向解脱涅盘。佛陀教导众
水陆法会、盂兰盆会、
善 的 生「学习正法」却从未教导众生「成佛之
3、八关斋戒,循循善诱。蒙山、焰口、修坛城护
方 道」 。

式 摩等
2、大乘信仰虽然也有三皈五戒和八关斋
4、病苦时或临终说法, 3、灌顶、加持、手印、
戒,但其对佛法僧戒的认知均有异于原
开示引导信众,令其欢 密咒、天珠等
始佛教。
喜痊愈,或趋向果证, 4、拜山、放生、点光明
3、大乘人士不顾自觉觉他的基本原则,
或生于善处。 灯、安太岁、大悲水、
热衷于弘扬方广经典,方便地迎合世俗
5、遵循自觉觉他、自利 圣地朝拜。
的种种需求。然而,以其「舌灿莲花」

「 经
利他的原则,兼具慈悲
5、勘舆、山医命卜等
忏法会」

「念佛持咒」

「慈善事业 」…等种
与智能,而以言行一致
6、临终助念、金刚砂、 种大法,是否真的就能度尽无边众生?
的身教随宜度化信众。
往生被、灵骨塔、中阴

超渡等
3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南传小 部 小诵九经
Khuddaka-nikaya khuddaka path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一、三 皈文
我 皈 依 佛 , 我 皈 依 法 , 我 皈 依 僧 伽 。
我 再 皈 依 佛 , 我 再 皈 依 法 , 我 再 皈 依 僧 伽 。
我三再皈依佛,我三再皈依法,我三再皈依僧伽。
二、十 戒文
一 、 禁 杀 生 学 处 我 受 持 。
二 、 禁 不 予 取 学 处 我 受 持 。
三 、 禁 非 梵 行 学 处 我 受 持 。
四 、 禁 妄 语 学 处 我 受 持 。
五 、 禁 沉 醉 谷 酒 、 果 酒 、 酒 类 学 处 我 受 持 。
六 、 禁 非 时 食 学 处 我 受 持 。
七 、 禁 舞 诵 、 唱 歌 、 音 乐 、 观 剧 学 处 我 受 持 。
八 、 禁 持 华 香 、 熏 香 、 涂 香 、 扮 饰 、 装 饰 学 处 我 受 持 。
九 、 禁 高 床 、 大 床 学 处 我 受 持 。
十、禁领受金、银学处我受持。

三、三 十二身分
于此身体有[如次者:]毛发、体毛、爪、齿、外皮、肉、筋、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肺、脏腑、
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汁、血、汗、脂肪、泪、血浆、唾、鼻液、关节滑液、尿,于头有头脑。
四、问 沙弥文
一 者 为 何 ? 一 切 众 生 依 食 而 住 。
二 者 为 何 ? 名 与 色 。
三 者 为 何 ? 三 受 。
四 者 为 何 ? 四 圣 谛 。
五 者 为 何 ? 五 蕴 。
六 者 为 何 ? 六 内 处 。
七 者 为 何 ? 七 菩 提 分 。
八 者 为 何 ? 八 支 圣 道 。
九 者 为 何 ? 九 众 生 居 。
十者为何?具足十支谓之阿罗汉。

五、吉 祥经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一甚美之神,深夜光辉全祇树园而近至佛所。至
已向佛问讯,立于一隅。立一隅彼神以如是之偈白佛言:
多神与众人,祈求最上福,思惟于吉祥,请佛示说最吉祥。
[ 佛 言 : ]
远 避 愚 痴 者 , 交 往 贤 圣 人 , 敬 应 尊 敬 者 , 此 为 最 吉 祥 。
住 于 适 当 所 , 过 去 积 善 业 , 已 持 正 誓 愿 , 此 为 最 吉 祥 。
广 学 长 记 艺 , 善 学 诸 律 仪 , 能 语 彼 言 辞 , 此 为 最 吉 祥 。
善 能 事 父 母 , 养 护 己 妻 子 , 安 住 于 生 业 , 此 为 最 吉 祥 。

4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净 行 行 布 施 , 爱 护 诸 亲 族 , 生 业 无 非 难 , 此 为 最 吉 祥 。
远 离 诸 恶 趣 , 紧 慎 勿 饮 酒 , 于 法 无 放 逸 , 此 为 最 吉 祥 。
虔 敬 而 自 逊 , 满 足 且 知 恩 , 随 时 闻 正 法 , 此 为 最 吉 祥 。
谦 恭 有 忍 辱 , 诣 会 于 沙 门 , 随 时 为 法 谈 , 此 为 最 吉 祥 。
修 道 行 梵 行 , [ 审 实 ] 见 圣 谛 , 实 证 于 涅 槃 , 此 为 最 吉 祥 。
虽 依 世 间 法 , 其 心 不 动 摇 , 安 稳 无 忧 垢 , 此 为 最 吉 祥 。
能为如此者,何处无不胜,到处皆多幸,彼等最吉祥。

六、三 宝经
集于此处诸鬼神,无论地上者、空中者一切诸鬼神,欢喜热心闻我之所说。
[受我教而来],是故一切鬼神!皆须谛听。垂慈昼夜奉献供祭之人众,是故有意护彼等。
于人间世界,或于他世界,虽有如何之财宝,或则天上之胜宝,亦无比拟于如来,此于佛为最胜宝 。
此 为 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寂静释迦牟尼世尊,已至尽烦恼、离贪欲、成不死、殊胜法,任何亦无比拟此法者,此亦于法最胜宝。
此 为 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最胜之佛所称赞,谓清净不断之三昧,无有等此三昧者,此亦于法最胜宝。此为真理故,一切有幸
福 。
于诸善人中,被称赞者有八人,此等是四双。彼等善逝之弟子,有受供养价值人,布施此等有大果 ,
此 亦 僧 伽 最 胜 宝 。 此 为 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专念而持坚固心,信奉瞿昙之教者,何得最高之[涅槃]、入不死、护无偿,享受寂静乐,此亦僧伽最
胜 宝 。 此 为 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譬如市门之巨柱,钉入大地时,如于四风不动摇,我说犹如甚深观察圣谛人,此亦僧伽最胜宝。此
为 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依甚深之智慧,善能理解妙说圣谛人,则使大为放逸者,亦决不受第八生。此亦僧伽最胜宝。此为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彼俱成就正见舍三事。即为身见、疑、戒禁取见。彼离四恶趣,不犯六逆罪,此亦僧伽最胜宝。此为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彼虽为身、语意恶业,不于隐匿彼;此称为见涅槃人,此亦僧伽最胜宝。此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犹如夏初,林中诸树之开花,如是彼为施最上之利益,说至涅槃最胜法。此亦于佛最胜宝。此为真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最胜而知最胜、与最胜、运最胜之无上士,说最胜之法,此亦于佛最胜宝。此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尽前之胜,不起新生,于未来之生无贪求生,断“生”之种子,不望生长,贤人之彼等如灯尽而涅
槃 , 此 亦 僧 伽 最 胜 宝 。 此 为 真 理 故 , 一 切 有 幸 福 。
集此处诸鬼神,地上者、空中者一切诸鬼神,如是 袢怂 鸱稹T副说扔行腋!?BR>集此处诸鬼神,
地 上 者 、 空 中 者 一 切 诸 鬼 神 , 如 是 皈 命 神 人 所 尊 法 。 愿 彼 等 有 幸 福 。
集此处诸鬼神,地上者、空中者一切诸鬼神,如是皈命神人所尊僧伽。愿彼等有幸福。

七、户 外经
彼等于“我”住家之外,立于街路口,或往[旧有]各自家,彼等立于门外。
缘过去之业,受供诸多食、饮乃至硬食、软食时,[此世]虽亦无回忆此等之有情者。
如 是 有 慈 悲 之 人 , 为 有 亲 缘 者 供 以 清 净 而 优 胜 , 时 与 适 当 之 食 、 饮 。
“此为施[逝]亲缘者,”“愿视缘者得满足!”彼等已逝亲属诸鬼等,乃集于此处。
对诸多食、饮非常之喜悦:“由彼等诸人受此等之物,我等亲缘者将得长生!
为我等而行供养,施主无不得熟果。”实则在此“死”世界,既无耕作,亦无牧畜。
亦 无 商 业 , 无 以 金 钱 买 卖 事 。 由 此 世 所 受 业 , 死 之 饿 鬼 世 界 而 存 活 。

4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如 处 高 之 水 向 低 流 , 如 是 由 此 世 之 施 物 对 饿 鬼 有 利 益 。
如 溢 川 流 满 诸 海 , 如 彼 由 此 世 之 施 物 对 饿 鬼 有 利 益 。
“ 施与我对我为善业,彼等以我为亲缘者,为友、为伙伴。”忆起过去之业,为饿鬼行布施。
如 是 等 亲 者 所为 之事 哭泣 、悲 哀、 其他 叹息 ,对 逝去 之鬼 不成 任何 益。
然 则 将 此 施 物与 僧伽 ,告 被使 用, 则长 久成 为死 者之 利益 ,以 善利 彼。
此处应被记,此为对亲缘者之义务,向饿鬼行大供养,与力于比丘,又此,对彼等能得不少福。

八、伏 藏经
人 埋 财 宝 于 深 穴 , 思 : “ 生 起 某 事 之 时 将 可 为 助 我 事 。
或为王责时,或为盗贼夺掠时,或为借财之脱困,或于饥馑、不幸之时。”为此等之目的,所谓世间
财 宝 被 蓄 积 。
于 深 穴 中 虽 何 多 所 埋 积 , 然 一 切 常 非 被 有 用 。
财宝由彼处之消失,所有者意识之迷茫,或为龙持去,或为药叉之取去。
或 敌 于 彼 不 见 时 继 承 者 之 掘 取 。 [ 彼 生 ] 福 尽 时 , 此 等 一 切 即 消 失 。
无论妇人、男子,或在支提,或在僧伽、或在个人、新人者,或在母、父,或对兄,以布施、戒行、自制、
从 顺 , 如 善 积 财 宝 。
此善积财宝,无依力而被夺,为死时伴随物,虽舍离此世之富而行,此将持行于 [他世]。
不得为他分与之财宝,亦为盗者所不能盗之财宝。贤者善行诸福业,成为死后随行之财宝。
此 乃 神 人 一 切 快 乐 之 财 宝 。 彼 等 愿 望 者 一 切 由 此 [ 财 宝 ] 得 。
美 、 美 声 、 丽 姿 、 美 形 、 权 利 、 侍 从 者 , 一 切 由 此 [ 财 宝 ] 得 。
或地方之王权、主权、转轮王之悦乐,或对诸神天王权、一切由此 [财宝]得。
又人间界之幸福,或神世界所有之悦乐,又,涅槃所有之乐,亦一切由此[财宝]得。
拥有修行之善友,专心于正理,明与解脱,具明与解脱之境地,一切由此[财宝]得。
无 碍 解 、 [ 八 ] 解 脱 、 声 闻 波 罗 蜜 、 缘 觉 、 佛 地 , 一 切 由 此 [ 财 宝 ] 得 。
成此福业者,如是有大不可思议果,是故,贤人贤者赞福业。

九、慈 悲经
完全了解寂静境,善利乃为智人之所为,彼堪能、率直、正直、善感,柔和无高慢。
知 足 易 养 ,生活简素,护根、贤明,温和谦虚,于 [ 信者 ] 之家无贪求。
不 为 智 者 所 非 难 , 不 作 任 何 卑 贱 行 。 愿 诸 有 情 有 幸 福 、 安 稳 而 安 乐 。
诸一切生物,或弱、或强者,或长或大、或是中等者,或短、或细、或粗等,包括尽无余。
或现或不现,或住远、近、或已生终、或有生[因]之生物,愿诸有情有安乐。
人 勿 互 毁 谤 , 勿 轻 何 处 谁 。 勿 怒 勿 气 忿 , 勿 互 咒 愿 苦 。
如 母 护 爱 独 子 赌 己 命 , 于 诸 有 情 修 习 无 边 之 [ 慈 ] 心 。
于 诸 世 界 修 习 无 限 之 慈 心 , 于 上 下 十 方 无 怨 意 、 敌 意 以 达 无 碍 。
或立、或步、或坐、或卧,只要目醒觉,应确立此念。于此之教,是云梵住。
勿陷于[妄见],护持戒德,具有正见,制伏贪求欲事,彼决不再宿母胎。

南传小 部 法句经
Khuddaka-nikaya Dhammapada

  「法句」( dharmapada ),是从佛说中录出的偈颂集。智度论(三三)说:这是『佛弟子抄集要

4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偈』;十二分教中,属于优陀那 (Udana)。(参俱舍论一)宋译的法句,题作「法集要颂」,即是法优
陀那的义译。

  一切有部的传说:『佛去世后, 大德法救( Dharmatrata )展转随闻,随顺纂集,制立品名:


谓集无常颂立为无常品,乃至梵志颂立为梵志品』(婆娑论一);即指法句而说。然依吴支谦(公元
二三○顷作)的法句偈序说:『五部沙门,各自钞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
故曰法句』。法救为公元前一世纪人,他应该是改编者。从五部沙门的各集法句而说,大抵先有名 为
法句的偈颂集,等到部派分流,各部又各有增编、改编。但既然都是从佛经中集出,也就不致因再编
而损减了价值。

法句,或译法迹。法,是佛弟子所行与所证的。迹,是形迹,足迹。依足迹去寻求,可以得知所到的
地方。引申此义,聚集多「名」,能因此而圆满的诠表意义,即为句(此如中国所说的「筌蹄」)。释尊
的教说,不外乎「法说、义说」。略集诠法诠义的要偈,即名为「法句」 、
「义句」。与法句相对的「义句」 ,
见于法藏部的四分律──三九、五四。 这与我国旧译的「义足经」( Arthapada )相合。在其它的学派
中,称为「义品」( Arthavarga )。释尊的时代,亿耳( Sona Kotikarna )于佛前诵义品;古典的杂
阿含经,说到『诵说法句』,这类法义的要集,释尊住世的时代,已经存在,实是最古的成文佛典。
支谦序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意
义深长而切要,偈颂又便于读诵。一直到现在,锡兰等处,还是以法句为初学者入门的书。其实,这
不但是「始进者之鸿渐」,还是「深入者之奥藏」呢!

支谦的法句偈序说:『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在支谦以前,中国已 有
法句初译的七百偈本。如说:『近世葛氏,传七百偈』。但在我国的译经史上, 已无可考见,维祇 难
( Vighana )于黄武三年(公元二二四)到武昌来,支谦从他受法句偈,是第二译的五百偈本。但
『译所不解,则缺不传,故有脱失』。后来,支谦又从竺将(或作律,或作持)炎,重新校定。竺将 炎
所传的,又多了十三品,成为三十九品,七百五十二偈;即是现存的吴译法句经本。这应该与葛氏
的七百偈本相近吧!这已是第三译了。考究起来,维祇难的五百偈本,实与锡兰(铜鍱部)所传的
法句,大玫相当。如现存吴本的三十九品中:

无常品一────言语品八....锡兰本缺
双要品九────爱欲品三二
利养品三三...锡兰本缺
沙门品三四───梵志品三五
泥洹品三六───吉祥品三九...锡兰本缺

锡兰传本,恰好缺十三品(十三品共二五七偈)。维祇难所传的二十六品,为四百九十五偈,虽与
锡兰本不能尽合(次第是十九相合的),大体可说一致。至少,这是大陆分别说系(铜鍱部也属分
别说系),如化地或法藏部等所传,与铜鍱部相近。到西晋惠帝末年(公元三○五顷),法炬与法
立,译法句譬喻经四卷。这是法句的解说──叙事由释颂义。品目与竺将炎本一致,但仅是一分而已
(法句偈多依旧译)。姚秦皇初五年到六年(公元三九八───三九九), 僧伽跋澄(
Samghabhata )与佛念,译出曜(出曜即譬喻的意译)经三十卷。所解说的法句偈,『集此一千章,
立为三十三品』(经序)。从无常品第一,到梵志品三十三;这是一切有部所传的法救集本。宋太宗
时(公元九九○顷),天息灾译法集要颂四卷,与三十三品,近一千章的数目相合;引用秦译的原
颂极多。约法句偈说,这是第四译、第五译了。支谦传说的九百偈本,大抵即指这有部所集本而说,
铜鍱部所传的巴利语本,法舫法师在锡兰时,曾有一译稿。可惜不曾精勘整理,他就去世了!最近 ,
由了参法师译为华文,参考舫师的旧稿,只引用了数颂,其它都从新译出。这在我国法句偈的译史

4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中,是第六译。

记得,三十五年暮春。我与了师在重庆分别,他去锡兰修学而我回浙江。竟是六个年头了!今已开始
迻译,这真是值得庆慰的!巴利语的圣典,希望能不断的译出来!锡兰来信,要我写一篇序。我不
会巴利文典,从何谈起!所以略述法句的译史以代序。

我觉得:一切佛法,同源于释尊的身教语教。在往后的流传中,或重于句义的集理,或重于微言的
发挥;或宁阙勿滥的偏于保守,或适应无方而富于进取;或局而不通,或滥而不纯:这才因时因地
而成为众多的学派。现存的一切佛教,一切圣典,都染有部派的色彩。现代的佛教者,应该兼收并蓄。
从比较的研考中,了解他的共通性与差别性。从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理解教义的进展,停滞或低落。
这才能更完整更精确的体解佛意,才更能适应这无常流变的世间。如执一为是。或自称为原始,或自
誉为究竟,自是非他,这于世界佛教的前途,将是一重可怕的阴影!

一切佛法,同源异流,任何学派、文典,都难以绝对的推为一如佛说,而应从比较中去理解。这可举
法句偈为例来说明。新译第一偈:『如轮随兽足』;旧译作『车轹于辙』。Pada,可译为足,所以新译解
说为:如车轮随于拖车的兽足。但也可译为迹:「辙」即车迹,所以旧译都解说为,如车轮的压于车
迹而过。由于释义不同,传说的事由也就不同。这是源于同一语文而释义不同的例子。

新译第五颂的『从非怨止怨』;旧译法句,以及中阿含长寿王经,各部广律,都是:「以怨止怨,决
不可能」的意思。
「从非怨止怨」,「非以怨止怨」,这是本于同一语句,而传诵不同的一例。新译的 五
八、五九颂,上颂为喻说:如粪秽聚中, 能出生清香而可爱的莲华,旧译也都是一样的。下颂是合法:
依旧译,于生死秽恶众生中。有佛弟子──慧者,从中出离而得道。出曜经作于下贱人中,能出生解
脱的圣者。据新译,在盲暝的凡夫中,佛弟子以智慧光照。这对于从粪秽出生莲华的化喻,似乎不相
合。这在菩萨行者,比喻即解说为:莲华不生于高地,必须生于淤泥卑湿处。惟有不离生死的秽恶世
间,才能修行成佛,以慧光觉照众生。这是同闻异解,因机而差别的一例。

新译四四颂:『谁征服地界,阎魔界天界』?旧译作:『孰能择地,舍鉴(应作监,即监狱)取天』?
征服,旧译为择,即抉择:锡兰的解说为「如实了解」,这是一样的,罽宾所传,地为爱欲,锡兰传
者,以地为自己,以阎魔为四恶趣,以天界为人及六欲天,意义都不明显,妥贴。原来阿含经中,
佛不一定说五趣六趣,每以现生人间为本,使人了解何善何恶,不致下堕于地狱,而能上生于天趣 。
所以,征服地界,即人类如实了解,而能自主的(不为他转,即征服意)离地狱而生天。地,是大
地人类;监───阎魔界是地狱,天即三界诸天。这如下颂所说,惟有(人间的)「有学」(依有部
说,顶位或忍位),才能决定的,于来生不堕地狱而生天趣。这岂非文从义顺!学派的解说,可能
为一是一非的,也可以两存的,也有应该再为确训的,这又是一例。略读新译的法句偈,使我向来
所有的──一切学派,一切圣典,同样尊仰而决不偏从,自由择取的信念,更加深了。世界三大文
系的圣典,在彼此交流以后,佛法必将发扬出更精确,更丰富,更伟大的光芒!

民国四十一年六月
印顺
序于香港

《法句经》是上座部《经藏·小部》里的十五部经之一,亦是最广为人知之经典之一。

4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其中收集了世尊于二百九十九个事件里所开示的四百二十三首偈。

每首皆能启发人心、导之向善,确是善逝绝不虚言之教。

此经早已为人译成多种语文,单只中文亦已有四五个版本。现今译者再参考几份英文版把它译成中
文,为的只是以浅白易懂、平实无华的文字,且不乖离原意地把世尊之言呈予读者,以共沾法益。

为了易于辨明,在编排属于不同故事的偈文时空一行,属于相同故事的偈文则不空行。

在此,译者谨以翻译此经来礼敬世尊、正法与圣僧伽。愿世尊善说的正法宝藏得以久住于世。

感谢校稿者及所有协助出版此书之人。

最后,译者与他敬爱的母亲、长辈、亲人、朋友、所有的读者及一切众生分享翻译此书的功德,也把此
功德回向予其已故的父亲。愿他们的随喜成为他们早日获得解脱的助缘。

译者 敬法比丘
一九九九年五月
写于台湾月眉山灵泉禅寺

4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第一: 双品

1.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邪恶之心言行,痛苦将跟随着他,有如车轮跟随拉车之牛的足蹄。

2.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清净之心言行,快乐将跟随着他,如影随形。
(注:名法是指五蕴中的受、想、行与识,心则是指识。)

3.“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怀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

4.“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是心,怨恨自然止息。

5.在这世上,恨绝不能止恨,唯有慈爱方能止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6.除了智者之外,他人皆不了解:“世人终须一死。”
(由于无知,他们继续争论。)智者明了这点,因此一切争论得以平息。(注:他人是指愚者。)

7.住于欲乐中的人,放纵六根(感官),食不知足,怠惰与不事精进,
他肯定被魔王制伏,如强风吹倒弱树一般。

8.住于观照不净法的人,防护六根(感官),知足于食,充满信心与精进力,
他肯定不会被魔王击败,如狂风摇不动岩(上“山”下“狱”字)一般。
(注:在此魔王是指烦恼魔。信心是指对佛法僧不动摇的信心,以及对业报的信心。)

9.未脱离烦恼之污染,不自制与不真实的人,却身披橘色袈裟,那是他所不配的。

10.已弃除烦恼之污染*,戒行具足,具备自制与真实的人,真正配得上身披袈裟。
(*:即以四道智根除了诸烦恼。)

11.把不真实的视为真实,把真实的视为不真实。
持此邪思惟的人,不可能觉悟真实法。

12.视真实为真实,视不真实的为不真实。
持此正思惟的人,得以觉悟真实法。

13.雨可以渗透屋顶粗陋的房子,欲念亦可渗透尚未受到培育的心。

14.雨渗不透屋顶精良的房子,欲念亦渗不透已受到良好培育的心。
(注:培育是指修习止禅与观禅。)

15.这一世他感到悲哀,来世他一样感到悲哀,造恶者在今生与来世都感到悲哀。
当忆及自己污秽的行为时,他感到悲哀与苦恼。

4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6.这一世他感到喜悦,来世他一样感到喜悦,行善者在今生与来世都感到喜悦。
当忆及自己清净的善业时,他感到喜悦,非常的喜悦。

17.这一世他受苦,来世他一样受苦,造恶者在今生与来世都受苦。
想到“我造了恶业”时,他感到痛苦。
再者,当投生至恶道时,他会遭受更多的痛苦。

18.这一世他快乐,来世他一样快乐,行善者在今生与来世都快乐。
想到“我造了善业”时,他感到欢喜。
再者,当投生至善趣时,他更加快乐。

19.即使他背诵了许多经典,然而并不依法实行,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数别人的牛,
没得分享沙门生活的利益。

20.即使他只背诵了少许经典,然而真正依法实行,舍弃贪嗔痴,如实知见后得以令心解脱,
不再执著于今生与来世,他得以分享沙门生活的利益。
(注:沙门生活的利益指道果。)

第二: 不放逸品

21.不放逸是不死道,放逸是死路;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有如早已死去。

22.明了这道理,不放逸的智者乐于精进、乐于圣界。

23.他持续地修禅(止观),持恒者得以体验解脱:至上的涅盘。
(注:念有三种,即:与善心、果报心、唯作心相应的念,但绝不会有与不善心相应的念。不放逸即
是指与善心相应的念心所。)

24.若某人精进、有正念与身语意清净、慎重行事、防护诸根、依法生活及不放逸,
他的声誉与幸福得以增长。

25.通过不放逸、正念、戒律与防护诸根,智者使自己成为一座洪水无法淹没的岛屿。

26.愚者恣情放逸,智者则如守护珍宝一般,珍惜地守护着不放逸。

27.因此人们不应放逸,不应沉湎于欲乐,因为勤奋的人,通过禅修,即会得证至上乐。

28.智者以不放逸去除放逸,登上智慧的高楼,已断苦的他看着苦难的众生,
如智者立足于山顶,向下看着平原的愚人。

29.在众放逸人中不放逸,在众昏睡人中保持警觉,智者有如良马迅速地前进,
把疲惫的马远远抛在后头。

4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0.由于不放逸,摩伽婆得以生为诸天神之王。精进永远受到赞赏,懈怠永远受到责备。
(注:摩伽婆是摩卡罗村的青年,由于造路与清除平地,而得以投生为帝释天王。)

31.乐于精进与视放逸为危害的比丘,有如火焰般前进,烧尽一切大小的束缚。

32.乐于不放逸而视放逸为危害的比丘,绝不会倒退,事实上他已非常接近涅盘。
(注:不会倒退是指止观禅修不会倒退。)

第三: 心品

33.心是飘浮不定的,难以控制,难以防护。智者训练其心,使它正直,如矢师矫正箭一般。

34.如把水中鱼取出投掷于地时,它会跳跃不安;当把心带离欲界以脱离魔界时,它亦会跳跃不安。
(注:魔界是指烦恼轮转。)

35.心难以受到控制,它非常迅捷轻浮,随着喜好飘荡与停留。
能训练心是很好的,因为已受到训练的心能带来快乐。

36.心是非常难以察见的,它极度的微细,随着喜好飘荡与停留。
且让智者防护其心,因为受到防护的心能带来快乐。

37.心独自四处飘荡远游,它是无色的,住于心室。
能制伏己心的人,得以解脱魔王的束缚。
(注:心独自飘荡是指在同一个心识刹那里,只能有一个心识生起。心是依靠位于心室里的心所依
处而生起的。)

38.若某人的心不安定,对正法无知,信心动摇不定,其智慧决不会获得圆满。

39.若某人的心已无贪无嗔,若他已舍弃善恶两者,如此警觉之人是没有怖畏的。
(注:已舍弃善恶即已成为阿罗汉。阿罗汉已根除了贪嗔痴,是不会再造业的,包括善恶两者。他的
一切身语意行为都只是唯作而已。)

40.明了此身脆弱如瓶,他培育己心至固若城堡,再以智为武器向魔王奋战。
过后他继续保护己心,毫不执著于胜利。
(注:不执著于胜利是指不执著于所获得的禅那,而继续修观直至证悟阿罗汉道智。)

41.噢,不久之后,这失去心识的身体将躺在大地,就像无用的木头般被丢弃。

42.敌人可能伤害敌人,怨家可能伤害怨家;然而导向邪恶的心,却会带给自己更大的伤害。

43.不是母亲,不是父亲,也不是任何亲戚,能比得上导向于善的心,可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幸福。

第四: 花品

4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4.谁能征服大地(即此身)、阎魔界(即四恶道)与人天界?
谁能如熟练的花匠采花般,印证善说的真理之道?

45.圣学者将征服大地、阎魔界与人天界。圣学者能如熟练的花匠采花般,印证善说的真理之道。
(注:学者是至少已证悟须陀洹道,但还未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

46.知道此身如水泡般无常,以及觉知它如海市蜃楼般毫无实质,他将切断魔王之花,
脱离死亡之王的视线。
(注:魔王之花是指三种轮转,即烦恼轮转、业轮转与果报轮转。)

47.采(欲乐之)花的人,心执著于欲乐,他被死亡带走,如酣睡之村被洪水冲走。

48.采(欲乐之)花的人,心执著于欲乐,他无法满足己欲,只有被死魔征服。

49.如蜜蜂采花粉时,不损伤花朵,亦不损伤其色及香味,只取其蜜,而后飞走。
且让智者同样(不损害到村民的信心及财富)地在村子里活动。

50.不应观察他人的过失,或已做与未做的(善恶)事;应只省察自己已做与未做的事。

51.如美丽却不香的花朵,不能为戴花者带来香气;同样的,不依言实行之人的善语,
亦是没有结果的。

52.如美丽且香的花朵,能为戴花者带来香气;同样的,依言实行之人的善语,(肯定)是有结果
的。

53.如花匠能用群花制造许多花饰,还需生死的人亦可(依于信心慷慨地善用其财富)做许多善事。

54.花香不能逆风吹送,檀香木、多伽罗及茉莉之香亦不能;
只有具德者之香才能逆风吹送,具德者之香能吹送至一切方向。

55.有檀香木、多伽罗、莲花及茉莉之香,然而,戒行之香远胜一切香味。

56.多伽罗与檀香木之香是微不足道的,具德者之香才是最胜的,甚至能向上飘送至天界。

57.魔王找不到戒行具足、精进,及以正智获得解脱者所行之道。
(注:阿罗汉已不会再生,魔王尽了全力也找不到阿罗汉死后去了哪里。)

58-59.如在大道旁的垃圾堆中,可能长着芳香的莲花;
在众生杂堆中,亦可能出现佛弟子,其智慧的明亮,远远超越盲目的凡夫俗子。

第五: 愚人品

5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60.对于无法入睡的人,黑夜实在漫长;对于疲惫的旅人,一由旬亦非常遥远;
对于不知正法的愚人,生死轮回极漫长。(注:一由旬大约有七英里。)

61.在旅途上,若找不到比自己更好或同等的同伴,就让他坚定地独自前进,
绝无与愚者为伴这一回事。

62.“我有儿子,我有财富。”因此(执著的)愚者感到苦恼。
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儿子与财富又怎能是他的呢?

63.自知愚昧的愚人,基于这点是个智者;自以为是智者的愚人,才是真正的愚者。

64.即使愚人尽其一生亲近智者,亦不能知见真理,如勺子不知汤的味道。

65.利慧者虽只与智者相处片刻,却能迅速地知见真理,如舌头能知汤的味道。

66.对于无知的愚人,他即是自己的敌人,他四处造下恶业,带来苦果的恶业。

67.若做了某事会后悔,以及受其果报时,他泪流满面地悲泣,那即是没有善行其事。

68.若做了某事不会后悔,以及受其果报时,他感到欢喜快乐,那即是已经善行其事。

69.只要恶业还未成熟,愚者以为它是甜如蜜的;然而当恶业成熟时,愚者就得为它受苦。

70.即使愚者月复一月地修苦行,只以古沙草片摄取饮食,
却依然比不上已思惟真谛者(圣人)的十六分之一。

71.恶业不会即刻带来果报,如刚挤出的牛奶不会即刻凝固,但它依然跟随着愚者,
如盖上灰的活火炭。

72.愚人的知识只会伤害他自己,它毁灭了他的福业,也使他的头颅破裂。
(注:头颅是指智慧。)

73.无知的比丘,贪求自己不当得的恭敬,想要在众比丘中居先,要在寺院里掌权,
以及贪求与他非亲之人的顶礼。

74.且让在家众与比丘们都想:“诸事皆因我而成就。无论一切大事小事,且让他们听从我的指示。

这是愚人的想法,增长其贪欲与我慢。

75.诚然,一个是导向世俗成就之道,另一个则是导向涅盘之道。
明了这一点,身为佛弟子的比丘,不应乐于世俗的成就与恭敬,而应培育舍离与不执取。

第六: 智者品

5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6.人们应跟随指摘人们过失的智者,如同跟随向导至被埋没的宝藏。
对于跟随此智者的人,只有益处,绝无厄难。

77.智者应训诫他人,给予他人劝告,以及防止他人犯错。
这种人受到善人喜爱,只有恶人才会讨厌他。

78.人们不应亲近恶友,亦不应亲近卑劣之人。人们应亲近善友,以及亲近智者。

79.饮法之人,以安乐之心愉快地活着;智者常乐于圣者所说之法。

80.治水者疏导水,矢师矫正箭,木匠修饰木,智者制伏自己。

81.如同岩(?)不受狂风动摇,智者亦不受毁誉动摇。

82.如同既深且清又平静的水池,智者听闻正法后变得安详。

83.诚然,具德者舍弃了一切(执著),不以贪欲之心交谈;
当面对快乐或痛苦时,智者不显示出欢喜或悲愁。

84.他不会为了自己或他人造恶,不会造恶以求获得子女、财富或王国,
不会以卑劣的手段获取成就。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具德、睿智及公正。

85.到达彼岸(涅盘)的人,只有少数几个;其他所有的人,皆在此岸(生死轮回)来去徘徊。

86.然而,依照善说之法实行的人,能够到达彼岸,越渡了极难越渡的死界。
(注:死界是指生死轮回,亦即娑婆世界。)

87-88.离家后走向无家的智者,应舍弃黑暗而培育光明。
他应乐于独处、无著与涅盘,这是凡夫俗子难以享受的。
他亦应舍弃欲乐,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清净自己心中的一切污秽。

89.心已圆满地培育了七觉支,以及舍弃了一切贪欲的人,乐于自己已舍弃了执著。
此人已根除了一切烦恼,拥有阿罗汉道智明亮之光,在此界已证得了涅盘。
(注:此界是指五蕴。)

第七: 阿罗汉品

90.旅程已尽,解脱了苦及一切,已消灭了一切束缚的人,不再苦恼。

91.有正念的人勤于修行,不乐于家(即欲乐的生活);
如同天鹅舍弃泥沼,他们舍弃一切住家生活(即一切贪欲)。

5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92.他们不储藏,饮食时适当地省察。他们的目标是空与无相的解脱。
他们的去处无法追寻,如同鸟在天空中所经之路(无迹)。
(注:不储藏是指不再造业或不储藏四资具。省察是指以三遍知省察。空、无相与解脱皆是指涅盘。)

93.他已解脱烦恼,不执著于饮食。他的目标是空与无相的解脱。
他的行道无法追寻,如同鸟在天空中所经之路。

94.他诸根平静,如同被马车夫驯服的马,他已脱离我慢及诸烦恼,这平稳的人受到天神喜爱。
(注:平稳的人是指不受世间的起落动摇之人。)

95.阿罗汉如大地般坚忍,不会受到刺激而生气;
他有如门柱般稳固,不受生命中的起落所动摇;
他有如无淤泥的水池般安宁清净。这样的人是不会再有轮回的了。

96.完全解脱、寂静与平稳者,他意平静、语平静、身亦平静。

97.他不盲信,以证悟无为(涅盘),断除了生死轮回的束缚,不再造善恶业,
舍弃了一切渴爱,他的确是至上者(阿罗汉)。

98.在村子或森林里,在山谷中或山上,无论阿罗汉住在何处,其地都令人感到愉悦。

99.森林是令人感到愉悦之地,然而凡夫俗子却不喜爱它;
只有无欲之人才会喜爱森林,因为他们不追求欲乐。

第八: 千品

100.一句有意义及听后心得平静的话,好过千句无意义、与证悟涅盘无关的话。

101.一首有意义及听后心得平静的偈,好过千首无意义、与证悟涅盘无关的偈。

102.背诵一首有意义及听后心得平静的偈,好过背诵百首无意义、与证悟涅盘无关的偈。

103.即使人们在战场上战胜千人千次,然而,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至上胜利者。

104.战胜自己的确远胜于战胜他人。

105.天神、乾达婆、魔王与梵天,都赢不过已制伏自己者的胜利。

106.虽人月复一月布施千个钱币(给普通人)长达百年,然而,向一位有修行的人顶礼一刹那,
却胜过百年的布施(给普通人)。
(注:钱在此可以是铜、银或金的。有修行的人是指修习观禅的比丘。)

5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7.虽人在林中拜祭圣火百年,然而,向一位有修行的人顶礼一刹那,却胜过拜祭圣火百年。

108.虽人整年作了许多大小布施,然而这一切布施却比不上向行正道的圣者顶礼的福业的四分之
一。

109.时常尊敬长辈及具德者之人的四种利益会增长,即:寿命、美貌、快乐与力量。

110.有德及有禅修的一天,好过无德与不能自制诸根的百年生命。

111.禅修智者的一天,好过不能自制诸根之愚人的百年生命。

112.精进于禅修者的一天,好过怠惰之人的百年生命。

113.知见五蕴生灭者的一天,好过不能知见五蕴生灭者的百年生命。

114.知见不死道(涅盘)者的一天,好过不能知见不死道者的百年生命。

115.知见至上法者的一天,好过不能知见至上法者的百年生命。
(注:至上法是指九出世间法,即:四道、四果及涅盘。)

第九: 恶品

116.应速于行善及防止心造恶,因为行善缓慢之心乐于邪恶。

117.若人造了恶,他不应重犯,不应乐于造恶,累积邪恶将导致痛苦。

118.若人行了善,他应常常行善,应乐于行善,累积善业将导致快乐。

119.只要恶业还未成熟,恶人依然会看到快乐;但当恶业成熟时,他就会遭受恶果。

120.只要善业还未成熟,善人依然会遭受痛苦;但当善业成熟时,他得享善业的福报。

121.莫轻视恶行,以为“小恶不会为我带来果报”;
如同滴水能注满水瓶,愚人累积小恶至罪恶满盈。

122.莫轻视善行,以为“小善不会为我带来果报”;
如同滴水能注满水瓶,智者累积小善至福德满盈。

123.如财多而随从少的富商避开危险的路线,如想要生存之人避免毒药,人们亦应避免邪恶。

124.若手无创口则可以手持毒,因毒不入侵无创口之人;不造恶者是不会有罪恶的。

5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25.若人冒犯了不应受到冒犯、清净无染者(即阿罗汉),该罪恶返归于愚人,如逆风扬尘。

126.有些人投生母胎,邪恶者堕入地狱,正直之人上生天界,无烦恼者入般涅盘。
(注:在此投生于母胎是指投生作人。无烦恼者即是阿罗汉。)

127.无论是在虚空中、海洋里,山洞内或世上任何地方,都无处可令人逃脱恶业的果报。

128.无论是在虚空中、海洋里、山洞内或世上任何地方,都无处可令人逃脱死亡。

第十: 惩罚品

129.一切众生都害怕刑罚,都害怕死亡。推己及人,人们不应杀害他人,或唆使他人杀害生命。

130.一切众生都害怕刑罚,都爱惜自己的生命。
推己及人,人们不应杀害他人,或唆使他人杀害生命。

131.伤害他人以求己乐者,来世不得安乐。

132.不伤害他人以求己乐者,来世得享安乐。

133.莫向任何人粗言恶语,受辱骂者将会反击。愤怒之言的确是苦因,换来的只是痛击。

134.若你能保持沉默平静,向一只破裂之鼓不再声响,你肯定会证悟涅盘,不再存有愤怒。

135.如同牧牛者以棍棒驱赶牛群至牧场,老与死亦在驱逐着众生的寿命。

136.愚人造恶时不知其恶,然而他却因自己的恶业而受苦,如同被火焚烧的人。

137.若人以棍棒伤害无害、不当受到伤害的人,他会很快就遭受到以下十种恶果之一:

138-140.他会受到剧痛,或不幸,或身体伤残,或重病,或发疯,或因国王发怒而遭殃,或被诬
陷,或失去亲人,或财产破毁,或家被火烧毁。该愚人死后将会堕入地狱。

141.不是裸行,不是结,不是以泥涂身,不是睡在露天之下,不是以灰尘涂身,也不是蹲着勤修
能够清净还未破除疑惑的人。

142.虽有庄严其身,若他是平静的、脱离了烦恼、制伏了诸根、拥有道智、完全清净及舍弃了对一切
众生的嗔恨,那么,他的确是婆罗门,是沙门,是比丘。
(注:在此,婆罗门、沙门与比丘都是指阿罗汉。)

143.在这世上,由于羞于为恶而自制者是稀有的,他保持警觉及不造令人指责之事,
如良马不会作出受到鞭打的导因。

5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44.如良马受到鞭策,人们应精进及对生死轮回感到悚惧。
以信、戒、精进、定、抉择法、具足明行与正念来解脱这无量之苦。
(注:dhammavinicchayena“抉择法”是指 kara?ākara?ā janana`m“辨明诸法之因与非因”。)

145.治水者疏导水,矢师矫正箭,木匠修饰木,善行者制伏自己。

第十一 :老品

146.(世间)常在烧,为何还有欢笑?为何还有喜悦?当被黑暗覆蔽时,为何不寻求明灯?

147.看这被装饰的身体,它是一堆的疮痍,由(骨头)所支持,
多病与拥有许多(欲)念。此身的确不坚固及不能常存。

148.这身体随着年纪衰老,它是一窠的疾病,易坏的。
当这恶臭的污秽体分解时,生命真的结束于死亡。

149.这些灰白的骨头就像在秋天里被丢弃的葫芦一般,见到它们又有什么可喜的呢?

150.此城(身)以骨建成,再以血肉包装;内里藏着老、死、我慢与贬抑。

151.装饰得华丽的皇家马车亦终须损坏,人体也是一样会变得衰老,
然而善人之法不会老化。众善人如此互相说示。
(注:善人之法是指九出世间法,即:四道、四果与涅盘。)

152.这少闻之人如牡牛般长大,只增长肌肉,不增长智慧。

153.多世以来我在娑婆世界里漂流,找却找不到造屋者。生而复生的确真苦。

154.噢,造屋者,我看到你了。你将无法再造屋。你的柱子都断了,你的栋梁都毁了。
我的心已证得无为,已灭尽渴爱。
(注:屋子是身体;造屋者是渴爱。无为即是涅盘;灭尽渴爱即已证得阿罗汉果。)

155.他们少壮时不修梵行,也不赚取财富;他们沮丧地浪费了生命,如同在无鱼的干池里的老鹭。

156.他们少壮时不修梵行,也不赚取财富;如已损坏的弓般无助地躺着,悲叹着种种的过去。

第十二 :自品

157.若人懂得爱惜自身,他应当好好地保护自己。在(生命)三个阶段的任何阶段里,
智者应保持(对邪恶)的警觉。

5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58.人们应自己先修好善法,然后才可教导他人。此等智者不会有烦恼。

159.自己所作的应如自己所教的;只有在完全制伏自己后才可制伏他人。制伏自己的确是很困难的。

160.自己的确是自己的依归,他人怎能作为自己的依归?制伏自己之后,
人们获得了难得的归依处(阿罗汉果)。

161.自己所造之恶,由自己所生,由自己造成,它摧毁了愚人,如同金刚粉碎了宝石。

162.如同蔓藤缠住娑罗树,无德者为自身所作的,正是其敌所愿的。

163.要做对自己有害的恶事是很容易的,真正最难做的是对自己有益的善事。

164.持有邪见的愚人诽谤阿罗汉、圣者、住于正法者的教法,实是自我毁灭;如迦达迦树生果实,
实是为自己带来灭亡。

165.只有自己才能造恶,自己才能污染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自己才能清净自己。
净与不净只看自己,无人能够清净他人。

166.无论利益他人的事有多重大,也莫忽视了自身的利益;清楚地知道了自身的利益,
他应当尽全力获取它。
(注:attadattha`m“自身的利益”是指道、果与涅盘。)

第十三 :世间品

167.莫作卑劣事,莫怠惰过活,莫执持邪见,莫延长世界。
(注:在此世界是指生死轮回。)

168.莫懒于执行(托钵的)责任,应细心地奉行此善行。实践此善行的人,今生来世皆安乐。

169.应细心地奉行(托钵的)责任,莫跟随恶行(即不托钵)。
实践此善行的人,今生来世皆安乐。

170.若人能有如看待水泡,或看待海市蜃楼般,来看待这世界(即五蕴),
那么,死亡之王就看不到他了。

171.来吧,看看这世界(即五蕴)。它像华丽的皇家马车;
愚人沉湎其中,但智者毫不执著于它。

172.以前放逸,后来精进的人,如无云的明月,照亮这世间。

173.以善扑灭了旧恶之人,如无云的明月,照亮这世间。

5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注:“以善”的善是指阿罗汉道智。)

174.这世界是黑暗的,在此中能(以观智)洞察之人很少。
就像只有少数的鸟能逃脱罗网,只有少数几人能去到天界(与涅盘)。

175.天鹅在天空中飞翔,有神通者在虚空中飞行;
智者在战胜魔王与魔军之后,脱离了这世间(即证得涅盘)。

176.违犯一种法,说妄语及漠视来世者,是无恶不可为的。
(注:一种法是指真实。)

177.诚然,吝啬的人不会上生天界,愚人不会赞叹布施;
然而智者随喜布施,因此来世获得安乐。

178.成为统治这大地唯一的大王,或上生天界,或统治全宇宙,都远远比不上证悟须陀洹果。

第十四 :佛陀品

179.佛陀的胜利是圆满的,再无世间的烦恼可生起。
智慧无边的佛陀是超越道的,你能以何道引诱他?

180.再也没有罗网般的渴爱可带佛陀去任何地方(轮回)。
智慧无边的佛陀是超越道的,你能以何道引诱他?
(注:智慧无边是指 sabbaňňuta-ňā?a“一切知智”。在此的“超越道”是指佛陀已解脱了轮回的因缘,
即:爱、取等。)

181.智者投入禅修中,乐于出离之寂静(即涅盘)。持有正念正觉者,甚至天神也敬爱。

182.甚难获得此人身,有死生命真难过,欲听正法真是难,甚难会有佛出世。

183.不造一切恶,实行一切善,及清净自心,是诸佛所教。

184.诸佛说:“忍辱是最好的德行,涅盘至上。”出家人不会伤害他人,伤人者不是沙门。

185.莫辱骂、莫伤害、依照戒律自制(1)、
饮食知节量、安住于静处、勤修增上心(2),这是诸佛的教诫。
(注:(1)原文是 pātimokkhe ca sa`mvaro,意即“依照别解脱律仪自制”。
(2)增上心(adhicitta)即是禅定。

186-187.即使天降金币雨,欲念也不会满足。欲乐只有小小的甜头,却有很大的苦果。
如此的明了,即使对天上的快乐,智者也不觉其乐;佛弟子只乐于断除爱染。

188.当面对怖畏时,人们寻求种种归依处:高山、森林、公园、树木与寺院。

5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89.但这些都不是平安的归依处,不是最上的归依处。人们不能依此归依处而解脱一切苦。

190-191.归依佛法僧者,以道智得见四圣谛,即苦、苦的起因、苦的止息与导向灭苦的八圣道。

192.诚然,这是平安的归依处,是最上的归依处。依此归依处,人们得以解脱一切苦。

193.最圣洁者是稀有的,他不会随处出生。无论这智者生于何处,其家皆得安乐。
(注:最圣洁者是指佛陀。)

194.诸佛的出世令人喜悦,正法的宣说令人喜悦,僧伽的和合令人喜悦,和合者之行令人喜悦。

195.他顶礼值得顶礼的人,即已克服障碍与脱离忧悲的佛陀或佛弟子。

196.此人向寂静无畏者顶礼所获得的功德,是无人能够计量的。

第十五 :乐品

197.我们的确很安乐地活着。在众怨恨之中,我们无怨无恨;在众怨恨者中,我们住于无怨无恨。

198.我们的确很安乐地活着。在众病之中,我们无病患;在众病患者中,我们住于无病。

199.我们的确很安乐地活着。在众贪欲之中,我们无贪无欲;在众贪欲者之中,我们住于无贪无欲。
(注:āturesu, ātura“病”是指道德之病。)

200.我们的确很安乐地活着,无忧无虑地活着。如同光音天的梵天神般,我们以喜悦为食。
(注:natthi kiňcana`m“无忧无虑”是指无贪、无嗔及无痴。)

201.胜利者招来仇敌,战败者活在苦恼里;舍弃胜败的寂静者,得以安乐地过活。
(注:upasanto“寂静者”是指已断除烦恼的人。)

202.无火可比贪欲,无恶可比嗔恨,无苦可比五蕴,无乐可比寂静。
(注:寂静即是涅盘。)

203.饥饿是最大的疾病,诸行则是最苦。智者如实知见它们后,得证至乐的涅盘。
(注:sa`n khāra“诸行”是指五蕴。)

204.健康是最大的利益,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可信任的朋友是最亲的亲人,涅盘是至上的寂乐。

205.得尝独处与寂静之味后,饮法悦者得以无畏无恶。(注:寂静即是涅盘。)

206.得见圣者是很好的,与他们相处常安乐;不见愚人亦是常安乐。

5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207.与愚人同行者必会长期苦恼。与愚人相处常是苦,如与仇敌共生共活;
与智者相处常是乐,如与亲人共生共活。

208.因此,人们应跟随智者、慧者、多闻者、持恒者及尽责的圣者;
跟随这样的善智者,如同月亮顺着星道而行。

第十六 :喜爱品

209.做了不该做的,该做的却不做;放弃修行而执取欲乐的人,将妒嫉精进者的成就。

210.莫与亲爱者相处,莫与厌恶者相处;不见亲爱者是苦,见厌恶者也是苦。

211.因此人们不应执著任何喜爱。与所爱者分离是苦;无爱无恨者无束缚。

212.由喜爱引生忧愁,由喜爱引生恐惧。脱离喜爱者无忧,于他又有何可惧?

213.由亲爱引生忧愁,由亲爱引生恐惧。脱离亲爱者无忧,于他又有何可惧?

214.由欲乐引生忧愁,由欲乐引生恐惧。脱离欲乐者无忧,于他又有何可惧?

215.由渴爱引生忧愁,由渴爱引生恐惧。脱离渴爱者无忧,于他又有何可惧?

216.由渴爱引生忧愁,由渴爱引生恐惧。脱离渴爱者无忧,于他又有何可惧?

217.具足戒行与智见、住于法、了悟真谛及实行自己的任务者,为人人所爱。

218.欲求到达超言说(即涅盘),其心盈满正虑(三果),及不再执著于欲界的人,是为“上流
人”。
(注:uddha`msoto“上流人”意为向上流去的人,即肯定会生于净居天的阿那含圣者。)

219.如长久在异乡之人,从远方平安归来时,其亲友及愿他幸福的人,都愉快地欢迎他归来。

220.同样地,在今生行善者去到来世时,他以前所造的善业会迎接他,如同亲戚迎接亲爱的人归
来。

第十七 :忿怒品

221.舍弃忿怒、舍弃我慢、克服一切结。苦恼不会降临不执著名色与无烦恼之人。
(注:sa`myajana`m“结”一共有十个;被四个道智次第地断除。Nāma“名”是心与心所;rūpa“色”
是二十八种色法。Akiňcana`m“无烦恼”即是无贪嗔痴。)

6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222.若人能如善御马者制止疾行的马车般抑制忿怒,我称此人为真正的御者,余者只是执缰人而
已。

223.以无忿(即慈爱)战胜忿怒者,以善战胜恶人,以布施战胜吝啬的人,以说真实语战胜妄语
者。

224.人们应说真实语、不忿怒、(己物虽少)仍然施与企求者;以此三事他得以上生天界。

225.圣者不伤害他人,常防护自身行为,去到不死(的涅盘),在其地无忧无愁。

226.时刻保持醒觉的人,日以续夜地训练自己,他真心地朝向涅盘,总有一天他的烦恼必会止息。

227.噢,阿都拉,这并不是新的,自古以来即是如此。人们指责沉默的人,指责多话的人,
也指责少语的人。在这世间是无人不受指责的。

228.在过去、未来与现在,都没有只受指责或只受称赞的人。

229.智者日复一日地检讨后,他会称赞真正无过失、贤明及智慧与戒行兼备的人。

230.谁会指责这有如纯金之人?他为天神所称赞,甚至梵天也称赞。

231.防止身恶行,善制御己身;舍弃身恶行,培育身善行。

232.防止语恶行,善制御己语;舍弃语恶行,培育语善行。

233.防止意恶行,善制御己意;舍弃意恶行,培育意善行。

234.智者制御身,御语亦御意;智者于自制,真能善圆满。

第十八 :污垢品

235.如今你就像一片枯叶,死亡使者已在你近旁;你就要开始漫长的旅程了,然而却没有旅费。

236.你应当为自己建个归依处,快快勤修以成为智者。
在清除污垢与解脱烦恼之后,你会上生天界的圣地。

237.你的生命已到了终点,就快要去见死亡之王了,途中又没有休息站,然而你却没有旅费。

238.你应当为自己建个归依处,快快勤修以成为智者。
在清除污垢与解脱烦恼之后,你将不会再有生与老。
(注:漫长的旅程是指生死轮回。Dibba`mariyabhūmi`m“天界圣地”即是色界天的净居天,只有阿那
含圣者才能投生其地。)

6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239.智者渐次地、一点点地、刹那至刹那地清除自己的污垢,如同金匠清除银或金的杂质。

240.如铁锈自铁而生,生锈后反蚀其铁;同样地,造恶者的恶业导致他投生恶道。

241.不背诵是学习的污垢,不维修是屋子的污垢,懈怠是美貌的污垢,无正念是守护者的污垢。

242.邪淫是妇女的污垢,吝啬是施者的污垢;恶法的确是今生与来世的污垢。

243.比这些更糟的污垢是无明,它是最大的污垢。诸比丘,当舍弃这污垢,以成为无垢之人。

244.无耻与勇若乌鸦者的生活是容易的,他两舌、虚伪、傲慢与腐败。

245.知耻与常求清净者的生活是艰难的,他无著、谦虚、有礼、清净活命及有智见。

246-247.在今世杀生、说妄语、盗取不与之物、犯邪淫及沉湎于饮酒的人,
连自己今生的根也都给掘毁了。

248.你应当知道:“不自制即为恶。”莫让贪与非法带给自己长久的痛苦。

249.人们依照信心与喜好而行布施。若人对他人所受的饮食心怀不满,其心昼夜皆不得安宁。

250.若人能断除、根除与消灭此不满,其心昼夜皆得安宁。

251.无(任何)火可相等于贪欲(之火),无(任何)执著可相等于嗔(的执著),
无(任何)罗网可相等于痴(的罗网),无(任何)河流可相等于渴爱(之流)。

252.要见到他人的过失是很容易的,但要看到自己的过失却很难。
他如同播掉谷糠般宣扬他人的过失,却如同遮蔽自己的狡猾捕鸟者*般隐藏自己的过失。
(*:原文是 sa?ho“赌徒”,注疏解释它为捕鸟者。)

253.常挑他人的过失及贬抑他人者,其烦恼增长。灭烦恼离他真是遥远。

254.虚空中没有行道,正法之外无圣沙门。凡夫乐于延长轮回的束缚,诸佛皆已解脱这些束缚。

255.虚空中没有行道,正法之外无圣沙门。没有任何有为法是永恒的,诸佛皆不受动摇。
(注:有为法是由因缘和合而生之法,即一切名色法。)

第十九:住 于法品

256.对事武断者不公正;智者应辨别对错两者之后才下判断。

257.智者不会误导他人,而是如法与平等的护法者,他被称为“住于法之人”。

6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258.人不会只是因为讲得多即成为智者;只有平安无怨无畏之人才是智者。

259.人不会只是因为讲得多即成为精通法者;
听闻虽少,却能知见法、对法不失念者,是真正的精通法者。

260.他不会只是因为白了头发即是长老(1),仅只是年岁大的人名为“白活到老”。

261.只有已体证四圣谛与法(2)、无害与有戒行、自制与解脱烦恼(3)的人才是真正的长老。
(注:(1)长老是至少有十个戒腊的比丘。(2)法是指四道、四果与涅盘九种出世间法。(3)以四道智解脱
烦恼。)

264.若人无戒行又说妄语,仅只剃掉头发并不会成为沙门。充满贪欲之人怎么会是沙门?

265.已彻底熄灭一切大小恶的人才是沙门,因为他已克服一切恶。

266.他不会只是因为去托钵即成为比丘。他不是比丘,因为他奉行不如法的信仰。

267.在这世间上,已舍弃善恶两者、修持梵行、及明了五蕴的人才是真正的比丘。

268-269.愚人不会只是因为保持沉默而成为圣者。
智者如持秤般舍恶而取最上,因此他才是圣者。明了两种世间者也因此是圣者。

(注:在此 vara`m“最上”是指戒定慧。Ubho loke “两种世间”是指内外五蕴。内五蕴是指自己的五


蕴;外五蕴是其他众生的诸蕴与非有情的色蕴。修观禅时必须能够照见内、外、过去、未来、现在等五
蕴、及它们的诸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270.伤害生命者不是圣人;不会伤害一切生命者才是圣人。

271-272.比丘不应只是因为有戒行、或多闻、或有禅定、或独处、或自知“我得享凡夫享受不到的出
离乐”而感到满足,而不灭尽烦恼(即证悟阿罗汉道果)。
(注:nekkhamasukha`m“出离乐”是指阿那含果。)

第二十 :道品

273.于诸道之中,八圣道最胜;于诸谛之中,四圣谛最胜;于诸法之中,离欲(即涅盘)最胜;
于诸二足(人类)之中,一切知者最胜。

274.这是唯一的道路,再无其他知见清净之道。实践此道能令魔王迷惑。

275.实践此道,你将能灭苦。在亲自知见这能拔除烦恼之刺的道路后,我对你们宣说此道。

276.你必须自己努力,如来只能指示道路。修禅者得以解脱魔王的束缚。

6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注:一切知者与如来都是佛陀的名称。)

277.诸行无常。当以智慧知见这点时,他就会对苦(即五蕴)感到厌倦。这即是朝向清净之道。

278.诸行是苦。当以智慧知见这点时,他就会对苦(即五蕴)感到厌倦。这即是朝向清净之道。

279.诸法无我。当以智慧知见这点时,他就会对苦(即五蕴)感到厌倦。这即是朝向清净之道。
(注:在此,智慧是指观智。诸行是指一切有为法。诸法则包括一切有为法、概念法与无为法,即涅
盘。于此,不能说“诸法无常”或“诸法是苦”,因为概念法与无为法都不是“无常”,也不是“
苦”的。)

280.懒人当勤时不努力,虽年轻力壮却怠惰,意志薄弱及心散乱,无法以慧体证道智。

281.慎言、摄心、亦不以身造恶。且让他清净此三业,及赢获智者觉悟之道。

282.智慧生于禅修之中,无禅修智慧即退失;知晓此二得失之道,且实践以令慧增长。

283.诸比丘,且砍掉(欲)林而非真树;怖畏自欲林而生。砍掉欲林与欲丛,以达到无(欲)林。

284.只要男子对女子的情欲还有些少未断除,他的心即还是受到束缚,如同小牛离不开母牛。

285.且断除自己的贪,如以手拔掉秋莲。善逝已说示涅盘,且培育寂静之道。
(注:善逝也是佛陀的名称。)

286.愚人心想:“雨季时我住在这里,冬天和夏天我也住在这里。”却觉察不到(就快要死的)危
险。

287.宠爱孩子与家畜者,其心执著于欲乐。他被死神捉走,如洪水冲掉沉睡中之村。

288.儿子、父母或亲戚都不能保护被死神捕捉之人。的确无亲族能给予保护。

289.明了这一点,持受戒律的智者应迅速地清除趣向涅盘之道的阻碍。

第廿一 :杂品

290.若舍弃小乐会获得大乐,预见大乐的智者应当舍弃小乐。

291.为求自己的快乐,而令他人痛苦者,他受到怨恨束缚,而无法解脱怨恨。

292.若人该做的事不做,却做了不该做的事,又骄慢与自我放纵,他的烦恼即会增长。

293.若人常勤修身至念,不做不该做的事,又常做该做的事,及具有正念与明觉,其烦恼将会止
息。

6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注:该做的事是指勤修戒定慧。)

294.在杀掉母亲(即渴爱)、父亲(即我慢)与两位刹帝利王(即常见与断见)、及摧毁了国家
(即六根与六所缘)和她的众臣(即执取)之后,婆罗门(即阿罗汉)得以解脱苦。

295.在杀掉母亲、父亲与两位婆罗门王、及消灭了有疑如虎的五盖之后,婆罗门(即阿罗汉)得以
解脱苦。

296.乔达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皆常念佛(的功德)。

297.乔达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皆常念法(的功德)。

298.乔达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皆常念僧(的功德)。

299.乔达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皆常念身(不净)。

300.乔达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皆乐于悲(即无害)。

301.乔达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皆乐于培育(对一切众生的慈爱)。

302.成为比丘是很难得的;过后又乐于比丘的修行更是难得。
艰难的俗家生活是痛苦的;与性格不同之人相处是痛苦的。
生死轮回中的旅人不断遭受痛苦,因此别作生死轮回的旅人,别作不断受苦的人。

303.他信戒具足,有声誉财富,无论去何处,皆备受尊敬。

304.善人有如喜马拉雅山,虽在远处亦明显可见;恶人有如在黑夜里放射的箭,虽在近处亦看不
到。

305.他独坐、独处、独行地勤修、独自克服自己、乐于住在林中。

第廿二 :地狱品

306.说妄语者堕入地狱;造恶后说“我没有做”的人也堕入地狱。
他们两者都是造恶者,死后来世同样在(地狱)里受苦。

307.许多身穿袈裟覆盖及颈的人,性格恶劣而不自制。
由于自己的恶业,这些造恶者死后堕入地狱。

308.对于无戒行与不自制的人,吞下烧得火红的铁球也好过食用人们供养的食物。

309.放纵自己而与他人之妻通奸者会遭受四种不幸,即:有恶业、睡不安眠、受到谴责与在地狱里
受苦。

6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10.这是有恶业又会堕入地狱的。受惊吓的男女之享受是短暂的,而且国王又会给予重罚。
因此男人不应与他人之妻通奸。

311.如同不握好古沙草就会割伤手,胡乱的出家生活拖该比丘入地狱。

312.散漫的行为、腐败的修行、可疑的梵行,皆无大果报。

313.有该做的即应当好好地做、稳健与精进地做,因为散漫的比丘生活会散播更多(烦恼)的尘埃。

314.最好别造恶业;恶业过后会折磨造恶者。最好是行善业;行善后不会苦恼。

315.比如边界之城内外都需要防护,你也应如此防护自己。
莫错失这大好机会,错失这机会的人去到地狱时就会悲痛。

316.对不应羞耻的感到羞耻、对应羞耻的不感到羞耻、及持有邪见的人,将会堕入恶趣。

317.对无险的视为危险、对危险的视为无险、及持有邪见的人,将会堕入恶趣。

318.把无恶的想成有恶,对恶的又不见其恶,及持有邪见的人,将会堕入恶趣。

319.知道恶的是恶、知道善的是善、及持有正见的人,将会投生至善趣。

第廿三 :象品

320.如同在战场上的象忍受箭射,我亦应忍受(他人的)毁谤。诚然,多数人是无戒行的。

321.只有已受驯服的(马和象)才可被带往人群;国王只骑已受驯服的(马和象)。在众人之中的
最上者是已制伏自己及能忍受毁谤的人。

322.已受驯服的骡、骏马与大象是优良的;然而能以(道智)制伏自己者更为优良。

323.以任何车乘皆不能去到未到过之地;只有完全制御自己的人才能到达其地。
(注:未到过之地是指涅盘。)

324.那名为护财的象发怒时是难以制伏的,被捕后它绝食,只想着要回去象林(照顾母亲)。

325.愚人怠惰、贪吃又如饱食的猪般懒睡。这愚人必须不断地轮回。

326.在过去,此心随着自己的喜好四处飘荡。
现在,我将善御己心,如象师持钩(?左金右句)制伏发狂的象。

327.当乐于精进、防护己心。如受困的象脱出泥沼般,你亦应使自己脱离烦恼的泥沼。

6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28.若人能找到有德及有智慧的圣者为伴,他应欢喜及有正念地与其人共同生活,而克服一切危
难。

329.若人不能找到有德及有智慧的圣者为伴,他就应该独自生活,
如舍弃所征服的国土之王,又如玛当伽象在森林里独行。

330.宁可独自生活,亦绝不与愚人为友。所以人们应当独自过活、不造恶,
如玛当伽象般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独行。

331.在需要时有朋友是乐,对所拥有的感到满足是乐,临命终时有善业是乐,脱离一切苦是乐。

332.在这世上,事奉母亲是乐,事奉父亲也是乐。在这世上,事奉沙门是乐,事奉婆罗门也是乐。

333.能够持戒到老是乐,有不动摇的信心是乐,获得智慧是乐,不造恶是乐。
(注:在此婆罗门是指佛陀、辟支佛与阿罗汉。)

第廿四 :渴爱品

334.沉于怠惰之人的渴爱有如蔓藤般滋长。他有如林里贪吃果子的猴子,从这一世跳到那一世。

335.在这世上,对于为卑劣的渴爱所控制的人,他的痛苦就会增长,有如受到好好浇水的野草般
增长。

336.在这世上,对于能克服这难以克服的卑劣渴爱之人,他的痛苦则会消失,就有如水珠从荷叶
上掉落一般。

337.如是我当向你们这些在此集会的人宣说此善法:“有如在掘一枝良好的树根一样,把渴爱连
根拔起。别让魔王不断地折磨你,有如洪水不断冲击芦苇般折磨你。”

338.被砍倒的树,若其根未受损而深固,它即会重生。同样地,若潜伏的渴爱未被根除,此苦(生
老死)即会不断地生起。

339.那持有邪见及具有奔向欲境的三十六道强(爱)流之人,为欲思惟冲走。

340.渴爱之流奔向一切感官目标;渴爱之藤自(六门)而生,及缠住(六尘)。看到渴爱之藤在滋
长,你应以道智砍断其根。

341.在众生之中,流着的是受到渴爱滋润的快乐。那些执著与追求欲乐的众生,必须遭受生与老。

342.渴爱所困的人惊慌得有如落网的野兔。他被束缚紧紧地绑住,必须长期受苦(生死轮回)。

343.渴爱所困的人惊慌得有如落网的野兔。因此,想令自己获得解脱者应灭除渴爱。

6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44.在舍弃欲林(即俗家生活)之后,他去到修行林(即比丘生活)。
但当离开欲林之后,他却又赶着回去那欲林。看吧,这已获得自由者又赶着重投束缚。

345-346.智者不会说由铁、木与麻绳所造的束缚是坚牢的;他们只说对珠宝、妻子与儿女的渴爱执
著的束缚才是坚牢的。它们把人拖到(恶道)去;虽然看似柔软却难以解除。智者断除此渴爱之束缚,
坚决地舍弃欲乐与出家去。

347.执著渴爱的人随着自己所造的欲流而去,如蜘蛛投向自己所结的网。
智者断除渴爱之束缚,舍离一切苦而遨游。

348.舍弃过去、未来与现在。在到达最后一生之后,心已解脱一切,你将不会再有生与老。

349.对于受到欲念扰乱的人,他的渴爱很强,不断把事物看成美好,其渴爱也不断地增长。
诚然,他弄到自己的束缚更为坚牢。

350.乐于平息(欲)念及时刻保持正念的人,观照(身等)不净,肯定能够脱离渴爱。
此人将会断除魔王的束缚。

351.已证得阿罗汉果的人是无畏、无贪与无烦恼的。他已断除了生命之刺(例如渴爱)。这是他的最
后一生。

352.无贪欲、无执著、通达圣典的词义语法与次第的人是为“此生是最后一生的大智者、大丈夫”。

353.我已征服了一切、了知一切、不执著一切、舍弃一切。在灭除了贪欲之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我脱离了诸烦恼。自证四圣谛之后,我应称谁为师?

354.在一切施之中,法施最殊胜;在一切味之中,法味最殊胜;在一切悦之中,法悦最殊胜;灭
除渴爱战胜了一切苦(生死轮回)。

355.财富毁灭了愚人,但毁不了寻求彼岸之人。愚人以对财富的贪欲毁灭了自己,如害他人般害了
自己。

356.杂草损坏了田地;贪欲害惨了众生。因此施与离贪者,必将获得大果报。

357.杂草损坏了田地;嗔恨害惨了众生。因此施与离嗔者,必将获得大果报。

358.杂草损坏了田地;愚痴害惨了众生。因此施与离痴者,必将获得大果报。

359.杂草损坏了田地;欲望害惨了众生。因此施与离欲者,必将获得大果报。
(注:大果报即是大福报。)

第廿五 :比丘品

6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60.律仪眼是好的,律仪耳是好的,律仪鼻是好的,律仪舌是好的,

361.律仪身是好的,律仪语是好的,律仪意是好的,律仪诸根是好的,
律仪诸根的比丘得以解脱一切苦。

362.制御己手、制御己足、制御己语、能够完全自我控制、乐于修观与平静、独处与知足的人是为比丘。

363.比丘制御自己的言语,以平静的心善巧地说话,能解说法的涵义。这比丘的话是柔和甜美的。

364.住于法、乐于法、禅修法、忆念法的比丘不会脱离正法。
(注:在此法是指 saddhammā“正法”,即三十七菩提分及九出世间法。)

365.不应轻视自己所得的,也莫妒嫉他人所得的。妒嫉他人的比丘不会获得定力。

366.若比丘所得虽少,却不轻视自己所得的,诸天肯定会称赞这生活清净与不怠惰的人。

367.不视名色为“我和我的”,及不为名色的坏灭感到忧悲者是真正的比丘。

368.住于慈爱及勤修正法的比丘将会证悟寂静、无为与安乐的涅盘。

369.诸比丘,汲掉这船(身)的水(邪念)。汲掉水后,船就能迅速地行驶。
在断除贪欲与嗔恨后,你将会证悟涅盘。

370.断除五个(低层次的结)[1]、舍弃五个(高层次的结)[2]、及培育五个(五根)[3]。已脱离五
种执著[4]的比丘被称为“已渡过瀑流者”。

(注:[1]:五个低层次的结:sakkāyadi??hi“身见”、vicikkicchā“疑”、sīlabbataparāmāsa“戒禁取见”、
kāmarāga“欲欲”与 byāpāda“嗔恨”。
[2]:五个高层次的结:rūparāga“色欲”、arūparāga“无色欲”、māna“慢”、uddhacca“掉举”及 avijjā“
无明”。
[3]:五根是信、精进、念、定与慧。[4]:五种执著是贪、嗔、痴、慢与邪见。)

371.修禅吧,比丘。莫放逸、莫让心沉迷于欲乐。
莫失念与吞(热)铁丸;当你被狱火焚烧时,莫哀号“这真是苦”。

372.无慧者无定,无定者亦无慧。具足定慧两者的人,真的已近涅盘。

373.比丘去到僻静处(修禅),他的心是平静的,能清晰地知见正法,体验到凡夫所无之乐。

374.每当观照五蕴的生灭时,他获得喜乐。对于智者来说,这即是朝向涅盘之道。

375-376.对于有智慧的比丘,开始修行时应:
防护感官、知足、遵守别解脱律仪*、亲近精进与生活清净的善友、友善及行为端正。然后,在(时常)
充满喜悦之下,他将灭尽苦恼(生死轮回)。

6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注:别解脱是比丘的根本戒。)

377.诸比丘,如娃斯迦树令其枯萎的花脱落一般,你们亦应舍弃贪欲与嗔恨。

378.身语意皆平静、善于得定、及已舍弃世俗快乐的比丘是为“寂静者”。

379.比丘,你应训诫自己、检讨自己、防护自己及保持正念,如此你将生活安乐。

380.自己的确是自己的依归,(他人怎能成为自己的依归?)
自己的确是自己的依靠。因此,你应如马商看护良马般地看护自己。

381.常充满喜悦与勤修正法的比丘将证悟寂静、无为与安乐的涅盘。

382.比丘虽然年轻,若勤修正法,亦会照耀这世间,如无云之月。

第廿六:婆 罗门品

383.婆罗门*,精进地断除渴爱之流,及舍弃欲欲。婆罗门,知见有为法的止息,以成为证悟无为
涅盘的阿罗汉。
(注:在这一章里的婆罗门多数是指阿罗汉。)

384.当婆罗门善立了二法(即止禅与观禅),智者(婆罗门)得以灭除一切束缚。

385.无此岸、无彼岸*、无怖畏及无烦恼者,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注:在此,此岸是内六处,彼岸是外六处。)

386.独处修习禅定、无污垢、应作的皆办、无漏及已到达最高境界(阿罗汉果)者,我称此人为婆罗
门。

387.太阳日间照耀;月亮夜间明照;刹帝利以甲胄辉耀;婆罗门以禅定生辉;
佛陀的光辉则昼夜不断地普照。

388.由于舍弃了邪恶,他被称为婆罗门;由于行为清净,他被称为婆罗门;
在灭除污垢之后,他被称为出家人。

389.莫攻击婆罗门,婆罗门不应对攻击者发怒;攻击婆罗门是可耻的,对攻击者发怒却更为可耻。

390.(无怨恨心)的婆罗门利益非小。当心不再执著喜乐,及已断除害人之心时,其苦恼才会止息。

391.不造身语意恶业、及防护这三处者,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392.不论向谁听闻正等正觉者的教法,听者皆应礼敬说法者,如婆罗门礼敬圣火。

7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93.并非由于发结、或种族、或阶级而令人成为婆罗门。只有证悟谛与法的人才是清净的,才是婆罗
门。
(注:谛是四圣谛;法是九出世间法。)

394.愚痴的人,你戴发结有何用?你穿皮衣有何用?你只是外表清净而已,内里却满是整片欲林。

395.身穿粪扫衣、清瘦筋脉显露、及独居林中的修禅者,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396.我不会只是因为他从婆罗门族的母胎中出生即称他为婆罗门。若还未脱离烦恼,他只算是个低
下的婆罗门。只有对无污垢与无执著的人,我才称他为婆罗门。

397.他已断除一切束缚、无畏、无执著及已脱离诸烦恼,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398.他已断除(嗔恨之)缰、(贪欲之)皮带、(邪见之)绳、(愚痴之)锁、及已觉知真谛,我称
此人为婆罗门。

399.他能忍受辱骂、殴打与困缚而无嗔、忍辱之力有如整支军队的力量,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0.他无嗔有德、有戒行与离贪、制御诸根、此身为最后一身,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1.如水不黏荷花叶,或如在针端上的芥子,他不执著于欲乐,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2.他在此生得证灭苦(涅盘)、已放下(五蕴)这负担、及已解脱诸烦恼,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3.他有甚深的智慧、能分辨道与非道、已证得最高境界(即阿罗汉果),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4.他不与在家人交往,也不与出家人相混,离贪少欲,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5.他已舍弃对一切强弱众生动用武力,自己不杀生,也不叫人杀生,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6.他对敌人亦不怨恨,对暴力者保持平和,无著于一切执著物,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7.如在针端上的芥子,他的贪、嗔、我慢与虚伪皆已脱落,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8.他言语柔和,说有益的实话,不以言语触怒任何人,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9.在这世上,无论东西是长或短,是大或小,是好或坏,
他亦绝不会不与而取,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0.他不欲求今生或来世,已解脱贪欲与烦恼,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1.他没有贪欲,已觉悟四圣谛而断疑,已证悟不死的涅盘,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2.在这世上,他已超越了善恶两者,无忧无贪而清净,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7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13.如无云之月,他清净、澄洁与安详,完全灭尽了对生存之欲,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4.他已超越了危险的(贪欲)泥沼、艰难的(烦恼)路、生命之洋(生死轮回)、愚痴的黑暗及四
道瀑流,而到达彼岸(涅盘),修习禅定,无贪无疑无著及心寂静,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5.在这世上,他已舍弃了欲乐,离家而成为比丘,已断除了欲欲与生存(即:有),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6.在这世上,他已舍弃了贪欲,离家而成为比丘,已断除了欲欲与生存(即:有),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7.他已舍弃了对人生(欲乐)的执著,已经克服了对天界(欲乐)的执著,
及完全脱离了一切执著,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8.他已舍弃了享受欲乐,以及舍弃了不乐于独处,证得平静及无烦恼,已征服世界(即五蕴)
及勤勇,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19.他遍知一切众生的死与生、不执著、善逝及觉证四圣谛,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20.诸天、乾达婆或人都不知他(死后)的去处。他已灭尽了烦恼,是阿罗汉,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21.他不执著于过去、未来与现在的五蕴,已解脱烦恼与执著,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22.他如牛王般无畏、圣洁、勇猛,是增上戒定慧的寻求者,是战胜(三魔王)的胜利者,
无欲无烦恼、觉证四圣谛,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注:三个魔王是 kilesamāra“烦恼魔”、mara?amāra“死魔”、与 devaputtamāra“天子魔”。)

423.他能知过去世,能看到天界与恶道,已到了最后一生,通过道智成为阿罗汉,已圆满地成就
了一切,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法句经》至此完毕。

Buddha sasanam ciram titthatu

愿佛法 长住于世

7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南传小 部 经集
Khuddaka-nikaya suttanipata

第一品 蛇品

第一章 蛇经

1 他抑制冒出的怒气,犹如用药抑制扩散的蛇毒,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
皮。

2 他摒除一切爱欲,犹如拔掉池塘里的莲花,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3 他摒除一切贪欲,犹如使快速流动的河水枯竭,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
皮。

4 他摒除一切傲气,犹如洪水冲垮脆弱的芦苇桥,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
皮。

5 他不在生存中寻找精髓,犹如不在无花果树上寻找花朵,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
去衰老的皮。

6 他的内心没有忿怒,超越这样那样的变化,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7 他从内心深处驱散和根除一切思虑,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8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克服一切妄想,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
皮。

9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世界上一切虚妄,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
衰老的皮。

10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贪欲,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
蛇蜕去衰老的皮。

11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爱欲,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
蛇蜕去衰老的皮。

12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忿怒,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
蛇蜕去衰老的皮。

13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痴迷,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
蛇蜕去衰老的皮。

14 他没有偏执,铲除了邪恶之根,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了衰老的皮。15

7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5 他没有那些导致重返这世的恐惧,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了衰老的皮。

16 他没有那些导致执着生存的欲念,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了衰老的皮。

17 他已排除五盖(指欲贪、嗔、昏沉睡眠、掉举恶作、 疑) 没有烦恼,没有疑虑,没有痛苦,这样
的比丘抛弃此岸与彼岸,犹如蛇蜕去了衰老的皮。

第二章 特尼耶 经

18 “我已煮熟米饭,挤好牛奶,”牧人特尼耶说道,“与我的家庭一起住在摩喜河岸,我的房子有
遮蔽,火儿已点燃。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19 “我没有忿怒,没有思想障碍,”世尊(指释迦牟尼)说道,“我在摩喜河岸住上一夜,我的房
子无遮蔽。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0 “没有发现牛蝇和蚊子,”牧人特尼耶说道,“牛群在草儿茂盛的牧场游荡,它们能承受来临的
大雨。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1 “我已扎了木筏,”世尊说道,“渡过水流,到达彼岸,木筏已经无用。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
雨吧!神啊!”

22 “我的妻子忠诚,不轻浮,”牧人特尼耶说道,“长期与我生活在一起,十分可爱,我没听说她
有任何罪过。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3 “我的忠诚的心已经获得解脱,”世尊说道,“它长期受到陶冶的控制,在我身上不再出现罪过。
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4 “我靠自已挣钱过活,”牧人特尼耶说道,“孩子们跟我一样身体健康,我没听说他们有任何罪
过。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5 “我不受雇于任何人,”世尊说道,“我带着获得的东西周游世界,酬金对我无用。如果你愿意
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6 “我有母牛与牛犊,”牧人特尼耶说道,“我有孕牛和种牛,我也有作为母牛之主的公牛。如果
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7 “我没有母牛与牛犊,”世尊说道,“我没有孕牛与种牛,我也没有作为母牛之主的公牛。如果
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8 “木桩牢固,摇撼不动。”牧人特尼耶说道,“绳索用蒙阇草搓成,崭新结实,就是牛犊也不能
将它扯断。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

29 “犹如公牛挣脱羁绊,”世尊说道,“犹如大象挣脱臭藤,我将不再投胎。如果你愿意的话,请
下雨吧!神啊!”

7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0 顷刻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灌满低地和高地。听到雨声,牧人特尼耶说道:

31 “我们见到世尊,确实获益非浅,我们皈依你,有见识的人啊!请你做我们的导师,大牟尼啊!

32 我和我的妻子都是忠诚的,让我们在善逝(指释迦牟尼)身旁过梵行的生活;让我们超越生死 ,
结束痛苦”

33 “有子者享受有子之乐,”邪恶的摩罗说道,“有牛者享受有牛之乐,因为执着是人的快乐,没
有执着也就没有快乐。”

34 “有子者为子忧虑,”世尊说道,“有牛者为牛忧虑,因为执着是人的忧虑,没有执着也就没有
忧虑。”

第三章 犀牛角 经

35 “不向众生施加棍棒,不伤害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不渴望儿子,更不渴望朋友,让他象犀牛角一
样独自游荡。

36 爱念从交往中产生,而痛苦伴随爱念产生。他看到爱念带来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37 同情朋友,思想受缚,便会失去目标。他看到交往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38 爱怜妻子和儿子,就象高大的竹子互相纠缠。犹如幼嫩的竹子互不纠缠。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
游荡。

39 就象鹿儿不受羁绊,在林中随意觅食,聪明人追求自由,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0 朋友之间互相问候起居行止,而他追求别人不追求的独立无羁,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的独自游荡。

41 朋友之间有娱乐,儿子身上有挚爱。他不愿与亲人离别(指独自生活就不会有离别之苦),让他
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2 周游四方,毫无怨忿,事事满意,克服险阻,无所畏惧,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3 有些出家人,还有住在家里的在家人,他们难以相处,不必为他人的儿子操心,让他象犀牛角
一样独自游荡。

44 抛弃在家人的标志,犹如俱毗陀罗树叶落尽;果敢地斩断在家人的束缚,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
自游荡。

45 如果得到一位聪明睿智的朋友,品行端正的同伴,那就应该克服一切险阻,愉快地,自觉地与
他同行。

46 如果得不到一位聪明睿智的朋友,品行端正的同伴,那就象国王抛弃征服的王国,让他象犀牛

7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角一样独自游荡。

47 确实,我们称赞朋友的益处,应该结交高于自己或同于自己的朋友,得不到这样的朋友,也应
该过清白的生活,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48 看到金匠精心制造的一对明晃晃的金镯,在同一条手臂上互相碰撞,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
荡。

49 同样,我与同伴在一起,也会胡说和谩骂。看到这种将会出现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
荡。

50 爱欲花样繁多,甜蜜迷人,以丑陋或美丽的形式搅乱人心。看到爱欲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
独自游荡。

51 这种爱欲对我来说是瘟疫,脓疮,灾祸,疾病,利箭和恐惧。看到这种爱欲的可怕,让他象犀牛
角一样独自游荡。

52 冷热饥渴,风吹日晒,牛虻长虫,克服这一切,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3 犹如一头魁伟的花斑大象离开象群,在林中随意生活,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4 热衷交往并不能获得片刻解脱,听从太阳亲属(指佛陀)的话,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5 我已经超越争论,找到法门,走上正道,获得智慧,无须他人指引,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
荡。

56 不贪婪,不欺骗,不渴求,不虚伪,摒除污浊和痴迷,对整个世界无所企求,让他象犀牛角一
样独自游荡。

57 避开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坏朋友,不要与执着的,懈怠的人交往,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
荡。

58 应该结交学问渊博,恪守正法,高尚聪明的朋友;应该明了事义,消除疑虑,让他象犀牛角一
样独自游荡。

59 不装饰打扮,不向往世间的娱乐和欲爱,不涉足繁华之地,言语真实,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
游荡。

60 抛弃儿子,妻子,父亲和母亲,抛弃钱财,谷物和亲属,抛弃一切爱欲,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
自游荡。

61 智者懂得:“这是束缚,其中幸福很少,快乐很少,痛苦倒是很多。这是钓钩。”让他象犀牛角
一样独自游荡。

62 冲破这些桎梏,犹如水中鱼儿冲破鱼网。犹如火苗不再返回燃烧过的地方,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

7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自游荡。

63 目不斜视,足不踌躇,守住感官,保护思想,不怀欲望,不受烧烤,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
荡。

64 抛弃在家人的标志,犹如波利质多树(指天国中的珊瑚树)抛弃树叶,穿上黄袈裟出家,让他
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5 不贪图美味,不犹豫动摇,不养育他人,挨户行乞,心无牵挂,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6 摒弃心中五盖,清除一切污点,独立不羁,斩断爱和恨,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7 抛弃快乐和痛苦,也抛弃从前的喜悦和烦恼,达到无忧无乐,安宁,纯洁,让他象犀牛角一样
独自游荡。

68 竭力获得至善,诚心诚意,行动积极,勤奋努力,坚韧不拔,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9 坚持隐居和修禅(指静虑沉思),坚持正法,洞察生存的危险,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0 企求灭寂欲望,谨慎,聪明,博学,深思,知法,自制,努力,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1 犹如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罗网,莲花不怕污水,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2 犹如兽王狮子四处游荡,以利牙征服众兽,而栖息在僻静之处,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3 始终保持仁慈,宁静,怜悯,超脱和忻悦,不受整个世界干扰,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4 摒弃爱欲,忿怒和痴迷,斩断种种束缚,不惧怕生命的灭寂,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5 人与人交往为谋私利,不谋私利的朋友今日难得,谋私利的人不纯洁,让他象犀牛角一样独自
游荡。

第四章 耕者婆罗豆 婆遮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摩揭陀国南山一个名叫爱迦拿勒的婆罗门村中。那时,正值播种季
节,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的五百架犁都套上了轭。这天早上,世尊穿好衣服,带上钵和袈裟,来
到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干活的地方。那时,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在分发食物。世尊走到分发食
物的地方,站在一旁。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看见世尊站着乞食,便望着他,说道:“哦,沙门!
我耕田,我播种,耕了,种了,我有吃的。沙门!你也应该耕田,你也应该播种,耕了,种了,你
就有吃的。”“婆罗门啊!我也耕田,我也播种,耕了,种了,我有吃的。”“可是我们不曾看见世
尊乔达摩的轭,犁,犁头,刺棒和耕牛。”世尊乔达摩又重复说道:“婆罗门啊,我耕田,我耕种 ,
耕了,种了,我有吃的。”然后,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76 “声称自己是耕者,我们未见你耕种,请你说说耕种之事,让我们知道你如何耕种。”

7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7 “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轭和犁,谦逊是犁把,思想是辕轭,意念是我的犁头和
刺棒。

78 “控制身体,言语谨慎,饮食有节,我以真话作砍刀,柔顺是我的解脱。

79 “勤奋是我驾辕的牛,运载解脱,一直往前,永不返回;到达那里,没有悲哀。

80 “进行这样的耕种,它结出永恒之果;凡这样耕种的人,他摆脱一切痛苦。”

然后,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用大金碗盛满牛奶粥,递给世尊,说道:“请世尊乔达摩吃牛奶吧!
世尊是位耕者,因为世尊乔达摩的耕种结出永恒之果。”

81 “由吟诵偈颂而得到食物,我是不能吃的。婆罗门啊,那样做,对智者是不合正法的。佛陀们(指
智者们与觉者们)拒受由吟诵而得到的食物。婆罗门啊!只要正法存在,这就是一条准则。

82 “对于灭寂烦恼,摒弃恶习,获得圆满的大仙,你应该提供另一种食物和饮料,因为这是渴求功
德者的福地。”

“那么,乔达摩啊!我把这牛奶粥给谁呢?”“婆罗门啊!在这神界,魔界和梵界中,在这沙门,
婆罗门,神和人中,我没有看到哪一个喝了牛奶粥能消化的,除了如来,或如来的弟子。所以,婆
罗门啊!你或是把牛奶粥倒在无草的地方,或是倒在无生命的水中。”于是,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
门把牛奶粥倒在无生命的水中。而倒入水中的牛奶粥嘶嘶作响,冒出浓烟,确实,被晒了一整天的
犁头扔进水里,就会嘶嘶作响,冒出浓烟,这倒在水中的牛奶粥也是这样,嘶嘶作响,冒出浓烟。
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诚惶诚恐,汗毛直竖,走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行触足礼,然后对世尊说道:
“妙极了,乔达摩! 妙极了,乔达摩!正象一个人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
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有眼者能看到达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
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我要在世尊乔达摩面前出家,我要得到具足戒,”于是,耕者
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果真在世尊面前出了家,果真得到了具足戒。在得到具足戒之后不久,可尊敬的
耕者婆罗豆婆遮独自过着隐居生活,凝思静虑,精进努力。不久,便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世亲证
和达到梵行的最高理想,正是为此目的,善男子们才正确地离家出家。他感到自己已经灭寂生存,
完成梵行,做了该做的事,在这世上再无别事。这样,可尊敬的耕者婆罗豆婆遮成为又一个阿罗汉。

第五章 贡陀经

83 金匠贡陀说道:“我问大智者、牟尼、法主、人中之杰、上乘御夫、无欲者佛陀;世上有多少种沙门?
请告诉我。”

84 世尊说道:“有四种沙门,此外没有第五种,贡陀啊!我作为目睹者,告诉你这四种沙门:胜
道者、示道者、命道者、污道者。”

85 金匠贡陀说道:“佛陀们称什么样的人为胜道者?示道者怎样无与伦比?请你告诉我,什么是
命道者?然后再告诉我,什么是污道者?”

86 世尊说道:“消除疑惑,摆脱痛苦,乐在涅槃,弃绝贪欲,是人界和神界的导师,佛陀们称这

7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样的人为胜道者。

87 “在这世上,懂得什么是至高者,并宣讲和阐述正法,他们是斩断疑惑、摒弃欲望的牟尼,佛陀
们称这第二种比丘为示道者。

88 “遵循法句阐明的生活道路,自制,专心,言论无可指谪,佛陀们称这第三种比丘为命道者。

89 “伪装有德,鲁莽唐突,辱没家族,胆大妄为,虚伪欺诈,不能自制,嚼舌多嘴,装模作样,这
种人就是污道者。

90 “在家人,圣贤的学生,有学问者和智者了解了这四种沙门,目睹这四种沙门是这样的,就不会
抛弃自己的信仰,他们怎会将高尚和卑下,纯洁与污秽一视同仁呢?”

第六章 毁灭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逝多林里。这天夜晚消逝时,有一位美丽的神灵
照亮整座逝多林,走到世尊那里,行礼问安,站在一旁。然后,这位神灵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91 “我们请教乔达摩关于人的毁灭,我们前来询问世尊: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92 “生存容易明白,毁灭也容易明白:热爱正法的人生存,仇视正法的人毁灭。”

93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一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二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94 “他亲近恶人,不亲近善人。他热衷恶行,这是毁灭的原因。”

95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二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三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96 “生性嗜睡,喜欢聚会,萎靡不振,懈怠懒惰,好发脾气,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97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三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四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98 “生活富裕,但不瞻养青春已逝的年迈父母,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99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四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五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00 “用谎言欺骗婆罗门,沙门或其他行乞者,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101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五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六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02 “有很多财产,有金子,有食物,但独自享用这些好处,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103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六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七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04 “以出身自傲,以财富自傲,以家族自傲,看不起自己的亲友,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7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5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七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八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06 “沉湎于女色,爱喝酒,好赌博,将一切所得挥霍一空,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107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八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九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08 “不满意自己的妻子,与妓女厮混,与他人的妻子厮混,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109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九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十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10 “青春已逝,还将乳房如同町婆罗果的女子带回家;出于对她的猜忌而不能安睡,这种人是毁灭
的原因。”

111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十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十一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12 “对嗜酒和挥霍的女人或男人推崇备至,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113 “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十一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十二种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114 “出生在刹帝利家族,财产微薄,野心很大,渴求在这世上取得王国,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

115 “智者圣人具有洞察力,考虑到世上这些毁灭,向往极乐世界。”

第七章 无种姓 者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国城给孤独园的逝多林里。这天早上,世尊穿好衣服,带着钵
和袈裟进入舍卫城乞食,那时,拜火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家中点燃了火,正在祭祀。世尊挨家沿户
乞食,向拜火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的家走来。拜火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看见世尊从远处走来,他望
着世尊,说道:“站在那里,秃头!站在那里,沙门!站在那里,无种姓者!”听了这话,世尊对
拜火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说道:“婆罗门啊!你懂得无种姓者,或无种姓者的行为吗?”“乔达摩
啊!我确实不懂得无种姓者,或无种姓者的行为,请世尊乔达摩为我说法,让我懂得无种姓者,或
无种姓者的行为。”“那么,婆罗门啊!好好用心听着!我讲给你听。”拜火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回
答世尊道:“好的。”于是,世尊说道:

116 “怀有怒气,怀有敌意,邪恶狡诈,见解错误,弄虚作假,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17 “在这世上,伤害各种生物,无论是一次生者,还是两次生者,毫不怜悯众生,应该知道这种人
是无种姓者。

118 “围攻侵害乡村和城镇,以压迫者闻名,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19 “如果在乡村或森林,偷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0 “确实借了债,但要还债时,跑掉了,说道:我没欠你债,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8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21 “贪图一点小财,杀害路上行人,取得那点小财,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2 “为自己,为别人,或为钱财,出面作证时提供伪证,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3 “出没在亲戚或朋友的妻子中,或强逼,或引诱,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4 “生活富裕,但不赡养青春已逝的年迈父母,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5 “用言语伤害或激怒父母、兄弟、姐妹和岳母,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6 “别人请教有益之事,他教唆无益之事,说话遮遮掩掩,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7 “做了坏事,一心希望别人没有发觉,行动鬼鬼祟祟,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8 “到了别人家里,享用各种美味,而别人来到他家,却不肯款待,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29 “用谎言欺骗婆罗门、沙门或其他行乞者,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30 “用言语羞辱在吃饭的时候来到的婆罗门或沙门,不予施舍,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31 “满嘴不实之辞,执迷不悟,贪图小利,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32 “吹嘘自己,蔑视他人,因骄傲反显渺小,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33 “暴躁,贪婪,心术不正,妒忌,诡诈,毫无廉耻,胆大妄为,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34 “辱骂佛陀或佛陀的弟子,辱骂行乞者或在家人,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

135 “没有成为阿罗汉,却自称是阿罗汉,他是梵界中的窃贼,最卑鄙的无种姓者。我讲给你听的这
些人都是所谓的无种姓者。

136 “不是由于出身,成为无种姓者,不是由于出身,成为婆罗门,而是由于业,成为无种姓者;
由于业,成为婆罗门。

137 “我举个例子,你们就知道了。举世闻名的摩登格是旃陀罗的儿子,是贱民。

138 “摩登格获得了难以获得的至高荣誉,许多刹帝利和婆罗门都去侍奉他。

139 “他已登上神车,进入圣洁的大道,摒弃爱欲和贪求,走向梵界,出身并不阻碍他在梵界获得
再生。

140 “而有些婆罗门出生在书香门第,熟悉经典,但他们经常作恶,被人发现。

141 “在这世,他们受人鄙视;在下世,他们坠入地狱。出身并不阻碍他们坠入地狱或受人鄙视。

8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42 “不是由于出身,成为无种姓者;不是由于出身,成为婆罗门;而是由于业,成为无种姓者;
由于业,成为婆罗门。”

听了这些话,拜火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对世尊说:“妙极了,乔达摩! 妙极了,乔达摩!正象一
个人,乔达摩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
有眼者能看到达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
请世尊乔达摩接受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我将终生寻求庇护。”

第八章 仁慈经

143 深明事义、达到寂静境界的人,应该有能力,诚恳,正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不傲慢。

144 知足,容易供养,少管事,俭朴,感官平静,聪明,谦虚,不执着家庭。

145 不应该做任何卑贱的事,免遭其他智者谴责。让一切众生幸福安全!让他们快乐!

146 凡有生命者,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粗或细,

147 或可见或不可见,或近或远,或生下或有待生下,让一切众生都快乐!

148 不要欺骗他人,不要蔑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出于忿怒和仇恨而互相制造痛苦。

149 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唯一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

150 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无论在高处,低处或地平处,不受阻挠,不怀仇恨,不抱敌意。

151 无论站着、走着、坐着、躺着,毫不糊涂,恪守这一思想,人们说这是人世的梵界生活。

152 不接受谬论,有德,有见识,不贪恋爱欲,那就肯定不会再投胎。

第九章 雪山夜 叉经

153 “今天是十五斋戒日”乐山夜叉说,“神圣的夜晚降临,让我们去见大名鼎鼎的老师乔达摩吧 !

154 “此人是否对于一切众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雪山夜叉说,“是否不管符合不符合意愿 ,
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

155 “此人对于一切众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乐山夜叉说,“不管符合不符合意愿,都能控制
自己的思想。”

156 “他是否不拿没给他的东西?”雪山夜叉说,“是否克制自己,善待众生?是否不懈怠?是否
不放弃修禅?”

8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57 “他不拿没给他的东西,”乐山夜叉说,“克制自己,善待众生,不懈怠,不放弃修禅。”

158 “他是否不说谎?”雪山夜叉说,“是否不尖刻?是否不毁谤?是否不胡扯?”

159 “他不说谎,”乐山夜叉说,“不尖刻,不毁谤,不胡扯。”

160 “他是否不染爱欲?”雪山夜叉说,“是否心地纯洁?是否克服痴迷?是否洞悉诸法?”

161 “他不染爱欲,”乐山夜叉说,“心地纯洁,克服痴迷,洞悉诸法。”

162 “他有知识,”乐山夜叉说,“品行端正,摒弃烦恼,不会再生。

163 “这位牟尼通过言行达到思想的完美,他充满智慧和德行,你依法赞美他吧!

164 “这位牟尼通过言行达到思想的完美,他充满智慧和德行,让我们去见乔达摩吧!

165 “他的双腿象羚羊,他瘦削,坚定,节食,没有贪欲,在林中修禅。来吧!我们去见乔达摩。

166 “他象独来独往的狮子或大象,不寻求感官享乐。我们去询问他关于摆脱死亡套索的问题。

167 “他是宣讲者,导师,精通诸法;他是摆脱了仇恨和恐惧的佛陀。我们请教乔达摩。”

168 “世界产生于什么?”雪山夜叉说,“世界与什么亲近?世界执着什么?世界受苦于什么?”

169 “世界产生于六(指‘眼耳鼻舌身心’六种感官),雪山夜叉啊!”世尊说,“世界与六亲近 ,
世界执着六,世界受苦于六。”

170 “何谓执着,由此世界受苦?我们询问出路,请说说怎样才能摆脱痛苦?”

171 “据说世上有五种感官快乐,心是第六种;摒弃这六种感官快乐,就能摆脱痛苦。”

172 “我已如实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出路,我告诉你们,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痛苦。”

173 “谁能越过水流?”雪山夜叉说,“谁能越过海洋?谁能在下不着地,上无依附的深水中不沉
没?”

174 “有德行,有智慧,镇定自若,思想深邃,有见识,这样的人经常越过难以越过的水流。

175 “摒弃欲念,摆脱一切束缚,灭寂欢喜,这样的人不会在深水中沉没。”

176 “你看,这位大仙具有深邃的智慧,洞幽察微,不染爱欲,一无所有,摆脱了一切束缚,行走
在神圣的道路上。

177 “你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大仙洞幽察微,提供智慧,不染爱欲,无所不晓,聪明睿智,行走在
高尚的道路上。

8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78 “今天,我们确实看到了美丽的光芒升起,看到了这位摒弃烦恼,越过水流的正等觉。

179 “这一千个具有神力,享有声誉的夜叉全都皈依你,你是我们至高无上的老师。

180 “我们将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山到那山,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第十章 林主夜 叉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森林里林主夜叉的地域里。一天,林主夜叉走到世尊那里,对世尊
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
尊走了进去。第二次,林主夜叉又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
“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三次,林主夜叉仍对世尊说道:“出来,沙
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进去,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进去。第四次,
林主夜叉还是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朋友,我不出来了。你想干什么就干吧!”“沙门
啊!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我将捣毁你的思想,撕碎你的心,提起你的双脚,把你
扔到恒河对岸去。”“朋友啊!在这神界、魔界和梵界,在这婆罗门、沙门、神和人中间,我还没遇见
谁能捣毁我的思想,撕碎我的心,提起我的双脚,把我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你想问什么就问
吧!?于是,林主夜叉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181 “在这世上,什么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遵行什么,带来幸福?什么味儿最美?什么是人们称
说的最好的生活?”

182 “在这世上,信仰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遵行正法,带来幸福;真理的味儿最美;智慧的生活
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的生活。”

183 “怎样渡过水流?怎样渡过海洋?怎样克服痛苦?怎样获得纯洁?”

184 “凭信仰渡过水流,凭勤勉渡过海洋,凭勇力克服痛苦,凭智慧获得纯洁。”

185 “怎样获得智慧?怎样获得财富?怎样获得声誉?怎样获得朋友?从这世到那世。怎样临终不悲
伤?”

186 “乐于聆听和信仰达到涅槃的阿罗汉法,勤勉努力,有见识,这样的人能获得智慧。

187 “行为正当,有耐心,有活力的人获得财富,凭真理获得声誉,凭施舍获得朋友。

188 “有信仰的持家者,具备四法:诚实、公正、坚定、慷慨,他从这世到那世,临终不悲伤。

189 “请去问问其他各位沙门、婆罗门:在这世上,是否有比诚实、自制、慷慨、忍耐更重要的美德?

190 “何必还要去问其他各位沙门、婆罗门呢?现在我已经懂得将来的利益。

8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91 “为了我的利益,佛陀来到森林居住,今天我已经懂得在何处施舍能获得大功果。

192 “我要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城到那城,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第十一章 胜经

193 或走,或站,或坐,或躺,蜷曲和伸展,这是身体的动作。

194 身体由骨和腱连接而成,粘上膜和肉,裹上皮,这样,身体的真相就看不见了。

195 身体里装满肠、胃、肝、膀胱、心、肺、肾和脾。

196 还有鼻涕、唾液、汗液、桨液、血液、润滑液、胆汁和脂肪。

197 从它的九窍中,经常有污秽流出:眼屎从眼中流出,耳屎从耳中流出。

198 鼻涕从鼻中流出,从口中有时吐出胆汁,有时吐出痰。汗液从身体排出。

199 它的头颅充满窟窿,里边装着脑子,傻瓜出于无知,才认为它是好东西。

200 身体一旦倒毙,浮肿发青,被扔在坟场,亲人们不再照看。

201 狗、豺、狐狸、蛆虫、乌鸦、兀鹰和其他生物都来吃它。

202 世上具有智慧的比丘听了佛陀的话,理解了身体,因为他看到了真相。

203 那个就象这个,这个就象那个;从里到外,抛弃对身体的渴望吧!

204 世上具有智慧的比丘摒弃欲望和贪求,获得永恒的宁静,达到坚定不移的涅槃境界。

205 具有双足的身体需要照看,它污秽不洁,气味难闻,充满各种腐臭,到处流淌液汁。

206 具有这样的身体,还要自以为了不起,蔑视他人,这种人只能是瞎子。

第十二章 牟尼 经

207 从亲昵中产生恐惧,从家室中产生污秽,不要亲昵,不要家室,这就是牟尼的看法。

208 铲除出生者,不让它成长,不让它再生,人们称道这位独来独往的牟尼:这位大仙看见宁静的
境界。

209 洞察根源,毁弃种子,摒除挚爱,这位牟尼看到出生和毁灭的终极,抛弃疑惑,不再归属哪一
类。

8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210 认识一切居处,不企望其中任何一处,这位牟尼不执着,不贪恋,无所渴求,因为他已到达彼
岸。

211 驾驭一切,洞悉一切,聪明睿智,无所沾染,摒弃一切,灭寂欲望而解脱,智者们称这样的人
为牟尼。

212 有智力、有德行、镇定自若,乐于修禅,有见识,不执着,不粗鲁,摒弃烦恼,智者们称这样的
人为牟尼。

213 独来独往,勤勉努力,任凭褒贬,就象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罗网,莲花不怕污水,他指引
别人,而不受别人指引,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4 犹如竖立在沐浴地的柱子,别人都说他寡言少语,他摒弃烦恼,调伏感官,智者们称这样的人
为牟尼。

215 思想坚定,犹如笔直的梭子;厌弃恶行,明辩是非,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6 控制自我,不作恶事;青年和中年时期都能克制自己,不生别人的气,也不惹别人生气,智者
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7 依靠别人布施生活,无论获得上等的,中等的或其他的饭团,既不赞扬,也不抱怨,智者们称
这样的人为牟尼。

218 四处游荡,戒绝淫欲,青年时期不执着任何地方,弃绝迷狂和懈怠,获得解脱,智者们称这样
的人为牟尼。

219 认识世界,洞悉至善,越过水流和海洋,斩断束缚,独立不羁,摆脱烦恼,智者们称这样的人
为牟尼。

220 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养育妻子,不自私,有德行,但不能控制自己不杀生;
而牟尼永远控制自己,保护众生。

221 正如长有顶冠的青颈鸟(孔雀)永远也达不到天鹅的飞行速度,在家人比不上隐居林中修禅的
比丘、牟尼。

《南传 小部 .经集》

第二品 小品

第一章 宝经

222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一切众生都快乐,让他们专心听讲。

8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223 一切众生啊!你们听着!对人类要仁慈,他们日夜贡献食物,所以,要尽心保护他们。

224 这个世界或另一个世界的财富,或天国的珍宝,都不能与如来相比,在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
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5 镇静安定的释迦牟尼达到灭寂,无欲和永恒,这种正法无与伦比。在正法中,能找到这种珍宝。
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6 无上的佛陀赞美纯洁。人们说那是不终止的禅定。这种禅定无与伦比。在正法中,能找到这种珍
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7 为贤者称颂的八补特伽罗(指上座部佛教修行的八个果位),他们是四对,是善逝的门徒,值
得施舍。向他们施舍将获得大功果。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8 他们摒弃爱欲,专心致志,遵行乔达摩的教诲,达到至高目的,进入永恒,享受寂静之乐。在
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9 犹如打入土中的因陀罗柱,四方来风吹不动,我称这样的人为贤者,他完全领悟了圣谛。在僧
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0 他们通晓智慧深邃者教诲的圣谛,即使漫不经心,也不再会有第八次再生。在僧团中,能找到
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1 为了获得真谛,他摒弃三法:灵魂说、疑惑和戒规礼仪。他摆脱四地狱,不可能犯六大罪。在僧
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2 倘若他的身、言或心犯了罪过,他不可能隐瞒,因为据说对于有见识的人,这是不可能的。在僧
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3 正如初夏树丛上鲜花盛开,他教诲通向涅槃的无上之法,使人受益。在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
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4 这位无上者知道无上物,给予无上物,带来无上物。这位无上士教诲无上之法。在佛陀那里,能
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5 旧业己铲除,新业不再生。他们心厌来生,毁弃种子,意志坚定,欲望无增,犹如一盏油灯。在
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6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佛陀致敬,但愿
获得幸福。

237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正法致敬,但愿
获得幸福。

238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僧团致敬,但愿

8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获得幸福。

第二章 荤腥经

239 “那些食用正当取得的娑摩迦,金古罗迦,支那迦(均是植物名)和叶果,根果,藤果的人,
他们不为了感官欲望而说谎。

240 “吃别人施舍的,精心制作的精美食品,吃稻米制作的食品,迦叶啊!这样的人吃荤腥。

241 “你说道‘荤腥对我不适宜。’梵天的亲属啊!而你又吃精心制作的鸟肉米饭,迦叶啊!我问个
问题,你说的荤腥是什么?”

242 “毁灭生命,杀,砍,捆,偷盗,说谎,行骗,欺诈,虚伪,与他人之妻同居,荤腥是这些。而
不是食肉。

243 “放纵爱欲,贪食美味,沾染污垢,信奉虚无,不公正,难顺应,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4 “粗暴,鲁莽,背后骂人,背叛朋友,冷酷,骄傲,吝啬,不肯向任何人施舍,荤腥是这些,
而不是食肉。

245 “恚怒,迷醉,固执,偏颇,欺诳,妒忌,吹牛,骄傲自大,与恶人交往,荤腥是这些,而不
是食肉。

246 “那些卑鄙的人在世上作恶,他们品行恶劣,负债累累,造谣诽谤,弄虚作假,荤腥是这些,
而不是食肉。

247 “那些人在世上对众生肆无忌惮,取人之物却又伤人之身,邪恶,残忍,粗暴,无礼,荤腥是
这些,而不是食肉。

248 “那些人贪婪,充满杀机,经常作恶,因此,他们死后走向黑暗,头朝下附入地狱。荤腥是这些,
而不是食肉。

249 “鱼肉,斋戒,裸体,削发,束发,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
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

250 “智者守护感官,控制感官,立足于正法,喜欢正直与温和。他摆脱束缚,抛却一切痛苦,不执
着所见所闻。”

251 “世尊(这里是指迦叶)就这样反复讲述这个道理,这位摆脱荤腥,无所执着,难以效仿的牟
尼用各种偈颂阐明这个道理,这位通晓颂诗者(指向迦叶问话的婆罗门)明白了这个道理。

252 “听了佛陀(这里是指迦叶)讲述的这些摆脱荤腥,排除痛苦的妙语,他谦恭地向如来(这里
是指迦叶)致敬,当场选择出家。

8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第三章 羞耻经

253 一个不知羞耻又蔑视羞耻的人说道:“我是朋友。”但他从不做力所能及的事。智者知道:“这
样的人不是我的朋友。”

254 尽对朋友说些无用的甜言蜜语,智者知道这种人是只说不做的。

255 热衷于找裂痕,挑差错的人不是朋友;与他相处就像儿子睡在母亲怀中,这样的人才是朋友,
不会受别人离间。

256 想要获得果实的人,肩负人生职责,勤奋努力,由此产生快乐和幸福,带来荣誉。

257 品尝了隐居和平静的美味,摆脱恐惧。涤除罪恶,进而品尝正法的美味。

第四章 大吉祥 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逝多林里。这天夜晚消逝时,有一位美丽的神灵
照亮整座逝多林,走到世尊那时,行礼问安,站在一旁。然后,这位神灵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258 “许多神和人思索吉祥。企求幸福,请你告诉我:什么是最高的吉祥?”

259 “不与愚者交往,而与智者交往,崇敬值得崇敬者,这是最高的吉祥。

260 “住在合适的地方,前生积有功德,正确理解自我,这是最高的吉祥。

261 “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262 “侍奉父母,爱护妻儿,做事有条不紊,这是最高的吉祥。

263 “施舍,依法生活,爱护亲属,行为无可指责,这是最高的吉祥。

264 “断绝罪恶,节制饮酒,努力遵行正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5 “恭敬,谦逊,知足,感恩,适时听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6 “忍耐,文雅,与沙门交往,适时讨论正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7 “苦行,梵行,洞悉圣谛,实现涅槃,这是最高的吉祥。

268 “思想不因接触世事而动摇,摆脱忧愁,不染尘垢,安稳宁静,这是最高的吉祥。

269 “做到这些的人,无论在哪儿都不可战胜,无论去哪里都安全,他们的吉祥是最高的。”

8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第五章 针毛夜 叉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住在迦耶城针毛夜叉地域的一个石榻上。那时,佉罗夜叉和针毛夜叉从世
尊附近经过。佉罗夜叉对针毛夜叉说道:“这是一个沙门。”针毛夜叉说道:“他不是真沙门,他是
假沙门。但我要弄清他到底是真沙门还是假沙门。”于是,针毛夜叉走向世尊。到了那里,他挨近世
尊的身体。世尊挪开身体。针毛夜叉对世尊说道:“沙门!你怕我呀?”世尊回答到:“不,我并不
怕你,朋友!不过接触你是个罪过。”针毛夜叉说道:“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我
将捣毁你的思想,撕碎你的心,提起你的双脚,把你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在这神界、魔界和
梵界,在这婆罗门、沙门、神和人中间,我还没遇见谁能捣毁我的思想,撕碎我的心,提起我的双脚,
把我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你想问什么就问吧!?于是,针毛夜叉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270 贪爱和忿怒从哪儿产生?厌恶、喜乐和恐惧从哪儿产生?思虑折磨着心,就像孩子折磨乌鸦。这
思虑从哪儿产生?”

271 “贪爱和忿怒从这儿产生。厌恶、喜乐和恐惧从这儿产生。思虑折磨着心,就像孩子折磨乌鸦。这
思虑也从这儿产生。

272 “它们产生于爱念,产生于自我,就像榕树的气根;它们各自依附爱欲,就像林中遍布的蔓藤。

273 “那些人知道它从哪儿产生,便把它铲除。你听着,夜叉!他们超过了难以越过的水流,越过了
过去未曾越过的水流,由此,他们不会再生。

第六章 法行经

274 人们说,即使对于从有家到无家的出家人,法行和梵行也是最高的理想。

275 如果他恶言脏语,像喜欢伤人的野兽,那么他的生活是邪恶的,他的污垢不断增长。

276 喜欢争论、愚昧痴迷的比丘,即使教他,他也不懂佛陀宣示的法门。

277 由于无知而伤害高尚的人,他不知道这是导向地狱之路的罪孽。

278 堕入恶道,从子宫到子宫,从黑暗到黑暗,这样的比丘死后必定走向痛苦。

279 正如积聚多年的粪坑,这样的有罪之人难以净化。

280 比丘们啊!你们要知道,这种人执着家庭、有罪恶的欲望、罪恶的思想、罪恶的品行。

281 让一切和谐协调,你们要避开这种人,扫除污秽,清除污垢。

282 你们要象剔除秕糠一样,剔除那些自称是沙门的假沙门,清除罪恶的欲望、罪恶品行。

283 让有见识的纯洁者与纯洁者生活在一起,和谐相处的智者将结束痛苦。

9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第七章 婆罗门 法经

如果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逝多林里。那时,[情-青+乔]萨罗国许多年迈、衰老、
高龄的富裕婆罗门来到世尊那里,与世尊友好地互相问候,愉快地互相交谈,然后坐在一旁。坐在
一旁后,这些富裕的婆罗门对世尊说道:“世尊乔达摩啊!从当今婆罗门身上能看到古代婆罗门的
风习吗?”“众婆罗门啊!从当今婆罗门身上看不到古代婆罗门的风习。”“那么,如果没给世尊
乔达摩添麻烦的话,请世尊乔达摩告诉我们古代婆罗门的风习。”世尊说道:“众婆罗门啊!请你
们用心听着,我将告诉你们。”“好吧,世尊!”这此富裕的婆罗门答应道。世尊便说道:

284 “古代仙人控制自我,修习苦行,摒弃五官享乐,按照自己的目的生活。

285 “那些婆罗门没有牲畜,没有金子,没有谷物,吟诵是他们的财富和谷物,他们守护这个梵宝。

286 “人们认为应该虔诚地为婆罗门准备好食物,并把准备好的食物放在门口。

287 “准备好各色衣服、床榻和居室,城内和国内的富人出来,向婆罗门致敬。

288 “那些婆罗门不可侵犯,不可战胜,受正法保护,无论出现在哪家门前,都不会遭到拒绝。

289 “那些婆罗门修习四十八年梵行,努力追求知识和善行。

290 “那些婆罗门不与其他种姓女子结婚,也不买妻子;他们婚后相亲相爱,和睦地共同生活。

291 “除了行经之末,那些婆罗门不在别时进行房事。

292 “他们称颂梵行、戒行、正直、温和、苦行、和善、仁慈和忍耐。

293 “他们中的最高者勤奋努力,即使在睡梦中,也不沾染房事。

294 “世上一些智者效仿他的品行,赞美梵行、戒行,忍耐。

295 “那些婆罗门乞求了大米、床榻、衣服和酥油,放在一起,准备祭祀。在举行祭祀时,他们不杀牛。

296 “正如父母兄弟或其他亲属,牛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们身上产生良药。

297 “牛提供食物,力量,美丽和幸福,他们懂得这个道理,因而不杀牛。

298 “那些婆罗门文雅,魁梧,俊美,享有声誉,热忱地履行他们的各种职责,只要他们生存在这
世界上,人类便繁荣幸福。

299 “但他们渐渐发生变化,因为他们看到国王享有荣华富贵,盛装的女子。

300 “套有高头大马的精致车辆,绚丽的华盖,精心间隔成室的宫殿和住宅。

9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01 “看见这个大人物牛群围绕,美女簇拥,那些婆罗门也贪图这种享受。

302 “于是,他们为此编了一些颂诗,到乌迦格国王那里,说道:‘你已拥有许多财富和谷物。祭祀
吧,为了大量的财富!祭祀吧,为了大量的财富!’

303 “于是这位车主国王在那些婆罗门指导下,顺利地举行马祭、人祭、掷棍祭和苏摩祭,举行完这
些祭祀,他赐给婆罗门财富:

304 “牛群、床榻、衣服、盛装的女子、套有高头大马的精致车辆、绚丽的华盖、

305 “精心间隔成室的舒适住宅,屋中装满各种谷物。国王赐给那些婆罗门这些财富。

306 “他们得到财富后,渴望积聚财富,他们充满渴望,贪婪增长,为此,他们又编了些颂诗,到
乌迦格国王那里,说道:

307 “‘对于人来说,牛的重要如同水、土地、金子、财产和谷物,因为牛是众生的必需品。祭祀吧,为
了大量的财富!祭祀吧,为了大量的财富!’”

308 “于是车主国王在那些婆罗门指导下,杀了数十万头牛作祭品。

309 “这些牛从未用角伤人,像羊羔一样驯顺,提供成罐的牛奶,国王却让人抓住牛角,用刀宰杀
它们。

310 “屠刀落在这些牛的身上时,天神,祖先,因陀罗,阿修罗,罗刹惊呼道:‘正法休矣!’

311 “从前只有三种弊病:愿望、饥饿和衰老,而今由于杀牛,出现了九十八种弊病。

312 “这种古老的非法施暴的行为从此出现,无辜的牛遭到宰杀,祭司们背离了正法。

313 “这种古老的卑劣行为受到智者谴责,人们看到这种行为,就谴责祭司。

314 “正法崩溃,首陀罗,吠舍四分五裂,刹帝利四分五裂,妻子不尊敬丈夫。

315 “刹帝利、婆罗门和其他人都受族姓保护。现在他们无视种姓说,而沉溺于爱欲之中”

听了这些话,这些富裕的婆罗门对世尊说道:“妙极了,乔达摩! 妙极了,乔达摩!正象一个人,
乔达摩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有眼者
能看到达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们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请世
尊接受我们为优婆塞,从今以后,我们将终生寻求庇护。

第八章 船经

316 人应该崇敬能从他那里学到正法的人,正如众神崇敬因陀罗。这种受崇敬、受欢迎、学识渊博的
人能晓喻正法。

9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17 一个坚定、勤奋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领会精义,铭记在心,依法行动,他便成为聪明睿智的
能人。

318 如果追随低能愚昧,不明事义而妒忌心重的人,他就不可能领悟正法,驱除疑惑,而只能走向
死亡。

319 正如一个落水者,他自己只能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中随波沉浮,怎么还能帮助别人渡过河去呢?

320 同样,一个人不明了正法,又不请教学问渊博的人,他自己都一窍不通,没有驱除疑惑,怎能
能教诲别人?

321 正职登上一条备有桨和舵的坚固的船,他技术高明,经验丰富,能载运其他许多人过河。

322 同样,一个精通知识,、自我完美、思想坚定的人,他能教会其他专心致志的人。

323 因此,应该与聪明睿智、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精通正法,明了事义,付之实施,便能获得幸
福。

第九章 戒行经

324 凭什么戒行,凭什么行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才能真正确立自己,达到至高目的?

325 他应该尊敬长者,不妒忌,懂得按时拜见老师,抓住机会讨论正法,专心聆听精妙言辞。

326 他应该按时拜见老师,驱除愚执,举止谦恭,记住事义、正法、自制和梵行,并付之实施。

327 他应该以正法为乐园,喜欢正法,坚守正法,精通正法,不散布玷污正法的言论,在至理妙言
指引下生活。

328 他应该抛弃嘲笑、噜嗦、悲叹、卑劣、欺骗、虚伪、抱怨、粗鲁、堕落和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

329 妙语是理解的精华,理解的知识是禅定的精华,一个粗疏懈怠的人,他的理解力和知识都不会
增长

330 那些人热爱圣贤宣示的正法,他们言语、思想和行为无与伦比,他们达到平静、温顺和禅定,获
得知识和理解力的精华。

第十章 起来经

331 起来!坐起来!睡觉有什么用?对那些被箭射中而受痛苦折磨的人,睡觉有什么用?

332 起来!坐起来!坚定地学习,求得平静,别让死神知道你懈怠,把你愚弄,落入他的掌中。

333 越过天神和世人都渴求和执着的贪欲,不要错过你的时机,因为错过时机的人在坠入地狱时不

9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胜悲哀。

334 懈怠是污垢,继续懈怠是污垢;应该通过勤奋努力和学习知识,拔出自己的箭。

第十一章 罗睺 罗经

335 “你是否因为与智者常住一起而轻视他? 你是否尊敬手持火把为人类照明者?

336 “我不因为与智者常住一起而轻视他,我始终尊敬手持火把为人类照明者。”

337 “愿你摒弃美丽迷人的五官享乐,虔诚地出家,结束痛苦。

338 “与品行高尚的人朋友交往,在僻远安静的地方隐居,节制饮食。

339 “不要贪图衣服、饮食、供养和住处,你就不会返回这世上。

340 “以戒律约束五种感官,思考身体,充满厌倦。

341 “避开美丽而伴有爱欲的形相,凝思静虑,转向丑陋的形相。

342 “不受外在形相干扰,抛弃骄傲的习性,通过认请骄傲,你将平静地生活。

世尊用这些偈颂反复教诲可尊敬的罗睺罗。

第十二章 文基 娑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阿罗维的阿迦罗婆寺,那时,尼俱陀迦波长老是可尊敬的文基娑的
老师,不久前在阿迦罗婆寺涅槃。可尊敬的文基娑独自隐居时,心里寻思道:“我的老师是涅槃了 ,
还是没有涅槃?”傍晚,可尊敬的文基娑离开隐居处,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致敬后,坐在一旁。坐
在一旁后,可尊敬的文基娑对世尊说道:“世尊啊!我独自隐居时,心里寻思道:‘我的老师是涅
槃了,还是没有涅槃!’”然后,可尊敬的文基娑从座位上起身,偏覆左肩,双手合十,对世尊念
偈颂道:

343 “我们要问智慧高超的老师:阿迦罗婆寺的这位比丘死了,他在这世驱除了疑虑,心境平静,
声名远被,人所共知。

344 “他的名字叫尼俱陀迦波,世尊啊,这是你的这位婆罗门起的名字,他一生尊敬你,渴望智慧 ,
精进努力,见识高明。

345 “洞悉一切的释迦啊!我们都希望知道这位佛徒,我们准备洗耳恭听,你至高无上,是我们的
老师。

346 “消除我们的疑虑!请说说这位佛徒,说说涅槃,大智者啊!请告诉我们,洞悉一切者啊,犹
如千眼天帝释告诉众神。

9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47 “在这世上,任何导致愚痴、带来无知、容纳疑惑的束缚,在如来面前都会消失,因为他是人中
慧眼。

348 “如果一个人不像风驱散云团那样驱散污染,那么,整个世界就会被黑暗笼罩,即使具有光辉
的人,也发不出光芒。

349 “智者带来光明,我认为你就是这样的智者,我们来到你这位敏锐的智者面前,请你当众讲述
迦波的情形吧!

350 “可爱的人,赶快发出可爱的言词吧,就像天鹅起飞时,发出圆润柔和的鸣叫,我们所有人将
专心聆听。

351 “我请完全摆脱生死、获得纯洁的人说法,因为普通人不能按自己心愿做事,而如来能按自己的
目的行事。

352 “你具有完美的智慧,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双手合十,致以最后的敬礼,智慧高超者啊!你
知道一切,请解除我们的疑虑。

354 “你洞悉圣谛,请解除我们的迷惑。你知道一切,无比勤奋的人啊!犹如夏天受天热折磨的人渴
望雨水,我渴望你的言词,请下知识之雨吧!

355 世尊说道:“他灭除了对这世上名色的贪欲,越过了长期潜伏的暗流,完全超脱了生死,五中
(指陪伴释迦牟尼修苦行的五位婆罗门)最优秀者。”世尊这样说道。

356 “听了你的言词,我很高兴,无上的仙人啊!我的问题确实没有落空,这位婆罗门没有欺骗我。

357 “他言行一致,是佛陀的弟子。他斩断了欺诈的死神张开的、结实的罗网。

358 “世尊啊!迦波看到了执着的原因,他确实越过了难以越过的死亡领域。”

第十三 章 正 确游行 经

359 “我要问你这位达到彼岸、坚定平静、聪明睿智的牟尼:一位离俗出家、抛弃爱欲的比丘,怎样在
世上正确游行?”

360 世尊回答到:“摒弃吉兆、凶兆、梦兆和命相,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1 “摒弃对人间和天上的欲乐的贪恋,越过存在,理解正法,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2 “摒弃毁谤、忿怒和悭吝,摒弃赞同和反对,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3 “抛弃爱憎、无所取、无所依,摆脱束缚,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4 “不从生存因素中寻找精华,排除他人指引,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9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65 “言语、思想和行动没有障碍,理解正法,追求涅槃境界,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6 “受人尊敬不骄傲,受人贬责不介意,受人施舍不迷醉,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7 “抛弃贪欲和存在,远离宰割和捆绑,消除疑虑,没有烦恼,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8 “知道自己适宜什么,不伤害世上任何人,如实理解正法,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69 “没有任何偏执,根除邪恶,摒弃欲望,无所贪求,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70 “灭寂烦恼,摒弃骄傲,越过一切贪欲之路,控制自我,平静坚定,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
地游行。

371 “有信仰,有学问,看到解脱之路,不追随外道宗派,铲除贪婪,忿怒和忌恨,这样的比丘将
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72 “纯洁,胜利,排除障碍,掌握正法,达到彼岸,摆脱欲望,精通断绝诸行的学问,这样的比
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373 “超越过去和未来的劫波,智慧无比纯洁,摆脱一切生存因素,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
行。

374 “知道涅槃之路,理解正法,明了通过灭寂一切执着而解除烦恼,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
游行。

375 “ 世尊啊!确实是这样,以这种方式生活,控制自我,摆脱一切束缚,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
确地游行。”

第十四章 如法 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逝多林里,那时,有位名叫如法的优婆塞带着五百
优婆塞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行礼,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后,如法优婆塞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376 “大智者乔达摩啊!我问你:离家的出家人或在家的优婆塞,怎样行事才能成为好佛徒?

377 “因为你知道人界和神界的行动和归宿;你洞悉妙义,无与伦比,人们称你为无上佛陀。

378 “你掌握一切知识,阐明正法,怜悯众生;你排除障碍,洞察一切,纯洁无暇,照亮整个世界。

379 “名叫蔼罗筏驽的象王听说你是胜者,来到你身旁,与你商讨;听说你说:‘善哉’后,它喜
气洋洋离去。

380 “吠舍婆那俱毗罗大王也来请教正法,智者啊!经他询问,你讲述正法,他听后,也喜气洋洋。

381 “那些能言善辩的外道,无论是正命外道(指宿命派),露形外道(指苦行派),他们的智慧

9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都超不过你,就像一个站立不动的人超不过快步行走的人。

382 “那些能言善辩的婆罗门,甚至是年长的婆罗门,还有被认为是论师的婆罗门,他们全都受益
于你。

383 “世尊啊!我们全都渴望聆听你阐述的精妙幸福的正法。无上的佛陀啊,我们向你求教,请你告
诉我们吧!

384 “让所有的比丘和优婆塞都坐下聆听,让他们聆听无垢者领会的正法,犹如众神聆听婆娑婆的
妙言。”

385 “听着,比丘们!我告诉你们排除障碍的正法。你们要修持它,让寻求真谛的有识之士遵行适合
出家人的生活方式。

386 “比丘不应该非时游行,而应该适时去村庄乞食,因为欲望依附非时游行者,所以佛陀们不非
时游行。

387 “色、声、味、香、触使人迷醉,应该驱除对所有这些的贪恋,适时用早餐。

388 “比丘适时乞得食物后,回来独自静坐,凝虑深思,控制自我,不让思想外逸。

389 “如果与其他佛徒或比丘交谈,应该谈论精妙的正法,而不应该毁谤或责备他人。

390 “因为有些人放言攻讦,我们不称赞这些缺少智慧的人;因为他们放纵思想,欲望总是依附他
们。

391 “让聪明睿智的佛徒听取善逝教诲的正法,审慎地求取食物、住处、床椅和涤除衣服尘垢的水。

392 “因此,比丘犹如莲花上的水珠,不执着食物、住处、床椅和涤除衣服尘垢的水。

393 “我还要告诉你们优婆塞怎样行事才能成为好佛徒,因为完整的比丘之法,在家的优婆塞是达
不到的。

394 “不应该杀生,不应该指使他人杀生,不应该赞同他人杀生,不向一切生灵施暴,无论这些生
灵在这世上是强者,还是弱者。

395 “佛徒应该自觉悟戒绝在任何地方偷窃任何东西,也不指使他人偷窃,也不赞同他人偷窃,他
应该戒绝一切偷窃。

396 “智者应该避开非梵行生活,就像避开烧红的木炭;即使不能过梵行生活,也不应该占有他人
的妻子。

397 “在大庭广众或社交场合,不应该对人说谎,也不指使他人说谎,也不赞同他人说谎,他应该
戒绝一切谎言。

9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98 “热爱正法的优婆塞不应该饮酒,也不指使他人饮酒,也不赞同他人饮酒。他懂得:‘酒使人迷
醉’。

399 “因为愚人由于迷醉而犯罪,也使其他人懈怠,应该避开这种罪恶的渊薮,只有愚人才喜欢这
种迷醉痴妄。

400 “不杀生,不偷窃,不说谎,不饮酒,不淫欲,不非时夜食,

401 “不戴花环,不敷香膏,席地而睡,这就是摆脱痛苦的佛陀教诲的‘八戒’。

402 “在每半月的第十四、第十五和第八日,在波底诃利耶半月,虔诚地遵守全部八戒。

403 “守戒之后,在早上,智者应该虔诚地尽自己能力,向众比丘分送饮食,使众比丘高兴。

404 “依法侍奉父母,依法经商,优婆塞努力遵行此道,便会成为名叫‘自光’的天神。”

《南传 小部 .经集》

第三品 大品

第一章 出家经

405 我将赞美出家,正如明眼者出家,正如他经过考察,选择出家。

406 “看到在家生活是桎梏,是藏污纳垢之地,而出家生活自由清闲,他便出家了。

407 “出家后,他避开以身作恶,摒弃以言作恶,过洁净的生活。

408 充满妙相的佛陀前往王舍城,进入摩揭陀国的基利跋阇乞食。

409 频毗沙罗国王站在宫殿上看到了他,见他具有妙相,便说道:

410 “ 你们看,这个人俊美,魁梧,洁净,行为高尚,前视一寻(一寻指只有一把犁那么长的距
离)。

411 “他目不斜视,富有思想,不像出身低贱的人,让御使跑去探听一下,这位比丘去哪里?”

412 那些御使奉命尾随佛陀,心想:这位比丘去哪里?他住在哪里?

413 他善于控制自己,守护感官之门,聪明睿智、富有思想,他沿路乞食,很快装满了钵。

414 这位牟尼沿路乞得食物后,便出城回到般度婆山,他的住处在那里。

415 御使们见他进入住地,便耽在附近。一位御使回来,向国王报告道:

9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16 “大王啊!这位比丘坐在般度婆山东边,象一头老虎或公牛,像一头山洞里的狮子。

417 听了御使的话,这位刹帝利国王登上御车,匆忙赶往般度婆山。

418 这位刹帝利到达适宜车辆行驶的大道尽头,便下车徒步走向比丘那里。

419 国王坐下后,与比丘友好地互相问候寒喧。然后,国王说道:

420 “你年轻娇嫩,正值青春初期,具有漂亮肤色和魁梧身材,像是刹帝利出身。

421 “我将装备一支精良的军队,站在象队前赐给你财富,请享用吧!告诉我:你的出身。”

422 “国王啊!就在喜马拉雅山山麓,有个乡村部族,繁荣富强,属于[情-青+乔]萨罗国。

423 “部族名为太阳,我出身的家族名释迦。我离开这个家族出家,不再贪恋爱欲。

424 “看到爱欲的危险,我视出家为安全。我将精进努力;我乐于此道”

第二章 精进经

425 我在尼连禅河边精进努力,意志坚定,专心修禅,为了获得解脱。

426 那摩支来到我那里,说着怜悯的话语:“你消瘦羸弱,气色不好,死亡已经临近。

427 “你死亡的可能有一千分,话命的希望只有一分,您活命吧!还是活命更好,你可以做种种好
事。

428 “通过梵行生活,通过供奉祭火,你已经积累了许多功德,何必还要这样精进努力呢?

429 “精进努力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难以通过,难以成功。”摩罗站在佛陀身旁,说着这些偈颂。

430 摩罗说了这些话,世尊回答道:“你这懒惰的亲友!罪恶者!你来这里干什么?”

431 “我不需要哪怕一丁点儿的功德,摩罗可以去跟那些需要功德的人说这些话。

432 “我有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力量和智慧,我如此精进努力,你还问我什么活命不活命呢?

433 “既然风能吹干河水,那么当我精进努力时,它怎么不会吹干我的血液呢?

434 “血液干涸时,胆汗和粘液也干涸;肌肉消耗时,心更平静,我的意念、智慧和禅定更坚定。

435 “我这样生活着,虽然体验到最强烈的感受,但我的心不渴求爱欲。请看看这个人的纯洁性。

436 “爱欲是你的第一支军队,第二支叫做忧恼,第三支是饥渴,第四支叫做贪欲。

9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37 “第五支是昏沉,第六支叫做怯懦,第七支是疑惑,第八是虚伪自私。

438 “靠不当手段获得利益、荣誉、崇敬和名声;吹嘘自己,贬低别人。

439 “那摩支啊,这就是你这个黑家伙赖以进攻的军队,懦夫不能战胜它而获得幸福。

440 “我拿蒙阇草(指佛陀牢固摄护心念不为外境所转);可怜啊,活在这世上。我宁可死于战斗,
也不愿屈辱求生。

441 “那些执着现世的沙门和婆罗门没有看到,也不知道有德之人所走的路。

442 “看到摩罗乘坐大象,统率全军,我上前应战;他不可能把我从这地方赶走。

443 “人界、神界都征服不了你的军队,我将用智慧粉碎它,就像用石头击碎未经焙烧的泥罐。

444 “我将控制思想,集中意念,从一个王国到另一个王国,教诲许多弟子。

445 “他们勤奋努力,按照我这个摆脱爱欲的人的教诲行事,走到哪里都不悲哀。

446 “我亦步亦趋跟随世尊七年,在这个富有思想的佛陀身上找不到任何机会。

447 “就像乌鸦盘旋在色如肥肉的石头附近,心想:我们在这里找到软食,或许是美味。

448 “乌鸦没有得到美味的肥肉,只能从那里飞走,正像乌鸦飞近石头又失望地离去,我们也将离
开乔达摩。”

449 于是,满怀悲哀,琵琶从腋下失落,这邪恶的夜叉从那里消失。

第三章 妙语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逝多林中。世尊说道:“比丘们啊!具有四种特点的言语是妙
语,不是恶语,智者听来没有错误,无可指责。”“哪四种特点?”世尊说道:“比丘们啊!比丘
说妙语,不说恶语;说合法之语,不说非法之语;说动听之语,不说难听之语;说真实之语,不说
虚妄之语。比丘们啊!具有这四种特点的言语是妙语,不是恶语,智者听来没有错误,无可指责。”
善逝这样说道,然后这位老师又说道:

450 “善人道:说妙语这是第一;说合法之语,不说非法之语,这是第二;说动听之语,不说难听
之语,这是第三;说真实之语,不说虚妄之语,这是第四。”

然后,可尊敬的文基娑从座位上起身,偏覆左肩,双手合十,向世尊说道:“善逝,我有点想法。
”世尊说道:“文基娑,说说你的想法。”于是,可尊敬的文基娑站在世尊面前 ,用合适的偈颂赞
美道:

451 “应该说这样的话,它既不折磨自己,也不伤害他人,那就是妙语。

10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52 “应该说动听的话,令人高兴,不带来罪恶,应该说别人听来悦耳的话。

453 “真实是不朽的,正法是永恒的,人们说:善人恪守真实、利益和正法。

454 “佛陀说的话令人宁静,导向涅槃,结束痛苦。这样的话确实至高无上。

第四章 孙陀利 迦婆罗德 婆阇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情-青+乔]萨罗逊陀利迦河岸。那时,有位名叫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
的婆罗门正在逊陀利迦河岸向火供奉祭品,举行火祭。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的婆罗门正在逊陀利迦
河岸向火供奉祭品,举行火祭完毕后,从座位上起身,环顾四周,心想:“谁来享用这余下的祭品 ?
”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看到世尊坐在不远处的树根旁,从头到脚披盖着。于是,他左手拿着
剩下的祭品,右手提着水罐,来到世尊那里。听到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的脚步声,世尊露出
头来。而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心想:“这个人是削了发的,他是个削发者。”他想返转去。但
是,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转而又想:“在这世上,也有一些婆罗门是削了发的,我还是去问
问他的出吧!”于是,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走向世尊。到了那里,对世尊说道:“你是什么
种姓?”世尊用偈颂回答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

455 “我不是婆罗门,不是王子,也不是吠舍,什么也不是。看透了俗人的门第出身,我这个智者一
无所有,在这世上游行。

456 “身穿袈裟衣,离开家庭,四处游行,剃去头发,心境平静,不与世人交往。婆罗门啊,你询问
我的种姓出身是不合适的。”

457 “婆罗门与婆罗门相遇时,总要问:你是婆罗门吗?”“如果你说你是婆罗门,说我不是婆罗
门,好我要问你三音步,二十四音节的萨维蒂韵律。”

458 “为什么这世上的仙人、刹帝利、婆罗门都要祭供天神?”“我说,谁在祭祀时,精通知识、达到
终极的人获得他的祭品,那么,他的祭供会有成效。”

459 婆罗门说道:“确实,这个祭供会有成效,因为我们见到你这样精通知识的人。如果没有见到
你这样的人,别的人便会享用祭品。”

460 “因此,你来这里是有所求的,婆罗门啊,你提问吧!你或许能在这里找到一位平静、无恨、无
恼、无欲的智者。”

461 “我喜欢祭祀,乔达摩啊!我愿意举行祭祀,但我不理解祭祀。你教教我吧!告诉我在什么情况
下祭供,才有成效?”“那么,婆罗门啊!你听着,我来教你此法。”

462 “不问出身,但问品行,正如火从木头中产生,一个坚定的牟尼即使出身微贱,也能成为有廉
耻感的高贵者。

463 “诚实,忍耐,精通知识,恪守梵行,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
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10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64 “抛弃爱欲,出家游行,控制自我,像梭子一样正直,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应该在
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5 “摒弃贪欲,调伏感官,像月亮摆脱罗睺的控制,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
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6 “在这世上游行,无所执着,富有思想,摒弃自私,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
适当的时刻祭品赐给这样的人。

467 “抛弃爱欲,超越一切,理解生死的终极,像清凉的湖水那样平静,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68 “接近正直者,远离虚伪者,智慧无边,不受今世或彼世的玷污,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69 “不虚妄,不骄傲,不贪婪,不自私,不渴求,摒弃忿怒,心境平静,清除悲哀的污染,这样
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0“驱除思想的执着,没有任何财物,在今世或彼世无所贪求,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1“凝思静虑,越过水流,洞悉正法,灭寂烦恼,持有最后的身体,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2“生存的烦恼和粗鲁的言语都被灭除,不复存在;精通知识,在一切方面都获得解脱,这样的如
来值得享用祭品。

473 “束缚被摆脱,不复存在;在骄傲者中间不骄傲;理解痛苦及其领域和内容,这样的如来值得
享用祭品。

474 “不追逐欲望,善于辨别,摆脱他人的观点,不依赖任何感觉对象,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5 “通过理解,各种事物被灭除,不复存在;平静,摒弃贪求,获得解脱,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
祭品。

476 “洞悉束缚的产生和毁灭,避开一切贪欲之路,纯洁、无过失、无污垢、无瑕疵,这样的如来值得
享用祭品。

477 “不考虑自己,凝思静虑,正直坚定,无欲望,无障碍,无疑虑,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8 “没有任何内在的痴迷,洞察一切事物,持有最后的身体,达到最高的智慧和无上的幸福,以
至能净化夜叉,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

479 “让我的祭品成为真正的祭品吧!因为我遇上了这样一位精通知识的人,梵天已经亲证。请世尊
接受我的祭品吧!请世尊享用我的祭品吧!”

480 “由吟诵偈颂而得到的食物,我是不能吃的,婆罗门啊!那样做,对智者是不合正法的的。佛陀
们拒受由吟诵偈颂而得到的食物,婆罗门啊!只要正法存在,这就是一条准则。

10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81 “对于灭寂烦恼、摒弃恶习,获得圆满的大仙,你应该提供另一种食物和饮料,因为这是渴求功
德得的福地。”

482 “好极了,世尊!听了你的教诲,我懂得在祭品祀时应该找怎样的人享用我的布施。”

483“摆脱争执,思想平静,摒弃爱欲,驱除懒惰,

484“教诲受束缚的人,懂得生与死,这样的品行完美的牟尼在祭祀的时候应该来到,

485 “你应该驱除傲慢,双手合十,向他致敬,供奉他的食物和饮料,这样的布施会有成就。”

486 “佛陀你值得享用祭品,你是最高的功德之地,全世界的供奉对象。向你布施会带来大功果。”

然后,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对世尊说道:“妙极了!妙极了!乔达摩!正象一个人,乔达摩
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有眼者能看到
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我要在世尊乔达
摩面前出家,我要得到具足戒。”于是,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婆罗门果真在世尊面前出了家,果真
得到了具足戒。在得到具足戒之后不久,可尊敬的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独自过隐居生活,凝思静虑 ,
精进努力,不久,便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世亲证和达到梵行的最高理想。正是为此目的,善男子
们才正确地离家出家。他感到自己已经灭寂生存,完成梵行,做了该做的事,在这世上再无别事,
这样,可尊敬的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成为了又一个阿罗汉。

第五章 摩伽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王舍城鹫峰山,青年摩伽来到世尊那里。到了那里,与世尊互致问候。
问候之后,又互相寒暄,然后,青年摩伽坐在一旁。坐在一旁之后,他对世尊说道:“世尊啊!我
是个慷慨大度的施主,乐于施舍。我合法地寻求财富,在合法地获得财富后,我把它们施舍给一个
人,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六个人,七个人,八个人,九个人,十个人,二十个人,
三十个人,四十个人,五十个人,一百个人,乃至更多的人,乔达摩啊!我这样的施舍,这样的祭
祀,会产生许多功德吧!”世尊说道:“确实,年轻人啊!你这样的施舍,这样的祭祀,会产生许
多功德的。年轻人啊!一个慷慨大度的施主,合法地寻求财富,在合法地获得财富后,把它们施舍
给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六个人,七个人,八个人,九个人,十个人,二十
个人,三十个人,四十个人,五十个人,一百个人,乃至更多的人,会洋生大功德的。”于是,青
年摩伽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487 “请问身著袈裟、出家游行、仁慈的乔达摩: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
举行祭祀,向世上其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这样供奉的祭品给谁带来纯洁?”

488 世尊说道:“摩伽啊,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世上其
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由于施舍值得施舍的人,这样的人会获得成功。”

489 青年摩伽说道:“我就是这样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
世上其他人施舍食物和饮料。世尊啊,请告诉我:什么人值得施舍?”

10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490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在这世上游
行,无所执着,无所占有,完美,自制。

491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斩断一切束
缚和桎梏,自制,超脱,无烦恼,无贪求。

492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摆脱一切束
缚,自制,超脱,无烦恼,无贪求。

493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摆脱贪欲,
忿怒和痴迷,灭寂烦恼,恪守梵行。

494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不虚妄,不
骄傲,不贪婪,不自私,不渴求。

495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不沉溺贪欲 ,
越过水流,无私地游荡。

496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不贪求世上
的一切,也不贪求今世或彼世的生死存亡。

497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摒弃爱欲,
出家游行,控制自我,像梭子一样正直。

498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驱除贪欲,
调伏感官,像月亮摆脱罗睺的控制。

499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完全平静,
排除贪欲,消除忿怒,离开这世后,毫无踪迹。

500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彻底摆脱生
死,完全消除疑虑。

501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在世上游行 ,
以自我为灯,无所占有,在一切方面都获得解脱。

502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真正懂得这
是最后一次,不再转生。

503 “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他们精通知识,
喜欢修禅,富有思想,达到最高智慧,庇护众生。”

504 “确实,我的问题没有落空,世尊啊!你告诉了我什么人值得施舍,因为在这世上,你真正知
道这个事情,懂得这个法则。”

10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505 青年摩伽说道:“一位乐于施舍的在家施主,企求功德,渴望功德,举行祭祀,向世上其他人
施舍食物和饮料,世尊啊,请告诉我怎样祭祀才以能取得功果?”

506 世尊说道:“摩伽啊,你祭祀吧!在祭祀时,始终保持思想纯净;祭祀者所依赖的是施舍;坚
持这样做,便能消除过失。

507 “驱除贪欲,消除仇恨,使仁慈之心广大无边;日日夜夜精进努力,使仁慈之心遍布四面八方。

508 “谁获得纯洁、解脱和觉醒?凭什么,一个人能自己达到梵界?我不知道。牟尼啊!我问你,请
告诉我!我今天见到世尊,梵天已经亲证,因为对我们来说,你确实与梵天相同。光辉的人啊!怎
样才能进入梵界?”

509 世尊说道:“摩伽啊!我说一个人成功地举行三重祭祀 (指祭品、祭祀者和受祭品者三者都符合


祭祀要求),这样的人由于施舍值得施舍的人,便会达到目的。因此,乐于施舍的人正确地举行祭祀,
便能进入梵界。”

青年摩伽听后,便对世尊说道:“妙极了,乔达摩!妙极了,乔达摩!正象一个人,乔达摩啊!扶
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些有眼者能看到东西,
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请世尊乔达摩接受我为
优婆塞,从今以后,我将终生寻求庇护。”

第六章 娑毗耶 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那时,有位前生与娑毗耶游方僧有血缘关系的神
灵对娑毗耶提出一些问题,并说道:“娑毗耶啊!哪个沙门或婆罗门能解答这些问题,你就在他身
边过梵行生活。”娑毗耶游方僧从神灵那儿得知这些问题后,他前往沙门、婆罗门那里。这些沙门、婆
罗门都是有团体,有信徒,闻名的教派寻师,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例如富兰那迦叶 、
末伽黎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旃延、珊阇夜毗罗胝子和尼犍陀若提子。婆毗耶游方僧
向他们提出这些问题。他们都不能解答娑毗耶游方僧提出的问题。于是,娑毗耶游方僧心想:“这些
沙门、婆罗门都是有团体,有信徒,闻名的教派导师,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例如富
兰那迦叶、末伽黎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旃延、珊阇夜毗罗胝子和尼犍陀若提子。他们
都不能解答我的问题。由于不能解答而恼羞成怒,反问我问题。现在,,我还是回到世俗去享受感官
快乐。转而,娑毗耶游方僧又想:”沙门乔达摩有团体,有信徒,是闻名的教派导师,著名的教派
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我现在还是到沙门乔达摩那里去问这些问题吧!”接着,娑毗耶游方僧又想:
“那些沙门、婆罗门年迈,高龄,衰老,是早己出家的长老,有团体,有信徒,是闻名的教派导师 ,
著名的教派创建者。受到众人敬仰。例如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旃
延、珊阇夜毗罗胝子和尼犍陀若提子。他们都不能解答我的问题。由于不能解答而恼羞成怒,反问我
问题。那么,沙门乔达摩能解答我问的这些问题吗?因为沙门乔达摩年轻,新近出家。”转而,娑毗
耶游方僧又想:“不能因为沙门年轻便轻视他;即使沙门年轻,也有伟大的潜力和威严。现在我还
是到沙门乔达摩那里去问他这些问题。”于是,娑毗耶游方僧前往王舍城。他一路行乞,渐渐到达王
舍城迦兰陀竹林。他来到世尊那里,与世尊互相问候。问候之后,互相寒喧。寒暄之后,他从在一旁。
坐在一旁后,娑毗耶游方僧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510 “我怀着惶惑和疑问而来,我渴望询问一些问题,请你回答我询问的问题,正确地解答这些问

10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题。”

511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你远道而来,渴望询问一些问题。我会回答你询问的问题,正确地解
答这些问题。

512 “娑毗耶啊,你问吧!你心里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吧!我会为你作出解答。”

于是,娑毗耶游方僧心想:“奇妙啊。真奇妙!我在其他的沙门、婆罗门中都没有得到机会,乔达摩
沙门却给了我。”他欢喜满怀,兴高彩烈,向世尊提问:

513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比丘?怎样才被称作仁慈者?怎样才被称作自制者?怎样才被称作佛陀 ?
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14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沿着自己铺设的路,达到涅槃,消除疑惑,摒弃生死存亡,达到圆满,
灭寂再生,这样的人是比丘。

515 “超然一切,富有思想,在一切世上不伤害任何生灵,这沙门越过水流,没有烦恼,不傲慢。这
样的人是仁慈者。

516 “在一切世上,控制自己外部和内部的感官,洞悉这世和彼世,等待时间 (指舍弃色身进入无余


涅槃),这样的人是自制者。

517 “明察一切劫波和生死轮回,涤除尘垢,没有污点,纯洁,灭寂再生,人们称这样的人为佛陀。

娑毗耶游方们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世尊提问:

518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婆罗门?怎样才被称作沙门,怎样才被称作洁净者?怎样才被称作无罪
者?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19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摒弃一切罪恶,去除污垢,凝思静虑,控制自我,超越轮回,达到圆
满,毫无执着,这样的人被称作婆罗门。

520 “平静,摒弃善恶,涤除尘垢,懂得今世和彼世,超脱生和死。这样的人被称作沙门。

521 “在一切世上,涤除内部和外部的一切罪恶;在隶属于劫波的神界和人界,不进入劫波,人们
称这样的人为洁净者。

522 “在这世上不犯任何罪恶,摒一切束缚和桎梏,没有任何执着,获得解脱,这样的人被称作无
罪者。”

娑毗耶游方僧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世尊提问:

523 “佛陀们称什么人为战胜领域者?怎样才被称作通达者?怎样才被称作智者?怎样才被称作牟
尼?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10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524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洞察神、人和梵的所有领域,彻底摆脱一切领域的束缚,这样的人被
称作战胜领域者。

525 “洞察神、人和梵的所有宝藏,彻底摆脱一切宝藏的束缚,这样的人被称作通达者。

526 “洞察内部和外部的感觉,智慧纯净,超脱善恶,这样的人被称作智者。

527 “洞察内部和外部的善恶,受到神和人崇敬,越过束缚的罗网,这样的人是牟尼。”

娑毗耶游方们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世尊提问:

528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精通知识者?怎样才被称作觉察者?怎样才被称作精进者?怎样才被称
作优秀者?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29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洞悉沙门、婆罗门的所有知识,摆脱对一切知识的贪求,超越一切知
识,这样的人是精通知识者。

530 “觉察虚妄的名色是内部和外部的贪欲之根,彻底摆脱一切贪欲的束缚,这样的人被称作觉察
者。

531 “厌弃世上一切罪恶,越过地狱之苦,勤奋努力,坚持不懈,这样的人被称作为精进者。

532 “根除内部和外部的一切束缚,彻底摆脱一切束缚和桎梏,这样的人被称作优秀者。

娑毗耶游方们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继续向民尊提问:

533 “一个人怎样才被称作有学问者?怎样才被称作高贵者?怎样才被称作善行者?怎样才被称作
游方僧?我问你,世尊啊,请你解答。”

534 世尊说道:“娑毗耶啊!闻听一切正法,理解世上一切正确和错误,驾驭一切,没有疑惑,获
得解脱,没有任何烦恼,人们称这样的人为有学问者。

535 “铲除烦恼和欲望,聪明睿智,不再投胎,摆脱三名想(指色想,嗔想,异想)泥淖,不再进
入劫波,人们称这样的人为高贵者。

536 “在这世的善行中达到至高的目的,通达,一贯懂得正法,没有任何执着,获得解脱,没有仇
恨,这样的人是善行者

537 “从上面,下面,平面和中间,摒弃带来痛苦的行为,理智地生活,灭除虚妄、骄傲、贪欲、忿怒
和名色,人们称这种达到至高目的的人为游方僧。”

娑毗耶游方们赞赏世尊的话,欢喜满怀,兴高采烈。他从座位上起身,偏覆左肩,双手合十,向世
尊致敬,用合适的偈颂当面赞美世尊:

10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538 “大智者啊!你克服了六十三种依据名想和词汇概念的沙门观点,你越过了水流。

539 “你达到尽头,越过痛苦,你是阿罗汉,三藐三佛陀,我认为你已灭寂烦恼。你有光辉,有思想,
充满智慧。消灭痛苦的人啊!你使我越过水流。

540 “你知道我的惶惑,你使我越过各种疑问。向你致敬,牟尼啊!在智慧之路上,你已达到至高的
目的。你毫无障碍,太阳的亲属啊!你是仁慈者。

541 “你解答了我先前的疑问,明眼者啊!你确实是牟尼,正等觉,完全没有障碍。

542 “你驱除和毁灭一切烦恼;你平静,自制,坚定,诚实。

543 “你是龙中之龙,大英雄。你说话时,所有的那罗陀和波跋多天神都高兴喜欢。

544 “高尚的人啊!向你致敬!卓越的人啊,向你致敬!在神界和人界,你无与伦比。

545 “你是佛陀,导师,降服摩罗的牟尼,你斩断偏执,越过并使人越过生存。

546 “你超越生存因素,铲除烦恼,你是狮子,无所执着,没有疑惧和惊恐。

547 “正如美丽的莲花不沾水,你也不沾善恶,英雄啊!伸出你的双脚,娑毗耶向导师行礼。”

于是娑毗耶游方僧以头触世尊的双脚,向世尊说道:““妙极了,乔达摩!妙极了,乔达摩!正象
一个人,乔达摩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
些有眼者能看到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
我要在世尊乔达摩面前出家,我能受具足戒吗?”世尊说道:“娑毗耶啊!按照佛教戒律,过去属
于外道的人想要出家,想要受具足戒,必须等候四个月,四个月以后,由思想坚定的诸比丘为他举
行出家和受戒仪戒,使他成为比丘。在这件事上,我也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娑毗耶说道:“世
尊,如果按照佛教戒律,过去属于外道的人想要出家,想要受具足戒,必须等候四个月,四个月以
后,由思想坚定的诸比丘为他举行出家和受戒仪戒,使他成为比丘。那么,我将等候四年,四年后 ,
由思想坚定的诸比丘为我举行出家和受戒仪戒,使我成为比丘。”于是,娑毗耶游僧果真在世尊面
前出了家,果真得到了具足戒。在得到具足戒之后不久,可尊敬的娑毗耶独自过隐居生活,凝思静
虑,精进努力,不久,便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世亲证和达到梵行的最高理想,正是为此目的,善
男子们才正确地离家出家。他感到自己已经灭寂生存,完成梵行,做了该做的事,在这世上再无别
事。这样,可尊敬的娑毗耶成为又一个阿罗汉。

第七章 赛罗经

如果我闻。从前,世尊曾经带着大僧团在安古多罗波国游行乞食,与一千二百五十比丘来到安古多
罗波国的名为阿波那的小镇。苦行者吉尼耶听说沙门乔达摩,释迦族之子,离开释迦族出家。带着大
僧团在安古多罗波国游行乞食,与一千二百五十比丘来到阿波那镇,到处传扬着对乔达摩的称赞:
这位世尊、阿罗汉、三藐三佛陀、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他自己洞察
和亲证之后,教诲神界,魔界,梵界中的沙门、婆罗门、神和人;他教诲的正法在开始、中间、结尾都
是美好的。内容充实,意味丰富;他教诲完美纯洁的梵行;见到这样的阿罗汉是幸运的。
于是,苦行者吉尼耶前往世尊那里,到了那里,与世尊互致问候。问候之后。互相寒暄。寒暄之后,

10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他坐在一旁。世尊说法,教诲坐在一旁的苦行者吉尼耶,使他高兴喜悦。苦行者吉尼耶听了世尊说法,
受到教诲,高兴喜悦,对世尊说道:“请乔达摩接受我的邀请,明天带着比丘僧团来吃饭。”世尊
听后,对苦行者吉尼耶说道:“吉尼耶啊!为比丘僧团是庞大的,有一千二百五十比丘,而你又是
忠于婆罗门的。”苦行者吉尼耶第二次对世尊说道:“乔达摩啊!尽管这是个庞大的比丘僧团,有
一千二百五十比丘,而我又是忠于婆罗门的,但还是请乔达摩您接受我的邀请,明天带着比丘僧团
来吃饭。”世尊第二次对苦行者吉尼耶说道:“吉尼耶啊!为比丘僧团是庞大的,有一千二百五十
比丘,而你又是忠于婆罗门的。”苦行者吉尼耶第三次对世尊说道:“乔达摩啊!尽管这是个庞大
的比丘僧团,有一千二百五十比丘,而我又是忠于婆罗门的,但还是请乔达摩您接受我的邀请,明
天带着比丘僧团来吃饭。”世尊以沉默表示同意。

苦行者吉尼耶知道世尊已经同意,便从座位起身,回到自己的净修林。到了那里,他召集朋友、同事、
亲戚和族人说道:”尊敬的朋友、同事、亲戚和族人,请听我说,沙门乔达摩接受我的邀请,明天带
着比丘僧团来吃饭,你们务必帮忙。”苦行者吉尼耶的朋友、同事、亲戚和族人回答道:“好吧,尊
者!”于是,有些人挖灶,有些人劈柴,,有些人在洗器皿,有些人安置水罐,有些人安排座位,
而苦行者吉尼耶则亲自支圆帐篷。

那时,有位名叫赛罗的婆罗门住在阿波那镇。他精通三吠陀、尼犍豆、礼仪学、文字学、语音学、历史传
说、吠陀读法、语法、顺世论和大人相,教三百青年念颂诗。那时,苦行者吉尼耶与赛罗婆罗门关系密
切。赛罗婆罗门带着三百青年徒步游行,来到吉尼耶苦行者的净修林。赛罗婆罗门看到苦行者吉尼耶
的净修林中,有些人挖灶,有些人在劈柴,有些人在洗器皿,有些人安置水罐,有些人安排座位,
而苦行者吉尼耶则亲自支圆帐篷。见此情形,赛罗婆罗门对苦行者吉尼耶说道:“尊敬的吉尼耶是
要娶媳妇还是要嫁女儿,或是准备举行大祭,或是摩揭陀国王频毗沙罗统帅应邀明天率军光临?”
“赛罗啊!我不是娶媳妇,不是嫁女儿,或是准备举行大祭,也不是摩揭陀国王频毗沙罗统帅应邀
明天率军光临,但我确实是在准备举行大祭。沙门乔达摩,释迦族之子,离开释迦族出家。带着大僧
团在安古多罗波国游行乞食,与一千二百五十比丘来到阿波那镇,到处传扬着对乔达摩的称赞:这
位世尊、阿罗汉、三藐三佛陀、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他接受了我的
邀请,明天带着比丘僧团来这里。”“你是说佛陀吗?吉尼耶!”“我是说佛陀。赛罗!”“你是说
佛陀吗?吉尼耶!”“我是说佛陀。赛罗!”于是,赛罗婆罗门说道:“佛陀这个词,在这世上是
不轻易说的。在我们的颂诗中,有三十二大人相,凡具备这些相记的大人物只有两种情况,别无其
他。如果他是在家人,则是一位国王,一位转轮王,一位依法统治的法王,征服四方,国泰民安,
拥有七宝。他的七宝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司库宝、将领宝。他有一千多个儿子。他们是气慨
非凡的英雄,能击溃外敌。他不是靠权杖,不是靠武器,而是靠正法征服和统治大海围绕的大地。如
果他离俗出家,则是一个阿罗汉,三藐三佛陀,排除了尘世的蔽障。吉尼耶啊!世尊乔达摩,这位
阿罗汉、三藐三佛陀现在住在哪里?”苦行者听后,举起右臂,对赛罗婆罗门说道:“赛罗婆罗门
啊!他就在那一排青林里。”于是,赛罗婆罗门带着三百青年前往世尊那里。赛罗婆罗门对青年们说
道:“你们来吧,轻轻挪步,因为这些世尊难以接近,就像独来独往的狮子。当我与沙门乔达摩谈
话时,你们不要随意打断,你们要等到我与世尊谈话结束。”

于是,赛罗婆罗门走到世尊那里。到了那里,与世尊互相问候。问候之后,互相寒喧。寒暄之后,他
坐在一旁。赛罗婆罗门坐在一旁后,在世尊身上寻找三十二大人相。赛罗婆罗门在世尊身上发现了几
乎全部三十二大人相,只除了两个。他对这两个大人相产生犹豫,怀疑,不满意,没把握--那是阴藏
隐秘和广长舌头。于是,世尊心想:“这位赛罗婆罗门看到了我的几乎全部三十二大人相,只除了
两个。他对这两个大人相产生犹豫,怀疑,不满意,没把握--那是隐藏隐秘和广长舌头。”于是,世
尊施展神通,让赛罗婆罗门看到了阴藏隐秘。然后,世尊伸出舌头,碰到左右两耳孔,又碰到上面
两鼻孔,直至用舌头复盖整个前额。于是,赛罗婆罗门心想:“沙门乔达摩确实具有完全的三十二

10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大人相,而不是部分的大人相。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佛陀?我听年迈衰老的婆罗门老师的老师说过 ,
那些阿罗汉,三藐三佛陀受到赞美,会显示自己。我最好是当着乔达摩的面,用合适的偈颂赞美他。
于是,赛罗婆罗门用合适的偈颂当面赞美世尊。

548 “世尊啊!你身躯完美,光彩熠熠,出身高贵,相貌动人,肤色金黄,牙齿洁白,精力旺盛。

549 “高贵出身者的标志,所有的大人相,在你身上一应俱全。

550 “你眼睛清澈,面庞漂亮,身材高大,威仪端庄。在沙门僧团中,像太阳一样发光。

551 “你这比丘相貌堂堂,肤色如金,具有这样的绝妙相貌,何必要做沙门呢?

552 “你配做国王,转轮王,御者之主,四方征服者,赡部果园之主。

553 “刹帝利和诸侯都归顺你,乔达摩啊!你应该作为王中之大王、人中之因陀罗、治理王国。”

554 世尊说道:“赛罗啊!我是国王,一位无与伦比的法王,我以法转轮不倒退。”

555 赛罗婆罗门说道:“乔达摩啊,你说:‘我以法转动这法轮。’你知道你是正等觉,无与伦比
的法王。

556 “谁是你的将领、弟子、传承人?谁将继续转动这法轮?”

557 世尊说道:“赛罗啊!我所转动的这无上法轮,在如来之后,由舍利弗继续转动。

558 “应该知道的我都知道,应该具备的我都具备了,应该抛弃的我都抛弃了,所以,我是佛陀,
婆罗门啊!

559 “消除对我的怀疑,婆罗门啊!相信我,见到正等觉一向是难得的。

560 “我就是在这世上一向难得出现的正等觉,婆罗门啊!我是无与伦比的医生。

561 “我是众生魁首,无与伦比,摩罗大军的降伏者;我征服了一切敌人,满怀喜悦,无所畏惧。”

562 “朋友们,听着!正如这位明眼者所说,他是医生,大英雄,像在林中的狮子发出吼声。

563 “见到这样一位无与伦比的众生魁首,摩罗大军的降伏者,谁会不高兴呢?即使出身低贱者也
是如此。

564 “愿意者跟随我,不愿意者请离开,我将在这里当着无上智者的面出家。”

565 “如果您喜欢三藐三佛陀的教诲,我们也将当着无上智者的面出家。”

566 这三百婆罗门双手合十,请求道:“世尊啊,我们愿在你的身边修习梵行。”

11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567 世尊说道:“赛罗啊!我精心教诲的梵行是现世的,直接的,对努力修习者来说,出家不会徒
劳无益。”

于是,赛罗婆罗门带着追随者们当着世尊的面出家受戒。而苦行者吉尼耶在夜晚过后,在自己的净
修林中,准备好上等的硬食与软食,让人去通知世尊吃饭:“乔达摩啊!到时间了,饭已经准备好
了。”于是,在清晨,世尊穿上衣服,带着钵和袈裟,来到苦行者吉尼耶的净修林。到了那里,与比
丘僧团一起按位就座。苦行者吉尼耶亲自用上等硬食和软食侍奉以佛陀为首的比丘僧团,使他们高
兴满意。当世尊吃完饭,手从钵上移开时,苦行者吉尼耶拿一个低座,坐在一旁。世尊向坐在一旁的
苦行者吉尼耶念颂了这些偈颂,使他高兴:

568 “祭祀中,以火祭为首;韵律中,以萨维蒂为首;凡人中,以国王为首;河流中,以大海为首。

569 “星宿中,以月亮为首;发光体中,以太阳为首;在渴求功德和举行祭祀的人中,以僧团为首。

世尊念了这些偈颂,使吉尼耶苦行者高兴后,从座位起身离去,而可尊敬的赛罗带着追随者们独自
隐居生活,凝思静虑,精进努力。不久,便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世亲证和达到梵行的最高理想。正
是为此目的,善男子们才正确地离家出家。他感到自己已经灭寂生存,完成梵行,做了该做的事,
在这世上再无别事。这样可尊敬的赛罗带着追随者们成了阿罗汉中的一员,然后,可尊敬的赛罗带
着追随者们前往世尊那里,到了那里,他偏覆左肩,双后合十,向世尊致敬,用偈颂向世尊说道:

570 “明眼者啊!八天前我们皈依你,世尊啊!第七天夜晚,我们按照你的教诲,调伏了自己。

571 “你是佛陀,你是导师,你是降伏魔罗的牟尼,你斩断烦恼,越过水流,也使人越过生存。

572 “你超越生存因素,铲除烦恼,你是狮子,无所执着,没有疑惧和惊恐。

573 “这三百比丘站在这里,双手合十,英雄啊!伸出你的双脚,让这些无罪者向导师行触足礼。”

第八章 箭经

574 在这世上,人生无归属,不可知,烦恼而短促,充满痛苦。

575 没有办法能使生者免于死;到了老年,便是死亡,就是众生的规律。

576 正如成熟的果子面临掉落的危险,出生的人始终面临死亡,这是众生的规律。

577 正如陶工制作的陶器,最终总要破碎,人生也是如此。

578 幼者和长者,愚者和智者,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和归宿都是死亡。

579 当他们在死神控制下,前往另一世界时,父亲救护不了儿子,亲人救护不了亲人。

580 请看,亲人嚎啕大哭,眼望着一个人、一个人被带走,就像牛进屠场。

11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581 人世就是这样,受衰老和死亡折磨,所以,智者懂得人世的规则,不再悲伤。

582 你不知道来路和去路,也看不见两者的尽头,悲伤也徒然。

583 愚者悲伤,只能伤害自己。如果悲伤有用,那么智者也会这样去做。

584 哭泣和忧伤不能使心境平静,只会加深痛苦,损害身体。

585 消瘦,憔悴,自己伤害自己,死者并不因此复活,悲伤徒劳无益。

586 为死者哀号恸哭,会陷入悲伤;摆脱不了悲伤,会陷入更深的痛苦。

587 请看另一些按其业死去的人,他们受死神控制,在这世上战战兢兢。

588 人们抱有种种想法,但实际并非如此,死别就是这样。请看,这是人世的规则。

589 一个人即使活上一百年,甚至更多年,最终也要与亲人分离,抛弃这世的生命。

590 因此,听取阿罗汉的话,排除悲伤,看到一个人死去时,便想:“我不会再见到他了。”

591 正如用水扑灭燃烧的房子,一位坚定、聪明、通达的智者能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儿驱散
棉絮。

592 一个为自己谋求幸福的人,应该拔掉自己的箭,自己的悲伤、欲望和忧虑。

593 拔掉了这箭,便无所执着,心境平静,超越一切忧伤,无忧无虑,达到解脱。

第九章 婆塞特 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愿望犁的愿望犁丛林。那时,许多著名的、富裕的婆罗门住在愿望犁,
诸如旃吉婆罗门,达罗佉婆罗门,波佉罗萨帝婆罗门,阇努索尼婆罗门,多提耶婆罗门和其他一些
著名的、富裕的婆罗门。那时,有两位青年婆塞特和婆罗德婆阇边走边谈这个问题:“一个人是怎么
成为婆罗门的?”婆罗德婆阇青年说:“他父母双方都是好出身,上溯七代血统纯洁,在种姓问题
上从未降格,无可指摘,这样他就是一个婆罗门。”而婆塞特青年说:“他具有德行和善行,这样 ,
他就是一个婆罗门。”婆罗德婆阇青年不能说服婆塞特青年;婆塞特青年也不能说服婆罗德婆阇青
年。
于是,婆塞特青年对婆罗德婆阇青年说道:“婆罗德婆阇啊,沙门乔达摩,释迦族之子,离开释迦
族出家,住在愿望犁的愿望犁丛林,到处传扬着对乔达摩的称赞:这位世尊、阿罗汉、三藐三佛陀、
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可敬的婆罗德婆阇啊!让我们到沙门乔达摩
那里去。到了那里,我们问沙门乔达摩这问题,他怎么回答,我们就怎么接受。”婆罗德婆阇青年对
婆塞特青年说道:“就这么办吧!”于是,婆塞特和婆罗德婆阇两位青年前往世尊那里。到了那里 ,
与世尊互相问候。问候之后,互相寒喧。寒暄之后,他俩坐在一旁。坐在一旁后,婆塞特青年用偈颂
对世尊说道:

594 “我们是公认的三吠陀学者,我是波佉罗萨的弟子,这位青年是达罗佉的弟子。

11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595 “我们精通三吠陀学者讲述的一切;我们是语法学家,精通吠陀读法,在吟诵方面,与老师不
相上下。

596 “乔达摩啊!在种姓问题上,我俩有分歧,婆罗德婆阇说一个人由于出身才成为婆罗门,而我
说由于行为。你知道这个问题,明眼者啊!

597 “我俩互相不能说服对方,前来向你请教,因为你以‘正等觉’闻名。

598 ”正象人们双手合十,向新月敬礼那样,在这世上,人们也向乔达摩敬礼。

599“我们请教世上的明眼者乔达摩:一个人成为婆罗门究竟是靠出身,还是靠行为?我们不知道,
请你告诉我们,让我们懂得何为婆罗门。”

600 世尊说道:“婆塞特啊!我将逐一地,如实地向你们解释生物的出身区分,因为它们的出身多
种多样。

601 “你们知道草和树,尽管它们自己不知道,出身形成它们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出身多种多样。

602 “你们知道蛆、蛾、蚂蚁,出身形成它们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出身多种多样。

603 “你们知道大大小小四足动物,出身形成它们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出身多种多样。

604 “你们知道爬行的蛇,出身形成它们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出身多种多样。

605 “你们知道水中游动的鱼,出身形成它们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出身多种多样。

606 “你们知道振翅飞行的鸟,出身形成它们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出身多种多样。

607 “在这些种类的生物中,由出身形成的特征多种多样,而在人类中,由出身形成的特处并不多
种多样。

608 “不是由于头发、头、耳朵、眼睛、嘴、鼻、嘴唇、眉毛,

609 “不是由于头颈、肩、腹、背、乳房、阴户、交媾,

610 “不是由于手、脚、手掌、指甲、小腿、大腿、肤色和声音而形成出身特征,像其他生物那样。

611 “人类不存在身体上的差异,人类中的区别由名称表示。

612 “人类中以养牛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农民,不是婆罗门。

613 “人类中以手艺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手艺人,不是婆罗门。

614 “人类中以经商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商人,不是婆罗门。

11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615 “人类中以侍候他人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仆人,不是婆罗门。

616 “人类中以偷盗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盗贼,不是婆罗门。

617 “人类中以射箭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士兵,不是婆罗门。

618 “人类中以祭祀为生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祭司,不是婆罗门。

619 “人类中以享受村庄和王国的人,婆塞特啊!你知道,这样的人是国王,不是婆罗门。

620 “我不根据出身或母系出身称一个人为婆罗门,他可以称作‘薄婆底’,可以富裕有钱,而我
称一无所有、毫无执着的人为婆罗门。

621 “斩断一切束缚,无所畏惧,超越执着,获得解脱,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2 “斩断束缚人的套索,皮索和绳索,铲除障碍,达到觉智,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3 “即使无辜,也能忍受责骂、鞭打和囚禁,以忍耐力作为自己的坚强阵容,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
门。

624 “不忿怒,有善行,有德行,不狂妄,自制,此生是最后一生,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5 “就像荷叶上的水珠,针尖上的芥末,他不沾染爱欲,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6 “他懂得在这世灭寂自己的痛苦,卸下重负,获得解脱,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7 “智慧深邃,聪明,明辨正路和邪路,达到至高目的,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8 “既不与在家人交往,也不与出家人交往,出家游荡,没有欲望,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29 “不对众生施暴,无论是弱者还是强者;不伤害,也不引起伤害,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0 “在乖违者中,他不乖违;在暴虐者中,他平静;在执着者中,他不执着;我称这样的人为婆
罗门。

631 “贪欲、仇恨、骄傲和欺妄都己消除,犹如芥末从尖上掉落,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2 “说话温和,有益和真实,不对任何人发脾气,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3 “在这世上,不拿任何不是给他的东西,无论是长的、短的、大的、小的、还是好的、坏的,我称这
样的人为婆罗门。

634 “对此世和彼世都不企求,毫无欲望,达到解脱,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11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635 “毫无执着,通过知识消除疑虑,进入永恒境界,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6 “克服善恶束缚。摆脱忧愁,涤除尘垢,纯洁无瑕,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7 “像月亮一样清澈,明净,纯洁无瑕,灭寂喜悦之情,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8 “越过难以越过的轮回泥潭,越过痴迷,到达彼岸,专心修禅,没有欲望,没有疑虑,没有执
着,获得解脱,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39 “在这世抛弃爱欲,离家成为出家人,灭寂爱欲的存在,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0 “在这世抛弃贪欲,离家成为出家人,灭寂贪欲的存在,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1 “摒弃人的束缚,克服神的束缚,摆脱一切束缚,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2 “摒弃欢喜和厌恶,镇静自若,排除生存因素,成为制服一切世界的英雄,我称这样的人为婆
罗门。

643 “通晓众生的消亡和再生,无所执着,成为善逝、佛陀,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4 “神、乾闼婆和人都不知道他的踪迹;他灭寂烦恼,成为阿罗汉,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5 “在过去、未来和现在,他一无所有,毫无执着,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6 “他是人中之公牛,贤者,英雄,大仙,胜利者,无欲者,纯洁者和觉醒者,我称这样的人为
婆罗门。

647 “他知道前生情况,目睹天国和地狱,于是灭寂再生,我称这样的人为婆罗门。

648 “在这世上,用作名字和族姓的只是名称,所有各处采用的都是名称。

649 “无知者的错误观点长期流行;无知者告诉我们:婆罗门由出身决定。

650 “婆罗门不由出身决定,非婆罗门也不由出身决定;婆罗门由行为决定,非婆罗门也由行为决
定。

651 “农民由行为决定,手艺人由行为决定,商人由行为决定,仆人由行为决定。

652 “盗贼由行为决定,士兵由行为决定,祭司由行为决定,国王由行为决定。

653 “智者洞悉因缘,懂得行为的果报,所以能如实地看待这种行为。

654 “由于行为,世界才存在;由于行为。人类才存在;众生受行为束缚,犹如转动的车轮受车闸束
缚。

11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655 “凭苦行,任梵行,凭自制,凭柔顺,一个人才成为婆罗门。这才是最好的婆罗门。

656 “他掌握三吠陀,平静,灭寂再生,婆塞特啊,你要知道,这是智者中的梵天和帝释天。”

婆塞特和婆罗德婆阇两位青年听了之后,对世尊说道:“妙极了,乔达摩!妙极了,乔达摩!正象
一个人,乔达摩啊!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油灯,让那
些有眼者能看到东西,世尊乔达摩以各种方式说法。我要皈依世尊乔达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
请世尊乔达摩接受我们为优婆塞。从今以后,我们将终生寻求庇护。

第十章 拘迦利 耶经

如果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逝多林中。那时,有位名叫拘迦利耶的比丘来到世尊
乔达摩那里,到了那里,向世尊行礼,坐在一旁。坐在一旁之后,拘迦利耶比丘对世尊说道:“世
尊啊!舍利弗和目犍连有邪念,他们陷入邪念的控制中。”世尊听后,对拘迦利耶比丘说道:“别
这么说,拘迦利耶!你要善意地对待舍利弗和目犍连;舍利弗和目犍连品行端正。”拘迦利耶比丘
第二次对世尊说道:“对我来说,世尊啊,你是虔诚的,可信的,然而舍利弗和目犍连有邪念,他
们陷入邪念的控制中。”世尊第二次拘迦利耶说道:“别这样说,拘迦利耶!别这样说,拘迦利耶 !
你要善意地对待舍利弗和目犍连;舍利弗和目犍连品行端正。”拘迦利耶比丘第三次对世尊说道:
“对我来说,世尊啊,你是虔诚的,可信的,然而舍利弗和目犍连有邪念,他们陷入邪念的控制中 。
”世尊第三次拘迦利耶说道:“别这样说,拘迦利耶!别这样说,拘迦利耶!你要善意地对待舍利
弗和目犍连;舍利弗和目犍连品行端正。”于是,拘迦利耶比丘从座位上起身,向世尊施右巡礼,
然后离去。
拘迦利耶比丘回去后不久,周身发出芥末粒般大的脓疱。然后,这些脓疱由芥末粒般变成菜豆般,
由菜豆般变成鹰嘴豆般,由鹰嘴豆般变成枣核般,由枣核般变成庵磨罗果般,由庵磨罗果般变成未
熟的贝罗婆果般,由未熟的贝罗婆罗果般就成比利果般。变成比利果般后,这些脓疱破裂,流出脓
和血。拘迦利耶比丘由于这个疾病而死去。拘迦利耶对舍利弗和目犍连怀有恶意,所以死后堕入莲花
地狱。

夜晚逝去时,光辉灿烂的梵天萨汉波提照亮整座逝多林,来到世尊那里。到了那里,向世尊行礼,
站在一旁。站在一旁之后,梵天萨汉波提对世尊说道:‘世尊啊!拘迦利耶比丘死了。世尊啊!拘迦
利耶比丘对舍利弗和目犍连怀有恶意,所以死后堕入莲花地狱。’梵天萨汉说了这话后,向世尊施
右巡礼,然后消失。

夜晚逝去后,世尊对众比丘说道:“众比丘啊!昨天夜晚逝去的时,光辉灿烂的梵天萨汉波提照亮
整座逝多林,来到世尊那里。到了那里,向世尊行礼,站在一旁。站在一旁之后,梵天萨汉波提对世
尊说道:‘世尊啊!拘迦利耶比丘死了。世尊啊!拘迦利耶比丘对舍利弗和目犍连怀有恶意,所以
死后堕入莲花地狱。’梵天萨汉说了这话后,向世尊施右巡礼消失。有个比丘听完后,对世尊说道:
“世尊啊!一个人在莲花地狱里要活多长时间啊?”“比丘啊,一个人在莲花地狱里生活的时间是
漫长的,不是用几年、几百年、几千年或几十万年能数清的。”“世尊啊,你能举个例子吗?”“能
的,比丘啊!”世尊说道:“例如,一辆 [情-青+乔]萨罗国大车装有二十斛芝麻,有个人每过一百
年取走一粒芝麻,那么,比丘啊,用这个办法,这辆 [情-青+乔]萨罗国大车装有的二十斛芝麻也会
取完的,而在水泡地狱里的时间还没这么快,比丘啊!水泡裂地狱的时间是水泡地狱的二十倍。比
丘啊!阿婆婆地狱的时间是水泡裂地狱的二十倍。比丘啊!阿诃诃地狱的时间是阿婆婆地狱的二十
倍。比丘啊!阿吒吒地狱的时间是阿诃诃地狱的二十倍。比丘啊!白莲地狱的时间是阿吒吒地狱的二
十倍。比丘啊!水莲地狱的时间是白莲地狱的二十倍。比丘啊!优钵罗地狱的时间是水莲地狱的二十

11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倍。比丘啊!芬陀利地狱的时间是优钵罗地狱的二十倍。比丘啊!莲花地狱的时间是芬陀利地狱的二
十倍。比丘啊!拘迦利耶比丘对舍利弗和目犍怀有恶意,他堕入莲花地狱。”世尊说了这些话。说完
后,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657 “出生之人嘴中都长有一把利斧,愚者口出恶言,用这把斧劈砍自己。

658 “一个人赞美该受谴责的人,或者谴责该受赞美的人,他以口积恶,因而,得不到幸福。

659 “在赌博中输掉钱财,甚至输掉自己在内的一切,这还是小罪,而对善逝们怀有恶意,则是大
罪。

660 “心怀恶意,口出恶言,责骂圣人,便堕入地狱,从十万水泡地狱到四十一地狱。

661 “说谎者或抵赖者都堕入地狱;这两种人死后,在另一世界同样是行为卑劣的人。

662 “侵害无辜者、纯洁者、无罪者,这恶行回报愚者,犹如逆风抛撒灰末。

663 “沉溺贪欲,谩骂他人,没有信仰,吝啬,小气,自私,惯于诽谤。

664 “口出恶言!虚伪者!低贱者!杀生者!有罪者!作恶者!卑劣者!低下者!卑贱者!你在这
世上无须多说,你已注定堕入地狱。

665 “作恶者啊!你污辱不幸者,漫骂善人,做了许多恶事,肯定长久地堕入地狱。

666 “因为任何人的行为不会消失,它会回来与主人相会,作恶的蠢人将在另一世界看到自己受苦。

667 “他到那里,受铁棒捶打,受铁针穿刺,并得到相应食物,这食物像烧红的铁球。

668 “他们说话难听,不企求庇护,也得不到庇护;他们进入像火葬堆熊熊燃烧的地方,躺在遍地
烧红的木炭上。

669 “他们被罩在网中,受铁锤敲打;他们陷入浓密的黑暗,这黑暗无边无沿,像大地的身躯。

670 “他们进入像火葬堆熊熊燃烧的地方,在铁锅中长时间受煎熬,像在火葬堆上蹦跳。

671 “作恶者怎样受煎熬?他在脓和血中受煎熬,他四处乱爬,爬到哪儿沾污哪儿。

672 “作恶者怎样受煎熬?他在长满蛆虫的污水中受煎熬。他无法爬到岸边,因为这铁锅完整无缺。

673 “他们带着血肉模糊的肢体进入锋利的刀叶林地狱,被钩子勾住舌头,遭受捶打。

674 “他们进入难以越过的吠多罗尼地狱,那里充满锋利的剃刀,作恶的蠢才做了恶事,堕入这个
地狱。

675 “当他们哭叫时,成群凶猛的黑乌鸦啄吃他们,狗、豺、秃鹫、兀鹰和乌鸦撕吃他们。

11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676 “这里的生活确实悲惨,作恶者已经看到。因此,在这世上,一个人应该在余生恪守职责,不要
放纵。

677 “智者能数出堕入莲花地狱一车芝麻的数目;五俱胝的那由陀,再加一百二十个俱胝。

678 “地狱的生活如此悲惨,里面的时间又如此漫长,因此,纯洁,仁慈,品德高尚的人应该始终
慎思谨言。”

第十一章 那罗 迦经

679 仙人阿私陀在昼间休息时,看到三十位天神身穿洁净衣,手持妙衣,喜气洋洋,热烈地向因陀
罗庆贺。

680 看到这些天神兴高采烈,他尊敬地问道:“众天神为什么如此高兴,手持妙衣,挥舞不停?

681 “过去与阿修罗遭遇,天神胜利,阿修罗失败,那时也没有这样兴奋激动。见到了什么奇迹,众
天神哪些高兴?

682 “众天神欢呼,歌唱,奏乐,手舞足蹈;我问你们这些住在须弥山顶的众天神,请赶快解除我
的疑虑,尊敬的众天神啊!”

683 “无与伦比的宝中之宝菩萨为了人间的利益和幸福,降生在蓝毗尼城释迦村,所以,我们非常
高兴快乐。

684 “他是众生之最,人中之杰,人中之公牛,人中之魁首,他将在名为‘仙人’的林中转动法轮 ,
像威武的兽王狮子发出吼声。”

685 闻听此言,他迅即降临人间,来到净饭王宫中,坐下后,对释迦族说道:“王子在哪里?我想
看看他。”

686 于是,释迦族让这位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观看王子,这王子相貌出色,犹如高明的金匠锻造的金
子,闪闪发光。

687 见到王子像火焰一样明亮,像空中行走的月亮一样皎洁,像秋天冲破乌云的太阳一样灿烂,他
满怀喜悦,十分高兴。

688 众天神在空中张着一顶有无数支的千轮华盖,金柄拂上下摆动;但看不见那些手持华盖和拂的
众天神。

689 这位束有发髻、名为根诃希利的仙人看到王子像金首饰放在浅红色的毯子上,头上高悬白色的
华盖,他感到高兴愉快。

690 他精通相术和颂诗,急切地接过释迦族之公牛,满怀喜悦地说道:“这是人中之魁首,至高无
上。”

11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691 然后,他想起自己即将去世,便神情沮丧,落下眼泪。释迦族看到仙人哭泣,便问道:“是否
王子有不祥之兆?”

692 看到释迦族黯然神伤,仙人说道:“我不认为王子会有不幸,他也没有不祥之兆。他不是平庸
之辈,你们尽管放心。

693 “这位王子将达到最高智慧,看到最高纯洁,转动法轮,怜悯众人;他的梵行将传扬四方。

694 “而我在这世剩下的寿命不长了,在此期间就会死去,不能听取这位举世无双者的正法了,因
此,我伤心,难过,痛苦。”

695 他使释迦族感到极大快乐。然后,他离开王宫,过梵行生活。他怜悯自己的外甥。勉励他追随那
位举世地无双者的正法:

696 “当你听到别人说起‘佛陀’,或者听说‘他达到最高智慧、遵行正法之路。’那么,你就去那
里求教,与世尊一起过梵行生活。”

697 他心怀善意,看到未来的最高纯洁,在他的教诲下,那罗迦积了大量功德,控制感官,等待着
胜利者。

698 听说“杰出的胜利者转动法轮”,他愉快地前去拜见仙人中之公牛,向这位优秀的牟尼求教最
高智慧,阿私陀的教诲得到实现。

------------序诗结束--------------

699 “阿私陀的话已经如实证明,乔达摩啊!你通晓一切事物,我们要问你问题。

700 “我已出家,渴望过比丘生活,牟尼啊!我问你,请告诉我最高智慧的状况。”

701 世尊说道:“我将为你讲述这难以达到、难以获得的智慧。现在,我将告诉你,你要集中精力,
专心致志。

702 “在村庄里,无论受辱骂,还是受赞扬,都应该一视同仁;要克制心中的忿怒,不骄傲,平静
的生活。

703 “各种事情出现,好像木柴上的火焰,让诱惑牟尼的那些妇女不要诱惑他。

704 “厌弃交媾,摒弃各种爱欲,对一切生物,无论是弱者还是强者,既不干扰,也不溺爱。

705 “我跟他们一样,他们跟我一样;对自己和别人一视同仁,既不伤害,也不引起伤害。

706 “明眼者应该摒弃普通人执着的愿望和贪欲,迈步越过这个地狱。

707 “他应该空腹,节食,无欲望,不贪婪;他不渴求欲望,成为无欲望者,宁静幸福。

11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08 “牟尼应该游行乞食后,回到林边;走到树根旁坐下。

709 “他应该专心修禅,在林边得到快乐;他应该在树根旁入禅,自得其乐。

710 “他应该在夜晚逝去后,前往村边;他不应该喜欢受到召请,也不应该喜欢从村里送来食物。

711 “牟尼来到村庄后,从容地挨家游行乞食;乞食时,沉默不语,不说不得体的话。

712 “‘我得到,说声好;我不得到,也说声好’。他对两者一视同仁,加到树根旁。

713 “他手持钵盂游行;他不是哑巴,但象哑巴;他不应该嫌弃微薄的施舍,不应该轻视施舍者。

714 ”各种各样途径己由沙门阐明:它们不通向彼岸两次,也不被认为一次。

715 “比丘截断水流,摒弃各种责任,无所执着,无所痛苦。”

716 世尊说道:“我将告诉你智慧:让他像刀刃一样;他应该用舌头顶着上颚,控制口腹。

717 “他应该心地坦然,不左思右想,无污垢,不执着,恪守梵行。

718 “应该学会沙门奉行的独居生活,独居就是智慧,独自生活会得到快乐。

719 “听了智者,修禅者,摒弃爱欲者的话后,你将照亮十方;而作为我的信徒应该更加虔诚和谦
恭。

720 “你们凭坑里和沟里的水,可以知道这一点:溪水流动哗哗作响,海水流动静默无声。

721 “空虚发声,满盈静默,愚者犹如半瓶水,智者犹如满池水。

722 “沙门讲述很多富有意义的话;他知道正法,教诲正法;他知道很多,讲述很多。

723 “他知道,但控制自己;他知道,但不说很多;这样的牟尼配有智慧,这样的牟尼获得智慧。

第十二章 二重 观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东园鹿母精舍。那时,在圆月十五斋戒日的夜晚,世尊露天而
坐,比丘僧团围坐一旁。世尊环视沉默无言的比丘僧团,对他们说道:”众比丘啊!这些正法有益 ,
高尚,导致解脱,达到最高智慧,如果人们问:‘为什么学习这些有益、高尚、导致解脱、达到最高
智慧的正法?’众比丘啊!应该回答到:‘为了正确理解二重观法。’‘你说说哪二重?’‘这是
痛苦,这是痛苦的产生,这是第一重观;这是痛苦的灭寂,这是灭寂痛苦的道路,这是第二重观。
’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在
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指不回到欲界),”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
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12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24 “ 那些人不知道痛苦,不知道痛苦的产生,不知道怎么完全彻底灭寂痛苦,也不知道平息痛苦
的道路。

725 “他们没有达到思想的解脱和智慧的解脱,不可能达到终极,只能陷身在生和老之中。

726 “那些人知道痛苦,知道痛苦的产生,知道怎么完全彻底灭寂痛苦,也知道平息痛苦的道路。

727 “他们达到思想的解脱和智慧的解脱,有可能达到终极,不再陷身在生和老之中。”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生存因素,这是第一重观;灭寂生存因素,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
是第二重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
果报之一: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
导师又说道:

728 “在这世上,痛苦形形色色,痛苦产生的根源是生存因素。由于无知,愚者执着生存因素,一再
蒙受痛苦。因此,智者看清痛苦产生的根源,不执着生存因素。”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无知,这是第一重观;灭寂无知,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29 “那些人一再进入生死轮回,从这种存在到那种存在,这便是无知的状况。

730 “因为无知是最大的愚痴,所以,长久轮回转。而那些有知识的人不再走向再生。”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行,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诸行,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31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行,灭寂诸行,痛苦就不再产生。

732 “知道诸行产生痛苦这种危险,平息诸行,灭除诸想,真正理解这一点,痛苦也就消除。

733 “学问渊博,有正确的观点和知识,这样的智者超越摩罗的束缚,不再走向再生。”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识,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诸识,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34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识,灭寂诸识,痛苦就不再产生。

12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35 “知道诸识产生痛苦这种危险,平息诸识,比丘便没有欲望,达到彻底平静。”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触,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诸触,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36 “受诸触控制,追逐生存水流,进入歧路,这样的人无法消除束缚。

737 “理解诸触,乐于平息诸触,这样的人洞悉诸触,没有欲望,达到彻底平静。”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受,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诸受,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38 “任何快乐或痛苦,以及不痛苦或不快乐,都从内部和外部被感受。

739 “知道这是痛苦,一再接触虚妄之物和毁灭之物,目睹一切消失,便厌恶诸受。比丘灭寂诸受,
毫无欲望,达到彻底平静。”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贪爱,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贪爱,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40 “与贪受作伴的人一再转生,从这种存在到那种存在,不能超越轮回。

741 “知道贪爱产生痛苦这种危险,比丘摒弃贪爱,不执着,有思想,四处游荡。”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摄取,这是第一重观;灭寂摄取,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42 “生存的根源是摄取;生存者走向痛苦;有生就有死,这是痛苦的原因。

743 “因此,智者具有正确的知识,灭寂摄取;他知道灭寂生存,不走向再生。”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发起,这是第一重观;灭寂发起,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44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发起,灭寂发起,痛苦就不再产生。

12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45 “知道发起产生痛苦这种危险,摒弃一切发起,由于没有发起而获得解脱。

746 “斩断生存的渴求,心境平静,越过生的轮回,这样的比丘不走向再生”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食,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诸食,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47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食,灭寂诸食,痛苦就不再产生。

748 “知道诸食产生痛苦这种危险,理解诸食,不依赖诸食。?
749 “正确地知道健康在于灭寂烦恼,比丘聪明睿智,深思熟虑,恪守正法,不归属任何范畴。”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躁动,这是第一重观;灭寂躁动,毫无贪欲,痛苦就不再产生,这是第二重
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 :
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50 “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躁动,灭寂躁动,痛苦就不再产生。

751 “知道躁动产生痛苦这种危险,比丘摒弃躁动,遏制诸行,不贪求,不摄取,有思想,四处游
荡。”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有所依赖的人躁动,这是第一重观;无所依赖的人不躁动,这是第二重观。’这是第二重观。’众比
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在这世获
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52 “无所依赖的人不躁动,有所依赖的人摄取这种存在或那种存在,不能超越轮回。

753 “知道这种危险,知道依赖之物中的大恐惧,比丘不依赖,不摄取,有思想,四处游荡。”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在神界、人界、魔界以及沙门、婆罗门、神和人中认为这是真实,圣者依靠完美的智慧正确地认为这是
虚妄,这是第一重观;在神界、人界、魔界以及沙门、婆罗门、神和人中认为这是虚妄,圣者依靠完美
的智慧正确地认为这是真实,这是第二重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
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
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56 “请看人界和神界把无我看作有我,生活在名色中,认为这是真实。

757 “因为他们认为这样那样,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这对于他是虚妄的,虚妄的事物变化无常。

12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58 “圣人真正懂得涅槃不虚妄,他们洞悉真实,没有欲望,达到彻底平静。”

“众比丘啊!如果人们问:‘是否有另一种正确的二重观?’应该说:‘是的。’‘什么样的?’‘
在神界、人界、魔界以及沙门、婆罗门、神和人中认为这是快乐,圣者依靠完美的智慧正确地认为这是
痛苦,这是第一重观;在神界、人界、魔界以及沙门、婆罗门、神和人中认为这是痛苦,圣者依靠完美
的智慧正确地认为这是快乐,这是第二重观。’众比丘啊!具有正确的二重观,勤奋努力,专心致
志,这样的比丘有希望获得两种果报之一:在这世获得智慧;或则还剩有执着,则获得不还。”世
尊说了这些话。接着,这位善逝、导师又说道:

759 “据说,只要色、声、味、香和触这一切东西存在,它们便是可爱的,迷人的,令人渴望。

760 “神界和人界都认为这些东西是快乐,而当这些东西消失时,便认为是痛苦。

761 “圣人把灭寂身体的存在看作快乐,这与世俗的看法相反。

762 “别人认为快乐,圣人认为痛苦;别人认为痛苦,圣人认为快乐。请看,这事难以理解,愚者感
到困惑。

763 “有遮蔽便阴暗,看不见便黑暗;圣人无遮蔽,看得见便光明。那些无知的愚者不知道正法近在
身边。

764 “为生存欲望所控制,追逐生存的水流,进入摩罗的领域,这样的人不能彻底理解正法。

765 “除了圣人,谁能彻底理解这种境界?彻底理解这种境界,摆脱烦恼,便达到涅槃。”

世尊说了这些。众比丘满怀喜悦,对世尊说的话感到满意,通过这样的解说,六十比丘的思想无所
执着,摆脱烦恼。

《南传 小部 .经集》

第四品 八颂经

第一章 爱欲经

766 他追求爱欲,心满意足,肯定感到高兴,因为实现了凡人的愿望。

767 如果他满怀渴望,追求爱欲,却未能如愿,他就感到痛苦,犹如利箭穿身,

768 避开爱欲,犹如不踩蛇头,这样的有识之士克服世上的这种执着。

769 他贪求种种爱欲:田地、财产、金子、牛、马、仆人、妇女、亲属;

770 这些脆弱的东西摆布他,危险折磨他,痛苦追随他,犹如河水涌入漏船。

12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71 因此,有识之士应该永远避开爱欲;摒弃它们,舀出船中漏水,越过河水,到达彼岸。

第二章 洞窟八 颂经

772 一个生活在洞窟里的人有许多遮蔽,沉溺在愚痴中;这样的人远远没有达到超脱,因为在这世
上,爱欲是很难摒弃的。

773 听凭愿望,执着生存的快乐,寻求未来或过去的爱欲,贪恋今日和往昔的爱欲,这样的人很难
获得解脱,因为解脱不能依靠别人。

774 贪求,迷恋,沉醉于爱欲,吝啬,邪恶,这样的人陷入痛苦时,悲叹道:“我们死后,将成为
什么?”

775 因此,让世人学会知道什么是世上的邪恶,让他不要行恶,因为智者说道:人生是短暂的。

776 我看到世上贪恋生存的人战战兢兢; 这些可怜的人面临死亡嘟嘟哝哝,不能摆脱对生存的贪


恋。

777 请看,这些执着自我的人战战兢兢,犹如水流枯竭的鱼儿。看到这种情形,那就不要执着自我,
不要执着生存。

778 智者应该排除对两极的渴望,彻底理解诸触,没有贪欲,不做自己谴责的事,不受所见所闻污
染。

779 越过水流,不受执着污染,牟尼应该彻底理解名想,拔出利箭,努力游荡,不贪恋这世和彼世。

第三章 邪恶八 颂经

780 思想邪恶的人争辩,思想纯真的人也争辩,而牟尼不参与发生的争辩,因此牟尼在任何地方都
不受阻碍。

781 一个受欲望支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人,怎么会放弃自己的见解呢?他在完成自己的事,怎
么理解就怎么说。

782 未经询问便向别人赞扬自己的德行戒行,智者认为这种自我吹嘘的人不高尚。

783 平静沉着,不称道自己品行如何如何,在这世上任何地方都不骄傲,智者认为这样的比丘高尚。

784 他的观点是人为的、臆想的、偏颇的、污秽的,无论他怎样自以为是,他的根基是不可靠的。

785 信奉某种观点后,便难以摆脱。人们考察各种观点,决定取舍。因此,人们在种种信奉中,抛弃
或接受某种观点。

786 纯洁者在这世上不接受关于各种存在的人为观点;他摒弃虚妄和骄傲,无所执着,还会依靠什

12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么行动呢?

787 执着种种观点便会导致争论,但依凭什么与无所执着的人争论呢?因为他既不接受,也不拒绝,
在这世上涤除一切观点。

第四章 纯洁八 颂

788 “我看见纯洁者、优秀者、健康者,由于所见,人得到净化。”持有这种观点,并认为至高无上。
便会依靠知识,寻找纯洁者。

789 如果所见能使人净化,或者知识能使人摆脱痛苦,那么有贪爱的人便可通过其他途径 (指不是“


八正道”的其它途径)达到净化,因为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只能得出这种结论。

790 不执着所见、所闻、德行、所想和善恶,抛弃一切所得,在这世上无所作为,这样的婆罗门不认
为能通过别的途径达到净化。

791 有些人抛弃原先的,又接受另一种;他们追随欲望,不能超越执着,抓住这个,舍弃那个,就
像猴子抓住这根树枝,舍弃那根树枝。

792 一个人遵奉戒行,执着名想,便会陷入种种事情,而充满智慧,具有知识的智者理解万物,不
会陷入种种事情。

793 对万事万物,无论是所见,所闻,还是所想,都不怀敌意;在这世上,有谁能改变这样一位目
光远大,公开游荡的人?

794 克服罪恶,理解一切,洞察一切,没有任何执着,这样的婆罗门不迷恋贪欲,不沾染贪欲,对
今世和彼世都不执着。

第五章 至高八 颂经

796 在这世上,一个执着观点的人总把自己的观点说成至高无上,而把别人的观点说成低劣的。因
此,他不能摆脱争论。

797 他在所见、所闻、德行、戒行和所想中,看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他执着其中,把其他一切视为低
劣。

798 智者说:这是一种束缚,由于这种束缚而把其他一切视为低劣。因此,比丘不执着所见、所闻、
所想和德行戒行。

799 在这世上,不要用知识或德行戒行制造观点,不要把自己与别人等同,也不要认为自己低于别
人或高于别人。

800 抛弃所得,无所执着,甚至也不依赖知识;不追随宗派团体,甚至不采纳任何观点。

801 不渴求两极,不渴求今世或彼世的种种存在,在考察万物后,毫无执着。

12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802 对于世上所见、所闻、所想毫无人为的名想;这世上,有谁能改变这样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婆
罗门?

803 不制造任何观点,不推崇任何观点,不接受万物,不依赖德行戒行,这样的婆罗门走向彼岸,
不再返回。

第六章 衰老经

804 生命确实短暂,不到一百岁,就要死去,即使能活得更长,最后仍会衰老而死。

805 人们总为自己喜爱之物悲伤,因为占有之物不会永恒;认识到存在之物总要消亡,不要居家。

806 人认为“这是我的”,但还是随死亡而消失;认识到这一点,虔诚的智者不会崇拜自我。

807 正如醒着的人看不见梦中相遇的情景,人也看不见亡故的亲人。

808 凡是看到和听说的人,都有一个称呼他的名字;一旦这个人死去,只留下他的名字。

809 贪恋自己喜爱之物的人,不能摆脱忧虑、悲伤和贪婪,因此,牟尼们摒弃执着,四处游荡,寻
求宁静。

810 人们认为比丘毫无执着,四处游荡,经常独处隐居,不在世上显现自己,这是正确的。

811 牟尼在任何地方都无所依赖,既不喜欢,也不厌恶,悲伤和贪婪沾不上他,犹如水珠沾不上树
叶。

812 犹如水珠沾不上荷叶,犹如水珠沾不上莲花,牟尼也不沾染任何的所见,所闻,所想。

813 纯洁者不考虑所见、所闻、所想;他不愿意通过其他途径达到净化,因为他既不激动,也不冷漠。

第七章 提舍弥 勒经

814 可尊敬的提舍弥勒说道:“世尊,请你说说沉缅淫欲的害处,听了你的教诲,我将学习隐居。

815 世尊说道:“弥勒啊!沉缅淫欲的人忘却教诲,以错误的方式生活,这是他身上的卑劣性。

816 “他原先独自游荡,现在沉缅淫欲,人们称这样的人为凡夫俗子,犹如一辆失控的车子。

817 “他原先享有的荣誉和名声丧失殆尽;看到这种情形,他应该学会放弃淫欲。

818 “受意愿控制的人,修禅时像个不幸者;这样的人听到别人的骂声,就会生气。

819 “受别人话语的挑动,他会动刀动枪;这样的人贪得无厌,沉醉于谎言。

12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820 “被称作智者的人,坚持独自游荡,即使让他性交,他也会像傻瓜那样感到为难。

821 “牟尼认识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危险,独自游荡,坚持不懈,不沉缅淫欲。

822 “应该学会隐居,这是高尚者的最好行为,但也不要由此认为自己最优秀,即使已接近涅槃。

823 “一无所有,四处游荡,不渴求淫欲,越过水流,这样的牟尼受到贪恋爱欲的人们的妒羡。

第八章 波修罗 经

824 人们总是说自己的教义纯洁,其他的教义不纯洁;信奉什么便说什么好,各自确认各自的真理。

825 他们喜欢争论,热衷集会,互相指称对方是傻瓜:他们依据各自的教义进行争论,自称是能人,
渴望获得赞扬。

826 在集会上,热衷争论,希望受到赞扬,害怕辩论失败;一旦遭到驳斥,便忿忿不平,挑剔对方,
怒冲冲责备对方。

827 评判团宣布他的论点已被驳倒;由于辩论失败,他哀叹,忧伤,痛哭道:“他战胜了我。”

828 在沙门中出现这些争论,在这些争论中有胜有败,看到这种情形,应该回避争论;博得几声赞
扬,没有多大意义。

829 在集会上振振有词,博得赞扬,他便笑容满面,趾高气扬,如愿以偿,达到目的。

830 骄傲是失败之母,而他依然趾高气扬,夸夸其谈,看到这种情形,应该回避争论,因为智者认
为纯洁不靠争论。

831 正象国王供养的英雄呐喊着,渴望与对手较量,英雄啊,你到论敌那里去吧!这时不存在过去
那样的争斗。

832 那些人持有观点,进行争论,声称“这就是真理”。你与他们去争论吧!因为在这里,即使挑
起争论,也没有对手。

833 这些人不怀敌意,四处游荡,不以这种观点反对那种观点。在这世上,他们不把某种东西视为
至高。波修罗啊!在他们身上,你能捞到什么呢?

834 你陷入思辨,脑子里考虑着各种观点,即使与圣洁者相交,也不可能与他同行。

第九章 摩根提 耶经

835 “纵然见了贪爱、厌弃和贪欲,也毫无淫欲,何况这个充满污秽的东西(指摩根提耶的女儿),
我甚至不愿用脚碰它一下。”

12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836 “如果你连这样一个为众多国王追逐的女宝都不要,那你说说你的观点、德行戒行、生活和再生。

837 世尊说道:“摩根提耶啊!我要说的是:我考察万事万物,不予采纳;我观察各种观点,不予
采纳;我识别和看到内在的宁静。”

838 摩根提耶说道:“牟尼啊!你说你不采纳那些人为的观点,那么,智者们如何解释‘内在的宁
静’的含义?”

839 世尊说道:“摩根提耶啊!智者认为纯洁不靠所见、所闻、所知、德行戒行,也不靠无所见、无所
闻、无所知和无德行戒行;抛开这些,不予采纳,宁静,独立,不贪恋存在。”

840 摩根提耶说道:“如果说纯洁不靠所见、所闻、所知、德行戒行,也不靠无所见、无所闻、无所知
和无德行戒行,我认为这是糊涂观念,因为有些人就是靠所见而获得纯洁。”

841 世尊说道:“摩根提耶啊!探询和依赖所见,在采纳中走向痴迷:你对‘内在的宁静’一无所
知,因此称它为糊涂观念。

842 “考虑自己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就会由此发生争执;不考虑自己等同于或优于别人,便会
在这三种情况下都能动于衷。

843 “不考虑自己与别人等同与否,这样的婆罗门怎么会争辩‘这是真理’,或者与谁去争辩‘这
是错误’?他会与谁发生争论呢?

844 “出家游行,不在村中与人相识,摆脱爱欲,无所渴求,这样的牟尼不会与人争论。

845 “让高尚的人在这世上四处游荡,不要听取和争论那些已被摒弃的东西;犹如有刺的莲花不为
泥水污染,倡导平静,无所贪恋的牟尼不为爱欲和尘世污染。

846 “智者不因所见和所想而骄傲,因为他不是依靠这些而成为智者;他也不受行为和所闻引导,
不陷入任何执着。

847 “摆脱名想的人没有束缚,通达智慧获得解脱的人没有痴迷,而那些执着名想和所见的人在这
世上四处游荡,扰乱他人。”

第十章 毁灭以 前经

848 “具有什么看法和什么德行,才能称为平静的人?我问你,乔达摩啊!请说说这种最优秀的人。

849 世尊说道:“在身体毁灭以前就已摆脱贪爱,不执着开头和结尾,也不考虑中间,他不崇拜任
何事物。

850 “不忿怒,不恐惧,不吹嘘,不作恶,不骄傲,说话机智,这样的牟尼确实控制了言语。

12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851 “不期望未来。不悲伤过去,无视诸触,不受任何观点引导。

852 不执着,不欺骗,不贪婪,不妒忌,不鲁莽,不轻视他人,也不毁谤他人。

853 “不贪恋享受,不狂妄,温文尔雅,聪明睿智,不轻信,不厌弃他人。

854 “不为企求什么而学习,不为得不到什么而生气,不为贪爱而受阻,也不贪恋美味。

855 “超然,有思想,不傲慢,不考虑自己在这世上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

856 “独立不羁,无所依赖,理解万物,不贪恋存在或不存在。

857 “不追求爱欲,没有束缚,越过执着,我称这样的人为平静者。

858 “他没有儿子、牲畜、田地和财产;他既无所得,也无所弃。

859 “世俗之人以及沙门和婆罗门对他说的话,并非他所推崇,因此,他无动于衷。

860 “不贪婪,不妒忌,不说自己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这样的牟尼摆脱劫波,不进入劫波。

861 “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

第十一章 争论 经

862 “请你说说,许多争吵,争论以及悲哀、忧伤和妒忌来源于何处?许多骄傲、狂妄以及毁谤来源
于何处?”

863 “许多争吵,争论、悲哀、忧伤、妒忌、骄傲、狂妄和毁谤来源于所爱;争吵和争论与妒忌相连,伴
随争论产生毁谤。”

864 “在这世上,所爱来源于何处?或者说世上流行的占有来源于何处?人对未来怀有的愿望和目
标来源于何处?”

865 “在这世上,所爱来源于欲念,或者说世上流行的占有来源于俗念。人对未来怀有的愿望和目标
来源于欲念”

866 “在这世上,欲念来源于何处?许多抉择来源于何处?许多忿怒、谎言和疑惑来源于何处?或者
说沙门所说的种种事物来源于何处?”

867 人们在这世上声称快乐和不快乐,欲念由此产生;看到诸色的消失和产生,世上的人作出抉择。

868 “忿怒、谎言和疑惑,这些事物也是二重的;让疑惑者理解沙门说的种种事物,在知识之路上学
习。”

13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869 “快乐与不快乐来源于何处?没有什么,就没有它们?请告诉我,‘消失和产生’这一观念的
来源?”

870 “快乐和不快乐来源于诸触:没有诸触,就没有它们。我告诉你,这是‘消失和产生’这一观念
的来源。”

871 “在这世上,诸触来源于何处,执着产生于何处?没有什么,就没有自私?没有什么,就没有
诸触?”

872 “诸触来源于名色,执着产生于愿望,没有愿望,就没有自私,没有诸色,就没有诸触。”

873 “人怎样使诸色不存在?或者说怎样使快乐和痛苦不存在?请告诉我,怎样使它们不存在?我
想我们应该知道这个。”

874 “他没有意识名想,没有无意识名想,没有无名想,没有不存在名想,对于这样的人,诸色不
存在,因为种种虚幻的标志来源于名想。”

875 “我们所问的,你都作了回答,我们还要问个问题,请你回答:世上一些智者告诉我们说最高
的是心灵纯洁,是否还有另外的说法?”

876 “世上一些智者说最高的是心灵纯洁,他们之中还有些智者说是灭寂,同时有些智者说是毫无
执着。

877 “懂得了这些,懂得了什么是依赖,牟尼摆脱依赖,不参与争论,不陷入各种存在。”

第十二章 小集 积经

878 “各种坚持自己观点的人进行争论,都自称能人,说道:‘只有这样理解,才懂得正法;与这
相违背,那就不完善。’

879 “这样,他们陷入争论,声称对方是愚者,外行,那么,他们中的哪种学说正确呢?因为他们
全都自称是能人。

880 “如果不同意对方的说法,便是愚者、畜牲、傻瓜,那么,所有人都是愚者、傻瓜,因为所有人都
坚持自己的观点。

881 “如果观点能使人净化,成为智慧纯洁者、能人、有识之士,那么,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是傻瓜,
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

882 “我不说‘这个正确’,愚者互相之间才这么说,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因此指称别人为
愚者。”

883 “一些人说‘这是真实的、正确的。’另一些人说:‘这是虚妄的、错误的。’这样便出现分歧,
进行争论。为什么沙门的意见不一呢?”

13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884 “因为真实只有一种,没有第二种;人们懂得这一点,就不会争论。但他们各自宣扬各自的真实,
因此沙门意见不一。”

885 “为什么那些争论者自称能人,宣扬不同的真实?是相传有许多不同的真实,还是他们抱有自
己的思辩?”

886 “没有许多不同的真实,在这世上,除了名想,没有永恒的事物。在各种观点中运用思辩,便会
提出真实和虚妄的二重法。

887 “依据所见、所闻、德行戒行和所想蔑视虽人,依据抉择嘲笑别人,说别人是愚者,外行。

888 “既然他称别人为愚者,也就认为自己是能人。既然他认为自己是能人,也就蔑视别人,而这样
说话。

889 “他因观点而忘乎所以,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用思想灌顶的国王,因为自己的观点
如此完美。

890 “如果称别人为傻瓜,自己也就成为傻瓜;如果自己成为精通知识的智者,那么,沙门中便没
有一个傻瓜。

891 “外道受尘世贪欲的影响,他们反复说:‘持有与此不同说法的人不纯洁、不完美。’

892 “外道固执己见,声称自己的观点坚实,反复说:‘唯独这里有纯洁,在其他说法中没有纯洁。

893 “他声称自己的观点坚实,认为别人是愚者;他说别人是愚者,不纯洁,这样,他自己挑起争
论。

894 “一个人坚持抉择,以自己为标准,便会陷入世间的争论,而抛弃一切抉择,就不会对与世间
的争论。

第十三章 大集 积经

895 “一些人坚持观点,争辩道:‘这是真实。’这样,他们或者受到谴责,或者受到赞扬。”

896 “我说,争论的两种结果都微不足道,不能带来平静。看到这种情形,不要参与争论,应该在没
有争论的地方寻求平静。

897 “智者不倾向任何渊源不同的观点;他无所执着,不采纳所见、所闻、怎么会执着这些观点呢?

898 “崇尚德行的人们说道:‘自我控制能达到纯洁。’他们严格遵奉戒行,心想:‘让我们在这世
上学会纯洁。’这些人渴望生存,自称能人。

899 “他渴望在这世上获得纯洁,如果他的德行戒行失败,他的事业受挫,便惴惴不安,长吁短叹 ,
就像离家经商的人丢失了商队。

13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900 “抛弃一切德行戒行,抛弃受谴责和不受谴责的行为,不企求纯洁和不纯洁,不贪恋,不执着 ,
平静地游荡。

901 “他们依靠苦行,或者任何令人厌恶的行为,依靠所见、所闻、所想,为了纯洁哀号悲鸣,没有
摆脱对各种存在的贪爱。

902 “有渴望的人为臆想的事物长吁短叹,惴惴不安,而对超脱生死的人来说,有什么会使他们惴
惴不安,长吁短叹?”

903 “一些人称道的最高之法,另一些人认为是低劣之法,那么,他们中的哪种说法正确?因为所
有的人都自称能人。

904 “人们认为自己的说法完美,别人的说法不妥,这样便出现分歧,引起争论,都说自己的观点
正确。”

905 “如果受到别人指责的说法是低劣的,那么,没有哪个人的说法是高明的,因为每个人都声称
自己的说法牢靠,别人的说法低劣。

906 “他们怎样赞扬自己的追求,便怎样推崇自己的说法;一切争论都是如此,因为他们的纯洁各
不相同。

907 “婆罗门不受别人引导 ;他考察诸法,不予采纳,因此,他超越争论,不崇尚任何观点。

908 “我知道,我看见,正是如此,有的人依靠观点达到纯洁。即使他已经看见,又能怎样?他已经
偏离正路,却说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纯洁。

909 “观察者会看见名色,看见名色,就会知道它们;随他细细观察或粗粗观察,能人不认为这样
能达到纯洁。

910 “信奉教条的人不会带来清洁,他推崇臆想的观点,声称依靠它就有光明,就有纯洁,他看到
的仅此而己。

911 “婆罗门不进入时间和数目,不追随观点,不亲近知识;他理解世上各种观点,尽管别人采纳,
他视若无睹。

912 “牟尼抛弃尘世束缚;出现争论,不追随一方;别人不平静,他平静;别人采纳观点,他不采
纳。

913 “他抛弃旧烦恼,不添新烦恼,不随心所欲,不信奉教条;他摆脱观点,成为智者,不执着世
界,不自怨自艾。

914 “他对万事万物,对任何所见、所闻、所想不用设防,卸下重负,获得解脱,这样的牟尼没有渴
求,不再属于时间。”世尊这样说道。

13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第十四章 迅速 经

915 “你是太阳的亲属,伟大的仙人,我要问你关于隐居和寂静之道。比丘怎样地能认识它而获得解
脱,不执着世上任何东西?”

916 世尊说道:“他应该根除一切虚妄的名称,说什么‘我是思想家’,摒弃任何内在的贪爱,经
常学习,富有思想。

917 “他应该理解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事物,但不要因此骄傲,因为这还不是善人所说的解脱。

918 “他不要因此认为自己高于、低于或等同于别人;即使别人再三询问,也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考
虑。

919 “比丘应该内心平静,而不应该从其他任何地方寻找平静;对于内心平静的人来说,既无所得 ,
也无所失。

920 “像大海深处没有波涛,寂然不动,比丘没有欲望,寂然不动;他应该在任何地方都不骄傲。”

921 “ 视野开阔的人啊!你已经阐明这种排除危险的亲证之法,现在请说说吉祥之路 --波罗提木叉


(别解脱律仪)和禅定。”

922 世尊说道:“不要流露贪婪的眼光,不要听取村民的闲谈,不要垂涎美味,不要觊觎世上的一
切。

923 “在任何地方,比丘不应该为诸触而悲伤,不应该渴望生存,不应该面对恐怖颤抖。

924 “得到米饭、饮料、硬食和衣服,不应该贮藏;没有得到,也不应该烦恼。

925 “应该修禅,不要散漫,不要作恶,不要懈怠,比丘应该安静地入座和入睡。

926 “不应该贪睡,应该保持清醒,精力充沛,应该抛弃懒惰、虚妄、嬉笑、娱乐、淫欲和装饰。

927 “不应该采用阿闼婆吠陀(巫术咒语)、梦兆、面相和星相,我的信奉者不应该对与鸟兽鸣声术
(以鸟兽鸣叫判断吉凶)、不要实施怀孕术和医术。

928 “比丘不应该因受谴责而发抖,因受赞扬而得意;他应该摒弃贪欲、忿怒、诽谤和妒忌。

929 “比丘不应该从事买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骂人,不应该在村里发怒,不应该有所企
求而与人谈话。

930 “比丘不应该自吹自擂,不应该胡言乱语,不应该学会骄横,不应该挑起争论。

931 “应该堕入欺诳,不应该胡言乱语,不应该根据生活方式、智慧、德行戒行轻视别人。

932 “从嚼舌的沙门那里听到许多闲言碎语,不要恼怒,不要有严厉的语言回敬他们,因为善人不

13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与人为敌。

933 “知道了这种正法,有思想的比丘应该经常观察和学习这种正法;理解了解脱就是平静,应该
努力遵行乔达摩的教诲。

934 “因为他是不可征服者,看到非传统的亲证之法,所以,应该始终勤奋努力,尊敬和学习乔达
摩的教诲。”世尊这样说道。

第十五章 执杖 经

935 “请看人们互相争斗,从执杖中产生恐怖,我将按照我的感受来说明这种苦恼。

936 “看到人们像浅水池塘里的鱼一样乱蹦乱跳,看到他们互相倾扎,恐怖涌上我的心头。

937 “世界毫无价值,四方动荡不定;我想为自己找个住处,却找不见一处无人居住。

938 “看到众生互相争斗,我的厌恶产生。我看见一支难以看见的射进人心的箭。

939 “被这支箭射中的人四处乱跑,而拔去了这支箭,他就不再奔波,坐定下来。

940 “不要陷入世上的种种束缚,看透了爱欲之后,应该自己学会涅槃。

941 “牟尼应该诚实,不骄傲,不欺骗,不毁谤,不忿怒,克服贪婪和自私。

942 “向往涅槃的人应该克服昏睡、懒惰和迟钝,不应该懈怠,不应该傲慢。

943 “不要堕入欺诳,不要贪恋诸色,应该认清骄傲,在生活中戒绝暴力。

944 “不应该迷恋旧事物,不应该承受新事物,不应该哀伤消失的事物,不应该依附虚空。

945 “我称贪欲为洪水;我称摄取为渴求;感官对象是虚构的,爱欲的泥潭难以逾越。

946“不背离真理,站在高处,这样的牟尼、婆罗门抛弃一切,被称为‘平静’。

947 “他是智者,精通知识,理解正法,无所依赖;他在世上行为正直,不妒忌任何人。

948 “他克服爱欲,越过世上难以越过的束缚;他不悲伤,不贪婪,斩断水流,独立不羁。

949 “摒弃过去和未来之事,不执着现在之事,你将平静地游荡。 “

950 “不贪恋任何名色,不为不存在而悲伤,这样的人在这世上不衰老。

951 “他不考虑自己有什么,也不考虑别人有什么;他没有私心,不为自己没有什么而悲伤。

952 “他不鲁莽,不贪婪,不渴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问我怎样才是坚定的人,我提供这个有

13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益的答案。

953 “没有欲望,理解一切,这样的人没有任何因果;他无须努力,在任何地方都看到平静。

954 “牟尼不考虑自己等同于、低于或高于别人,他平静,摆脱贪欲,既无所取,也无所弃。”世尊
这样说道。

第十六章 舍利 弗经

955 可尊敬的舍利弗说道:“我过去从未见到过或听说过这样一位妙言大师,他从兜率天下凡来作
导师。

956 “这位明眼者向神界和人界表明,他驱散了一切黑暗,独自游荡,获得快乐。

957 “我带着世间许多受束缚之人的问题来到佛陀这里,他是一位独立无羁、正直无欺、下凡人间的
导师。

958 “厌世的比丘喜欢隐居,生活在树根旁,坟场中或山洞里。

959 “诸如此类地方,多么恐怖!而比丘在这种僻静之处不应该战栗发抖。

960 “走向永恒的比丘在这世上面临多少恐怖!而他应该在僻远之处克服这些恐怖。

961 “精进努力的比丘怎样说话,怎样乞食,怎样修持德行戒行?

962 “聪明睿智,富有思想,专心致志,这样的人学习什么,才能像银匠清除银器的污垢一样,清
除自己的污垢?

963 世尊说道:“舍利弗啊!如果厌世的人喜欢隐居,渴望依法获得彻底觉醒,那么,我将按照我
的理解向你解释这种快乐。

964 “聪明的,有思想的,行为规矩的比丘,不应该畏惧五种恐怖:蚊、蝇、蛇、与人接触和四足兽。

965 “他不应该畏惧外道,即使发现他们对自己有很大的威胁;他追求至善,应该进而克服其他各
种恐惧。

966 “他遭受疾病和饥饿,他应该忍受寒冷和酷热;他遭受各种磨难,作为出家人,应该精进努力。

967 “他不应该偷盗,不应该说谎;他应该仁慈地对待弱者和强者;他应该觉察内心的冲动。把它们
视作摩罗的同伙,加以驱逐。

968 “他不应该受忿怒和骄傲控制,而应该根除它们;他应该真正凌驾于可爱和不可爱之上。

969 “他应该崇尚智慧,喜欢善行,消除那些恐怖,他在僻静的居处应该克服不满,克服四件忧虑
之事;

13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970 “我将吃什么?我将在哪儿吃?昨晚睡得实在不舒服,今晚在哪儿睡?出家游荡的修行者应该
克服这些忧虑。

971 “他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获得食物和衣服,应该懂得在这世上要知足,对这些东西要保持警觉,
在村中要克制自己的行为,即使受到怠慢,也不说粗话。

972 “他应该目不斜视,足不踌躇,修习禅定,高度清醒;他应该达到超然,凝思静虑,斩断疑惑
和恶行。

973 “他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即使受到责难,也高高兴兴;他应该在修行的同伴中。铲除精神障碍;
他说话应该合适,不要过分,也不要计较别人怎么说。

974 “他应该有思想,学会排除这世上的五尘,克服对色、声、味、香、触的贪恋。

975 “比丘应该有思想,排除对这五尘的渴求,获得精神解脱,然后他将适时地思考正法,一心一
意,驱除黑暗。”

《南传 小部 .经集》

第五品 彼岸道 品

第一章 引子

976 一位精通颂诗的婆罗门,渴望一无所有,从[情-青+乔]萨罗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到南方。

977 在邻近阿罗迦的阿萨迦地区,他住在瞿达婆利河岸,靠捡拾和果子为生。

978 河岸附近有个大村庄,他把从那里获得的收入,举行了一次大祭。

979 祭祀完毕,他回到净修林,回到那里时,来了另一位婆罗门。

980 他双脚红肿,唇焦口燥,牙齿污秽,满头尘土,走近巴婆利,乞求五百钱。

981 巴婆利看到他,请他坐下,向他问好,然后说道:

982 “凡我有的布施之物,我都已经赐予他人,原谅我,婆罗门,我没有五百钱。

983 “我向你乞求,如果你不给的话,那么在第七天,你的头将裂成七瓣。”

984 这骗子发出这样一个可怕的咒语,巴婆利听后,忧心忡忡。

985 他不思饮食,日益消瘦,忧愁之箭扎在心中,在这种心境下,他无法乐在禅定。

986 看到巴婆利担惊受怕,忧心忡忡,仁慈的神灵走近他,说道:

13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987 “他不知道头是什么,只是个骗子,想要钱财;他不懂什么是头和头裂。”

988 “尊敬的神灵,如果你知道,那么,我向你求教,请告诉我什么是头和头裂。”

989 “我也不知道,我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胜利者明了什么是头和头裂。”

990 “那么,在这大地之内,谁知道什么是头和头裂?请告诉我,神灵啊!”

991 “这位世界的导师从迦毗罗卫城出家,他是乌迦格王的后代,释迦族的儿子,光彩熠熠。

992 “婆罗门啊,他是正等觉,精通万物,获得一切知识的力量,洞悉万物,灭寂万物,灭寂生存
因素。达到解脱。

993 “他是佛陀,世尊,明眼者,在这世上教诲正法,你去询问他,他会为你解答。”

994 “听到‘正等觉’这个称号,巴婆利精神振奋,他的忧愁减少,喜悦增加。

995 巴婆利兴高彩烈,激动地询问神灵:“这位世界的庇护者住在哪一国?哪个城?哪个村?我们
能去那里向这位正等觉、人中魁首致敬吗?”

996 “这位胜利者,大智者,广智者住在[情-青+乔]萨罗国京城舍卫城;这位释迦族的儿子、人中之
牛,没有重负,没有烦恼,通晓什么是头裂。”

997 于是,巴婆利召集精通颂诗的婆罗门弟子,说道:“来吧,青年人,我要告诉你们一些话,请
听我说。

998 “一位在这世上难以相遇的人,今天出现了,他以正等觉闻名于世,快去舍卫城,请教这位人
中魁首。”

999 “我们看到他时,怎么知道他是佛陀呢?婆罗门啊!我们不知道,请告诉我们怎样能认出他。”

1000 “在颂诗中,逐一讲述了三十二大人相。

1001 “那些身上具有大人相的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而没有第二种。

1002 “如果他过在家人生活,他将征服这个大地:不依靠权杖,不依靠武器,而是依靠正法进行统
治。

1003 “如果他离家过出家人生活,他便成为驱除蔽障的正等觉。无与伦比的阿罗汉。

1004 “你们心里默默问他我的出身、族姓、特征、颂诗,学生以及什么是头和头裂。

1005 “如果他是目无蔽障的佛陀,你们心里默问,他也会开口回答。”

13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06 十六位婆罗门弟子听了巴婆利的话。他们是阿耆多、提舍弥勒、布那迦、弥德古、

1007 陀多迦、乌婆湿婆、南德、海摩迦、两位都提耶和迦波、阇多迦尼智者、

1008 跋陀罗弗达、乌德耶、波娑罗婆罗门、摩伽罗阇智者和宾吉耶大仙。

1009 他们都是乐于禅定的修禅者,散发着前生功德的芳香,在世上享有盛名,每人都有一批学生。

1010 他们向巴婆利致敬,施右巡礼;他们头束发髻,身穿兽皮,朝北方出发。

1011 他们先到阿罗迦的波提达那,然后经过摩希萨帝、优禅尼、瞿那陀、吠地萨、婆那萨诃耶,

1012 又经过[情-青+乔]赏弥、娑盖多,城中之冠舍卫城、塞多维耶、迦毗罗卫、鸠希那罗城。

1013 又经过巴婆、薄迦城、吠舍离、摩揭陀城。到达美丽可爱的石寺。

1014 犹如口渴者盼望凉水,商人盼望营利,炎热者盼望树荫,他们快步登山。

1015 这时,世尊正在僧团中向众比丘说法,犹如林中的狮子发出吼声。

1016 阿耆多看到这位正等觉像没有光线的太阳(指和煦的太阳),像十五的圆月。

1017 他看到他身上具备所有大人相,便高兴地站在一旁,心里默问道:

1018 “请说说这位婆罗门的出身、族姓、特征,请说说他对颂诗的精通程度;他教多少学生?”

1019 “他有一百二十岁,族姓巴婆利,身上有三个特征,精通三吠陀。

1020 “他精通看相,历史传说,语法和礼仪,教五百学生;他精通自己的教义。”

1021 “请详细说说巴婆利的身体特征,人中之魁首啊!不要使我们存有怀疑。铲除贪欲的人啊!”

1022 “他们知道,他的舌头能覆盖面孔,眉间有白毛,阴藏隐秘,青年人啊!”

1023 没有听到他问的任何问题,却听到他回答问题,所有的人兴奋激动,双手合十,思忖道:

1024 “无论是谁,天神、梵天、因陀罗或苏阇波提,在心里默默提问,他就会回答谁的问题。”

1025 “巴婆利询问什么是头和头裂,世尊啊!请驱除我们的疑惑,仙人啊!”

1026 “你们要知道,头是无知,能使头裂的是知识以及信仰、思想、禅定、决心和精进努力。

1027 于是,这位青年万分高兴。他控制住自己,偏覆左肩,行触足礼。“可尊敬的人啊!巴婆利婆
罗门及其众弟子们满心欢喜,向你行触足礼,明眼者啊!”

13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29 “愿巴婆利婆罗门及其众弟子幸福,愿你也幸福!祝你长寿,青年人啊!

1030 “巴婆利,你和所有的人,都有一次提问的机会,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1031 得到正等觉的允诺,阿耆多坐在那里,双手合下,向如来问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章 阿耆多 问

1032 可尊敬的阿耆多问道:“世界被什么遮蔽?它为何不发光?你称什么为污垢?什么是它的大
恐怖?”

1033 世尊说道:“阿耆多啊!世界被无知遮蔽;由于贪欲和懈怠,它不发光;我称欲望为污垢,
痛苦是它的大恐怖。”

1034 可尊敬的阿耆多问道:“欲流横溢,怎样堵住?请告诉我抑制欲流,凭什么阻挡欲流?”

1035 世尊说道:“阿耆多啊!思想堵住世上的欲流;我告诉你抑制欲流,凭智慧阻挡欲流。”

1036 可尊敬的阿耆多说道:“智慧和思想,世尊啊!我问你,请告诉我怎样灭除名色?”

1037 “阿耆多啊!我回答你问的这个问题,怎样彻底灭除名色?只在灭除识,就能灭除名色。”

1038 “我问你,世上那些考察万物的人,那些学生,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你是智者,请告诉
我,可尊敬的人啊!”

1039 “比丘不应该贪恋爱欲,应该心境平静,精通万物,富有思想,四处游荡。”

第三章 提舍弥 勒问

1040 可尊敬的提舍弥勒说道:“在这世上,谁是知足者?谁没有躁动?谁懂得两极,理解中间而
不执着?你称谁为伟人?谁在这世上克服了贪欲?”

1041 世尊说道:“弥勒啊!弃绝爱欲,摆脱贪欲,始终富有思想,宁静安乐,这样的比丘没有躁
动。

1042 “他懂得两极,理解中间而不执着;我称他为伟人;他克服了世上贪欲。”

第四章 布那迦 问

1043 可尊敬的布那迦说道:“你没有欲望,知根悉底,我来求教问题,根据什么,这世上的仙人、
俗人、刹帝利和婆罗门举行各种祭祀,供奉天神?我问你,世尊啊!请告诉我。”

1044 世尊说道:“布那迦啊!这世上的仙人、俗人、刹帝利和婆罗门举行各种祭祀,供奉天神,布
那迦啊!他们执着老年,盼望与世长存,所以举行祭祀。”

14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45 可尊敬的布那迦说道:“这世上的仙人、俗人、刹帝利和婆罗门举行各种祭祀,供奉天神,世
尊啊!他们积极行走在祭祀之路上,能超越生和老吗?可尊敬的人啊!我问你世尊啊!请告诉我。

1046 世尊说道:“布那迦啊!他们盼望,他们赞美,他们渴求,他们祭祀,他们由于有所获得而
渴望爱欲,热衷祭祀,贪恋生存,我说他们不能超越生和老。”

1047 可尊敬的布那迦说道:“如果他们热衷祭祀,不能通过祭祀超越生和老,那么,可尊敬的人
啊!在这神界和人界,谁能超越生和老?可尊敬的人啊!我问你,世尊啊!请告诉我。”

1048 世尊说道:“布那迦啊!洞悉世上万事万物,在世上任何地方都不冲动,平静,无激情,无
烦恼,无贪欲,我说这样的人超越生和老。”

第五章 弥德古 问

1049 可尊敬的弥德古说道:“我认为你知识渊博,心灵完美。我问你,世尊啊!请告诉我世上各色
各样的痛苦产生于何处?”

1050 世尊说道:“弥德古啊!你问我关于痛苦的产生,我将按照我的理解回答你,世上各色各样
的痛苦产生于生存因素。

1051 “无知的蠢人执着生存因素,一再蒙受痛苦。因此,智者明了痛苦产生的原因,不会执着生存
因素。”

1052 “你对我们有问必答,我要问你另一个问题,请告诉我:智者如何越过生、老、忧愁和悲伤的水
流?请你解答,牟尼啊!因为你知道这个法门。”

1053 世尊说道:“弥德古啊!我将向你解释这个前所未闻的法门,知道了这个法门,就会成为有
思想的人,四处游荡,越过世上的执着。”

1054 “大仙啊!我乐于听取这个无上的法门,知道了这个法门,就会成为有思想的人,四处游荡,
越过世上的执着。”

1055 世尊说道:“弥德古啊!不要喜欢和执着你所知道的上下左右和中间的任何东西,不要结识
存在。

1056 “这样生活的比丘富有思想,勤奋努力,四处游荡,抛弃自私,抛弃生、老、忧愁和悲伤,就会
在这世上成为智者。

1057 “大仙的话对摒弃生存因素作了透彻说明,乔达摩啊!我听了喜欢。世尊确实摆脱了痛苦,因
为你知道这个法门。

1058 “牟尼啊!经常受你教诲的人,肯定会脱离痛苦。因此,我来向你致敬,高尚的人啊!但愿世
尊不断赐我教诲。”

14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59 “知识渊博,无所执着,不沉溺爱欲,这样的婆罗门确实能越过水流,达到彼岸,没有障碍,
没有疑惑。

1060“他是世上的智者,知识渊博,摆脱对各种生存的执着,没有贪爱,没有欲望,我说这样的人
越过生与老。”

第六章 陀多迦 问

1061 可尊敬的陀多迦说道:“我问你,世尊啊!请告诉我,我渴望你的言词,大仙啊,听了你的
言词,就能自己学会涅槃。”

1062 世尊说道:“陀多迦啊!你努力吧。世上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从这里听了我的言词,就能自己
学会涅槃。”

1063 “在这神界和人界,我看到婆罗门无所执着地生活,洞察一切的人啊!我向你致敬,释迦啊!
请把我从疑惑中解脱出来。

1064 “我无法去解脱这世上任何有疑惑的人,陀多迦啊!如果你学会这个无上法门,就能越过水流。

1065 “你怜悯我,教给我吧,梵天啊!我懂得了这个寂静法门,就能像空气一样无所阻碍,在这世
上平静地,无拘无束地游荡。”

1066 世尊说道:“陀多迦啊!我将向你解释这种前所未闻的寂静,懂得了这种寂静,就能平静地
游荡,越过世上的执着。”

1067 “我喜欢这种无上的寂静,懂得了这种寂静,就能平静地游荡,越过世上的执着。”

1068 世尊说道:“陀多迦啊!理解你所知道的上下左右和中间的任何东西都是世上的束缚,不要
贪恋各种生存。”

第七章 乌波湿 婆问

1069 可尊敬的乌波湿婆说道:“释迦啊!我独自一人,没有依靠,不能越过这大水流,洞察一切
的人啊!请告诉我依靠什么越过水流。”

1070 世尊说道:“乌波湿婆啊!不渴望任何东西,富有思想,依靠一无所有越过水流;抛弃爱欲 ,
摆脱疑惑,日夜追求灭寂贪爱。”

1071 可尊敬的乌波湿婆说道:“摆脱对一切爱欲的贪恋,抛弃任何东西,依靠一无所有,达到至
高的名想解脱,这样的人将停留在那里,不再前进了吗?”

1072 世尊说道:“乌波湿婆啊!摆脱对一切爱欲的贪恋,抛弃任何东西,依靠一无所有达到至高
的名想解脱,这样的人将停留在那里,不再前进。”

1073 “如果他停留在那里许多年,不再前进,洞察一切的人啊!如果他在那里达到平静,获得解脱,

14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这种人的识是否还存在?”

1074 世尊说道:“乌波湿婆啊!正如火苗被大风吹灭,已经消失,无以命名,牟尼摆脱了名和身 ,
已经消失,无以命名。”

1075 “他是消失了,还是不存在,还是永远健康地存在?请向我解释,牟尼啊!因为你知道这个法
门。”

1076 世尊说道:“乌波湿婆啊!这样的人消失后,形量不存在,人们谈论他的依据不存在;当一
切现象消失时,一切谈论方式也消失。”

第八章 南德问

1077 可尊敬的南德说道:“人们说世上有牟尼,你对此如何看?他们称有知识的人,还是称遵行
某种生活方式的人为牟尼?”

1078 “世上智者不依据观点、学问和知识称某人为牟尼;无设防,无烦恼,无欲望,我称这样的人
为牟尼。”

1079 可尊敬的南德说道:“有些沙门、婆罗门说纯洁来自所见和所闻,来自德行戒行,或来自其他
各种途径,世尊啊!在世上这样生活的人能越过生和老吗?我问你,可尊敬的人啊!请告诉我,世
尊啊!”

1080 世尊说道:“南德啊!有些沙门、婆罗门说纯洁来自所见和所闻,来自德行戒行,或来自其他
各种途径,我说在世上这样生活的人是不能越过生和老。”

1081 可尊敬的南德说道:“有些沙门、婆罗门说纯洁来自所见和所闻,来自德行戒行,或来自其他
各种途径,牟尼啊!如果你说他们不能越过水流,那么,在这神界和人界,谁能越过生和死呢?我
问你,可尊敬的人啊!请告诉我,世尊啊!”

1082 世尊说道:“南德啊!我不是说所有的沙门、婆罗门都受生和老包围,在这世上,抛弃一切所
见、所闻、所想、德行戒行、抛弃其他各种途径,洞察贪爱,摆脱烦恼,我说这样的人能越过水流。”

1083 “大仙的话对抛弃生存因素作了透彻说明,我听了喜欢,乔达摩啊!在这世上,抛弃一切所见、
所闻、所想、德行戒行,抛弃其他各种各种途径,洞察贪爱,摆脱烦恼,我说这样的人能越过水流。

第九章 海摩迦 问

1084 可尊敬的海摩迦说道:“过去有些人向我解释乔达摩之前的教义,说是‘从前如此,现在也
将如此。’所有这些传统说法全然增加我的疑惑。

1085 “我不喜欢这些说法,请告诉我铲除贪爱的法门。牟尼啊!懂了这个法门,就能成为有思想的
人,四处游荡,逾越过世上的执着。”

14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086 “摒弃对世上所见、所闻、所想、诸识和可爱的诸色的贪恋,海摩迦啊!这便是不灭的涅槃境界。

1087 “懂得了这个法门,他们就能成为有思想的人,在这世上永远安乐平静,越过世上的执着。”

第十章 都提耶 问

1088 可尊敬的都提耶说道:“没有爱欲,没有贪欲,摆脱疑惑,这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解脱?”

1089 世尊说道:“都提耶啊!没有爱欲,没有贪欲,摆脱疑惑,这样的人没有别样的解脱。”

1090 “他是没有欲望,还是有渴望?他是具有智慧,还是正在获得智慧?洞察一切的人啊!请向我
解释。释迦啊!让我知道什么是牟尼。”

1091 “他没有欲望,没有渴望;他是具有智慧,而不是正获得智慧。你要知道,都提耶啊!他不执
着爱欲和存在,一无所有,这样的人是牟尼。”

第十一章 迦波 问

1092 可尊敬的迦波说道:“请你为受老和死控制的人们指出屹立在水流和无比恐怖的洪水中的岛
屿,可尊敬的人啊!请你告诉我这个岛屿,以便我不再受苦。”

1093 世尊说道:“迦波啊!我为受老和死控制的人指出屹立在水流中和无比恐怖的洪水中的岛屿 ,
迦波啊!

1094 “一无所有,一无所取,这个岛屿独一无二,我称它为涅槃,灭寂老和死。

1095 “懂得了这一点,就能成为有思想的人,在这世上安乐平静,不陷入摩罗的控制,不成为摩罗
的同伴。”

第十二 章 阇 多迦尼 问

1096 可尊敬的阇多迦尼说道:“听说你是一位不贪恋爱欲、越过水流的英雄,我来向你这位清净者
求教。请告诉我平静的境界,洞察一切的人啊!请如实告诉我,世尊啊!

1097 “世尊克服了爱欲,四处游荡,犹如太阳用光芒照亮大地,大智者啊!请把这个法门教给我这
个智慧浅薄的人,让我知道怎样在这世抛弃生和老。”

1098 世尊说道:“阇多迦尼啊!摒弃对爱欲的贪恋,以弃世为安乐,既无所取,也无所弃。

1099 “消灭过去之事,排除将来之事,也不执着现在之事,便能平静地生活。

1100 “彻底摒弃对名色的贪恋,婆罗门啊!没有任何导致陷入摩罗控制的烦恼。”

第十三 章 跋 陀罗弗 达问

14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101 可尊敬的跋陀罗弗达说道:“你抛弃家庭,斩断贪欲,摆脱欲望,摒弃快乐,越过水流,获
得解脱,脱离劫波,具有妙智,我向你求教。听了你这位圣人的教诲后,人们将离开这里。

1102 “人们从各国汇集这里,渴望听取你的言词,英雄啊!请你告诉他们,因为你知道这个法门。”

1103 世尊说道:“跋陀罗弗达啊!彻底摆脱上下,左右和中间和摄取欲望,因为谁在世上摄取,
谁就会受到摩罗跟踪。

1104 “因此,懂得这一点,有思想的比丘认为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
取任何东西。”

第十四章 乌德 耶问

1105 可尊敬的乌德耶说道:“你涤除尘垢,坐而修禅,完成责任,没有烦恼,精通万物,我带着
问题而来,请告诉我怎样凭智慧获得解脱和铲除无知。”

1106 世尊说道:“乌德耶啊!抛弃对爱欲的渴求和失望,克服懒惰,戒绝恶行。

1107 “思想超然,达到纯洁,把思考正法放在首位,我告诉你,这就是凭借智慧获得解脱和铲除无
知。”

1108 “什么是世界的束缚?怎样考察它?抛弃什么,才是人们所说的涅槃?”

1109 “欢喜是世界的束缚,通过思想考察它,抛弃贪爱便是人们所说的涅槃。”

1110 “富有思想,四处游荡,这样的人怎样灭寂诸识?我们前来问您?聆听你的教诲。”

1111 “富有思想,四处游荡, 这样的人不喜欢内在和外在的诸受,这样,就能灭寂诸识。”

第十五章 波娑 罗问

1112 可尊敬的波娑罗说道:“你显示过去,没有欲望,铲除疑惑,精通万物,我带着问题来问你。

1113 “已知过去色,抛弃一切身,说内在和外在为一无所有,我询问你有关这种人的知识,释迦啊 ,
应该怎样理解这种人?”

1114 世尊说道:“波娑罗啊!如来知道诸识的一切状况,知道这种人立足解脱,以解脱为终极目的。

1115 “知道欢喜的束缚因一无所有而消失,理解一切,洞察一切,这就是有关完美的婆罗门的知识。

第十六 章 摩 伽罗阇 问

1116 可尊敬的摩伽罗阇说道:“我己经两次问过释迦这个问题。但这位明眼者没有解答。我听说只要
问第三次,圣仙就会解答。

14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117 “有这世和彼世,有梵界和神界,我不知道著名的乔达摩的观点。

1118 “我带着问题来问洞悉至善的人:一个人怎样看待世界,死神才不会找到他?”

1119 “视世界为空无,摩伽罗阇啊!永远富有思想,摒弃自我的观点,这样就能越过死神;死神找
不到这样看待世界的人。”

第十七章 宾吉 耶问

1120 可尊敬的宾吉耶说道:“我年迈体衰,形容憔悴,耳聋眼花,不要让我糊里糊涂死去,请告
诉我这个法门,我知道后,能在这世摆脱生和老。”

1121 世尊说道:“宾吉耶啊!看到世人懒惰懈怠,受害于诸色,因此,宾吉耶啊!你要勤奋努力 ,
摒弃诸色,不再再生。”

1122 “四面,四角和上下,共有十方,在这十方世界中,你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所不想,无所
不知,请告诉我这个法门,我知道后,能在这世摆脱生和老。”

1123 “看到世人受贪爱摆布,受衰老折磨,因此,宾吉耶啊!我知道后,能在这世摆脱生和老。”

第十八章 彼岸 道经

世尊住在摩揭陀石寺,十六个婆罗门弟子轮流提出问题,他一一作了解答,如果懂得每个问题的要
义,懂得正法,遵循正法,他就能到达老和死的彼岸,这些正法导向彼岸,因此,这个法门被称作
“彼岸道”。

1124 阿耆多、提舍弥勒、布那迦、弥德古、陀多迦、乌波湿婆、南德、海摩迦。

1125 两位都提耶、迦波、阇多迦尼智者、跋陀罗弗达、乌德耶、波娑罗婆罗门、摩伽罗阇和宾吉耶大仙。

1126 他们来到品行完美的仙人佛陀那里,来到无上佛陀那里,询问精妙的问题。

1127 佛陀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作了如实的解答;牟尼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使这些婆罗门满意。

1128 他们对明眼者,太阳的亲属佛陀感到满意,在这位智慧优秀的人身旁过梵行生活。

1129 他们按照佛陀对每个问题的教诲生活,从此岸走向彼岸。

1130 遵行这条无上之路,便能从此岸走向彼岸;这是导向彼岸的道路,因此,称为“彼岸道”。

1131 可尊敬的宾吉耶说道:“我将赞颂彼岸道;这位无垢者、广智者、清净者、无欲者、庇护者、洞察
什么,教诲什么,有什么必要说谎?

1132 他摒弃污垢和痴迷,摆脱骄傲和虚妄,嗨!我将称颂他的美妙言词。

14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133 “梵天啊!我侍奉这位被称作‘真理’的佛陀,他驱除黑暗,洞察一切,理解世界,越过一切
存在,没有烦恼,摆脱一切痛苦。

1134 “犹如鸟儿离开灌木丛,定居在果实累累的树林,我也离开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像天鹅到达大
湖。

1135 “过去有些人向我解释乔达摩之前的教义,说是‘从前如此,现在也将如此。’所有这些传统说
法全然增加我的疑惑。

1136 “唯独他驱除黑暗,出身高贵,光彩熠熠,这位智慧广博的乔达摩,智力发达的乔达摩。

1137 “他教给我这个无与伦比的法门,它可以直接亲证,达到灭寂贪爱。”

1138 “这位智慧广博的乔达摩,智力发达的乔达摩,宾吉耶啊!你离开他片刻吗?

1139 “他教给你这个无与伦比的法门,它可以直接亲证,达到灭寂贪爱。”

1140 “这位智慧广博的乔达摩,智力发达的乔达摩,婆罗门啊!我片刻也不离开他。

1141 “他教给我这个无与伦比的法门,它可以直接亲证,达到灭寂贪爱。”

1142 “我日日夜夜勤奋努力,用我的心,如同用我的眼看他,在崇敬中度过夜晚,因此,我认为我
没有离开他。

1143 “我的信仰、喜悦、思想和意念都离不开乔达摩的教诲;这位大智者走到哪里,我便在哪里向他
致敬。

1144 “一旦我年迈体衰,我的身体到不了他那里,我的思想也永远努力到他那里,婆罗门啊!因为
我的心与他相连。

1145 “我陷入泥潭,战栗发抖,从这个岛爬上那个岛,然后见到这位越过水流、没有烦恼的正等觉。

1146 “正如婆迦利、跋陀罗弗达、阿罗维乔达摩摆脱信仰,你也摆脱信仰吧!宾吉耶啊!你将走向死
亡领域的彼岸。”

1147 “听了牟尼的言词,我非常高兴;正等觉揭开遮蔽,排除障碍,充满智慧。

1148 “他理解一切天神,知道一切事物,他是导师,解答有疑惑的人提出的问题。

1149 “我肯定会达到那个不可战胜、不可动摇、无与伦比的境界,在那里, 我将没有疑惑,你要记住,


我是个思想坚定的人。”

14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略述 印度佛 教史

许楚群

佛教在 印度兴起 的契机 ---------------------------------------------------------------------------------- 143

一 印度地域 二 风土特色 三 人种复杂性 四 吠陀时代的社会

五 婆罗门教 六 业报轮回 七 沙门思潮 八 六师外道

九 悉达多创教

原 始 佛 教 ----------------------------------------------------------------------------------------------------- 150

一 佛陀的生平 二 出家修行 三 转法轮 四 晚年的不幸

五 佛入涅盘 六 佛陀在世的思想 七 佛在世的教义

部派佛教的分裂及主要学说 ----------------------------------------------------------------------------- 155

一 教 团 的 成 立 二 比 丘 生 活 方 式 三 戒 律 体 系 与 僧 伽

四 第一次结集 五 第二次结集 六 分裂传说 七 统一国家出现

八 第三次结集 九 部派的发展 十 三藏的成立 十一 部派主要学说

十二 主要部派的主张

南传上座部佛教 -------------------------------------------------------------------------------------------- 165

一 南传上座部 二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文献

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 168

一 婆罗门势力 二 印度教的形成 三 大乘佛教的兴起 四 初期的大乘经典

大 乘 佛 教 的 思 想 体 系 --------------------------------------------------------------------------------------- 172

一 南印度的情势 二 龙树 三 空的论证法与中道 四 大乘佛教的总合

五 龙树的后继者 六 佛典的梵语化 七 有部与经量 八 大乘经典的新倾

九 如来藏思想(1) 十 瑜伽师与唯识思想 十一 唯识说的体系化

印 度 中 期 佛 教 及 晚 期 佛 教 -------------------------------------------------------------------------------- 177

一 如来藏思想(2) 二 中观自续派中观经量派 三 有相唯识与无相唯识

四 瑜伽行派与中观派 五 大乘学说二派的命运

14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密 教 的 形 成 ------------------------------------------------------------------------------------------------- 181

一 密教的特点 二 真言乘 三 金刚乘 四 时轮乘 五 初期的论师

回教徒 入侵印度 与佛教的 灭亡 ------------------------------------------------------------------------- 186

佛教 在印度 兴起的 契机

一 印度 地域

印度的地形,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突出于印度洋的半岛,面积有四百十五万平方公里。印度北

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等山脉把它与大陆的其它部分隔开,东临孟加拉国湾 ,

西濒阿拉伯海,南以科摩林海与印度洋相对。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印度独立的文化体系形成很大作用 ,

这一文化体系表现印度的孤立性,与西洋对立的东方文化圈内,它与波斯、中国是有区别的。

从印度半岛自身的构成,地理特色有三个部份:

(1) 印度河流域:北部、西部以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的山岭,南部包括拉贾斯坦沙漠地带。

(2) 恒河流域:由恒河和朱木拿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互交会而成,形成不等四边的印度

斯坦平原。

( 3) 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横断半岛中央部的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为三角形的德干高

原。

二 风土 特色

印度地形从热带到温带过渡地带,一般说属于热带地域。它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的特殊关系,在

一年的一半时间东北风向海洋吹,这季风相应,印度季节大体分为暑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

月至九月)、凉季(十月至二月)三季节,对居民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有人认为,气季酷热,高度

湿润,大气清澄干燥三种情况,给予了居民以被动的、忍从的、思索的性格。

三 人种 的复杂性

印度的民族包括扪达人、达罗毗荼人等原著民族,入侵的雅利安人和本系统的其它族人,雅利安

人与原居民混血。情况极为复杂,难以想象。

达罗毗荼人在上古,他们用石器及铜器、青铜器生产,主要务农,并驯养牛羊等牲畜,手工业及

商业也相当发达,城市设计水平高,然而这种文化到了公元前二千纪上半叶衰落。至公元前二千纪

中叶就灭亡,原因至还不能确证,但有一假说为

14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被入侵操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所灭,雅利安人原居波兰到中亚之间广大平原,在公元前二千纪至一

千纪年,一支南下印度河上游,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还有一支迁入亚细亚。自从雅利安人入侵印

度后,印度的历史文化发生了变化,此后印度历史,开始有了文字数据,这主要靠吠陀文献。

四 吠陀 时代的社 会

雅利安人早期历史和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后,印度历史的最古资料是「吠陀」。吠陀文字属印欧语系 ,

称吠陀梵文,吠陀原意「知识」,共有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最古,形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一千

年,文献为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如风、雷、雨、电等构成要素,以抽象观念等

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对象。诸神被配置于天、空、地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或作三千三百三十

九位神)。吠陀设祭坛,祭祀献牲,奉敬多神中的一神,在祈祷中期待得到现实利益。梨俱吠陀的思

辨,首先赞颂宇宙由「造一切者」

「祈祷之主」

「黄金之胎」等创造的「创造赞歌」,其次是赞颂从布 路

沙(原人)产生万物的「原人赞歌」,最后则是赞颂宇宙的本原是「彼之唯一物」的「无非有歌」,至此

而达到「极限」 。

「挲摩吠陀」

「耶柔吠陀」

「阿闼婆吠陀」大约形成在公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所收内容包括献祭仪 式

颂诗、仪法、咒语等,他们所反映的时代称为发展期吠陀时代。每部吠陀经都有各种注释性的散文集,

被称为「梵书」,后面部份叫《阿兰若书》
《森林书》,其后,还有评注性的附加部份称为《奥义书》, 含

义深奥的哲理。

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他们指原住民是黑色,没有鼻子,称原居民为「蔑戾车」,意指蛮人,或称

「达萨」,意为敌人。早期吠陀的雅利安人没有城市,依畜牧为主,向神祷告主要是盼望神赐给牛,

发起战争主要目的为夺牛。进入印度河流域后渐学农耕,手工业也发展,被征服的「达萨」成为奴隶。

《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会地位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农民、

手工业者)、首陀罗(非雅利安人的部落平民,地位低下)。

进入后期吠陀,四等级的发展成为种姓制度,雅利安人东迁至恒河流域,利用铁器及耕牛务农,手

工业及商业生产力提高,商人地位也提升,奴隶制度已确立,有血缘为组织的原居民部落瓦解了,

以军事首领通过战争目的在掠夺,拥有很多土地及奴隶,军事领袖成为当地世袭的统治者。

四种姓中婆罗门为最高,掌握神权及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祀,教授吠陀经典;剎帝利掌握军政权;

普通的村社农民、牧民、手工业者、从事商业的广大平民阶层,成为吠舍种姓;其后从吠舍种姓中也

形成具有众多土地财富的奴隶主,但吠舍絶大多数为小生产者,有些也沦为奴隶,吠舍种姓以纳税

及布施等形式供养前两个种姓。首陀罗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失去村舍,不能独立从事生产,成

为奴隶,不能接受教育和参加宗教祭祀仪式。

15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五 婆罗 门教

根据吠陀文献,早期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神,认为宇宙万物,一切自然现象皆受神灵支配,以为祖

先神灵不灭,英雄人物死后进身为神祗,崇拜泛神论,有天神(生主,后称梵天)、雷电神(因陀

罗,为战神)、司法神(婆楼那)、日神(计有苏里耶、萨毗陀罗、普善等)、火神(阿耆尼)、风神

(伐由)、雨神(帕阇尼耶)、酒神(苏摩)、祖先神(阇摩)等等。

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在吠陀本集后面附有《梵书》

《森林书》

《奥义书》,一部分为祭祀、用具、 咒

语等的规定和解释,也有一部分充满哲学,探讨宇宙和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提出「梵天」创造

世界和人类及万有,一切社会现象。婆罗门垄断讲授、解释吠陀经典,主持祭祀,掌握天文、地理、历

数,祭司为世袭。

认为吠陀经典传承天意,是一切知识本源,社会法则依据,借仙人之口传到人间,约在公元前二

世纪至公元二世纪的《摩奴法论》,按,指梵天从火神、风神、日神挤出以〈梨俱〉

〈夜柔〉

〈沙摩〉为 特

征的永恒三吠陀,还说:法(按此处相当于行为规范)的根是全部吠陀。

祭祀献供,祈求现世及来世利益,吠陀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王室献祭仪式,举行力钦祭,每年连续

十七天,认为这种仪式可增加中年国王的力量,而且可成为有权势的大王。国王加冕时举行灌顶。举

行马祭,为期三天,预备仪式则持续一年以上至二年,参加仪式有四个祭司,国王的四个妻子,四

百名侍卫及大批观众,每次献祭杀大量牛羊牲畜为祭品,还须向祭司献巨额酬金。
《摩奴法论》列 举

祭词有梵祭、祖先、天神、精灵、人祭(供养客人),天神祭是把供品投入火中,称「烧供」,传说献给

太阳,可使太阳生雨,此外,还有谷祭、季末祭、冬至夏祭,苏摩祭等。在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中,

可看到佛陀对婆罗门教献祭宰牲的批评。

吠陀文献以神的名义对社会的种姓制度作肯定,宣称梵天(或由梵天创造原人补鲁洒)用口创造

婆罗门,用手创造剎帝利,用双腿创造吠舍,用双脚创造首陀罗。婆罗门从事教授吠陀,主持祭祀 ,

接受财物布施,剎帝利进行统治,作战和惩罚罪犯,吠舍从事畜牧业、农业、商业、放债,首陀罗从

事工业及作奴隶。
《摩奴法论》关于四种姓的地位和职业说法,婆罗门至上,有理智,人最优秀, 世

上任何东西全是婆罗门的财产,有资格享有一切。原始佛教经典《中阿含经》

《杂阿含经》多处提及 佛

与弟子反对婆罗门(梵志)种姓至上的观点,针对当时婆罗门到处宣扬自有「清净」

「第一」

「最尊 」、

「他人卑劣」而提出批评。

在吠陀本集的附属文献中,《梵书》多说祭仪,《森林书》注重祈祷,唯《奥义书》最富有哲理,但种

类多,据说有二百余种,现已汇为总集或为百零八书,或百二十书,自古认为最有价值的不过十余

种,中国近年所出版的由徐梵澄译的《五十奥义书》收有五十种奥义书,其中有些古奥义书认为在佛

15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教产生之前已经存在。我们可从一些重要篇章括出以下的宗教观点。

宇宙万物有统一本质「性灵」,就是「自我」,因它清净无染,称为「梵」,是世界万有、动物、人,一

切自然的社会现象为依据,本原,在时间是永恒,范围是无边际,称「大梵」,每个人都有自己本质

「灵性」,也是「自我」称「小我」,每个人的「自我」与「宇宙自我」并无二致,是合一的,此即「梵我一

如」,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气息」为重要,视为人的根本,「自我」的本来含义是「气息」

「呼吸」,然 而

表述「自我」以「生命气息」表示「性灵」、「灵魂」本质 。

把「宇宙自我」人格化,称「梵天」

「自在天」,说梵天造就了日月水火,世间万物及人类,甚至 说

众天神、鬼怪都是梵天造的,从「万事万物」,皆出乎自我。
「大梵」就是因陀罗神,就是诸天,也创 造

「十大仙」

「众天神和天神的住处」。认为「大梵世界」至真、清净,是「永生」的所在,众生之所以不 能

到达这一境界,受到「虚伪迷误」,想回归「大梵世界」,就应修持「贞行」,即祭祀、玄默(禅定)、斋

戒、隐居林间修行等,唱赞《奥义书》 。

六 业报 轮回

业(羯磨)指人的行为,婆罗门教宣传人的善恶业为将来带来不同果报,有杀生者,死后转为下

等种姓或畜牲、植物。如习吠陀、苦行、行善,死后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

从「梵我一如」个人的灵魂(我、自我)与宇宙灵魂同等,自然自我清净无染。对于业与灵魂的关系没

有详说,以种种理论来表显婆罗门至上的种姓等级制度作辩据,广大下层民众不为满意,到公元前

六至五世纪,婆罗门教面临各种新思潮挑战。

七 沙门 思潮

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恒河流域农业、工业,商业很大发展,势力的增长,旧有的阶级制度发生变

化。在佛教的原始经典(如《阿含经》)中关于当时的阶级或身份,举出六种:「王族、婆罗门、庶民、

隶民、屠夫、清道夫。」并且记载,即使是出身为隶民的拥有财宝、米谷、金银的工商业主,也得到来 自

王族、婆罗门、庶民的敬意。相对在婆罗门种姓当中有亦医生、佣人、樵夫、商人、牧人、屠夫、猎人、商队

的向导,婆罗门种姓的败落由此略见一班。

这种社会环境促成了自由革新思潮产生,传统的权威衰落,社会上形成新的统治阶级领导集团。

佛教文献中提到作为新统治阶级的组成包括:受过灌顶的剎帝利国王、地方豪族、将军、村长、行会首

领、氏族首长。

据佛教的原始经典、阿育王碑文和希腊的拉丁文献等推论,在初期佛教时代(公元前五至三世

15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纪),与婆罗门教对立的新的精神指导者「沙门」,处有强力的地位。

沙门是这个时代革新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游历各地或在森林修行,或在村落说教,作为说法的报

酬,人们布施他们食物,他们依此维持(乞食)生活。他们因生活表现不同而被称游行者、遁世者,

苦行者、行乞者(比丘)等,作为团体的指导也尊称为沙门。沙门是僧伽,宗教的共同体之主,教团

之主。古代的婆罗门社会主张血统的纯粹,婆罗门种姓自认为诸种姓中地位最高,而沙门共同体却

不问阶级和身份,都允许出家,佛教和耆那教的创始人都出身剎帝利种姓。这时代,农村社会姑且

不论,在城市中,剎帝利取代婆罗门提高了地位,国王虽被认为是社会上最高统治者,但不被认为

是神圣的。他们对宣说人人皆应尊奉之法的沙门,亲自拜访受教。

在沙门之中,有些围绕着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学、果报、生死轮回、精神解脱等宗教理论、思考、辩论,

提出各种的宗教理论和实践方式。佛教经典把婆罗门教及以外的沙门学派,称为「外学」或「外道」。在

佛教创立时有很多外道,有的佛经说有九十五种外道,有讲九十六种,甚至有四十九千邪命外道,

四十九千外道出家。其中有六人的学说影响较大,在佛经称为「六师外道」 。

八 六师 外道

1.富兰那 迦叶(不兰迦叶)

姓迦叶,从母得名富兰那。否认因果报应论,认为是无因无缘论和无道德论。他说:「无福无施,

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
〈。

《增一阿含经》〉因为万有无生无灭,事物之间不存因果联系,自然行善得 善

报,行恶得恶报的业报轮回论就不能成立,他说:「一个人无论是自己去杀害众生,还是教人杀害

众生,都不算作恶。自己或教人去偷盗、淫佚、妄语、放火,也没有罪,不会有报应。相反,到处布施

行善,也没有福报。人们道德好坏是自然的,是无因无缘。 」

2.末伽梨 俱舍梨子(末伽梨瞿舍梨)

从母得名俱舍梨子,末伽梨是字。认为人的一生是命运决定,个人意志和行为是宿命论,因此从

事任何道德修行和行善都没有意义。他说:「无力,无精进,无士夫方便,无士夫精勤等等的一切人,

一切众生,一切神,无方便,无力,无势,无精进,无堪能定分,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苦乐常

住,生死定量。」〈《长阿含经》〉 。

还否认善恶因果报应和三世轮回论,反对婆罗门倡祭祀布施,他说:「无施无为,无祭祀法,亦

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众生。

《长阿含》
《沙门果经》。 实

际否定婆门教宣扬的梵天创世说法。末伽梨被认为是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派「邪命外道」创始人。邪命外

道是佛经中的译法。原意「严格遵守生活规则的人」。这派别在后世与佛教、耆那教都有较大的影响 。

15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3.阿耆多 翅舍钦婆罗

阿耆多是字,钦婆罗是粗敞衣名。认为人从「四大」地水火风构成,否认灵魂存在。他说:「受四大

取命终时,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愚若智取命

终者,皆悉败坏为断灭法。

《长阿含经》
《沙门果经》。也反对善恶果报和轮回理论,对婆罗门教的 祭

祀及当时的苦行法,持否定态度。他的学说以四大因素作为世界的本原和基础,具备唯物主义。被认

为古印度唯物主义派别「顺世论」先驱者。

4.婆浮陀 伽旃那

亦作迦罗鸠驮 迦旃延。迦旃延是姓,从母得名迦罗鸠驮,他认为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七种因素:地、

水、火、风、乐、苦、命(灵魂)。它们独立永恒地存在,不生不灭。众生的身体也由这七种因素构成,

但他们之间有空隙存在,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用刀杀人,刀只是在七种原素间的隙中穿过,

「容刀往返,亦不害命,于彼无杀无杀者」
《杂阿含经》。他既承认地、水、火、风,四大因素是世界的 基

础,又承认乐、苦、命,这些精神因素为世界的基础,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

婆浮陀 伽旃那又否认因果报应,众生受苦受乐皆由定命论,不可改变。他说:「无力,无精进人,

无力,无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着,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一切众生有命之类,皆悉无力,不得自在 ,

无有冤仇,定在数中,于此六生中受诸苦乐。

《长阿含》
《沙门果经》。既说命运决定一切「定在数中 」,

又说无因无缘,实属矛盾。但他说七种因素,对印度的胜论派有很大影响。

5.删阇耶 毗罗伲子。(散若夷毘罗梨沸)

从母得名毗罗伲子,删阇耶是字。回避对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持怀疑论的观点,如有人问因果

报应,他回答:「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不异。

《长阿含》
《沙门果经》。不主张积极修行,认 为

经过「八万劫」(可概释为无穷尽的时间)自然可达到精神解脱。

6.尼干陀 若提子。

若提子从母得名,尼干陀是出家号,意为「脱离束縳」,从肉体及精神的束縳中解脱。本名筏驮摩

那,是耆那教创始人,称为「大雄」,相传他出生于吠舍离的一个剎帝利种姓家庭。年三十出家修行,

四十二歳成道,在鸯伽、摩揭陀、跋蹉、拘萨罗等地传教三十余年。他在世时与释尊大致相同。尼干陀

认为构成世界的原素有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两种。非灵魂的有物质和不定形物质两种,物

质由原子组成,不定形物质包括运动之因(法),静止之因(非法),虚空和时间四种元素。物质

由原子组成,带有下降的属性,而灵魂本身则具上升的属性,可自由流动。众生的灵魂由于受到由

物质组成的「业」束縳而不能自由,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从他的解释中,在哲学上是多元论者。

15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尼干陀对世界基础解释,主张宿命论的业报轮回的宗教理论。在《中阿含》
《尼干经》。他认为众生 现

世所受苦乐都由宿业(「本作」或「本作恶业」)决定的。由诸种因素「合会」造作的,要宿业达到解脱,

是修种种肉体及精神苦行,如裸体不穿衣受日晒雨淋、絶食、常立不坐,睡刺床、火烤身等等,宣称

「若本作恶业」,「彼业皆可因此苦行而得灭尽。

《中阿含》
《尼干经》。达到解脱,坚守五戒:无相害 、

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不积私财和不贪财利)。从行动、语言、思想三方面「不复作恶不善之

业」,使灵魂不再受业力而轮回于生死苦恼流转中。

在佛教产生前后,印度思想家百家争鸣,上述六师思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大的学说。此外,还

有很多思想学说流行。佛经上记载有「六十二见」及「二十二见」,耆那教经典记载有三百六十三种见

解。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家,提出了种种主张,从所看到的资料分析,当时争论焦点总归三个问题。

第一,世界和人类是如何形成?决定人、事现象根本是什么?有的主张「大梵」(或称尊佑),自

在天创造世界和人类;有的以四大因素解释世界万物和人类的构成;有的以「宿命」决定;有的主张

「无因无缘」论;有的对世界永恒或不永恒(常、非常)、有限或是无限(有边,无边)等问题争论。

第二,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业报轮回?除了阿耆多 翅舍钦婆罗的朴素唯物论外,一般的承认

人有灵魂(命、想),围绕人死灵魂灭或不灭(死后有想、无想、断灭)的问题提出很多见解。

如承认有灵魂,人死后将到何处?转生到不同地方的力量是甚么?业报轮回,在吠陀本集中没有

提出业报轮回思想,后期《奥义书》才开始接触这些问题,直到佛教产生之前,对此说还没有系统,

似乎「轮回」一词也刚提及。当时社会对业报轮回普遍关注,思想界的争论十分激烈。提及业报轮回必

然联系到道德行为问题。因为轮回要有一个主体,他生前的业力,将决定他轮回趣向,六师中的耆

那教尼干陀对灵魂和业报作出了解释,否认业报轮回者持无因论,有的否认有过、现、未三世的存在。

第三,怎样摆脱现实苦难的精神解脱?婆罗门教以最高修行目的回归「大梵」,其次通过业力转生

为神;六师中尼干陀主张「苦行」

「持戒」来解脱;有的以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涅盘解脱;有 的

以为修持禅定达到精神解脱就是涅盘。

在沙门中,流行种种修行方法,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苦行。
《中阿含》
《狮子经》记载佛陀在世时「外 道」

的诸种苦行方法,计有裸体、有以树叶为衣,有不食鱼肉,甚至连水也不喝,有的一天只喝一、二口

水,有以六七日吃一顿饭,有以只吃野果树根,有以披头散发,有以剃发,有以拔发,有以站立不

坐,有以光蹲着,有以卧刺床等等形式,也有在深山野林静坐修禅观。

九 悉达 多创佛教

悉达多原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太子。从小爱沉思,常思考人生问题。父净饭王担心他受当时修行者

15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影响出家,便提供给丰厚财宝和众多美女让他享受人间最高的欢乐,但悉达多见到人生有老的时候 ,

有病时,最后谁都不能摆脱死亡,感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及烦恼,同时世间现象无常。在他出城外

游看到瘦弱驼背老人,呻吟痛苦的病者,看到哭泣的亲人抬着死尸,又见剃发托钵行走修行者。回

宫后,决心弃舍太子地位而出家,对父王说:「诸有生者,会有离别。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

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此非善智。」又作一偈 :

「若睹一切决无常,诸有之法终散坏,宁忍世间诸亲别,死命欲至事须成。」〈《佛本行集经》 〉

可见,悉达多太子看到人事现象无常,为了在精神上摆脱人生苦恼,决心出家。

净饭王听到后,心内十分痛苦,见劝无効,以种种方法阻止。悉达多潜伏在马车,带一个家奴,在

一深夜逃出城。途经跋伽婆仙人苦行林时,打发家奴回国,自己走入森林,剃发出家。后又到王舍城

外的盘荼婆山,继续修苦行和禅定。后又到尼连禅河边伽耶附近象头山下的苦行林,在一棵树下敷

草静坐。据《普曜经》说:「日服一麻一米」,日夜结跏趺坐,不避风两,苦行六年。
《佛本行集经》说 他

「身体羸瘦,喘气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气力。 」

经六年苦行,认为修苦行不能达到彻底解脱,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澡,上岸受牧女献乳糜,

恢复体力,走到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据说悉达多连续坐禅思虑了

七日七夜,得到觉悟。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报应,他创了独立的原始佛教。

原始 佛教

一 佛陀 的生平
释迦牟尼 释迦,为族名,能仁之义;牟尼,寂默之义。诞生于古印度东北之喜马拉雅山麓,迦毗
罗卫城,是一个小国,释迦族是此国主人,是当时的贵族共和国之一,于罗泊提河东北(今尼泊
尔),分有十个小城,再从十小城选出一位最有势力的城主作领袖,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王,为当
时的共和国领袖,太子悉达多(一切义成),母摩耶夫人。出生后七天,母逝,由姨母摩诃波阇提
抚养。年七歳,习文艺、武术。年十九,纳拘利城主善觉王女耶输陀罗为妃,嗣一子名罗睺罗。释尊少
年时受到王室良好敎育,过着尊荣富裕生活,豪华宫庭,但不感到快乐,故数度出城游历,却起了
不满现实的意念,遂决意出家。传说:<一>由于在田野里,见农耕而引起,如《佛所行赞》说:「路
旁见耕人,垦壤杀诸虫,其心生悲恻,痛踰刺贯心。又见彼农夫,勤苦形枯悴,蓬发而流汗,尘土
坌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极生怜悯心。」释尊见贫农(农奴)劳苦而不得休 息,
众生互相残害,不觉慈悯心起,因而在树下作深长静思。<二>由于外游,见年老的龙钟艰苦,病
者疾患纒绵,死人形容变色,深感人世间无常。在当时解脱的宗教风气影响下,发心出家,愿修道
证悟后,广度众生。年二十九(有说年十九),一日夜半(时十二月初八日),带仆乘马车潜出王
城,跨上白马犍陟,往东方蓝摩国,剃发为沙门。
释尊从小就被称许为:「若当出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成转轮王。」转轮王,是不以武力 ,
不为民族移殖,经济掠夺,而是以十善教化,使世间和平、繁荣、安乐、统一的仁王。一切种智就是佛,
佛是彻悟人生实相,阐扬正法教化,而使人间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大自在。

15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二 出家 修行
出家修行为沙门,为东方新宗教。依佛说:「家」为男女互相占有,物质私私组合,依此发展,人
间起互相侵略,苦迫不已。出家,只是为了勘破自我,舍却我所有,以求解脱。释尊向南游行,往毘
舍离国跋伽婆仙,摩揭陀的阿罗罗仙(阿罗罗迦蓝,或作阿罗罗伽罗摩)习前四禅(有色定),再
参访郁陀罗仙(郁头蓝弗,亦作优陀罗摩子)习比前四禅更微细更深入的四无色定,明暸进入最高
禅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一旦出离禅定,苦的现象依然,但习成后,还不能解脱,婉拒继承师职 。
又到优楼频螺村,修苦行。调息、止息、节食、断食,精严苦行,频临死亡,还不能解脱,遂舍弃禅定、
苦行。
释尊受优留频罗村牧女的乳糜供养,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恢复体力,才到林北的伽耶村(今菩提
伽耶),毕波罗树(菩提树)下,端然静座禅思,敷草结跏趺,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 ,
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至二月八日晚,夜覩明星而悟,得一切种智。成为大觉者,为人天之 大
导师,时年三十五。(诸经论中亦云十九歳出家,入雪山修行六年,出山后,在迦耶山菩提树下,
得悟世间无常,缘起诸理,有说在三十歳成道。)
释尊成佛后,曾作七七日禅思,享受解脱法乐。感正法深奥,众生的贪恋,有作不想说法的传说。
释尊成佛,凡年四十五(有作四十九)载,跋涉游化,踏遍恒河两岸,化导众生,在鹿野苑初转法
轮,说四圣谛,八正道。成道后,在四七日间,于附近树下,自己受用解脱之乐。第一七日,在菩提
树下,佛在此成道。第二七日在阿踰波罗树下,有魔王波旬,来请佛入灭而未果。第三七日,在目真
邻树下,遇暴风雨,目真邻陀龙见之而即以己身护佛。此龙即受皈依,及为傍生中的第一弟子。第四
七日,在罗阇耶恒那树下,有二商主,提谓、婆梨迦,道经佛处,以蜜供佛,并皈依佛、法而去,此
二人乃为最早的优婆塞(奉事三宝的净信男)。
三 转法 轮
佛法是甚深,但不是世俗学问的精深,而是众生本性刚强(兽性、人性、神性)的症结窟宅,不易
突破,就难以解脱。传说,自称人类世界的创造者「最高神」印度名为梵天,殷勤请佛说法,众生的
确难以度脱,但也有利根而可能达解脱。释尊到迦尸国波罗奈,为五比丘,阿若憍陈如、马胜、跋提、
摩诃男、十力迦叶,于鹿野苑初转法轮,证阿罗果,称五比丘。释尊以依八正道而成佛,为众生说法,
弟子依法修行,八正道就出现于弟子心中,从佛心而转到弟子心,降伏一切烦恼,如轮宝般的从此
到彼,故名转法轮。法轮以「八正道」为体。释尊与五比丘开始僧伽生活,法味共赏,财味共享。不久,
随法出家的弟子达百人,释尊嘱付弟子分头教化,弘扬正法。翌年,释尊游化王舍城,频婆沙罗
(平沙)王受归依。佛二大弟子,舍利弗、大目犍连,加入释氏沙门僧伽。那时出家弟子有一千二百
五十人。释氏「以法摄僧」,出家众的「和乐清净」集体生活,在僧伽中,人人平等,依德化的法治,
依戒律而生活,在和谐团结,身心安乐,清净健全的僧伽,努力修证。释尊成道第五年,受拘萨罗
国舍卫城须达多长者的礼请,住进祗园精舍,此乃第二个弘化中心。同年佛陀回祖国迦毘罗卫省亲 ,
并度亲子罗睺罗出家,接着释迦族的王室青年及佛陀的姨母和妃子也受度出家。
释尊曾劝优波离住在僧中,劝大迦叶放弃头陀行而住僧中。离众的苦行,受当时东方摩竭陀国与
央伽国民间无数人崇敬,释尊的戒律精神,是集团体的僧伽,佛法在人间的具体形象,释尊在恒河
两岸,平等教化。五十歳后,体力渐衰,经过四十五年的跋涉游化,但多住王舍城。
四 晚年 的不幸
释尊的言教身教,随类摄化,不分贫贱,不别男女老幼,一路程程步行,处处说法,佛法相当兴
盛。释氏晚年,有三件不幸事项。
<一>提婆达多的「破僧」叛教。释尊与释族密切的东方比丘,觉得佛法是我
们的。释尊堂弟提婆达多(阿难菩萨的胞兄),有领导僧众的企图,但得不到释尊的支持。释尊的见
解,佛法不是种族的、国家的、而是世间全人类的,不应以某一族为主体。释尊说:「我不摄受众,亦
无所教令。」释尊不以统领自居,也不交与大弟子统领,何况提婆达多!因此,提婆达多率五百初 习
比丘,脱离佛陀自立门户,说苦行的「五法是道」(五法内容,异说纷纭)依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
事所传,指不食奶酪、不食鱼肉、不食盐、受用衣时不截其缕绩、不住村舍而住阿兰若处。又据〈五分律〉

15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所载,不食盐、不食酥乳、不食鱼肉、乞食而不食他食、春夏八月露坐而冬四月住草庵。另〈十诵律〉也
有不同说法。
提婆达多趁佛行经灵鹫山下时,投大石欲杀之,佛陀受到石子打击而足趾出血。
虽由舍利弗与目犍连说法,使初习者回归于佛法的僧伽,而教团分裂的不幸,影响于未来。
<二>释族被灭。佛陀祖国迦毘罗卫,早沦为波斯匿王的憍萨罗国的附庸。波
斯匿王向释族索婚。释族感非我族类,但又恐开罪,结果,乔装一婢女,冒充释女下嫁,后来生下
王子毘琉璃。当毘琉璃王子回释族省亲时受到羞辱,才知道了母亲和自己的身分,后来登位成了毘
琉璃王,就立心进军迦毘罗卫国,以雪身份之辱。消息传至沙门团,提议给予实力的支持,然受苦
行厌离的时代思潮,不能实现有力的援助,佛陀以大慈悲无畏精神,在毘琉璃王的大军通过的大路
边,释尊安闲坐在一株没有枝叶荫蔽的舍夷树下。毘琉璃王闻佛于此,过来礼拜问讯,不理解独坐
枯树下用意。佛陀说:「我现在没有荫蔽的人了!」毘琉璃王闻后,听「亲族之荫,胜余人也」的慈训,
感动而退军。毘琉璃王在部属挑拨再次出兵,见佛陀还在,又再撤军。第三次出兵,绕道出发。释族
本身又是憍逸而没有自信,见兵临城下,主战派最先受制裁。是和?是守?一番辩论,杀主战派首
将,开城迎敌,甘受敌人屠城。
传说佛陀悉闻释族被灭时,头痛多日,目睹祖国与亲族不幸,佛陀指导人间的
佛弟子,应该关切自己的国家民族的自由独立与生存。可见释尊内心,虽然出家,却没有忘却国家
及民族,也不能不有所感动。
<三>舍利弗与大目犍连入灭。舍利弗、大目犍连称「双贤弟子」,释尊晚年,
游他各方,使佛法得到正常的展开。很不幸,大目犍连为婆罗门所袭击,伤重而死;舍利弗也回故
乡入灭!对佛法的展开,是很不幸的,如《杂阿含经》说:「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释尊)
则无事」;「我观大众,见己虚空,以舍利弗、大目犍连涅盘故。我声闻(弟子),唯此二人善能说法,
教诫教授。 」
五 佛入 涅盘
释尊年八十那年,在毘舍离安居。而在五十歳后,体力走下坡,体弱有病,自说「朽车」般。在毘舍
离居住三个月,率阿难等比丘向北游行,在波婆,受纯陀的供养饮食,引发病势急剧恶化。勉力前
进到拘尸那,于该天夜半,释尊在婆罗双树间涅盘。涅盘前体极虚弱,还化度须跋陀罗为最后弟子。
谆谆的教诲弟子:「我成佛来所说经(法),戒〈毗奈耶〉,即是汝护,为汝等(怙)持 〈
」《长阿含 》
「游行经」〉;不要以为世尊入涅盘,就没有依怙。诸行是坏法,精进莫放逸,此是如来最后之说 。
诸行无常,必然灭坏,佛的色身也没例外。释尊在世说法四十五年(有说四十九年),感化无数
人民,其势力远驾婆罗门教之上;释尊实一慈悲智慧说法不倦之老比丘,应机指导,未赏自组教义 ,
亦没对其它异派攻击,对众弟子,极其亲切,又其生活,至为朴素,戒行严明,以平民圆满人格,
留模范于人间;住世八十年入于涅盘。
关于佛灭的年代古来有各种说法,由于古印度传承缺乏历史性,所以难以确定。在佛教相传记载中 ,
有很多与教团有关事件发生在佛灭若干年的说法。确定如下两个要素:(1)历史上某事件发生的确
切年代;(2)佛灭与事件之间的年数,可以往前推算佛灭的年代。因此,关于佛灭的年代,中外学
者有各种说法。关于要素(1)与希腊历史有关,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的即位年代(公元前 317)
和阿育王的即位年代(公元前 268 )是最确实的;( 2 )据斯里兰卡上座部(分别说部)的传承
(南传),阿育王即位是佛灭 218 年,而据克什米尔(说一切有部)的传承(北传)是「百有余年」
(或 116,或 160 年),如此,南北传佛教相差约一个世纪。如根据南传说法,佛灭的年代是公元前
485 年(268 加 218 减 1);北传则认为公元 383 年(268 加 116 减 1)。在以往说法中,对阿育王即
位的年代的确有些变化,所以对佛灭的年代有不同看法。一般说法,欧洲学者多以南传说法进行推
算,日本学者则持北传说法推算。
六 佛陀 在世的思 想
释尊是位国际主义者,对军阀的争雄,根本不表同情。 「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 ,
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对侵略者著名的教训。释尊悲悯众生如一子心境,因种族歧视,互相侵略,

15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国陷民生悲惨,痛心众生自残,而有别辟坦途的必要!释尊倡佛教的解脱论,没有忽略世间。正确
的出世观,配合世间净化。释尊倡种族平等论,消除种族间的歧视、对峙、非法压廹。抨击野心者侵略
的残杀,鼓吹无诤的和平。组织大智大悲自由集团,就是社会的自由族。和平共存,多少予当时纷争
的印度以有效的救济。一切活动,从伦理的宗教出发。释尊没有忽略人间,更没有忘记祖国。那些以
为信佛出家,不问朝政及国家民族的存亡者,无疑是佛的叛众。
释尊出家,不但常被外人视为小乘学者,也常误为消极厌离。释尊出家目的,是不忍人世残酷的
杀戮,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温饱。在佛本行经太子观耕故事中,可明白看出。人与人,人与自然
间种种的苦恼与缺陷,是佛教观察的对象。人类爱欲刚强的自私,父母、儿女、兄弟,都在揣度私利,
互相诽毁,这种情况扩大,就是民族国家的侵占掠夺。佛陀所说的苦,不只老死,解脱目的,勘破
自我爱取,以改变自我的业力净化。
七 佛在 世的教义
1
<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佛法的特色「因缘论」,每一法生起,必须具备某些条件;凡是能生起的
法,皆由缘起。缘起法或因缘法是指法则。宇宙的一切现象在迁流不息生灭中,是因缘假相,可是人
性习惯浮现自我执着为中枢,不能察觉人生真实相貌,这狭小假相的我,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
增上缘熏起现行,四缘缺一不会熏起。
佛陀发现见证缘起,方便教导弟子而已。缘起是「法」的又一内容,所以经典多方面表示缘起的意
义。如法住,是说缘起确立而不可改易的;法界,缘起是决定的因性;法性,缘起是自然如此的;
法定,缘起是不乱的;谛,缘起是如实不颠倒的;如,缘起是如此如此而不变异的。这一切,都表
示缘起的实性「性」 。
缘生法的「法」指现象或事物,即是缘起理则下而呈现的现象或事物,就是由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
生起的种种现象或事物,在佛法看来,由因缘所生的现象及事物,是暂有的,不能永恒存在,所以
是无我的,是无常的,所以又说是「虚妄」。空,即是说一切皆由因缘所生的,佛法说「空」,幻象 宛
然前后生灭相续不断,并非空无,佛法对宇宙人生的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所说的真理,只说
「变灭」而不说「断灭」,就是「空」,即一切有为法缘生缘灭,故说为「空」 。
<2>四圣谛。是佛陀觉悟的主要内容,佛陀应用他所觉悟的因缘法考察轮回及解脱的因果关系而
发现的真理。佛说四圣谛,教导众生离苦得乐,教导众生所作的一切,须对自己负责,为度众生解
脱生死,离苦得乐。
<3>八苦。佛说八苦,是指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包括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及五
蕴炽盛苦。由于对自我的执着,总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保有而坏的事物远离,但人生变化无常 ,
快乐的时刻终究不能永远存在,即一切事物迁流不得安定,人生的种种痛苦使心灵创伤。佛陀说解
脱方法,众生要舍弃执着。
<4>十二因缘。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过程,以十二因缘,包括三世二重因果,起惑、造业、受生等
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缘起推动我贪、我瞋、我痴、我慢等迷惑的六根烦恼造业,引发身、
口、意,颠倒梦想, 一切有为法,所谓「百忧其心,万事劳形」,由惑、业、苦三者连锁,惑、业、苦,
总是自心昏迷妄为,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因苦生惑。佛法要习者有觉照,澄清妄念,转迷为觉,
明心见性。一切的惑、业、苦,都是因缘的假相,本性是空,心无执着,妄念也无依据。
<5>八正道。佛说四圣谛之道谛,说明人生修道才能证得涅盘真理。八正道可分为戒、定、慧三学,
三学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但不能互相取代。持戒,能够坚忍,摄己的身、口二业,断恶修善;
持定,以禅定之静虑心,扫除心的染习气,散乱妄念;持慧,重视自我心观,观身心无常、无我,
证五蕴四大相的因缘假和合,缘起皆空,断灭一切热恼,直达涅盘,以求解脱生死流转。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以「三法印」或「四法印」加以表述。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以
上三法印)、一切皆苦。其根本则可从「四圣谛」来加以说明。
苦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总括就是苦苦、坏
苦、行苦。是对现实世间的认识,是人生的真理。
集谛:这个原因是,色、受、想、行识的五取蕴;以及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15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生、老死的十二有支,说它们前后之间互为因果,互为生灭的条件,是六根对境生起积集苦恼的原
因。
灭谛:就是灭除了一切烦恼,苦不再生起。以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守五戒,修持
十善为根本,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不再堕生死轮回。
道谛: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原始佛教重视对人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五蕴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无常、无我,充满
苦恼。色蕴指人的物质身体,受想行识蕴(称为名)指人的精神现象。五蕴根源(集),在人们对物
质或精神追求或贪爱,带来「喜乐」(味),但是五蕴变幻无常,归根到底带来「苦恼」(患)。因此,
对五蕴和五蕴和合而成的人生,应当舍弃(离)。所以论证人生无常、苦、无我的问题。
五蕴论是原始佛教基础,由五蕴与人生的关系,进一步论证苦、集、灭、道四圣谛,揭示苦因,
灭苦道理。由五蕴聚散合离,再推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还可推论出「一切皆
苦」,成四法印。五蕴的聚合散离,众生的生与灭,取决于众生对五蕴是持贪爱或厌弃的态度,故五
蕴论又与十二因缘论密切相结合。
原始佛教主张「诸法无我」,即客观外界不存在一个絶对的主宰者,主体的人也没有一个起主宰
作用的灵魂。这是不是对灵魂的彻底否定?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大我,个人有小我,「我」确实有宇
宙灵魂和个体灵魂的意义。因此,佛敎说「诸法无我」是反婆罗门教的灵魂主张。原始佛教中「众生」、
「饿鬼」

「地狱」包含鬼神,「天」有浓厚的神秘色采,其中「人」包含有前世、今世、未来世。佛典纪载 佛
陀在菩提树下观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没有把人与灵魂相区别。此后,产生四有说法,即把轮回于
三世的生命分为四个阶段:生有(入胎和出胎的剎那)、本有(生死之间)、死有(死时的剎那)、
中有(死后到转生的中间的生命),可见「中有」即灵魂,但这有别于其它主张具常恒不变的灵魂。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关于轮回主体的灵魂问题,是争论激烈问题之一,中有(中阴)学说之外,有
的部派以「补特伽罗」为轮回的主体。
原始佛教主张有因果,反对无因论。因果论从总体来说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即有
因必有果,因灭故果灭。这种因果论具体运用,一.是四谛,有苦因(集)则有八苦,苦因灭则苦灭。
二.是十二因缘的三世二重因果。
在佛教的体系中,善恶报应、三世轮回是属于低层次的教义,《阿含经》中所常提到的「施论、戒
论、生天之论」说法,因为它易于一般信徒接受,所以影响很大。

部派佛 教的分 裂及主 要学说

一 教团 的成立
依《律藏大品》传说,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对五比丘作最初说法,他们皆信受成为弟子,是佛教
团的初度成立。佛陀对六十名弟子教诫:「汝等已解脱一切束縳,应为利益众生而游行。」这是教团 初
期生活方式简单规定。
初期佛教的沙门称为「释子沙门」,其教法称「释子之法」就是佛教被认为当时游行者的一派。早期,
佛教没有派别的倾向,以推行「法」的普遍化为目的。佛陀的觉悟称为正等觉,佛灭后,教团也不推
举领导者,而指示以自己与法为依止处。由于法的普遍化,于各地域的「现前僧伽」,以及横的关系
「四方僧伽」的理念形成,遂使释子沙门的共同体,原始小僧团,发展成为皈依唯一本师与法的教团。
二 比丘 生活方式
印度的气候,每年从六月中旬以后的三个月时期,降雨量大,河川暴涨,常发洪水,比丘的游行
生活以严格限制,比丘在这个期间必须停止游行,寻避难场所,成为游行者团体之间的共同习惯。
比丘必须托钵乞食,住处须选择于街市或村落之外。由于定居环境之差异,乃形成两种安居的定

16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居处所,即「园」与「住处」。起初「园」

「住处」不过是安居期中的定居处所。安居三个月间的团体生 活,
制定了布萨、自恣、迦絺那衣等仪式。因有人向僧伽生活供养,致于行乞规定遂失去其必然性。园与住
处,变成半永久的定居。住处并不是有组织的僧院,乃构成僧伽的集团。从游行生活转到定居生活,
形成初期的僧团,加上戒律形成,遂使比丘僧团的修道者集团。
「住处」原为比丘的暂住处,安居完满后,则荒废。 「园」在郊外的「花园」

「果树园」,都是由拥有 者
的个人永久地献给僧伽,充作宗教的集会或禅定的修习与法的讨论场所,此名为僧园(僧伽蓝)。
随着游行者的渐成定居,以及训练比丘的依止,有关法的讨论,布萨、自恣、迦絺那衣等集合仪式的
发展,他们集会的会堂,以致僧院告成。 僧院,据有五种,即精舍、平覆屋、殿楼、楼户、窟院,
其中精舍与窟院应用最久。
三 戒律 体系与僧 伽
《梵网经》有指示小戒、中戒、大戒。《沙门果经》也含有与此相应内容,这些戒的集成,称为「圣 戒
蕴」。具足此戒蕴则内心得感受无垢清净安乐。戒并不是禁止的命令,乃是自动的要求。小戒的最初 是
教诫「舍离杀生、不与取、、非梵行、妄语」,这与外道习惯法相通的。撇开戒经最重罪四波罗夷法, 戒
经是立足于当时游行者团体的共通法。
然而,戒经(波罗提木叉、戒本)全部条文,可分类为八:波罗夷法、僧残法、不定法、尼萨耆波逸
提法、波逸提法、提舍尼法、众学法、灭诤法,对违反僧伽生活规则,规定有罪或无罪。据传戒条的制
定是「随犯随制」的,「戒经」以来的目的,逐渐地组织在定住地发展的集团生活,个人生活里的检举,
「戒经」条文形成广泛的律体系。
佛灭后,没有指定教主,又没有统制的絶对权威存在。形成同一「住处」有二团僧伽共居,成为诤
论原因。因此有承认分派为合法的必要。为了维持僧伽的和合,有僧伽羯磨的必要。所以乃有僧伽的
议事及裁判等事程序。
在发展阶段的僧伽组织,可分为七种:
1. 比丘:二十歳以上出家男子。
2. 比丘尼:二十歳以上出家女子。
3. 沙弥:未满二十歳出家男子。
4. 沙弥尼:未满二十歳出家女子。
5. 式叉摩那:预习比丘尼(二年)。
6. 优婆塞:在家男子信徒。
7. 优婆夷:在家女子信徒。
以上称七众,一至五又称五内众,比丘与比丘尼各自独立;僧伽依僧伽会议经营自治。僧伽至少由
四人组成,举行授具足戒仪式的僧伽按规定在十人(边地五人以上),比丘的所有物分为四方僧伽
(四方僧物)、现前僧物、个人的等类。
僧伽的教义,所谓「三法印」或「四法印」,又,根本立场依「四圣谛」以认识论的方式说明。十二因
缘、五蕴,说明其形成世间生起的原因。以修持八正道,有达成理想世间的方法。
四 第一 次结集
据佛陀指示,佛灭后的教团,应以「法」及「律」为依止,所以佛陀一代教法的整理与传承是必要的。
佛陀是随机说法,教法没有一定形式,因此,后人乃将教法加以整理,统一编集,以适合传承。又
随时代转异,对于法,加以解说。在初期的传承以口传,佛法随得存在,需要具备暗诵一部教法的
专门能力。有持律者、持法者、说法者、持论母者、持论者、持经者等专门人才。
据佛教历史纪载,有几次结集传说。所谓结集,是教法合诵的意思,共同诵读比丘集会中的圣典 ,
承认佛教所说的。附于「律藏犍度部」的末后的二章,有记述第一、第二结集传说。
第一结集,据说佛陀寂灭当年,在王舍城由五百比丘集会举行。大迦叶为主持者,优波离诵律,
阿难诵法。虽有某些学者对第一次结集的历史性表示怀疑,但「律」 、
「法」是最初期的片段内容,是 王
舍城集会所承认的,这一点被认为此传说的原始形态。
关于第一次结集,佛经中有各种不同说法,有说集结了佛经、戒律、也有说集结了经、律、论三藏,有

16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说集结了经、律、论、杂集、禁咒五藏。从佛教历史考据,第一种较为可信。
据《五分律》 《摩诃僧祗律》佛陀大弟子摩诃迦叶,在拘尸那办理佛陀葬事后,率众比丘到王舍城, 自
任上座,征得众比丘的同意,首诵「法藏」,阿难为佛陀身边侍者「多闻第一」,众比丘推选任诵集法
藏,阿难根据记忆,把佛陀在不同地方对各种人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说:「我是听佛这样讲的
(如是我闻)。」,阿难所讲述在座比丘对其内容,认为符合佛陀原意的就示认可,凡认为不正确 或
有遗漏就予以纠正或补充。这样,便会诵确定出最早的佛教经典,有《长阿含经》 、
《中阿含经》

《杂 阿
含经》 、
《增一阿含经》。接着,推选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诵集律藏(戒律),确定最早佛教戒律 总
集,一般八大部分(八段)组成,合并内容称「五篇」,在最后附僧团受戒,说戒及日常的生活,犯
重戒(淫、盗、杀、妄语)逐出僧团。在结集经法、戒律二藏后,摩诃迦叶宣布:
「从今以后,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遗,如佛所教,应谨学之 〈
。」
《五分律》卷三 十〉
原始佛教团所宣说教法、戒律,在佛陀一代又一代的带领,向社会各阶层传教。第一次结集所编出
的经、律二藏,没有写成文字,按佛教传教的惯例,通过师徒之间口头传承方式传到后世。
五 第二 次结集
佛灭后一○○(或一一○)年有毘舍离的跋耆族出身的比丘等提倡十事:
1. 可以蓄盐于角器中。
2. 可以规定时间后二指量(日影)之时间内进食。
3. 可以饭后,向其它村再食。
4. 可以在同一教区内之居院各别举行布萨。
5. 预测能得应到之比丘之同意,则虽不足规定人数出席,仍可举行羯磨。
6. 所习净,可按和尚阿阇梨(导师)的惯例举行事。
7. 可以饮食未经搅拌之乳。
8. 可以食用未发酵之椰子汁。
9. 无缘坐具净,可坐缝制无贴边之坐具。
10. 金银净,可接受金银布施。
跋耆比丘以此十事为合法净。对这十件事,保守的长老比丘认为违法而加以反对,遂于教团内举行
诤论。在毘舍离集会的七百比丘检讨结果,排斥跋耆族的比丘所主张的十事为非法。这是第二次结集
(毗舍离城结集、七百集法)。这传说有历史根据。
六 分裂 传说
「律藏」第二次结集,对于结集以后教团分裂,没有记载。依后世的史传南传《岛王统史》 、
《大王 统
史》记载,西苏纳加王朝迦罗育王治世,对于此次结集事议不满的一万名比丘,曾另行结集。遂使教
团分裂倾向保守的上座部,与倾向于进取的大众部,此名为根本分裂。依北传,根本分裂原因则是
大天所提倡五事,1.余所诱、2.无知、3.犹豫、4.他令入、5.道因声故起。这是对上座部的最高觉悟者「阿
罗汉」的非难。大天于布萨之日,将五事以偈诵出,因而引起僧伽诤论,仲裁此事的国王将上座部移
往迦湿弥罗。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原载此事的《大毗婆沙论》》没有记载事件的年代及当时治 世
国王名。在世友(波须密多罗)所著的《异部宗轮论 〈
》《十八部轮》

《部执异论》、藏译《异部宗轮论》 〉
中所载,此事发生在佛灭后一一六(或一六○年)年,为阿育王执政的时候。又真谛译《部执异论疏》
与《婆沙论》有出入的传说记载。其它,清辨的正量部传承,为佛灭一三七年难陀王统的摩诃波陀治
世。又同是清辨的上座部传承,为佛灭一六○年孔雀王朝阿育王治世,〈舍利弗问经〉 「大众部传承 」
记载为佛灭后二○○年以前(孔雀输迦王)。有关分裂的传说,南北传说年代不一。又依南传,大天
是在第三结集后在南印度布教的长老,依佛音的《论事注》,五事是大众部的支派「案达罗派」。又 ,
北传也以此为大众系诸派之说。因而推究,属大众部之支派的大天与五事传说,和根本分裂的传说
相结合,再以说一切有部之诸事,反映出来的就是《婆沙论》等传说。
第二次结集的发端,据说起因于比丘们接纳受金银的问题,此项事件包含在十事内。因律的条文
是佛陀规定的,已制定的规则,不容废除。随社会的变化,于是有条文上附加条件而不抵触规则的
「净法」产生。第二结集所见十事提倡,视为主张上附加细节的净法,在违法行为中找出合法性,而

16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采取宽大立场的持法者与采取严格立场的持律者之两集团的抗争。
又大天五事指出上座部所崇尚理想果位「阿罗汉」之不完全,主张对律的净法的容纳,可以视为持
法者对持律者的非难。两种传承,是由持律者与持法者彼此抗争所形成的。可推想教团在初期就有倾
向保守与进步的两派存在,他们的抗争渐成表面化,发展成为相互间不能融和的两个部派。
七 统一 国家出现
佛陀以后,印度诸王朝不断盛衰交替,小国被专制国王所支配的大国并吞,以摩揭陀国势力较强 。
在哈尔央迦、西苏纳加、难陀等王朝之后出现的是孔雀王朝。此王朝建立了大统一的国家,领域几乎
遍及全印度。
公元前三二七年,亚历山大帝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但部下拒进军,他改沿印度下游,后转向
西进军,公元前三二三年七月病死于巴比伦。当时恒河平原在难陀王支配下,公元前三一七年,旃
陀罗笈多打倒难陀王朝创立孔雀王朝。
继宾头婆罗之后即位的阿育王,一面扩充祖父旃陀罗笈多所统一国土,另一面尽力于文化的发展 。
其国版图南达半岛南端,西至阿富汗斯坦与阿罗哥西亚,成为印度大帝国。在位时推行诸种事业,
皆成为法敕并令人铭刻于岩壁或石柱,这些石刻法敕为古印度历史提供唯一确实数据。
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地方时,爆发惨烈战争。结果使他成为热心的佛教徒,阿育王为了将自己信仰
的佛法使人民生信、实践及增长,乃下令铭刻法敕并传布各地,是以一般人民为对象的道德训诫为
主要内容。阿育王亲自为法巡行国内各地,对各地人民教诲正法。又废除过去诸狩猎习惯,改为巡礼
佛迹。在宫廷废除以往为宴会而大举屠杀的惯例。对地方官,令其五年巡回其所辖领域,并特设「正
法官」,对佛教僧伽、婆罗门教徒、耆那教徒、邪命外道,采取宽容态度,为一切宗教有益增长于「法」,
给予平等的保护。为人民及动物,建设两种疗养院,栽培药草及菓树,道路立标志,多掘井泉以供
人畜之用,对囚犯行恩赦。
阿育王又增筑当时一般人信仰的过去佛拘那含牟尼的佛塔,大兴供养,派遣佛教传导师往帝国边
地,远及希腊与埃及等国,以「法施」施行亲善和平外交。
八 第三 次结集
华氏城的第三结集,源于后期的传承,其内容,在南北两传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要有系统的解
释是非常困难的。依南传《岛王统史》、
《大王统史》

《善见律毘婆沙》所载,因阿育王对于佛教僧伽 供
养比较丰富及恭敬,引起达六万外道「贼住」在僧伽中,使阿输迦园七年间不曾施行布萨。阿育王为
了处理僧伽的混乱,乃从阿呼恒伽山,招请目犍连子帝须。他废弃分别说以外的非正统说者,并集
一千阿罗汉作成《论事》一书。这所谓第三结集,时为佛灭二三六年。对于此事,北传的第三结集已如
前所述,其它部派则未提此事,也许是了解第三结集实况。但是,在憍赏弥、鹿野苑、山琦等地曾发
现见阿育王对于破僧伽之训诫碑文。
九 部派 的发展
佛敎在第二结集时,发生关键性变化,此所谓的根本分裂。大约到公历纪元前后间,产生了十八
部乃至二十部的部派。关于诸部派发生的情形及分派系统,乃至部派的名称等,诸传说间各有异说 ,
并未一致。南北两传分派系统内容如下:
一..〈岛王统史〉〈大王统史〉(分别说部所传 )

16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16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二.〈异部宗轮论〉〈十八部论〉〈部执异论〉(说一切有部所传 )

16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这些部派因其所主张之学说各异,或以指导师长、前辈为中心,或者虽然其思想及学说相差不多 ,
因地域遥隔而另成一派等种种原因,形成各个不同的僧团。他们共同宗奉佛陀的教义,但其徽章
(自派的标帜)、三衣的颜色,以及其着衣法,乃至日常之行义等,派别之间,各具独特的内涵。
至于部派地理分布,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众部、法藏部、饮光部等,主要遍及于西北印度诸地。
以正量部为中心的犊子部、法上部、贤冑部、义城部等,则以摩腊婆、阿盘提为根据地,向西南印度普
及,再弘布于西印度的沿海地方及秣莬罗、信度诸地。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牛家部(鸡胤部)
诸派是弘布于自中印度到西北印度。制多山部及由此派分立的东山部、西山部等南方大众部是以南印
度的阿摩罗婆提为中心。锡兰也有所谓方等派或大空派等部派的存在。
佛陀以其活动主要地方语言(摩揭陀语)说法,佛教经典、戒律起初以摩揭陀语流传。佛教发展至
各地,在各地形成教团,种种俗语乃被采用当地方言。无论如何,有力的部派有其独自编纂而传持
三藏。据说以语言传承的部派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公元前八八─── 七六年)才开始用文字记录,
而作始者为锡兰的上座部。
十 三藏 的成立

佛教圣典可分为律、经、论三藏。三藏之中以律、经成立较早,论则比较晚出。

首先说律藏,因为是部派所属,现存的律藏多知其所属部派之名。其主要者,具有完全形态的广

律有六种:《摩诃僧祗律》(大众部)、
《巴利律藏》(分别说部)、
《四分律》(法藏部)、
《弥沙塞部 和

酰五分律》(化地部)、
《十诵律》(说一切有部)、
《毘奈耶》(根本说一切有部)。广律是教团中的 个

人生活规定,表示律最初期阶段注释「戒经」的「经分别」与记录教团团体生活规定的「犍度」;以及后

期的摘要、附则的「附随」构成。
「经分别」与「犍度」所包括的内容,在部派之间是共通的。律藏的组 织,

大众律与上座部律之间是有显著差别。又广律之外,有各派部分残存。

经藏,在最初期的形态被称为法,是佛教的片段集成。后人将其教法整理,称为法门。记载在阿育

王法敕的七种法门,是教诲日常生活的伦理是考察原始形态资料。其后这些教法依内容形态及编集

形式,可分为九分教或十二部经。

九分教

1. 修多罗(贯经、亦称契经),经中「直说者」,即散文体经文;

2. 祗夜(重颂,应颂),与修多罗相应,重宣教义,采用颂体;

3. 伽陀(讽颂,孤起颂),偈体有韵的经文;

4. 尼陀那(因缘),记述佛说经律的因缘,「一切佛语缘起」;

5. 阿波陀那(譬喻),经中譬喻部分;

6. 伊帝曰多伽(如是语,本事),佛说弟子过去因缘的经文。

16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7. 阿浮陀达磨(未曾有,希法),记载佛现种种神通的经文;

8. 阇陀迦(本生),佛说自己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9. 优婆提舍(论议),问答和议论诸法意义的经文;

在九分教后再发展成十二部经:

10 和伽罗那(授记),佛给弟子预言未来修行果位的经文;

11 优陀那(自说,无问自说),无人发问,佛自说经;

12 毗佛那(广经或方广经),佛说方广正大教义的经文。

所谓九部、十二部的分类是佛经发达之后对以往佛经体裁,结构成分的概括说法,在早期佛经的口

头传承,其中有些体裁(如本生、本事、方广等)形成比较晚。在佛经的口头传承其中的内容由简到

繁,佛经的体裁和构成分是由少到多的。

十一 部派 主要学说

部派最初分裂是大众部与上座部,争辩的内容,有种种传说,但至少是对佛说的解释方法和看法

上有根本分歧。上座部对佛说采取「分别说」的态度,以为对佛说和解释佛说要有分别地看待;大众

则主张「一说」的态度,认为对佛说要全部肯定。故此,上座部称为「分别说部」,大众部称为「一说

部」 。

佛教部派,后来各部分遣许多大德到各地弘法,每到一处,自成一派,各派都有类同。这些派别 ,

后来愈说愈多,南传有二十四部,其中有些名称是重复,如要列举即有四十多个。从考古推究,发

现的铭文碑刻上,记载部派名称有二十多个,根本的十八部中,除了大众部的鸡胤与说假尚未发现 ,

其余部派全有。

部派诤论的主要内容,是依佛教理论是否承认「补特伽罗」的问题,至公元六世纪,这些部派即归

为四大系统:一、上座部(北传以化地、法藏为代表,南传以大寺为代表。大寺又分无畏山、祗多林

住),二、正量部(犊子为代表),三、大众部,四、说一切有部。(诸部派的思想,从异部宗轮论,

详加探究)。

十二 主 要部派 的主张 〈 异部宗 轮论〉

(1) 佛陀观

此中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本宗同义者,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

16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 ,

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无有边际,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佛无睡

梦。如来问答,不待思惟,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一剎那心,

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诸佛世尊,尽智无生智恒常随转,乃至般涅盘。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者,各有差别,佛慈悲等,不缘有情,执

有有情,不得解脱。应言菩萨,犹是异生(即凡夫),诸结未断。八支圣道,是正法轮;非如来语,

皆为转法轮。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

(2)论世间万有

大众、一说、说出世等「过去未来,非实有体;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是所通达。 」

「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去来体用无,故并非实有;曾有当有,名去来故。 」

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

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一说部「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 」

说出世部「此部说明世间烦恼从颠倒起,此复生业,从业生果,世间之法,既颠倒生,颠倒不实 ,

故世间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起,道及道果,皆此是实,世间皆假。 」

说假部「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经于蕴,蕴体无假,无依缘

故,不名为意;人过去时,方名意处,依止义成,体非现在。问:十八界等若为假实?答:亦有依

积聚假义故,此亦非实。 」

(《俱舍论》关于五位七十五法,略说)说一切有部「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

定俱生,有定俱生,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 」

(《品类足论》)色云何?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者,谓地界、水界、火

界、风界,所造色者,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及无表色。

《异部宗轮论》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谓一切有部诸法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

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及所通达,生、老、住、无常相,心不相应,行蕴所摄。

说一切有等,谓一切有者有二:<一>法一切,谓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二>时

一切,谓去、来、今、各对诸部,名色摄一切法。

(3)大众部系的「心性本净」说:客尘随烦恼染,故名烦恼染,非心无始本性,故名客尘。问:有情

16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无始有心称本性净,心性本无染,宁非本是圣?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问 :

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净,说染为客?客主齐故。答:后修道时,染乃离灭,唯性净在,故染

称客。〈《异部宗轮论》 〉

(《大毗婆娑论》)或有执,心性本净,如分别论者(按,属大众部系统)。彼说心本性清净,客

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

(4)关于补特伽罗 《异部宗轮论》

犊子部。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悉皆

是无,非无不可说,非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蕴处

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施设此我

名,我实非蕴等。

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

化地部。亦有齐首(齐首:即无色界最后一天「有顶天」)补特伽罗。

经量部。其经量部本宗同义,谓说诸蕴有从世前转至后世,立说转名……有根边蕴,有一味蕴…

…执有胜义补特伽罗。

「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

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边,其余间断五蕴之法是末起,故名根边蕴。 」

说一切有部。有情但依有执受相续假名,说一切行皆剎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

世俗补特伽罗说有移转,活时行摄,即无余灭,无转变诸蕴。

(5)说一切有部的修行解脱论〈《大毗婆娑论》 〉

或自读素怛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义甚为广博,若恒忆持,令

心厌倦,三藏所说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作是念已,先观察十八界,乃至此名意识界…

…自相者,谓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意识界自相。共相者,谓十六行相(即四谛十六行相)。所观十

八界十六种共相,所缘此界修智修止。……

此十八界即十二处,故应略之入十二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心界(六识加意根)即意处,

法界即法处。此十二处除无为即五蕴故,应略之入于五蕴,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名即色蕴,意处即

识蕴,想即想蕴,余心所法,不相应行即行蕴……此五蕴并无为,即四念住故,应略之入四念住,

谓色蕴即身念住,受蕴即受念住,识蕴即心念住,想、行蕴并无为即法念住。……此四念住,除虚空、

16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非择灭(说一切有部立无为法有三种:虚空、择灭、非择灭),即四圣谛故,应略之入四圣谛。谓有

漏法果分即苦谛,因分即集谛,择灭即灭谛,对治即道谛。

观察此四圣谛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苦谛,乃至此是道谛。自相者,

谓此是苦谛自相,乃至此是道谛自相。共相者,谓四行相。所观苦谛四种共相:一苦、二非常、三空、

四非我,四行相。所观集谛四种共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四行相。所观灭谛四种共相:一灭、二

静、三妙、四离,四行相。所观道谛四种共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彼缘此谛,修智修止。于四圣谛

修智止时,如见道中渐次观谛,谓先别观欲界苦,后合观色,无色界苦;先别观欲界集,后合观色 ,

无色界集;先别观欲界灭,后合观色,无色界灭;先别观欲界道,后合观色,无色界道,如是观察

四圣谛时,犹如隔绢观诸色像,齐此修习,闻所成慧,方得圆满;依次发生思所成慧,修圆满已,

次复发生修所成慧,即名为暖,暖次生顶,顶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见道,见道

次生修道,修道次生无学道,如是次第善根满足。

南传上 座部佛 教

南传佛教上座部,指现今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等地佛教,
它是部派佛教中一个派系,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这个派系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锡兰)后发展
起来。
一 南传 上座部
佛灭后(一说:佛灭翌年)即年,由上首弟子摩诃迦叶主持,召集五百长老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
城,在阿阇世王供养及协助之下,诵集佛陀生前所说的教法和戒律。法(达摩)被编成五集(阿含
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这些经典与戒律编集后,分别付托一些导师授弟子,以口
授方式保存。佛史称「第一结集」,结集是口诵或会诵。
佛灭一百余年后,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黑阿育)王在位,僧团发生分裂,主要对于戒律见解分
歧。当时吠舍离为根据地东部比丘,违背原始教规,西部(摩偷罗)的耶舍比丘加以反对,邀请东
部地方七百位长老,在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从人数说名「七百结集」,又以地名称为「吠舍离结
集」,双方争执十点违背戒律,即所谓「十事非法」。东部大多数僧人不同意决定,有地位的上座长 老
们所决定,双方也无可奈何,唯另外集会一处,用会诵方法,另订正戒律,退出原来教团主体,自
成一派,因人数多,称大众部。僧团分裂为「大众部」(进取派)和「上座部」(保守派)对峙。以后,
更明显分裂,在四、五年间,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佛教史称「部派佛教」 。
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专制君主统治的大国吞并小国,其中摩揭陀国最为强大。
继哈尔央迦、西苏纳加(龙种)、难陀,诸王朝而起的孔雀王朝,建立横贯印度全土统一大国。
公元前三二七年,亚历山大帝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因部下兵将不肯恋战,亚历山大帝东下印
度河,转向西进兵,公元三二二年七月,亚历山大帝在巴比伦首都病逝。当时恒河平原在难陀王朝
统治下。约在公元前三一七年左右,旃陀罗笈多(月护王)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旃陀罗笈
多在西北印度驱逐希腊军统治,以强大权力建设推进种种国家事业。由于印度与伊朗接触,产生希
腊文化与亚洲文化交流。当时,叙利亚派遣美加苏得尼斯与台玛高;埃及派遣迪翁西欧斯,到孔雀

17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王朝首都波咤里子城(华氏城,今巴特那)驻任大使。继宾头沙罗即位的阿育王(阿输迦 无忧),
在扩大其祖父建设统一国家伟大事业时,尽力在文化上的建设。其版图南至印度半岛南端,西至阿
富汗和兴都库什山。在位时,以法敕形式刻在岩壁或石柱上。法敕与所在地同时提出,共分六种。
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带来的悲惨结局,促使阿育王成为热心的佛教徒的契机。阿育王为了使自己信
奉的佛法也能为人民信奉实践佛法,因而发布法敕、铭刻法敕。又亲自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法巡行,施
行佛法教诲。他废除过去诸王的狩猎巡行,把巡行改为巡拜佛迹。严禁为宫廷宴会杀生。
阿育王命地方长官,应每隔五年在各地的自领区巡回一次。设立正法大官,对诸宗的宗教,采取
宽容态度,阿育王增建迦那牟尼佛塔以作供养。
对于第一、第二两次结集的传说,起源于根本分裂以前的共同传承。华氏城的第三结集,是源于后
期的传承,其内容,在南北两传之间也有显著差异,要有系统解释非常困难。传说阿育王为供养众
多佛教僧伽,因为有六万外道混杂在内,在鸡园寺七年不能施行布萨。阿育王为了处理僧伽混乱,
乃从阿呼恒伽山,招请目犍连子帝须,驱逐了分别说以外的非正统说论者,召集一千名阿罗汉,编
纂一部《论事》。这在佛灭二三六年后的事,叫第三结集 。
第三结集。编纂《论事》会诵比较完整的经律主要成份,今存在上座部巴利语三藏。这次大会,作出
另一项重要决议,派遣传教师到世界各地弘掦佛法。这些僧伽,由一位著名传教师及另外四位长老
组成,不但弘佛法,还建立新比丘僧团。被派往僧诃罗(斯里兰卡,古师子国),是由阿育王儿子
摩哂陀率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在提婆南毗耶,帝沙统治时期(公元前二五○── 二一○年)抵
该国。国王臣民信仰佛教,建立僧团,创建佛塔,著名的大寺等。之后,摩哂陀胞妹僧伽密多,被派
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并从菩提伽耶佛陀坐在树下成道那株菩提树上折下一幼苗带去栽
在大寺内,至今尚存,视为国宝。从此,斯里兰卡才有佛教。
摩哂陀传入三藏经典,属于分别说系的上座部,当时仍以传统的记诵方法。因国家有时发生内乱 ,
教团的长老们体会到,只有依赖某些人用不可靠的生命对记诵方法保存经典,是一件冒险的事。长
老们于公元前一世纪,伐多伽摩尼 阿巴耶王时(公元前一○一 ── 七七年)在斯里兰卡中部马
特列地区的阿卢寺,举行一次重要结集,由罗揭多主持,五百长老参加,诵出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 ,
决定把一向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第一次用巴利文写在贝叶上保存。这对后期上座部佛教长期流传有
着决定性作用。「保存在印度早已失传的巴利文上座部圣典,是僧诃罗民族对人类文化遗产最伟大 的
贡献〈

」《锡兰简明史》〉,上座部的史书中认为这次是第四结集。北传佛教记载,约在一世纪,迦 腻
色王时,在迦湿弥罗第四次结集,南传佛教史书无记载。
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建立僧团,国王把自己的王家公园布施给比丘,建著名的大寺,为僧团中
心。在家信徒归依三宝,遵守五戒,礼佛塔及菩提树以示敬崇佛陀,约在一世纪,才开始以佛像作
为礼拜对象。
公元一世纪,僧团都承认大寺权威。到了伐多伽摩尼 阿巴耶修建一座宏大的无畏山寺,献给大寺
的摩诃帝须,率五百徒众离大寺往无畏山另创一家。是斯里兰卡第一次分裂,之后,又有一部份比
丘退出无畏山去逹古那山寺,推举该寺的萨伽罗为领袖,另立宗派,称「萨伽利耶派」。到了摩诃 舍
那王建祗陀林寺,献给此派的古哄帝须,他们以该寺为中心称「祗陀林派」。斯里兰卡的僧团分成 三
派。这三大派都是属上座部,主要的巴利文三藏经典是相同的。而无畏山和祗陀林的长老都各自着有
解释经典的注疏。对于经典某些章节的解释,则与大寺僧人所作的注疏有些不同。后来,这些注疏的
原作都不存在,唯有大寺派的思想体系流传至今,这和觉音有着密切联系。
觉音是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的一位杰出著作家,约五世纪前半期人,生于北印度菩提伽耶附
近的婆罗门族,在菩提伽耶一座僧诃罗人建的寺出家,于摩诃耶摩王时(公元四一○── 四三二
年)去僧诃罗首都阿努拉达补拉,住大寺,专研巴利三藏和僧诃罗文的注疏。觉音依据大寺派的思
想理论,对巴利三藏圣典写了重要注释,并着了一部著名的《清净道论》,论述三藏和义疏的精要。
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盛行后,同泰国和缅甸等盛行上座部佛教的国家有密切联系,教徒之间,
互相往来、互习、相互补救。在斯里兰卡的上座佛教,把大寺的学说传播到泰国、缅甸,到了佛教哀落
时期,又从泰国及缅甸把上座部佛教传回。见《锡兰简明史》。斯里兰卡南传佛教和中国佛教文化交 流,

17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很早就有关系:约在四一○年,我国的法显访问师子国,在无畏山住了两年,他的游记描绘了锡兰
首都、民情和佛教盛况。约在公元 433 年,有狮子国铁索罗比丘尼到达中国当时刘宋的都成建康(南
京),为慧果等三百余人授比丘尼戒,在中国建立比丘尼僧团,中国比丘尼于二众中受戒,是从慧
果开始。比丘尼僧团在锡兰传承一千多年,约在十一世纪而絶迹,此后,南传上座部盛行国家,至
今仍未恢复合格的比丘尼僧团。觉音在五世纪前期在锡兰用巴利文写成的《善见律毗婆沙》,约在五
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译成汉文流布,当年在中国流传「众圣点记」的佛灭年代说,随这部书传进来的。
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四次重要结集,据各种史书记载,还有不少次的结集,不断地修正南传上座部
经典。据缅甸说法,一八七一年,敏东(曼同)国王(一八五三── 一八七八)在曼德勒召开上座
部佛教第五次结集,用三年多的时间重新校对巴利文大藏经。同时建立一片塔林,称「古道陀」石经
院(一说库托道藏经塔库),把新校对的巴利文大藏经,全部刻在七百二十座石经塔上,得至长期
的保持存在。一九五四年 ── 一九五六年,缅甸政府在首都仰光举行最大规模的第六次结集,出
席者有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长老比丘二千五百人,根据非常严格
的校勘,把各国的版本,对巴利文的经、律、论三藏典籍进行校勘,并且把这次校勘的典籍全部陆续
刊印出来,作为现代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巴利文大藏经新版本。
二 南传 上座部佛 教的主要 文献
基本属分别说部的南传上座部巴利语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最主要的部分,编于佛灭之年便
举行的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佛灭百余年后举行的毗舍离第二次结集有所发展,佛灭二百余年后举行
的华氏城第三次结集,基本上编成了全部三藏。三藏经典由摩晒陀传入僧诃罗(斯里兰卡),后来
佛学者用巴利文写的论著和注解更多。
<一>律藏,分三部:(1)〈经分别〉,又分为波罗夷和波逸提二部,是比丘
和比丘尼戒条,包括制定戒律的缘起、诵戒的仪式。(2)〈犍度〉,又分大品和小品二部,明确地补
充叙述〈经分别〉,记载第一次结集及比丘戒的仪式。(3)〈附篇〉,讲授戒律内容的手册,可能是后
来在锡兰编成的,书中提到摩晒陀到锡兰传教以及早期几位锡兰长老和国王等名。
<二>经藏,分五大部:(1)《长部》,汉译《长阿含经》,最重要是第十六《大
般涅盘经》。(2)中部,汉译《中阿含经》。(3)《相应部》,汉译《杂阿含经》,最著名是《转法轮经》,
即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次说法。(4)《增支部》,汉译《增一阿含经》。(5)《小部》,旧汉译缺,据锡兰
版本,小部包括:〈小诵〉 、
〈法句〉

〈自说〉
、〈如是语〉

〈经集〉

〈天宫事〉

〈饿鬼事〉

〈长老偈〉

〈长 老
尼偈〉、〈本生经〉、〈义译〉、〈无碍解道〉、〈譬喻〉、〈佛陀史〉、〈行藏〉 。
<三>论藏,有七部;(1)《法聚论》(2)《分别论》(3)《论事》(4)《人施设
论》(5)《界论(6)《双论》(7)《发趣论》 。
<四>巴利文佛学者的主要著作:《岛史》,提供很多早期佛教的史料。《清 净
道论》,南传著名的论作,觉音着,有叶均译为汉文版。 《善见律毗婆娑》,南传上座部律藏的注释 ,
觉音着。《本生注,全部有五百四十七个教事,觉音着前二册一百五个故事。 《法句譬喻》是《法句经 》
的注释,有很多文学故事,觉音着。 《大史》,叙述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六世纪的一部大史诗。 《 大
菩提树史》,优波音沙着,记载阿那拉达罗的圣菩提树故事。 《摄阿毗达摩义论》,十二世纪阿耨楼 陀
着,是一本阿毗达摩手册。 《佛牙史》,达摩揭帝着及《小史》,是《大史》续编。《塔史》梵吉沙罗着。 以
上所举为著名的作品。

大乘 佛教的 兴起及 主要早 期大乘 经典


一 婆罗 门势力
从佛教成立期到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六至三世纪)的印度,从旧有的雅利安文化角度来看,是
东方边境之新开发地。摩揭陀为中心而发展其新兴势力的发展期,主要推动者是掌握强大权力的王
族与都市资产阶层。佛教与耆那教的急遽发展,可说是全靠这些新兴势力支持。当时,婆罗门教丧失
其《奥义书》时代以前所表现的创造力,而采取守旧的立场,但其势力不见衰微。他们在占有国家的

17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大部分且为生产基盘的农村社会,在社会或在宗教上,他们仍具有相当势力。中央文化指导权也完
全在他们的手中,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也全部取于他们决定。婆罗门以研究「吠陀圣典」为中心,组织
祭事学的体系(包括《天启经》、
《家庭经》

《律法经》

《祭坛经》)并整理音韵、韵律、天文、语源、文 法
等学问,此称六种〈吠陀〉辅助学。同时在另一方面,对新开拓地区逐渐地扶植其势力。
孔雀王朝崩后数世纪(公元前至公元二世纪),婆罗门势力渐强大。再掌握社会、文化、宗教主权。
概括起来说明:(1)社会上,以《家庭经》《律法经》为权威而规制农村生活。 (2)文化上,确立婆

罗门使用梵语文化,以之为全印度的文化语言。(3)宗教上,将残存在各地的部族信仰包括「吠陀
圣典」权威,而编入正派之中。有关于第一点《摩奴法典》制作之后,分裂之诸国共同认之为比王权更
有强力,印度社会以婆罗门为最高级,所谓阶级制度乃告确立。这一制度是变现自由贸易,为农村
式闭锁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所维持。第二点,将鼎盛灿烂的笈多王朝,摩揭陀国的印度再统一。第
三点,印度教的形成。
二 印度 教的形成
以婆罗门为中心的雅利安人的发展,吸收旧有各地的土著宗教,配合雅利安的社会制度,这所谓
部族社会的「雅利安化」,倾向已在《阿达婆吠陀》咒法的要素及《奥义书》的新思想。国家统一后,雅
利安化更加广泛急速。但是吸收大量新成的结果,婆罗门教本宗也加以变化。雅安人只承认「吠陀」权
威,仅止于祭祀实行方法,或是阶级制度的根本。信仰上非雅利安的土著要素占有较大比重,「吠陀
圣典」所述诸神权威,混淆着俗信宗教成新宗教,为今日印度人信仰的宗教渊源,一般都称为印度
教。
印度教的形成,核心要素,( 1)毘瑟笯神崇拜的一神教信仰,与( 2)结集于湿婆神崇拜原始诸
信仰--精灵、生殖器、母神相结合。其中毘瑟笯崇拜在尊称唯一神为薄伽梵信仰之,谓应得之果报
是仗着神的思宠,使信者皆得救。其起源,据推测在瞿昙佛陀以前的时代,为混血雅利安人王族间
所产生的。薄伽梵,早被认为是「吠陀圣典」中之一神--毘瑟笯。阐述这种信仰的代表圣典,在今日
犹被印度民间尊为根本圣典的《薄伽梵歌》。强调对神信仰,远胜《奥义书》所述的由智性的认识而 得
解脱,也比「吠陀」式祭祀更好的解脱之道。此书已被编入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之中。《摩诃婆罗多 》
中,有很多关于毘瑟笯崇拜,都表现此信仰与王族之间的关系。
毗瑟笯崇拜的特点,是化身(权化、权现)的思想,《薄伽梵歌》述及教示毘瑟笯崇拜的吉栗瑟拏
为其化身。又,另一叙事诗《罗摩所行传》的主角罗摩,后被认为是毘瑟笯的化身,叙述唯一神之信
仰。吸收各种信仰集于其中,此种方法为印度教的发展。
湿婆崇拜,内容复杂而混淆。湿婆原是山神,其本身有浓厚的土著风格,古时以苦行者团体中有
此信仰。其后湿婆神与同是土著的生产神「母神」结合,其阴阳二原理说,得到宇宙生成的创造神地
位。这种二原说,在《奥义书》与后来的数论思想家也有关连,实际上其信仰接近原始的生殖器崇拜,
编入正统思想则比毘瑟笯信仰为迟,对后世密教之形成却起了很大作用。毘瑟笯崇拜与湿婆崇拜互
相影响而发展,于公元后,重新编纂富兰那而确立印度教的万神殿。在那里,毘瑟笯、湿婆、梵天并
肩,被视为三神一体。
三 大乘 佛教的兴 起
受印度教的剌激,与印度教形成相对应。佛教在公元前二世纪开始掀起了新的动态。部派佛教以出
家者为中心,此从阿毘达磨的研究,并渐趋向于专门化。其后,针对此点,新的运动是以在家信徒
为中心而兴起新运动。
瞿昙佛陀入灭之际,荼毘的仪式委让给在家信徒之手,根据信徒要求,佛舍利被分在八处,据初
期经典所述,由各处立佛塔以供奉之。管理佛塔的事是在家信徒的任务,不久以佛塔为中心的信徒
成为集团。相对于出家众之遵守佛陀遗训(以佛的教法为根本)而护持教团;守护佛塔者,则以遵
守教法内容,不如以憧憬释尊人格为信仰的依止处。如此憧憬与赞仰逐渐使佛陀超人化、神格化。此
倾向,在大众部系统的教理可看出来,但是其背后可能有在家信徒的鼓舞。
此种信仰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巴克提崇拜类似,不仅是特殊的出家者,即使不能出家的大众也同
样得拯救为目的宗教。这种拯救依据的就是佛陀的慈悲精神,从而产生了代替佛陀而实践慈悲的理

17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想化的人形象,即名为菩萨。菩萨原意为「求正觉者」,是对成道以前的佛陀的称呼。在本生经中,进
一步的使用佛陀前生(本身)的称呼;并认为菩萨为众生行布施等善行,功德累积,结果修证成佛
陀。本生经是为了教化民众而创造的故事集,而赞佛为基本论调。基于慈悲的布施,是「六波罗蜜」,
以此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菩萨,所谓救济众生无非是实现发心之际所立的誓愿(本誓),所谓慈悲行 ,
即将得正觉之果德转给众生(回向)。
这种新运动思想,为表现其独特,编纂出新的经典,自称其道为大乘,而把以往的佛教则贬称为
小乘。相对于利他为主的菩萨道,而以小乘为耽于自利的声闻道。基于此一名称,新的运动称为大乘
佛教。
四 初期 的大乘经 典
(1)《般若经》
大乘经典的成立,据学者推定,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后一世纪之间,但是其中以何者为最古,
则难以判断。但是阐述大乘经典的基本教理,以确立其思想立场的功绩,则应归之于〈般若经〉 。
《般若经》,现以玄奘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卷)为首,庞大的分量与多数的种类是众
所周知。其中最近于原型的是《八千颂般若》(小品般若)。据推论,将其渐次增广而成的是《一万八
千颂》、
《二万五千颂》(罗什译〈大品般若〉)《十万颂》等,另一方面,述其精华,或以经中之一主 题
而作成的是小部般若经类(例如:《金刚般若经》 、《文殊般若经》

《般若心经》或《般若 理趣分》等 ),
玄奘所译的六百卷则当是最后的集大成者。
《般若经》以说六波罗蜜中最后且最基本的般若波罗蜜为主,将菩萨实践的究极置之于此。般若波
罗蜜所开显的真理,是以「无所得 空」表现的。所谓空,不过原来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缘起
法则的新表现名词。这一主张的内容之意涵,可以是对有部等传统佛教所主张的「法体实有说」的反
驳。从敎理上考察,是用以对抗旧传佛教所传经典,而确立新经典权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只
靠在家的信徒力量是不能承担此一大事,所以可以推想也许有旧来属于部派佛教而抱不满的出家众
曾参与其事。
又,《般若经》自述:「兴起于南方,而广布西北。」但如上述,与有部的对抗,是可推知该经原 形
之成立处是在北印度。
(2)《法华经》
以《般若经》所说空为基调,继承赞佛与佛塔崇拜的观念,并加上新的佛陀观的是《法华经》,全名
是《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的主题,以为拘尸那罗入灭是佛陀的方便法门,而释迦佛的本体是久远已成的。佛陀教
法的根源是在久远已成的「法身佛」,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不过是方便之说而已,真实地则唯有一
佛乘。意思是以小乘教为方便说吸入大乘之中活用,同时积极的保证「授记」声闻也能成佛,此外又
叙述观音菩萨的化导等,以显扬菩萨的方便与慈悲行。又此经巧妙譬喻的高度文学性,也吸引了不
少人。但是由于过分的强调受持、读诵《法华经》的功德,似乎产生了排他的倾向。在这里乃反映出大
乘初期教团的地位与性格。
(3)《华严经》
同样以《般若经》的空思想为立足点,并视之为佛陀正觉的内容,而表现自内证世界为妙有的就是
《华严经》。此经典的现存形式(《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駄跋陀罗译六十卷,实叉难陀译八十卷, 西
藏译等)是同类经典的集大成,也可推知是渐次增广的。其中记载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经》与善财
童子求道故事为主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议解脱经》)成书的时代较古。
本经的构想,为佛陀成道后三七日的三昧(亦称海印三昧)内观,于彼所现的世界(法界),是
毗卢遮那(大日)的显现。因此,一切的存在皆是重重无尽的缘起,不出毘卢遮那佛之外。毘卢遮那
佛从教理上说是法身。法身是真理本身就是佛,佛就是法。法身的本质在于觉悟的正觉智慧,用太阳
的光明来作譬喻,则是佛命名的由来。所谓慈悲行,是周遍于法界之智慧光明的自然而起行动。
这样的真理观,反过来说,就是要求菩萨必须透过六波罗蜜的实践,以观得三界唯心。 《十地经 》
将此置于第六地,以为般若波罗蜜修习而能达成者。并且又加上四地于其后,且追加与其相应的四

17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波罗密。此十波罗蜜之最后,是为济度众生而生作用的佛智,与般若波罗蜜结合而强调自利利他相
即的道理。此十地说,其后更见发展,为大乘菩萨道之基本形态而被重视。
(4)净土经典
以正觉为普遍目的之大乘佛教,其理论的归结,是认为有三世十方诸佛的存在(特别是现在多方
佛)。依此,改革已往的一时一佛说。同时,佛教信仰,讲求对诸佛的崇拜与依赖诸佛的救济。以为
十方诸佛各有其固定的佛国土,与此世界(娑婆世界)相异的理想境地(净土)。正觉被往生净土
代替,这与一般印度教所说的生天果报相对应,是佛国独有的构想。这种果报观,净土思想的表现 ,
早已出现在弥勒现居之兜率天的说法。不久,十方现在佛与往生其佛国土之说渐形有力。其中较著名
者,是东方阿閦佛的妙喜国与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尤其后者,与其经典的整理想应,渐渐成
为根深柢固的信仰而广为普及。
记载阿弥陀佛之经典群(《阿弥陀经》)的起源,据推测,应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在教理上,可看
到是受《华严经》的影响,可能是在那些经典出现之后才固定为现存的形态。
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无量光二名。其内容如其二名所示。此佛为法藏菩萨(或比丘)的后身,相
传系经过长期修行的结果,实现其发心之际所立之救度众生的誓愿,以佛陀的身份居住在极乐世界
而不入涅盘,故名无量寿。这是《法华经》久远成佛之思想的开展。又智慧之光遍及无限的十方,以之
救度一切众生,故名无量光,从此又可以窥见与《华严经》毘卢遮那佛相似的性格。这象征着佛在时
间上、空间上的无限性。
阿弥陀佛崇拜的特色,重视法藏比丘的誓愿;将佛慈悲的基础置之于此,对弥陀的信仰,以称名 ,
念佛来表示。以为由此可以使众生往生极乐,且能与佛同位,此种纯粹、简明的信仰方式,是普及民
间的最大原因。此等信仰可令人想见其与毘瑟笯派接触之深,更能使人想见其所受波斯宗教的影响 ,
所以其成立之可能在西北印度。
(5)其它的源泉
阿弥陀佛崇拜的念佛与观佛,原是须入禅定(三昧)才能达到。因此,三昧的修习也对大乘佛陀
观的发达有很大贡献。
初期的大乘经典,含有很多观佛的记载,有关三昧的实践方法指导书,特别是《般舟三昧经》、《 首
楞严三昧经》曾经起过很大作用。不仅是佛陀观,关于《般若经》的空说,也以为修习三昧才能体证得
空观。《华严经》的唯心观,也许可以说对于这种兼顾佛、法两面之观照作理论考察的结果 。
此外《维摩经》比《般若经》的空思想更进一步,主张生死(轮回)与涅盘、烦恼与菩提的不二性。以
为秽土即净土,在现实日常生活里可以寻出理想境界,强调在家的意义。又在《郁伽长者经》与〈华严
经 净行品〉里面,可以看到叙述当时在家团体之实态故事,这种在家性可说是大乘佛教的本质。维
摩居士,可说是大乘在家主义的象征性存在。但是,关于教理的组织化。三昧的指导等方面,出家修
行者所尽的任务是相当大的。虽然经典形成的背景,不可忽视在家信徒的巨大力量,但教团实权之
逐渐移入出家者手中,是可以想见的。与部派佛教相关之诸点,则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17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大乘 佛教的 思想体 系

一 南印 度的情势
公元三世纪,南印度出生的龙树(公元一五○至二五○年)的出现,显示了大乘佛教之飞跃发展 。
据传,南印度为《般若经》的故地,被认为是与大乘佛教有深厚因缘的地区。所以拟回溯到公元前二
世纪,以其地与佛教的关系为中心,探讨当时历史情势。
北印度,自从希腊系诸王朝,塞族、贵霜族支配下,时代不断变迁,频陀山脉以南版图虽有消长 ,
一直在娑多婆诃王朝的案达罗王国支配下形成安定社会。此王国在德干高原中部歌达维利河上游附
近的部族国家,曾受孔雀王朝管辖,王朝崩溃后独立,以拜登为都,渐向东部扩张势力。公元前一
世纪,娑多迦尔尼王时代,东灭羯陵伽王国,西自那尔摩达河口,东到歌达维利河与讫里瑟那河口 ,
广大的地域。公元一世纪,由于塞族进出西印度,一时失去西方领土。但其后由瞿昙笈多王再度夺回
西印度,以后到三世纪末一直保持强大的国势。公元后,此王国之繁荣,与从海路和罗马帝国交易
一事颇有关系。
佛教进入此地区是孔雀王朝以后的事,同时南印度也是婆罗门势力的新兴地域。娑多诃王朝,积
极采信奉婆罗门教,并推行该国的雅利安化,形成印度教的新要素中,南印度的世俗信仰(那伽崇
拜等)相当多,其给予佛教的影响不少。案达罗国内的佛教据点,西包括那那迦多、那西克、迦罗拉
的石窟寺院群。东部的讫里瑟那河口附近的阿摩罗娑提僧院也是颇著名的。此中,西部的石窟寺院群
属于犊子部系统、阿摩罗婆提为大众部系的制多山部所属。又,据说为龙树所设立的龙树城僧院也保
存有大众部系的碑文,巴利佛教以案达罗派名义记录大众部,所以案达罗的佛教,大众部之持有主
力是可想见。果真大乘佛教是兴起于南印度的话,则如传说,应与大众部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其运
动随着传播西印度,而与犊子部、上座部有交涉。进一步的,以塞族与其它教团为媒介,而影响及于
北印度是后人可以推知的。所以《般若经》的记述以历史事实为背景,是可想象的。
二 龙树 (龙猛、 龙胜)
龙树诞生于德干高原维多儿波,佛灭后七百年。马鸣菩萨弟子、加毘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
师,大弘扬佛法,摧伏外道。年少习隐身术,潜入王宫纵欲,睹三友死于乱刀,是时始悟欲为苦本 ,
众祸之根,败德危身。后得脱。入山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经典,更求异经,都无
得处。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老比丘以《摩诃衍经》与之,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周
游诸国更求余经,于阎浮提,徧求不得,认为佛教理论仍未圆满,故有独创新派,另设教戒服式的
意图。这意图并没有实现,是避免诤论,或误为叛离佛教。
其后龙树入海于龙宫得到大乘经典《华严经》(相传此经由文殊菩萨与阿难尊者结集,经龙神收入
龙宫,后龙树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十万偈,中本四十九万八千偈,上本十三千大千
世界微尘数偈,龙树受其下本,受读九十日中通解,心深入体得实利,流传于阎浮提)龙树年轻时
精通婆罗门教义,后皈依佛教出家(有部)不满部派之学,为求大乘经典,四出游历,最后终于体
会大乘教理,而成伟大的教义。相传他晚年回南印度,受娑多婆诃王朝保护,住讫里瑟那河的黑峰
山,逝世于龙树城。有说其晚年还到东南印度靠近摩罗縳底大塔西北的吉祥山,最后自杀。另有说与
政治有关,又有说他宣掦大乘,与部派佛学、婆罗门教有争斗,后有一位小乘法师给他一重逼廹而
死。龙树是如何逝世说法很多,无从考究谁的说法是正确。据推测,他学习大乘经典的处所,是在贵
霜王朝治下的北印度。
龙树的主要贡献:(1)著作《中论》等,成立般若经性空思想的论理基础。(2)随着此一论理基
础,确立了空观立场的论证法。(3)著作诸种大乘经典的注释,显明大乘佛教的综合体系。此外,
又有对娑多婆诃国王教诫政治要道的《宝行王正论》,显示大乘佛教的社会、政治观等方面的贵重资
料。
三 空的 论证法与 中道
《中论(颂)》,始于「缘之考察」,共二十七品,将性空思想整理为五百颂。开宗明义即提出佛教的

17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根本真理--缘起,为超越生灭、去来、一异、断常(八不)对立,彻底排斥世人之执取固定的见解。
其否定的理论叫做空,明示空性即是缘起。其根据诸法无自性之理。所谓缘起==无自性==空,无
非是诸法实相。这是本来就超出言语表现领域的,为应修行者实践的方便,须用言语来表现,这种
立场称为假(施设)。视诸法为有的看法,究竟地说,实是应该排除的戏论;然而因方便而以假的
立场说,或者仍可以容许。超越言语表现的立场叫做第一义谛(真谛、胜义谛),方便的立场称世俗
谛(俗谛,言语的立场)。龙树以第一义谛为立足点,批判旧传的四谛、十二缘起、涅盘、业等等说法,
否定去来,染净、作作者等对立观念。同时承认言语表现的相对价值,所谓空,是包括成立二谛的根
据,如此离有无二边,称为中道,此为《中论》命名之由来。从这里可以发见佛教的实践原动力。二谛
说与中道,后来为大乘佛教的真理观与实践观的根本,扮演重要角色。
龙树为破反对论所用的论法,叫做相对(相关)论法。这是彻底的探究对方论理的矛盾,而使对方
承认错误的方法。《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等,是应用此种论法以论破外道教义的论书 。
四 大乘 佛教的总 合
上述二谛,与《法华经》的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说,以及法华经》、
《华严经》所探讨的法身、化身 的
佛身观,是相关连的,以此等说法为背景而成立,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二谛学说是
以佛教教义的综合为目的的。同样的总合,由另一面达成的是《大智度论》,此书是《大品般若》的注
释,其中引用各种大乘经典,吸收部派佛教的学说,几乎有佛教百科全书之形态。该书之基本看法 ,
以《般若经》所说般若波罗蜜是大乘的普遍原理,并称此原理为共般若;而以法华、华严等所说者为
由佛立场之特殊形态,而称为不共般若。又《十住毘婆沙论》是《华严经》十地说的解说,也曾引用许
多经典以说明菩萨思想,教团方式、实践修行等。其〈易行品〉展开了净土思想,而基本论则是三界唯
心之说。
五 龙树 的后继者
继承龙树的正统学说,弘扬性空思想,出身于南印度的提婆(圣天)。提婆过于积极地排斥外道
的主张,终于被外道教徒所杀害。他的思想,着有《四百论》、《百论》

《百字论》诸书以破邪为主。 与
〈吠陀〉说,或《奥义书》论师以及当时初形成的数论派或胜论派之诤论,是其书主要内容。 《百论》在
中国和龙树的《中论》、
《十二门论》并称为三论,并于此三书而成立了三论宗。提婆之后,由罗睺罗 跋
陀罗继承,其后传则不清楚。撰写《中论》之注释书的青目或《百论》的注释者婆薮等,据推测为三至
四世纪时,龙树学说的活跃后继者。以《中论》为所依的中观派的形成,而复活龙树的传统,是六世
纪以后的事。
六 佛典 的梵语化
公元五世纪初,在笈多王支持下,建立佛教大僧院于那烂陀。此事是一种象征,在佛教来说,是
表示此统一国家出现的结果,佛教中心再度移到故乡摩揭陀。大乘佛教在这时期开始其根据地于恒
河流域,有部虽然根据地犹在迦湿弥罗或犍陀罗,但已开始逐渐地再度进出此地区。之后,在公元
七世纪时,中国留学僧玄奘法师所传的记载,那烂陀是大小乘兼学之地,这种状况是在笈多王朝时
代所酝酿形成。
这时代的佛教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是与婆罗门教的竞争,并预料其事而从事于经典的梵语
化。在公元前三世纪,梵语作为文化语渐已趋固定,佛典的梵语化,早在贵霜王朝与案达罗王国已
进行。佛教比丘马鸣,同时为梵语宫廷诗的先驱,龙树的著作也是完全的梵语。这些外来人所建立的
国家或处边境的国家,反而热望雅利安化,受其保护的佛教对此也只有赞成。但在二世纪顷的佛教 ,
除了有部,或受其影响较大的一群大乘经典之外,仍有使用俗语,或混入很多俗语的不完整语(佛
教梵语)的。
笈多王朝以梵语为公用语,使此倾向更激烈。为了与婆罗门教学对抗,以及能于中央取得权威而
梵语化的佛教,给予婆罗门教学的影响固然增加,但背地里,对本身的反面也产生。原舍弃俗语主
义是违反佛教的基本立场,并且与民众的距离拉远,和教学的专门化成正比更拉长。尤其曾批评过
部派教学的大乘佛教,从此时起,急速成为阿毘达磨化,这时期决定佛教命运的重大规定现象。
七 有部 与经量部

17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在贵霜王朝时编纂《大毘娑沙论》,确立教学体系的有部,其后分别为迦湿弥罗系及犍陀罗系。出
诸后者系统是世亲(传记后述)的《阿毘达磨俱舍论》 。
《俱舍论》将一切法归纳为七十五法,其次论业、烦恼。之后,说圣者的阶位与定、慧的实践、依照此
等形式以整理有部的教学,后成为该派之纲要书的代表。但此书包含着从经量部的立场批评有部的
内容,所以迦湿弥罗系不认可,乃有众贤出而着《顺正理论》对世亲所说一一加以反驳,且另造《阿
毘达磨显宗论》述本人的主张。 《俱舍论》特别受法救的《杂阿毘昙心论》影响,其中可看出〈毘婆沙论 〉
相异倾向。而犍陀罗系本身与保守的迦湿弥罗系或有不同,与经量部则较有密切关系。
经量部是有部的分派,《大毘婆沙论》论及而斥之为异说的譬喻师们:童受、舍利罗多等人即为其
先驱。对于有部之重视阿毘达磨,而此部则重视修多罗(即经藏)。其名称为修多罗论(经量部)。
其说深受大众部影响,主张法「假有」,并立「种子」说,以色心互熏来说明「业」。认为种子能引生 业,
是流转轮回的主体,这说法对大乘阿赖耶说的成立提出很大影响。属此系统者,诃梨跋摩的《成实论》
以四谛设定其组织,曾受龙树的空思想的影响,主张人我、法我二空。其成立约在三至四世纪。
(世亲的年代,普遍被推定为公元三二○至 四○○。一说为公元四○○年至四八○年,从其与笈
多王朝的关系上来说,后说较妥当,但从与《楞伽经》的关连则有问题。)
八 大乘 经典的新 倾向
由龙树曾作一番综合的大乘佛教,随教理的发展,更有新经典制作需要。在二至四世纪。除了对
《般若经》、与《华严经》的增广或集成之外,完全说新教理的各种经典也出现。大体的特色,相对于 如
《中论》将重点置于诸法的考察上的态度,新经典倾向则立足于前所确立的空思想,又以此而为主体
之侧的问题,将主眼置于心的本质之究明上,视为〈华严经〉唯心思想的继承及展开。同时发展该经
的法身思想,与净土教的佛陀观合起来,完成了法、报、应三身说,是值得注意。
这两个问题,即佛陀观与实践的主体,众生心的问题,相互纠纒产生了两种思想。一种是从与佛
共通的思想面来考察心,此即如来藏说;另一种是从现实的机能上分析心,此即唯识说。前者的系
统有《如来藏经》 、
《胜鬘经》

《涅盘经》等;后者的代表经典《解深密经》。两系统都陆续地著作论书 ,
而将其组织化。但经典本身显著地论书化,除一部分之外,大乘初期经典所具有的文学性的丧失,
也许可视为此时代的新倾向之一。
九 如来 藏思想( 1)
实践的主体(心)的考察,是原始佛教以来的课题。基本的思想,表现在「自净其意」。特别是大 众
部系统,主张「心性本净」,烦恼不过是客尘的染「自性清净心」。以自性清净心为依据,举出法身 的
普遍性与佛慈悲,产生大乘佛教的「心性本净」说。自性清净向上发展,则是「菩提心」,清净心的存
在使其有达成菩提果的可能性。将菩萨的实践与自性清净心连结起来说经典,有现集成《大集经》所
包含的诸经;求证法身思想者有《智光明庄严经》说自性清净心的根据。
对于具有如此性格的心,最初给与「如来藏」一名是《如来藏经》。此经根据〈华严经 性起品〉所说 的
佛智遍满,法身之普遍性,宣言众生皆皆在「如来」所摄中,是「如来的胎儿」(如来藏),以种种说
明。这种思想为《不增不减经》 、
《胜鬘经》所继承,但后者则说如来藏为「在纒位的法身」,同时,《 胜
鬘经》强调《法华经》所主张的一乘思想,视如来藏为其归结。
对这种如来藏与佛的本质之一致性称为「佛性」是《涅盘经》 。
《涅盘经》以佛陀入灭为叙事背景, 采
用原始佛教的《涅盘经》,同时以一乘为基本,说明如来法身,常住不变性与佛性的遍在性(一切众
生有佛性),对后世佛性思想的展开极大影响,特别是被认为无佛性的一阐提,也终于被认为有成
佛的可能性,最显特色。
如来藏思想到五世纪,由《宝性论》加以有组织系统的论证。
十 瑜伽 师与唯识 思想
大乘佛教中具有独特思想,而自有特色的一团,是比较早期形成而被称为瑜伽师(瑜伽行者)的
一群。所谓瑜伽师,是以禅观的实践为主的比丘,与阿毘达磨论师并列。有部等也有此一系统,可由
《修行地道经》或《达摩多罗禅经》等推测知,或在各种三昧经典之中,有几种由同一系统的人所造成
的也说不定。也许与此有部的瑜伽师有关系的一群之中,特别接近《华严经》,而以其唯心观的体验

17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为实践目标,编出所谓唯识观的独特观法,将其内观理论化的结果,而造成了心的本质为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的唯识说。作为其理论据有《解深密经》,将实践的体系加以组识化是《瑜伽师地论》
(原名与《修行地道经》等同)。
《解深密经》,以般若的空思想为密意,阐述此经密意的思想为了义、为最后法轮、而以为前此的教
说未了义。其了义说,具体地说,是指龙树所说的一切法无自性义的解说,分为遍计所执、依他起、
圆成实三性。第一种是凡夫的迷执所成立之相;第二种为由迷执而成立的基本「缘起性」;第三种为
从正觉方面所观的诸法实相;此三性究极无自性。又说,由此三性显现的诸法,是与心态状况有关。
所谓「依他起性」,即众缘起,即众生的心,此为显现遍计所执的种子,称为「阿赖耶识」或「阿黎耶
识」,此识是轮回的主体,若除去此识,便失去了觉悟的基础。这种说法,曾受有部、经量部等的心
识说极深的影响。
《瑜伽师地论》将《华严经》的十地加以推展,由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阶位立其纲领,全部共有十
七地。地的区别系依种姓而有差别,所以将此归纳为五姓各别说,乃成为前述如来藏说的对立思想。
十七地之中,「菩萨地」最为重要。在此表示大乘瑜伽师之特色。这是原来独立的书,古时视为经
(《菩萨地持经》

《菩萨善戒经》)。现存此论中,有关十七地的部分为〈本事分〉,末后加上〈摄决 择
分〉以下四分。该书引用《解深密经》,对阿赖耶识及其它唯识说的重要教理进行解释,它的问世要稍
晚一些。
瑜伽行派在什么时候由谁创立?印度的史实一向非常暧昧,这点也不很清楚。大概五世纪中叶时 ,
笈多王朝最盛的时期,无着、世亲两兄弟出家。无着开始在说一切有部(一说:化地部)出家,藉禅
定达到离欲,尚未领悟「空」的本质。苦恼而欲自尽,频达罗阿罗汉闻知,从瓦迪哈国到来,指导他
小乘空观,立即体会,藉神通至兜率天,会弥勒菩萨,恳求指导,弥勒授与大乘空观,并且将弥勒
的授说传于世,也恳请弥勒夜间到世说教。有些学者从无着的神秘体验瑜伽行的成立,这种灵感,
起自埋首于瑜伽修行的无着,他能见弥勒菩萨,受到启示,体会瑜伽的蕴奥。后来无着将此蕴奥系
统地发表,表示起源是托为弥勒所说。也有人视无着为瑜伽行派始祖,但瑜伽行的学说却非他独创。
无着、世亲兄弟,对庞大且多的弥勒菩萨教义,综合整理,归纳为更合理更紧密的体系,弘法世
间,以唯识说统一,从弥勒的教义以实践目的为体系,对唯识说的理论,尤其是世亲以这种理论,
对他派进行积极批判,而提高学派的自觉思想。
十一 唯识 说的体系 化
《瑜伽师地论》据推想为弥勒所作。无着当系以中印度阿喻陀为根据地的活跃人物。是瑜伽师之一,
其将向来的瑜伽师学说集成为《瑜伽师地论》,是可推想而知。但关于其实在性,因与未来佛的弥勒
菩萨相混,因而尚有疑问。
被推定为弥勒所撰的书,除此之外有:(1)《大乘庄严经论》,(2)《中边分别论》(3)《法法性
分别论》,(4)《现观庄严论》,(5)《金刚般若经释论》七十颂,依藏传,《宝性论》(本颂)包括
在内(皆韵文)。此中,在唯识说占有重要性的是(1)至(3)诸书,(1)为〈菩萨地〉的要点,总
括大乘经的特质;(2)、(3)为法的本质论,皆以三性为基础而解说空,如来藏说也被纳入。
介绍弥勒学说,且将唯识说组织体系化的是无着与世亲。他们出身于犍陀罗国首都布路沙布逻城 ,
为婆罗门族。据说出家后较早皈依大乘的无着,劝服了著作《俱舍论》后正在活跃的胞弟世亲,改习
大乘。
无着祖述师说,并撰《摄大乘论》,其于唯识说以确立大乘的实践体系。以《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分
类整理《瑜伽师地论》以来所使用的唯识说用语。
《摄大乘论》是依据《大乘阿毘达磨经》与《大乘庄严经论》的书,全体分十章(十相),以初三相说
阿赖耶识、三性、唯识观。次五相为六波罗密、十地、大乘三学等修行论,最后二相论得果的转依、无住
处涅盘,以及佛智作用的自性、受用、变化三身。转依是转识得智,表现解脱的唯识说术语。其它《顺
中论》(《中论 缘起品》的解释)、《显扬圣教论》、《六门教授习定论》等亦为他所著 。
世亲转向皈依大乘后,注释弥勒与无着的著作宣扬唯识说,晚年自着唯识的纲要书《唯识二十论》
(颂与释)、
《唯识三十颂》。前者论破佛教内外诸异说,以揭出唯识外境非存在之看法。后者,以 前

17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半说从阿赖耶识转变诸法的次第,最后说及入唯识观转依的实践次第。他另着有《三性论》,比三性
说较为着重识的转变,是世亲学说的特征。后来的唯识说専以注释〈三十颂〉为主。
他更着《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五蕴论》以整理唯识说的法相,此外,还对《法华经》 、
《十地经》 、
《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注释。又着《成业论 》[01] 等,其学说活动几乎涉及大小乘之各方面。
《无量寿经》

无着与世亲的后继者,依旧来的传说,称为瑜伽行派,同时,依其学说被称为唯识论者。

印度 中期佛 教及晚 期佛教

佛教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哲学宗教。佛教自开始时就采取批判分析的办法(推求论),在印度的哲
学,佛法的开展过程中占中心位置,婆罗门教及耆那教都在佛教的直接剌激下成长了起来,宗派支
流涌起无数,在这一紧迫,种种的教义都系统化,种种论疏都著作出来。对理则学和认识论就特别
重视。精确的术语得到发展浩瀚的论藏因而形成。印度哲学又具批判性又外延宏富,变得有根源又有
内纵深。
佛教本身曾起许多遽烈的分化及转变,佛法具有一种瞬息的生命力,宗教的支流,都在依照佛教
的标准加以清理,都是理还乱剪不断。这自行分派的支流自立门户,又同在倾向很早的佛陀教法。为
抉择佛陀的正信,汰除伪托疑,举行好几次结集大会。论事以巴利语写诸部派教义相异的最古记录
说三转法轮。
初期佛教,尽遣虚无观点即断见(一切法皆看作自性实有)。因此一种(错误的)实在论的妄念
就越生越发显著。佛陀演说教法,否定论的立埸卓著即遮遣义压倒一切。然后期经典却传述种种不同
程度的真实性相,三性,从经验的真实性(世俗谛)的立场,说诸法妄想分别相(徧计执性)但属
虚无,诸法因缘起自相(依他起性)为真实有,这两相的究竟相(圆成实性)为絶对真实性即第一
义谛的表现。止息边见,是了义教而无所诤。反之,转法轮教说,则是不了义的方便说,是有所诤的,
这是唯识宗的说法。可是中观派却言:「佛陀始于教说诸法空无真实自性,不生不灭,法尔涅盘,本
来寂静,为已入大乘者转第二期法轮。如是妙教开示性空缘起义理……」依中观宗,初、后期经典,
都是方便随情说,唯有中期教法是了义称心。把比喻和宗派的色彩剥去,意味着佛教史上有三个主
要发展时期。
(1)初期:包括小乘诸部派,上座部和分别说(一切有)部的实有说,是多元论时期。
叫阿毘昙宗。经量部就是这种实有说教条的部份修正品。
(2)中期:倡导性空说(絶对论)的龙树、提婆,中观系的时期。
(3)后期:无着、世亲瑜伽系,与后起陈那、法称唯识说的唯心论时期。
中观系是佛教的枢钮,它是中心的关键教系,催生了佛教思想史上的一个彻底革命。在学习方面 ,
是彻底的多元论(百法论)作为究竟不二的絶对主义(不二论)的革命。从多元分立的基本(诸法 )
到绵亘于这些存在之下的基本统一体(法性)的变革。自认识论说来,是从经验、独断论(见论)到
证辩说批判论(性空论即中道论)的革命。伦理说,从一己之私的度脱理念到一切众生无缘遍度的
理念,目的不但要解脱生死(流转)苦海,更直接扫除障蔽真如的无明,得涅盘圆满佛果。从阿罗
汉的果位到菩萨的果位。菩萨的慈悲与圆智(般若、空性)同体,纯粹实践理性融一的。
佛教以那烂陀为根据地,透过瑜伽行、中观两派的论诤以发展教学。有部、经量部等犹为有力的部
派而继续存在着。
一 如 来藏思 想( 2)
如来藏思想对于唯识说的法身思想与佛身等的形成曾有甚大的影响,其组织化可能由瑜伽行派所
推行。《宝性论》是坚慧的释论,引用《大乘庄严经论》,多用唯识说用语,但不曾言及阿赖耶识。同 系
有《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又《无上依论》或以为系世亲所作的《佛性论》,当系比《宝性论》的改作。
继承如来藏思想,却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视同一而企图融和的是《楞伽经》(《入楞伽》)。此经在

180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世亲的著作与《宝性论》皆引未用,故可推想为在其后的作品。其素材则相当古老,从汉译于公元四
四三年判断,其成立在五世纪初,全体的基调是唯心说。
和《楞伽经》同样视阿赖耶识与如来为同一,论述全体为真如的展开是《大乘起信论》。其著作是 马
鸣,无论如何,絶对不是在二世纪的佛教诗人(马鸣)所作,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人所撰。
此论或《佛性论》等译者真谛(公元四九六至五九六)译有不少唯识学书籍,特别重视如来藏思想。
或许在瑜伽行派中也有如此的一系存在。然而,有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视为同一的必要,则是表示
此思想失去独立性而有被唯识说吸收的必然性。
二 中 观自续 派中观经 量派
应成中观派佛护、月称教系,以清辩为开祖另一流中观自续派。依清辩,认于龙树论轨之行使,应
依与论理法则一致所构成的论证,以补益龙树所语。若佛护之因喻皆来具有者,于破敌殊不充分,
须构作因,喻整备的论证。自应成中观派言,无使用论证之必要时,而欲自立完整论证,此种论证
乃自立、自力的论证、而主张者称自续派。中观论证者能所俱灭空性胜义的究极,应成然、自续然,无
有别。然对应应成坚持批判、遮遣,则自续主正面论证的提出,于方法论,生起两派之区别。此自续
派,为难破敌如用自立、自力之论证,有自意立法存在。此派对瑜伽行派为证唯识无境而出「如梦中
识无境」之喻,谓梦中识亦一分于实有境上,又对瑜伽行派出「吾人现前所见,如眼病者见第二月,
乃虚妄也」之喻,谓虚妄而于世俗立实有境者。此派使用自立、自力论证,对瑜伽行派立的自性有法,
依他起识,加以反对。
瑜伽派倡唯识无境,相对此派的世俗谛立外境,色与心并存,与经量部立有色心二法者适等。瑜
伽行派言胜义谛曰「无之有」,欲将胜义谛于智之世间法,此派倡胜义毕竟空无一点,与相对有部无
为法为实有的主张,而经量部则否定无为法为实之点。因而称中观经量派,或自立经量派。
瑜伽唯识对照,此派学说特征依三界唯心教说,主张唯识无境,认为有心而否认有色,以唯识说 ,
谓有内外十二处的学说相违,认有内外处的世间(日常事实)亦相违故。主张三界唯心时,以色实
无,妄分别执取之遍计所执,故实无者,如物有相而分别执取,能取之识,虽亦非实,分别识故,
为遍计所执相,能取所取皆非具自性。依中观经量派,瑜伽行派遍计所执之所取能取,与认为有依
他起、圆成实同为实有,为具自性有。唯识说以遍计所执性,乃识虚妄显现为能取所取,于实为无,
故分别智前二取灭无。则与吾人相关的法,始终为无。唯识说无,谓凡夫所增益的二取相无,依他起、
圆成实的法则是有。此非凡夫语言若之自性法,为诸法境界,是胜义谛而为舍离世俗。欲依若是之有,
除损减过失,足以「若无世俗法,不解胜义谛」的圣教相违。
总之,瑜伽唯识说,谓凡夫智了得境地故无,欲依智、识而决定物无。反之,中观经量派,则欲依
物体而决定物有。
中观经量派,三性独为非有性,为表示三性相状,即依他起是生无性。是物生起,构成诸部份的
剎那和合,故不得具有自性。其次,遍计所执是相无定性,吾人于物认作实性之相,非表实性,于
究极义无有是。最后,圆成实为胜义无性,示于物有实有性者。
三 有 相唯识 与无相唯 识
清辩以后的中观经量派,得以确切把捉之凭借固无,依于清辩对抗瑜伽行派的有自法者,与瑜伽
行派应成者的对论。唯识派的德慧,曾自瑜伽行派立场难清辩,而日护曾视龙树、无着、世亲之间无
何差别而论证。在中观两派间应成派的月称,曾评清辩,月称又为唯识派护法弟子提婆设摩,自瑜
伽行派立场予以论难之矣!
无论于自成派,与唯识派进行论诤,归于提婆的「智心髓集」觉贤注,归于清辩「中观宝灯论」等所
传,两派展开论诤之唯识派中,曾有二派画分。一为有相家,另一为无相家。有相家为世亲弟子陈那
所创,护法、法称为承乎足之学流,而唯识的「识」详细分说其为识之位相,而具有置重主张唯心云
云心性的倾向。
德慧与提婆设摩两唯识派论师与中观派抗论,德慧为无相家安慧弟子,提婆设摩为有相家护法弟
子,而两人皆曾注《中论》,瑜伽唯识两派学者各造《中论》注,以与中观抗衡。瑜伽唯识,虽同于中
观欲以开显无自性义为言,但瑜伽唯识,对般若中观以隐密相说,以显了相说之点,或于中论注释

181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之上行。然唯识两论师的《中论》释不传,具证的资料亦未可得。
寂护、莲华戒系统:瑜伽中观自续派所采的瑜伽唯识,唯识二派中的有相唯识,而同一瑜伽中观
自续派中,更有取无相唯识之一流。创始者传为狮子贤。无相唯识者,乃强调识虽现能取、所取二分
相,但以能、所为遍计所执故,能所显现者实无一点之学说。故狮子贤,谓曾采「彼必灭无之能所杂
染乃非本性者,识实应有之本性,当为非非本性杂染即客尘之清净。」自性清净心,如来藏说。此 如
来藏思想,于狮子贤一著述《现观庄严论》中。
《现观庄严》在印度佛教史上所浮现者,实为狮子贤所完成《现观庄严》 《现观庄严论偈》,乃弥勒为 开
导流转中困惫有情,明了般若波罗蜜理趣而造者,无着于此作《谛决择释论》,世亲作本疏,其次圣
解脱军作疏,又大德解脱军造大疏,经此等传统,狮子贤自造新疏。
四 瑜 伽行派 与中观派
世亲之后,唯识说占五至六世纪那烂陀学问的主流。当时论师辈,不久即成为二派对立。即德慧、
安慧(公元四七○至五五○)所代表的无相唯识派,与继承陈那(公元四二○至五○○)、无性系
统的有相唯识派。前者着重于胜义谛的立场,否定阿赖耶识究极的实在性,近于古说立场。安慧除对
世亲所作唯识学说或《俱舍论》等作阐述之外,并为《中论》作注释。其中以《三十颂释论》为此派代表
作最重要。前述真谛也属于此一系统。对于这点,后者由理世俗立场而主张阿赖耶识的实有,解说八
识或心的属性的独立性。其大成者为护法(公元五三○至五六一),他对于〈三十颂〉的注释《成唯识
论》,由弟子戒贤(公元五二九至六四五)之后,玄奘传至中国,造成法相宗的基础。此派主张为新
说,即有部倾向之再现。自另一角度观之,则可说是瑜伽行派的归结。护法以后,此派可能占了瑜伽
行派的主流,据传安慧的系统曾扩张教线于西印度。
中观派对抗瑜伽行派,而以龙树的《中论》为根本圣典,强调空思想,成立于六世纪初,称为中观
派。先驱者是佛护(公元四七○至五四○)与清辩(公元四九○至五七○)。前者强调龙树的相对论,
没有特立自派主张,清辩却认为与唯识说对抗上需要另外确立自派主张,他除了撰有《中论》注释之
《般若灯论》外,并着《中观心》与自注之《中观心论思择焰》;以大事攻击唯识说。此派由其论证法而
被称为自立派(或自依派、自续派);而佛护系统则称为必过性空派(或具缘派)。两派互相论诤,
后来必过性空派出有月称(公元六○○至六五○),撰《中论》之注《明句论》以及《入中论》等书。两
派中,此派较占优势。
五 大 乘学说 二派的命 运
以部派佛教教理的批判为出发点的大乘佛教,最初其论法颇为发达。龙树的相对论法,对象为部
派,以及婆罗门教学的哲学诸派。但在论诤也使婆罗门教学说理论研究发达,以此为专门的正理派
乃告独立。在瑜伽行派,则《瑜伽师地论》将与《正理论》,或与约在迦腻色王时成立的《恰拉迦本集》、
《方便心论》等一致的论理说,用因明加以阐述。在无着的《阿毘达磨集论 议论品》内,则应用正理派
所立论证之五分法(宗、因、喻、合、结);在《顺中论》中,则反驳数论派的因三相说。世亲的《如实论》
或《释轨论》等,对于理论的发达很大贡献。
继承其后,确立佛教论理学是陈那。着《集量论》、
《因明正理门论》等书。主张量(认识根据), 限
于现量(直接知觉)与比量(推论)二种。又将向来的五分作法代之以宗(主张命论)、因(理由概
念)、喻(实例),确立三支作法。更依九句因,而确立了因的三相(理由概念的周延关系)。他的
学说名为新因明,以别于古因明。 陈那的论理学影响正理派,六世纪后半乌得越多加罗即曾采
用的三相说。其后正理派与佛教在论理学上的论诤互相影响,延续至九世纪方止。
陈那之后,商羯罗主着《因明入正理论》。在七世纪中叶出现的法称,又作《正理一滴论》

《释量论 》
等。后者后来着有很多注释书,曾被广泛研究。他的推论立有「根据因」与「经结果来判断」两种。这些
人都属于有相唯识派。该派的论理学之所以盛行,清辨的挑战曾给予相当大的刺激,是可推想。
八世纪之后,中观、瑜伽行二派皆失去其创造力,同时急速衰落。其原因之一,相传是由于弥曼差
学派的鸠摩利罗(八世纪前半)或吠檀多学派的商羯罗(八世纪后半)的佛教批评。据说前者原为
佛教徒,而后者的幻影说曾受佛教的极大影响,是为讽刺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寂护的《真性要集》(诸哲学批判之书);寂天的《入菩提行论》、
《大乘集菩萨学论》 、

182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诸经要集》,与狮子贤的《般若释现观庄严光明》等。最末一书是解释弥勒的《现观庄严论》者,其书
以八阶段的现观次第以解释《八千颂般若》。依现观次第理解《般若经》,是瑜伽行派传统的方法。其 它
有很多同类注释书传译于西藏。寂天属中观派以外,这些人皆持两派中间倾向,有时可称之为中观
瑜伽派。又,他们同时为密教师,也许是时代的特色,表示仅仅作为学派的大乘思想。
瑜伽唯识本为般若显了相,故如是统一事,盖有其因由,然若是统中观、瑜伽于《般若经》而把捉
的事,自历史而观之,非由于瑜伽中观自续派兴起八、九世纪以后,瑜伽唯识综合摄收于中观而独
立存在一事。此等时期印度大乘,义净与地婆诃罗所报告的中观与唯识两流并存而诤论的情势已成
过去,而将唯识综合摄收于中观的瑜伽中观自续派的时代,即中观派时代形成。
中观派与「中观的密教化」曾有关涉。此事归于清辩之《中观宝灯论》具有可谓瑜伽中观自立派的内
容,与其中渐见密教思想抬头。

密教 的形成

印度的密教,要从印度七世纪初的王朝说起,在耶牟那(朱木那)河上游的塔尼斯华尔(坦涅萨
尔)出了戒日王(公元六○六至六四八在位),建都曲女城,强有势力,恢复笈多王朝时代政治统
一及文化昌盛。戒日王殁后不久,王朝旋即瓦解,再次陷入众多小王朝对峙局面。戒日王文武双全,
著作好几首诗及戏曲。他在中年以后信奉佛教,相传著作《八大灵塔梵赞》

《晨朝赞》二篇作品,赞 叹
佛德、佛迹。唐朝玄奘留学北印度,将其所见闻的佛教情景,记述在《大唐西域记》及《大慈恩寺三藏
法师传》(《慈恩传》)之中。戒日王在位与中国唐朝有交换使节,当时保护印度教、佛教,在首都有
很多佛教寺院与僧尼,那烂陀寺作为佛教的研究中心,在当时最为繁荣兴盛。
戒日王殁后,直至回教徒在政治上建立安定局面的十三世纪以前,在北印度存在着比较有势力的
三个王朝,是德干高原地方的拉修突罗库达朝(公元七五○至九七五)、及经西印度以占领恒河上
游地区的波罗提哈罗朝(公元七五○至一○○○)、东印度孟加拉国奥立沙地方的波罗朝(公元七
五○至一○○○)。此中,对佛教进行保护,特别对密教的发展极大影响是波罗王朝。
七世纪末叶,北印度在政治及文化上,对全印度已丧失影响力。反之,周围各地王朝的势力消长
受到显著的影响。在戒日王以后,以曲女城为都的波罗提哈罗(巴利哈尔)王朝,从西北进入印度
的诸民族混血的后裔建立的。他们蔑视农商,自称武士阶级的子孙,故被称为拉及普都(拉奇普
特)。他们确立封建的支配制度。这在印度史上被看作中世纪开始。拉及普都采取以封建的武士阶级
为中心的支配制度,对回教徒入侵以武力对抗,但部族之间,激烈对峙严重,彼此不能团结。无法
有效抗敌。他们对印度的传统很忠实,但对佛教没有好感。因此,佛教的中心移到当时商业和西方贸
易据地,西印度卡提瓦半岛的伐腊毘地方。此时,在印度留学的玄奘结束,到净义赴印度求法以前
的三十年间,此期佛教急速密教化。
波罗王朝以前的七世纪至八世纪之间,代表佛教不同学说的论师,可分为二个系统。净义将他在
印度时的佛教分为婆沙、经量、中观、瑜伽四派,但其主流派是后二派。属于后二派的学者以月称、寂
天、法称等人较为有名。此外,月官是七世纪顷的人,对于印度古典文法学作出很大贡献,而且是多
罗菩萨、观世音萨菩萨的信仰成为密教的论师。
东印度孟加拉国地方,在八世纪中叶兴起的波罗王朝。到九世纪初,其势力徧及恒河上流地域,
定都华氏城(一说:帕塔里普特拉)进入全盛期。由于西方波罗提哈罗王朝,南方拉修突罗库达王
朝的抗衡,乃不能再扩张其领域。波罗王朝统治延续到十二世纪中叶,被塞纳-马恩省王朝所灭。塞
纳-马恩省王朝原在南方,受到十世纪以后逐渐强盛的南印度恰罗(朱罗)王朝逼迫而北迁,被北
进的臾那王朝所灭。现有关波罗王朝的系谱及年代等,今人仍有很多不明了之处,大约经历四百年
的存在,经历十五、六代国主,该王朝一贯保护佛教。
波罗王朝始创者瞿波罗(噶帕拉)公元七五○至七七○在位,在摩揭陀建立了欧丹多富梨寺(飞

183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行寺),该寺遗址今人还不详其所在,古来相传十分华丽。据说西藏模仿该寺建立大佛教寺院于桑
鸢(桑耶寺)。其后达摩波罗公元七七○至八一○在位,也同样在摩揭陀的恒河边建立超戒(超岩 )
寺,此寺院面积广,居住僧侣人数在印度佛教史上具最大规模。不单是佛教寺院,也传授佛教以外
论理学、文法学、哲学、逻辑等印度一般古典文化,从印度以外的留学僧云集此寺。以那烂陀寺,欧丹
多富梨寺(飞行寺)、毘鸠摩尸罗寺(超岩寺)这三个寺院为中心,当时印度的佛教教义,全以密
教为主,尤其是毘鸠摩尸罗(超岩)寺,是印度佛教最后据地,此寺的佛教组织、教学、典籍等有很
多原封不动依其原形传到西藏,促成西藏佛教的形成。
继达摩波罗之后,提婆波罗王(公元八一○至八五○在位),在北孟加拉国的巴哈普(巴加尔普
尔)再建特来库达加(托兰库达卡)寺院,改名为苏摩普利寺。又,十一世纪中叶,罗摩波罗(拉
马波罗)王,在北孟加拉国建立加克陀罗(阇迦达拉)寺。十一至十二世纪顷也在北孟加拉国建立
德维哥达(德瓦科达)寺,在东孟加拉国琦塔贡(吉大港)建立庞帝达(班底达)寺等,护持许多
僧尼居于各寺,使之成为密教的修学中心。
一 密 教的特 点
「密教」是「秘密佛教」的简称,混合复杂的因素而成立。要简单下定义是很困难的,它的特征有如
下两点:一、为系统组织化的礼仪的咒术;二、为神秘主义。所谓咒术,是向神与命运及自然现象等
(即对我们的幸与不幸能给予很大影响的对象),通过运用神秘的手段加持祈祷,以达到愿望实现
圆满的一种意图方法。所谓神秘主义,能够感受得为宇宙中心,絶对的神等存在,与自己内心结合
的心理状态;简单说,就是对神的直接感知。咒术与神秘主义虽然不是完全同一,却是彼此互相结
合而难分的,无论如何,宗教无不包含这种咒术及神秘主义要素。在佛教内部中,早期的经典也可
以认出这两个要素的痕迹,随时代的演进,其存在逐渐表面化。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咒术及神秘主
义两个要素,密教与其根本教义密切相结合,逐渐成本质化。此事一面可说是大乘佛教对于各种的
宗教立场的极其宽容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可视为反映各种大乘经典成立的社会背景。
由于佛教兴起,受到极大打击的婆罗门教,混合民间信仰,与印度社会组织结合更密切的必要,以
印度教的形式复兴。印度教的宗教特征以毘瑟笯神、湿婆神为中心的一神教信仰,而与泛神论的倾向
并存。此等印度教的影响下,大乘佛教从七世纪中开始急剧地密教化。传统向来的礼拜佛、菩萨之外,
取入许多密教的诸尊像于佛教中,成为礼拜的对象。
二 真 言乘
从初期佛教经典所看到的密教,主要的是护身、禳灾及招福而唱颂念咒文的礼仪。大乘经中,为了
此等目的而述有不少陀罗尼(咒)。相对于这些所谓的杂密,而另有依据被认为系在七世纪后半期
成立在西印度的《大日经》以及被认为继此立于西或南印度的《金刚顶经》两经为其根本经典,称为
「真言乘」亦称「纯密」,是中国、日本的真言密教教义的基础。
此两经所说的中心思想是智慧与方便,大乘佛教的空思想,在密教也成为教义的根本。密教认为 ,
空性的认识是智慧,此智慧的实现就是现实状态的肯定,密教经典是宣说追求智慧心(菩提心)与
救济众生的慈悲与达到此一目的的手段(方便)。密教的修道方法是瑜伽,瑜伽是印度佛教共通而
广用的修道方法。在密教中,把瑜伽与陀罗尼(咒)、母陀罗(印契、印相)、曼荼罗(坛场、轮圆具
足)等相连结起来解说,这是大特征。陀罗尼是咒文,与曼陀(怛)罗(真言)是同义语;母陀罗
是印契即手结印的印相状;曼陀罗是瑜伽的对象,即坛或图像作为礼拜。这些真言、印契、曼荼罗、更
与佛、菩萨、明王等复杂地组合起来,并作有详细的规定。这样,密教的形式,无论在教义及仪礼、崇
奉尊像,都渐渐地变形,与向来的大乘佛教迥异不同,发生巨大变化。
密教又名密宗,修行持袐密真言,故又名真言宗。以《大日金刚顶经》为依据,传三密之法,即口
诵真言(语密)、身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谓三密同时相应,可使凡身成佛。此宗在
印度最后,盖自龙树开南天铁塔,受法于金刚萨埵,始开宗而传法于世;唐朝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一行等相继抵中土,传金刚、胎藏二果教轨,一时称盛,旋即衰退;至今唯西藏盛行,称藏密,日
本颇盛行此宗,称东密。此宗以大日如来为教主,大日如来于色究竟天之界心殿,开始胎藏、金刚两
界的袐密(「胎藏」以地、水、火、、风、空五大及清净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具 足

184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万德,犹如母胎含藏子体,故称「胎藏」;「金刚」即《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萨埵亲受灌顶即位,为第二祖,金刚萨埵承袐法,待人传弘。一说: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
亲礼金刚萨埵,受传法仪轨,为第三祖;龙树传龙智,为第四祖;龙智授金刚智三藏,为第五祖;
金刚智抵长安,弘密教,为中国密教第一祖(善无畏虽先到中国,未开立宗,无继承者,故不入列
祖之数),不空三藏从龙智菩萨传受密法,为第六祖,亦为中国第二祖;惠果为不空门下上首,惠
果为第七祖,亦为中国第三祖,惠果以后,中国无继承祖者。而日本空海和尚入唐,亦受不空所传
密藏,为第八祖,回国为日本密教始祖。
密教诸宗以如来加列祖中者,密教之相承,以亲就师受灌顶为限,与显教相承仅为法之传承,不
问年代之距隔者不同。密教为对未灌顶者不许显示之教法,日本空海《显密二教论》:「法佛谈话,谓
之密藏,言袐奥实说。」又「自性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谈三密门,谓之密教。」该宗对 修
其它法门者,称为显教。
密教的三部经《大日经》、
《金刚顶经》

《苏悉地经》,为金刚界诸经总名。梵本凡十万偈十八会; 中
国现流行三本:<一>为不空所译三卷《教王经》,详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乃于十八会之第一会四品中仅译其第一品者。<二>为施护所译三十卷之《教王经》,详称《佛说一切
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尽译第一会之四品者。<三>为金刚智所译四卷《略出经》,详称
《金刚瑜伽中略出念诵经》。此三本皆称《金刚顶经》,但普通所云的《金刚顶经》,皆为第一本 。
三 金 刚乘
七世纪末,奥立沙的三婆罗(萨木波罗)王因陀罗浦谛(因陀罗菩提)公元六八七至七一七年,
组织创立金刚乘。金刚乘的金刚是指我与法、具有如金刚石似地不变化的自性之意。实现金刚性的方
法叫「金刚乘」。此金刚性被视为与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同一,金刚乘亦称空性乘。特别是修行法的 瑜
伽连结于性的快乐结合。真言乘以智慧和方便为教义中心,在金刚乘中,「智慧」具静的性格比作女
性,「方便」具动的性格故作男性。把男女的交会,则以瑜伽来表示。这不过是用佛教的智慧与方便的
用语加以改写,实是印度教《怛特罗经》中的湿婆与性力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两者完全没有区别。
然而,智慧与方便所达到的境地看作涅盘,则为两者的混合而不可分别,故名为「般若方便」,此称
为「大乐」或「普贤」,实是男女交会的境地。如此可见,金刚乘的瑜伽,全与性行为是为一致,与真
言乘的形态显著不同,被称为「左道密教」,与后者「右道密教」不同,也有人视之为堕落佛教。
关于金刚乘的最古文献,可举出《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袐密大教王经 》
或后一部经称《袐密集会怛特罗》。有人认为这两部经的成立可追溯到公元二、三世纪,实际此两经 原
型大约出现在公元八世纪前,到九世纪发展成现在的型式。 《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可看到很多 印
契、咒文、曼陀罗、为最初的有体系的怛特罗。《袐密集会怛特罗》是印度、中国西藏的金刚乘被重视 的
怛陀罗,为男女两性和合的教义加以体系化开始,也是后来左道教义的根本。此外,在《萨达那摩拉》
这部收有三百十二种的短文教义书,名为《成就法鬘》,也含有属于两经同时代的作品。
沙罗诃(七至八世纪),相传为金刚乘最先修行者,其与因陀罗浦谛之间,有学匠数名之传承。
其中,卢伊巴被称为魔术师,留有孟加拉国语写的书。因陀罗浦谛,据说有二十三种著作,其中特
别重要的是《智慧成就法》简称《智成就》。然此书内容,曾被其妹罗珂修明迦罗(拉克修米迦罗) 所
著《不二成就》一书,作极大胆的改变。其妹的教仪叫「俱生乘」,其信徒称为「俱生教徒」或「萨哈阇」
今尚能在孟加拉国地方发现其痕迹。
四 时 轮乘
金刚乘分出的另一支派,时轮乘。在十世纪时已流行,该乘曾言及回教徒的侵入,也是印度密教
的尾声。时轮乘的教义,局限于现在、过去、未来三世的迷妄,主张信仰本初佛而得解脱。
十一世纪初叶,大约与摩酰波罗一世(公元九八八年即位)同时代,金刚乘、时轮乘的论师可以
举出阿提沙(公元九八○至一○五三年)、不二金刚、宝藏寂、般若迦罗摩谛、那洛巴等人。在他们中,
阿提沙于公元一○四○年,担任为超戒寺的首座。公元一○四二年,受西藏王祥秋月(意希沃)邀
请,入西藏复兴佛教;不二金刚着有《不二金刚善说集》简称《不二金刚集》 。
诸论师的著作,由八世纪至十二世纪被称为金刚阿阇黎者,或称「成就者」的八十四人写成,所著

185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的密教文献(即佛教怛特罗),大部分被译为藏文。并收入在西藏大藏经的经部、论部,其总数达三
千数百部之多。这些密教修行者的年代与传记,大部分都不明确,著作的内容也很多不甚清楚,有
待日后的研究。
五 初 期的论 师
八世纪中叶,在东印度,孟加拉国地方兴起的波罗王朝,到九世纪初势力扩张,进入全盛期,波
罗王朝一贯维护佛教。波罗王朝初期的论师中,最有名的是寂护,他出生于孟加拉国王族,为那烂
陀寺的首座(教学长),他的学系具中观立场而合于瑜伽行派,即所谓中观瑜伽派。他的著作《摄真
实颂》或称《真性要集》及对法称《诤正理》的注释,今存梵文本与藏语译本。他受西藏王赤松得赞邀请,
于八世纪中叶(公元七六○年)入西藏。此后,莲华生上师,与其称为大乘论师,倒不如称为大乐
思想的修行者。他继寂护之后入西藏,成为西藏喇嘛教的实际创始者。此外,据说寂护弟子的莲华戒,
注释《摄真实论》之后入西藏,压倒中国禅宗系的顿悟说,确立了瑜伽行派的渐悟说。达摩波罗王的
时代,超戒(超岩)寺的初代首座师子贤出现,他是王族出身。这些学者虽在著作中都采用中观派
的立场,但其根本思想却是瑜伽行派。密教的修行方法是以瑜伽为中心,而以此瑜伽行派教学为形
而上学的哲学基础展开密教瑜伽,是可想象,另一方面,也可推想,原为异教的密教行法,成为能
够主张正统地位的根据。

186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回教徒 入侵印 度与佛 教的灭 亡

七世纪前半期,在西亚成立的回教,扩张领域,普及推向东方。到七世纪后半期,伊朗、中亚细亚、

阿富汗等地好几个国家树立为回教国,印度逐渐受到回教徒势力逼迫。公元七一二年,阿拉伯的回

教徒曾一度占领印度河下游的信度(信德)地域。其后,阿富汗的突厥(土耳其)系加慈尼(伽色

尼)王朝。在公元九八六年以后开始征服印度,先占领白夏瓦(白沙瓦)。公元九九七年即位马穆德

(马默德),在公元一○○一至一○二七年间,前后十七次远征北印度,北印度西半部全陷入其中 。

马穆德的远征,使异民族改宗回教,并进行掠夺,奴隶、物产为主要目的。虽然没有长期对占领地施

行统治,但对佛教与印度教的寺院及圣地的破坏,对财宝的掠夺,僧尼的虐杀,在世界史上是无与

模拟的彻底实行。相传由于此等远征,乃使阿富汗诸城市充满了印度奴隶和印度财富物品。马穆德殁

后,加慈尼王朝被西方的沙犹克(塞尔柱)势力所逼迫而逐渐东移,终于被继起的高罗(廊尔)王

朝所灭。高罗王朝原居赫拉特的东南方高罗的土耳其系回教徒(穆斯林)其王义耶典(加斯 乌德

丁)穆罕默德,在公元一一七三年,将加慈尼王朝从其据地废除,而任用其弟西哈弗典(西哈布

乌德丁)穆罕默德,为加慈尼总督。西哈弗典,穆罕默德在一一七五年后,数度远征五河、傍遮普、

古伽罗德。一一九○年及翌年,两度在塔来因,举指挥拉及普都(拉吉普特)联军的普利多毘罗就

(普里托毗拉辛)会战,终于西哈弗典 穆罕默德获胜,决定了回教徒在北印度进行统治,一二○

二年其势力扩张到孟加拉国湾。一二○六年西哈弗典 穆罕默德死后,其部将窟特不典(库特布 乌

德 丁 艾伯克)即爱巴克,自立为王,是印度的回教徒统治者,在普利多毗罗就旧都德里,建立印

度穆斯林统治者最初的宫廷。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奴隶王朝的开始。

东印度孟加拉国地方,在十二世纪末,完全沦于回教徒统治,一二○三年超戒寺被破坏,从此佛

教在印度本土失去踪影。关于以那烂陀寺为中心的毗诃罗(比哈尔)地方的佛教灭亡的情况,西藏

巡礼僧达摩沙明(达磨斯瓦命)于一二三四至一二三六年旅行毘诃罗,曾作详细报告。

印度佛教的灭亡,不仅是由于外来侵略的要因,根本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在佛教本身上追究。瞿昙

佛陀以来,佛教经常是婆罗门教的批评者,可是,佛教势力最强盛时,却不能完全压倒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以印度教形态复兴后,佛教逐渐与它接近,以致出现与印度教融和,在本质上与印度教的

性力派难区别的金刚乘。虽然对佛教以决定性打击的是回教徒,但是在前的佛教,可以说已经消失

在印本土。

187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由于回教徒破坏超戒寺等毘诃罗许多寺院时,居其寺院的许多僧尼逃难到西藏、尼泊尔,也有的

逃难往南印度。当时积极保护佛教,深受超戒寺佛学影响的西藏,收容大量从印度来避难的僧人,

同时也传入庞大的佛典。现存西藏大藏经的基本部份,就是来自印度超戒寺的藏书。西藏的密教教学

即成立于超戒寺教学的传统。

十三世纪初叶,佛教中心据点被回教徒军队蹂躝以来,除了特殊地方的尼泊尔、锡金、东孟加拉国、

克什米尔的拉达克等之外,佛教教团逐渐在印度消失,印度境内迎接印度教与新支配者的回教对立

并存的时代。印度教内部,在回教影响下,以纯粹信仰的一神教之色彩浓厚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出

现。其中,锡克教积极地采取回教教义,并且从印度教中有独立的教团组织出现。另一方面,回教中

与印度思想有类似之处的苏非派的神秘主义甚为流行。睦加尔(蒙古)皇帝阿可巴儿是其信奉者,

一五四二至一六○五年,挺身而欲为教祖,图两教之统一。但当时是印度的社会改信回教与印度教

徒,按一比三的比率,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

在这种形势下,佛教已被人遗忘,但不能说已完全失去影响力。毘瑟笯派从古以来,把佛陀看作

是毘瑟笯的化身。又对于不杀生的教说,印度教徒曾表示承受于佛教、耆那教者甚多,同时以为无论

如何,佛教是印度教的一派,这是印度一般的看法。这在现在的知识界,也是根深柢固的想法,实

际上,残存的佛教徒渐成为印度社会之一阶级,并被吸收入毘瑟笯派中。

从十九世纪初以来,在所谓印度的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运动,以及民族独立运动,佛陀的名字,在

印度人之间,再度被想起并且被尊为一伟大先觉者。跨越二千余年以上的年代,佛陀的影响,可以

从宗教改革者维吠迦难陀、诗人泰戈尔,以及甘地与尼赫鲁那样的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言行中看出

来。又,由英人开拓的印度古典研究方面,有很多优秀的佛教学者出现在印度人之间,他们对于阐

明佛教原来的形态,作过研究,对近代认识佛教作出很大贡献。(完)

188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Namo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189 * 南传法师论著及经论选篇(三)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