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

中外 交通史

何謂「絲綢之路?」為什麼自漢至唐能成為中國交通要道?其在東西文化交流上有何作用 ?
試略述之。
絲綢為中國古代重要發明之一,中國的絲和絲織品早在戰國時期,已成世界著名的特產。公
元前四、五世紀,希臘人稱中國為塞里斯,意即絲國,反映了中國的絲織品早已成為向外輸出的
商品。漢朝時的皇帝為拉攏西域各地的君主,也往往把中國的絲織品賞賜給他們,如《史記.大
宛傳》云:「是時,上 (武帝)方巡狩海上,乃悉從外國客,大都多小則過之,散帛以賞賜。」漢
宣帝元康元年,龜茲王來朝,一次就賞賜了「綺繡雜繒琦珍凡數千紋」,而通過漢朝使者商人直
接運往西域的數量則更多。另外,西域商人也往往以獻為名,來到中國換取絲帛,通過這些方式
就大量的流入西方。在克里米里半島古特齊附近古希臘人殖民地遺址中,曾有絲的發現,故此方
豪在《中西交通史》中即說:「在公元前五世紀時,中國或已至印度波斯了。」

中國絲綢運往外地的路線,西方歷史學家稱之為「絲路」或譯為「絲綢之路」。根據史籍記
載,絲綢之路是從西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始漸形成的。當時敦煌以西地區,通稱為「西域」。張
騫返回中原後,漢人始知西域概況,以及知道「邊陲以外,更有印度、波斯等化外文明。」自此,
漢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節團,少者五、六,多者達十餘起。這些西行的使者,據《漢書.張騫
傳》的記載,多帶金幣絲綢等物以牟利,遂形成初期的貿易。武帝為確保西域大道的暢通,元封
三年 (公元前 108 年),遣趙破奴攻破樓蘭,漢勢自此控制西域門戶,太初年間 (公元前 104 年至
101 年),又以李廣利興師征伐大宛,漢朝聲威由是大振。貿易道路亦暢行無阻,遠在西亞、中亞
的國家,亦紛紛派商旅和使者,絡繹東來。而中原的商人,亦多帶貨物,主要為絲織品往西域貿
易,絲路便正式形成了。

漢代以降絲路的發展
漢代通西域,一般從河西出發,武帝先後設置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敦煌西境的玉
門關和陽關更是橫貫大道的起點。從敦煌西出,據《漢書.西域傳》載:主要有南北兩路。南北
路的劃分,主要受沙漠的橫隔:

南路—從敦煌出發經樓蘭 (鄯善)、于闐 (今和田)、莎車等地,越葱嶺,到大月氏、安息、再往西


可達條支 (今伊拉克或阿拉伯)、大秦 (羅馬帝國)等。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


北路—從敦煌出發經車師前王庭 (今吐魯蕃,即高昌)、龜茲 (今庫車)、疏勒 (今喀什)等地,越葱
嶺,到大宛、康居 (即康國),再往西南經安息,而西達至大秦。
從漢至唐千餘年間,這兩條都曾是運銷絲織物之主要通道,亦即後來中外史學家所稱的絲綢
之路」了。不過絲路是不斷地發展的,這兩條南北道是「幹線」,另外還有「支道」; 而且「幹
線」和「支道」亦不斷有所增闢和更替。

根據《三國志.魏志》所載:「道從敦煌玉門關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所謂的
「前有二道」是指漢代的南北道,「今有三道」即是當時南道、中道和新道。三國時的南道和漢
代相同,中道是漢代的北道,而新道就是新闢的,在漢代北道之北,出玉門關向西走,沿沙漠邊
緣到今哈密、吐魯蕃與中道合,然後向西走。

至隋代裴矩《西域圖記》序曰:「 發自敦煌至西海凡三道,各有襟帶」,「北道從伊吾 (哈
密) 經蒲類海達於西海」; 「中道從高昌 (吐魯蕃)至波斯達於西海」; 「南道從鄯善至北婆羅門,達
於西海」; 而「其中三道諸國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

唐代「安西入西域道」,由長安西行至沙州 (敦煌),沙州西行又有中、南、北三道,「中道」
大概為裴矩所記至中道,「北道」西北走經伊州,亦至北庭; 「南道」就是裴矩所載之南道。唐
代安西入西域道,就是從敦煌到西域東西大道的絲綢之路。

至於「支路」,1996 年在吐魯蕃阿斯塔那的一座墓葬裡,出土有「高昌縣上安西都護府 」
的殘紙記載,在絲綢之路之北路上還有一條從龜茲到弓月城及其以西的絲綢支路,可見絲路是不
斷地發展,四通八達,其實不止一線的。

總之,這些道路的演變和發展,大抵不外政治原因、沙漠位置改變、河流改道、以及商業上
的需要。而且這些通向西方的主要道路,較多時間都控制在中國手中的。

又其繁榮時期,當推元代,元三度西征,把疆域擴展到歐洲東部。隨著疆域的開戰,先後建
立了四大汗國。軍事、政治、經濟上都需要使用更多的西行路線,絲路因而得到發展,而最後目
的地,也推至地中海、阿拉伯半島、及歐洲東部各地。

總言之,自張騫通西域後,大約千多年的時間,從長安到亞洲西部各地,都以絲綢之路為主
要交通線。從長安到亞洲南部各國,也是循絲綢之路到中亞細亞,然後到南部。但自 14 世紀後,
海運發達,新航路不斷發現,中國到南亞、西亞的交通路線逐漸變為以海路為主; 加之土耳其帝
國的興起,阻礙了中西陸路交通,於是古代中西交通的絲綢之路對於貿易上的功能逐漸失去其重
要性。

絲綢之路無論分為兩道或三道,其利便中西商旅之往還,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佔有極重要的
地位,日本人羽田亨在《西域文明史概論》一書便說:「兩道自西來,合於敦煌地,方向東則同
地而分,故中國文明西傳?抑或西方文明東傳?必先入西域。而後,方各自波及東西,所以,是
非必須經過西域,猶如水源及出口間之導管,一樣情形。」可見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上之重
要性,使東方文物及科技得以西傳,而西域文物亦經由此道東來,使漢唐間中西文物、文化得以
交流。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


絲路成為中西交通要道的原因
自漢至唐,絲路成為主要交通要道,原因如下:
首先乃中外貿易。在張騫通西域之前,絲的生產已經過盛,當時國內均有國營和民營的產絲
機構,如服官、東織、西織等,而全國產絲有六千萬匹,以成都最為發達。至東漢更有上好者,
下必有甚焉的情況出現。因此,在絲路過盛的情況下,生產已足供國外行銷。加上當時大秦人愛
浮華,尤嗜絲綢,此情況亦出現在其他西域諸國,如著名詩人亞里斯多德亦提及絲,當時安息人
亦因運中國絲綢往大秦而得利。

其次,乃張騫之鑿空。武帝時,漢國勢日聲,北伐匈奴,南平閩越,亦曾派張騫兩出使西域。
往西域之交通暢通,自始絲的輸出更多。因為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後,知道大宛、康居、大月
氏等地「貴漢產物」,想與漢來往,在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張騫便派隨從到大宛、康居、大月氏
等國進行外交行動,回來時更有各國使者同來,一方面朝貢他們的奇珍異物,另一方面又帶走中
國的絲綢,於是雙方開始了絲綢貿易,商人亦有私人販賣絲綢品。由此可見張騫通西域對西域與
中國交通大啟的重要性。

西域之鞏固,亦相當重要。自通西域後,漢武帝便建及了拱衛西域的要城鎮:河西四郡,即
武威、酒泉、張掖、敦煌。漢武帝還把秦代長城自河西走廊向西伸延至敦煌 160 里的玉門關和陽
關一帶。從此,又設有烽燧、驛亭、城壘、屯駐戌兵,使西域與中國的交通得以順利發展。又於
元封三年,遣趙破奴攻破樓蘭,漢勢始聲威大振,貿易道路暢通無阻。

漢宣帝神爵二年,鄭吉擊破車師,降逐日王,威震西域,於此正式建立西域都護府,鄭吉為
第一任都護,在西域南北道駐兵屯田,並置田官,由都護兼管,此措施可使漢廷官吏及戌兵得以
維持自給自足,作為長遠發展西域計劃之一。這樣,都護可維持與中國的通道暢通無阻,並保護
商旅往還。

到了唐代,東西突厥告平定,中亞細亞及天山以南之道路大開,西域諸國東來的人更多,而
中國商人,僧侶到中亞、波斯、印度等地者亦眾,當時武威和張掖成為中西交通之樞紐,並在張
掖設互市監,管理中外通商事務。

唐代為了保護絲路的暢通,從河西走廊的武威到天山北諸地,凡稱軍、鎮和城的地方,都駐
軍隊。一方面擔任守衛和維持地方秩序的任務,又屯田開發土地,種植糧食,這條路形成很多繁
華的城鎮和富庶的地區,如武威、高昌、龜茲等。可謂到了唐代,絲路上的政治交往和貿易活動
到了高峰。

到蒙古時,因三次西征,建立四大汗國,又廣建驛站於各地,再次確保了絲路的安全了。

西域貿易發達,亦是重要因素。漢時,「大宛以西至安息國……善賈市,爭分銖」,安息
「商賈車船行旁國」,大月氏所有民俗錢貨與安息同,這些富裕的西域國家,若要以最快的途徑
到中國國內的貿易,莫過於選行絲路了,更何況中國歷朝之政治及經濟重心 (首都),多選長安或
洛陽,這遠比涉重洋才到中國沿海較偏僻的城鎮為佳。

絲路的安全,表示中國政權之穩固,不受外族的侵擾。中國歷朝之外患,主要來自北方,如
漢時之匈奴、唐時之突厥及明時之蒙古,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漢政府或唐政府對西域負有保護
的責任,即西域地方如受外來的侵擾或遇有其他的困難,中國政府便會出兵幫助,而代天可汗制
度的成立,亦基於這個原因。由於漢唐政權穩定,對外戰績炳然,屢降外族,因而確保了絲路的
安全,絲路遂成為中國之交通要道。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


唐宋之前的造船業並不發達,秦漢時中國海船的闊度為五至八米,長度為七至十二米,長闊
比較七比五。這種長闊結構的海舶並不宜在深海遠航。一般來往於南洋近海,最遠不出印度半島,
且多沿海岸航行,要到魏晉時期,才開始有乘載二百餘人的大海船出現,若從經商盈利的角度出
發,商人採用陸上絲綢之路更化算。

中西文化交流情況
先是中國文化文物的西傳,中國的蠶桑、絲織、鑿井汲水、煉鋼術及造紙術等都經絲綢之路
傳至中西亞和歐洲。

在張騫通西域後,中國的絲織品大量向西傾銷,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主要商品,遠至希臘及羅
馬的貴族,都以穿著絲綢為榮,而安息、條支等商人,以絲絹貿易為重要業務。至公元 6 世紀,
中國的蠶種便由波斯僧人傳到羅馬去,從此西方才有蠶絲出現。漢唐時期西亞、歐洲對中國的絲
織品十分喜歡。同時腳踏紡車、提花機等也通過安息、條支等國傳到西方和印度。還有用於紡織
品印染整理加工的原料,如藍靛、紫草、茜草等染料和桐油、生漆等加工劑,也通過絲綢之路傳
送到西方去。在公元 10 世紀後,中國的養蠶及製造絲織品技術逐漸傳到中亞、西亞及歐洲,所
以西方人士已能自己生產紡織品,以迎合他們的口味,但仍有中國輸入品質高、技術複雜的絲綢
產品。

中國的鑿井汲水及煉鋼技術亦西傳。漢在西域設田官,督戍卒屯田。推行地下穿井的井渠法,
使沙漠地區得到灌溉,如吐魯蕃等地區設坎兒井,便是由漢朝屯田西域的軍隊傳入,再輾轉傳到
中亞。據《漢書.大宛傳》的記載,大宛以西到安息國都不產亞絲、漆,也不懂得鑄鐵器。後來
漢的使官和逃兵教他們鑄造兵器。顯而易見,中亞各國的鑄鋼術都是在通西域後從中國學到的,
對於西域的武器和農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至於造紙方面的西傳,對西域起了很大的作用。斯坦因曾在敦煌附近之碉堡中,發現木簡、
帛之類的東西,其中書扎用紙書寫成,年代約在公元 21 至 137 年間,由此可以推知造紙術必由大
月氏西傳,及唐天寶 10 年,在怛羅斯一役,高仙芝大軍為大食所滅,唐軍內有造紙工匠為大食所
俘獲,從此中國造紙術便傳到西方,影響世界文明極大。

物產方面,中國的陶瓷、刺繡、漆器、銅鏡及各類飾品亦陸續傳至西方。此外,除了斯坦因
在敦煌附近之碉堡發現的木簡外,還有關於中國古人之書籍、藥物、兵法、算術及文章等,均能
在天山南路上逐一發現。

西域諸國貴族子弟來華學習者眾,漢人染居西域者亦多,漢人的生活和習慣亦因而西傳。西
域各國皇族子弟常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亦有不少與漢廷通婚,而烏孫、龜茲等國的宮城、衣著
奏樂及禮儀皆採用漢式,大月氏更將中國文化傳入印度,由此證明中國文化對西域諸國影響極大。

西方文化東傳的例子亦為數不少。
樂舞方面,漢代西域傳入的樂器有胡笙、胡琴、胡笛、琵琶等;音樂方面,《晉書.樂志》
中有云:「橫吹有雙角,即胡樂也。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傳入「摩訶梵勒」一曲,
樂府因胡曲更造新二十八解。唐代十部樂中,屬西來音樂就有天竺樂、高昌樂、龜茲樂、安國樂、
唐國樂,又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更是唐代東西音樂集成之優秀作品。如唐詩所言,「胡音
胡服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舞蹈方面,柘枝、胡旋、胡騰等,俱從西域而來。

藝術、繪畫方面,漢時希臘及羅馬繪畫和雕刻作風,皆東傳而來,如海獸葡萄鏡的圖案、以
致敦煌壁畫及六朝唐代佛像造形,皆長高鼻,類似希臘神話像,而佛教藝術及印度繪畫「暈染法」
亦使國畫有了陰影。西方藝術如「 羅」也東傳,對敦煌藝術有很大的影響力。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


兩漢時代,大秦人隨同西域胡人東來也多,他們多數在中原獻技,表演的項目包括角力、競
技、假面戲、化裝歌舞、雜技、鬥獸、魔術等,內容豐富,對日後中國本土戲刻藝術與雜耍的產
生有強烈的影響。

絲路對宗教的傳入,貢獻亦大。最先經絲路傳入的是佛教。自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後,中國
和中亞細亞往來日益頻繁。在這段期間,印度佛教已流行於中亞細亞一帶而逐漸傳入中國。尤其
在絲路發展後,中西亞交通發達,使佛教徒往來更加不絕。東漢時,印度僧人竺法蘭和茄葉摩騰
也在這時期來華傳教,並翻譯佛經。同時,在洛陽東部建白馬寺,從此佛教傳播更為深廣。東漢
晚年已經有大規模的佛寺和翻譯了不少的佛經。至唐代,佛教在中國的流傳更發展至高峰期。除
佛教外,回教、景教、摩尼教、祆教等亦在唐代沿絲傳入中國。

物產方面,西域各處的農產品如葡萄、胡桃、蠶豆、石榴、苜蓿、胡椒、胡瓜、胡麻等開始
移植中國。動物方面,有大宛的汗血馬、西域的駱駝、安息的獅子、巨象、駝鳥等。礦物有玻璃、
明珠、璧玉奇石之類。珍貴的物產有犀、角象牙、珊瑚、水晶、瑪瑙、香料等。而唐時更自西域
傳入葡萄酒、燒餅、沙糖製造法、胡服等,可見物產的傳入,除為皇室貴族增加不少新奇豪華的
日用器物外,亦為漢人開闢不少經濟生活的新領域。

文學方面,佛教中的譬喻技巧,刺激中國文學描寫及思考方法。佛經中精警淋漓的譬句大量
被中國文學模仿和吸收,成為中國文學風格中極為重要的成份。此外,印度拼音法的傳入,致四
聲切韻的發明,影響中國小說及長篇歌曲體裁之發展,唐宋之後文學作品亦含濃厚的佛學意味,
而於譯經時,很多梵典字彙乃成語亦為中國所吸收,使中國語文詞彙更豐富。

在科學方面,天竺、拂林 (大秦)的眼科、西域、波斯、大食及大秦的藥物亦輸入中國,天竺
的天文學、數學也於唐時經絲路傳入中國,充實了中國在科學方面的成就和發展。西域的玻璃製
造術亦於唐時傳入中國,使中國瓷器製作更精美。

在學術思想方面,自佛教哲學輸入中國後,士大夫的頭腦煥然一新,中國學術思想為之大變,
魏晉大夫多善於研究佛理,亦善用佛教思想來解釋老子、莊子的思想,使儒道思想與佛學合流,
固儒釋道三家思想合流,至唐佛教亦日趨華化,並導致理學的出現,成為宋明兩代學術思想的主
流。

總之,由於張騫的鑿空,通西域之道大開,漢唐之間,絲綢循此道源源西運,而西域文化
亦相繼東來,造成中西文化交流。漢唐本著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酌情吸收外來的西域文化,使
中國文化的內涵更形充實。

張騫 通西域
前傳
張騫通西域之前漢政府對西域的政策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5


漢高祖時至文景採和親政策。漢高祖於天下初定之際曾親征匈奴,卒為冒頓困於平城,賴陳
平之策方得脫險。由是遂聽婁敬之策以和親政策緩敵,暫時消解匈奴武力侵略之危機。至文景之
時,行黃老之治,務在養民,不事征備,仍沿用高祖和親之策,對匈奴收羈糜之效。到了武帝時,
便出現重大的變化。

《史記.大宛傳》:「大宛之跡,見自張騫,張騫漢中人,建元中為郎。是
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逃遁而常
仇匈奴,等與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經匈奴中,乃
募能使者,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隴西。」
從以上的短文中,你大概可以看到張騫出使西域原因是甚麼?

張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探險家,他的出使象徵著漢族向西域的首次探險,故司馬遷也稱此
舉為「鑿空」。

出使西域的背景
西漢初年,匈奴勢力強大,中國西北對外交通要道常被其阻斷,人口和財物亦常被他們掠奪。
漢高祖曾征討匈奴失敗,而不敢與他們對抗並採取和親政策,與匈奴約為兄弟。然而,漢廷的忍
讓使匈奴更驕縱,連年入侵邊郡,做成對漢室對內的威脅。當時,匈奴的勢力已先於漢帝國到達
西域,匈奴征服了敦煌、祁連、烏孫及大月氏等,並對各國加以壓榨,成為進攻漢帝國的重要基
地。因此,為斷匈奴右臂,派張騫出使西域,了解匈奴的交通路線、水草分佈及遷徙季節等重要
情報,以刺探軍情。

漢武帝派使者通西域的另一個關鍵是大月氏與匈奴結怨。當時,大月氏被匈奴驅趕向西逃走,
大月氏王更被匈奴殺死,因而圖謀反撲。而西域各國對匈奴的壓迫亦感不滿,西域形勢出現逆轉。
此時漢室經濟復興,武帝改變文景以來的姑息政策,出擊匈奴。武帝為了「斷匈奴右臂」,派遣
張騫出使西域尋求盟國,大月氏正是漢廷盟友的好對象,與武帝本身欲採「孤立匈奴,遠交近攻」
正好相合。

此外,張騫出使西域還有其他原因,武帝追擊匈奴以來,死傷無數,馬匹不敷應用,匈奴則有
駿馬,依然在漢北出現,而且時常南下牧馬於陰山。武帝聞大宛有駿馬,欲始通西域以得名馬。
中國當時之手工業相當發達,想向外拓展市場,特以絹、絲等輸出更有價值。所以武帝遣張騫出
使西域,除了在軍事方面,有所幫助外,還有重要之經濟價值。

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
  張騫共兩度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6


時間 武帝建元三年(138B.C.)至元朔三年(126B.C.)
目的 聯結大月氏抗匈奴
過程  漢武帝建元二年,張騫率百餘人出使大月氏。
 其時西域通道全受匈奴控制,張騫西行不遠即為匈奴拘捕。
 單于強他娶妻生子,使他不再想念中國,但張騫並不屈節。
 十餘年後,始得機逃脫,越蔥嶺,經大宛、康居抵大月氏。
 時大月氏西遷已二、三十年,初駐於伊犁,後又因烏孫之攻擊,乃再往西移動,自
伊犁河移居溈水(阿姆河)上游。
 張抵大月氏時,月氏己成一農國,安居樂業,不願再與匈奴敵為敵,張騫居留當地
一年,終無成果。
 欲從羌中歸國,但又為匈奴所得,拘留年餘,幸而單于去世,匈奴內訌,張騫乘亂
逃出,最後只剩他和堂邑父兩個人返回長安。
結果  這次出使西域回來後,雖沒有達到原來的政治使命,但沿途卻了解到西域各國的地
理、物產和風俗。同時也傳播了漢朝的情況,濷通了漢與西域各國的聯繫。
 同時,張騫回到長安後,向武帝獻議,開闢西南夷之孔道,目的為了避免給匈奴截
斷西域之大道,遂激發漢武帝開拓西域之雄心。
 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 121 年),派衛青、霍去病,征伐匈奴,奪得「河西走廊」之
地,設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縣,於是到西域之通道遂暢通無阻。
 張騫曾使往西南夷之地,欲尋往身毒之路,惟於滇地不能前進,半途折返。
 張被封太中大夫,隨從堂邑父被封為奉使臣。

第二次出使西域
時間 武帝建元三年(138B.C.)至元朔三年(126B.C.)
目的 漢通河西走廊,欲經營西域,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
過程  張騫此行率領隨行二百多人,每人備馬二匹,攜帶上萬頭牛羊和價值甚巨的金帛貨
物向西域進發。張騫到達烏孫後,勸說烏孫王東返,因烏孫王對漢朝還不甚了解,
亦頗畏於匈奴之餘脅,而且又居於水草豐盛之地,不願東遷,原定目的亦未達到。
他便分別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去聯絡,擴大了政治影響,最後
順利返回長安。而在漢臣使恩威並施之下,西域國家遂願與漢定交,更分派使節跟
張騫回到長安。
 這次出使,隨同時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鹹海與裏海間),條支
(安息屬國),黎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諸國,而安息等國的使者也不斷來
長安訪問和貿易。
結果  張騫此行吸引了許多貢使來朝。張騫雖未能完成任務,但隨行的禮物令烏孫知道漢
室乃強國,因此烏孫王派特使到中國,並烏孫對漢室有更大的認識,有助兩者進一
步發展關係。其次,張騫留居烏孫時遣副使到大宛、大月氏、大夏等國訪問。在他
回國兩年多後,各國使節紛紛隨副使們回來,使漢室與西域各國正式建起外交關係。
 張騫雖然兩次出使西域都未能達至對付匈奴的外交聯盟,卻使中國與西域的交通蓬
勃起來,亦促成西域各國對漢朝的嚮慕,加速了中西文化交流。而武帝經營西域的
興趣日濃,每年都派使團前往西域。張騫有這樣重要的開創性,學者梁啟超稱他是
「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一大偉人」。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7


張騫出使西域簡圖

張騫通西域的影響和貢獻
張騫的出使,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代表漢族向西域的探索。司馬遷稱之為「鑿空」,可謂至當。
在張騫出使以前,中國與西域之間,可能已存有交通的關係,但張騫的出使是有意識的,有計劃
的,有開通西域的目的之行動。與前此因貿易或民族移動而造成的中西交通,意義不同。而且,
張騫的出使西域,是有確實的記載。自張騫出使以後,西域在中國的知識,藝術領域中,才有確
實的意義,不再是幻想的、神秘的。現試述其影響和貢獻。

在政治上,他為漢帝國播聲威於異域。張之通西域,使西域各原屬於匈奴的,亦因武帝時勢
力的擴張轉而與中國親善,如大月氏、烏孫等與漢關係好、漢又以武力破大宛、樓蘭使匈奴不能
再以西域之人力和物力對抗中國。因張之通西域與西域諸國建立邦交,收政治之效。例如《史記
‧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詳細記載西域文物,可能是司馬遷直接根據張騫的報告而寫的。
張騫出使後,漢武帝更積極經營西域,中西交通大為開展。《漢書‧西域傳》說︰「不絕於時日,
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漢朝的國威,亦由此遠揚。在通西域以前,中國於西域的知識十分貧
乏。及張騫通西域後,對於西域各國的實際情況始大白,故古代西域的研究材料主要是出自張騫
所得到的資料,此資料對於加強漢室對西域之了解,而決定對外之政治和軍事決策,也起了決定
性的作用。

在交通方面,他擴展與西域的交通。他最大之成就乃為中西交通之開闢,其西行之途徑,即
漢代所謂北道。其歸國之路,即所謂南路,此即為漢代對外交通發展之始,也就是後世所稱的
「絲綢之路」。西漢初年,滇、黔等國,皆未內附。張騫試通西南,令到滇黔從此內屬中國。武
帝開闢西南夷孔道,平定南越,於其地設南海、蒼梧、合浦、交趾等郡,進一步開發了中國西南
方的交通。武帝開闢西南夷孔道,目的亦在防匈奴阻西北交通,故接納張騫之議,命張騫出使西
南夷,由長安至成都,出犍為,至雲南永昌,由永昌入緬甸北部,西抵印度及西域諸國,名之為
「永昌道」。此外,漢武帝平定南越後,於其地設置南海、蒼梧、合浦、交趾等郡,由四川犍為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8
經西南夷,進入廣州、交州,因為交州與廣州有海路連接印度及阿拉伯諸國,名為「交廣道」,
此為通往西域大月氏的海上路線。

在經濟方面,自中西交通道路發展後,中亞和西亞使者、商人來中國的,絡繹不絕。不但將
西域的物產帶來中國,而中國的絲綢,也沿天山南北路輾轉經中亞運往大秦(即羅馬帝國)。天山
南路主要的貿易是東運而西的華絲,天山北路則是西運而東的貂皮。中國之絲己有運至中亞,西
南亞甚至遠至歐洲者。其路線是經敦煌道過蔥嶺,至地中海東岸,再經腓尼基商人海運至意大利
的佛羅倫斯而抵羅馬,此路乃日後聞名於世,西方之稱之為絲路的由來。此外,石榴、胡豆、葡
萄等西域物產也在中國互市,如《漢書‧西域傳》「贊」中班固說︰「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反映張騫通西域後中西貿易的暢通。

東西方物產之往還,亦是張騫通西域後的結果。西域物產不斷傳入中國,其時由西域移植於
中國之農作物有葡萄、石榴、紅藍、胡豆、胡瓜、苜蓿、胡荽、胡桃、胡麻、胡蔥等。礦物則有
明珠、琉璃之類。動物亦有駱駝及大宛之馬匹,武帝得大宛馬後,改良中國之馬種,以此組織訓
練強大的騎兵,與匈奴的戰爭才能漸取得優勢。各地物產如絲綢、開井法、紙張、貨幣和鐵器鑄
造技術等傳入西域。

通西域也促進了藝術與文化之交流。當時印度音樂已入中亞,因漢與西域開始交通而由張騫
及其他漢使臣傳入中國,對中樂的發展影響頗大。《晉書.卷二十三樂志》:「橫吹有雙角,即
胡樂也,張博望(張騫曾封博望侯)入西域,傳法於西京(長安)。惟得摩訶兜勒 (兜勒是一種鐃鈸的
樂器)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古代波斯的雕刻藝術、大秦的魔
術與雜技、西域的舞蹈等亦由西方傳入中國。

印度之佛教亦因中西交通道路之開闢,經西域而傳入中國。大月氏使臣伊存,於西漢哀帝元
壽元年,口授漢博士弟子秦景憲以【浮屠經】,使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此後中亞和印度僧在中
國宣揚佛法,建造寺院,翻譯佛經,對中國的思想有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通西域也間接使後
來的外來宗教也得以傳入中國,如伊斯蘭教、景教、摩尼教等。

中國之鑿井技術亦自中西交通之開展而傳至中亞一帶,《大宛傳》:「宛城中無井,汲城外
流。...宛城新得秦人,知穿井。」又據《漢書‧西域記》記: 「大宛以西,至安息國……不知鑄
鐵器。」鑄鐵技術更提高了西域地區的生產和防衛。

總括而言,張騫聯絡大月氏、烏孫等西域各國以切斷匈奴右臂的任務雖失敗,但他對拓展絲
路,促進貿易及助破匈奴等各方面卻帶來不少正面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
西方輸入的文化,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對後世影響至為深遠。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9


班超 通西域
前傳—東漢對西域的經營
西域通道的情況
漢自武帝用兵匈奴,張騫出使西域,漸形成敦煌、永昌、交廣三條對外交通之孔道,漢武帝更設
官屯守,與西域各國往來不絕,中外交通由是開放。

所謂「敦煌道」乃由京師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至敦煌,出玉門關而至西域,溯塔里木河越過
蔥嶺到中亞細亞或析南至身毒(印度)等地;此路線後來不斷伸展,成為中國絲綢輸往歐亞之主要
通路。

焉耆 伊吾(哈蜜)
 

嶺  疏勒   長安

玉 煌
  門
鄯善 關
于闐

「永昌道」是由長安經漢中至蜀成都,再由戊都出犍為,經窮邛都至滇國(雲南),由滇國永昌到
撣國(緬甸)的北部再西行直達身毒。又或由永昌還成都,出漢中,順漢水而至武漢等地,或更至於
長江下游。

「交廣道」,大概在內地蒼梧郡內,以西江廣信(今蒼梧)為中心,然後由西江經龍州,至交趾龍
編,沿富良江出海;或者由西江下游至番禺出海;或者沿廣信溯灕江經桂林出湖南,經長沙然後
北上渡長江,溯漢水,再經漢中至於長安,此乃交廣道對外交通情況。

這條路線日後對中國與南海的交通發展漸趨重要,東漢時,往南海貿易或出使亦多沿此路線至西
南部之合浦、徐聞出海,南下日南郡以至於南海各地。

自從漢武帝及昭、宣二帝連續對匈奴用兵 80 餘年,匈奴亦稱臣於漢,中外交通大開,西域諸
國歸順於漢,並設官以統治之。其後王莽篡漢,匈奴叛亂,西域諸國於是紛紛親匈奴而背漢。東
漢自從光武帝至安帝之一段時期,中國與西域諸國曾有「三絕三通」之情況。當匈奴強盛時,中
國頻弱,西域諸國便親匈奴而絕中國。反之,則與中國通好。而東漢經營西域而成就最大者,則
首推班超父子,為後世人所稱讚。

班超的個人簡介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生於東漢建武十年 (34 年),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
俱有文才,亦負盛名。班超自幼就胸懷大志。公元 62 年,他跟隨母親到洛陽,為官府抄寫文書。
後因班固的推薦,受授為蘭台史。不久有感男子漢大丈夫應當立功。於是投筆從戎,加入軍隊。
這就是他得以出使西域的前幕。

班超出使西域的原因/ 背景
中國與西域建立關係,是始於西漢武帝,而原本附屬於匈奴的西域,自武帝派遣張騫三使西
域以後,我國與西域的交通的往還得以暢通發達。然而在此期間,匈奴與漢室對西域之爭奪,益
超激烈,原因基於西域是關係漢與匈奴本身的安危,乃勢所必爭之地,就是從自衛觀點來看,漢
與西域諸國建立良好的交通或交往,亦是完全必要的。自漢武置僮僕都尉,割斷匈奴及西域的聯
繫,關中形勢得以穩定。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0


及至西漢末年,王莽之亂不但把中國與匈奴之關係逆轉,同時將西域與漢的關係弄僵了,西
域諸國多叛新室而歸附匈奴。《後漢書‧西域傳》記: 「哀平間,自相分割,為五十五國。王莽
篡位,使之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遂絕,並復屬匈奴。」

至王莽敗滅,西域乃完全與中國隔絕。光武時,西域諸國苦於匈奴的重歛,多願屬漢,請求
再置都護。光武以國家初定,為著百姓的休養生息,對於邊疆的事情,多取消極的態度。同時,
對於匈奴的強盛亦感無力與之爭衡,不允恢復,光武更意欲閉關自守,並對直接擾攘邊境之匈奴
採取守勢及向內移民的政策。其後,終光武之世,漢始終未有經營西域。而西域諸國之中,距漢
最近之鄯善、車師等都投降匈奴。因此,西域成了匈奴之囊中物。其後匈奴分裂,西域附屬北匈
奴。

西域方面,得悉漢兵採取守勢後亦發生內亂。先是莎車王獨擅西方,成為天山南路的霸主。
次為于闐,亦成為繼起的霸主,諸國一方面不服,但另方面又被拒於漢室,遂歸附匈奴,因此天
山南北兩路大部分入於匈奴範圍以內,而匈奴繼續不斷寇邊,與西域境內的紛爭,逐漸威脅中國
本身的安寧,中國必然不能長期固守,若要擊敗匈奴,仍當以斷其右臂為重要戰略。但自光武厲
行偃武修文政策後,漢室根本亦無力大規模進軍。漢昭帝時,耿秉建議先擊白山,破車師,連烏
孫,攘匈奴。明帝接受建議,乃遣竇固及耿秉等人西征車師。其時,漢與西域不通已有 65 年。其
後,班超竟能施展鐵腕,用「以夷制夷」之法,把西域各國的宗主權奪回。故班超出使西域,成
為我國經營西域最輝煌的歷史。

班超出使西域的經過
班超先到西域的鄯善。鄯善的政治態度一向搖擺不定,對匈奴與漢室都時叛時服。班超初到
鄯善,得到鄯善王的禮待,但鄯善王因受匈奴使者暗訪而變為怠慢,班超便乘夜潛攻匈奴使者的
營帳縱火,匈奴當場被擒殺。班超便向鄯善王展出匈奴使者的首級,使鄯善王與匈奴斷絕關係,
依附漢國。中國久與西域中止的關係才得恢復。
班超回國述職,明帝升他為軍司馬。其後,班超到達親附匈奴的國家于闐,其國王廣德受巫
師唆擺,對班超什為冷淡。班超殺其巫師,並勸他殺匈奴使者,與漢廷修好,于闐王終於上表請
降,天山南路大致打通。當時匈奴所立的龜茲王稱霸北道,攻破疏勒,班超幫助疏勒復國,清除
了北匈奴在天山北道的勢力,北道的交通亦告恢復。
然而北匈奴一直待機報復。永平十八年,明帝去世,章帝新立,北匈奴乘機派騎兵二萬包圍
車師,並殺害漢帝國西域都護陳睦。章帝不願「疲敝中國,以示四夷」,又恐怕班超孤立無援,
有意放棄西域。其後,章帝下令撤走所有駐守在西域的官員,變相放棄對西域的控制,匈奴隨即
發兵進駐西域名地,西域通路一時斷絕。
章帝時期,雖曾罷西域都護,但班超毅然駐留疏勒,憑著個人的聲望,維護部分親漢的國家,
更利用他們的力量來經營西域,即以夷制夷,使漢廷得以恢復對西域的控制。
永元二年,大月氏趁漢、匈奴主力仍在角力之際,出兵進攻班超。雖然敵眾我寡,但班超沉
著應戰, 敗大月氏軍隊,大月氏隨而向漢廷朝貢,龜茲等國亦告歸附,和帝於是在永元三年恢復
西域都護,又再置戊己校尉。其時,焉耆、危須、尉犁三國仍懷異心,班超便於永元六年發動龜
茲、鄯善等八國軍隊討伐,結果大獲全勝。這樣,西域五十多國都與中國通使,納質內屬,西域
至此統一,受漢帝國的統治。和帝為表彰班超的功績,在永元七年封他為定遠侯,班超經略西域
的任務可說大功告成。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1


班超出使西域簡表
班超通西域可用三通三絕來形容,何解?觀以下簡表便會明白。
一通 (a) 明帝永平十六年,班超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
(b) 首抵鄯善,乘夜擊殺北匈奴使者及隨從,令鄯善歸漢。
(c) 服疏勒。
(d) 公元 74 年,漢置西域都護及戍己校尉,屯田車師。
二絕 (a) 明帝末年,北匈奴奪車師,焉耆、龜茲亦叛,都護及戍己校尉被圍。
(b) 章帝罷都護,放棄西域。
(c) 班超獨力留於疏勒,安撫部份親漢國家。
二通 (a) 和帝時,竇憲大破北匈奴,伊吾、龜茲相繼降服。
(b) 永元三年(公元 91 年),漢重新設置西域都護,西域五十餘國內附。
(c) 班超以功封定遠侯。
(d) 永元九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國。
三絕 (a) 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 102 年)其妹班昭上書乞求兄歸,漢改以任尚、段禧為西域
都護。
(b) 任、段處事失宜,西域復叛。
(c) 安帝時,認為西域距中原甚遠,乃下詔罷都護。
(d) 北匈奴乘時侵奪西域,成漢邊患。
三通 (a) 安帝不堪北匈奴聯西域各國叛,乃於延光三年(公元 123 年)派超子班勇為西域長
史,恢復經營西域。
(b) 班勇帶士兵五百人,屯柳中、破車師、敗匈奴兵。
(c) 後又擊焉耆,於是龜茲、疏勒、于闐、莎車等十七國歸順漢室。
(d) 順帝永建元年(公元 126 年)漢再屯兵伊吾廬,以控制西域。
(e) 順帝以後,東漢內亂頻仍,以致與西域關係又斷絕。

班超通西域簡圖

班超通西域的影響和貢獻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2
漢代之經營西域,論時期不算短,而中西人士往來,亦不算少,故當時中西商業頗見發達,
中西文化亦得以交流,其影響茲分述如下:

就對西域控制而言,自從西漢的張騫通西域後,漢朝聲威遠播,及至王莽之亂後已告衰微。
班超至明帝永平十六年出使西域,至和帝永元十四年回國,逗留西域三十年,其間,他沒有得到
漢廷直接的軍事支援,只憑藉個人的智慧、勇敢和毅力,「轉側絕域,不避死亡」,團結西域各
國。他經營西域30餘年,屢敗匈奴,使西域50多國皆臣服中國,重建漢朝在西域的政治勢力,而
西域以西的條支、安息諸國,亦遠至數萬里之外來貢,「五十餘國悉納質內屬,其條支、安息諸
國、至於濱海鈿四萬里外、皆重譯貢獻。」「龜茲、疏勒、于闐、莎車等十七國,皆來服從。」使
漢朝的勢力伸展至中亞細亞地區,亦迫使匈奴不敢再寇邊,擺脫了匈奴的壓迫,並兩度重開都護
府,使漢朝和西域維持良好的政治關係,完成了空前的偉業。

就對外交通方面,漢武帝時,中國的海上交通是從越南的廣州繞過馬來半島。至班超出使西
域,因聞大秦富庶,乃遣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雖未能達成其使命,但卻已開闢了中國至地中
海的交通孔道,船隻可由印度洋經阿拉伯河至波斯灣,更可以遠及羅馬,「皆前世所不至,山經
所未詳」,促進了日後中西貿易的發展。

此外,西域各國因仰慕漢朝文物,爭相派子弟使臣來華習禮、朝貢。如莎車王延,元帝時為
侍子,長於京師,慕中國文化,亦復參中國法典。後延卒,諡曰「忠武」,立諡之法,亦學自中
國;又都護統治之諸國,國王由漢冊封,王之下又有各種漢官,此亦西域人漢化之一端。故班超
之出使,不但使漢室控制著整個西域範圍,更開通天山南北二路,促進了二地之交流。

班超伐焉耆時,曾發吏使、賈客 1,400 人,如此算來,則漢代的中國商人遷於西域者為數當


不少。因通西域後,此等行商可以倚靠漢朝的使者及西域的漢朝官吏,以為保護。反觀西域諸國,
亦樂與中國通往。當時由西域輸入中國的貨物有:珊瑚、琥珀、夜光珠、香藥;而中國的貨物輸
出西域的有:彩繪、漆器等,故在西域發現的古遺物屬此類物品為數甚多。而近代的西方學者於
山西省發掘了一些羅馬古錢,尤其是證明當時中西販賣往來的繁盛。凡此皆足以證明班超通西域
以後,中西的商務是有相當的推進甚至遠及歐洲。

漢人與西域人接觸頻繁,故中西文化亦隨之而互相交流,如西域各處均有漢人之屯田遺跡。
又漢人攜帶各種文物,行使其間,如西域考古學家斯坦因在敦煌、于闐之間的尼雅廢墟中,及敦
煌北方的烽火台,獲得一些漢代木簡;此外,還有絹書的信件,及後漢時代,寫於紙上的《戰國
策》均相繼出土。凡此種種皆為漢文化流行於天山南路的實證。依常理推之,漢人,西域人雜居,
彼此模仿之事是在所難免的。而模仿的結果便是漸趨同化,這就是班超將中國之文化傳播西域之
成果。

後漢時代,大月氏臣服大夏,侵略安息,復滅天竺。迦膩色迦王繼位,國勢益盛,其東境越
蔥嶺至于闐,稱為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皈依佛教,建立佛塔,廣派佈教師於四方,其時建築廟
塔,雕刻佛像,皆使用居於大夏地方的希臘匠師,於是造形藝術大告發達。此即犍陀羅藝術。自
有此種藝術之後,始有佛像雕刻,佛教由大月氏盛傳入中國,故犍陀羅佛教藝術亦隨佛教而傳入
中國,犍陀羅藝術復南下至印度,與印度藝術融合,成為希臘印度藝術。其後形勢逆轉,又越蔥
嶺而波及中國,在東方藝術史上,非常重要。

班超通西域之後,漢威復振於西域,因交通之便利,印度佛教於是傳入中國。明帝時楚王篤
信浮屠,明帝亦曾因夜夢白光金人,派遣蔡愔出使天竺,以白馬迎同佛像及梵典,並攜回天竺高
僧攝摩騰及竺法蘭二人,於永平十年東歸洛陽,次年建築白馬寺命二僧居留譯經,這是中國建築
第一座佛寺及印度佛法東來譯經最早一次。自此西土高僧相繼來華,如支婁迦讖、支曜、支謙從
大月氏來;安世高、安玄從安息來;竺佛朔從天竺來;康盛祥從康居來,他們先後東遊,從事譯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3


經,佛教流行中國日見興旺。由於佛教的傳入中國,使中國的佛寺建築,佛像雕塑及佛畫亦盛行。
影響中國之文學、繪畫、雕刻、建築藝術綻放新姿。此外,自佛教哲學輸入中國後,士大夫頭腦
煥然一新,中國學術思想也深受影響。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4


海上絲 綢之路 的興起
試述海上絲綢之路之形成及發展。(97)
(思考:海上絲路的興盛,標誌著陸上絲路的甚麼命運?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漢代時張騫通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後,此陸上的絲路一直成為中外交通的主
要及重要孔道。但由於陸上絲路的局限性很大,缺點甚多,常常出現絲路時通時不通的情況。直
到魏晉以至唐宋,海上的交通便以其優點漸次取代陸上絲路的地位,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而到
了唐宋時,海上絲路的發展更形快速。

海上絲綢之路之形成主因有兩方面,首先是陸上絲路重要性減退而引起的。陸上絲路位於中
國西北的河西走廊,但此走廊的道路暢順與否,完全繫於中國本身的政治穩定與經濟情況有關。
如果中國沒有一定的政治及經濟條件,就不能降服邊疆民族,保持陸上絲路的穩定。如魏晉時代,
中國國內四分五裂,政局不安,難以控制河西走廊,陸上絲路自然難以發揮作用。陸道的「絲綢
之路」不僅受到中國北方不時發生的動亂的影響,也受到西域各國政治形勢變化的影響,經常受
阻和中斷。還在兩漢時期,通西域的道路就曾經「三絕三通」。東漢後期,漢王朝還曾經一度準
備關閉玉門關和陽關,以加強西部的邊防。從三國到南北朝時期,西域各國與中原地區的王朝或
割據政權的聯繫,更是基本上處於中斷的狀態。到了隋唐時期,中國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係雖然
曾經一度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是,從唐代中期以後,由於吐蕃的勢力向北擴展,佔領了河西和隴
右,唐與西域的通道又被隔絕了。中原地區與西域的通道時通時絕的情況,使得「絲綢之路」的
貿易活動在漢、唐兩代雖然曾經大放異彩,但卻不能持續地得到發展,有許多時候還不時處於停
滯以至中止的狀態。

陸上「絲綢之路」這種經常受阻的狀況,不能不促使中外經濟交流,尤其是中國與印度、阿
拉伯各國的貿易往來,發生了由陸路轉向海路的變化。唐代中期西域的通道斷絕後,在長安的
「西域使人」及「胡客」的「歸路既絕」,唐朝除了建議他們繞道回紇回國外,還準備自海道把
他們各遣歸國。這個記載,就是中外聯繫的渠道由於陸路受阻而向海路轉移的一個明顯例証。

此外,陸上絲路本身也有著海上絲路所沒有的限制。由於陸上運輸主要靠駱駝商隊,運量少,
時間長,運費高,加上地理上的障礙,如高山,大漠等,對於商隊始終做成不便。相反,海上交
通則因為造船技術的改進,不但運量大,時間也較短,運費也相應較低。固海上絲路便逐漸以其
優點得以取代陸上絲路的重要性,有長遠的發展。

另一個主因在於海上航道自身的重要性自然提高。自三國時代起,東南已經被東吳所開發,
與南洋的交流開始萌芽。及至永嘉之亂後,晉室南渡,中原大族大舉南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
化重心開始南移,東晉繼承東吳的對外航海及交通事業,致力爭取海東及南海諸國的經濟貿易關
係,以增加經濟力量。在唐宋以來,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江南經濟成了國家的命脈所在。
由於此經濟發展,加上宋代以來全國市場網絡的形成,直接為對外貿易提供了大量的產品,為了
就近輸出之方便,中國東南長達一萬八十公里的海岸線便成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大門口,促進了海
上絲路的形成。這些原因使海上交通大受重視,形成海上絲路。

唐宋時,由於市舶司之設立,以至海上交通得以大大的發展。在此制度建立後,大量外國
商人沿水路到中國貿易,據當時到達中國的阿拉伯商人蘇萊曼的記述,唐末在廣州從事貿易活動
的外國人有一個時期竟達 20,000 人以上,當時繁盛之情況可見一斑,由於大量外國商人從海路到
中國貿易,海上交通得以發展,如在唐貞元年間宰相賈耽所撰之《廣州通海夷道》,這條航線大
體上從廣州起航,到中南半島沿海各國至印度及阿拉伯各國。從此可見其海上交通之發達。至宋
時,市舶稅收成為政府主要收入之一,宋室更大力發展海上交通,招徠更多蕃航。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5


外交活動頻繁,也是海上交通發達的原因。考自漢至隋,廣州與海外交通,除貿易船舶的往
返外,應推當時海外各國貢使的往返。從漢至隋,海外各國入貢中國者,共有 130 次,其中國家
包括葉調(馬來西亞)、天竺、大秦、扶南(越南)、林邑(越南南部)、堂明、獅子、丹丹、真腊、干
支佛、哥羅舍等國。從入貢次數與國家之繁多,可見當時海道的交通,是多麼發達。這些國家有
的年年入貢,有的是三年一貢,有的是一年兩貢,從這些資料推斷,如果當時海運不發達,貢使
往返斷無如此頻繁。

至隋時,煬帝為求異域珍寶,常遣使於外,最著名的是常駿出使赤土(馬來西亞西面)。常氏
於大業三年十月自廣州出發,沿安南航行,入暹羅灣,再沿真腊、緬甸,而至馬來西亞北部東岸。
到狼牙修,再過馬來半島東岸的雞籠島,終於到達赤土。除此之外,當時南洋方面還有十多個國
家和隋朝建立了交通關係,可惜事跡多已湮滅無聞,其中只有真腊、婆利、盤盤、丹丹數國,還
見於《隋書》的記載。但無論怎樣,從常駿的航程,可見當時交通的暢順與發達。

東晉時,僧侶法顯曾到天竺取經,而其回航之路程是沿海路的。回程時由獅子國經爪哇、蘇
門答臘,再北航到達山東半島南部的嶗山,可見已打開了海上交通之序幕。及至唐代高僧義淨至
天竺求經,他採用海路往返。由於中、印陸路通道在唐初吐蕃所阻,唯以海路赴天竺,沿途經南
海諸國,經佛逝、末羅瑜國,再至羯荼國,經祼人國之西岸,至耽摩立底國,後陸行至中印度。
他是首創由海路往返中印之人,更遊歷印度和南海諸國,其皆「多為玄奘未曾訪過之地」。實豐
富了唐代對印度及南海的地理交通知識,更下開鄭和下西洋之約途,促使中西海上交通的發展。
而義淨取經之不朽精神更鼓勵後世僧人相繼西行求法,遂亦間接地幫助海路交通之暢旺。

交通史之著作不斷,也是重要因素。東晉僧人法顯所著《法顯傳》記述了西域、南海諸國的
地理情況。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也記述了南海諸國的地理及交
通位置。至宋時也有趙汝適的《諸蕃志》。及至明鄭和的《航海地圖》、馬歡的《瀛涯勝覽》、
費信的《星槎勝覽》以及鞏珍的《西洋番圖志》都詳細描寫了南洋諸國的地理、交通以及風土人
情,增進了中國人對南洋、印度洋、波斯灣、紅海及東非洲一帶國家的認識,對於中西海上交通
之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當海外交通逐漸發展之餘,其造船技術及航海技術亦有著很大的改進。東晉末年時,僧人法
顯曾由印度航海歸國,並寫下了《法顯傳》,當中提及他那時所乘的「商人大船」,每船可載
200 餘人。到唐時,大的海舶,長達 20 丈,可載 600、700 人,比法顯時的「大船」更大,而且其
構造亦相當堅固,能抵抗巨浪,著聞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至明時,造船業已達至極高成就,鄭
和下西洋的寶船,長 44 丈,寬 18 丈,排水量 1,200 百噸,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了。所以隋唐
以後,水路交通續有發展,實與當時先進的造船技術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有了優良之海船,加上當時逐漸發展之航海技術,使航行更加順利。中國航海人員在當時已
掌握到信風此自然現象,如冬春二季盛行東北信風,夏秋二季盛行西南信風,因為古代的海上航
行,主要是靠風力來推遲,而我國的航海家們以善於利用信風及駕駛海舶著名於當時如有法顯、
義淨。 至宋代,船員已曉得利用指南針於航海方面。大抵當船行時,其測定方位之法有三,就是
夜間看星、晴天觀日和陰天用指南針,亦即是所謂「過洋牽星術」。此外,又常用長繩下鈎,沉
至海底取泥,看泥質推定位置,或下鉛錘,測水深淺。

至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充分反映了十五世紀時我國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的先進水平,其能掌
握和利用潮勢、季風、洋流等自然規律,以「牽星術」定向測距,用鉛錘測知海水深淺和底質情
況,熟練地用指南針導航,對船上如何儲積淡水以及加強船的穩定性和抗沉性等都作了合理的解
決。因此龐大的船隊在印度洋大風湧浪下,仍能適應變化多端的氣候,戰勝駭浪,為中國對外海
路交通提供有利的基礎。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6


海上交通路線發展
早在周秦時代,中國與南洋及海東已經有交通的往來,再經過魏晉南北朝時的發展,海上絲
路的重要性開始突出,漸次取代陸上絲路的重要性,形成了兩大的航線,分別是海東路線及南洋
路線,海上絲路的雛型開始形成。海東路線主要連絡日本與韓國等地之路線,如在 283 年,日本
倭國女王俾彌呼派使者到中國贈送禮品,魏明帝回贈精美的絲綢品,此為中國絲綢傳入日本最早
文獻記載。而在 469 年,北魏時曾派四名絲綢和裁縫女工到日本傳授技藝。至於南海路線則以東
南亞諸國如泰國﹑越南等國,以及印度及西亞為主。如在漢武帝時曾派出海船攜帶大批黃金,絲
綢往越南﹑泰國﹑馬來半島﹑緬甸及印度等國,以換取各地的特產。

發展至唐宋時代時,海水絲路的發展更為暢通,其中以海東路線的發展較大,在當時中國與
日本及韓國的海上交通十分發達。如當時日本遣使至唐共達 19 次之多,而每次多達 500 人。而在
太宗至昭宗二百多年間,日本入唐的人數高達 3622 人。而對於韓國朝鮮方面,在宋代時基於政治
上的需要,兩宋都十分重視與朝鮮的關係,故宋代跟朝鮮的交流甚多。在當時揚州﹑明州﹑泉州
便是海東路線的重要海港。至於南海路線方面,在唐宋年間海水絲路發展成把中國和以蘇門答臘
為首的東南亞地區﹑以印度為首的南亞地區和以大食為首的西亞拉伯地區這三個大地區連接在一
起的路線,將世界政治﹑文化﹑經濟﹑宗教的中心連接在一起,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物質和精神文
明往來。如義淨西行求法,即通過這條海上絲路南海的航道而來,將印度的佛教繼續傳入中國。
而廣州便是南海路線的主要海港。

海上絲路發展到元明兩代時踏入了極盛時期。海上絲路並沒有因為蒙古人的統治而沒落,反
而因為元朝廷在沿海七地設立了市舶司,鼓勵了海上貿易,使海上絲路得而繼續發展。到了明代
成祖時,海上絲路的發展到達了最高峰,成祖即位後一改太祖時的海禁政策,恢復市舶司一職,
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招誘占城﹑渤泥﹑爪哇等地的商人到華貿易,既使政府的收入大增,也使海
上絲路得以重開並發展。後來,成祖更加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將海上絲路的航程﹑路線以及範
圍加以擴充,到達波斯灣甚至是非洲東岸的國家。另外,隨著西班牙在 1565 年時在菲律賓建立值
民地,中國海商因利乘便,更發展出一條由福建漳州至馬尼拉的航線,打通了中國與西班牙之間
的航海路線。

總而言之,唐代以後,海路交通較陸路交通更形重要,不但對西亞﹑印度,而且對東亞地區
如朝鮮﹑日本的交通,亦對中外的交通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自魏晉以來日益發達的「海上絲
綢之路」,經唐代以至宋元明的發展,明顯成為中外交通的重要通道。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海外各國互通使節、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之海上通道。早於周
朝,已有海上通道的記載,及後隨著航海事業和造船業的不斷發展,至唐宋時海上絲綢之路逐漸
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及至元明時期更是發展的最高峰。

海上交通路線
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主要有二:一為東海航線,由登州、揚州、明州出發至朝鮮及日本;
另一為南海航線,由泉州、廣州出發至中南半島、印度、阿拉伯及東非等地。除了以絲綢作貿易
外,瓷器、陶器、香料等貨物亦是主要貿易對象,故後世學者對此路線各有不同的名稱,分別有
「絲瓷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香絲之路」等稱號,最後以日本學者三杉隆敏
所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為統一稱號。

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形成,可推溯至周朝。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箕子教民養蠶耕織,中國
的養蠶織綢技術已傳入朝鮮,後再輾轉至日本。秦時,由於秦始皇為求長生不死藥,曾派徐福東
渡求不死藥,徐福從琅玡邵古朐港出發,先達朝鮮再至亶州即今日本,這可說是海上絲路的初期 。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7


而東海航線的正式形成,則至南朝時候,中國派四名絲綢和裁縫女工到日本傳授技藝,此乃中國
向外傳播絲織品的最早一條航線。

漢時,中國海船攜帶大批絲綢、黃金,從雷州半島起航,途經合浦、徐聞等國,遠航至印
度的黃支國換取當地的特產。這條是以絲綢貿易而開的海上航道,成為日後主要對南洋及印度諸
國的重要航線,亦即是南海航線。隨著漢朝勢力日大,東南亞、南亞各國都派使節到中國通好,
獻禮品以求賞賜絲綢和進行貿易。由於中西方的貿易發展日繁,促進了南海航線的形成和發展。

三國時,孫權為抗曹魏,曾大規模建造船艦直接促進海上航業。時有大秦商人秦倫自交州
海道至建康,孫權問以海外西方風土人情,獲得許多海外交通知識。繼之,他派遣康泰和朱應出
使扶南、林邑等地,並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加以記錄。

  東晉時,法顯在印度取經後循海路回程,將沿途情形寫成《法顯傳》,增加人民對西方及海
上航道的認識,對於中西的貿易情況亦加深了解。

隋朝時,煬帝派常駿、王君政等出使赤土,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吸引外商來華貿易。
他們以朝貢為名,從海路來中國進行貿易。此舉已表現了當時統治者對海外貿易的重視,海上絲
綢之路已進入了唐宋發展的開始和元明發展至鼎盛時期的前夕。

唐時,海陸兩條絲綢之路並駕齊驅,但安史之亂後,陸路漸衰,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了新的發
展。安史之亂後,北方經濟破壞,大量人民南遷,經濟重心由關中地區轉為長江下游的荊揚廣三
地,有利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及至北宋,北方被遼、西夏所佔,南宋偏安江左,路上絲路完
全受阻,故只好發展水路與海外貿易。此外,唐宋時造船及航海技術甚為發達,指南針的應用、
船隻隔層之設計,養鴿用於通訊的方法,加上政府藉對外貿易獲取豐厚的利潤,設市舶司保護和
促進對外貿易,使海上絲綢之路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其時之海上貿易,由過去的絲綢貿易轉為
香葯、瓷器為主。

東海航線方面,唐朝和日本、朝鮮的海上貿易甚為頻繁。日本遣使至唐共十九次,每次多達
五百人,而揚州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事業,同時傳播了雕刻、繪畫、書法、園藝等文化。

南海航線方面,唐代地理學家賈耽記載了中國海船從廣州經南海、印度洋一直航行至波斯灣
巴士拉港的詳細航線,這條航線把中國和三大地區:蘇門答臘的東南亞地區、印度的南亞地區、
大食的亞拉拍地區連接在一起。義淨沿海路西行求經,他從廣州出發,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
西航至天竺,打開了中國商船南航至印度的航線,中國的絲織品、陶器傳至印度;印度的藝術、
藥材、天文曆算等傳入中國,促進物產的交流。他著的《高僧傳》,詳載了航程、陸路、各地風
俗、經濟的情況,有利加速後人開往南海航線。此後,僧侶往還不絕,加速兩地宗教、文化之交
流。其中不少宗教者藉海路來華,如回教徒便是從海上絲路來華傳教,他們在廣州、泉州等地設
清真寺,加強宗教的交流。宋時,船身可載百多人和攜帶一年的糧食,商船已能到達非洲東岸沿
海貿易,可見海路的發展已甚為發達,並且為元明兩代的海路發展提供了道路。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至元明時發展至最高峰。元代航海家汪大淵曾兩次從泉州遠航達十二
年之久,他所著的《島夷志略》記載中國絲綢輸往海外四十多國和地區的概況。而周達觀出使真
臘國,所著的《真臘風土記》,記載了今柬埔寨的風土人情、氣候、農業、貿易等概況,加強兩
地文化上的連繫。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經三十餘國,遠至非洲東岸。鄭和的出使,開拓南洋、印
度洋沿岸的海外市場,中國的瓷器、銅器、茶等換取南洋的香料、染料、象牙、寶石等,物產相
互往還;這時華僑大量南下定居,使南洋各地漢化日深,加速文化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至最
鼎盛時期。但自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後,明室採取閉關自守政策,海上絲路中斷,但仍有少數人
沿用海路,如明末清初的西方傳教士,他們從歐洲出發,繞道好望角,然後沿著昔日的海路來到
中國的南方,但這只是曇花一現,隨著清康熙禁教而終止。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8
總括而言,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以至對外關係方面,均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秦漢
的形成時,與國家政策有莫大的關連,但自唐宋以後,政府設市舶保護和協助海路貿易,正好加
速海路的發展和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可惜明清兩朝實施閉關自守的政策,使日趨繁盛的海上絲
綢之路終斷,甚為可惜。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19


法顯西 行求法
法顯求法的背景
佛教從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後,其初多賴中亞及印度的佛教徒來華傳譯經籍,往往篇章不備,或
者轉譯失真,日漸不能滿足需要,所以從曹魏末年的朱士行開始,產生西行求法運動。

西晉以還,佛教迅速發展,而在首都長安,深覺 "經法雖傳,律藏未闡",而在努力傳譯戒律。
法顥亦在長安,感於當時戒律殘缺不齊,所以矢志尋求 "戒律"。法顯生於東晉年間,東晉中葉,
佛經之翻譯雖然很多,但戒律尚未齊備,於是為了求得戒律及巡禮釋迦遺跡,訪求名師,便毅然
不顧老年(時法顯已 63 歲),不避險阻,親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

法顯,俗時龔,山西平陽人,因三位兄長皆死於幼年故在三歲時,被送至江陵辛寺做沙彌,
其後,正式出家,但為其母反對,但法顯矢志已決,不能動搖。法顯為人,志行明敏,行誼整肅。
他從幼年當和尚起,到六十五歲西行,五十多年間,致力於佛學的研究和傳播,但有感於當時傳
入的佛學多有謬誤和殘缺,而戒律方面亦感不足,於是誓志要往天竺求經。

法顯求法的經過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 399 年〕,當時法顯六十五歲。他與同學慧景、道整等由長安出發,
到當時屬於西秦的陝西隴縣「坐夏」。他們在張掖,與智嚴等僧人相遇, 相約同行。他們到達李
暠統治的敦煌後留下月餘,獲李暠提供物資。接著他們進入一千五百里的流沙路。法顯稱之為
「沙河」(今敦煌的白龍堆沙漠) 。法顯行了十七日才到鄯善,再西北行至烏夷。

法顯本來的計劃為從烏夷經龜茲再往疏勒。但是烏夷的信眾都信小乘佛教,不歡迎大乘教徒。
法顯不受禮待,於是改變計劃前往天竺。他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後到達于闐。法顯在此
參觀了當地莊嚴華麗之行像儀式。其後法顯繼續西行,進入子合、於磨、竭叉,再翻越蔥嶺。蔥
嶺地處高寒(有毒龍、大風雪),路途艱辛。

接著法顯離開蔥嶺過印度河到北天竺的烏萇國,開始他為時六年多週遊印度,求取佛經的旅
程。途中經過的國家,「各國胡語不同,然出家人皆習天竺語」可見佛教興盛程度。他在西、北
天竺留兩、三年離開,到達摩揭陀國的首都巴連弗邑。他在此寫得大眾部《摩訶僧衹眾律》一部
並得七千偈成《薩婆多眾律》。他又到釋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羅衛城參觀(今尼泊爾南境) ,成首個
抵尼泊爾的中國人。

法顯決定把求得之佛經帶回國。公元 407 年他自中天竺出發,順恒河而至海口多摩黎帝國,


在師子國得律書,然後再航海歸國。不料在海中遇到大風,被迫將行李拋棄,但他堅持保存經像。
到了耶婆提國再隨商船向東北行,前往廣州。但他在船上一月餘,遇上風暴,幾經辛苦才到達山
東青州。法顯在義熙十二年才至建康。他回國從事佛經翻譯工作直至逝世。
總計法顯這次旅程歷時十三年四個月(公元 399 年 3 月至公元 412 年 7 月)。

路線簡介:長安 張掖 敦煌 陽關 西域 經沙漠:流沙河 鄯善 焉耆 于闐 蔥嶺 到北天


竺的陀歷國 遊中天竺的摩頭羅國 摩揭陀 往獅子國,順著恒河 海岸的多摩梨帝國 獅子國
(鍚蘭) 遇風 耶婆提國(可能是今之爪哇)又遇風 在青州(山東)登岸 建康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0


法顯求法地圖
法顯西行
求法的影
響和貢獻
赴印求法
的第一個
中國人
他是
赴印求法
的第一人。
魏晉間,
雖有朱士
行之西行
取經,但
僅到達于
闐,未出
今日中國
之版圖,
只有法顯
才是中國
第一個親到印度求經的人。法顯在十三年零四個月的時間內遊歷三十餘國,尤其是拜訪了佛陀之
誕生處、苦行成道處、初轉法輪處、長住說法處等。這在中國佛教史上乃空前未有之事。在他的
影響下,西行求法者與日俱增。唐時義淨讚曰:「觀夫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顯法師則創
闢荒途,奘法師乃中開正路。」梁啟超亦讚曰:「法顯橫雪山以入天竺,賚佛典多種以歸,著<<佛
國記>>,我國人之至印度者,此為第一。」

他為弘揚佛教義理作出很大的貢獻。佛家律有五部,法顯自摩揭陀國和獅子國帶回來的就有<<
摩訶僧祇眾律>>、<<薩婆多眾律>>、<<彌沙塞律>>等。其他如<<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
雜藏經,亦為漢土所無,可見他豐富了中國佛典內容。法顯並和印度來的高僧跋陀羅在「道場寺」一
起翻譯佛經,佛教在法顯倡導下,南朝譯經事業日趨蓬勃,有助於添補譯經事業缺乏戒律的空隙。

他也可能是發現西半球的先鋒。據章太炎先生引法國蒙穆跌輪報原載:「按紀元四五八年支
那有批教僧五眾自東亞海岸直航6500海里而登陸,其主僧稱法顯,據其旅行記述登陸地點,確今
之墨西國也。」因而推斷所謂旅行記即是<<佛國記>>,其發現美洲之跡,當在東歸失路或遇颱風
之時。如此說是真,法顯便是發現西半球的第一人。

他的交通史著作─《佛國記》雖只有九千五百多字,但精確簡明,包括往返西域歷程及航海經驗 ,
尤為今日研究中西交通史及中亞中古史者必須之參考資料。中國人談外國地理而援引此書者,有
清李廷<<漢西域圖考>>和魏源的<<海國圖志>>,法顯之<<佛國記>>,今共有英、法、德等譯本。
全書記述到的地域範圍,除中國本土外,還包括了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對於此一廣大地區的地
理、交通(包括從南亞到中國的航海交通)、宗教、文化、物產、風俗、及至社會發展、經濟制度
等,無所不及,成為研究五世紀初亞洲歷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今日史學家、考古學家、旅行家最
確實之嚮導。另外,書中描寫法顯東歸時,南洋海上航海的經驗,為以後航行南洋者提供了不少
的資料。北魏酈道元的《水經註》就常引用《法顯傳》的資料。

文化互相交通的現象也出現在法顯西行求法之旅上。自法顯赴印度,西行者日多,使印度文
化在中國流傳。當時盛行的針脈散方,有的史學家以為是從西域或印度傳來。<<隋書經籍志>>載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1
「婆羅門」天文曆法之書凡六科,醫藥書凡七種。從印度輸入的曆法、天算、醫學、藝術、工業,
對中國有很大影響。如唐代的《麟德曆》和《大衍曆》便參用了印度曆法。此外,法顯西行亦對
醫藥方面產生影響。唐太宗派王玄策出使印度,跟印度方士那羅邇娑婆學習,回國製延年藥。藝
術方面,如繪畫的凸凹法,雕刻上的犍陀羅風格,以及敦煌、雲岡、龍門等諸石窟的建造,其間
有許多西域或印度藝人參加工作。佛國記所載佛教故事,如介投身餵餓虎、佛為鹿王等,成為唐
宋佛教傳播時常徵引的資料。

  法顯為有文獻可徵的往來南海,開拓探險的首要人物,自他以後,國人對南海的知識逐漸增
加,至有唐宋及明清之盛況,推源溯流,法顯可謂今日華僑於海外發展的先鋒。

玄奘西 行求法
玄奘生平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2


唐代高僧玄奘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交通困難、唐政府又嚴禁私自出國下,
為了研習佛教經典,不避艱險,在印度留學十七年,到過一百一十個國家。

玄奘本名陳褘,河南洛州人,父親為一飽學知名之士,曾作江陵縣令,玄奘為其第四子,因
自幼聰明好學,甚得父親的鍾愛。煬帝八年,當時東都度僧,玄奘得到御准,從此一心學佛。

求法背景
1. 欲弄清佛教的教理,故決定到佛教發源地。當時中國佛教的宗派很多,那些大師各有師承,對
於教理的解釋意見紛歧,莫知適從。
2. 當時之佛經典譯本太少,不敷研究之用,而且有些譯本單憑口譯,不但文筆拙劣晦澀,不能
傳神,錯誤之處亦很多。
3. 欲從那爛陀寺戒賢大師學習<<瑜珈師地論>>。

求法經過
玄奘立定志向後,便備出發,然而,由於當時突厥勢力強大,唐對出入限制嚴格,必須通過
「過所」才可出境。玄奘曾向唐更申請,但被拒,他於是在貞觀元年八月,借太宗因天災而特許
飢民出關就食的機會,混在飢民間,離開唐境,經秦州、蘭州、涼州,潛至瓜州,再經玉門關出
國。

  玄奘自長安到玉門關出境,只得瘦馬一匹。由於路途艱苦,同行僧侶放棄,玄奘孑然一身,
幾經艱險,越過八百里的莫賀延跡,據他的記載,遠里烽候處處,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反一心
唸《般若心經》脫困。他到達伊吾後,不久轉至高昌。當時,高昌王鞠文泰祝玄奘為有道高僧,
殷勤接待,並留他在高昌夕法,但玄奘只在高昌留下一個月,玄奘離開時,鞠文泰送予錢財貨物,
並為他修信二十四封,清西域諸國代為照顧。玄奘西行,取路天山北通,過高昌,先後經過阿耆
尼、屈支、跋祿迦,在越過葱嶺後,再經淩山木,到達葉城,得見西突厥的肆葉護可汗。可汗以
為玄奘是唐朝使者,對他加以禮待,並使知會,保護玄奘。

  玄奘離碎葉城後,再經藥殺水、過鐵門、經烏滸河流域的「昭武九姓國」。玄奘翻越大雪山,
經吐火羅諸,到達天竺健馱羅國。玄奘在此遍遊五天竺十多個國家,在遊歷過程中,玄奘曾到過
迦濕羅國。玄奘終到達了中天竺摩揭陀國的曲女城。玄奘在此得戒日王禮遇,並到達曲女城南王
舍城的那蘭陀寺,見戒賢大師。戒賢是怎度瑜珈宗世親大師的嫡傳,他為玄奘開講《瑜珈師地
論》、《對法論》、《因明論》等。

  玄奘在陀寺居住五年後,又往杖林山跟軍論師受業兩年,盡得《唯識抉擇論》真義。後來,
遍遊五天竺,沿恒河東至迦摩縷波,又沿印度東南行至羅毘荼,後折北經摩訶剌陀瞻仰阿旃石窟,
最後狼揭羅又西沿印度河北抵钵伐多。玄奘原本打算歸國,惟當時印度教派甚多,婆羅門教和小
乘佛教合力批評大乘佛教,玄奘因而不斷著書,為大乘佛教辯護。戒日王有見及此,便在首都曲
女城召集大會,邀請五天竺十八國王、大小乘僧侶、婆羅門和耆那教徒一起討論。玄奘登壇說法,
以梵文作《真唯識量頌》,全文用因明格式寫成。玄奘說︰「如有一字無理,能被難者,則斬首
相謝。」此文一出,一座大驚。

  這次大會,歷時十八日,無人能難倒一條,大乘僧眾都稱玄奘為「大乘天」(摩訶耶那提
婆),至於小乘僧眾,亦不得不佩服,稱他為「乘脫天」(木叉提婆),玄奘威震懾嶺一帶,
名留西域及印度百餘國。由於戒日王欽佩玄奘,特地派人向唐帝國朝貢。

貞觀十七年,玄奘決定啟程東歸,時年四十八歲,玄奘由北天竺 耶加國出發,帶著經像在
坦義斯羅國渡河時,遇大風,失去五十筴經本,他離開天竺,渡雪山,復經吐火羅十多國。然後
取南路回國,經烏鍛、佉沙、納博波,自塔里木地返敦煌。玄奘在于圓捕抄失經,並上表太宗報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3


告西行經過。太宗命宰相房玄齡等前往迎接,用了二十四匹馬運載到長安夕福寺,當時是貞觀十
九年。

其後在弘福寺 , 大慈恩寺等寺院主持譯經約十九年 , 所譯出的藏書以《大般若經》最為重要。


而玄奘弟子辯機及慧立等人則記玄奘口述他的西行經歷及遊蹤而成《大唐西域記》及《大慈恩寺
三藏法師傳》。最後在高宗麟德元年,圓寂於長安玉華宮,享年六十五歲。

玄奘求法簡圖

玄奘求法
的影響
  首先
他振興了
唐的聲威。
唐太宗為
玄奘所譯
經書作<<
大唐三藏
法師聖教
序>>讚玄
奘曰:「玄
奘法師者,
法門之領
袖也。....,
悲正法之
陵遲,慨
深文之訛
謬,思欲
廣彼前聞,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往遊西域。乘危遠邁,策杖孤征。積雪振飛,塗間失地。
驚沙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露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達
願。周遊西宇,十有七年,探賾沙門,精窮奧業,...總三藏要文,譯布中夏,茲經流施,將日月而
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他的一生,不但表現中國人求知好學的精神,冒險犯難之無
畏更表現出中國人吸收與創作之才能,求學異邦,在無遮大會中終能以才識服眾,將中國人之聲譽
提高。中印兩國雖在唐以前有佛教徒的來往,但政治上的關係極少,直至玄奘遊印後邦交始漸開展。
戒日王在玄奘回國時,派使者來華,而唐亦派王玄策報聘,兩國文書往來,都經玄奘過目,可見他兼做國
民外交工作,在促進中印邦交上起了樞紐的作用。玄奘在西域見聞的資料,對太宗經營西域,提供了
有力而可靠的資料,後來高宗平定西突厥,使大唐控制西域達百餘年。

  在地理方面,玄奘打通南北兩路,他首先採用北道西行,越過伊吾,高昌,焉耆,龜茲向西
北行,復天山熱海,過碎葉城,過大雪山,入天竺等地,且遍遊五印度,中亞等地,開通了中印
陸路交通,回程時取南道後國,玄奘一人,冒險西行,遍歷百餘國,足跡遍及整個印度,較法顯
之西行更偉大,打通往西方的南北兩道,其次玄奘是世界第一個登上柏米爾高原的人,玄奘以親
身的經歷,告訢後人有關世界屋脊的真相。雖未盡符合今日地理上的解說,但於一千三百年前,
首先紀錄了此行程在地理上不失為一先驅者。

史學方面 , 玄奘弟子辯機撰《大唐西域記》, 除了記載佛教聖跡和神傳說 , 亦記其所經西域一


百一十國及傳聞二十八個城鎮 , 地區 , 國家的山川形勢 , 地理位置 , 歷史改革 , 風土習俗 , 氣候 , 宗
教 , 文化語言和政治。對印度史尤甚重要 , 其時天竺八十國 , 玄奘只未到五國 , 對政教地理等均有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4


詳細記錄 , 是了解七世紀前印度必讀書 , 此書亦有助於印度遺跡的發掘。玄奘之徒慧立著《大慈恩
寺三法師傳》詳記中玄奘生平 , 反映當時中亞政治及地理。

在著作方面,他的著作有梵文之種,中文兩種,梵文方面有《會中論三千頌》融合瑜珈,中
觀的徵旨,平息了大小乘之爭,《破惡見一千頌》駁斥了南印的《破大乘三百頌》是頌讚佛的功
德及啟發信的著作,在議文方面,有《大唐西遊記十二卷,是玄奘應大宗而作的,由玄奘將西遊
所得的材料,加上了口述在西域印度之見聞,由其弟子辯機手錄,再經玄奘親自修改而成,另外
又立著《大慈思寺三藏法師傳》亦是玄奘西行的忠實紀錄,考古學家於新疆實地考察,証明卷首
所載的沙州,伊吾間的行程,其史地學價值。

文化宣傳方面,玄奘將老子的《道德經》譯為梵文,傳於西土,玄奘又翻譯《大乘起信論》
傳於中國,於文化宣傳上,玄奘亦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又向被難者宣揚中國的「天地之大德日生」
的重視生命,現實的傳統思想,在文化交流上起著重大作用。玄奘不但傳入了印度大小乘佛教經
論,促進中國佛教的發展,並輸入了印度的歷法、醫學、天算、藝術、工算、對我國有權深遠之
影響。中印兩國於唐代以前,雖有佛教徒的來往,但政治上的關係極少,直至玄奘赴印後,邦交
才逐漸開展,並且曾經一再互派使節,而兩國文書的來往,都經由玄奘過目。

在翻譯方面,玄奘以其精通梵文,中文的條件,加上佛學修養極高,工作態度認真負責,故
對翻譯胜任愉快,達到翻譯的最高水準。玄奘之前,翻譯多是口授,玄奘便改用了直譯配合意譯
的方法,並且採用了樸素的文體來傳達佛經的內容,影響了唐代又體的改變。

人才方面,玄奘除了主持譯場外,每一天於飯後及黃昏時,都為參與翻譯工作的人講解新的
經論,晚上並為寺內的弟子解疑,以及各地學人,他此悔人不倦的精神造就了不少佛學人才。大
多數的弟子都能深造自得,對佛經有所發揮,玄奘弟子窺基著成了《成唯識論述記》及《因明入
正理論疏》加以發展佛教史上的所謂「法相宋宗」又叫「慈恩寺」後來又叫「唯識宗」於是就此
確立了。

民間方面 , 玄奘取西經十七年 , 在世界中古代歷史的旅遊家中罕見 , 逐成為神話中的人物 , 引


起義淨西行 , 而民間亦有很多故事流傳 , 宋代出現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而明代的《西遊記》
則是描述玄奘西行的小說。

義淨 求法記
唐時中國與印度的交通日益發達,便於華人西往,惟此等道路仍甚艱險;而當日佛教在中國
已發展至相當繁盛的階段,佛教中人為求更深入,真確的認識佛教的真諦,仍不避艱險,親赴印
度探究佛教精義。

義淨個人簡介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5


義淨,俗姓張,字文明。唐齊州人,幼年出家。十五歲便傾慕法顯、玄奘之高風,而菛西遊
之志。義淨為了求經宏法和瞻禮佛跡,故於玄奘死後七年(671 年),取道南海赴印度。

義淨求法的經過
咸亨二年,眾人在廣州番禺出發,眾人卻因畏懼旅途險阻而臨時罷退。只有義淨乘波斯船出
發,抵室利佛逝,居留半年,漸學梵文。得當地國王資助,隨商人數百出發往天竺。期間,義淨
曾身染頑疾,須留後單身前進。經年餘路程,始達東天竺之耽摩栗底國。淨在此居留一年,學習
梵語,並得《勸誡王頌》。後來淨偕僧人、商人等繼續步行,期間雖遇賊,但幸脫險,最後終到
達那爛陀寺,並在寺中學習及居住十載,遍遊各國及聖跡和遍訪名師學習佛法。

義淨在印度所到之處,皆通其國音,足跡遍及五天竺。至 683 年,才離開那爛陀寺,返耽摩


栗底國,乘船東歸。同年冬,義淨到達室利佛逝,留居四年,期間為求筆墨,曾回到廣州。由於
淨所攜之梵本佛經、律、論,共 400 多部,皆留在室利佛逝,遂僱請一批手直回室利佛逝抄經。
同時得廣州官府資助,淨便偕僧侶四人,返室利佛逝抄譯佛經,並留居四年。

  義淨回到洛陽時,武后親迎於宮門外,敖往佛授寺,令翻譯所得梵文三藏,武后更為其新經
寫《大周新翻聖教序》。淨先後在洛陽大福寺等地從事譯經,十二年間,譯出《華嚴》等經典五
十六部,與鳩摩羅什、玄奘、真諦並稱四大譯經家。淨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及《南海寄
歸內法傳》傳世,並有弟子二十人以上,淨於玄宗時寂滅,享年 79 歲。
(為什麼義淨得以在室利佛逝留下經文後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義淨求法簡圖

義淨求法的影響和貢獻
佛教史上 :義淨在外25年,歷天竺30多國而還,帶回真容聖像一尊、佛舍利三百粒,梵文佛經四
百部。華僧中能詩通梵文,盡解佛經含義者,繼玄奘後,義淨為第一人。他譯的佛經,以戒律社
主,填補了佛典的空缺。故淨在佛教史上地位,可與法顯、玄奘齊名。唐代求法諸僧中,地位亦
僅次於玄奘而已。唐代中印之間雖己通,然求法之備嘗艱難險阻,仍不減於法顯之時,義淨本人曾二
次遇賊,僅免血刃之禍,得存朝夕之命。但精神卻啟發後人,為後者作典範。義淨本身亦著有<<大唐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6


西域求法高僧傳>>,所收皆為唐代赴西域和南海僧人之傳記有六十人,義淨讚歎求法高僧之捨身精
神。

打通水路交通方面: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記述之高僧,均經陸路往返。然而在他以後之高
僧,卻漸以海路往返為主,採用新開發的「西藏──尼泊爾道」。反映出唐初以後中印交通發展
的新趨勢。在義淨的著作中,詳載了他前往天竺的航海路線,對海上絲路的發展,有明顯的幫助。
而他的著作亦明確記述各地地名,對路線的記載亦甚詳實,為後人取道海路提供了莫大方便,引
起國人對當地的認識及行商的興趣。

保存當地史料: 義淨書中所載南海各國政情、文化等,實為法顯、玄奘所不及,對研究中古歷
史地理,有極大貢獻。而他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更是唐代僧人對外國的記載中,最為詳盡
之一書。
保存史料的例子
風俗之記載:「裸人國之男皆露體,婦女必片葉遮形......崑崙夷人,甚黑,裸形,馱伏猛獸,愛食人,言語不
正,異於諸蕃,善入水,竟日不死.....」
航程之記載:「由廣州南航至佛逝末羅瑜,復西北航至耽粟底。」
陸路之記載:「由那爛陀東行,南行至大黑,即吐蕃南畔,由蜀川西南行一日可至也....」
經濟之記載:「至裸人國,但見椰子樹,檳榔樹林森然可愛,彼見舶至,皆將椰子、芭蕉及籐竹來求互市。
其所愛者,但唯鐵焉。若不互市交易,則取毒箭,一中之者,焦復再生。」
書中所記之地,可作為考證南洋各地之歷史地理。

華僑開發海之先鋒: 再者,他成為開發海外之先鋒。由西漢至隋,中國船隻僅達馬來半島,從未南航
至印度。如三國時,孫權派康泰、朱應出使扶南(今之柬埔寨),隨朝時派常駿出使赤土國,僅達馬來半
島,中國船,從未直航至印度。當時中國商船未有遠航至印度者。所以最早開發探險,往來南洋而有
文獻可徵者,必首推義淨。義淨亦促進南洋一帶海上之識,開明清時代中國人移民南洋之先河。

義淨的偉行及所撰二傳,對地理及國際交通方面的研究方面貢獻尢大。自義淨以後,由於旅途過於
艱辛,他亦自言:「去人成百歸無十」,因此往印度求法的僧人亦不及前代興盛,留下的著作六
不多,因此,義淨乃上承玄奘,為後世留下重要的宗教和歷史文化 資料。

周達觀
生平
周達觀,字草庭,永嘉人(溫州人),生卒年不詳,生平不詳。他可能是曾經到過南洋的有學識商人,
也可能是派駐溫州管理外貿的官員,熟悉真臘情況,甚至通其語言,故使節團乃邀其隨行。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7


真腊,元史亦無傳,即古之扶南,今之柬埔寨也。至於元史沒有列入真腊,乃因當元史編修
時,真腊已經衰敗,大部份國土為暹羅及占城分割,幾已不成國家,故以代編元史時,將之併入
暹羅。

出使經過
至於元之遣使,乃由於政治外交的需要。蒙古人於公元 1279 年滅南宋後,曾討伐占城及安南,
而且有部份士兵從占城侵入真腊,但因受地形和氣候的阻礙沒有達成目的,於是改用威脅外交的
方式,派遣使國去游說,要鄰近各小國自動進貢內附。而使國成員之中,就包括了周達觀。《元
史》卷十七記云: "元貞元年 (1295) 六月,成宗遣使招喻真腊,從行者有周達觀。"

周達觀等人於 1296 年(元貞二年二月),離開明州(寧波),從溫州港口放洋,三月十五日達占


城,因值逆風及河道淺,水期延至七月才到達真腊的國都安哥,在安哥停留約一年,但因要等候
西南季候風起及湖水上漲,故他們在大德元年(1297 年)才起程,八月十二日抵寧波,往返花費一
年半。周達觀回國後不久便著《風土記》。此書今存版本有五,即古今逸史本,明李栻歷代小史
本,明古今說海本,陶宗儀說郛本,圖書集成本。而歐人之首譯此書者為菜慕沙,成書於 1819 年,
及至 1902 年,伯希和新譯本始問世,由此可見《風土記》一書的研究價值高。

《真腊風記》,乃一出色的遊記。作者就親身經歷,記載了今日柬埔寨地區的都城王室和風
土人情,對該地風土人情作一詳細的記載,可讀性甚高。書中記有關風土人情、氣候、農業、言
語、服飾、山川形勢、物產、貿易、官制、人物器用等,共四十一節,全書約八千五百字,內容
豐富、廣泛,文字精鍊,當地理學的價值。

周達觀的貢獻和影響
真臘風土記的貢獻:柬埔寨的上古史只限於傳說,而這些傳說或是神話,也依賴中國史書記載而
流傳下來。自東漢以來,中國的勢力逐漸向南伸展,中南半島的知識也逐漸加深。吳時遣朱應、康泰
往扶南、林邑宣傳國威,回國後,朱應撰<<扶南異物志>>、康泰撰<<扶南記>>、<<扶南土俗>>和<<
吳時外國傳>>等,為中國有中南半島史地的最早著述,惜早己亡佚。自南北朝至元,對真臘的記載都
很零碎,但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對真臘國風俗山川形勢,人民生活,記載甚詳,又能利用中國記載,
配合他的親身經歷,故此書認識柬埔寨的古代歷史,實在非常有參價值。內容全文約八千五百字,分
四十一節,範圍甚廣,例如有:總敘、城廓、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語言、文字、耕種、
草木、飛鳥、軍鳥......等等。這些資料對認識真臘的古代史有很大價值。在柬埔寨來說,一則由於
氣候暖濕,文物易於腐朽,二則因為戰亂頻仍,境土變遷不定,除了出土的碑文以外,文字記載極少,歷史
是不完整的。<<真臘風土記>>不但是該國最好的古地理,而且還可以彌補其正史的殘缺。故周達觀
的<<真臘風土記>>成為柬埔寨人熟知之書。最後在東南亞史方面,假若沒有了此書,則對真臘的國
俗民情亦一無所知,對中國與真臘的交往歷史亦將是一片空白。因為單靠中國史籍記載,是很片面的,
毫不足夠的,因此它具有彌補真臘正史的殘缺。

政治方面:可以作為日後征東南亞的根据。元滅宋後,橫跨歐亞,更向南伸展勢力,有擴張野心,但
當試用武之後,目的不達,乃採用另一策略,遣使節進行外交活動,一面冀能採用威脅外交的方式,使鄰
近小國自動進貢內附,一方面亦可深入認識當地的文、化理政治情況,以作日後再度用武時的參考。
如周書城廓一節所載和城市建設,甚為詳細,其中可能包含作用武時參考的政治意義,亦未可料。 然
後來元沒有再南侵,而真臘亦己經沒落,遂使此書被目為單純之遊記。

交通方面:所載航路詳盡,針位(指南針方位)不遺,關於方向和里數均記載準確。此書的總敘對真
臘歷史記載甚詳,而且對從寧波到占城的路線,所經港口、水城、城市、里程,都記載得頗為詳細,己
非一般的旅行家之言。對中外的交通往來、聯繫,起了加強的作用,而在擴展國人對地理的知識方面,
更有莫大貢獻。總敘:「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方向南偏西,200度左右)。歷閩、廣海外諸州港口,過
七州洋,經交趾洋(指南島至今越南之間的海域)到占城。又自占城順風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又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8
自真蒲行坤申針(方向西南230度左右),過崑崙洋,入港。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其餘悉以沙淺故不
通巨舟。然而彌望皆修藤古木,黃沙白葦,倉卒未易辨認,故舟人以尋港為難事。自港口西北行,順水
可半月,抵其地日查南,乃其屬郡也。又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日過半路村、佛村、渡淡洋,可抵
其地日干傍,取城五十里。按<<諸蕃志>>稱其地廣七千里。 其國北抵占城半月路,西南距暹羅半月
程,南距番禺十日程,其東則大海也。舊為通商來往之國。」

地理方面,該書對中南半島的地理、潮水、種植季節、日出日落及氣候詳盡記載。**如其中
<<耕種>>一節,以短短的一百八十二個字,寫出了柬埔寨的許多地理事實,包括氣候、土地利用、耕
種收穫、節季移往以及浮稻的特殊生長情況,由此可知其觀察問題很細緻。
考古方面,促使1863年,Henri Mouhot 尋找安哥廢墟。此書最受重視的一部份,是對柬埔寨故都
安哥的描寫。安哥歷經暹羅的侵擾而被迫放棄後,不久淪為廢墟,終被森林所淹沒,十九世紀初年<<
真臘風土記>>被譯為法文時,無人相信這個古都依然存在。因為有這部書,當時統治柬寨的法國人,
才起尋找此廢墟的念頭,照著書中所述的方位去探勘。1850年時,傳教士 Charles Bouillevaux 看到過
廢墟的一角;1863年Henri Mouhot漫遊安哥,翌年發表了遊記,於是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和好奇。

鄭和 下西洋
鄭和生平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29


鄭和 (Muhammad Cheng Ho), 生於洪武六年(1373),卒於宣德十年(1435)。鄭和是歷史上偉
大的人物。自永樂三年(1405)到宣德七年(1432)廿九年間,鄭和曾七下西洋,共經三十六國,為中
國歷史上空前的壯舉。

印尼鄭和清真寺

明代所指西洋的範圍
有謂:「婆羅又名文萊 (Brunei),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其所到之處,包括
a.交趾支那半島(今中南半島一帶)、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崑崙山(今
湄公河口);
b.馬來半島及馬六甲、彭亨(檳城);
c.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一帶;
d.印度沿海各地及錫蘭;
e.阿拉伯、波斯岸一帶,包括亞丁港 (今也門)、聖城麥加等;
f.非洲東岸一帶,包括卜喇哇、竹步、木骨都朿。

鄭和下西洋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原因眾多,且各說法亦長久以來受史家所爭論。

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想尋建文帝下落。因為十四世紀交接期期間,明廷曾發生靖難之變。燕
王朱隸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反抗惠帝。惠帝失蹤,朱隸雖然即位,但對仍找不到建文帝十分緊張。
《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有人謂惠帝化身成和尚逃亡外地,亦
有人謂他已在靖難之變葬身火海。但明人朱國楨在「皇明大政記」中已表懷疑,認為惠帝仁弱,
即使逃亡海外,亦必無所作為。 就算尋建文帝,有人謂其足跡在雲南一帶,路線理應向西南,而
非遠航至爪哇、東非一帶。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建文帝絕不可能隻身逃跑至非洲。且亦無須在幾
十年來,勞師動眾,作無把握之找尋。因此,追跡惠帝不過是成祖之托辭而已,但作為一種附帶
目的來看,則未嘗不可。

又有人謂,下西洋目的旨在尋找軍事聯盟。明太祖北逐蒙古,統一中原,然鑑於元順帝仍保
有漠北。另一方面帖木兒汗國擁有蔥嶺以西之大幅土地,為中西亞一大國,對明室西北邊防威脅
甚大。故明太即位後,派傅安出使帖木兒汗國以為安撫。帖木兒帝國乃蒙古大帝國之後裔,為跛
足的帖木兒(Timur-i-lang,1336-1405)所建。他以西察合台汗國為基礎,於1370年自稱成吉思汗繼承
者、察合台汗國君主,都於撒馬爾罕。旋征服察合台汗國全境,復先後征波斯、花剌子模等地,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0


侵入伊拉克、俄羅斯、印度,成為中亞頭等強國。帖木兒曾於永樂三年率兵二十萬,擬東侵中國,
途中死於訛答剌方罷。

徐玉虎《鄭和下西洋之原因新探》云:「茲再就鄭和所經諸國地理關係申論之....印度、波斯、
阿剌伯、紅海等地無形中對帖木兒汗國採取半月形之外圍攻勢....按諸國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與
之通好,可滅其對帖木兒汗國之向心,果與之締盟,則更為攻擊帖木兒汗國有力之助。一旦帖木
兒汗國與明朝發生戰爭,彼等攻其後,明朝擊其前,處此腹背受敵之下,將無技可施矣,故成祖
對帖木兒汗國在備戰上,已完成攻心之根據…永樂三年(1405)鄭和奉命出使,帖木兒恰於此時病
逝於東征途中,其子能力不足,遂使其東征計劃無形終止,兩國未曾發生戰爭。」因之,鄭和下
西洋之主要任務,亦沒有落實,致使人均誤認鄭和的出使,實為找尋惠帝者。

應當指出的是,帖木兒帝國距明帝國相當遠,即使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剛好對帖木兒帝國呈半
月形狀,也許只是巧合而已。況且鄭和所招攬的國家多是小國,其力量薄弱,難以聚起來共同對
抗帖木兒帝國。如果要建立聯盟,應該秘密進行才對,何以大費周章進行出使活動?再加上史料
不足,暫未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此說成立。

  有人又說,下西洋想掃蕩張士誠舊部。張士誠乃元末群雄起事,後為朱元璋所滅。《皇明大
政記》謂:「西洋之遣,亦因高皇之緒而申之,太倉原有張氏所存海船,兵亦不少,既與海相習,
便與海寇相通,倭亦乘之內犯,因盡驅之出洋,洋中諸國,與西相望,陳誠、李達等從陸,鄭和
等從海。」但此說亦屬臆度,因掃蕩張士誠舊部不必遠至西洋各國,虛耗金銀。

亦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想採購寶貨,開拓海外貿易市場。徐玉虎於《鄭和下西洋之原因新探》
曾說:「建文帝即位後,靖難師起,轉戰四年,赤地千里,人民流離,成祖即位為安民生,突轉
向南洋發展,以國產之錦綺,漆瓷易取南洋之香料、寶貨,其目的有二:一則阻錢貨之外流,二
以裕國家之府庫.....(如)嚴從簡《殊域周諮錄》<卷九.佛郎機>條云:『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
招諭海番,貢獻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府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漸
羡裕矣。』又《卷八.暹羅》條云:『...沿海居民,多持入海博易為生計,一旦禁斷,無所資生,
往往流為海盜。』而且「夷中百貨,皆中國不可缺者,必欲售中國必欲得之。」

是故欲解決沿海居民民生,消海盜之來源,免除與倭寇勾結生事,其開海通商,勢在必行,
於公於私,各有所獲耳。此說未免倒果為因,開拓市場不必派出龐大使團,如欲使濱海之民不與
倭寇勾結,應以積極之防禦為先,為什麼反而要這麼鋪張下西洋?鄭和下西洋花費巨大,支出的
比收入的還多,而且明初經濟處於困難期,手工業正在恢復狀態,國內市場很大,對國外市場需
求不大。因此降低了開拓海外貿易的重要性。

明成祖亦可能想藉遣使下西洋宣揚國威。《明史.鄭和傳》:「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自成祖即位後,便改變了太祖的保守對外政策,積極發展對外關係。《明史.西域傳》載:「自
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四方,遣使四出招徠。」成祖永樂三年時,曾下詔說:「朕奉天命君主
天下...施恩報德…今遣鄭和賚敕普諭朕意,爾等祇順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
賞。」因此鄭和下西洋確有執行成祖招徠海外國家政策的動機。成祖改變對外政策,固然與本身
好大喜功的性格有關。有耀威異域、要各國俯首稱臣、「宣教化於海外諸蕃國」之意。他要效法
歷史上著名的漢武帝,在即位期間,曾多次派兵平定四方,又御駕親征蒙古。

同時,成祖亦鑑於自己得位不光明,為了取得海內外各國的支持和承認,提高國際威信,以
鞏固國內之統治,欲多次派出使西洋以轉移臣民的視線。從鄭和到每一國,都以頒正朔為重要的
任務,要求海外各國承認成祖為明之正統繼位者,可資証明。總言之,鄭和下西洋之政治目是籍
著龐大的艦隊人員和財物,令海外各國知尊中國,常懷敬畏之心。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1


當然,鄭和本身亦有其優勢才令他得以出使西洋。

  鄭和出身虔誠的伊斯蘭教家庭。他原籍西域,是中亞色目貴族賽典赤瞻思丁 (Sayyid Ajjal


Shamsuddin Omar)的後裔,回教先知穆罕默德是他的遠祖。父祖均曾到聖城麥加朝聖。在《馬公
墓誌銘》便說:「公字哈只 (Haji),姓馬氏 (馬是穆罕默德的諧音),世為雲南昆陽州人,祖拜顏,
妣馬氏,父哈只,母溫氏…子男二人,長文銘,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才智,事奉天子,賜姓
鄭,為內宮監太監。」他自小就已接受基本的回教知識,父祖均告訴他有關聖城的事,因此他早
有嚮往海外之心,努力學習海洋知識,外交軍事。其所以被派往西洋,亦與其有回教血統和懂阿
拉伯世界的事有關。鄭和、其隨從馬歡及鄭崇禮均能說阿拉伯語。在鄭和當時,從埃及、阿拉伯、
印度半島、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均屬「伊斯蘭世界」。因此派鄭和下西洋是最適當的人選。

其實,在鄭和還是燕邸工作的時候,已深得成祖寵信。靖難之變時更曾協助成祖得位,深受
成祖重用。因此當成祖即位後,便任命他代表明廷出使西洋。

鄭和之所以能成功下西洋,除了君主給他的任命和本身的條件外,還有當時的航海科技和市
舶司制度的成立。三國以後,中國東南已經開始有造船廠。唐宋時,造船業更益進步。當時的海
船,大有 20 丈,可以載 600-700 人左右。政府設立市舶司制度,用以應付繁忙的海上貿易。因而
在泉州、揚州等地設立專管海外貿易的市舶司,負責進出口海舶管理、進口稅的徵收等,利潤相
當之大。故政府對它十分重視和加以發展。宋時,溫州、明州及劉家港等地均成為造船業中心地。
至今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仍可發現中國船隊的遺跡。此外,海上技術亦十分發達。中國把用於測定
方位的羅盤應用於海上。吳自牧便曾在《夢梁錄.江海艦》說:「風雨海瞑,惟憑羅盤而行……」
利用羅盤導航,有助降低海上面對的風險,如風浪、淺灘等。明代更發展出水羅盤。鄭和的船隊
則結合物標導航、定位、羅經指向及駛風技術,有利下西洋事業。最重要是,配以航海人才的輔
助。宋元兩代時,已經開始陸續訓練航海技術的人才。張士誠於劉家港建船廠,訓練出海軍。

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從永樂三年(1405)到宣德七年(1432)的廿九年間,鄭和曾七次下西洋,共經三十六個國,所帶
的隨員共二萬七千八百多人,其中包括宦官、武官、戶部官員、醫官、勇士、買辦、傳譯及文書,
都有適當的編制。鄭和出使時所統率的隨員達二萬餘眾其寶船,大船長 44 丈,闊 18 丈,其次長
37 丈,闊 15 丈,是當時精良的海船。每次出航船籃數目均不相同,最少有 48 隻,多則 62 隻。其
可分寶船(貨船)、馬船(載馬匹)、糧船(載食糧)、坐船(乘坐之意)及戰船之類。此乃中國歷史上空
前的壯舉。

次數 日期 經過地方 重要事蹟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2


1 永樂三年 占城、爪哇、滿剌加、舊港、 1.東西爪哇內亂,明軍有一百七十多人被西爪哇所
永樂五年 蘇門答臘、鍚蘭、柯枝、古 殺,鄭和交涉後西爪哇王遣使謝罪,並付賠款。
(1405-07) 里 2.在舊港時生擒海盜陳祖義,別委施進卿為舊港宣
慰司。
3.在古里敕封古里國王,建古里碑庭,以示萬世。
4.回程時,滿剌加、阿魯、蘇門答臘、小柯枝、古
里等國均遣使入貢。
2 永樂五年 依從舊路,但新訪問了暹羅。 1.鍚蘭王以珍禽異獸貢獻。
永樂七年 2.在鍚蘭佛寺佈施,並勒碑留念。(該碑後來被發現,
(1407-09) 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用漢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
刻在石上)
3 永樂七年 所到國家與第二次相同。 1.至滿剌加建「鎮國碑」,以示受明室保護,並設立
永樂九年 倉庫作航海轉運站。
(1409-11) 2.生擒謀害鄭和的鍚蘭王亞烈苦奈兒,押其回南京,
成祖後另立鍚蘭王。
4 永樂10年 經蘇門答臘,並遠航至波斯 1.救蘇門答臘舊王,助其復位,擒其偽王蘇幹剌,
永樂12年 的忽魯謨斯和非洲東岸的阿 諸番震服。
(1413-15) 丹、木丹都束、卜剌哇等。
5 永樂15年- 路程一如往昔,大寶船經由 1.護送滿剌加、古里等十九國使者回國。
永樂17年 忽魯謨斯至阿丹,又派船到 2.至柯枝封其王及其鎮國大山。
(1417-19) 非洲東岸各國。
6 永樂19年 路程一如往昔,最遠到達非 1.護送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來朝的使者回國。
永樂20年 洲東岸及阿拉伯沿岸之祖法 2.副使侯顯調停榜葛剌國與沼納樸國之糾紛,使兩
(1421-22) 兒。(永樂二十四年,成祖 國言歸於好。
駕崩,仁宗即位,詔止下西
洋之舉。)
7 宣德五年 循以往路線抵忽魯謨斯,分 1.此為最後之一次下西洋,帶同十國使回朝。
宣德八年 支則由古里橫渡印度洋,北
(1430-33) 上紅海,抵達非洲東岸。

宣德後終止下西洋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鄭和的七下西洋,促進中國與南洋諸國的往來。而其對於交通、經濟及政治均帶來極大的影
響。

在交通史上,鄭和可說是航海事業的先導者。鄭和的出使由 1405 年至 1433 年結束,比葡萄


牙人地亞士南航到非洲南端好望角(1487)早 72 年;比意大利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早 87 年;
比葡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1497)早 92 年。雖然達伽馬是繞過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的第一人,亦是
世界航海家之領導者,而鄭和的航行,其範圍不及達伽馬之遠,但時間上早得多,基本上促進了
通南洋、印度、波斯、非洲等之航線,他更是打開從中國到非洲東岸航道的第一人。故梁啟超
《飲冰室文集‧祖國航海大家鄭和傳》亦云:

「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觀乎其上,實屬斯語。」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3


  鄭和下西洋對促進航海及地理學的知識,也有重要的貢獻。明茅元儀《武備志》載有鄭和
《航海地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國》),據圖所載,知鄭和航海,
除沿用已有之鍼位更數外,而印度洋以西之航行,則用天文星象之科學知識,亦即著名之「過洋
牽星術」。此外,圖中又達細記載從中國到南洋、印度洋各國的航道,繪明各國方位,航道遠近,
以及航行方向,停泊何處,何處有礁,何處有淺灘,都登錄無遺,經中外專家之考証 (如 Blagden
之 Early Malay History 及范文濤之《鄭和航海圖考》),均認為甚可靠。故此圖既豐富了中國地理
學界對於南洋一帶的地理知識,也增加了中國地理學界對阿拉伯海、紅海及東非洲一帶的地理知
識。這是中國第一部地理學上關於海洋地理的世界地圖。

  除了鄭和的《航海地圖》之外,其隨行人員如馬歡的《瀛涯勝覽》、費信的《星槎勝覽》,
以及鞏珍的《西洋番國志》這三部著作,詳細描寫了所歷三十多國的山川地理,道路遠近及風土
人情,亦對中國地理學作出重大的貢獻,增進中國人對於南洋、印度洋、波斯灣、紅海及東非洲
一帶國家的地理歷史知識。

鄭和下西洋後,使明聲威遠播,南洋諸國經鄭和數次卓越的戰功及外交手腕的運用得當,使
明朝國威運播,南洋諸國莫不相率朝貢稱臣,受中國的冊封賞賜。(清)徐繼畬《瀛環志略》卷二
《南洋各島》載云: 「明初,遣太監鄭和等航海招致之, 來者益眾。」
各國偶而發生糾紛,或國內起了變故,均請明朝公斷是非,明廷亦樂於濟弱扶危,使各國益
加信服,中國威德遠播海外。東西爪哇內亂、滿刺加國王常受暹羅國的欺凌等,便是很好的例子。
有些國家更有率后妃王子等親身到京師表臣服,如永樂九年滿刺加國王拜里米蘇刺
(Parameswara),率其妻子及陪臣五百四十餘人,不惜涉海朝謝,而馮加蘭王與渤泥國王也是顯著
例子,渤泥國王 (Sultan Abdul Majid Hasan,1402-1406年在位) 更於南京病逝,臨終前上表願意埋
葬於南京,故南京有渤泥國王墓,其子遐旺 (1406-1408年在位)更請封其國中之大山以鎮其國曰長
寧鎮國山,滿刺加之西山也曾受明廷封鎮國山,以示明廷保護該國。

  鄭和下西洋,雖以「通貢」形式與沿岸國家貿易,但因而開拓於南洋、印度洋沿岸的海外市
場,促使中國海外貿易的急劇發展。各國向明朝上表進貢,不但在表上對人國稱臣,自居藩屬,
實際上也是以貨易貨。中國朝廷一向採取小來大往的政策,常常以更多的賞賜,回報入貢國,不
讓其吃虧。同時也容許貢使及隨從順便帶些私貨來中國賣,換買中國的物品回去。根據萬曆十七
年與四十三年的《貨物抽稅則例》中,發現當時進口貨品由八十三種增至一百多種,其中貨品分
為五類:香料、動物皮毛、貴重木料、礦物和絹布等。而中國亦大量輸出瓷器、絲織品、茶、銅
器、漆器等。由於外貿發展,剌激商品生產,手工業由此突飛猛進,海外貿易急劇發展,入口品
目、種類及數量均大增,將唐宋以來由阿拉伯人控制的海權奪取過來。明朝將中國生產之絲綢、
荼葉及諸貨遠銷南洋,易取南洋香料,以其所有易其所無,中外雙方兩得其益,又因蕃貨價平,
官商前往購買,收入浩大,計當時收入一利御用、二利軍給、三利富民。在鄭和下西洋後,確實
替中國換來了不少南洋的香料、毛皮、木材、礦物、絹紗及若干奇禽異獸及珊瑚、瑪瑙、珍珠、
寶石等。

  海外貿易的大增自然刺激國內,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手工業發展,如景德鎮的瓷器、蘇州的絲
織業、松江的棉織業、蕪湖的染業、遵守的煉鐵業,皆為當時重要的手工業中心,社會經濟由是
發展。

隨著鄭和的下西洋,由於交通的發達和貿易的發展,更進一步推動了華僑向南洋的移殖。據
載,明末時只爪哇一地的華僑竟達二、三十萬人之多。由於大批中國移民到南洋,他們帶去高度
的生產技術及文化,來往南洋各地的中國商人又帶去各種製造品,華僑在南洋從事開發蠻荒的工
作,因而促進了南洋各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南洋人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生活。華僑既久居,
人數日眾,遂形成一集團,佔有相當勢力,更有成為當地的官吏或執政者。可見華僑居南洋諸國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4


的華人不僅在經濟上佔有絕對的勢力,同時在政治上也自有相當的勢力。《明史‧婆羅門傳》云:

「萬曆時為王者閩人也,或云鄭和使婆羅,有閩人從之,因留居其地,其後人竟據其國而王之。」

  該福建人相傳就是黃三品 (或曰黃森屏 Ong Sum Ping),也就是今日汶萊國王的祖先,因往當


地求生認識公主而結婚,其後代成為國王。故僑在南洋有政治勢力是有史可考的。
今日沙勞越州、沙巴州的杜遜人 (Kadazandusun),其族人聲稱祖先乃鄭和下西洋部隊,部分中國
習俗仍沿用至今。

又《明英宗實錄》記鄭和船隊中太監洪保所屬一船舶遇風飄泊,後只得三人回國,其餘或死
亡或留居異地。華人之名揚異地者,則有林道乾、林鳳、婆羅王鄭昭、吳陽、羅芳伯及許泗漳等
人,華僑在外地任要職者,如張姓之漳州人任渤泥「那督」,汀州人謝文彬為暹羅之「岳坤」、
饒州人朱復,南安人蔡璟相繼為琉球國丞相等。故十四至十六世紀間,華人對南洋政治、社會、
經濟之發展起了決定性之作用,而其勢至今不衰,未始不是鄭和所造成之剌激。

文化上亦有很大的影響,中國文化隨著下西洋之舉廣被南洋。南洋之名山巨川有受中國冊封
者,且不少文物以三保太監為名以念鄭和,如在怡保市郊有「三寶洞」,有三座寺觀,即三寶洞
佛寺、道觀及尼庵覺慧寺。在馬六甲有三寶山,又名中國山,遍葬華人先民。又有寶山亭、三寶
井。新加坡有「三寶娘娘廟」,在爪哇三寶壟也有一個三寶洞,又有三寶墩等建築物以紀念鄭和,
又南洋等頗多以中國二字為名,如北婆羅州之中國河、中國寡婦峰、拉恩布島之中國河等。在鄭
和出使後,南洋各地之社會風俗及文物制度,均深受華風之影響,而諸蕃及朝臣之子弟,亦有到
中國留學,使中華文化遠播異域。

宣德後終止下西洋的原因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後,明廷就不再出使西洋。此乃政治、經濟等各原因造成。
政治方面,明宣宗後缺乏明君。鄭和七下西洋,與成祖之志向頗有關係,此因成祖意欲揚威
海外,誇示中國富強,使四夷賓服,故有此大規模之外交與軍事行動。然成祖以後繼位之君主,
雄偉不如成祖,如仁宗繼位,無意遠圖,乃有罷使之舉,釋放因諫成祖下西洋而被困之夏原吉,
並接納其議,下詔曰:「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英宗及以後君主,更少有大志鴻圖,
政治又日趨敗壞,大權旁落在宦官手上,且自鄭和之後亦後繼無人,故大規模之海上交通事業乃
日趨沒落。
經濟上,有所謂的「寶船弊政」。鄭和下西洋,規模宏大,開支極為龐大。明廷自成祖以後,
宮廷生活日漸奢靡,國用日繁,開支越大,遂漸感不能負擔。至宣宗以後,對外有瓦刺、倭寇等
之入侵,對內又有運河之維修,財力更見匱乏,乃罷大規模之下西洋行動。此外,在中外通商貿
易方面,成祖為招徠諸蕃,以寬免稅收誘之,故通商之利益者,實為西洋蕃國與中國商人,且諸
蕃所貢之物,價值決不足以彌補明室艦隊出洋之巨額開支。《廣志繹》:「國初,府庫充溢,三
寶鄭太監下西洋,預銀七百萬兩,費十載,尚剩百萬餘歸。」故在宣宗以後,國用日蹙之情形下,
明室乃停止下西洋之壯舉。
 
國防方面,自永樂三年,帖木兒死後,國內諸王爭位。政治不穩定,國勢轉衰,對明室不再
構成威脅。自宣宗以後,瓦剌、韃靼威脅中國北方,倭寇則竄擾沿海。晚明外患防線轉移至東北。
在南方方面,成祖時,安南劃歸明朝版圖,置交趾布政使司轄領之。宣宗時,由於宦官馬騏至交
趾,以採辦為名,大索境內珍寶,魚肉土人,卒引起安南人反叛,明軍討之,竟大敗,前後喪師
廿萬。宣德二年,宣宗以用兵交趾無效而棄守安南,許其獨立。明不單喪失自秦漢以來即為中國
屬土的南疆要地。同時影響中國對南洋各國的聲威,而南下西洋的路線亦因而受阻,明之國勢益
弱,出使西洋之舉對軍事已無作用,故明室無須再花費龐大之資財於此。

七、總結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5


  成祖為「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派使鄭和下西洋,並宣揚教化於西洋諸國。歷廿九年,
遊蹤遍及印度洋各國,更西達非洲東岸,越過赤道,鄭和之成就,遠勝中外之航海家。

市舶 司制度
市舶司制的由來
中國對外交通,自漢以來,均以陸路為主。惟自魏晉南北朝以還,陸路交通多為外族所阻,
且陸路交通運量少而路長,故給予水路交通發展之契機。僧人法顯赴天竺,以陸路去,水路還之
先導性旅程,正是這種歷史要求的反映。加上我國東南沿海有一萬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線和不凍良
港,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發達。至隋唐時,阿拉伯人勃興,中國南方海上貿易發達,商業連年俱增,
貢使紛紛入華,唐政府遂於各重要港口設置市舶司及互市監管對外貿易,海上交通得以蓬勃發展。

市舶司的職權
市舶司之職務,《宋史‧職官志》曾有總結性之描述。其語云:

「提舉市舶司掌蕃貨、海舶、征榷、 貿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
可見市舶司是負責招徠外商、徵收稅款、購買外貨、管制商人活動等,制度相當完善。

基於貿易的繁盛,唐朝政府於廣州設立市舶司,由節度使兼任,初名結好使,以促進對外貿
易,增加政府稅收。當中外雙方在中國境內進行貿易時,政府便施行監管措施。根據《唐六典》
記載:「諸互市監各掌諸蕃交易之事。」其活動包括檢查入港之海舶、貨物及徵收稅項。而當時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6
禁榷的貨物包括香料、藥材和寶貨,均由市舶司負責收買、出售保管及運輸。除此之外,市舶司
還負責發予出舶貿易的公據及發出賣貨的公憑引目,以管制外商的貿易活動。

唐對關稅沒有定例,一般對進口的蕃貨採取三項稅收措施:一是下碇稅(泊腳),即蕃船泊岸,
便要繳納下碇稅,市舶官員才上船驗貨閱實。二是收市,即由市舶司代表朝廷專買珍異禁賣的物
品。三是進奉,外商向唐朝政府或本地政府致送禮物。唐時對來華的海舶,基本上是以薄稅徵榷,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設市區,令蠻夷來貢者為市,稍收利入官。」
同書還記載了抽分之法: 「貞觀十七年……番商販到龍腦、沉香、 丁香、白豆蔻四色,並抽解
一分。 」可知唐初之市舶稅率為什一稅法。至於僑居在穗的蕃商,就以計人數和財產的「兩稅」
法納稅。《舊唐書‧王鍔傳》云:「鍔能計居人之業,而榷其利, 所得與兩稅札埒。 」但在唐
中葉以後,卻出現濫加徵收的現象。太和八年,唐文宗親自下旨制止這種做法。其諭云:「……
除舶腳、收市、進奉外,任其來往通流,自為交易,不得重加率稅。 」這一旨令有效地保護了在
廣州的外商利益,海外貿易得以繼續發展。

政府為了削減外商對中國人民的影響力,故在市舶司之轄區內設置了「蕃坊」的組織,一方
面能減少其活動範圍,另一方面則照管其起居生活。如規定外人不可與中國女子通婚,並禁止外
商在中國置買產業,如屋宇、田地、奴僕等,倘若外商來華後,不幸去世,政府限其親人於三個
月內必須申請繼承權,否則沒收充分;如無親人,則由唐朝政府接管其產業。至於蕃人犯法,審
問罪犯與及決定罪責者為中國官吏,而執行刑罰者則為蕃坊自治領袖之蕃長。故宋彧《萍州可談》
載云:「外國蕃坊國蕃長一人,管蕃坊公事。蕃人有罪,詣廣州鞫實,送蕃坊行遣」。可知當時
唐朝政府對蕃商活動限制之嚴格。

中國向有天朝上國之觀念,認為中國之禮樂文化必須廣被於夷狄,故對來華之外國人在文化
上採取寬容的態度,給予外國人宗教信仰的自由,並准許他們閱讀中國書籍,參加中國的科舉考
試,如成績優異,更可出任為中國官員,如大食人李彥昇。其實,中國政府透過此等措施,藉以
推行其懷柔政策,以顯大國泱泱之風度,而執行懷柔政策之官署正是市舶司。

唐代市舶司的貢獻
首先是大庾嶺路的開發。根據《全唐書》卷二九一的記載,張九齡於玄宗時曾任廣州市舶司
使。他知悉廣州在商業貿易上有相當蓬勃的發展,故在任職期間,開拓了一條新路,稱之為「大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7
庾嶺路」。此路線由廣州,至洛陽,再輾轉抵長安,用以溝通海港和中原的陸路交通。自此路通
後,外國貨品源源不絕,運銷內地。故宋司馬光亦云:「自大庾嶺路開,域外貨物,三數日即見
售於長安。」即使北方貨品如皮革、人參等亦可由此路販運至南方出售,中原交通亦因而發展。
又據張九齡《鑿大庾嶺路‧序》所指:「上足以供國庫之出,下足以瞻江淮之用。 」足見此路一
開,對交通是極為重要的。

唐代市舶司之設立,有助於海外交通之開拓。唐時,廣州發往海外各國之航程,唐貞元年間
宰相賈耽所撰之《廣州通海夷道》記之甚詳。這條航線大體從廣州起航,到中南半島沿海各國和
印尼群島,出馬六甲海峽後至印度及以西阿拉伯各國。正是唐代經濟的較大發展和對外貿易的發
達,與阿拉伯人極力向東方拓展商品交易航線相結合,開創了這條通往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通幹
線,以此沿線分航到各地通商口岸的更是不可勝數。顯然,中國商人已很熟悉這條航線,所以賈
耽才有可能作出準確的記錄。據十世紀初的阿拉伯歷史地理學家阿布賽德記載,唐代中國的海船
曾直航至阿拉伯半島南端的阿曼及波斯灣沿岸各港,故中外貿易對海外交通路線之拓展,裨益甚
大。

在由廣州通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北岸諸國的南海航路上,各國商船也是往來如織。這些來華的
海商,不僅來自東南亞的扶南等地,還有許多阿拉伯人千里迢迢而來。外商運來象牙、香料、銅
錠、玳瑁、犀角等貨物,又把中國的絲綢、陶瓷器、鐵器等貨物運往海外經售。由於廣州地際南
海,於是便成了海船停舶與及貨物進出的重要港口。根據日本人淡海三船《唐大和上東征傳》之
記載:

「 (廣州)江中有婆羅門、波斯、昆侖等舶 ,不知其數,並載香藥珍寶積載如山。 」當時到達


中國的阿拉伯商人蘇萊曼 (Sulaiman)在其《蘇萊曼東遊記》中盛稱廣州是中外商船停集的港口,
也是中國商貨和阿拉伯商貨所薈萃之地。又根據蘇萊曼的記述,唐末在廣州從事貿易活動的外國
人,有一個時期竟達十二萬人以上。那些來華貿易的外國海商不僅到達廣州,還到達揚州及中國
一些內地城市,促進內地經濟貿易的交流。

據阿拉伯人蘇萊曼的遊記載,唐時中國海船特別巨大,波斯灣風浪險惡,只有中國船能夠航
行無阻。中國輸出的主要商品,絲織品以外,瓷器也以優秀的品質而受國際市場的歡迎。埃及開
羅南郊福斯他特遺址,發現唐至宋初的瓷片數以萬計,敍利亞沙瑪拉遺址發現大批唐陶瓷器,其
中有三彩陶器、白瓷器、青瓷器等,而印度勃拉名納巴特遺址也發現唐瓷片。可以設想,瓷器在
唐朝已是大宗出口貨。婆羅洲北部沙撈越的地方,也發現唐朝人開設的鑄鐵廠,據當地考古學者
的論証,鑄鐵技術自中國傳入,對當時還在銅器時代的南洋社會,起著推動作用。依據這些事例,
唐朝高度發展的手工業產品和技術,通過商人曾對海外諸國作出了貢獻。

廣州市舶司的收入,不單對廣州一地的繁榮有莫大的裨益。同時,對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有
莫大的影響,特別在局面動盪的時候,更顯出它的重要性。《新唐書‧黃巢傳》載右僕射于琮議
云: 「南海市舶利不菲,賊(巢)得益富,而國用屈。 」從此可知,廣州市舶收入對國家影響之大。
據九世紀阿拉伯商人賴諾德的記載,唐時市舶稅十抽其三,再加上入口稅,每年的收入也頗可觀。
所以,當黃巢叛亂,唐室亦特別注意廣州的安全。

宋代市 舶司
宋市舶司的職權
首先是對舶船的出海與回港手續。宋代商人出海貿易必先得政府之批准,然後由政府發給出
海貿易証書:「公據」、「公驗」或「公憑」才能成行。神宗元豐三年八月,「廣州市舶條」規
定:商船出海首先要呈報船舶所載貨物及人員,與及目的地,然後在「所在州」申請,才可運送
貨物到港口。在船舶出發時,由政府派「不干礙官」前來「點檢」,防止夾帶兵器及其他禁止出
口之物品。之後,更另派官「覆視」,才可「放洋」。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8
對於出海之船舶,政府亦規定其往返期限;如五月之內回舶,便以優待稅率貨稅,如一年內
才回航,便以常規貨稅,一年以上者便送官究治。宋朝政府企圖用此法促使出海之船舶儘快返航
以增加從海外運入之舶貨數量。

當船隻回港之後,要在原本之「發舶州」住舶,並且要繳交出海時所領取之「公據」,並且
要就地「抽解」。船舶進港後,當地之官府要派兵監視,謂之「編欄」,以防船舶上之貨物未經
抽稅而自行「透漏」。之後,市舶官員會對貨物加以「閱實」,然後進行課稅之手續。

其次是禁榷、抽解及博買之執行。在北宋初年,對於進出口之貨物,普遍採取禁榷之法。所
謂「禁榷」是由國家專買及專賣,不許民間私自交易,犯者處罪。後來,此法改變,除對少數珍
貴貨物及香料之外,其餘物品均「官市之餘,聽市於民」。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規定禁榷之物
為:玳瑁、牙犀、賓鐵、辟皮、珊瑚、瑪瑙及乳香等。後來,紫礦、鍮石亦入其列。南宋時,
「牛皮、筋骨堪造軍器之物」全為禁榷對象。
  無論是禁榷或允許民間販賣之貨物,均須由市舶司「抽分」。所謂「抽分」是指從全部貨物
之中,抽取若干分,以十為基數,實際上是國家採取實物形式所徵收之市舶稅。而「抽解」便是
將「抽分」所得之貨物解赴都城之意。「抽解」所得是宋朝政府一項重要收入,因此官方極為重
視。最初之稅率為十徵其一,後將「榷貨」分成粗、細二色;「粗色」即一般商品,如衣服、食
物等,十抽其三;「細色」是貴重之物品,如金、銀等物,十抽其一。

在「抽分」之外,更有「官市」,亦叫「博買」,是政府按著規定之價錢收買由舶船運來之
貨物。「博買」雖然有規定價錢購買,實際是一種變相之市舶稅。所以,朱彧《萍州可談》云:
「凡官市價微,又准他貨與之,多折閱,故商人病之。 」因此可知當時官定之價錢不單上低,且
更將官府庫存滯銷之貨物折價抵算,令舶商叫苦連天。南宋時,曾一度規定:犀角、象牙是十分
抽二,再由官府「博買」四分;珍珠是十分抽一之後,再「博買」六分,所以實際上大部分舶貨
都歸官府所有。

為了發展海外貿易,市舶司亦相當重視祭祀海神,這是與當時航海技術局限性大有關。宋元
時期之航海技術比唐雖有進步,但仍靠木質帆船。而且往返要靠信風,時人雖對信風規律有所認
識,但仍然未能完全掌握天時之變化。管理海外貿易之市舶司為了使更多蕃舶能夠如期前來貿易,
除在人事方面進行招徠及組織外,同時亦乞靈神靈之幫助。在《宋會要》清楚指出此舉意:
「非特營辦、課利,蓋欲招徠外夷,以致柔遠之意。 」從南宋後期,泉州市舶司真德秀之《折風
文》裡,可以看出祭神祈風以求更多番舶來華貿易,是宋代市舶司每年必須舉行之祭典。

市舶司除每年舉行兩次祈風儀式之外,還要舉辦一次宴席,款待蕃商,以鼓勵其繼續前來貿
易。排辦宴席,招待外國商人之時間是在每年發舶之際,主持宴席之官員有市舶司提舉官和當地
之「守臣」,而當地「守臣」及市舶官員祈風之時間亦恰在此時。由此可以推知,市舶官員及
「守臣」之祈風儀式與設宴可能是在同一日進行,亦即在祈風儀式完畢後,犒宴蕃商,作為一種
招徠之手段。

宋代市舶司的貢獻
市舶收入在宋朝財政上之地位相當重要。北宋初年之市舶收入,根據《宋會要》之記載:
「太平興國中……商人歲乘舶販易外國物……充盈府庫。」 可以看出,北宋初年市舶收入是相當
可觀的。到北宋中期,市舶之收入數字,就有比較詳細之記載,如在仁宗皇祐期間,市舶收達五
十三萬緡。到英宗平治間,又增多十萬,徽宗崇寧後,更多方面鼓勵海外貿易發展,在十年之內,
收入達一千萬緡以上,每年市舶平收入一百廿萬左右。

南宋初年,僅僅福建市舶司在建炎元年至紹興四年的八年內,一個蕃舶網首招致之船舶,已
使市舶司獲得九十八萬緡之「淨利錢」。又以建炎四年為例,泉州市舶司抽買乳香等物八萬六千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39
七百八十斤,按照南宋初年價錢計算,乳香九萬一千五百斤值一百廿萬緡,所以泉州市舶司在建
炎四年所抽買之乳香總數值一百萬緡以上,所以宋高宗趙構在紹興七年說:「市舶之利最厚,若
措置合宜,所得動以百萬計。」

可以確信南宋初年之市舶收入應在一百五十萬緡以上。從此可知,從北宋中期至南宋前期,
市舶收入均在增長之中,令市舶收入成為宋朝政府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

宋朝通過各個市舶機構所獲得的巨額舶貨,在北宋初年,主要是運送到都城,存於香藥庫、
內藏庫及奉辰庫。最初,這些舶貨是供統治者享受及賞賜群臣之用。在太平興國兩年,宋太宗接
受香藥使張遜之議,在京城建置「香藥榷易署」出賣官庫裡之香藥及寶貨,從此,出賣舶貨之收
入成為宋朝應付財政開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宋太宗至道元年,北方遼兵連年入侵,西北之西夏又時常寇邊,宋朝政府面臨「國用軍須,
所費浩瀚」之局面。為了緩和這種情況,宋朝政府實行「三稅法」,即鼓勵商人直接運糧至邊境
「交納」,官府便用香」茶、錢來交換。商人持著政府的「交引」到京城「榷貨務」領取香藥,
或到東南地區領取現錢,又或到產茶地區取茶。因此,茶葉、香藥等實物亦成為重要的支付手段。

隨著海上交通之發展,我國瓷器亦大量運銷海外。近年來,波斯灣沿岸巴基斯坦、烏孛拉、
喜拉等地都曾經發現,浙閩沿海外銷的宋朝青瓷器碎片。在埃及開羅曾經出土大量賓朝瓷器。此
外,宋朝瓷器更遠傳至歐洲,據說第一件中國傳到英國的瓷器是由威爾海主教在 1504 年送給牛津
大學的青釉碗,由此証明我國大量瓷器經由市舶司運銷歐、亞、非各地,對於促進國內瓷器製造
業有相當大的刺激作用。

在兵器製造業中,很多重要材料都是直接來自舶貨,其火器是宋代兵器製造業上一項重大進
步。曾公亮《武經總要》載,宋朝火器有火箭、煙毬、火炮等,這些新型火器都載滿火藥,而配
製火藥所必須的硫磺,均是從日本輸入。同時,塗敷在火器外層所必須的瀝青、蠟等均有賴於海
外進口。除此之外,在進口舶貨中的各式木材, 亦有大量應用於建築業中,其中從日本大量進口
之羅板,從暹羅進口之柚木,對於當時中國建築業之發展,具有相當大之裨益。

海外貿易之發展,對國內的商業發展,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除了遠航海外,販運舶貨的海
商之外,宋朝政府更准許經過市舶司抽稅的海外商人在國內其他地區販賣舶貨。從宋朝舶貨務轉
買香藥之商人,亦可在國內隨意銷售這些轉買回來之舶貨,海外貿易與國內商業便是通過這種途
徑發生直接聯繫,在北宋最大的商業城市開封便沒有很多珠子鋪、香鋪;在南宋的商業中心杭州
亦有很多由中國商人轉買之舶貨發售,可見當時國內商業活動亦帶著海外貿易影響之印記。

市舶司的興盛,促使中西雙方文化交流,中國的四大發明,其中的指南針及火藥便是通過海
外貿易經阿拉伯商人西傳至歐洲。宋時,阿拉伯及波斯商人來華,普遍使用中國之指南針。

醫藥方面,根據《宋會要輯稿》之記載,經過市舶司輸往歐亞非之中國藥材有:黃連、大黃、
牛黃、當歸、川芎、硃砂、甘草等六十多種。經過市舶司出口的川芎,因為能夠防止頭痛,極受
蘇吉丹、下里地的採椒工人歡迎。當時僑居中國泉州之阿拉伯名醫名維森納的《醫典》,其中很
多醫方都是從我國的醫學著作中獲得。而從阿拉伯、南洋等地輸入中國的乳香、龍涎香、沒藥等
十二種香藥,共中有七種在宋朝時已入藥,成為民間日常用品。

佛經方面,南宋嘉定十年,日本僧人慶政上人僑居中國,歸國時,攜回福州版的《大藏經》,
對佛經的傳播與我國印刷術傳入日本起了一定的作用;更帶回伊斯蘭教徒所寫的「南蕃文字」,
先後經過日本人羽田亨與法國漢學家戴密微之考定,認為是古阿拉伯民之詩歌,是其遺留在東方
最古之珍品。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0
總論唐宋兩代市舶司制度,對兩代貢獻極大。
  首先是對兩代國庫收入有很大的幫助。市舶司征稅後,大量的海外貿易利潤轉化為國家的收
入。《舊唐書.王鍔傳》載,在貞元十一年王鍔出任嶺南節度使時,他通過專賣的方法,收購了
一部分的舶貨,其所得的利益,竟與兩稅的收入相等,這說明廣州對外貿易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
重要地位。特別是到了晚唐,「以軍興漸加市稅」。乾符五年,黃巢圍攻廣州,左僕射于琮驚呼
「南海市舶之利,歲供璣珠,如今妖賊所有,國藏漸當廢竭」。一語道出市舶收入在唐朝財政收
入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了宋代,其影響更大。據《宋史.食貨志》載,仁宗時市舶司收入
達五十三萬緡,英宗治平年間增至六十三萬緡,宋徽宗崇寧年間,每年平均收入增加達一百二十
萬緡。下至南宋,據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所載,南宋時的市舶收入達二百萬緡。由於市舶司收入豐
厚,支撐了整個財政,令南宋政府得以偏安南方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反之,若欠市舶之利,則
宋陷於絕境,如端宗景炎元年,泉州市舶司蒲壽庚降元,宋室軍費船舶即大感缺乏,遂不能於福
建立足。

  其次,市舶司制度於推動海外貿易,居功至偉。由於廣州地理環境優越,再加上市舶司設置
來管理海外貿易,所以使廣州成為當時中外通商的要地,當時廣州的對外貿易範圍已大大超越以
往任何一個朝代,歐洲、非洲的商人都來貿易。至於其對外貿易情況,可以說是「環寶山積」、
「珍貸輻輳」。據學者張星烺研究,認為廣州一年有八十萬人出入。這數字雖然未必準確,但也
可推想當時海外貿易之盛。至宋代,海外貿易之盛有增無減,凡設有市舶司的港口,都成了海外
貿易的重鎮。而且隨著海外貿易的發達,宋代的航海業和造船業甚為發達。宋的大海舶可容納五、
六百人,兼載貨萬斤,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航海設計如羅盤、轉軸避火倉的裝置。當時中國與阿拉
伯之間的海上往來,幾乎全使用中國的船舶。

  第三,是促進了都市的繁榮。唐代由於對外交通發達,加上市舶司的設置,商業都市也隨之
興起,廣州固然是當時第一大埠。其他如黃河沿岸的長安、洛陽;黃河與運河相連接處的汴州、
揚州;與及沿海的泉州、明州等地都出現空前的繁榮情況,而這些城市的經濟能夠發展與海外貿
易有極密切的關係。到了宋代,城市經濟更因海外貿易的刺激而大盛,北宋的汴京及南宋的臨安
都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在南方沿海一帶的揚州、泉州、明州、溫州及廣州等,亦承繼著唐代
以來的繁榮而成為重要的商埠。

  第四,是促進了文化交流,拓展中外貿易。唐宋對外交通和貿易,既因市舶司之助而日益發
展,所以中西文化也不斷交流。唐代的造紙術傳入阿拉伯,西方的音樂、科學、天文和舞蹈等也
開始東傳。國人對外國的興趣日漸增加,也造成日後華人向外移民的傾向。唐代的文化影響日本,
引起日本著名的大化革新。到了宋代,由於海外貿易更盛,當時各國來華的商人和使者,不僅來
到中國進行貿易活動,還從中國帶回各種文化用品和書籍,而且此時由於大量蕃客定居在中國的
泉州、廣州等城市,給這些城市帶來了許多別具一格的外國建築藝術和用於建築的雕塑藝術,泉
州也成為匯集最多阿拉伯商人的中國城市。因此在泉州伊斯蘭教建築物便特別多。

總括而言,市舶司的成立始於唐代,成於宋代,其最直接的貢獻便是經濟上的收益。它不但
可使政府增加稅收,也可使中西文化藉著互相貿易而得以交流,中外交通因而發達起來。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1


交通史題目
交通史
(i)漢至明之對外交通概況

1.何謂<絲路>?其在東西文化交流上之作用如何?試略述之。 (1974)
2.何謂<絲路>?其在東西文化交流上之作用如何?試略述之。 (1977)
3.試述漢明帝至安帝時代之西域通道,及班超父子經營西域之經過及影響。 (1978)
4.試述東漢光武朝後,中國與西域關係之發展。 (1979)
5.何謂<絲路>?其在東西文化交流中有何作用?試論述之。 (1981)
6.有言絲路之主要作用,乃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1982)
7.絲綢之路,自漢至明均為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論之。(1984)
8.有言絲綢之路之主要作用,乃促進中西文化之交流。此說當否?試詳論之。 (1985)
9.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為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述之。 (1988)
10.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為中西交通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述之。 (1993)
11.有言漢唐以來,絲綢之路乃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評述之。 (1996)
魏晉南北朝
1.試述五胡亂華之由來,及其影響中國內地人民之遷移與邊區部族內徙之情形。 (1975)
2.中西交通,兩漢時以陸路為主,然自魏晉以降,則水路逐漸加強,其故安在?試詳論之。 (1984)
3.試述海上絲綢之路之形成及經過。(1997)
隋唐
1.試述唐代之海上交通及其對中外文化交流之影響。 (1988)
2.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為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述之。 (1988)
3.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為中西交通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述之。 (1993)
4.有言漢唐以來,絲綢之路乃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評述之。 (1996)
重要人物之事蹟及貢獻:張騫、班超、法顯、玄奘、義淨、周達觀、鄭和
1.鄭和七下西洋,使明朝對亞非各國關係,無論在政治、經濟或文化上,均與先代不同,試就有關史實,
詳述其背景及成就。 (1973)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2
2.試述明初所謂<西洋>之範圍,及鄭和下西洋之由來與經過。 (1976)
3.略言鄭和下西洋之經過並述明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1978).
4.試言鄭和下<西洋>之由來及經過,並述明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 (1980)
5.試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多次出使西洋之原因及經過。 (1985)
6.試述班超出使西域之經過,並述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 (1986)
7.試言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動機及經過,並述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 (1987)
8.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經過,並言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 (1990)
9.試述玄奘印度取經之經過,並言此行對中西文化交流之影響。 (1991)
10.有言鄭和下西洋,目的在追尋建文帝之下落,而非謀求強化中西交通之往來,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1991)
11.試言鄭和下西洋之經過,並述其對明初中西交通之影響。 (1992)
12.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由來,並言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 (1994)
13.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經過,並論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1995)
14.試述法顯往印度求經之經過,並言其貢獻。(1995)
15.試述鄭和下西洋之原因、經過及影響。 (1996)
16.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原因及經過。(1997)
17.試述法顯西行求經之經過,並言其影響.(1998)
18.試述明代鄭和下西洋之背景,並述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1998)
19.試述班超出使西域之原因與經過. (1999)
20.試論張騫通西域在中西交通史上之意義及貢獻. (2000)
21.有言玄奘乃唐代中西交通與文化之開拓者.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論. (2000)
22.試比較張騫,班超通西域之背景及影響. (2001)
23.有謂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於促進明室與東南亞諸國之貿易.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
(2001)

2002 年
有言張騫之出使西域,除擴大漢室之領土外,更促進中外文化之交流,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試言玄奘赴印度求經之經過及其對中西文化之影響。
下列三人,任擇其二,述其生平事蹟與影響:法顯 周達觀 鄭和
2003 年
法顯西行求經,促進東晉期間中外交通及文化之發展。此說當否?試析論之。
述宋代巿舶司制度與中外交通之關係。
下列三人,任擇其二,述其生平事蹟與影響:張騫, 玄奘, 周達觀
2004 年
述漢代絲路之形成,及論其影響。
鄭和下西洋旨在宣揚大明威德。此說當否?
下列三人,任擇其二,述其生平事蹟與影響:法顯, 義淨, 周達觀
2005 年
有言唐代巿舶司制度之建立,目的乃強化中外交通及文化交流。此說當否?試論述之。(2005)
有言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目的乃制止帖木兒之擴張。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5)
2006 年
試析論張騫通西域之經過及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意義。
有言鄭和下西洋,除宣揚明朝之國威外,更聯合海上各國制止帖木兒帝國之擴張。此說當否?試
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下列三人,任擇其二,評析其在中西交通及文化交流之影響:法顯、義淨、周達觀
2007 年
有言漢武帝張騫出使西域旨在斷匈奴之右臂。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有言明成祖於 1405 年首次和下西洋之舉,目的乃制止帖木兒之擴張。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下列三人,任擇二人,就其生平事蹟論述其在中西交通方面之影響:玄奘、義淨、周達觀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3


交通史
張騫、班超、法顯、玄奘、義淨、周達觀、鄭和比較
張騫 班超 法顯 玄裝 義淨 周達觀 鄭和
背 • 單于統治的 • 漢國力 佛經不足,中文版的真經奇少,故 仰慕玄奘和有志 元廷為威脅真臘 明廷方面:
景 匈奴為患 衰落, 自願往西域取經 求法 順從派周達觀到 • 急於找建文帝
• 漢初對匈奴 外族匈 真臘 〔不太可能〕
用和親通市 奴乘機 • 清除張士誠〔X
• 惜匈奴國勢

侵邊。
經歷過 •
因兵力不及明〕
聯絡帖木兒帝國
日盛 吞併
三通三 組織軍事聯盟
大月氏,被
絕時代, 〔X 因兩地太遠〕
迫遷他伊犁,
西域等 • 解決復員問題
要向匈奴報
地盡為 〔不是關鍵問題〕

匈奴之 成祖本人:
• 放棄與匈奴 地 • 揚威國外:想提
和親等消極 • 重建漢 高個人聲威
政策 實行 之聲威 • 開拓海外市場:
武力鎮壓。 阻錢外流和富裕
• 要聯絡西域
國家〔但可能性
不大〕
民族,採以
• 開拓交通路線
夷制夷,斷
鄭和方面:
匈奴右臂
• 出身回教家庭,
聯絡大月氏。
懂回教禮儀
• 成祖信任他
科技環境:
• 造船業發達
• 航海技術發達和
人才的培養
經 長安出發 投筆從戎 今山西出生 生於洛州 生於齊州 1295-1297 年 1st:去占城、爪哇、舊
過 經隴西被匈奴擒, 降服 善 長安出發 有意求法 年少出家 明州 台城 安 港、蘇門答臘、古里
羈留達 11 年。 定于闐 擊龜 到達烏夷 偷出國境 仰慕玄奘 哥留一年 和印度。在爪哇和東
聚妻生子 後趁 茲、服疏勒 到達于闐 到高昌,之後行 求經宏法,到印 大德元年回國 王交涉、處死陳祖義
機偷逃 曾中斷一段時 越葱嶺 北道 度求經 到寧波 寫成<<
2nd:= 1st,但訪問暹羅,
越蔥嶺 大宛 間,西域之路 到摩竭陀國 到北天竺 廣州出發 真臘風土記>>
錫蘭入貢
抵大月氏 斷 到多摩黎帝國 那蘭陀寺 到天竺
3rd:劉家港出發,到
大月氏無意與匈 擊于闐、莎車 到師子國 曲女大會 到那蘭陀寺
占城、爪哇、滿刺加
奴為敵 擊大月氏,統 飄浮海上 載譽返國,長安 洛陽和印尼三佛
之鎮國碑、另立錫闌
歸國 取道南山 一西域 到中國譯經 譯經 齊抄經

又被擒 到達中亞,隨 死亡 死於陝西 從事譯經
4th:經蘇門答臘、協助
前 126 年抵長安 即返華 713 年死亡
當地王位之爭,遠至
102 年死
波斯和非洲東岸
5th:滿刺加等 15 國入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4


貢、=4th,如阿丹國、
卜喇哇、古里
6th:古里等 16 國來朝,
遠至非洲和阿拉伯沿

7th:宣宗復明威,最後
一次出西洋。
影 政治:中國聲威遠播、國土大增、 交通:遊天竺 交通:啟發后來 交通:啟發僧侶 交通:加強中外 政治:明聲威大播,
響 鑿空偉業,了解匈奴以破之 第 1 人,啟發 僧侶西行,開拓 西行,開拓南洋 交通聯繫,所經 多國來朝進貢
/ 經濟:促進中西經濟貿易 後來僧侶西行, 水路交通路線 海路 之處,記載甚詳 經濟:促進明代沿岸
貢 社會文化:帶來大量西方各地的文 開水路交通史 史地著作:《大 史地著作:《大 地理:擴闊國人 對外貿
獻 化及地理知識、鑿空後,西域物產, 地著作:《佛 唐西域記》的撰 唐西行求法高僧 知識,記載了氣 交通地理:因他到達
文化工藝紛紛傳到中國。如物產、 國記》 豐富 作〔文學創作〕 傳》、《南海寄 候、農業、山川 很多地方,所寫的西
動物、工藝、音樂、雕刻藝術。而 國人地理知識, ,反映並保存西 歸傳》 保存南 地勢等地理研究 洋番國志、航海圖等,
同時中國技術亦隨商人西傳=一切 保存中古印度 域情況及印度史 洋各 史料 歷史:有助研究 有助研究對外路線和
和生活文化有關的都有交流 史料 料,有助考古 佛教:大量譯經 真臘的歷史人文 外國地理風貌
交通:發現中國巴蜀能與身毒連接、 佛教:求取戒 佛教:創法相宗, 和弘揚佛教,著 歷史和考古:航海史
考古:周氏所載,
打開絲綢之路而班超更到達今 律, 弘揚佛教, 譯出不少經律, 梵文字典和協助 上地位、各地都流傳
是柬埔寨未發現
宗教:佛教傳入 譯出不少大乖 改善佛典翻譯方 后人譯經 他的事跡及對研究其
消失的古城。法
經律,影響大 法,中印佛學交 其他:開發南洋, 他地方歷史的幫助
國人靠這本發現
乘佛教輸入 流 為華僑南移先驅 文化:國人眼界擴闊,
柬古城。
文化:中印文 文化:中印文化 加深對外了解
經濟文化:記載
化交流 交流如醫學、數 人文活動:很多華人
了當地語言、貨
學、藝術等 紛紛移居南洋,對開
物、風俗、通婚
其他:振唐聲威 發南洋和文化交流有

很大的幫助。

©ylchan / 高考中史/ 中外交通 4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