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7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簡妙如 博士

閱聽人 2.0--部落客來了

研究生:鄭國威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1 月

1
謝辭
謝謝所有人,我們 blog 上見。

2
摘要

在當代數位媒體科技景觀中,閱聽人的角色更顯重要,本研究欲瞭解閱聽
人如何利用部落格等新個人媒體,發揮與集結草根力量,改革與轉化傳統主流
媒體的新聞專業意理。本研究藉由分析與蒐集國內外重要案例,檢視主流媒體對
部落格這種新興網路草根媒體的觀感與因應方式,同時研究者也從當代主流媒
體的社會角色,與閱聽人定義在數位傳播脈絡下的轉變以及閱聽人實踐,思考
部落格與部落客如何影響、衝擊傳統新聞慣例與新聞定義,而這又將如何改變媒
體滲透的當代社會。

本研究蒐集了國內外顯著案例,進行剖析與多方對照,並以中時編輯部落
格跟台灣部落格圈互動的兩則重要案例,爬梳其理論內涵。研究者從傳統主流媒
體的專家與守門人角色著手,檢驗此角色在當代風險社會下的不確定與不穩固,
接著從部落格(blog)的媒體特性,與部落客展現的新閱聽人力量,看國內外主流
媒體如何轉向網路,草根部落格媒體如何開疆拓土,以及兩者間的互動、比較,
藉此呈現與描繪出「閱聽人 2.0」的實踐與理論內涵。

關鍵字:閱聽人、部落格、部落客、主流媒體、新聞意理

3
目錄
目錄...................................................................................................................4

表目錄...............................................................................................................8

圖目錄...............................................................................................................9

第一章 迎接新時代..................................................................................10

第一節 研究背景...................................................................................11

一、新聞,不再值得印刷?.................................................................11

二、網路,時勢又造英雄.....................................................................12

三、部落格,有話直說........................................................................14

第二節 研究方法...................................................................................18

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18

二、研究對象.......................................................................................19

三、論文結構.......................................................................................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22

第一節 過去的新聞,現在的包袱......................................................23

一、擋在新聞之前的守門人.................................................................23

二、風雨飄渺中的「準專家系統」..........................................................25

三、主流媒體向部落格轉.....................................................................28

第二節 你認為部落格是什麼.............................................................32

4
一、超人際的自我呈現........................................................................33

二、互動性...........................................................................................35

三、開放超文本...................................................................................36

四、部落格倫理:透明性.....................................................................38

第三節 閱聽人 2.0.................................................................................41

一、閱聽人的新典範............................................................................41

二、開放源碼運動與駭客行動主義......................................................44

三、公民如何革新新聞........................................................................47

第三章 部落格媒體和媒體部落格...................................................52

第一節 網路草根媒體的發展歷程與現況.........................................53

一、Ourmedia........................................................................................53

二、Weblogs, Inc...................................................................................54

三、Global Voices Online........................................................................56

四、Wikinews........................................................................................58

五、Digg...............................................................................................59

六、OhMyNews.....................................................................................60

七、台灣的網路公民媒體.....................................................................62

第二節 歐美主流媒體的部落格..........................................................67

一、紐約時報.......................................................................................67

5
二、華盛頓郵報...................................................................................69

三、CNN..............................................................................................70

四、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72

五、BBC...............................................................................................73

六、衛報..............................................................................................75

第三節 台灣主流媒體部落格..............................................................78

一、中時編輯部落格............................................................................78

二、聯合報的網路城邦........................................................................79

三、TVBS 的 POP BLOG.......................................................................80

四、東森新聞報的 Bloguide 部落指南...................................................80

五、台視部落格...................................................................................81

六、蘋果日報 blog................................................................................82

第四章 當主流媒體遇上草根部落客..............................................84

第一節 中國時報與部落格.................................................................85

一、跨出主流媒體,在部落格上呼吸自由...........................................87

二、訓話者/對話者 ..........................................................................89

三、部落格,是「藥」還是「毒」?......................................................92

第二節 吳清和偽造新聞事件.............................................................94

一、網友與部落客為何揭竿起義..........................................................95

6
二、不回應,不認錯的專業.................................................................98

三、串連集體智慧,發揮集體力量....................................................100

四、透過部落格而民主化的新聞........................................................101

第三節 彭蕙仙「斷背山」影評事件...................................................105

一、部落格這堂課..............................................................................105

二、公、私領域相互傾軋.....................................................................107

三、媒體人帶給閱聽人的困惑............................................................109

四、既是記者也是部落客的角色衝突.................................................112

第五章 結論................................................................................................115

第一節 部落客自我展演創造的新媒體景觀...................................116

第二節 部落格的科技與文化形式....................................................119

第三節 閱聽人 2.0 與傳播權民主化.................................................123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126

參考文獻....................................................................................................127

附錄..............................................................................................................141

7
表目錄
表一 深度訪談對象..........................................................................................................20

表二 閱聽眾研究的三個典範.........................................................................................42

表三 閱聽人研究:從消費者到小規模製造者的特徵比較......................................44

表四 台灣網誌服務相關網站頻道之造訪趨勢............................................................62

8
圖目錄
圖一 全球部落格數量累計圖.........................................................................................13

圖二 部落客更新頻率......................................................................................................14

圖三 公民媒體的崛起......................................................................................................49

圖四 大眾媒體、互動媒體、社會媒體.............................................................................50

圖五 Ourmedia 首頁截圖...................................................................................................53

圖六 Weblogs,Inc. 首頁截圖..............................................................................................54

圖七 Global Voices Online 首頁截圖................................................................................56

圖八 Wikinews 英語版首頁截圖......................................................................................58

圖九 Digg 首頁截圖...........................................................................................................59

圖十 OhMyNews 韓文版 首頁截圖................................................................................60

圖十一 台灣部落格相關網站年度到達率比較 創市際 ARO 網路測量資料庫 2005


年八月與 2006 年八月之比較..........................................................................................63

圖十二 紐約時報將部落客與總統布希的意見並列...................................................68

圖十三 我不看中國時報串連貼紙其中兩張..............................................................101

圖十四 另類媒體、網路媒體、主流媒體的比較..........................................................120

9
第一章 迎接新時代

在本章中,研究者首先介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之後再介紹本研究採用的
研究方法與研究結構,藉此鋪陳出這個「新時代」新在何處,又有什麼值得期待
的未來與需要探究的現象。

10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統新聞媒體,如報紙、雜誌、新聞台面臨了過去不曾經歷過的危機,網際
網路的快速發展為主要因素,尤其在網路滲透率高的國家,像是南韓、美國、以
及台灣,商業新聞媒體銷量與收視率持續下滑;而在某些言論受到箝制的國家
或地區,為了擺脫媒體控制,網路也成為當地人獲取外界資訊以及傳遞自由訊
息的最重要管道。而不管在何處,部落格的蓬勃發展都激勵了越來越多的閱聽人
挖掘出自己的另一個身份—創作人,並且熱切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用各種
方式發佈在網路上。因此本節將分別從新聞媒體經營現況、網路發展、以及部落格
的風潮三個部份來揭開這個新時代的序幕。

一、新聞,不再值得印刷?

根據美國新聞業精進計畫(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發佈的第三次年


度產業報告,新聞業面臨的麻煩不僅僅是表面的銷售量下跌,而早已病因深種,
甚至病入膏肓;該報告一開頭即擔憂地說道,2005 年「會不會在未來,成為我們
記憶中平面新聞業開始邁向死亡的那一年?」(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intro, 2006)

儘管現代的閱聽人能接觸越來越多的新聞出口(news outlets),包括報紙、雜
誌、電視、廣播、有線電視、線上電子報…但是這些媒體上的新聞報導卻「越來越
少」,而且品質越來越差。此研究計畫的主任 Tom Resenstiel 認為這是一種「資訊
幻覺」:亦即表面上看似資訊爆炸,實則資訊不斷重複。也就是說,當今的傳統
新聞媒體並未致力於開拓更廣泛的話題與更深入的新聞報導,反而因為傳播管
道不斷擴張,各類媒體平均分配到的閱聽眾人數萎縮,也造成媒體內部的新聞
工作者數量也不斷減少,挖掘多元議題與觀點的可能性也隨之減少。

根據該份研究表示,許多數據顯示新聞業持續萎縮,例如在 2005 年,紐約


時報從新聞室裁減了將近 60 位新聞工作者,洛杉磯日報裁減了 85 人,聖荷西
水星報裁減 16%的新聞記者,費城質詢報則裁減了 15%的記者,而該報才在五
年前解僱過相同比例的記者。2005 十一月,美國的報業巨擘 Knight Ridder 決定出
售,但是在低迷的報業市場下,大多數的報紙公司都對這宗拍賣視若無睹,毫
無興趣。直到 2006 年三月 Knight Ridder 才被不到其一半規模的 McClatchy 出版公
司以 45 億美元買下。

11
傳統媒體正面臨新網路媒體的挑戰,儘管這些新網路媒體很少有足夠的能
耐與資源去支持具時效性的第一手新聞報導。孫曼蘋(2005)探討蘋果日報對台灣
報業衝擊時也表示,根據AC Nielsen的資料,自1991年起,台灣報紙閱讀率從
七成六的高峰開始下滑,至2004年12月底為止,民眾閱報率只剩下四成八,亦
即台灣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是不看報紙的。尤以2002年跌幅最大,閱報率比前一
年跌了4.4個百分點。同時統計數字也顯示出,根據潤利公司統計顯示,2002 年
台灣報紙總體廣告量營收將近122億元,比前一年165.14億元下跌了26.18%;
2003年廣告量營收近152億元,比2002年增加24%,情況雖然轉好,但是從整體
趨勢來看,報業黃金歲月已逝,現在已是艱苦產業。

孫曼蘋(2005)認為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市場前後,台灣另外三大報(中時、自由、
聯合)也同步「蘋果化」,但是過往的包袱卻讓他們在小報市場的競爭中節節敗退,
在同質競爭的場域中更顯頹勢。事實上,目前除了自由時報以大量贈報策略維持
閱報率以外,台灣日報、中央日報、中時報系底下的中時晚報、聯合報系的民生報
都接連吹起熄燈號,而即使蘋果日報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其所能取得的銷售量
也遠不如過往的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曾有的榮景,台灣報業的冬天已經降臨。

儘管新媒體逐漸佔上風,但媒體產業之間的競爭或許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定
出勝負,過往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很少有新媒體全面取代舊媒體;但是除了產業
萎縮跟資訊減產的問題之外,我們更該問的是傳統媒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
為什麼閱聽人不再輕易接受主流媒體的資訊餵養?是哪些客觀環境與主觀意識
正在塑造媒體的未來與未來的媒體?

二、網路,時勢又造英雄

歷經 2000 的網路泡沫化,網路公司紛紛倒閉,倖存的網路公司積極尋找實
際可行的商業模式,網路神話似乎就此沈寂;然而從那時起,網路才真正開始
快速滲透進大多數人的生活,並且與其他的平台,如電視、手機、甚至家電,進
行統合。隨著各先進國家積極發展網路基礎建設與電腦設備價格的下跌,具備上
網功能的個人電腦與寬頻服務日漸普及,新一章的網路歷史就此展現了與先前
不同的面貌,這次的網路英雄不再是幾家大公司,而是一個又一個熱情參與的
使用者。

以部落格搜尋為主要業務的 Technorati 公司總裁 David Sifry 2006 年 10 月提


出最新的部落格現況報告(State of the Blogosphere)時指出:Technorati 追蹤的全球
網誌數量超過五千七百萬(如圖 2-1),部落格總數每兩百天就會成長一倍,在
過去三年以來已經成長了一百倍,每天平均以 100000 個新部落格的速度往上攀

12
升,亦即每一秒都有兩個新部落格出現。

圖一 全球部落格數量累計圖(資料來源:http://www.sifry.com/alerts/)

另外,Technorati 的調查報告也指出目前每天約有一百三十萬篇新的部落格
文章發表,亦即每秒約 15 篇,而每當世界上各地發生重大事件時,更是部落格
文章數量激增的時刻,可見部落客如何熱切地針對時事發表言論,分享意見。

更令人訝異的或許是東亞地區的部落格數量呈現爆炸性增長,在 Technorati
承認嚴重低估韓國部落格數量的情形之下,光是中文與日文的部落格數量就已
經佔據超過一半以上的部落格,日文部落格(33%)更逼近英語部落格(39%)成為
第二大宗的部落格語言,中文(10%)與西班牙文(3%)部落格則分列第三第四。
(Sifry, 2006)

將焦點轉回台灣,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佈調查結果顯示,截至 2006 年
六月,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達 1538 萬人,其中寬頻網路使用人數約 1225 萬人,
佔總人口數 62.87%。儘管台灣各地區依然有滲透程度上的差異,但比例最低的東
部低區也已經超過半數,達到 51.76%。尚未使用寬頻方式上網的上網家庭,約佔
16.47%,但用戶多半表示,只要價格下降至能負擔限度,考慮於未來半年內申
裝寬頻上網。 (聯合新聞網,2006 年 8 月 12 日)

13
台灣資策會 2006 的最新調查報告則指出,截至 2006 年 6 月底,我國寬頻網
路用戶數達 428 萬戶,較前一季增加 7 萬戶,成長率為 2%。資策會估算,2005
年 12 月底止,我國經常上網人口達 968 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
42%,上網人口已進入飽和期。而根據台灣創市際調查公司 2006 年 5 月的調查,
38.7%(約 370 萬)的台灣網友擁有個人部落格,具有部落客的身份,而有 25.6%
的網友即使沒有建立自己專屬的部落格,仍會瀏覽別人的部落格,也就是約有
64.3%的網友會主動上部落格瀏覽,將近 620 萬人之譜。(創市際,2006 年 5 月)

圖二 部落客更新頻率 (資料來源:IXBLOG
http://blog.yam.com/ixblog/archives/2006-05.html)

由以上資料可見,網路在當代生活中的高滲透率以及部落格的急速竄起已
不容忽視,當傳統媒體正憂心找不到明天的讀者以及煩惱要裁減哪些部門的員
工時,原本默默無聞的閱聽人卻藉由進入門檻極低的部落格,一肩扛起了新媒
體大旗。

三、部落格,有話直說

傳統媒體產業不斷萎縮,多元新聞報導不再紛陳;反倒是網路寬頻的家戶
滲透率持續攀升,新興部落客崛起,成為重要的意見領袖,這一切似乎是巧合,
但更像是因果。不論如何,台灣民眾對主流新聞媒體的不滿意度的確在最近幾年
來,一步步攀升到了最高點;而部落格(Weblog),這種被稱為「草根媒體」或「我
即媒體」的代表性網路發聲方式,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入了台灣的網路世界,並
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關愛眼神—一般網友、企業界、政治界…當然,還有媒體界。

Dan Gillmor,美國著名的科技新聞記者與部落客,同時也是《草根媒體》
(We the Media)一書的作者在該書書序中開門見山點出該書主旨:「閱聽大眾

14
以往只是新聞消費者,正在學習怎麼做出更好、更即時的報導。他們也在學習如
何參與新聞製作過程,協助我們建立大型對話,有時候他們做的比專業記者更
好…到了最後,我們會有更多的聲音,以及更多的選擇」(Gillmor, 2004 / 陳建勳,
2005 A17) 。

雖然在他的書中描寫的絕大部分是部落格最蓬勃發展之處—美國—的現象,
但是類似的景觀正同時出現在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台灣。台灣第一個部落格
平台由藝立協率先於 2002 年引進(藝立協 BlogBook,2003),並將 Blog 命名為部
落格。隨後,很多網路高手開始自行架設個人部落格或是小群組的部落格;接著,
以系所或是學校名義開設的部落格服務提供者(BSP)漸漸增加,當前使用人數最
多的無名小站網誌,一開始就是由一群交大的學生,利用學校的舊機器與學術
網路所架設的(目前已商業化)。更多由企業提供的部落格服務開始如雨後春筍般
出現,有的來自於台灣本土的公司,有的來自於國外服務的中文化,有的來自
於跨國入口網站的附屬服務,在諸多因素的推動下,激起了全民上網寫部落格
的風潮。

單純的部落格所提供的只是一個網路上的發聲管道,內容可以千變萬化,
隨心所欲,但根據多份調查指出,主流新聞媒體報導的新聞依舊是部落客們最
常圍繞討論的話題。但是主流媒體報導的可信度與權威感卻降到歷史新低,許多
調查更指出,當前台灣人民認為台灣最嚴重的亂源正是記者與新聞媒體。透過部
落格,很多台灣部落客對媒體的錯誤報導、偏頗立場,或是部份記者缺乏專業素
養等問題發出了抱怨。這些部落客自身抱持的立場、觀點,與關注興趣或有歧異,
但是都同樣地對於台灣媒體感到不滿,並利用部落格,以及網路上其他的「解放」
或「草根」媒體,進行各式各樣不同的「反撲」。

有的部落客挑剔新聞報導中出現的「形式上錯誤」,像是成語用法錯誤、主播
咬字錯誤、報紙打字錯誤等等。也有部落客對於新聞報導引用錯誤數據,斷章取
義,移花接木,過度腥羶色等違反新聞專業的行為,提出嚴正抗議,並提出反
駁證據。當然,也有部落客對新聞媒體的政治立場與偏頗觀點大加撻伐。除了批
評與糾正,很多個人或社會團體開始利用部落格作為另類的發聲管道,主動蒐
集資料,採訪事件,撰寫評論,推薦文章,透過部落格發佈新聞,並與其他部
落格或團體進行串連與合作。這些部落客有意在主流新聞媒體之外,開闢另一個
寬廣的空間,致力於帶給讀者不一樣的觀點,傳播那些被主流媒體忽略的故事
—這些部落客就被稱作是「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ts),他們所使用的網路平台
與工具也被稱為「公民媒體」(citizen media)或「參與式媒體」(participatory media)。

主流媒體對於部落格現象並非毫無知覺,沒有反應。剛開始,除了持續報導
與評論部落格現象之外,主流媒體對於自家記者寫部落格的行為多半採取打壓

15
作法,動輒開除或命令記者關閉個人部落格。直到後來勢不可擋,主流媒體也開
始「利用」部落格,儘管利用的方式各異其趣(本文會陸續說明)。

台灣的主流媒體也對部落格現象有所反應,其中又以台灣最早的網路電子
報—中時電子報—的大動作最為人所注意。中時電子報在 2005 年三月二十二號
率先推出了「編輯部落格」,為「編輯台報告」的延續與革新,邀請了多位中時報
系的記者與編輯共同參與。中時電子報編輯黃哲斌在他自己的第一篇部落格〈編
輯部落格,有啥了不起?〉裡提出他的看法:

身處部落格洪流裡,除了袖手旁觀或心懷抗拒,媒體能夠作些什麼?
…除了收視率、閱報率、點閱率這些『量的評價』,更重要的是『質的評
價』,在採訪對象、編輯流程之外,媒體人必須開始思索自己與閱聽大
眾的關係、思索自己與傳播環境之間的關係、思索自己與未來趨勢之間
的關係。

而有關於編輯部落格到底「有甚麼了不起」,黃哲斌則認為:

答案是『沒有』,我們像你一樣,只是一群對網路充滿熱情與好奇的寫
手,決定打造一個小部落,手工生產一些傳統媒體裝不下的內容、新聞
裝配線外的非規格品。

就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編輯部落格成為了中時電子報,同時也是所有台灣
主流新聞媒體進軍部落格疆域的第一個灘頭堡。編輯部落格吸引而來的人氣不可
小覷,眾多新聞媒體見狀開始跟進,例如 TVBS 推出的 Pop Blog、聯合新聞網整
合聯合網棧而成立的 UDN 網路城邦、東森電子報的 Bloguide、蘋果日報的蘋果
blog 等,各媒體使用部落格的方法略有不同,但皆以中時編輯部落格為仿效對
象,讓媒體內的工作人員,包括記者、編輯、主筆、主播…等等都開始透過部落格
的形式寫作。

Gillmor 與黃哲斌的說法都共同指出了新聞媒體業面臨的最大危機/轉機,那
就是有越來越多的部落客不甘繼續停滯於新聞接收的末端,因此起而透過網路
等新媒體打造多重的、雙向的、相互串連的對話渠道,打破了過往訊息渠道被主
流媒體壟斷的局面;值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察覺了網路科技賦予
閱聽人的解放潛能,其中有的媒體決定開始參與,放下身段,讓新聞從「演講」
變成「對話」,但也有的媒體試圖繼續仰賴過往的光榮,盡力穩固已經搖搖欲墜
的演講台;然而更多的媒體與媒體人則是滿懷躊躇與疑惑,在跨出一步與後退
兩步之間搖擺不定。

16
而由 O'Reilly(2005)喊出的 Web 2.0 一詞適時地抓住了這股「使用者想要當家
作主」的網路氛圍,成為 2005 年以來至今的網路新顯學,影響遍及各個層面,
也是諸多部落客朗朗上口的行話。Web 2.0 一詞概括歸納了 2000 年第一波網路泡
沫之後新誕生的網路媒體特色,包括了技術面、功能面等的轉變,然而更為重要
的則是 Web 2.0 揭櫫的新一代網路參與機制,大幅提昇了網路使用者對網路服
務的決定能力、降低了創造門檻,而 Web 2.0 以部落客為主體,強調開放、分享、
透明的網路精神也受到各方重視,在全球都引起了新一波討論浪潮,許多營利
與非營利組織也趨之若騖,

部落格與部落客支撐了 Web 2.0 現象,而有關 Web 2.0 的討論也鮮少能排除


部落格。部落客對於主體性的堅持以及對線上社群的熱衷參與,不僅展現在部落
格內,甚至也展現在部落格之外的其他空間,乃至現實世界。這些閱聽人不再沉
默,也不再等待。他們--或者該說我們--這些部落客,改寫了過往傳統大眾傳播
模式下的閱聽人定義,更不只於思想上與媒體內容抵抗協商,而是化為網路上
的分散位元,不斷聚合又不斷分裂,這種特質讓我們已經無法繼續簡單稱呼這
些部落客為閱聽人,而若以他們服膺的主體性堅持與參與對話的熱誠來衡量,
我們該稱這些部落客為「閱聽人 2.0」,以新版本問世的閱聽人將藉此與過往的閱
聽人樣貌做出區隔,這也是本研究的核心論點與研究重心。

由於部落客對於台灣主流媒體的大動作褒貶不一,最早試部落格水溫的中
時電子報編輯部落格更是首當其衝,時常遭受部落格圈的討論與批評。研究者便
欲藉由親身參與和觀察這些討論的經驗與紀錄,描繪出部落客對於主流媒體以
及主流媒體部落格的感想與觀感,以及部落客如何以實際行為加以反應。在新媒
體時代裡,新聞的閱聽人定義需要重新改寫,因此,研究者將透過對國內外個
案的多角度觀察與分析,了解部落格對傳統新聞學的挑戰為何、部落客對於新聞
閱聽人定義的挑戰是真是假,並檢驗草根部落客在主流新聞媒體之外所展現的
能動性與開創性。

1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根據第一節的鋪陳,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瞭解當代數位傳播景觀下,閱
聽人如何發揮與集結草根力量,利用部落格等新個人媒體,改革與轉化傳統主
流媒體的新聞專業意理,同時分析與蒐集國內外重要案例,檢視主流媒體對部
落格這種新興網路草根媒體的觀感與因應方式。另外,研究者也從當代主流媒體
的社會角色,與閱聽人定義在數位傳播脈絡下的轉變以及閱聽人實踐,思考部
落格與部落客如何影響、衝擊傳統新聞慣例與新聞定義,而這又將如何改變當代
社會。

本研究蒐集了國內外顯著案例,進行剖析與多方對照,接著以中時編輯部
落格跟台灣部落格圈互動的兩則重要案例,爬梳其理論內涵。本研究的研究問題
分為以下三個大題,每個大題各有兩個子題:

1. 傳統新聞意理的問題從何而來?
(1) 主流媒體的現狀與危機;
(2) 部落客如何挑戰主流媒體。
2. 在部落格平台上,媒體人與部落客的交會:
(1) 記者的角色,新聞專業,以及獲得新部落客身份之後的協商與轉變;
(2) 部落格的媒體特質對互動的影響。
3. 閱聽人作為部落客:
(1) 這對新聞專業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2) 我們該怎麼看待部落格的線上對話,而這又對我們的社會與民主有
何意義?

本研究採多重研究法,檢視當代主流媒體的社會角色與功能是否依舊,了
解部落格在國外對主流媒體產生的衝擊,以及主流媒體如何因應情勢做出改變。
首先,研究者透過網路田野與文獻探討,描繪出新一代網路媒體部落格與主流
媒體結合的趨勢、因素、與方向。接著藉由文本分析研究法分析兩起顯著案例中,
中時編輯部落格與草根部落格在網上互動的文本內容。最後再以深度訪談法訪談
中時編輯部落格兩起案例中的當事人—中國時報的記者部落客、中時部落格負責
人,獲得一手資訊。藉由整合多方得來的文獻、資料與現況,本研究得以探勘主
流媒體與部落格之間的互動關係、媒體型態與新聞慣例、以及閱聽人/部落客的新
契機。

18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內外主流媒體建立的部落格,與國內外草根部落格
媒體,並針對中時電子報成立的編輯部落格,以及編輯部落格曾引發出的兩起
顯著事件案例作深入探討。研究者透過網路田野、深度訪談與文本分析的方式,
研究部落格作為新興草根媒體的意涵,以及部落客作為公民記者透過對主流媒
體的差異認同而產生的集體力量。

三、論文結構

本研究分為兩部份,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與現象觀察,將主流媒體與草根
媒體在網路上的交會理出頭緒。首先,在第二章文獻探討的第一節當中,爬梳出
當代新聞媒體產製的景觀與挑戰,接著帶出兩種因應當代媒體產製與媒體消費
的轉型而出現的「新」新聞意理。第二節則接著介紹邁入網路新紀元的部落格現象
與部落格對傳播型態的意義何在,又能帶給傳統新聞哪些新的刺激。第三節則提
出閱聽人 2.0 的論述核心,從當代社會中的閱聽人典範轉移、開放源碼與網路駭
客倫理、公民新聞理念,以及部落格的公共領域營造來切入。

在接下來的第三章裡,研究將先從巨觀的角度,討論與分析近年來世界各
地與台灣本地的公民媒體,探討各自的網路草根媒體群像。接著則切入國內外主
流媒體應用部落格的短暫歷史,以此看出媒體類型間與國內外媒體間應用與看
待新網路媒體的作法。

第四章則進入研究的微觀部份,也就是要針對中時編輯部落格諸多案例的
網路文本與研究者與中時編輯部落格幾位關鍵人物的訪談內容進行更深一層的
探究。

中時編輯部落格自上線以來,在台灣部落格界引發諸多話題與爭議,以下
依時間順序列出六項:

 編輯部落格初上線,尚未有 RSS 與引用功能,引起部落客批評(2005 年


3 月)
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在「數位時代」雜誌專訪中認為部落格仍需「新」
守門人,部落格界一片喧嘩(2005 年 6 月)
 編輯部落格改版,增加作家部落格與來賓所有格,多位名人進駐(2006
幾月)。

19
 舉辦首屆華文部落格大賽(2005 年 10 月)。
 中國時報體育中心主任吳清和剽竊與偽造新聞被部落客發現,群起抨
擊(2005 年 10 月)。
 中國時報主筆彭蕙仙在個人部落格中發表了針對電影「斷背山」之影評,
在迴響與部落格中引起多方論戰(2006 幾月)。

此六大事件當中,又以第五項與第六項在部落格界引發的爭議最大,留下
了許多豐富,且可供研究者分析了解的「部落格文本」,因此本研究將針對第五
項〈吳清和偽造新聞事件〉與第六項〈彭蕙仙斷背山影評事件〉進行深入的案例分
析。

第五章總結各案例理論意義並進行討論,研究者透過延伸先前的文獻探討
與案例分析,針對研究問題提出解釋,並繼續拓展研究發現,連結更深一層的
理論思辨。

在中時編輯部落格案例的網路文本以〈吳清和偽造新聞事件〉與〈彭蕙仙斷背
山影評事件〉衍生出的部落格文本(不限於中時編輯部落格)作為研究範圍。訪
談對象則包括了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黃哲斌、中國時報主筆彭蕙仙。研究者原欲
直接訪談吳清和與江世芳兩位吳清和事件中的當事人,但由於吳清和先生與江
世芳先生皆表示不願意或不宜為此事接受訪談,因此改為約訪對吳清和事件有
近身且詳細觀察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黃哲斌先生。選擇與黃哲斌與彭蕙仙二位
進行訪談的原因整理如下表:
表一 深度訪談對象
姓名 職業 事蹟 部落格網址
黃哲斌 中時電子報副 中時編輯部落格的催 新聞頭皮屑 世界枕頭痕
總編輯 生者;對編輯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
每位記者寫手的情形
皆十分清楚,對吳清
和事件有近身觀察。

彭蕙仙 中國時報主筆 在部落格上發表針對 跳舞有時


斷背山的觀後感,引
http://blog.chinatimes.com/prayer
發爆炸性的迴響。最
後在紛擾之中關閉了
該文的迴響功能。

20
文本分析的部份則以吳清和與彭蕙仙兩位在中國編輯部落格上引發的爭議
與外溢至其他部落格上的討論為重心。首先,在吳清和的部份,研究者透過網路
搜尋引擎及部落格之間的超鍊結與串連,蒐集到30篇具有代表性的相關部落
格文章(包括文章下的迴響),包括中時編輯部落格(吳清和與江世芳兩位編輯)
與其他部落客針對此一事件發表的文章。

在彭蕙仙部落格的案例部份,研究者同樣以先前的方式蒐集了 15 篇延伸的
部落格文章及其討論;然而此案例與吳清和案例不同的是,網友在彭蕙仙的部
落格留下了將近一千篇的迴響,為編輯部落格甚至台灣部落格圈中罕見,因此
研究者主要將這些迴響視為研究資料的重點部分。

在蒐集過程當中,研究者為了精簡研究範圍,將僅轉貼文章而無個人見解
的部落格省去,以確保分析對象的代表性;另外,由於研究者同時也具有部落
客的身份,也曾針對這兩起事件於個人部落格中發表意見,因此為了避免造成
研究者介入產生的問題,研究者在這兩起事件過程當中發表的任何評論文章並
未納入分析範圍。資料蒐集完畢之後,研究者以 QSR N6 質性資料分析軟體對所
有部落格文本進行編碼和分析,歸納出此次事件中部落客的反應與行動,以及
其具有的意義。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從傳統媒體新聞在現今社會中的表現開始出發,探討新聞意理與媒
體守門人概念在這一兩百年來對新聞型態與內容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力的崩解
肇因所在;接著以部落格為現今網路新興草根媒體浪潮之代表,自部落格的簡
史開始,現象、以及傳播涵義。並從以上兩點導引出閱聽人的新典範,論述閱聽
人 2.0 的力量何以在此時此刻湧現,又代表了什麼。

22
第一節 過去的新聞,現在的包袱

新聞媒體在社會中的地位與影響力不言可喻,本節將從守門人與新聞專業
意理的反省出發,論述主流媒體在社會中扮演的結構性角色以及這個角色如今
的轉變,轉變的理由。最後針對主流媒體步上部落格之路的表現跟學術研究,提
出傳統媒體因應變化的方式如何改變了過往的守門人概念與新聞專業意理。

一、擋在新聞之前的守門人

新聞成為一門專業的歷史並不長遠。現今的新聞專業乃伴隨著 19 世紀大眾
媒體的出現而成立,而愈趨先進的印刷術、造紙術、以及愈來愈多的識字人口為
孕育大眾媒體傳播模式的溫床;大眾媒體的傳播模式也賦予了一部份人從未能
掌握的高度政治權力,也因此,這些人自動地成為了監督與抵抗政府、大企業的
社會角色,負起社會期許,自號為社會公器。

起初,17 世紀的新聞媒體並不像現在這般具有專業性質,街談巷語反而更
接近新聞原先的樣貌,而新聞皆由業餘者提供、撰寫,畢竟當時也沒有記者這一
行業。直到演變至大眾媒體與專業新聞的時代,業餘者的報導反而被剝奪,不管
是用硬性的言論箝制、或是透過軟性的片面標準—客觀、中立—等新聞意理來否
定業餘者的報導可信度。在主流媒體上,編輯權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手上,他們雖
非全知全能,卻能決定數百數千萬人能看見的真相,替閱聽人決定認識世界的
方式。

Lewin(1947)提出守門概念(gatekeeping)之後,White(1950)開始在將守門人概
念應用在新聞組織研究中,之後萌生出許許多多相關研究,守門人一詞也漸為
新聞傳播學界與實務界所熟悉;然而新聞守門人的專業意理早已受到質疑,許
多人甚至不認為新聞可以套上「專業」二字,例如 Elliot(1977)就認為在某些脈絡
之下,聲稱具有新聞專業只不過是代表能夠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他認為一個
組織當中的許多功能活動被冠上專業的形容詞,其實不過是給予這些工作者一
種文化與社會上的信賴。Elliot 直接了當地批評所謂的新聞專業僅不過是能完成
固定慣例工作的能力,例如報導正確性、趕在截稿前交稿、懂得版面編排、和理解
某新聞室強調的新聞價值(1977, p.149)。

Elliot 繼續批評媒體試圖保持中立,與事件維持距離,到後來「專業的廣播
者會將自己與內容切割開來,並且拒絕替訊息負任何責任」(p.150)。另外,這種
新聞意理也隔絕了過度爭議性議題被報導的可能,使得整體氛圍趨向保守,甚

23
至產生對言論的箝制。自認為新聞專業的人們掌握了決定報導適合與否的權利,
Elliot 認為這是一種道德領導(moral leadership),亦即新聞專業自認為比客戶或公
眾自己更瞭解他們要什麼,以此自居於仲裁者的角色,判斷何為好品味,何為
正確行為。

新聞媒體的挑戰來自於可信任性愈來愈受到閱聽人的質疑,其中一部份原
因就是因為記者及其他新聞從業相關人員作為守門人的專業性不再顯得可靠,
而問題並非單一層次的問題,而是在每個層次上都。產業化的新聞媒體在產製新
聞時受到許多的作業規範或常規的限制,例如字數的限制、版面的安排、標題的
長度、必要的聳動性、截稿時間、記者路線、攝影的角度、記者之間的互動、新聞媒
體的自我定位以及屬性等等,這些限制與慣例對於閱聽人如何接觸到資訊,接
收到哪些資訊影響甚鉅。在過往,這些例行作業大抵受到組織的保護,一般閱聽
人不一定能了解,但隨著資訊的快速流通、閱聽人長期接觸媒體所反芻出的瞭解、
更多與相關議題與從業人員接觸的機會、以及記者自行揭露的工作例行流程,此
層次內的運作情形已不再是秘密,成為了常識。

組織的既有新聞價值標準在新聞的產製過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稿件的撰
寫、修改、編輯、刪除及添加,都會依照新聞組織內的價值標準作為基礎,
Whitney& Becker(1982)的研究指出,電訊編輯稿件篩選型態,與其對報社外電選
擇標準的認知一致。新聞媒體組織的官僚體系受到詬病,記者被迫跑不熟悉的路
線、過長的工時、以及缺乏稿件的決定權,只有上繳的義務。因此有許多新聞媒體
記者要求簽署編輯室公約,以保障新聞工作者的自主性不受侵犯,然而新聞媒
體內部的緊張與紛爭,也解構了新聞媒體本身亟欲呈現出的中立、客觀、冷靜判
斷等「形象」。

過去的研究顯示,消息來源、閱聽人、市場、廣告商、政府及利益團體等社會
機制的確會對守門人新聞處理造成影響。現今的新聞媒介專業性受到的質疑,也
包括了:消息來源的固定與偏差、閱聽人的壓力、市場需求的迎合、廣告商的訂單、
政治勢力的介入、以及其他利益團體的施壓,在在顯示出「中立」的新聞傳播者只
是一種迷思,而非真實。Metheson(2004)引申 Foucault 對新聞論域的概念,認為在
一方面,只有某些事情能夠透過記者的話語傳達出去,因此記者也受到新聞形
式的限制;另一方面,這些約定成俗的慣例讓我們有機會去透過特定方式來理
解這個世界。記者利用許多的技巧來整理發生的事件與對這些事件的陳述,歸類
為具有或不具有新聞價值,轉換成適當的語言,定位目標閱聽人,最後將上述
一切行為正當化,使這些行為具有權威、可信、並且有效。

不僅媒介組織或周圍的社會機制會影響到編輯的新聞處理,社會當中的社
會文化及意識型態也是形塑守門人守門行為的重要因素。John Hartley 就認為新聞

24
專業扮演著重要的意識形態角色,功能就是協助再製社會結構,經濟統治階級
靠著媒體產生力量,並將其施加至社會各活動之上,在傳播過程中,他們的意
識形態被自然化為必須的、本質的、合法的、無法分割的(O'Sullivan et al., 1983,
p.183)。

一國國內的政治版圖轉移,也會連帶影響媒體對於國家的認同、對社會的觀
感,因此逐步調整媒體守門的標準。例如 Tichenor, Olien, Donohue &
Griswold(1986)針對七十八名明尼蘇達州編輯的調查發現,多元化及分歧性等民
主社會的觀念在 1960 年代以來愈來愈得到新聞編輯的強調,選擇稿件時則趨於
都市化及多元化社會結構的現象(轉引自 Shoemaker&Reese, 1991)。

因此,守門人對媒體樣貌以及新聞內容的影響極大,再加上社會環境與主
流意識形態無時無刻不在轉變,守門人的標準也依人事時地等因素而改變;新
聞媒體企圖以一種宣稱不變的中立客觀意理來取得閱聽人信任,然而實則限縮
了閱聽人的知識空間,保障了新聞媒體對詮釋權的壟斷;然而,如今這種中立
客觀的說詞已受到來自新聞媒體內部跟外界的挑戰,正處於風雨飄渺之中。

二、風雨飄渺中的「準專家系統」

現在普及的新聞實務來自於西方社會;更精確一點來說,是來自於幾家在
歷史上奠定了新聞典範的報社媒體,例如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在新
聞實務的歷史上,這些新聞媒體以及與他們相連的事件(像是水門案及五角大廈
報告書)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藉由制度化、大規模的新聞產製作業流程,
以及專業化的報導,逐漸在社會上建立起權威地位,成為事實的見證者與定義
者。因此,從這個「傳統」以降,正統新聞報導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告訴閱聽人「事
實」,而要如何蒐集、整理、傳遞這份「事實」,讓閱聽人能夠理解、吸收、進而思考,
就是新聞實務的一切。然而媒體的鏡射論已被打破,主流新聞媒體的權威更是日
漸受到質疑與挑戰,尤其是在許多報導出現錯誤、紕漏、偏頗、甚至造假之後,主
流媒體遲緩的反應和一味否認的態度往往更令閱聽人瞠目結舌,甚至不願再投
注信任。然而主流媒體長久以來霸佔社會資訊中介的角色,早已成為多數現代人
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資訊窗口,在社會結構中系統化而成為專家;然而主
流媒體在當代社會中的職能與位置是否還符合閱聽人對專家的期盼與需要?

Beck 在《風險社會與超越》一書中提出了風險社會的概念,他認為在工業社
會的快速分工發展之下,衍生了大量難以預測、影響深遠,卻又無法避免的風險。
人類社會和風險密不可分,風險更成為我們無所不在的伴侶,不論是政治、經濟、
社會、生態都離不開對風險的考量。在風險社會中,人們對「未來」的想像與畏懼,

25
而非「過去」,才是推動「現在」的主要力量,人因對「未來」產生恐懼,而影響到
「現在」的行動(Beck,2000)。因此,風險並非全然不可預知的重重暗幕,而是具
有若干不確定性的未來;為了降低不確定性,控制風險的範圍、影響,更為了盤
算風險過後的未來,人必須不停做出抉擇,然而每一個抉擇又將會回過頭來影
響未來的風險。Giddens(1991)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一書中,提出類似貝克的觀
點;他認為當一個人離開過去,離開傳統行為方式,本身將面對一個問題式的
未來社會,風險概念便變成為了核心概念。Luhmann(1993)亦認為現代社會系統
本身製造出來的危害,社會必須自己加以回應。

Beck(2000)認為現代社會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強調知識為本的同時也讓
人們對風險的產生機率產生恐懼,但他也認為所謂的專家並不一定就能讓人們
免於風險危機,並指出當專家同時在生產者、分析者與獲利益者的角色間徘徊時,
就不免產生內部風險與危機,因此當人們企圖去限制與控制風險時,卻反而擴
大了風險與危機。精準的科學引發的不確定性反而遽增,而透過理性生產的知識
可靠性也令人質疑,黃浩榮(2003)認為這種來自風險的複雜性反而成為了解構科
學權威的破壞力量;風險讓人們重新檢視成為定見的權利體系與信仰,不再置
身事外,從而透過別的路徑積極參與風險與知識建構。反省邏輯取代技術經濟邏
輯、風險理性取代科技與目的理性成為風險社會中的重要信念。

當人們越來越仰賴知識與專家建議作為行為依據的同時,專家的意見卻也
經常性出現不一致,即便是專家自己在其特定專精領域中,也同樣會遭遇到選
擇的問題,所以個人是否完全信任專家進而有所行動會存在著兩難問題。也就說
在現代社會中所仰賴的知識與專家系統本意在提昇控制與減少風險,而卻在科
技與知識急速發展的同時成為一種形塑風險社會的風險因子。在個人主義化的風
險社會中,專家知識無法持續提供個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安全感,造成專家系統
逐步失效,個人難以透過社會結構獲得充分可信的行動指引,生活中的不確定
性與焦慮陡升,反之自我認同漸漸崩解。從而整個社會在對風險評估的最終決定
上,專家與非專家是彼此平等的(孫治本,2001: 85)。

儘管在風險社會的論述中看不出大眾媒體與專家系統的直接關係,黃浩榮
(2003)認為,由於媒體是當代社會中資訊傳佈的重要載具,承載著專家系統產製
的大量知識,因此成為了一般公民獲得安全感與生活指引的主要來源;再者,
媒體也和專家系統一般,具有專業的運作規範來產製新聞產品,具有知識加工
者的角色;最後,媒體除了傳遞專家知識以外,也擔任公眾間論述的橋樑與公
民意見的代言人,讓社會理性(social rationality)與科學理性展開交流與對話,因
此,黃浩榮主張將大眾媒體視為「準專家系統」(quasi-expert system)。

黃浩榮認為新聞媒體事業作為準專家系統之知識特殊性比起醫療、法律、或

26
是建築等高度專業領域,顯得較為普通,但是新聞媒體卻具有橫跨各種領域的
必要,新聞從業人員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並且經過長期的訓練與磨練,
才能培養出新聞的敏銳度。儘管這種素養與敏銳度卻又遠不及社會中其他專家系
統具有嚴格的審核標準。

研究者認為新聞媒體具有能夠穿越時空限制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從兩方
面來看,第一,新聞本來的原始用意就是讓沒有親身參與事件發生的人也能夠
知道遠方所發生的事情,而拜新科技之賜,訊息傳播的範圍與容量越來越大,
傳送的速度也幾乎等同於即時,任何地方發生的事件都能藉由新聞媒介讓世界
上任何角落的接受者共同參與;多媒體的聲光影音更具有強大的再現震撼力,
例如在美國與伊拉克戰爭當中,隨行的戰地記者與攝影鏡頭就呈現給了全球觀
眾一次即時的「真實戰爭」。第二,主流新聞媒介的企業進入門檻和工作的複雜性
與日俱增,尤其是電視新聞業,已然形成了寡占市場,普通人無法對新聞業內
部的例行作業層次以上的層次做出具體影響,傳播者與受眾彼此之間的資訊和
權力高度不平等,但是民眾接受資訊的需求卻已然穩固,必須不斷接觸外來訊
息;所以一般民眾必須相信新聞媒體這種專家系統能正常運作,就算懷疑,也
往往無力可施。

因此歸納上述,研究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準專家系統」的地位來自於以下
四點:第一,新聞媒體內部高度分工,平常人難以得窺全貌;第二,新聞媒體
各層級之間所須知識大相逕庭,皆具有一定的專業特質;第三,新聞媒體長期
以來就以閱聽人的信任為重要資產,並且營造可信的形象;第四,閱聽人如不
相信新聞媒體,自己也無法得知遠方的確切資訊,在對環境的未知無法滿足之
下,閱聽人面臨的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

準專家系統—主流大眾媒體—也同樣面臨反身性的挑戰。當大眾媒體競逐商
業利益,僅以最低標準要求自己,動輒餵食偏頗、錯誤、乃至無中生有的新聞以
搪塞版面或時段時,或當重要的公眾議題被棄置一旁,而善於勾引眼球的聳動
刺激衝突成為報老闆或電視新聞編輯的首選時,媒體賴以維生的讀者或觀眾信
任反而遭到唾棄而蕩然無存,例如美國與歐洲商會於 2006 年 10 月聯合發佈的
「亞洲利益關係人報告」就指出,台灣民眾對公眾事務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是
亞太地區十個國家中最不相信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NGO)及媒體的國家,
僅有百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媒體報導具可信度。(中廣新聞,2006 年 10 月 24 日)

新聞報導品質的下降反而造成更多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閱聽人的生
活逐漸被喪失公信力的同質化媒體所環繞,所滲透(孫翠蘋,2005);然而閱聽人
並非僵化不變的一塊鐵板,而是不斷適應媒介景觀而重新自我定義的有機群體。
因應著對於結構中專家系統與準專家系統的信任感消逝,作為結構中行動者的

27
閱聽人,並不打算就此坐以待斃,而是如上述所說的:尋找新的信任對象,甚
至自力救濟,讓自己成為信任提供者,成為陌生他人的資訊管道。

因此,雖然新聞媒體亟欲重拾閱聽人的信任,恢復專家的角色,卻已經不
能再用過去的方式。部落格雖然被許多人認為是對主流新聞媒體的一大挑戰,但
同時在媒體的眼中,部落格也是轉機,因此如何與部落格圈結合,如何利用主
流媒體的現有豐沛資源在部落格看似陽春的表演舞台上吸引目光,博取信任,
已經成為主流媒體如今的大方向之一。

三、主流媒體向部落格轉

以部落格為主的各式參與式媒體近兩年來已經成為主流媒體的新寵,這些
隸屬在主流媒體之下的部落格嘗試以種不同的方式接觸讀者,也獲得不同的迴
響,部落客與主流媒體都開始對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極富興趣,相關議題常常
成為部落格圈內和主流媒體報導中的重要討論議題,但探討部落格與主流媒體
彼此之間關係的學術研究卻還在起步階段,相關文獻並不豐富,許多有關的精
闢論述多在部落格上發生,但未能加以學術性統整;然而近來,傳播學界已經
漸漸將焦點投注在部落格之上,開始探討部落格與主流媒體之間的諸多面向,
例如 Halavais(2002)、Papacharissi, Zizi (2003)、Herring(2004)、Johnson 與 Kaye(2004)、Ó
Baoill(2004)、Gallo(2004)、Wall(2004)、Morozov (2005)、Meraz(2005)、Murley and
Smith(2005)、Rutigliano (2005)、Trammell 與 Britton (2005)等人的研究都或多或少觸
及到部落格與主流媒體之間的關係,但並非主要著力點。國內的相關研究數量就
更少了,僅寥寥數篇碩士及研討會論文與部落格相關。其中絕大部分為部落格使
用者的行為與動機調查研究,例如林佳靜(2005)、周立軒(2004)、權自強(2004);劉
基欽(2004)則從部落格功能、介面、使用模式,探討部落格的信任;產業面研究有
周恆甫(2004)以「交通大學無名小站」為例,對 Blog 發展與應用之初探研究。施力
群(2004)、劉江釗(2004)則分別從「自我觀望」與「表演」的質性思考角度另闢蹊徑,
然而也僅從個人角度著眼,並未將部落格與新聞媒體做出扣連。

杜念魯(2005)針對部落格對報業從業人員行為影響進行的初探性研究是目前
唯一的相關研究。該研究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與 10 位在報業工作且有使用部
落格習慣的從業人員進行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報業從業人員對部落格方面的概
念仍受限於一般對網路媒體的刻板認知,所以多數受訪者未將部落格視為正式
或具有效力的傳播管道,也未將部落格視為報業媒體的競爭對手,最多將其視
為一個新的新聞傳遞管道,因此,受訪者也就不認為部落格對報業從業人員在
工作方面會產生什麼影響。而杜念魯同時也在訪談的過程中,發現受訪者彰顯自
身的「專業訓練」、「可信度」、「權威」及「不可取代性」的意圖。

28
國外最早開始對於主流媒體部落格開始進行專門研究的是 Metheson
(2004),他研究英國衛報最早成立的部落格,認為新聞的形式隱含了記者如何看
待自己、這份工作、以及新聞業在社會上的定位,而新聞媒體所宣稱的,圍繞在
新聞實踐每一個環節的「權威性」,都來自於記者以及閱聽人對新聞語言所承載
的權威性之認同。若是貿然背離這些新聞慣例,閱聽人透過新聞去「追尋真實」的
目標性將被摧毀,新聞論域的合法立足點(ligitimacy)也將陷入危機;對媒體而言,
換另一種方式(部落格)來呈現新聞的風險比想像中來的大。

Wall(2004)認為主流媒體已經開始透過利用部落格,想重拾新聞的權威。
Singer(2005)後續針對了 20 個由主流媒體設立,談論政治相關議題的記者部落格
實際進行了內容分析,試圖了解主流媒體記者使用部落格的行為是否影響了長
久以來的新聞型態與運作,包括不偏不倚、透明性、與守門人的角色。他發現,儘
管這些討論公共事務與政治的主流媒體部落格都傾向於在文章裡加入個人評論
與意見,但是依然想維持主流媒體作為資訊守門人的地位,即使他們正在使用
如此高度互動與共同參與式的媒體管道。Singer 也發現,這些記者部落客也常常
在文章中添加超鏈結(hyperlink),但是絕大部分都導向其他的主流媒體網站。因
此他認為這些剛入部落格大門的記者希望把部落格「正常化」,並整合成為傳統
新聞慣例與實踐的一環。

關於部落格與新聞,Johnson 與 Kaye(2004)則透過對 3747 名部落客進行的問


卷調查得知,相較於傳統大眾媒體與其他網路消息,部落客更信任他們自己從
部落格上得到的資訊,他們相信該部落客不會在文章裡隱瞞自己的偏頗,並認
為從部落格得到的資訊往往更有深度、思考層次更為豐富。Gallo(2004)認為以新聞
傳佈為主要目的的部落格,創造了一種即時的虛擬反饋迴路,瓦解了傳統新聞
產製與傳佈循環過程中的滯時性。此外,部落格更引進了一種新型態的混雜式新
聞實務(hybridization journalism),將傳統的新聞室內部業務,以及來自於個人或
團體的去中心化多方情報接合在一起,並透過網際網路傳佈到世界各個角落。

Robinson(2006)的研究針對美國主流新聞媒體記者的部落格進行質性文本分
析,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他發現這些記者部落格(J-blogs)的確在某些層次上改
變了傳統的新聞意理與新聞寫作規範,將新聞實務帶進後現代的領域之中。儘管
主流新聞媒體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重新取得發言的權威,因此即使記者們在部
落格上寫作也常常綁手綁腳;而當他們跨出傳統新聞實務的限制,成為了偏離
新聞規範的「現行犯」之後,他們便會藉著操控事實或是呈現多重事實來為自己
的行為尋求正當的理由。

Robinson(2006)分析了 130 個列名在 Cyberjournalist.net 上的「專業記者部落格」,


這些記者都在主流媒體的網站開設的部落格下進行寫作。根據觀察,她將記者部

29
落格分成以下七類:記者採訪過程的筆記本或採訪花絮、網路上的專欄或評論、
由編輯負責的問與答空間、讀者的論壇、記者對其採訪路線與心路歷程的吐露、為
了增進銷量的新聞重點摘要整理、或是記者不願在正式新聞報導上留下紀錄而專
門成立的八卦謠言部落格。Robinson 引用 Kovach and Rosenstiel(2001)的標準(規範
性)新聞媒體概念來檢視這 130 個部落格的文章,並將足以作為代表的記者部落
格表現提出來當作案例,看這些習於主流媒體慣例的記者編輯們如何改變新聞
學的定義與因應新聞學定義的改變。例如她發現記者在部落格中文章常常會與自
己在新聞版面上所寫的新聞或專欄評論互相呼應與鍊結,但在部落格上,記者
可以不受版面限制地添加其他資料來源與相關外部鍊結,或是讀者迴響,以表
現出多元事實觀,而非傳統新聞實務的唯一事實觀,即使這些外部部落格或文
章的可信度和真實性都還有待商榷,寫作方式與內容也都不符合傳統新聞意理
的要求。

記者部落格也往往將記者本應具備的「獨立」性格給放棄。Robinson 以 Seattle
Post Intelligence 記者 Lyke 的部落格為例;在 Lyke 跟隨美軍前往波灣戰爭採訪時,
她在部落格的文章裡每每使用第一人稱或是「我們」(Lyke 與美軍弟兄)等詞彙,
並加入許多個人意見與感想,甚至不再以記者而是以美軍的角度去看這場戰爭
行動。而讀者的迴響也是這些記者部落格組成的重要因素,透過開放讀者迴響,
這些媒體再次強調自己對人民與民主的效忠,而這些讀者迴響也或多或少改變
了其他讀者對於新聞事件的看法,扭轉了原本報導的框架。另外,部落格逆時序
與持續更新的性質也讓過去以倒金字塔為尊的新聞報導格式不再受寵,同時也
破除了過往新聞報導的完整包裝,讓讀者可以即時地接收最新訊息、記者也無法
透過敘述與刻意編排去控制新聞走向。許多記者更會將未經過編輯刪減的報導放
上個人的部落格,或是特地為了部落格形式而重新潤稿或是添加鍊結,並與讀
者進行互動,因此新聞不再是斷裂單一的固體,而是連結成為具有無限發展潛
力的生命體。

儘管如此,透過文本分析,Robinson 還是認為許多記者部落客對於跳脫傳
統與後現代新聞實務的界線依舊懷有顧慮。記者部落客更常常在部落格上捍衛自
己的工作,儘管他們在部落格上的寫作這件事正反過頭來逐漸改變他們工作的
原始面貌。

除了部落格之外,其實同樣具有部落格特質的「個人新聞台」與電子報也曾
在台灣獨領風騷。蔡珮(2004)以後現代的角度探討明日報-PCHome「個人新聞台」
的新聞書寫如何顛覆傳統新聞概念的定義,她認為「個人新聞台」的「新聞」書寫
呈現了後現代的多元樣貌,「新聞」回歸為人與人交換消息、私人互動的媒介;新
聞與創作之間的界線也變得模糊。陳湘嵐(2004)以《南方電子報》為例,研究網際
網路作為替代性媒介如何成為社會運動的溫床,她認為南方電子報有著比傳統

30
媒體更為彈性的組織與運作模式,顛覆了過往消息來源的壟斷機制,呈現了多
元內容,南方追求公共領域的公開性、透明性等價值,更讓社會運動的火花得以
在網路中繼續燃燒,花費的金錢遠比過去來得少,效益卻能大幅擴張。

部落格在主流媒體使用下呈現了少數幾種特定的面貌,但是部落客應用部
落格的方式卻無可勝數。部落格放大了網路媒體的特性,同時將個人領域與公共
空間結合在一起,並且鼓勵線上互動與線下世界結合,因此,如果主流媒體要
善用部落格,需要先瞭解部落格本身的媒體特質與部落客是如何一點一滴地透
過不斷對話塑造出部落客的寫作意理。

31
第二節 你認為部落格是什麼

Blog 一詞最早由 weblog 衍生而來,所謂的 weblog 是指網頁伺服器上紀錄的


技術性記載,像是由其他電腦 IP 發出的要求和時間或是錯誤訊息,除了專家以
外,對一般人來說並無法直接理解。雖然有人將網路教父 Tim Berners-Lee 於 1991
作的第一個網站視為最早的部落格,但目前的部落格形式實際出現於 1996 年,
直到 1997 年,Weblog 這個詞彙才首次被 Jorn Barger 用來稱呼這種新的溝通型態,
指稱一種用網頁 (web) 來呈現的個人日誌 (log) 。

到了 1999 年四、五月間,Peter Merholz 開始把 Weblog 唸成 We Blog ;從此


Blog 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新的動詞。根據 Blogger.com 創辦人之一的 Meg
Hourihan 在〈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一文裡的說法, Blog 這個動詞指的
乃是按照各自的規則來整理資訊。當某個人在 Blog 的時候,並不是(或不單純
祇是)生產被人們稱之為「 Blog 」的一篇篇文章;實際上,她是在實踐個人的信
念,以她所認同且認可的規則,將她的感官所接受到的種種資訊,整理後加以
出版,成為其他讀者所能夠閱讀的文本。

此後,部落格這種線上活動成長突飛猛進,原因主要是因為第一個免費的
部落格軟體--Pitas 的出現,以及主流媒體對於部落格這種具草根性的另類媒介
的宣傳,尤其是在美國 911 事件和第二次美伊戰爭之後,藉由部落格發布的網
路新聞往往引起主流媒體的追隨。另外,由於部落格軟體使用越來越容易,部落
格也越來越多,增加的越來越快;Blogger.com 就宣稱只需要短短的三個步驟就
可以完成自己的部落格。(鄭國威,2005)

部落格作為一種網路媒介形式,與其他許多網路傳播方式共享網路的特性,
但部落格也有其特別顯著之性質。從歷史脈絡、媒介形式、使用者心態、以及社會
期待等角度切入,研究者認為部落格已在使用者的不斷創新與加入之下,演化
出不同於其他網路傳播形式的特殊性格,以下列舉四點,並從中發掘部落格形
式與主流媒體的不同之處,而這種沒體型是又為主流媒體與閱聽人帶來哪些啟
發。

一、超人際的自我呈現

部落格是一種進入門檻低的線上發行工具,讓個人的意見可以公開於大眾
面前。部落格也被認為是一種個人表達的方式,提供了一個「私人的,受保護的
空間」,部落格的作者可以藉此與其他人溝通,同時保有控制權(Gumbrecht,

32
2004)。然而,讓部落格與眾不同的不是發表的內容,而是作者的個性,部落格
漸漸地成為了作者的線上身份。

絕大部分的部落格都不屬於傳統的、欠缺個人色彩的公司網站或新聞來源網
站,而是由個別部落客編寫管理,是一種未經編輯(unedited)的個人發言
(Winer, 2003)。一般而言,部落格被用來作為作者想法和心情的敘述(Walker, 2003;
Herring, Scheidt, Bonus, & Wright, 2004),讓個性與價值觀浮現於文字之上。即使部
落格裡只搜集了一大堆的超鏈結或短語,也一樣呈現出作者的某些特質。在部落
格上,作者挑選出的網路鏈結和對文章的評論,正代表作者將個人的喜好以及
在意的事情公開記錄於網路上。

Walther(1996)在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一文中提出
了超人際(hyperpersonal)溝通的概念,意指「電腦中介傳播所提供的互動經驗比面
對面(face to face)溝通所能提供的更讓人渴求。」(Walther, 1996),也就是說,人們
在社會中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維持自我形象並吸引其他人注意,獲得其他人
的欣賞(Bell&Daly, 1984, 轉引自 Walther 1996)。這種發展最佳印象的能力和選擇
性在電腦中介傳播的環境中獲得提升。Walther 提出了兩個電腦中介傳播的特徵
—減少的傳播線索(reduced cues)與非同步性傳播(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的機
會,正是這兩個特徵網路使用者能夠更有效率及效益地「選擇性自我呈現」
(selective self-presentation),而部落格的設計更讓部落客能簡單地在個人空間
裡添加各類元素,加強或減弱某些呈現出來的性格,讓超人際溝通顯得更為普
遍;而也因為了解了部落格的易用性與高操控性,才促使了越來越多的網路使
用者加入部落客的行列。

中國的評論家羅皓菱(2004)認為博客(部落格)的出現是網路使用者們對於網
路論壇及個人網頁不滿的反動。而相較於 BBS 或 網路論壇,他認為部落客在自
己建築的部落格中具有更高的控制權,也不需要和經營個人網頁一樣費太多心
力在複雜的網頁設計語法和效果之上,因此部落格算是最適合讓個人展現最佳
化自我的舞台。部落客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可以自由選擇僅簡單呈現文字,或是輕
易嵌入圖片、音樂、或是短片,端看文章的內容以及部客設定的 網頁風格而定。
由於省去了面對面互動時,個人必須投注在注意肢體動作及週遭環境的高度集
中力,部落客可以更為專注於訊息設計上:除了文章本身之外,還包括 了文章
彙整的方式,部落格上各區域排列的位置,圖片、音樂、影片的安插及選擇,加
入文章中引用的超鏈結及與其他部落格的鏈結等等。

在減少線索的前提之下,部落客們積極的提供資訊以打造部落格中的自我,
藉著這個最佳化的形象與瀏覽者溝通,不論是直接或間接。一般而言,部落格中
的資訊和表達遠比外表、性別、種族、喜好重要,但這並不表示以上的這些和其他

33
特徵均不明顯,Walther(1996)就認為這些特徵還是可以「透過表現(而非外表)被
透露出來」(p20)。Wynn & Katz(1997)的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個人網頁創作者皆整
裝待發、以多向度的真實面目示人,在個人網頁中所呈現的非但不是如後現代理
論中所說的破碎、分裂的自我,而是盡可能地整合有關自我的資訊及面向。這在
部落格當中更為顯著,或許,網路上的部落格才是部落客們從零碎的線下生活
中蒐集而來的集合體,這可以從部落格常見的文章分類彙整方式看出來。在此同
時,部落客由於考慮到部落格公開的性質,也會做出不同程度的調整,例如文
章內容的私密程度和嚴謹程度,可以說部落客們是面對一群想像觀眾努力表演
的表演者。

另外,非同步性也使得部落客在發表、編輯、迴響、設計 版面等訊息設計工
作上擁有更充裕的思考時間。這對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在現
實世界中,人們往往受到面對面溝通時無法避免的倉促而出錯,不 論是言語上
或肢體上,而部落格上的人際交往由於不受時間限制,彼此可以有更多時間考
慮一言一語,溝通時的壓力也隨之減少。非同步的互動比在同步的談話中,能更
深刻地、注意地和慎重審議地計劃、仔細考慮、及編輯自己的論述(Hiemstra,1982,
轉引自 Walther, 1996))。Lois Ann Scheidt(2004)認為部落格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可
以將個人的敘述(personal narrative)加上表演的特性,像是藉由使用顏色和圖
像來佈置舞台,並且藉由迴響、文章發表、或是在部落格之外的傳播管道,例如
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來與觀眾互動。這些管道受作者控制,同時也受限於作者
的技術能力。儘管這些性質也能在個人網頁上發現,部落格時常更新的特性提供
了更高程度的表演和互動性。

在觀看部落客細心佈置的部落格時,讀者常常對於部落格有不一樣的觀感,
而這觀感就會成為對部落客本身的感覺。Lea & Spears(1992)認為,在網路上因為
對互動對方資訊的欠缺,反而容易造成「過度推論」現象(轉引自 Walther, 1996)。
在網路上我們很容易以很少的線索來假設線索的提供者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
樣的興趣,甚至人際關係如何。這些推論會反過頭來影響自己對這個人的喜好。
再加上部落格提供了各種方便的聯絡機制,因此部落客與部落客,部落客與讀
者,或是觀看同部落客的讀者間很容易產生「同伴」的情愫,成為「部落」的一員,
甚至結成社群。

Nardi 等人的研究(Nardi, Schiano, Gumbrecht, 2004; Herring, Scheidt, et al., 2004


Viégas, F. B., 2005)則發現,大多數的部落格都包含了部落客的個人資訊,而部
落客也對此不以為意,願意為自己發表在部落格上的言論擔保,並且接受任何
人對文章進行意見及立場的檢測與比對,這種開放的態度其實與部落格可供部
落客高度個人化與調整表現方式的特點有關。

34
然而。在主流媒體的單向傳播模式裡,掌握最終呈現的人僅為少數幾名「守
門人」,讀者或觀眾都只是被再現、被報導的客體,多半被用以「佐證」新聞媒體
預設的立場或是為某些刻板印象背書;儘管許多的新聞網站早已強調個人化,
讀者可以調整版面配置,訂閱想看的新聞類別,甚至追蹤特定關鍵字,打造屬
於自己的新聞,但是閱聽人終究只能獲得接收的自由,而非創造與分享的自由。

二、互動性

自有部落格研究開始,部落格的互動程度就一直是部落格研究社群爭辯不
休的議題(e.g. Herring et al., 2005) 。有研究認為部落格的互動性很低,連結到其
他部落格的超鏈結也很少(Herring et al., 2004)。也有人指出部落格逐漸出會話的
實踐(conversational practices)正在逐步發展中(e.g. Efimova & de Moor, 2005),
社群形成效應也顯現在部落格之中(e.g. Merelo-Geurvos, Prieto, Rateb, & Tricas,
2004, 轉引自 Efimova L, Hendrick S. 2005)。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證明了在部落格中
逐步地在形成了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證據包括了部落客自己對於部落格產生的社
會效應之談論(e.g. Mehta, 2004)、針對特定部落格社群文化的研究(e.g. knitting
community in Wei, 2004, or goth community in Hodkinson, 2004)、還有對於部落格
超鏈結的統計分析(轉引自 Efimova L, Hendrick S. 2005)。這些證據,在在都指出,
在部落格空間(blogsphere)中,社群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共同的興趣和話題
讓部落客們「連」在一起。

與其它的線上社群(像是 BBS 論壇或聊天室)相較起來,部落格社群的形


成來自於部落格與作者之間的聯繫,而非由於共用一個網路空間。Efimova &
Hendrick (2005)認為,在一方面來說,部落格社群的出現是很詭異的,因為部
落格理應是非常高度個人化的空間;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人類本來就是群
居的動物,就像在城市裡有自己的家和公共空間一樣,個人私有空間與社群空
間理當共存。就如同居住在城市裡一樣,部落格空間的人口分佈並不平均,也不
整齊。在有的鄰里中,交流著許多的社會活動和溝通行為,有的鄰里卻只不過像
是將房子隨便聚集一塊,居民之間毫無共通點,也沒有任何互動。有的部落格社
群空間具有明顯的範圍和邊界,但是大體來說,要界定出社群的範圍非常困難,
尤其是對於非社群成員的人而言。

對部落格玩家來說,他們也認為部落格是社會互動性高並且有社群特性的。
除了部落格會連結到其他部落格以外(Cavanaugh, 2002 轉引自 Herring et al,
2004),有些部落格也開啟迴響功能,讓讀者可以就個別文章發表評論,讓部落
格具有對話的功能(Blood, 2002a, 轉引自 Herring et al, 2004)。Blood 稱社會互動性
在日記式的部落格當中最為顯著。日記部落格的焦點在於生活書寫(Mcneill,

35
2003)。但與傳統日記不同的是,日記部落格不是只留給作者私人觀看的,也不
是作者個人獨立完成的,而是藉由部落格公開的性質,與觀眾共同完成的。

Anderson(1996)認為作者在產製文本的過程當中就已經隱含了觀眾的存在,
而 Bloom(1996)的看法是日記的作者在寫日記的時候,都有觀眾在心裡—孩子或
伴侶—以及一般的陌生人。Langellierc 和 Peterson(2004)將回饋(feedback)定義
為在表演中,表演者與觀眾共同互相定位彼此所在的一種行為;他們認為表演
者會依照觀眾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表演,就如同打靶時藉由觀察上一發命中的
位置來調整下一發的準頭。對部落格來說,作者可以在正式表演前先以其他方式,
如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先「預演」,以此來判斷表演需不需要修改,也可以在發
表文章之後,視觀眾的迴響及引用來調整之後的文章。另外,作者也可以直接修
改原本的文章中的所有元素,包括圖片、文字、引用等。

許多作者或部落客認為迴響、引用、與超鏈結這些行為在本質上是在進行互
動的對話。Marlow(2004)提出「雖然部落格基本上是一種對於個人出版的創新型
式,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新的網路社會互動模型:一個大量分散,卻又完全連
結的對話,包含了所有想像的到的話題及喜好。」Blood(2002)說的更明白:
「如果你在引用原始文章時沒有和它作鏈結—特別是那些與你立場不同的—無論
你的網站長什麼樣子、更新有多頻繁,你都不是在經營部落格。」(轉引自 Herring
et al, 2004)

以開放的部落格為基地,以部落客所能利用的 Web 2.0 互動工具越來越多,


像是留言板、行事曆、繪圖板、部落格寵物...等,都讓部落格寫作添增了許多樂趣
跟實用性,更重要的是,部落客不需要熟悉複雜的網頁技巧,樂於分享與創造
才是善用這些工具的基礎,雙向甚至多向的對話在部落格上稀鬆平常。然而主流
媒體則往往受限於媒體本身的特質跟新聞意理,報導多半以封閉式包裹型態投
遞給閱聽人,儘管媒體提供閱聽人以投書或要求更正的方式行使回應權,閱聽
人也只能在主流媒體願意接受的前提下,用主流媒體規範過後的方式表達個人
觀感與批評,可說是處處受限,已無法滿足部落客要求的開放性。

三、開放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的概念來源有許多種說法,不過一般公認 Vannevar Bush


於 1945 年所寫的〈As We May Think〉一文直接影響了後來多位逐步建立超文本
與超媒體(hypermedia)系統的學者與發明家。hyper 與 text 的結合意謂著其打破了
傳統媒體的線性閱讀與時段、版面限制,文本應該配合人類思考的跳躍性,而非
限制。

36
超文本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超鍊結(hyperlink),Bolter(1991;轉引自方念萱,
1999)認為超文本中的鏈結執行了詮釋的動作,帶領讀者從一個符號進入它的含
義中;超文本是一場符號的遊戲,做為讀者的我們遵循著這些鏈結,依著既定
的詮釋之道在網際網路的空間中遊走穿梭。另外 Burbules(1998;轉引自方念萱,
1999) 也建議要多注意鏈結的置放與使用,因為這些意味著超文本設計者潛藏的
預設或價值觀。

能夠閱讀超文本的網路瀏覽器與簡單的人機介面只是發揮超文本潛能的第
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任何人都擁有撰寫超文本的能力與上傳至網路空間的權
利。部落格回應了這些需求,它的高回應能力和低進入門檻讓更多人更有能力自
己訂定遊戲規則,創造或挪用符號作為遊戲的籌碼。這種語藝上的動線所發揮的
意涵值得進一步探討,尤其是部落格的社群意涵、部落客的自我身分認定、以及
部落格對部落客的意義都可以從超鏈結的細節(例如鏈結出去的網站多寡和種
類等)中發現端倪。

部落格的更新頻率應該要十分頻繁:根據 Blood,「大部分的部落客都強調
要每天都要給讀者一些新奇的。(p.9)」另外,典型的部落格很強調與其他網站或
部落格之間的連結,而部落客會對這些其他的網站或部落格發表評論或感想。這
種類型的部落格被稱為 filter(過濾器),特色是部落客會「先逛」(pre-surf)過
網站或部落格裡面的內容,然後以超鏈結的方式導引自己的讀者選擇接下來的
文本,而其他讀者或部落客又可以自由加入這個空間,繼續延伸下去。

部落格的超文本(hypertext)使得互動的空間不受限於個別部落格空間當
中。李依倩(1998)認為超文本事實上只是讀者在電腦系統的嚴密控制之下所構築
出的一種意義網路,事實上互動性並不完全;此一說法對部落格來說不能完全
成立,因為部落格之後有著一個真正的「人」。部落格的眾多機制提供了更高互動
的可能;在部落格系統中,要在文章內容附上超鏈結(hyperlink)十分容易,也因
此文本的閱讀走向呈現高度的跳躍。若是讀者對文章有感想或意見,大多可以藉
由迴響、留言板或在自己的部落格引用種種方式發抒,同時又可以在自己的文章
加入其他超鏈結,提供部落格主人和其他所有該部落格的瀏覽者、自己部落格的
瀏覽者更多另外的文本開拓方向。可以說,文本的鏈結方向無可計數,而且不斷
增加,因為網路上的部落客和瀏覽者和他們的創意也會一直浮現,意義也持續
建構中。

部落格對於傳統新聞實務的影響,最為顯著的是在於,藉由創造一條即時
的虛擬反饋迴路,部落格能把介在新聞記者及公眾之間盤據已久的障礙移除,
同時讓媒介應負的公器與社會責任受到更多人的監督。部落格的確能實際去影響

37
現存的主流媒介組織,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即刻地挑戰新聞媒體與評論意見
的地位及正當性。不少人把部落格形容為 DIY 新聞學,任何稍有知識的業餘權
威,只要能連上網際網路,加上一點點技術知識,都可以進入網路空間裡,向
所有的公眾發聲,成為眾聲喧嘩的一份子。

然而光是擁有部落客的頭銜,並不代表就能夠挑戰主流媒體,這種直接論
斷並不存在。部落格的超文本讓部落客在寫作時更能輕易引用其他網路上的資訊,
不管是文字、影音、網站,因此若要透過部落格寫作取信於陌生他人,部落客需
要與主流媒體的權威式說服不同的寫作倫理,轉而以開放、透明的態度接受眾人
的檢驗。

四、部落格倫理:透明性

與主流媒體不同,部落格具有高度個人化的特質,因此部落客也更需要替
自己的言論負責;部落格的高度互動性讓部落客隨時需要接受來自各方的讀者
檢驗,沒有停歇,而部落格又同時具有超文本此一基礎特質,讓部落客能夠輕
易引用、舉證、以及添加鍊結回消息來源,在這多重的部落格特性與主要推手相
互結合之下,部落格圈因而演化出屬於部落客的倫理--「透明性」。

事實上,現在的部落格已經開始擴張與延展傳統新聞產製的實踐樣貌,讓
媒體報導與新聞傳佈等新聞傳統例行事務獲得了漸進式改變的可能,儘管也非
徹頭徹尾的全然改觀。以新聞傳佈為主要目的的部落格,創造了一種即時的虛擬
反饋迴路,瓦解了傳統新聞產製與傳佈循環過程中的滯時性。此外,部落格更引
進了一種新型態的混雜式新聞學(hybridization journalism),將傳統的新聞室內部
業務,以及來自於個人或團體的去中心化多方情報接合在一起,並透過網際網
路傳佈到世界各個角落。這樣看來,部落格帶來的「革命」其實更像是一種緩慢的
滲透,而非一瞬間的全盤推翻。

Dan Gillmor 在〈部落客應有的寫作道德〉(What ethics should bloggers have?)


一文中開門見山地說:「並非所有部落客都報導新聞,大部分都不這麼作,但是
一旦他們這麼作,他們就得要有寫作道德」,Gillmor 認為這些寫作道德包括了:

1. 完整(Thoroughness)--完整地陳述想要傳達的訊息。

2. 正確(Accuracy)—依據事實,不加油添醋,邀請讀者幫你將報導補完、當
發現錯誤時,即刻改正。

38
3. 公平(Fairness)—傾聽各種聲音,在報導中放進多元觀點,但是不要寫虛
偽的平衡報導;同時,要達到公平也要給予其他人回應與糾正的機會,不論你
贊不贊同他的意見,更重要的是慎查自己寫作的驅力,永遠用開放的態度去聆
聽不同的意見,從反駁者的身上學到的一向更多。

4. 透明(Transparency)—處理自身相關的議題時要明白揭露自己與該議題的
相關性、所持的信念、以及所佔的位置。並非每個公民記者都得無止境地公開私密,
而是要公民記者對於自己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預設條件多加警覺;另外,寫作
時儘可能鏈結回原始資料,讓其他人能夠輕易地檢驗。

5. 獨立(Independence)—要去除商業與政府力量的把持,而在網路上一開
始要展現獨立性可能比較簡單,但並不代表部落客能夠一直不被其他因素所干
擾。

Gillmor 認為「聆聽對話」仍是學習這些部落客公民記者寫作倫理的最佳與唯
一方法。儘管對主流媒體來說,完整、正確、公平、獨立等特質也都是其專業新聞
意理中的重要概念,但與主流新聞專業意理不同的是,Gillmor 提出的數點特別
強調其他讀者或部落客具有補充與參與報導的能力,新聞並非僵硬的固體,而
是在網路上不斷循環、流動的開放超文本。主流新聞意理徒具概念,卻欠缺或是
不願意接受來自於讀者的檢驗,不願意公開消息來源、更正錯誤消息、甚至不願
回應;相較之下,對透明性的要求,才是實踐其他幾項標準的基礎,也唯有透
明才能讓幾項標準不再是空話。

Ourmedia 的創辦人 Lasica(1998) 早在部落格剛為人所知的時候就建議記者


部落客應該要遵循新的新聞學概念,「透明性」:「在這個資訊充斥的時代,消費
者需要知道新聞報導的來源為何,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判斷這則報導的可信度。消
息從何而來可能與消息的內容一樣重要。」而在 2003 年的文章裡,Lasica 再次重
申此一觀念:「當新聞變成一個過程而不再是靜止的產品時,閱聽人也拋棄了他
們傳統的被動新聞消費者角色,而變成擁有權力去決定最終結果的責任承擔者,
部落格就提供了推廣這種互動的方式之一」(2003:72)。例如從 Viégas(2005)的研究
調查當中就發現,大多數的部落客時常在寫作中發表個人資訊,而即使比例不
少的部落客曾經因為寫作而惹上麻煩,絕大部分的部落客並不認為讓文章留存
在網路上會有甚麼問題,並且都願意為自己的文章內容負責。Robinson(2006)同
意 Lasica 的意見,同時也認為部落格對新聞實務的挑戰就在於部落格帶來不同
的新聞框架,或是去除了任何框架,讀者將在原始資料來源、記者報導、個人詮
釋、還有其他讀者的詮釋之間找到平衡;而後現代的新聞實務已經埋藏在部落格
的型態之中,即將慢慢地改變主流媒體的樣貌。

39
部落格的寫手能在第一時間對新聞事件、文章、或評論做出回應,迅速地行
動以爭奪文本意義的詮釋地位,同時對新聞內容及其作者(記者)提出真實性及
誠信的質疑。網路傳播作為一種多對多(many-to-many)的媒介模型,能讓任何文
章、鏈結、和評論都發佈在部落格上,藉此告知廣大的,互相連結的公眾,讓他
們帶著自己的疑問來檢視這些文本的內容,即刻回應,並輔以相關的佐證及鏈
結,或是也可能相反的,用更多相衝突的資料及批判來駁斥記者或新聞所宣稱
的「事實」。新聞媒體(尤其是印刷媒體)提供的「讀者投書」機制的功能已經被這種
新的即時虛擬反饋迴路所超越,部落格這種無歧視的本質(還是有僅限於個人或
朋友才能觀賞的網站),讓回應者能越過編輯部的中介步驟,直接發表批評。而
部落格也讓回應者能接收其他人的反饋與批評,讓每篇文章,每個論點都能受
到眾人的檢驗及調查,帶領新聞學朝向更開放、更透明的對話形式。

部落格具有的媒體特質讓新聞產製傳播的過程產生改變,但真正改變新聞
本身的是利用部落格寫作的部落客,他們掌握了平民化的網路媒體,也掌握了
對於新聞的詮釋權,進化為新型態的閱聽人。

40
第三節 閱聽人 2.0

上述的討論中提到了主流媒體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同步下降,部落格等網
路新媒體在近幾年內突然竄起,不但連帶引發 Web 2.0 風潮,更讓許多主流媒
體趨之若騖;然而真正在背後推動此一現象的不是別人,正是你和我,以及所
有在網路上曾經貢獻過內容、參與過討論的人們—過去相對於大眾媒體,你我被
稱為受眾或是閱聽人,然而在我即媒體的時代中,閱聽人也不再只是閱聽人。

聽人在過去的傳播研究中有著許多不同的想像,像是子彈的標靶、被注射的
皮膚、意見領袖、關鍵多數。有時候閱聽人是媒體放在收視率天秤上,論斤論兩打
包販售給廣告主的商品,有時候閱聽人被認為具有高度主動選擇能力的理性。然
而,隨著大眾媒體主體的消失,過往的想像需要重新調整,而閱聽人的典範也
需要重新打造。閱聽人 2.0,便是這個新典範的面貌。以下,研究者將從閱聽人研
究的流變找出閱聽人的新理論典範,並且從這個典範出發,觀察已經逐漸成型
的閱聽人 2.0 現象正在用什麼方式改變傳統、開疆拓土,包括開源碼社群、駭客倫
理、公民新聞實踐。

一、閱聽人的新典範

閱聽人新典範並非研究者獨創,近十多年來,閱聽人研究已漸漸從過去流
行的被動角色變為主動的新聞資訊處理者(張文強,1997;Ang, 1990; Biocca,
1988),閱聽人又是「如何閱讀」新聞也成為傳播研究的新標的(Liebes & Katz,
1990; Livingstone, 1990a, 1990b),而就閱聽人主動性的觀點來看,「使用與滿足」
和「接收分析」研究重新讓閱聽人在傳播過程中現身,前者從閱聽人的主動媒介
選擇與使用著眼,後者從社會互動的角度證明讀者不是被動的。

借用 Kuhn 的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典範轉移概念,Abercrombie 及


Longhurst(1998)在其著作 Audience 一書中認為在傳播學研究中,閱聽眾研究
有三大典範,分別是行為典範(behavioral paradigm,BP)、抗拒典範
(incorporation/ resistance paradigm,IRP)及 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提出的景觀/
表演典範(spectacle/ performance paradigm,SPP)(見表 2)。兩位學者所提出的新
閱聽人研究典範—SPP 公開展示與表演典範—強調大眾媒介在當代社會中的飽
和與無所不在,滲透進了現代社會中的每個生活縫隙,因此閱聽人的概念也從
最早的簡單閱聽人(simple audience)、大眾閱聽人(mass audience),「擴充」為擴散的
閱聽人(diffused audience)。

41
表二 閱聽眾研究的三個典範
項目/典範 行為研究(BP) 抗拒典範(IRP) 景觀/表演典範(SPP)
觀眾 社會脈絡的 社會結構分類的群 藉由景觀與自戀的社會建構
個體 體 與再建構
媒介 刺激(訊息) 文本 媒介基幹
社會結果 功能/反功能 意識形態的抗拒 每日生活的認同形構與再形

宣傳、影響
使用或效果
研究取向 效果研究 譯碼與解碼

使用與滿足 迷的研究
年代 50’s~60’s 80’s~90’S 90’S~
研究核心概念 暴露 權力 認同

資料來源:Abercrombie and Longhurst(1998), p.37 及研究者綜合整理。

相較之下,SPP 典範中的閱聽人概念和其他典範底下的閱聽人概念 (如行為


典範重視的動機與需求,合作抗拒典範強調的意識形態與二元對立) 在看待閱聽
人與媒介的基本角度上有明顯的差異。擴散閱聽人打破了過去以傳播媒介為劃分
的閱聽人類型學,強調當代社會中,大量的媒介滲透至生活的每個隙縫,人們
無時無刻不是閱聽人,將所有人事物看成是景觀(spectacle),無時無刻不以自我
為中心在進行表演(performance),擴散閱聽人總是處於接收資訊與生產資訊的狀
態下,儘管 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在演述擴散閱聽人的時候並未提及網際網
路,但是在 Web 2.0 的網路上,閱聽人 2.0 現象與擴散閱聽人典範卻擁有不少雷
同之處。

擴散的閱聽人概念在 SPP 典範中至為重要;根據 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


1998,p.175),現代社會中的散佈閱聽人意涵體現在四個理解層次上:1) 閱聽人
花大量的時間在消費媒體;2) 媒體無所不在,也無法與生活分割開來;3) 當代
社會是表演的社會,許多活動都包含了表演的性質,以及 4)無盡的公開展示與
自戀,藉由媒體作為日常生活中的資源,形構了散佈閱聽人,此情形專屬於現
代社會(藉此與較為廣義的日常生活表演論者 eq. Goffman 有所區別),因此研究
者認為,要討論閱聽人 2.0 可從擴散閱聽人典範切入。

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特別針對「公開展示」與「自我陶醉」這兩個現代社會


中的普遍現象,同時也是形成 SPP 閱聽人研究典範的兩個必須條件加以闡述。簡

42
單來說,公開展示(spectacle)意味著當代社會中所有的一切,不論是固定靜態或
流動動態,都漸漸被視為是「需要參與的」。其中的人們、事件、物件,則都需要被
框架、注目、凝視、登記,甚至控制。自我陶醉(narcissism)則屬於現代社會的集體特
質,兩位研究者認為現代人隨時都處於被觀看的情況下,或是該說,隨時都「認
為」自己處在視線的中心位置,四周則環繞著散佈的閱聽人。從此二概念推估,
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在本章結論中認為:現代社會的「商品化」轉化了消費者
及文化的意義,亦即一切都成為了商品,而每個人都成為了消費者。商品與藝術
之間的區隔不再,因為消費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商品與消費者互依互賴。所有的
文化都可製作成商品,所有的商品也都具有美學上的意義。商品的符號價值與交
換價值不再有高低之分,也無法分開。所有的閱聽人都成為市場,所有的市場也
都被建構為閱聽人;所有的人都被看作是表演者,所有的人也都把自己看成是
表演者。(p.178)

另外,兩位研究者也為當代媒介滲透下的社會重新定義「迷」的意義。 「迷」的
形象與大眾文化下的「大眾閱聽人」形象極為類似;在媒體的呈現之下,迷通常
被看作是不理性的、狂亂的、盲從的、病態的;迷對偶像表示忠誠,只為了沐浴在
反射回來的星光下,參加演唱會也只是為了暫時滿足在平常生活當中欠缺的社
群支持感。然而,這種區分只是「非迷」試圖與「迷」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罷了,
這種將迷「他者化」的方式,對於研究及理解迷的文化與實踐沒有任何幫助。
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 認為迷事實上具有高度的產製能力,他們引用
Jenkins(1996)的說法,提出迷的主動性展現在其特殊的訊息接收方式上,亦即
「情緒上的接近性與批判的距離」:迷並不是聽話的訊息接收者,而是非常批判
的讀者與評論家。

此一具有迴圈性質的連續光譜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迷與非迷並非絕
對;第二,消費者與製造者的位置一直在轉換當中。因此,閱聽人與傳播者之間
的關係似乎也從「固定」變成了「流動」與「共存」。因此現在的閱聽人的生產性已經
變成普遍可行的狀態,擴散閱聽人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景觀展演,這種閱聽人
的重要性不在於主動選擇、主動接收或是主動詮釋,而是成為主動的小規模生產
者。閱聽人已經成為媒介景觀的一部分,並且不斷在景觀內外進行重製與再製。

但是閱聽人 2.0 卻不僅止於公開展示與自我陶醉,更重要的是集體智慧


(wisdom of crowd)共同投入創造分享的積極性,而閱聽人長期處在媒介飽和的
狀態下,更養成了對媒體邏輯的熟稔,再加上應用網路媒介的成本大幅降低,
越來越多的瞭解媒體技巧的閱聽人(Skilled Audience)加入了部落客的行列,閱聽
人的主動性跟技能能夠盡情展現,而媒體飽和的時代更是讓閱聽人 2.0 有取之不
竭、用之不盡的原料,提供閱聽人 2.0 盡情混搭的空間。生產力越高的閱聽人往往
也是吸收資訊最多、最勤快的閱聽人,透過更簡單的網路發佈工具,接收、生產

43
以及再生產對遍及各地的閱聽人 2.0 來說已經成為全球同步作業。

表三 閱聽人研究:從消費者到小規模製造者的特徵比較
消費者 迷 信徒 狂熱者 小規模生產者
時間軸面 50’s~90’s 90’s 90’s~21C 21C 21C
觀眾型態 簡單/大眾 散佈型 散佈型 散佈型 散佈型
技術技藝 特定(節目類型 需多脈絡 更多脈絡 (為了狂熱理由)為了市場而產生的
/頻道/文化商 消費相關品類 使用技藝
品)
特定偶像 使用/消費技藝 使用技巧的增
之消費 的延伸 加
分析技藝 總體 迷族內的比較 品類的浸淫與 由浸淫引導之 區域型市場利基的
非品類的比較 相關消費之增 比較

詮釋技藝 相關型態 迷族的認定標 相關品類中信 浸淫引導 生產利潤的比較
籤與特徵 徒的(使用/消
消費品味購買 外控降低
費論據
文化商品/ 相對少的文化 文化商品之生 在信徒中 在狂熱者中 文化生產與物質商
商品 產存在但在日 品結合、創造一種市
差異化生產 常生活中不常 每日生活的重 文化生產已臣 場的想像社群
瑣碎化 出現 要活動 服於物質商品
每日生活的一 中
部份

資料來源:Abercrombie and Longhurst (1998), p.44 , p.144, p.148

二、開放源碼運動與駭客行動主義

閱聽人的分享熱誠與技術能力在閱聽人 2.0 時代獲得高度重視,但網路上


的業餘人士積極投入心血,以及與其他人共享創作知識,達成共同目標並持續
發展的這類現象,早就在開放源碼社群與眾多駭客之間成為常態,而事實上,
正是有開放源碼社群與許多駭客作為先鋒,如今的閱聽人 2.0 才能承接起這凝
聚已久的動能;唯有瞭解開放源碼社群與駭客行動,才能更深入瞭解閱聽人 2.0
的現象從何而來。

「開放源碼」這詞讓人耳熟能詳,像是電腦作業程式 Linux 和最近當紅的網


際網路瀏覽器 Firefox 都是開放源碼的作品。開放源碼的涵義非常簡單:「自由」或
是「源碼開放」的軟體可以任由使用者從網路上下載,不需購買即可使用。使用者
也能光明正大地合法研究軟體源碼,修改,並且自由散佈任一版本給任何人

44
(Franke & von Hippel, 2002)。程式設計者可以不斷研讀、傳佈、及修改軟體的部分
源碼,軟體因此持續進化。

開放源碼的倡導者與著名的電腦駭客,Eric Raymond,在他所著的《教堂與
市集》(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一文中,透過比喻的方式比較了兩種不同的
軟體設計理念。教堂模式亦即主流的商業發展模式,是交由特定的設計團隊,從
上至下分配工作,照著結構嚴謹的計劃表進行;市場模式則站在教堂模式的對
立面,特色是去中心化的過程,完全交由自願的電腦高手隨性發展、自由設計。
相較於安靜的教堂模式,市場模式充斥著喧囂,但卻體現了「民治」、 「民享」的社
群理念。(Raymond, 1998; Kuwabara, 2000). 因此開放源碼軟體的發展及創新模式
和傳統模式主要有兩點差異:第一、軟體的使用者才是創新與發展的源頭,而非
製造者;第二、開放源碼軟體的參與者自由地與他人分享其智慧財產(von Hippel
& von Krogh, 2002)。

Raymond 認為:

最好的程式起自於作者個人要解決他每天的切身之痛,然後因為這通
常也是許多人的痛處,所以這個程式便開始散佈。

Linux 的世界從許多方面看來,像是一個自由的市場或生態,由一群個
體所組成,這些個體以一種自發性的自我更正程序,試著去發揮他最
大的功用,所發揮出來的功用比起集中式的規劃要來得更精巧,更有
效率。

優秀的程式師知道要寫程式,偉大的程式師知道要改寫 (和重覆利用)
程式。他們認為為人們爭取最好的成績並不是為了努力的過程,而是為
了最後的結果。更何況由一個部份可行的解決方法開始總比什麼都沒有
容易得多。

儘早,經常發表新版本,並且傾聽使用者的意見。(Raymond, 1998)

程式設計師不再受到組織階層的控管與約束,而以開放的態度把程式源碼
公開讓任何人取用、參與修改。透過這種機制,眾人的創意得以累積,程式得到
快速且意想不到的進步。智慧的挑戰、合作的樂趣、以及創造的成就感為參與
Open Source 的主要回報,而非金錢。因此,開放源碼的核心精神可以歸納為開
放、創造、合作、與分享,與閱聽人 2.0 的內涵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開放源碼運動與部落格一樣,最早期的使用者都是駭客(hacker)或是技客

45
(geek)族群。這群人不但精通電腦技術,也習於透過網路溝通,傳播訊息。駭客是
常常被誤解的一群人,他們熱愛探索、他們主張網路應該自由開放,不應該成為
少數人或特定階級(政府、軍隊、企業)把持的控制手段,可他們往往會被不明所
以的媒體灌上「網路恐怖份子」的稱號;事實上會做出蓄意破壞或侵入他人網路
盜取資訊的電腦犯罪者應被稱為「鬼客」(cracker),這種行為也為真正的駭客所
不齒。

駭客行動主義(hacktivism)就是電腦駭客(hacker)與行動主義(activism)的混合
體,也是政治與科技的交會點,亦即為了政治目的而從事駭客行為。如新駭客辭
典中所述,駭客是「一個熱愛探索可程式化系統細節與延展他們所長的人」,同
時也是「有創意地克服或避開限制的人」。而行動主義乃是指「採取直接或軍事行
動以達成政治或社會目的的方針」,因此駭客行動主義是集體或個人透過電腦與
網際網路,利用智慧超越限制,突破關卡,想方設法解決複雜問題。Steven Levy
於 1984 年寫下了「駭客:電腦革命的英雄們」一書,闡述了身為駭客必須遵守的
宗旨(駭客倫理):

1. 不受限制、通盤徹底地使用電腦。
2. 所有的資訊都要自由化
3. 不信任權威 – 推廣去中心化
4. 只以電腦技術對駭客下評斷,其他虛偽的判準像是學歷、年齡、種族、或
是社會地位都不在考量之列
5. 透過電腦創造藝術和美感
6. 電腦能改善你的生活

軟體霸主微軟(Microsoft)的心腹大患—GNU/Linux 操作系統—就是駭客倫
理的貢獻之一。當 MIT AI 實驗室的許多駭客被商業投資所誘惑,Richard
Stallman 擔憂駭客社群逐漸腐敗,程式碼的著作權可能會讓駭客綁首綁腳。因此
Stallman 決定以 UNIX 系統為模型創造一個自由的操作系統。Linus Torvalds 開發
出了核心軟體(kernel),並將源碼釋出,命名為 Linux。而 Stallman 與 Linus 的努
力結合起來便成為了後來的 GNU/Linux 作業系統。此軟體以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授權,或稱為 Copyleft,與 copyright(著作權)相抗衡。GPL 授
權協定允許使用者在承諾讓源碼能被其他人自由取得的前提下,隨意修改並複
製軟體。目前世界上的開放源碼社群蓬勃發展,就是立基在這種自由流通與資訊
分享的精神上。

駭客反對任何審查,而由高壓統治的政府所實行的網路言論審查往往被他
們視為侵犯人權的舉動。駭客也不相信和侵犯自由資訊近用或是寶貴的個人隱私
的法令規定。在駭客雜誌 Phrack 第六期中,Dr.Crash 在〈The Techno Revolution〉

46
一文裡強調電腦科技其實是被政府及企業所濫用,而非駭客:

這個美妙的機器是為了豐富人類生活而設計的,然而如今卻成為使人
類喪失人性的武器。對政府及大企業而言,人民的意義不過就是一部份
的磁碟空間,政府並沒有利用電腦來安排窮人的救助,而是拿來控制
致命的核子武器。(Dr.Crash)

駭客對政府與企業在網路上設下的重重限制與試圖壟斷行徑極為反感,而
行動主義者很快就發現將行動主義與電腦網路科技整合在一起能帶來很多好
處,行動主義者在線下的組織網絡本來就具備去中心的特質,透過網路,行動
者能夠連結彼此,同時維持原本的分散行動。因此,行動者能夠僅僅需要一點基
礎的技術能力就能獲得數位傳播帶來的許多益處。網際網路讓會議、辯論、研究等
行動都能方便快速的達成,這不僅使得行動主義者的組織動員能力大增,也讓
他們更能夠適應這個不斷變動的世界。許多行動主義者為了教育公眾與推動目標
與活動,透過建置網站等方式,創造了可近用、可更新、可互動、並且跨國界的傳
播渠道,這在網路出現之前是難以想像也無法達成的夢想。

駭客行動主義與開放源碼運動的精神深刻影響了部落格的面貌,以及部落
客寫作時的基本態度,不願意全然服膺於主流價值的共通點,讓許多部落客在
面對當今主流新聞媒體時也選擇走出自己的路--那就是「公民新聞」。

三、公民如何革新新聞

閱聽人 2.0 的出現是一系列行動與歷史所累積而成的,那閱聽人 2.0 的概念


該如何回應公民社會的需求呢?相對於先前提及正處於狂風暴雨中的主流媒體,
從公民新聞與公民媒體的崛起,可以看出如今這股對資訊交換的強烈渴求已經
從仰賴大眾主流媒體轉向一個點擊外(a-click-away)的部落格。

公民新聞(civic/citizen journalism )亦被稱為公共新聞(public


journalism),兩個名稱其實指涉的理念幾乎一致,亦被經常交互指稱(見
Fallows 著,林添貴譯,1998: 322; Glasser, 1999a: xxxiii; Iggers, 1998: 142; Leone,
1996: vi; NCEW, 1996; Pierce, 1994, 轉引自 Rosen, 1994: 378; Rosen, 1996: 1, 1999: 21
等等)。另外,部分組織也宣稱「社區新聞」(community journalism)等同於公共
/民新聞實務(如 RTNDF, 2003)。

公民新聞肇始自 1980 年代末期的美國,當時正逢總統大選,然而惡質選風


頻傳,候選人動輒以負面文宣攻擊對手,就連媒體也成為幫兇,不但報導缺乏

47
了引導正面選風的力量,反而成為候選人言語攻訐的擴音器,或是冷眼旁觀的
嘲諷者,這場選舉也創下了美國歷史上總統選舉的投票率新低點。為了改變與重
振民眾對報業的信心,拾回社會的民主公共參與,同時抑止銷售量持續下滑,
美國報社開始重視公民與政治疏離的情形,許許多多的記者與相關人士認為報
紙銷售量其實與公眾的政治參與意願有關,因此便試圖設法重振報業活力,企
圖藉此同時重振公共生活的活力,他們想到的方法就是公民新聞(Merritt,
1996)。

《華盛頓郵報》的著名政治記者 David S. Broder 自 1990 年 1 月起發表一系列


的專欄,呼籲他的記者同行們要為日益低落的政治論述品質負起更多責任。在
〈民主與報業〉文中,他呼籲:

身處世上最自由的報業,現在正是我們轉變成為行動者(activists)的
時刻,我們並非是為了特定的政黨或政治人物,而是要為了民主自治
的過程而努力(Broder, 1990)。我們必須比以往更為強調,公眾有權聽到
候選人討論他們所關心的議題 – 無論是在廣告、辯論或演說中 – 並且,
當這些議題被候選人談論時,我們也應該忠實地做出報導。

多家媒體此時積極參與地方公聽會與社區會議,和社區民眾一同瞭解議題
癥結所在,互相提供資源,社區公民也因為媒體工作者的「在場」,而更願意針
對地方事務發表意見,間接凝聚了社區意識(黃浩榮,2003)。新聞再次回到他原
本的面貌:公民的聲音,而非僅僅是政治人物和商業成功人士的傳聲筒,黃浩
榮(2003)總結了公民新聞的定義與內涵,提出公民新聞的實務理念

就是要重建讀者、社區、媒體三方的聯繫,讓『公民』從『旁觀者』或『消費
者』的刻板角色中再次活過來;同時,記者在積極參與社區公民意識塑
造的過程中,也不再是單純的紀錄者,死守著中立客觀等新聞慣例,
而是成為參與者與行動者,鼓勵地方公民瞭解公共事務與自身的關聯,
從而做出改變,不再冷漠以待。(黃浩榮,2003)

然而儘管首波公民新聞立意甚佳,起初也得到高度支持,後來卻好景不常;
除了公民新聞理念未能深入美國社區、穩固紮根之外,也並未如資本主義報業典
範一般席捲全球。反而在部落格興起成為新網路現象之後,公民新聞又再次成為
眾人矚目之顯學,只是這次,公民新聞的實踐者不再僅止於幾家有良心的報社。
新一波的「公民」新聞在本質意涵上與 80 年代的版本有著根本上的差異;相同的
是,兩波公民新聞實務皆主張貼近地方需求、傳播一手觀點、重視個人議題,不
同的是,新一波公民新聞更強調全球在地化,任何人只要有網路連線,都能主
動關心遠在另外一塊大陸的消息,也可以將自己身邊的消息傳到全世界。

48
在 80 年代第一波公民新聞中,報導人的角色依舊由傳統的記者擔任,公眾
雖然得以提高對於公共議題的參與程度,卻仍然只是被報導的客體,新聞的流
動渠道也並未轉移,依舊是由上而下,來自閱聽人的反饋依舊受到限制。如今由
部落格帶起的新一波「公民新聞實務」則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新聞業的知識流動
方向,使之更為多元、增加更多對話的可能。

圖三 公民媒體的崛起(The Rise of Citizen Media) (Bowman&Willis, 2005)

藉由部落格而重新振奮的「公民新聞」也被稱為「參與式新聞」(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意指公民在蒐集、報導、分析、傳布新聞與資訊的過程中,扮演積極
主動的角色。根據 Bowman 與 Willis(2003)的一份極具影響力的報告 We Media:
How Audience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當中認為,參與的目的
是為了提供獨立、可靠、正確、題材廣泛,而有重要性的資訊,這些是民主社會必
須要具備的。

Willis and Bowman 認為「參與」其實一直是網路之所以存在的原因(見圖三),


像是早期的新聞群組、郵件名單、BBS 等,或是如今蓬勃發展的論壇、部落格,以
及各種社會網絡服務與應用,如維基(wiki)、BT 分享式下載、或網路書籤(social

49
bookmark)等等。

圖四 大眾媒體、互動媒體、社會媒體 (Bowman&Willis, 2005)

Willis 與 Bowman 認為傳統主流媒體的廣播傳播模式進入網路時代之後,已


經轉為互動傳播模式(見圖四),提供比過去一對多,將閱聽人皆視為被動的廣
播傳播模式更多的反饋空間;但是進入下一階段的社會媒體傳播模式,則取消
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區別,儘管被動閱聽人依舊存在,但是傳播者的角色已
經不再定於一尊,而是在開放架構中,容許所有願意參與創作的閱聽人發揮他
們的創作與傳播能力,至此,單純的傳播者角色已然消失,更重要的角色反而
是參與式媒體架構的構築者,以及願意貢獻與分享知識的網路社群。

公民新聞的一個重點就是要賦權於一般民眾—包括那些受到社會邊緣化的
社會成員—讓他們一同進入這個原本屬於專業記者的領域。「開放源碼新聞」
(open source journalism)的稱呼則更強調眾人共同撰寫新聞,讓新聞持續演進的過
程,這種寫作方式類似於開放源碼軟體的多人集體接力製作方式;Dan Gillmor
提出的「分散式新聞」(distributive journalism)與另一位公民新聞研究者 Jeff
Javis(2006)提出的「網絡化新聞」(networked journalism),意義上也與開放源碼新聞
近似,但是更強調公民媒體與主流媒體之間的互補與監督應該並重,而一則新
聞不該僅侷限在特定網路空間,而要能夠接合各種媒體與各種論述。

根據 Pew 網路與美國生活研究計畫的最新報告指出,約 34% 的美國部落客


將自己的 blog 看作是某種形式的新聞媒體,亦即略超過三分之一的部落客表示
他們會參與報導新聞,例如調查某件事的真相(Pew, 2006)。雖然並非所有部落客

50
都認為自己在寫公民新聞,但是可以看出在網路上公開「挖掘與呈現自己關心的
事」早已成為部落客的日常活動;經由搜尋引擎,例如 Google、Yahoo 等的索引,
絕大部分公開的部落格內容已加入網路浩瀚公共知識的一部分,並且正在以飛
快的速度持續累積當中。這波以等比級數飛快進逼的我即媒體浪潮,正在世界各
地升高,而遭遇挑戰的主流媒體,也不得不做出回應。

從主流新聞媒體的閱聽率下降、專家/守門人地位崩解,進而開始擁抱網路
與部落格,再到部落格的媒體特質與部落客作為網路公民(netizen)的行動倫理,
媒體的權威,新聞的定義,傳播的方式,皆在這短短數年的大規模網路動盪期
間產生重大改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種種都有跡可尋。接下來的一章,
本研究將從國內外案例切入,從主流媒體應用部落格與閱聽人對話的方式,以
及閱聽人建立跟參與草根部落格媒體的實踐中,見證所謂的「閱聽人 2.0」。

51
第三章 部落格媒體和媒體部落格

在第一、第二章裡,我們已經分別討論了主流媒體的現況、新興網路媒體的
風潮、以及閱聽人 2.0 的崛起因素與內涵,然而除了理論上的分析之外,針對正
在上演中的媒體大搬風,我們理當援引案例來增進對於此現象的理解。因此,本
章首先將焦點放在近年來嶄露頭角的網路草根媒體,觀察閱聽人 2.0 如何利用網
路工具實踐公民新聞(或參與式新聞等),誕生了哪些典範與模式,對主流新聞
帶來什麼樣的刺激;接著則將焦點轉到主流媒體,瞭解主流媒體對於這股急速
竄起的趨勢,又如何予以回應、如何藉由不同的「部落格策略」來呈現各自對於與
草根力量結合的想像,更透過觀察屬性不同的媒體,分析彼此之間策略應用的
異同之處。

52
第一節 網路草根媒體的發展歷程與現況

網路提供了有志於突破傳統主流媒體框架的人們一個開放的園地,讓他們
能以極低的成本從一介受眾,轉變為高度連結的傳播者。而部落格、RSS 等工具
更讓這個門檻降低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因此,許許多多的網路草根媒體藉著網
路公民自願且無私的貢獻,以營利或非營利的方式成功地在世界各地播下種子,
而在這短短幾年之內,這些種子已經茁壯到令主流媒體無法忽視。從以下的範例
中,新聞的定義、媒體與閱聽人的界線更趨模糊而不復存,藉此試圖看出傳統新
聞意理與當代閱聽人典範轉移碰撞後的新方向,以及成為了「參與式媒體」的新
媒體人,如何透過低門檻的網路發表工具以及多元互動的平台,發出自己的聲
音。

一、Ourmedia

圖五 Ourmedia 首頁截圖 (http://ourmedia.org/)

Ourmedia 是美國最具草根氣息,規模也最大的非營利網路公民媒體。成立
於 2000 年 11 月,該計畫的目的是讓網路公民能將自己創作的影像、音樂、照片、
文字等所有數位格式媒體檔案上傳至 Ourmedia,而 Ourmedia 將會提供永久的免
費儲存服務,只要你願意將檔案分享給其他人觀看和使用。

Ourmedia 希望讓各行業的專業人士以及業餘者都能在這個網站上形成社群,
分享經驗與心得,透過集結的網路空間提高草根媒體的曝光率,並加以保存。創
始成員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創意社群、技術專家、教育家、圖書館員,以及所有致力

53
於透過 Ourmedia 傳播數位文化的人們,計畫的領導分別由線上新聞評論(Online
Journalism Review)的編輯 J.D. Lesica,與軟體公司 Micromedia 的創始人 Marc
Canter 擔任。

Ourmedia 從上至下,包括網頁設計、內容提供、編輯整理、改編轉製等等都
完全透過開放源碼的精神在運作,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 Ourmedia 的一份
子,擔任重要的工作,而每個部份都以創意共用協定(Creative Commons)開放所
有人取用,而每個註冊用戶都可以擁有個人部落格與無限的媒體儲存空間。因此
Ourmedia 不是個終點站,而是個集散地,積極鼓勵網友將 Ourmedia 上的媒體資
訊用自己的方式和管道傳播出去,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十一萬名志願參與者加
入 Ourmedia 的行列,上傳了超過 230000 份各式多媒體;由來自 14 個國家的 80
位主持人(moderator)負責編輯與排版。

Ourmedia 以作為世界的草根媒體之家(The Global Home for Grassroot Media)


為目標,儘管許多後起的影音分享平台,例如 Youtube 等在使用者規模以及人
數,但是卻成功地將對公共議題以及創意分享營造成 Ourmedia 最重要的資產。
而非營利與鼓勵使用者創作的經營理念也已經成功地擴展到世界各地,成為閱
聽人 2.0 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二、Weblogs, Inc.

圖六 Weblogs,Inc. 首頁截圖 (http://www.weblogsinc.com/)

2003 年成立的 Weblogs, Inc.為目前美國最具規模的部落格網絡媒體(blog

54
network),CEO 為 Jason McCabe Calacanis,總裁為 Brian Alvey。Weblogs, Inc.目
前旗下共有 120 多個(持續增加中)專業議題取向的部落格,從娛樂、科技、汽
車、網路、遊戲、運動、科學、到美容都含括在 Weblogs, Inc.的報導範圍之內,而各
個議題專屬的部落格以及職業部落客就負責蒐集最新資訊並加以報導,其中又
以介紹科技新產品的 Engadget 和介紹車訊 Autoblog 部落格最為熱門,因此也已
經於 2005 年成立了中文版本。

Weblog, Inc.上的文章幽默與諷刺兼具,以部落格寫作最崇尚的輕鬆筆法與
超鍊結,即時迅速地報導所有最新的話題與新產品,受到許多讀者喜愛。廣告年
收益已經超過兩百萬美元,也吸引許多部落客加入,想成為 Weblogs, Inc.寫手
團隊的一員。Weblog,Inc.在網站上聲明:Weblogs, Inc.是一個由部落客經營,為
了服務部落客的部落格公司。所有的報導與評論都不涉及廣告,而所有 Weblogs,
Inc.的部落客都絕不會接受任何由廠商饋贈的產品或是禮物,禁絕一切置入性行
銷,除此之外,更拒絕一切由廠商提供的免費機票或住宿,因為 Weblogs, Inc.
認為這些一般記者通常會收取的好處會扭曲報導真相。

另外,Weblogs, Inc.的所有部落格報導都秉持不怕犯錯,有錯即改的精神,
旗下所有部落客也都必須開誠佈公,以真實身份跟讀者交流。若讀者對於文章有
不同看法或批評,Weblogs, Inc.也歡迎讀者直接透過無任何限制的迴響功能來留
言。

看準 Weblogs,Inc.與部落格網絡媒體的良好發展與前景,美國線上 AOL 已
經於 2005 年十月買下 Weblogs, Inc.,總金額約在 2000 到 3500 萬美金之譜。併購
之後,AOL 並未參與或改變 Weblogs,Inc.的運作,因此 Weblogs,Inc.的報導依舊
維持其原始風貌與獨立精神,以及輕鬆諧趣的對話式寫作風格,儘管在這種看
似聊天說笑的新聞報導中,Weblogs,Inc.對寫手的寫作道德要求依然嚴謹,而且
開放透明程度更甚於大多數主流媒體。

55
三、Global Voices Online

圖七 Global Voices Online 首頁截圖 (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

Global Voices Online 是一個非營利的全球公民媒體計畫,由哈佛法學院的


柏克曼網路與社會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贊助成立。GVO 編
制下有多位區域部落客擔任編輯工作,每一位皆為對當地部落格現況極為瞭解
的部落客,這些區域編輯便負責搜尋、聚合、與追蹤來自全球網路上的對話流動,
而許多的「橋樑部落客」(bridge bloggers)則以英文寫作,提出地方觀點與重要事
件,名符其實地成為溝通之橋的樑柱。

柏克曼中心的研究員、科技專家、兼非洲議題專家 Ethan Zuckerman,與前


CNN 記者,亞洲議題專家 Rebecca MacKinnon 兩位為 Global Voices Online 的創
立者。由於受到全球各地許多知名部落客的推廣,成立之後則已獲得全球各地部
落客的共同參與與推動。

Global Voices Online 的宗旨包括以下三點:

1. 透過鍊結文字、語音、與影像部落格或是各種草根公民媒體,提供一個機
會,讓世界各地的公民媒體與最有趣的對話、觀點能脫穎而出。

56
2. 協助世界各地的新公民聲音能夠過線上教學、訓練、以及開源軟體和免費
工具的方法交流等,讓全球人民能安全不受威脅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3. 在世界各地提倡言論自由,保護公民記者報導事件與發表評論的權利,
不再恐懼言論審查或是遭到起訴。

2006 年 4 月,Global Voices 展開與路透社(Reuters)的合作,讓全球部落客


的聲音能出現在路透社的網站上。根據 Global Voices 網站上的說法,這樣的類似
合作剛起步,未來還有很多可能發展。

另外 GVO 也在中文社群的支持之下,自主成立了繁體與簡體的 GVO 中文


翻譯與在地化計畫,《全球之聲》。該計畫透過 Wiki 進行分工合作的認領、翻譯、
校對等作業,以中文呈現來自於主流西方世界之外的部落格動態,試圖延伸中
文部落格圈的知識範圍,成為中文部落客接觸世界各地其他部落客的橋樑。

GVO 的報導補充了主流媒體報導不足或是刻意忽略的在地訊息,呈現在地
的觀點,幫助不同區域之間的讀者互相瞭解,而不用非得經過主流媒體的選擇
性再現,GVO 也突破了主流媒體在成本與人力無法顧及世界所有角落資訊的限
制,由當地部落客來報導有別於主流媒體總是以重大災害跟國家衝突為主的新
聞價值,凸顯人與人之間的共通點,而非獵奇式的報導,堪稱閱聽人 2.0 時代
全球媒體的代表。

57
四、Wikinews

圖八 Wikinews 英語版首頁截圖(http://en.wikinews.org/wiki/Main_Page)

Wikinews 是 Wikimedia 基金會的一個開放新聞計畫,算是 Wikipedia 的姊妹


作。Wikinews 允許任何人自己上去報導各式各樣的議題。這個計畫的目標就是要
創造一個多元的環境,讓所有公民記者能夠獨立地報導各種議題與事件。

2003 年開始有人提出這個倡議,希望能像 Wikipedia 一樣,創造出不偏不


倚、詳細深入的新聞報導。2004 年起相關的討論開始熱切,於是於同年 12 月,成
立了獨立的 Wikinews,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版本也在之後陸續設立。

目前各個語言版本的新聞報導增加速度以及參加的公民記者數量都快速成
長中,尤以英語版 Wikinews 成長最快;2006 年四月 29 日,英文版 Wikinews 的
新聞報導數量達到 5000 頁。此外,Wikinews 的參與者也持續擴充這個公民新聞
計畫,像是語音版 Wikinews 與印刷版 Wikinews 日報都已經成形。而最新的計畫
則是 WikiNews Network 24 小時現場直播電視與廣播新聞網(透過網路)。

由於新聞報導與百科全書編纂的性質不同:新聞報導允許公民記者報導自
行調查發現的原創新聞,因此 Wikinews 的基本原則也要求公民記者必須將資料
蒐集與採訪的筆記放上 Wikinews,接受其他人的檢驗。

有別於主流媒體中由少數人抉擇的客觀中立,Wikinews 在形式上實踐了真
正的客觀中立,因為所有人提供的新聞都必須即時接受其他人的檢驗與改寫,
盡力秉持客觀反而成為 Wikinews「記者」最念茲在茲的,而既然新聞事件本身即

58
為進行式,因此在 Wikinews 上,新聞撰寫本身也成為了眾人齊心合作的進行式
作業,而不是一篇篇封閉僵硬的稿件。

五、Digg

圖九 Digg 首頁截圖 (http://digg.com/)

若說 Digg 模式是公民新聞的未來,想必沒有太多人反對。Digg 是一個新聞


分享推薦網站,使用者可以提交新聞或新資訊的網址,附上引言或寫下簡短介
紹之後,其他的使用者便會來「挖掘」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值得推薦讓更多人知
道或討論的新聞。

2004 年 12 月 ,Kevin Rose 創辦了 Digg 網站,主打讓網友來提交、篩選、辯


論 科技與資訊新聞,是第一個採集體搜尋與推薦模式的新聞網站。Digg 自次
年三月開始漸為人所知,十月便獲得創投 280 萬美金的投資,並於 2006 年的 6
月改版為 Digg 3.0,增加了科技資訊外的新聞類目;同年 12 再次改版,增加影
片與 Podcast 的評比推薦項目,流量持續攀升。

根據 Alexa 網路流量排行的資料(2006 年 12 月 29 日),目前 Digg 在全美流


量排名第 19,已打敗紐約時報(第 22 名),流量在 Digg 之上的新聞網站只有
CNN(第 14 名)。若放至全球排名則是第 77 名。每天的瀏覽人次超過 100 萬人,使
用者提交的新聞超過 4000 則。

59
只要上網註冊就能成為 Digg 的使用者,任何使用者在網路上發現的新聞,
不論來源是主流媒體或是一般部落格,都可以提交給 Digg,確任沒有與其他人
提交的重複之後,就會出現在「Upcoming stories」的區域,交由其他使用者評估
若喜歡這篇文章,便可以簡單地透過「digg it」的按鈕來投下贊成票,Digg 的演
算系統會根據推薦會員過去的貢獻、該會員在其他會員間受歡迎的程度,和新聞
類別等參數來作權重(蕭百齡,2006),而一旦被拱上 Digg 首頁,時常會讓該則
消息所在的網站伺服器因暫時流量過大而當機。

Digg 與其他草根新聞網站所不同的是,Digg 模式結合了純技術思維的電腦


運算公式跟使用者的主觀喜好來共同決定網站的內容,重視使用者的閱讀範圍
與閱讀量,再配合網友的民主投票來決定網站首頁應該顯示哪些新聞,與其說
Digg 相信群體智慧,更不如說群體智慧認為可以相信自己,也唯有如此,篩選
出的新聞才是最有價值的, 最受關注的新聞。

六、OhMyNews

圖十 OhMyNews 韓文版 首頁截圖 (http://www.ohmynews.com/)

Ohmynews 是公民媒體發跡歷史上最讓人稱道的里程碑。Ohmynews 發跡於


南韓,2000 年二月正式成立,創辦人吳連鎬曾擔任一家改革派雜誌社的記者,
他認為,「有新聞的人和想要告訴別人資訊的人就是記者」。Ohmynews 如今已成
為南韓最多人閱讀的線上新聞網站,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之一,每天的

60
報導與文章只有約 20%的新聞是由全職記者撰寫,其餘皆由公民記者提供,編
輯稍作修改。目前為止約有四萬兩千名的公民記者加入韓文版 Ohmynews。2002
年 5 月英文版正式啟用,2006 年 8 月更在日本軟體銀行(Soft Bank)的資金挹注
下啟動了日文版。

OhmyNews 歡迎任何人的供稿,傾向更個人導向的議題,例如教育、工作條
件和環境。約 85%的線上新聞是公民記者寫的;約 90%的週刊印刷版是正職記
者寫的。OhmyNews 也提供影音網路廣播服務,公民記者可提供影音報導的多元
資訊。吳連鎬和他的同事瞭解網路媒體的互動本質拓展了 OhmyNews,也吸引公
民記者。每一則故事都連結到評論的網頁,讀者都可以評論文章,且可對評論進
行投票。

OhmyNews 每天大約收到 200 則新聞,編輯篩選其中約 70%。當文章標題放


在首頁越下方,代表這則新聞較不引起主編的興趣或覺得不重要。文章放得越上
層,代表越有新聞價值,也代表這位文章作者得到的酬賞會越多。OhMyNews 每
個小時更新一次,如果有突發新聞事件,則是每分鐘更新一次,OhMyNews 記
者也可以透過手機發送短的新聞,讓 OhMyNews 編輯貼到主頁。這些記者被稱
為「新聞游擊隊員」。

OhmyNews 對南韓政治文化的影響力不亞於任何主流媒體。例如 OhmyNews


廣泛報導兩名韓國女學生遭美軍卡車撞死的一連串新聞和事件,迫使主流媒體
也注意這個事件,後來甚至演變為反美示威運動,這起事件也促使當時知名度
較低的盧武鉉決定參選總統,OhmyNews 的全力支持也是他成功當選的因素之
一,而在當選之後,盧武鉉也首先接受 OhmyNews 的專訪,確立了 OhmyNews
在韓國的主流地位。

早已晉升為主流新聞來源的 Ohmynews 與上述其他參與式媒體比較起來,


在運作模式與編輯過程上最近似於主流媒體,但是在記者資格以及對報導的反
饋管道上都展現了公民媒體的開放與透明;然而儘管 OhmyNews 在韓國取得如
此好的成績,國際版(英文)與日文版卻未能如法炮製韓文原版的成功模式,可
見公民媒體營造中的環境影響不容忽視。

從上述介紹的幾個國外的網路公民媒體案例中,可以發現許多的創新概念
在許多方面都形成對新聞意理的挑戰,但也同時豐富了新聞媒體的定義,擴充
了過往被主流媒體模式所僵化的想像,更實際獲得了眾多閱聽人的信任與主動
參與。儘管這數個公民媒體在開放網友貢獻與編輯的程度上不,但是皆透過更為
透明的方式來達到主流媒體過往無法取信於民的承諾,由閱聽人自己來提供他
們認為更值得關注、值得相信、值得延續的新聞議題。

61
將目光轉向國內的網路公民媒體。儘管台灣的網路公民媒體在規模跟影響力
上還不如上述幾個顯著的國外案例,但隨著部落格以及 Web 2.0 風潮逐漸蔓延,
不但有舊的計畫重新起步,新的計畫也準備抓準時機開跑。

七、台灣的網路公民媒體

部落格熱潮於 2004 年年底在台灣開始延燒,根據創市際『ARO 網路測量研


究』的數據顯示,2005 年 3 月份已有高達四成九的網友曾造訪過 Blog 相關網站
及頻道,意即相對於全臺一千多萬的 不重複上網人口,約有 513 萬的不重複網
友曾於單月份裡造訪過 Blog 網站與頻道。觀看整體趨勢,自 2004 年 12 月起,
當時造訪的總人數仍僅有二成多, 短短四個月的快速成長,其潛力不容忽視。

表四 台灣網誌服務相關網站頻道之造訪趨勢

  
資料來源: 創市際『ARO 網路測量研究』, Trend Report, 2004.12~2005.3

另外,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 2006 年 10 月公佈之台灣地區部落格


年度到達率報告,以 2005 年與 2006 年 8 月份同期比較,發現台灣部落格相關網
站的使用情形都有大幅的成 長。而在使用人口結構方面也隨之改變,根據創市
際資料庫,2006 年 8 月的數據時可發現,儘管 29 歲以下的網友仍佔多數。但結
構分佈已有往上移動的情形,部份部落格服務使用者 30 歲以上的網友所佔比例

62
超過四成,顯示部落格使用人口有成熟化的趨勢,就職業類別看來,上班族則
有增加的現象。

圖十一 台灣部落格相關網站年度到達率比較 創市際 ARO 網路測量資料庫 2005


年八月與 2006 年八月之比較

Blog 熱的快速延燒,讓許多知名網站也趁著這波熱潮搶入市場,台灣各大
入口網站,如新浪網推出的新浪部落 blog.sina.com.tw、MSN(臺灣)結合自家最受
歡迎的即時通訊軟體 MSN Messenger 所成立的 MSN Spaces、最大入口網站 Yahoo!
奇摩的 Yahoo!奇摩部落格、HiNet 推出的 Xuite 整合服務、樂多拍賣市場與國內知
名入口網站蕃薯藤 Yam 共同合作的 yam roodo blog 等。而 2006 年年底更開啟第一
波部落格服務併購熱潮,例如網絡數碼接連併購蕃薯藤與新浪後,便隨即合併
幾家公司旗下分散的部落格服務;Yahoo!奇摩重金併購國內最大部落格服務無
名小站的消息更是讓網路為之撼動。各家 BSP 除了提供免費部落格空間之外,也
已經開始利用與集結這些由部落客提供的內容,進行更有組織與效率的傳播方
式,例如新浪、Yahoo 奇摩、天空部落都號召專精於特定領域(例如美食、旅遊等)
的部落客加入不同的聯盟與聯播,將特別精彩豐富的部落格文章與部落格集合
在同一個平台上。

除了商業網站提供的部落格服務以外,很多人也選擇利用網路出版系統—
如 Movable Type、Wordpress、Drupal 等軟體來架設個人或集體部落格。而有鑑於部

63
落格的去中心特質造成議題難以聚焦,或優秀文章卻難以向外傳播等問題,許
多集結與聯播的實驗性公民新聞網站也陸續出現,例如歷史最久的 Oui-news(共
筆書籤與部落格聯播)、影類(電影部落格連播與文章推薦)、iPodTalks(Podcast 相
關文章與廣播連播)、GourmetTalks(美食部落格連播)、PetTalks(寵物部落格連播)、
Palacan 啪啦罐頭部落格聯播。而近來頗受注目的 HEMiDEMi 共享書籤服務則因
加入了類似 Digg 的推薦與討論機制,讓使用者可以在收藏的書籤下發表個人意
見,提供讓原本單純的共享書籤也具備了評選與討論新聞的功能,因此吸引不
少使用者利用該網站來增加訊息曝光率,逐漸演變為參與式新聞的雛型;類似
Digg 的網站還包括了國內入口網站 PChome 推出的開講 News 2.0,以及亞洲網推
出的 Knews 等。

有不少非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或團體利用部落格作為訊息交流的集散地和新
聞發佈中心,例如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世界展望會、董式
基金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心路社會福利基金
會、青年樂生聯盟等等多不勝數,可見至免費的部落格服務申請一個部落格作為
組織活動的據點,已經成為大多數經濟拮据的 NGO 首要選擇,而透過這些由組
織建立的部落格,讀者能夠在其中看見許多主流媒體不報導或是僅簡單帶過的
活動新聞稿、團體意見、行動倡議等等。

然而若說到台灣的公民新聞,苦勞網、生命力公益新聞網、南方社區文化網
路、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等四個規模不大的公民新聞網站堪為代表。

苦勞網

苦勞網為台灣最具代表性之網路獨立媒體,由多個社會運動及公民團體共
同建立,報導聚焦在社會運動與政策批判,時常從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角度與觀
察切入議題,或是報導主流媒體越來越欠缺的硬性政策新聞,已經成為台灣非
營利組織與社運團體的重要訊息發佈站。自部落格興起後,苦勞網也積極與部落
格圈結合,推出深度網摘與特約記者制,歡迎部落客可以成為苦勞網的特約新
聞記者,由位於新聞事件發生地的部落客配合苦勞網進行更深入與即時的在地
報導,一方面也可鼓勵公民瞭解與參與公共事務,可彌補社運媒體的資源不足。
苦勞網也結合部落客喜愛的免費 Web 2.0 網路服務來豐富化報導層次,例如利
用免費的 Flickr 網路相簿以及 Youtube 網路影音來播送社運團體抗爭實況。

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

64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公益新聞為輔大新聞系師生成立的網路新聞報,報導議題著重公益
話題與文藝活動,範圍則因資源限制而多半以北部縣市為主,然而近年來在台
灣公民新聞推手,輔大陳順孝老師的帶領下,生命力已歷經多次改版,目前已
全面採用部落格與維基(wiki)作為上稿與編輯平台,節省了傳統編輯室需要的成
本與時間,此外,網站也結合數種免費的 Web 2.0 網路工具,如社會書籤、自訂
搜索引擎,RSS 閱讀軟體等,讓生命力新聞平台能輕鬆聯播來自其他網站的國
際新聞與部落客觀點,藉此跨出北部縣市甚至台灣的地理疆界,成為頗具規模
的 24 小時網路新聞報。

網址:http://www.newstory.info/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的前身為南方電子報,由精神科醫師與網路觀察家陳豐
偉所創立,最早的型態為 BBS,成立以來致力於成立台灣知識份子的發聲平台,
其宗旨是「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以「社會運動」、 「社區運
動」、 「生態環保」、
「弱勢團體」、
「文學文化」為五大方向。每週並固定發行電子報,
初期廣羅各界人士注目,頗具影響力。在部落格興起後,南方也為電子報添加
Feed,並成立南方社區文化網路聯播站,邀請更多關心社會議題的部落客參與,
希望更多人能夠成為南方平台的新聞提供者,儘管如此,南方目前似乎處於摸
索期,在運作上略顯疲態,文章數量與議題難有突破。

網址: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成立不久,但是該網站結合了多所台灣社區大學的
志願 公民記者,內容豐富,以第一人稱報導,舉凡在地觀點,地方環境、生態、
文史,皆為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的報導重心。主流媒體多半以刻板印象報導的
社會弱勢如新移民,農漁民等,小地方新聞網反而加強報導,或是由他們自己
來報導生活中值得分享的新聞,報導也不採取強烈控訴的模式,而是以自然、感
性、不撒狗血的筆觸來深入介紹。小地方的網站設計上強調圖片,然而內容也皆
是自然人文景觀,與主流媒體以圖片刺激閱聽人感官的方向截然不同。該新聞網
站也積極在台灣各地舉辦公民記者招募與培訓活動,希望能培訓更多對地方有
高度認同與關懷的公民記者。目前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網站上的報導雖然不多,
頻率也不高,但是已能維持穩定高品質的新聞產出,較類似於線上雜誌。

65
網址:http://www.dfun.com.tw/index.aspx

整體而言,上述幾個關注公眾議題的草根媒體在發展動力上都略嫌薄弱,
也還未能凝聚足夠的公民參與力量,主要還是因為關注的議題在台灣社會中本
來便屬小眾(勞工、公益、社區、與文史),未能跨及大眾興趣領域;另外,讀者回
應都不多,顯見讀者與網站之間同質性過高。因此,儘管台灣的部落格使用者數
量眾多,也有不少部落客早就開始以一己公民身份進行報導,但是台灣尚未出
現一具有公信力的整合新聞平台,以及良好的公民編輯制度。另外,各網站也尚
未見到能夠延續此公民報導人行動意願的機制,例如可行的商業模式與寫手回
饋制度,各網站向外擴張的積極度不足,因此被主流媒體忽略的議題依舊無法
放大,更遑論反攻回主流論述領域,依舊只能採偶爾為之的方式生產公民新聞。

觀察國內外公民媒體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個人層級的部落格往往是公民
媒體的前導「Beta 版」,而邁向結構化的公民媒體多半結合了議題關聯性高的議
題種子,相互組織成為能夠持續擴展的對話。Web 2.0 的網路草根媒體強調互助
合作,利用友善的網路技術來呈現議題、增加使用者的參與度,同時也與部落客、
網路公民(netizen)緊密合作,多方汲取跟主流媒體不同的新聞來源。

各個公民媒體使用了參與度不一的方式與管道,讓公眾能夠定義與創造新
聞,並且建立一個便於組織、互動、明辨的網路機制。讓公眾能夠提交內容、製作
內容、透過共同網路平台發表內容,同時鼓勵公眾用各種方式傳佈與討論(例如
自行定義標籤、評價內容的品質、甚至改寫原報導)。網路草根媒體的網站容許外
部伺服器網站內容直接張貼,例如嵌入式的照片與影片,這讓新聞網站與其他
網站之間的隔閡消失,形成網網相連。另外,不管是依舊仰賴少數編輯的
Ohmynews 跟 Weblogs.inc、創造評選浪潮的 Digg、匯集全球部落客聲音的 Global
Voices,還是最具開放性卻真正實踐客觀公正的 Wikinews,電腦自動編輯系統
以及讀者參與和評價對新聞網站的重要性都大大高出傳統媒體,來自網路的消
息來源更佔了報導的大宗。

66
第二節 歐美主流媒體的部落格

先前提過,主流媒體起初似乎對部落格不屑一顧或束手無策,然而經過起
初的抗拒與質疑時期之後,主流媒體開始發覺部落格現象的背後其實代表著閱
聽人本質產生極大轉變;閱聽人開始要求參與新聞產製的過程,成為主動積極
的反饋者,甚至是報導者,除了監督與批評以外,更具備了競爭的能動性,主
流媒體瞭解他們必須積極回應,成為現象的一份子,避免被消費者放棄、被新媒
體淘汰。

部落格起於歐美,最先在歐美引起公民媒體風潮,因此也以歐美主流媒體
回應最為積極,包括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有
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的英國廣播公司(BBS)、衛報(Guardian)等知名主流媒體
都分別做出改變,開始積極考量部落格的潛能、啟發,以及部落客的需求。各家
主流媒體跨越藩籬的方式與作法都不盡相同,而觀察這些過程,我們會發現主
流媒體改變了過去秉持的傳統新聞專業意理;有的被放棄,有的則依舊緊抓不
放,而這些改變都帶給主流媒體不少陣痛。

一、紐約時報

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於 2004 年 1 月 28 號成立了該報旗下第一個


部落格,名為 Times on the Trail(時報的軌跡),是一個針對選戰活動報導的部落
格,由紐約時報華盛頓分局編輯報導,紐約時報線上版(NYTimes.com)製作。
(Cyberjournalist.net, 2004)

該部落格的右方欄位有許多詳細整理過的超鍊結,蒐集了當天網路上的選
戰報導,這也是紐約時報網站頭一次如此頻繁且積極地鍊結競爭者的網站。然而
事實上紐約時報的總編 Len Apcar 早在 2003 年 10 月由哈佛大學柏克曼中心辦的
BloggerCon 部落格研討會之後,就表達了成立時報部落格的意願
(Cyberjournalist.net, 2003),主要的動機來自於 Apcar 發現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
Nicholas D. Kristof 透過部落格型態的論壇「Kristoff Responds」有效率地回應讀者的
來信,以及談論一些「專欄幕後的秘辛」(the story behind the column)。

然而,該部落格已經於 2004 年 11 月 5 號正式宣佈停止更新,記者 Carl Hulse 在


最後一篇文章 The End of the Trail 當中表示,停止更新的理由是選戰已經結束,
而重啟部落格的可能時機則是 2008 年的總統大選。根據研究者觀察,該部落格
的形式簡單,沒有一般部落格具有的迴響功能(comment),部落格裡的文章語調

67
比一般的新聞報導來得口語許多,皆以輕鬆的對話口吻和讀者交談,選戰激烈
時期的更新速度十分頻繁,並且在文章當中常常用超鍊結的方式引介其他部落
格和新聞媒體的相關討論。

紐約時報也於 2005 年 8 月 3 號宣佈將整合平面及線上新聞室,該報執行編


輯 Bill Keller 與數位部門資深副總裁 Martin Nisenholtz 宣佈:「藉由整合新聞室,
我們計畫要降低,並消除報紙記者與網路記者的差異…我們的讀者正在向前走,
我們也要跟上」。(Cyberjournalist.net, 2005)

接著,紐約時報的管理編輯 Jonathan Landman 於同年 12 月 17 日對所有報社


員工發表了一份內部備忘錄,一方面宣佈要設立更多紐約時報旗下的部落格,
包括針對影展季節而設立的 The Carpetbagger,另一方面也闡述了該報面對部落
格熱潮的應對措施。Landman 認為「就我們未來的網路願景來看,沒有什麼事情
比積極和精明的讀者打交道來得更重要的了」;此外,他也認為部落格和報紙的
爭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部落格能讓人們發表思想、連結彼此、並與讀者即時互
動,部落格只是一項科技,而科技本身沒有道德價值可言。

因此,根據 Landman 的說法,紐約時報旗下的部落格都經過編輯審稿,文


章依舊要符合新聞學的基本要求,包括不能誇大造假、用詞謹慎等等
(Cyberjournalist.net, 2005)。然而紐約時報對於引介讀者參與部落格圈的討論非常
積極,尤其是發生重大新聞時,紐約時報便會在該則新聞頁面上添加部落格圈
的意見,甚至與美國總統的意見並列。

圖十二 紐約時報將部落客與總統布希的意見並列

68
紐約時報顯然將網路視為未來新聞業競爭的戰場,NYTimes.com 也於 2006
年五月將首頁換了新風貌,增加了多項新功能,包括 TimesTopics(主題式瀏覽
新聞)、Video(影像新聞專區)、Today's Paper、MY Times(個人化紐時,即將推出)、
Most Popular(分成最常被 email 的新聞、最常被 blog 的新聞、最常被搜尋的字串、
以及最受紐時讀者歡迎的電影--可能會變動成音樂或是書籍)等。可見紐約時報越
來越重視網路讀者、善用網路多媒體特色、並已全然認可部落格討論之代表性。

二、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起初雖然對於設立部落格這件事採取觀望姿態,但仍於 2004 年
12 月買下微軟公司(Microsoft)的 Slate 線上雜誌(http://www.slate.com/),跨足網路
原生新聞;但自從華盛頓郵報於 2005 年 1 月 17 號成立該報其下第一個部落格--
Achenblog--之後,就開始大張旗鼓成立多個部落格,並且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
獨立出該報的所有部落格,統一放在 blogs.washingtonpost.com 的網路域名之下,
以顯示其重要性與獨立性。

郵報的第一個部落格 Achenblog 是由該報的專欄作家及評論家 Joel


Achenbach 負責寫作,發表的評論內容以時事、科學、歷史、體育,新聞業,以及
Achenbach 認為有趣的事物為主,偶爾會穿插一些 Achenbach 個人的幽默談吐及
生活紀錄,他為了調侃部落格圈(blogosphere)所寫的文章更常常引來眾多迴響。
起初,該部落格並不開放讀者直接利用迴響功能(comment),讀者如果想要回應,
必須寄電子郵件至華盛頓郵報的部落格信箱,即使如此讀者的回應意見也不會
顯露在部落格上。2005 年 4 月 7 號,Achenbach 正式在〈Blog Brainstorming
Session〉一文中宣佈開放迴響功能及引用功能(trackback),自此之後,該部落格
吸引的瀏覽人數越來越多,迴響數量也非常多,Achenbach 也會主動回應部落
格上的迴響,與網路讀者互動。

根據華盛頓郵報網路版的執行總編 James Brady,郵報旗下的部落格僅有部


份文章經過編輯事先審核,許多部落格文章都在第一時間視情況緊急而直接發
出。Achenbach 則幽默地描述他無須經過事前編審就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發表文
章的感覺:「我一直在想,今天,就在今天,我寫的某些東西會把華盛頓郵報這
家報社毀滅掉」。然而,Achenbach 也認為網路讀者代替了編輯的角色,因為只
要他的文章一經發在部落格上,隨即就會有網友利用迴響通知他哪一段出現了
錯字。絕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在郵報的部落格上留下迴響,但是髒話、憎恨
言論、種族歧視、與人身攻擊等文字或言論將會馬上被刪除(Cyberjournalist.net,
2006.1.14)

69
目前華盛頓郵報旗下共有 23 個部落格(持續增加中),其中大多的部落格形
式類似於 Achenblog,屬於個別編輯、記者、或專欄作家的個人部落格,議題不設
限,有的則專為特定活動、特定地區新聞、或特定事件而成立,例如針對最高法
院法官提名而設立的 Campaign for the Court,即時報導華盛頓特區政治消息的
D.C. Wire,還有為了報導奧林匹克運動會而成立的 Tales From Turin。

除此之外,華盛頓郵報旗下還有兩個特別的部落格,分別是 post.blog 與
Your Post;前者為華盛頓郵報對外的發聲管道,代表華盛頓郵報的觀點與立場,
郵報網站的執行編輯 Jim Brady 常常透過 post.blog 發佈郵報本身的最新動態。而
後者則是讀者意見的精選,包括讀者寄來的電子郵件與留在部落格上的迴響,
華盛頓郵報的網路讀者論壇主持人 Lindsay Howerton 會選出華盛頓郵報網站上
值得關注與討論的讀者意見,發佈在 Your Post 上,希望能聚焦議題並帶起更多
討論。

華盛頓郵報網站也積極地與部落格圈結合,包括與部落格搜尋引擎
Technorati 合作,在最新的重要新聞上添加討論該新聞的部落格文章鍊結,讀者
可以馬上看見有多少部落客對該則新聞做出回應,並點選鍊結前往該部落格進
行討論。另外,華盛頓郵報也和社會性網路書籤(social bookmark)服務 de.li.cio.us
合作,讓讀者可以簡單地將郵報的新聞添加進自己的網路書籤當中,一方面自
己收藏,另一方面也可與他人分享,可說是傳統報社完全擁抱部落格的代表。

三、CNN

儘管看到許多老字號新聞媒體都開始擁抱部落格,CNN,這個一向以最新
傳播科技追求即時現場新聞的美國有線新聞網卻在一開始對部落格採取十分抗
拒的態度。

2003 年 3 月 22 日,CNN 要求旗下的戰地記者 Kevin Sites 關閉他的個人部


落格(http://www.kevinsites.net/),Kevin Sites 當時駐紮在伊拉克北部,他的部落
格紀錄了他報導的省思以及他在當地的見聞,受到許多網友的好評,而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在 3 月 21 的報導〈MEDIA: Web logs offer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from the front〉讓該部落格正是浮上檯面,也成為了 CNN 希望
Sites 關閉該部落格的導火線。之後,CNN 發言人更直接了當地和[線上新聞評論]
的作者 Susan Mernit 表示該公司的新聞部主管對部落格並沒有興趣:「CNN.com
傾向於用更有組織結構(structured)的方式來呈現新聞…我們不用部落格」。
(Cyberjournalist.net, 2003 April 9)。

70
儘管如此,CNN 終究在 2004 年 7 月設立了旗下第一個部落格,針對當時
的共和黨全國大會進行即時報導,並與部落格搜尋引擎 Technorati 合作,以
Blogwatch 為名,即時地介紹、分析與評論流動在部落格空間裡的重要對話和意
見。該部落格動員了 CNN 旗下超過三十名主播、通訊記者、及分析專家,提供了
大量的新聞與評論 (Cyberjournalist.net, 2004 July 21) 。另外,CNN 也與傳播分析
專家利用網路科技即時分析部落格討論最熱烈的議題為何、哪一位總統候選人得
到更多部落客的關注、而隨著選舉日接近,誰獲得的關注與討論較多。而在民主
黨全國大會期間,Technorati 的創立者 David Sifry 也受邀在 CNN 網站上發表他
透過 Technorati 得到的最新分析結果,可以說 CNN 徹底發揚了該新聞網一直以
來利用最新傳播科技的宗旨。

此後,CNN 開始大張旗鼓設立新的部落格,尤其是在 2004 年美國總統大


選期間,CNN 利用多個專注不同焦點和視角的部落格,完整的報導即時選情與
選民意見。例如 Election Night Blog 就是 Election Day 新聞專題的延伸部落格,由
CNN 派駐在美國各地的通訊記者回報當天報導之外的漏網消息與新聞幕後;
Campus Vibe Blog 則顧名思義,是由 CNN 的校園特派學生記者負責,這些學生
來自於美國各個大學校園,他們即時迅速地透過 Campus Vibe 部落格將學生族
群對於 2004 總統大選的意見與反應發表在網路上。

選後 CNN 也沒有停止利用部落格,反而將 CNN 的招牌節目與記者和部落


格結合,提供第一手的網路即時新聞資訊和最直接、最無修飾的節目相關資訊、
新聞製作紀錄與花絮。例如由 Wolf Blitzer 主持的 The Situation Room 就在 CNN
網站上成立了 The Situation Online;由 Anderson Cooper 主持的 Anderson Cooper
360°也成立了 Anderson Cooper 360° blog,兩個部落格都由主持人以及節目製作
團隊共同寫作維持。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是,Anderson Cooper 360° blog 是 CNN 成
立的部落格當中,最早也是唯一開放迴響功能的部落格,如果讀者對其他的部
落格文章有意見,都只能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傳達,意見也不一定會出現在
CNN 的部落格上。

2006 年 8 月 1 日起,CNN.com 更大張旗鼓成立了 CNN Exchange,鼓勵公


民記者提交自認為具有新聞價值的影片與語音檔案給 CNN.com,而最佳的 I-
Reports 將會登上網站首頁得到特別宣傳。另外,CNN 也提供工具與其他協助給
業餘的影像媒體製作人。並同步整合所有 CNN.com 各個部落格在 CNN Exchange
之下,至此,CNN 對閱聽人所貢獻的內容的重視已不言可喻。

71
四、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採用部落格做為報導工具的動作並不慢,例如 CBS 芝加哥二台就曾經


於 2003 年利用部落格,搭配上簡短的新聞片段來即時報導馬拉松比賽
(Cyberjournalist.net, 2003),在 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也特地成立了
Campaign Roadblog,由多位 CBS 政治線記者負責記錄兩位候選人的一舉一動,
並透過部落格與讀者分享記者透過貼近競選團隊而得到的見聞。然而 CBS 和部
落格的糾葛更深,過程也更為曲折。CBS 的當家主播 Dan Rather 在 2004 年 9 月 8
日,也就是 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前緊張時期的 60 minutes II 節目當中獨家披露
了四份備忘錄(memo),報導內容針對美國總統布希在服役期間享有特權一事,
足以左右選情。然而這四份備忘錄的真實性隨即引起爭議,更在美國政治部落格
圈中迅速發酵。

各種陰謀論充斥在主流媒體上,CBS 與 Dan Rather 起初極力駁斥批評者,


然而許多部落客卻開始透過串連與合作找出備忘錄文件裡的破綻。後來部落客們
發現備忘錄文件的格式與用語都和當時的文件格式用語有明顯的差異,部落格
圈掀起的激烈討論與部落格提出的反證隨即登上了主流媒體的版面,而提供文
件給 CBS 的消息來源則突然矢口否認與文件的關係,也交代不清真正的消息來
源。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文件檢查專家介入,該備忘錄被確定為偽造,CBS 隨即成
立特別小組,進行內部檢討,最後 CBS 向所有觀眾道歉,並開除多位高級主管
與製作人,Dan Rather 也於 2005 年 3 月 9 日正式卸下長達 24 年的主播職位。

這次事件被稱為 Memogate 或 Rathergate(引用自新聞史上著名的水門案-


Watergate),許多部落客更認為這是主流媒體退位、草根媒體崛起的象徵事件。此
後 CBS 改弦易轍,開始積極反省,藉此機會進行內部改造。2005 年 7 月 12 號,
CBS 透過記者會,宣佈將積極向網路世界邁進,透過越來越多人使用的寬頻網
路,將 CBS 旗下的媒體事業整合,成為 24 小時的新聞媒體網路,同時 CBS 也
宣佈要成立名為「Public Eye」的部落格,目的是為了讓新聞蒐集與報導的過程變
得更開放、更透明。

根據 CBSNEWS.com 主任編輯 Dick Meyer 的說法(Cyberjournalist.net,


2005),Public Eye 將會由多位獨立且經歷豐富的記者執掌,他們會面對所有
CBS 新聞觀眾的迴響、質疑,與批評,並且將這些訊息直接告知 CBS 新聞部的
工作人員,並且迅速給予答覆、解釋、和分析。除此之外,Public Eye 的部落客還
會主動報導 CBS 的新聞工作內部情況,與記者、編輯、還有管理階層對話,因此
Public Eye 絕不僅是透過網路舉辦的記者會。但 Public Eye 的部落客也不會是傳
統的媒體視察員(ombudsman),而更像是促進觀眾與 CBS 之間互相瞭解的橋樑,

72
能讓 CBS 新聞變得開放、親近、誠實、熱心。

目前 Public Eye 有四位常駐部落客負責固定發表文章,寫作風格與一般的


部落格並無不同,亦即更為隨性、口語、以及主觀。除此之外,Public Eye 也常邀
請其他部落客來發表文章,將「外部的聲音」(outside voices)引介進 CBS 新聞,
例如在 Rathergate 事件中頻頻在個人部落格上批評 CBS 作法的紐約大學新聞系
教授 Jay Rosen 就成為了 Public Eye 首位貴賓。然而根據研究者觀察,儘管網友
可以在 CBS.com 的首頁上直接看見 Public Eye,並且容許直接迴響,Public Eye
單篇文章的迴響人數並不多,許多文章連一篇迴響都沒有。

除了 Public Eye 以外,CBS 也在 2005 年 8 月卡翠那颶風襲美時,開設了


Katrina Disaster Blog,作為即時的線上文字播報方式。接著,CBSNews.com 更在
2006 年 1 月成立了新的每週固定專欄:Blogophile(亦即部落格愛好者),記者
Melissa P. McNamara 負責在專欄中整理出當週最熱門的部落格話題,頗有部落
格話題過濾器的意味。

五、BBC

相較於先前幾家來自於美國的報社與電子媒體,BBC 身為英國以及全球的
公共媒體巨擘,對於新網路傳播科技的接納和採用不但早,也非常積極。早在
2002 年 BBC 就成立了旗下第一個部落格:Newslog with Nick Robinson,作者是
BBC 24 小時新聞台的政治通訊資深記者 Nick Robinson,以日記的方式紀錄最
新政治新聞,以及採訪新聞時的第一手過程。同類型的部落格還有 Newslog with
David Cornock,由 BBC 威爾斯國會記者 David Cornock 執筆。

BBC 也透過部落格的即時性與便利性來報導選舉相關新聞,透過專業特派
記者的角度直擊選戰幕後,例如 The Election Monitor 就動員了 BBC 數十位政治
線記者,在各個黨派或候選人總部利用部落格同步報導 2005 年英國國會大選;
而 Weblog: Republican convention、Weblog: Democratic convention、Weblog: US
election road trip、Blogging the US election 等四個部落格皆由 BBC 線上記者
Kevin Anderson 負責報導,靠著一台筆記型電腦,他走遍美國紀錄下他對於美
國共和黨全國大會、民主黨全國大會、還有 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過程的所有評論
與紀錄。

此外,突發的災難新聞也讓部落格派上了用場,在南亞喀甚米爾大地震發
生之刻,由於交通封閉加上戰亂,讓當地的資訊難以傳播出去,BBC 隨即設立
了 Reporters' log: S Asia earthquake,讓駐紮巴基斯坦與印度當地的記者能透過

73
部落格將第一手消息--包括災民的安置、救援物資的缺乏、與當地人的看法--迅速
發佈上網。

BBC 除了讓旗下記者多方利用部落格協助報導以外,也利用部落格的形式
來獲得一般人的意見。例如 Iraq Election log 就由 12 名伊拉克居民共同供稿,他
們每個人的國籍、居住地、宗教、職業、社會階級都各有不同,但皆非專業記者;
BBC 欲透過這些公民記者的多元角度來呈現出二次美伊戰爭後伊拉克的首次全
國大選。而 2006 年的世界經濟論壇,BBC 也透過 Davos diary 2006 部落格來發
佈兩位與會者的報導與觀察,讓一般讀者更能透視這類看似十分艱深的議題。儘
管多方利用部落格,但 BBC 與其他媒體不同之處在於,BBC 並未將「採用部落
格報導」當作某種宣傳方式,反而謹慎的向讀者說明 BBC 設立的這些「紀錄報導」
(log)並不完全符合「純粹的部落格」定義(pure blog),因為文章依舊經過編輯程序,
而讀者的回應也會經過篩選才發佈在網頁上。另外,BBC 並未讓部落格報導取
代傳統的報導形式,而是以協助和互補的方式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BBC 當然也有「貨真價實」的部落格,例如 Ouch 就是 BBC 專門替身心障礙


人士成立的部落格,除了提供有用資訊以外,更重要的是讓其他人能瞭解身心
障礙人士的想法與世界;WorldCup 2006 Blog 是由 BBC 派駐德國的多位體育記
者合寫的部落格,提供來自德國的一手體育消息與報導幕後花絮;Level Up
Blog 則是 CBBC 兒童台節目的專屬部落格,由 CBBC 的童星以最接近孩童的筆
觸與觀眾溝通;Island Blogging 則提供蘇格蘭島居民申請免費的部落格使用空
間,也藉此獲得在地人的訊息,讓在地人多交流;更有 BBC Arabic 與 BBC
Persian 等部落格,以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向使用其他語言的觀眾及中東世界溝通。
另外,BBC 更於 2006 年 4 月將 BBC 旗下的常駐部落格整合起來,成立了 BBC
Blog Network,將 24 個主要的部落格分成兒童、社群、事件、音樂與喜劇、人物、節
目、運動、世界等八大類,從此舉更可看出 BBC 對部落格的重視與 BBC 應用部
落格與觀眾溝通的多元方式。

除了上述的利用方式,BBC 也積極報導來自部落格圈中的最新消息,例如
在 BBC 新聞雜誌中的 Weblog Watch 單元,固定報導部落格圈中的消息與最新
動態;另外,在 2006 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季節中,Blog watch: Oscars 2006 單
元則針對部落格圈中的對於入圍電影的討論加以整合報導。

最後也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改變,就是 BBC 在 2005 年 10 月,改變了過去


由專人審核網路讀者回應的方式,以類似部落格的迴響功能替代:讀者對新聞
的迴響將直接出現在網頁上,讀者可以反應不當留言,由所有讀者共同維護公
共領域的理性對話。

74
六、衛報

衛報非常早開始使用部落格作為報導工具,該報在 2001 年就將部落格正式


納入 Guardian Unlimited(衛報線上版)的一部分,成立了 The Weblog;該部落格
以蒐集、篩選、推薦其他新聞媒體上的文章為主;除了與多家網路媒體合作,固
定推薦 Slate, Salon, Mother Jones, Atlantic Monthly 與 Prospect 的文章外,衛報的
部落格編輯更從全球大大小小的新聞網站上尋找值得推薦的文章,衛報線上版
的編輯 David Rowan 表示儘管網路上有無數的資訊,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沒有時
間去搜索和閱讀,而「The Weblog 能幫你找出最精采的文章,替你省下力氣」。
(Guardian Unlimited, 2000)

儘管沒有迴響功能,在 The Weblog 部落格內文中有非常多的鏈結連向外部


網站,一般而言,每一篇部落格文章都是以日期為基準,部落格編輯會將許多
不同主題與選取出來的相關鏈結放在每天的文章裡,並寫一段引文加以介紹,
最後再加上一至數個可供延伸閱讀的文章鏈結;但如果該篇文章屬於「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那麼文章中的鏈結就不照日期排列,而是以議題或切入的角度
來區分,也就是「每日網摘」與「主題式網摘」的差別。該部落格的邊欄分門別類地
將常引用的全球新聞網站依照屬性或地區整理出來,表現出了該部落格選取文
章範圍的廣度。另外一欄標題為「更多我們喜歡的部落格」(More weblogs we
like),同樣依照屬性或地區分類,這些部落格可視為受到衛報的背書與推薦。

Guardian Unlimited 在 2004 年八月停止更新 The Weblog,而於九月改為


Newsblog,同時將網站上的其他三個部落格-Gamesblog(遊戲話題為主),
Guideblog(娛樂演藝話題為主), Onlineblog(網路科技議題為主,已改名為
Technologyblog)-一起集中在 blogs.guardian.co.uk 的網路主域名之下,並加入迴
響功能,衛報表示:「這是一個讓你將新聞變成討論的機會—你可以對我們報導
的事件,或是我們的報導方式發表自己的評論。」除了上述四個部落格以外,目
前 Guardian Unlimited 旗下還有另外多個新增的部落格,包括了 Election Blog
2005(針對 2005 年英國國會大選)、Observer blog(衛報旗下的觀察者周報部落格)、
CultureVulture blog(以電影、書籍、藝文活動為主),Organ Grinder(討論 BBC 娛樂
節目為主)、Ask Jack blog(回答網友提出的電腦與科技問題)與 Editors’ blog(編輯
談論自己編輯時所下的判斷與理由)。

Guardian 接著更於 2006 年成立了一個集體部落格,名為 Comment is Free,


招集了 Guardian 與 Observer 兩大報的專欄作家與評論家,還有外部的知名人士
共同撰寫,內容題材範圍廣泛,含括了原本發表在平面報上的專欄與評論,也
包括了網路原生內容;讀者在註冊之後可以自由對任一篇文章發表意見,寫手

75
也會參與討論,但也有不少作家對於面對網友直接回應感到很不習慣,但是運
作至今,已經成為衛報線上版最吸引人的內容之一。

根據以上的資料整理與觀察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歐美主流媒體應用部落格
的方式非常多元,並嘗試著藉由部落格,改變原本的報導方式、原則、與規格;
而這些改變代表著這些立下傳統新聞典範的主流媒體開始改弦易轍,不管原因
是基於市場壓力、經濟因素、科技革新、但是共通的特點就是將「閱聽人 2.0」作為
首要考量,極力在滿足網友的同時,維持主流媒體特色。

事實上,網路具備的多媒體呈現特質,讓歐美主流媒體—不論平面或是電
子--開始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這讓雙方都必須重新提供更多元、完整、獨家的
新聞資訊給網路閱聽人,印刷跟電視新聞之間的隔閡與差別已經被網路打消。讀
者或觀眾見到越來越多報紙透過網站提供語音與影像資訊,同時也看見電視頻
道透過網站擴充更多深入的文字報導。

先前曾提到,主流媒體使用部落格的方式主要有七種:記者採訪過程的筆
記本或採訪花絮、網路上的專欄或評論、由編輯負責的問與答空間、讀者的論壇、
記者對其採訪路線與心路歷程的吐露、為了增進銷量的新聞重點摘要整理、或是
記者不願在正式新聞報導上留下紀錄而專門成立的八卦謠言部落格。歸納來看,
各家歐美主流媒體皆透過部落格提供給線上讀者更多不同的資訊與新聞角度,
同時鼓勵讀者評論、鍊結至自己的部落格上。一方面來說,各家媒體皆投入了更
多資源在網路上,並且體認網路才是未來的媒體形式,試圖透過部落格具有的
草根特質拉近與讀者,尤其是年輕族群與部落客的距離。

「人性化」跟「口語化」的新聞呈現方式,則是媒體與記者部落格最重視與強
調之處,而儘管不少主流媒體依舊要求旗下部落格必須遵守新聞意理的中立並
呈現事實,大多數部落格並不將這些傳統的新聞意理視為圭臬,即使要遵照傳
統,也都會透過專屬於網路的方式表現,例如用引述與直接鍊結的方式推薦不
屬於自家媒體的文章,或是讓線上讀者來補齊或改正可能的謬誤跟缺點,儘管
媒體在部落格上做出改變與進行實驗的同時,也對許多感到不習慣的閱聽人帶
來衝擊,招致不少批評。儘管如此,批評本身卻也回過頭來讓這些閱聽人練習與
主流媒體直接對話,反而提昇了閱聽人對自我能力的肯定,也不再迷信主流媒
體的權威。

再從商業與公共媒體的屬性劃分來看,具有公共媒體性質的 BBC 與衛報在


閱聽人意見的反饋,草根媒體的接納以及鼓勵上,皆展現出高度的開放性,而
商業媒體初期則多半持觀望態度,並不特別積極。將此一不同表現從競爭與合作
的角度來觀察,可以瞭解對公共媒體來說,他們並未將公民媒體視為競爭對手,

76
反而當作是合作夥伴,反倒是商業媒體擔心收視率跟閱報率被公民媒體鯨吞蠶
食,因此一開始甚至表現出排斥的態度,儘管這種排斥皆以「維護新聞專業意理」
為由來掩飾。

77
第三節 台灣主流媒體部落格

以部落格在台灣的發跡時間與短暫歷史來看,台灣主流媒體應用部落格的
動作並不算慢。中時電子報最早開始有所動作,成立了中時編輯部落格;之後各
家媒體,不論是平面或是電子,都搭上了部落格列車,儘管作法各有不同。而將
台灣與國外主流媒體接觸部落格的方式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國內外主流媒體看
待草根媒體部落格的態度有何異同,而這些國內主流媒體對待部落格的方式又
是否反過來對台灣新聞意理和新聞實務造成了衝擊,哪些衝擊?

一、中時編輯部落格

1995 年九月十一日,中國時報推出了「中國時報系全球資訊網」(chinatimes
web),開始著手將報紙的內容轉為數位格式,中時電子報的雛型由此建立。1998
年四月,中國時報將中時電子報獨立出來,成立「中時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經營比重,全力投入。1999 年 10 月 2 號之後,中時電子報全面改版,以打
破傳統平面報紙的界限為口號,結合中國時報系的採訪資源與新聞內容,提供
「新聞快報」服務,固定於每日的凌晨 2 點半及下午 2 點更新新聞,以提供即時
新聞為目標。

中時電子報 2004 年成立了「編輯台報告」,為編輯部落格的前身。編輯台報


告由數位中時報系與中時電子報的編輯主掌,每一位編輯都擁有屬於個人的編
輯,輪流針對時事發表個人心得與評論。

中時編輯部落格於 2005 年 3 月 22 日推出,初期運作模式是透過邀集中時


報系內部編輯與各路線記者,分別在編輯部落格平台上開設個人部落格並各自
寫作,同時鼓勵外部的部落客向編輯部落格自我推薦,受到推薦者將接獲電子
郵件通知並給予一「貼紙」,讓部落客用來表明自己的部落格或文章獲得中時推
薦。推薦模式分為「嚴選優格」、 「嚴選好文」、 「優格推薦」三種,部落客必須在部落
格上或是受推薦的該篇文章上加入貼紙,並且寫一篇新文章作為獲得中時編輯
部落格推薦的宣告。

根據研究者長時間觀察,初期的編輯部落格並未提供多數部落格具有的
RSS 簡易聯合供稿技術與引用功能(trackback),迴響(comment)功能則交由個別
編輯或記者自行決定是否開放,後期才陸陸續續增加 RSS 與引用功能。整體而
言,中時編輯部落格首頁的外觀與陳設從上線至今並未有任何重要改變,個別
寫手則可以自行改變部落格的外觀,例如改變網頁上端的橫幅圖片與部落格名

78
稱,或是在左右兩欄的部份添加自己推薦的文章與網站、部落格的超鍊結。左上
角為寫手照片區與自我介紹區,編輯部落格的作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放上照片
或任意圖片,以及是否加入自我介紹的文章。

編輯部落格於 2005 年 8 月 6 日進行改版,增加了「來賓所有格」與「作家部


落格」兩個部份,邀請多位新聞媒體業界人士、學者、名嘴、知名作家共同加入部
落格寫手行列,例如范立達(TVBS 及飛碟電台主持人)、方念萱(政大新聞系教授)、
瓦歷斯諾幹(原住民詩人)、張大春(小說作家、電台主持人)等數十位富有名氣的寫
手。之後又在 10 月初增加「旅遊部落格」的分類,同樣邀請了多位中時旅行社的
旅遊專家與寫手加入,包括耕耘部落格已久的「工頭堅」與「查理王」兩位部落客。

另外,2005 年 7 月 27 日則在編輯部落格分類中開設了一個新的部落格,名
為「部落格編輯」,專責統整部落格相關新聞、報導編輯部落格的動態、介紹台灣
部落格的知名特色部落客,或是解答訪客與自薦者對編輯部落格的大小問題。

二、聯合報的網路城邦

聯合新聞網與中時電子報同為台灣傳統報業跨足線上新聞之濫觴,聯合新
聞網在中時電子報推出編輯部落格後不久,也整合了新聞網原有的網路論壇而
成立了網路城邦,每一個論壇則稱為城市,個人的網誌(部落格)則代表城市裡
的家戶,以類似虛擬國度與線上遊戲的概念,讓網民能擁有自己的身分。網民可
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建立「城市」,討論議題。城市有討論區、精華區、公告區、留言、
影像館、投票、推薦連結等等功能。

網路城邦網民的等級會隨著啟用網路城邦服務的時間長短、登入次數、與發
表文章數量而改變。新加入的網民等級為一級,只要在城邦中越積極發言或寫作,
就能持續升級,而不同等級的網民會有不同的功能和權限。越高等級的網民,當
然能使用的功能就越多。

除了單純的部落格服務提供者的角色以外,聯合報系(包括聯合報、經濟日
報、聯合晚報、可樂報)旗下的部份編輯與記者也開始使用聯合網誌成立個人部落
格,目前總共有 99 名記者編輯加入。在聯合報系 blog 的首頁上註明著:

媒體 Blogs,搭起媒體和讀者的超連結 ,一顆幼苗初發的新媒體種子
-媒體 Blogs 讓媒體與讀者的對話,不在「報紙上」

由此可見,聯合報也有意透過部落格增加與讀者之間的互動。然而聯合報的

79
使用介面與方式卻常受到使用者詬病,包括需要申請帳號才能留言,無法自行
增加功能等等。最近 UDN 更邀請了許多政治名人、名作家、以及藝人加入 UDN
blog,打算以此為號召,吸引注意力。

三、TVBS 的 POP BLOG

TVBS 為台灣第一家 24 小時新聞頻道,也是後續台灣新聞頻道激增與 SNG


氾濫的起源。自從 TVBS 在網路上開設 POP BLOG 之後,陸續開設了 2100 全民
開講部落格及多個主播部落格與節目專屬部落格。POP BLOG 也提供一般網友申
請部落格服務,但是使用者與其他部落格服務提供者比較起來並不多。

目前屬於 TVBS 旗下主播與新聞性節目主持人的十一個部落格都劃分在名


人/主播部落格的分類之下。各個部落格的型態略有不同,例如「2100 全民開講」
節目就在部落格中提供節目精采片段的線上收看;「2100 周末開講」會整理出節
目來賓評論摘要;而「101 高峰會」的部落格則只有每週固定文宣與來賓介紹;
「大選縣市報」則是台灣主流新聞媒體中唯一一個利用部落格形式來報導選戰新
聞的節目,但是隨著 2005 年年底縣市長選舉結束,此部落格也未再更新。

整體而言,TVBS 並未積極經營 POP BLOG,僅僅將部落格視為早期網站


的替代品,部落格對於 TVBS 新聞的意義也不大。

四、東森新聞報的 Bloguide 部落指南

東森新聞報的 Bloguide 於 2005 年 6 月 16 日正式對外公佈,Bloguide 採申


請制,想要使用此部落格服務的網友需要在網頁上註冊並提出申請,Bloguide
的部落小工會定期開放名額,讓網友進駐開始使用。而得到名額的網友在成為
Bloguide 的部落客之後,必須遵守時常跟新的規定,若是太久沒更新,帳號將
會被刪除。在 Bloguide 的介紹中提到:

我們是這樣想的,既然現在網路上已經有那麼多的平台在提供許許多
多人自由自在的發聲,夠了,我們就不需要再往這個方向走。我們也許
不能確定那些聲音比其他聲音更有價值,但我們可以做的是,讓學有
專精的、對特定領域有熱情的聲音真正被聽見,而這個,就是 bloguide
的來由。

捨棄全面開放所有網友自由使用的模式,Bloguide 採用半封閉式的篩選方

80
式,網友必須通過申請、審核、通過、監督等繁複流程才能成為 Bloguide 的部落客。
Bloguide 會詳細分類網友撰寫的文章,如果要開立新的議題類別也需要
Bloguide 的同意。由此可見,Bloguide 是以經營傳統媒體的角度來看待部落格,
部落客被要求「必須」遵守嚴密的規則,而且文章的質量與數量都必須達到一定
標準。此外,Bloguide 也具有推薦的功能,網友可自由推薦部落格與單篇文章。

目前東森 bloguide 共有 40 位來自東森新聞、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1的主


播入駐開設部落格,當該名主播正在播報新聞時,電視螢幕上也會列出她的個
人部落格網址。根據研究者對 Bloguide 主播部落格的觀察,每位主播的寫作風格
差異頗大,不過由於東森以藝人形式經營主播,因此主播的部落格也多以個人
生活與遊覽為主軸,而非針對新聞議題或新聞專業深入探討。

2006 年五月 Bloguide 與東森電子報改版,將 Bloguide 與東森電子報作更緊


密的結合,Bloguide 上的文章標題與鍊結會按照內容的類別出現在相關新聞的
頁面上,依照時間順序連播。然而聯播憑靠的標準是部落客對自己文章下的「分
類」,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核對機制,因此部落客若沒有仔細設定分類,就會使得
完全無關的部落格文章出現在新聞頁面上。

五、台視部落格

2005 年 12 月由台灣電視台網站推出的免費部落格空間服務,也是唯一由台
灣無線電視「老三台」推出的自製部落格。採申請制,凡加入台視會員便可以免費
申請,但需要通過審核。

根據部落格屬性而有多重分類,在其「人物」分類中列出了七位台視主播與
記者的個人部落格。根據研究者觀察,這些部落格的內容多半屬於個人生活札記,
但也有談論到新聞工作實務的文章,例如體育主播簡政光的部落格「運動發光體」
就常常提及她作體育報導時的甘苦談;新聞主播劉孟竹則頻繁地透過網路批評
媒體亂象,以其身份來說在台灣非常少見

1
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電視台分別於 2005 年與 2006 年由東森標下營運權。

81
六、蘋果日報 blog

蘋果日報為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壹傳媒旗下的報紙,以庶民新聞學及狗仔
隊報導的風格迅速在台灣竄起,已成為台灣目前銷售量最高的日報。

蘋果日報來台後即成立網站,後於 2006 年三月十七號隨著網站的改版推出


了部落格服務,稱為蘋果 blog,並且積極透過報紙與網站首頁宣傳。蘋果 blog
的性質近似聯合網路城邦,也提供一般網友不需經過申請審核即可以開設個人
部落格,網友可免費擁有固定容量的相簿與影音空間。另外,蘋果 blog 也利用
自家媒體資源,邀請日報的專欄作家駐站開設部落格,例如知名散文作家吳若
權、女性話題作家劉黎兒等人,不過基本上這些作家部落格內的文章皆為專欄文
章的轉貼。蘋果 blog 也具有「推薦功能」,網友可以用滑鼠點擊,推薦自己覺得
優秀的或喜愛的部落格與單篇文章。

蘋果日報社內記者已經有不少人至蘋果 blog 開設個人部落格,然而蘋果


blog 並未明確將這些記者部落格標示出來或是劃分至同一區塊,因此研究者僅
能就部落格的內容來判斷該部落格是否屬於蘋果日報記者的部落格,也無法確
定正確數量。而「蘋果官方」則偶爾會利用部落格集結特定議題的相關報導,例如
台開案,但內容僅為報紙原本的報導與評論轉貼,並無額外內容。

整體而言,與國外主流媒體的部落格使用方式與內容比較起來,國內主流
媒體的部落格對部落格與網路新媒體的想像還是過於呆板與保守,對草根部落
客的聲音也不夠重視。

國內的主流媒體部落格很少屬於真正的「編輯部落格」,亦即「透過部落格將
編輯室內部的工作透明化」,藉此提昇閱聽人對媒體運作過程的瞭解,也增加閱
聽人對報導的信任;又或著透過部落格延伸傳統媒體報導的議題,讓重大議題
能夠獲得更深入討論;或是利用部落格的無限網路空間將更多受限於版面與時
段的新聞呈現給需求多元的當代閱聽人,讓媒體反映更全面的真實;又或者是
利用部落格增加草根部落客對報導的參與、監督與批評,讓每一則新聞都成為報
導者、閱聽人、被報導者等多重角色之間的對話,而不是單調地上對下的講演。

國內主流媒體部落格的特殊之處在於有多家(除了中時部落格以外)皆提供
免費部落格空間給網友,這在國外主流媒體的操作中是少見的。然而儘管提供了
免費空間,也從未見到記者至一般網友成立的部落格上留下迴響,加入討論,
媒體更未曾重視與善加利用這些由使用者創作的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看
不出任何前瞻性思考;顯見主流媒體面對部落格依舊採取若即若離的態度:建

82
立部落格,但不為部落格內容背書,開放一般使用者開設部落格,卻不看重使
用者提出的意見。

根據本章節的歸納與分析,描繪出了國內外主流媒體使用部落格的方式,
也從中瞭解了他們對部落格的看法與態度有哪些不同之處,同時也瞭解了閱聽
人 2.0 如何透過建立跟參與開放的草根媒體,開始展現力量;然而為了顯現出互
動過程中細微的差異,包括媒體人的角色、部落客的想法、部落格對新聞意理的
挑戰及不足,研究者在接下來的部份將透過中時編輯部落格發生的兩個案例來
深入剖析台灣主流媒體與草根部落格的第一類接觸,而中時編輯部落格為台灣
主流媒體開設部落格之濫觴,中國時報本身同時具有代表台灣傳統報業的象徵
意涵,中時媒體集團更在台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象徵
個人媒體的部落格與富有組織力量的主流媒體,在網路上碰撞出的火花格外值
得研究與瞭解。

83
第四章 當主流媒體遇上草根部落客

於是,傳統主流媒體把手伸進了草根部落格的空間,草根部落客也透過集
結與擴張,漸漸成為新的主流媒體,過去近乎封閉的渠道如今乍然開通。在本章
中,研究者將從中時編輯部落格的兩個知名顯著案例當中,勾勒出主流媒體與
草根部落格在這個特殊的相互碰撞時期所萌生的變化,包括新聞記者、新聞閱聽
人的角色變化,新聞媒體的再定義,以及,最後也最重要的:尋找一個新的新
聞意理。

84
第一節 中國時報與部落格

根據研究者與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也是中時部落格建置計畫的主要推動
者,黃哲斌先生進行的訪談得知,當初成立中時部落格主要有幾個原因:

大概兩年多前我們成立了一個編輯台報告,讓線上的主編可以把他們
每天在編輯過程的心得寫下來,然後當時有一些國外的朋友說國外你
知不知道有一個 blog 興起,他覺得說這個東西有一點接近,類似說每
天撰寫,寫自己的工作紀錄,有點像 log 的性質,然後一直到去年初,
我們決定要把編輯台報告擴大改版的時候,然後中間我也開始去注意
觀察所謂的國外部落格發展的趨勢,然後開卷還有有些媒體就開始作
報導。然後我們就在思考,的確,如果有些傳播界的人,不管是記者主
筆,開始以紀錄的方式或評論的方式開始在網路上撰寫文章,應該也
會有不一樣的火花出來…(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
2006 年 3 月 20 日)

由此可見,中時電子報編輯部對國外部落格風潮與現象的觀察為中時電子
報成立編輯部落格的主要因素,國內部落格的發展情況對中時電子報成立部落
格占的影響比重反而不大;當時國內部落格圈尚未展現出足夠力量可能也是原
因之一。

編輯台報告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告訴我們一些還不足的地方,我們覺得
編輯台報告還有成長的空間,那我們剛好看到國外部落格的興起,然
後我們剛好編輯台報告也要規劃改版,那我們就直接把他轉進部落格
形式,讓它可以直接接受網友的迴響。因為以前編輯台報告下面是沒有
迴響的機制的嘛,要開那個機制是比較麻煩,牽扯到系統啊、資料庫,
可是既然有部落格機制我們就可以方便的把編輯台報告都轉變成部落
格形式,讓所謂的那些迴響引用的功能都可以加進來。(黃哲斌訪談紀
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而黃哲斌表示另一個設立編輯部落格的原因則是由於中時電子報編輯部打
算將中時電子報編輯既有的「編輯台報告」進行延伸與擴張,增加更多屬於中時
電子報的原生內容,同時也希望能讓網友直接透過迴響和中國時報報系的編輯、
記者們對話,因此具備高度互動性、使用與架設門檻低的部落格便成為中時電子
報最直覺也最適當的選擇。

至於編輯部落格的定位,黃哲斌表示:

85
像編輯部落格就是一個(中時電子報與中國時報的)合作...我們會找報
社的記者和編輯來寫部落格,但這又不是說那麼正式台面上的合作...
這麼說好了,中時集團旗下有很多媒體,中國時報當然是整個最大的
旗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那中時電子報是另外一個,那她算是
中時集團在網路上的總入口,以人事行政並沒有說相互同屬,可是碰
到有一些跟網路相關的事務那我們會一起合作這樣子。(黃哲斌訪談紀
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黃哲斌特別強調中時電子報的獨立與自主性,編輯部落格的發想與打造由
擔任中時網路出口的中時電子報負責,內容方面則透過邀約,請中時平面報系
的編輯、主筆與記者們提供,也就是替他們開設個人部落格。與國外主流媒體的
部落格比較起來,中時編輯部落格並非由母報報社編輯室內部主動成立,也不
是為了提供報紙版面無法容納的其他資訊、更不是為了回應讀者批評、促進編輯
室透明化而成立等因素,反而是在被動的情形之下,由屬於「外部力量」的中時
電子報推動而成立,實驗性質頗高,初期也沒有清楚的聚焦議題,但也可以說
是自由度最高的主流媒體記者部落格。

會用這種「從作中學」的態度開始接觸部落格,黃哲斌表示,他在接觸、閱讀
許多優秀的台灣部落格之後,讓他原本對網路文章的想法,以及他原本架構的
中時部落格的方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坦白講,有的部落格對我們有很大的刺激,就是我們知道說外面好的
寫手太多了,不管是寫法政的、寫棒球的、寫美食的,都有很多很專業
的人在作這些,那這些人加起來的力量絕對是遠大於所有傳播人的力
量,如果說我們能夠慢慢讓這些好的部落格,在某些程度上有心經營
部落格然後又申請加入的人然後也可以在我們這裡輪播,我想這對雙
方來講都是一件好的事情。(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
2006 年 3 月 20 日)

因此中時電子報希望將中時部落格變成華文優質部落格的樞紐,一方面可
以塑造中時親近新媒體的形象,藉此在新媒體領域中搶得灘頭堡,另一方面也
可以讓被中時推薦的部落格輪播成為中時電子報的內容之一,提昇中時電子報
的可看性,吸引長時間生活在網路上的部落客。

86
一、跨出主流媒體,在部落格上呼吸自由

儘管編輯部落格是屬於中時電子報之下的一個計畫,絕大部分的寫手依舊
來自中時報系,而其中多半屬於報社內的資深編輯與主筆。黃哲斌表示大部分參
與者都是接受了他與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禎的邀約,邀約過程中僅少部份人
婉拒,拒絕的原因除了時間上不甚充裕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很多老一輩
的記者對網路不熟,不會打字」。彭蕙仙在訪談過程中也表示,即使是一開始便
答應加入的記者與編輯們,起初也有相當比例並不知道如何在網路介面寫部落
格,而是將寫好的稿子交給中時電子報編輯部,由電子報的同仁代為發表。

黃哲斌也提到另外一位記者很積極地利用部落格作為他個人寫作的基地與
倉庫,他說:

…(該名記者)雖然有些文章是給其他媒體,但通常他如果貼上部落格
通常要去找照片、找一些相關的鍊結,通常要花一個多小時,稿子已經
寫好囉,還要再花一個多小時才能貼上部落格,他說這個會讓他獲得
在媒體發表以外的動力和成就感。(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
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彭蕙仙也表示,因為開始寫部落格,才刺激他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技巧,
例如在文章中添加照片、超鍊結、以及音樂等;從這點我們發現,傳統媒體的專
業記者在新的部落格領域當中變成了生手,必須重新學習有別於過往的新聞實
踐方式。而之所以願意開始嘗試部落格寫作,甚至持續為之,彭蕙仙則認為最主
要的原因是部落格讓她獲得在報社工作沒有的自由:

…因為這個部落格其實也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好像不是要你答應要
寫一個專欄之後,你就每隔多久你一定要寫,不寫的話就會開天窗就
會有壓力,可是我覺得部落格完全是一個沒有壓力的東西,你如果想
寫你就寫,如果你實在搾不出東西來也沒有人逼你寫。

第二我覺得他很自由,然後這個自由包含他的 tempo,就是你隨便什
麼時候想寫他都可以,第二個自由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誤解,是我自己
覺得我覺得他的寫作方向是很自由的,我覺得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或
著一個記者或著一個編輯,他在他所服務那個媒體的角色其實是比較
固定的,可是在部落格裡面他的角色其實是蠻多元的,那個對我來講
是一個自由,因為我從來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興趣非常多元的人,然後
那種興趣的多元放在...我所服務的媒體裡面,其實那個多元大概就只

87
能是自己覺得很高興,可是有了部落格以後,我自己把他定義為一個
自由的軟體,那我的多元的興趣、或是多元的關心、或是多元的
involvement,我覺得可以在部落格裡面呈現,就是這樣子…那我自己
剛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是沒有任何想法的,但是我慢慢會把我自己在
所服務媒體裡面所作不到的事情,在部落格裡面呈現...我自己理想中
的角色,我其實是希望把我自己變成自己部落格的總編輯,我覺得在
現實世界裡面我沒辦法作一個媒體的總編輯,可是我覺得我在我的部
落格裡面是。(彭蕙仙,中國時 報主筆記者,2006 年 5 月 22 日)

編輯部落格的文章並沒有編輯過程,對此彭蕙仙也說:「你怎麼來就怎麼上
就對了啦,所以就沒有人替你把關...所以就常常會有錯字這很慘」,至於延伸的
言責問題,她則表示「反正掛你的名字你就要自己負責嘛!」而正因為沒有編輯
把關,她在部落格上反而更能表現自我,與更多人分享她亟欲抒發的情緒:

因為我是外省第二代的關係,所以我長期對於台灣人這三個字有很強
烈的感受,然後我覺得這種強烈的感受因為非常的個人,所以他在報
紙上面永遠不可能呈現,除非有一天我變成一個超級大作家,報社可
以容忍我只要我的名字掛上去我寫任何東西他們都不在意,我必須到
那種等級我才有可能寫作台灣人系列這樣的東西,可是在那個之前是
不可能的……所以我非常非常的感激有部落格這樣的媒體,否則我覺
得我很多的感受是被放在那個地方,我覺得很浪費…(彭蕙仙,中國時
報主筆記者,2006 年 5 月 22 日)

傳統新聞意理假設記者能夠以專業報導人的角色,在觀察事件時保持客觀
中立,記者的身份背景被認為不重要或是被遮掩,更別提在新聞產製過程中,
記者僅是守門人其中之一,最後報導中所參雜的往往不只有單一記者所選取的
觀點。然而記者與所有媒體工作者並非無情感的機器,也非毫無生命歷史的白紙
一張。從彭蕙仙的回答中我們得知,記者的生命背景當然會影響記者本身看待新
聞事件的角度,投注私人情感,然而過往這些個人角度與情感都被傳統專業新
聞意理先驗地忽略;黃哲斌也表示,對這些媒體編制內的記者、主筆、編輯等職
業寫手來說,部落格能夠吸引他們在工作之餘繼續寫作的一個重大因素就是「自
由」:

舉個例子好了,XXX...他就說有時候你要寫稿子給媒體的時候,雖然
有稿費可以拿,可是有很多限制,什麼時候交稿、字數多少、寫甚麼方
向,所以說他就會覺得寫就寫,可是那是一種寫法,可是比如說針對
很多題目,他在寫的過程裡面,他很想寫,但是字數已經滿了,他就
常常交了稿之後,同一篇文章,他把他想寫的東西統統寫上去,假設

88
一個九百字的稿子,他就把他寫到一千六一千八,寫到我自己爽為止,
然後他就把他貼在部落格上。(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
2006 年 3 月 20 日)

由此可見,許多中時編輯部落格的記者寫手都對部落格帶給他們的「自由」
感到十分嚮往,這種自由讓記者在某種程度上不必受限於主流媒體的報導慣例、
路線、框架、組織結構甚至是意識形態等層層把關,因此對中國時報多位編輯與
記者而言,部落格起初帶給了他們新的刺激與衝擊,但是在參與編輯部落格之
後,許多人都表示透過部落格獲得了過去在主流內部所無法擁有的寫作自由與
呈現方式上的自由,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叛逆」的自由,而這自由也成為了
這些職業報導者花費許多時間,持續無償寫作的原動力。

二、訓話者 / 對話者

對於直接在部落格中寫作的不適應,也體現在中時編輯記者部落客們起初
對於網友迴響的反應,例如黃哲斌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一天開會時某位參與編
輯部落格的記者匆匆忙忙地打電話表示他發現他昨天剛發表的部落格文章下已
經累積十數篇網友的迴響,除了攻擊他以外,還互相攻擊;他說:「怎麼辦怎麼
辦,他們在我的文章下面吵起來怎麼辦?」黃哲斌則和他說「其實平時你就算是
在報紙上寫,別人也會在別的地方吵成一團,只是你看不到而已。」但即使如此,
這位記者依然覺得這對他來講已經造成困擾,而且製造了仇恨。黃哲斌也表示大
多的記者對此種情形都慢慢地感到適應,但他也認為部份網友

常常會抓住作者的某一句話,其實是無關宏旨的某一句話,然後去深
入發揮演繹,然後要作者出來說明,當作者出來說明說我不是那個意
思,而是甚麼意思,可是有一部份網友還是會繼續窮追猛打。(黃哲斌
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由此可見,當記者寫作部落格時,往往忘記了自己直接面對的受眾已經改
變,黃哲斌也對此抱持相同看法:

不管是作家還是記者還是編輯,他們以前面對的是一種內向式的組織
圈圈,舉個例子,以前大概就是總編輯坐中間,總編坐外面一圈,記
者再坐外面一圈...他們通常想到的是主編喜不喜歡,會不會退稿...其實
現在的部落格是外向式的圈圈,他們是直接坐朝外,直接面對讀者,
所以太多的讀者聲音一下子湧進來,他們會不太適應這樣子。在台灣,
我看到的都會經歷到這種震撼吧!(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

89
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他也提到另外一個案例:

像我們有一個寫財經的主編,他自己就覺得很驚訝:他那時候寫一個
好像是股市指數和 GDP 之間的連動性,這是一個假設啦,股市指數和
GDP 是不是有正相關負相關還是不相關,他只是忽然出這樣一個問題,
沒想到到隔天上面就好幾篇留言,有些留言還會註明說明自己的背景,
除非他們說謊,要不然有位還是美國哪一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華
裔的,還有一個華爾街高盛還是哪一家證卷的分析師,可是他們就在
裡面提出他們的看法,他完全沒有想到就是說自己只是一個好奇的探
問會引起那麼多人,而且是有專業能力的人上來。(黃哲斌訪談紀錄,
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黃哲斌認為網友的迴響對於編輯部落格的記者部落客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然而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國外主流媒體開設的記者部落格上,例如先前提過衛
報線上版所開設的集體部落格 Comment is Free 就屢屢有作家或評論家對於直接
面對網友的評論感到極不習慣。

…網友的迴響,一方面他可能是一種...殺傷力蠻強的東西,我們有些
部落格作者會因為別人的回應而從此不想寫,或是從此不想在網路上
發表文章,都有可能,可是有些人卻在回應裡面找到他寫作的動力,
他會覺得蠻有趣的,為什麼有人和我有不一樣的觀點,或是有人比我
有更多的觀點。那有些人會把寫部落格當成一個探求意見的管道,像我
們有好幾個作者也都這樣,他會對於他好奇的問題就寫了一篇,然後
開放 callin,然後網友就回 blah!!!!,他會覺得說除了部落格之外他沒
有其他地方可以作這樣一個嘗試。(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
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部落格讓讀者能夠以簡單且直接的迴響方式告知作者自己的想法,而作者
也能馬上回應,與讀者在線上對話;如此一來,讀者跟作者的分野已不複存,
因為對話的雙方都透過對話而同時具備了讀者與作者的身份,也唯有對話才能
如此刺激思想、共同累積智慧。 彭蕙仙也認為網友的迴響是讓他在部落格上持
續寫作,並維持高寫作品質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她在訪談時表示:

最淺的層面是他們指出錯誤,打字或著是觀念,或著是資料錯誤,那
那個當然很棒,因為你就可以趕快把他改掉,第二個層次是觀念或理
念的交換,因為他跟你 share 了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或著是他的經驗,

90
或著是說他表達對你的文章給予他的刺激或是想法,那這個當然是很
棒的喔,我覺得是很不錯的喔,因為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或著是他的關
懷的層面是很有限的,其實網友常常會用他的回應讓你從新去思考你
講的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可能有一百種呈現方式,但是以你的能力跟
人生經驗可能只能想到其中的一種兩種,那有網友提到第五種六種那
我覺得這很棒...

部落格的迴響當然是非常即時的當下的,然後還有一點就是,他是公
開的,因為讀者寫信打電話或著是 even 透過我們的行政單位轉給我的
那種 email,那個通常大多就只有我知道,最多只有行政單位的人,他
們也懶得去看內容,說句老實話他們每天接到那麼多東西,他們趕快
把他轉給各相關的人。可是在部落格上不一樣啦,就是說他今天對你的
讚美對你的批評喔,大家都看的到…(彭蕙仙,中國時報主筆記者,
2006 年 5 月 22 日)

從彭蕙仙的說法來看,其實只要適應了部落格的即時對話型態,其實對於
寫作或思考都有很大的助益,而這也要仰賴個人部落格與大眾媒體不同的「個人
特性」,讓記者不再隱身於大眾媒體的防護盾之後,直接接受網路讀者的批判與
攻擊,而讀者也能隨即轉身成為作者,透過發表迴響或是個人部落格的引用,
把自己對文章的意見馬上告知記者本人;而這些由讀者發表的延伸文本,如迴
響與專文,又再次成為其他讀者閱讀的文本,文本的互文性(intertexuality)就透
過這種方式層層遞疊、累積、擴散,而這才是對話真正的精華所在。

所以,從黃哲斌與彭蕙仙的回應中,我們可以發現原本在傳統新聞中的「訓
話角色」在進入部落格後逐漸轉變為「可對話的角色」,Gillmor 便認為,當代的
新聞早應該「從訓話變成對話」,這句話之中隱含著部落格與 Web 2.0 帶來的傳
播權力轉移(power shifting),亦即閱聽人已不再處於主流媒體的下風處,而習於
站在高位,以訓話口吻「教導」社會大眾特定價值的權威媒體,及在封閉媒體內
工作的媒體人,普遍不太習慣此種對話方式,類似情形也可以在國外案例中發
現。

因為部落格,主流媒體總算打開了一扇窗,這給了網友可趁之機,但是對
主流媒體來說,這會是拯救日漸下滑的公信力的好方法嗎?

91
三、部落格,是「藥」還是「毒」?

身為一個在傳統主流媒體耕耘許久的從業人員,彭蕙仙本身對於部落格的
發展有很高的期待:

我覺得傳統的媒體會漸漸的被部落格取代的,所謂的取代不是說全面
的取代,是部份的取代,我說得部份不是指延伸,我覺得他會取代平
面媒體,我們現在很多人喔可以把報紙當成是一個資訊,可是我們把
部落格當成一個消遣,不是內容上的部份,而是 audience,不是說有些
內容他在平面上面可以,在部落格上不可以的這種取代,就好像有些
平面媒體他的寫作方式或是他的消息來源或是他的呈現方式其實也是
蠻隨興的,我覺得當部落格...我覺得那個部落格的那個訊息的功能會
隨著投入的人各式各樣。就像我們以前作報紙的人,看電視新聞,我們
都是用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在看電視新聞,你們哪知道甚麼是新聞,
我們的新聞字字有來歷啊,不像你們電子媒體捕風捉影,可是慢慢的,
你去問問看有多少人,其實電視新聞已經是他們得到新聞的一個最主
要的來源呢,他們已經不再覺得這個世界只有報紙是可信的,大概只
有作報紙的人才覺得報紙是可信的,那有一天慢慢的,部落格也會當
他創造一種可能當他的嚴謹、他的紀律也被認可的時候,其實他會某種
程度慢慢地調整大家覺得部落格純粹是一個消遣的媒體,特別是有紀
律的寫作者在部落格上慢慢居多了以後。(彭蕙仙,中國時報主筆記者,
2006 年 5 月 22 日)

從彭蕙仙的說法中,可以發現她認為電視媒體的新聞標準(快、即時、圖像化)
已經成功挑戰了印刷報紙的專業標準,然而部落格要成為主流必然需要一種「嚴
謹的紀律」,亦即一種為大眾認可的標準。黃哲斌也表示在閱覽過許多優秀的部
落格之後,他認為部落格的潛力無窮:

坦白講,有的部落格對我們有很大的刺激,就是我們知道說外面好的
寫手太多了,不管是寫法政的、寫棒球的、寫美食的,都有很多很專業
的人在作這些,那這些人加起來的力量絕對是遠大於所有傳播人的力
量,如果說我們能夠慢慢讓這些好的部落格,在某些程度上有心經營
部落格然後又申請加入的人然後也可以在我們這裡輪播,我想這對雙
方來講都是一件好的事情。(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
2006 年 3 月 20 日)

黃哲斌也非常期待中時編輯部落格能帶給中時電子報更「獨立」的性格,甚

92
至對母報中國時報有潛移默化的改變:

我覺得第一個,她已經改變中時電子報,而且第二個她也多多少少慢
慢地漸漸地在改變中時時報,可是中國時報太大了,改變沒有那麼快。
而且甚至我們當初在設定地時候,甚至希望她更漸漸的,當然沒有那
麼快,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去改變台灣地傳播圈,只是說,當然這個目
標太大了,我們不敢說自己有那麼偉大可以這麼快去做到這件事情,
我們是覺得說相信慢慢慢慢她會發揮出一點力量,只是目前還不是那
麼明顯。(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事實上,相較於母報中國時報累積的政治包袱與面臨的報業蕭條挑戰,中
時電子報應該是未來營運重心,也展現出高於母報的企圖心;然而目前實體報
與電子報相對獨立的運作模式與關係是否能夠維持,還是會在營運重心轉移之
後有所改變,到底是誰改變誰,還有待觀察,但部落格的確已經使得中時記者
產生欲拒還迎的心態。

在還沒有準備好,或許也永遠沒有辦法真正準備好的情形之下,中時編輯
部格上路了,記者寫手紛紛就位,開始在個人部落格上汲取這難得的自由自在,
然而,在互動倫理渾沌未定之時,在主流媒體尚未能拋棄過往包袱之際,發生
了兩次極為顯著的案例,分別是吳清和偽造新聞事件,跟彭蕙仙斷背山影評事
件。

93
第二節 吳清和偽造新聞事件

吳清和為中國時報體育版編輯,在中時編輯部落格成立了個人部落格,「熱
來尋扇」,以體育賽事評論為主要內容,與網友之間的互動尚稱正常。直至 2006
年 10 月 22 日,吳清和在中國時報 A20 體育天地版寫了一篇有關美國職棒大聯
盟的特稿,【都曾淪為敗戰罪人 利吉的痛 艾克斯里很了】,此篇報導亦發表在吳
清和的個人部落格上,文章標題為【美職棒終結者的痛 誰最知道?】。

該篇文章旋即就被熟悉美國大聯盟的網友發現問題,首先,吳清和該篇評
論內容大部分引用自 ESPN 的特約專欄作家 Sean McAdam 的文章:「Eckersley
understands Lidge's pain」,然而在評論中卻沒有註明該文為編譯與引用來源。除此
之外,該文中有一段描寫投手 Brad Lidge 已經心理崩潰的文字:

著名的美國職棒作家麥克亞當(Sean McAdam)發現了,經他向太空人隊
探聽,原來利吉在第 6 戰第 8 局投了 4 球後,主動向牛棚教練表示他
投不來,並一直說"I can’t , I can’t..."然後便逕自到選手 休息區獨坐。

然而這整段文字並未出現在 Sean McAdam 的原文之中,也非實情,因此許


多網友群情激憤,並有網友寄電子郵件直接與 McAdam 本人查證,McAdam 回
信證實他並沒有這樣描寫過 Brad Lidge 的心理狀態。

網友前往吳清和的部落格上留下迴響,希望獲得他的道歉與更正,結果迴
響反而被刪,吳清和本人也未正面回應。因此這起事件便從吳清和的部落格開始
延燒,網路上球迷聚集的台灣棒球論壇、PTT 的 MLB 版等。之後,同屬中時編輯
部落格的記者江世芳在個人部落格上寫了一篇〈有信 368,給清和〉,以同事的
身份勸吳清和出來道歉。

2005 年 11 月 1 日,對美國職業棒球非常專精的棒球部落客 CCLu 寫了一篇:


〈I'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正式發起拒看中國時報的部落格串
連活動。同時,吳清和的部落格亦已被網友的迴響所淹沒,他隨即提出另一番解
釋:

至於『I can’t』這句話,如果我沒記錯,那是 FOX 電視台的記者說利吉


沒必要上場救援,因為太空人在第八局領先四分,讓利吉救援不構成
救援成功,所以『He can’t』救援。

然而旅居英國的部落客 Timo 則在第一時間透過個人部落格做出反駁;他調

94
出 Fox 體育頻道的影片之後,發現並無吳清和描述的情節。因此吳清和的解釋再
次被證明有誤,此後他未再針對此事件於中時部落格上發表任何意見,選擇保
持沉默。

部落客的抨擊力道越趨猛烈,而最後在部落客不斷的抨擊之下,吳清和透
過江世芳的部落格向網友發表了一篇道歉啟事,並停止個人部落格。然而該道歉
啟事並未以原文刊登在中國時報同版面上,而是以「更正啟事」的方式刊登在不
起眼的報紙角落,內文也僅承認報導有疏失,而無道歉意味。

對中國時報來說,新聞專業意理似乎不包括坦率地認錯與檢討,而這也讓
媒體作為準專家系統的地位再一次受到拆解。這種為了避免直接面對問題而累積
的問題,以及這種寧願繼續累積問題的心態,形成了媒體失去閱聽人信任的主
因之一。

一、網友與部落客為何揭竿起義

在〈吳清和事件〉當中,起初是因為熱愛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網友 ctsox 在「台


灣棒球論壇」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時報與大聯盟〉的文章,文中揭露了吳清和該
篇報導的重大問題,成為這整起事件的開端(見附錄一)。

由這篇文章中可以窺知,身為美國職棒迷的 ctsox 對中國時報的體育版報導


品質一直不敢苟同,而他對美國職棒的瞭解以及對中國時報體育報導的不信任,
促使他直覺式地質疑號稱專業的體育評論,這正符合 Dan Gillmor 所描述的公民
新聞概念:「讀者知道的比你多」(My readers-know-more-than-I-do
journalism)(Gillmor, 2004) 只是這概念本該是由記者主動釋出的善意與面對讀者的
謙卑,在此卻成為了台灣閱聽人對主流媒體放心不下而產生的怨嘆。ctsox 也透
過網路,馬上在吳清和的個人部落格上留下迴響,表達抗議,並希望他公佈晦
暗不明的消息來源,另外更透過網路找到 McAdam 的電子郵件信箱,親自向本
人求證,並在公開論壇上清楚地公佈了事件的來龍去脈。這在在顯示了網路超越
時空限制的特性與部落格的開放性如何在這起揭露問題新聞的事件當中起了關
鍵作用,同時也與吳清和及中國時報的行事風格產生強烈對比。最後,透過電子
郵件的轉寄與部落格的轉貼告知,這起事件很快就從球迷間的話題變成台灣網
路上延燒一時的網路重要事件。

吳清和身為中國時報的資深體育記者,首次在部落格的世界中直接面對迴
響,而不再有主流媒體的防護傘可擋,因此掩飾與假裝清白成為了最直接的回
應方式,這起事件於網路上爆發之後,他在發表該篇報導五天後(10/27),才在

95
個人部落格上寫了〈白襪破咒封王 球迷們一起開心吧〉這篇文章作為回應(全文請
見附錄四),他在文中表示:。

平心而論,我還是心存感激,感激那些看後還願意花時間回應的熱忱,
我儘量秉持當初堅持的『不回應罵聲』原則,但是不回應,並不表示我
沒感覺,我的感覺甚至和 大多數正常人一樣,夾雜著喜怒哀樂。但畢
竟我是一個主表達者,任何人表達個人主意識時,絕對有不贊同的人,
如果一位主表達者要希望所有人都贊同,那是欺騙自己。
............................
可我有一件是百思不解,為什麼和我有不同的看法裡,會有那麼多的
污穢字眼,難不成這是反應不同看法的一種修養表示法?
............................
當時我欣然接受,而且覺得我是在幹嘛啊?怎麼跟晚輩一樣見解,從
此,更堅持『不回應罵聲』。(吳清和,白襪破咒封王 球迷們一起開心吧,
2005 年 10 月 27 日)

從文章內容與語氣中,都完全看不出吳清和在讀者與網友大力批評之下有
絲毫認錯之意,反而以一種混水摸魚的態度想瞞混過關,同時更還擺出高姿態,
以長者身份自居,強調自己「不回應罵聲」的修養,間接批評那些糾正他的網友
修養不夠。此種回應態度讓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甚至更為憤怒,更大規模的
部落格串連與抗議也從此篇文章之後展開。吳清和對於網友與讀者們的憤愾似是
充耳不聞,一直沒有提出更好的解釋,也沒有為此事道歉。直至 2005 年 11 月 4
日,吳清和才又在《熱來尋扇》部落格上發表了〈感謝與說明〉一文,他表示:

我很樂意在此先說一下我的工作環境。每一天,我必須看至少十家以上
的外電,即使是同一件事,我都得了解各家國外媒體的反應,這些參
考媒體至少有:美聯社、路透、法新社、歐通社、ESPN、ABC 電視台、
CBS 電視台、NBC 電視台、FOX 電視台、SKY 電視台、BBC 電視台、洛杉
磯時報、紐約時報以及我天天必看的 USATODAY,然後從 這些消息來
源取一篇為主,加以報導。一個學新聞的人都有從「新聞道德與法規」學
得,注明翻譯稿的文章,也就是全部引用人家的文章,必須加消息來
源出處,這種文章,必須在為文之前,註明「譯自 XXXX 文或外電」
(亦即註明消息來源)。但如果只是引用一部份,或者萃取各家精華而寫
之,通常在文前註明「綜合報 導」或「綜合外電報導」,或者加入自己的
觀念為一篇特稿。

這就是我的工作之一,看官請看清楚,再一次懇請看官看清楚,上述
那些只是我每一天的工作之一,之一到僅僅是例行公事而已,每天我

96
還有採訪會議要開、我還有編前會議要開、我還要一一和發稿記者溝通、
我還要知道每一天的版面是誰在幫忙,我還要和國內各體育團體接洽、
得隨時注意體育電視台的轉播、甚至要接一些讀者來電的詢問。
............................................
那天上班後,我按往常上網看外電,讀了不下十家外電和報導,當然
我也看到作家麥克亞當(Sean McAdam)所 寫「艾克斯里了解利吉的痛苦」
這篇文章,當時覺得他的角度和我很接近,所以決定寫利吉如何面對
再來的賽事。所以我綜合了麥克亞當的文章,我還不忘註明作者之名,
但在串聯時,我綜合了至少七家外電和我個人的感覺,寫了那篇稿子,
那篇稿子,頂多一半引用麥克亞當的文章,其他是我的個人寫作風格,
我自問沒有偏離麥克亞當的主體,我也不是純粹的翻譯稿子。
......................................
會讓各位熱心看官關心,我想我的確不該:
1、把「He can’t」兀自改成「I can’t」。
2、我該在這一段多寫幾個字註明利吉是太空人救援王,領先四分的比
賽,讓其他救援上場即可,他可以不用上場。」

我並不期待各位熱心的看官在了解我的敘述後,撤除對我的判刑,但
整個過程就是如此。遲至現在才回應,因為我實在不願意在我不熟悉的
網路裡,和素昧者打交道,如果看官還有時間,我再說一下我個人的
回應恐懼症,說來也是自己活該。
.................................
我不是一個自認為知道比別人多的人,我甚至很樂意和同事溝通,彼
此交流增進步,但我就是沒勇氣在網路上和不熟的人作溝通,我不願
意 1999 年事件再演。(吳清和,感謝與說明,2005 年 11 月 4 日)

在這次回應當中,吳清和終於表示報導有誤,但是他以他過去在網路上發
生過的不愉快經驗當作這次不回應網友及部落客批評的藉口,也未正面回應網
友質疑,反而以報社工作太過忙碌作為虛構報導的理由;最終更以「讓我難堪」
的說法形容網友及部落客對於報導錯誤的糾正行為,並且表示不再回應。

然而單方面結束對話並無法真正了結已經在部落格圈蔓延的討論,當主流
媒體工作者掌握發言權卻又不願意回應閱聽人的聲音時,部落客自行找出了答
案。

97
二、不回應、不認錯的專業
你會認錯嗎?
我想不會 因為你自詡為專業 專業是不容質疑的
所以你是絕對不會回應的 但是這種"專業"是會令人噴飯的(白襪破咒
封王 球迷們一起開心吧 迴響,atu)

當所有足以與之對抗的力量都不存在時,我們如何自力去撼動這灰色
巨塔?如果我們的憤怒如細菌般在中時的部落格蔓延開來,中時會不
會像底特律自由報彎下身來承認自己的錯行?這不就是部落格向傳統
媒體發出的檄文? (白襪破咒封王 球迷們一起開心吧 迴響,看球的)

在絕大多數的部落格文章中,部落客皆表達出了對中時記者吳清和與江世
芳面對此一事件的處理方式的不滿,尤其是報導「犯了錯卻還不知悔改」。當串連
發起人 CCLu 看見吳清和的同事江世芳在自己的部落格中發表了〈有信 368,給
清和〉一文,勸吳清和先生認錯時,他認為實際上中時根本是希望大事化小,小
事化無,例如江世芳在該文中這麼對吳清和勸說:

你犯了一個錯誤。但,所有記者都會犯錯,包括國外記者或資深記者,
報社同仁誰不深切知道,記者犯錯要儘量避免但是犯錯幾乎是等於天
職,只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像學者那樣仔細查證修訂每一個字眼,我們
必須盡快滿足讀者的需求(儘管編輯台已經儘可能的把關查證)。也許
你寫得太快(記者誰不是寫得快吃得快呢?),也許你同時在處理兩
篇文章把另一篇的印象轉到這一篇來,也許你腦中只是一時出現某種
畫面而你竟然把它寫出來了卻沒有注意─這些「也許」的錯誤,我全部
都犯過, 而且不只一次。〈江世芳,有信 368,給清和〉

這樣的說法並無法讓絕大多數部落客滿意,反而激起更多的反感,CCLu 就
表示:

從什麼時候開始,捏造事實成為記者常犯的錯誤,而且還可以大方的
承認了?這位江記者到底知不知道大家在批評的是什麼?吳先生先前
犯過許多可笑的報導或評論錯誤,我從來沒有像這樣連續三篇文章批
評過。理由很簡單,記者能力不夠跟操守不夠是兩個不同層級的問題。
〈CCLu,I'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

另一位部落客大頭歐則認為:

98
道歉其實很簡單,大家要的也不多,就是承認錯誤罷了!對大頭歐來
說,這樣的道歉就是足夠了(不論有沒有誠意),因為再多的詭辯,
也不能掩蓋當初捏造新聞的事實,這次事件算是有了一個差強人意的
結果,唯一一個可議之處是吳清和這一段話並沒有見報,報紙上僅僅
以"外文資料理解錯誤"為由一筆帶過,標題是更正啟事,亦非道歉啟
事。所以讓大頭歐不禁要納悶,報紙與 Blog 裏的用詞差異之大(該更
正啟事在中時網站上好像也找不到),這樣..算是真的道歉了嗎?(大
頭歐,中時黑報事件更新 - 這樣算道歉了嗎?)

也有部落客乾脆提供吳清和建議,希望他乾脆點,不要再拖延下去,例如
Joe:

吳清和或許卡在面子、個人信用破產、身敗名裂、中時體育的聲譽...等問
題,遲遲不願正面回應這次的錯誤;在我看,撐了這麼久,面子裡子
早就都沒了,中時體育的聲譽真的倒也無需多慮啦!不如像個男子漢
出來,用同等篇幅的文章認錯,就此平息排山倒海的罵聲吧。(Joe,中
時體育中心主任吳清和所惹出的「中時黑報事件」)

許多部落客不將這件案例視為個案,而視為是台灣新聞業墮落的象徵與標
的之一,例如 Loubodu 與 Anakin 就將他們的批判焦點放大,對冥頑不靈的台灣
報業提出了批判:

台灣那些高德道標準不會犯錯當然不用道歉,質報寫出來的西東,你
是知道得,哪像沒水準的八卦蘋果天天在《錯與批評》。(Loubodu,連
眼珠都不轉)

媒體素質低落不是中國時報一家報社的事,到 PTT 的 media-chaos 去看


看,有哪一家媒體沒出過包的?…(省略)…這類不知所云的報導看
都看不完。這還只是體育新聞,要抓錯比較簡單,可是誰知道其他攸關
國家社會個人生活的新聞裡面有哪些是捏造的?又有哪些提供了錯誤
資訊呢?媒體素質低落成這樣,搞到連想要關心國家大事都不知道從
何關心起。 (Anakin,遲來的道歉)

部落客對於傳統新聞意理與實踐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對此次事件所體現出
的台灣新聞品質有所質疑,例如 Anakin 就向吳清和以及中時喊話,質問他們到
底懂不懂讀者要什麼:

PTT 棒球相關板面上每天都有一堆轉錄的新聞,其中有許多新聞都會

99
出現錯誤,一堆人忙著回文幫忙訂正,請問為什麼要訂正?為了酸記
者說記者有多爛嗎?為了展示自己有多厲害嗎?還是為了把正確的資
訊提供給網友們知道?少了一個「熱來尋扇」又如何?充斥各個版面的
錯誤新聞就會減少了嗎?記者的素質就會提升了嗎?(Anakin,遲來的
道歉)

可見,儘管部落客及網友都重視報導的正確性,但是絕非執著於主流媒體
一定要能提供正確新聞的論調,而是強調記者犯錯之後是否願意馬上承認、改正、
並公開回應,而非丟出藉口來搪塞。專家難尋,守門人也不再有力,部落客要求
的是記者與媒體展現出願意接受閱聽人的監督激勵,並因此進步的心態。而這種
心態雖然與記者在何處撰寫文章無關,卻是部落格具備的媒體特質,才讓這些
積累已久的新聞界不良息癖成為可討論之事,無法繼續迴避。

此外,不管是 BBS 還是部落格,公民自己報導新聞的實踐其實從未間斷,


例如前段引述中提到的 PTT 棒球版,而閱聽人 2.0 也不是部落客的專屬頭銜;
部落格提供的僅是一種更方便的資訊溝通渠道,而要展開以及維繫對話,需要
的是彼此之間擁有價值共通的寫作意理,不論對話雙方是主流媒體或是草根媒
體。相較於以資訊權威現身的媒體,或是挾新聞專業來說服閱聽人的記者,當代
的閱聽人 2.0 更崇尚真誠對話的價值,而關於對話的方式與想像,正在部落格圈
內不斷演化當中。

三、串連集體智慧,發揮集體力量

在此次研究的部落格文章當中,部落客皆十分積極主動地傳遞此事件的相
關訊息,頗有「網路共同體」的感覺,然而部落客彼此之間依舊保持著一份對彼
此主體性的「尊重」,例如發起「拒看中國時報」部落格串連的 CCLu 在〈I'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一文開頭說道:

本來想的題目是 "Free Bloggers Don't Read China Times",不過 bloggers


的特色就在於大家的主體性,沒有人有權利替別人發言,所以我只替
自己講話就好。(CCLu,I'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

而這種以個人為主體,不卑不亢的態度獲得多數部落客的高度認同,讓此
部落格串連活動成功展開,更多人也大力聲援此活動。而事實上,「只代表自己」
也是一種對作者及文章透明性的一種宣告,相較於傳統媒體的記者多半有媒體
企業作為靠山,部落客「只代表自己」,而相較於任何一篇主流新聞媒體報導在
重重編輯流程之下漸漸喪失個殊性,套上客觀中立的外皮,部落格依舊「只代表

100
自己」。

在串連時,每個不同的部落格就代表著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公民同時針對特
定事項,發出了吶喊,這種部落格之間的串連又可分為「顯性串連」與「隱性串
連」,以這次事件為例,顯性串連即為部落客 CCLu 發起的部落格串連活動,以
「I a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的標語為號召。並且在活動推出不
久,馬上有熱心的網友提供多達數十款的部落格「貼紙」供部落客使用,每一款
貼紙上面都有不同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象徵圖示與活動標語,讓支持各個隊
伍的部落客能自行選擇。根據研究者觀察,有許多部落客儘管沒有為了這次事件
發表文章,卻也都迅速的將貼紙放置在部落格的邊欄或文章裡,以表示對活動
的支持。

圖十三 我不看中國時報串連貼紙其中兩張

隱性串連則是指部落客語與部落客之間透過鍊結(outgoing hyperlink)、回應
(comment)、引用(trackback)等方式互相聯絡,通知彼此目前「動態」,並隨時更新。
事實上,隱性串連的廣度與深度較之顯性串連來的更廣更深,影響層面也更大。
有許多不針對此事件發表文章或是加入貼紙串連的部落客僅以「網摘」的方式表
達出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瞭解。

部落格上的對話不僅僅存在於文字與文字間;多媒體的應用與超文本的串
連才是部落格對話型態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有無數種實踐對話的可能,
端看部落客願不願意參與,以及邀請其他人一起來參與。

四、透過部落格而民主化的新聞

在與此次事件相關的文章中,部落客也流露出他們自己對於部落格寫作意
理的追求,可以發現部落客正在透過種種方式「規格化」部落格的寫作理念,而
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透過網路部落格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對比。Timo 便針對網路與
主流媒體的不同提出了他的見解:

101
我說的公民實力,是在〔呈現真實〕,網路異於主流媒體的,也就是大
家都可以除錯,大家都可以散佈,主流媒體之間在一定的默契上,是
會相互掩護大家一起犯了的錯,但網路不會,網路上多的是路人甲乙,
提供出全新的視角以及銳利的除錯。把正確的資訊散佈出去,那麼,在
關心這個領域又有使用網路的社群裡,大家就都可以獲得正確資訊,
不至被誤導。這麼看,網路,至少在正視聽上,比起主流媒體還有機
會。(Timo,誰在散佈謠言)

Joe 也認為網路的確帶來改變,但是依舊有其侷限:

現在的資訊流通與公開透明早已經不可與從前同日而語了,外電、專
欄、Blog...全部都是公開透明可取得,這些已經不再是幾家大報社可以
壟斷的資訊,只要語言讀得懂,人人都可以「爆料」;更並非如少數守
舊保守派媒體人的一句「網路上的東西都是假的、不屑回應」就可以如
鴕鳥般將頭埋起來;網路上你一言、我一語,把人罵到灰頭土臉的事
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我這篇只不過再加上一筆囉!供日後搜尋引擎查
詢。

但真的要說到什麼「網路、網友、Blog 如何改變主流媒體」,台灣還早,
除非台灣有一天,與這張照片同等份量的「有圖有真相」事件,首先由
Blog 或網路上開始爆料吧...(Joe,中時體育中心主任吳清和所惹出的
「中時黑報事件」)

儘管各種資訊的易得性與留存性賦予了用心的部落客與主流媒體平起平坐
的能耐,過去的資訊封閉與壟斷在新商業模式、新網路科技、以及新閱聽人典範
之下被打破,新聞從此進入「開放源碼」時代,駭客行動主義的資訊無疆界精神
得以讓更多不黯高深電腦技巧的普通人實踐,而最終的目的仍是讓民主能久存。
原創第一手內容依舊是許多人認為部落格要成為足以抗衡主流媒體的主要條件,
因為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大眾的目光。

CCLu 就在文中提到:

我們可以容忍也必須容忍不同意見,這是民主社會的特色,更是
blogger 的特色。但是,我們對於記者說謊造假是不應該容忍的。
(CCLu,I'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

部落客 Ferdi 也表達類似的看法:

102
最後, 我們還要屏除「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普通人, 既沒頭銜, 也沒影響力,
所以要有『大頭』出面才有用」的想法. 每個人都可以不平而鳴, 都能有所
貢獻, 貢獻就是貢獻, 沒有大小之分; 許多不對, 不公平, 不正義的事情不
會因為德高望重的人登高一呼就會立刻消失, 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並尋求
大眾的共同認知與共識, 許多事件將會朝向正確與公平的方向發展. 這
同時也是真正民主的真諦(Ferdi,新聞翻譯「絕對」不是創作)

可見民主的價值成為部落客們最重視的寫作意理,不但是寫作的基本也是
寫作的目的。部落客對民主的期盼,與主流媒體內部的不民主成為對比。

DearJohn 則對整個事件中部落客扮演的角色提出反省與建議:

當然,除了媒體的自省與自覺外,網友也應該更加嚴正看待自己的發
言權力,並且勇於為自己的言論負起責任。相較於大媒體與大作家的大
勢力,有時一個暱名的攻擊或是謾罵,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小覷,而且
說不定反而導致模糊了焦點,喪失了自己的立場。最好是能夠保持理性、
就事論事,儘量不要做人身攻擊,相信網友們的眼睛是雪亮的,會做
出最明智的判斷。

不以言廢人,也不該因人而廢言!沒有人說的話永遠是正確無誤,不
容一絲質疑或挑戰,但也沒有人的話永遠都是一無是處,完全無可取
之處。在勇敢揭弊、反擊的同時,如果也能同時保持風度、雅量,相信會
有更良性的互動。不要讓筆仗淪落成為黑函或流言,讓這股草根的群眾
力量還沒茁壯就蒙上陰影。(DearJohn,小蝦米和大鯨魚的戰役展開中...)

知名的部落格寫手 Timo 則向所有讀者與其它部落客呼籲:

鄉親啊,不因為我們沒有領錢所以高貴,也不因為他有領錢所以不能
犯錯,我們,只願意寫自己看見的真實,大方地將自己的文件放在網
路叢林裡任人宰割,沒有這種勇氣的人,就讓他躲在主流媒體裡去蒙
著眼散佈謠言吧。」(Timo,誰在散佈謠言)

部落客們對媒體民主的想像不只是一種發聲的渴求,更包含了對自我聲音
負責的高度自制與自省。經過這次事件的刺激,部落客的寫作意理正在逐步形成
當中,而主流媒體的表現成為首當其衝的負面榜樣。

另外,由於在吳清和事件當中,吳清和不但將涉及抄襲假造的新聞評論放
在自己的中時編輯部落格上,也刊登於中國報紙的體育版,這一點也引發許多

103
針對部落格與傳統媒體之間的討論,例如 CCLu 就認為:

先前我以為那只是 blog 文章,後來在其他網友留言下發現他不只在


blog 裡面發表,那是他在中時 10/22 A20 運動天地版的特稿。以記者身
分具名在報社下面的 blog 發表的文章是否應該適用一般的新聞倫理規
範,也許還有討論空間(我個人認為應該等同看待)。不過現在不必傷
這個腦筋了,這篇文章是在中國時報上刊登的。(為什麼他拿薪水寫的
東西在 blog 裡面一魚兩吃?)」(CCLu,I'm a Free Blogger, I Don't Read
China Times)

CCLu 認為不能因為主流媒體記者將文章發表在部落格上就降低讀者對他們
的要求,他們自己也不該降低水準。也由於中時編輯部落格在此次事件當中扮演
重要角色,許多部落客紛紛點出了編輯部落格的矛盾之處,Waylim 就提出了他
對這次事件的瞭解:

某個從事文字工作的良善友人曾好心勸告過我,平面媒體很看不起在
網路上寫作的人,我當下就想到大手一揮伸進 Blog 界的中時,仔細觀
察後,不論是一開始的嚴選優格到最近的第一屆全球華人部落格大獎,
的確頗有這樣的態勢。因為管不住你,於是想辦法收編己用,乍看是鼓
勵,其實肚子裡另有打算,擺明就是一種利用的行為,搶一窩瘋熱潮。
實在忍不住這麼說,那些活字印刷出來的東西,事實證明不見得高明
到哪裡去,如果仗著過往封閉時代累積出來的資源就自尊自大囂張成
那樣,那誰看不起誰還很難說…」(Waylim,句引@球迷要加油,那你
們呢?)

可見在不少部落客眼中,台灣主流媒體搶灘部落格的舉措並未顯得開放、親
民,反倒是讓部落客覺得被「吃豆腐」了。當越來越多的人透過網路獲得資訊,當
部落格等草根媒體堂而皇之成為主流媒體檯面上的競爭對手,主流媒體應當率
先重新省思過往對於發言權的壟斷,尋求媒體的「轉型正義」,而非僅將部落客
的心血視為另一個可供炒作的新玩具。

透過了部落格,刻板僵化的新聞因此有了民主化的契機,原先被框架限制
住的事件意義,也有了兩面並陳這種傳統新聞意理以外的多元流動可能。然而當
事件可以不再片面地由一兩名記者或一兩家媒體來詮釋,而是有許許多多公民
記者跟公民媒體與之競爭,記者與媒體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同樣地,閱
聽人從 1.0 改版成為 2.0 之際,也得面對全面的心態轉折。

104
第三節 彭蕙仙「斷背山」影評事件

彭蕙仙為中國時報主筆,歷任記者、編輯等職位,為中國時報資深員工,也
是中時電子報編輯部落格第一波邀請加入的寫手,在部落格發表的文字產量也
非常豐富。

彭蕙仙本人信仰基督教,常常在部落格中表達她對基督信仰的虔誠與每日
靈修,而她在〈斷背山的另一邊〉一文中抨擊了李安導演執導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斷背山」,由於描述男同性戀之間的愛慾情節,因此她認為該片有抹黑家庭價
值,過度崇尚肉慾之嫌。

此文發表在彭蕙仙「跳舞有時」部落格之後,旋即引來各方網友與部落客的
迴響與文章。支持者與反對者在該文留下多達九百篇的迴響,不少部落客也針對
彭蕙仙的文章加以批判。但由於少數網友的惡意破壞,部份迴響內容過於不堪、
且涉及人身攻擊,因此 2 月 22 日,彭蕙仙關閉了該文的迴響,然而由於中時部
落格內容管理系統的設計,一旦關閉迴響之後就無法恢復,以致九百多篇網友
與彭蕙仙的迴響與對話就此消失。幸好有網友及時地將本文與九百多則迴響都複
製到了 blogspot 的免費部落格空間中,因此為此事件留下了紀錄。而如此多的網
友迴響更讓這次事件鬧的沸沸湯湯,甚至引發了其他主流媒體的關注,包括中
廣與中央電台等主流媒體都針對此風波進行了報導。

一、部落格這堂課

彭蕙仙部落格上一篇對電影《斷背山》的個人感想與詮釋〈斷背山的另一邊〉
也引起軒然大波,儘管該文只發表於部落格上,並未出現在中國時報版面中。彭
文中以基督徒的角度批評同性戀的形象在這部電影中被過份美化,而異性戀的
家庭價值反而被醜化。這種說法招致許多網友的批評與抗議。然彭蕙仙並沒有對
網友的迴響不聞不問。起初她表示自己看完了所有迴響,並且回覆了不少網友留
言,但是後期發表意見的人數激增,更有捍衛彭蕙仙言論以及基督教義的網友
加入,因而演變成多方互辯,甚至也有人刻意以髒話跟謾罵來刺激網友情緒。在
討論熱度增加之後,彭蕙仙就幾乎不再發言,許多網友要求彭處理與刪除不當
發言,但彭並未積極作為,而是選擇性地針對反對彭文的部份不當言論加以制
止;這種處理方式與態度上的偏頗也受到其他網友的責難。

當迴響累積至九百餘篇時,彭蕙仙關閉了該篇文章的迴響,並隨即發表了
〈彭蕙仙的公告〉一文(該文已經被刪除),她表示:

105
《斷背山》一文刊出至今,網友的討論淋漓盡至,許多辯論和說明都相
當精采,惟目前該版留言已流於少數網友謾罵之處,我想不必再浪費
大家的時間和精力,因此該文留言版即起功成身退。

大家在《斷背山》上都累了,該休息了吧;這裡是一個開放的園地,對
於網友的留言,我只能「道德勸說」,並且三次留言請大家不要再發惡
言,我個人對這部電影雖有一些可能與您不同的觀點,但我總是儘可
能用比較平和的文字表達並陳明我的看法;台灣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
會,不至於規定對某些議題只能表達固定方向的價值觀吧。

但許多網友不滿意彭蕙仙突然關閉迴響區的作法,認為這樣不尊重認真討
論議 題的多位網友,更在部落格上引起另外一波爭論,彭蕙仙因此又於 24 日發
表了〈彭蕙仙的公告之二〉,向網友致歉,並加以解釋:

的確,當一個部落格在這麼多網友費心加入討論後,已很難再單純視
為版主個人的園地,網友們的投入和心血應該得到尊重,特別是《斷背
山》有許多討論是非常深刻的,雖然有部分網友的發言內容讓人感到不
怎麼舒服,思及其他大部分網友的投入,未經通知即關閉留言版的做
法的確魯莾。

我為『未經通知即關閉留言版』這樣的行為,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儘
管觀點可以不同,但部落格上是有一定的規矩和禮節,我應該遵守;
日後若再萬不得已有這樣的事,一定會事先就通知;當然,實在很希
望這小小的『部落格』可以不必再生這種事了。

部落格的寫作與經營,對我來說,是一件還在努力學習中的事,各位
也知道我是年事已高的歐巴桑嘛,摸索新東西,總是需要花點時間
的。

如果這個部落格曾帶給您一些閱讀的樂趣,謝謝您的投入;如果因為
『突然』關閉留言版造成您心頭的不愉快,我非常抱歉。希望我們一同學
習,怎麼樣好好地、更文雅並且真誠地,為這個新興的媒體創造出最好
的互動方式。

從她的兩篇公告中可以看出,彭蕙仙並不認為部落格上的寫作需要如此被
那麼多人在乎,也不認為這篇文章需要背負那麼大的期待與責任,然而她也表
示她依舊在學習與摸索部落格不同於傳統媒體的「倫理」;然而造成對話不良的

106
真正問題更包含了對於角色邊際的拿捏。

二、公、私領域相互傾軋

而〈在斷背山的另一邊〉一文所引發的爭議中,有不少網友留下迴響,表達
他們對於彭蕙仙身為報社主筆,卻在中時編輯部落格上發表歧視同性戀言論的
反彈與憤愾,例如網友 Patrick 表示:

原本我沒看懂斷背山為什麼一定要拍的這麼悲情
現在我懂了
讓我悲傷的是
這種摧毀人家一生渴望卻仍然義正辭嚴自以為高尚的人
充斥在如今台灣媒體的有權者(Patrick)

或如網友 mindvoyager 所說:

彭小姐的政論與報導擲地有聲,我向來欽佩,但部落格文章所引起的
風波,及其廣大的迴響,竟然換來的是彭小姐這樣簡單輕率的回應:
『......我在想,經過《斷背山》,同志戀的『時尚感』是不是會更增強了
些。..........』在這句話裡面我看到的是輕蔑與嘲諷,是對質量兼備的回應
文字的選擇性解讀,是對自己明顯的偏見的缺乏反省,是包裝在一種
理性與道德的糖衣下,借用自己的公領域位置,行捍衛(有爭議的)
私人價值觀之實,並從中取得「殉教」的道德快感,而這種快感,是建
立在踐踏少數人尊嚴的基礎上的........彭小姐,妳因為這句話而欠同志
一個道歉,事情若演變成同志政治,進而升高為對抗運動的話,妳自
己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中國時報是台灣難得的自由派媒體,儘管日漸
沈淪,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媒體,妳的言行,有違余老辦報遺訓,真
該去他靈前罰跪三天。(mindvoyager)

許多留下迴響的網友並不認為彭蕙仙於中時部落格上的言論能夠輕易以「個
人感想」帶過,而是將文章的內容以及彭蕙仙回應網友的迴響內容都視為中國時
報的延伸,也因此以看待傳統媒體的角度來檢視彭蕙仙在部落格上的言行;亦
即彭蕙仙的記者身份,和中時部落格與中國時報的臍帶關係,讓大多數網友自
然而然地以傳統媒體的專業意理來判斷中時記者在部落格上寫的文章,而彭蕙
仙偏向保守的意見被認為有違中時的自由派走向,而充滿個人意見、以第一人稱
論述的文章形式也被認為不符合傳統新聞報導訴求公正客觀的標準。網友 gtitty
則撇開電影與同志議題,以他個人對媒體工作者的要求,表達他對彭蕙仙的不

107
滿與對中時以降台灣眾家媒體的失望:

彭女士的這篇隨想,或許對我們最大的啟示,不是關於這部電影的好
與壞,也不是同性戀是否正不正常,更不是基督教是怎樣的宗教。起碼
對我來說,是印證了我對國內媒體素質的懷疑。國內的幾家大報社的主
編與記者,應該要能夠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上表現謙卑。一部電影要怎
樣欣賞,報紙的主編在發表感想之前應該要先自省,並且要求自己不
要寫出"販夫走卒"水準的感想。

可以發現,部份網友認為媒體與媒體工作者對社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因此更擔心台灣媒體業漸趨下降的報導水準會對社會整體造成負面影響。彭蕙仙
的部落格文章成為了網友心目中具體而微的「媒體向下沉淪」代表,利用部落格
的迴響功能進行批判更成為網友們的一種「自我洗滌」,希望能藉此告知媒體從
業者,真正的「草根的聲音」已經被宣稱要傳達真實、表達民意的傳統媒體忽視太
久;網友 somad 則更進一步,將議題提昇至媒體霸權的層次加以論述,他認為:

媒體運用掌控敘述的特權發表充滿偏見的文字,不管這場論戰參加者
是同性戀、異性戀、基督徒或非基督徒,真正的贏家是身為社會亂源的
媒體。不管這篇文字造成多大的渲染,中時選擇為這個部落格打廣告時
已經做好內定的答案了,中時企圖將這個看法打造成『這才是正確的想
法』的假象,再多回應只是落入這個圈套而已。

這種用媒體的力量操作偏激言論的手段,在媒體開放的今天實在很令
人省思,扮演守門人角色的媒體反而沒辦法保持身為中立者的立場,
真的很令人失望!來看的朋友大家也要想想看,是不是還要教續隨著
媒體起舞...(somad)

然而正如網友胡平在斷背山一文迴響中所說:

彭小姐注意到她自己身為媒體人的社會責任了嗎?我想她應當自認是
有的,但是我想很多人可能認為並沒有。我認為彭小姐的確盡到了一位
偏基本教義派基督徒的本分,但是她卻不自覺地將其擴張到身為中時
主筆的公領域,這對於中時的閱讀大眾,尤其是可能因為她私領域的
意識型態而被傷害的族群而言,是既不公平也不恰當的。(胡平)

公領域與私領域的交融或許正是部落格的一項特徵,同樣的感受也發生在
BBC 科技評論家 Bill Thompson 身上;他在〈Can We Stop The Bloggers?〉一文中敘
述了自己參與一場媒體科技討論會的經驗;他在會場利用個人筆記型電腦紀錄

108
下了會內討論,並且在回家之後將過程與精華整理出來,發佈在個人的部落格
上,然而這樣的行為打破了某些「禁忌」。當他的文章發佈出去之後,發現有人在
自己的部落格做出回應並鍊結到他的文章,有的則轉貼他的原文,Google 等搜
尋引擎更迅速地將網頁存檔,讓所有人都能夠透過簡單搜尋找這些文字紀錄,
此時他才醒覺,他看似單純的「日常作息」卻讓原本屬於一小撮人的秘密成為了
公開的事件,「部落格圈使得私人與公眾之間的界線產生改變,讓任何人都能夠
更簡單地進入公共領域,只要他們想要。」(Thompson, 2006)

數千萬的網友,擁有各種背景、各樣興趣、各種信念,透過部落格,參與不
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線上對話,分享知識、經驗、以及生活;但是傳統主流新聞業
的專業意理與大眾媒體「準專家系統」的標準,長期以來透過各種方式,試圖呈
現的是忠實無誤、公正客觀的守門人形象,這與部落格的個人、主觀、隨興等特質
截然不同。主流媒體的讀者也習慣去假設記者不會挾帶私人情感進入報導內容當
中,更少人會去質疑層層編輯作業對於報導的刪改是否還能真實傳達採訪記者
原本亟欲表達的,但是記者部落格的出現卻讓這一切顯得矛盾難解,部落格帶
來的新寫作意理與傳統的新聞媒體意理開始互相傾軋。

三、媒體人帶給閱聽人的困惑

但並非所有人都覺得被吃豆腐,例如在彭蕙仙事件當中,許多人不認為彭
蕙仙在部落格上的言論必須被放上「主流媒體」的天秤上評斷,例如網友 jean 就
認為彭蕙仙的部落格「不就是個人的隨筆隨想嘛!」,何須如此嚴肅看待,但另
一位網友竑廣則提出反駁,他認為:

若說是一般人的部落格 自己默默地寫些個人意見也就罷了,但這是
中時部落格,是中時在首頁作廣告作連結希望大家進來看的,已經等
同於中時對外的公開媒體

中時何嘗不是希望藉由這些名人部落格來增加自己網頁的吸引力,而
在這裡書寫的作家 又何嘗不知道他們是中時電子報網頁的一部份

這也不是作者偶一為之 潦草寫下的留言還是她"經過深思熟慮"要發表
給大眾知道的東西會被批判是很正常的 (竑廣)

上述這段話也是許多網友願意花費時間在彭蕙仙部落格中不懈辯論的主要
原因,就是考慮到主流媒體之上意見的「影響力」以及「代表性」。即便是透過部落
格形式來傳播,網友們依舊認為中國時報作為傳統媒體,與彭蕙仙作為報社主

109
筆的社會象徵意涵並不能因為寫作平台為部落格就輕易分離。即使利用了象徵新
興媒體的部落格型態,大部分網友並無法簡簡單單將「中時的彭蕙仙主筆」與「跳
舞有時的彭蕙仙部落客」兩種身份一刀兩斷。

矛盾源自於看待部落格寫手與看待主流媒體主筆的兩種不同標準必須評斷
彼此,所以有部份人支持彭蕙仙的言論發表自由,例如網友 WATER 就認為中
時部落格應該和其他個人部落格一樣,擁有部落格的個人特色,而部落客應該
要能自主:

搞什麼鬼啊
因為是中時部落格
所以版主就有一堆顧忌
不能暢所欲言,
還要容忍別人在你家倒到垃圾
如果就是因為有『中時』的光環,
這裡的部落格就必須跟別人不一樣
那麼這個部落格就已經變成了有階級的部落格
不再有部落格精神了 (WATER)

網友老伙仔也認為:

有些讀者看高了彭女士
看高了中時,也看高了部落格

如果我沒錯
無論是編輯或作家
寫這部落格是無酬的,也與他們的日常工作不相干
純粹是下班後的自由空間
(若我錯了,或這是有償工作,請糾正我)
就像去釣魚、送報紙、寫羅曼史小說
或者傳教、發牢騷、寫不太入流的影評
不能也不必事事與他們原本的身分掛上等號 (老伙仔)

也就是說,部份網友認為如果要真正實現部落格的個人精神,就不應該因
為部落客平常的職業身份而多加限制,讀者也無須將其納入檢驗文章內容的依
據。這種說法表面上將記者與部落客的身份輕易切割開,但是卻忽視了中時記者
在中時編輯部落格上開格寫作的現實脈絡。綜觀網友意見,大多認為事情並沒有
如此簡單,也不能以這種說法卸責,例如網友 john 就留言反駁 WATER:

110
因為相信她說『不怕被批評甚至於批判』,大家才會在這裡繼續批評她。
現在我們在這裡討論的,也不是斷背山了,而是彭女士作為公眾人
物,在利用媒體資源時應有的道德該如何的問題。

彭蕙仙在中時部落格里面的位置尚且不是作家部落格而是編輯部落格。
編輯掌握著選稿、策劃報導等等媒體之內重大的權力,社會對此角色的
期望會高是正常的,即便以嚴苛的道德標準來檢視也是合理的...(john)

也有其它網友持類似看法,認為彭蕙仙此舉不夠尊重認真的網友在討論中
的貢獻。可見「中國時報」--「中時電子報」--「彭蕙仙主筆」的主流大眾媒體象徵意
涵在網有心目中層層交疊,互相連結;但是編輯部落格進入了這連帶中,成為
了破壞聯繫的原因,也讓讀者不得不反思部落格與主流媒體共生的可能。

部落客蔡志浩則以這次的風波為主題,在其個人部落格 Taiwan 2.0 發表了


〈中時部落格作者的天賦與詛咒〉一文,他以電影〈蜘蛛人〉為比照對象,認為蜘
蛛人擁有的特異功能既是天賦也是詛咒,而中時編輯部落格的記者寫手也因為
部落格依附在主流媒體網站之下而能快速大量地累積點閱率,而這就是中時部
落格作者的天賦。至於詛咒,蔡志浩認為中時部落格中的文章也必然容易招來更
多批判與攻擊,因為部落格承接了傳統媒體的品牌形象:

…即使部落格的文章屬於個人意見,但因為發表在傳統媒體經營的部
落格,讀者對文章的內容的可信度有較高的信任,這是中時部落格作
者的天賦。另一方面,讀者也會對文章的作者與內容有較多的、甚至有
些無情的批判,這是中時部落格作者的詛咒。

「斷背山的另一邊」事件也讓我們看到傳統媒體與部落格在經營方式本
質上的矛盾。中時部落格的作者,都是由主編邀請參與的。固然作者發
表言論不受編審,但誰能成為作者還是由媒體經營者決定的。這也讓中
時部落格不像傳統部落格,比較像傳統媒體與部落格雜交生出來的後
代。在這個脈絡下,如果讀者對待中時部落格的作者及文章的方式有些
嚴苛、有些曖昧、有些矛盾、甚至有些抗拒,都是可以預期的。(蔡志浩,
中時部落格作者的天賦與詛咒)

此文點出了部落客對於中時編輯部落格所感到的集體焦慮,此焦慮須放在
台灣主流媒體表現令閱聽人失望、閱聽人聲音不被重視、民主政治與媒體專業能
力受到質疑的大前提來看。中時編輯部落格雖然以新媒體的面貌見人,但是其背
景與主角皆是主流媒體的複製,而在主流媒體未能從裡到外改頭換面之前,僅

111
以部落格作為掩飾,實則刻意忽略了台灣主流媒體在社會上應盡而未盡之責。

然而在以上對話中也可以看出閱聽人 2.0 面臨了「媒體人轉型」的困惑;亦即


有部份閱聽人認為該以部落客的角度來看待彭蕙仙發表在個人部落格內的文章
儘管這部落格建立在中時電子報平台之上,也有人認為彭即使是將文章發表在
個人部落格,也代表了她的思想,而這個人思想必定會滲透進她所任職的中國
時報。除了可發現客觀中立的傳統新聞意理已被許多網友所拋棄,認為不可能達
到之外,中國時報過往的負面紀錄也都被眾人銘記在心,而如果主流媒體無法
坦然面對曾犯下的錯誤,那再多的部落格與再個人化的文章與寫作口吻,都很
難讓閱聽人忘卻過去被「欺瞞」過的回憶。因此部落格並不必然是公民媒體,即使
部落格的多樣化功能提供了真誠對話的空間,但是使用者的心態依舊主宰著部
落格的方向。

四、既是記者也是部落客的角色衝突

當研究者詢問彭蕙仙如何看待網友將她的主筆身份與部落客身份合而為一,
甚至特別著重其中時報社內的身份時,她表示:

如果網友真的有這樣的想法的話,那他會很錯亂的,因為在中時部落
格的編輯部好了,單單編輯部就好了,現在還有一個網路主筆室,單
單編輯部就有蠻多人在寫的喔,我不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有那樣子的立
場或是那樣子的價值可以去代表所謂的報社的想法。

那但是我覺得啦,經過部落格這一年多來的寫作,我覺得大部分,至
少我的感覺,我不知道我的感覺是不是對的,就是其實網友也在練習
一件事情,就是怎麼樣去切割啦,我也不需要特別的去告訴他們,本
篇不代表本報立場,如有文責筆者自負什麼的,我覺得我也不用寫這
些東西是因為,對網友來說他們也在慢慢的學習去切割,他們有可能
還是這樣認為,他們這樣認為有幾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他們很固執,
第二種可能是他們很故意。

然後如果他們很固執,那我覺得損失的是他們,那如果他們很故意的
話,那我覺得我根本不需要為別人的故意去負責,他們如果看了一年
多,看了那麼多,然後仍然認為掛著我的名字寫的一些時事,就代表
中國時報對這件事情的立場...這個對我來講好像完全我在寫作的時候
好像完全不會覺得有這層顧忌,所以我要去揣摩中國時報對這件事情
到底甚麼立場,我要寫出一個八九不離十的想法來,第一:中國時報

112
不會對每件事情都有很多想法,第二,中國時報是一大堆人,如果你
是一個女性主義者,跟你是一個非女性主義者,如果你是一個 pro 同
志的,跟你是一個反同志的,你對同樣一件事情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想
法,那到底誰寫的才能代表中國時報呢?我想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代
表啦!大概只有社論啦,社論反正永遠都四平八穩的,他就是報社的
立場,個人的部落格很難,我也不必有這樣的負擔跟壓力。

中國時報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耶,我不可能我寫的每一項東西都要去
問一個很抽象的東西說那你對這個事情的態度是甚麼?我要先搞清楚
你的態度我再來寫,我不曉得我要去問誰啊!對我來講,如果部落格
要考慮這麼多,我覺得他就失去他的那種自由的精神和價值。(彭蕙仙,
中國時報主筆記者,2006 年 5 月 22 日)

從彭的回應中可察知,彭蕙仙覺得她在部落格裡面是「全人」,而不只是一
個報社主筆,並認為網友應該要轉換心態,學習切割,才不至於感到角色錯亂。
然而此說法卻又與「全人」有所矛盾,而像是將報社主筆身份與自己強烈分割開,
或是把主筆身份縮小到不重要;然而網友卻比較傾向於以報社主筆作為評斷彭
蕙仙的社會基準點。

當記者轉身一變成為部落客,不代表能就此拋去過去主流媒體累積的包袱,
閱聽人更期許的是記者利用部落格來幫助主流媒體,甩掉這些包袱,重新出發,
寫出在主流媒體無法透露的另一種真實,而非以「假裝過去不存在」的心態,利
用部落格來「重新出發」, 因為使用新媒體不等於遠離泥沼,與閱聽人 2.0 站在
一起。

吳清和與彭蕙仙兩案例恰好呈現了部落客們對主流大眾媒體扮演的準專家
系統角色的多樣矛盾情緒。一部分的部落客依舊以專家的標準來評斷中國時報的
從業人員在兩起事件中的表現,更大一部分的部落客質疑起中國時報是否還能
擔任起準專家系統的角色,因而試圖利用自己的媒體—部落格—來挑戰和拆解
主流媒體寫手長期掌握的發言與詮釋舞台。

然而記者本身並不認為部落格與自己的報社記者身份得完全重疊,反而希
望讀者能夠以「全人」的角色來看記者的部落格,不要將中國時報與記者劃上等
號。近身觀察吳清和這起事件的黃哲斌認為:

這件事情我覺得他在本質上有一點點和東海劈腿事件一樣,這是傳統
媒體人跟網路世界碰撞之後某一種不適應所產生的錯誤,其實一開始
我們也沒有意識到吳清和那篇文章是有問題的,可是後來當我們因為

113
一些網友的查證,那我們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那我們也努力去想
要跟作者溝通,因為在那個時刻,他只是我們一個部落格的一個作者,
然後我剛剛有講,中時跟我們行政體系是完全獨立的,我們也不能夠
強迫他一樣要怎樣怎麼樣,可是我們有作一些協調,吳先生他也是到
很晚才體會到事情的嚴重性,我覺得當然這也牽扯到台灣長期媒體文
化的一些問題,他們會認為就是說有些事情好像沒有那麼嚴重,可是
我們必須花很多力氣才能讓他們知道這是很嚴重的,最後其實關閉部
落格也是我們的決定,不是他的決定,是我們跟他溝通過之後,覺得
既然他的部落格文章是有問題的,而且引起很多人的不快,反感,我
們就覺得說就請他暫時把他關閉掉。(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
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至於吳清和事件與彭蕙仙事件是否會對母報的中國時報產生影響,黃哲斌
則表示:

我覺得說多少都會,尤其是吳清和那個事件,這個其實我不方便講,
不過的確報社後來有作一些處理,我覺得這也是有部落格之後的效應,
如果他只是登在報紙上,根本沒有人會去追這樣的事情,彭蕙仙的事
件我倒覺得是見仁見智,我不認為他對中時完全是負面的,我覺得這
其實是反應一個多元價值,而且我覺得說他後來在面對與回應的態度
都是蠻開放的。

其實這件事情整個報系裡面很多人都知情,包括中時以外的媒體其實
他們很多人都看到這個事件,我個人認為這會是一個正面的刺激,會
讓傳播人更清楚說,在網路這個時代,並不是說你寫甚麼就是甚麼。
(黃哲斌訪談紀錄,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2006 年 3 月 20 日)

正如黃哲斌所觀察,閱聽人 2.0 對主流媒體的挑戰並非僅只於單一個案,


而是從一個個案外溢至其他主流媒體。然而若是主流媒體認為可以繼續推託,做
表面功夫,終究會有人取而代之,而這一次,不是與之競爭的主流媒體,而是
閱聽人。

114
第五章 結論

運作良好的大眾新聞媒體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民主社會的資訊基石,人們必
須透過閱讀及收看新聞訊息以維繫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一切事務正常運作:從
食品衛生到換季打折,從天氣預報到股市起伏,從文藝展覽到政治鬥爭—現代
人的每日生活早已離不開新聞媒體,我們的步調時時刻刻皆受到許多來自遠方
的最新資訊形塑著,然而越來越多的媒體和新聞充斥在我們四週,資訊隨處可
得,這使得資訊不再珍貴,真正珍貴的反而是閱聽人的注意力。

主客位置的反轉讓閱聽人對於主流媒體的報導更加挑剔,也引發了更多不
滿。網路上的公民記者便是對於主流媒體報導品質不滿意,而希望透過網路將自
己心目中認為更重要、真實、且可靠的事實傳達給其他人。這種分享行為自有網路
以來就沒有間斷過,但操作簡易與容易取得的低門檻部落格寫作平台讓更多的
網路使用者加入了公民記者的行列。

與主流媒體不同,參與式媒體/公民媒體不再要求客觀中立,因為太多歷史
事實證明主流媒體堅稱的客觀中立,從一開始就只是討好廣告主的手法,而如
今則是欺騙閱聽人的口號。參與式媒體/公民媒體轉而強調「透明性」與「開放性」:
以第一人稱來撰寫新聞,加入個人的評語和感覺,但是必須將新聞產製的過程
完整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能自行判斷公民記者運用新聞素材的方式是否恰
當,這就是參與式媒體/公民媒體的透明性。

另外,能輕易近用已開放的新聞素材的讀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觀點,改寫
出自己的新聞,或是跟隨原公民新聞的脈絡,將新聞繼續延伸,並隨時增加新
證據,搖身一變也成為公民記者。透過部落格,參與式媒體/公民媒體的實踐變
得易如反掌。

加上先前介紹與分析的諸多案例—包括國內外的草根媒體、主流媒體部落格、
還有編輯部落格的兩起顯著事件--閱聽人 2.0 的時代意義已經逐漸明瞭,而接下
來研究者將總結以上論述,同時延伸討論。

115
第一節 部落客自我展演創造的新媒體景觀

在探討閱聽人的典範轉移相關文獻時,曾經提到擴散的閱聽人藉由「迷」的
角色,展現了個體的創造性格,而不再是大眾媒體敘述下的流行文化囚奴;而
在部落格與主流媒體的爭辯當中,也可發現迷與非迷的競逐、消費者與製造者位
置的轉換,以及「迷」在本質上的矛盾。Hills 曾表示,身為一個「迷」,在一方面是
商品的完美主義者,另一方面卻又透露出反商業化的信念或「意識形態」,追求
商業之外的滿足(Hills, 1997),而這種心態在與主流媒體抗衡的草根部落客身上
也非常顯著,例如在前述的中時編輯部落格中,就有許多部落客認為主流媒體
的新聞品質不及格,同時以串連等網路集體發聲的方式,來實踐其反商業化媒
體「差勁表現」的信念。

事實上,針對新媒體而延伸而出的新舊媒體辯論從來未曾歇止,然而如此
大規模的網路文本書寫與多媒體創生浪潮—亦即部落格和 Web 2.0—的確值得關
注者轉換角度,重新思考其意義。許多人歌頌部落格的解放能力,並且認為這種
從下而上的「集體參與新聞實務」實踐將會成為主流新聞媒體最大的競爭對手,
甚至將其淘汰,然而,有倡議者必然有反對者,例如暢銷書《Does IT Matter?》的
作者 Nicholas Carr,曾在個人部落格上發表〈amorality of Web 2.0〉( October 3, 2005)
一文,華盛頓郵報專欄記者與特聘部落客 Joel Achenbach 也曾寫過〈Mainstream
Media Not Dead Yet〉(November 4, 2005),兩篇文章站在反方立場,都曾在美國部
落格圈內燃起了熱烈討論。Nicholas Carr 於文中大力駁斥部落格、維基(wiki),及
草根集體智慧支持者的論點,並視之為一種「對業餘者的信仰」(cult of
amateur) 。Achenbach 則嘲諷部落客整天到處舉辦各式各樣的討論會與研討會,聲
稱自己是未來的資訊中心。

而從本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在草根媒體議題上也出現了迷與非迷之間的對
立,儘管對立並不顯著;然而,研究者不禁要問:迷的對象為何?對倡言草根
媒體的部落客來說,媒介景觀(mediascape)與一般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他們
閱讀或收看的媒介訊息除了來自主流媒體之外,其實極大部分來自網路上彼此
交流。雖然有些主流媒體的訊息依舊是這些部落客熱衷討論的話題,但是訊息也
已經過部落客的個人觀點,加以轉化與調和,成為了一種次級文本。許多統計數
據也顯示部落客使用最多的媒介就是網路,超過了電視、廣播、及報紙;所以說,
對支持草根媒體的部落客而言,他們最常接收的文本就來自於網路上的公民新
聞和對草根媒體的討論,亦即,草根媒體的信奉者其實就是業餘的狂熱者,
Carr 認為這股草根媒體的風潮是「對業餘者的信仰」,但這句話其實省略了主體
完整來說應該是「業餘者對業餘者的信仰」--也就是自己信仰自己、自己就是自己
的迷、自己也是自己的偶像。

116
網路上的個人部落格更是具體展現了這樣的特色。提倡網路草根媒體與經常
討論媒體議題的部落客更是其中的代表;透過網路,這些部落客在網路上將自
己「備份」:對公共議題及媒體現象發表個人的意見、轉貼來自主流媒體或是其他
部落格的文章、用網摘的方式整理其他人對共同議題的看法,或是再針對這些看
法做出回應,過程則利用了各式各樣的網路服務。Jenkins 認為迷會透過內部刊物
的交流與美學歷史的判斷標準來定義「經典」或是「差勁」的文本,而在本研究中
也發現,提倡草根媒體的部落客常利用開放、參與、透明、互助、自我更正…等等
詞彙來判斷及定義何謂「好」的部落格文章特質。這些特質就是部落客長期浸淫
(美學歷史)與大量吸收相關訊息(內部刊物)之後,所產生的判斷標準—用來判斷
一個好的部落格。

部落客之所以崇尚這些價值,並以這些價值與主流媒體有所區別,部份原
因來自於早採用者的鼓吹,以及部落格媒體本身媒體特質,如超人際、高互動性、
與超文本的驅動;但是研究者認為部落客作為閱聽人,長期浸淫在媒體滿盈的
景觀世界中,才是默默推動著典範轉移的力量。而在先前的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
中,也可發現一個最主要的特點,那就是部落客與各類參與式媒體的成員對「分
享」的熱切,不重視私、公領域在部落格上相互交錯,以及積極結合線上與線下
生活,閱聽人 2.0 就宛若大規模人類遷徙,只不過不是從一塊實體大陸前往另一
塊大陸,而是從真實生活中的人際網絡跨進網際網路的虛擬網絡,並相互交織
而成為一張更大的網絡。Andrejevic(2002)認為這種「遷徙」並非自然形成,而是網
路數位經濟的大眾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經濟典範下的產物;Andrejevic 認為
近年日漸風行的真人實境節目提供了機會,讓觀眾也可以躍上原本被少數人掌
握的表演舞台,並自願奉獻出個人隱私以獲得鉅額金錢與公共名聲等回饋。

若以政治經濟學來看,此即為讓使用者心甘情願付出額外勞動和個人隱私,
以換取個人化產品與服務的一種經濟模式;消費者透過「個人化」的勞動來滿足
自己的獨特需求,同時也讓消費者透過消費來「定義」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個人風
格,然而,消費者付出額外的勞動通常得不到補償,甚至反而會為了獲得更多
的個人化服務而更需要額外付費。然而在網路上,額外勞動並非一次了結;企業
會在消費者勞動的過程當中,透過種種方式採集個人資訊,消費者在無能為力
地情形之下進行自願或非自願的隱私揭露,而企業則試圖將消費者揭露自我隱
私的行為與「不做作」、 「自然」、
「坦蕩蕩」等個人特質的想望連結起來,讓消費者
漸漸對揭露自我隱私的行為不再感到害怕,反而認為這才是「應該的」。
Andrejevic 更認為網路上無所不在的監視(surveillance)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可信賴性
(authenticity),這種可信賴性被轉化為「自我表達」、 「自我實現」、與「自我確認」的
方式,也產生了一種新的構連:「如果你想要對自己真誠,你必須先把最真實的
自己表現給別人看」。

117
然而這樣的說法過度隱蔽了資訊自由與來源透明所帶來的民主豐富性與開
拓性,尤其是諸多部落客透過網路書寫、串連、回應,與引用等實踐,帶起的一
波波理性思辨和對話,更有為數不少直指主流媒體的運作邏輯與疏失,替代了
主流媒體而成為民主體制內真正的 Watch Dog。研究者認為,與其執著於批判新
型態線上經濟與大規模客製化的「現象」,不如思考這看似不可逆的改變會對隱
私、價值觀、與公共領域的實踐等帶來甚麼樣的衝擊。

van Zoonen(2001)就以不同角度切入有關公私領域的辯論;她認為,隱私概
念的成形本身就是現代工業社會強硬區分公私領域、挑撥群體意識、突出特定價
值的手段。從歷史上來看,隱私的觀念形成至今僅僅兩個世紀,也並非普世之價
值,而女性主義的崛起以及其所提倡的私領域價值,對 van Zoonen 而言,正代
表著人類試著跨越中產階級築起的水泥森林,透過媒體網路,重拾舊有的頻繁
互動與交流,感受傳統的親近、熟悉(familiarity)、與社群聯繫(communality)。相較
於透過觀看真人秀得到的交流,網際網路能提供的「頻寬」更廣,更即時,個人
開設的部落格在此基礎之上,集體地傳遞出了對「真誠」(authenticity)的渴望
(desire)。

因此,閱聽人 2.0 與 SPP 典範下的擴散閱聽人之間的決定性差異就在於閱聽


人 2.0 實際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媒體,對該媒體有最高控制權利,甚至也擁有高度
的技術能力(例如駭客),閱聽人不僅僅是 SPP 典範中描述的一種互為景觀的意象,
而是更實際地成為了媒體,擁有與主流媒體一樣的地位,一樣的傳播力量,甚
至逐漸凌駕於其上。當業餘者擁有媒體,並且集體發展出一套新的新聞意理時,
誰是專業,誰是業餘,更難一刀切開;閱聽人不會只是主流媒體呼之則來,揮
之則去的臨時道具,負責低價甚至無酬地填充版面跟時段,而是以個人角度出
發,結合網路社群,讓主流媒體不得不彎下腰來正視的一股力量。當人們不再需
要透過主流媒體中介重要資訊,而能自行透過網路取得及發送消息的此時,所
謂的守門人反而是不得其門而入的一群人。

118
第二節 部落格的科技與文化形式

先前提到,在 SPP 典範下,閱聽人的概念跨越了被動或是主動的界線,也


不再能以特定媒體來簡單分類,閱聽人的身份成為了現代人本質中的固定元素,
原本的簡單閱聽人或大眾閱聽人概念也需要更深一層的解釋與轉化。尤其是在部
落格的崛起引發了諸多激辯之後,包括企業界、科技界、甚至學術界都為此迷人
卻又難以評估的新媒體力量而傷透腦筋。然而實際上,作為一種資訊傳佈的新方
式,部落格帶給新聞媒體界的衝擊來的最為直接、猛烈,而部落格現象背後的科
技與文化形式也和新聞媒體的表現密切相關。

對 1999 年 11 月於西雅圖舉辦的 WTO 會議過程進行案例分析之後,Owen 與


Palmer 發現社會運動者為了要博取大眾認同與瞭解,需要透過媒體來傳佈運動
的理念與精神。若選擇透過主流新聞媒體報導,社會運動者勢必難以掌控報導中
呈現出的團體形象以及活動訴求;而若欲利用掌控性高的另類媒體來傳遞訊息,
卻往往無法獲取大眾的注意力,而成為小眾同儕之間的互相取暖(Owens&Palmer,
2003)。而網際網路介於主流/另類之間的媒體特質似乎能解決社會運動者面臨的
兩難困境;儘管網路讓社運者能與主流媒體站在更為平等的地位,網路也有其
侷限之處。首先,網路介於主流/另類媒體之間的特質使得傳播者難以針對內團
體及外團體個別設計訊息,容易造成團體間的關係緊張;另外,網路雖然具有
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傳播潛能,卻極少真正發揮出來,而流於一種想像。

歸納 Owen 與 Palmer 的研究可以發現對社會運動者來說,主流媒體、另類媒


體,與網路媒體各有優劣,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下:

119
另類媒體
( 難以傳佈於大眾 )

網路媒體
( 訊息難以分眾;潛能少有
發揮 )

主流大眾媒體
( 容易有負面偏頗報導,產生負
面形象 )

傳播範圍

圖十四 另類媒體、網路媒體、主流媒體的比較(本研究整理)

然而此研究也發現:儘管主流媒體的報導常常不能盡如人意,但是網路媒
體具有的即時回應性與無限容量,卻提供了許多看完主流媒體報導後,依然對
運動本身訴求一知半解的閱聽人一個解惑的場合,就連社運網站本身也成為媒
體報導下的「景觀」之一,間接地改善了社會運動者的形象,增加了議題在主流
媒體上露臉的機會。

相較於先前的個人網頁,部落格具有更高的新聞即時性與鍊結性,更低的
搜尋成本和發文難度(鄭國威,2005),也就是說,部落格在設計上更能充分地發
揮網際網路應擁有的潛能,而這也讓部落格成為社會運動者及公民新聞實踐者
的新寵。研究者認為,可以用 Castells(1996)提出的「資訊節點」觀念來解釋部落格
這種媒介形式的發展情形。

Castells 認為新的發展方式—資訊主義—促使了資本主義這種生產方式再生,
同時讓另一種生產方式—國家主義解體;於是資訊處理技術的提升成為了現代
生產力的來源;更豐富有用的知識降低了單位成本,提高了單位收益,Castells
稱此系統為「資訊化資本主義」,乃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後盾,資訊社會正是此系
統的表徵。在這個網絡社會中,個人能否佔有一席之地,與是否能和節點構成有
利(距離與強度皆適當)的連結有關,因為在網絡社會中的權利掌握者就是能
控制網絡開關機制的節點的人。

120
Castells 認為科技去除了時間的意義,讓依附時間存在的空間開始流動,強
調網絡的「節點」與「開關」,而非單純的上下層結構。以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全球
資本的觸角蔓延至各個角落,但是個別網絡之間都有相互的緊張關係與和諧關
係,平民階級並非永不能翻身,也無法簡單劃分出平民階級,因為在社會網絡
的形構中,「流動的力量取代了力量的流動」(the power of flows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e flows of power)(1996: Vol. I, 469)。

主流新聞媒體的「力量流動」,如今也正受到全球部落格這股「流動力量」的
撼動。新聞專業長期以來被大資本企業所把持,而新聞自由也早就限縮為「新聞
媒體老闆的自由」:若沒有出版工具,一般人就沒有發聲傳諸於公眾的機會,然
而傳統的桎梏出現了粉碎的徵兆,因為進入門檻極低的出版工具,也就是部落
格,與新的傳播方式,也就是 Web 2.0,現在被握在一般人的手中。

Dan Gillmor(2004)認為在「處處可見網誌人(部落客)」的時代,人人都能發出
自己的聲音,這些人大多並不仰賴發表意見為生,他們僅僅想要發出聲音,並
且讓其他人聽到,而這一位位部落客正成為網絡社會的新節點,甚至逐漸將「線
下」與「線上」的網絡合而為一。在文獻探討部份也指出,根據研究發現,部落客
對於部落格上的公開個人資訊並不以為意,也願意為自己發表在部落格上的言
論擔保,並且接受檢測與比對。另外,部落客更信任他們自己從部落格上得到的
資訊、相信該部落客不會在文章多所隱瞞,這代表著部落客已經發展出有別於對
主流媒體的信任方式,亦即被專業震懾的權威式信任,轉而投向部落式經營的
社群信任,並以此信任為基礎,將部落格視為重要資訊來源。

Raymond Williams(1992)在《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一書中駁


斥了科技決定論一派的簡單思考,從而強調傳播科技(以電視為例)的出現與演
化方向乃是受到科技之外的多重社會力量所影響,他更認為創造出科技形式並
決定其運用方式的人的必然帶有特定「意圖」(intension),並將此一意圖灌注在發
明當中。部落格的出現也是如此;越來越便宜的頻寬、免費的部落格軟體、還有對
主流大眾媒體表現的不滿一同推動這股「流動的力量」。自從 Peter Merholz 決定把
Weblog 拆解為 We Blog 之後,部落格也被網路駭客(hacker)、媒體行動主義者
(media activist)、草根媒體促進者(grass-root media promoter)賦予了「社群」、 「合作」、
「分享」、 「串連」等等意涵,並極力推廣(例如在 The Media Center 出版的 We Media
報告中,作者 Bowmen 與 Willis 就認為部落格與參與式新聞實務將把 Negroponte
與 Case Sunstein 所擔憂的 “The Daily Me”轉化為更具民主價值的 “The Daily
We”)。

不管是在國內外草根媒體運作的案例、與主流媒體部落格的互動,以及中時
編輯部落格的兩次事件當中,皆可以明顯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互不相識的部落客

121
透過線上合作,展開串連活動:顯性串連讓議題明確聚焦,而隱性串連則增加
了議題的深度,讓新聞意理、新聞表現、部落格寫作的社會規範、國內外新聞表現
的比較都納入了議題的討論範圍當中。

在中時編輯部落格這兩次的事件當中,網友以及部落格的寫手皆在第一時
間對新聞事件、文章、或其他評論做出回應,迅速地行動以爭奪文本意義的詮釋
地位,同時對新聞內容及其作者(記者)提出專業及誠信的質疑。而網路傳播作為
一種多對多(many-to-many)的媒介模型,能讓任何文章、鏈結、和評論都發佈在部
落格上,藉此告知廣大的,互相連結的公眾,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疑問來檢視這
些文本的內容,即刻回應,並輔以相關的佐證及鏈結,或是也可能相反的,用
更多相衝突的資料及批判來駁斥記者或新聞所宣稱的「事實」。在此情況下,整個
網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水晶新聞室,透過無數超鍊結的折射映照出真實的可能
面貌;相反地,一向標榜「真實製造廠」(truth factory)的傳統新聞室反而顯得幽暗
混濁,就如同本研究當中提到的諸多國內外主流媒體。

儘管部落格的應用科技並沒有甚麼高超或特殊之處,但是其簡易與可供自
由調整功能的特性,使得部落格誕生在這個人們亟需發聲管道與空間的時代之
後,隨即成為了這個眾聲喧嘩世界的最佳註腳。相較於主流新聞媒體的制式化產
製流程與寫作格式,部落格的文章大多包含了更豐富和更明顯的部落客自我特
色,亦揭露了更多的作者個人隱私。這些挺身而出批評和糾正主流媒體,甚至身
體力行公民新聞實務的部落客,將本可能只有周遭朋友才能得知的個人感想及
資訊選擇性地主動公開在網路空間裡,以此來與其他部落客或是讀者「搏感情」,
藉此超越主流媒體設下的議題框架,讓來自於「人」的新聞,重新由「人」來詮釋,
並且表現出個人的專業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力,也為自己的言論負全責。例如部落
客 CCLu 與許多部落客在吳清和事件中毫無避諱地批評中時,儘管在社會上佔
有一定地位與包袱也不以為意。

傳統大眾新聞媒體儘管肩負了傳遞公眾訊息的重責大任,對其新聞的產製
流程、報導框架,與影響報導的力量卻未見有公開負責的態度,反而成了另一種
被遮掩的「私領域」;因此研究者認為,傳統新聞媒體在新聞產製與報導上的「公
私分明」造成了新聞品質的墮落,相反地,部落客藉由對隱私觀念的重新考量,
結合部落格本身的高度互動特質與超文本/媒體型態,以透明的新寫作意理成就
了部落格取信於讀者的能耐,也重拾了里鄰為美,雞犬相聞的社群參與式新聞。

122
第三節 閱聽人 2.0 與傳播權民主化

在前兩節中,研究者分別討論了閱聽人 2.0 現象的兩個要點:第一個要點為


「相信社群參與更甚於傳統權威,對高度媒體識讀能力與新媒體技術能力的閱聽
人」(以部落客為代表),再者為「進入門檻低的開放網路平台,容許所有能近用
基礎電腦設備的人輕鬆地使用」(以部落格為代表),然而閱聽人 2.0 的存在更仰
賴社會中一定程度的民主與自由,只有如此,閱聽人 2.0 才能壯大、發揮力量;
也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在民主與自由的環境下發聲,閱聽人 2.0 的存在才有意義。

當我們說部落格能夠促進新聞的民主化時,隱藏的前提是現有媒體並不民
主,或是還不夠民主。這類批判不只針對於那些以政府力量控制或壓迫媒體的國
家,如中國、伊朗,還包括了那些表面上捍衛新聞自由,媒體亂象卻反過頭來侵
犯個人人權的國家,如台灣或是美國。

主流大眾媒體曾被賦予社會中公共領域的角色。根據 Habermas(1989),公共
領域是一個由公民自己組成、介於公民社會與國家間的空間,以供公民發表意見
及討論辯證,讓民意得以形成。換句話說,公共領域是一個讓個人表達各自利益
及意見的公開場所,產生針對於這些利益及意見的論述,並且發展可能的集體
行動之方向,以推動並落實這些利益。

任何能增進更多公眾近用的媒體都擁有促進社會民主化的潛能,然而,大
眾媒體正身處危急存亡之秋,本身更需要「賦予其民主的特效藥來治好它的毛病」
(見 Dahlgren & Sparks, 1991;McNair, 2000)。當今媒體所有權過度集中,傳統媒介
組織欠缺透明性,資訊流動過於單向等等問題,已受到許多批判;如今,新聞
被認為是塑造出來的,而報導中的訊息在向大眾傳播之前,已被動過了手腳。然
而這並非表示新聞即將死亡,只是意謂著我們將換一種方式來認識何謂新聞。

在關於媒體的討論中,類似新聞與評論到底是媒體工業的產品,還是客觀
的事實陳述與獨立見解等問題往往一再出現,部落格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更受到
許多人質疑,然而問題又是否僅在於追求公正客觀?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在《意識工業》(1974, p. 104)一書中寫道:

問題不在於寫作是否受到操弄,而是到底誰在操弄。革命性的計畫並非
要求操弄者就此消失,相反地,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操弄者。

Enzensberger 描繪出的革命並非提倡把現有媒體實踐完全推翻;而是要讓
廣大的公眾力量滲透進媒介組織的層級裡,以改善或糾正媒體現在對於資訊的

123
操弄手段。從本研究的案例中可以發現,部落格等草根媒體讓每個使用者都能成
為資訊的操控者,使用者可以建構自己對於資訊的詮釋,並且將這份詮釋傳回
網路空間的論述領域,使意見及資訊能夠不受限制地在空間中循環流動,而不
需要刻意維持。

部落格多半是由個人所維持的線上空間,能在傳統媒介組織的階層性結構
之外存在,最起碼在這一點之上,代表著多元聲音呈現能在公共論域之中有所
發揮。公民記者將所見所聞紀錄在網路上,實際上就如同把自己的眼睛代換成了
照相機和攝影機,對他們而言,每日生活的經歷都是一幅幅可供鑑賞的畫作,
這個角度下的新聞報導的不是所謂的「客觀事實」,而是「主觀景觀」,其實也就
是世界上任何人所能獲得的一切;而在部落格本身的互動媒介形構內,以及部
落格所支持的論域間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中,就座落著部落格的潛能—亦即提
昇傳播權(communication rights)--讓人們擁有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民主的媒體管制、
參與屬於自己的文化、語言自由、以及擁有享用人類創造力累積成果的權利、受教
育的權利、隱私權、和平集會權,以及最後,自決的權利。其中,有的重點在近用,
有的問題出在品質,但不管怎樣,傳播權都與人類尊嚴密切相關(Communication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5)。

而部落格的出現已經在全世界直接提昇了許多人們的傳播權,更間接讓傳
播權議題獲得更多重視。部落格的發表形式讓部落客能與更廣大的網路公民群眾,
透過文字或影音,在外於傳統媒介控制的平台上持續進行交流。這種形式規避了
傳統新聞產製業務裡的控制程序,讓作者更能掌握內容,並且直接、立即地與其
他使用者發生接觸。部落格因此能夠填補公共論域的空隙,這些空隙往往不受主
流新聞媒體的重視,或是呈現的機會極低。而部落客在他們有興趣的領域當中,
往往是專家中的專家,不但對議題了解深入,而且能夠挖掘出更深入的細節;
當我們擁有無限的網頁空間來置放意見,並且利用網路的超鍊結向外鏈結可供
延伸閱讀的參考資料時,部落客常常能將主流媒體故事當中只說了一半的東西
變的更完整。

部落格具有打開論域空間的潛能,讓所有的公眾都能進入。它的特殊價值在
於改變了文本的固定存在空間,讓文本即時面對無數的公眾,由任何人來檢視。
透過集體的檢驗,部落格增強了先前文本的意義,讓這些文本能在第一時間得
到評價及考量,不同於越來越遠離真實的大眾新聞文化。部落格提供了一個虛擬
的互動論域空間,圍繞在(超)文本的四周,同時將文本透明地呈現在公眾的集
體知識及意見之前,透過互文性,替新聞事件創造了新的意義。

公民記者的認可直接來自於讀者的肯定,而非組織上司的賞識,因此公民
記者訴諸於廣大的網友的直接與間接的回應;每一次滑鼠的游移與點選、每一個

124
迴響與反向鍊結、每一個 feed 訂閱的數字、或是每一個 Digg 網站的「挖」,都象徵
了電腦螢幕前閱聽人一對對注視的目光。參與式媒體/公民媒體便是將閱聽人重
新安置回新聞之中,一方面讓讀者跟隨公民記者報導的軌跡,同步回應,另一
方面則鼓勵讀者隨時成為記者,參與新聞故事的鋪陳。也唯有這種民主的草根媒
體與傳播權實踐,才能夠促進民主的公民跟社會參與,也才能體現閱聽人 2.0 的
精髓。

你,準備好開始對話了嗎?

125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由於時間關係,在深度訪談部份僅針對中時編輯部落格引發的其中
兩件具代表性案例,進行網路文本與田野分析,這樣的作法或許沒有辦法看清
部落客與主流媒體互動之全貌。

另外,本研究由於具初探性質,因此採取鉅觀與微觀兩種方式進行,未來
研究或許可以針對單一事件,或是單一主流媒體、草根媒體等個案代表,進行更
長時間的歷時性研究,例如針對台灣其他媒體記者部落格的整體性研究。

此外,本研究以質化的文本分析、深度訪談、還有線上田野調查等方式進行,
缺乏量化數據呈現;後續研究可以從量化著手,檢驗一般閱聽人對草根媒體的
印象、信任度、以及參與程度,或是調查主流媒體應用部落格等 Web 2.0 網路技
術的趨勢,比較閱聽人觀感跟報導素質上是否有差異。

未來研究應該可以更旁徵博引,將國內外的案例並陳,以進行跨國研究,
瞭解部落格的潛能是否真的如樂觀論者所言,將會在全球化時代發揮到淋漓盡
致。

126
參考文獻
中文

林佳靜(2005)。
《Weblog 使用者個人因素與書寫動機、書寫行為關聯性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念魯(2005)。
《部落格(Blog)對報業從業人員行為影響之初探 》。世新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立軒(2004)。
《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
士論文。

權自強(2004)。
《網路部落格使用對個人賦權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劉江釗(2005)。
《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BLOG 特性對 BLOG 信任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


劉基欽(2004)。
理系碩士論文。

施力群(2004)。
《想像的觀望:論網誌(Blog)中的自我觀看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恆甫(2004)。《臺灣地區網路媒體 Blog 發展與應用之初探研究-以「交通大


學無名小站」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2004)。
〈後現代的新聞書寫--「個人新聞台」〉,《台大全球化時代與新聞
報導研討會論文集》。

黃浩榮(2003)。
〈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公共新聞學作為重構策略〉,《國家
發展研究 第三卷第一期》 頁 99-147。

黃哲斌(2005 年 4 月 4 日)。〈編輯部落格,有啥了不起?〉新聞頭皮屑 世界枕


頭痕(黃哲斌編輯部落格)。上網日期:2006 年 5 月 3 日,取自
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05/04/04/270.html

127
陳湘嵐(2004)。
《網際網路、替代性媒介與社會運動:以《南方電子報》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強(1997)。〈閱聽人與新聞閱讀:閱聽人概念的轉變〉,新聞學研究,第五
十五期,頁 291-310。

鄭國威(2005 年 3 月 15 日)。
《Blog, Research, and Beyond》,南華大學網路社會
學期刊 。上網日期:2005 年 6 月 25 日,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
j/45/45-05.htm.

孫治本(2001)〈風險抉擇與形而上倫理學〉,收於顧忠華編(2001)《第二現代
– 風險社會的出路?》,頁 77-97。

孫曼蘋(2005)。 〈蘋果日報對台灣主流報業的衝擊〉,《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
年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上網日期:2006 年 12 月 24 日
取自 http://www.jour.nccu.edu.tw/research/70pdf/

蕭百齡(2006 年 8 月 22 日)。〈喜歡我挖到的嗎?---DIGG.COM〉,Intelligent
Times。上網日期:2006 年 9 月 4 日,取自
http://www.itmag.org.tw/magazine/article_single_304.htm

Dan Gillmor(2004),「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臺北市,中華民國:美商歐格
萊禮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陳建勳譯

Fievet,C. and Turrettini, E.(2006). 誰沒部落格!Blog Story,臺北市,中華民國:


商周出版公司。

《打敗“正規軍” OhmyNews:有個性的新媒體》,互聯網週刊。上網日期 2006


年 5 月 12 日,取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
12/12/content_3910110.htm

128
英文

Adam, B.& Beck, U. & Van L. J. (2000) 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Andrejevic, M.(2002). The Kinder, Gentler Gaze of Big Brother: Reality TV in the era
of Digital Capitalism. New Media and Society: 4(2): 251-270.

Ang, I. (1990). The nature of the audience. In A. M Downing & Annabelle Sreberny-
Mohammadi (eds.);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56-69.
London: Sage.

Andrejevic, M. (2004). The Promise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Reality TV: 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23-60.

Biocca, F. A. (1988). Opposing conceptions of the audience: The active and passive
hemispheres of mass communciation theory. In J. Anderson (ed.);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51-81. Newbury Park, CA: Sage.

Castells, M. (1996). Prologue: The Net and the Self. In Th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UK: Blackwell.

Communication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5).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Rights: A Handbook. Retrieved 2007, Jan 15, from http://www.crisinfo.org/pdf/ggpen.pdf

Cyberjournalist.net. (2004 Jan. 28).New York Times launches 1st blog.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0902.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3 Oct.6). NYTimes.com weighs using Weblogs.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0755.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5 Dec.17). New York Times memo on blogging.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3082.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5 Aug.3). New York Times to integrate print, online


newsrooms.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2799.php

129
Cyberjournalist.net. (2006 Jan.19). New York Times' podcasts.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3264.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6 Jan.19). How Washington Post handles blogs.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3239.php

CyberJournalist.net.(2003 Mar. 22) CNN's Sites forced to Stop Blogging.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0010.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4 July 21). CNN.com to blog convention. Retrieved


February 27,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1500.php

CyberJournalist.net.(2003 Apr. 9). CNN.com: 'We do not blog'. Retrieved February


27,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0089.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5 September 13). CBS News launches Public Eye.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06,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2889.php

Cyberjournalist.net. (2005. July 12). CBS News announces 24-hour Web strategy,
media transparency blog. Retrived December 24, 2006, from
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news/002776.php

Davenetics.(2005 Oct.29). Bush, Cheney, Bloggers. Retrived February 2, 2006, from


http://davenetics.com/2005/10/bush-cheney-bloggers/

Dr.Crash. The Techno Revolution. Volume One, Issue Six, Phile 3 of 13. Retrived Dec
25th, 2006, from http://venus.soci.niu.edu/~cudigest/phracks/phrack-06

Elliot, P.(1977).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In James Curran et al.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142-73.

Enzensberger, H.M. (1974). The Consciousness Industry. New York: Seabury Press.

Franke, N. and von Hippel. E. (2002). Satistfying Heterogeneous User Needs via
Innovation. Toolkits: The Case of Apache Security Software.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Working Paper #4341-02, January.

Gallo, J. (2004). Weblog Journalism: Between Infilt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130
Blogosphere: Rhetoric, community, and culture of weblogs. Retrieved June 20, 2005,
from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weblog_journalism.html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Gillmor, D. (2005). What ethics should bloggers have ? Handbook for bloggers and
cyber-dissidents. Retrieved August 20, 2006, from
http://www.rsf.org/article.php3?id_article=15003

Guardian Unlimited. (May 4, 2000). Guardian Unlimited’s New Weblog Picks the
Net’s Best Reads. Retrieved from
http://www.guardian.co.uk/Archive/Article/0,4273,4017370,00.html

Halavais, A. (2002, October). Blogs and the "social weather."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et Research 3.0,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Retrieved 01-07-05 from
http://aoir.org/members/papers3/halavais-ir3b.pdf

Herring, S. (2004). Slouching toward the ordinary: current trends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w media&society, Vol6(1):26-36.

Herring, S. C., Scheidt, L. A., Bonus, S., & Wright, E. (2004). Bridging the gap: A
genre analysis of weblogs.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ICSS-37). Los Alamitos: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Retrieved January 5, 2005 from http://www.blogninja.com/DDGDD04.doc

Hulse,C. (2004). The End of the Trail. Times on the Trail.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06, from http://www.nytimes.com/pages/politics/trail/index.html

Javis, J.(2006). Networked Journalism. Buzzmachine. Retrieved December 24, from,


http://www.buzzmachine.com/index.php/2006/07/05/networked-journalism/

Johnson,T. & Kaye, B. (2004). Wag The Blog: How reliance on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internet influence credibility perceptions of weblogs among blog user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Autumn 2004; 81, 3; ABI/INFORM Global pg.
622

Journalism.org(2006). Project of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2006.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06, from http://www.stateofthemedia.org/2006/index.asp

131
Kiss, Jemima. BBC site braces itself for more open user comments system. Retrieved
September 22, 2005f, rom http://www.journalism.co.uk/news/story1526.shtml.
Lasica, J. (24 May, 2001) Blogging as a Form of Journalism, Online Journalism
Review.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6, from
http://www.ojr.org/ojr/workplace/1017958873.php

Lewin,K.(1947),"Channels of Group Life,"Human Relations,1:143-153.

Liebes, T. & Katz. E. (1990). The Export of Meaning: Cross-Cultural Readings of


Dalla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vingstone, S. M. (1990a). Making Sense of Television: 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


Interpretation. Oxford: Pergamon.

Livingstone, S. M. (1990b). Interpreting a television narrative: How different viewers


see a sto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 (1): 72-85.

Luhmann, N. (1993). Riske: A Sociological Theory. (Trans. by Rhodes


Barret).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Matheson, D. (2004). Weblogs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news: some trends in
online journalism. New media and Society. 6(4):443-468.

Merit,S.(2003, April.3). Kevin Sites and the Blogging Controversy. Retrived March 1,
2006, from
http://www.ojr.org/ojr/workplace/1049381758.php

Meraz, S. M. (August, 2005). Event Blogging the 2004 Conventions: Media Bloggers,
Non Media Bloggers, and Their Network Connections.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an Antonio TX.

Milne, M.J. (2004). Weblogs and the Technology Lifecycle:Context, Geek-Chic and
Personal Community.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5, from http://etd.fcla.edu/SF/SFE0000300/Milne_Diss.pdf

Morozov, Andrew (August, 2005). Minding The Gap: An Ethical Perspective on the

132
Use of Weblogs in Journalistic Practice.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an Antonio TX.
Murley, Bryan and Smith, Kim (August, 2005). Bloggers Strike a Nerve: Examining
the Intersection of Blogging and Journalism.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an Antonio TX.

Nardi, B., Schiano, D., & Gumbrecht, M. (2004). Blogging as social activity, or,
would you let 900 million people read your diary?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04. Retrieved January 5, 2005 from
http://home.comcast.net/%7Ediane.schiano/CSCW04.Blog.pdf

Ó Baoill, A. (2004). Weblogs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to the blogosphere: Rhetoric,
community, and culture of weblogs. Retrived June 20, 2005, from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weblogs_and_the_public_sphere.html

OhmyNews (2004). Every Citizen Is a Reporter. Retrived December 24, 2006, from
http://file.ohmynews.com/publication_file/117/dbook/default1.html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O'Reilly(2005). What is Web 2,0. Media, Inc. Retrive December 2, 2006,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O'Sullivan, Tim, Hartley, John, Saunders, Danny, Montgomery, Martin and Fiske,
John.(1983).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London: Methuen.

Owens, L. & Palmer, L.K.(2003). Making the news: anarchist Counter-public rel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20(4):335-361

Papacharissi, Zizi (2003). The blogger revolution: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y.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oIR 4.0: Broadening the Band,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ers (AoIR), Toronto, Ontario.

Pein, Corey.(2005). Blog-Gate.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6, from
http://cjr.org/issues/2005/1/pein-blog.asp

Raymond, E.S. (1998).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First Monday, volume 3,
number 3(March), Retrieved September 8, 2005, from

133
http://www.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3_3/raymond/

Raymond, W. (1992).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Routledge.

Trammell, Kaye D. and Britton, Joshua D. (October, 2005). Gatewatching: The


impact of blog content on the mainstream media.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et Research 6.0: Internet Generations,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ers,
Chicago IL.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5 from
http://conferences.aoir.org/viewabstract.php?id=158&cf=3.

Robinson, Susan. (2006). The mission of the j-blog: Recapturing journalistic authority
online. Journalism, vol. 7, no. 1, pp. 65-83, February 2006.

Singer, Jane B. (2005). The political j-blogger: ‘Normalizing’ a new media form to fit
old norms and practices. Journalism, vol. 6, no. 2, pp. 173-198, May 2005

Shoemaker,P.J.&Reese,S.D.(1991).Mediating the Ma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


Mass Media Content. N.Y.:Longman.

Kevin Sites’ blog. Pausing the warblog, for now. Retrieved


http://www.kevinsites.net/2003_03_16_archive.html#200025634

Sifry.(2006).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October, 2006. Sifry's Alerts. Retrieved


December 11, 2006, from http://www.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443.html

Thompson, Bill.(2006). Can We Stop The Bloggers? BBC NEWS. Retrieved February
24, from http://news.bbc.co.uk/1/hi/technology/4747818.stm

van Zoonen, L. (2001). Desire and resistance: Big Brother and the recognition of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3(1):669-677.

Viégas, F. B. (2005). Bloggers’ expectation of privacy and accountability: An initial


survey.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0(3), article 12. Retrieved
March 20, 2006, from http://jcmc.indiana.edu/vol10/issue3/viégas.html

Wall, M. (2004). Blogs as Black Market Journalism: A New Paradigm for News.
Berglund Center for Internet Studies. Retrieved January 11, 2005, from http://bcis
.pacificu.edu /journal/2004/02 /wall.php.

134
White,D.M.(1950). The Gate 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JQ,27:383-90.

Whitney,D.C.&Becker L.B.(1989). Geographic and Source Bias in Network TV


News 1982-1984.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3(2):159-174.

135
網站資料

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2006)。上網日期:2006
年10月25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45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5年4月)。臺灣部落熱(Blog)觀察。上網日期:
2005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4_28_05.html

國內上網人口 達1538萬人 (2005年8月11日)。聯合新聞網數位文化誌 。上網日


期:2006年8月12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3&f_SUB_ID=529&f_ART_ID=4
3625

Palacan!部落格聯播
http://www.palacan.com/

全民部落國聯播
http://ub.gokimo.com/uArticle.php

Knews 公民新聞平台
http://knews.tw/

PCHome 開講 News 2.0


http://news20.portal20.com.tw/
Oui-news 共筆推播平台
http://www.oui-news.com/

HEMiDEMi 共享書籤
http://www.hemidemi.com/

藝立協Blogbook(2003)。上網日期:2005年1月11日,取自
http://blog.elixus.org/blogbook/content/1-1.html#

聯合城邦介紹。
http://city.udn.com/v1/united/board/index.jsp?f_ORDER_BY=star&pno=1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台灣地區部落格年度到達率報告(2006年10月18日)。

136
上網日期 :2006年10月30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0_18_06.html

國際調查:台灣媒體信用蕩然!中廣新聞。上網日期2006年11月12日,取自
http://news.yam.com/bcc/life/200610/20061024474469.html

台灣棒球論壇 國外棒球討論區〈中國時報與大聯盟〉上網日期:2006年8月11日,
取自http://baseballtaiwan.net/forum/viewtopic.php?t=161

江世芳(2005 年 11 月 1 日)。〈有信 368,給清和〉,P 經(部落格)。上網日期:


2006 年 11 月 17 日,取自
http://blog.chinatimes.com/kingkong/archive/2005/11/01/23099.aspx

Anderson Cooper 360 blog


http://www.cnn.com/CNN/Programs/anderson.cooper.360/blog/

backstage.bbc.co.uk
http://backstage.bbc.co.uk/news/

BLOGOSPHERE.
http://www.cnn.com/ELECTION/2004/special/inthefield/blog/

Blog watch: Oscars 2006


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4619768.stm

Blogging the US election


http://news.bbc.co.uk/1/hi/world/americas/3967041.stm

Blogophile.(n.d.).
http://www.cbsnews.com/sections/blogophile/main500601.shtml

Campus Vibe Blog.


http://www.cnn.com/2004/ALLPOLITICS/blog/11/02/campus.blog/

Campaign Roadblog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4/01/05/politics/main591490.shtml

Davos diary 2006

137
http://news.bbc.co.uk/1/hi/business/4641548.stm

Election Night Blog.


http://www.cnn.com/2004/ALLPOLITICS/blog/11/02/election.blog/

Iraq election log contributors


http://news.bbc.co.uk/1/hi/world/middle_east/4201047.stm

Katrina Disaster Blog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5/08/31/national/main807164.shtml

Kevin Sites’ blog


http://www.kevinsites.net/

Newslog with David Cornock


http://news.bbc.co.uk/1/hi/wales/3119976.stm

Newslog with Nick Robinson


http://news.bbc.co.uk/1/hi/uk/1692330.stm

Nick Robinson’s Newslog


http://blogs.bbc.co.uk/

Reporters' log: S Asia earthquake


http://news.bbc.co.uk/1/hi/world/south_asia/4321660.stm

The Election Monitor


http://news.bbc.co.uk/1/hi/uk_politics/vote_2005/blog/default.stm

The Situation Online


http://www.cnn.com/2006/POLITICS/02/23/sr.thurs/index.html

Weblog: Democratic convention


http://news.bbc.co.uk/1/hi/world/americas/3927801.stm

Weblog: Republican convention


http://news.bbc.co.uk/1/hi/world/americas/3611120.stm

138
Weblog: US election road trip - III
http://news.bbc.co.uk/1/hi/world/americas/3684056.stm

BBC Ouch
http://www.bbc.co.uk/blogs/ouch/

Islandblogging
http://www.bbc.co.uk/scotland/islandblogging/

BBC Blog Network


http://www.bbc.co.uk/blogs/

BBC Arbic
http://www.bbc.co.uk/blogs/arabic/

BBC Persian
http://www.bbc.co.uk/blogs/persian/

Newsblog, 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news/

The Editors' Blog, 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editors/

The Observer Blog, 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observer/

Culturevulture Blog,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culturevulture/

Technology Blog, 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technology/

The Guide,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theguide/

Comment Is Free, Guardian Unlimited


http://commentisfree.guardian.co.uk/index.html

139
AskJack, Guardian Unlimited
http://blogs.guardian.co.uk/askjack/

Carr,N.(2005,Oct 3). The amorality of Web 2.0. Rough Type: Nicholas Carr's blog.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5, from
http://www.roughtype.com/archives/2005/10/the_amorality_o.php

Achenbach, J. (2005, Nov 4). Mainstream Media Not Dead Yet. Achenblog.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5, from
http://blog.washingtonpost.com/achenblog/2005/11/mainstream_media_not_dead_yet.
html

140
附錄

附錄一 中國時報與大聯盟

有一份報紙,叫做中國時報,他自詡為質報,但是其中許多新聞的真實性與準
確性都令人懷疑。

這份報紙的體育中心主任,也就是體育版的負責人,叫做吳清和,這位先生在
他的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ports 中對自己的描述是:

「一生從事體育事項,只有興奮只有感動,台灣體育難出頭天,通常都是人謀不
臧,見不善我若不開口,凡世間何人敢作聲?」

好一個正義之士。

但是問題是,這份報紙的體育版的品質,公認是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其一
是因為記者處理新聞的熱忱不足,寧以翻譯充版面而缺乏主動報導的能力,其
二是記者處理新聞專業不足,報導與譯電錯誤百出,自以為是的評論比比皆是。
更甚者,這些記者毫無反省之心,這種態度就好像是說:「這個版面是我的,我
要怎樣寫就怎樣寫,你能奈我何?」

這種心態終於在吳清和的身上完全發酵。

在十月 22 日中國時報體育版由吳清和所寫的報導:「都曾淪為敗戰罪人 利吉的


痛 艾克斯里很了」,同時登載於他的部落格,標題為:「美職棒終結者的痛 誰最
知道?」,這篇報導完全引用美國 ESPN 的特約專欄作家 Sean McAdam 的文章,
名為「Eckersley understands Lidge's pain」。但在吳清和之文其中有一段是
McAdam 的原文沒有的:

「著名的美國職棒作家麥克亞當(Sean McAdam)發現了,經他向太空人隊探聽,
原來利吉在第 6 戰第 8 局投了 4 球後,主動向牛棚教練表示他投不來,並一直
說「I can't , I can't...」然後便逕自到選手休息區獨坐。」

這是很驚人的報導,因為這表示太空人隊的 Brad Lidge 已經在國聯冠軍戰中有


心理崩潰的跡象,故他在世界大賽的表現令人擔心。但是所有關心美國職棒的球
迷都會問:這是真的嗎?這是被從未被外電描述為「weak」的 Lidge 嗎?

141
我第一反應當然是,以吳清和的紀錄,這大概又是他的創作。所以我在他的部落
格該文的留言版問了這樣的問題(現已被有民主素養和在部落格暗批別人在
「只會在網路背後罵我」的他刪除),並說到我會問 Sean McAdam 向其確認。在
網路上找到 McAdam 的 email address 後,我寄給他如下問題:

Dear Mr McAdam,

I am one of your readers of your ESPN column.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providing us such excellent baseball articles. I enjoy reading them very
much.

Secondly, recently a sports reporter of a Taiwanese newspaper "China Times" named


Wu wrote an article (in Chinese) about the game 6 of NLCS. According to Wu' article,
you approached the Astros after the game, and found out that Brad Lidge, after 4
pitcher at the 8th inning, refused to go to the field. And Lidge kept on telling the
pitching coach; "I can't, I can't...."

After a diligent search on the internet, I cannot find an article of yours stating Lidge's
unwillingness to pitch at that game as Wu claimed. For me, it is hard to imagine Lidge
would have said something like that. Maybe it is something you wrote for other media
than ESPN? I would be very appreciative if you can
inform me about whether you have written things like that or it is just a made-up by
this reporter Wu?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Have a nice world series.

Eric

很快的在 24 小時內 McAdam 回覆:

Eric,

Thanks for the kind words. However, I wrote no such thing about Brad Lidge. I
merely wrote a column in which I spoke to Dennis Eckersley (who gave up a famous
post-season homer in the 1988 World Series) and asked him what Lidge was going

142
through.

Sean McAdam

所以,這位「一生從事體育事項,只有興奮只有感動」的吳清和先生,消息來源
到底在哪裡,如果沒有,你還有資格當作一個記者嗎?吳清和作了一件比剽竊
文章更令人不恥的事情:捏造新聞。吳清和捏造了兩個謊言:他的捏造新聞中的
美國棒球專欄作家 Sean McAdam 沒有在國聯冠軍第六戰後詢問太空人隊。太空
人隊的投手 Brad Lidge 沒有拒絕上場投球。你對不起 Sean McAdam,你對不起
Brad Lidge,你更對不起台灣的體育讀者。

所以我請問中國時報的主管們:你們對於捏造新聞的記者如何處置?是加薪,
留用原職還是其他?我也請問吳清和先生:身為體育中心主任,你為何要捏造
新聞?一份這麼難看的體育版,能不能有一點點專業與熱誠?我要提醒中國時
報的主管,記者,與其他熱愛體育的網友:王建民的比賽,中國時報沒有派出
一組記者前往美國。在荷蘭的世界杯成棒賽與在卡達的亞洲盃籃球賽,中國時報
的報導全都是「台北報導」。台灣全運會的篇幅更比不上翻譯的外電。看來是中國
時報自「少林棒球」事件後,從不注意體育版的品質,更不關心台灣體育的發展,
遑論「一生從事體育事項,只有興奮只有感動」???

中國時報的報導的爭議性,一部份在於他是用,套句他常用來批評陳政府的話,
「意識型態辦報」。所以許多政治上的新聞會因為他的意識型態而扭曲,這也是因
為目前台灣人對於台灣本地與台灣與對岸之間關係的認知不同下的結果。但是對
於體育,對於棒球,對於新聞的專業,這些可以超越政治意識型態的報導,竟
然可以捏造再捏造,這真是費所思夷。各位可曾想過台灣的亂像有一部份就是因
為這些媒體的錯誤報導造成的?台灣的「質報」的體育版是在這樣的人的主導,
我們還寄望台灣的體育環境能進步多少?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建議大家:我們不要看中國時報體育版,包括平面與電子版,
反正有其他報紙的報導可以選擇。然後看中國時報如何處理這捏造新聞的記者。
如果你贊成,請告訴你的朋友來響應。

對於中國時報與吳先生,我是不是無端找碴,自有公評。 」

143
附錄二:中國廣播公司新聞

中時主筆彭蕙仙部落格掀波瀾 網友痛批歧視同志
【2006/02/15 06:16 報導 】

中國時報主筆彭蕙仙二月九號深 夜在個人的部落格上發表一篇「斷背山」觀後感
質疑片中男主角的外遇情節受到美化,傳統的異性戀家庭價值遭貶抑,擔心扭
曲年輕一代的價值觀。這篇文章一貼上部落格之後,網友點閱率五天就超過七千
人次,迴響逼近五百篇,有人痛批身為基督徒的彭蕙仙「一手拿聖經,一手朝同
志丟石頭」。彭蕙仙澄清,她沒有歧視同志的意思,網友的意見給了她很多啟發,
但是不會動搖她堅定的信仰。(藍孝威報導)

李安的斷背山自從上映以來,贏得全 球觀眾一致好評,中時主筆彭蕙仙的批判
觀點,讓許多網友相當不以為然,回應文章如潮水般湧入。彭蕙仙說:「現在累
積了四百多篇回應,是現在中時部落格單篇 文章回應最多的。」同志諮詢熱線文
宣部主任巫緒樑認為,彭蕙仙小姐用了娓婉的方式,卻在字裡行間透露出歧視
同志的想法,這是同志覺得最可怕的地方:「這篇 文章用了二分法的價值判斷,
哪樣是對的、哪樣是不對的,特別是用了宗教的價值判斷。」彭蕙仙主筆說,她覺
得同志纖細而敏感,如果她的文字讓網友感覺受傷, 絕非她的本意:「網友所
提的問題,不管是出於什麼動機,對我而言都是省思的機會。如何在我相信的價
值觀和他們所習慣的行為之間,找到一個善意對話的機會, 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我需要對同志族群有更多的關懷、更多的理解。對於我所堅持的事情、價值
觀與核心思想,我不是很能夠改變的。但是在態度上、措辭 上,我希望我能夠更
體貼一點。」一篇部落格文章,五天之內就吸引近五百篇的讀者迴響,作為新興
傳播媒體,部落格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50227-blog/66c8c77509de.htm

144
附錄三:中央廣播報導:

斷背山論戰 彭蕙仙盼與同志族群有更多對話

時間: 2006/02/14
撰稿:夏治平 編輯:夏治平 新聞引據:採訪

中國時報主筆彭蕙仙日前在部落格的一篇與電影「斷背山」有關的文章中,由於
表明不贊同對婚姻不忠的立場,意外引來同志族群的撻伐,反對者的言論更以
彭蕙 仙具基督徒身份表達質疑立場,讓論戰更形激烈。對此彭蕙仙打破沈默,
表明對同志族群沒有偏頗惡意,更期待與同性戀族群有更多對話的機會。 中時
主筆彭蕙仙的文章「斷背山的另一邊」,最近成為網路上大打筆戰的熱門話題。彭
蕙仙在文章中寫道,「再怎麼抒情、再怎麼柔和,《斷背山》說的始終是一個 不負
責任與扭曲的人倫的故事。這是明顯的不忠;對婚姻的傷害,與愛戀的對像是同
志與否並無本質上的差異。」文章裡陳述,「影片很明顯的要傳達一個訊息,異
性戀的性愛會有生小孩的麻煩,但同志戀可就輕鬆多了,同性戀的性愛深達靈
魂卻不必有塵俗的煩惱。」就是這樣的言論,在部落格里,掀起了軒然大波。在反
對這 個言論的近 5 百篇文章裡,有的以尖銳的筆觸質疑彭蕙仙不了解同志情愛
的立場,有的更因為彭蕙仙的信仰,而斷然否定基督教的存在;更有偏激的言
論,把彭蕙仙 與沒有誠信的政治人物劃上等號,讓對立升高到令人咋舌。對面
爭議,彭蕙仙打破沈默對媒體表示,來自網友任何動機的詢問,都是她省思的
機會,她願意在態度和 措詞上更體貼的面對同性戀族群。但她強調,對同性戀
族群沒有偏頗、惡意、誤解與定罪。彭蕙仙認為,同志族群面臨的壓力,來自長期
受迫害的情節,她願意在她 相信的價值觀與同志族群習慣的行為間,找到良善
的對話機會。彭蕙仙說:『怎麼樣在我所相信的價值觀,跟他們所相信的行為,
找到一個善意的對話的機會,這會 是我覺得蠻重要的事,我想我需要對這樣族
群的人有更多的關懷,有更多的理解。』一篇部落格里對電影的評斷,可以引發
這麼大的對立,造成這麼多的討論,在在證明網路影響力的無遠弗屆。但近五百
篇文章裡所顯現出來,一般網民對事理辯論、邏輯辯證能力的缺乏,也暴露了二
分法邏輯為思考方式所引現的危機。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NewsID=20653&t=

145
附錄四: 吳清和部落格文章:白襪破咒封王 球迷們一起開心吧,與中國時報體
育版報導

146
1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