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

 

 
從環境
境教育中
中看見
見土地的
的價值,找到人
人與環
環境的關
關係,
展開永
永續環境
境工程
程!

台灣
灣在過去
去幾十年
年,重經
經濟輕農
農業,鄉
鄉村都市化
化的發展
展模

式,讓
讓台灣原有
有的鄉村
村風貌、
、人文歷
歷史以及生態環境
境的價值
值不斷

地被扭
扭曲,金錢
錢變成了
了唯一的
的價值,上一代
代努力守護
守護的鄉土
土,慢

慢地在
在下一代
代手中流失
失,過去
去蟲鳴鳥
鳥叫的情
情景不再
再,取而代
代之的

工廠機
機器聲與
與卡拉 OK
K 的歌聲
聲,劃破
破了寧靜的
的夜空 ,讓簡單
單的生

活變得
得太複雜
雜。

面對
對農村年
年齡的老
老化,小
小校學生
生的流失
失,如何運
運用現存
存的學

校,結
結合社區的
的人文歷
歷史與生
生態環境
境,創造
造更多的價
的價值,將
將是這

些小校
校與村落
落續存的關
關鍵,環
環境教育
育的目的也是希望
望找到人
人與土

地的關
關係聯結
結,重新定
定位環境
境的價值
值,真正
正落實永
永續環境
境。

荒野協會秘
荒 秘書長林
林金保
彭銘君
君校長的
的話
現代社
社會講求專業
業分工,連知
知識都講求分
分科、套裝。當我們為了
了加速學習與
習與理解,將知識過度整

理包裝時,和生活應用
用間的距離也
也就越來越遠
遠,學生上課
課時自然無法
法感到快樂滿
滿足。身為教育第一線

人員,深刻
刻感受到學生
生的學習「興
興致」對學習
習態度的影響
響。相信老師
師們在教學時
時都曾經歷
歷過,明明是

一個很受用
用的知識,當
當學生感覺不
不到知識與生
生活的相關性
性時,上起課
課來興致缺缺
缺,迫使老師們想盡辦

法去引導,提升學習動
動機,激起孩
孩子的學習慾
慾望。四十分
分鐘的課程,加上課表的
的分割,每
每節課幾乎都

在引發孩子
子的學習慾望
望中開始,匆
匆忙交代重點
點中結束。
雖然傳
傳統教室不易
易受干擾,有
有許多教學設
設備與資源可
可運用,是老
老師講解、學
學生發表成果最好的空

間,但在學
學習之前,必
必須讓孩子先
先和他們生活
活的空間作聯
聯結,發現新
新奇的事物 、以探索為
為基礎、以能

力為目標,發現問題、
、產生矛盾。
。帶著疑惑到
到課堂上,透
透過老師的引
引導,去思考
考、尋找、發現學習的

快樂,去體
體驗學習和解
解決問題間的
的奧妙關係 。
試想,上課時班上
上的學生對課
課程有濃厚的
的興致,迫不
不及待要開始
始,
有好多問題
題想請教老師
師,會是怎麼
麼樣的情境?
?基本上這樣
樣的班級上課

中師生的互
互動不會有太
太大的問題。因為當一個
個人決定去請
請教別人問題

時,態度是
是謙卑的,心
心門是開啟的
的,眼睛是發
發亮的,隨時
時準備找答案

解決心中的
的疑問,從中
中反思自己在
在處理問題時
時,哪個關鍵
鍵點上考慮的

不夠周詳?
?心中的疑惑
惑,透過老師
師引導而找到
到答案那種開
開悟的心情,
也成就了解
解決下一個問
問題的原動力
力,這就是所
所謂的「成功
功經驗」
。如如果
一個人有足
足夠的成功經
經驗支撐,就
就能靠自身的
的能力,聯結
結週遭所有資

訊設備與資
資源,解決生
生活上所遇到
到的問題,成
成為一位生活
活實踐家、終

身學習的公
公民。
反觀當
當今的社會,當手持資訊
訊設備越來越
越普及,資訊
訊越來越容易
易取得時,按
按理說孩子的學習成效

應該更好。但現實中卻
卻反其道而行
行,學生因為
為這些資訊設
設備的便利性
性,受到更多
多的誘惑,反而使得學

習專注力變
變差。這是因
因為孩子在套
套裝知識中,缺乏主題的
的引導,看不
不到學習和生
生活間的關
關聯,埋首書

堆中求知識
識卻無法在生
生活上應用的
的關係。
沙坑是
是一個美麗卻
卻在凋零中的
的社區,有文
文化卻沒有產
產業。因為缺
缺乏工作機會
機會,迫使年輕到外地謀

生,使得社
社區人口老化
化嚴重,缺乏
乏創新的動能
能。因為出生
生率下降加上
上人口外移 ,使得學校從全盛期的

八百多人到
到現在六班五
五十幾位學生
生,部分家長
長開始擔心小
小校競爭力不
不足而將子女
女轉往他校
校就讀。沙坑

的社區與學
學校都面臨挑
挑戰。社區要
要以在地文化
化為基礎再生
生,學校要以
以在地課程
程為基礎轉型
型。
此刻因
因緣際會讓我
我遇見台北教
教育大學呂金
金燮教授和
和她的團隊,她
她以全校性
性充實方案為
為基礎,試圖

將資優與弱
弱勢這兩個不
不同族群學生
生的學習作聯
聯結,透過荒
荒野保護協會
會林金保秘書
書長,結合體制外力量

與資源,嘗
嘗試啟動體制
制內的教育變
變革。加上鹿
鹿江基金會陳
陳玉蟬執行長
長、自然谷環
環境教育基地吳語喬大

姐的協助,我們開始了
了這項偉大的
的計畫,以營
營隊方式探勘
勘在地文化,以此為基礎
礎開發課程
程,並透過課

程行銷再地
地文化,是一
一個讓社區與
與學校雙贏的
的大計劃。
銘君代
代理校長期間
間,有幸恭逢
逢這樣的機緣
緣,為沙坑的
的教育開一條
條不同的道路
道路,這是身為教育人員

的福氣,相
相信未來也會
會是沙坑社區
區與在地千萬
萬學子的福氣
氣。

彭銘君于沙坑國小

16/1/20122
踩在大地 走向雲端
論語陽貨篇中,孔子與子貢有一段簡單而精采的對話:

子曰:「予欲無言。」

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莊子也提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生命的孕育源自於自然,上蒼在創育生命的同時,也給出了一個豐富而完整的學

習環境。四季的週期變化,萬物的生滅循環,生命的奧妙與真理盡在其中。

天地造育萬物,百花齊放,其意不在爭奇鬥豔、互較優劣,而在於豐富人間,正

所謂:
「天生萬物皆有才,百花齊放各自美」
。每一個生命的底蘊都懷著一顆清澈剔透

的明珠,都一樣的美,一樣的動人。

教育的目的便在於還原一個自然的環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成全每一個生命

的美好,讓每一個人回歸自然,協助每一個人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土壤。

教育是需要長久深耕的志業,需要眾多因緣匯聚與力量的集結。一切的因緣就在

蒼天引領下,讓科學、人文與自然在自然谷交會、激盪、融合,產生了一股融合了真、

善、美的豐沛能量,綻放出如同夜空中星光般耀眼而動人的光輝。

踩在自然谷的大地上,漫步在這一片清淨無染的淨土,欣賞著越來越多樣性的豐

富生態,感受著幸福的剎那,望向緩坡上升的小道,有眾多對台灣這塊土地行出無私

奉獻的身影,正揮著汗水胼手胝足、無怨無悔地建構起那走向雲端的天梯。

桃園市鴻儒文理補習班 張榮芳

12/3/2012
Project Eco 2.0
走過十三年頭的 Project Eco 的課程,起心動念只是想為擁有生態天賦孩子找到一個與
自然長期連結的教育導覽列,希冀孩子們在自然環境中吸取【喜歡】能量,啟動人類與生俱
來的親生命天性的發現、概念、思索與長期研創的能力。因此 Project Eco 1.0 所具備的,
正是課程與教學技術的標準化過程:夥伴關係的建立、課程設計的生產線、讀萬卷書的田野
學習、資訊融合的教學足跡。標準化之後懷疑的本性逼得我們持續挖掘資優教育的新面貌;
站在資優課程架構的邊緣,我們更想詢問「下一步」的想像在哪裡?為了人類生存與文明優
化的思考層次,資優教育又要扮演甚麼樣教育先驅者的角色?

Project Eco 2.0 的念頭,就在如果你有十億元的玩笑念頭中產生!


可曾想過如果你有十億元你想做什麼?或者你有一百億元你想做什麼?其實錢很多很多,
並不會提升你的人生或是延續你的壽命,卻可能摧毀一個人活著最有趣的部分。在許多的演
講與競賽的場合,我們訴說著瘋狂的十億元大夢,多數人都笑了這個真正的夢,偏偏碰到了
呂金燮教授,立即認真的敲開了這個夢的原石,然後執行秘書林鈺芸進來了,鴻儒補習班張
榮芳老師進來了,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的自然谷吳杰峰吳語喬進來了,新竹縣沙坑國小彭銘
君校長進來了,荒野保育協會秘書長林金保先生與更多的綠色夥伴進來了,我的徒弟們陳詠
裕李依霞潘浩天進來了,當地的田村長進來了,一群專家與新手教師進來了,連老婆簡偉娟
也進來了,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心就像價值連城的鑽石掉進小猪撲滿的聲音,原來人就是真正
的錢啊!
於是十億元開始從一枚錢幣開始向前滾動了。滾向一個發展弱勢學生資優天賦的研究資
助的雲端;滾向一個找回流浪教師歸屬的人才長陪的指導;滾向一個與國際接軌生產綠色知
識的未來學校;滾向一個真實解決文化不利兒童學習鏈的助手角色。很難,卻也很不難。難
在不可能,不難在不可不能。Project Eco 2.0 就在這樣的滾動中誕生了,不再只是一個資
優課程技術的思維,而是未來學校的天賦思維的轉變。
Project Eco 2.0 已經萌芽,從重視消費知識內容的教學,走到能力指標的領域學習,
跳到發現天賦能力的區分教學,不知不覺中走進了我們的教育哲學的核心。教學過程不再像
是提供課本似的套裝軟體,而是由師生平等與集體參與的互動中產生新的知識概念,也因為
這樣的師生互動性的參與,產生了更多區分性的需求與教材。教室不是教學唯一的場地,會
有更多社區資源(像自然谷)的基地作連結;教室更是教學雲端的場地,會有更遠的學習社群
共同分享學習的歷程。
未來天賦學校的雛形,就在天賦發現、雲端學習、綠色知識、基地連結上展現教育創新
的演化歷程,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平台,串連所有的學習社群,生產個人天賦開發的所需的維
基(Wikis)知識。
參與這次的營隊活動,你正藏身於這個胚胎之中,僅以一句話「翻滾吧!教育」 ,來為你
的教學地圖定位。
臺北市西湖國小資優班教師 邱鴻麟
17/1/2012
 
生生不息的教育實踐力

「我要賺 1000000000 元,用 Project Eco


       一個大三資優教育課堂演講,鴻麟老師在結語說:
,這個夢想要 10 億元,好遙遠。
的方式,讓流浪老師和弱勢學生可以得到發揮的舞台」

有沒有希望可以縮小這個數字,讓我們離這個夢想近一點?

教育人才在一年一年的甄試歷程中,耗損了教育能量,磨滅了教育熱情。每年畢業的
師資生,逐年累積下來的待業教師,無以數計的代課教師,要考上正式教職,好遙遠!

有沒有希望可以保留延續這些教育的能量?讓他們發光,成為提燈領路的人?

配合政策與社會需求,弱勢學生的需求有許多體制內外的資源投入,但是我們看到許
多弱勢的學生成績可以從丁提升到丙,但是仍然是學校主流教育裡的後段學生,要從後段到
前段,好遙遠!

這麼多資源的關注,學生這麼的努力,是否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哪裡、用什麼方式
可以得到甲?累積自己的能量,發光發熱,成為社會點燈的人?

這些問題就在鈺芸提起鴻儒張榮芳老師,張老師風塵僕僕來了,我們有了第一塊錢;

詠裕聽說了,來了走不了了,我們有了第二塊錢;

鴻儒張榮芳老師帶我們到自然谷認識打著赤腳走在山路上的杰峰,為自然谷種樹拔
草,給我們難忘午餐的語喬,自然谷環境信託的遙迢路,給我們上了跑馬拉松的第一課;拼
命為沙坑國小找出路遺忘了自己該結婚的彭校長,還有家裡的牙醫診所環保規格世界級,成
為觀光景點的國香,我們有了第三塊錢。

韻玲老師聽了這麼遙遠的事,她要幫忙募款,我們有了第四塊錢;

薇雅、依霞、浩天聽了,投入規劃,我們有了第五塊錢;

荒野秘書長林金保聽了這麼遙遠的事,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有了第六塊錢;

PBL 團隊的偉仁、楷茹、青陵、韻淇、靜芝、彥瑋,傳能、美惠老師、還有現在一起
參與的每一位夥伴,讓我們離這 10 億元的夢想,越來越近了,上帝說:「萬事互相效力」,
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教育的力量做點可以做的事。
呂金燮于北教大至善樓
18/1/2012

 
目錄
 
 

Project Eco 教育生態有機田

─101 年自然谷行動方案……………………………………1

2012 自然谷沙坑國小寒假履勘體驗營…………………………….………7

活動組織………………………………………………………….….………9

活動流程……………………………………………………………….……10

師資介紹………………………………………………………………..……11

Project Base Learning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設計相關資料目錄….12

─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目標及設計…………...13

─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設計案例及表格……....37

─當地特色………………………………………………..…..68

─97 年課程綱要………………………………………..……..75

通訊錄……………………………………………………………..…………99

MEMO………………………………………………………………………100
 
   
 

Project Eco 教育生態有機田─101 年自然谷行動方案

壹、理念:

教育是改造社會文化最有力量的工具,我們是重視教育,相信教育改造人創造未來力量
的文化。這幾年面對社會急遽變遷,偏鄉社區人口急遽老化,學校面臨廢校危機,弱勢族群
在社會與教育上更形弱勢,許多關心教育的協會、企業人士、專家學者以及社會人士投入各
種教育事業,對弱勢族群學生的協助以及偏鄉社區的轉型改造,投入許多的心力與資源;體
制外的教育蓬勃發展,環境教育、社區改造是其中相當成熟的一環;但是,相對的,資訊的
流通,少子化的海嘯,家長過度的關注,社會過度的期待,學校教育正在凋零中,待業教師
(流浪教師)逐年增加,優秀人才不再以教育為職志,學校教師需要支援,待業教師需要發
揮的舞台或轉型的平台;而對弱勢學生關懷與補救教學的同時,如何鼓勵協助下一代潛在的
王永慶、郭台銘、嚴長壽、鄧鴻吉……,為自己創造新的機會,也為社會開創新的局面,我
們的教育面臨嚴峻的考驗。

不論體制內外,以教育協助下一代發展潛能,創造社會美好未來,是共同的目標,如何
讓體制外的能量和體制內的需求攜手,用這股教育的力量,創造新世代教師與學生學習路上
美好的教育經驗,協助弱勢學生發揮優勢、發展天賦,成為在地知識的生產者,創造自己的
「教育基金」; 有熱忱、學科專業的待業教師創造自己的實力,弱勢的學生和教師都能適才
適性,發揮所長,成為社會人文與自然保育生態中的重要力量,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由此,
運用教育的力量,整合土地、社區和學校資源,建構人文與自然的生態教育基地,以任務導
向─潛能開發的課程為平台,啟發弱勢學生的優勢能力、發揮待業教師的教育能量、保育自
然環境的生態,帶動社區活化的力量,創造在地知識,回饋社群,讓教育的力量在基地上生
生不息,是 Project Eco 的基本理念,詳如附件一。

貳、行動方案目標與架構:
以任務導向課程方案(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協助建構在地的教育基地,成
為新手教師以及國小學生人文與自然生態教育的基地,以自然谷和沙坑國小為第一個行動方
案,主要行動架構如圖一,行動目標主要有四:
一、環境生態永續:發揮自然環境的潛能,以保育與教育的相容相生,協助環境信託案例的
持續建立;
二、教育生態永續:發揮學校潛能,以全校性充實方案為目標,協助學校從課後任務導向教
學方案逐漸落實為全校性充實方案,以待業教師的教育素養為主力,為弱勢學校建立課
程特色,爭取教學資源與人力支援;
三、天賦永續:連結土地、社區、學校潛能,以任務導向的課後方案支持弱勢學生潛能發展,
創造自己的教育基金,建構自身連續性教育發展;
四、雲端小學:未來學的架構,以自然谷沙坑國小的課後行動方案經驗為基礎,結合科技技
術與團隊師生的知識生產,累積建立方案案例,建構雲端資料庫,支持學校教育的課後
學習方案。

生態保育  教育永續 

自然谷與沙坑國小生態教育基地
從課後到全校性充實方案

跨領域教師與專家田野探勘
建構自然谷生態課程  1. 理解自然谷永續的需求與問題
2. 理解沙坑國小永續的需求與問題 建構自然谷教育基地 
3. 理解兒童潛能發展的需求與問題 知識庫與課程教學庫 

PBL 專家教師團隊協助
任務導向─待業教師師資培訓課程

弱勢學生與跨校夥伴組成團隊解決在地問題
建構學科知識,培養問題解決能力,成為自主學習者

圖一:Project Eco 自然谷行動方案架構

參、教育基地原型(prototype)建構:101 年自然谷沙坑國小行動方案

一、寒假:探勘體驗課程發展營
目標:新手教師體驗營,以沙坑國小為基地結合自然谷以及附近社區豐富的生態資源與社區
發展問題,在沙坑國小展現整體基地自然之美,並設計任務導向課程。
歷程:由五個國小課程領域的設計團隊進行田野調查,體驗理解沙坑國小與自然谷的生態人
文資源,包括當地人才資源與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等。在評估討論後,規劃與設計沙
坑國小週三課後方案及暑期跨校營隊課程。
顧問團隊:各領域專家、沙坑國小教師群與自然谷&荒保協會之人員等給予建議進行修正。

二、100 學年度下學期 2 月~6 月:沙坑國小週三課後能力訓練方案,以荒野長陪課程進行


(一)基本能力訓練
透過課程「沙坑之美」進行基本能力訓練,訓練學生使用相機、攝影機等 3C 產品,學會
記錄的方法,觀察學校及周遭社區的美並加以記錄,深入了解周遭環境,欣賞自己的生長地,
進一步能介紹其生長的環境。【沙坑之美課程參閱 附件二】
(二)友好訪問
台北資優班的學生,在暑假來進行行動方案 PK 賽之前,先到沙坑來瞭解當地的環境,由
沙坑的學生進行導覽,在暑假一起合作前先建立城鄉學生友好的關係,至少會有三個臺北的
資優班學生團隊參與。
(三)荒野長陪課程
每週三在沙坑國小課後方案,其中配合能力訓練以及臺北資優學生的來訪,預估每個月一
次帶沙坑及台北的學生到自然谷,瞭解該地的生態環境。

三、101 年暑假師資與學生營隊:
(一)教師觀察營隊:對象為教師資格檢定合格教師以或具備教育學程大學生,辦理師資
培訓營隊,由教師顧問團隊與自然谷&荒保協會之人員負責培訓。透過一週營隊,觀察最適合
的老師,能留下來擔任學生營隊的教學工作,其他則留下來擔任志工,讓老師也能適才適性。
(二)學生行動方案 PK 賽
廣發英雄帖由各資優班士東、光華、中山、關渡等,與當地沙坑國小學生結合,進行任
務導向行動方案 PK 賽。於該次營隊結束時,讓資優生與該校學生結合,以合作研究方案持續
夥伴關係。

四、101 學年度上學期 9 月~102 年 1 月:沙坑國小週三課後任務導向方案─荒野長陪課程


(一)行動方案執行:以暑期組合的跨校團隊,沙坑國小和其他國小學生各自進行所規
劃的任務解決歷程;原則上一二年級:興趣探索。三四年級:能力訓練。五六年級:專題研
究為重點。
(二)進行網路交流
資優生與該校學生結合,以合作研究方案持續夥伴關係,城鄉學生進行討論,由沙坑當
地的學生執行與落實,並幫尋找方案執行所需要的當地材料。
(三)荒野長陪課程協助。

五、每年的營隊循環讓自然谷與沙坑國小成為生態教育新手教師與國小學生學習的教育基地

**以 101 年的課後行動方案為基礎,102 年之後,擴大至全校性充實方案,將以待業教師


全職為考量。第三年將以此模式,協助都會型學校,建立不同社區文化型態學校,從課後方
案發展為全校性充實方案。
肆、預期成果
一、提升弱勢學業動機與成就 從實際問題任務培養、學科基本能力的訓練、思考邏輯以及自
學能力;
二、弱勢學生天賦發展─累積實力,展現優勢才能,回饋社群的能力;
三、新手教師感受教育改變的行動力─改變自己,影響學生,保育環境的力量;
四、累積教育基地的知識庫與課程設計庫;
五、自然谷─沙坑攜手經驗分享、修正與再創。
附件一:教育有機田理念

 
 
  荒野保護協會
  北教大 PBL 團隊
生態環境
(新竹.自然谷)

1

學校
家庭與社區
沙坑國小

5
PBL 任務導向-課後

2
適才適性方案
學生&老師

課外方案
跨領域
師資名額
專家○
3


4

 
 
 
人文與自然生態在地知識庫
 
 
教育基地任務導向課程庫
 
 
保育與教育基金
 
 

Project Future Schooling - 雲端小學 


附件二

Project future schooling-2012 沙坑之美─初稿


壹、募集 3c 產品及志工:
一、3c 產品:讓學生使用二手的相機、攝影機、手機……等,不怕弄壞,能去探索並熟悉
工具的使用。
二、維修志工:定期有志工幫忙修理維護,或者教導小朋友如何使用。

貳、攝影課程
一、教導簡易工具操作的使用。
二、可以讓學生發現雖然每台相機、攝影機……等的介面不同,但仍有一定的規律,並找
到新的功能。

參、美的觀點
一、藝術與人文課程:與學生討論生活周遭美的人事物,先瞭解學生原本對美的觀點,進
而從中引導學生思考內在內涵的美,美不侷限於音樂、美術,美就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
可能是一顆很小的石頭、一株小草、一種精神、一個人的默默付出。
從學生找到最美的東西中看出學生的對某些領域的興趣以及天賦,並且最美的東西會成
為學生心目中的典範。
二、觀察紀錄課程:
三、寫作課程

肆、沙坑之美競賽
一、參加的學生選出一個作品,並寫下一句形容這張照片的話
二、由全校師生、社區共同參與票選,票選時寫下形容這張照片的話,作品本身的意義由
創作者及當地師生、居民所共構而成,票數最高者可獲得獎金。
三、學校師生能與居民共同討論,代表沙坑的符號及意象,最後成果展現融入社區中。

伍、自然谷之美競賽
Project Future Schooling

─2012 自然谷沙坑國小寒假履勘體驗營
壹、宗旨:
新手教師體驗理解自然谷生態資源、沙坑國小教育課程、以及附近社區資源, 設計任務
導向課程,協助沙坑國小建立學校特色課程。

貳、目標:
一、建立沙坑自然谷之美,第一層資料庫;
二、建立沙坑自然谷任務導向課程;
三、建立沙坑自然谷任務導向教育基地課程雛型;

參、活動時間:
101 年 1 月 30 日(一)~101 年 2 月 3 日(四)
*新手教師:101 年 1 月 30 日(一)~101 年 2 月 1 日(三)
*專家教師、專家學者:101 年 2 月 1 日(三)~101 年 2 月 2 日(四)
肆、活動地點:
一、自然谷園區。地址:307 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鹿寮坑 197-2 號。電話: 03-5934095
二、龍華社區。
三、新竹縣橫山鄉沙坑國小。地址:312 新竹縣橫山鄉沙坑村沙坑街 48 號。電話: 03-5811034
四、沙坑國小附近社區
伍、活動行程
一、101 年 1 月 30 日 星期一 行程:自然谷
(一)早上:自然谷【暫訂荒野創辦人徐仁修老師】
自然谷之生態解說導覽【杰峰、語喬】
砍竹子,準備第二天要到沙坑國小進行圖騰柱的材料【杰峰、語喬】
(源起、經營方式可先上部落格了解 http://sowtrust.sow.org.tw/)
(二)下午:龍華社區-由當地導覽員及當地耆老。
人文:三元宮、百年炭窯
自然:老樹群、濕地農場
(三)下午:王俊秀老師(暫訂)的演講
(四)與彭校長 田村長共進晚餐
(五)晚上:體制外環境教育的課程分享【由荒野協會秘書長林金保負責】
(六)晚上:杰峰在當地的觀察,分析當地問題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七)晚上:呂金燮教授說明問題本位課程設計,討論每一組課程設計的議題。
二、101 年 1 月 31 日 星期二 行程:沙坑國小
(一)沙坑社區:人文:茶工廠、客家料理。自然:新城溪上游
(二)沙坑國小環境認識,自然與人文的美,可用資源調查(軟、硬體設備等)
(三)曾定榆老師帶大家進行烤竹子、編竹子,在沙坑國小創作竹編圖騰柱,以後可以
把沙坑之美的創作,放在圖騰柱上,並且每年可以不停累積新的作品。大家可以共同思考
沙坑之美的意象,設計標語 slogon、或者代表沙坑之美的符號意象。
(三)夜遊自然谷。
(四)新手教師、待業教師、大學生,紀錄田野調查的資料,針對自己的議題,思考可
能解決的方式,學生可能呈現的成果或作品,進行暑假營隊課程發想與設計。
三、101 年 2 月 1 日 星期三 行程:課程創意發想 PK 賽&自然谷、沙坑
(一)早上:課程設計團隊完成課程設計初稿。專家教師走訪自然谷、沙坑。
(二)下午:與專家老師討論課程,並進行修正,獲得優勝的課程會獲得經費,101 學
年的的暑假執行。
(三)傍晚:課程設計團隊返家。
(四)晚上:與專家老師討論修改課程,並進行一年課程的規劃。
四、101 年 2 月 2 日 星期四 行程:課程統整
(一)早上:攀樹課程。
(二)下午:專家教師與沙坑教師、校長、自然谷、社區進行討論。

陸、課程創意發想
一、全校性課後方案
(一)成員:共五人,一人帶一個小隊,由特教系資優組的團對組成。
(二)內容:設計一學期十六週,每週三下午三小時的課程,以沙坑之美、自然谷之美
為主題,進行 Project Base Learning 的課程設計。
二、暑期一週營隊課程
(一)成員:共五組,三到四人一組,由各科系的成員組成。
(二)內容
01、田野:要寫田野札記、拍照、錄影、錄音……等等記錄的方式,瞭解沙坑、自然
谷之美,最後這些資料會放在網頁上供大家參考。
02、課程設計:三到四人一組,設計暑期一週營隊,進行 Project Base Learning 及
問題本位的課程設計,對象是台北資優班的學生,及當地普通班的國小學生。課程以沙坑國
小及自然谷為背景,內容需適合當地的文化、環境,配合國小學科課程。
以開發孩子的天賦為目標,並讓孩子能保留自己的文化,維護當地的生態,最後有成品
產出。
活動組
組織
活動流程

時間 1/30(一) 時間 1/31(二) 時間 2/1(三) 時間 2/2(四)


09:30 到達自然谷 06:30 盥洗&早餐 07:00 盥洗&早餐 07:00 盥洗&早餐
︱ ︱

08:00 08:00
08:00
10:00 自然谷 08:00 沙坑社區 08:00 學員 08:00 攀樹課程
︱ 徐仁修老師 ︱ 人文:茶工 ︱ 課程設計 ︱
11:00 12:00 10:00
廠、客家料理 11:30
11:00 杰峯/語喬 自然:新城溪 10:00 學員 教師 11:30 自然好料理
︱ 導覽 上游 ︱ 綜合討 自然

11:30 11:00 論 谷導
覽 13:00
11:30 砍竹子 12:00 與沙坑國小老 11:00 學員 教師 13:00 報告一年
︱ ︱ 師共進午餐 ︱ 課程設 沙坑
12:30 13:30 12:00 計修正 分享
︱ 課程
13:30
12:30 開心吃飽飽 13:30 沙坑國小環境 12:00 與專家教師 13:30 沙坑、自然
︱ ︱ 深度導覽 ︱ 共同用餐討論
13:30 14:30 14:00
︱ 谷、社區共
15:30 同討論
13:30 龍華社區 15:00 曾定榆老師 14:00 五組:沙坑之 15:30 課程修正
︱ 人文:三元 ︱ 竹子圖騰柱製 ︱ 美的意象,及 ︱
16:30 16:30 16:30
宮、百年炭窯 作(烤竹子、 課程報告二十 17:30
自然:老樹 綁竹子) 分鐘,十分鐘
群、濕地農場 教師回饋
16:30 王俊秀老師 16:30 自然好料理 16:30 課程再進化 17:30 教師
︱ (暫訂) ︱ ︱
17:30 18:30 17:30
︱ 快樂歸賦
17:30 與彭校長.田村 18:30 夜遊自然谷 17:30 學員快樂歸賦
︱ 長.秘書長.杰 ︱ (著布鞋/雨 ︱ 教師:自然好
19:30 峯.語喬共進晚 19:30 19:30

鞋) 料理
19:30 荒野保護協會 19:30 資料整理、 19:30 教師:修改課
︱ 林秘書長金保 ︱ 課程設計 ︱ 程設計
20:30 「體制外的環 20:30
境教育」
(洗香香時間)
20:30 杰峰「當地問 20:30 教師:一年課
︱ 題及未來發 ︱ 程規劃
21:00 21:30
展」
21:00 呂金燮老師「課
︱ 程設計 Project
Base
Learning」
確定每一組課
程設計的議題
師資介
介紹

荒野
野保護協會
會 自
自然谷志工

荒野
野保護協會會
創辦人
人徐仁修老
老師 秘書長
長 林金保
保先生 吳杰峯

自然谷 新
新東藝術家
家 國立立清華大學

吳語喬 曾
曾定榆老師
師 王 授 
王俊秀教授

國立臺臺北教育大
大學 臺北市     新竹縣 
特殊殊教育學系
系 西湖
湖國小資優優班  沙
沙坑國小 
呂呂金燮教授
授 邱
邱鴻麟老師師 彭
彭銘君校長長 
任務導向課程設計相關資料

目錄
 

壹、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目標及設計…………………………..13


一、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設計說明……………………………………13
二、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設計步驟……………………………………15

貳、Project Base Learning 課程設計方案及任務導向方案設計……………..…37


一、方案……………………………………………………………………………37
二、任務導向方案設計……………………………………………………………….60

參、當地特色……………………………………………………………………….68
一、自然谷………………………………………………………………………….68
(一)從暖身到鳴槍之間 - 通過許可之前的故事
(二)自然谷的由來
(三)環境介紹
二、華龍社區………………………………………………………………………...71
(一)人文環境
1.社區特色:<伯公信仰><三元宮><石爺石娘情人節系列活動><桐花祭><百年炭窯>
(二)自然環境
1.景觀:<濕地農場><老樹群>
三、沙坑社區………………………………………………………………………...73
(一)人文環境
1.社區特色:<媽祖回娘家><樟樹伯公>
2.商業使用
(二)自然環境
1.水文
2.景觀

肆、97 年課程綱要【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75
一、語文學習領域(五年級)…………………….……………………………….…75
二、數學學習領域(五年級) …………………………………………………….……79
三、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三至六年級)……….……………………………….85
四、環境教育重大議題(五年級)……………………………………………………91
五、社會學習領域(五年級)…………………………………………………….….93
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五年級)……………………………………………………95
壹、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目標及設計
一、Project Base Learning 任務導向課程設計說明
(一)對象:國小 3~6 年級學生(3~5 人一組,預計 4~6 組)。
(二)時間:暑假一週的營隊活動
(三)地點:新竹縣沙坑國小
(四)方案規格:
1. 問題任務的使命感:讓學生感知問題情境,以沙坑國小(位於沙坑社區)和其週遭
的自然谷(位於華龍社區)為主要情境,協助學生能深入探討上述情境中真實且重
要議題,議題與當地的自然或人文有關,且議題本身需有爭論性質。
2. 應用學科能力:學生在探討與解決議題時,需要應用某學科的領域知識或技能,進
行問題的發現和解決。
3. 方案成效(Desired Result)作品規準:
(1) 分析解釋沙坑國小/社區、自然谷或華龍社區一個議題中的兩難困境,並提出真
實的問題解決方式,或是提出經由調查、研究或推理所獲得的資訊。
(2) 發揮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
(3) 重視作品的歷程性,在過程中學生可持續性地獲得回饋,於經驗中進行學習。
(4) 問題情境要能清楚地傳達標準為何,賦予學生高度期望。過程中讓學生明瞭解
決真實問題時可能歷經複雜嚴峻的挑戰,而面對這些挑戰正需要某些知識和技
能。
(5) 經由社區人士、專家、老師等相關人士進行評判。
4. 鼓勵合作學習:過程中採小組合作,激發小組對問題使命感的設計。
五、小組競賽:
(一) 各組瞭解當地狀況,並意識到該社區所面臨的議題後,提出讓學生應用學科能力的
高層次思考問題情境。
(二)為求課程本身的可行性,各組在設計上述方案後,需自行運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模
式」(CPS)進行問題解決的模擬,事先體驗學生可能遇到的狀況,可能解決之道,
並提供具體成品例證,作為課程修正的依據。評量者將依據議題分析、問題解決歷
程、問題解決方式、問題解決結果呈現進行評比。
六、成果發表:每組發表以二十分鐘為限,前十分鐘小組發表其製作的簡報或影片,內容必
須呈現沙坑國小/社區、自然谷或華龍社區的特色之美,以及小組設計的課程方案;後十
分鐘是專家教師回饋。

二、Project Base Learning 課程設計步驟(方案式學習手冊第二章)

貳、Project Base Learning 課程設計方案及任務導向方案設計

一、案例(周中天編(2007),方案式學習手冊第七章)

二、任務導向方案設計
參、當地特色
一、自然谷(環境保護公益信託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
(一)杰峯〈從暖身到鳴槍之間 - 通過許可之前的故事〉
民國 100 年 6 月 1 日自然谷的環境信託案正式取得環保署的公文許可,猶如超級馬拉松跑步
正式鳴槍。而在許可通過之前,一切都只是暖身。
緣起
記得念大學時,常與登山社的夥伴們探勘人煙罕至的中級山,在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原始
林內穿梭成為我的最愛。莫名的,森林讓我有一種回鄉的感覺。民國 89 年退伍後,在好友的
推薦下,參加荒野新竹分會第四期解說員訓練,也認識了個性積極的語喬(新竹 3 解)。她一
直是佛教法鼓山熱心又優秀的志工,也曾經擔任荒野新竹分會的專職秘書多年。當時她一直
在新竹分會內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購地築夢,完成她自己還有徐仁修老師所提的理想──保
護、保留棲地。我因此也加入這個人員變動的築夢團隊。民國 94 年,我離開新竹回到台南家
中的小公司幫忙。同期間,六位荒野新竹分會的夥伴們──語喬、秀美、我還有另外三位初
衷一致的夥伴──也成為新的團隊開始找地。套句語喬常說的,人在找地,地也在挑選人。
桃竹苗,外加台南高雄,看過十餘塊地。其實,新竹芎林鹿寮坑這塊山凹谷地並不是我們的
首選,因為鄰近新竹科學園區 30 公里內的土地都很貴。但是,華龍村田村長帶頭護溪與螢火
蟲的保育觀念讓我們心動,有這樣的村長鄰居應該是不錯的。就這樣機緣成熟,民國 95 年決
定合夥購地,96 年五月完成簽約過戶,南何山的谷地到稜線,1.8 甲的山坡地──自然谷的
故事正式開始。

萌生信託的想法
保護原生棲地,種植或保存一片低海拔原始森林,成為一處開放性的平台,推行生態教
育,是我們的初衷。在找地之初,六個人就以此初發心討論如何規劃未來,要蓋屋嗎?如何
經營?如何與社區鄰居結合?要種菜嗎?要自己育樹苗嗎?假如有成員往生,要如何處理其
所有權?大家都立遺囑捐給其餘的夥伴嗎?還有衍生的稅務問題……
記得有一回討論時,我把在環境資訊協會網頁發現的一個新方向丟了出來:環境公益信
託。「公益」!這個名詞隱約讓人感覺到夥伴們的擔憂,捐買下的土地嗎?大家都是一般受
薪家庭,白手起家,花超過百萬買地捐地,是不是超過自己的能力了?語喬率先行動支持公
益信託這個想法,賣掉自己唯一的財產,一棟透天屋,搬到一間小小公寓,然後把剩餘的錢
投入買地與生活之用。並且以佛教無常的觀念告訴夥伴們,若合夥人之一意外往生了,其家
人可能會與其他合夥人陷入土地糾紛。老實說,共同購地前的討論並未完全模擬所有的細節,
也未完全達成所有共識。因此,環境信託的想法只能說初步達成共識,細部時程與作法只好
走一步算一步了。

購地後的磨合與挑戰
購地後,大家擬定了一些公約,並相約每個月至少上山一次,整理步道,鋤草植樹,砍
除藤蔓等,以與土地建立感情。其中,最積極投入的莫過於語喬。申請農地農用等流程與證
明,申請電力,將戶籍遷入芎林,每周上山種菜(鄰居、村長提供平坦農地)分享給夥伴們,
上山疏竹、除草、種樹(百分之九十的新樹苗是她種植的),兼煮食餐點給大家享用……這
些常都是她一個人扛下來做。並且邀約大家到她家的小公寓聚會聚餐聯絡感情。與她熟識的
荒野夥伴們都覺得,她會不會透支了。
但畢竟每個人的工作與生活背景不同,有人還在上班,有人全心投入,細部作法與步驟
也不同;空檔時間不一致,未必大家都依規劃出席……因而彼此的認知、做事方法、輕重緩
急等漸漸出現落差。加上 2008 年的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無薪假,股票價格屢屢破底…。最
後令人遺憾的妥協結果是尊重三位好夥伴離開團隊的選擇。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場分合真是讓我深刻體悟,一切都是理念相
同下的一連串內觀學習,也令留下來的三位夥伴意識到,選擇「環境公益信託」更能在當下
就保障最初的想法,減少任何改變造成的衝擊。
團隊新洗牌後,最大壓力來自僅剩的三人要承擔起原本六人的合夥資金,並且加上蓋教
室等的新支出。秀美因為家裡還有三位孩子正在就學,僅靠她先生的薪資收入負擔極重。因
此,無法再增資接手,但也盡力協助至今的電費繳納。我和語喬負擔起所有的資金缺口。好
幾次在低潮的時候,看到不服輸的語喬流下淚水。在那當下,真的很想賣掉自然谷,放棄已
轉變成辛苦負荷的理想。因為借貸的壓力,也因為當時台灣的環境信託還沒有任何成功案例,
感覺是這麼的遙遙無期。不過,在最辛苦的時候,也遇到令人窩心的協助。散木攀樹母團隊
的老師們與夥伴們,桃園鴻儒補習班的老師們與家長們,荒野的好友……等等都在默默的協
助。其中還有朋友與家人私下無息借貸支持這個信託夢想。檯面上雖然只有三位地主,其實,
實質或精神上支持自然谷的朋友們超過百位了。他們也是這裡的地主,只是不想要有名份。
這些都讓我們有著無法形容的感動與溫馨。

購地到信託之間的經營運作
自然谷是定位為保育與教育的場域,也是一處開放性的平台,開放給不特定團隊使用。
還沒公益信託之前,我們就照這個理念而行。因此,對於環境有益的活動,例如涂淑芳老師
團隊的自然體驗課程,荒野的解說員課程,攀樹的親近大樹課程,荒野前台南分會長雅茵的
自然建築講座,法鼓山法師們的戶外體驗課程,其他的心靈課程,各類工作假期,與社區結
合的客家桐花季,螢火蟲季,竹編課程……各類活動達數十場之多。其中也有長期性的活動,
例如與林業試驗所傅春旭博士、黃耀謀博士等合作的筆筒樹調查,已進行了兩年。攀樹訓練
課程也超過一年。不過,我們仍然很小心維持生態儘量不受干擾,並且還要更豐的原則。所
以,這些活動的參與人數大都在 20 人左右,上限在 40 人以內。同一類型,同一地點的戶外
活動盡可能間隔在兩週以上。這一切都還在學習,學習同理心對待自然谷的萬物,並學習取
得平衡。

環境公益信託的討論正式開始
2010 年,正好國光石化案與濁水溪口溼地的信託議題開始在新聞上出現。有一次我們的
好友新竹分會副分會長遲醫師與夫人國香來訪自然谷,提議幫自然谷向總會提公益信託的可
能性。牽上這一條線後,秘書長金保、副秘書長純如、保育部的東漢、總會的村長幾次來訪
討論信託的議題。在觀念與法令都不熟悉的信託過程中,幸有信託業的專家筱芸及元才等人
的協助,專職與志工密集開會,迅速提升大家對環境公益信託的了解。2011 年春,當我們把
資料備齊送件時,意外發現自然谷竟是環境保護公益信託的第一個送件案。不久,國光石化
有幸在五月份被馬英九總統否決,接著自然谷也幸運地在 6 月 1 日獲環保署通過成為台灣第
一個成功拿到許可的環境保護公益信託案。這一切都要非常感謝荒野總會的專職與志工夥伴
們的協助。

後記
自然谷的環境公益信託猶如超級馬拉松已鳴槍起跑,但隨後的挑戰才真正開始。雖不是
一場比賽,但也是對台灣環境保護的一場時間競爭,因為我們的環境正面臨快速的毀壞之中。
目前實務上,自然谷環境公益信託遇到的問題有,土地所有權的轉移需要繳交的規費與印花
稅等,沒有免稅優惠;贈與稅的釐清;不同地目,例如的農地、農牧用地等,無法交由社團
法人來公益信託;相關手續過程繁複,同一單位需要多次臨櫃處理。也就是說,政府相關的
法令配套支持還有加強空間。這些都需要相關單位與立法部門的立法與作法調整。但是,與
其等待與抱怨,不如規劃好、行動、執行、發現潛藏的問題。後續自然谷的環境公益信託或
是其他的環境信託還需要大家的持續協助,並成為日後其他環境信託案的經驗。
一切都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自我學習,這是一路走來最大的感受。也許看到過程的一些不完美
與不合理,但,其實是透過這些外在表象的過程,讓自己內觀自己的內心,還有很多需要學
習與調整的。最後,感恩與祝福自然谷,過程中的所有人事物。
(二)自然谷的由來
荒野自然谷位於新竹縣芎林鄉與橫山鄉交界的南何山西南西方,這處山谷為何取名為「自
然谷」呢? 這是有原因的。
教導我們攀樹技術的老師們是一群道隱無名,嚮往老莊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以王邦雄教
授對道家思維的闡述為核心,並以落實 道家思想 在生活上為目標。這群 散木 家族的老師
們在谷地尚未信託前就非常支持未來公益信託的想法,並且建議,以「自然谷」為這個地方
的名稱。因為了解自然谷的意義後,我們高興與感謝這個地名的誕生。
「自然」一詞有兩個意涵,其一、 「自然」指涉生態的自然。自然谷意圖保護原始的生態
自然,透過土地信託方式,為全體後代子子孫孫保存一片淨土。其二、 「自然」指涉人文的自
然,是境界的自然。「自」是指自己, 「然」即「肯定」之意, 「自然」就是指人生的價值在於
自我肯定,而非「他在」「他然」。生命的出路就在於體會自在自得的自我肯定境界。而人文
義的「自然」得自老子道德經的啟示有五。
(一)道法自然【25】──天道永遠不離他長久生育萬物的法則。
(二)百姓皆謂:「我自然」【17】。
(三)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
(四)希言自然【23】。
(五)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64】。
「谷」字亦有兩義。其一、 「谷」指涉山谷。山谷最能生養萬物,包容萬物,生生不息。
其二、「谷」指涉「上德若谷」【41】、「谷神不死」【6】、「虛懷若谷」。
「自然谷」的精神內涵即是人人與萬物都是自我肯定,並且充滿生命力,生生不息,共
同發展的所在。
老莊的 無為 真的非常有深度,並非一般人誤認為的不做事。而是做事的人才能謙虛的
說無為。
(三)環境介紹
自然谷位於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之內,谷地的東側恰好是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與橫山鄉
沙坑村的交界稜線,也是自然谷的最高點-南何山的所在處,海拔 380 公尺。自然谷背倚南何
山,谷口為西南西方向,夏季剛好迎來西南風,而稜線正好擋住東北季風。然因冷空氣容易
滯留谷底,因此,自然谷冬季曾三次測得低溫 1.1 度,地表結霜。自然谷的水系屬於頭前溪
支流鹿寮坑溪的上游水源,谷內在大雨滂沱時才見水流,但地表伏流卻讓谷的地表水井終年
不涸,並且水質優良。與自然谷使用同一水井的華龍村長家,20 餘年來煮水的水壺從未有白
色茶垢。
由於自然谷環境信託剛剛成立不久,動植物等調查正在規劃展開。但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的老師及多位業餘研究昆蟲鳥類的保育人士造訪自然谷提到,此地有竹林、果園茶園廢耕後
的次生林、低海拔原始林,因此生物相極為豐富。植物的種類非常多,日間聽聞鳥音至少有
30 種,夜間至少有 3 種貓頭鷹與 3 種夜行性鳥類。哺乳類有飛鼠、多種蝙蝠、松鼠、鼬獾、
穿山甲、鼴鼠... 等出沒。蛙類十餘種、爬蟲類蜘蛛昆蟲非常多樣。亟需規畫各類的生態生
物資源調查。

二、新竹縣芎林鄉華龍社區
(一)人文環境
1.社區特色
<伯公信仰>
客家人對土地公有種特殊的情感,一般稱土地公為伯公,有如對長輩的情感,日
據時代以前鹿寮坑曾有八十餘座伯公廟,日本人統治時期為了皇民運動,要求將鹿寮
坑的大小土地公加以集中於鄧屋伯公共同管理,於光復後各自領回原址供奉。因時代
變遷,有些未領回,僅剩大小四十餘座伯公可考。
<三元宮>
主奉祭三官大帝(堯舜禹)計為天官、地官、水官。天
官為農曆正月 15 日上元節,地官為農曆七月 15 日中元節,
水官為農曆 10 月 15 日下元節。副奉祭觀世音菩薩、媽祖
娘娘、土地公等眾神。每年農曆正月 15 日子時,於三元宮
廣場祈福,祈求當年五穀豐收、六畜興旺、財丁興旺、松
http://www.wretch.cc/blog/hcy8866/9586497 
柏長青、學業猛進。
<石爺石娘情人節系列活動>
石爺石娘於民國 92 年安座於現址,為紀念石爺石娘
結婚週年慶,特定於每年 3 月 28~30 日舉系列活動。28
日的迎神活動,從秀湖村、五龍村及本境大小宮廟主神
至石爺石娘前廣場會集,村民及信徒至此奉飯(挑飯),
秤閹雞比賽。29~30 日祭祀活動、梨園獻唱(在地春戲)、
擲茭比賽及契子換愆活動。又因時值海梨花開時節,在
地居民將此日訂為鹿寮坑情人節。遊客情侶攜伴來石爺
石娘前膜拜,祈求地久天長、白頭偕老、愛情永恆。
<桐花祭>
這些年桐花季大受歡迎,因應這股熱潮,村裡在社區活動中心對面山區開發了兩條
桐花步道:燒炭窩桐花步道及鹿寮坑桐花步道。其實除了步道,夏季其實無處不是欣
賞桐花的好據點,溪岸、河口、山坳、山路邊坡,處處可見小白花的清麗身影,可以
感受桐花如雪花般飄落的美感。燒炭窩桐花步道,同時也是螢火蟲步道,日賞桐花夜
觀火焰蟲。
<百年炭窯>
古早台灣瓦斯、電力沒現在這麼發達,先民大多利用
在地現有的相思木燒成木炭,作為煮飯、洗澡的熱水能源,
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便有好幾個燒炭用的炭窯,因此舊名
「燒炭窩」。其中大多已經荒蕪或損壞,以田屋炭窯保存最
為完整。
田屋炭窯興建於民國前 10 年左右,為一卵石乾砌加上
黃土混合而成的燒炭窯,百年來經歷多次地震和風澇水患仍
屹立不搖,只是現代用電發達,木炭的使用大不如前,炭窯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
雖保存完好卻廢置已久,除了在官員探勘時偶而「秀」一下 9443&ctNode=1922&mp=1914
燒炭技術之外,最後一次正式燒製木炭的時間,距離今日也已經二十多年了。為了維
護這項客家庄特有的民生文化活見證,田屋炭窯都會定期進行修繕。對於華龍村居民
來說,炭窯不僅是文化產物,更充滿了溫馨的童年回憶:扛炭樹、偷拿地瓜到炭窯裡
去烤、冬天睡在炭窯下取暖……數十年前的往事,回想起來卻是歷歷在目啊!

(二)自然環境
1.景觀:

<濕地農場>

因特有濕地生態形成數個水塘,乾旱時也不枯竭,旱年附近居

民都會來此挑水,故此得名。原本用來種植果樹等經濟作物,十年
前逐步規劃為觀光農場。
http://www.mobile01.com/waypointdetail.php?id=2513 
<老樹群>
鹿寮坑有個佔地約兩公頃的「大樹群」,樹群內至少有十七棵樹齡超過一百五十年、
平均樹高廿公尺以上。農委會曾赴現場丈量、調查及建檔,鄉長莊雲嬌認為這個天成
的森林樂園是芎林之寶。
大樹群地主何全鶯說,這群大樹是他來台祖達俊公來台開墾時發現的,樹種有:
烏心石、九芎、楓香、九丁榕、山布驚、荔枝、龍眼等,全部座落在何宅屋後防風。
當中年紀最大的「山布驚」,卅公尺高、樹圍三百五十公分。他說,雖然農委會八年前
派員到場鑑定,認為樹齡應該只有一百八十歲,但他根據父、祖等口述研判,這棵老
樹實際已有兩百五十歲之久。另一株胸徑五百七十公分的荔枝樹,五個大人才能合抱,
據說是一百四十一年前,何家義穎公事業有成,配合在當地新建何家祠堂,便從橫山
烏泥塘移植這棵荔枝和另棵龍眼樹到鹿寮坑。
義穎公後來留下遺言,交代子孫要讓新移植過來的樹木,和前述的原生種,一起
永遠站在祠堂後方守護著何家,子孫不得任意砍伐,所以才有現在的大樹成群。何全
鶯直言,正因如此,以前分家產,這些大樹可是有些人眼中的「不毛之樹」 ,因為不能
砍伐,也就無法生財。其父、祖繼承後交由他照顧,如今這裡不但成為很多搜救隊攀
樹的訓練場,也採總量管制方式,接受預約開放參觀,已經是他們家無價的傳家寶。
(黃美珠(2011/04/25)。鹿寮坑大樹群 17 老樹逾 150 歲。自由時報。2012/1/12 取自:
http://n.yam.com/tlt/society/201104/20110425110054.html)

三、新竹縣橫山鄉沙坑社區
(一)人文環境
1.社區特色
<媽祖回娘家>
社區每年年初三元宮演媽祖戲,爐主在演戲前一天招
攬一台遊覽車信士,送媽祖娘到北港回娘家,當天又回到
三元宮,就沒有以前農業社會交通尚未發達時的迎媽祖活
動。當時迎媽祖是步行到關西鎮太和宮,每一鄰一槓大旗
及大鼓,陣容浩大熱鬧非凡,如此盛況 50 年代以後就消失。
找回 50 年前盛況可以規劃小規模方式辦理,迎媽祖時間、
地點作適當安排,每年辦一個不同回憶活動。
<樟樹伯公>
位於橫山鄉沙坑村中豐路 3 段,台三線 66K 處往沙坑街方向前行約 300 公尺村莊
內,伯公廟於 88 年第三度整建完工煥然一新,樹齡有 300 多年全村居民視為開庄伯
公來祭拜,樹幹之大要 9 個人才能圍抱,樹幹分叉為兩大枝,樹根約有 2 尺粗大浮在
地面可以當椅子坐,樹頭有蛀洞朝南,人可以進去拜拜插香不會淋雨,地面有鋪石塊,
人可以鑽進去,樹幹中間有蛀洞直透數頂約三層樓高,燒香煙會從樹尾冒出確實是僅
見奇觀。裡面可以容納 6 個小孩,小孩子經常到裡面捉迷藏,伯公很靈,伯公樹樹枝
被風吹斷掉到屋頂瓦不會破,後來日本人(住在本地派出所)強行要將樟樹伯公砍下
來煉樟腦油,砍下來之後用斧頭劈整整花了一個月才劈完,當時砍樹的人是住馬福葉
先生,樹砍下來樹枝壓到屋頂瓦完全沒有破,也
沒有傷到人。劈好樟樹塊就挑到樟樹伯公下方往
徐炳洪先生叉路口樟腦寮煉油,不久這座樟腦寮
就火燒寮。樟樹伯公被砍除後,地方人士就將伯
公請到大平地三元宮廟裏安厝。光復後本地居民
溫安禎先生擔任橫山鄉派任鄉長時,與鄧雙權、
郭阿榮、黃春和、黃春發等人共同發起建廟磚造
瓦頂供祭拜,並於 88 年改建為目前新貌。
88 年重建,並於 88 年 12 月 12 日完工,地方居民共同籌措興建,廟裏對聯是陳
玉和先生親筆手寫,每年春季祈福是農曆正月 15 日,冬季完福農曆 10 月 15 日前後,
有大閹雞比賽,一到五等獎由爐主主持,有時還有演戲。

2.商業使用
社區商業方面,過去以外銷茶業為主,成品有紅茶、
煎茶、綠茶,為國家爭取不少外匯。現今因工業興起,年
輕人皆往都市移動,外銷茶業生意漸漸沒落,接著興起內
銷高級茶,目前尚有一座茶工廠,位於沙坑聚落,茶園開
始荒廢,有的轉作柑橘。
而社區居民轉業辦桌外燴服務業約有十餘家,向有「外燴村」之
稱,但大拜拜宴客活動近四、五年來也變成只拜拜不宴客,外燴生意
大不如前,業者為生活只好另兼他職,目前僅餘 8 家,若不轉型,外
燴村之名將逐漸沒落消失。

(二)自然環境
1.水文:主要河流為新城溪上游,東側與西側丘陵生區亦形成
多數野溪,如崩崁野溪、南沙坑野溪、北沙坑野溪等其水流皆
流入新城溪上游。社區內昔日灌溉水圳有大埤塘及十股埤水圳
途經社區,因稻田休耕轉作,灌溉水圳因休閒狀態製造髒亂亟
待改善,改善構想是盡量恢復原有水道,崩塌嚴重地帶改用管 農水圳道
路銜接,恢復通水,不會造成髒亂又帶給居民日常用水,可以灌溉、洗
滌、澆菜、澆花,綿延不斷水源會帶給社區新希望。

2.景觀:
風爐口:地勢三面環山,夏天北風無法進入溫度極高,有如火爐口。
豆腐壢:兩邊為丘陵地,中間梯田由高處節節下降,小小一塊一塊丘田有如豆腐,因
為地下泉水豐富土壤濕潤,有如豆腐地。
沙坑山:海拔 398 高地可以看到竹東鎮全景及南寮海域,也是欣賞日出極佳地點。
新茶亭:昔日竹東一帶茶葉挑到大溪販售,必經新茶亭,昔日有茶水供應。
農塘:梯田或平地水田皆靠天吃飯,因此社區內大小不一儲水農塘多達 30 多個,72
年起政府獎勵轉作休耕,因此農塘功能漸退,灌溉水路也因此荒廢造成崩坍或損壞。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