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6

國中社會

第一冊

部編版 學習手冊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相對位置
壹、重要概念
一、位置與範圍
(一)認識方位的劃分方法
1.定義
2.表示方法
(1)基本方位
(2)八方位法
(3)十六方位法
(二)相對位置的描述方法。
1.定義
2.表示方法
3.台灣的相對位置

貳、重點整理
一、方位
(一)定義:用以表示一地的方向與位置,一般來說東、西、南、北是四個
基本的方位,為了更精確可細分為四方位、八方位、十六方位
等等。
(二)表示方法:
1.基本方位-東、南、西、北。
2.八方位法-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
3.十六方位法
四方位法 八方位法 十六方位法

二、相對位置
(一)定義:一個地點與周圍地區的空間關係。
(二)表示方法:
1.用方向與距離表示之。
2.會因參考點不同,相對位置也不盡相同 甲

例:甲位於乙的哪一個方位?(西北方)

乙位於甲的哪一個方位?(東南方)

(三)台灣的相對位置:(請參看課本台灣的位置與範圍圖)
1.台灣位於太平洋的西側
2.台灣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方
3.台灣位於菲律賓的北方
三、台灣的範圍與行政區
(一)台灣的範圍
1.台灣東為太平洋,西為台灣海峽,
南面為巴士海峽,北為東海。
2.台灣除了台灣本島之外,還包括澎湖群島、釣魚台列嶼、以及金門、
馬祖南海諸地等地,總面積約為三萬六千平方公里。
参.延伸教材
一、台灣的行政層級

行政院

台灣省 直轄市

省轄市

包含台北市與高雄市


縣轄市

包含基隆市、新竹市、
台中市、嘉義市、台南市

二、台灣地區行政區包括:
(一)台灣省:有縣 16 個;省轄市 5 個 ;為 基隆市 、 新竹市、
新竹市、台
中市 、台南市 、 嘉義市。
嘉義市。(縣和省轄市地位相等由省所管
轄)
(二)直轄市:有 台北市 、 高雄市 。 (台灣省和直轄市地位相等由行
政院所管轄)
(三)福建省: 金門 縣和連江縣的 馬祖 。
(四)台灣唯一島縣: 澎湖縣、唯一內陸縣
澎湖縣 : 南投縣 、最南部的縣 : 屏
東縣。)
東縣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絕對位置與時區
壹、重要概念
一、認識經線和緯線。
二、認識經度與時間的關係。
三、學會時間的換算。
四、絕對位置的表示方法。
五、認識網格座標及判讀方法。
貳、重點整理
一、絕對位置
(一)定義:用一特定的座標系統精確指出
所在位置,又稱經緯度位置。
(二)表示方法:
1.網格座標:利用兩組相互垂直的直
線將地圖劃分成許多大小相同的
方格,依序將橫線、直線加以編
號,以先縱後橫的方式讀出圖中每
一點。
2.全球經緯度座標系統:把地球的表面畫上兩組假想的垂直
線。在此網格座標中,南北向直線稱為經線,東西向稱為
緯線,再加以角度測量所代表的度數為經緯度。
二、經線與緯線
項目 經線
定義 連接南、北兩極的弧線
特性 南北向,交集於極點
長度 等長

度數 東、西經各 180 度
 國際上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0 )
度經線,稱為(本初經線),也稱為(本初子午線)
。0 度經線以
東,為東半球,經度稱為(東經)
;0 度經線以西,稱為(西半球)

經度稱為西經。
項目 緯線

定義 赤道及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線
特性 東西向,相互平行
長度 赤道最長,愈往兩極愈短
度數 南北緯各 90 度

 赤道為(0)度緯線,赤道以北,為北半球,緯度稱為(北緯);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緯度稱為(南緯)。
(一)經度 (二)緯度
經度 0 度:本初經線 緯度 0 度:赤道
(本初子午線) 緯度 23.5 度:回歸線
經度 180 度:國際換日線 緯度 66.5 度:極圈
緯度 90 度:極點

 緯度影響氣候。
 低緯度地區(赤道至南、北回歸線)- 熱帶氣候。
 中緯度地區(南、北回歸線至南、北極圈)-溫帶氣候。
 高緯度地區(南、北極圈至極點)-寒帶氣候。
三、時區
★ 時區的形成:地球由西向東,每 24 小時自轉一圈 360∘
★ 時區的劃分:全球依經度可分為 24 個時區,每經度 15∘
為一個時區。
★ 區的計算:①每相鄰一個時區,時間相差 1 小時。
①以 0∘經線為基準,東邊比西差一時區多一個
小時。
四、台灣的絕對位置:約為東經(120)度到(122)度,北緯(22)度到
(25)度。
(一)台灣本島+周圍離島(114。E ~ 126。E,10。N ~26。N)
(二)台灣本島(120。E ~ 122。E,22。N ~25。N)
参、延伸教材
一、緯度與溫度:
(一)緯度越高,氣溫越 低 ,緯度越低,氣溫越 高 .
(二)全球可劃分為三個緯度區及氣候帶帶:
23.5 度 N~23.5 度 S→(低緯度區)屬於 熱帶 氣候區
23.5 度 N~66.5 度 N→(中緯度區)屬於 溫帶 氣候區
66.5 度 N 以北→(高緯度區)屬於 寒帶 氣候區
(三)地球的各緯度名稱和氣候帶的分布:

氣 候 帶 緯線名稱

66.5N A: 北極圈
A

乙:溫帶
23.5 N B. 北回歸線
B

甲 0
C C. 赤道
甲:熱帶
23.5 S
D
D. 南回歸線
丙.寒帶 66.5 S
E

E. .南極圈

二.經緯線的比較:
(一)經線 (子午線) (二)緯線
定義 連接南北極點的假想線 與赤道平行的圓圈
方向 南北向 東西向
相 特性 所有經線均匯集南北極點 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
異 長度 均等長 赤道最長,向兩極逐漸變短
點 度數 東、西經各 180 度 南北緯各 90 度
起點 0 度(本初經線通過英國倫 0 度(赤道)
度數 敦格林威治天文台)


三、相對位置與絕對位置的比較
相對位置 絕對位置
(一)定義 一個地點與周圍地區的空 用網格座標系統精確指出
間關係。參考點不同,相對 所在位置
位置也不盡相同
(二)表示 利用指北針、太陽找出方 1.地址
法 位,以方向與距離表示之。 2.網格座標
3.經緯度座標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地圖運用
壹、重要概念
一、學習地圖四大要素的意義及表示法。
(一)地圖定義與目的
(二)地圖要素
1.圖名
2.圖例
3.方位
4.比例尺
(三)地圖種類
1.普通地圖
2.主題地圖
二、瞭解比例尺的判讀與表現方法。
貳、重點整理
一、地圖定義與目的
(一)定義:將地表的自然或人文景觀的空間分布情況用適當的符號縮繪在
平面之圖形。
(二)目的:讓人輕易的可獲取所需的地理資訊,或是表達出區域差異、空
間組織及時間上的流變。
二、地圖要素
(一)圖名:地圖的名稱。說明一張地圖的主要類型與內容。
(二)圖例:代表地圖上各地裡現象的簡化符號。
(三)方位:指出地圖的方向,通常地圖上若無標示,則地圖的上方為北方。
(四)比例尺:實際距離縮小於地圖上的比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2.比例尺的表示方式可分為圖示法、文字表示法、數字表示法。
1、文字法 例如:十萬分之一
2、數字法 例如:1:100000 或 1/100000
3、圖示法 例如: 1 公里
3.大比例尺與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與小比例尺的概念是根據比較而來。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地圖縮小的程度 較小 較大
涵蓋的範圍 較小 較大
地圖上的內容 較詳細 較簡化
適於小範圍地圖,例 適於大範圍地圖,例
地圖應用
如:校園配置圖 如:世界全圖
★ 地圖要素及其涵義
地圖要素 涵義
圖名 表示地圖的主要內容
方位 表示圖中方位,用經緯度也可判
斷。若無表示則圖之上方為北方。
比例尺 表示地圖縮小的比例
圖例 將圖中的資料簡化為符號

三、地圖種類
不同種類的地圖旨在表現不同的內容以及目的。如:等高線地形圖
表現底表的地形起伏,衛星影像圖可做地表的監控等。
(一)普通地圖:包含一般的地理要素的地圖,旨在表現各種地理現象的空
間分布和相關位置。如:台中市地圖。
(二)主題地圖:旨在表達某整特定的地理現象,內容僅著重於某項主題的
展現,如:世界氣候圖。
參、延伸教材
一、航照圖與衛星影像圖
因為航空測量與太空技術的發展,由飛機載著載具由空中向地面拍
攝的實景所製成的地圖稱為航照圖。而由太空中的衛星向地球所拍攝而
繪製的地圖稱為衛星影像圖。此二者為現代最常用的「相片圖」。
航照圖多運用在軍事用途的轟炸目標辨識,亦因為地圖內容所見和
肉眼所見相似,可作為小地區的地理實察之用。而衛星影像圖因可利用
不同波段的光拍攝到肉眼所看不見的現象(如:水溫的變化)
,或是對同
一地點作長時間的監測,因此可利用為科學環境監測。
二、地理資訊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資訊系統是一套處理地理資訊的電腦系統。地理資訊系統包含
四個要素:資料庫、電腦軟體、運作硬體以及操作人員四個部份。而其
主要的特徵是可利用儲存、分析、管理、展示的長處來處理大量的地理
資訊。通常資料都是以圖層的型式加以儲存。而再依指令加以套疊、分
析。這些資料可以隨時增訂、刪減、修改,方便儲存以及利用。在地圖
電腦化是相當大的一個突破。
三、全球定位系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是一種可以隨時確定所在位置衛星導行系統。從環繞地球周圍的
衛星接受信號,計算所在的位置。
這套系統包括了三個部份:空中的衛星、地面的控制站、使用者的
接收器。目前 GPS 以已經漸漸普及化,並且與生活結合,如將全球定位
系統納入汽車配備之中,結合電子地圖,未來影響生活之鉅指日可待。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地形
壹、重要概念:
一、地表上高低起伏的形態稱為地形。
二、地形的種類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台地、盆地。
三、表示地形的方法有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衛星影像、航空照片、
分層設色圖。
四、影響地表地貌的營力作用有二:
內部營力作用:包括地殼變動、地震、火山
加上外部營力作用、構造、時間形成豐富多變的地形風貌。
五、台灣的地形分布。
貳、重點整理:*紅色字體為補充教材。
一、地形的定義:地表上高低起伏的形態。
二、地形的種類:
種類 平 原 山 地 丘 陵
高度在 150m 以下,地 高度在 800m 以上,地 高度在 800m 以下,地
定義 勢低平的地形 勢起伏大,坡度陡峭 勢起伏較小,坡度較
平緩
特徵 地勢最低平 地勢高峻、
地勢高峻、起伏大 地勢較低,
地勢較低,起伏小

圖片

台 以嘉南
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最大,其
平原 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主幹)
主幹) 新化丘陵
灣 他如蘭陽
蘭陽平原
蘭陽平原、
平原、屏東 雪山山脈 鳳山丘陵
最 平原、
平原、台東縱谷平原
台東縱谷平原 玉山山脈
有 阿里山山脈
名 海岸山脈
種類 高 原 台 地 盆 地
高度在 500m 以上,頂 高度在 150~500m 之 四周地勢較高,中間
定義 部廣闊,地勢平坦 間,頂部廣闊,地勢 地勢平坦
平坦
特徵 高度大
高度大、表面平坦 高度小、
高度小、表面平坦 中低周高

圖片

台 台灣沒有此種地形 北 林口台地
林口台地 北 台北盆地
灣 ↑ 桃園台地
桃園台地
台中盆地
最 南 大肚台地
大肚台地 中
八卦台地
八卦台地 埔里盆地

名 東 泰源盆地

三、表示地形的方法:
名稱 等 高 線 地 形 圖 地 形 剖 面 圖
利用等高線的分布來表示地表的 利用座標圖(縱座標表示高度、
說明 高低起伏的地圖 橫座標表示距離)來顯示某一條
剖線的地形起伏曲線

圖片

*備註:
(一)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的定義:地圖上「相同海拔高度
相同海拔高度」的各點,連成閉合
相同海拔高度 閉合的
閉合
曲線,稱為等高線
等高線。
等高線
2.數值內高外低
內高外低,代表山地或高丘
內高外低 山地或高丘,內低外高
山地或高丘 內低外高代表盆地或低地
內低外高 盆地或低地。
盆地或低地
3.坡度越陡
陡,等高線越密集
密集;坡度越緩
密集 緩,等高線越稀疏
稀疏。
稀疏
4.等高線橫越「河谷或山脊
河谷或山脊」時均會呈現
河谷或山脊 V 字型的彎曲型態。在「河
字型
谷」部分,V
V 字型其頂點指向「
字型其頂點指向「海拔較高」
海拔較高」的地方。
的地方
(二)地形剖面圖
地形剖面圖:利用等高線地形圖所提供的地理資料,可以進一步繪製
地形剖面圖
地形剖面圖,它能更清楚地呈現地表的起伏陡緩
起伏陡緩。
起伏陡緩
*地形立體模型
地形立體模型:優點是很具體的呈現地表高低起伏
地形立體模型 地表高低起伏的樣貌,但缺點是
地表高低起伏
較占空間且攜帶不便
較占空間且攜帶不便。
帶不便

名稱 衛 星 影 像 航 空 照 片 分 層 設 色 圖
利用衛星來拍攝地 利用飛機在空中拍攝 利用顏色來區分不同
表景物 地表景物 高度的地形圖,綠色
說明 部分地勢較低,顏色
越偏黃褐色部分地勢
較高。

圖片
四、主宰地表地貌的營力作用:
(一)內部營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包括「造山運動、火山作用、地
殼變動…..等」。
名稱 造 山 運 動 火 山 作 用
多位於板塊聚合的位置(台灣位於 多位於板塊聚合、張裂的位置
說明 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聚合的 (宜蘭縣龜山島是火山作用所形
位置) 成的島嶼,其附近有海底溫泉
海底溫泉。)
海底溫泉

圖片

名稱 斷 層 褶 曲
板塊聚合、張裂作用引起;岩層受 板塊聚合作用引起;使原本水平岩
到壓力而發生斷裂,導致斷裂面兩 層受到擠壓,形成波浪狀的彎曲。
說明
側發生變位。
(台中縣 921 地震教 (花蓮縣太魯閣褶曲岩層
太魯閣褶曲岩層)
太魯閣褶曲岩層
育園區)
育園區

圖片
(二)外部營力作用:發生在地球的表面,藉由空氣、風、水來塑造改變地
表的地貌,如:風化、侵蝕、堆積、崩塌等作用。
名 稱 說 明 舉 例
岩石受風吹日曬雨淋,使岩石本身產生化 台北縣二格山的洋蔥
洋蔥
風化作用 學變化、物理變化,逐漸改變組成或組織
逐漸改變組成或組織,
逐漸改變組成或組織, 狀風化
最後在原處分解或崩解的過程
最後在原處 崩解的過程。
崩解的過程。
將一地的物質帶離原地,使高的地方變成 苗栗縣三義火炎山的
侵蝕作用 低的地方;如風力侵蝕、河川侵蝕、冰河 侵蝕作用
侵蝕。
將他地的物質移動
移動到
移動到此處堆積,使低的地 宜蘭東澳出海口的堆

堆積作用 方變成高的地方;如風力堆積、河川堆積、 積作用
冰河堆積。
崩塌作用 岩石或土壤受到重力牽引而向下運動,稱
岩石或土壤受到重力牽引而向下運動 雲林縣草嶺潭的崩塌
崩塌
為崩塌作用,即一般所謂的山崩
山崩、
山崩、地滑、
地滑、 作用
土石流等。
土石流

五、台灣的地形分布:
名稱 說 明 台灣地形圖
因板塊擠壓的方向,導致台灣的山脈 F J
G
多呈南-北走向。面積最廣,分布在
L P
山地 中央偏東,以中央山脈為主幹,與玉
H
山山脈、阿里山山脈、雪山山脈、海 K
I
岸山脈,合稱中央山地。
分布於山地邊緣,以中央山地的西部 N
丘陵
較多。
M
原為山麓沖積扇,後因地盤隆起,河
台地 O Q
川侵蝕分割而成。
多分布在丘陵、台地邊緣,以西部較
平原
多,嘉南平原面積最大。
盆地 散布在山地、丘陵、台地之間。
上圖代號解答:
山地-A:雪山山脈
山地- 雪山山脈;
山脈;B: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
山脈;C:玉山山脈
玉山山脈;
山脈;
D:阿里山山脈
阿里山山脈;
山脈;E:海岸山脈
台地-
台地-F:林口台地
林口台地;
台地;G:桃園台地
桃園台地;
台地;H:大肚台地
大肚台地;
台地;I:八卦台地
八卦台地 小朋友!全部都
要來
盆地-
盆地-J: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
盆地;K:台中盆地
台中盆地;
盆地;L:埔里盆地
埔里盆地;
盆地;M:泰源盆地
泰源盆地
平原-
平原-N: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
平原;O:屏東平原
屏東平原;
平原;P:蘭陽平原
蘭陽平原;
平原;Q:台東縱谷
台東縱谷

參、延伸教材
綜合活動:分組討論
< 活動單一 >來自地心的訊息
一、看完老師所呈現的資料後,請問:台灣、日本、 印尼這三個地區常出現
地震,其共同成因是什麼的?它造成什麼共同的地形特色?

二、承上題, 請在地圖上將”環太平洋地震帶”畫出。

三、請將與板塊運動相關連的”副產品”地震發生的原理說明清楚。
四、如果人類科技可以預測下一波地震發生的地點,請問最有可能發生的地
區會在哪裡?

五、既然台灣是地震的高危險區,請依據台灣的地理環境(海島、地勢、人口)
來評估地震災害的型態。

六、生命總是有意外如果有一天這樣的事發生在你的身上你該如何面對。

肆、資料來源:
一、國立編譯館部編本。
二、圖片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理、地球科學圖檔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A
B C D AE F  G H I AJ & N O = P = 
 
? KL M 

> Q R A
B C S AT H  U AJ ?
N X = 
 
KV W 

  
Y
> Z [ \\]^ _`ab c Y 
d e
 fg
  hg
 
 fj k l m fj n B o I   fj n B o I mr sj t u 
i
3 p q
 3 v w

! xy z @ {
A| l }  G
 T  ƒ  „ … † 
~  AT €   ‚ 
 

d ‡

ˆ ‰ Š ‹ `Œ  Ž  e s‚ H `Œ  Ž  e
 ‘g
  sg
 
r sj t u m sj % ’   fj k l m sj % ’ 
i
3 " # $
 3 “ ”

 • " # $  – — ˜! } S
~ ™ 
 

d ‡

ˆ ‰ š › B `Œ  Ž  e 


  i    iœ    Yž Ÿ A  ¡ T ¢ £ U A¤


¥ h¦  §† ¨ © ª « ¬ ­ Asf ® ¯ 
­ U A ‘°  ‘
± ² `ab c Y   U
³´ µ ¶ d e
 —K·  i
³¸¹ º » ¼ ½ ¾ A ¿ • À Á  T ¸  sfhgA
!  ¾ Ã Ä AÅ Æ Ç — ‚ AÈ v È ÊË U Ì Í ! 
˜AÉ Ä
¦ —U  ® ¯  ­ U §† ¨ 
" # $ ³¸Î Ï
Ð A•
Ñ  " # $ É Ä T ¸  ‘gAÊÒ

¦ —U  Ó U s Ô ? 
Õ% & J

¦ Ö × x& © ª « ¬ ­ 
% &  Ø p AÙ — Ú Û ¾ Ü Ý
ÞA Ú
C ˜ É Ä
¦ —U 
U Ö  ß à T ž á X 3 â Aã ÕT 3 ä å æ , Õç è Ö é ê » ë
³  

'   ()*
ì ()*
ÒÓ U ³˜í î h‘° Aï ð
Ÿ Añ ò ó ôÕ
¦ Ö  Ó Aõ
ìöÒÓ U ÷3 " # $ A¦ w ø ù Aú û : ü AÖ ý þ 
ù   A˜í H ‘g
Ö r   ‘
Ý ˜í H 

Ö å   AÜ  =   A  ö
Ö  ÷ Ž œ 
ÒÓ U  öÒU   ÷   Ÿ AÖ €   ‚ – —¡ T   æ A ! ¸
ÒÓ U
ƒ " J ö# $  ÷A ó % & " # ‚ ' A˜( )
*A+ , ˆ A·-
B . “ / 0 1 —2 % 3 ù  4 5 6 A7 Ö 
8 â [  9 : '; < Ì A= ò # > ¥ Õ# $ Þ ? @ AA ž B C
D  3 ö# $  ÷
E Ë j sgŸ
A3 ! AÖ F ó G H As"  ù H ñ I Í 2 A
h"  % H ñ I Í J AA ž C D  ½ 3 öÍ ! ÷ 2 K L M N Ÿ

 Í ! AO ÊöÍ 2 ÷ÕP Q AöÍ J ÷ÕR S T U A" 'V
 W  X ‚ Y ôY p AÊÍ Z Õ[ U \A ] öÍ 2 ÷A^ _ Ö 
Í ! 
ó ! ` Aa b à I Ac d e f g h i Y < à : A — j Q
kA@ l m n o p q AM M N r A2 gñ ò ÕP Q s t u v w × Y A
x Õ2 K L
y N Í ! AO Êz Í u b1 { öÍ ! u b÷ Ž
 æ (AB ­ 3 öË v | æ ÷½ 
³¸ sj sgŸ
  } ! A'; Ê~ Al ¾  €`Ÿ

B  €AZ  ¼ ‚ F ¾
B  €Aƒ Þ ¾ = ÕÌ „ „ … 
€A† ¾ Շ % ˆ  hh‰ eAŠ ‹ Œ  ñ r ¾ Ì Kì
Ž  A·ƒ  ñ ò Ž  AÇ ˆ  ‘ ’ Aì • ˆ A“ ” •
–Aƒ Þ ” à Ä
á ¯ AY — ˜ l ™ kA3  š
X › œ
AX à  £ < < Õ! 2 ’ ž 3 Ÿ š As t    AÖ l ¾ å
Ì 
‡A1 ¡ ö ’ ÷½ ì¢ Ç  C  £ 3 ¤ A·3 Ö   ¥
¥ ¦ § ¨ # ¤ A© l ª « ¬ ­ ® ˆ A  ¯    ö¤ « ÷° ±
‰bY/ ²   Y ³ A´ à µ t ¶ · Ì ž 3 ¸ ¹ º » ¼  ½ ¼
 °   å ¾ Ç At ¶ Õ¿ Ö À  iÁ  Aà ¸ ¹   º
» ¼  ½ ¼  ° A·¢ Ä C ž Å Æ ½ Ç AöÈ É ½ ÷öÊ
Ë ½ ÷  Ì 
® ¯  ­ U ³¸  Í sfg Ÿ
Aü ÕÎ Ï Ð  A® ¯ Ñ
J U B Ò Ó . £ ¸ÒÓ AÔw Õ ç d = Ö × Ø ® ¯ ± ® ¯ ± 
 ƒ ¢ 
Ð A Ù 3 Õ ç X à á ¯ ž = Ú Û Ü A \ÝÞ]
AbYß à  ÒÓ \ÝÞ) `Ôå á â eAÔbã ä ÞAb
Yå Ä æ ÒÓ 3 Aç è ž fœ bYAé ê |  ! œ Ôº ë A
Ôu ·ì í î ÒÓ ï ð Añ ò ¶ AÇ ã ä ó Á ã ä ô õ Þö ÷ ñ ø
 ® ¯ ² U Aù Î ú û U t Y £ ¸Ôu Ü ü ‡  bYý
þ ì ® ¯ Ôå á `\ÝÝ]e\Ý)]  Ý \ bAbY
Ù Ôº ë   A  
: )  \Þ bf  ˆ AÞç   
\Ý) ü  \Þ bAÞb  « ¸  (AÞç     §† 
¢ £ U Ä bYA® ¯    ¢ £ U At  Ã Õ (   ½
1 bY . ²  ( 1 A=  ú û U \)]\  \  ) bA
Þç  bY    A ! œ ¤¥ « ¸  (Õ " Þb
(\)]#  \  \ bAÞŽ$ ç Õû % : ù  & A' ( bY
)  * + q A, - bY. ý þ  ¼ %  ž ˆ ÕÔ ? Ö - ¡ x
 " U Aæ bY/  Þç / Êsf  §†  ƒ ¢ £ 
® ¯  U œ 0 Þç Aƒ Þ.  à ± ¤¥ ® ¯ \)]  )   bAbY)
­ U   * + q A  1 œ  ¬ ç \ú ® ¯ ² U Æ B Žé ž 2 \)3Ý
AbYŽç 4 9 ç 5 „ 6 7 û : 8 9 — : ; ^ ® ¯ ¢ 
Ð
% < = AbY> Žç ? @ AA d B ® ¯ bŽº ë  û
& C { U Aš &
Ÿ D C  E F A  t ¶ à G  H \)3) 
\\ AŽç I J K L M } bYN ~ O P Q —R S AT S ¸ \)Þ æ
ÒÓ ¨ » 0 Ä bYU V \ò Y W Ä ã Žç  æ ® ¯ » Ä bY
X Y \)Þ^  Ý  \ bŽZ b% [ \ : & C ã ] ù µ ö^ _ ` `a
  e¢   b c ¨ `a® ¯ ² U eB Ó 3 ÒÓ ¨  g
A· ˆ  œ 0 bY÷ 1 d &
Ÿ D C  e f g h Aí ® N U
û ö i Ù ˜j k ¸l C  m n AŽç ç o p \)Þ\  ]  ) b: ù
q Î öb c ¨  { º U r s Õ \)Þ · ò ÒÓ Y œ 0 Ä b
Y÷ú  ” öb c ¨  t s  u v w ± • x ° . y z T Ax
µ • ý ° 7 ž { ä AÊ| x ° } N ú ? ‘  ] ÷\)Þ    \
bŽç   æ ÒÓ » Ä bYA® ¯ ² U à B &~ » \)Þ^  Þ
 \^ b € Õ® ¯ Ö ý ! t s  Aò Y  ‚ ƒ A¸ \)Þ) ÕÖ
ý ! ö) C h „ ä … A ÷Ç ˆ  & † ÕÖ ý !  B ‡ x @ × 

³¸  hg  
ˆ ÞA‰ 5 „ sg
N  Š AB  3 ös
‘‹ Œ ÷  Í ¯ ü û :  ° §† ½ ìž §† ¯ %  Y
} ލ Ž  hU ~  I † AŸ 
B ‘ ’ §“ A† ” ? •
–— ÔÊj Aõ1 ¡ 짆 ­  Ñ ˜ 3 % & ™ ’  ° ! A
6 ô T þ
& × q 
0  ! à : 1 — Õ 3] ó U ÞA
ž §† Y¦ w ¯ % A§† ­  Ú ? š A) o › ! œ A/  ” D ž A
Ÿ 3 0   /  A¡ n . ¢ AB ‰E F A7 Ö
e £ A. ˆ ¸O ž :
â [ A¤ ¥ 9 ¦ § # â ² ¨ Ö §†  KŠ A © = ¥ ª l «
§† 
 O = æ „ AÕ ‡‡= Š  V  A¡ T ¬ " # $ ‚ ­ — è
¨ 
®" # $ ù ¦ ¯ ° . ? A± B ² ³ A Ç W ´ @ &ˆ ¬ £ ­ —
®A6 ô [  µ ¶ · ž Ç A. ¤ . — ¸ ¹ Ag 1 º » ¼ ´ @ Õ
&A½ ¾ §†
¿ Ï  À Á @ AT ¬ " # $ ‚ ­  1 —§
† j ·û : ü Aê Ã Ä T A7 Ö «  . æ ä A[ §† j ä å Š ‹
Å ‰Æ 3 Ç È ö§† X ÷. ÔÉ &a3   ö| æ ÷½ A§†
 Ê é hU Ë hU sÌ Ÿ 3   Í Í ê à ƒ Î 0 ä Ï Ð 
Ñ Ò ª i Ó Ô  Õ Ö ŽC × ² Až  §† Ø
% Ù 
B Ú A
—Û B Ü hU þ | Ý bÄ ë Þ ê ß ² 
³¸ sj sgŸ
  } ! A  Y¯ %  £ Aß à
ž ˜! à Þ áŽC `Q â à C e¯ T Ë U Kìö0 2 U ÷Aã Ô
u Ç ä å æ  ç ~ j è Ö ” 0 2 U Ö öT é ê Aë  S ; Aô
ì bÄ A) ê . 0 A¢ ƒ ì½ A • à ÷  ” í A” • ¸
Ö  0 !  Þî % ï f ð ñ Aò ó 0 (AM N Y ‡ô 0 Añ ò
õ 0 (C 2 A·1 ª ì0 2 U AÇ ˆ  ·Ö  < ö ì ¼  ì÷ #
øùú û Ë A·1 ü  Ë U ÕË U A¯ áŽC `Q â à C eý ¡
þ Ž  t  ˆ ‰AÎ D æ á ˆ  ¯   (3 À C ¯  C ¯ 
C ¯ ¯    (¯ Ä À C  A'Ì ( ¯ Ä  C  A0  #
xŽ ( ¯ à ¯ ñ  ¯ Ä  C  ú ·3 ÕáŽC `Q â à C e
Ë U  ð — ÞA C  Ø = A §
 A ž ¯  A± ¿  ¯ ñ  ¯ 
1 À C ·À 2 A. ¥  ê â < Aõ‚ ¥  ¯   ¯ Î D Ó 3 ú
?  ¥ n 1  A ¡ A <  ?  ú  ¯  .   À  A 
 ¬ s  ]ù3 Ë U  <  ¯   ; Aà áŽC `Q â à C e
¯    Y  AÎ D   2 Ä
á ¯   J     As 
ŒA ‘ ö ¯ ÷ ¯ áŽC `Q â à C e¯ ! " %  
#A: Õ$ Î Y % { ·3 áŽà C `Q â à C eï ¾
AÎ D
 ‡ ð  J í ( ~ t Z ¦ A—3 à à & µ ' (  ž  ö) 7 * ÷á
ŽC `Q â à C e + Ž, - ˜.  Ù › / 0 1  D  ö2 2
3÷ C D 4 5 6 1 Ï  7 É  8 Û 9  : ; ² ² A) . ' (
  Kß à ê É ð — â ) <  Æ ñ ^ ; 
aÅ * ˆ ‰
ç ! = > \ g= Y
] ”   ? ^ ^ \  ^ ]  \^ b@
d ‡ˆ ‰ç ! = > \ . d A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天氣
壹、重要概念
一、天氣與氣候之別
(一)天氣:「短」時間大氣變化(7 天內)
(二)氣候:長時間天氣的平均狀態
二、重要的天氣因子
(一)氣溫:空氣的冷暖程度
(二)降雨量:一定時間的雨水深度
(三)氣壓:大氣重量的壓力
(四)風:空氣水平流動的情形
三、天氣與生活
(一)寒流
(二)梅雨
(三)颱風
四、天氣預報的方式

貳、重點整理
一、比較天氣與氣候:
時 意義 觀察方法 描述舉例 影響

(一) 短 短時間內大 地面天氣圖、 晴時多雲偶陣雨、 日常生活
天氣 氣變化(7 日 衛星雲圖 午後雷震雨、日頭
內) 赤炎炎
(二) 長 長時間天氣 氣候圖(年雨 竹風蘭雨、清明時 地方性產業發展,
氣候 的平均狀態 量、月均溫圖)節雨紛紛 如農作、早期船運
※ 氣候上的「長時間」
,國際上是指 30 年
二、重要的天氣因子:
內容 比較
1.定義:空氣的冷暖,受太陽輻射影響 年均溫:1 至 12 月溫度相加÷12
2.度量單位:(亞洲用)攝氏℃、
(歐美用) 年雨量:1 至 12 月雨量相加的
華氏℉ 總值
3.影響因素: 日溫差:當日最高溫-最低溫
(一) (1)緯度:緯度越高,年均溫越低(太陽 年溫差:最冷月均溫-最熱月均
氣溫 直射與斜射) 溫
(2)高度:高度越高,氣溫越低(地表
輻射)
溼空氣:1000 公尺,溫度6.5℃
乾空氣:1000 公尺,溫度10℃
1.定義:地球表面空氣重量產生的壓力 在北半球以右手來看氣流偏向:
度量單位:百帕 低壓空氣以逆時針由四周向中
2.高度越高氣壓越低,是因為地心引力 心輻合,氣流上升成雲致雨。
(二) 的關係 高壓空氣以順時針由中心向
氣壓 3.熱空氣較輕→上升,形成低氣壓,以 四周輻散,氣流下沉不易下雨。
英文字母 L 代表;冷空氣較重→下沉,
形成高氣壓,以英文字母 H 代表
1.定義:降水量多寡 度量單位:公釐(mm)
2.降雨的形式:
  

(三)
雨量

地形雨 鋒面雨
對流雨

地形抬升: 鋒面過境,又稱氣旋雨 旺盛對流作用


迎風多雨,背風少雨。 ex.梅雨「細雨綿綿」 ex.「西北雨,落不過
田埂」
夏季午後雷陣雨:
夏季午後雷陣雨
雨點大、雨時短、雨
區小
1.定義:空氣的水平流動 例: H
(四) 2.風向:指風的來向,空氣由高壓吹往
風 低壓 L
此地吹 西北 風

三、天氣與生活:
內 容
1.意義:指北方冷空氣大規模向南爆發。
寒流 2.特徵:常造成廣大地區溫度急速下降,強風、霜凍等現象。
3.影響:造成養殖漁業和農業嚴重的損失。
1.意義:春季時在東亞形成的鋒面滯留。因為此時適逢梅子成熟而得名。
2.特徵:雨量小,降雨時數長,雨區廣大。﹝鋒面由南向北移動﹞
梅雨
3.影響:雨量對農業有重大影響,提供春耕用水和夏季儲備用水。但是,如
果梅雨雨量太多,容易造成水災;當年若沒有梅雨,則會造成缺水。
1.意義:指出現在低緯度海洋的熱帶氣旋(熱帶海洋性低氣壓)
﹝熱帶海洋上,因為溫度高、蒸發旺盛,水氣往上抬升形成低氣壓﹞
颱風 2.特徵:常出現於夏、秋兩季,侵襲臺灣、華南、華中地區。
通常帶來大風大雨,而颱風眼則通常晴朗無風無雨。
3.影響:是臺灣夏季主要的雨量來源,強風豪雨也常帶來災害。
四、天氣預報的方式
(一)預報資料來源
觀測方式 製成 發佈與處理單位 獲知方式
1. 發射氣象衛星 衛星雲圖、 中央氣象局 報紙、電視、收音
2. 設地面天氣觀測坪、雷達站 地面天氣圖 機、網站、電話
3. 發射探測空氣球 (166、167)
4. 派海洋觀測船、氣象飛機
(二)判讀技巧
1.『地面天氣圖』~(1)透過高壓與低壓分佈可判斷「風向」
(2)等壓線疏密可判斷「風速」的強弱
(3)可判讀颱風、梅雨、寒害
2.『衛星雲圖』~(1)颱風—雲層呈螺旋狀
(2)鋒面—雲層呈條狀
參、延伸教材
一、颱風:颱風是指發生在廣大熱帶海洋面上、風速超過 17 (m/s) 的熱帶
性氣旋(即熱帶性低壓),不同地區對於颱風有不同的稱呼,例如:
西太平洋稱之為『颱風(Typhoon)』、印度洋稱之為『旋風
(Cyclone)』
、大西洋以及東太平洋則稱之為『颶風(Hurricane)』

名稱雖然不同,但性質卻是一樣的。在北半球,颱風呈逆時針方
向旋轉,而在南半球則呈順時針方向旋轉。此熱帶性低壓一般伴
隨強風、豪雨,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對於民生、農業、經濟
等造成相當大的衝擊,為一嚴重的天然災害。由於台灣正位於西
太平洋颱風帶上,因此對於颱風的影響不能忽略。
(一)颱風的生成條件---
1.海水溫度須 27 度以上,才能有豐沛的水汽蒸發,供應颱風能量
2.生成區域必須在南北緯5度以外,於此科氏力方能有足夠的強度來導
引雷雨四周的空氣形成氣旋式環流(緯度越高科氏力越強)
3.大尺度運動要能提供高空輻散,地面輻合的理想環境
(二)颱風的結構---
1.颱風與鋒面相伴的溫帶氣旋形狀不同
2.在衛星雲圖上觀察,颱風形狀大致呈現圓形
3.颱風眼的圓心,即颱風中心,為氣壓最低處
4.颱風眼周圍雲牆向上發展很高,最大風速即出現於颱風眼外圍的雲
牆,也是降雨強度最大的區域
5.自颱風眼中心向外一直到風速每秒 15 公尺左右之處,此一距離稱之
為”暴風半徑”
(三)颱風來襲前的前兆---
1.空中出現白色羽毛狀的卷雲,日落時地平線照射紅藍相間的晚霞,天
空澄明
2.台灣夏季多吹西南風,颱風來前西南風常驟然停止,轉為東風或東北

3.於暴風半徑未來前,海上永浪建牆,故俗諺有”六月十九,無風水也
吼”的說法
4.氣壓下降,慢慢地颱風外圍會有間歇的陣雨來襲
二、地形雨:暖濕氣流遇到山地,沿山坡上升,當升至較高處,水氣遇冷凝
結、成雲致雨,所以迎風坡雨量隨高度增加而遞增(但山地很
高時,超過某一高度後又會逐漸減少)。舉例來說,台灣的冬
季在盛行東北季風期間,雪山山脈跟中央山脈的迎風坡多地形
雨,溪南部則因為在背風坡而雨量少。
三、對流雨:常出現在熱帶或溫帶的夏季午後。因為日照很強,蒸發量旺盛,
空氣受熱以後膨脹上升,到高空冷卻、凝結成雨。雨滴大而重,
傾盆急降,而且雷電交加,聲勢嚇人,稱為雷雨。對流雨雖然
來勢洶洶,緊促急驟,但多會在地表流失,對土壤侵蝕嚴重;
幸好歷時不會太久,雨區也不會太廣,若適時而降,對農業也
不無貢獻。對流雨雖然降雨時間短,但大雨滂沱,往往來不及
排水,造成淹水現象。
四、攝氏、華氏:兩者皆為溫度的度量單位,前者(攝氏)多半為亞洲地區
慣用,而歐美地區則習慣用華氏單位。兩者換算的公式
為:華氏溫度
華氏溫度 = 攝氏溫度 × 9/5 + 32
五、梅雨:每年五、六月間暖濕氣流向北推進,到達台灣何中國華南一帶,
這時北方的冷氣團還有相當的力量,這兩種氣團相遇形成滯留
鋒,產生濃厚的雲層,常常連續性下雨,使衣物容易發霉,而被
叫做「霉雨」
;又因此時為梅子成熟期間(中國江淮流域到日本東
南部,每年初夏的 6 月到 7 月之間,都有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
次數頻繁的連續陰雨期。這時候正好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
所以叫做「梅雨」。
梅雨天氣的主要特徵是雨日多
雨日多、
雨日多、雨量豐富,
雨量豐富,但降雨強度不大,其期
但降雨強度不大
間日照時間短,增溫緩慢,地面風力比較小,相對濕度大,所以人們會
感覺潮悶,物品也容易發霉。
一般而言,梅雨期長的年份,梅雨降水量也大,但梅雨期若過長,
容易造成洪水等災害;梅雨期過短,出現「少梅」或「空梅」
,則造成
乾旱。將懷流浴室中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帶,梅雨期的長短對農業生產
影響很大,因此適度的梅雨,則風調雨順。
六、天氣資料的蒐集和觀測
(一)天氣觀測
由於天氣是每天、甚至每小時都在改變,因此必須定時、定點對
天氣做觀察,並加以記錄,這樣的觀察就叫氣象觀測。氣象觀測的方
法有很多種,最基本的是地面天氣的觀測。
(二)地面觀測
1.氣溫:大氣的冷熱程度稱為氣溫。我們採用攝氏(℃)為單位,通常
是利用自動溫度路點感應器來記錄,輔以百葉箱內的各種溫度
計做測量。百葉箱會漆成白色,才能減少太陽熱力的影響,四
周的百葉窗使空氣流通,讓箱內和箱外的空氣一致;此外百葉
箱有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到儀器及保護儀器的功效。
2.降水:只天空中將落的雨、雪、冰雹等水分的總稱,以公釐(mm)為
單位來測雨量的雨量器,必須放在空曠、沒有障礙物的地方,
且需高出地面 30 公分,才能防止附近雨水建設到裡面。雨量
器有自記型跟非自記型兩種。
3.風:指空氣的水平移動,主要是觀察、紀錄其風速跟風向。風速的單
位是「公尺/秒」
,風向採十六方位,風向標是其觀測的基本儀器,
箭頭直接指向風向的來源。這些儀器的放置,需在較高、空曠的
位置,才不會受到周圍建築物所引起的亂流干擾。
4.氣壓:大氣的壓力稱為氣壓。標準氣壓是每平方公分的面積上,承受
1000 達因的力量,我們稱之為「百帕」(hpa),標準的海平面
氣壓是 1013 百帕。氣壓的測量儀器,是用由金屬製成的空盒
氣壓計~盒內空氣大部分抽出成為半真空狀態,而盒內有彈
簧,氣壓高的時候會使盒蓋內縮,氣壓低的時候,彈簧張歷史
的盒蓋外身,在伸縮之間,會撥動連在指針上的槓桿,以指針
標示氣壓。
5.蒸發量:指從土壤表面或從水面因蒸發而失去的水量,以公釐(mm)
為度量單位。用深 10 吋、直徑 48 吋的蒸發皿測量,需放置
在平坦又空曠的草地上,皿內盛水 8 吋,讓其保持水平,定
時測量水面高度的變化。
6.濕度:要瞭解空氣中的溫度,可用乾、濕球溫度計。濕球溫度計的溫
度通常比乾球溫度計低(由於當水分從濕球蒸發的時候,它吸
收了熱,因此造成溫度計的溫度下降)從這兩個溫度計的溫度
差別,就可以查出相對濕度;如果兩個溫度計的度數相同,表
示其相對濕度很大,空氣中的水氣很重。
(三)天氣預報
中央氣象局的專業氣象人員,利用氣象衛星接收訊號,製作成為
尋圖。同一時間內,蒐集各地觀測站的資料,輸入大型電腦處理後,
製成地面和高空天氣圖,然後再經由專家分析、研判所得到的各類資
料(國際之間亦交換所測量的資料),來決定預報的結果,最後就透
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對民眾發佈未來的天氣概況。目前有
預測八天的長期預報,跟未來 24 小時的短期預報。
注:1.地面天氣觀測坪:包含百葉箱、蒸發皿、虹吸式雨量計、傾斗
式雨量計、強度雨量計、雨量筒……等。
2.氣象圖種類:衛星雲圖、地面天氣圖等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氣候
壹、重要概念
一、氣候的定義:
(一)氣候就是指長時間天氣的平均狀態。
(二)當我們聽到人們以四季如春、冬暖夏涼等詞形容某個地區,其實也就
是在描述這個地區的氣候特徵。
二、觀察氣候的要素
(一)年均溫
1.年均溫是將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的月均溫相加,然後除以 12,所得
到的平均溫度。
2.年均溫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地區每年的氣溫變化的狀況。
(二)年溫差:
1.年溫差是指一年中最暖月份與最冷月份的溫差。
2.年溫差可以讓我們了解一個地區,一年中夏季與冬季溫差有多大。
(三)年雨量:
1.一年中所有的降雨量之加總就是一個地區的年雨量。
2.年雨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地區一年降雨量的多寡。
(四)等雨量線:
1.在地圖上將一段時間內,雨量累積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圓滑的曲線稱
為等雨量線。
2.透過等雨量線,可以使我們了解同一時間各地區的雨量分布狀況。
(五)等溫線:
1.在地圖上將一段時間內氣溫相同的各點連接
成圓滑的曲線稱為等溫線。
2.透過等溫線,可以使我們了解同一時間各地區
的氣溫分布狀況。
(六)氣候圖:
1.統計歷屆的月均溫與月雨量,依不同的月份繪製成氣候圖,如前圖
所示。
2.我們可藉由觀察氣候圖,了解一個地區長時間的溫度與雨量的變化
狀況。
三、台灣四季
(一)春季:
1.春夏之交時,正是臺灣的梅雨季節;
2.梅雨形成是因為海洋暖氣團與大陸冷氣團勢力相當,產生滯留鋒,
因而經常下雨;
3.梅雨期間不下雨的情形稱為空梅現象,往往會造成臺灣用水短缺的
危機。
(二)夏季:
1.太陽直射北半球,使得臺灣各地普遍高溫。
2.暖溼的西南季風帶給臺灣豐沛的雨量,加上風帶來的豪雨,使得夏
季成為臺灣各地主要的雨季。
3.夏季也是颱風侵襲台灣最頻繁的季節,尤其每年是 7、8 月份,颱風
侵襲台灣往往造成不小災情。
4.颱風的成因:熱帶海洋地區由於水溫高、水氣蒸發旺盛、對流作用
強烈,儲備充足水氣與熱量形成熱帶性低氣壓,當低氣壓的中心風
速達到每秒 17.2 公尺時,就形成所謂的颱風。
(三)秋季:
1.午後雷陣雨的發生次數漸少,在缺乏水氣的調節下,豔陽高照的氣
候往往比盛夏時更令人難受,因此常以秋老虎來形容此時的氣候特
色。
(四)冬季:
1.寒流的成因──來自蒙古與西伯利亞的冷氣團南下侵襲;
2.寒流帶來的災害──農作物凍傷、養殖魚類大量暴斃、患有心血管
疾病的老人引發中風的機率大為提高。
四、台灣氣候的特徵
(一)台灣的氣候類型
1.台灣的氣候溼熱多雨,但各地的氣候並不是全然相同。
2.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
3.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
(二)夏季氣溫分布
1.台灣的緯度不高,夏季全島月均溫大多高於 20℃;
2.僅山區因高度較高所以溫度較低。
(三)冬季氣溫分布
1.山地因高度影響所以溫度偏低;
2.而北部地區氣溫明顯低於南部地區,則是受到緯度影響較明顯。

圖一 台灣七月等溫線分布圖 圖二 台灣一月等溫線分布圖

(四)雨量空間分布
1.台灣地區的雨量豐沛,平均雨量超過 2500 公釐。
2.受到降雨類型的影響,降雨空間分布並不平均,山區雨量大於平地
及離島。
3.北部地區因冬季迎東北季風,導致冬季陰雨綿綿,北部雨量多於南
部。
4.東部雨量多於西部。
(五)雨量的時間分布(觀察台灣各地區雨量分布時間圖,圖三所示)
1.台灣各地受到梅雨、颱風及西南季風影響,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
2.從圖三可以發現:北部地區的雨量時間分配較平均,呈現四季有雨
的現象;
3.中、南部地區雨量則明顯集中在夏季,呈現乾溼季分明的現象。

圖三 台灣年雨量分布圖

五、影響台灣氣候的因素
(一)緯度
1.緯度是造成氣溫高低不同最基本的因素;
2.高緯度地區,陽光斜射地面,日照較弱;所以緯度愈高,氣溫愈低;
3.低緯度地區,陽光直射地面,日照較強,所以緯度愈低,氣溫愈高。
4.在台灣,夏季氣溫南北各地相差不多;但是冬季時,氣溫明顯受到
緯度影響。
(二)地形
1.地形對於氣候的影響可從氣溫和雨量兩方面討論。
2.就氣溫而言,地勢愈高,氣溫愈低;反之,地勢愈低,氣溫愈高。
3.就雨量來說,迎風坡多地形雨,背風坡雨量較少,氣候較乾燥。
(三)季風
1.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盛行風向,這種隨季節變化的風稱為季風。
2.在台灣冬季吹東北季風;在夏季則吹西南季風。

圖四 台灣冬季氣壓分布與風向圖 圖五 台灣夏季氣壓分布與風向圖

六、台灣的植物
(一)影響植物分布因素---氣候
1.中央山脈縱貫全島南北,所以高度不同,氣溫、雨量也有所差異;
2.從平地到山頂,涵蓋有熱帶、副熱帶、溫帶、寒帶等氣候類型。
(二)植物分布情形
1.台灣植物景觀隨著高度而呈「垂直分布」

2.西南部平原地區乾、溼季分明,形成熱帶疏林草原景觀;
3.700 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山區與丘陵,以闊葉林為主;
4.700 公尺至 3000 公尺的中高海拔山區,為溫帶針、闊葉混合林;
5.3000 公尺至 3500 公尺的高海拔山區,多寒帶針葉林分布;
6.3500 公尺以上的山區,則多為高山草原。
貳、重點整理
一、天氣與氣候的判別
名 稱 天 氣 氣 候
時 間 短時間 長時間
意 義 大氣變化 天氣平均狀態
例 子 晴時多雲偶陣雨 竹風蘭雨、四季如春
特 點 氣象局每天發布氣象預報 長期觀察天氣所會整得到
的氣候資料
圖 名 天氣圖 氣候圖

二、氣候因子
年均溫 將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的月均溫相加,然後除以 12
所得到的平均溫度
年溫差 一年中最暖月月均溫與最冷月月均溫的氣溫差,通常
為七月減一月
年雨量 一年中所有的降雨量之加總
等溫線 同一時間內氣溫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圓滑的曲線
等雨量線 同一時間內雨量累積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圓滑的曲線
臺灣季風 冬天

三、台灣的氣候特徵
夏天
(一)季風
1.台灣為在於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界處,因【海陸性質】的差異,季
風氣候特別顯著。
2.夏季由南海帶來【西南風】,帶給全台水氣;
3.冬季由東海帶來的東北風,迎風的東北部冬雨連綿,【西南沿海】
因背風坡而顯乾燥少雨。
(二)氣溫
分布特徵 因素 說 明
山地低於平地 地形 台灣島七月或一月的等溫線分
布,皆山地氣溫低於平地
南部高於北部 緯度 冬季氣溫南部較北部高,如屏東較
基隆高溫
1.平地普遍高溫,北回歸線以南地
區,為太陽直射地區的低緯度
緯度 帶,氣候屬熱帶氣候。
暖溼氣候 2.北回歸線以北,為太陽斜射地
區,屬於副熱帶氣候。
地形 台北市因【盆地地形】
,散熱不易,
夏季十分溼熱。
(三)雨量

1.【空間】分布差異
分布特徵 因素 說 明
(1)台灣年雨量最多的是中央山
脈,約 4000 ㎜。
山地多於平地 地形
(2)年雨量最少的是在西南沿海及
澎湖群島。
(1)基隆、宜蘭冬季迎東北季風,再
加上多丘陵,故多地形雨
北部多於南部 地形季風
(2)南部因地形平坦且處背風坡,故
較乾燥。
(1)台灣山脈偏東縱貫,故多地形
東岸多於西岸 地形 雨;
(2)西部多平原無法抬升水氣。
(1)湖群島因地勢平坦,無法抬升水
本島多於離島 地形
氣。

2.【時間】分布的差異

地區 夏 季 冬 季 影 響
(1)受西南部影 受【東北季風】影 北部河川【水量穩
北部 響,全台灣 響,冬雨綿綿,尤其 定】,早期有航運之
皆多雨。 是基隆、宜蘭地區。 利,如淡水河。
(2)颱風及梅雨 因位於東北季風的 (1)河川有【荒溪型】
成為兩次降 背風側,冬季乾燥無 之稱。
南部 雨的高點。 雨。 (2)南部水利設施較
多,儲水冬季備

四、台灣氣候災害
災 害 說 明
1.【海洋暖氣團】與【大陸冷氣團】勢力相當、相持不下,產生滯留
鋒面,而陰雨綿綿。
2.此時長江流域的梅子正好成熟,因而稱【梅雨】

梅雨 3.又因此時降雨時間太長,東西特別容易發霉,所以又稱【霉雨】。
4.台灣在【五月】進入梅雨季節,進來因水土保持不佳,經常因豪雨
而導致土石流災害。
5.「空梅」則是梅雨季不下雨的情形,此時則會有用水短缺的危機。
1.生成於【太平洋熱帶海域】
,因水氣蒸發旺盛、對流強形成【熱帶性
低氣壓】,當中心風速超過每秒 17.2 公尺時,就形成颱風。
颱風 2.颱風路徑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呈【拋物線】方向,由南向北移動。
3.颱風為台灣每年【夏、秋】(六至九月)兩季常見的災害,雖然會帶
來狂風暴雨但也會帶來豐沛的雨量。
1.發生在台灣冬季西南部的平原。
乾旱 2.台灣冬季吹東北季風,西南部平原位於背風側,加上當地平原地形,
水氣不易抬升致雨,故有乾旱發生。
1.冬季大陸冷氣團在【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形成,為一強烈【高氣
壓】,帶來低溫寒冷的天氣。
寒流
2.低溫對西南部平原的【農業】與沿海的【養殖漁業】造成的傷害最
大。
1.暖溼氣流於迎風坡成雲致雨,翻越過山之後,變成乾熱的下坡風,,
常使經過地區草木枯萎,甚至引起森林火災。
焚風
2.【台東地區】處於西南季風背風側,常出現焚風。尤其颱風期間,
易出現近 40℃的高溫現象。
1.大陸北方【冬春之交】
,因內蒙古地區沙漠化嚴重,地表粉沙隨風而
起,形成沙塵暴。
沙塵暴
2.沙塵暴隨【大陸冷高壓】南下,藉著冬季東北季風吹到台灣,嚴重
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
五、臺灣的動植物物種豐富:山地高、氣候呈 垂直 變化
→使臺灣兼具熱帶、副熱帶、溫帶、寒帶的物種

寒帶 3500m 高山草原

溫帶 2500m 針葉林

副熱帶 1500m 混合林

熱帶 700m 闊葉林

0m 海岸
參、延伸教材
一、天氣、氣候諺語
諺 語 意 義
春天後母面 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
九月(秋天)颱風帶來的災害,常超乎人們所想像,帶
九月颱,無人知
來無法估計的損害。
未吃五月粽,破裘不 過了端午節,才真正進入到盛夏。
甘放
六月十九,無風水也 農曆六月前後,風雨交加,主因颱風侵襲。

立春落雨到清明,一
立春到清明這段時間,天氣經常陰晴不定。
日落雨一日晴
正月寒死龜,二月寒
農曆一月到三月,天氣並沒有因為春天到來變的溫暖,
死牛,三月寒死做田
反而越來越冷。

西北雨,落不過田埂 夏天對流雨有區域性的特色
春雷不響不落,下雷
春天打雷才會下雨,夏天打雷才會放晴
不響不晴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
春天霧若濃,必定乾旱;夏天霧很濃,必下大雨。
大水
東北風,雨太公 形容台灣東北部及北部因為冬季東北季風帶來的地形

二、氣候和生活
項 地 理 現 象 原 因

東北季風在通過台灣海峽時,因通
新竹以風乾的米粉、柿餅著稱。
道變小而使風力增強。
宜蘭著名蜜餞、鴨賞、膽肝。 宜蘭多雨,食品易腐壞,故多醃漬

食品。
落山風吹倒蔥叢,吹乾水分,使得
恆春洋蔥為著名的特產。
洋蔥不生病,因而品質佳。
輕、薄的衣物。 台灣緯度低,冬溫暖、夏炎熱。
衣 澎湖婦女將自己密密的包起來。 為抵抗鹽分高、風速強的海風。
中南部婦女外出稱洋傘、穿長袖。 為抵抗艷陽。
因澎湖風大雨少,海風中帶有鹽
澎湖以硓石建屋。 粒,硓 石(珊瑚礁石)堅硬抗
侵蝕。
因台灣為高溫多雨氣候,騎樓可避
住 建築物多亭仔腳(騎樓)

雨又遮陽。
因基隆一帶多雨,用俗稱黑紙的防
基隆、九份多黑屋頂風情。
水油毛氈鋪於屋頂。
蘭嶼半穴居的傳統建築。 可抵擋強勁的海風,且夏季較涼快。
機場關閉、道路封閉。 因颱風侵襲、濃霧、豪雨坍方等因

素。
冬季校外教學到中南部,比較不會 因東北季風以雪山山脈末端為界,
下雨。 北部多陰雨、南部多晴朗天氣
育 宜蘭多溫泉、冷泉等觀光資源。 雨水多,泉水也就多。
東北季風帶來水氣和太平洋氣流匯
合歡山為賞雪勝地。
樂 集,冬季寒流來襲常見雪花紛飛。
結合落山風(東北季風)發展出的
恆春風鈴季。
文化特色。
主題名稱:台灣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水文
壹、重要概念
一、認識水的重要性
二、認識水系、集水區、流域
三、認識「水循環」
四、認識台灣的河川
五、認識台灣的湖泊
貳、重點整理
一、水系、集水區與流域
小水珠降落地表由高到低沿著固定河道向下 甲地:地勢高,水量少。
河流 丙地:地勢低,水量多。
移動,就是河流,一般可分主流與支流
主流與支流。
主流與支流
甲 丙
水系 支流+
支流+主流水系(相連結的河道系統)
主流 分

流域 水系的集水範圍
集水範圍

分水嶺 流域與流域之間的分界,通常為分水嶺
分水嶺

以一定點為基點
定點 ,注入這基點的各河段集水範 主流

圍。
支流 流 域
◎因為河川當中某一點的河水都是來自於它
集水區
的集水區,所以集水區中流失的土壤及汙染性
的物質,也會被流水帶經這個點向下游流去,
降低下游河川的環境品質。

二、水循環 大

(一)定義:水氣在大氣、陸地和 凝


海洋間循環流動不
已的現象,稱為『水
水 蒸

河 滲
循環』
循環 。

(二)主要過程:蒸發
蒸發→
蒸發→凝結→
凝結→降 地 下水
水 →逕流。
逕流
海 洋 陸 地
降水:空中的水氣因為凝結
降水
☺降水
而降落至地面的過程,稱為降水。
蒸發與蒸散:地球表面的水,因為吸收熱量由液態轉變成氣態,而進入大氣
蒸發與蒸散
☺蒸發與蒸散
當中,稱為蒸發;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經由莖、葉的氣孔向大氣中擴
散,就稱為蒸散。
降水的形式:除了常見的雨之外,還包括雪、冰雹等固態降水。降雨量+固
降水的形式
☺降水的形式
態的降水量,即為降水量。形成於地面附近的霜、露因為不是自空中而降,
因此不算是降水。
三、台灣的河川與湖泊
(一)多且密
多且密,長度不長
多且密 長度不長。
長度不長 400m
400m
(二)河床坡度陡
坡度陡,河水沖刷力強
坡度陡 沖刷力強  地形影
沖刷強 沖刷弱
響。
大 降雨分佈不均(1.
(三)冬、夏流量變化大 ☺台灣水資源不足主要原因:
1.地形:地勢起伏大,水資源易流
夏季:
夏季:暴雨+2.冬季
暴雨 冬季:
冬季:南部乾季→【荒
南部乾季 荒 失,地勢陡峭,沖刷力強。
溪型河川】
溪型河川 )。 2.氣候:乾溼季節分佈不均,南部需
建水庫。
(四)東西分流
東西分流(
東西分流(∵山脈成南北向)
山脈成南北向),以中央
中央 3.人文:人口眾多、稠密,水污染。
山脈為分水嶺→∴台灣早期以海運
山脈 海運為
海運
主。
荒溪型河川:由於臺灣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因此,在南部乾溼明顯的地方,
荒溪型河川
☺荒溪型河川
臺灣的河川會顯現出雨季(夏季)河水滾滾,乾季(冬季)卻
是涓涓細流、磊石遍布的現象。這種型態的河川稱為荒溪型河
川。
參、延伸教材
ㄧ、河流補充─上游地形與侵蝕作用
(一)台灣的河川上游常位在海拔 3000 公尺山區,坡陡流急,侵蝕作用特別發達。
河流就像一把雕刻刀,對地表進行各種雕塑,遇到鬆軟的岩石就切入。河
流藉水量多寡的變化、流速快慢的控制,配合河流兩岸岩層的軟硬度,雕
塑不同的地形。
(二)河流侵蝕方向分成向源侵蝕(向源頭侵蝕,只發生在山谷最上端—河谷加長
向下侵蝕(向河床侵蝕—加深)
向側侵蝕(向兩岸侵蝕—變寬)
(三)上游常見的地形──瀑布、峽谷、河階地,中游也會出現侵蝕地形。
(四)河階的形成
1.河流夾帶泥砂堆積在河底和兩岸
2.因地質和水文變動影響,河水下切形成新河道,原來的舊河道裸露出來,
稱為河階
3.若河流繼續下切,河道繼續下移,就會形成好幾階的河階地
4.河階的利用—土壤肥沃又平坦的河階地常被開發成農田和聚落
二、河流補充─中游地形與搬運作用
(一)河流從源頭開始向下流動,ㄧ路經過高山深谷、丘陵平原,最後進入大海。
ㄧ路上除了進行各種 破壞性創作,也擔負起輸送帶的功能,將砂石從高處
移往低處,為地表重新塑造出豐富多變的地形,中游便是這位搬家大師施
展魔法的最佳舞台。
(二)常見中游地形—河階、曲流、牛軛湖、環流丘。
(三)河流的搬運能力
河水如何將水中的砂石搬運呢?除了搬運物的大小外,河流流速的快
慢、水流強弱與流量大小也都有關係。湍急的河流比緩流搬運力強,可搬
運的石頭較大,搬運量也多,這就是為何洪水過後河水常常會一片渾濁的
道理。因為流量變大,水流變急,可以攜帶與搬運的物質變多了。隨著流
經 緩流區,因搬運力降低,自然就會堆在河床上。
(四)河流搬運物質可分為推移質、懸移質、溶解質。河流就像我們在搬東西ㄧ
樣,輕的就拎在手上,太重的就放在地上用拉的或用推的。河流碰到又重
又大超過負荷能力的石頭,只能推著它由上往下移動;若遇到顆粒較小的,
就讓他在水中懸浮前進;還有一種已經看不見的物質已經溶解在水中,和
河水結為ㄧ體,只要河水到哪它就跟到哪裡。
三、河流補充─下游地形與堆積作用
(一)堆積作用就是河川下游最大的特徵。假如說,上游是砂石製造工廠,下游
就是砂石的家,河口就是這條砂石輸送帶的終點。至於砂石最後的落腳處
和堆積量是如何決定的?主要要靠砂石量和河水堆積力進行的角力大賽來
決定。若搬運量大於砂石量就不會堆積,反之,如果砂石量大於搬運量砂
石就會堆積下來。
等到雨季來臨,河水的搬運力變強,沉澱休息的小沙石又會繼續往下
游移動,就這樣,沖積扇、氾濫平原、三角洲、濱外沙洲等地形就是雙方
比賽的證據。
(二)Q:砂石哪裡來?
河水中的砂石哪來?原來它們都是來自河流兩岸的大塊岩石,這些岩塊
因為長期受到風化侵蝕作用,加上河流切割,漸漸崩解成較小的岩石。岩
塊在河流搬運的過程中,隨滾動碰撞和河水沖刷,大石塊被磨成圓滾的礫
石,小石變砂石甚至泥沙。
(三)河口的大扇子—沖積扇
河流從山區流至山麓或平地之後,由於坡度急遽變緩、流速銳減、和
流路分散等原因,搬運力量也隨之急減,於是在谷口進行堆積,形成以谷
口為頂點,向低處成傘狀分布的堆積性地形面,稱為沖積扇。堆積度的粒
度在扇頂處較大,在扇端處較小;又因這些堆積物的透水性佳,因此河水大
多滲入地下。在沖積扇扇端附近,地下水一般很豐富,有時形成自流井。
(四)洪水帶來的肥沃土地-- 氾濫平原
洪水時,河水氾濫所及的谷床,稱為氾濫平原。台灣因為常有颱風來
襲,因此河流下游的氾濫平原特別發達,因為土壤通常很肥沃,是良好的
耕地。例如台北的社子島是淡水河與基隆河形成的氾濫平原。
(五)投入大海懷抱──三角洲平原
河流從陸地流入海洋時,由於流速遽減,並將所夾帶的泥沙堆積在河
口附近,因此生成了河口平原。花東地區最大的河口平原為花蓮溪河口平
原。如果堆積作用過於旺盛,原本堆積在海水下面的部份也逐漸升到水面,
形成突出海岸的圓弧三角形平原,被稱為三角洲。
花東地區較大的三角洲有和平溪、立霧溪及太麻里溪等溪流的河口和
臺東市及花蓮市附近,由於大都緊鄰山地,所以又大都具備了沖積扇的特
性。沖積扇乃是以谷口為頂點向低處擴展,外型有如張開的摺扇,底緣稱
為扇端。由扇頂到扇端的坡度緩慢下降,形成形成一個緩坡面。花東地區
的河口平原大都具有此一特性,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河口沖積扇三角洲平
原。
四、埤塘
埤塘景觀是桃園地區特有的景觀特色。埤塘的形成乃源於當地特殊的地
理特性與農民種植稻米的需要。基於下述的因素,先民便就地取材,利用台
地斜坡築堤蓄水或向地下挖掘凹地蓄水。最後形成早期上萬的埤塘,其分布
面積超過八千公頃,造就「千塘之縣」的稱呼。
1.台地地形地勢高,造成大漢溪離開山區便轉向北流,缺乏源遠流長的水

2.台地上河流多為短小斷頭河。
3.礫石層無法有效的蓄水。
4.種植稻米需要更穩定的供水。
(一)埤塘的演進:看天池→儲水池→荒廢、魚池、新功能
最早的埤塘為看天池,以儲存雨水為主。埤塘與埤塘沒有聯絡的水
道,無法調節盈虧,多雨時, 水滿外溢;乾旱時,池底乾涸。為求穩定
灌溉供水,桃園大圳、石門水庫乃相應而生。
而在水庫與水圳陸續完成後,與桃園台地上的埤塘形成完整的灌溉體
系,將水庫、水圳引來的溪水流入埤塘中,一改過去的「看天池」演變為
「儲水池」
。今日的埤塘,因經濟的發展,有的荒廢不用;有的改變用途,
變成風水池、魚池等等。
(二)埤塘的空間分布
通常地勢坡度越陡的地區池面越小,坡度越緩則池面越大。因此,桃
園台地上的埤塘越接近山區,埤塘越小也越少;越接近沿海地區,因坡度
較緩,其分布越密且池面越大。
(三)埤塘的深度
桃園台地之所以能挖掘埤塘蓄水,主因在於其土壤特性,台地的紅壤
或紅棕壤具有相當的蓄水性。因此早期埤塘的建造,有依斜坡築堤蓄水,
或按灌溉渠道挖掘窪地。深度多半是 3 公尺左右,因為再下挖掘便會挖卵
石遍布的礫石層,而礫石層並不具有蓄水性。
(四)今日的埤塘
今日的埤塘在石門水庫興建提供穩定灌溉水源,與工商業日益發達的
情況下,原本蓄水灌溉的功能逐漸降低。因此許多埤塘被填平以做更符合
經濟效應的利用。而留下的埤塘,除了原本蓄水灌溉的功能外,也發展出
一些新的利用方式。
五、生態濕地
埤塘擁有其生態系,會吸引鳥類聚集,近年來許多賞鳥人士均會至桃園
地區的埤塘賞鳥。除此之外,台灣是全球近 20 種萍蓬草分布的最南界。以前
桃園、新竹一帶埤塘分布有台灣萍蓬草,俗稱水蓮花。其為浮葉性植物,葉
子心型有花柄,開花時黃色小花挺出水面。
今日野外棲地僅存於龍潭少數埤塘。復育蓮蓬草,除生態價值外亦伴隨
觀光價值。
六、水上活動
埤塘因為蓄水,因此近年來也發展出許多水上活動。如划輕艇,或是在
埤塘中進行遙控船的活動。提供人們放鬆身心的休閒活動。
七、養殖魚業
魚介放養為桃園埤塘傳統的經營方式。時至今日,在不影響水質、灌溉
的情況下,桃園的農田水利會仍就會出租埤塘給養殖戶養魚或當作釣魚場。
參考資料
一、大地地理雜誌 152 期(民 89)
二、荒野保護協會
ttp://www.sow.org.tw/project/2006/0929_1231_shuanglongwetlandsetup/ind
ex.htm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 7 89 : ; < = 6 > ? @ %
AB C ( )*  D + )*  EF %
G
+ )*  < #4 5 H I J K %

+ )*  ! . EF LM N 1 2 %
OP'Q1 2 $
, - *    N %
RP'Q1 2 D S T LU V W D X Y %
Z
[ < #\] ^  %
P
[ < # _ \`a%
P
[ < # bc d e %
P&
[ < # f g h i j k %

l m n o
( )*  
pq r 1 2 
s/ 0 1 2 t
u v w / 0 x Ry z {
| } G~ €G  
‚q4 5 6 7 
ƒ p„s… † t6 7 ‡ ˆ )*‰ Š *u‹ ‡ ; Œ {
ƒ ‚„s Ž  ‘ ’ t“ 4 
ƒ ”„• – s— ˜ t
ƒ ™„sš ›z š œ  tž›< Lm EŸ   
ƒ ¡„¢ £ ¤ — s‰ ¥ t‹ ‡ ¦ § ¨ ; 8– • © C ª ‰ *‡ ˆ « k 
”qbc d e 
s¬ ­ t®
s3 ¯ t°
ž±²  Ž  4 5 ³´µ ¶ · 3 ¯ °
ž¸ ¹ K º » ¬ ­ 

Ò Ó Ô Õ  Ò Ó Ô Õ 
( )*+ )*  U    1 2 Þ ß 
Ö × 3 Ø ‡ ˆ )* 6 7 8W U  )*   à á â ã ä å æ L 1 2 ç
p
( )*  … Ù 6 7 ‡ ˆ É Ú ) è W é ê %
* ëì / 0 1 2 í Á 1 2 î 
‚
+ )*  à ‡ 6 7 ‡ Û C Ü Ý
)*%

&+ )*  
pq¼  r 1 2 s» ½ ¾ 1 2 t
u¿ À ! À Á À v À {
ƒ p„4 5 6 7 
ƒ  „sà ‡ t6 7 ‡ ˆ )*
ƒ Ä „Å — sÆ Ç t
sÈ *t
uÉ Ê Ë È Ì Í {
ž» ½ ¾ 1 2 Î sÉ Ê Ë È t1 2 
ƒ Ï „ Ž ‘ 
s[ Ð Æ Ñ t“ 4 
ƒ ‚„bc d e ®ï ð ­ uñ ¯ ò ó ô õ {
‚q! . L6 N 1 2 
ƒ p„sö ÷ ø t1 2 sö ù ú t1 2 u| } A û  {
ƒ ‚„sü ýt1 2 
sí Á t1 2 u| } þ '  {
žƒ  „Æ ˆ Œ s®t
s t
ƒ Ä „ Ç 
s)È *t
ƒ Ï „bc d e 
s» ï ¬ ­ t


+ )*  4 5  ü ý1 2 
pq• – s  Æ  t ç è % & ' ¿ ( 8)  3
ž¼  ˆ Œ ! .  * : — + , - . / + 0 81 2
! Ø  º ¨ + 3 8K º 
‚qsà ‡ t)* í Á 1 2 
”qsÈ **t" æ  " 4 *Œ 5 á 6 7 88
™q• © # $ f g  9 ): );  8< © = = 
— > ? @ A > 8B )  4
5 • C C ¨ 7 D 






', - *  
pq r 1 2 
sP'Q1 2 tuR x   ñ ¯ {
ƒ p„ Ç 
s, - *t
ƒ ‚„4 5 6 7 sÆ Ñ t
s‘ t
ƒ ”„ W *Œ s
ts ts  t
s!   *t
ƒ ™„    s!  »  t
ž       ©   « k  ›#
‚qS T 
sE F 1 2 t
ƒ p„Lm  Á 
ƒ ‚„- G H I J \
sK L 1 2 t
ƒ p„Lm v À 
ƒ ‚„- G M N\







A[ < #\] ^  
pq- & Á O P \

 





ƒ p„ Q 
ƒ  „^  Ö × sR S tsT U tsV 2 W at
ƒ Ä „Ø X 
s4 Y tsZ Y t
uD V 3 [ \ W a{
ƒ ‚„  sª ] \t
s^ _ \t
ƒ ”„` a - 
sª ý\ts^ _ \t
ƒ ™„# b ” - ^ _ \ª ý\c é ¨ s[ < #t
d
[ < #$ # ™” 8`e Z\
fuf\{gugh \{NuM N\{
Eui Æ \{juj
\{kukl \{
mun J \{uo p \{quí Á \{
d# r s 8 tu v \žw P\
d# r p 8x y \žw P\
d# r ”  p t8mo z žw P&\


G[ < # { ä 
pqM N\sK L 1 2 t | 3 
< #{ ä Å Æ Ç È ý
ž, - *  $
v À 1 2 ç è 
L^ [ ó ô 8É Ê
³M N\ } $ ~ v  € 
ð ­ 8Ë ¨ 4 5 !
‚qgh \sW ã . t
Ì%V 3 é À ¨ sbt
%
ƒ p„›< L
sy  t
= bû Í Î Ï $ 8°Ð
ƒ ‚„{ ä 
s‚ ƒ „ t s… † O t
É Ê ð ­ Ñ Ò %
”qf\W ‡ sýt
™qí Á \ˆ 4 & s)ø t‰sŠ ú t

[ < # bc 1 2 
pq_ \`a
ƒ p„s‹Œ tbc Qs Ž t `8ú  9 s‹t›8_ Ñ ‘ s N t
’ “ ž^ _ \M N\í Á \
ƒ ‚„s” Œ tbc Qs• – t `8_ Ñ ‘ s— ú t’ “ žkl \
i Æ \f\
ƒ ”„s˜ N ™ Œ tbc s/ ™ ’ “ t`
‚qbc d e 

`a š  ›ë
sœ \bc t ž 7 š8 pqœ \žÆ L¢ £ ‘ U ¤ - & j
\
 / ` Ÿ    ¡ % œ \¥ ©  o p \
‚q^ #ž¦ œ \§ ¨ © ? ª « U 
s‘ ¬ d e t ¸ ­ ® š8 ‘ ¬ º ¯ ž° ¤ ^  ‘ ±  gh \
» 3 Œ ` Ÿ   E ¡  ² ³ Û ´ µ ´ £ ‘

s¶ \bc t s¶ \bc t ¶ \â À ­ ! · C ¸ £ # $ 5 kl \
µ ¹ º 8» ¼ ½ ³ ‘ ¶ \\/ c i Æ \
¾ ¿ 8\/ c ¾ À Á © À ­  / f\
Â Ã Ä Q%

”qf g h i D j k 
ƒ p„f g 
ƒ  „sÜ Ó tÔ Õ Ö f Ü Ó Ï $ 8 { Ó × ¨ Ø Ù %
ƒ Ä „Ú Û Ü Ý Þ ß uº à {
i Æ \ sá â t
í Á \ sã Þ Ù ä Þ t
n J \ så > t
o p \ sæ ç è é ~ t
ƒ Ï „4 ê 5 µ Þ ß 
M N\ s6 Þ t
gh \ së ì í t
kl \ sî Ó Þ t
f\ s¬ ï Þ t
ƒ ‚„h i 
ƒ  „ ž  • ð / 

ƒ ”„j k 
ƒ  „ñ ò i Æ \sRÀ é ó t
ƒ Ä „ô õ j
o p \sè ö ÷ Ë { Ó 3 ø t
ƒ Ï „ù e n J \
ƒ ú „‡ È M N\

ûü ý $ þ 
( )* 
 1 2 D »  X Y 
( )*  8) 
< â ñ  8
ó   â  L%/ 0 
 K 1 2 D " Á  1 2 Ø  8  3  â 9 »  v Á ´ %~ R

8ó  Á 8
D »  8~  
8
K º £ } 
Ö  O  %
&+ )*  ! ü ý1 2 
pqç è  i $   ñ   +   ç 
‚qå æ  Ø ˆ Œ 
”q+ 3 ç  
™q© # $ f g 8 A E— : 
¡q© á  ø h i 
'+ )*  . í Á 1 2 
pqç è  i $ ~ v  € î L
‚q © ª   ‡ ˆ È **)* j « k 
”q¬ ­   » 8  n  j 8/   ¦ v ¿ 6 ¤ y ý
™q) : 6 ¦ D   Ö F 8! " # ƒ Q ¦ ¤ y ý
¡qbc ©  ¡ Ÿ    2 ? $ 7 À X 
A% Ú & '  ( 
pq  ù ) upr r ‚{%' ¿   * + %
‚q$ , À - h . / ( 0 1 1 2 3 4 4 Ï 5 6 1 7 6 1 8 q7 ú 9 q1 : 4 
”q! ; < = > 1 2 ? @ ( 0 1 1 2 3 4 4 1 A Ä 7 qB A 6 A Ï Â q7 ú 9 q1 : 4 


C% Ú W D 
EF G H I Á bc J K L 
  

    

   

           
!"#  $   !% & ' ( ) !*
+, -./ 01234 5 6 789 : ;< = > 012? @ A B
C>D E F GH I *
JK L M>NO P Q R S -.TU V W  X Y T>Z [ \T]^ _ *
87`9 : ;< = >0
 X Y Ta b TU >c d e c f "( g
Z h 12 !i& a b *
j7`9 : k = >l m n o p qi;>r s t Tu v w >Z x y !*
`z { | } M >~  €  ( g h !‚ ƒ „…† ƒ ‡ˆ ‰ Š ‹ >0…Œ 
Ž  *
‘7`9 : ’“
” •– T— ˜ ™ 3I 5 š>›œž Ÿ   ;h !
¡ ¢ *
£›œ.t ¤¥¢ ¦ § ¨ © ª «¬ ­ ® ¯ ° ± ² ƒ ³¤¥¢ ´ µ >¶·
!¸ ¹ º » ¼7‘9 : ½
*
¾›¿» >›œ À Á  CÃ!Ä N
Å Æ Ç È É Ê *
7›œË Ì !z Í Í | M›œ.Î Ï Ä Ð Ñ Ò >Ó Ô ÕÖ !× Ø Ù M*

ÚÛ Ü I 
-.0134 a b 
„‡
!  Ý Þ>ß à 
z á ® ⠗  !Nã*
| á Ã;ä «       !"#  $   !% &
' ( ) !*
„+‡-.0134 5 6 å æ 
z áçè 0 ¾9 : k éê K k Më>ì í -.012a b 
| á7+9 : »>/ í -.012îï >ð ñ h !•– Æ Ç ò ó ï
¥*
Ø áh O 789 : ;< = > 012? @ A B C>D E F GH I *
„J‡T]^ _ 
z áÝ ô .¢ h T— a b >õ öZ ÷12ï ¢ ø ù ú û*
| áü ý þú û.>  3í  >ï ¢  þ Ô >
Ì T
>õ ö•– 
Æ Ç * Ã>12ð  í  NT]^ _   
  >  i&   12>
      D   *
„8‡TU 134  ! 
z á7`9 : ;< = >0
 X Y Ta b TU >c d e c f "
( g Z h 12 !i& a b *
| áí " -.# . $ ¢ h !i& a b >% & ¤¥¢   Ý
'>Z ( ) * + , TU V W *
Ø á7`9 : k = >l m n o p qi;>r s t Tu v w >K ^ -
./ ¸ 0 12P Q qi¹ x >à  $ >12 1 2 ì Ý 3 þ#
.
Æ Ç TU  ! a b >¤  
Æ Ç Ê TU 4
5>ì ý 121 2 È 6 h !i& *
7 á7‘9 : +7M >TU Ö 8 ~  €  Ö 9( g >ý qi¾: ; Ë
h !>!Ä N~ < i=*Ý > >0~ < ? 9 ;>ý Ï @ A
B C Ö D 9( g *
+qi0!a b å æ 
„‡q.0!1a b 
z áL [ \T]>¶h 12E !a b qi# .E R S F >qi
^ - G Z ./ $ !*
| áqi# . TU G H h !a b >«IJ K
J 
L"#  
 !*
„+‡qiM N v w 
z áz Í 9 : k >qi^ - t u v w >K NP Q qi¹ x  X Y T>.
/ ¸ 0 12*
| áä ¤  012 q
Æ Ç # TU >  È 6 h !*
„z ‡z { | } M >~  €  ( g h !‚ ƒ „…† ƒ ‡ˆ ‰ Š ‹ >0
…Œ Ž  > 3Ä NO # TU PPP~  € i=*
„| ‡~  € Q ;>Ï @ A Ä N² Ö 8 *
„J‡q›R S 
qi0Æ Ç — ›œT þU V 3W >X 5 Y R S >; qiZ

^ _ >›œ.[ · Ã\ ÕX !# ] 3 ^ *
„8‡qiZ
^ _ 
z áT]^ _ qi_ ` a - >NO í b c d ³e f g >z Í Ø Ø Mh >]
i q.h Tu Æ Ç >u
. j ô ›œ
# k ö
l m Æ Ç *
| áz Í 7 z M>qi÷›œ# n ø Ì > ;o p Z
^ _ q r s Mt > >
u h z Ù v Ø M>0w
x y z N { |²  } *
„j‡qi0Ï < F !»ó Æ Ç å æ 
Ï < »ó qiI~ Ì  LNI€  ‚ƒ „…L
*I~ ¹  L
†  NI‡ «ˆ ‰ L
>Š » ‹ Œ qiÝ  >Æ Ç   Ž Š   *


J›M N 0!U V 
„‡z { 9 : ‘
V ’ !t  
z áz v 9 : k “ “ z { 9 : >’.˜ ™ ¡ ¢ Æ Ç h ” “ *
| á!W 0• – — X † ˜ ™ š Û >Ä N’“ › E V ’ œ  *
„+‡›œ0!5 6 
z ᛜçè ží !’“ .*¤  Ÿ  0 ” t ˜ ¡ >

u  Æ Ç *
| ᛜÕ12×+Y ¢„z ‡z Í } 7 MÎ ÷£ í ¤ ¥ Ë ¦„| ‡z Í | | M
›§ ¨ ‘ í © ª ;>z Í | 7 M›œÈ Õ!é!Š »
«K ¬ ­ ë
*
Ø á›œÕX !z Í | 7 M›œ0 „…!X G– ‡û@ ® œ¯ ° „…G
– ± ² ‡¦;$ ³ 0´ µ û# ] ¶ · „¸¹ ¬ ¢ ¯ ° P…
´ µ º » ¼ ‡*
7 ᛿»ó -.Ï @ A ½ˆ ¾ ;>¿ À ›Æ Ç >9Á !(
g  ›œ.à – *
v ᛜ\ Õ% !z Í 7 | M›œ.÷ž Ÿ .Ä Œ !*
Í á›œË Ì !z Í Í | M›œ.Î Ï Ä Ð Ñ Ò >Ó Ô ÕÖ !× Ø Ù
M*
„J‡ž Ÿ 0!5 6 
z ᝞ Ÿ Ն !z Í | Í M•Å , éÆ Ç È­ É Ê ëÌ / ! T
ËÌ Í „¨ Î ‡Ï Ð „Ñ Ò ‡Ó Ô Õ „Ö œ‡"
3*éJ× ØÙ Ú Û Ü ° Ù Ý ° ë
| ᝞ Ÿ .¦ ª Æ Ç r s qÆ Ç >¦ § ކ ª *
Ø áž Ÿ M ß ¤ 
„z ‡qi[ à Z
^ _ ¶q¦ ª Æ Ç ½á 
„| ‡Æ Ç ÈX ( b ⠝ž Ÿ ã ä å 0 !æ ‡ *
7 ᛜ\ Õ% !z Í 7 | M›œ.÷ž Ÿ .Ä Œ !>
Ë ù Æ Ç
È*éÑ Ò ç è ° ›œé  ž Ÿ .; ûë
8›¿» ³e 
„‡›œ.p F ¤¥¢ ¨ ê 
z áNv 9M N ë ì >Ý Ÿ Ãí N î 拉¢ *
| áà ^ c d ð  c d 
„z ‡ñMò ó ¤¥¢ ‘ ³ô Ì l õ ó e >¦ q ^ ö >ð ÷ ø ù >
l õ  Ã0³ú à ¶Cû ø *
„| ‡l õ ¨ ü ›œ.b ý >¨ ü ý ›œ.þ ö % c d ‘ (
 ¤¥¢ *
Ø á3 «ª ª $ c d ¤¥¢ 
  ;.¦ ª  $ !? @ ª e   >0‘ 3ûª  ?   *
„+‡›œ.t ¤¥¢ ¦ § ¨ © ª 
z ᛜ.  ¨ © ª >. ¦ ª  ¦ ª >¦ ª  G
p F ¤¥¢ à
^ *
| ᦠª Û Ã– N† *
„J‡›œ.«¬ ­ ® ¯ ° ± ² ƒ ³¤¥¢ ´ µ 
z ᛜ.0p F 4 ûª  u >G ? @   >¦ ª  «¬ ­ ¯  ° ± 
Ê  ´ µ > @ ® ¯ >ª ÷ ¤¥¢ O  ¨ © ª   ª  >
 ® ¯ Î  NI² ƒ ® L
> Á { $ ® > NI² ƒ ® L
*
| áI² ƒ ® L
!¤¥¢ çè ® ¯   *
j›¿» (  
„‡›œ.  H d -.
z ᛜ.ÕÖ t ;>NO  J  ]   >•
 ˆ ‰ -.$
*
| ᛜ.NO ! " (  3 ^ > -.H d «H   
„z ‡j # -.  $ % >Ý # & 3 í ø *
„| ‡ ]-.
' í (  ý ó e *
„Ø ‡ ) ‘  * + , - *
„7 ‡E  . ¤¥¢ / 0 N1 -.2  ¨ © ª *
Ø á03 4 5 { >6 þX 5 O 7 8 – 9*
„+‡›œ.0(  a b 
z ᛜ.0(  a b Ž Š a : *
| á㠏  & 3>F D      „…€  "Ý ; < > ñ
=  Ãu > *
Ø áÃ? N
Å Æ Ç È É Ê 
„z ‡Æ Ç @ 
 qiE X — "34 5 6 Æ Ç *
„| ‡~ Ì #  „…€  ‚ƒ *
„Ø ‡È É #  A B  C ( D E F G "*

HI J ª G 
-.0134 a b 
„‡A B C 9 K é z | Ù z Më»>012? L A B C> N12M
ê ? F I t N >G
!O ú çè ? F I 3¨ *P Q
…ÞR S T é.Ì  ë
„+‡T]^ _  • K h >í U þR S TU NV K  Y T>NO
o p F G>W X ² ^ ø h Y >¤ä — j ô K Z Æ Ç >]i
.¢ Ì Ta b >G [ \ u
# ] $
Æ Ç >^ [ \T]
^ _ *
„J‡R S _
` z Ø öz Í 9 : ó ð a : þK a < & E
 Y T
TU *ý þb TU c Ì $ qiéŠ »qi NR
ë
> Ã
Î p  NR S *
„8‡l m n o qia - » ÷‡ 
„j‡~  € ú ûd : Te .>f ï qió ð >g þI h  i j >– q
k f  l m >n o p q >^ Ä Nf r Ö 8 >Z s ó f r 
.+7t .>Ão u ¨ ê ×v w – * – x y z >{ qiŠ
T | >^  g } ~ > ;0!‚ ƒ   >0‚ ƒ ö€ ¬
Ž  >~ < ;  ? 9 >ý Ï @ A B t Ö D *
„`‡Ï @ A Ï Ä Ð t ‚ *ú ûƒ : X G.>f ï qió ð „ ½~  € (
> ~  € ×v w – … Ò >† ~ h !5 6 *K k M
Ã# .‡ TU ¼ ) a : þ
X ( E qi"3>ˆ ‰ L Mú
ûÓ © ˆ GTU >Ï @ A Š ˆ ‹ Œ K ^ - >z Í | Ù M> ½
ú ûA ¾ ˆ G>Ò TU  D >NŽ æ Q Y TÃP T ›.
¸  > ö © Ó / *0K ‘ ~ ;>’ “ ”K *
+q.0!a b å æ 
„‡q.0!a b å æ 
z á789 : 
789 : ;< é k L ë
>R S ! 34 i ý J • 
Y TŽ– X 6 >— _ ú ûn    H { h R S V W *
• K ˜ T]^ _ Ã;>h 12 i& a b qi.™ û 
*
| á7`9 : 
7`9 : k >K ./ ¸ 0 12Ã;>qi# .R S ì š
š È h i& a b >9†  a b 34
Ì Í é…¨ Î ë
 é…
X ë › œ é…J  ë"3*Š »qi^ - G Z ./ h 
a b > Y qi07`9 : k >ì í x y ž Ÿ *
„+‡qi  ¡ !
z áK ^ - .‡ ö1t  
7`9 : k >l m n o p qi;r s t u v w >K ^ -
¢  X T£ P ¤ >.‡ ¸ 0 12>P Q qi¹ x *
| áqix W !å æ 
„z ‡z v ¥ | MqiTU x W Ì Í Ï Ð *„¨ Î Ñ Ò ‡*
„| ‡z v ¥ Ø Mqil m n o .” m ¤¦ § ‘¨ h !© ª « Z ¬ Ä *
Ø áqi^ - ž Ÿ 
è 0’“ ‘
!Ö & í ž Ÿ t » >qiì / ( 6 š !
J Á ­ ® *7`9 : k qil m n o ^ ø r s u v w >z v ¥ Ø
M.¶¯ » – Å , »>° ( !>± Ž²J 
ˆ “ ® ³
>´ µ
h ! ã²J 
¶ ³¹ Z *z Í } ¥ MB h · ¸ ” ¹ G ./ $
!º ˜ >´ µ » \ Õ!Æ Ç *z Í z v M•l m ¼ / k î ½ !>
ü 0  Tü { h ¾ ¿ À >j í Á k  h !>Î !¤¥¢
à ‘ * ;>qi !ž Ÿ >6 þÄ O z Í Ø ¥ M· ¸ a - à Z

^ _  Å Æ Ç  *
7 áÈ É PPPTU È – !
~  € 0qiw – Ê · ¸ a - – y z ;> g } ö!>
 ƒ ö€ ¬ Ž„Ë …Œ c † ƒ ·  ² ƒ Š   ¶ 
Ž‡NÌ ¿3>5 6 Ä NK  X Y TE TU ó Í *


J›M N 0!U V 

„‡’.˜ ™ ¡ ¢ Æ Ç h ” “ 
•z v 9 : k  Î Ÿ . Ï T— ˜ ™ ;>3I 5 š» $ Ð > 
Î Ÿ ž Ÿ ›œÑ

" C 0‘ 3¸ à Æ Ç ¡ ¢ *z {
9 : ’“ .0” “ Æ Ç ¿Û í  Î Ÿ P
Ò 2 ž Ÿ PÆ Ç È
Å , & ­ É Ê ›œPÀ É Ó Ô & Õ q o ” é… D q ë*9  Î Ÿ
.  !Iú Û Ö ×L
éØ Ù Ú Û Ù Ü Ý ë
>Ä N! u  # Þ ›œ
ž Ÿ r
¨ þ¡ ¢ Æ Ç 3 ^ >ß ô à y 3W  !NU á
@ *
„+‡›œž12
›œ.h q   ;>u â 
u  Æ Ç >þ
0 z Í } 7 M¸ Õ
12>ü Î K ÷Ö £ í ¤ ¥ Ë >…12Þã ä ;å æ í ç % !ç
± õ è é 
I£ í ¤ ê Ë ç è  ë ì í "L
>î NŠ » º ï ¿*z Í | |
M›œ.ð Á  Õ12>‡ ñ à ‘ í © ª >z Í | 7 M§ ¨ q Ä ò ó
;>›œ; Œ 12È Õ! é…!X G– ëPPŠ »! «K
¬ ­ *
„J‡® œ¯ ° 
z Í | 7 M›œÕÖ ! >0…Þ!X G– ô ¸° õ >L  ö ÷
É ” ° >z Í | { M2 #  N® œ¯ ° >Ä N›œ0!p F Ÿ *
® œ¯ °  c d ¸ Ì !_ k ø >% í ‡ –  ù ^ F H I t Ð » >…
Þ ú û { }  ü u ° X ý þ > Y ï ›œ.û¸$ û *® œ
¯ ° 0Ï < »ó  N¶ ° >”Ö »ó  ç è ° >qF »ó 2  G– ° >
… G– ± ² *
„8‡´ µ º 
z Í v Ø M›œ.0´ µ û¹ ¬ ¢ ¯ ° >® œ¯ °  O !_ ú Té
2ëŽ µ >á i 5 6 Ì # ] ¶  >í % !  ’ê  d >” ÷
ê ° ² 2 ûÄ
ê º  *
„j‡ž Ÿ Ն !
ž Ÿ þ z Í | Í MÕÖ ! † Ø>þ # N  Ý 
Ý Ù é…J×
Øë
³ 0Ì Í ³ & 酨 Î – & ë  >ûÙ Ú Û Ü ° ð ¸
¿Ï Ð é…Ñ Ò ë
>¸Ù Ý ° >î …Ñ Ò ç è ° Œ  *ž Ÿ .r
s 0!† ( ¦ § ކ ª > » í 8 × ¤¥¢ -.E qi.
 Š ކ ª *
„`‡ç è ° 
z Í Ø Ù Mž Ÿ .ä å 0!/ N »>G   Ñ Ò Ù Ý ° >j Á
8s .0 æ ¨ Î *z Í 7 | M›œ. › ¨ Î >÷ž Ÿ .á Ì !>š
0Iç è ° L
›œ.;$ û@ *Š »-. ›œ.Nç è  >
    NIç è ° L*
8›¿» ³e 
„‡³
!i& ¤¥¢    W  N³*
„+‡›œp F ¨ ê á
›.÷!  ) Ä † ( Ñ Ò  ( X ( 8 3¨ ó e 4 >ñ
 ó e 4 ‘   7   > ? l õ >ñM w à 3¨ ó e Y >0
e — l õ   b ý ›œ>ð  Æ ‘  4 ú å æ *
¼H $   
! " >!º  – # > † Ì ¬  C½
„J‡›œ.0! ¦ ª  
z á$ F  %& ' 
$ !;>  0® œ¯ ° $ ? >t ;¸ ¹ ² ƒ ³> ( & ´ >
l ó 0 æ !¼z ¥ | { Pz ¥ Ø { >z ¥ Ø z MZ Œ  r M½) * ¤¥¢ 
´ µ E ¿ + >u ò ƒ ³¼…!X , ² ¶ Š ½N ª Ÿ *
$ F  E ¼ ¦ ª  - . ü ? ä u >/ N þ¨ © ª    i
& > 0 1 i3.N& ' >%  ãô .2 n ¤¥¢ ö›œÁ  >
 »  ½3 4 5 Ü 0 1 *
| á6 ¬ 7 
† w 8 ý û@   >9 ¤¥¢  : ; Ç ì  ½¨ © ª >|
2 <   *
„8‡?   
›œ.=   0² ƒ ³? @   >Œ  > ? ì @"G  C û >
  Ë z } Pz Ø A>¶«ª G í B C ® † D ® Ö 7D E E F *
›œ.E  ¤¥¢ 0 / ñqh   ( >G ä H I >ü G e # J K „
L M N >8 ý   ª O >E ¦ ª b P >¶Ä NQ R ¨ © ª S >ï
•›œ.p F *z Í v { M0ì @? @ ¤¥¢ ª '   > ( ›œ´ *
„j‡² ƒ ® 
›œ.0² ƒ ³ú ? @ ª  ª ÷ ›´   >ð ì ­ ¯  °
± ² ƒ ³– ´ ® ¯ >T Î  NI² ƒ ® ¯ L
>«ÃU V Ù ( ª 
W>u h 7¾9 : L >ì @ÃX >{ Ñ Ò ³t ð – -.X
Y & 3Z Ë > ¶«² ƒ ® >9& 3Z Ë  NI Ô Z L
>q[  —
u Y ¨ ÷ z } z 9² ƒ ® 3Z \ ] Ä I² ƒ ® L
j›¿» (  
„‡3 «-.  & 35 6  ] 
›œ.¡ ¢ >^ N .¢  „E $ € *… þ
Ä NŠ
» u ~ Ì ç #  *ü
›œp F { .¢ 䥢 N† >¤
¥¢ Ý _   >9»³ `  ”  b â Ý G>â 6 ï Tu -.„ g >
›œ.^ a b % & 6 ¢ $ !*›œ.¨ ü •À Á b ¸ Ò c >d ¨
ü ä h ú ûn  Y T>Ãk ø É e -.$ !*›.3 «-.0!
 & 3>9f û
ý ›œ À Á  C g & 3c ø  % Ò 3 ?
\>9 -.Ãh  ¼ ) t  À Á  Ci «& 3>& 3 í ø j ›œ
¶  í >T  I¶ ¦ L*
0›œ.3 «-.k N –  5 & 3E 5 6  ] o P >
  ˆ [ Ä N (  ? ˆ > ›œ. µ >i F 9 l *Š »
†   ? ˆ N€  „…*h L 0!›œ.>9m n
o $
qi X ” 34 g p >q ;ý þ-.ã   >Ý ;  g ›
œ.t r >ñ  ã u > *›œ.¤  ì Ô    €  >  & 3
 -. s „…E $ € > Á  ã MM— t >u €  > v h q
iw x "3*
›œ.N J   b   •À Á b ¸ Ò c >= y z { @雜
@ë| } "² ? ˆ  s *
„+‡ ) ‘  * + , - 
›œ.NO M N -.6 ¢ $ !>~ #  -.  — " 2 € 
9>ü -.r t ›œ«  - >9 ‚ Ë ”L r ƒ *›œ.0!-
„>… t -.†  - u >‡ † .ˆ - $ ] - ‰ Š - ‹ Œ - T
 - Ð »+ "*
„J‡7 8 – 9
7 8 
Ï @ A ( { >Ï < t K ’ “ ù ú û;>7 < Á ï
!>  þ´ µ Œ  *ý þ›œ.z  -.M>7 < [  h Ö D
-., ›*7 < h – ;>Ž   Õ¹ ¬ ¢ ¯ ° *›œl   ¼ b ®
œ¯ ° ( ‘ » $ ’ “ >ð b  ¤¥¢ p à *ý þ›œ‡ ‘ í ( ” • >
– í — B 0 1 >¤¥¢  / l å ˜ E ™  -.( ‘ Ä   ¢ >
– q³ š — B 0 1 >æ › œ * t g >Ê ›É b j ¸ à 78qì Î –
î* ;>-.6 ¢ .  å >u h Ï Ä Ð $ !;>N ð Á í ž Ÿ
$   X 6 ¢ *
„8‡›¿»ó  u Æ Ç 
07`9 : k >›œ¡  5 6 ¶¢ % Q l £ h N  N ” “
¸ à ñ Ç *Š »¤  ¥  C$ h  ¨ >¦  U V >3 å § ¨ Ä
Ä iF D >^ - © îÌ ü ª « *0 z Í } | M>^ - — B " è ó  ¥
 CÄ @ O ) * ›œ À Á  C>‰ 1 % j ¢ ð >¬ í ‡ – u ñ "
­ ø >90u î ® ›œ^ - >ð ¯ ¢ ° à ” “ Æ Ç  ± ² *
›œžÖ Š L †  œ 
ÃÃ N
Å Æ Ç È É Ê >9
†  @ N ”  qiE X — >90Æ Ç N
z á  ”  ³ ¸ A ´ µ C ( F G "( ý È v qiw x 
›œ' ’“ 9% 3¨ *
| áý qi' ’“ É h t ¶ E ý X — · · t D E ¸ ¹ º » ¼
½ ">( ý –  ”  · ˆ E ¾ v *
Ø á÷t &  €  > v # qiw x "3>„…~ –  ”  >‚
Øe ‚¿ À G Á h  ”  >‚ƒ éŠ »qiM T þà
» >
 r ã Â Ã Ä Å "Æ
«‚ƒ à ë¾ v h qi>† ( t
Ç È Z > v h  ”  É Ê "à â  h 
Á *
ËH ‰ E 
z áÌÍ Î !Ï º F Ð Ñ
@ \ V n † \ 
| áÒ ? ¢ O ? Ì!
 º s Ó Ñ
>Ô ® Ì ¬ ³Ì ¬ 
Ø áw © Õ "\ O Ì! 5 º Ñ
>
@ Ö  À à 
7 áR S H × Ê Ø Ù Ù Ú Û Ü Ü Ý Ø áÞ ß Ú à á Ý áÙ Ú Ü Þ ß Ü â ã v â Ù } â ä
â ã v â ä Ø â Ù { 
v áA B CH × Ê Ø Ù Ù Ú Û Ü Ü Þ Þ Þ áÚ Ø Ø å å á Ù æ áÙ Þ Ü ç Ý Ü Ý è Ù Ü Ý Ü Ý } z é } | áÝ Ü Ú 
Í áÌ!Tu × Ñêë˜ T» !ì
Ø Ù Ù Ú Û Ü Ü Þ Þ Þ áÙ Ý Þ Ý í Ü áí Ü Ü î à á Ý ï á à Ù ä í á Ù Ü ç Ù Ù ß Ü Ü Ø Ü Ù Ù Ú ð Ü ç z { Ü } v áØ Ù Û 
{ á! º ® ­ ñ 
Ø Ù Ù Ú Û Ü Ü Þ Þ Þ áÙ Ý Þ Ý à Ü à æ Ù å à á à Ù Ü å ð ç à Ú Ü } Ù Ü | } } z } { | v áØ Ù Û 
Ù áw © Õ  ® ò "ó ó ! 5 º ô ô >!† 
@ Ö  >z ¥ ¥ Í *
¥ á  S ‡ " ó ó !º  – # ô ô >!†  † Ì ¬  C>| } } } *
z } áõ ö ó ó !è ó º ÷ ø C ó ô ô >!† ) ( Ì ¬ – ]  C>
| } } } *
z z áù ú û ó ó ! º ­ ü ô ô >!†  ÷ ý º ÷  þ Q T >z ¥ ¥ { *
z | á!Tu × Ø Ù Ù Ú Ü Ü Þ Þ Þ áÙ Ý Þ Ý í Ü á à Ù 
z Ø á  S ‡ " ó ó !º  – # ô ô >!†  † Ì ¬  C>| } } } *
z 7 áÕ ó ó ›¿» !º ô ô >!† ) ( Ì ¬ – ]  C>| } } z 
z v á¡ ¦  ó ó  T:  ² ¢ ô ô >!† 33I Ì ¬ – ]  C| } } z 
z Í á ; ó ó !º ô ô >!† jX ­ Ì ¬  C| } } z 
z { áw © Õ "O Ì!
 5 º Ñ
é!† Ö  Ì ¬ ³>z ¥ ¥ Í Më
z Ù áÈ  Ì!›œÏ ” ‡ Ñ
é!†  ×
!ë

  

  

    

      
      

  
  !
" # $ 
%
& ' ( ) *+ , - .  
/

01 2 3 4 5 6 78 9 :; < = ( > *+78 9
 ? 
@ A B CD E F + G H I
J@ A & '  K L MN OP Q R S 7T U V W MN XY Z 7
[ \ K MN] ^ _ ` a b I
c@ A K MNd e  f g 7
h i  j k l m  n o pq F r s tI
u@ A v w d E xF +y z { d |  G H I
}~ €  y ,  ‚ 0xƒ „ …  X† I
‡~ €  ˆ 5 ] %‰ Š= ‹ Œ  I
Ž~ O ‚    ƒ ! 2 7 ‘ ’ “ Z ” 5 •I
Ž & ' – — *+; ` ˜ E  K ™ š › 
Ž œ   ^ ž Ÿ  ¡ E ¢ < £   ¤ ¥ ¦ §
Ž%E ¨   ¦ §
Ž/E :©ª! «  ¦ §

¬ Z ­ ® 
¯ ° F MN± ± ° d e  ² ³
´ ƒ & ' µ ¶ F + M· X¸ 7 MN ° d e  ² 7‚ 
¹ º x
MN7»
    ] r 7y , ¼ & I
xOP Q P ˜ 7 & ' ¶ _ F +; 7a F +]    7² ½

ª   ¾ 7a ¿ À Á Â ]    I
 K MN7a à ¹ ]   7i Ä Å Æ¾ a Ç ] 7È É ²   
    7Ê ® Ë Ì Œ € Í I

% K MN7x


 F +j k l m p´ ƒ      Î tI

/Ï Q Ð Ñ Ò Ÿ7& Ó Ô Õ  s Ö ˆ »× Ø  Ù ` ²    7 Ú “ Ô
Û7Ü ˆ — Ý  -  Þ  I

J2 5 ß F  d à 7xŒ · y z e á 7» ! â ã ä I

c´ ƒ  P å ¥ à  y , 7{ à d | x MN F + _ f g I

¯~ €   y , ³
~ y ,  Ë 0Š„ … X† 
pt‹  n o Š‹ 7æ ç  Ö è éê  ë ì 7‚  º ] í î ï =
„  ð ñ å = ò ð ó  ô õ I
pt*+ö K ÷ À ¸ ø ù ú Æ µ ° 7ûü ý ç O¡ ü þ ƒ *! O 7
 2 5 O ƒ à  O7
7 & ' ( *

M7÷ à ]  „ 7   „ … 7 »i  ª 70   x
 M· 1  ð   =  ªà Œ ` 
„ … 70  y , ~ 
»a  š › I
p%t & '  xà ¹ Î ! "]
Š °
# 7xƒ † … 7† …
; 7 ˆ
† $ I% & ' i
( 7) *
+7> _ , - 7. / ] 0 1
2 I3

4 5 76
4 7 78 û9 7: X; < 7Ü = »> ? @ I
% *+- A B C 7D E F G 7 H I $ ƒ ç
 7J ˆ »† … 7
; † $ I3; K M, 7»L w M N IO
~ P ì 
pt= ‹ ŠP ) I $ ƒ ç  ~ Q Ï 
R S = ‹ P T »*! U ]  V 7T W X Y Ø Z o [ \ ] 7T ! Ü Ø
^ _ ` a O Ib \ c »W 7d e
O7¡ V IY M
f »g h i h j k 1 l h i m I ‘ n o 7p q 5 O7
r s t Œ IT u v ] w 7x y ] z 7{ Ö | }
»~ 7r 
€ - 7= _ ‘ „ I%Æ
; 7 ‚ ƒ I
„ S y , = ‹ Q Ï Ø … % ' † Š
pR tî ï = „ ô õ 
p„ t‡ ˆ { à 1 q Š = Œ  í ˜ E <  ‰ Š 7ƒ ‹ 1 Œ
 ˜ E Ë Ì Œ  Ž  70 ‘ = Ø n O‹
7Ü ˆ ’ “ ” • Ë Ì Œ  , – 7»— Ë Ì
Œ ˜ ™7š ˆ ‡ ˆ { à 1 q I
pù t› — ç  f g Š÷ œ MNö  ž { à ß *7ûà ý Xü 7Ÿ
Ø   W Å J¡ à Ý *7¢ ß  £ ¤ ,
+7T _ éê _ ¥ ¦  § Ý ç  Q ¨ 7E ƒ
ç  f g © 3ˆ è Ö › — ª H I«ŸØ %
:7*+! 2 O _ ¬ ü Oä  M
= ‹ OZ _  7 *! ¾ ­ o ® ¯ ^ _
U ­ ¯ ° o ; ± ² ³ º I
ù S K ´ Þ ; 7H B CD
Î 7µ  ¡ I
ptŒ Š] É  ¤ , +7   ¶  ž { à ß * 7š [ · = à ¸
¹ ß *I
R S  ž { à ß *Š< º Æ7] í »   ¼ $ $ $ 7— Q K
™ ½ ¾ 70y Q ¿ À Á7P )  à <   Ä
Ÿ7T  ÅÆ Ç È 7[ · Ë ©É Ì ƒ a à Ê Ë 
Ì Í ² Î ¿ É Œ T 1 OÆ É 7ûÏ Ð & à ! Î ¿
ь /Ò 7  Ó -  Ô  Ý *¡ 7Õ ) ®
 ¤ , +I
„ S = à ¸ ¹ ß *ŠÉ  ß *{ à à ý 7T ˆ  × ¤ , +7¡ š ü
- OI
p%t Š Ý *M Ö XOÈ × 7d Ø  Ù ˆ Þ n Ú Û Ü O7C
] Ý  7ûXÞ ß à Ë Ì Œ ªá â  “ ã O7ä å æ ¡ 
- OI
%~ O Š»*! h i  "]  V 7T µ ç I ƒ n O’ Z ” 5
•I
ptè œ - O` _ 7ˆ  5 ] % ‰ Š
R S  é Š÷ œ MN "œ é OŸê ´  ` ë œ 70a Ç ]
 é I
„ S ¥ é Š´ d Ø á   ì í _ +à î © Q  ï ¡  ¥ _ -
OI
ù S ¯ ð é Šñ — n O$ Ù ` ñ ò
O` ¡  - OI
ptx‹  ó ô  7_ õ ö÷ ² \ ø  ² 75 •xn ‹  7û
ù »ú \
H 7Ø ƒ \ û  Ä ü Ü ŸØ < ý þ _ I

¯ ° *MNK ™ f g ³
 & ' – — *+; ` ˜ E  K ™ š › 
ptŠ
R S & ' »*+6 ] Ž < M
  œ O] î ï „ … ô õ 7  
€ ~ 7E  2 ¦ §f X  I
„ S <  ° R ù ÆpR
Æt Ï ¿ À ÁE Ï K ™ ½ ¾ I
ù S <  ° R ú ÆpR R Æt Ï Æ Ç Á´ & '  2 * ` 
7*  ¿ ù   1  é     ý   7[ · É Œ T 1  Æ  7
À  à Œ ¿ 7T ²  Ç  7$ ñ k I
pt  Š*+E ¢ < £  ·  ¤ ¥ ¦ §_ Ÿ» 
 7Ð & œ
 K ™ š › I
 œ   ^ ž Ÿ  ¡ E ¢ < £   ¤ ¥ ¦ §
ptž Ÿ  ¡
0ŠB CD  Î ²    ¡ ¢ < £   ¤ ¥ ¦ §7»a
*+ ¼ X†  “  7T ä »› —  2 ¦ §I
ptK ó ŠÊ    \ : — ñ ! 7} " ¢ < # $ 7 ø x ! ¡ U I
p%t% & Š¢ < à ! Î ¿ É Œ Ø !  € ¤ ¥ ¦ §7*+  · ¤ ¥
¦ §ž Ÿg ¡ I

•( Ö ) H '
p/t¦ §è ' Š  *+
 * + ,-
%E ¨   ¦ §
ptŠ
R S M*+ž Ÿ  ¡    ¤ ¥ ¦ §7] › — *+ 2 ¦ §
 [ I
„ S ] ä ´ ¦ §Õ . *+` / 0  = 1  ¼ I
ptK ó Š K Q 2 n  7  å æ à ß *+" 3I
p%t% & Š¨   4 ¡ g à 5 ¦ §7R 6  ƨ  à 7 Ÿ89   : ; *
+< = " 3€ > I

= 1 
p/t¦ §è ' Š¨  *+
 * + ,-

/E :©ª! «  ¦ §
pt:©Š œ  ? þ 4 ] & ' 7 @ A B f C O] :©7D
ƒ à E ªOF   7*+ œ :© ¦ §Ÿ¬ G
HI

]^Ø _
R S ¦ §è ' Š:©*
+ * + ,-WXY -Z[\ ê '

pt! « Š*+I ! «  3: 7»I J K ‹  â ü I
œ E ¦ §
E        ¨   :©ª! « 
 R S & ' º M*+7< N R S ¨  à 7 Ÿ8 R S :©Š
 Ï ¿ À ªÆ Ç 9 R S " 3T pR tP Š* + ,-W
 Á7Ð & K ™ Ÿ» 7U Þ ¨  x XY -Z
1 L  I *+² 3V " [\ ê ' 
 „ S K P B CD  Î O M 3I p„ tP Ý Š]^Ø _ ²
   ¤ ¥ ¦ §I „ S P Š* + , = H  ¼ 
ù S P Š* + ,- - „ S ! « Š` { z  7»I J
Q S P Ý Š•( Ö ) H ' ù S P Ý Š= 1  K ‹  : a â ü I
bX Y e c 
  Ä  
pt
£     !
   
ŽuÝ d    70] ý } e 7, f X1 7Ä Ò ƒ   à W  g h i 
 í < 7» j k  = € +¶ ! ß I
 ŽcÝ d l N»ß 70' £  B
m X®  78 9 ° m n 71 Xo 7 +p q O r 7s t u Ý í  
 v w Ig h à `    < xÓ ã y L - Ý ß
I
ŽuÝ d º N
7 í ˜ z { Ý ß 7| . m ® 0} Æi  ~  €
ƒ  Ò  Œ b 7y ‚ 0]  @ ° ® Xƒ L Ö  „  ç Œ 7… † ‡  & ˆ 7é
& [ ‰ Š ‹ 7Œ  Ž  7
  Q ‘ XªIy ‚ ’ +Ø +  â ; “ b &
” )  OP Ø +7• – ! Ç
] "ы OI8— R Q Q Æ7ы ˜ © &   ¶
ý ŽÅ  = ( ™
r ¹ W š 7
› œ ' £ !  ©  7
?  I
M7o k a ¿    * ž %Ÿ   ¡ W š ¢ ™  £ ¤ 7] í l 1 ¥ T <
¦ $ 7T § ¨ © ¢ <  & ª n ¦ $ 7Ü ¡ « a ¿  7 < = — Ý   IŒ ·
Ü Ñ¬ 7ž %Ÿ n ¦ $ E  ˜ © & 7º 0] ­ ® B ¯ ¯ ° ˜ © & ` ” I¦ $
& '  ž %Ÿ â ; $ < 7x< =  T ±
Å7ù /Ži x* ˜ © & ² W š 7
û  © œ §‚ 7g h à    ¢ < & ] “ ý   â ; L ³ Ò œ I
˜ E  ´ @  7
  µ X¶ §· ¸ 7¹ ; º  í /L ' £ 7x  !
P   Ñ Iy /L ' £ 5 » º ¼ œ ½ w 7R Q Q R Q
"¾ œ ¿ Ø 7
R Q
R Q "À œ R Q
Á"Ÿ œ C 7R Q
R „ "7´ à ;  < 7
y Ä N· Ç ] !
Iy N º       Ä e Å ¬ Æ }    M
NI   ƒ
l ƛ œ ' £ Ç È j ÆpR „ ú txê É
  Ê 7]

Ë k à ! ¿ Ì I
ŽuÝ d º Æ7XÍ   à ) Î Ã ! 5 7÷ À à Ï Ö Ð à ¨  à Ñ ã
O®  f “  Ò Ó 7Ô Õ  « 7Ö × 5 ” Ø A  à ! 5 ¼ $ 7 M7Ï Ö Ð à
Ù K ) . à ! 5 O ¦ § ¹ - 7  þ Ú Xª n   — Q Û ì 8l  ¦
§7` »7U V Ü ß  ÷ À à 7Ö × »Ø +  ¡   ¼   ¦ §! Ý 7 A B
Þ Mí ÷ À à 7r÷ À à © X/ ž ¶ Ò ß à 7… | <  í ¼  z à W O
¿ ‰ 70& ] ŽuÝ d Mà ! 5 O  ¿ ! á ‚ I
8— R Q
Æ7¼ œ ] < = ` â 7 A B 
 µ # ã ä Y º  ¾ œ 7
A B å æ  7¾ œ X† _ ` ª ] 7Xç7 A B < è " é ê 7ë  
] ì í I8— R Q Æ7< = ( Ý ¼  7â ¾ œ 7¾ œ X· î 7 A B § $ <
7Xçx° ï ð I W š I A B  K  & ' Ò § $ 7û & ' Xñ 7@
ò Ž . 7 & '  K ó @ô 7 õ ß Í   6 @ô  e 8 ö ò ÷ ø  @ 7] 
  e 8 ö ò ù  @ 7§ 7ú @ô E <  H
M7û ü N º î „ ý 7
û A B X  7 7@ò 5 # þ I
pt & ' ( ) *+, - .  
& ' ƒ C —Æ R
Q "Û ì  ! Ž < M
 # „ I… ë ¶ !  !
ª ]  œ O7ø H @ô  Åß    ¿ !  +7  = W  7Ÿ( Å! š 7X
  ¥ $ n M| ! I M7 & '   Ž < * & ] ð çß 7] ¸ ç¥ ü  _
 ® DO7ˆ »
 Ñ 7 à + „ … 7  =  7— ˆ ( M
ˆ k 7§ X†      Ô 7ƒ º … û I í ° ÷ À à ë œ Þ ç *+I*+
ŽcÝ d l ŽuÝ d º »ß 7x÷ À  K ¯ Å7Ù K   í X{ à ° ß ¡
7_  à s 7§ Ù K & ] à 5 ¦ § œ Z 7_ ˆ K  K ™ ø  7§ ˜
  7æ æ _ +ý 
Å7 & ' ï ( ) *+I

2 7 Þ ÷ À à "   { à ^  ß  7  ÷ À ë x* æ æ 
7r. & ' ƒ ) *€ 7š _  æ IC ŽJÆpR R t7 & ' r K 
k  !  ! 7© ¢ í =  ¹ I ! " 7´ ´ *! ,# ! $  I÷ À E ƒ
& ' ( *€ % _ # ¡ 7 ž O & ñ ò ƒ ' ø ( 5  ÷ À ) 2 $ * + 7
Ï 0] MT F , I =  = € - . 7ƒ º ù  ÅÞ $ +7xM$ 7/ 
= ß ™M7÷ À x*+¿ À Á  ù _ k = ¡ ‘ à Ù Iñ k  ÷ À ¸  0 
1 2 3 4 3 2 5 6 7 8 9 : 3 ; ; "x{  “ Æ
M7$ < = š 7„ … > \  /
2 7
= ø & T Î 7ª n _ ý   M$ 7? º ƒ ÷ À à 7 Ÿ89   ' 7 @ º
Ø _ H ' „ … : a 7A Q  `    H7B ˆ ¢ ¤ I÷ À à % C µ ° 7
) ¥ … † µ ° *+ä ù ú ÆpR „ Q R „ tI
p%t%D
¥ 
 ?  
R S %D
¥ R 6 ù R ú R "
& ' ƒ E ² ÷ À à 7$  *+XªÆxF Ý R „ "
7´ ¸ ò K ´ h
 È 73G Q C ÆH 7X Ã
 ° S µ 7  *+I ! j L { à
7 ; ý T _ ¥ ¦ OJ K { d | I *+I
M7ƒ        < 7Ü ˜ z
$ * ½ œ ; ` Ð &  L 
M +I¢ < ) . 7
$ * ' Xˆ N 7` »7) . i Å
; 7< »^ 
A O ß P Q … † 75 ½ … † ] œ 7½ ž %Ÿ ] l Ï œ d ˆ R ] ! œ S T

] U ! œ ; ´  ò S ´ V ´ h "7o k   ! P 7H Ç "%D OI… † Ê W
  X 7x< £  1 º Y Z
O7ƒ ° K ™ H  7ˆ XÉ  Ù Ê Ò 7x
> Q € 7Y » º ž %Ÿ 7
7 Ù [ Æ| . \ ó %D = € ò H 7] ^ H
F q  [ Æ Ý  _ 70 7` a ' £ % _ b D  n c 7ûd ƒ N _ ä s I
%D
¥ Ò 0ƒ d ˆ R 7… Æe ö ò d
f "Xg 7ƒ º ! Ú ` a h &
} | $ 7 e | i 7` a ê É …  h & 7 j í $ 7k ó l  m 7Þ  
e | i Iž %Ÿ S n ø MS ´ V Ù î 7´  ò S n ø ´ h "X© 1 7
o ` a Ó - b D 7N p n ! Ú h & } | $  e | i 7X ` a * ¥ ’ ¥ 7r
. à q r = Å7ž %Ÿ Ò $ ù < 7S n ø s
 ñ 7I Ç "%D
¥ OI
%D
¥ t t f Ö M7¢ < u . _ Z ö Q ‘ Xª7ý v
· 7%D ] ^ ë
¶ ¢ < _ Ã Ê a 7w  x  I M7S n ø y Q *+ K $ 7 = ë ¶ í
¼  7´ ƒ S n ø  K W à  ø  Å ¬ z { 7S n ø | .   Ù F 7} § $
< 7 K à ~ å =  78— R 6 6 ÆMk ! 7j I *+7
; 7ž N
N _ $   I´ S n ø $ < 7d
f N § $ 7€ Ş %Ÿ ë ¶ " !  ! 
‚ ƒ /„ d … 7x¢ <    M +
Å7… Ù K N _ † †  +¶ W  I8
— R 6 ú Æ7ž %Ÿ ‡ î 7R 6 ˆ Æ¢ < f ,  = — ( 7ž %Ÿ ‰ ž Ý Š ß î 7X
ç7 € ‹ 7%D
¥ l I
„ S
 ?  
K î ƒ R ú R Æ7… Ö ° ´ ƒ } ÆH $ ƒ   7ƒ º    B CD   Î 7
* *+ € } ó ¸ ò > Œ 7… L L   Ž 7m €
 7ûXº Ë  ` Ö 70
) È ‘ @E … Xº ’ ¸ t 7‘ @† N M“ ”  Q € 7 > • E  X– — 7
M“ ˜  ™ š 7‘ @† E … › “ X¢ I K î ; 7@ i  5 & W 7»B
CD œ  > • ] ‚ 7ž Ü º Ÿ   ` œ  ¡ ò > ¢ ] ‚ IŸ   ` ¹ £ ¤
B CD $ 7´  > • 7 Æù Ž¥  > ¢ 7 ¦ ‚ § 7 € ) ï ƒ
Ÿ   ` 7 °  ¥ I8— R ú ù Æ7¢ < ‘ = $ * Ï ¨ ( > *+7
 7
? Ž%ÆI
; 7¢ < ™ ƒ © F  * 4 @  I
  

    

    

      
 

        !"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 7 !8 9: ;   2
< = # 
>+ , ?@ A B ) *C A D . E , - . @ F !G H I J K  L M -
. 6 N E O P 9QR ST
UV WX
!Y E ,  Z [ \D . ] ^  Z _ 
`) *( aO \b c d e / f g h - . @ F i Wj k 
l
   !mn o p q  A B r s t u v w x yz !{| }'~
 € !`~J € *‚I ƒ „ … † 
‡  ˆ  ‰ Š ‹ Œ  @ F !\D .  Ž - .  Z _ ! ‘ ’ “ ”!
  • – — ˜ ™ P 6  i W


š › œ  ž
Ÿ   ž  ¡ ¢ £ ¤ ¥   ?¦ § E ¨   Ÿ
© @ F ž
ª«¬ ­ ® ¯ ž° ± ² ~U³´ µ¶ · ~X# ¸ ¹  ° ± ² '~
º » ¬ ­ ® ¯ !=   ¼!½ ¾ ¿8 À
ª«$  % & ž
ÁP yžÂ à   P 6 Ä Å Æ
ÇÁÈ # ž
ª«É Ê ËÌ f % Í Ê Î $ UD Ï ( Ð Ñ Ò X
ªÇ«… Ó Ô Õ UÖ × r Ø X
ª·«  Ù % Ã Ú*UÛ Ü X­  UÝ Þ ß à ÆX
·ÁÑ á žP â  ã !ä ÚO *Î $ ( å æç … † è
ª'«é ê ë ì ž
Áí yžî ï aO I í ð *!ã ËaO ñ ò ó ô 
ÇÁõ £ žö ³÷ ê ø ÆD ë = ì ù Uú û ü ý þ X
·Á@ F žâ  ã aO –    ê    ! í ð *- .

 ! -  » ‰  ‚
ÁR © ž  ˆ  U²  ‘ ’  XC = Ï Ï    !
 í ð *I aO 
  ! è
ª>«R © " # ‚ž
R © " 
‚$ R © " ë  ÀË %&
ˆ  
    ¼  
° ± ~
 ¼ 
'   '( ê ') 
' *' 
    ¼  
 ¼  2 3 ) *J 4 (
 >   '( ê ')  A B ° ±  ~@ 
 ' *'+ , '  5 6 ‚!ö - º
- º ~
   ¿8 À ~
C = '.
U¶ ‘ ’ X   Á7 8 9 J : 9

 / 2 .0 1 . C = + , '
. ÇÁJ : 9 / C =
/ 2 .
·Á0 1  = 6 .

    ¼ 
 ¼ ² @ ‘ ’  !aO ?
; < ~
 >   '( ê ') @ => ? !yA *
U ‘ ’  X ' *'+ , ' B = .
' / 2 .0 1 .=
. > ? .
‹ Œ @ F 
ª«ü Æñ ò C2 < 8 = 
Áü Æñ ò ž
ª«ü Æ" D žæü ÆE  F (" D 

" ‘ ‰ ’  “  » 
ÁaO M í ð *e P 
 Æ í ð * E  Æ
ÇÁ\ … i aO ” • – — 
˜ ™ (aO E š   ü
* Æ 
Æ
Í 7 Æ h › ¾ 3 œ  O  ü Æ aO M m¼K L ñ ò ! “ ò Ê 

ªÇ«G £ H I ž
J Á© ¼K L : M N Ê !P 6 Qò O UJ P O X
T!QR S
Qò T ª P O «T
!N ”R S QT O T(?ò Uyñ ò
V ÆW  J X Y Z ![aO ;  G Y   » \ž?
ò + ,  # ‘ ] ?ò ^ ?  _ ` a b c  QZ Û
¿T
d Áí ð *e P  Æ?ò 
f g h  … i aO / j £ H I žk l ü ÆCm n í ð *
ü Æ
ÇÁ2 < 8 = ž
ª«2 < 8 = W B í yž
J Áo p 2  W B ž/ 2 3 4 5 U3 5 X6 7 !yq
W  r s 2 4 
d Á) *( å t !+ Æñ ò u v 
w Áx ç y z  { | U} ~  €  ‚ ƒ „ … … † ‚ 4 ‡
ˆ ƒ x X
ªÇ«Š ‰ 2 Šž
+ , ‹ Œ Š ‹ŽV Š( ê ‹ V Š ‹
žŸŠ
ª·«{ | ž+ õ   Ö ¡ ¢ £ ¤ 4 C A ‹¥ ¨ L M C A 2 ¦ ¢
£ C A 

ª«E , - . ž
Á§ ¨ žÝ % © © ª « !A B O ¨ ¬ C 
ÇÁL M ­ ® žJ K ¯° ± x ÆC J K ² (N ³ Ð 
·Á´ µ L M ž
ª«G £ ­ $ ¨ ž

   ¿8 

¶ · ¸ ¹ ‹º ¸ 

¶ » ¹ ‹¼ ½ U¾ ¿ À Á X

  à U”) ¡ Ä 8 X¹ ‹`7 ¸ 


ªÇ«ÅM   Æ ž
 ¨ ž¯Æ Ç k Æ CaÈ É x Uyž) *( O Ê
¯C X

¥ ¨ ž3 Ë 5 Ì ¶ Í Æ 
ª·«{ | ž­ $ » ¨ Î ] Z _ }R SÏ 9‹}¼¶ 
'Ð Ñ ªÒÓ Ô «

ÁE O j k Õ Õ Õ }R SUE , , V WX
ŸSE D Ö žJ ÁæÊ L M ƛ " D žSž¿8 / × Ý Ø À
Sž¿8 Û Ü 
d ÁæÖ E Æ L M j P žÙ SË SÌ Sx 
Ÿ}S ÚÛ ž
J ÁÜ Ý Þ Æ  ß à á â 
d ÁãI V ä ! !u \žå æ Ü ç Æ èâ 
'i WI  Ž @ F 
UX) ò i WI é ê 
Á) *   í yžä ÚÆ" ê ; ¦ ë !ì ¤ … í 
ÇÁ) A    aO î ï ž
UX¿ð O žJ Áñ ¿ O ž; A 3 × Ý … í I ò K ó ô ê õ 

ÆD ! + 
d Á¾ ¿ O ž; D Ù 3  ö ÆI × Ý ÆD ‹ E 
UÇX÷ ø O ž; A ù b ú ó ô Æ" Cû ü lý Æ" x Æò þ 



·Ái W® ‹{| D Ö ƒ „ I *‚  
UXr s t u v w U*aø X
UÇX ³ Ñ i W 
U·X …  
UX¥ ’

U Xî ï ž    … 
UµX ¦  2 

   ž
J Á  ê V !Í  ê  d Á   !  ' V  
w Á  ¥  !*aø !  " Á# Í È !$ Í % 
& Á'~m!´ ~' ( Á) * + (, *!› * + - . / 
0 Áë ~1 Í  2 !3  Ï 4  5 V 

ÁD Ö ƒ „ I *‚žQ'~ Ä !`~J Ä T
UXƒ „ ž  ‘ 6 7 ‘ 8 , ‘   „ A ; !
G H ä ڄ + ¾ „ 
UÇX*‚ž9 : ˜ J å  5 6 ‚U° ± XÏ ;
 ‚U  X< = > ‚UX


UXi Wj k I ? @ 
Ág h A B  C P ža) * ¡   !D Ô E F G H I / J B …
è!( ”E & g h !C P i WK Ñ  7 L !M * A Æ
E &!N P 6 N J  O E P Q !ö E & R S T I y z ­ U 
ÇÁV î j k 
ª« ê  ž2 V W › X  d e  Y  6 å !ä ¥ Y Z
8 V Z !g h í [  M U/  ê í [ \ ]  6
 M 6 ­ ® X

ªÇ«?  ž2  d e  Y  6 å Z 8 V Z !^ _ T  ¤ `
ä g h Å Z !g h ?a  f H ” 
·Á…    ? @ ž
? @ E & g h ) *  b c d  e f 
?ñ g h 
ñ ¿ O  + , ] g h c  i ´j !… ñ Æk ú € 
R  J l 
¾ ¿ O   ] J m n R èo _ ° !_ p O !6 q r O 
'ê h 
÷ ø O   ] 'ê h c  s ê &ê t ê 'ê E 
 2  u 
¾ ¿ è9 O  'v 2  u c  i 5 ! 2 w 

Áä ? @ ž  ü ÆV  l x ‘ y x 

U'X Ž @ F žŸŽ z  ž7  ãA { | } ~ Ÿ
ˆ    € ‰ ’ é  
    ¼'ƒ   m9
U Ž , … @ ‚ X
 ‘ ’ “ ” Ò „  D 6 V … 9!9 : ˜ J W • ©
U‹ Œ @ F !P 6  i ¼† ‡I H  
WX ˆ    V … 9!7  ‰ É ø Š å ‹ Œ 
i   ‰ É í ð *f  Ž Æ"   ‹ Œ 
*   ’Ò ‘ !6  ˆ  N ’ f  Ž
UG ’… z “ ” 
X


ã• – Ž É 
J P  P ªY — (˜ ž™ š › œ   ž¯ %Ÿ  ¡ µ¢ ¡ ¶ «ž
J P  P !H " ‹ ¦ ´ 7 !£ ¤ ƾ 3 ´  7 O !… c ´  7
O š   F … !6 ü ÆE  F !f 6 ª¥  G ¦ § « F 
Qò O T
š  ?@ N Ê !X ¨ © ¼¬ ©!\WQò T Tª  â  ÆP !’
6 J P !
Qò O Ty6 ª  J P !E /  ’J P O 
Qò T TR (QT O T
« ¬ ­ õ !QT O Tª   P !
Q® T T ’ P O 

m¼

Å©

ò O 

ÅJ P 

ò T 

Å P 

T O 


  ˆ      2 < = # 
Ÿ ŽV ŠªY — (˜ ž 9  J  8 ¯ I Î [ ° ± E 
            
       

  ´~!ñ ¿ O ² ³ ŽM  ª£ ŽV «6 ´ ª µ o p 2 4 … í  ¶
·!‡G T + ?¸ a  ¹ I ŽV @ ¡ 3 Ò¯ º ê J è ê "
 V Æ ?@  » ¼ !‹ ½ ¾ ”!3   `~{¿ À Á 9 2 ! R ?
Š­ õ ŽV ‚Â E   ø ¤ !à “ ´ Ó Ä Å ´ !2 c Æ Ç {¿ 
È 9 É   2 4 !¿ ¡ J Ê Ï Ë Ì Í Î ² ³ ŽÏ ­ ê " k V  2 !{
| ` ˆ  í ð *­ aO  Ð Ñ !‹ D Ñ Ò ö  V Ó Ô Õ D Ö ×
aO !G Ø
Š ŽV yq = Ù QÚ Õ T
!^ Û O Ü Ú Ý Þ !ß ‹ Ò
QÔ Õ T" ‰  2 (6 ´ èà í ð *!² ³ Ž ê á s Ø â 7 6 ã !
^ ä ê á 6 ‰ × ç å !— — æ Û Cç è é ÇÇ ~ j ê !ë ì
“ J Ê Ï Æ" ò O í î Z x O å æ ?ò !ï 3 ö   Ç¡ ~ð ­ ñ ð
­ ˆ !ò ‰ 6 QZ G ó UŽV
ŠT £ ô P õ !… ö 3   ·÷ ~ˆ # ø !
[ *ä ù H ú ! H ‰ 6 Qû V ŠT!/ b ­ ŽV  ü ý 


Ÿ+ ,  Œ ŠªY — (˜ žŽ z ÷  þ A 

        

        
 Œ Ší ‰ #  Š!y¿ 2 o p + , '² 'Œ    Œ Y “ ‰ !I a
' §  Ša b '   Š!^ ’6 a  'J Ô   ŠŠ ?¸
å # ‘ ] í 6 ¾ ¿
½ èÝ O !3 ° ± “ ‰ # Ü ) a  ö °
± >²  ~# ‘ ] ? Š   Œ Š?¸   !¿ 2 ­ Š  v !
  ¡   (* # ‘ ] !É  2 < ¯ %!‘ ] Ê H  £  R ?¸ !á ç
P Ú!ŠP ”!     !^ … Ý 6 ‰ !) x ’QÏ M  T
!”O
@ H  ú !ö 2 Š 8 Ï M  c !/ Y ’   Œ Šo p ` ˆ + , '
 " ² 'Œ  Ü  Ü Œ Ü  ³Œ  Ü Œ  ³Œ žB Œ 
žT Œ   Œ f ù Ü Œ x  Œ !6   a N J 9 :  2 < ­  

Ÿû  ( ê  V ŠªY — (˜ žû  'Ž z  Ï 
        
            
³´ ¶ ·¡ ~   Û ²   ! œ ( ê '  '¬ @ !( ê 'ß 
 Æ ! ç … í Û " !W #  2 < = # !$ % &  ' !( 6 ‹ # ª P 
!¬ ) Ñ û  '@ * + À Á ˆ !* T / 2 9 UÒû ü 9 X9 2
, s !- “ . !N Û O Š  . / 0 ¯ o p + ¦  2 Š!/ N ª µ ( 6
 ' 1 V  ¶ ·ß 2 o p 3 4  ˆ ´ ~ï 3 ð ­ … § !+ e I 5 6
‡U  N û  R © ¥ mX7 °   (½ ¾ !­   Z 8 2 <  Úô ²
D 8 : !3 9 ß œ 2 2 Šò ‰ 6 Q V :
ŠT ~”!í (  V
Š2 ˜ ; … < o p !   ‡Y ?¯ Š!= > Q V a !Y
ŠT M   ?
ò  ‹ ’6 Q V ? 2
ŠT 3   ö œ ò © @ A Š !Ï ( 6 B < !”
(!ö ¬  C ² ‘ > mˆ !'*D E E F (6 ¬ G R !'*6 ´ H ù
   I J !N ö ( ê ]  ( K Ò „ ò 8 Z ’  ¬ !‰ 6 Q V Z T
\
Ò!L M N  O  ¯!Æ O P Q W| R   g R !(’  ß ¡ QÚ
ö û  T '& 


') *   í yž   $  % & ã ËO *( !US Í £ ð  % à !
ß à m  ’ T !U
- º ‡~I j ²  ~!

´ ¡ ǐ V¶ ·¶ X!  Ý v @  W $  XÊ ‹  ¶
X!*
x R ?Y  $ W Ý $ Z $ / . Ê [ 2 þ
U  Ý v X A \ !\& O ]  ^ _ !U­ 3
ê ; ¦ ë C` a O ¨  ¼  ä Ú) *(%!S ? b 
1 c !y6   6 ‰ ´ ä ÚO * M /  Î  a 
ÆÕ Õ  x œQ  !d
Ÿ @  
>[ 2 þ ž[ 2 þ e  2 (ž x f ¦ Cœg Ý ’ h Ÿ   i ž
Q
² ¯!… j !$ [ 2 þ   Ý I !k [ 2 þ N l !x 
!… ˜ ¥  E Ý 2 º m !þ 2 s [ \n !È  o p ![
q þ TÕ Õ  x œQ  !d
Ÿ @  !r µY 2 3 Ý ® s
t M *( ˆ D yY u ò !! Í £ v à ) *- . Ý w  R !U
_ T : ;    !u }
\ž ê c   !] x Ñ y z 
}{ |
} c   !   ~  ¸  
`*aø ž€A Í â E › P ø 9, å q g !S   O QÍ  Í ‚ T
Q Ï Í  T
!ƒ B „ ö c ò ²  *aE F ø T !G Ö × … †
> ! Ñ  !ë ‡ ˆ … œ !‰ ø ï × !g ™  1 Š ø  *
a!Y  ’6 Q*aø T
*aø  C P !" 2 3 ö    
) ò i W !yM ‹ Ɨ — ?@ Œ  !Y $  å S   Ž ” !
 “ í (6  *å !\M Û  6 h *!‘ P i W… † O ¨ t ; !
*aø  O Ê … U› Ù ’ ë ! ” “ ¡ Z C s , Õ Õ  x œQ
  Ÿ!d @  !r Ƕ Õ Õ Ç 
lD Ö ƒ „ žD Ö ƒ „ ï ” I ï ” 
  • – — !Ä ˜     
 i W ™ š I ­ 9!/ f V F ¼ … ›  ¢  x œ 
žŸ!r ÷ 
œã} Ò 
™ š › !
œ   ž¯ %ž  ¡   ~Ÿ
!  ° ± „   ž° ± E
à e é  ! ] !Ç÷ ÷ ·Á·
ž Ÿ © ›   ¡ _  ¢ œ  žŸ!`¥ ® i ! ] !Ç÷ ÷ ÇÁ 
'h £ ¤ !
œQ  žŸd @  !¥ P t ¦ , § ¨  ã V © ! ] !
Ç÷ ÷ µÁ
  

    

    



       
    !
"# $ % & ' () *+ , -. / 0 1 2  * 3 4 5 67 8 9
9: ; < = # $ % > ?-@ A + B7 C D (E F + , 
GHI J K ?-L+ M -N O P Q R LS R B7 -T + , . /
0 U
V 3 4 2  W X 99- LY Z H[\ ] ^ _
> M !
"` a bc 
L5 d ?-e f[g h ij kl-m fn opq r s t u v w Y
x!
"Ly n ozv @ {|} ~  € -|‚ ƒ„ … Z y!
GL) † ‡ˆv @ ‰ Š ‹ Œ ˆZ t  -Ž † ‡ˆ @ ‘ ’“
” Z y!
•–—“” ir ˜Ž † ™ He H{|- šL` a  › œ  –
ž {Ÿ F -{  ¡ ^ Y Z ¢ i
` a H› !
£–—Lm fn o¤ ¥ bc - š ¦ ?§ LŽ † t ¨© ] Ž ª -
« ¨ª ¬ ­® H[t ¯ !
G° _ bc 
P W ± (² P W W X ³ ´ 
"N O P
® § i° _ W X  µ 
• ¶ bc 
· ¸ L¹† º h » ¼ ½ ¾ µ ¿ ¶ 
"À Á i à w 6zi5 b
G `  › {Ÿ 
•*Ä iÅ Æ Ç È É w Ê Ë Ì Ã 
£Í Î Ÿ Ï ¶ ˜Ð iÑ Ò
ÓÔÕ Ö × Ø Ùw Ú ÛÏiÜ Ý 
Þß à° iP j 
á â ã ä

å

     
` æç; è e é
ê ¢ > ?-œ  ž fë ì !ß í îï ð î ñ ò ó Ïô
õö ÷ ø ùú û ü ý -t þÚ ÛÏ-; è @  Ë   Z
 † - k
L-e ß í îï ð   „ L|  
iÚ ÛÏ!
"  ç    ùLi   -m Li
ä  5    -
    m Li+ , !

"  

# $  (
î   ç     ?-  # $ % @   t  C (L
! " + # çe ‚ ƒ$ ?9˜" + # - + % & ' ( -  L
) * 
+ ,, - . ç/ Ú è - •. G0 * z1 2 ã Z "- 3. •0 -,
, {- 
 5 67 8 ç
î4 5 6 7 ç# 8 + 9 / : ; Õ ¹< 4 = Õ ¹j 8 ˜5 b» 4
= > 8 ¹Z ? 9I 5 6 7 !
!3 4 ç5 @ {HGA B C 4 D ?6LE |
+W X ç ) F 6z-® m 8 ¹) *W _ ³ ´ 
 _ 8 Z ÏçG H Õ ¹j 6I J - E F _ 8 Z Ïi  !

": ; < i+ , 
e # $ % > ?-K L ´ Z iM : ; < -: ; < e § -B
N L{O ˜-m LLP Q  R iS T -U Te ‚ ƒù$ ?V ,
W X C -» Y H ` a ´ Z i[ \ !

GN O P w L+ M 
L+ M 
î   çß í îï ï HI J K ] b-I 2 )  ^ _ -` a -0 b L-
   c   d L
! L+ M çß í îï ï e f g h i Lv , Z *M L*M -R '
N O P Z S R B7 
N O P i+ , w v R 
î
S T ç2 ã L* zj 1 D Z G- k . l m n G0 L
*M o{- L- - Hl m n 
! [* + , çp + 2 q ,, # , r ¿ s t » 2 u v 
+ V S T ç@  w ã äx y v z 2 ã { | (} ~ z { P  ƒ
i] € ¸  V j t ,
 3 4 + , çp r ‚ õD (Lt ¯ » E ƒ O ˜-V , „ … ùA
n W X C -{, † ‡t -O ˜, r ˆ â !@ {t
‰Š Z H› ž {ž " @ ‹ B -?(4 Œ ¨¢ ` a !
e  N O P iW X + ,  , Ž ß   W X   9¢ g  ‘ -’ X + ,
¹“-” , 8   W X Ú Ûϕ – —  Õ ˜ !
™—{¢ , š › -v R œ  ž Ÿ 
î N 8 ä® iW X  ç
Ô ß I   œ ¡ 5 ß ‘ ¢ ß £ ¤ ¥
“Ù
! S 5 L¢ g W X > ¦ -, r § ¨ ß g   !
™ß   
î 5 , — îï ï ð -l m —B7 © ª -‡« Z ¬  f[iì ­ ( Q R !
! L® v ¢ g H !
+ ¯ ° f[W ± -Ð M ² [i³ : -Ð M  ´ Î iµ ¶ · -¸ 
¹ º » ¼ ½ ¾ s -P ª æ !¿ À- s j  ?Á   à -" µ + !
 Ä Å N O P l-— îï Æî Ç È!
™W X   
î ¾ ß   » A + õ   W É Ê  s !
! Ë Ì Í Î Ï œ Ð µ  ‘ !
+ Ñ » Ò Ó Ç È!
 Ô çL` æN O P i+ , ?-Y Z Õ H[Ö  × F § \ ] ^ _ i˜z!

å` a bc 
 Ø Ù Ú 3îï e ï w k îï Û¿ -  ô ² I Ü 2 J Ý Þ ß -à á
âH² I ã ä A å -å Hæ ç L5 d -—M L•t d † ¯ ¥ 5 è m
fn o-Lé ê ) j ¢ ië ì-m fn oí î Y Z L` a i › !
"L5 è id † ç
|ç    Òï 
"{|ç  „ …  ` a 
GL) Ž † ‡ˆ
) † ‡ˆ
 ‡ˆ (ð˜
y  ‰ Š  H[t ¯ ñ ò ó T
î   ‹ Œ ˆô õ  y (Ö ² [
"Ž † 琑 ’“”  ö G÷ ø Z

GLGù iú K ç@ Ž † û ü ý 
 ‡ˆ y r ˜ Ž † d  fȘz
 L{| } ~  þ ÈD [-0 [  D 
à
‘ ’ L| ‚ ƒ„ …  H[t ¯ ; è   
“”  LH{| } ~   ; è 
•5 d 4 ‡?-f[¹¯ ¥ e 4 ‡† , r    (
Ïw ‡
µ - Y Ž  þ  (² n o!
£5 d @ ?-–—n oi  -LÀ Á    Á bc à (-\ LÀ
i¾ M ô  Ç bc à (i{   {À t z!
Óô Z  e ö ® § Z \ y iŽ † ‡ˆ­®  Ž ‡ iü
@ Ì -Ç T  e L{|  ˜[ \ -@ ¨—{|4 ‡† i
n o œ , -« ¨ª ¬ L|-  ˜ šL` a  ›
œ      Ÿ F -L{|` a ˜Ð é  K @ Ñ  !
ÞL5 d ?-P  w H[t ¯ in o¹    -” ô Z LG
ù it û Ž † -ë t Lm fin o! b -c " # Le $ % 
-m fn o© ] Ž † û t Y x&   i] € !' l(
   
(L) Ž † ) * + (îï Ûï ,îï Æ 
Ž †  ) †  Ž † ) .)
   ® 
ƒ- )  ƒ- )  † ) 
îï Ûï ,îï ÛÆ Æ+ ¿  î!  e  ,+î e 
îï ð ¿ ,îï ð  îð ! ¿  îð   ,! 
îï ð e ,îï ð Æ !ï ! + !ð ! ¿  î¿  +
îï ï ¿ ,îï ï  !ð  + +îï  ï  î¿ ï  e 
îï ï e ,îï ï Æ +e  ð  +Ûî ï  ð + Æ
îï Æ¿ ,îï Æ  e ð ¿  ð  +î ¿  î+Æ ð 
   / Ð ç0 ) 1 2 3 -f[Z 4 5 1 { Ç 6 7 ⎠i+ 8 / Ð 





å° _ bc 
² I Ü 2 > Ý ?-f[¹± 9 Ö –) Ž L-` : W w ã yW P W ± (
² P W ; < W X ³ ´ -ß =° _ w  W e LP > 5 (TH@
x? W ¶ iP W @ A B þ!
™Å Àx? W ± ç
C D O çîï Ûe L; < P W i® ¹-e $ ?P W !
"C E çe „ … P W  + C E ; F - G ù H t I J -e L¼
Ë K ä   L   !
"N O P Q R LB7 ® § -, Ž ß   W X   9¢ g  ‘ -’ X +
, ¹“
å ¶ bc 
· ¸ L¹† º h » ¼ ½ ¾ µ ¿ ¶ 
"À Á i à w 6zi5 b
G `  › {Ÿ 
•*Ä iÅ Æ Ç È É w Ê Ë Ì Ã 
£Í Î Ÿ Ï ¶ ˜Ð iÑ ÒU TM M N ¹i ` ˜Ð Ñ  
ÓÔÕ Ö × Ø Ùw Ú ÛÏiÜ Ý 
Þß à° _ iP j 










OP Q W R 

LiS T é  ù ¦ ?§ ibc ç
5 d @ -Lè ˜U L[ iV W -X P þü M é ^ ô Z Y Í ˜
ziŸ ÏÜ j L-Z ([ ¦ \ v # !] e ^ Y _ $ ` L> -
LH|> \ ¾ Lê º š ˆ -­® Lý . þ@ Ö aZ y!b c L
¹M a­˜Ò6Ì id s e if g @ h / =I i Y ´ Z Ö N >
a! ^ @ j -c LÖ H[t ¯ A + ˜ziŸ Ï-P j Y ˆ[ ig
5  e L{|i  [ \ -­® @ þ i[ \ \ Z µ k -! b –
L{|˜zGl m nGo q
p •r 3l _ 6s ˜-œ  ë c ù{
˜zi  -t ­® u @ v w ý . x Ã Ç U !
² I Ü 2  y H[-à 5 z { ã ä A å -æ ç L- Z [» 4 ‡†
-­® | d ² ‡} ¸ à*n~  €  ‚ ƒ „  …  † ‡ „ ˆ ‰ ƒ Š‹ ‰ pŒ ¹ùL(
p þ i i ˆ-îï e Æ Ù Ú Æ ã ä A å ,Ž „ … d Z [» 4
‡† !L × D A n ²  ³  i -í 0  × Èf[c Z =‘ -
²ö L × D A n  ³ i’ û œ , -®   5  § L f
È^ !
> ?-îï Ûe ² ‡  ~ ‰ ‡ ƒ “ ‰   ({p “” » ” • ‰ Š -b
] L{|6˜  [ -‘ c 5 § L i– ' ê -— ²A + ‚ ˜
× (g -D b” ™ J š „ … › Î iœ Ï-îï Ûï c e { ž , ³ Ÿ -
  * i i -¡ M L  i i¢ £ !îï ÛÆ @ "¤ ¥ õ & þ
 !î¿ ¿ ¿  ¦ l Í  D § å -¨ š© ª« -¬­m L ` ®w b
c ¯ ° @ A !²ö ± ² § t ³ f‡ùL(, Ž  à*-« ¨ù îï ð !
® -t ‰Š U ` L£N Ï ® ià*´ î-e { À  µ X K
p þ - L ¶ · œ  Ñ Ò!­® {¸ ‡¶ P À G¹ -
ô Ç º » O ˜œ c  ¼ h ½ j  ,r ³ ´ !² îï Ûï ,îï Æe -i
Ž † ‡) Z Õ ¸ Ž † ‡) i e ¾ -  M Le $ % fn Ž ª iy
ô > -ö ® § -Ž † i @ þ Z y- Æ¿ ¾ -Tî M 0 [ -2
÷ in oB ¿ Àlç
þ çF Áà*Á} ~ d Á ª Á{!
"0 [ çF Á„ … d Á¢  s ÁÃ Ä !
 ifÈ-Z LZ (t û n oÅ  @ f-  Æ) {|˜z` a
˜Ð iÑ  -®   v § ­˜ò ˜ ai=g - þÚ è @ s r Ç ‘ 
– È Z yiò ˜- Ç Y Z É -É ` ®¼  i¹³ -  ± ² § ¨
f˜iœ Ï ¹h -¡ [ pq -=Ê  š¡ ¨ ò ˜ a· ) Ñ Ò-
® m ¡ ¨ ³ ´ ÷ is Ë   Lv Ì Í !ˆ  ^ „ … ¦  F X Ó -) 1 X Ó -
Î Ï Ð ¶ Ñ Ž -{|¹ÏÚ þÒ s Ó ö ÷ -t ô É ; I -v šÑ
Ò-x à , -9 @ Ô c © iÕ Ö -Ê šÃ × ¹Ø Ù 9Ú Û ˆ-–
t ¯ ) † Ü Ý @ Þ ß à 9-ô ö {|áQ Lâ ã ä e !
´ î£N à*çî ­å à* ! } ¸ à* + Ô ¸ à*  ® à* e  ¢ æ à
*!

"“” iS T 
ç Lb § {|6· þZ Ú  “e · -? “e e è é @ Ì ÷ « þ-
ô ö ç L“”  Ž û Œ ê ë ì S Ð -
ë ì r û ið ¿ ¾ @ Ì -Lԓ” í
[Ù> ø !“” y Y D Z î -“” Ñ ï Ö “e ð H-e è ¬ ? ii“
e v ñ U “” ú ò ¬ þ!“e óô ‚ ƒ ƒ  õ ‰ õ ö õ ô  õ ÷ ‡ ‰ €  ø -þs ù ú -
M ç L6z[ù e > -û i üý Ð U L“”  @ e ð Z \ þ-
Ñ ï “” =I Àlç

Ì 6þ “e -@ e ð Z y!
"/ “e   Y ú Š !
G/  ú Š r —Òt i   iÌ Ÿ - ) “e ú Š -  ? Þ !
• • lÊ 
-L…  /  ú Š H“”  Y D Z Ž !
£…  Z “”  -² • ùfÊ   !
Ó  ?-…  D  -  …  - Ì Ê i  ¡ !
Þ ¡ ?i -í     ?¾  ¡ š“”  !
3`   i ú Š - 9 @ ´ Z  Ö !
a ç[ • 9    “”  -L ›  }  »   _ !e ! " # -
U @  ¦ $ $ % (-ü & & à ' c ( Ž ) û i !“” e _ 
³ µ * + , ¡ -   il . -c 9 a(/  * 0 -ô ö l M ë ì
O [i  1 ð!2 i “” i˜=ø Z ” 3 -i ´ æË Z   !
" # $ % & •4 5 -9 r Ž “ ¸ 6 r ˆ“”  -í / “ 7
i Y 8 8 i“” 9  ³ Y “” : !­; < Å Lbé i® = -¹
> a“”  (Ñ ï ? @ A < iE ß ® ø B C D -E Y © ú ] 
i; < ˆ-aF ¯ t GH f-“” e k I ë V 3 LJ   i_
a-¾ M a(i ½
K !
Gà*iS T 
L5 d ?-à¹Y Ž à*(F än o L -Ä Å m fn oiœ 
bê -à*‘   ˜¡ ^ Ú (e O 4 ‡† iÄ *i‡µ ¿  -¨ îï Æe
LM ; -N L’ k N à*-TH@ ² ‡ig h \ t -f‡à*O
Lï P 1 ' -Q i‡µ R Œ -S ; § Li) Ž † À  !
Ž † =Ê -à*T æLiU S ÷ ÁV ø ÔÊ Ë Ù
-™ J š s r ÷ À
’‡‡-S ; § Ž † À  !) † =Ê -y ) † ‰ Š » ‹ Œ ˆ!
; À * C Z GW X Y i

' ( ) * + ,  -C Ò Z  ^
i-
-‡ .   -M ­® ‚ ƒi£t à*> -¼ + — 
Û
îï Ûð -t þ² ‰ Š “ ”  ’9t  Z Z 3 o!ù ; è ® ^ -
‰ Š “” 9µ L –; ¹[ Ï • -’µ   –; ‡ ¤ -à*n oû \
.-í  Ì d † ;  ] ^ -õ_ ) Ž Ó ö -‡*Î Ï Å Æ -` a ­å à
*b  ê ¤ ¨Ï[îÆî¿ -“Ç  ‚ ƒ!D ?-à*c ¹ d  "
æ-  Œ E Z ; è e µ ¶  -» ç e  Ë  F -t Lì® § f ¹g
Û-h i P j !l ùÏ[Ók 3-k - G ã " v Z L5 I ê Ö l
m F -c n c Ïl m -Ç Ï[3k G) *" ` ³ Ë -à*o p “q š
@  ] !è C + @ @ ß g + @ Z y-r Ò"s -tau v , + -@ w ¦
x » ; y -z @ { . f| -X ­° L6 . !

•P W ± iP W W X ³ ´ 
P W ± e {|iP W 
îï ð ! û ã -C E } ~ Ó 7   H t iK ä -] <  à€ ¯ „ … -
(ùLP W -­® {LÅ L` : W ¶ -C E T æf[‡*iÌ  -
‚ §  2 C ƒ i„ • Ûl(!5  P W æË ” P Å -L¹m —
…  † … ‡ ˆ -« ¨è
‰ W  GÎ î Š ‹ ƒŒ   ⠎ ùs ' 
!C E P W w ; < i- ‘ Î Ï ’ k {L-« ¨ùê “ ” !f ô Z —
i• ¤ -] ^ ; < š@ ) j O ˜– — !C E ˜ j LiæË H˜ ™ ; <
i  -7 §  + C E ; F - G ù H t I J -e L¼ Ë K ä   
L   - þ¹— ™ F -?(iC E V  ; š ¾ M ?¹= › C E œ 
v ¼ Ë i!
"P W ± e H||iP W 
îï Ûe L; < P W i® ¹žC D O (-Ä ?-L© Î Ð x?
W ¶ } ~ Ÿ !e H|-îï ÆÛ à -  ¡ ¢i¢t £ } ~ e ¤ _ ¼ Ë Ô¢
; F Ù
-e ¤ _  õ ¥ P W Ge |-x? W ¶ @ Z P W H› -ª
À\ Å iS E C D O Ç Z ¦ w § ¨ © !C D O ¼ Ô¢ r ; F Ù
GÇ Z ¦
6  ª ¹W X G§ ¨ © ¼ Ë «  š -c Ñ ¬ @ ­ C ® ¯ iÔ{ ° ° Ù
¢ ± ² ` !

£ ¦ ?§ i ` bc m L ¶ r s  t i _ ç
³· ¸ Li¹† º h » ¼ ½ ¾ µ ¿ ¶ 
5 d @ -LiŽ † Z ˆy M ´ ’-Ç   [ \ … ‰Ç ‘
iy É -U 5 J µ ¶ -9 í I J iò ˜U P þ!t Lè C i¹† P
· Ö  , -Ç t ¯ iŸ Ïq ¯ ¥ m j -ô Ç L¸ º U Ê ¹ X ­Q 
i¹† º h !
5 d > ?-Lm f5 è À  -’“” iŽ † Z º  -Æ
 L6z¸ |i) 4 5 b!Ç ’“” is r -²[ \ t
 ³ -@ # —Ž † -e e - ¼ t ³ i²µ ¹† -ô Ç Ñ v §  þ¾
µ ¿ ¶ !Ç TX 1 *µ -» À’“” –r ˜× ¨d † i¼ ½ õ
½ 9 K Œ ½ w i õi¹GZ  ¾ “” µ w µ i¿ À G0 [ i ½ v ¼
a“ i[ \ ÷ 9G6 7 M ô Ž † º  -v Z (i) † n ot ³ ²µ ¹†
9-P t Á  § Lè C Ö  , i¹† -  Á  § ¯ ¥ m j it ¯ Ÿ
Ï-m L¹† º h » à µ º h i· ¸ @ A Ä t !
³À Á i à w 6zi5 b
L5 d ?-Ä Å {|“” µ ibc -e ¸ “” s r 9 ™ Å
i˜z- à §  þ¢ À Á !TH-t ‰Š ô Æ   ³ ™ Å iH› -
Ç –5 d > È iJ  – bc Y Z Õ ® "t ( -\ Z  Å !L¨ 5 b
K b i{|( Á -ÀÉ 6n{À …
p Ê Ë¢ Œ n@ Ì {. p
Ì ¢Hd n¢ . ¢
p 9˜-áô ¸ “” i × Ç c Z Í æ !
¨—|w ‘ ’µ L1 i( Á -ô ‘ ’µ é ê Î Ï -T à c e 5 d @
-t 5 d ?i‘ ’n oá Tc Z Í æ !
ö f-5 d @ Lò ˜i a@ ƒÚ Z y-6˜þ[ \ f ` a ·
) i´ Z !5 d @ ?-“” µ 9Ž † t  y r —6z-q P w …
‰Ç ‘ i[ \ K ˜-M LÐ » ò ˜it a!q ô t è =g `
®-c  & § 6zi5 b-ô Ç –{|ùH|-L Ñ i6zÒ Æ ô
“” µ Ç Â Ã -À‡ Ó ˜ r n@ Ì {. t
p ˜ Go n@ Ì
Ô É . p1 ß E n@ Ì ¢ . pÕ g Ö t _ n@ Ì 
g Ö . pE g l nH. p½ · × Œ ™ ™ n@ Ì ½ . p
9!¡ ¨ 6z( Á -Tô “” µ Ç Â Ã -€ Ø Å )  L‡µ ` a
i! b -Ä Å “” µ I c ùÕ ¹- ‘ v ¨i6z!
³ `  › {Ÿ 
L5 d > È -{|u M ¹† Q 1 ' Q ‡µ ` a P « bê i˜
=!{|˜q þ6z-TÚ ñ i1 ðô f À  ¼  -þÑ 5 b!® -
5 d @ -Ž † t  i´ ’-{|7 {¨¢ Ù xi) ƒÚ »
{Ú ˜Ì ¢ƒÚ 9˜Ž r f-y u @ ƒÚ K þiH|Z s r i
 › !ö Ç 5 d @ -L `  › e |i1 Û !
5 d @ ?-–—À  m “” it û ¼ ½ - {|6zš@ t ¡
5 b-` a bc Z Ü & -îï ï e Ýîï Æe -{|in o U Z |i
2¹ !LM J ÒÀ  ¡ ž i˜z-–{n o˜Ð iÞ -9 @
ß Ž {` a ˜Ð iv !
T?-Ä Å ` a  › –| ¨{|-)  LÎ ^ _ + , Ç þ™
H—{|-+ M ?B7 © ª á, —{-Li
H› áÄ > {Ÿ !
³*Ä Å Æ Ç È É w Ê Ë Ì Ã 
5 d @ -L` a @ Ž † ´ ’» m H[n oZ yà - ¶ Ì \
L˜Ð i¹M ˜y¸ ² m t ¯ n oi*Ä !5 d @ ?-n om € –H
[t ¯ ë t ¨Õ ë ì -Ž † ‡ˆ–´ ’ Ç Z ’“” -–—
“” s r —6z- * á Ú ÛÏi¼  c Z à  -O Lâ h iÈ  Ç w
× Ç s G® -–—w f‡3 o-á; ½ § Ê Ë ¡ [ ¹Z -È  ô O L
â h -¡ šÉ “” r ˜K Z L Gq ô ‚ 7 Ú ÛÏ@  ¾ “”
is r -áZ - v  d -Tâ h ) Ç Z - v ã ² -Ç 9 ä šå Ð -
Àæ ç · ê ðè é ·  ê 9- ë > !Ê Ë ô w f‡Í ì -í î À  *
p-ï 9 –Â ð —f‡ Ç Ö ñ ` ®# ñ -Àò û s ó ô õ 9- ë > !
5 d i˜yw *Ä -e 5 d ?c þu 9 ö ÷ Lw H[t ¯ in
o-t m ¸ f[> in o K ö ø ä -Tn o! b P ù w f‡ú û
9  ´ iÈ É nÀæ ç · N p¸ Ê Ë nÀò û s p(št !È É Ê Ë
4 ï   ” Z ˜y-ü T# ñ K ¸ ˜yþí _ -V ñ ý  iþ ò  
K t !
³Í Î Ÿ Ï ¶ ˜Ð iÑ Ò
5 d @ -L` a  @ ´ ’s r ¸ n oZ y-6zi` a · )
K  -ÔÍ — þÎ 6Ç  Ù
-Í Î Ÿ Ïi ¶ ˜Ð K D õ —Î ) ƒÚ i
Y Î Z  !
5 d @ ?-“” s r —6z-Í Î Ÿ Ïy D õ ziÔ 
g 96zô Ç t ¡ 5 b-Z Í Î Ÿ ÏZ ( þV ñ !ò À“” r i ô 
¡ > —Ú ÛÏ-Ç Í Î Î 6Ç g -w Ú ÛÏiD (K Z  -ï 9  c
¡ ši ” ô !Y Î  ¡ ši ” ô -áþ ` –Í Î U S GÇ * á “
” s r i6z¿ À -áþ@ g Û6ziÍ Î Z y!ö f-5 d @ ?-6
zÒ Æ ô “” is r Ç Â Ã i( Á -THP Q Æ Í Î D õ z-Í Î
Ÿ ϖ—e “” is r H-+ ,   il . -ý   þV ñ - Î
§ w Y Î i ñ   -T ¶ ˜Ð ô Ç X m Ñ Ò!
³ÔÕ Ö × Ø Ùw Ú ÛÏiÜ Ý 
L5 d @ -–— 6  i
*-Õ ¹ j 6zI J i ò P
þ!5 d @ ?-–—[» À  m Li¼ ½ X ­à  -|D È  9 Ê
Ë Ç X = | j 6-5 Ž 6zZ É GáL|D Õ ¹j 6t™ “” -k
j Ú ÛÏig ۘ-Õ ¹w Ú ÛÏi× Ø ` ï bs !
Õ ¹e ¡ šÔÖ ˜ÙiæË H-¸ L » â h > ¡ !ò À{|É
iI c -ï c –O Lâ h iÈ   Š Ú ÛÏ-” @ X ­i ' Z ^ · -
 ¾ É  —Ú ÛÏi  ! - Z § –“” is r ¡ šV ð-á
LÔ Ö Ù> ¡ !ü ô â h i× Ø -Õ ¹Ñ   ¡ š m  g -Õ ¹Ç
v t  =g -@  ™ 9 š   2º Z i3 o-@  ¡ Ú ÛÏiò ˜-
 —à  Ú ÛÏ  ß  -¡  D ˜ 69 E |Ü Ý !
|iÇ ‘ ´ -c @ ƒÚ   Z y-t   à  ƒŒ  ™ à E Ÿ !
³ß à° _ iP j 
îï e ï -ã ä A å iá â?-f[P W ± ùH[O ˜P W ä š ¾ !
M -­ C W  P É |Ç ' 5 ¥ é ¶ ‡¶ ! C "  i¥ é ¶ ¶ ± # ­
$ « % (P W !Ç ` : W iP j @ ² [x? W ¶ ¸  H t x? W ¶ Z
y-— > D 7 — îï Ûe îï ð î ùL|{|P W !îï Ûe -–
² [x? W ¶ ! iP W ± C D O Ÿ ê ‚ ƒ-f g c 5 P W !îï ð î -
 H t x? W ¶ P W ± C E ùê „ … -î Ÿ ê „ … ” @ ö Z P W iý
ˆ ˜c 5 ` : W iP W ³ ´ !
` : W iP j -; < P W Z T  6 . -  M _ } & h i  ô ' -
|w {|ix? W ¶ -  d !\ b ù|iC D O è C ¾ M ; ~ -
— e ‚ ƒ5  P W -¾ ® , Ž ; F -² ; < ( L !{|iC E Œ 
± ` è ; < ) * -— e „ … ¼ , ÔC E ; F Ù ; < ( L @ P W !ö f-
ã yW i¥ é ¶ ¶ ± áe {O P W z, Ž ; F -T æT K
+ i; <
( L -@ ë t P W Y !
5 d 4 ‡?-Ä Å P W ± i(P W -² ) ß g ; < , * » W X ;
-ß à° _ ô Ç P j !

主題名稱:個人成長與群體
單元名稱:自我與成長
壹、重要概念
一、自我認知包含自我志趣的認知、自我性格的認知與自我需求的認知。
二、自我成長包含知識成長、情意成長與能力成長。
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欣賞生命與享受生命、充實生命和接納不足與肯
定生命與尊重生命。
四、「社會化」(socialization):社會學者將把一個人型塑人格和學習各
種社會團體習慣的互動過程稱為「社會化」

五、地位(status)指個人在社會中的身分,如「子女」
、「學生」
、「班級
幹部」
、「農夫」等。
六、 角色(role)指個人在社會地位上應表現出來的適當行為。
貳、重點整理
一、認識自我
(一)「鏡我概念」
鏡我即鏡中自我。顧里(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
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我們常將別人當作一面鏡子,而自我印象
就是反映自我希望別人如何看待我們自己。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1、想像別人在注意我們自己。
(如:剛上國中,新同學、新老師一定

2、想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如果我有好表現,大家一定會稱讚我,

3、反應別人的看法。
(我決定要服儀整齊,努力用功,爭取
老師會喜歡我。)

好表現。)
會注意我的表現)

自自自自

▶▶▶ ▶▶▶ ▶▶▶


我我我我
(二)自我三要素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自我三要素
本我(id) 生物的原始本能,如:吃、喝、性衝動、攻擊。
自我(ego) 監督本能,回歸外在社會制度的控制,根據現實去
反應。
超我 理想化的我,像法官一樣,隨時評價行為對錯。
(superego)

(調節)
本我

自我

超我
(超我壓制本我)

(三)自我需求認知理論
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提出人類需求五大
階層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

最高的需求層次,自我成長的需求,期
自我實現需求 望能將自我潛能完全發揮。

追求成就和自我價值感的需求,體認自
尊重需求 己是有用、有能力的人之外,也希望得
到他人的認可與尊重。
社會需求 被愛和歸屬感的需求,包括友誼、愛情、
隸屬關係(人際關係的需求)。
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免於生理傷害、
安全需求
免於心理恐懼的需求。
對水、食物、溫暖、及性等人類生存的
生理需求
基本需求。
二、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

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 其他因素


(1)生理外表 (1)父母的管教方式 (1)重要他人
(2)生理成熟度 (2)父母的婚姻生活 (2)同儕關係與次級
(3)認知水準 (3)親子關係 文化
(4)家庭的社會經濟
地位

(生物) (社會文化) (個人)

吸引力
的標準

內分泌 第二性
身體形象
改變 徵發展
同儕與父母 個人反 自我形象
的反應 應 自尊養成
性別認定
遺傳 青春發
潛能 動時間

早熟與晚熟
的刻板印象

三、自我成長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自我成長可從三方面著手:
項 目 行 為 表 現
1.知識成長 重視精進學業與自我學習,建立正確價值觀。
2.情意成長 學習情緒管理,並重視道德修養。
3.能力成長 培養自信與獨立判斷的能力,並能提升忍受挫折的能力。
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內在需求
價值觀的建立受到三方面的影響 人格特質
社會期望

五、社會化(socialization)
(一)定義
我們生活在人群中,自然會和他人不斷地互動。個人對自己的
認知、好惡、對許多事物的想法及行為,自然會在互動中受到他人
的影響而改變,往往有意或無意地學習他人的態度、價值判斷、或
行為。然後潛移默化中,把這些外來的影響逐漸變成自己的態度和
價值判斷。社會學者將把一個人型塑人格和學習各種社會團體習慣
的互動過程稱為「社會化」。
(瞿海源、王振寰,2002:75)
(二)功能
1.型塑個人的自我概念。
經由和他人互動交往,個人可能把他人對自己的行為反應和
評價,用來模塑個人的自我概念。同時經由持續地學習新事物,
個人會調整自己的價值、態度和行為,以求適應外在不斷變動的
社會環境。
2.藉由各種社會角色的扮演,「個人」和「社會」得以連結。
六、地位與角色
(一)地位(status)
指個人在社會中的身分,如「子女」
、「學生」
、「班級幹部」
、「農
夫」等。
(二)角色(role)
指個人在社會地位上應表現出來的適當行為。
(三)舉例
1.農夫應當辛勤耕耘才能有豐碩的收穫,指的就是農夫這個社會地
位,若有適當的作為(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將有令人滿意的結
果。
2.當個人在這社會中的地位是學生時,他會被社會中其他成員期待
的表現,大致為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將回家作業準時完成、尊
重師長、上課專注等等。如果行為與地位符合社會期待,身為學
生的個人,即是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七、社會化與地位、角色間的關係
(一)社會化的過程是個人學習認知自己在團體裡的地位,與應該如何適
當扮演的過程。是一種藉由地位與角色的賦予,使每個社會成員各
司其職,有助於社會安定。
(二)人們剛接觸地位與角色這兩者的連接,常常透過其他人的讚美或責
罵。
(三)例如
1.小女生剛穿裙子時,常不懂為甚麼不能將裙子掀起來,當作小飛
俠的翅膀,然後被指正或責罵。
2.小男孩安靜的坐著吃飯,吃得乾乾淨浄,也不挑食,然後被父母
或師長稱讚為「乖孩子」

(四)當個人開始有能力理解某特定他人的立場或態度時,就是他正發生
著社會化的過程。
(五)兩性關係即個人自我認知中很重要的一種社會角色。
(六)家庭與社區是發生社會化的基本而關鍵的場所。
參、延伸教材
一、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
(一)米德創造「概化他人」的觀念來說明個人如何學習地位與角色之間
的關聯。
1.個人經由與他人互動,進而認識自己。
2.個人經由他人對自己的溝通,可以知道別人對他們的反應。
3.當小孩學習扮演他人的角色,學習想像他人的角色,以及期望別
人對他的反應時,自我便開始發展。
(二)概化他人的觀念不只是對某個地位與角色的認識,如老師就是傳授
知識、農夫是播種插秧。且逐漸發展為「老師不只是傳授知識、農
夫不只會播種插秧」
,然後會逐漸發展將這些經驗加以組織化或具備
系統化的意義。
(三)概化他人的形成,不僅是形成系統化的概念。更進一步的將這系統
化的認識構成個體在社會面對其他成員或事務時,應對進退或自我
評價的一套標準。
(四)這整個系統對社會上許多成員,常無法非常明確的闡述說明,多透
過事件與觀察他們的行為,由第三者(通常是學者)來解釋。
(五)同一社會裡的每位社會成員其「概化他人」的觀念雖非完全相同,
但不至於出現南轅北轍的差異,這種差異僅會出現在不同社會之間。
(六)這套系統確定之後很少動搖,除非遇到挫折,然後才會重新修正。
(七)概化他人觀念的形成,起初是個人透過對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言行的觀察、模仿、與重複的過程,所逐漸形成的概念。
二、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
(一)重要他人指的是對個體的心理與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
具體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社會成員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也可
能是老師、同儕,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認識的人。
(二)透過對重要他人的觀察模仿的過程,個人會逐漸形成地位與角色的
連結。
1.包括好壞的標準、配合場合與時間所要對行為的調整、與個人對
行為標準所賦予的彈性空間等等。
2.包括各式各樣的符號及其背後的抽象意義等等。

參考文獻
補充資料來源:青少年心理學,賴保禎等編
瞿海源、王振寰,2002,《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米德(Mead)著,胡榮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 Mind, self &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臺北:
桂冠。
主題名稱:個人成長與群體
單元名稱:家庭生活
壹、重要概念
一、親屬的關係有配偶、血親與姻親三種。
二、家庭的類型有小家庭、折衷家庭與大家庭三種。
三、家庭的功能有生育功能、保護與照顧功能、經濟功能與教育功能。
四、家庭衝突的處理方式:停一停 ->想一想->試一試->再試一試。
五、現代家庭所面臨的問題:老人與幼兒的問題、離婚的問題與家庭暴力
的問題。
貳、重點整理
一、家庭的組成
(一)親屬關係
1.配偶: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
(經依戶籍法為結婚之登記者,推定其已結婚)
2.血親:因為血緣和收養而產生親屬的關係。
(1)直系血親:有血緣關係,
「從己身所出,己身所從出」。
(2)旁系血親:有血緣關係,沒有出生的直接關係。
(3)擬制血親:沒有血緣關係,而是經由法律程序所承認的血親。
(收養的子女其權利與義務如同親生子女)
3.姻親:因結婚而產生的親屬關係,依照「民法」的規定可分為:
(1)血親之配偶:如兒媳、女婿、兄弟之妻、姐妹之夫、伯母、
嬸母、姑丈、姨丈。
(2)配偶之血親:如夫之父母(公公、婆婆)
、妻之父母(岳父、
岳母)

(3)配偶之血親之配偶:如夫之嫂(妯娌)、妻之妹婿(連襟)。
(二)家庭類型
1.一般家庭形態:依照組成成員不同:
(1)小家庭:又稱「核心家庭」
,由一對夫妻及其未婚子女所組成。
(2)折衷家庭:又稱「三代同堂」
,由一對夫妻及其父母,與未婚
子女所組成。
(3)大家庭:又稱「聯合家庭」
,由數個有血緣關係的小家庭所組
成,除了「三代以上」的家庭成員,還有未婚或已
婚的旁系血親同住。
2.新興家庭形態:因社會的變遷,產生新興或具有的特質的家庭形
態。
(1)單親家庭:由單一父親或是母親單獨扶養子女的家庭。
(2)雙薪家庭:父親及母親都有工作並有收入。
(3)頂客族(Double Income No Kids)DINK:夫妻兩者都有工作及
收入,但沒有子女。
(4)不婚族:單身貴族,不想結婚或是沒有結婚的單身男子或女
子。
(5)外籍配偶:夫妻其中一人不是本國人,可能會因為彼此間的
文化及生活差異而有社會適應及子女教養的問
題。
(6)隔代教養:因為家庭變故或父母到外地工作,無法照顧子女,
由祖父母扮演代理父母的角色,扶養孫子女。

二、家庭的功能
(一)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
(二)家庭功能的發揮,有助於社會穩定的發展,並可減少社會問題發生。
(三)家庭功能的種類
1.生育功能:
(1)生兒育女是家庭重要功能。
(2)主要是要傳宗接代,延續社會的生命。
2.保護與照顧功能:
(1)讓家庭成員感到安全,尤其是面臨身體上的疾病或是心理上
的挫折,有家人的陪伴與照顧,可以讓家庭成員度過難關。
(2)子女年紀小時,接受父母的保護與照顧;父母年老時,子女
應保護照顧父母。
3.經濟功能:
(1)親屬監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2)有工作能力的家庭成員需要工作賺錢,滿足家庭的食、衣、
住、行、育、樂各方面的需求。
4.教育功能:
(1)每個人的言語、行為、價值觀及生活習慣都深受家庭的影響。
(2)從家庭中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並學習適應社會生活的知識及
能力。
(四) 家庭功能降低或喪失
1.對於不適任的父母:法院可以運用公權力剝奪或限制父母行使親
權。
2.子女不奉養父母:子女不奉養父母,甚至棄養者,須擔負刑法的
遺棄罪。
三、認識家庭衝突的類型
(一)夫妻或親子間,難免會發生摩擦或發生爭執,甚至演變為衝突。
(二)衝突的種類
1.家務分工的衝突:家務該由誰負責或家務分工不公平而產生的家
庭衝突。
2.價值觀與生活習慣的衝突:因為家人的個性及成長背景差異,而
有不同的價值觀及生活習慣,而產生
的家庭衝突。
3.經濟上的衝突:對金錢的看法不同或是因為經濟壓力而產生的衝
突。
(三)處理衝突的方式
1.停一停->想一想->試一試->再試一試:
在衝突產生時,不要急著在氣頭上時解決問題,要先冷靜下
來,再想解決方法。
2.經營家庭:
(1)在共同的家庭中生活,彼此都需要充分的溝通和調整,才能
降低衝突的發生,經營美好的家庭氣氛。
(2)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但只要願意用心付出,
共同經營,都可以享有甜蜜的家庭生活。

四、現代家庭所面臨的問題
(一)老人與幼兒的問題:由於社會經濟型態(雙薪家庭)及家庭結構的
改變,老人與小孩的照顧成為現代社會共通的問題。
1.原因:人口高齡化和雙薪家庭的普及,使得老人的安養與幼兒的
照顧成為許多家庭的難題。
2.因應措施:政府規劃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如:發放老人年金、
鼓勵新建老人住宅與設置老人安養機構、規劃國民年
金、發放幼兒教育津貼、提供父母育嬰假。
(二)離婚的問題:
1.原因:結婚是男女雙方願意共同組成家庭,生育下一代,但可能
會因為各種原因,最後選擇分居或離婚。
2.如何面對:對於父母的決定,子女可能無法理解,但可以尊重和
體諒,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家庭的變化,並學習經營自
己未來的家庭生活。
(三)家庭暴力的問題
1.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能是家庭中的任何成員。
2.面對家庭暴力時,可請求協助的管道:警察單位、社會局、其他
社會機構,也可向法院申請保護令。
3.發現鄰居或是同學遭遇家庭暴力的問題時,應發揮道德勇氣,向
相關單位檢舉或請求協助。
參、延伸教材
一、有關民法的相關法律條文
第 972 條 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
第 973 條 男未滿十七歲,女未滿十五歲者,不得訂定婚約。
第 974 條 未成年人訂定婚約,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第 980 條 男未滿十八歲者,女未滿十六歲者,不得結婚。
第 981 條 未成年人結婚,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第 982 條 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
經依戶籍法為結婚之登記者,推定其已結婚。
第 983 條 與左列親屬,不得結婚︰
(一)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
(二)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但因收養而成立之四
親等及六親等旁系血親,輩分相同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同者。
前項直系姻親結婚之限制,於姻親關係消滅後,
亦適用之。
第一項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結婚之限制,於因收
養而成立之直系親屬間,在收養關係終止後,亦
適用之。
第 984 條 監護人與受監護人,於監護關係存續中,不得結婚。
但經受監護人父母之同意者,不在此限。
第 985 條 有配偶者,不得重婚。
一人不得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
第 1049 條 夫妻兩願離婚者,得自行離婚。但未成年人,應得法
定代理人之同意。
第 1050 條 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
應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
第 1052 條 夫妻之一方,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他方得向法院請求
離婚:
(一)重婚者。
(二)與人通姦者。
(三)夫妻之一方受他方不堪同居之虐待者。
(四)夫妻之一方對於他方之直系尊親屬為虐待,或受
他方之直系尊親屬之 虐待,致不堪為共同生
活者。
(五)夫妻之一方以惡意遺棄他方在繼續狀態中者。
(六)夫妻之一方意圖殺害他方者。
(七)有不治之惡疾者。
(八)有重大不治之精神病者。
(九)生死不明已逾三年者。
(十)被處三年以上徒刑或因犯不名譽之罪被處徒刑
者。
有前項以外之重大事由,難以維持婚姻者,夫妻之一
方得請求離婚。但其事由應由夫妻之一方負責者,僅
他方得請求離婚。
第 1072 條 收養他人之子女為子女時,其收養者為養父或養母,
被收養者為養子或養女。
第 1073 條 收養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
第 1079 條 收養子女,應以書面為之。但被收養者未滿七歲而無
法定代理人時,不在此限。
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由法定代理人代為意
思表示並代受意思表示。但無法定代理人時,不在此
限。
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法定代理人之
同意。但無法定代理人時,不在此限。
收養子女應聲請法院認可。
收養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認可:
(一)收養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
(二)有事實足認收養於養子女不利者。
(三)成年人被收養時,依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
父母不利者。

擷取自網站 http://www.nanhwa.gov.tw/new_page_9.htm
二、親屬稱謂的中英對照表
親屬稱謂縮寫對照表
親類名稱(英文) 親類名稱(中文) 縮寫
father 父親 F
mother 母親 M
brother 兄弟 B
sister 姊妹 Z
son 兒子 S
daughter 女兒 D
husband 丈夫 H
wife 太太 W
parent 父母 P
child 小孩 C
sibling 兄弟姊妹 G
spouse 配偶 E

例如,MBD代表母親的兄弟的女兒,FZS表示父親的姊妹的兒子。

例如,eB代表哥哥,yZ表示妹妹。

參考自Barnard and Good(1984)


三、親等稱謂表

擷取自網站http://www.jiangjiun-house.gov.tw/top10.htm
四、生育率下降:
民國 93 年出生登記人數計 21 萬 6 千人,較上年減少 4.7%,續創
歷年新低;新生人數如與民國 80 年代初期每年 32 萬餘人比較,已減少
三分之一;粗出生率降至 9.6‰,已屬世界上最低生育率國家之一。
五、家庭其他功能
(一)社會安排功能:個人的種族、膚色或社會階級的決定,都取決於家
庭;甚至個人興趣、價值觀、生活習慣都會受到家
庭的影響。
(二)娛樂功能:家庭是從事休閒的重要場所,家人可以一起看電視、閱
讀或旅遊。
(三)宗教功能:主要指祖先祭祀與神祇崇拜。
六、親權
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義務關係,通稱為「親權」
,也稱為「監護權」,
是父母基於為人父母的地位,對子女的一種權利。
七、遺棄罪
中華民國刑法 (民國 95 年 05 月 17 日 修正)
第 二 編 分則第 二五 章 遺棄罪

第 293 條 遺棄無自救力之人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一百元以下罰金。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五年
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294 條 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
或保護而遺棄 之,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
助、養育或保護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
徒刑。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
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
第 295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前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
二分之一。
八、家庭暴力防治法
為促進家庭和諧,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九、家暴專線
『113 全國婦幼保護專線』是支 24 小時免付費的求助電話,只要
民眾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系統就會為您將電話轉接到您所在位置
當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的工作人員提供各項線上
諮詢服務。
十、親權的剝奪
父母 ( 養父母 ) 對子女如未盡到教養、照顧、保護、監督等責
任,親權將會因程度而有不同的制裁,其中親權的停止,為對父母最
大的處罰,而且現有法律對停止親權有不同的規範,適用上因各情形
而不同,原則上仍適用民法的一般規定。
我們都知道,行使權利不得濫用,親權亦同,因此如父母濫用其
對於子女的親權,其最近親屬或親屬會議得予糾正,如糾正無效,得
請求法院宣告停止親權的全部或一部。
十一、保護令
(一)何謂保護令
1.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保護令是法院核發之命令,可約
束加害人之行為與義務,保障被害人權益及安全。
2.保護令種類:緊急暫時保護令,一般暫時保護令、通常保護令。
(二)保護令聲請人
1.被害人、檢察官、警察機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均可聲
請。
2.被害人為未成年人、身心障礙者或因故難以委任代理人者、其法
定代理人、三親等以內之血親、姻親、得向其法院聲請。
3.緊急暫時保護令,被害人不得為聲請人。
(三)如何聲請保護令
1.聲請緊急性暫時保護令,由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以言詞、書面或電信傳真方式向法院聲請。
2.聲請一般性暫時保護令應填「民事暫時保護令聲請書」,向法院
聲請。
3.聲請通常保護令應填具「民事通常保護令聲請書」,向法院聲請。
保護令之聲請依被害人之住居所、相對人住居所或家庭暴力發生
地之法院提出聲請。
(四)保護令審理程序
1.緊急性暫時保護令:無須經審理程序,法院受理聲請後,除有正
當事由外,將會於四小時內核發緊急性暫時保護令。
2.一般性暫時保護令:法院得不經審理程序或於審理終結前,核發
一般性暫時保護令。
3.通常保護令:法院經開庭審理後核發。
(五)保護令內容
1.禁制令:禁止加害人對你或其它家人施暴。
2.禁制令:禁止加害人通話通信或其它騷擾的行為。
3.遷出令:命加害人遷出被害人住所。
4.遠離令:命加害人遠離你的住處、學校、上班地點、或你經常出
入的地點。
5.交付令:命加害人交出汽車、機車或其它有關你生活工作教育的
必需用品。
6.暫時監護令:命加害人交付子女給你,使你暫時擁有未成年子女
監護權。
7.禁止探視令:規定命加害人與子女面會方式或禁止加害人探視。
8.給付令:命加害人負擔你的租金、扶養費。
9.給付令:命加害人負擔你的醫療輔導、庇護場所或其它財物損害
的費用。
10.治療令:命加害人接受戒癮、精神、治療、心理輔導。
11.給付令:命加害人負擔你的律師費用。
12.其它保護令:命令其它可以保護你或你家人的必要措施。
(六) 保護令之有效期限
1.暫時保護令:從核發時起生效,於法院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
或 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失效前法院得依當事人
或被害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撤銷或變更。
2.通常保護令:自核發起一年內有效,失效前當事人及被害人得向
法院聲請撤銷變更或延長,延長時間為一年以下並
以一次為限。
(七)違反保護令罪之罰責
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行、拘役。

擷取自台北縣社會局網站http://www.sw.tpc.gov.tw/convenient/1_9_03.htm
主題名稱:個人成長與群體
單元名稱:生命教育
壹、重要概念
一、認識人生的各個階段與發展任務
二、追求自我實現的歷程在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與實現自我
三、瞭解生物有死之必然性及生命之有限性,學會珍惜生命
四、投入志工行列豐富生命的內涵
五、「地球只有一個」,生存環境的永續經營
六、尊重生命,安寧療護,莊嚴生命的輓歌
七、器官捐贈--讓生命無限延續,遺愛人間
貳、重點整理
一、人生的發展任務
人的一生分為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五
個階段。每個階段隨著年齡的改變、心理與身體的發展而有不同的
發展任務:
階段名稱 階段發展任務 重要他人
幼年、童年期 人格的養成與發展 父母親
(1)學習獨立,情感上不再依賴
父母或其他成人
(2)學習足夠知識與技能,以準
同儕
青春期 備邁向經濟獨立
異性
(3)性心理的發展—接受並扮演
自己的性別角色
(4)接受自我並追求自我肯定
成年期 努力工作與家庭的責任 工作伙伴
老年期 過恬淡自得的生活 老友、老伴
二、追求自我實現的歷程
(一) 認識自我
1. 青春期
(1) 青春期表示生殖器官開始成熟,第二性徵開始出現,女孩
要變成真正的女性,男孩也要成為真正的男性,全家人都
高興的接受這件值得慶賀的事實。
(2) 通常女性的青春期約在十至十四歲之間開始,男孩則較
遲,約在 十二至十七歲之間。
2. 青春期女孩生理上的變化
(1) 女孩乳房部位先是有點硬,然後開始變大、變圓,碰到時
有時還會痛,乳房較豐滿的就得開始穿戴胸罩。
(2) 皮下脂肪開始增厚,形成細腰豐腎的女性身材。皮膚變
細,腋下和陰部長毛,大約一年到兩年後,開始有月經。
3. 青春期男孩生理上的變化:
(1) 最明顯的是聲音變沙啞,長喉結。
(2) 皮下脂肪也增厚,但比女孩少,所以腰圍比女孩粗,臀部
較窄而且扁平,肩膀和胸廓變寬,腋下和陰部長毛,有些
人會長胸毛、腿毛,外生殖器官變大。
4. 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1) 青春期的情緒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為兩極性,即
有時心花怒放,陽光燦爛,滿臉春風,有時愁眉苦臉,烏雲
密佈,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臉”
來形容,很容易發生衝突事件。
(2) 青春期的情感
青少年的情感由原來對父母親的摯愛,拓展到對同學、老
師、偶像人物崇敬和追隨。此時,青少年的道德觀也發生了
變化,對成功人士與名人崇拜得五體投地,對壞人壞事疾惡
如仇,追求公平公正,一旦發現某人有私心雜念,他們就會
嗤之以鼻,就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妥協和容納不同意
見的人與事,所以很容易受到傷害。
(3) 青春期的思維
思維是人的高級的心理活動,國中階段抽象思維開始發
展,國中學生對一般的問題,能夠透過現象進行概括和總結;
到了高中階段,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迅速發展,高中學生
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多維的、立體的考慮問題,並且通過綜
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質和規律;所以,在此青少年階段,
學生好辯論,喜歡鑽牛角尖,打破沙鍋問到底,敢於挑戰老
師和家長,但是,有時由於缺乏表達與溝通技巧,容易遭受
責難與誤解而深感挫折。
(4) 青春期的人際交往
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漸漸地從家庭中游離,與同儕交流、
活動,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無話不談,形影不離,朋 友常
比家人來的重要,這是典型的心理斷乳表現。
此外,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特
別是在意異性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也嘗試與異性交往,但是
在交往過程中心理變得很複雜,一方面渴望接近對方,另一
方面又很害怕別人發現,一般而言,這個階段並非真正的戀
愛,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語言,喜歡一起聊聊和彼此欣賞。因
為與異性同學的交往而引發心理負擔,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
活作息的不在少數,這是青春期的苦惱之一。
5. 跟憂鬱說「拜拜」
(1)「憂鬱」是指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
沮喪的情緒。
(2) 壓力、焦慮、擔心或害怕,這些都是大家常可以經驗到的感
覺,有時這些感覺會令人難以處理。例如,失去心愛的人、
人際關係惡化、失戀、被人欺侮、或僅是因為你與別人不同,
而被人忽視、因心理健康問題而被人歧視。
(3) 當我們因為問題煩心、傷心、鬱卒……時,這時候找家人、
朋友說出你的感覺是有幫助的,學校裡關心你且你信任的
老師,或者輔導專線等處,都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協助。

(4) 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並做一些有助於放鬆身心的事
情。例如運動、閱讀、聽音樂、寫作、禱告、冥想,或其
他任何能幫助你鬆弛的活動。
(二) 肯定自我
1. 美國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強
調人的智能包括多面向,有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
智能、肢體運作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與自
然探索智能等。
2. 我們應該透過不同的學習管道積極探索自己的潛能,並建立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我認同,肯定只要自己找到方向、
有目標,相信「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
不成的事。」
(三) 實現自我
1. 萬物之靈的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一個明顯的特徵是
人類自覺地以社會認可的行為準則約束自己,簡而言之就是
有責任感。
2. 作為一個社會人,都要為自己負責,為周邊的人負責,為家
庭負責、為社會負責,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倘若有了這
樣的共識,我們的社會就能夠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安寧,多
一份和諧,多一份幸福。
三、珍惜生命歷程
1. 生命包括著數十億年來,物質在自然界中起源並向無數方向發
展的結果。
2. 人類生命的發生、發展、衰老、死亡的全過程,是生物界的普
遍規律。
3. 生命現象是指個體所具有的代謝、生長、生殖、感應和演化等
現象。
4.「生命禮儀」是文化人類學的專有名詞,意指:人的一生,從精
卵結合開始,經懷胎而誕生,此後經歷了幼年、少年、青年、
壯年及老年到死亡的各個歷程中,每個人多會經歷一些類似的
生理變化,碰到一些共同的生命關卡,而每通過一道生命關卡,
都意味著身體、心境和社會角色的改變,或帶來新的喜悅,或
面臨新的問題,或承擔新的責任。
四、豐富生命的內涵
1. 蔣中正先生曾說過: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2. 為整合社會人力資源,使願意投入志願服務工作之人力做最
有效之運用,以發揚志願服務美德,促進社會各項建設及提
昇國民生活素質,民國 90 年 1 月 20 日,總統公布「志願服
務法」

3. 有愈來愈多社會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身份、與不同宗
教信仰的人士投入「義工」、
「志工」行列,做「義工」、
「志
工」可以說是豐富生命內涵,充分發揮生命良能的高尚行為。
4. 所謂「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72 歲的慈濟志工曾
益冰說「做志工,吃自己的飯,花自己的錢,做別人的事,
賺到的是歡喜;因為身體愈做愈健康,心靈滿足,就不會想
東想西,煩惱一堆。」
五、生存環境的永續經營
1. 近年來全球暖化的腳步未曾停歇,且可能正在加快,若人類
不能儘快採取應對手段,改變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的生活
方式,全球暖化所帶來的災害將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全面反
撲:害蟲的蔓延、傳染病疫區的擴大、水災、旱災、風災以
及糧食價格高漲等暖化危機,迫在眼前!
2. 天生人,地養人,天地有生養萬物之功,我們人類生長在天
地之間,天地生養了萬物,我們人類要敬天地、要尊重自然、
愛護自然,自然和諧的生活在地球之中,我們人類才有美好
的未來。
3. 時至 2007 年,全球已有 174 個國家、15,000 個組織支持「世
界地球日」
,用各種對環境更友善的創意行動,為打造「人類
與生物能永續共存的地球」而努力。
六、尊重生命,莊嚴生命的輓歌
1. 生老病死就像自然界萬物的興起或凋零,是一種自然現象,
不需忌諱,也不用懼怕。
2. 人們往往對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期待與準備,卻對死亡一無所
知或刻意不談!人應敞開心胸,真誠地與內在對話,並將死
亡視為生活事件,能歡喜慶賀新生兒的到來,也能很坦然面
對死亡。
3. 人生中有太多的無常與意外,使人無法預料,或因無法善終
而不能完滿地劃下人生的句點。因此,佛家稱死亡為「無常」

就是指死亡無所不在,唯有做好準備,才不致在「無常」到
來的時候,帶給亡者與生者無限的恐懼、慌亂與悲慟。
4. 我國旅美哲學家暨宗教學家傅偉勳教授 1993 年在台灣出版
的著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
生死學》,生死學、死亡學逐漸受到重視。
5. 有一種說法是:死亡學的研究是為了幫助臨終者、或是罹患
不治之症者以及他們的家屬在面對足以威脅生命的病痛時,
可用來提升生活品質的照護方式,包括減緩疼痛和其他生
理、心理、及社會問題的關照。
七、器官捐贈--讓生命無限延續
1. 器官捐贈是當人結束生命時,選擇延續他人生命的愛心行
動,是一份貴重的生命禮物。
2. 「人命呼吸間」
,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與其將有用的
器官掩埋在土壤中或火化了,多可惜!
3. 有許多病患,苦等不到可以救命的器官,我們何不換個角度
來思考它,不妨套用綠色環保的資源回收再利用之概念,將
身故後有用的器官贈與他人使用,所剩餘的皮囊皆回饋給大
地,未嘗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處理方式。
3. 如何延續往生者的大愛,呼籲大家多以正確的觀念來正視器
官捐贈的活動,因為有您無私的「捨」
,別人的生命才能「得」
到重生的機會!
參、延伸教材
一、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
德納在 1983 年提出,他在
《心智的架構》
(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這本書裡提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個範疇:
1. 語文(Verbal/Linguistic) 智能: 包括口頭語言運用及文字書
寫的能力,把句法、音韻學、語義學、語言實用學結合並運用
自如。 這類人在學習時是用語言及文字來思考,喜歡文字遊
戲、閱讀、討論和寫作。
2. 邏輯數學 (Logical/Mathematical)智能: 從事與數字有關工
作的人特別需要這種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能。他們學習時
靠推理來進行思考,喜歡提出問題並執行實驗以尋求答案,尋
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對科學的新發展有興趣。
3. 空間 (Visual/Spatial) 智能:空間智能強的人對色彩、線條、
形狀、形式、空間及它們之間關係的敏感性很高,能準確地感
覺視覺空間,並把所知覺到的表現出來。這類人在學習時是用
意象及圖像來思考的。
4. 肢體運作 (Bodily/Kinesthetic) 智能: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
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的能
力。這類人很難長時間坐著不動,喜歡動手建造東西,喜歡戶
外活動,與人談話時常用手勢或其他肢體語言。他們學習時是
透過身體感覺來思考。
5. 音樂 (Musical/Rhythmic)智能: 音樂智能強的人能察覺、辨
別、改變和表達音樂,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較具敏感性。
在學習時是透過節奏旋律來思考。
6. 人際 (Inter-personal/Social)智能: 這類人對人的臉部表
情、聲音和動作較具敏感性,能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向、
動機及感覺。他們比較喜歡參與團體性質的活動,較願意找別
人幫忙或教人如何做事,在人群中才感到舒服自在。他們通常
是團體中的領導者,靠他人的回饋來思考。
7. 內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智能: 內省智能強的
人能自我瞭解,意識到自己內在情緒、意向、動機、脾氣和欲
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他們會從各種回饋管道中
瞭解自己的優劣,常靜思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愛獨處,以
深入自我的方式來思考。
8. 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納在 1995 年補充) 能認識植物、
動物和其他自然環境(如雲和石頭)的能力。自然智能強的人,
在打獵、耕作、生物科學上的表現較為突出。
二、生命禮儀
幾乎每個社會都有一套「生命禮儀」
,用 來標示人生每一個階段
的變化,協助其成 員平安順利的走完生命旅程。
「 生命禮儀」
,擁有豐富而多采的內容,其內容包含:對新生命
的迎接、對為人父母者的慰勞、對婚嫁者的祝福、甚至對結束 生命
者的敬重與懷念。換言之,
「生命禮儀」讓人在面對生命的一些關卡
及生命的某些事務時,有規可循,有約定而成的習俗可以遵行。
1.依照傳統的漢人習俗,在嬰兒出生後三日,要祭拜床母、祖先
和神明,並替嬰兒命名。滿月、滿四個月、滿週歲時,也都舉
行各種儀式,例如「
「收涎」
收涎」、「
「抓週」
抓週」禮俗,並宴請鄰里親友。
每一次儀式,母方的家人都會餽贈禮物,參與饗宴
2.成年
成年禮
成年
孩子成長的過程是緩慢而脆弱的,倘若依照漢人的傳統禮俗,
年滿十六歲才算成年,才能讓父母稍微鬆一口氣。因此,通常
會在十六歲那一年舉行成年禮,有一定的儀式,如祭拜「
「七娘
媽」。另外,在原住民當中,泰雅人以「
「紋身」
紋身」,而有布農人
以「
「拔齒」
拔齒」的儀式,象徵成年。
三、國民健康局青少年網站
1.國民健康局青少年網站-性福 e 學園 http://www.young.gov.tw
2.「青少年保健門診」在陪伴青少年擺脫少年維特的煩惱,期望聽
到青少年心底的真話語,瞭解青少年問題的所在,或許青少年有
無法處理的健康問題或壓力,或許青少年有無法難以啟口的「性」
事,歡迎青少年與家人結伴而來,或洽請門診相關專業人員協助
解決。
3.「青少年保健門診」團隊包括家醫科、精神科、皮膚科、泌尿科、
婦產科及衛生教育等人員,主要服務項目包括:青春期發育變化
所引起的生理不適;內、外、皮膚科;兩性問題、 菸癮及藥癮
防治等,有關「青少年保健門診」與提供諮詢的詳細資料請上網
查詢。
四、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是一個國際
性非政府組織,以環保工作為主力,總部位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綠色和平于 1971 年成立于加拿大,創始人為工程師大衛.麥格塔
格,成立的宗旨,乃確保我們的地球得以永久地滋養其上的千萬
物種,主張使用創造性的非暴力手段(non-violent direct
action)來凸顯全球環境問題,找出解決方法,以使我們擁有一
個綠色、和平,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該組織尋求:
1. 保護物種之多樣性
2. 避免海洋、陸地、空氣、與淡水之污染及過度利用
3. 中止核子威脅
4. 促進世界和平,全球軍武裁減及不使用暴力
5. 减少基因工程的危害
五、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為尊重不可治癒末期病人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權益,民國 89
年 5 月 23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1. 安寧緩和醫療: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痛苦,施予緩解
性、支持性之安寧醫療照護,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2. 末期病人得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
3. 末期病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
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六、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民國 88 年「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立案正式成立。
安寧照顧: 它是由專業的醫師、護理師、治療師、復健師、
藥師、營養師、心理治療師、社工師、神職及義工等 人員所組成
的服務團體,以提供正確完整之身、心、靈全人的醫療照顧。其
對象主要為曾接受治療的 癌症末期病患、現有不適之末期症狀且
需要緩解及心理等治療之患者,選擇其合適之急性住院、長期住
院、居家照顧或日間照顧等之醫療照顧方式。
七、器官捐贈
1. 器官捐贈的意義是當人結束生命,選擇延續他人生命的愛心行
動,是一生命的禮物。
2. 什麼情況下能夠捐贈器官?器官捐贈多半是意外腦傷的病患,
經腦死判定醫師兩次判定『腦死』
,且經檢察官同意後才能進行
器官摘取手術。如此便可完成愛人救人的善行。
3. 如何表達器官捐贈的心願?
只要將器官捐贈同意卡填妥隨身攜帶。並且可以在適當的機會把
你的愛心和家人一起分享即可,不必到醫院登記或辦理任何手
續。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中心」備有精美器官捐贈同意卡歡迎索取。
肆、參考資料來源
96 社會教材 1
1.南一書局○
2.董氏基金會網站
3.人生七十正精彩 慈濟道侶叢書
主題名稱:個人成長與群體
單元名稱:性別關係
壹、重要概念
一、「性別」包含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兩層意涵。
二、性別角色透過家庭、學校和媒體三個途徑來學習而建立。
三、破除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尊重每個人獨特的本質。
四、建立保障制度以實現性別平等的理想,例如:兩性工作平等法。
五、不以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誤解他人,與之建立和諧的性別關係。
貳、重點整理
一、 性別的意涵
(一) 性別的意義
「性別」是指「人受天性,及社會文化影響而表現出介於「男」或「女」
之間的差異」

(二) 生理性別:每個人的身體特徵的不同。
男性與女性身體特徵之比較
分類 男性 女性
基因 染色體(XY) 染色體(XX)
性器官 輸精管、睪丸、陰莖 輸卵管、卵巢、陰道、陰蒂
內分泌 男性荷爾蒙 女性荷爾蒙
第二性徵 變聲與喉結出現、鬍鬚等 胸部隆起、月經來臨等
男女兩性除了生理結構部份不同外,在能力、智慧等方面並無差異。
(三) 社會性別:社會期望男生和女生所應該表現出的態度與行為,如:
男性負責賺錢,女性負責撫育幼兒。。
(四) 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社會性別的意涵來決定如何與別人相處。
二、 性別角色
(一) 定義
性別角色是社會對於男性或女性各該表現什麼行為,所抱持的一套
標準或期望。
(二) 性別角色的形成:透過家庭、學校與媒體學習而形成。
1. 家庭
(1) 父母相處方式以及教養方法,對子女性別角色的形成有重大影響。
(2) 母親在下班後需要負責家中的事務,影響子女做家事是女生的本分
之觀念形成。
(3) 父母要求男生勇敢,女生文靜,也無形中建立了性別角色形象。
2. 學校
(1) 學校教育對學生的觀念與態度的養成是很重要的。
(2) 老師在分配班級工作時,會將粗重之事交給男生,此分工方式也灌
輸學生男生強壯,女生柔弱的性別角色。
3. 媒體
(1) 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大眾傳播媒體,無形地影響性別角色的形成。
(2) 連續劇中塑造柔弱的女主角,強悍勇敢的男主角,使觀眾不知不覺
形成特定的性別角色形象。
(三) 性別刻板印象
1. 刻板印象是指個人或社會對於特定的人、事、物並未經思考,便直接
接受並且深信不疑的觀念。
2. 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可能是片段的、不完整的或者是錯誤的觀念。
3. 「男兒有淚不輕彈」
「家事是女人的事」
「男主外、女主內」都是性別
刻板印象。
三、 性別平等
(一) 破除刻板印象
1. 性別的刻板印象會造成性別不平等,致使他/她們失去一展長才的機
會。
2. 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要抱持真心尊重他人的態度,讓每
個人可以自然地流露其個性,不會受到無謂的歧視和壓抑。
3. 追求男女兩性都有同樣的發展機會,並依據個人的性格、資質適性發
展,使每個人依其生存、發展的需要,互相協調合作,創造美好的生
活。
(二) 性別角色的變化
近年來隨著政治的開放、經濟的發展及教育程度的提升,婦女投入職
場的比例提高,許多婦女在職場嶄露頭角,男性也可以從事保母或看
護的工作,大家依其專業能力貢獻所長。
(三) 建立保障制度
1. 健全的制度保障是實現性別平等理想的有效的作法。
2. 婦女可能因家庭而無法在工作上有所表現,政府必須立法明文禁止
雇主僱用員工時有所性別歧視,增設健全的托育設備等福利。
3. 透過法律保障和健全福利政策,讓女性在工作上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4. 積極立法保障,可以促進性別平等,消除性別歧視。
(1) 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
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2) 兩性工作平等法第一條:為保障兩性工作權之平等,貫徹憲法消
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實質平等之精神,制定本法。(民國
91 年 1 月 16 日公布)
(3) 性別教育平等法: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
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而制定。
(民國 93 年 6 月 23 日公布)
(4) 家庭暴力防治法:為促進家庭和諧,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
害人權益而制定。(民國 87 年 6 月 24 日公布)
四、 建立和諧的性別關係
(一) 青少年的兩性相處
1. 青少年時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
2. 青少年階段與異性相處的經驗,常會影響成年後與異性的互動。
3. 青少年宜以自然的態度和團體行動的方式,與異性朋友相處。
(二) 兩性新倫理觀
1. 兩性之間應互相尊重而不是相互對立。
2. 兩性相處不以刻板印象先入為主誤解他人。
3. 以愛和尊重為出發點,理性地追求兩性平等。
4. 兩性相處的最大原則就是互相尊重,
「將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

5.「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唯有以寬容、客觀的冷靜與理智,才
能學習兩性相處時互敬互愛的正確態度。(晏涵文「學習新的兩性關係」)
(三) 愛情
1. 當兩個人相互吸引欣賞對方,就擦出愛情的火花。
2. 愛情需要花時間來學習。
3. 要用真誠的心來培養感情,用智慧來處理每一個問題與考驗,在「珍
惜自己,尊重對方」的基礎上才有持續的感情發展。
(四) 婚姻
1. 交往中的兩性彼此相愛與信賴,願意常相廝守時,必須依循合法程,
結為夫妻,共組家庭。
2. 民法有關結婚的規定
第 972 條 「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
第 973 條 「男未滿十七歲,女未滿十五歲者,不得訂定婚約。」
第 974 條 「未成年人訂定婚約,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第 980 條 「男未滿十八歲者,女未滿十六歲者,不得結婚。」
第 981 條 「未成年人結婚,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第 982 條 「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經依戶籍
法為結婚之登記者,推定其已結婚。」
六、變調的兩性關係
(一) 離婚
1. 當兩人相處或婚後發現彼此不適合,經過努力仍無法挽救,選擇分
手和離婚可能對雙方都好,在愛情或婚姻結束時,要重新面對自己
的未來,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2. 民法有關離婚的規定
第 1049 條 「夫妻兩願離婚者,得自行離婚。但未成年人,應得
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第 1050 條 「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
並應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 登記。」
第 1055 條 「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
擔,依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
不成者,法院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
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
(二) 性騷擾
1. 不尊重他人感覺與身體的言語與行為。
2. 性騷擾防治法: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
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 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
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 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
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
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民國 95 年 01
月 18 日修正)
七、單親家庭
(一) 定義
1. 單親家庭是一個成年人與一個以上的依賴兒童(不論為親生或領養的
關係)所組成的家庭單位。(美國人口普查定義)
2. 一住戶中有父或母因離婚、分居、喪偶或未婚,和其 18 歲以下未婚
子女同住者。(我國的定義)
(二) 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
如離婚或分居、配偶死亡、配偶遺棄、配偶工作居住兩地、外遇、
未婚懷孕等。
(謝美娥,1996:14-16)
(教材來源:康軒乙版 1 上)
參、延伸教材
一、人權教育融入性別教育
(一) 重要概念
1. 引導學生了解法律、制度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2. 說明違反人權的事件對個人、社區及社會的影響。
3. 舉例說明相關人權事件。
4. 引導學生討論人權議題對個人、社會及全球的影響。
5. 協助學生運用理性態度去尊重他人,維護每個人應有的人權,建立良
好的關係。
(二) 教學設計
1. 引起動機
每個人皆是獨立的、特殊的個體,個人尊嚴和彼此尊重很重要。
2. 教學活動
(1) 男女大不同:透過討論方式讓學生探索男女觀念的形成及影響。
(2) 顚覆童話:透過繪本《灰王子》,澄清學生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
(3) 你/妳讓權利睡著了嗎?:透過真實案例─屏東高樹國中葉永誌事
件發現人權的重要性。
(三) 綜合活動
〈男女變變變〉
1. 上課前先發下自我評分表讓學生選答,以呈現出學生對於男女之間的
基本概念。
2. 透過班上同學之間的討論,加以區分、歸納有關男生或女生的特質。
3. 填寫第二次自我評分表。
4. 讓學生以評量後的成績來分享他/她的心得感想。
〈威廉的洋娃娃〉
1. 以《灰王子》的故事顚覆學生印象中的《灰姑娘》。
2. 分組討論對故事的心得。
3. 讓學生看故事《威廉的洋娃娃》,及填寫動動腦的問題。
〈夜,永誌不忘〉
1. 讓學生分享自己認為在校園、生活中擁有什麼權利。
2. 說明葉永誌的真實故事。
3. 分組討論對於故事的想法並思考相關問題。
男女變變變─自我評分表
姓名:
填一填,你覺得下面這些項目,屬於「男生」的圈「♂」
,屬於「女生」
的圈「♀」,男生、女生都可以的圈「☆」。請將你第一次的答案寫在「第一
次作答」欄,
討論過後再寫第二次的答案。
自我評分區
項目
第一次作答 討論後的答案
1.紅色 男♂ 女♀ ☆ 男♂ 女♀ ☆
2.藍色 男♂ 女♀ ☆ 男♂ 女♀ ☆
3.黑色 男♂ 女♀ ☆ 男♂ 女♀ ☆
4.照顧小孩 男♂ 女♀ ☆ 男♂ 女♀ ☆
5.開車 男♂ 女♀ ☆ 男♂ 女♀ ☆
6.洗碗 男♂ 女♀ ☆ 男♂ 女♀ ☆
7.煮菜 男♂ 女♀ ☆ 男♂ 女♀ ☆
8.修車子 男♂ 女♀ ☆ 男♂ 女♀ ☆
9.醫生 男♂ 女♀ ☆ 男♂ 女♀ ☆
10.護士 男♂ 女♀ ☆ 男♂ 女♀ ☆
11.總統 男♂ 女♀ ☆ 男♂ 女♀ ☆
12.校長 男♂ 女♀ ☆ 男♂ 女♀ ☆
13.玩洋娃娃 男♂ 女♀ ☆ 男♂ 女♀ ☆
14.玩戰車 男♂ 女♀ ☆ 男♂ 女♀ ☆
15.跳舞 男♂ 女♀ ☆ 男♂ 女♀ ☆
16.軍人 男♂ 女♀ ☆ 男♂ 女♀ ☆
17.警察 男♂ 女♀ ☆ 男♂ 女♀ ☆
18.其他( ) 男♂ 女♀ ☆ 男♂ 女♀ ☆
19.其他( ) 男♂ 女♀ ☆ 男♂ 女♀ ☆
20.其他( ) 男♂ 女♀ ☆ 男♂ 女♀ ☆
總分
資料出處:引自人權教育童書教學活動設計,陳映蓉老師,2004 年 11 月 25 日
《威廉的洋娃娃》
文/夏洛特.佐羅托 譯/楊清芬
☆內容摘要:
威廉想要有一個洋娃娃,可以摟著它、抱著它,餵它吃奶、帶它去公園盪
秋千,晚上跟它說晚安,早上在太陽出來的時候叫醒它,每天每天,威廉就像
是它的爸爸。可是威廉的哥哥和鄰居都嘲笑他。
有一天威廉的爸爸帶回來一個籃球,他教威廉怎麼投籃,威廉一直練一直
練,很快他就學會打籃球了,但他還是想要一個洋娃娃。爸爸又買電動火車給
威廉,威廉架鐵軌、用厚紙板做車站、做山洞,威廉一直玩一直玩,但他還是
好想要洋娃娃。
有一天威廉的奶奶來了,威廉投籃給奶奶看,又讓奶奶看小火車,但他告
訴奶奶:「其實我最想要的是洋娃娃。」奶奶說:「很好啊!」奶奶買了一個洋娃
娃給威廉,威廉愛死它了。威廉的爸爸不太同意,奶奶笑著說:「他就是要一個
洋娃娃,一個可以摟摟、抱抱,可以帶去公園的洋娃娃,這樣,等他長大,像
你一樣,當爸爸的時候,他就知道,怎麼餵孩子吃東西,怎麼愛他,然後,他
就慢慢學會怎麼做一個好爸爸啦!」
☆回顧
1.威廉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2.威廉希望抱洋娃娃做什麼事呢?
3.哥哥和鄰居對威廉想要洋娃娃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反應?
4.爸爸為什麼買籃球和電動火車給威廉,而不買洋娃娃呢?
5.奶奶為什麼會馬上買一個洋娃娃給威廉?
6.爸爸不同意威廉玩洋娃娃,奶奶跟爸爸說的那一番話你同意嗎?你有其他的
想法嗎?
☆動動腦
一、對一個喜歡洋娃娃的男生,你有什麼看法?
二、你喜歡書裡的威廉嗎?為什麼?

三、如果威廉是你的朋友,當他告訴你,他好想要一個洋娃娃時,你會怎麼
回答他?

四、想一想,有什麼東西(或事情)是你很想要(或很想做),但爸媽說:你是男
(女)生,不適合買(做)?

五、對第四題討論的這件事,你現在有什麼想法?

資料出處:人權教育資訊電子報,第二十四期,2005 年 11 月 30 日
〈夜,永誌不忘〉
葉永鋕小的時候,不喜歡玩電動玩具,他喜歡的是拿著鍋子用泥巴來炒菜。
他媽媽見他總是喜歡做女孩子做的事情,有些擔憂,透過當地衛生所護士的轉
介,在他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曾經帶著他到高雄醫學院找心理醫師做性向測驗。
當時他們家人每個星期三下午都一起去與醫師面談,後來醫師告訴葉媽媽,葉
永鋕並沒有問題,如果覺得有問題的話,那有問題的是父母。葉媽媽接受醫師
的觀點,就放手讓葉永鋕依自己的意思去發展。
根據老師的描述,葉永鋕的標準動作是蘭花指,聲音比一般男孩子都細。
他很喜歡找老師聊天、喜歡吃零食、喜歡笑。學校只有女生合唱團,他因為熱
愛唱歌,就堅持要參加合唱團。結果整個合唱團就他一個男生,他也唱得很快
樂。平常他也喜歡跟女同學在一起聊天,在班上他最要好的是四位女同學和一
位男同學。
午睡的時候,他不喜歡睡,就常到總務處辦公室做皮卡丘。他的書包裡面
永遠都有食譜,學校有營養午餐,他還會說應該怎樣煮,才會比較好吃。在家
裡也會主動煮飯。而上課只要談到跟飲食有關的,他就會很有興趣。講到披薩
或蔥油餅,他會說怎麼做比較好吃。三年級的時候,他就立定志向要往餐飲專
業發展,並且對自己很有信心。
他甚麼都會,日常生活的事情也懂得很多,就是功課不是很好。他並不內
向,很活潑,上課不專心,所以老師把他排在第一排側前方的位置。上課的時
候,有時眼睛會飄,老師就會糾正他:「葉永鋕你又想到哪裡去了?」他說他
就是不喜歡讀書。平常背課文,他不會第一次就背,要補考了才背。人家都已
經背到第三段了,他還要人家催。可是三年級有一次 C 老師問同學,誰還能夠
背誦「愛蓮說」,就送他一罐飲料。下課以後,結果就只有他跑來跟老師背。
雖然說並不是很流利,可是一二年級的課文,沒想到就只有他還會背。
廁所意外死亡
四月二十日,葉永鋕於上午第四節上音樂課臨下課時向老師舉手要求上廁
所,經老師許可走出教室,到距離音樂教室約七、八十公尺外的北棟一樓男生
廁所。第四節下課,二年級學生於上廁所時,發現葉永鋕倒臥廁所血泊中,另
一同學立刻告知訓導處,同學將他抬至保健室。保健室護士稍作簡單處理之後,
判斷須送醫,遂叫救護車送往高樹同慶醫院。
在同慶醫院由醫師診治,做了電腦斷層掃描及 X 光照射,葉永鋕情況並未
改善,家屬決定轉送屏東基督教醫院,於一點半左右到達。葉永鋕轉院之同時,
訓導主任回校向校長報告此事,謂葉永鋕應無大礙,校長電生教組長要環保隊
學生沖洗廁所血跡;訓導主任稍事休息之後,將葉永鋕染血夾克泡水。葉永鋕
轉送屏東基督教醫院,先被送往心臟科,之後持續昏迷,再送加護病房由腦神
經科主治醫師診治,發現葉永鋕顱內受傷嚴重,情況持續惡化,於隔日(二十
一日)凌晨四點四十五分去世。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四日 台灣立報
六年前屏東高樹國中國三學生葉永鋕上課時間如廁,卻倒臥廁所送醫不
治,多年纏訟出現大逆轉,高雄高等法院更二審宣判,前高樹國中校長等 3 名
行政主管未善盡管理之責導致葉生死亡,依業務過失分別判處 3 人 5 到 3 個月
有期徒刑,全案定讞;教改團體指這項判決結果是校園性別友善環境的重大指
標。
案發 2 個月後,屏東地檢署檢察官蔣忠義以「學校設備安全不足」業務過
失理由,將高樹國中校長林勝利、總務主任林智慧及庶務組長李寶樹等人提起
公訴。
一、二審皆判決林勝利等 3 人無罪,家屬不服上訴,9 月 12 日最高法院更
二審出現大逆轉,改以廁所漏水,學校未善盡管理之責導致葉生死亡,依業務
過失改判 3 名被告 5 到 3 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可易科罰金,全案不得上訴。
被判刑的校長及總務主任均已退休,庶務組長李寶樹請長假,昨天均無法取得
聯繫。
促成性別平等教育法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與人本基金會指出,此案件促成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公佈實施,而該判決是校園性別友善環境重大指標。

資料出處:
本文轉引自:從葉永鋕的死檢視男性特質 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
記葉永鋕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89.11, 第 13 期,第 125-132 頁
「夜,永誌不忘」─此標題為從台灣大學社會系孫中興教授那借來的標題。
☆腦內大革命:
一、葉永誌有什麼權利是他沒有爭取的?

二、你/妳認為當遇到類似事情在自己或同學身上時,你/妳會怎麼做?

三、男女兩性除了生理上的差異,在智慧、能力方面有無差異?

四、如果班上有「男生娘娘腔」
「女生男人婆」及「溫柔漢」這種特質的同
學,你會怎麼與他們相處?

二、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
(一) 各縣市性侵害防治中心:服務項目包括心理輔導、職業輔導、住宅輔
導、法律扶助、緊急救援、協助驗傷、聲請保護令、緊急安置、心理
治療等,各縣市電話地址可上網查詢。
(二) 男性關懷專線電話 0800-013-999。
(三) 外籍配偶保護諮詢專線 0800-088-885。
(四) 報案專線 110。
(五) 全國 113 婦幼保護專線。
1. 當您有任何關於家庭暴力或性侵害的問題或疑惑,只要撥「113」或
「0800024995」
(使用手機或非中華電信市內電話者,請直接撥打此專
線)免付費電話,線上將有專 業社工人員 24 小時接聽電話,提供您
通報、求助與諮詢。
2. 服務項目與服務內容:
服務項目 服 務 內 容
當您有「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家庭暴力?你們可以幫我
嗎?」、「我該怎麼辦?他/她只要不高興就會打我…」、
家庭暴力及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強暴或騷擾?我該如何做?」這些疑
性侵害問題
惑時,您會需要一個人和您討論,或給您心理支持。請您
協談
不要遲疑,現在就拿起電話撥打保護專線,我們可以陪您
一起面對處理。
我們可以和您討論「家庭暴力安全計畫」,分別就「希望
討論安全計
繼續與施虐者共同生活」或是「開始有離開施虐者的打算」
畫避免再次
這兩種情況,協助您擬定適合您的安全計畫,避免您繼續
受暴
遭受到暴力。
我們可以和您討論,當您因遭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需要提
出告訴或是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另外,家庭暴力防治法
法律諮詢 中規定,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聲請「保護令」禁止
施虐者施暴,我們也可以和您討論保護令的內容,以及如
何聲請保護令。
當您或有民眾因為遭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需要緊急救援
時,保護專線會立即聯絡警察人員前往現場終止暴力,必
提供緊急救
要時社工人員也會前往協助。如果被害人及被害人的家人
援終止暴力
想離開暴力現場時,也會請處理的警察人員護送安全離
開。
當有人因為遭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需要暫時的安全住所
安排隱密
時,保護專線會立即聯絡相關單位,提供被害人和被害人
臨時的住所
的家人安排隱密、安全的暫時住所。
肆、網站資源
一、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www.gender.edu.tw/
(一)法令政策—法規命令
http://www.gender.edu.tw/law/index1.asp
(二)社會推展—校園篇
http://www.gender.edu.tw/society/index2_2.asp
(三)優良讀物 100
http://www.gender.edu.tw/bookStudy/
(四)交流園地
http://www.gender.edu.tw/forum/
二、女書店
http://www.fembooks.com.tw/indexmain.php?showarea=2_2

三、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http://sex.ncu.edu.tw/
四、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http://gender.nknu.edu.tw/
五 、婦 女 新 知 基 金 會
http://www.ws0.taiwane.com/awakening
六 、婦 女 聯 合 網 站
http://www.womenweb.org.tw/
七、台灣婦女資訊網
http://taiwan.yam.org.tw/womenweb/
主題名稱:個人成長與群體
單元名稱:學校生活
壹、重要概念
一、學校是指由【有效的】學習場合,也是個人進行社會化的場所。
二、學校的最重要功能是讓學生學習適應社會的生活及具備未來生活的知能。
三、學校的人群關係: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
四、學生自治的意義、目的、分類、與實施步驟。
貳、重點整理:
一、學校的意義與功能
(一)學校的意義
1.學校是指由【有效的】學習場合,也是個人進行社會化的場所。
(有效學習的方法有五:預習、提問、劃重點、回想、自我評量)
2.學校是不只是教導學問、知識的場合,同時也教導待人處事方法的
地方。
(二)學校的功能
1.可讓學生學習適應社會的生活。
2.可讓學生學習基本知能。
3.可訓練未來國家的公民:藉由各種活動與課程安排,讓學生學習民
主精神與素養。
二、人群關係之師生與同儕
(一)師生關係
1.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是雙向溝通的。
2.傳統師生關係講究的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3.現代的師生關係強調的是亦師亦友。
(二)同儕關係
1.同學間應該彼此和睦共處。
2.同學間應該彼此分工合作,彼此砥礪。
3.同學間應該尊重對方的意見,接受甚至欣賞對方與自己的差異,才
能相互學習進步。
三、學生自治的意義、目的、分類、與實施步驟
(一)學生自治的意義與目的
1.利用班會等活動,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
2.目的在藉以培養學生的民主精神,與未來參與公眾事務的能力。
(二)學生自治的分類
1.以不違反國家法律與校規的前提下進行。
2.以範圍來分類可分以下三類
(1)班級性事務:例如選舉班級幹部,或制定班級公約。
(2)年級性事務:例如參加同一年級的班際體育或其他競賽活動。
(3)全校性事務:例如討論畢業典禮的型態,或票選校服的樣式。
(三)學生自治
1.實施步驟
(1)先成立自治組織(如班會)。
(2)依法訂定規則(如班級公約)。
(3)推展各項自治活動(如依班級公約實施相關活動)。
2.學生自治會議規則
(1)程序:提議→附議(或附署)→形成提案→進行討論→表決。
(2)表決:採「先提名,先表決」的方式、採「相對多數决」的方式。
3.不適用「多數決」的情形
(1)「客觀存在的事實」,如否決故宮不在台北。
(2)「自然界的法則」,例如認定太陽有西邊升起。
(3)「與他人(公眾)利益無關者」,例如要求某人必須做某事。
(4)「科學已證明的事實」,例如否定原子的存在。
參、延伸教材
一、校園霸凌(school bully)
(一)又稱校園欺凌或校園欺負。
1.指學生長期受到同儕的欺負或騷擾,造成學生身心痛苦與精神的壓
力。
2.校園霸凌的形式可能是言語或是肢體行為,主要包括肢體霸凌、言
語霸凌、關係霸凌、性霸凌、反擊霸凌。
3.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在 2004 年 8 月進行「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觀
察發表會」,發現霸凌現象普遍存在校園當中。
4.曾經遭受言語霸凌現象的兒童多達五成。
5.不管校園霸凌的形式為何,在學校出現場合時間都很難掌握,這值
得教育人士特別加以關注。
(二)學校因應之道
1.學校必須落實法治教育,培養青少年法治觀念。
2.學校須加強情意教育,強化青少年對不同觀念應當給予包容、尊重。
3.透過團體活動課程,讓青少年有機會在群體中自處的能力,進而和
睦共處。
4.學校人員與老師隨時留心學生的行為情緒變化,適時預防與阻止校
園霸凌事件的發生。
(三)社會協助資源
教育部提出「改善校園治安 − 倡導友善校園,啟動校園掃黑實施
計畫」
,並設置「教育部校園霸凌申訴專線」0800-200-885(耳鈴鈴幫
幫我)

參考文獻
吳青山、林天佑,〈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2005:2,P143。
主題名稱:個人成長與群體
單元名稱:社區生活
壹、重要概念
一、社區的意義與類型。
二、社區的參與。
三、社區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
貳、重點整理
一、人們生活的場域 — 社區
(一) 社區的意義
1. 社區是居住在某一地區的居民,因有彼此的共同關係,對身處的地區產生
認同,經由互動合作而自然形成的一個地區性組織。
2. 社區是相鄰而居的一群人,因為歷史背景、地理環境、
社會文化、生活水準、職業等差異,而構成休棲與共
的社會體系,彼此間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
關係。
3. 社區是介於國家社會和家庭團體之間的一種基本單
位,是個人進入國家社會及了解關心國家事務,並學習處理公共事務的關
鍵地。
(二) 社區的構成要素
1. 居民:一定數量的社區人口。
2. 地區:一定範圍的地域空間。
3. 共同關係:一定類型的社區活動。
4. 社區組織:一定規模的社區設施。
5. 社區意識:一定特徵的社區文化。
(三) 社區的精髓 - 社區意識
1. 定義
(1) 社區意識是指居住在某一社區的居民,能對其所住社區產生一種心理
上的認同感或歸屬感。
(2) 社區意識是指人而非地,談論的是社區裡人們之間產生的歸屬感與認
同感,而非單純只是一個空間,而是一種休戚與共的感受。
2. 重要性
(1) 社區意識是居民解決該社區所面臨的危機,或推動社區發展時,驅使
居民團結的力量。
(2) 社區意識是激發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的原動力,也是現代「社區」
概念中強調的部分。
(3) 唯有居民能對其生活的環境、地域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
「社區」才有
不斷成長的空間。
3. 具體表現的行為
(1) 居民對於所屬的社區具有認同與情感,即「我是屬於這裡的」

(2) 居民關心社區公共事務與共同利益,即「我是這裡的一份子」。
(3) 居民願意表達看法或採取集體行動以解決社區問題,即「社區的事就
是我的事」。
4. 發展社區居民社區意識的途徑

途徑 定義 外顯行為
了解自己所住的社區之歷 閱讀地方志、與社區耆
史文化、地理位置、特色、 老對話、了解與觀察社
認識社區
地方人士及未來可能發展 區內的一花一木、人與
的方向。 事…等
社區中能有公共的空間可 社區內的活動中心、運
供社區居民使用,使社區 動 場 、 公 園 的 建 設 …
居民有對話的空間 等,以及在這些公共場
提供公共空間 地舉辦各種社區活動,
增加居民之間的情感與
對社區的歸屬感和榮耀

(四) 社區的類型
1. 聚落 — 鄉村型態的社區
(1) 聚落是指某一空間範圍內所有的民居場所,
包含居民生活、工作和居住地點的集合。可
由右圖表示。
(2) 聚落可依居民間的關係、居住形式、及居民
謀生方式之不同加以分類。
分類依據 聚落類型 定義 舉例
新竹竹北六家的
「新瓦屋」-林姓
聚落
血緣關係而 同姓的家族聚居在
坪林的「范屋」
形成的聚落 一起
鹿港的「黏厝村」
台中市南屯區新
生里的「劉厝」
萬華和鹿港(多來
自泉州的人民所
居民間 組成之聚落)
的關係 屏東的潮州(移民
多來自廣東潮州)
新竹縣北埔鄉(多
地緣關係而 同鄉的鄉人聚集定
來自惠州府陸豐
形成的聚落 居
縣)
台中市南屯區春
安里(多來自福建
泉州府同安縣,故
聚落命名為「同安
厝」)
台灣濁水溪以南
多集村(如嘉南平
好 幾 百 戶 人 家 緊 密 原)
集村
居住在一起 義大利的南部、法
國的南部、巴爾幹
居住形式
半島的南部
台灣大肚溪以北
家 戶 零 星 分 佈 的 聚 多散村(如台中盆
散村
落形式 地、苗栗新竹一帶
平原、台北盆地、
宜蘭平原)
日本富山鄉的礪
波平原
義大利的北部、法
國的北部、巴爾幹
半島的北部
居民多從事漁業、養 澎湖鎖港
漁村
殖維生的聚落 基隆市長潭里
居民多從事農業、稻 花蓮的池上
農村
居民謀生 米種植維生的聚落
方式 台北縣瑞芳鎮的
居 民 多 從 事 礦 業 維 九份
礦村
生的聚落 基隆七堵山區的
友蚋
2. 鄉村型態的社區(聚落)與都市型態的社區之比較

鄉村型態社區 都市型態社區
早期台灣社會以務農維 因工商業快速發展,許多人
產生原因
生 移往都市居住
居住型式 以三合院、透天厝為主 以公寓、大廈為主
居民職業 大多數從事第一級產業 大多數從事第二、三級產業
居民通常有血緣關係或 居民大多沒有血緣關係,鄰居
地緣關係,比較重視鄰里 間情誼比較冷淡,只在乎自己
居民互動 間的互助合作。 切身相關的人事物,對公共事
務參與不積極,公共事務不容
易形成共識。
二、起而行 - 社區參與
(一) 定義
社區參與就是社區內的居民願意主動關心社區的事務,並且積極投入社區
的公共事務中,以理性、合理、協商、合作的態度來經營自己的家園。
(二) 型態
保衛社區而短期對外抗爭 提升社區生活品質而長期推動
項目
的社區參與 的社區參與
形成的 居民感受到社區利益或生 居民對社區週遭環境有一定的共
原因 活品質遭受威脅。 識為了改善和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居民的 居民能夠團結起來積極採 大家共同訂定生活規範,成立社
行動 取行動對外抗爭,護衛社區 區管理組織,擬定社區發展計畫
抗議大哥大基地台進駐社 為了維護社區治安,成立守望相
區、抗議社區內設置垃圾焚 助巡守隊;為了美化社區環境,
化爐、抗議愛滋病患關懷收 鼓勵居民做垃圾分類、廚餘回
參與的 容之家進駐社區、抗議核能 收、認養公園、老樹的保存、古
示例 發電廠興建、坪林鎮居民為 蹟的維護和保存。
坪林交流道開放與否的抗
議等,居民會向有關單位陳
情,要求立即改善。
隨著事件落幕,居民關心社 由於居民是自願發起的行動,這
參與持 區的熱情便逐漸消失。 種社區參與,往往較能善用社區
續性 資源、凝聚社區意識,並且恆久
的維持下去。
(三) 方式
除了可透過抗議來為社區喉舌外,在社區內,可採行的參與方式如:
1. 關心社區成員:所謂的「遠親不如近鄰」
。社區內的居民彼此關心照顧。如
幫忙看顧獨居老人。
2. 參與勞動服務:擔任社區的義工,從事有益於社區的事務。如擔任環保義
工,美化環境;擔任愛心媽媽,協助社區內孩童的上下學安全。
3. 提供專業知能:分享自己的專業,並以自己的專業來幫助社區問題的解決。
三、社區的挑戰-都市化衝擊
(一) 都市化定義
人口從鄉村移往都市,或指人口由小城鎮向大都市集中,而居民所從事的
產業也多從第一級產業轉變成第二、三級產業的過程。
(二) 都市化對於都市內的新興社區以及鄉村地區的社區皆造成影響。
都市化影響區域 社區遭遇的狀況
都市社區內的居民彼此之間產生疏離感,漠不關
都市 心,「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形
隨處可見,對於自己所處的社區缺少歸屬感。
社區內人口流失,因而遭遇社區經濟困境及文化的
鄉村
凋零。
四、社區活下去-社區發展與營造
(一) 社區發展
1. 定義
社區發展一詞是西元 1950 年代由聯合國所創設。它的意思即為政府協助社
區的人民去分析社區的問題,並經由地方自己決策、發展決策和方案,用
來改善社區內的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環境,使社區成為一個適合居住和
工作的地方之行動過程。
2. 構成要素
社區發展是生活改善方案與國家發展過程,其中囊括兩個主要的構成要素:
(1) 社區發展中,人民必須主動參與,致力於改善自己的生活水準。
(2) 外來的技術協助和服務的重要性。
3. 社區發展工作推動的媒介
社區發展工作可透過三種途徑來推動:
(1) 透過村里的行政組織,像是村里民大會。
(2) 村廟是居民的信仰中心,可透過此地形成一股凝聚力。
(3) 社區發展協會,可針對社區居民的需求,提出適合的服務與發展策略,
是具有適地性的社區發展組織。
(二) 社區總體營造(又稱社區營造)
1. 定義
社區總體營造是文建會於民國 83 年所提出,目的在於激發社區居民的社區
意識,讓居民能關心自己的社區生活環境,並且採一種由下而上的方式去
對自己的社區中的歷史古蹟和文化遺產進行保存與維護,開發地方上特有
的產業,營造屬於地方文化的特色,以解決都市化為新興都市社區及鄉村
社區帶來的衝擊。
2. 民國 80 年代以後,政府與民間共同推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1) 背景:現代社區居民情誼冷漠,缺乏守望相助的精神。
(2) 起源:行政院文建會在 83 年提出的政策。
(3) 意義:社區營造是指透過居民自動自發的參與,了解社區本身的需要,
經由居民努力經營,可以達到保存地方文化、凸顯社區特色、提
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等目標。
(4) 參與者:政府、社區居民、社區文化工作者、社區發展協會、愛鄉協會、
文史工作室、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等民間團體。
(5) 方式:

社區營造內容 社區營造標的 示例
強調居民可以從社區當中 社區開設各種才藝班、老人識
獲得自我成長的機會 字班(如台中縣清水鎮高東社
社區終身學習 區)
社區大學的成立(如台中市文
山社區的社區大學)
福利社區化的表現,將原本 低收入戶孩童的課後輔導(如
由國家所提供的部分社會 台北縣萬里鄉璜潭社區的孩
福利下放給社區去提供,讓 童課後輔導)
社區能夠建立自己的福利 獨居老人的照護(探訪與護理
社區福利服務
服務網,對社區裡的弱勢居 服務)
民提供各種福利服務,使社
區中的弱勢居民獲得基本
的生活保障。
環境保護是人人有責的,為 社區進行垃圾分類、資源回
了地球的環境要先從小做 收、自製廚餘堆肥溪河復育
起,社區是大家共同的居住 (如屏東縣麟洛鄉新田村的新
環境,唯有乾淨的環境,才 田社區針對上麟洛溪河的生
社區環境生態
能有健康的身體,於是推動 態河道復育) 、嘉義山美社區
的保護
綠化美化社區活動 進行保護「達娜伊谷」溪流的
鯝魚、美化公園和美化河堤、
南投桃米社區發展「休閒生態
村」
保存社區內重要的歷史資 古蹟的維護和保存
產,可間接增加社區的產業 民族技藝的保存與推廣(如新
發展條件 竹縣六家庄社區對花鼓隊的
社區歷史文化 推廣和傳承、新竹縣橫山鄉致
的傳承 力於內灣鐵路與客家文化的
保存、台南縣白河鎮的蓮花節
活動、台中縣大甲鎮草席、草
帽編織文化的保存)

(6) 經費來源:居民自己出錢出力、尋求政府補助、尋求企業贊助。
(7) 成功的必要條件:社區居民主動熱心的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以「經營自
己的家」這種心態來參與,才能真正營造美好的家園。
3. 都市型態社區的營造
(1) 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來成立「公寓大廈社區管理委員會」
,或成立
社區發展協會等社區組織來推動社區營造。
(2) 定期召開會議,促進居民間彼此的認識與溝通。
(3) 舉辦各種活動來培養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參與感,例如:歌唱比賽、
聖誕晚會等。
參、延伸教材(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融入社區營造單元)
一、重要概念
(一) 引導學生了解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
(二) 說明社區總體營造中,文化保存、環境維護是重要的一環。
(三) 協助學生從事自己所處社區的營造。
二、教學設計
(一) 引起動機
以「韓流」、
「日流」為開頭,帶出社區營造在台灣、日本都很風行,尤其是
在日本,日本又稱「造町計畫」

(二) 教學活動
1. 造街的典範:呈現台中理想國社區(理想國藝術街坊)的誕生過程,了解藝術
界、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展示國際藝術街現在的風貌,了解獨特的建築風
貌是藝術街坊的象徵。
2. 他山之石:撥放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典範-「古川町物語」
,得知古川町居
民致力於社區環境的改善,瀨戶川乾淨的水流,家前肥美的鯉魚,飛驒匠師
獨到的建築裝飾「雲」。
3. 從欣賞中,引導學生體悟台灣、日本社區營造中很重要的部分在於文化的傳
承和維護,以及環境保護。
4. 為我的社區譜出美麗的未來:鼓勵學生先行了解自己的社區,再進一步針對
自己的社區內既有的特色、優勢、缺點進行改造。基於有些改善的措施可能
不是只靠學生一人的努力就可以達成,所以這個活動設計同時採兩種方式進
行:(1) 學生為自己的社區設計一個美好居住地模型,模型可包含公共用地
的配置、綠地的配置、文化建物的配置…等。(2) 學生主動參與社區環境之
維護,如環保小義工,義工工作請社區的負責人認證。
5. 透過上述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社區營造的意義與為自己的社區盡一份
力,亦將環境保護的概念落實於生活當中。
三、 綜合活動
(一) 造街的典範
(資料來源:理想國社區造街運動~藝術街坊
www.scjh.tcc.edu.tw/datu/09-1.html 庫存頁面)
理想國社區自民國七十七年成立以來,曾因受到業界、藝術界、民眾及媒
體的關切,國際街二巷逐漸形成的藝術市集,一度曾吸引年輕藝術創作者來此
經營藝術事業,而提昇了社區的藝術氣息,88 年底,台中縣政府特將藝術街坊
作整體性規劃,將原「國際街二巷」改為單向通車,設置人行步道並更名為「藝
術街」,更使本區憑添幾分人文藝術風味 。近年其他社區民眾更紛紛組團來此
考察理想國社區形成與發展,到此一遊的遊客,需要花多一點時間來探詢這趟
人文景觀之旅。社區內每月最後一個週日下午的跳蚤市場活動,是社區活動重
點,除了有助於社區意識凝聚外,也相當吸引中部民眾來此參觀。
理想國藝術街坊成就了社區的名聲,也帶來了社區發展的契機。過去的社
區名稱不叫理想國,而是遠東城或國際城,當時社區衰敗,雖是新建的房子,
但乏人問津,因此讓一批由東大建築系畢業的年輕人有了追風逐夢的機會。這
群年輕人不是初出校門的毛頭小子,而是在各建築公司參與營建事業數年,已
學得社會經驗的菁英分子,他們分工合作,懂得把生命力放進建築物中,對於
行銷與社區營造有他們一套自己的看法,領軍的人叫做白錫旼,他認為別人只
是賣房子,而他是賣理想的,他把藝術文化融到社區中,企圖以藝術造街的方
式讓衰敗的社區獲得新生,果然事實證明一切,他們這支充滿理想的年輕團隊,
真的化腐朽為神奇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造街秘技大公開
談到藝術街坊的成長,大致可概分為五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代表一大步驟,
也是一種技法,從最初的背景說起,到整個社區能自力更生展現活力,其間有
人計畫與扶持,更有多數的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意識於焉體現,默契十足,堪
稱是社區營造的典範。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街道初成
此一階段,約從民國六十九年國際街二巷兩邊建物大致完工開始,此一新
開發的社區叫國際城,遠東城,是國內大型新開發的社區之一。但由於多項社
區發展的因素未能佩合,在二、三年內,本社區開始快速的衰敗,到民國七十
七年初時,已呈荒涼的景象。住戶多為年老的退伍軍人和低收入戶與幼童,另
有少數東海大學大學生承租人口,道路兩側建物外觀陳舊,空地雜草叢生,高
長過肩。白天路上車稀少,到了夜間,更幾是行人絕跡,偶然的夜歸汽車聲,
便足以驚動整條街的狗兒,狂吠不已。區內有一家小吃店,佈置簡陋,門可羅
雀。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藝術街坊規劃成形
自民國七十七年起,理想國經營團隊取得十二家國際街二巷舊建物一樓的
所有權,並向部份臨路的住家租得一樓的建物,開始有計劃的造街行動。馬路
重新整修、裝設新路燈、沿街兩側種植行道樹、一樓建物之整修(外觀整體設
計)。七十七年四月整條街有十七家店面同時開業,全部由理想國主導,以便
維持其商店經營統一的水準。由於這是台灣更新造街的特例,更因為宣傳的成
功,藝術街坊成為許多都市居民假日休閒尋興重要的地點。有了街坊的特色和
商機,其他自主的房屋所有人也開始對本條街感到生機復甦的可期,開始經營
起其他的商店,雖然風格不能和十七家店相比,但對於一個社區功能性的日用
消費,也提供了必要的服務。整條街整齊而有綠意,入夜時由店家傳出的音樂
和室內外的燈光,使得藝術街坊充滿生氣,一改過去人們認為此地陰森的印象。
這一階段藝術街坊的功能在於吸引文化藝術的種子來到理想國社區,也就
是試圖在大社會中找到認同藝術村落,並願意共同經營這片園地人士前來注入
新的人文養份。此時,整條國際街二巷(包含藝術街坊)的兩側建物之價格,
呈現三級跳的成長趨勢。臨街一樓的建物,從國際街二巷前端開始,購屋價格
由一間四十萬元,在二個月的時間內,跳昇到一間一百二十萬元,甚至,屋主
已不願再出售房子(寧可出租)等待後續更大的增值;這其中獲利最大的是舊
建物的所有人,相對地,理想國經營團隊的成本則無形中增加了許多。但從氣
勢來看,藝術街坊的造勢是成功了,才使得當地不動產的所有人願意從較長遠
的角度,來考慮其不動產的運用或處理。
由於所有的店家都統一管理,藝術街坊較能夠塑造整體的形象,相對地,
每一店家的特殊風格則較不易凸顯。推廣上,藝術街坊的見報率和一般社會對
它的評價,都有相當的水準。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理想國優勢主導下的藝術街坊
理想國優勢主導下的藝術街坊
自民國七十八年九月起,藝術街坊重新出發,並開放外店加盟。理想國經
營團隊以較低的優惠房租出租給有意前來共同經營藝術街坊的店家,並組成管
理經營的單位作為各店家聯繫與整合的窗口;仍以共同形象塑造的方式向外店
加盟的數量已有九家,超過全部店家數的一半,而外店加盟的業種包括了餐飲
業(日本海)、布飾精品(潘媽媽的店)、休閒雅集小吃(松子落、現已改為
手染布衣)、攝影工作室(小雨的兒子)、畫家工作室(版畫十七)、牛排西
餐(綠格子)、菲斯堤(MTV)……等。
新店家的投入,使得藝術街坊有了更豐富的人文特色;且加盟店家在進駐
前就已經認同藝術街坊的發展理念,因此這些店家的主人自然地便成為自發性
經營藝術街方的主力;許多認同街坊的健康發展有助於社區再造的居民,也開
始與街坊的店家們在社區生活上有了更進一步的互動和友誼。如作家苦苓、陶
藝家石玉霖、年青畫家曾銘祥、黃思博、社區研究者陶蕃瀛......等。
此一偕段中,由理想國主辦推動的社區大活動「理想國村慶」和「厝邊你
好」環保系列活動,多以藝術街坊為主軸,再一次讓藝術街坊成為理想國文化
動脈的事實更長顯。環保媽媽的義工團體也開始在藝術街坊上有了固定的家,
並定期聚會討論社區環保意識的推展工作。理想國另外成立的一個社區管理顧
問公司「華傑企管公司」,也以藝術街坊為基地。一方面,顯示對於整個理想
國社區的直接融入,一方面,也實際對於街坊的安全和環境的維護有直接的幫
助。
藝術街坊上開始有其他團體進駐。理想國福音團契和基督教浸信會在藝術
街坊上設立聚會中心;著名的玫瑰園咖啡店的本店也傍著藝術街坊開張了。更
重要的是,經過「厝邊你好」的活動之後,關心街坊社區的人士開始意識到共
識結合的重要性,以及社區定期活動對凝聚社區居民情感或社區認同感的必要
性,於是開始發展定期舉辦假日舊物交換的小型跳蚤市場社區聯誼活動,成為
藝術街坊柯比意廣場假日的特色。
藝術街坊的假日跳蚤市場,經過幾次的運作,部份街坊上的居民認為有調
整改進的必要,於是由街坊店家和熱心主動參與的住戶共同決定,將跳蚤市場
的型態改為更具彈性的「理想國假日生活雅集」。每一個月第二、四個星期日
舉辦活動,活動的內容,完全由街坊上的朋友依喜好、節慶時機或社區的需要
主動籌劃,並發送 DM 至理想國社區的各角落和鄰近社區的大專院校,經費大部
份由熱心人士自行募捐,若舉辦較大活動不足的部份由理想國以企業回饋社區
的方式進行補助。
生活雅集持續約一年半的時間,期間辦過的活動包括生活藝術品的展覽、
兒童彩繪、街道環境清潔、節慶晚會、創意趣味競賽、藝品義賣拍賣、參訪藝
術家、系列社區發展講座、演唱會…等,多彩多姿,的確 為社區增加許多令人
回憶的特色,也替理想國藝術街坊塑造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社區文化活動的典
範。透過生活雅集,藝術街坊的人文生態終於有了穩定的基石,街坊上的人際
情感(人情味)顯得特別地的濃厚,有許多晚進的店家主人,就是因為參加過
生活雅集的活動,感受到藝術街坊特別的人文藝術氣息而決定搬到理想國來。
社會大學的引進,也為理想國社區的成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園地,每週總
有幾位國內知名的學者或是專家前來社會大學上課,相信這些學者或專家不僅
帶來了他們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豐富理想國社區,同時也將理想國藝術街坊
的發展情況看在眼裡,對於街坊知名度的開拓另有其義意。這一階段,藝術街
坊店家的租金,每月平均約為八千元;除了原本的店面之外,許多各具特色的
商店,也沿著藝術街坊的兩側巷弄開了起來:例如玫瑰園咖啡、文笙視聽圖書
中心等。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藝術街坊自治期
自民國八十一年九月起,藝術街坊之所有店家全數已租出給外來經營者,
其中包括松子落、狀況空間、綠格子、紅磚橋、日本海、柏拉圖、三度初戀、
潘媽媽的店、生活民族、大肚山社區報導、原鄉小集、大畇室內設計工社、版
畫十七、了然缺格藝術工作室、小雨的兒子…等。所有店家的主人們都彼此相
識並共同具有相當濃厚的街坊意識;這固然是理想國在出租店面時的過濾,但
更重要的是,每月兩次的「生活雅集」所培養出來的情誼和默契,憑著這一股
強列的街坊意識和情誼,讓來到藝術街坊的人們很自然的感覺到一份特殊的文
化氣息,並且樂於再度攜友前來。
八十一年十一月由街坊店家發起、理想國經營團隊支持的「大肚山人文藝
術聯展」,在藝術街坊盛大展開。幾乎所有街坊上的店家都參與盛會,鄰近街
坊的居民和兒童,也都感受到這次聯展的氣息;這次聯展可說是藝術街坊生活
雅集的一次成果總結。經過人文藝術聯展的籌辦,生活雅集又開始轉型,由原
來定期的集結活動轉成不定期社區節慶活動的舉辦。
由於理想國經營團隊已將所有店家租出,藝術街坊的自力生存發展時機已
經逐漸成熟(在店家經營成本與收支,以及整條街的藝術人文氣息),各方都
期待街坊自治的來臨。
以往,藝術街坊的景觀維護和垃圾清潔整理是理想國頗為沉重的負擔;有
兩位全職的清潔人員負責掃街的工作,另外在街坊臨近的空地上設置十幾個垃
圾子車,供街坊與社區人士丟置垃圾,此一時期,理想國決定不再支付街坊垃
圾清運費,但仍維持街坊清潔人員一名;街坊店家的垃圾由清潔人員協助清除,
店家每月支付小額清運服務費(此一垃圾清運服務僅限於藝術街坊之店家);
逐漸讓店家們意識到自力維護街坊環境的需要,此時藝術街坊的店租平均每月
一萬元。
此一階段,在藝術街坊路段原來並不屬經營團隊主控的建物,開始有其他
的業者進駐:資訊打字、牙醫、美容中心、自助洗衣店等;雖然和原先的業態
規劃並不一致,但也為原來的藝術街坊帶來更具社區功能性的產業;使得藝術
街坊不再是純粹的藝術街坊,而是具有能滿足多功能消費的商街。由於藝術街
坊特有的人情味和店家文化仍然維持著,整條街仍然展現與其他地方不同的藝
術氣息。
第五階段~
第五階段~藝術街坊自力轉型成功
民國八十二年四月,理想國售出藝術街坊之店面,表示街坊完全自主發展
階段的到來。由於長時間來,街坊之經營管理一直是由理想國實質主導或背後
支持;一旦將街坊店家產權讓出,立刻讓居民和原來的街坊朋友產生極大的疑
慮,初期,有不少店家認為藝術街坊即將成為歷史名詞而遷出;但也有一些店
家決定不論是否有一背後的支援力量,社區本來就應由社區居民自行來維護。
藝術街坊自治會就是在這種情境和理念下產生。
藝術街坊自治會最急迫的任務是,解決柯比意附近垃圾堆積和清運的問
題。由十數個店家出錢出力所組成的自治會,利用垃圾聯合托運、輪班站崗(防
止第一包任意棄置之垃圾袋出現)、清潔維護值日生等方式,終於將藝術街坊
上的隨意垃圾堆消除。
曾經一度停刊的大肚山社區報導,也在理想國提供免費的空間供其使用的
情況下復刊,繼續扮演社區傳播的功能。由於街坊上的店家所使用的是自己擁
有產權的房子,於是許多店面開使重新大輻裝修,這使得藝術街坊的景觀再一
次更新。雖然不像以往具有統一的風格和標誌,但不斷`有店面重新裝修,使得
整條藝術街坊變的更豐富。新的店家也認同藝術街坊的業態,逐漸在理想國內
形成了咖啡、藝術文化精品集中的情況。
此一階段社區內不同類行的社團,紛紛以藝術街坊柯比意廣場為基地相繼
成立。如「理想國社區老人長青聯誼會」、「大肚山桌球之友會」與「大肚山
劇場推廣協會」等。大度山劇場推廣協會並曾於民國八十三年七月至九月,在
柯比意廣場舉辦一系列的社區劇場的公演,造成理想國社區文化活動的高潮。
「理想國桌球之友會」是目前活動在街坊上最活躍的一個社團,帶動了社區桌
球運動的風氣。
藝術街坊和相連巷弄上的店面一家接一家的開張;這和一般人原先以為理
想國退出後,街坊將失去其支撐力量的推測大為不同;證明了藝術街坊自力轉
型的成功。甚至原先因為某種原因遷出藝術街坊的店家或工作室的朋友,也開
使回流,並決心在藝術街坊重新出發。
成功的典範
綜觀藝術街坊發展的五個階段,可以發現藝術街坊是有機成長的一條街。
目前的藝術街坊就其有機成長的比凝角度來看,已經儼然是一個從沙礫中長成
的人造綠洲,並且其中花團錦簇、綠意盎然,在整個國內的社區當中算是知名
度頗高的商店街。
整個藝術街坊的發展,決不是一個單位或是少數人所能夠決定的;必然是
一大群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重要的是,在一個具有相當價值高度的理想下,動
員了龐大的財力、心力並感動了許多居住在理想國社區內的有心人士共同參與
才有今天的藝術街坊。
(二) 為我的社區譜出美麗的未來
1. 看完理想國社區的造街秘笈和古川町物語後,這兩個看似不相同的國家、
地方的社區營造,卻也有相似的地方。你(妳)覺得理想國社區和古川町
的社區營造有哪裡相似的呢?

2. 了解了社區營造是社區從凋零迎向繁榮的一個契機,你(妳)是否能為自己
的社區做些什麼呢?老師認為你們是可以為社區做些什麼的,但要做些什
麼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社區喔!請用 SWOT 來分析一下自己的社區喔!
我的社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社區的優點) W(社區的缺點) O(外在的機會) T(外在的威脅)

3. 請針對上題所給予的資訊,完成你(妳)夢想中美好的社區模型吧!模型內
容可以包含公園綠地的配置、建物的配置…等喔!另外,我們最基本可以
為社區付出一些勞力,所以我們來為社區動動手吧!像是做一些環境維護
的工作,當你(妳)幫社區打掃環境時,不要忘了請社區內的負責人幫你(妳)
認證喔~
◎ 我是小義工…
日期 幫社區做的事 我的小小心得 見證人
(國際藝術街坊照片,資料來源:補充教材作者朱宜文拍攝)

(三) 經驗分享
1. A & Q
(1) 請問目前你所居住的社區型態是屬於鄉村型態社區或是都市型態社區?

(2) 請問你目前居住的房子是下列哪一種?
□透天厝 □別墅 □三合院 □平房 □公寓 □華廈
(依據房屋仲介業的分法:有前院花園的獨棟房子稱為別墅;沒有前院花
園者稱為透天厝;有電梯的公寓稱為華廈。)

(3) 請問你家曾遭遇過偷竊嗎?
(承上題依序調查,請學生舉手統計,會發現住透天厝、別墅的失竊率較
高;住華廈與鄉村型態的社區的失竊率較低,因為華廈通常有成立管理委
會,住戶繳交管理費來聘請管理員管理門禁,而鄉村型態的社區居民與鄰
居互動密切,較有守望相助的精神。)

(4) 請問你曾經參加過社區舉辦的哪些活動?當時的感覺如何?

(5) 請問你覺得自己居住的社區有哪些特色值得向大家推薦介紹?有哪些地
方需要再加強改善?

2. 分組報告
(1) 在上課前事先分組,請各小組回家蒐集社區營造的實際例子,在上課時
由各小組上台報告。
(2) 教師可提示幾個實例:A.台中市敦化社區關懷協會催生、維護敦化公園、
規劃庄內鐵馬道;B.台中市里仁為美社區推動資源回收、自製廚餘堆肥
來綠化社區環境;C、台中市南屯區楓樹社區;D、台北縣泰山鄉志願服
務隊成立「娃娃館」
,推動「產業文化化」、
「文化產業化」
。)

3. 大家說
(1) 教師說明新聞案例:北部某縣市有一棟公寓電梯門損壞已久,但是社區住
戶都漠不 關心,只用一片木板暫時擋住電梯口,有一天社區附近的幾位
孩童到這裡玩耍,有一位女童卻不幸跌入電梯而摔落地下室樓層死亡,檢
察官依據過失傷害罪,將該社 區住戶提起公訴,法院判決社區住戶應依
法對受害女童的家屬行賠償。
(2) 請問學生對該項判決有什麼看法?(由此案例可以得知社區參與的重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