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1

國中社會

第二冊

部編版 學習手冊
一、臺灣的人口

壹、臺灣的人口密度
一、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區;單位面積上所居住的總人口數。
二、公式為:人口密度=人口總數(人)÷總面積(平方公里)

例如甲地的人口總數為 200 萬人,面積為 400 平方公里,則甲
地的人口密度為 5000 人/平方公里。
計算方式為:2000000 ÷ 400 = 5000。
三、比較兩地的人口疏密程度時,要考慮下列兩點:
1.總人口的多少
2.土地面積的大小
四、臺灣的人口密度為 629 人/平方公里;比美國的 32 人/平方公
里要來得高,人口密度的數字越大代表其人口分布越擠、越
密,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土地資源也較少。
貳、臺灣的人口分布
一、臺灣早期為農業社會,所以平原及盆地因地勢低平利於灌溉,
氣溫適中,適宜農業,便成為人口集中的區域。到了現代,因
工商業的發達,都市便成為人口集中的地區。目前臺灣人口的
分布特色為:東西分布不均 ,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
二、臺灣人口的分布所造成的問題為:資源分配不均,土地使用欠
當。
三、影響臺灣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就業機會多寡。
四、臺閩各縣市中,人口數最多的是臺北縣,人口密度最高的為高
雄市。
五、臺閩各縣若依人口數多寡排名和依人口密度高低排名的順序會
有不同,是因為:各縣市的面積大小不同所造成的
參、臺灣的人口成長
一、人口數量產生變化的原因:出生、死亡、移入、移出。
移入、移出的原因主要有就學、就業、婚姻等。例如移民海外
(美國、加拿大等)就是移出;相對的,外籍勞工、外籍配偶
到臺灣居住就是移入。
二、人口增加的方式可分為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兩種
1.自然增加:一地區的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若出現負數,代
表人口在減少)
2.社會增加:一地區的移入人數減去移出人數(若出現負數,代
表人口在減少)
三、外籍配偶移居到臺灣,使臺灣的人口增加,即為社會增加
四、1960 年以來,臺灣地區的人口數量變化主要是受到自然增加的
支配,也就是每年的出生率都高於死亡率(死亡率因生活水準
提高,醫療設施與技術提升,近三十年來都低於 6%0)
;但近
年來;民眾經濟與教育水準逐漸提高,國人「重男輕女」
、「多
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也隨之改變,因此晚婚的情形普遍,出
生率持續降低,因此人口增加的速度已較緩和。
五、千分率%0:每 1000 個單位中所包含的比率。例如出生率為 11
%0 指每 1000 人中有 11 個人出生。
1.出生率=該年出生且存活的嬰兒數 ÷ 該年人口總數 × 1000
%0
2.死亡率=該年死亡的人口數 ÷該年人口總數 × 1000%0
3.自然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
4.社會增加率=移入率-移出率
5.人口增加率=自然增加率+社會增加率
肆、臺灣的人口組成
一、人口依年齡可區分為下列三類:
1.65 歲以上的人稱為老年人口(需要被扶養的依賴人口)

2.15 歲至 64 歲的人稱為壯年人口(有生產能力的成年人口)。
3.14 歲以下的人稱為幼年人口(需要被扶養的依賴人口)

二、扶養比:指每 100 位有生產能力的成年人口所要扶養的依賴人
口數。
1.扶養比=(幼年人口數+老年人口數)÷ 壯年人數 ×100%
2.若扶養比的數字越大,則代表壯年人口所要扶養的人越多,經
濟負擔越重。
三、性別比:某地區男性人口數與女性人口數的比例。通常是以每
100 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數。民國 94 年臺灣地區的性別比
為 103:100。人口結構在自然的狀況下,性別比的差別應該
不大,只有在戰爭或中國的一胎化政策下,才會使性別比差異
較大。
四、人口金字塔:將一地區的人口總數,依性別及不同年齡層的百
分比所繪製的圖,由圖可看出這一地區男性、女性在不同年齡
層所佔總人口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的類型如下:
1.低金字塔型:開發較為落後的國家多屬此型,出生率與死亡率
皆高。
2.高金字塔型:開發中的國家多屬此型,民國 75 年的臺灣人口
即為此型。
3.彈頭型:已開發國家多屬此型,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低。
五、臺灣人口問題:
1.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至未來人力資源缺乏,扶養壓力也越重
2.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聯合國訂定一地 65 歲以上人口超過 7
%即為高齡化社會)
,老人的安養問題逐漸浮現。
3.外籍新娘適應問題
二、臺灣的交通

壹、交通的類型
一、交通可分為運輸與通訊兩種方式。
1. 運輸:旅客與貨物在各地的往來,
(輸送水、電、石油、天然
氣也算)。
2. 通訊:指知識與資訊的傳遞,包含電信、郵政、電影、廣播、
電視和電腦網路等。
二、運輸的方式可區分為:陸運、海運、空運等;特性彼此不同。
1.陸運中的公路:適應地形的能力較鐵路強;機動性高,能深入
各地。高速公路是臺灣西部主要的運輸要道。北宜高速公路可
縮短臺北與宜蘭的交通間。
2.陸運中的鐵路:適應坡度的能力較差;但載運量較公路大。臺
灣的鐵路運輸為環狀系統,另外尚有早期為開採木材所建的支
線鐵路:平溪、內灣、集集、阿里山線,現已成為觀光資產。
另外高速鐵路通車可縮短臺灣西部的運輸時間及縮小南北區
域的差距。
3.海運:載貨量大但速度最慢
4.空運:速度最快但費用較高
貳、錯綜複雜的交通網路
一、節點:指各種交通活動中,旅客、貨物、訊息移動的起點、終
點和轉運點。
二、連線:指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結線。
三、交通網路:指所有連線與節點所構成的交通系統。
四、節點的大小:若某一節點是人口與交通匯集之處,其重要性也
就較高,因此這個節點就成為規模較大的節點。
五、交通網路的連結程度和節點規模及連線數的多少有關,節點的
規模大、連線數越多,交通網路的連結程度就越高,節點間的
互動就越頻繁
參、臺灣交通方式的改變
一、臺灣早期水運交通較陸運便利,在西部沿海出現許多以港口而
興起的城市,如淡水、鹿港等。但隨著臺灣陸上交通的興起,
縱貫鐵、公路通車後;早期以港口興起的市鎮,則因遠離陸運
交通路線或港口淤積而沒落。
二、臺灣早期水運交通較陸運便利原因有:
1.自然因素:山脈南北縱走,河川多呈東西流向;山高坡陡且
多數河川為荒溪型河川;對南北的交通形成障礙。
2.人文因素:十九世紀以前漢人開墾的範圍有限,行旅在開墾
範圍外,安全缺乏保障。
三、彰化縣或雲林縣的蔬菜可透過高速公路運銷到全臺各地,逐漸
發展為種植蔬菜的專業區。
四、捷運可大幅改善都市交通擁擠的問題,也可帶動周邊地區的開
發。
三、臺灣的聚落與發展

壹、聚落

一、人類生活、工作和住屋的集合,就稱為聚落。聚落可分為鄉村與

都市兩種。鄉村聚落依住屋分布的密集程度,又可分為散村和集

村。都市居民多從事第二級和第三級產業的工作,而鄉村的居民

從是第一級產業的人數較多。

二、近年來臺灣的鄉村因交通建設發達而生活水準提升,部分聚落也

提供都市民眾觀光休閒的服務。鄉村與都市的景觀差異正逐漸縮

小中。

三、臺灣聚落發展過程是由西部沿海的河口最先形成,之後逐漸由南

向北、西向東發展,東部地區因山脈阻隔;所以開發最晚。

四、一般來說,具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資

源豐富等條件的地方,容易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聚落。

貳、都市化與都市化程度

一、都市因第二級和第三級產業的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成為拉

力,使得鄉村的人口被拉向都市。

二、鄉村因第一級產業較無法提供大量工作機會,成為推力,使得鄉
村人口被推向都市。

三、人口遷移的因素可區分為「拉力」與「推力」。某地或國家因為

有好的生活環境、大量工作機會,通常會吸引人口的移入,這些

吸引人口移入的因素,就是「拉力」;相對的,如果某地或國家

生活條件差、有戰爭等,常會使人口流出,這些導至人口遷出的

因素,就是「推力」
。因為推力與拉力的作用,使得都市人口迅

速聚集,這種人口由鄉村向都市聚集的過程,就稱為都市化。

四、一國或一地的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稱為都市化程度。都市

化程度越高代表當地二、三級產業的發展程度越高,經濟水準也

越高。所以都市化程度常被用來衡量地區或國家經濟發展的指

標。都市化程度公式如下:

都市化程度:某地的都市人口數 ÷ 某地總人口數 × 100%

參、臺灣都市化的特色

一、都市化速度快:

日治時期臺灣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光復後,因工

商業的快速發展,更加速都市化,至民國九十四年,臺灣的都市

化程度已達 78%。

二、都市化程度高:

臺灣的都市化程度比世界平均值 48%高出許多;與歐美國家相比
毫不遜色。

三、都市化地區集中:

臺灣目前人口密度在 1000 人/平方公里以上的聚落多集中在臺北

基隆、臺中彰化、高雄三大都會區,在都會區的生活空間可說相

當擁擠,而且都市地區的範圍也有擴大的現象,以因應鄉村人口

湧入後的住屋及產業需求。

四、都會區:指大量人口移入都市,都市地區向外擴大超過行政區,

使都市與其他周圍的大小城鎮連成一體,形成高度發展的區域。

肆、聚落的衰退與重生

一、鄉村地區的年輕人口大量移往都市的原因有:從事農業艱辛與收

入低落、都市的就業機會多與薪資較多,對鄉村地區所造成的影

響是:鄉村地區的勞動力老化和產業衰退。都市地區則是人口在

過度集中的過程中,缺乏整體規劃,造成交通住宅空間擁擠;文

化休閒及停車位等公共設施不敷使用;及生態破壞、生活干擾等

問題。

二、雖然目前臺灣地區鄉村地區人口外移的現象已減緩,但鄉村地區

仍面臨公共設施建設(如醫療、教育等)不足,生活機能較為低

落的窘境。

三、都市與鄉村聚落都需要隨時作更新或有計畫性的建設,以符合永
續發展的目標,「都市計畫」、「都市更新」、「社區營造」等也就

應運而生。

1.都市計畫:在現有都市某一區域中,就居民生活所需的各方面設

備和土地,考慮過去的使用狀況及未來的發展需求做完善的規

劃。將土地使用做明確的分區,劃定住宅區、文教區、商業區等。

由各區使用性質的明顯區分,以提升都市的生活水準。如住宅區

就不會有工業活動的干擾。

2.都市更新:指為促進都市老舊區域的發展,透過重建、整建、

維護的手段,提升都市生活品質,與增進都市機能。除了住宅

社區的改造,對交通建設、產業轉型、歷史建築的保存與再利

用、甚至災區重建等,皆可視為都市更新。

3.社區營造:指由一群互動良好的居民,集合社區內的人力與物

力資源,共同解決所面對的社區發展問題,或進行社區特色的

發展。
四、臺灣的農業

壹、臺灣產業結構的轉變
一、產業活動的分級
1. 第一級產業:直接取自天然資源或培育天然資源加以生產利
用者,也就是農業,廣義來說,包括農、林、漁、牧、礦業
等。
2. 第二級產業:利用各種原料加工與製造的活動,也就是工業。
如營造業、製造業等。
3. 第三級產業:提供貨物或買賣商品及服務的活動,即為服務
業。如金融、批發、零售、保險、運輸、貿易、教育文化等。
4. 例如:栽種鳳梨的農夫屬第一級產業,製造鳳梨罐頭的工廠
屬第二級產業,銷售鳳梨罐頭的商店即為第三級產業。
二、臺灣早期以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最高,四、五十年代,政府致
力於工業發展,於是農業比例逐漸下降,工業和服務業的比例
逐漸升高,到如今服務業已成為臺灣的經濟主體。
貳、臺灣的農業特色
一、臺灣氣候適合發展農業的原因:氣候溫和濕潤,生長季長
二、臺灣早期農作物為稻米、茶、甘蔗。光復以後,以香蕉、梨、
蔗糖為主要的出口貨物,為臺灣賺取外匯,故曾有「香蕉王國」
之稱。
三、農業特色:經營集約度高,多「農無閒年;地無閒年」的現象。
1.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地狹人稠,為獲取較高的生產量。
2. 臺灣因農業科技進步,加上地形與氣候的多樣性,因此可以
種植的水果種類繁多,可涵蓋熱帶、副熱帶、溫帶等地區的
品種,近年來也設立蔬菜、花卉的專業生產區,如彰化縣田
尾的公路花園。
3. 「集約農業」
:指對單位面積的土地,投入大量資金與勞力,
以提高生產量。
4. 「粗放農業」
:相對於集約農業,投入較少的資金和勞力的經
營方式。
四、林業:臺灣山地面積廣大,雨量充沛;森林資源豐富,以前曾
過度砍發森林現已全面禁止砍伐,並積極造林;並強調
森林保育及休閒遊憩的價值,許多林區已轉型為森林遊
樂區。
五、漁業:臺灣四面環海且有寒暖洋流經過,故利於漁業的發展。
依作業海域的遠近可區分為:遠洋漁業、近海漁業、沿
岸漁業、養殖漁業。其中遠洋漁業作業範圍遍及三大洋,
而養殖漁業以西南部海岸分布最密。
六、牧業:臺灣因土地狹小,故畜牧業以欄牧為主,早期為農家的
副業,目前也多轉為企業化、專業化的大規模經營。酪
農業:種植牧草或飼料,飼養乳牛、羊,生產鮮乳或乳
製品供應市場者。多在靠近消費市場的地方經營。
七、因工商業的發展,且民眾飲食習慣改變,導致稻米的需求減少,
再加上農業生產成本高、利潤低、農村人口老化等,使得農業
逐漸萎縮。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精緻農業」、「休閒農業」以期
提高農民所得。
1. 精緻農業:指從事高品質、高價位的農業生產,如花卉、高級
茶等。
2. 休閒農業:利用田園景觀,結合生產活動和農村文化的一種農
業型態。可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亦可提供國民休閒的機會。
參、當前農業發展情勢與問題
一、臺灣於民國九十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1. 優點:可享受自由貿易。
2. 缺點:臺灣面臨開放農產品市場和調降進口農產品關稅的衝
擊,
將嚴重影響臺灣農業的收益。
二、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農業交流日趨活絡所產生的效應:
1. 中國部分農產品已成為臺灣的競爭對手。
2. 農產品走私及兩岸漁業糾紛嚴重影響臺灣農漁民的收益。
三、臺灣在追求農業發展過程中造成下列問題:
1. 污染水土資源:過量使用農藥與肥料
2. 地層下陷:沿海養殖漁業過量抽取地下水
3. 發生土石流、水災的機率升高:山坡地、林地的過度開發,影
響林地涵養水源及水土保持功能下降
五、臺灣的工業與服務業

壹、工業的類型

一、工業依產品的特徵可區分為輕工業、重工業、高科技工業等。

二、通常輕工業需要大量的勞力,如紡織,食品加工等。

三、重工業則需要大量資本,如鋼鐵、機械、石化工業等。

四、高科技工業則需要大量資本和先進科技,如資訊、生物科技等。

貳、臺灣工業的發展歷程

一、民國四十年代後,政府致力於民生工業的發展,以供應民生需

求。

二、民國五十年代,政府鼓勵擴展國外市場,吸引工業投資,引進

最新技術與增加就業機會,於是設立高雄、楠梓和臺中三處加

工出口區。此時期以發展勞力密集的輕工業為主,如紡織、雨

傘、製鞋等。

三、民國六十年代,配合十大建設推動石化、鋼鐵、造船等重工業。

四、民國七十年代,由於勞工工資上漲、民眾環保意識高漲、工業

用地取得困難等問題,使得勞力密集工業失去生產優勢,而轉

為以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價值高的高科技工業為發展主軸。例
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吸引電子產業進駐。

五、民國八十年代以後,許多傳統勞力密集工業將工廠移往東南亞

或中國大陸等勞資低廉的地區,以節省生產成本。部分工業則

進行技術升級以提高競爭力,如利用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等技

術。

參、臺灣工業區位特色

一、工廠皆以降低成本、追求最高利潤為目的。

二、生產區位要素:工廠設立時所需考慮的各種影響因素。如原料、

勞工、動力、運輸、市場、技術、資金及政策等。

三、不同類型的工廠有各自不同的理想區位,現實狀況下也沒有完

美的設廠地點,只能選擇總生產成本最低的設廠條件。

四、在臺灣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每個時期所考慮的主要生產區位要

素都不同。

1.製糖工業:因甘蔗體積大、重量重,且加工後,體積和重量都

大幅減少。因此多選在甘蔗產區-嘉南平原設廠。

2.製鞋、紡織、等輕工業:因需要大量的勞工,工廠多設立在人

口眾多的地區。

3.重工業:因臺灣資源不足,重工業的原料多來自國外運來,因

此工廠多集中在高雄港附近。例如高雄臨海工業區。
4.聚集經濟:例如相同產業的工廠因空間上的集中可將污水處理

設備集中或共用,如此便可以節省成本。

5. 類似的產業為享有較便宜的公共設備或節省原料的運輸成

本,會出現聚集在一地的現象。如臺灣的電子業集中在北部地

區,重工業則集中在南部地區。

6.近年來因為生產的技術革新,原料、勞工、動力等區位要素的

重要性逐漸降低,相對的市場和政策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則越來

越重要。

肆、臺灣的服務業

一、服務業的種類:包括金融保險、批發零售、運輸通訊、及國際

貿易等,其中以商業行為最普遍。商業活動依買賣的範圍可分

為國際貿易與國內買賣,依買賣商品的數量可分為批發業與零

售業。量販店多設於地價較便宜地區,通常具有賣場大與停車

方便等優勢。

二、國際貿易:是指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商業行為。其中某國向其他

國家購買物品的行為稱為進口,某國出售物品給其他國家的行

為稱為出口。以臺灣向法國購買幻象戰機為例,臺灣便是進口

而法國就是出口。當某國出口總值大於進口總值稱為出超,此

時該國是賺取外國的財富;如果是進口總值大於出口總值就稱
為入超,此時該國的財富是被外國賺走,因此出超是代表國家

經濟力強,相反的;入超代表國家經濟力弱。

三、臺灣因缺乏資源,因此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必須從海外進口

原料,經加工後,再將成品銷往海外,因此進口業和出口業都

很發達。民國九十四年臺灣進口貨品以農工原料居多,佔 71.6

%;出口貨品以工業產品最多,佔 98.7%。

1.臺灣的前三大貨物進口夥伴為:1.日本 2.歐洲 3.美國和

東南亞國協。

2.臺灣的前三大貨物出口夥伴為:1.中國大陸 2.香港 3.美

國。

伍、國際分工

一、由於不同地區所具備的資源、條件不同,因此企業多考慮在可

節省最多成本的地方設廠。

二、因為電腦與網路的發達,企業更容易在國際間設廠以行銷世界。

這種在海外設立分公司的企業,稱為跨國企業。

三、跨國企業可在不同國家間進行生產資源的轉移,充份利用各國

優勢,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產品。這種國際分工的生產模式

是走向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

1.以美國 NIKE 生產運動鞋為例:美國-提供生產氣墊的技術;再


將氣墊運至印尼;印尼-提供製造鞋面和組裝氣墊的大量勞工;

之後再將組裝完成的產品銷售全球。

2.臺灣目前在國際分工上,是扮演提供較高技術的產品零件代工的

角色。
六、臺灣區域發展特色

壹、北部區域
一、範圍:包括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臺北縣、桃園縣、宜蘭
縣、新竹縣等七縣市。
二、地形:北部區域有多變化的海岸,如岬灣、奇岩、沙灘等。
宜蘭平原是由蘭陽溪等河流沖積而成,水利建設多,農業發達。
桃園臺地屬紅土土壤,以往農民為儲蓄灌溉用水,大量開闢埤
塘。
臺北盆地的淡水河水系因無明顯乾季,故流量穩定,早期航運
興盛。
三、氣候:本區夏熱冬暖,乾季不顯著,冬季有迎東北季風的地形
雨,春末夏初有梅雨,夏季則主要是颱風雨和對流雨。
四、產業:民國五十年代,由於基隆港海運的協助,發展成以臺北
為中心的北基工業走廊;之後再隨高速公路向南延伸。民國六
十八年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現稱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後,
更確立北部地區發展條件的優勢。民國六十九年設立新竹科學
工業園區。
貳、中部區域
一、範圍:包括臺中市、臺中縣、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和雲林
縣等六個縣市。
二、地形:廣闊的濁水溪沖積扇,土層深厚,地下水豐富,農業興
盛。濁水溪和大甲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因坡陡流急,故富含水
力。兩溪合占全臺水力發電量的 68%。臺中盆地為斷層陷落
所形成,位於大肚與八卦臺地與車籠埔斷層之間,為中部區域
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三、氣候:本區夏熱冬暖,夏雨冬乾,因處夏季季風西南風的迎風
坡,所以夏季雨量占年降水量的 80%以上,冬季因處於東北
季風的背風地帶,因而乾燥少雨。
四、產業:臺灣在加入 WTO 組織後,本區積極向精緻農業和休閒農
業發展。如卓蘭的果園和田尾花卉的再度轉型。民國六十五年
臺中港營運後,加上臺中加工出口區的設立,使得本區域的工
業發展快速成長。民國八十八年,臺塑六輕工業區設立。
參、南部區域
一、範圍:包括高雄市、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臺南縣、高雄
縣、屏東縣、澎湖縣等八個縣市。
二、地形:本區最大的嘉南平原,北起北港溪,南至鳳山附近。
由北港溪、八掌溪、曾文溪等多條河川沖積而成。因為臺灣河
川多坡陡流急,且流經地區的地質脆弱且降水集中,使得河川
的輸砂量非常大,因此平原擴展迅速且持續,沿海有不少海岸
溼地。曾文溪口為臺灣最大的溼地,且為黑面琵鷺過冬的棲息
地。二仁溪上游是臺灣主要的泥岩分布區,因泥岩地質鬆軟,
在雨水侵蝕下形成特殊的惡地地形,俗稱「月世界」。澎湖群
島是由玄武岩所組成的火山島,玄武岩特殊的柱狀節理是有名
的地形景觀。
三、氣候:南部區域多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雨
水主要來自西南季風和颱風,相對集中於夏季。冬季因位於東
北季風背風側,乾燥少雨。澎湖因地勢低平,不易截留水氣,
故成為臺灣地區降水最少的地方。
四、產業:本區農業興盛,為因應乾燥少雨的情況,興建烏山頭
水庫、嘉南大圳、曾文水庫等水利設施。沿海多沼澤、潟湖及
濱外沙洲,居民多利用環境發展養殖漁業,如牡蠣、虱目魚、
草蝦等。澎湖因地形因素,多強風,故農業發展不易,經濟以
漁業為主,近年則逐漸發展觀光事業。高雄地區因高雄港的擴
建,再加上鄰近地區工業區的規畫,使得高雄地區成為臺灣地
區鋼鐵、石化的工業重鎮。
肆、東部區域
一、範圍:花蓮縣、臺東縣
二、地形: 本區受到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所夾,海
岸山脈屬菲律賓海板塊,中央山脈屬歐亞大陸板塊,兩大板
塊的接觸帶就是花東縱谷,是臺灣全島地震最多的地區;也
是農業和聚落的主要分布區。東部區域東濱太平洋,海岸平
原小,且多斷層海岸與海蝕地形,小野柳、八仙洞都是地殼
隆起的地形景觀。此外,立霧溪也因地殼隆起使得平均坡度
居全臺第一,所切割出的大理石峽谷也是臺灣重要的觀光資
源。
三、氣候:因受到溫暖的洋流(黑潮)影響,冬季溫度高於同緯
度的西部地區,年降水量比中部、南部區域多,分布也較平
均。
四、產業:因為山地的阻隔使得本區的天然美景、地形景觀和原
住民文化較未受到污染,因此觀光旅遊業是東部區域的發展
重點。離島-蘭嶼的達悟族獨特的半穴式住屋及拼板船等人
文景觀也是重要的觀光文化資源。
伍、金馬區域
一、地形:本區的島嶼是中國沿海丘陵受到海平面上升而沒入水
中所形成的,金門縣包括金門島和周圍小島,位於厦 門 灣 口 ,
島上多丘陵,最高峰為高 253 公尺的太武山。連江縣的馬祖
群島位於閩江口,由十九個島嶼組成,島上起伏較大。
二、氣候:本區的年均溫較臺灣本島為低,降水量不到臺灣平均
降水的一半,雨季集中在四到九月(梅雨季和夏秋的颱風)。
因雨量少,降水季節分布不平均,所以各島多建水庫儲水。
以解決枯水期缺水的問題。
三、產業:金門的農受到的限制,主要以高粱、小麥、甘薯等旱
作為主。民國八十四年成立「金門國家公園」
,除維護史蹟和
文化景觀外,同時保育環境資源更帶動金門觀光發展。馬祖
因多崎嶇山地,故農發展有限,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與歷史
的際遇,而成為臺灣的海上堡壘,當地較特殊的有福州話、
閩東傳統聚落及戰地景觀。民國九十年金門和馬祖兩地與中
國沿岸城市實施小三通。
陸、國家公園
由於緯度、高度與海陸分布的特性,使臺灣成為一個地形、氣候
多樣、生物種類繁多的美麗之島。政府有鑑於重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
係的重要性,便跨越行政區域,設置了六座國家公園及其它保留區,
以保育自然人文資源,並進行國民的教育。
一、 陽明山國家公園:1985 年成立,主要特色:火山地形。
二、 雪霸國家公園:1992 年成立,主要特色:高山植物、泰雅族
與賽夏族文化。
三、 太魯閣國家公園:1986 年成立,主要特色:大理石峽谷、泰
雅族文化。
四、 玉山國家公園:1985 年成立,主要特色:高山地形、布農族
文化。
五、 墾丁國家公園:1984 年成立,主要特色:珊瑚礁地形、海岸
林植物。
六、 金門國家公園:1995 年成立,主要特色:戰地風貌、閩南式
建築。
一、日治時期的政治發展

壹、基本內容: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貳、能力指標: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
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
參、本課重點
一、 臺澎割讓與臺灣民主國
二、 武裝抗日運動
三、 嚴密的政治控制
四、 從同化政策到皇民化運動

肆、重點整理
一、臺澎割讓與臺灣民主國
(一)臺澎割讓(乙未割臺)
1.背景:西元 1894 (清德宗光緒 20)年,清廷與日本發生「甲午
戰爭」,清廷不幸戰敗,次年,清廷大臣李鴻章於日本下關春
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從此開始
半個世紀 51 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2.時間:西元 1895(清德宗光緒 21)年
◎清德宗光緒 21 年歲次為乙未年,故稱為「乙未割臺」。
(二)臺灣民主國
1.當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時,臺灣紳民決定成立「臺灣民
主國」以避免臺灣淪為日人之手。
2.主要人物:人民推舉臺灣末任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義
軍統領。
◎臺灣首任巡撫是劉銘傳,末任巡撫是唐景崧。
3.經過:

1
(1)日軍由(澳底)登陸,攻克基隆,臺灣民主國官員退回中國
大陸。
(2)臺北城內紛亂,日軍進佔臺北城,成立總督府。
(3)各地軍民奮戰,直到鎮守臺南的劉永福也退回中國大陸廈
門,日人從此控制臺灣全島。

二、武裝抗日運動
(一)武裝抗日活動分期:
分期 時 間 反抗戰術 失敗原因 反抗事件
前期 1895 -1902 游擊戰術 日本臺灣總督採取
年 進攻日軍 鎮撫兼施策略
後期 1907 -1915 苗栗事件
年 西來庵事件
(二)重要抗日行動:
1.苗栗事件:
(1)時間:西元 1912-1913 年。
(2)領導人:羅福星,他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革命同盟會黨
員,曾參加三二九黃花崗之役受傷,在孫中山影響下在臺組
織民眾抗日。
(3)結果:羅福星等人壯烈犧牲,人稱羅福星為「大湖英烈」。
2.西來庵事件:
(1)時間:西元 1915 年。
(2)地點:西來庵(位於臺南市)
(3)領導人:余清芳。他主要以宗教迷信號召人民反抗日人統治。
(4)別稱:因西來庵事件主要起事地點是臺南縣噍 吧 哖 ,故又稱
噍 吧 哖 事件和玉井事件。
(5)影響:是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武裝抗日行動,因多人被捕受
到嚴格審判,此後武裝抗日活動結束。

2
◎1907-1915 年後期的武裝抗日行動曾受到中國革命運動的影
響,具有民族革命的性質。
(三)原住民的抗日行動:
1.時間:1930 年 10 月 27 日
2.反抗領導人:泰雅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
3.地點:南投縣仁愛鄉霧社公學校,殺死日人 134 人,故稱「霧
社事件」。
4.結果:遭受日軍以大砲、飛機、毒氣鎮壓,該地原住民被屠殺
殆盡,歷經 50 餘日。曾被公共電視臺拍攝為「風中緋櫻」連
續劇。
5.影響:促使總督府重新檢討原住民政策,此後不再發生大規模
武力鎮壓事件。
三、嚴密的政治控制
(一)總督體制的建立
1.背景:日本為統治臺灣新殖民地,1895 年設立「臺灣總督府」
統治臺灣。
2.情況:
(1)時間:1896 年
(2)法律依據:日本政府頒布「法律第六十三號」
,簡稱「六三
法」,授權總督自行頒布法律。
(3)結果:臺灣總督擁有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於一身,
建立殖民統治體制。地方行政機關只能奉命行事,沒有自主
權和自治權。
◎日治初期原以清代臺北府的布政史司衙門為總督府(原位於
臺北市中山堂位置,後遷建於建國中學對面之植物園內,為
第二級古蹟)。
◎1912-1919 年建立「臺灣總督府」
,即今日臺北市中正區凱達
格蘭大道的總統府。
(二)警察與保甲
3
1.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臺灣本島與離島,不分平地或高山,警
察無所不在,且無所不管,是地方最重要人物,警察地位高於
地方士紳,被稱為「大人」。因警察權威甚高,影響力大,曾
被形容為「典型的警察政治」。
2.保甲制度:
(1)由來:原是清領時期臺灣地方保衛組織,總督府加以利用,
輔助警察管理行政事務,維護地方治安。
(2)組織:10 戶為一甲,設立「甲長」管理,10 甲共 100 戶為
一保,設立「保正」管理,並實施「連坐」責任制,制定「保
甲規約」,受警察監督。
(3)職責:保甲負責調查戶口、推廣日語、改良習俗、預防傳染
病、協助救災、鎮壓抗日份子等許多工作,青壯年男子要組
成青年團、「壯丁團」來協助警察維護治安。
3.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為監視和控制臺灣人民行動,以「警察」
配合地方的「保甲」制度,有效的控制了臺灣的治安。

四、從同化政策到皇民化運動
(一)日本治臺政策分三時期:
日本治臺政策分期 統 治 政 策 統 治 方 式
非同化政策時 鎮壓武裝抗日外,用漸進統
前期 1895-1919
期 治策略
中期 1919-1937 同化政策時期 高唱「內地(日本)延長主義」
後期 1937-1945 皇民化時期 企圖使臺灣人「日本化」
(二)同化政策: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瀰漫「民族自決」思潮,日人
安撫臺人,改採「同化政策」。
2.作法:改派文官總督治臺,加強推廣「國語(日語)」、重視職
業教育,高唱「內地(日本)延長主義」,視臺灣為日本內地的

4
延長,藉此同化臺灣人。
3.實情:臺灣人地位始終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
(三)皇民化運動:
1.時間:西元 1937(民國 26)年開始
2.原因:日本侵華戰爭(中日八年抗戰)爆發,日本為充分利用臺
灣的人力物力,開始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企圖使臺灣人
「日本化」。
3.作法:學習日本人的生活習慣、鼓勵人民說日語,可以獲得「國
語之家」獎狀,改從日本姓氏,穿著和服,用日本禮俗,參拜
神社。
4.目的:培養臺人對日本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並消除臺人
對中國的祖國觀念,以利招募臺人從軍,為日本帝國效忠。
◎由金馬獎電影「稻草人」可以了解到警察的地位與當時繳交鐵
器物資的歷史情況。
◎1941 年日本偷襲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美國對日本作戰,爆發太
平洋戰爭,日本策動臺灣各地設立「皇民奉公會」,企圖改造
臺人思想與生活,使臺灣人民成為真正效忠的日本人。
◎日本在臺灣實施徵兵制,徵召 20 餘萬臺籍日本兵到南洋服役,
其中有 2 萬名原住民之「高砂義勇隊」
,並強迫不少婦女擔任
「慰安婦」工作。

5
二、日治時期的經濟發展

壹、基本內容: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貳、能力指標: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
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
參、本課重點
一、 殖民經濟的開展
二、 各項經濟發展
三、 農業改革的成果
四、 推動臺灣的工業化

肆、重點整理
一、殖民經濟的開展
(一)目的:臺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臺灣總督府為了加強殖民經
濟的統治力量,必須完全了解與掌握臺灣經濟的整體情況。
(二)初期的經濟基礎事業:
1.人口普查-為了確實掌握臺灣人口,西元 1905 年實施第一次
人口普查,得知臺灣約有 310 萬人,自西元 1915 年開始,每
隔五年普查一次,建立完整的戶籍制度。
2.土地制度-實施土地調查,確定土地所有權,不但可增加田賦
稅收,也確保日本人的產業可以順利取得土地。
3.進行山林資源全面調查。

二、各項經濟發展
(一)製糖工業的發展:
1.目標:達到臺灣製糖工業
的現代化。

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公司)的橋仔頭糖廠
◎圖片取自康軒版教科書 1
2.作法:總督府鼓勵日本資本家來臺灣投資,使日本企業逐漸掌
握台灣糖業的產銷。
◎台灣俗諺:天下第二憨,種甘蔗乎會社(日本公司)磅。
(二)實施專賣制度:總督府對鴉片、食鹽、樟腦等重要物產採取專賣
制度。
◎日治時期專賣有鴉片(當時稱阿片)、樟腦、食鹽、香菸、度量
衡、酒、酒精、洋火、石油、鹽滷等十種,佔稅收 40-50%,日
治初期是總督府最大財源。
(三)金融體制:設立臺灣銀行,統一發行新貨幣。
◎統一發行新貨幣和制定新度
量衡,使與日本國內制度一
致,便利商品交換的軌道。
(四)交通建設:
1.修築公路。
日治初期臺灣銀行發行的壹圓紙鈔
2.完成臺灣西部基隆到高雄的 ◎筆者自行提供

縱貫鐵路。
3.整建基隆港和高雄港。
4.普遍設置郵局(當時稱為郵便局)。

三、農業改革的成果
(一)目的:日治初期日本對臺灣的經濟政策:
「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故要增加稻米與甘蔗產量供日本國內的需要。
(二)作法:積極推動各項農業改革,如:
1.在各地成立農會。
2.設立農業試驗場,推廣新品種與技術。如 1922 年蓬萊米培植
成功,並獲得推廣。
3.修築大型水利工程,如嘉南大圳(八田與一設計監造)、桃園大
圳。
◎今日烏山頭水庫旁尚保存有八田與一的銅像,是日治時期唯一
2
存留的日人雕像。
(三)結果:
1.增加水稻種植面積,提高稻米產量,大量輸往日本。
2.蔗糖產量也大增,使臺灣成為當時世界的糖業王國之一。
◎臺灣的蓬萊米是由日人磯永吉博士配種成功(被稱為臺灣蓬萊
米之父),適合日本人口味,1944 年產量高達 66.7%,大量輸
往日本,取代了臺灣原本的在來米地位。

四、推動臺灣的工業化
(一)建立電力設施:
1.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2.目的:因應工業發展的需要
3.作法:興建水力發電工程,以提供工業所需之電力。以日月潭
水力發電所規模最大。
(二)推動臺灣工業化:日治後期,日本對臺灣的經濟政策轉變,台灣
開始工業化。
1.時間: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
2.原因:為配合日本「南進政策」的需要,企圖使臺灣成為「南
進基地」。
3.作法:
(1)總督府開始在臺灣發展鋼鐵、化學、金屬等軍需工業。
(2)從南洋進口原料,在臺灣加工生產。
4.目標:將「工業日本、農業臺灣」轉變為「工業臺灣、農業南
洋」,以配合「南進政策」

5.結果:臺灣由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半農業、半工業」的社
會型態。

3
三、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壹、基本內容: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貳、能力指標: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
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
參、本課重點
一、生活習慣的改變

二、殖民統治下的教育政策

三、日治中期社會運動的推展

肆、重點整理
一、生活習慣的改變
(一)養成守法的觀念:
1.目的:為有效控制社會、維持秩序、防範犯罪。
2.方法:總督府結合警察、保甲制度與戶口調查,嚴密控制社會
秩序。
3.結果:在警察、法律的嚴厲控制及教育宣導下,臺人逐漸養成
守法的習慣。
(二)養成守時的觀念:
1.目的:為養成臺人有紀律的生活習慣。
2.方法:
(1)透過學校、工廠和社會團體,宣導時間
的重要性。
(2)總督府定六月十日為「時的紀念日」

◎日本將星期制和標準時間制引進臺灣。
各機關制定時間表,嚴格執行。
◎日治時期各機關、學校設立時間表,嚴 ◎取自於康軒版教科書

1
格執行準時要求。公共場所普遍設立時鐘,使人民知道時間
並準時。火車、公路汽車亦嚴格遵照時刻表發車。
3.結果:臺人逐漸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準時、守時、惜時的精神。
(三)改變風俗習慣:
1.方法:透過學校教育和報章雜誌的宣導,配合有識之士鼓吹。
2.項目:以禁食鴉片、放足、斷髮最為重要。
3.成果:
(1)總督府對鴉片採取漸禁政策,吸食者逐漸減少。
(2)女子放足後,便於從事生產工作,增加社會人力資源。
(3)斷髮改變審美觀,帶動易服風氣,以改穿西式服裝為風尚。
◎總督府以為纏足和辮髮是台灣社會陋習。先採取宣導措施,
再利用保甲制度全面推動改革。
◎臺北中醫師黃玉階設立「天然足會」
,鼓吹自然天足的優點,
倡導臺灣女子解纏放足。
(四)建立衛生醫療觀念:
1.原因:日治初期,總督府發現許多在臺日人死於各種疾病。
2.作法:動員保甲組織,實施環境清潔,設立公共醫院,加強防
疫工作。
◎為防治傳染病,日本積極興建自來水及衛生下水道工程,設立
醫院實施預防注射。並透
過教育及宣傳方式,灌輸
現代衛生觀念。
3.結果:使臺灣社會逐漸建
立起現代醫療衛生的觀
念,因而死亡率下降,人
口激增。
◎日治時期在衛生醫療的作法:
1.使霍亂、瘧疾、鼠疫等傳 日本人在基隆市暖暖區建立的自來水汲水機器設備
◎筆者提供
染病逐漸絕跡。
2
2.民眾患病不再求神問卜,而是求醫診療,西醫取代中醫。
3.建築房屋開始注意通風、採光及廁所的位置。
4.平時養成不隨地吐痰和亂丟垃圾的習慣。
5.規定家戶設立垃圾箱,村里定期大掃除以維護環境衛生。
6.設立新北投公共溫泉浴室,逐漸興起洗澡、溫泉泡湯習慣。

二、殖民統治下的教育政策
(一)日治教育的原則: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二)日治教育目的:以教育作為同化臺灣人民及推動產業政策的工
具。
(三)日治教育的形式:西式教育制度。
(四)各級教育制度:
1.初等教育:
(1)隔離政策:日本人念「小學校」
,一切制度比照日本內地。
台灣人念「公學校」
。原住民念「蕃人公學校」。
(2)差別待遇:公學校與蕃人公學校課程以日語為主,無論師
資、教材、設備皆不如小學校,升學也有種種限制與不公平
待遇。
(3)總督府在各地設立「國語講習所」以推廣日語,供成人學習。
(4)日臺學生共學制度:
A.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治中期)
B.原因:留日的臺灣學生要求日本停止差別待遇。
C.目的:為配合台灣總督府實施的同化政策
D.作法:
(A)1919 年總督府頒布臺灣教育令,強調普及教育。
(B)1922 年宣布撤銷差別待遇,實施日臺學生共學制度
(中學以上學校採取共學,只有經常用日語的臺人才
能進小學校)

◎雖實施日臺學生共學制度,但差別待遇的情況並未有多大的
3
改變。
(5)國民教育:
A.時間: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B.目標:達成皇民化政策
C.作法:總督府實施六年國民教育,將小學校、公學校合
併為「國民學校」。
D.結果:雖然日本宣布平等教育,但差別待遇始終存在。
2.中等教育:
(1)原則:實用原則。
(2)師範學校:總督府鼓勵臺人在公學校畢業後,就讀師範學
校,培養教授日語為主的教師。
(3)職業補習教育:以培養基層技術人員,發展殖民地的產業。
◎1915 年,臺灣士紳自行籌資設立第一所專門給予臺灣中學生
念的「臺中中學」。
◎日本限制臺人學習思想、政治等,故日治時期鼓勵臺人優秀
人才就讀當公學校老師的「師範學校」及培養醫護人才的「醫
學校」

◎「師範學校」及「醫學校」被稱為臺灣的「牛津」與「劍橋」,
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
◎臺灣日治時代「三師」
:教師、醫師、律師。
3.高等教育:
(1)農工商職業學校:提供來臺日人進修。
(2)「臺北帝國大學」
:1928 年設立,是今日「臺灣大學」前身。
目的是讓在臺日人有深造機會,也方便日本學者來臺進行研
究,成為日本南進政策的研究中心。
(3)限制政策:在總督府教育政策限制下,臺人很難進入高等學
府深造。
4.留學教育:臺人無法在臺灣接受高等教育,有志學生大多前往
日本留學。至 1945 年止,留日學生總數多達二十餘萬人。
4
三、日治中期社會運動的推展
(一)推動社會運動原因: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風潮瀰漫全球。
(二)推動社會運動目的:反對日本殖民統治。
(三)推動社會運動過程:
1.「六三法」撤廢運動:
(1)原因:由於「六三法」賦予總督自行頒布法律的權力,以強
化日本據臺初期的武力統治,故有臺灣留日學生倡議「六三
法」撤廢運動。
(2)結果:但「六三法」的存在,反而使臺灣成為日本帝國一個
特殊地區,若反對「六三法」
,將使臺灣納入日本憲法體制,
成為日本「內地」的一部分,使臺灣不具有特殊性,故而停
止了此項活動。
2.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時間:1921-1934 年間
(2)領導人:林獻堂、蔣渭水
(3)作法:發動 15 次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4)結果:日本政府不肯採納而失敗,但影響非常深遠。
3.成立臺灣文化協會:
(1)目的:蔣渭水認為臺人得了「缺乏知識」的營養不良症。
◎為爭取臺灣人政治、社會地位的提升。「謀台灣文化之向
上」。
(2)時間:1921 年。
(3)作法:發行臺灣民報、設立讀報社、舉辦演講會、夏季學校、
電影會等各種文化活動,以批評殖民政治、啟發民智、傳播
新知。此外也推動地方自治運動。
(4)結果:過程不順利,甚至發生會員被搜查、起訴的事件。但
農民受其影響,也逐漸產生自覺意識,發生抗爭運動。
4.推動社會運動影響:經過各種社會政治改革運動,許多的民主
政治基本觀念才逐漸在臺灣獲得推廣、落實。
5
◎蔣渭水在 1927 年曾建立臺灣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

◎為紀念蔣渭水對臺灣的貢獻,新近完成的第五號高速公路(北
宜高速公路)被命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
◎社會運動的結束:隨著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這些運動都消
失在皇民化運動的浪潮中。
◎林獻堂是臺灣第一大地主阿罩霧(霧峰)林家的三少爺、被稱為
「臺灣第一公民」、「臺灣議會之父」,一生不說日語,不穿和
服。
◎在各方要求下,日本終於答應「臺灣地方自治」的部分要求,
准許地方議員半數官派、半數民選,於 1935 年 11 月 22 日舉
行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當時年滿 25 歲並年納五圓以上
稅額的男子具有投票權,全臺只有 1800 多人參與此次投票。
◎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師範學校共畢業 7314 人,其中日人 6765
人,臺人只有 549 人。當時全臺灣人口 400 萬人,日人只有 20
萬人,由其錄取率比率差距之大,可見教育之極端不公平。

6
四、戰後臺灣的政治發展

壹、基本內容:戰後的臺灣
貳、能力指標: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
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
參、本課重點
一、 光復初期與二二八事件
二、 動員戡亂體制下的統治
三、 邁向民主的歷程

肆、重點整理
一、光復初期與二二八事件
(一)臺灣光復
1.中、美、英三國於 1943 年發表「開羅宣言」,宣示日本在戰後
應將中國東北、臺灣、澎湖交還中國。
2.民國 34 年(1945 年)8 月,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中華民
國政府隨即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任命陳儀為行政長
官,負責臺灣地區戰後接收事務。
3.民國 34 年 10 月 25 日,在今臺北市中山堂舉行臺灣區受降典
禮,陳儀接受日本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的降書。
(二)二二八事件
1.時間:民國 36 年(西元 1947 年)2 月 27 日~5 月 15 日。
2.背景:
(1)政治因素:
A.行政長官陳儀身兼臺灣警備司令部,集軍政大權於一
身。與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無異。
B.臺人在言論、出版等方面受到限制。

1
C.高級官員與地方首長多為大陸來臺人士擔任,臺人未受
重用。
D.政府機關用人浮濫,冗員充斥。
E.不少官員的貪汙與官僚作風,使人民失望與不滿逐漸升
高。
(2)經濟因素:
A.實施經濟統制政策,推動專賣制度,多數日產轉為公營
事業,壟斷民生貿易,私人企業難以發展。
B.因為國共內戰擴大,大陸局勢吃緊,臺灣物資被不肖商
人銷往大陸,導致臺灣物資不足,引發通貨膨脹,糧食
供應嚴重不足,物價飛漲,人心惶惶不安。
◎當時歌謠:臺灣光復真吃虧,餓死同胞一大堆。物價一日一
日漲,阿山一日一日肥。
◎當時俗語:日本時代還有米吃,祖國來了反而沒有米吃。
◎五天五地:美軍轟炸驚天動地,臺灣光復歡天喜地,官員接
收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民生痛苦呼天喚地。
(3)文化方面:
A.接收官兵語言不通(當時官兵講北京話,就是今日國語,
也有不少官兵講各省方言,而臺人講閩南語或日語)
,加
上仇恨日本,所以對臺灣地區遺留的日本文化感到不
滿。故行政長官公署進行「去日本化」的工作。
B.在日治下的臺人已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接收人員
卻良莠不齊,有些人生活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引起
臺人反感。
3.導火線:
(1)時間:民國 36 年 2 月 27 日
(2)地點:臺北市大稻埕(太平町)
(3)過程:行政長官公署的查緝人員於查緝私菸時處置不當,與
販私菸婦人林江邁發生爭執,拔槍誤中旁觀路人陳文溪,送
2
醫不治,引燃群眾憤怒不滿。
4.事件經過:
(1)事件擴大:民國 36 年 2 月 28 日,臺北市民罷工或罷課,聚
集前往行政長官公署抗議,不幸又因衛兵開槍造成傷亡,群
眾情緒激昂,進而爆發全臺反政府以及省籍衝突的事件。
(2)處理經過:
A.陳儀以臺人叛變為由,建請中央政府派兵處理。
B.三月初,國軍在各地展開鎮壓臺人反抗行為。
C.實施清鄉行動―(A)清查戶口(B)搜捕案犯(C)收繳武器
(D)辦理自首自新等。
5.結果:不少民眾遭錯殺或造成冤獄,其家屬亦受到不平等的對
待。
6.影響:此事件對日後臺灣政治及族群關係,產生極不良之影響。
7.撫平傷痕:80 年代以來,政府積極採取相關措施,成立專案
調查小組調查事件的真相,公佈「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撫
卹受難者家屬等。並在各地建立二二八紀念碑、將臺北市新公
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設立二二八紀念館等,以撫平
這件事造成的傷痕。

二、動員戡亂體制下的統治
(一)動員戡亂時期政治的發展
1.動員戡亂開始:民國 36 年,因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戰況激烈,
中華民國政府宣布「動員戡亂」

2.制定臨時條款:民國 37 年,國民大會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
條款,做為憲法的臨時條款,給予總統在危急情況中具有較大
的權限。
3.戒嚴時期開始:民國 38 年 5 月,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宣布臺
灣地區進入「戒嚴時期」

4.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民國 38 年 12 月,共軍佔據中國大陸,中
3
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
◎戒嚴時期:36 年―76 年,共計戒嚴 38 年。
5.動員戡亂時期的政治情勢:
(1)限制:憲法給予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受到
限制。
(2)白色恐怖:情治單位以肅清匪諜理由濫捕民眾,臺灣自此籠
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民國 49 年,雷震等人主辦自由中國雜誌批評時政,試圖籌
組中國民主黨,但遭到政府壓制。
◎民國 68 年,高雄發生「美麗島事件」
,許多黨外人士被捕入
獄。
(二)地方自治的發展
1.民國 35 年:實施鄉、鎮民意代表,及村、里長直接民選。
2.民國 38 年: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縣、市議員及縣、市長直接民選。

三、邁向民主的歷程
(一)中央政治改革:
1.解除戒嚴:
(1)時間:民國 76 年
(2)蔣經國總統為順應各方要求,宣布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
報禁。
2.民主改革:
(1)時間:民國 80 年代
A.李登輝總統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B.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等)。
C.民國 85 年,舉辦第一屆總統直接民選,李登輝先生當選
第一任民選總統。
D.民國 89 年,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先生、呂秀蓮女士
4
當選第十任中華民國正副總統,臺灣首次政黨輪替。
E.民國 93 年,陳水扁先生、呂秀蓮女士連任當選第十一任
中華民國正副總統。
(2)影響:隨著政治上解除戒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逐漸走向
民主憲政,社會擁有更寬廣的活動空間與活力,使臺灣更加
開放與多元。
(二)地方政治改革:
1.時間:民國 80 年代
2.過程:
(1)民國 83 年,舉行第一屆臺灣省長選舉,宋楚瑜當選第一任
民選省長。
(2)民國 83 年,舉行第一屆直轄市長選舉,北高市長分別由陳
水扁、吳敦義當選。
(3)民國 87 年,北高市長分別由馬英九、謝長廷當選。
(4)民國 95 年迄今,北高市長分別由郝龍斌、陳菊擔任。

5
五、海峽兩岸與外交關係

壹、基本內容:戰後的臺灣
貳、能力指標: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
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
參、本課重點
一、 兩岸關係演變
二、 外交關係變遷
三、 未來展望

肆、重點整理
一、兩岸與外交關係的演變
(一)兩岸關係演變
1.兩岸對峙:民國 38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市正
式成立。同年 12 月,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失利後遷往臺
灣,形成兩個政權分別治理的狀態,海峽兩岸因而分裂對峙直
到現今。
2.初期(軍事對抗期):
(1)時間:民國 38 年~民國 68 年。
(2)原因:中共企圖以武力攻取臺灣。
(3)重要戰役:
A.民國 38 年:金門古寧頭戰役
B.民國 47 年:金門八二三炮戰
◎民國 47 年 8 月 23 日晚上 6:30,共軍
突然猛烈轟擊金門,八二三炮戰發生,
金門通往瓊林村路中央的
美國主張中華民國自金馬撤軍,但我國 防空設備 ◎筆者提供

不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中國人

1
的事只能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雙方戰況激烈數十日,後
來中共改為「單(奇數日)打,雙(偶數日)不打」,逐漸收
場。
◎中共在八二三炮戰中對金門發射四十七萬餘發砲彈,此後還發
射許多文宣彈,造成嚴重損害,但金門人運用智慧,將砲彈製
作成品質精良的「金門菜刀」
,成為金門最受歡迎的商品之ㄧ。
3.和平統戰期:
(1)時間:民國 68 年開始
(2)原因:民國 68 年,美國與中共建交。
(3)轉變:中共改採和平統戰策略,對臺高唱「三通四流」及「一
國兩制」,我國則以「三不政策」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因
應。
(4)結果:兩岸間的軍事緊張大幅降低。
◎ 「三通」→通郵、通航、通商
◎ 「四流」→經濟、文化、科技、體育交流。
◎ 「一國兩制」→「一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制」是指
在大陸地區及臺灣地區暫時實行不同的制度。
◎ 「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4.民間交流往來期:
(1)背景:海峽兩岸分治的隔絕狀態,到民國 70 年代發生轉變,
民間人士開始接觸,也產生間接貿易現象,促使我方政府必
須予以正視。
(2)開放探親:民國 76 年,宣布解除戒嚴,開放民眾赴中國大
陸探親,正式揭開了兩岸民間交流的序幕。
(3)互惠交流
A.背景:民國 80 年,政府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不再視對岸政權為叛亂
團體。
2
辜汪會談 圖片取自康軒版教科書
B.制定「國家統一綱領」
,主張兩岸交流互惠、互信合作、
對等溝通。
C.成立民間性質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 ,以便接受政
府委託,處理兩岸日常交流事務。
◎辜汪會談:民國 82 年 4 月 27 日,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
長辜振甫與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
坡舉行會議,是兩岸分隔數十年後首次的會談。
(4)民間的文教、體育交流亦日趨活絡,有助兩岸人民相互了解。
(5)臺商赴大陸投資:
A.解嚴後,少數臺商祕密投資中國大陸的行動逐漸轉為公
開。
B.「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國際社會投資中國大陸的腳步一
度趨緩;而臺灣工商業者為降低生產成本,利用中國大陸
缺乏資金的時機,乃競相前往中國大陸設廠。
C.民國 93 年為止,我國核准對大陸投資總金額已超過 400
億美元,中國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5.今日兩岸關係:
(1)兩岸人民已從隔絕走向交流,但未能化解雙方的政治對峙及
及潛在的軍事衝突危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始終堅持一國兩制,漠視兩岸分治的現
狀,將兩岸問題視為「內政」問題,持續打壓我國國際生存
空間。
A.民國 85 年:我國舉行首次總統直選時,共軍即以飛彈試
射臺灣近海。
B.民國 94 年 3 月: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仍不排除使
用武力統一的可能性。

3
◎中共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

臺灣若發生(1)「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
(2) 導致「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
(3)「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則「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
土完整」
(3)對岸舉動侵犯我國主權,引起多數人民反感,朝野各政黨均
表示抗議,故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尚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

二、外交關係變遷
1.民國 39 年,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共產黨勢力擴張,將臺灣
納入西太平洋防衛體系的一環,提供臺灣軍事、經濟援助與外
交支持。
◎韓戰時,美國為維護東亞地區安全。訓令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
峽。穩定剛播遷臺灣的中華民國臺海安全。
2.民國 60 年(1971),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
◎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原以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自居,捍
衛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不遺餘力。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後,持續爭取各國外交承認。中共和蘇聯決裂後,改善和美國
的關係,衝擊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聲勢。結果是民國 60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聯合國的「中國席位」,壓縮了此後臺灣
的國際生存空間。
3.民國 68 年,美國與我國斷交後,立刻與中共建交。友邦紛紛
改變立場,使我國陷入國際孤立的困境中。
4.因應策略:我國政府改採彈性及務實的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組
織,以經濟實力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封鎖。

三、未來展望:
1.目前兩岸之間,無論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經濟水準,以及社
4
會文化等各方面仍存在不小的歧異。
2.未來唯有在理性、對等與互惠的原則下,兩岸之間才能建立穩
定的和平關係,開創雙贏的局面。

5
六、戰後臺灣的經濟、文教與社會

壹、基本內容:戰後的臺灣
貳、能力指標: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
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
參、本課重點
一、戰後經濟的進步
二、臺灣文教的發展
三、多元社會的變遷

肆、重點整理
一、戰後經濟的進步
(一)土地改革方面
從民國三十八年起,政府陸續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
有其田等政策,使自耕農逐漸取代佃農,提高農民的生產意願與生產
力,改善農民生活,也奠定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礎。
(二)經濟建設方面
1.從民國四十二年起,政府連續推動六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分 期 政 策 作 法
前三期 進 口 替 代 政 由本國生產民生必需品,替代進口產品,以
策 減少外匯支出,並滿足國內需求
後三期 出 口 導 向 政 發展勞力密集型工業,獎勵投資,拓展國外
策 市場。
2.民國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年 代 重 要 經 濟 政 策
六十年 推動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透過多項大型公共建設帶動
代 景氣復甦。
七十年 推出十四項建設及國家建設六年計畫。
代 因我國國民所得提高,工資持續上漲,勞力密集工業優勢
不再,產業面臨必須轉型的壓力,故政府改為發展技術密

1
集、附加價值高的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如設立新竹科學
園區,引進外國企業資本及吸引資訊產業進駐發展。
民國七 政府提出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政策,大幅調降關稅、放寬
十三年 進口管制、開放外國公司在臺投資。
八十年 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與「世界貿易組織」
代 (WTO)等國際經濟組織,使臺灣經濟進一步邁向自由化與國
際化。

◎十大建設:於民國 62 年起,蔣經國
擔任行政院長,積極推動十大建設,包
含核能發電廠、南北高速公路、臺中
港、蘇澳港、北迴鐵路、鐵路電氣化、
桃園國際機場、大煉鋼廠、大造船廠、
石油化學工業等十項大型公共建設,其
中以交通建設最重要。
◎取自康軒版教科書

二、臺灣文教的發展
(一)國民教育:
1.國民教育在日治時期已奠定基礎,受日本文化影響很深。
2.政府遷臺後,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採取中國文化本位政
策,並盡力清除日本殖民時期的文化氣息,以增進臺灣人民的
國家認同觀念。
3.民國五十年代,學齡兒童就學率已高達百分之九十七。
4.自民國 57 學年度起,政府為促進經濟建設發展,提高國民教
育水準,延長國民義務教育為九年。
(二)中等教育:
1.戰後臺灣的中等教育主要分為普通中學、職業學校兩類。
2.初期偏重普通中學,隨著經濟建設的需要,政府大力推動職業
教育。調整高中、高職教育結構,高中:高職由 6:4→3:7。

2
3.自民國 85 學年度起,試辦綜合高中,在高級中學同時設置學
術課程與職業課程,期能達成學生「適性發展」的教育目標。
4.近年來,政府亦重視母語、鄉土教學,推動國中小「九年一貫」
教育,落實校園民主、入學管道多元等新措施。
(三)高等教育
1.日治時期,臺灣大專院校僅有四所。
2.國民政府遷臺後,由於經濟蓬勃發展,對各類專門人才的需求
不斷增加,公、私立大專院校亦不斷增設。
3.至民國八十年代,公、私立大專院校已多達 140 多所。
三、多元社會的變遷
(一)工業化:臺灣光復以後,經濟持續成長,逐漸從傳統農業社會轉
型為工業社會。以生產總值來看:
1.民國 80 年工業生產總值已超過農業 10 倍以上。
2.從業人口比例也有不小的變化。
(二)人口成長:是社會變遷的重要指標之一。
1.臺灣的人口數目表
年 代 人口數目 增 加 原 因
民國 34 年 600 萬人
民國 39 年 750 萬人 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遷臺,大陸來臺移民
驟增,臺灣人口急劇增加
民國 47 年 1000 萬人
民國 78 年 2000 萬人 隨著人口死亡率降低與出生率提高,總人口
民國 93 年 2264 萬人 數逐年成長。
民國 96 年 2287 萬人
2.人口現象:生活條件改善與醫療衛生的進步,人口的平均壽命
亦逐年延長。
3.人口問題:生育率降低與人口結構老化等所衍生的現象,將成
為臺灣未來亟待解決的社會難題。

3
(三)社會保險制度
1.民國 39 年起,政府先後辦理勞工、軍人、公教、農民等強制
性社會保險。
2.至民國 83 年止,尚有百分之 41 的人口未納入保險,大多是老
人與兒童等弱勢群體。
3.政府為擴大照顧全體國民,民國 84 年起開辦全民健康保險,
臺灣的社會安全制度向前邁進一大步。
(四)多元社會形成
1.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的內政與
外交臨嚴重挑戰,經濟起飛,
城鄉發展出現許多問題,促使
知識份子反省臺灣困境,關懷
本地人民生活,強調鄉土情
感,本土文化受到重視。
2.七十年代後,政治逐漸開放, 阿美族的母語教學課程
◎取自翰林版教科書
文化朝向多元發展,各種代表
不同群體的訴求均開始發聲,臺灣成為能尊重多元文化的社
會。

4
一、個人與社會

壹、基本內容:個人依賴社會而成長、社會是人和人組成的互助
體、現代社會的特徵與問題、現代社會的個人適

貳、能力指標:
3-4-3 舉例指出人類之異質性組合,可產生同質性組合所不具
備的功能。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會
有什麼變化。
5-4-4 在面對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產生合作或競爭的
情境時,能進行負責任的評估與取捨。
5-4-5 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
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原則。
7-4-1 分析個人如何透過參與各行各業與他人分工,進而產生
整體的經濟功能。
叁 、知識概念圖:
個人依賴社會而成長

社會是人與人組成的互助體

政治民主

經濟自由

現代社會的特徵 社會開放

文化多元

現化社會的特徵與問題
科技發達

個人與社會 競爭壓力的增大

現代社會的問題 人際關係的疏離

個人主義過度盛行

自我肯定與終身學習

溫和理性與尊重包容
現代社會的個人適應
守法重紀與重視公德

民主參與與合作精神

志工服務
肆、重點整理
一、 個人依賴社會而成長
1. 人類過群居生活,學習社會所需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
2. 個人除了吃飯穿衣等基本需求之外,還希望過著安全、有
愛與歸屬感、獲得他人尊重、能夠實現理想的生活。
3. 群體社會中建立行為模式及遵守社會規範。
4. 每個成員都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或所屬的團體中,發揮所
長,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二、 社會是人和人組成的互助體
1. 家庭-人類最早接觸的環境與社會化的第一個團體
2. 學校-協助個人發展潛能,邁向成人社會生活
3. 同儕團體-青少年受影響甚大,包括言行舉止、價值觀念
4. 大眾傳播媒體-傳達訊息、教育大眾,無形中影響個人。
三、現代社會的特徵與問題
現代社會形成原因:工業革命與資訊革命
特徵 1. 政治民主-定期選舉,執政者則必須依法行政,保障人民權
利與增進福祉
2. 經濟自由-個人擁有私有財產,自由消費、就業或創業。
3. 社會開放-個人可公平爭取社會資源和機會。
4. 文化多元-不同群體的文化能並存,相互尊重、欣賞、學習。
5. 科技發達-科技產品日新月異,使我們生活更為便利有效率。

1. 競爭壓力的增大-學業和就業機會有限,大多要憑自己的能
問題 力爭取。
2. 人際關係的疏離-傳統社會靠血緣和地緣維繫情感。現代社
會因工作或就學遷居而薄弱。
3. 個人主義過度盛行-個人主義重視個人價值,強調人有謀求
自身最大利益的自由。為了追求個人利益
而不擇手段,對社會就會造成不良影響。
四、現代社會的個人適應
自我肯定 1. 現代社會裡,個人應不斷自我肯定和自我惕
終身學習 勵,才能不畏孤獨、克服壓力,進而以平常心
參與各項競爭。面對較大壓力時,也可以向家
人、同學、朋友、師長或輔導人員請求協助。
2. 社會資訊發達,知識的累積非常快速,每個人
必須保持終身學習的精神,才能跟上時代的腳
步。
溫和理性 1. 現代社會強調「以理服人」
,所以每個人都要學
尊重包容 習以理性的態度來面對各種事務。遇有爭執
時,盡量秉持平和的態度處理,了解事情發生
的經過,試著找出可能的解決方式。
2. 每個人都應該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才能營造
良好的人際關係。
守法重紀 1. 守法重紀:為了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及保障人
重視公德 民權益,除了政府必須依法行政之外,我們每
一個人也要遵守法律和重視紀律。
2. 重視公德:當我們與其他人共同使用許多公共
設施或空間時,不可以忽視他人使用的權益。
民主參與 1. 民主參與:民主生活的實現,有賴於社會成員
合作精神 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個人的積極參與不但有助
於公共事務的推動,還可避免公共事務被少數
人操控,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2. 合作精神:由於現代社會分工細密,各項工作
的完成有賴社會成員間的相互合作。個人應培
養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並學習如何溝通協
調,才能圓滿和諧地達成目標。
志工服務 志工不接受報酬而志願服務社會福利服務活動的人
員。如在國家公園擔任解說員志工,是在增進公共利
益的民主素養表現。
二、社會組織與互動

壹、基本內容:社會團體與社會組織、社會組織的運作、組織中的人
際互動
貳、能力指標:
3-4-3 舉例指出人類之異質性組合,可產生同質性組合所不
具備的功能。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
會有什麼變化。
5-4-4 在面對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產生合作或競爭
的情境時,能進行負責任的評估與取捨。
5-4-5 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
略,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
原則。
7-4-1 分析個人如何透過參與各行各業與他人分工,進而產
生整體的經濟功能。
叁 、知識概念圖:
社會團體

社會組織
血綠團體

個人融入社會團體 地綠團體
社會團體與社會組織
同業團體

關係取向
社會團體的取向與功能
工作取向

運作方式

社會組織的運作 以國民中學為例

學習型組統

競爭

衝突

合作
社會組織與互動 社會互動
順應

同化

交換

定義
風俗習慣

組織中的人際互動
社會規範 倫理道德
類別
宗教信仰
社會分工

法律
社會角色

社會階層

社會流動
肆、重點整理:
一、社會團體與社會組織
社會團體 指具有一定互動和某種團體認同感所組成的
一群人。例如,班級就可以稱為一種團體。
社會組織 1. 人數較多的大型團體,依組織規則行事。
2. 有明確組織目標、職務分工架構、領導指
揮中心等特徵。
3. 有些社會組織是由社會團體發展而來的。
例如,慈善機構、學校。
個人融入社 1. 血緣團體-如家庭、宗親會等。
會中團體 2. 地緣團體-如校友會、同鄉會等。
3. 同業團體-如同業公會、工會、農會、商
會等
社會團體的取 1. 關係取向:像校友會、宗親會。
向與功能 2. 工作取向:如慈善公益團體、工會、同業
公會。
二、社會組織的運作
社會組織的 1. 組織目標方面-有明確目標做為努力指引,
運作 會隨時空變化,適當的調整以增進組織的適
應力。
2. 組織分工方面-除了要清楚分工、權責分明
之外,還要重視溝通協調,才能提升效率。
3. 組織領導方面-適度運用領導權威,發揮統
整功能。對於組織規則,要確實執行,賞罰
分明。領導人或領導階層也要不斷鼓舞士
氣,提高組織的活力。

以國民中學 1. 組織目標方面-朝「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
的運作為例 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基本能力」的方
向適度調整,則更能符合教育改革的時代需
求。
2. 組織分工方面-各處室間溝通良好、協調順
暢,那麼校務的運作就會更有效率。
3. 組織領導方面-校長如果能發揮整合各處室
的行政功能及校內外資源,以支援老師們的
教學活動,並不斷鼓舞全校師生及行政同
仁,學校就會更有活力。
學習型組織 屬於小組式團體學習,藉分享經驗、增加互
動。如讀書會,建立終身學習理念。
三、組織中的人際互動
社會互動 1. 競爭-由於「資源有限」
,為了爭取有限資源,
或實現個人目標,往往與他人競爭。競
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人類在競爭
過程中,不斷激發潛能和創造力,促進
社會進步。但是過於激烈的競爭會造成
人際關係的緊張。
2. 衝突-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彼此的觀念如果
差距過大,或利益相牴觸,往往造成衝
突。脣槍舌劍的理念衝突;相互鬥毆的
肢體衝突;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衝突。
4. 合作-現代社會分工極為細密,許多工作無法
個人完成,因此更應該重視與他人分工
合作。社會成員基於分工合作,可在各
行各業裡貢獻自己的專長,發揮團體工
作效率,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5. 順應-為減少衝突,某方改變其部分思想,如
妥協
6. 同化-將其他文化的價值或行為融入自己的
生活
7. 交換-彼此互惠有利益,如買賣行為。
社會規範 定義 社會互動的進行,社會成員可以共同遵守及
受約束的規則,會隨社會變遷而調整。

類別 1. 風俗習慣-一個社會相沿成習或約定
成俗的慣例,例如:清明節掃墓祭祖。
2. 倫理道德-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和是
非判斷的標準,例如:五倫。
3. 宗教信仰-透過超自然力量來約束個
人行為,並制定戒律來規範信仰者的行
為。
4. 法 律 - 法 律 是 具 有 強 制 力 的 社 會 規
範,也是維護社會正義與秩序的必要手
段。違反法律規定,公權力可以按照一
定程序,給予觸犯法律的人適當的制
裁。
社會分工 個人依專業能力級分工方式來完成事情,各司其
職。如「行行出狀元」、
「天生我才必有用」
社會角色 個人在社會中所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即演什麼就像
什麼,如「老師要愛學生」、
「醫師行醫救人」
社會階層 社會成員依其性別教育年齡聲望或權勢的不同,做
高低不同的安排而形成不同教定型的階層。如藍領
與白領階層。
社會流動 社會成員由某依各社會階層轉移到另一個社會階
層,如流氓變教授;農家子弟變總統。
三、社會事務的參與

壹、基本內容:生活中的社會事務、不同群體的文化差異、多元社會
中的志願性團體、參與社會事務的意義與價值
貳、能力指標:
3-4-3 舉例指出人類之異質性組合,可產生同質性組合所不具
備的功能。
3-4-4 說明一個多元的社會為何比一個劃一的系統,更能應付
不同的外在與內在環境。
3-4-5 舉例指出某一人類團體,因有重組之可能性,且被論功
行賞,所以日漸進步。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會
有什麼變化。
叁 、知識概念圖:
生活中的社會事務

文化的意義

器物層次

文化的內涵 制度層次

理念層次
不同群體的文化差異
文化的差異

生活與藝術
社會事務的參與

文化與現代生活 生活與宗教

生活與休閒

政治性團體

多元社會中的志願性團體 職業性團體

社會性團體

意義
參與社會事務的意義與價值
價值
肆、重點整理:
ㄧ、生活中的社會事務
1. 現代公民既然是國家的主人,就應主動積極參與關心國事,出
席社區會議,參加選舉投票等公共事務。
2. 對於生活中公共事務的冷漠,可能會讓部分有心人士操弄政
治,影響民主政治的生活品質。
3. 臺灣有許多自發性的社區活動,提供了關懷周遭環境的參與機
會。例如:臺北市永康公園,是人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最佳
示範。
4. 國家資源有限,人民對社會事務關注參與的程度,與創造全民
最大利益成正比。
二、不同群體的文化差異
文化的 文化是人類一切生活的總稱,包括精神與物質層面的創造
意義 發明,例如:藝術、文學、語言或宗教信仰、典章規範、
風俗習慣等都是文化。
文化的 1. 內涵:器物層次(食衣住行等器物發明)
內涵 制度層次(如風俗習慣、法律…)
理念層次(最高層次,真善美、布袋戲)
2.三者同時兼顧,才不會產生文化失調。
文化的 1. 不同的人種和環境氣候等因素,而形成了不同族群及多
差異 元性的文化,都是人類的資產。。
2. 過去人們以歧視的態度和同化的方式來對待弱勢文
化,結果往往造成弱勢文化的消失。
3. 現代民主開放社會強調尊重與包容,因此,不同群體的
文化差異,我們應該尊重它的存在;對於彼此之間的差
異,也要給予肯定與包容。
4. 一個社會存在不同的文化,可以呈現文化的多樣性,也
可豐富文化內涵,透過不同文化相互學習、彼此交流,
可促使社會不斷進步。
文化與 生活與 1. 藝術包含音樂、繪畫、文學、建築、雕刻、
現代生 藝術 戲劇、舞蹈和電影。
活 2. 欣賞藝術能讓人心曠神怡,還可展現創作者
對人類、社會、生死等各方面的觀察和體驗。
3. 藝術作品,可以豐富我們生活內涵,可增加
生活美感。
生活與 1. 人對大自然力量及生老病死感到困惑不解,
宗教 認為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導,因崇拜而
產生宗教思想。
2. 宗教對個人而言可紓解個人心理壓力、撫慰
受傷心靈及啟發人性,提升人格修養。
3. 宗教對社會方面可安定人心,使人們共渡難
關;勸人行善,以愛心濟世救人。。
4. 信仰宗教的態度應誠心,但不能迷信。都應
公平對待並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不可假
藉宗教作為斂財的工具。
休閒與 1. 休閒和工作都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生活 2. 休閒活動的功能:調劑身心;發掘潛能;
安定心靈;豐富知識及發現新的人生價值。
3. 休閒活動的原則:要能增長自己智能;要能
紓解自己壓力;要考慮安全問題與時間分配。
三、多元社會中的志願性團體
1. 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修正「人民團體法」
,民間團體多元
蓬勃發展。
2. 人民有結社的自由,藉由參與可學習與他人相處之道,共同
討論、解決問題,達成人生目標。
3. 「人民團體法」的規定三大團體:
1.政治性團體-基於共同政治理念所組成的政黨
2.職業性團體-協調同業關係、增進共同利益,例如:各種工會
3.社會性團體-以服務社會或促進公益為目的。例如:慈濟功德
會、勵馨基金會、伊甸基金會、紅十字會、消費者
文教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氏基金會。
4. 社會團體及社會組織能為社會帶來許多活力,滿足社會的需
要。例如,慈善團體在災害發生時,發揮救助功能。環保團
體推動資源回收。
四、參與社會事務的意義與價值
意義 1.國內歷經民主化後,逐漸邁入全球化與資訊化急速發展的
年代,面對新的社會環境更需要一種有效參與及凝聚共識
的機制。
2.讓人民得以透過參與公共事務之過程,建立公民意識,促
進「公民社會」實現。
3.參與公共事務為多元的社會帶來許多活力,滿足社會的各
種需要。
4.藉由參與社會團體與社會組織的過程,可以學習如何與他
人相處、共同討論事務、解決問題,也可以達成人生目標。
價值 1. 人民主動關心公共事務,透過參與社會事務可以增進人際
間的情感 。
2. 參與公共事務能培養傾聽、討論、尊重他人的民主參與精
神與公民意識。
3. 參與公共事務便是一種人民的社會學習與成長。
4. 結合熱心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資源,創造社會活力。
5. 透過參與公共事務,從營造一個「新的個人」開始 → 營
造「新的社會」→「新的國家」 。
四、社會變遷

壹、基本內容;不斷變遷的社會、社會變遷的內涵、社會變遷的衝擊
與適應
貳、能力指標: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會有
什麼變化。
8-4-6 了解環境問題或社會問題的解決,需靠跨領域的專業彼此
交流、合作和整合。
叁 、知識概念圖:

不斷變遷的社會

器物變遷

社會變遷的內涵 制度變遷

價值變遷

價值體系混亂

社會變遷
社會變遷的衝擊 弱勢族群權益受到剝奪

個人的適應問題

社會變遷的衝擊與適應
政府的因應

社會變遷的適應 民間的投入

個人的調適
肆、重點整理:
一、不斷變遷的社會
1.社會變遷是指從過去到現代,我們的社會由於各種因素而發
生變化與進步的過程。
2.造成社會不斷變遷的因素有:
(1)人口遷徙(2)外來文化影
響(3)新技術發明(4)戰爭
3.社會變遷是建立在人類追求生活福祉的目標上。
4.社會變遷三層次:物質、制度、價值觀。
5.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使資訊傳遞更加快速,已經打破國界
的限制,而使社會變遷更加快速與劇烈。
二、社會變遷的內涵
1.社會變遷不只是器物生活上的改變,可帶動社會制度與價值觀
念的改變;
2.引進新的社會制度或新的價值觀念,亦可形成社會變遷。例
如:西方的教育制度、民主制度與兩性平等觀念傳入之後,
對我們的社會造成很大的改變。
3.社會變遷三大層次:
種類 說明 速度 實 例
與 人 類 食 衣 住行具 體 快速 飛鴿傳書→e-mail 信箱;
器物生活 生活有關的改變,是判 明顯 傳統三合院→高樓大廈;
的改變 斷 一 個 國 家 是否現 代 黑白電視→液晶電視
化的標準。
社會制度 社 會 的 典 章 規範與 風 較慢 訂定交通規則;九年一貫
的改變 俗習慣 課程實施;端午中秋
價值觀念 人物理想、觀念和價值 較慢 多子多孫多福氣→兩個
的改變 孩子恰恰好;重男輕女→
兩性平等;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
三、社會變遷的衝擊與適應
(一)社會變遷的衝擊
項目 內容
價值體系混 變遷腳步太快,舊的價值觀念崩解,新的價值體系
亂 未建立,形成某些不當的觀念與行為。如:現代人
全力追求經濟發展,忽視對人的關懷及自然環境的
保護。
弱 勢 族 群 權 益 1.社會弱勢族群:如身心障礙者、少數民族、勞工、
受到剝奪 無依老人等,無法與他人競爭,權利遭到忽視或
剝奪。
2.快速變遷時,更要以社會正義原則及社會福利措
施,積極照顧弱勢族群,不能以競爭或適應能力
為藉口,剝奪弱勢族群的權益與尊嚴。
個人的適應 1.變遷時每個人都必須經過一段適應與學習的過
問題 程。
2.若適應不良或害怕嘗試,可能在求學、工作或生
活等方面產生困擾,成為心理上的巨大壓力。

(二)社會變遷的適應
政府的因應 1. 透過立法來規範並因應社會變遷適時地修訂;行
政機關依法擬定因應政策,確實推動與執行。
2. 例如:民國八十七年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以遏止
家庭暴力。制定兩性工作平等法,避免女性就業
的不平等待遇,以保障兩性工作的權益。(例:
薪資較同工作性質的男性為低- 同工不同酬;
受到單身條款、禁孕條款等工作契約的限制)
3. 政策執行:透過政策的執行,才能落實法律的功
能。
4. 以家庭暴力防治法為例,政府要求在各級地方政
府設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警察機關在受理家庭
暴力案件時,應立即派員處理。
5. 醫院診所對於家庭暴力之受害人,不得無故拒絕
診療和拒開驗傷診斷書,以保護受害人權益。
6. 政府應增闢學習管道(如設立文化中心、社區大
學、圖書館)提供人民進修。
民間的投入 1. 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或社會團體進行報導或遊
說,讓民眾了解與掌握最新訊息與督促政府進行
立法,改變不合乎時宜的相關規定與措施。
2. 例如:家庭暴力防治法和兩性工作平等法的制
定,是婦女團體意識到兩性平權的重要性,而透
過宣傳、遊說來積極推動法令。
3. 其他民間團體如:
創世基金會→提供植物人專業安養照顧。
台灣更生保護會→幫助出獄的人重新適應社會
勵馨基金會→對雛妓或遭受性侵害的婦女,提
供心理輔導與照顧。
4. 提供多元學習管道(如開設讀書會、舉辦演講
等)
個人的調適 1. 培養尊重與寬容的民主素養,並以績極態度面
對變遷所帶來的問題
2. 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隨時學習新的事物,
調整個人的價值觀念,並勇於學習有關的法律
生活常識,才得以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
五、變遷中的社會問題

壹、基本內容:家庭問題、青少年問題、犯罪問題、弱勢族群問題
貳、能力指標:
5-4-1 了解自己的身心變化,並分享自己追求身心健康與成長
的體驗。
5-4-5 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
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原則。
8-4-5 評估因新科技出現而訂定的有關處理社會變遷的政策或
法令。
8-4-6 了解環境問題或社會問題的解決,需靠跨領域的專業彼
此交流、合作和整合。
叁 、知識概念圖:
家庭暴力

子女教養

家庭問題
婚外情

新移民配偶

老人安養

犯罪類型
變遷中的社會問題
青少年問題 犯罪形成因素

犯罪防治

犯罪嚴重的原因
犯罪問題
犯罪類型

弱勢族群

弱勢族群問題 因應態度

具體措施
肆、重點整理:
一、家庭問題
家庭暴力 1. 最令人擔心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暴力。最常見的
是婚姻暴力與兒童虐待。
2. 家庭暴力不僅限於肢體方面的暴力,還有言語方面
的暴力會帶給家人的精神壓力。
3. 解決之道:
(1)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遭受家庭暴力之受
害者,可向地方法院申請保護令。
(2)家暴發生時尋求保護及求助的管道: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縣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警察單位
社會局
其他社會機構(113 婦幼專線、婦女新知基金
會、勵馨基金會……)
子女教養 1. 家庭功能式微:
由於離婚率增加,造成單親、隔代教養家庭數目增
多,家庭保護照顧與心理的功能漸漸喪失;安親班
等社教機構取代家庭教育功能。
2. 少子化:
由於女性單身不婚的比例偏高及頂客族家庭(夫妻
雙薪不生小孩)的增加,使得臺灣的出生率已逐年
降低,將影響未來人口的結構與扶養的負擔。
3. 解決之道:
(1)採取合理的管理模式:兩代要相互體諒與尊重 。
(2)改善薪資及聘僱模式
(3)改善育嬰及幼教制度(托兒所、幼稚園管理、發
放幼兒教育津貼、提供育嬰假……等)
婚外情 1.工商社會男女接觸頻繁,容易產生婚外情,是婚姻
最大的殺手。造成夫妻失和、兒女恐懼,對婚姻產
生不信任感。
2.如何營造和諧的夫妻關係:
(1)婚前—雙方慎選配偶
(2)婚後—耐心溝通和協商
互敬互愛、互助互諒
(3)欲達成和諧的婚姻關係,建立兩性平權的觀念
是迫切工作
新移民配偶 1. 臺灣的新移民配偶日益增加(新移民以女性配偶為
主,其中以越南籍最多),在語言上及社會文化上
的隔閡、適應與學習,也是未來社會必須面對的課
題。
2. 解決之道:
透過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規劃各項福利服務
措施,舉辦各種活動,提供新移民配偶在語言上及
社會文化上的適應與學習機會。
老人安養 1. 臺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核心家庭已成為臺灣社會主
要的家庭模式,家庭面臨扶養負擔日益沉重。
2. 子女無法與家中年長者同住,使得獨居老人日增。
3. 改善之道:落實老人福利政策,需要更多的慈善機
構和更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政府與民間設置安養
機構,提供長期照顧。此外,改造住宅模式,鼓勵
子女與老年人同住,提供減免納稅優惠;重振孝道
倫理,讓老人能受到尊敬和照顧。
二、青少年問題
青少年犯罪原因 1. 青少年犯罪的犯罪趨勢:
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年齡不斷下降。犯罪
的手段日益暴戾。竊盜、毒品、暴力、妨害
性自主案件的犯罪比例最高。
2.影響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1)青少年對於自己行為無法自我約束
(2)家庭的互動關係不良
(3)學校生活給予青少年過多的壓力與挫折
(4)媒體負面報導對於青少年行為的影響
青少年犯罪防治 1. 培養青少年自我責任感
2. 加強青少年基本法律常識
3. 政府單位(教育部、內政部、法務部、青輔
會)與民間機構(張老師、各種少年福利機
構)針對青少年犯罪行為進行預防、輔導、
矯正與保護的工作。。
三、犯罪問題
犯罪嚴重的原因 1. 現代社會中資本主義、功利價值觀瀰漫。
2. 貪污腐化的社會風氣,更使官商勾結、擴
大私利,使一般民眾遭受剝削,造成社會
「貪者愈富、貧者愈窮」的不公平現象。
3. 議事殿堂脫序行為嚴重影響社會大眾。
犯罪類型 1. 金錢與政治勾結:政府近年有很多公共工
程的興建與金融政策的改變,法律與制度
的不夠週嚴,容易有弊端產生或政治人物
介入。如何健全法律制度與執行公職人員
陽光法案是當急之務。
2. 金融詐騙:電話、網路詐騙案件日增,手
段方式日新月異,造成民眾受騙上當甚
多,金錢與精神方面遭受損害。
3. 暴力恐嚇:私刑報仇、綁架勒索、千面人
下毒…犯罪方式愈來愈殘暴,政府必須加
強秩序維護與公平正義。
4. 性犯罪: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與網路援交
問題也必須透過相關法令加以處理,保障
婦女安全與性自主的權利。
五、弱勢族群問題
弱勢族群 如身心障礙學生(包括輕度智障、視障、聽障、殘
障、腦性麻痺、白化症…等等)、單親家庭子女、
原住民學生、外籍新娘小孩、低收入戶子女。
因應態度 1. 在一個進步的社會中,弱勢的族群應該要受到
關懷與協助
2. 政府為了保障弱勢族群的權益,制定相關法令
推動社會福利。
具體措施 1. 學校教育機構成立資源專班,保障身心障礙學
生學習權利。
2. 為身心障礙者營造無障礙的空間即為其爭取就
業權利。
3. 對於清寒及弱勢家庭的經濟幫助。
4. 成立法律扶助基金會,對於弱勢團體提供司法
訴訟上之協助。
5. 在捷運車站設立夜間婦女專用車廂,保障婦女
夜間乘車安全。
6. 在公益彩券商的遴選資格上,規定必須具有原
住民、身心障礙者、低收入單親家庭等資格。
六、社會正義的追求

壹、基本內容:平等與社會正義、社會福利、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
貳、能力指標:
3-4-2 舉例說明個人追求自身幸福時,如何有助於社會的發
展;而社會的發展如何庇護個人追求幸福的機會。
9-4-6 討論國際組織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
9-4-7 關懷全球環境和人類共同福祉,並身體力行。
叁 、知識概念圖:
意義
平等與社會正義

內涵

世界人權宣言
社會正義的真諦

我國憲法第七條

社會福利政策的制 定

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的功 用

社會福利措施的益處
社會正義的追求

社會福利相關的法律

社會救助

福利服務

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
現行社會福利措施 國民就業

社會保險

醫療保健
1

福利政策重要推行
肆、重點整理:
一、平等與社會正義
1. 平等:
意義 1.人民在法律規範的相同條件下,每個人都應享有
同等的權利,負擔同等的義務。不得有偏見或差別
對待。
2.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人人受法律相同的保障與約束。
內涵 1. 憲法所保障的平等,不僅是形式上的平等,更強調
實質上的平等。
2. 為落實實質的平等,基於維持合乎人性尊嚴的基本
生活需求,在政策或法律上,對弱勢族群應給予特
別的保障。
2.社會正義的真諦
世界 1. 世界人權宣言主張: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
人權宣言 利上一律平等。」不但具體呈現人權的意涵,也
彰顯社會正義的基本精神。
2. 許多國家憲法因受到世界人權宣言的影響,紛紛
將「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基本精神融入其中,
更進一步強調對弱勢族群(包括兒童、婦女、無
依老人、身心障礙者及少數族群等)的保障。
我國憲法 我國憲法第七條:
「中華民國人民,不分男女、宗教、
第七條 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為保障
人民在法律上的實質平等。
3. 社會上和經濟上平等的制度設計要對每個人都有利。階級的開
放,讓每個人都有翻身的機會,只要有能力,都可以麻雀變鳳凰。
4. 社會中貧苦、身心障礙、無依老人等弱勢者由於他們缺乏生活能
力與就業機會,造成生活困頓,需要給予特別的關懷與照顧,使
其公平享有與其他人一般的權益。

2
5. 對於弱勢者依其需求,給予不同程度的扶助是對人權的尊重,也
是社會正義的具體表現。
6. 發揮社會福利的功能,才能真正實踐社會正義的精神。

二、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 1. 政府根據國家的經濟社會條件,推動各項
政策的制定 福國利民的措施,以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
水準,進而增進全民福祉者,就是社會福
利。
2. 北歐國家如瑞典、挪威、芬蘭因社會福利
完善,保護及扶助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改
善他們所面臨的問題,被譽為「福利國
家」
。例如:瑞典的福利政策讓男女家務分
工更趨於平等。
3. 為兼顧公平正義與社會長遠發展,政府根
據國家的經濟社會條件,應適度推動各項
福國利民的措施,避免人民工作意願低
落、不夠積極等問題。
社會福利 1.保障弱勢者:弱勢者無法維持基本生活而發
的功用 生社會問題,政府就必須推動各項福利措
施,使弱勢者能獲得最低的生活保障。
2.增進全民福祉:政府要積極促進全民的福
祉。
社會福利 1.維護基本人性尊嚴,解決社會問題。
措施的益處 2.落實平等權的真諦。

3
三、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
社會 1. 憲法中規定:「人民的生存權、工作權應予以保
福利 護」,生存權和工作權是憲法保障人民的受益權範
相關 圍,故濟弱扶貧成為社會共同責任。
法律 2. 制定相關法律,目的在促進各項福利制度化:如老
人福利法、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兩性工作平等法、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社會救助法、勞動基準法、就
業服務法、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暫行條例法等
現 社會救助 1. 對低收入戶或無力生活的人民給予救
行 助、照顧。
社 2. 具體措施:
會 (1)對低收入戶提高家庭生活補助
福 (2)減免清寒子女就學學雜費及營養午
利 餐費
措 (3)發放獨居老人特別照顧津貼
施 (4)發放遭受非常災害或緊急危難者之
慰問金
(5)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
福利服務 1. 對需要生活照顧的人民給予支持,提升
生活品質。
2. 具體措施:
(1)兒童扥育
(2)設置孤兒院
(3)少年教養
(4)設置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安養中心,
發放老人福利生活津貼、65 歲以上
老人免費施打流感疫苗
(5)身心障礙者保護,例如公家機關雇

4
用一定比例的殘障人士
(6)婦女權益的保障,例如成立婦女權
益促進會、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
委員會。
國民就業 1. 目的在達到壯有所用的理想。
2. 具體措施:
(1)推動就業服務(如行政院通過 200
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
(2)實施職業訓練(如青輔會的第二專
長班職業訓練)
(3)規劃人力資源的運用(如設立就業
服務中心及職業訓練局)
社會保險 1. 國家透過立法,屬於強制立法。對發生
的保險事故,提供保險給付,以保障經
濟生活。
2. 具體措施:
(1)實施農保、勞保、公保、學生平安
保險
(2)實施全民健康保險
(3)規劃國民年金保險制度(在保障人
民的生存權)
醫療保健 1. 提供人民便利及優質的健康照護。
2. 具體措施:
(1)推行國民保健工作(如推廣孕婦與
嬰幼兒保健、兒童及青少年保健、
成年人保健、老人保健工作等)
(2)防制菸害、藥物濫用
(3)強化防疫措施(如傳染病防治、加

5
強預防接種工作)
(4)普及醫療服務(如建立完善醫療服
務體系、推動醫藥分類)

福利 1. 社會福利的推動不僅需政府的力量、民間團體的協
政策 助,更要社會大眾的參與,共同分擔社會責任,社
重要 會福利功能才能充分發揮。這樣才能維護基本人性
推行 尊嚴,解決社會問題,落實平等權的真諦。
2. 高齡化社會,規劃老人安養、醫療與照護等福利措
施;失業與貧富差距、外籍移民者的生活適應也是
社會福利努力的方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