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3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 继唐代文学之后文学史上的又
一高峰期。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又采取
了许多措施,克服了唐末藩
( fān )镇割据的局面,政
权才稳固、社会安定。
割据 : 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
形 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 当时文人地位相对优厚,科举
制度发达,官办学校无法满足
士子要求,民间私立学校林
立,出现了庐山白鹿洞书院等
四大书院。


• 且宋代科举不但偏重诗赋,到
仁宗后更重策论,直接影响了
宋代诗文的说教议论文风。

策论:中国封建时代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
廷献策的文章。
清末采用维新运动者的主张,废八
股, 用策论作为科举的一个项目。
庐山白鹿洞书院
• 建立政权后,经济相对发展较
快,社会文化普遍繁华。
• 创立了理学,发明了活字印
刷,金石考古、书画艺术、刻
版图等取得了重要成就,出现
了诗词、散文、话本小说等各
种文学艺术繁荣的局面。
活字印刷:采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是中国北宋
庆历时发明的。
• 从唐诗的博大和重情,到唐时
的情深和重理;从唐诗的形象
思维到宋诗的理性思维,影响
到后来出现了诗歌“尊唐”和
“崇宋”两大派系。

• 从形式上说,宋代文学主要有
词、诗歌、散文、小说等,这
些文学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娱乐性、学者化和爱国主义。


• 宋代文学将文学的娱乐功能发挥
得淋漓尽致, 不再是为了教
化,而是为了娱乐,在客观上
淡化了文学的政治色彩,这在
词、诗、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
显。
• 在学者化色彩表现得非常突
出,主要表现为大量用典,强
调学问修养,并且在诗中大量
发议论说理等。
•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
它的光辉足以光照千秋。


• 宋代词的成就最为辉煌,被视
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向有唐
诗、宋词、元典之说。
• 其题材不但包括了爱情,还包
括了咏物咏史、田园风光、送
别镇答等方方面面。
• 名家流派众多,作品数量吩
咐,异彩纷呈,空前繁荣。
• 宋代的小说,特别是记录当时
“说话”艺人演出底本“话本”小
说,是中国小说发展过程中的
重要里程碑,并成为后世演义
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滥( làn )
觞( shāng )。
里程碑: 1 。设在道路旁便用一记载里数的标
志。
2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
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烧至能浮起酒
作为 标志的大事。
杯, 今指事物的起源。
第一节 北宋词
• 宋初词坛不兴盛,作者多为士
大夫贵族。
• 继承了南唐词的风流余韵,内
容到形式都延续南唐词的创作
倾向。 同时有开拓革新的一
面。
• 代表作家有晏殊 (Yànshū) 和
北宋词 的发展
第三时期
第一时期
第二时期


960 年 - 宋真宗前期 1008 年。 •英宗 1064 年至靖康之变的前六十余
•真宗后期 1009 年到宋仁宗 1063 年。
战争不断。
•长期的和平。 边境战乱,社会弊病突出 .

和创作也处于一个准备阶段。
•经济繁荣期。 繁荣期。

清晰明显。 •体验到的是命运的坎坷、人生的失意
•仁宗重用人才,致力于兴民事业。
期。 •主要表现的是个体生存和人生失意的
•为词的发展提供了物质 基础。
•活跃期。

北宋词 的发展
• 词从晚唐五代出现并发展,到宋
代达到顶峰。
• 词的第一个繁荣期出现在北宋,
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一流的大
家和 作品。

•。
• 从“伶工之词”( 宫廷乐工 )、
“小道”发展到全盛,这其中经
历了一个繁杂曲折的过程,北
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
期。

• 第一时期从宋初 960 年到宋真
宗前期 1008 年
• 这段时期局部战争不断,社会
风气和文学风气处于酝酿之
中,宋人关于词的认识和创作
也处于一个准备阶段。虽然没
有大家也没有名作,但格局清
晰明显,时间较长,可以归为
一个时期,称为沉寂期。
• 第二个时期是从真宗后期
1009 年到宋仁宗 1063
年。
• 澶渊之盟换来长期的和平,真
宗得病,不再忙于战事,文治
却颇有成效,北宋一代进入经
济繁荣期。仁宗重用人才,兴
民事业,经济的繁荣稳定为词
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词迅
速发展起来,又可称为活跃
• 第三个时期从英宗 1064 年至
靖康之变之前的六十余年。
• 边境战乱又起,社会弊病突
出,政治运动此起彼伏。然而
内忧大于外患,词人们经历了
太多的坎坷之后反而激起了创
作。
• 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等
大家辈出,佳作纷呈,北宋词
• 这时期的词人并没有亲眼看到
宋朝的灭亡,内忧大于外患,
他们更多的体验到的是命运的
坎坷、人生的失意和仕途的不
幸,他们大都是在文坛上有盛
名而政坛上无高位的失意文
士,因此这个时期的词主要表
现的是个体生存和人生失意的
苦闷。
北宋词的特点

私生活的真实描写 就景叙情

即见性情

个人的享乐之情
率情而作,浑厚圆润
北宋词的特点
• 北宋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
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
北宋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
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
场作戏,是私生活的真实描
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 北宋词人多率情之作,往往就眼
前景色,抒写内心情感,自然
而发,生动感人。
• 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
润,四照玲珑。
• 北宋词即见性情,易于引起阅读
者的普遍共鸣
• 率情而作,浑厚圆润,表达个人
的享乐之情,就少有意外之
• 北宋词的“自然感发”更能打动
后代阅读者,引起直接的情感
共鸣。南宋词的刻意安排,需
要沉吟其中,精心品味,反复
咀嚼,才能有所心得、有所感
悟。

晏殊、欧阳修及宋前
其他词人
晏殊
一、晏殊( 991-
1055 )
• 晏殊的词受冯延已的影响较
大,喜写上层富贵人家气象景
致,词义深婉含蓄。
• 他的儿子晏几道善词,合称“二
晏 ”。
• 有《珠玉词》传世,名著《浣
(huàn) 溪沙》。
《浣 (huàn) 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起旧
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Ø这首词是伤春怀人之作。感慨
年华流逝,好景“几时回”?小
园春色,只有独自徘徊了!
Ø“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虚词巧对,为历来传
诵的 名句。

欧阳修
欧阳修( 1 0 0 7 -
1072 )
• 欧阳修是宋初的文坛泰斗。
• 他的词深婉清丽,与晏殊齐
名,在北宋词坛影响深远。并
没有摆脱传统词的藩篱 (fān
lí) 。
• 同他的散文、诗歌相比,内容
比较狭窄。多男女恋爱和伤春
惜别之作。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文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 首局连用了三个“深”字,其言
深邃幽曲,为李清照所赞许。
• 章台路原是汉代长安章台街,
后引用为歌伎聚居的游冶之
地。
• 词写深院少妇的落寞孤寂,以
景 托情,词义深婉。




范仲淹( 989-
1052 )
• 诗文词并工,著有《范文正公
集》。
• 对宋初词坛的贡献表现在词风
的转变和对词境的开拓。
• 他的词数量不多,但气象阔
大,沉郁苍凉,并把军旅生活
写进词里,开创了宋代的边塞
词。
《渔家傲》
• 塞夏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
里,长烟落日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寝,将军白发征夫泪
• 全词慷慨苍凉,“边声号角”、
“长烟落日”、“孤城”、“羌
笛”,组成一幅“塞外关山
图”,为苏辛豪放派开了先
导。
张先
张先( 990-1072 )
• 北宋年寿最高的词人。
• 大部分词作不脱传统题材,但
也 写了不少赠别酬唱的词,
扩大了词的使用功能。少数写
都市繁华生活的词,篇幅较
长。
• 不过,慢词的创作,是在柳永
手中才趋于成熟。
柳永
二、柳永( 984-
1053 )
•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
人,对慢词的开拓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
• 题材广泛,常与乐工合作,吸取
民间作品,自创新声,喜用铺
叙与白描手法,运用礼俗语
言,适合市民的胃口,流传甚
• 《乐章集》,存词近 200 首。
• 柳永对词的贡献和影响主要表现
在题材的开拓和艺术的创新两
个方面。
• 虽然有不少倚红偎翠之作,但他
把目光从名媛移向市井青楼,
笔下多为世俗女子。
• 既为平民女子表达苦闷和忧怨,
也替下层妓女诉说内心的痛
• 柳永词还“尤工于羁旅行役”。
写飘泊流浪生活,常和男女离
情别恨纠结一起。
• 其代表作有:《雨霖铃》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
舟催发。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甚,冷
落清秋节。今宵醉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 这首词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
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头三句写凄清的秋景,烘托出
浓重的凄凉气氛。“都门”三
句,写饯别时心情,欲饮无意
绪。“执手相看”下四句,写惜
别后的孤寂伤感。“杨柳岸,
晓风残月”据,景中寓情,为
千古名句。
• 柳永视野较开阔。他的一些词
作,多方面展示了都市的风情
及山川的壮丽。
• 其代表作《望海潮》,从自然
形胜和经济繁荣写出杭州的美
景和民众乐事。

• 三、秦观、周邦彦及
北宋中后期其他词人
秦观( 1049-1100 )
• 词风凄婉柔媚,题材上下不外乎
“情”、“愁”二字。
• 体现了婉约词的艺术特征,对宋
代婉约派词人有直接的影响。
• 由《淮海居士长短句》其代表作
《满庭芳》、《鹊桥仙》、
《踏莎行》。

周邦彦( 1056-
1121 )
• 他早年流连歌楼妓馆,与乐师
艺人为友,形迹类似柳永。
• 词多写爱情与身世之感,为北
宋 婉约派词人的集大成人,
后人辑有《清真集》。
• 词雅俗共赏,在当时颇有影
响。
• 精通格律,并能广大吸取各家
之所长,形成了“富艳精工”的
特色。
• 其代表作《六丑》、《兰陵
王》、《西河》。


贺铸( 1052-1152 )

• 有《东三词》二百多首。代表
作为《清玉案》。
• 其《六州歌头》,有金戈铁马
之气,对南宋的爱国词有一定
的开启意义。
苏轼
第二节 苏轼
• 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
一个难得的全才。
• 宋代的大散文家、大诗人、大
词家。
• 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 画家,有书法四大家之称。
• 懂得音乐,也精通古石。
一、生平与思想
• 苏轼( 1037-1101 )。
• 仁宗嘉佑二年( 1057 )与其
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
官欧阳修的赏识。从此走上仕
途。
• 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
官,出任杭州判通;并先后转
• 元丰二年( 1057 ),因作诗
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此为北
宋有名的“乌台诗案”。
•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被苏轼误称赤壁。
• 他写下了《赤壁赋》、 《后赤
壁赋》、《念奴娇。赤壁怀
古》等名篇。
• 哲宗元佑间,被调回京都,先
后担任多职,出知各州,历端
明殿 学士、礼部尚书。
• 他兴修水利,筑堤修湖,受百
姓 拥戴。
• 绍圣初,哲宗亲政,再次起用
新党,他再次受到打击,携幼
子浮海儋州。
• 流放岭外 7 年,与当地人民建
立 淳朴的友谊关系。
• 徽宗继位后赦还复任,再有金陵
常州船上病逝,享年六十五
年。
• 苏世水彩画为世人所尊敬,且受
神宗器重,但由于屡次与政治
者 政见不一样,在宦海中多次
起落,历尽坎坷。
• 他思想复杂。佛、道、儒思想互
相渗透,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
位。
• 政治上,他有至于改革萎靡积
习,决心辅君治国,经世济
民。
• 他在地方官任上的实践,表现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但是儒家
的“中庸之道”及佛老思想的消
• 他既要改革,有反对“新法”,
只主张“渐变”,最后酿成一生
的 悲剧。
• 他被搁置改革派和守旧派的夹
缝中。
• 但,他比较通达地看待生活上
的矛盾,有身处逆境而善于自
我排遣的好的一面。

• 因仕途坎坷,苏轼扩大了视
野,加深了阅历,洞察了人
生。
• 他的处世态度积极,他大部分
的作品是豪放旷达的。

• 二、苏轼的词
1. 创作概况和对词史的贡献
• 苏轼的词现存约 350 首,有元
刻本的《东坡乐府》。
• 在北宋,他的词影响并不大,被
视为“别体”,名气比不上柳
永。
• 他自信、坚定开宗立派,自成一
家。
• 他的词的数量比不上虽然远远
比不上上诗,但他的词比诗更
富于创作性,影响更大。
• 他的贡献在于:从根本根本上
改变了晚唐“一婉约改为正宗”
的词风,开创了词坛的重要流
派,即豪放词派。
• 具体地说,苏轼的功劳表现
在:
• 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
词的格调。他让诗文革新的雄
风吹进了词的王国。
• 这不仅冲破了词只描写男女艳
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框,把词
从所谓的“艳体”解放出来。还
大胆的在 实践上“以诗入
词”,冲破了“诗庄词媚”的传
统。
• 在他的笔下,不论是那些诗歌
和散文的题材,都可以用词来
表现。
• 刘熙载《艺概》说:“东坡词,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 另一方面,苏轼以天才的笔
墨,提高了词的表现力,突破
传统形式和手法,常常有意地
让内容去统帅形式,不为形式
所局限束缚。
2. 苏词的豪放色彩
• 苏词以豪放为主色,甚至苏东
坡的名字是于豪放连在一起
的。
• 《念奴娇》等代表作在诗情的
奔放,意境廓大,笔力的驰
骋,格调的雄健,色彩的浪漫
等等方面都称得上豪放的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词一开始,便将无限的时、空任意
驱使笔下。雄浑壮美的赤壁风光
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
慨,将赞美古代豪杰与抒发壮志
难酬的感慨结合起来。
• 全片写景、咏史、纵横驰骋,视野
广阔,构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
格。
• 除了抒发慷慨豪迈、悲壮苍凉的感
情,苏轼还善于抒发朋友、兄
弟、师生之间的人伦之情。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
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 这是作者任职密州时写得一首悼
亡为题材的词。其妻王氏已死
十年,葬在故乡四川眉山,距
密州有千里之遥,故写“十年生
死两茫茫”。末句“短松岗”,指
栽种这短矮松树的山冈,是他
的亡妻王氏的葬地。词中字字
含情,催人泪下。
• 苏轼也开创了旷达词,其能体
现他的超尘拔俗、潇洒飘逸、
乐观豁达、高洁特立的个性。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 “ 天上宫阙”指神话中的宫殿。
词的上片从问月转到赏月,进
而在月宫起舞,有人间天上共
欢乐之感。
• 下片从赏月到问月,月难常圆
到人难常好,有天上人间共遗
恨之叹。
• 全词即景抒情,疏宕洒脱,是
“中秋词”意境最高。
第三节 南宋词
变化 靖康之难 , 形势遽变
宋代的社会、政治、文学

山河残破、民族屈辱

南宋初期 变化
词风
靖康之难
•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
康之祸、靖康之耻是指 1126
年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致
使宋朝失去中国传统政治中心
——华北的事件。由於事年发
生於宋钦宗靖康年间而得名。
南宋词
• 词是宋代一种非常重要的科
举类别,北宋后期正式开科取
士。 由于词科的设置,北宋末
期涌现出大批骈文名家。
• 南渡后不久,政事千头万绪,
诏书纷繁,朝廷迫切需求骈文
写作的专门人才,重开词科很
快被提上议事日程。绍兴初朝
廷开始酝酿词科重开及改革事
宜,并于绍兴五年( 1135 )
开科取士,直至理宗开庆元年
( 1259 )最后一次取人。
特点
诗人 风格
李清照 前 - 优雅闲适,略带哀
怨闲愁之情,后 - 愁情
李纲、张元干 爱国主义
辛弃疾 磅礴之气势、遒劲之风
格,昂扬踔厉之精神,
爱国主义激情,开创壮
美境界。
张孝祥、陆 爱国主义
游、陈亮、刘

姜夔 kuí 、吴 追求高雅脱俗的情
文英 趣,没有豪迈的气
势,也缺乏壮阔的境
姜夔 界,
词藻音律,“襟韵高、
风神潇洒”,成为南宋
格律派的代表人物,
卢祖皋、史达 唯美主义
祖、吴文英、
蒋捷、王沂
孙、张炎、周
产生及兴盛原因
• ( 1 ) 经济的繁荣
• ( 2 )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 ( 3 ) 文学本身的发展

• 宋词兴起的原因
http :// zhidao . baidu . com / q
uestion / 37808343 . html
( 1 ) 经济的繁荣
•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
加强了集权制度 , 抑制了地
方势力的兴起 , 使国内局势
较安定 ;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
措施 ,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 .
• 北宋前期 ,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
没有受到兵祸 , 与社会经济
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
地发展起来 , 其中特别是形
式简短 ,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
如同盛唐之诗 , 得到了非常
突出的发展 .
( 2 )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
兴 , 歌舞升平的需要 , 不但宫
廷内设有「教坊」 , 大城市
中都有歌楼妓馆 , 贵族豪绅
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 这都
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 .
( 3 ) 文学本身的发

• 诗歌发展到唐末 , 无论长篇短
制 , 古体律绝 , 都达到成熟的
阶段 ,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 而词
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 . 词在
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 而
在宋代 ,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
乐的一部分 .
• 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
才情的广阔天地 . 他们运用自
然而通俗的腔调 , 表达著真
挚而坦率的感情 , 因此词的
题材越加广阔 , 词的体制也
逐渐完备 , 艺术风格上也呈
现多样化 , 可谓进入词的黄
金时代 .
南宋词代表作家
李清照 张元干
张孝祥 陆游
陈亮 姜夔
吴文英 辛弃疾
李清照 ( 1084 - 1155? )

•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
李格非,进士出身,以文章受
知于苏轼。母王氏,为状元王
供辰的孙女,工诗能文。

她主张词要高雅、浑成,要协
乐、典重,要善于铺叙,要讲故
实。她特别强调词在艺术上的独
特性,即词“别是一家”。在表现
情感时,能充分发挥词的细腻深
婉的特点,被后人誉为“易安
体”,“婉约真宗”。
康之变
前期 后期
写她的贵族少女、 写愁情,如泣如
少妇的生活为主, 诉。个人身世之
词风优雅闲适,略 悲,国家危难之
带哀怨闲愁之情。 情,皆寓其中。
作品 说明
《如梦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句句折,
令》 笔笔换,勾勒出一幅春晓的画
图。
《一剪 轻盈之态,缠绵之情,并非男
梅》 性作者所能体验得到。
《醉花 写深秋时独守空闺的寂寞之
阴》 感,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弱
不禁风的少妇形象,感情色彩
浓重,人物形象逼真。
《声声慢》 充满愁苦悲凉之情,写愁
情,如泣如诉。个人身世
之悲,国家危难之情,皆
寓其中
《夏日绝 隐约曲折地写愁。
句》
如梦令
答得极淡雅别致和善解人意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
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结句浓郁,白描画中
灵活、别有情致 一笔浓彩,十分醒目
如《一剪梅》
•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
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 在词的艺术方面,李清照有自己
比较完整的论词主张。她写过
一篇《词论》,保留在《溪渔
隐词话》和《诗人玉屑》里。
李清照《词论》
•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
元绛、晁次膺辈续出,虽时时有
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
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
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
大 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又
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
• 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
(欧阳 修)、苏子瞻(苏轼)这
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
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
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
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
们的词,句 子都嫌雕琢得不够。
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
这是为什么?
• 在这篇文章中,她对北宋主要
词人分别提出批评,如认为柳
永的词“辞语尘下”,反对柳词
过于俚俗化;认为晏殊、欧阳
修、苏轼的词,“皆句读不葺
之诗耳”。
•俚俗 - 粗俗
慷慨悲愤《夏日绝句》
• 生当作人 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

杰, 的豪杰,死了也应是
死亦为鬼雄。 鬼中的英雄。人们到

至今思项羽, 现在还思念项羽,只
因他不肯偷生回江
不肯过江东。
东。
词人 作品 风格
张元干 《贺新郎》 多忧时伤乱、
(杖危楼 豪放悲壮的爱
去)、《贺新 国词
郎》(曳梦绕
神州路)、
《芦川词》
张孝 《六州歌 豪放,激越悲
祥 头》、《于湖 壮,慷慨沉雄
陆游 《诉衷情》、 抒发他的壮志未
《钗头凤》、 酬的幽愤和他的
《卜算子》 爱国篇一样慷慨
悲壮

陈亮 《龙川文 豪迈
集》、《全宋
词》
张元干( 1091 - 1161 )
• 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永福(今福
建永泰)人,曾任陈留县丞。靖
康除,为李纲幕僚,积极支持李
纲抗金,后李钢被罢官,他也因
此获罪。高宗绍兴元年
( 1131 ),投降派秦桧执政,
他感到抗金前途无望,乃休官寓
居三山(今福州市)。存 180 余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
•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
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
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
难诉!
•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
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
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
相尔汝?
上调 · 曳杖危楼去
•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
万顷,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
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燕落、寒
芦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
息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
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
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谩
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
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风浩荡,欲飞举。
张孝祥( 1132 - 1169 )
•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
(今安徽和县)人。他力主抗
金,曾赞助张浚北伐。死时仅
三十八岁。张孝祥是南宋前期
影响较大的爱国词人。存词
220 多首。
《六州歌头》
•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
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
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
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
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
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
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
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
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
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
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
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
倾。

陆游( 1125 - 1210 )
• 字务观,以诗著名,也写了一
些词。
《诉衷情》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
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
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
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钗头凤》
•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
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
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
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
虽在,锦书难托。莫,莫,
莫!  

《卜算子》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
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陈亮
• 陈亮( 1143 - 1194 ),字同
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
人。青年时期便“慨然有经略四
方之志”,曾三次上书孝宗,慷
慨指陈北伐大计,反被诬为“狂
怪”。五十一岁状元及第,授官
未至,便逝世,故终身未仕。

南宋后期格律词派
• 在南宋词坛上,也有不少风格婉
约的词人,他们续承周邦彦格律
精严的艺术传统,注重炼字琢
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
情趣,成为南宋后期一个重要的
词派。他们所写的婉约词和辛派
词人的豪放词一起,把南宋词坛
装点得更加璀璨。
炼字 - 写作时推敲用字
琢 -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姜夔 白石道人歌 格律派,工诗善词,
吴文 《八色甘州。 格律、雕琢堆砌,爱
曲》和《白石精通音律,其词清空
英 陪幕诸公游灵 用丽词,在表现手法
道人诗集》、婉丽,多纪游和身世
岩》、《梦窗 上以奇幻取胜,善做
《扬州慢》 之作,写景咏物、记
词》 时空跳跃,不受理性
述客游
的约束,晦涩难懂
• 姜夔( 1159 ? -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
(今江西波阳)人。他一生布
衣,是一个漂泊江湖的清雅高
士,与当时文坛名家交往甚
笃。他是续苏轼之后又一难得
的艺术全才。今存词 84 首,
内自度曲 17 首。
《扬州慢》:
•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
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
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
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
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
之悲也。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
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
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
寒,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
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 扬州在宋高宗时,两次遭到金兵的
破坏。此词写作时距扬州第二次
被劫,也已 15 年了,而扬州依
然满目萧条,悄无人烟。词人作
此词无限国家之恨和身世之悲。
词中回忆扬州的繁华,抚今思
昔,感慨万千。全诗格律和谐,
韵味深长,体现了姜词长于格律
和风格“清空”的特点。
• 姜夔一生爱梅、写梅,咏梅作
品《疏影》和《暗香》,声韵
流美,寄情遥远,历来为人所
推崇。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
是伤怀,有的认为是写恋情,
还有人认为是寄托对国事的感
愤,其确切含义至今难有定
论。
• 吴文英( 1207 ? -1269 ?),字
君特,号梦窗,四明鄞县(今浙
江宁波)人。他终生不仕,生活
道路类似姜夔,多年来往于江、
浙各地,与官吏、文人往来,并
长期充当一些权贵的门客与幕
僚。他一生的精力都倾注在词的
创作上,续承周邦彦传统,精通
音乐,能自度曲,为南宋格律派
大家,存诗 350 首。
梦窗词
第四节 辛弃疾
• 一、辛弃疾生平
• 辛弃疾( 1140 - 1207 ),字幼
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辛弃疾具有卓越的军事、政治
才干,一生以报国抗敌自任,时人
誉为“隆中诸葛”(刘宰《贺辛待制
齐疾知镇江》)。但从二十二岁举
义兵至六十八岁逝世, 46 年间罢
官几达 20 年,而调换官职也多达
20 余次。
年纪 说明
出生后的第 岳飞遇难,南宋朝廷与
青少年时代 北方金人统治区
二年
21 岁 金签订屈辱的 “绍兴和
起义抗金,率众两千投
议 ”。
奔耿京队伍,担任负责
书檄文告的掌书记职
务,并与南宋政府取得
联系
22 岁 奉表南归,受到高宗召见,历
42-52 落职闲居带湖(在江西上
任江阴签判等官职,写下著名
岁 饶),仍不忘国家大事,并不
的《美芹十轮》和《九议》
时流露出功名未成、未老投荒
的抑郁愤懑之情。
48 岁 陈亮在鹅湖(在铅山县)相
51 岁 又被起用,先后任福建提点
会,两人“极论世事”,别后
刑狱等职,
还“长歌相答”(《祭陈同甫
文》)。
54 岁 被弹劾罢官,在铅山闲居 8
晚年 先后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
年。发出“无穷身外事,百年
使、镇江知府,不久又被弹劾
能几,一醉都休”(《满庭
回到铅山,忧愤而死
芳。和章泉赵冒文》)的慨
叹。

68 岁 去世
• 他的文章诗词自成一家,特别是他
的词,苍凉悲壮,词风豪放,与
苏轼并称为“苏辛”。今人邓广铭
笺注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
完备。
二、辛弃疾的词
• 辛弃疾的词今存 620 多首,居两宋
词人之冠,题材广泛,内容丰
富。他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
戎马生涯,词作以抒写抗金救
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中心
主题。首先,他常常把抗金杀敌
的自我经历和自我体验融入词
里,再现了金戈铁马的生活。
戎 ró n g 马 - 军马,借指从军、作

辛弃疾的词
• 一、战斗经历,描写英雄驰骋
沙场的内容。
• 二、他的一些酬唱词和登临怀
古之作常常抒发报国无门、有
志难伸得悲愤之情。


• 第三,辛弃疾还有许多评论时
论,议论世事,关心国家命
运,陈述恢复大业,批判投降
苟合势力的词,这类词或委婉
含蓄,或直言慷慨,有较高的
思想价值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破阵子。为陈 抒发壮怀,以梦境行笔,
《水龙吟》(登
同甫赋壮词以寄 词意境悲凉孤愤,
写他当年在抗金义军中的 “ 写尽
《水调歌头》、
建康赏心亭) 慷慨激烈,境界阔大,充
胸中、磈磊未全平 ” 。艺
之》
《鹧鸪天》 豪迈气概和战斗经历。
满“ 整顿乾坤” 、“ 气吞万
术圆熟精湛,感染力强,
里如虎”,的英雄主义豪
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
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
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
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除爱国词外,他还有许多其他
题材的词,且形式多样,亦庄
亦谐,其中相当部分描写农村
田园生活。

亦庄亦谐 - 形容既庄重,又诙谐
• 他以清丽的笔触和通俗的语
言,描绘了江南农村的生活小
景。如《清平乐》(茅檐低
小)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明月别枝惊鹊)等,都
是词史上不可多得的农村词。
《清平乐》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
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词
词慷慨悲歌,直抒 词曲含蓄,婉转深
清新活泼,生意盎 大胆泼辣,风趣横
胸臆 沉
然 行

• 正如刘克庄在《辛稼秆集序》中所
说的:“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
铿鍧,横绝六和,扫空万古,自
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丽绵密
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 辛弃疾具有驾驶语言的高度能力,
经史百家,典故成语,都能信手
拈来,如同己出,自然妥帖,化
为神奇。此外,他还沿袭词的传
统特色,吸收民间口语入词,给
作品带来活泼新鲜的气息。

信手拈来 -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
富, 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妥帖 - 恰当,十分合适
三、辛派词人
• 辛弃疾的词在当时就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他的词和陆游的诗
是南宋抗金爱国文学的一对号
角。辛派词人的先驱是张孝
祥,而常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
陈亮、刘过以及稍后的刘克
庄、刘辰翁等,都是辛派词
人。
• 他们是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
大的爱国词派。他们的共同之
处在于多写爱国词、豪放词,
多用长调,讲究格律而不拘于
格律,喜用散文句式并吸收诗
文语言入词。
第五节 宋代诗歌
宋代诗歌概述
•宋诗之规模与特质
•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
版社出版, 22 册。全书辑录
两宋八千九百余家诗人的三十
余万首诗作,共 3734 万字。
所收诗人是现存唐代诗家的 3
倍,诗作则 6 倍,字数 12
宋诗的主要特点:
•内容上:
•1. 直接以诗歌议政。

•2. 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

•3. 表现爱国思想。


•4. 描写经济生产、民风民俗等
广
• 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5. 评诗、评书、评画、评音乐


• 论艺之作。

一、宋初诗坛的
三代流派
白体 昆体 晚唐体

白居易作诗的诗人 ( yù ) 用文
多为僚御以隐逸处士、僧人为
一、宋初诗坛的
三代流派
•宋初诗风:三体
Ø白体、
Ø昆体、
Ø晚唐体
•主要以中晚唐诗人为模仿对象。

• ——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
“ 白体”诗人
Ø指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
• 诗人。
Ø他们主要学习白居易的杂律诗

• 和闲适诗,代表作家有李昉
注:
(fǎng)
效法:学习
• 、徐铉 (xuàn) 等。
白居易
Ø其中最有成就的,主张学白诗
• 而又不为白体所缚 (fù) ,能

• 出自己特色的是王禹 (yŭ)
偁。
注:•

缚 ( fù) :捆、绑
王禹 (yŭ) 称 [954-1001]

Ø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Ø(《还扬州许书记家集》)他
• 崇尚杜甫、白居易,并主张

• 习白居易反映现实的新乐府
诗。
Ø诗风朴素简淡,在宋初白体诗
• 中独树一帆。
Ø有《小畜集》。

注:
独树一帆: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或一派
“ 晚唐体”诗人

Ø指宋初诗坛上继承唐代贾 (jiǎ)
• 岛、姚 (yáo) 合的苦吟
(yín) 、峭
• 冷诗风,以隐逸处士和僧人

注:
• 主的一群诗人。
隐逸 (yì) :隐居

Ø由于宋人把贾、姚视为晚唐诗
• 人,故称“晚唐体”。
Ø其中以林逋 (bū) 最著名。

林逋 (bū)[967-1028]
Ø字君复 ,钱塘(今杭 (háng)
州)
• 人。
Ø早岁浪迹江淮 (huái) 间,后

• 居杭州孤山 20 年,终身不
仕不
Ø他的诗清丽隽 (juàn) 永,有

• 芳独赏的心情,其咏梅诗
《山
• 园小梅》十分著名。
Ø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
• 浮动月黄昏”一联,为欧阳修
注:
隽 •( juàn所激赏。
) 永: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激赏:极其赞赏
“ 西昆体”
Ø以杨忆编《西昆酬唱集》一书
• 而得名,书中收录了 17 位作

• 的 247 首诗。
Ø西昆诗人多为僚御 (yù) 用
注: 文,其代表人物为杨忆、刘筠
僚:官史(jūn) 和钱惟演。
御 ( yù ) 用:为反动统治者所利用的
Ø他们仿效李商隐,所作多律
诗,
• 喜用典故,追求词藻 (zǎo)
华丽
• 和对仗工整的形式美,但模
仿

注:
过多而创意不足,且内容多

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货韵味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苏轼
陆游及中兴诗人
二、欧阳修的诗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苏轼
陆游及中兴诗人
二、欧阳修的诗
Ø为北宋文坛主帅,诗文革新运
• 动的领袖。
Ø他的诗歌创作成就虽不及散
文,
• 但往往善于表现自我,有感


注: 发,在当时具有典范意义。
革新:创造新的
Ø最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
• 和山水景物的诗。
Ø他的诗在艺术上受韩愈的影响
• 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

• 以议论入诗,但避免了韩愈

• 险怪艰涩之弊。
Ø他同时又深受李白的影响,形
• 成流丽婉转的风格,如 :
• 《画眉鸟》 ,
• 《戏答元珍》。


注:
流利:灵活、不滞 ( zhì) 塞
《画眉鸟》:
• 百啭 Ø这首诗是欧阳
(zhuàn) 千声 修于贬官滁
随意移, ( chú ) 州任上
• 山花红紫树高 作。
低。 Ø诗写金丝笼鸟
• 始知锁向金 虽可爱,不如
• 笼听, 笼外自由自在
生活之可贵。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

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雪惊笋
(sǔn) 欲抽芽。夜闻归雁生相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
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jiē) 。

Ø在写景之中寓含着诗人受贬谪
( zhé )
三、梅尧 (yáo) 臣

苏舜 (shùn)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o ) 臣、苏舜 ( shùn ) 钦陆游及中兴诗人


王安石、苏轼
三、梅尧 (yáo) 臣与
苏舜 (shùn) 钦
梅尧臣( 1 0 0 2 -
1 0 6 0 )
Ø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微宣
• 城)人。
Ø宣城古名“宛陵”,故又被称
• 为“梅宛陵”,有《宛陵先生
• 集》。
Ø他是欧阳修的诗友和同僚,作
• 诗主张“意新语工”,诗风清
• 远古淡。

注:
同僚:旧时称同在一单位任职的官史
Ø他的诗题材广阔,贩夫俗子,
• 虫鱼鸟兽,都可入诗,且能化
• 丑为美,化俗为雅,并常以哲
• 理性的思考贯穿其中。

注:
贩夫:旧时指小贩
俗子:俗人
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梅尧 (yáo) 臣著作: 《鲁山山
行》
适与野情惬 Ø写景抒情
( qiè ) ,千山高 诗,

复低。
Ø 把暮秋山
好峰随处改, 间
幽径独行迷。 萧瑟景色
霜落熊升树, 描
林空鹿饮溪。 写得细致
人家在何处? 入
苏舜 (shùn) 钦( 1008-
1048 )
Ø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
人,
• 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
梅 ”。
Ø他的诗风雄放豪迈,为欧阳修
注:
• 所推重,有《苏学士文
推重:重视莫人的思想、行为、著作、发明等,给
集》。
于很高的评价
Ø如写景小诗
•《淮 (huái) 中晚泊犊头 》:


Ø写舟行淮河、晚
春阴垂野草青 泊犊头的情
青,时有幽花一 景,
树明。晚泊孤舟 极富理趣。
古祠下,满川风 Ø虽小巧别致,
雨看潮生。 但脉络细密,
是寓情于景的
四、王安石与
苏轼 (shì)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苏轼
陆游及中兴诗人
四、王安石与苏轼 (shì)
王安石( 1 0 2 1 - 1 0 8 6 )
Ø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江西临川)人。
Ø他的诗、文在北宋都属大家。

王安石
Ø其早期诗歌或议论时政,或咏
• 物咏史,风格质朴遒 (qíu)
劲,
• 现实性和政治性很强。

注:
质 (zhì) 朴:朴实
遒 (qíu) 劲:雄健有力
Ø王安石在诗坛享有盛誉的诗,如
• 七绝《泊船瓜洲》:

Ø“ 绿 ” 字,把春
京口瓜州一水

到江南写活
间,
了,
钟山只隔数重
可见其造语用
山。春风又绿江
字极尽锤炼之
南岸,明月何时
注: 功。
照我还。
锤炼:刻苦钻研,反映琢磨使艺术等精炼、纯熟
苏轼 (shì)
Ø诗歌现存 2700 多首,内容广
博,
• 成就很高。
Ø他是继唐诗之后另辞宋诗新路
• 的带头人。
苏轼 (shì)
1 . 政治诗 2 . 写景诗

3 . 哲理诗 4 . 谈艺诗
1 . 政治诗 2 . 写景诗

3 . 哲理诗 4 . 谈艺诗
1 . 政治诗

Ø这类诗包括反映民生疾苦,揭
露政治弊病,表现爱国热忱
(chén) 的作品,放映了多方
面的社会矛盾。


Ø例如:
《吴中田妇叹》
• 《荔枝叹》
•写谷贱伤农, 指斥当朝风行一


揭露新法的 时的贡茶和贡
流弊, 花,对宫廷的穷
针对性强。 奢极欲、当朝权
贵的媚上邀笼。

注:
邀笼:迎合别人,求得宠爱
1 . 政治诗 2 . 写景诗

3 . 哲理诗 4 . 谈艺诗
2 . 写景诗

Ø苏轼一生不得志,常从自然中
• 寻求寄托,写大量的景物
诗,
• 也通过对自然风光的观赏流
连,
注:
• 排遣 (qián) 自己政治失意
排遣:借莫种事消除(寂寞和烦闷)
的惆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伤
Ø可贵的是,他的景物诗虽然风
• 格多种多样,但多数笔意爽
健,
• 很少消极低沉的情绪。
Ø例如:
《饮湖上初晴后
雨》
水光潋 ( liàn) 晴 ü抓住景物瞬
方好, 间景象,
山色空蒙雨亦奇。 描
绘出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 的
淡妆浓抹总相宜。 图景。
1 . 政治诗 2 . 写景诗

3 . 哲理诗 4 . 谈艺诗
3 . 哲理诗

Ø苏轼常在写景状物中,揭示出
• 哲学的理趣。
Ø他善于把情、景、理融为一
体,
• 既发人深思,又富于艺术魅
力。
Ø例如:
《题四林壁》
ü一首哲理诗,诗
横黄成岭侧成 人和哲学家结
峰,远近高低各 合的产物。
不同。不识庐山 ü明白通俗的语
真面目,只缘身 言,蕴含着精
在此山中。 妙隽永的理
趣。
注:
通俗:浅显易懂
1 . 政治诗 2 . 写景诗

3 . 哲理诗 4 . 谈艺诗
4 . 谈艺诗

Ø苏轼经常以诗论艺,包括论
诗、
• 论画、论书法、论音乐等。

Ø例如: Ø东坡为诗僧画家
《惠崇春江晚 惠崇的《春江
景》 晚景》图所做
竹外桃花三两 的题画诗。
枝,春江水暖鸭 Ø把鸭戏图 ( 竹外
先知。蒌蒿 ( lóu 桃花和蒌蒿、
h ā o ) 满地芦 芦芽画面 ) 写
( lú) 芽短,正是 得
河豚欲上时。 生机勃勃,创
造画面外的新
Ø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大致可归
• 纳为三个方面:
• 一、以文为诗,以议论为
诗,
• 以 才学为诗。
• 二、想象丰赡 (shàn) 瑰
奇,意
• 境开阔宏大。

一、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

以才学为诗。
Ø严羽对宋诗特点的概况,苏轼
• 的诗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Ø苏轼开拓了新的诗境,为宋诗
另辟蹊径,且往往在平淡的
诗风中透出了深沉的人生慨
注: (kǎi) 叹,从而给人以启迪。
蹊经:途径

启迪:开导、启发
二、想象丰赡 (shàn) 瑰奇,

意境开阔宏大。
Ø(《原诗》)手法上多助大胆
的夸张和精妙的比喻,创造出
优美新奇的境界。
Ø例子:《百步洪》诗
ü连用七个比喻来描绘湍
(tuān) 流,可谓前所未有。
Ø
三、苏轼的诗各体兼备,
风格多样。
Ø七绝、七律精美明快,清新可
• 喜;
Ø古体诗则酣 (hān) 畅淋漓;
Ø苏轼的诗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
高成就。
注:
酣 (hān) 畅:畅快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苏轼
陆游及中兴诗人
五、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 )
Ø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
宁(今江西修水)人。
Ø他在政治上和苏轼一样受打
击,
• 绍圣二年( 1095 )以修
《神宗实录》不实之罪名被贬
谪川黔 (qián) ,终死于贬
注:贬谪:封建时代指官史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
所。 的地方
Ø“ 苏门四学士”
• 黄庭坚、秦观、晁 (cháo)
补之、 张 耒 (lěi)
Ø他的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
黄”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
Ø主张“点铁成金”、“脱胎换
骨”,重视炼字、造字、谋
注: 篇、
点铁成金: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谋篇:考虑篇章结构
脱胎换骨: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秦观
晁 (cháo) 补之
张耒
• 创律和讲求诗法,被称为“山
谷体”。
Ø其书法也纵横奇崛 (jué) ,兼
擅 (shàn) 行草,与苏轼、米
芾 (fú) 、蔡襄 (xiāng) 并称
“宋四家”。
Ø亦能画。
Ø有《山谷集》。
注:
纵横:奔放自如

奇崛:奇特突出
Ø宋末元年,方回又推出了“一
• 祖三宗”之说,尊杜甫为江
西
• 诗派远祖,而黄庭坚、陈师
道、
• 陈与义三人为三大宗师。

陈师道( 1053-1101 )
Ø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
• 彭城(今江西徐州)人。
Ø他视苏轼为师长,后学诗于黄
• 庭坚。

Ø作诗常闭门苦吟,锤炼字句。
Ø其诗题材狭窄,但往往情真
• 意挚。
Ø有《后山集》、《后山诗话》
• 等。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苏轼
陆游及中兴诗人
六、陆游及
中兴诗人
六、陆游及中兴诗人

陆游 扬万里 范成大 尤袤
六、陆游及中兴诗人

• 陆游、扬万里、范成大、尤袤
( mào )四人最为著名,被
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 1125-1210 )
•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
• 一生勤奋创作,其《剑南诗
稿》 85 卷,收诗 9300 多首
• 最价值的是爱国思想作品。
《剑南诗稿》
• 代表作《书愤》:
• 早岁那知世事限,中
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
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
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
中衰鬓( bìn )以先斑。
出师 - 表真名世,千载谁
堪伯仲间。
•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
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 (qi2) 等曾乘着高大
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
口,吴璘( lin3 )等也曾骑着披甲
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
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 作与李宗淳( chún )十三年
( 1186 )
• 痛感时光虚掷( zhì ),壮志
难逐,于是愤而作诗。
• 洋溢作者立誓报国,至老弥
( mí )坚的壮烈情节。

虚掷:白白的扔掉。
• 对腐败无能、苟且偷安的投降
派,使人表现出无比的愤怒。
• 在许多诗中,一再反对当局的
不抵抗政策。
• 在《关山月》中,对南宋朝廷
文武嬉,贪图享乐的行径作了
深刻的批判:

•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
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 jìu )马肥死弓断弦
( xián )。戍( shu4 )楼
刁斗崔落月,三十从军今白
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
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
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 《关山月》情调悲凉哀怨。
• 以三个画面来抒发爱国愤事
–朱门歌舞
–征夫白发
–移民泪尽

• 还写了很多清新俊逸的写景、
咏物诗。
• 《游山西村》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
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
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
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
门。
•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
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
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
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
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
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
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
敲开柴门。
• 将自然景色、民风民情及诗人
热爱乡土的心情融为一体,
创照出一种祥和优美的艺术
意境。
•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向来是脍
( kuài )炙( zhì )灰岩
人口的名句,富有哲理。
• 爱情诗很少,但《沈园》二首
极为传诵。
• 其中一首写道: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
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泼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 作于庆元五年( 1199 ),陆
游七十五岁。

《沈园》
• 他重游沈园,追念前妻。
• 前妻唐琬当年因不容于陆母,
被迫离异改嫁,终至忧郁去
世。
• 40 多年前离异后不久,陆游遇
唐琬于沈园,相见凄然,曾写
下《钗( chāi )头凤》词,
此次又写诗二首,抒发了自己
对唐琬的刻骨铭心的哀悼。

• 年青时期,曾是从江西派诗人
学诗。
• 后来又兼采屈原等优秀诗人的
成就,在集大成的同时,终于
自成一家。
• 其诗风格多样,以雄浑或豪放
为主。
• 经历、报负像杜甫,七律诗颇
( pō )得杜甫遗风;性格和
气质又与李白有相似之处。


• 陆游诗歌的语言:
–不雕琢,不奇险,圆转流畅,
简洁自然。
–但又平中见奇,俗中见雅,
浅易中含有深意。
–能使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得
到和谐的表现。
• 讴( ōu 、)歌北伐多雄豪
雨,描写自然多平淡语。
雕琢:不过分修饰。 讴歌:歌颂。
• 第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
出特点:

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
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
第三,语多豪
• 第二类诗的特点

别的意味,因此意境写得优美,耐人寻味
杨万里( 1127-1206 )
•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吉水)人。
• 早年作诗学江西派,中年以
后,尽焚少时所作“江西体”诗
千余首,不再模拟古人。
• 以后兼取众家之长而另辟蹊径,
笔调幽默风趣,语言通俗活
泼,自成一家,时称“诚斋
体 ”。
• 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也写了不少
关心时政,反映民间疾苦的
诗。
• 他一生作诗 20000 多首,现存
约 4200 多首,有《诚斋
• 尤工七绝,如他的写景名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译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到底在西湖的六月天里,

风光不与四时同。 风景跟其他时节不相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与天相接的荷叶呈现无穷
无尽的碧绿,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在朝阳里的荷花红得特
别出色。
• 这首小诗用白描手法,点出西
湖“十里荷花”独特的美,语言
浅近通俗,饶有诗味。
• 《小池》: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
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
有蜻蜓立上头。

• 译文:
•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
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
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
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就已
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 杨万里主要特点是:

,并以清新灵活的笔调,将这些景物融入
言上不用典,不避俗俚,平易自然,雅

风趣。在这一点上,杨万里与苏轼、黄
范成大( 1126-1193 )
• 字致能,耗时湖居士,平江昆
山(今江苏昆山)人。


• 写了七十二首纪行诗和《揽辔
( pèi )录》日记一卷,凭
吊了历史上英雄人物,反映了
沦陷区父老殷切希望宋军收复
中原的心声。
• 晚年也写了很多反映农村生活
和同情农民疾苦的田园诗。
• 诗风清新奔逸,语言明快朴
实。
• 有《时湖居士诗集》,存世
1900 余首。
• 他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
兴》最为著名。
《时湖居士诗集》
• 这里选其中三首:
•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可
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
( dòu ),只有行商来卖茶。
•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
女各当家。同孙末节供耕织,也
旁桑阴学种瓜。
•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
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
来湖面亦收租。
• 是范成大退居时石湖时写下的
一组田园诗。
• 原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 5 组,
每组 12 首,共 60 首,反映
江南农村一年间的生活和劳
动。
• 第一首写晚春,村里人都投入
田间劳耕,显得寂静,白天间
或有商贩来,因得鸡飞狗叫,
打破了寂静的场面。
• 二、三两首洋溢着浓烈的乡土
气息,是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农
村风俗画。
尤袤( mào )( 1127-
1194 )
• 字延之,无锡(今属江苏)
人。
• 其成就不能与陆游,杨万里、
范成大相提并论,且作品大多
已经散佚( yì )。

散佚:散失、遗失。
欧阳修 黄庭坚和
江西诗派 南宋后期诗

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苏轼
陆游及中兴诗人
七、南宋后期诗歌
七、南宋后期诗歌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 江湖诗人
江湖诗人
徐照 刘克庄
徐玑 戴复古
赵师秀 文天祥
翁卷 汪元量
七、南宋后期诗歌
• 诗坛( tán )上激昂悲壮的
爱国声音逐渐减弱,而吟
( yín )风弄月、应酬赠答
之作刚日益流行。
• 代表当时诗坛动向的是所谓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人。

永嘉四灵
• 指南宋光宗绍熙( xi1 )年间
永嘉(今浙江温州)地区的四
位诗人:徐照,字灵晖
( huī );徐玑( jĪ ),字灵
渊( yuān );赵师秀,字灵
秀;翁卷,字灵舒。
• 字中都带有 “灵”字。
• 徐照、翁卷为布衣,徐玑、赵师
• 他们不满江西诗派的诗风,推
重晚唐贾岛和姚合的诗体。
• 以五律为主要诗体,但多刻意
雕琢,取径太窄,诗歌内容以
抒发个人情感,吟咏田园为
主,很少反映现实社会。
江湖诗人
• 以杭州书商陈起刻印《江湖
集》诗集而得名。
• 由一批失意文人和下层官吏
( lì )组成,没有公认的诗学
宗主,只是具有大致的创作倾
向,又被收入同一部诗集而
已。
• 成就最大的是刘克庄和戴复
古。
刘克庄( 1187-1269 )
• 字潜伏,号后村居士,莆田
(今福建莆田)人,官至工部
尚书兼侍读。
• 其诗初学晚唐,颇( pō )受
“四灵”的影响,后倾向陆游,
自成一家。
• 其理论对当时诗坛产生了相当
的影响,有不少忧过爱民的作
品传世。

戴复古( 1167-1248 )

• 字式之,号石屏
( bĭng 、 píng ),天台黄
岩( yán )人,一生布衣,
“流落江湖成白首”。
• 其诗初学晚唐,后学陆游,感
情深沉,语言古朴,在江湖诗
• 南宋末年,面对巨大的民族灾
难,一大批诗人的心灵受到了
强烈的震撼。
• 民族之忧、身世之悲,以及对
历史兴亡的感慨,在他们的诗
交织成一片悲惨的歌吟。
• 天祥、汪元量的诗尤为突出。
文天祥( 1236-1283 )
• 字履( lü )善,又字宋端,号
文三,吉州庐陵(今江西吉
安)人,理宗保祐四年考取进
士,曾任江西安抚使,累官有
丞相兼枢( shū )密使,出使
元营被拘留,至镇江脱险由海
道南下福建,拥立端宗,组织
军队杭元,进兵江西,收复失
• 不久转战广东,端宗景炎三年
( 1278 ),在潮阳兵败被
俘。
• 后被押至燕京囚禁,被囚四
年,在狱中作《正气歌》以
明志,宁死不屈。
•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
( 1283 年初殉难。
• 有《文三先生全集》 ,代表作
如《过零丁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
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
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
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
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
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
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
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
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
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
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
• 这首不肯受降的诗,慷慨激昂,
气贯长虹。
• 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外,文天祥
科第出生,以通一经起用。
• “ 惶恐滩”、“零丁洋”既属巧
队,惶恐、零丁又雨含双关,
喻形势之艰险。
•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两句,生无所愧,生无
所恋,一片丹心,光彩照人,
成为传诵千古的名言。

汪元量
• 字大有,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
• 本是宋朝宫廷琴师,宋亡后,随
宋王室被掳( lŭ )至燕京,晚
年回杭州出家为道士。
• 目睹了宋亡的过程,把随宋室
帝后被俘北上的所见所闻—纪
之于诗,表达了对故国不胜眷
恋之情。
• 诗风沉郁悲壮,在当时有“诗
史”之称。

• 宋末元初还有谢枋( fāng )
得( 1226-1289 )、李景
熙( 1242-1310 )、郑思
肖( 1239-1316 )等一大
批遗民诗人,都留下了可贵的
爱国诗篇。

第六节
宋代散文
•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宋代文
学占有重要地位。
• 宋代散文名家不仅阵容比唐代
更壮大,而且作品内容、形式
和语言、风格,也比唐代散文
有新的开拓。
• 明末艾南英说:“文至宋而体
备,至宋而法严”(《再答夏
彝( yí )仲人文书》)

北宋初期的散文
• 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提倡的
古文运动,到唐末已经式微。
• 宋初结束了晚唐五代长期分裂
割据的局面后,国家兴盛,但
文学创作仍受晚唐五代文风的
影响,歌功颂德和粉饰太平的
文章充斥文坛,绮靡
( qĭmĭ )浮艳 的文风在宋
初延续了数十年。
• 注释:
– 文风:
• 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所体现出来的
作风。
– 晚唐五代文风:
• 词 ~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

• ~ 字数不定
• ~ 押韵:密的一句一押,疏的三
句、四 句一押,还可换韵
– 粉饰:
• 1. 粉制装饰,使美观
韩愈 柳宗元
• 柳开、穆( mù )修、石介等
提倡古文,反对骈( pián )
文,但宋初昆体风靡( mí )
一时,所以影响不大。
• 王禹偁( YŭChēng )是最早
以理论和创作实践反对西昆派
文风的作家。



• 他认为作为“传道明心”、表达
道理和个人意见的文章,不应
“语皆迂( yū )而艰也”,而
应“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
《答张扶书》

• 注释:
– 骈( pián )文 :
•与散体相对。全篇多用偶句,对仗工整,

声韵和谐,词藻华丽。
– 风靡( mĭ )一时:
•比喻事物像风吹倒草一样迅速的流行。

– 迂( yū ): - 弯;曲折
• - 不合时宜,不切实际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的写景
一节,音调铿锵,韵味清新:
•远吞山光,平挹( yì )江濑

( lài ),冥阒( qù )辽夐


( xìong ),不可具状。夏宜
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
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
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
丁丁然;
宜投壶,矢( shĭ )声铮铮

( zhēng )然,皆竹楼之所助
也。公退之暇,披鹤氅
( chăng )衣,戴华阳巾,手
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
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
沙乌、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
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
月,亦谪( zhé )居之胜慨
• 被贬谪( zhé )到黄州时写的
抒情散文
• 他的议论文《待漏院记》和叙
事文《唐河店姬( zhěn )
传》等都是优秀的古文篇章。
• 王禹偁是宋初散文作家中深有
影响的人物。

范仲淹
• 范仲淹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
家和文学家。
• 他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他创
作的诗、词、文中都有佳作。

• 范仲淹的散文代表作《岳阳楼
记》描绘了洞庭湖胜景,抒发
忧国忧民的思想。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成了千古传咏的名句。

欧阳修
欧阳修的散文
•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
者和文学革新的领袖。
• 他是杰出的诗人、词家和散文
家。
• 反对西昆派文风,但不全然否
定,认为杨亿还是“以文章擅
天下”的“一代之文豪”。
• 凭借礼部贡举选拔人才的主考
官职权,排斥“太学体”的奇涩
怪僻的文风。
•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与韩愈的古
文运动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的
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


• “ 先道德后文章”,好文章关键
在于加强修养。
• 认为“百事”都是“道”的具体内
容。
• 他重道也重文。
• 他说:“君子所学也,言以载
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
乃能表现于后世”《代人上
王枢( shū )密求先集序
书》。
• 还说:“古今之学者非一家,其
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
相似。”《与乐秀才书》
• 他的文道并重思想,为北宋诗文
革新建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 继承了韩愈文章平易的一面,
提倡“文简而意深”,不取韩
愈文中的尚奇趋险的倾向,
建立平易流畅、委婉曲折的
风格。

• 注释:
– 平易:朴实浅显
• 注重感情因素。
• 总结司马迁的“发愤”说和韩愈
的“不平则鸣”说,提出了“穷
而后工”说。

• 内容:以论道、论证、抒情类
成就最高。
• 文体:各体皆备,无体不工。
• 政论文:《朋党论》、《与高
司谏( jiàn )书》。
• 史论文:《五代史伶官传序》
• 墓志铭和祭文:《泷
( lóng )岗阡( qiān )
表》、《祭石曼卿文》
• 序跋、笔记等

• 注释
• - 墓志铭:放在墓内刻有死者生平事迹
的刻 石,也指这种刻石上的文字。
• 北宋初期很少抒情文,欧阳修
写景叙事的《醉翁亭记》及散
文化的《秋声赋》等,融合了
散文的叙事、议论和抒情三种
功能,开拓更广阔、更富文学
价值的领域。
• 深深影响王安石、苏轼至明清
散文的发展。
北宋其他散文家
•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 xún )、苏轼、苏辙
( zhé )、王安石、曾巩
( gǒng )
唐宋八大家

柳 欧 苏
韩 阳
宗 洵
愈 修

苏 王 曾

轼 安 巩


苏洵
苏洵
• 文章得到欧阳修的推荐,为宰
相韩琦所赏识。
• 喜欢谈古今形势及治国用兵之
道,以贾谊自比,以策论见
长,有战国纵横家风彩。
• 著有《嘉祐集》十五卷。著名
文章有《六国论》等。
苏轼
苏轼
• 散文与韩愈、欧阳修并称。
• 推崇韩愈和欧阳修,认为韩愈
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
下之溺”(《潮州刺史韩文公
庙碑》),欧阳修是“著礼乐
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
(《居士集叙》)。

• 存有各体散文 4000 多篇:
• 议论、赞颂、记叙、杂著、赋
铭、表状、笔记、书牍、小品
等。
• 大体可归纳为四类:


• 四大家散文不同风格:韩如
潮,柳如泉,欧如瀾
( lán ),苏如海。
• 跟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比起
来,苏轼的散文显得汪洋恣
( zì )肆,波澜迭( dié )
起。

• 苏轼曾介绍自己的创作感受为
“吾文如万斛( hú )泉源,
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
( gū ),虽一日千里无难。
乃其与山曲折,随物赋形而不
可知也。”《文说》。

• 苏轼的散文风格与特色:
–“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
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
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
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
书》
苏辙
苏辙( zhé )
• 长于评史议政。
• 三苏都有《六国论》但苏洵论
其“弊”,苏轼论其“士”,而苏
辙是咎其“不知天下之势”。虽
不如其父兄,但有自己的特
点。
• 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
• 注释:
–弊:欺诈蒙骗的行为
–士:军人
• 刘熙:“大苏文一泻千里,小苏
文一波三折”(《艺概》) =
苏辙散文虽不如大苏的气势奔
放,但也有回环动荡的长处。

王安石
王安石
• 北宋诗文革新的重要推动者。
• 文学观点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
想,主张文章要“有补于世”和
“以适用为本”,强调文章内容
的重要性,反对空言无实,作
品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 散文结构严谨,雄健峭
( qiào )拔,说理深透,风
格独特。
• 议论文较多:《上仁宗皇帝言
事书》、《答司马谏议书》
等。

• 论述体现作者的改革观点,理
直气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
性。
• 记叙文如《游褒禅山记》、
《越州余姚( yáo )县海棠
塘记》、《芝阁记》等,大多
是借事寓理,跌宕
( dàng )有致。

• 祭文如《祭欧阳文忠公文》,
情深意挚,文笔恣肆,“一气
奔驰,不可控抑”,受到极高
的评价。


• 小品文如《读孟尝君传》、
《读柳宗元传》、《知人》、
《鲧( gŭn )说》等,都言
简意深,别有真知灼见。
曾巩
曾巩
• 喜欢收藏书籍,文章风格接近
欧阳修,“引经据古,明白详
尽”,辞气从容,布局谨严。
• 名作《墨池记》,正面描写墨
池的文字不多,而是借王義之
苦练书法的故事,来揭示勤学
苦练的意义。

• 《道山亭记》写闽( mĭn )中
山川险远,描摹精妙,意境深
切,读之令人心胸为之开扩。
• 王安石《赠曾子固》:“曾子文
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
斗”,可见曾巩文章的重要地
位。
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散文
• 南宋散文成就不如北宋。
• 在偏安江南的局面下,抗敌御
( yù )侮的政论散文登上了
文坛,成为彪炳史册的一页。
• 最有名的是岳飞的《五岳祠盟
记》和胡铨( quan )的
《戊午上高宗封事》。
• 注释:
–彪炳:文彩焕发;照耀
岳飞
岳飞

• 高宗昏庸,听信秦桧( huì )
奸计,以“莫须有”罪陷害至
死。有《满江红》词传诵千
古。
• 摘录在戎( róng )马倥偬
( zǒng )中的《五岳祠盟
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

河朔( shuò ),起自相台。总


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
入荒夷,洗荡巢穴,亦且快国仇
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
宜兴。健康之役,一鼓败虏,恨
未能使匹马回耳。
• 这是岳飞写在宜兴附近五岳祠
墙壁上的誓词。
• 文中豪情壮志,不愧民族英雄
的战斗檄( xí )文。


• 注释:
– 檄( xí )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
的文书、文告。特指声讨叛逆或征讨敌
人文书
胡铨
胡铨

•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疏乞斩王
伦、秦桧、孙近三人而被贬。
• 《戊午上高宗封事》指辞尖
锐、慷慨激昂、直言无畏,据
说金主以千金购得此文,读之
变色,叹曰:“南宋有人。”
• 南宋的笔记散文也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流传下来的笔记集有
近百种,大多具有丰富复杂的
综合性内容。
• 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洪
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
《鹤林玉露》、周密的《武林
旧事》等,都有不少文学性很
强的小品文。
朱熹等南宋理学家的散文
• 南宋最重要的理学家。
• 一生著作等身,有《晦庵
集》。
• 认为道是本,文是末,散文被
置于理学的规范之下。
• 注重说理,忽视修辞,文章多
口语化,形成语录体散文,对
引导古典文学走向通俗化有重
• 南宋理学家的散文中,较有文
学色彩的有朱熹的《江陵府曲
江楼记》、《云谷记》、《百
丈山记》等。
• 有文采的有周郭颐( yí )《爱
莲说》、程姬的《养鱼记》
等。
第七节
宋代话本小说
• 话本原本是“说话”艺术的底
本,随着民间说话伎( jĭ )艺
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样式。
• 是在志怪、传奇等文言小说之
外,从都市民间艺人中产生的
白话小说。
• “ 说话”(讲故事)与后代“说
书”相近,这种艺术形式在唐
代已经有了。
• 到了宋代,说话艺术迅速发
展。

宋代说话艺术发达原因

1.“ 说话”历史悠久,在中国古

代典籍中很早就有记载。
• 唐代以前的“说话”,只局限
于士大夫中间。
• 一些艺人表演,只是供统治
者娱乐消遣。

• 到了唐代,“说话”向“市民文
艺”发展。
2.宋代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城
市居民需要有适合于自己
口味的文化娱乐,于是“瓦
舍”和“瓦子”(公共娱乐场
所)便发展起来。
• “ 勾栏”是“瓦舍”内专用于表
演的场地。
• 民间艺人在勾栏里各显其
能,最受欢迎的是“说
话”。
• 专业的说明人之间分工较
细,主要分为四家:
• 1. 小说(又名银字儿):讲
唱 短篇故事
• 2. 讲史:讲前代史书文传、
兴 废战争之事,故事长,
分几 次讲。
• 3. 说经:讲佛经宗教故事
• 4. 合生:两人演出,一人指
物为题,一人应命成咏,
以演出者敏捷见长
• 小说和讲史最有文学价值,最
受欢迎。
• 根据罗烨( yè )《醉翁谈
录》的记载,宋代话本小说名
目有超过一百多种,但因民间
文学受到正统文人的歧视和排
斥,没有及时编辑整理,所以
大部分作品都已消失。
• 保存至今的散见在《请平山堂
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和
《喻世明言》、《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等,但确
切篇数和篇目已很难准确考
订。

• 话本体制上由入话、正文和收
场组成。
• 入话(笑耍头回、得胜头回)
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意思相
关的诗,有的诗后还有故事。
• 入话的作用在于集中听众注意
力。

• 正文是故事主体,有时穿插一
些诗词,用于写景状物或描绘
人物肖像服饰。
• 收场诗一般用一首七言绝句,
作用是总结全篇,点明主题。

• 现存的小说话本中,以写爱情
故事的作品为最多。
• 爱情小说多以妇女为主角,渗
透了市民意识,表现她们对生
活、爱情、婚姻的态度。
• 代表作有《碾( niăn )玉观
音》和《闹樊( fán )楼多
情周胜仙》等。
《碾玉观音》
• 璩( qú )秀秀是裱褙
( biăobèi )工的女儿,因被
咸安郡主看中,被迫卖到王府作
婢( bì )女。
• 她爱上了碾玉匠崔宁,并主
动向崔宁示爱。

• 一天,王府失火,他们借机
出逃,到千里之外的潭州开了个
碾玉铺谋生,过着自食其力的夫
妻生活。
• 之后,王府的郭排军发现了
他们,便向郡主告密。于是秀秀
被抓回,并被打死,但她的鬼魂
又随崔宁到了建康,不久移家临
安,又被郭排军撞见。
• 郭排军十分惊讶,因为秀秀
早已被打死在王府的后花园里。
郡主得知此事,差人用轿子把秀
秀抬回王府,打开轿门,却不见
人影。 郡主大怒,打了郭排军五
十大板。
• 秀秀最后实在无立身之地,
干脆拉了崔宁一起去做“鬼夫
妻”。
• 秀秀大胆泼辣,敢作敢为。她
强烈要求人生自由和婚姻自
主,体现了市民阶层反对压迫
和对恶势力的抗争精神。
• 作品善于从矛盾斗争中刻画人
物,情节曲折离奇,既取材于
现实生活,又富有浪漫色彩。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 富商的女儿周胜仙,在游金
明池时遇上开酒店的青年范二
郎,两人一见钟情。可是胜仙的
父亲嫌范家门第卑微,反对这门
婚事,把周胜仙活活气死。

• 周胜仙死后复苏,又去找
范二郎。二郎以为是鬼,失手将
她打死,于是被官府抓去。
• 这时,胜仙的鬼魂及时赶来
与二郎相会,并营救二郎出狱。
• 周胜仙为情而死,为情而生,
做鬼也要与二郎相爱,是对封
建礼教的大胆反叛,对自由爱
情的执着追求。

• 这些话本中的妇女多来自市
民阶层,她们追求婚姻自由,不
再像名门闺秀那样娇羞含蓄,而
是敢作敢为,至死不屈,体现了
当时市民朦胧的民主要求。

• 话本小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
以公案为题材,揭露官僚腐败
和昏庸。代表作有《错斩崔
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
张》。
《错斩崔宁》
• 刘贵为了开店铺向丈人借得
十五贯钱。他酒后向他的妾陈二
姐戏言,说十五贯钱是典卖陈二
姐所得。二姐信以为真,趁刘贵
熟睡之时,逃往娘家,路上巧遇
卖丝得到十五贯钱的崔宁,便结
伴同行。
• 不料,刘贵在家被歹徒杀
死,歹徒还偷走了十五贯钱,逃
之夭夭。而陈二姐和崔宁反被人
扭送官府。府尹( yĭn )不问青
红皂白,断定崔宁和陈二姐是奸
夫、淫妇,合谋杀死刘贵。

• 结果,屈打成招,陈二姐和
崔宁被处以死刑。后来,真正的
凶手偶然吐露真情,此案才得以
昭( zhāo )雪。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 宋四公靠一身本领打家劫
舍,用来捐助贫民百姓,并专为
富不仁的权贵作对,反映腐朽官
吏( lì )与平民百姓的矛盾。
• 宋代开创了用白话文写小说的
先例,为后来通俗小说的发展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白话文自宋代话本开始真正步
入文学殿堂。
• 宋代讲史“话本”也称“平话”,
写的是历代兴亡的故事,以史
实为根据,并将野史笔记、民
间传说编织在一起,语言文白
相杂,结构散乱,文学成就不
如小说“话本”。
• 但对后来的《西游记》、《水
浒传》等长篇小说有着直接的
影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