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認識我的家

一.反思
1.小朋友看了潮間帶的影片後都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對於
潮汐是如何形成的完全不知道,對他們來說比較難理解。至
於潮間帶的位置就非常清楚,老師介紹完後就能正確說出,
比較沒困難。結合上一節課的潮間帶生物,把它們放在正確
的地區時,小朋友大多能知道牠生活的環境應該處於何處。
2.發下學習單請小朋友完成,潮汐是如何形成的比較不會表達!
二.建議

三.修改
本來潮間帶分區共分為五區(潮池區、潮上區、礁岩區、泥沙區、
珊瑚區),改為三區(潮池區、潮上區、礁岩區)。
猜猜我是誰
一.反思
1.有些學生過去曾經和家人去過海邊潮間帶,所以認識部份
潮間帶生物,但是有些學生則是完全沒去過。他們對
於生物的長相及習性感到很好奇,有一位學生的父親
是民宿業者,常常帶她去潮間帶解說給遊客聽,所以
反應最熱烈,並上台分享她看過或聽過比較稀奇古怪
且好玩的潮間帶生物趣事。
2.下課前十分鐘,測驗小朋友是否認真聽課。上台的同學大
多能回答出來,可見他們對這些生物感到相當有興趣。
3.發下學習單請小朋友完成,幾乎每一種生物他們都能分辨
喔!
二.建議
若能把生物照片換成紀錄影片,效果會更好。
三.修改
本來學習單上的潮間帶生物都是網路上找的,因考量著作權
而全部換成學校自己拍的,所以有些拍的不太好。
小小探險家訓練
一.反思
請小朋友發表前往潮間代之旅需要攜帶什麼觀察用具及
防護裝備,大概是因為常常看見大人們前往海邊活
動,所以大家非常踴躍發表,有些小朋友沒有提到
的,老師再補充說明。上網查詢當天小琉球退潮時
間,指 導小朋友注意安全。小朋友整節課的反應
都很棒。
二.建議

三.修改
如教案
我是小廚師
一.反思
學生能親手製作家鄉料理,都相當興奮!料理過程中也
相當積極、充滿興趣,大家會踴躍提出自己的意見和
做法。若是沒注意聽老師的講解,在製作過程中就會
有許多爭議,不過,學生總是可以隨機應變。所以每
組的口感都不同,有的太酸、有的太甜、有的太辣、
有的煮得過久而太爛,但是他們仍將自己的料理打滿
分,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做得很用心!整個教學過程充
滿趣味性,學生還很期待下一次的料理機會!
二.建議
1.可以請家長支援,成功的機率較高。
2.要特別注意用火、用刀的安全,避免小朋友在教室奔跑遊戲。
三.修改
如教案
藻類的妙用
一.反思
有些學生平常就常看家長做藻類的料理,但是對於藻類
仍然不太認識!經過簡單的介紹後,大家開始踴躍提
出自己的意見。本來想把阿嬤製作海菜凍的過程全程
錄影,但阿嬤不好意思且時間太長,所以用照片呈現
製作流程。學生是第一次知道藻類還有堆肥的作用,
大家都感到相當驚奇。試吃海菜凍時也直呼好吃ㄛ!
二.建議
收集相關活動的照片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且要配合家長的
時間拍照,建議收集資料要提早一點,以免太趕。
三.修改
本來是要去參觀芒果園,但是季節不對,所以更改所有
活動。
保護潮間帶
一.反思
「潮間帶之美」的課程是藉由觀賞潮間帶的生物資源及特有的生態環
境,進而引導學生認識並主動關切我們潮間帶整體生態環境的
維護,體認自己也可以成為海洋生態環境的守護者。在進行這
項活動前較困難的是教材(潮間帶影片)的準備工作,由於無
法如預設的教案準備教材,我們改利用投影片播放欣賞,成效
上亦可達成相同的學習目標。在課堂上有些小朋友對自己熟悉
的海岸環境有熱切的發表及討論,在這堂課對潮間帶的生態環
境及資源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建議
缺乏相關的教材資源:課前的教材(潮間帶影片)準備工作不易,
加之著作權法的限制及其他因素,我們很需要教材資源的支
援。
三.修改
如教案
淨灘小達人全紀錄
一.反思
當日前看完有關寄居蟹找不到貝殼當家,而用酒瓶蓋當殼的影片後,
小朋友就一直問說什麼時候要去海邊撿垃圾。大家興高采烈拿著
水桶垃圾袋前往海邊,非常認真的撿了許多垃圾,他們很驚訝為
什麼這些東西會出現在海邊。不到一會兒就裝滿了一大袋,還費
了好大工夫才把他扛回教室做資源回收的工作。因為平常學校的
資源回收做得相當確實,小朋友很快就把可以回收的東西清洗好
歸類回收,相當有效率。此次活動中學生還想把家裡的貝殼回歸
海邊呢!
二.建議

三.修改
如教案
潮間帶搜奇
一.反思
戶外活動原本就是學生最喜歡的,再加上又是到海邊,
那可是興奮非常囉!這項活動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
全』,所以老師不管在行前或活動當中都要一再叮嚀
和注意!不過親水體驗的過程,在校長解說之下,不
僅學生收穫很多,學習成效很高,就連老師也收穫不
少,我們還發現了一種大家都不認識的生物喔!
二 .建議
1.最好是協同教學,找一些科任教師支援,因為帶到戶外比較不容
易掌握狀況!
2.老師要攜帶急救藥品,以防學生受傷。
3.若有潮間帶專家的解說,學生收穫會更多。
三.修改
如教案。
我的潮間帶—小書製作
一.反思
1.或許因為相關的生活經驗較豐富的關係,學生對常見的潮間帶生物多能一一說出其
名稱或分布的位置,發表與討論的過程頗為熱烈,讓老師上起課來有些小壓
力,深怕自己的學識不足被學生考倒。因此我覺得要推展海洋教育,老師的
先備知識也很重要,如果只是有書面資料與圖片,卻沒有實際看過這些生物
的動態或生態,這樣的知識很容易看過就忘,也不適合教導孩子這樣片面的
知識。
2.教孩子這些非課本中的活動,孩子顯得興味盎然,都十分認真的完成小書。在製作
過程中,可以看到孩子時時互相觀摩討論,或是上前仔細的觀察老師提供的
圖片,讓老師可感覺到孩子是喜歡這樣的活動的,而仔細看看孩子的作品,
也可從中看出每個人的用心及獨特之處。
3.介紹潮間帶的影片找不到,故改成將生物的圖片列印下來,介紹給學生,優點是可
一看再看,並運用在下一次的教學活動---「小小解說員」;缺點是較死板、
不生動,且需耗費許多墨水。
二.建議
1.希望能多辦理海洋生態的研習。除了自然科學系的老師,多數的老師在師資培育的
過程中,應該接觸與學習的機會都不多,要教學時只能靠著臨時找來的資料,
真的無法做好教學的工作。
2.政府或相關機構能提供相關的教學影片,且強化海洋教育網站的功能,方便教師上
網搜尋相關資訊。
三.修改
1.教案中設計的教學時數過短,時數改為4小時,學生才有寬裕的時間完成。
2.因為時間的關係,試教時只示範了「折頁」及「打洞後綁繩固定」兩種形式,但小
書的外觀可配合主題,設計成海中生物的外型,看起來就較富有變化。
小小解說員
一.反思
1.今天進行的是「小小解說員」活動,因為小朋友對這些潮間帶生物還
算熟悉,所以很快就找到自己想解說的生物,但製作解說牌時就
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準備的照片大小不一、寫在解說牌上的內
容是否應規定……等,所以做出來的解說牌內容有些貧乏。
2.另因學生較缺乏上台演說的經驗,又要將介紹生物的學術用語改成較
口語的介紹詞,在台上的表現普遍不佳,但因這是初體驗,也只
好說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
二.建議
1.教師可事先調查學生想介紹的生物種類,統一由老師列印出來,即可
解決照片大小不一的問題。
2.解說的發表形式應可有:說故事、相聲、戲劇表演……等,但又需較
多的時間練習。
三修改
如教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