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9

文字学基础常识

文字学

以文字为研究对 文字学知识有助
象,研究文字起 于改进和改革文
汉字历史悠久,
源、发展、性质、 字,为无文字的
体系與文字的形, 结构复杂,因此
语言创制文字;
音,义之关系、 文字学在中国特
对古文字的了解 别发达。
正寫法以及个别
有助于历史科学
文字演变的情况。 的研究。
汉字的起源
 记录汉族口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
祖先独立创造出来的。
 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 根据考古,在古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
不少石器、陶器等器皿上有抽象符号和
图案。
 最早的成批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可在
龟壳和兽骨的文字,主要是商王朝占卜
结果的卜辞。
 传说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
 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
足印创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
夜哭」(《淮南子》)。
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
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
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
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
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甲骨文
 殷商时代
 是刻在龟甲兽骨上。
 字体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
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
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
 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
色彩。
 如字形可方可圆,笔画可多要少,方向可正可反,写法
可横可竖,偏旁可左可右,还有多种异体,还有合文写
法。
金文
 西周时代
 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 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继承,属殷商文字体系。
 因为大多数是用模型铸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还可以修
改。所以,线条较甲骨文粗壮,不纤细。曲笔较多,转弯
处多圆笔。
 故此,字形长圆,线条肥粗而自然,体势雍容。结构日趋
方正,大小均匀,呈朴实雄厚的风格。
 笔画可多可少,写法可横可竖,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
可右,仍保留浓厚的描写物象的色彩。
 但金文比甲骨文还是前进了一步,线条一般较为简易,异
体字相对减少,合文大为减少。
大篆
 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
 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 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 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
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
 线条比金文均匀,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
 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
汉字的基础。
 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小篆
 秦朝,秦始皇统一后
 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
文字。
 小篆在大篆圆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起笔和收笔大都是
浑圆。转角处都带弧形,曲折引长而划一,使线条更匀
称圆转,字形长圆,体势雄健,已线条化了。运笔宛转
自如,字态活泼矫健。
 小篆是规范的字体,比大篆更整齐定型。用线条代替了
复杂的图形,基本上脱离了图画,确定了汉字的符号性。
 另外,匀圆宛转的线条,弧线的连笔,起讫不清,不便
书写。
隶书

 始于秦朝,到汉代才成熟
 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
 是秦统一后因为政务繁忙,“奏事繁多,篆书难成” 而产
生的一种应急字体。
 汉隶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小篆曲折宛转的线条。整
个字体棱角鲜明,方正平直,字形由长圆变成扁方。
 这种变化称谓“隶变”。这极大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打
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统,使汉字的象形图画面貌基本消失,
奠定了现行文字的基础,使之变成纯符号性质的文字。
 “蚕头燕尾”是隶书的主要特点。“蚕头”指起笔处重而秃,
呈方圆;“燕尾”指收笔处轻而上翘,拖一个捺状的尾巴。
如有的横画和平捺要挑起,呈波状。但在隶书中强调“燕
为双飞”即在一个字的结构中,只允许主要笔画出锋,挑
出“燕尾”状,其它诸笔都成秃笔,以方为主,一住即收。
 撇和捺也要挑起来,形成左右飞扬之势。撇捺做慢弯形,
尾部尖细,捺角向上推,呈波势。
 这样,整个字体上下收紧,左右舒展,以主笔“蚕头燕尾”
贯穿字中。魏晋时代,汉隶又叫“八分”,指的就是笔势
波磔,向左右分开,象“八”字形状一样,左右分散。
 隶书,无论是平平展展的,还是翩翩飞动的,由于字形
较扁,总比等比例书看上去安稳。隶书出现是汉字形体
发展上的一次大改革,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今文字新的时期,有划时代的
意义。
楷书

 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
 也叫“真书”或“正书”。楷是规矩,整齐,楷模的意思,
是说这种字体可作为法式,模范,即标准字体。
 楷书同汉隶的基本结构虽相同,但它是对隶书的改造
而成的,它吸收了隶书的优点,并改变或适当简化。
 形体上,汉隶向外推开,呈“八”字扁方形。楷书向里
集中,成“永”字方形。
 笔画上,发展了隶书的点横撇捺竖钩等笔画。如
汉隶和撇是慢弯状,尾不尖细,有时上挑;略有
勾形;而楷书的撇是笔势斜下,导尖细,不挑不
勾。尤其是横画,楷书没有“蚕头燕尾”的波势了。
汉隶波动,楷书平稳。
 楷书在摆脱古代汉字图形意味这一点上,比隶书
又进一步。它完全是由完备的笔画组成的方块符
号,作为方块汉字,从此定型。
草书
 草书一般是比正式字体写的草一些的字体。
 广义的说,自有汉字以来,篆隶楷书通行时,都有相应的草
体。
 “草书”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是东汉以后,并分“章草”“今
草”“狂草”三种。
 总的说来,草书把楷书十几笔的字,用两三笔画出来,这种
高度简化,可以达到快写的目的,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章草 草书 今草
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
是隶书的草写体。笔画常带 写体。今草,体势连绵,一
草意,有连笔。仍保留隶书 笔到底,一气呵成。虽偶有
的波磔,但字字独立,不相
不连,但血脉不断。字字顾
连属。笔画界限清楚,布局
盼呼应,贯通一气。今草写
也较匀称,书写比隶书简便
迅捷的多。 起来灵活流畅,简易快速。
但往往难以辩认。
狂草
 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
 兴于唐代。狂草笔形连绵不绝,上一字的末笔常与下一字
的首笔相连,甚至数字一笔挥成,偏旁混用,其部位也改
变的厉害,可谓任意挥洒,狂放不羁,较难辨认,很少有
实用意义。
 但在书法艺术上有狂放的风格。如盛唐的张旭,怀素,有
“张颜醉素”或“颠张狂素”之称。
六书
何为六书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
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
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为六
种,也就是:
• 象形
• 指事
• 会意
• 形声
• 转注
• 假借
象形

文言文定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í qū),日月是也”
《说文解字∙叙》
(造字的人客观地运用一些简单的笔画,随着物体的形象弯弯曲曲
地描摹(mó)出来;像日、月二字就是这一类的例子。)

白话文定义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
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子

“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

“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 liè )、有四腿的马。

“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
看到的形态。
指事
文言文定义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说文解字∙叙》

(看了字形的结构,就认识到它是一种记号;再仔细观察,便知道它的
含义所在;像 (上)、 (下)这两个字即是这一类的例子。)

白话文定义

由于指事字所表示的是抽象的「事」,不像象形字所表示的是具体的
「物」,所以它只能用记号来表达概念。
例子:
[上]和[下]
先用一长画「 」表示位置,再用一短画「 」表示物体物体在位
置上方的便是(上),物体在位置下方的便是(下)。

[凶]
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三]
由三横来表示。
形声
文言文定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 pì)相成,江、河是也。」

《说文解字》

(依事物的类别,拿一个字作为「形符」,再取字音相同或相近的
另一字作为「声符」;最后把「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结合,便
形成了一个新的字。例如「江」、「河」二字)
白话文定义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
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
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子:
“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
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示它的
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

“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
示两字韵母相同。
会意
文言文定义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huī ),武、信是也。」
《说文解字》
(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将它们的字义会聚起来,即可表现出
新字的含义所在。如武和信。)
白话文定义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组成的
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子:
“酒”字
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
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

“鸣”字
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文言文定义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解字》
(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
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
白话文定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读音变化
了,或者各地方音不同,为了在字形上反映这种变化或不同,因而
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
转注字的特点是:字首(部首)的意义等于转注字的意义,因为用
来注释的字首是一个同义字。判断转注字的两个重要依据:一是部
首相同,二是同义相注。
例子:
“老”,甲骨文老字像长发、屈背老人扶杖的样子。后来读音有了
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成为“考”。“老、考”同属“老”部,
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说文解字》:“老,考也”、“考,
老也”),声音相近。先有“老”,后有“考”,“考”是“老”
的转注字,是从“老”分化、派生出来的。
假借
文言文定义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说文解字》
(语言中的某一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
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

白话文定义
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在笔下却没
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表(托事),
这就是「假借」。
例子:
“北”
本义是相背,因北方背太阳,所以借来代替北方的北。
“西”
原义是鸟在巢上栖息,鸟栖息时,日在西方,所以借来当方向的西。
“自”
本义当鼻子,人自称时,常以手指着鼻子,所以引申为自己的自。
“集”
原义为群鸟在木聚集,后来买卖者聚集交易的地方称市集,会合称
集合 。
1. 试说明如何分辨出“会意”,“形声”和“指示”并举例说
明。(10分)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
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
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
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
的事物.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
“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汉字部首形义的析解
会意字
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
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
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形声字
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
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
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
会意字充当。
常见的部首
1. 口部之类 11. 疒部
2. 心部 12. 天文方面
3. 目部 13. 地理方面
4. 页部之类 14. 宫室方面
5. 肉部之类 15. 服饰方面
6. 手部之类 16. 器用方面
7. 足部之类 17. 兵器方面
8. 人部之类 18. 金玉财宝之类
9. 女部、男部 19. 植物之类
10. 示部 20. 动物之类
1. 口部之类(口、言、欠、舌)
i) 口部
• 例如:嚣(xiao)
• 会意字,
• 从页(首),从四口。
• 为众口喧闹,叫嚣。
• 否,会意字,从口,从不。口说不,自然是否定。
ii) 言部
• 例如:识
• 形声字,从言,只声。
• 本义是识记,即记住话语,故从言。
• 引申指一般意义上的认识。
iii) 欠部
• 例如:饮
• 会意字,
• 从欠,从食。
• 可以想见人们在吸食比较热的粥、茶、热汤等饮品时吹气慢饮或
饮酒时因味美而咂(za1)嘴品味的情景。
iv) 舌部
• 舌部可以认为是口部的分支,舌字本身就从口。
• 例子:甜
• 会意字
• 甘甜的程度用舌头尝尝便可知道。
2)心部
心部
• 例子:
• 意,会意字,从心,从音。
• 察其言(声音)而知其心意,犹言心中的声音。

• 快,形声字,从心,夬(guai4)声。
• 本义是心气舒畅,愉快。心情愉快就会爽直,有所放肆,由此又
引申指快速。
3)目部(目、见)
i) 目部
• 看,会意字,从目,从手,表示以‘手’斜搭于“目”上,朝远
处眺望。
ii) 见部
• 见部可以认为是目部的分支。见的繁体“見”本身就从目从人,
表示人睁大眼睛观看。
• 例子:视
• 形声字,从见,示声。
• 义是看,故从见。词语如“视力、视察”等。
4)页部之类
i) 页部
• 例如:预
• 形声字,从页,予声。
• 本义是预先、事先。
• 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正所谓“预则立”,所以从页。
ii) 耳部
• 例子:聪
• 形声字,从耳,总声。
• 本义是耳朵听觉好,故从耳。词语如“耳聪目明”
iii) 自部、而部、齿部
例子:
• 鼻,形声字,自形,畀声。
• “自”是“鼻”的初文,像鼻子形。
• 人们说到自我时常指自己的鼻子加以强调,所以后来“自”成了
“自己”的“自”,另造形声字“鼻”。

• 需,从雨,而(须)声。本义与等待雨有关,故从雨。

• 形声字“龄”从齿,令声。古人认为可从牙齿推断年龄的大小,
故从齿。
5)肉部之类(肉、月、骨、
身、尸)
i) 肉(月)部
例子:膏
• 形声字
• 从肉,高声。
• 本义是脂肪,故从肉,高声。
ii)骨部、身部、尸部
• 骨字本身就是从冎(gua3),从月(肉)。凡意义跟骨头有关的字
都从骨。如“骸(hai1)、骼(ge4)、骷髅(ku1 lou2)”等。

• “身”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有身孕侧身行走的人形,引申指身体。

• 古时祭祖宗,做出死者的模拟像以祭之,这种模拟像亦称尸,后
又加死成屍,现简化为“尸”。
6)手部之类(手、又、殳
(shu)、廾(gong)、寸、爪)
i)手部
• 两种写法:
1)在字的下部写作“手”(少数),如“拳、掌、摹等
2) 在字的左边写作“提手旁”(多数),如“指、打、挥”等字。

• 手部的字大多数是动词
• 例子:“捷”(jie),本义是获得战利品。引申为战胜的意思。
ii)又部
• 例子:取
• 会意字
• 从又,从耳,右手拿一只耳朵形。
• 古代武士割取敌人左耳以计战功。
iii)
iv)殳(shu)部
• 殳是手持器械形。
• 例子:殴
• 形意字
• 从殳,区声。
• 本义是手持器械击打他人,故从殳。
v)廾(gong)部
• 廾意义都大都与手的拱、捧动作有关。
• 例子:弄
• 会意字
• 从廾,从玉。
• 双手玩玉形,本义就是玩耍。
vi)爪部
• 爪部也可认为是手部的分支。
• 例子:受
• 下面一只手(又)托着一个盛物器具,上面一个“爪”在拿起,
• 以此表示接受。
vii) 寸部
• 寸部意义大都与长度、法度及手的动作有关。
• 例子: 寻
• 本义是成人两手臂张开的距离,表示长度。
• 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漲。
• 上下两手又像在寻物,故又有寻找义。
7) 足部之类(足、止、走、彳部、廴部、
夊部)
i) 足部
• 足部的字都与脚有关。
• 例子:路
• 本义是道路,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从足。
ii) 止部
• 止的本义是脚,后来意义缩小,转到停止的意义。
• 例子:正
• 从止,从一。
• 止是脚,“一”表示前行的目标,看清目标朝前走就不会走弯路,
由此会意为正直、正确等义。
iii) 走部
• 走本义为跑,故有语词“走马观花”。现词表示一般的行走。
• 例子:连
• 会意字
• 从车,从辶(chuo),兵车出行相连貌。
• 一说人力拉车,人车相连。
iv)彳(chi)部
• 从彳的字大都与行走、道路或脚的动作等有关。
• 例子:待
• 会意字
• 从彳,从寺
• 意为不走了,在等待,故从彳。
• “寺”在古代又指官署,人们办事常要在那里等候官员,故引申
出等待义。
v)廴部
• 廴(yin)部作偏旁时表示路、行走等义。
• 例子:廷(ting)
• 形声字
• 从廴,壬声。“廴”有伸展延长义,引申指朝廷建筑大而深,后
特指朝廷。
vi)夊(sui)部
• 夊部表示人(人足)由由远而近行来,又有下降后退之义。
• 例子:各
• 会意字
• 夊是脚,各自的脚(夊)向各自的家门“口”走去。
8)人部之类(人、儿、子)
i) 人部
• 例子:信
• 会意字
• 人说话要讲究诚信,故从人,从言。引申为相信。
ii) 儿部
• 儿部实际上也就是人部,因为把“人”字写在下面才变了形状,
隶(li)书写成“儿”。
• 例子:光
• 会意字
• 古文从火,从儿(灮guang1),像人举起火把造亮周边,以此表
示光亮。
iii) 子部
• 子是指孩子的象形
• 例子:孝
• 会意字
• 从子,从老省形。
• 意为一孩子搀扶(chan1 fu2)着老人,晚辈以此尽孝。
9)女部、男部
i) 女部
• 女部的字都是与妇女有关。
• 例子:如
• 会意字
• 从女,从口
• 表示妇女只能顺随他人的指令。
ii) 男部
• “男”字从田从力
• 会意字
• “力”是一种农具形
• 表示男子是农田耕作的主要劳力。
10)示部
示部
• “示”是给人看的。
• 例子:禁
• 形声字
• “示”表示想神灵祈祷,古人迷信,在祭祀(si4)祈祷是有许多禁
忌(ji4),而这些禁忌常常与鬼神有关,故与示表义。
11)疒(ne4)部
疒(ne4)部
• 例子:愈
• 繁体为癒,从疒,愈声。
• 是病好了的意思,它也与症病有关,故从疒。

12.
雨 日
天文方面


i) 日部
• 例子:旧
• 简化字
• 表示过去了的一日。
• 本义就是过去、以前的。
ii) 月部
• 例子:朗
• 形声字——月光明朗,故从月。
• “朗读”即是声音清楚响亮地大声读。
iii) 雨部
• 例子:雪
• 会意字。
• 甲骨文下部是“羽”,意为雪花如羽毛。
• 现“雪”下部的“彐”(jì)仍可视为“习”的变写,一片羽毛
形,会意为雪花如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iv) 风部
• 凡以“风”为形符的字一般与风有关。
• 例子:飘
• 形声字——从风,票声。

(yì)


(fù)

13.
地理方
石 面 田

厂 山
i) 土部
• 例子:坏
• 本义为建筑物遭到破坏。
• 因为有关建筑物的字往往上土,所以坏字也从土。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ii) 田部
• 例子:界
• 形声字——从田,介声。
• 本义是介于两田之间的路、埂(gěng),后引申指各种界限,如:
“国界、社会各界”等。
iii) 邑(阝)“fǔ”部
• 例子:邻
• 形声字。
• 本以为五家(户口单位,古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故有“邻里”
之说),引申为邻近的人家或邻居的人。
• 与人的居住有关,故从阝。
iv) 山部
• 例子:岸
• 形声字——从屵(e),干声。
• “屵”中的“厂”是山崖形,其上再加“山”,表示江河两岸多
是悬崖峭壁的形状。
v) 厂部
• 例子:厄
• 会意字——像一人屈身下跪( 㔾 )“jié”于山崖(厂)下。
• 会意为受困,处境不佳。
• 词语如:“厄运、厄境、厄难”。
vi) 石部
• 例子:确
• 形声字——从石,角声。
• 本义是坚硬如石,故从石。
• 由石头的坚硬、扎实引申出真实、不虚化。
• 词语如“确实、的确、正确、确凿”等。
vii) 阜(阝)部
• 例子:阴
• 繁体为陰,是一个从阝从云今声的形声字。
• 现为简化的会意字,从阝,从月。
• 本义是山北,故从阝。
• 以“月”表阴柔。

户 穴

14.
宫室方

门 广


i) 宀(mián)部
• 例子:宏
• 形声字——从宀,厷(gōng)声。
• 本义是房屋的高、深、大、广,故从宀。
• 引申为宏大、宽宏等义。
ii) 穴部
• 例子:穿
• 会意字——从穴,从牙。
• 原义为鼠类动物用牙打洞穿越。
• 引申为穿过、通过等义。
• 引申均离不开“穿洞”的含义,如“汽车穿过隧道、人们穿衣服
(手穿过袖子的过程)”等。
iii) 广部
• 例子:废
• 形声字——从广,发声。
• 本义是房屋倾倒,废弃了,所以从广。
iv) 尸部
• 例子:层
• 繁体为層,从尸(屋省形),曾声。
• 本义为重屋(楼房),引申为楼房的多层,故从尸(屋省)。
• 现简化为“层”,可识记为像云层重叠一般的楼房。
v) 门部
• 例子:闪
• 会意字——在屋内往外看,人从门前一晃而过,故有闪现义。
• 词语如“闪开,闪避”等。
vii) 户部
• 例子:启
• 会意字。
• 繁体为啓,用钥匙(攵)“pū”把门(户)打开,金文加“口”,
表示门已开。
• 本义是打开。
• 引申为打开(启封)、开导(启发)、开始(启程)、陈述(启
事)等。



(mì) 15.
服饰方

韦 革
i) 衣部
• 例子:裔
• 形声字。
• 本意是指衣服的边缘,故从衣。
• 有边缘引申为后代子孙。
• 词语如“后裔、华裔”等。
ii) 巾部
• 例子:敝
• 会意字。
• “㡀”表示衣物破烂,漏洞百出;“攵”表示手持针线在缝补。
iii) 革部
• 例子:勒
• 会意兼形声字,从革,从力,力亦声。
• 本义是带有嚼口的马笼头,因其用皮做成,故从革。
• 后引申为马衔。
• 给马套上笼头主要是便于控制它,控制时常常会用力拉紧,于是
引出拉紧、拉住,词语如“悬崖勒马”。
• 由拉紧又引申出勒令、勒索等义。
iv) 韦部
• 例子:韧
• 形声字,从韦,刃声。
• 意为像牛皮条那样柔软结实。
• 词语如“韧度、韧带、坚韧不拔”等。
v) 糸部
• 例子:练
• 形声字。
• 本义指把生丝煮熟。
• 煮生丝的过程中不断的翻动挑拣,由此引申出训练、练习等义。



(yǒu)

16.
器用方
缶 面 瓦
(fǒu)



(yǎn)
i) 网部
• 例子:罪
• 会意兼形声字。
• 干了“非”法的事触犯了法律就被法网治罪。
ii) 㫃部
• 例子:旅
• 会意字。
• 右下为“从”的变形,义为众人在旗下行进。
• 本义指军队编制单位,古代以五百人为一旅。
iii) 皿部
• 例子:盗
• 会意字。
• 繁体为盜,会意为一人俯着身子(欠)看着“皿”中的美食,不
禁涎水(氵)流出,于是起了盗窃之心。
• 本义就是盗窃。
iv) 缶部
• 例子:缺
• 形声字,从缶,夬(guài)声。
• 意指缶一类的瓦器容易缺损,故从缶。
v) 瓦部
• 例子:瓮
• 形声字——从瓦,公声。
• 指一种大腹的盛物瓦器;故从瓦。
• 词语如“请君人瓮、瓮中捉鳖”等。
vi) 酉部
• 例子:醒
• 形声字。
• 本义是喝醉后清醒过来,引申指清醒,与酒有关,故从酉。
vii) 车部
• 例子:斩
• 会意字——从斤,从车。
• 本义为一种刑罚,用马车分尸或用大斧砍头的酷刑。
• “斤”是斧头,意为用斧砍杀;“车裂”是一种酷刑,即俗称的
“五马分尸”。
• 引申为用刀砍杀。



17. (shī)
兵器方



(gē)
i) 弓部
• 例子:弹
• 形声字——从弓,单声。
• 本义是用弓发射弹丸,故从弓。
ii) 矢部
• 例子:矮
• 会意字——从矢,从委。
• 古代常以矢作为度量长短的尺度,人高如矢则不高。
• “委”有弯曲、低垂意。
• 与男子比较,女子本已矮了些,再如“禾”下垂,就更显其矮。
iii) 戈部
• 例子:我
• 会意字。
• 由手和戈组成,意为手持武器,保卫国家。
• 另说手是禾的变写,意为有了禾谷,“我”才能免受饥饿;有了
戈的守护,“我”才能安全。
iv) 矛部
• 例子:矜(qín)
• 形声字——矛形,今声。
• 本义是矛柄。
• 今有“矜持”一词,犹如持着矛柄时严肃、庄重、自负的神态。
v) 刀部
• 例子:别
• 会意字——古文字从刀,从冎(“骨”的省形)。
• 本义为把刀用骨头和附着的肉分离开来,由此引申为亲友的离别。

18.
金玉财
宝之类

玉 贝
i) 金部
• 例子:镇
• 形声字——从金,真声。
• 本义是用来压物的金属器材。
• 由金属压物引申出出镇压义。
• 压就是抑制对方,由此又引申出抑制、安定等义。
• 词语如“镇定、镇静”等。
• 借声为城镇的“镇”。
ii) 玉部
• 例子:瑞
• 形声字——从玉,耑(duān)声。
• 本义是玉制的信符,故从玉。
• 引申为祥瑞。
iii) 贝部
• 例子:赋
• 形声字——从贝,武声。
• 本义是赋税,交纳财物。
19.
水部
水部
• 例子:渐
• 形声字——从水,斩声。
• 本义是指浸湿,逐步的,缓慢的,故引申出逐渐、渐渐等义。
20.
火部
火部
• 例子:炊(chuī)
• 会意字——从火,从欠。
• 欠是人吹气的样子,构形为人(欠)正在吹气,使煮饭的火烧得
更旺。
• 本义就是烧火做饭。
• 词语如“炊事员、炊烟、炊具”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