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Interaksi 2

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然后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朱诗竣 李淳恩 翁嘉蔚 郑婉绮 黄家育
薄而观之

块 关键词语 既而挥之

余何有焉 隐而死

原文: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入,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
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
鞭子打那个人。孤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磕头
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 块=土块(一般注释)
 块=盛土的器具,“块”与“凷 ”通。即盛土器
 -《说文。土部》云:“凷,墣也。从土凵,凵屈象形。块,欲凷字。”
秦牧先生《土地》中把“块”解释为“土块,还依照现代学说昨了演义。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佔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
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
田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
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
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
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
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
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天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
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
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
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扣头谢过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
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灰土……
结论

 这种行为无疑就会给他的侍从和其他跟随他的的人留下知错能改,
乐于纳谏的良好形象,所以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辅佐他。
 在农夫眼中,这个贵公子如此比彬彬有礼,大大不同于其他骄横
霸道的贵族,这样以来他也取得了民心
薄而观之
原文: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译文:重耳沐浴时,“曹共公到他身边去偷看他的肋骨”
 “薄”可作为“帘”、“簾”而解。
“薄”是以竹苇编作而成的器具,细密的叫蚕薄,稀疏的叫簾。因此,薄因当作为
“簾”。

“薄而观之”,由于重耳骈肋,非裸体不能见,因此曹共公须“谍其将浴”时观之,观时
又不能非礼,所以先设一簾或薄幕,藏在后面偷窥。这样对于文义和情理都可以讲
得通了。
既而挥之

 原文: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
曰: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 古人洗盥的方式与现在的人不同。“匜”是古代盛水的铜器。
洗手时侍者让水从柄道流口流出,下面有槃(pan)盛接弃水。
所以,古人洗手不是在盘子里洗,而是一人持匜浇水,洗盥
者就水而洗,另一人持槃盛接弃水。洗盥后,贵者可用巾揩
(kai)干。一般人都不用于揩拭,只是挥之使干,“挥”是整个洗
手动作里的一部分。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
“挥之者,重耳挥去手中余水使干。本待授巾
使拭干,重耳不待巾而挥去余水,非礼,故怀
赢怒之。”
余何有焉

 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
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
刑臣。
 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间的道理。如果还没有懂,
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
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至于他是蒲人,还
是狄人,关我什么事?现在君王即位,就会没有蒲、狄那样的事件吗?
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君王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
又何必辱蒙君王下驱逐的命令?走的人很多,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
隐而死

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
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緜上为之田,曰:“以
志吾过,且旌善人。”
 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之推没有提及禄位,
禄位也没有赐到他身上。……于是就隐居而死。晋
文公派人寻找介之推,找不到,就把绵上的田封给
他,说:“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来表扬好人。”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