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语文的概念

组员:陈劲荣
张婉钰
方珍友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
言讲究准确和语法。
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
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
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
很多实用文(应用文)。
• 一般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
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
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
言语的合称
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
目。

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

 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
科总称。
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
所以目前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
的一个分支。
语文教学
原则

语思结合 语文双基 文道统一


的原则 教学原则 的原则
• 语文与思维关系密切,语文教学最贴近思维这
个智力核心,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具有
全程性和全息性的特点,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规
律和首要原则。
•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
性思维的培养。
• 叶圣陶说:“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文说得
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其重
要”。
•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相
结合的原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等文
学基础知识,词汇、句法、修辞等语言基
础知识,记述、说明、议论等实用文的读
写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
• 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听话能力、说话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
语文双基教学的途径
• 语文教学不能追求花拳绣腿的形式,而要返朴
归真,根据语文学科的特写提高双基教学质量。
(一)要组织最优的读写听说训练过程
读写听说交替进行的言语活动,是学习语文知识
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综合智力游戏。
(二)要发挥精讲多练的最优效能
通过精讲,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
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多练,让学生通过“练”
的桥梁变知识为能力。
•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
原则
• 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文”与“道”
二者是紧密结合的。
教学中可贯彻国家教育哲理的教育方针,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大纲的规定或通过作品
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 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
思”五个方面的能力。
• 语文教师的本质工作是以课文为一种教育
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
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 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
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和语文能力培养。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
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发展的基础。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
• 抓住口语这个环节,让学生受
到应有的训练,说起来有条有
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
节、不颠倒,句式有变化,字
眼有讲究,还想他不会作文?
•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
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由于
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
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
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 语文课可以上得再简略一些,老师自己可
以多看一些经典,然后把孩子带向阅读经
典之路。
• 语文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
教给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
他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教给他们发现
自我写作的泉源。
既然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
写、思”等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就是要
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思”
的能力及品质去教。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是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听、说、读、写、
思”五个方面是以“思”为核心,既相对独
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任意
偏废。
1. 以“听”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 语文教师上课要生动、有趣,使学生化
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
 学生要广泛地听,不仅听老师的,也听
同学的。
 听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回答问题、
朗诵课文、开展辩论、讲故事等;听的
手段有录音、影视、录像等。从而养成
学生主动接受、敢于质疑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 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
的方式来加以引导。
 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
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
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
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
见,不对别人进行讥笑或人身攻击。
☆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
 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
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
形成与有关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
 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
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
反馈;
 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地总结和评
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
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
容。
2. 以“读”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把重点放在朗读、精读、泛读、速读的能力训
练上。
 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范文的谋
篇布局、风格特点、题旨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
析和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
文章、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和能力的提高。
 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
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提高课外阅读量。在泛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养
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培
养速读的能力。
☆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有步骤的阅读方法
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四个阶段。
 读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 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
掌握书本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
 领悟:注重读后有所启发、有所领悟、有所感
触、有所创新,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 应用: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运用在实际
生活和学习当中,提升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
知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 以“说”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上的“说”,是一种学生主动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训练。

☆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
有步骤地安排一定的时间、任务、环境、
标准来进行。
☆在课堂内进行“说”的训练。
 首先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说”
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
懂得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说”的重
要性。
 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
事等;
 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结合课本中散文、
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
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
☆对学生“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
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地训练。

☆在课堂外进行“说”的实践。
 经常举行小型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会、
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以“说”为主的活动,
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 适当布置“说”的作业,促进学生说得清楚、
准确而富有表现力。
4. 以“写”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写”可以理解为“写字”,也可以理解
为“写作”。
☆如果说“写字”是追求外表美的话,那么
“写作”就是追求心灵美。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
思考其中的情与理;
 写作教学不能是一个教师出一个作文题,学
生写一篇文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师生共
同探讨人生、抒发理想、各言其志的过程;
 对于一个“初写者”,教师要当好师傅,要
把基本的写作技法教给他,让他入门;
 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新思维
等能力的训练;
 不能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应该把“听与
说”、“读与写”结合起来;
 不要让我们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
只读考试书”,而应该引导学生“家事、国
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和学生一起读大师的作品,聆听大家的教诲;
和学生一起抒发自己的心灵感悟。
5. 以“思”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之师,而是思想之师、
道德之师,甚至应该是学生的幸福导师,社
会道德伦理的传承之师。
☆语文教师还应该是思维之师。
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有其独特性,它是贯
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而非其他。
 比如,与其说作文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还不如说是考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
品质及能力(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力、
鉴赏能力、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是经学之师,还应该是人
文之师。
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有强烈的人
道、人生、人性、人格意向。
 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根植
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
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
充分施展个性,造就一种痴迷如醉,回
肠荡气的人化情境。
☆语文的教与学过程要有“思”贯穿其中。
 思想和思维是语言的核心,如果离开了思想
和思维,语言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这也
就是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
 要心中有“思”——备课想到“思”,教课
想到“思”,课后要反“思”,有意思地想
到“思”,而不是随意地“思”,是要强化
“思”,教中有“思”,学中有“思”,练
中有“思”,让学生学会“思”、善“思”、
能“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