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4

南宋词

Kuliah 11
南宋词
• 李清照《渔家傲》
• 辛弃疾《破阵子》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渔家傲 [ 天接云涛 ]
• 简述李清照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艺术特色与成
就。
• 反复诵读,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
渴望和光明的追求。
• 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进而感悟词作的主
旨。
• 讲述李清照对词发展的贡献。( 1 jam )
《渔家傲》作者:李清照
• 自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工诗文,善书画,通音律。
其词今存者仅四十五首。
• 家世显赫。父李格非(进士)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
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外祖父是状元。
•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婚后与
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
生活。
• 46 岁赵明诚死。她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
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渔家傲》作者:李清照
• 横跨南北宋。以南渡为界,前期词作长于以优美的韵
调表现相思离别等传统题材;后期词写破国亡家后的
凄凉身世遭遇,沉郁悲凉。
• 她工于造语,创意出奇,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
清丽,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 “别是一
家 ”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南宋词: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南宋词: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宋词: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渔家傲》写作背景
• 赵明诚是家境殷实的金石学家,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物。他死
后,宋高宗宠信的御医王继先即登门收买,但李清照没有答
应。
• 后来,社会上便流传李清照 “颁金通敌 ”的传闻 ——有人指
责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对金国的赞颂之意,宣称她通敌。李清
照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携带古籍文物追赶朝廷,希望通过
向朝廷献宝既为自己洗刷罪名,也保住文物不致流散。
• 李清照跨出越海,跟随朝廷的踪迹。公元 1132 年,南宋
局势略趋稳定。李清照决定将 15 车藏品中的绝大部分寄存
到随皇室逃难到洪州的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那里。然而,
当年年底,金兵攻陷了洪州,藏品化为灰烬。
《渔家傲》写作背景

• 为了追随南下的宋高宗,她从黄岩入海,到了章安、温
州、越州等地。
• 孤身一人的李清照漂流在大海上,在身负通敌之嫌、极
度苦闷、前途无望的黑暗之中,生平第一次面对波涛汹
涌、茫茫无际的云涛海浪,多愁善感的诗人自然产生联
想,写下了这阕风格豪迈的海上之作。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记梦
天空连接着波 云霞连接 海上曙光初现,水
涛一样翻滚的 着朦胧的 海 天相连的绚烂景观
云霞 晨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银河像要翻转过
海上千帆竞渡
来那样波涛汹涌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仿如翩翩起舞
梦中幻想;亦为 天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其流徙奔波,艰

难险阻的感触之
潜意识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记梦
帝所:天上宫
当时诗人为表
阙诗人多为谪 关温 幻想
希望
清白而追踪宋 天帝
仙人 宋高宗 心暖
高宗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天上人间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南渡以来
鲜明对照 漂泊天涯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终于得以 尝尽白眼
倾吐心声 备受排挤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记梦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
其将暮。……路曼曼其修 个人怀 社会动乱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才不遇 空 文章无用
—屈原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路途 感 太阳已
还没

彷徨
叹 下山了
遥远 到达 出
焦虑 路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记梦
《庄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
· 逍遥游》:鹏之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
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
社会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不要停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
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
现实的打击,致使她梦想去
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
到一个没有离乱忧伤的地方
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内容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连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充满动态感的天幕、波涛、晨雾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 •
由写景进入理想的梦境:
天语,殷勤问我归何 慈祥的天帝、温暖的国度
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 倾吐心中愤懑:
,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日暮 、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 •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 向往自由的境界:
去! 鹏飞九万里、吹取三山去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 主题思想
• 这首作品小题虽为“记梦”,然而梦境往往是现实生
活的一个反射。当时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之痛,又遭
逢流离失所之苦与遭人诬陷之灾,遂通过对仙境的描
写、天地的对话反应自己的心声:
• 借海上波涛之汹涌表示自己人生所遭逢的种种苦难
• 借天帝的问答反映自己年华老去、漂泊无定、归宿
茫茫的失落之情,以及文章不为世用,反遭诬陷的
悲哀
• 借鹏飞万里,吹向海上仙山反映自己追寻人间乐土
的理想,婉转流露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艺术特色
• 表达手法多样化
• 写景:
•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精彩地
呈现出海天相连、云雾缭绕、波涛汹涌的壮阔景

• 记叙:
• 上阕清楚交代词人经历惊涛骇浪,追踪心中的
“天帝”到“帝所”,继而与之对话,倾诉心声
的过程。
• 抒情: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艺术特色
• 音韵铿锵
• 李清照对音律要求严格,甚至曾提出苏轼词不符
音律的地方。因此她的词自然显得韵律和谐
• 本词“雾”“舞”“所”“语”“处”“暮”
“句”“举”“住”“去”字亚运,且都是仄声
韵,声调沉着,与作者沉郁的心境配合一致。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艺术特色
• 问答形式
• 作者分明想要借词抒发情感,但是却舍弃一般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模式,而是采用
“上片设问”“下片作答”的形式,使得上片在
“问而不答”的悬疑中结束,引起读者兴趣继续
探知女词人“归何处”。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艺术特色
• 引用典故,丰富表达内涵
• 路长日暮:
 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曲折表现出“烈士暮年”的壮怀悲戚
• 九万里风鹏正举:
 出自《庄子 ·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由眼前海上强风的实景写到虚幻的理想世界“三山”
 胆气豪迈、境界高远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艺术特色
• 善于铺叙
• 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对词作有相当细腻
的要求。这首词开篇两句岁写来雄浑,被后人品
为其“豪放之作”,然而就是这两句,也还是有
曲折、细腻、渲染、层次的痕迹。如 首句“云
涛”和“晓雾”就有视觉高低之分,次句“星河
欲转”到“千帆舞”则是一静一动的替换。
南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tutorial

阅读有关李清照的作品赏析资料,评论:
• 描写大海的句子展现一种豪迈的大气。因此这首词也被认为是
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
出这样的作品呢?你是否认同说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后词
风改变了呢?
• “ 路长日暮 ”与 “九万里风鹏正举 ”两句源自何典?起到了什么
表达作用?
• “ 学诗谩有惊人 ”中的 “谩有 ”有什么涵义?
•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
济南人),南宋 (1140-1209)
人。
• 出生时 , 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 1161 年,金国大举南侵, 21
岁参加抗金义军。
辛弃疾 • 当时宋军已击败南犯的金兵,北
方义军四起,动摇了女真族在中
原的统治,但后来主和派从新得
势,再一次与金议和,从此南北
两方进入对峙的局势 . 稼轩失败
南归
• 归南宋后,历任湖北、江西、浙
• 但赵构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歌舞
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
• 朝庭当权者疑忌他,四十二岁遭谗
落职达二十年之久,六十四岁再起
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
辛弃疾 归。
• 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北伐,并提出有
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 他的爱国词作情词慷慨,爱憎分
明,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
主。
• 词集《稼轩长短句》。
• 辛词在艺术上博采各家之长,集其大
成。他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词
和南宋前期爱国词的传统,又广泛学习
和借鉴其他词家的有益成果,使自己的
词作在风格和手法上变幻多姿,丰富多
辛弃疾 彩。
• 豪放风格:
• 辛词继承、巩固,发展了苏轼所开创
的豪放风格。他创作了大量英雄词、
豪杰词,不仅使豪放成为他创作的基
调和主导风格,而且使豪放别为一
宗,正式成为与婉约相抗衡的一大
• 婉约风格:辛词中有不少缠绵悱恻
的婉约之作,如前所述之《青玉案 ·
元夕》,看似情词,实则“伤心人
别有怀抱”。再如其代表作《摸鱼
儿》。
辛弃疾 • 戏谑风格:北宋以来,即有于“长
短句中作滑稽无赖语”的滑稽词,
苏轼又开旷达词风,辛弃疾承此而
又有发展,形成谐谑词风,如其
《西江月 · 遣兴》借酒遣兴,表达
了对现实的不满,更表现了自己独
立自信、狂放不羁的傲骨。
南宋词:辛弃疾词《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
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南宋词:辛弃疾词《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日,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
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_英雄泪。
南宋词:辛弃疾词《西江月 ·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
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 ”。只疑
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 ”!
南宋词:辛弃疾词《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南宋词:辛弃疾词《青玉案 ·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写作背景
• 北宋亡后,辛弃疾满腔热血,参与义军南下。但是难度
之后不但没有受到重用,还远离战场,只是担任通判、
转运副使这样的小官。后来又遭谏官王蔺弹劾,管制罢
免,在信州开始了十年赋闲的生活。
• 期间与才情相当,意气相投的陈亮认识,结为好友。
• 1184 年陈亮因言辞激愤,为人所告,被捕入狱。辛弃
疾听闻好友不幸遭遇,遂赠此词,予以宽慰。
• 此中 “壮语 ”,既为作者的壮怀壮思,亦为陈亮的理想和
抱负。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

醉境 梦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醒境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
梦寐以
《世说新
语》王凯有
热血 求 将士虎
一珍贵的牛
借酒 沙场 沸腾 率军抗 曰八百驳, 胆鲸吞
将相之才 消愁 杀敌 金连成一
号角 这里指牛肉 烤肉
赋闲十年 之志 片
各种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器吹奏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整装待发 军旗 部下
起悲壮 战场上的 射箭声 接受检阅
的军歌 刘备的马 响雷霆
马 一般
梦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现 完成统
寐 实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驱逐
以 流血献身 残 敌人
求 酷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内容大意
悲愤
• 将相之才赋闲十年,自号“稼轩”之悲
实境 醉里挑灯看 • 借酒消愁,借“看剑”抒发杀敌报国之
剑,梦回吹角连 思
营。八百里分麾下
虚境
炙,五十弦翻塞外
• 诗人梦寐以求的景象:
− 战前准备: 士气昂扬
声,沙场秋点兵。  号角吹醒军营,士兵共享烤肉
 军乐雄壮悲凉,军队整装待发
马作的卢飞
− 战场立功
快,弓如霹雳弦
 马快弦响,将士献身杀敌报国
惊。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 • 呼应首句的黯然神伤,
实境
名。可怜白发生! • 感叹时不我与,英雄迟暮 悲愤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主题思想
• 情境是词创作中的重要美学概念,是品评词的高下优劣的一个
重要尺度。
• 《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一词的情,是词人几十年热爱祖国、
坚持抗战、收复失地、兴复河山的一腔爱国之情,满腹忠贞之
志;
• 词中之境则是北国沦陷、国破家亡、山河凋零、皇帝昏庸、贰
臣当道、丧权辱国、卖主求荣的不争现实。
• 词人巧妙地通过三组独立而又相接的镜头,即醉、梦、醒三个
画面把情与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淋漓酣畅地抒发了埋藏心中几
十年,犹如火山喷发一般的报国志、爱国情,恰到好处地抨击
了不思国耻、独乐江东的腐败朝政。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结构特点
• 这首词在结构上打破了音律分片的限制。一首词往往是上片写
景,下片抒情;或上下两片内容并列或内容相反。
• 按《破阵子》词谱规定,本词前五句为上片,后五旬为下片。后
片的起头,叫做 “过片 ”,这过片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
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
• 可作者在这首词里只是文字排列上保留了这种形式,于 “沙场秋点
兵 ”处分了片, “马作的卢飞快 ”根本没起到过片的作用,而是和
前文内容自然连接一气呵成的。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结构特点
• 词中前一句是一层,中间八句是一个整体构成一段,最后一句 “可
怜白发生 ”是另外一层意思,构成另一段。这种形断而神不断、神
断而形不断的结构形式,是符合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的,也
是作者的巧妙手法。
• 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紧密结合,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
独创精神。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表达手法
多样化的表达手法:
• 进行了场面描写,集叙事、抒情、言志于一体
• 通过 “弦 ”、 “沙场 ”、 “的卢 ”、 “弓 ”等军事意象的描写
勾画出了一幅幅恢宏壮阔的战地场景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艺术特色

• 大胆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 “ 吹角连营 ”前有两个字 “梦回 ”,所以沙场将军只能是梦中
英雄。词中只有首尾两句是实,中间八句全是梦中景象。全
词虚写为主,实写为辅,以虚写的梦境来展现作者杀敌复国
的壮志豪情。以实写的现实来表现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
奈之情。结句 “可怜白发生 ”,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
实的深渊。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
悲凉色彩。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艺术特色

• 逆转式的结尾。
• 该词收束体现了词人的独具匠心。结句奇峰突起而
增辉通篇。词人写军容壮盛,意气昂扬,写建功立
业的雄心和希望,层层推进,末句 “可怜白发生 ”,
点出那一 ’切都是徒然的梦想,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
织扭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产生了震撼人心的
艺术效果。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艺术特色

声调和意象
• 这首词里,作者精心设置,巧妙使用平仄规则。上下两片
的两个六字句。尽量平仄相对。以求音节和谐、舒缓。
• 上下片的两个七字句,平仄不相对,音节急切、激越。这
样有助于表现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在词中的意象方面,
作者也是尽展自己的手笔。词中的内容与战争和军事有
关。号角、兵营、沙场、塞外、弓、箭、铁马、将军、奇
兵等意象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使词尽显血性男
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南宋词:辛弃疾《破阵子》 tutorial
讨论:
•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赢得生前身后
名 ”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 “名 ”?
•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 “可怜白发生 ”的慨叹?
• 本词主旨是鼓舞爱国壮士还是抒写心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