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学习目的与要


 了解单相交流电路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掌握正弦量的基本特征及相量表示法
 理解和掌握 R 、 L 、 C 三大基本 元件的伏安关

 掌握多元件组合电路的简单分析与计算方法
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 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的概念
2.1 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2.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2.4 多参数组合的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章
2.1 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电流称为正
弦电压和正弦电流。表达式为:
u  U m sin(t   u )
i  I m sin(t   i )

第3页
1.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周期 T : 正弦量完整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 f : 正弦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周数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
: f 
T
角频率 ω : 正弦量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弧度数

角频率与周期及频率的关系:
2
  2f
T
第3页
2. 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

瞬时值是以解析式表示的
瞬时值 i (t )  I m sin(t   i )

最大值就是上式中的
最大值 Im , Im 反映了正弦量 振荡的幅
度 。
有效值指
有效值 与交流电热效应相同的直流电数值 。
i R I R

i 通过电阻 R 时,在 t I 通过电阻 R 时,在 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 Q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也为
Q
上述直流电流 I 就是上述交流电流 i 的 有
效值U。 U m  0.707U
m
理论和实际都可以证明: 2
Im  2 I  1.414 I

第3页
3.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初相和相位差

相位: 正弦量表达式中的角度

初相: t=0 时的相位

相位差: 指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数值
上等于它们的初相之差。

例 u  U m sin(t   u ), i  I m sin(t   i )
相位 初相
u 、 i 的相位差为

  (t   u )  (t   i )   u  i

第3页
何谓正弦量的 耐压为 220V 的电容
三要素?它们 器,能否用在 180V
各反映了什么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 ?
正弦量的 U=180V ,则 Um≈255V
三要素是 最大值
255V>220V
、角频率和
、角频率 初相
。 最大值反映了 不能用在 180V 正弦电源上
正弦交流电的 大 ! u u4
何谓反相? u3
小问题;角频率
小问题 同相?相位 u1 u2
反映了正弦量 随 正交?超前
?滞后? ωt
时间变化的快慢
程度;初相确定
程度
了正弦量 计时始
u1 与 u2 反相; u1 与 u4 同相 ; u3 与 u4 正
的位置 。 交;

第3页 u3 超前 u490° ; u3 滞后 u290° 。


2.2 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一个正弦量的瞬时值可以用一个旋转矢量在纵轴
上的投影值来表示。 u u  U sin   t   
m

ω Um

t

矢量长度 =U
m
矢量与横轴之间夹角 = 初相位
矢量以角速度 ω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3页
例 将 u1 、 u2 用有效值相量表示,并画在相量图
uu11  22UU11sin
sin 
  tt 
11 
中。 U2
已知:
sin 
uu22  22UU22sin  tt22 

U1 = U1 ψ1 2 U1
有效值相量: 1
U2 = U2 ψ2
设: 相量图
U U
幅度: 2 1
相位哪一个 超前 ?
相位:  2   1 哪一个 滞后 ?
U2 超前于 U1
第3页
例 同频率正弦量相加——
同频率 平行四边形法则
i1  I1m sin(t   1 )
求: i1+i2=?
i2  I 2m sin(t   2 )
I1 = I1 ψ 1
I 解
I2 I2 = I2 ψ 2

I = I 1 + I2
 I
2 1
1 即: i  I m sin(t   )

第3页
旋转矢量可以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问题的提出:
,但不精确。故引入 相量的复数运算法。
相量的复数运算法
相量 → 复数表示法 → 复数运
算 
u  U m sin(t   ) 相量为:最大值相量:
Um  Um 

复电压的极坐标形式表示法 U U 
有效值相量:
+j
 U1 是电压 U 的有功分量, U2
U 是电压 U 的无功分量,三者
U2 U 关系为:U2=U 2+U 2
 1 2
0 +1
复电压的代数形式为
U1
 :
相量图表示 U  U 1  jU 2  U cos  jU sin
第3页
相量的加、减、乘、除运算公式

有 U1=U1 ψ1=U1a+jU1b ; U2=U2 ψ1=U2a+jU2b ;

设: U1 、 U2 均为正实数

U1±U2 = (U1a±U2a) + j ( U1b±U2b)

则: U1×U2 = U1×U2 ψ1 + ψ2

U1÷U2 = U1÷U2 ψ1 - ψ2

显然,相量相加减时用代数形式比较方
便;相量相乘除时用极坐标形式比较方便。

第3页
注 计算相量的相位角时,要注意所在
象限。如:

U  3  j4 u  5 2 sin( t  53 1 )

U  3  j4 u  5 2 sin( t  53 1 )

U  3 j4 u  5 2 sin( t  126  9 )


U  3  j4 u  5 2 sin( t  126  9 )

第3页
例 已知相量,求瞬时值。
已知两个频率都为 1000 Hz 的正弦电流其相量形式为

I1 = 100 - 60° A
I2 = 10 30° A
求: i1、i2
解   2 f  2  1000  6280 rad s
i1  100 2 sin(6280t  60 ) A
i2  10 2 sin(6280t  30 ) A
第3页
如何把代数
检 验 学 习 结
形式变换成 果
极坐标形式
相量等于正弦量

的说法对吗?
6  j8  10 53.1 正弦量的解析式
和相量式之间能
 6  j8  10 126.9 用等号吗?

 6  j8  10 - 126.9
极坐标形式
6  j8  10 - 53.1 又如何化为
代数 形式

50 45  50 cos 45  j 50 sin 45  35.4  j 35.4
60 - 45  60 cos(45)  j 60 sin(45)  42.4  j 42.4
 30 180  30 cos 180  30
第3页
2.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2.3.1 电阻元
1. 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

i 系
u
u R
i= R
设 u  2 U sin  t
解析式: u 2U
则 i  sin t  I m sin t
R R
  U
相量表达式 U  U 0 I  0  I 0
: R

第3页
相量图为: U
I
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可归纳为:
1. 频率相同

2. 相位相同
; U
3. 有效值关系 :I  或 U  IR
R

4. 相量关系;I  U  U0  U 0  I0

R R R

第3页
2. 电阻元件的功率
瞬时功率用小写
( 1 )瞬时功率 !
p
i  2 I sin ( t ) 则 p  u  i  U m sin t  I m sin t
u  2 U sin ( t )  UI  UI cos 2t
p=UI-UIcos2 t
u UI

ωt
i - UIcos2 t

结论: 1. p 随时间变化; 2. p≥0, 为耗能元件



第3页
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P (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
值)
由 : p  u  i  U m sin t  I m sin t 可得 :
P = UI
 UI  UI cos 2t

例 求: 平均功率用大写

“220V 、 100W” 和“ 220V 、 40W” 灯泡的电
阻? U2 220 2
解 R100    484
: P 100
U2 220 2
R40    1210
P 40
显然,在相同电压下,负载的电阻与功率成反比。

第3页
2.3.2 电感元
1. 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


i 设 i  I m sin  t
u L 解析式:
d ( I m sin t )
di
则 uL  L L
dt dt
相量表达式  I mL cos t


 U Lm sin(t  90)
I  I 0 U
 
U L  j I L  U L 90 相量图:

电感元件上 u 超前 i 90° 电角
I

第3页
电感元件上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关系为

U=LI=2πf LI=IXL
XL=2πf L=ωL 称为电感元件的 电抗,简称
电抗, 感抗 。
其中:
感抗反映了电感元件对正弦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感抗的单位与电阻相同,也是欧姆 【Ω】
XL 与频率成 正比;与电感量 L。
成正
感抗与哪些 正比
因素有关?

直流下频率 f =0 ,所以 XL=0 。 L 相当于短
直流情 路。
况下感
抗为多 由于 L 上 u 、 i 为微分(或积分
大? )的动态关系,所以 L 是 动态元
件。
第3页
2. 电感元件的功

( 1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用小写

p
i  I m sin  t 则 p  u L  i  U Lm cos t  I m sin t
u L  U Lm cos  t  U L I sin 2t
p=ULIsin2 t 结论:
i
电感元件上只有
ωt
能量交换而不耗
能,为 储能元件
uu i 关联 ,
p 为正弦波,频率为 ui
u i 关联 , u i 非关
u i 非关
吸收电能 ; 的 2 倍;在一个周期内
联, 联,
吸收电能 ; , L 吸收的电能等于它
送出能量 ; 建立磁场 ; 送出能量 ; 释放的磁场能。
建立磁场 ;
释放磁能 ; p >0 释放磁能 ;
p >0
第3页 p<0 p<0
2. 平均功率(有功功
率) P
P=0 ,电感元件不耗能

3. 无功功率 Q 2
2 U
Q  ULI  I X L 
XL
Q 反映了电感元件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

问题与讨论 1. 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的频率变化时

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发生变化吗?
f 变化时 XL 随之变化,导致电流 i 变
化。
2. 能从字面上把无功功率理解为无用之功吗 不能!

第3页
2.3.3 电容元件
1. 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

ic 设 u  U m sin  t
u C 解析式:
d (U m sin t )
du
则 iC  C C
dt dt
相量表达式  U mC cos t
:  I Cm sin(t  90)
U U 0° I
 
IC  jU C  IC 90  相量图:

电容元件上 i 超前 u 90° 电角
U

第3页
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关系为:

IC=UC=U2πf C=U/XC
1
XC= ωC 称为电容元件的 电抗,简称
电抗, 容抗 。
其中:
容抗反映了电容元件对正弦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容抗的单位与电阻相同,也是欧姆 【Ω】
XC 与频率成 反比;与电容量 C。
成反
容抗与哪些 反比
因素有关?

直流下频率 f =0 ,所以 XC=∞ 。 C 相当于开
直流情 路。
况下容
抗为多 由于 C 上 u 、 i 为微分(或积分
大? )的动态关系,所以 C 也 是 动
态元件 。
第3页
2. 电容元件的功
率( 1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用小写

p
u  U m sin  t 则 p  ic  u  I Cm cos t  U m sin t
iC  I Cm cos  t  I CU sin 2t
p=ICUsin2 t 结论:
u
电容元件上只有
ωt 能量交换而不耗
能,为 储能元件
i p 为正弦波,频率为 ui
u i 关联 ,u i 非关 u i 关联 , u i 非关 的 2 倍;在一个周期内
联,
吸收电能 ;
联, 吸收电能 ; , C 吸收的电能等于它
建立电场 ;
吐出能量 ; 建立电场 ; 吐出能量 ; 释放的电场能。
释放电能 ; 释放电能 ;
p >0 p >0
p<0
第3页
p<0
2. 平均功率(有功功
率) P
P=0 ,电容元件不耗能

3. 无功功率 Q
2
2 U
Q  UI C  I C X C 
XC
Q 反映了电容元件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

问题与讨 1. 电容元件在直流、高频电路中如何?
论 直流时 C 相当于开路,高频时 C 相当于短
路。
2.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有什么异同?
L 和 C 上的电压、电流 相位正交,且具有
相位正交 对偶关系 ;
L 和 C 都是 储能元件 ; 它们都是在电路中都是 只交换不耗
能。
第3页
2.4 多参数组合的正弦交流电路
I 1. R 、 L 、 C 串联电路的相量分
a
析法  …… (为参考相量)
UR R 设 I  I0
则 U R  IR
U UL
U L  I  jX L 
jXL

UC -jXC U C  I   jX C 
b
电路相量模型 对假想回路列相量形式的 KVL 可得:
U  U R  U L  U C  I[ R  j ( X L  X C )]  IZ
其中:Z  R  j ( X L  X C ) ……Z 为 RLC 串联电路对正弦电
流呈现的阻抗,单位为欧姆【 Ω 】

第3页
UL 由相量图可以看出:

UX U
U  U R  j (U L  U C )  U

U U  U R 2  (U L  U C ) 2
R
I 其中: U L UC
  arctan
UR
UC
RLC 串联电路相量 z  R 2  ( X L  X C )2
同理:
图 XL  XC
由相量图可导出电压三角形:   arctan
R
U 电压三角形是相量图
UX
 UR 由图可得: U X  U L UC

第3页
问题与讨论 有关电路性质讨论

由 U X  U L  U C 可知,电路性质取决于 UX:
即 若U L  U C,则U X  0,电路呈感性;
U L  U C,则U X  0,电路呈容性;
U L  U C,则U X  0,电路呈电阻性。

z
X=ωL - 1
电压三角形各条边同除
以电流相量,可得到一  R ωC
个阻抗三角形如右图示

同理:

第3页
2. 多参数组合串联电路的功

如果把电压三角形各条 S
Q=QL- QC
边同乘以电流相量,可  P
得到一个功率三角形如
图示:

功率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一样,都不是相
量图,但它们给出了各功率、各阻抗之间的 数量
关系 。
在 R 、 L 、 C 串联电路中,只有耗能元件 R
上产生 有功功率 P ;储能元件 L 、 C 不消耗能量,但
存在能量吞吐, 吞吐的规模用 无功功率 Q 来表征;电路
提供的总功率常称作 视在功率 S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遵
循功率三角形中所示。
第3页
问题与讨论
交流电路中的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三种功率,单 和视在功率及三者之
位上有什么不 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同?

有功功率 P 有功功率 P =UIcos =URI


的单位是瓦特 ;
【 W 】;无功功 无功功率 Q=UIsin =UXI ;
率 Q 的单位是乏 视在功率 S=UI= P2  Q2
尔【 var 】;视在 。
功率 S 的单位是伏
若多参数串联
安【 VA 】。 串谐发生时:
的正弦交流电
多参数串联电路出现 路中出现了电 电路阻抗最小;
u 、 i 同相是一种特 压、电流同相
的情况,电路 电压一定电流最大;
殊情况,称作 串联谐 中将出现哪些
振 情况? L 和 C 两端出现过电压

第3页
3. 功率因数
由:P  UI cos   S cos 
P
可得:cos   ,称为功率因数
S
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大多数电气设备和用电器都是感性
的,因此要向电源吸取一定的无功功率,造成线路功率因数较低
的现象。功率因数低不仅造成电力能源的浪费,还能增加线路上
的功率损耗,为了避免此类现象造成的影响,电力系统要设法提
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数的意义是
什么?如何 1. 提高发配电设备的利用率;
提高?
2. 减少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和功率损失

尽量减少感性设备的空载和轻载,或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适当电容

第3页
例:一台功率为 1.1kW 的 感 应 电 动 机 , 接 在
220V 、 50 Hz 的电路中,电动机需要的电流为 10 A ,
求: (1)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2) 若在电动机两端并
联一个 79.5μF 的电容器,电路的功率因数为多少?
P 1.1 1000
解: ( 1 cos     0.5, 1  60
) UI 220  10
( 2 )在未并联电容前,电路中的电流为 I1
;并联电容后,电动机中的电流不变,仍为 I1
,但电路中的总电流发生了变化,由 I1 变成 I
: I  I  I
1 C
( 3 )画出电路图和电路相量图进行分析

第3页
I a IC

I1 IC I1 cos 1  I cos 

电 R
U
动 -jXC 1 
U 机 jXL I1 sin 1
I
IC
I1
( a )电路
图 ( b )相量
由相量图分析可得:
6 图
IC  CU  314  79.5  10  220  5.5A
I C  I1 sin 1  I sin 
I1 sin 1  10 sin 60  8.66A

第3页
I X  I1 sin 1  I C  8.66  5.5  3.16A
I1 cos 1  10  0.5  5A
I  5 2  3.16 2  5.91A
8.66  5.5 问题与讨论
sin   0.535
5.91
  arcsin 0.535  32.3
cos   0.845
如果误把额定值为工频“ 220V” 的接触器
接到直流“ 220V” 电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线圈在直流下的 R 小小于交流阻抗,因
此电流大大增加,接触器线圈将由于过热造成损
坏。
第3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