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9

證券交易法

方冠傑

1
證券市場管理目的與原則

一、證券市場管理目的
證交法第一條:「為發展國民經濟,並保障投資,特制
訂本法」
二、證券市場管理原則
1.政府與自律組織共同監理市場
2.公開與實質管理並重
3.兼顧公共利益與保障投資人
4.立法技術統合有關法規成為一完整管理系統

2
證券市場管理機構
(政府管理與業者自律之原則)
一、主管機關: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簡稱證期局。
二、自律機構:
1.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2.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臺買賣中心
3.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
4.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

3
證券市場主要法規
證交法主要法規應用
一、證券交易法:簡稱證
「為發展國民經濟,並保障投資」。保障投資五大
法理:A.公開原則 B.反詐欺 C.強化公司治理 D.
管理證券相關事業 E.維護市場秩序
法規適用之範圍:
1.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
2.有價證券:證交法第六條規範者
二、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簡稱證施
該法規主要是針對母法中條文之定義或解說
三、公司法:簡稱公

4
公開發行制度

一、股票公開發行制度
(一)公開發行之意義
(二)公開發行新股之目的
(三)辦理公開發行之類別及時機
(四)辦理公開發行應準備之資料
(五)公開發行之方式

5
股票公開發行制度
公開發行意義:依「公司法」、「證交法」規定,辦理發行程序,
將其財務業務予以公開揭露或分散股權,稱之公開發行。
公開發行新股目的:
1.避免股權及財富過於集中,以消除家族企業,使社會大眾能參與
投資並分享利潤,以貫徹「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離原則」。
2.由於需提出公開說明書及公開財務狀況等,藉以校正產業弊端。
3.協助公司建立健全會計制度、經營現代化、透明化及效率化。
4.發行股票公司之之股權分散如達所定標準,得向證交所申請上市,
以促進資本證券化、證券大眾化。
5.可協助企業募集資金,促進資本形成。

6
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離原則
無經營人才者,能認股出資成為股東,坐享企業利益。公司的
股東均為公司所有人,其興趣在於利潤之分派,至於公司經營
則由董事會和董事經營。
一、公司法197、227條:董監事任期中轉讓所持公司股份
數額超過1/2時,當然解任。
二、證交法26條:董監事持股記名股票不得少於公司股份總
額一定成數。

7
公開發行的目時機與類別
一、發行時機:一般公司以董事會決議自行決定,公營事業應
由主管機關專案核定。
二、發行的類別:
1.強制公開:
A.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設立,發起人應認足第一次發行的四分
之一,其餘向外公開募集。(公132、133)
B.未辦理公開發行的有價證券,其持有人擬對非特定人公開
招募時應向證期局申請。
2.自願公開發行:A.公司擬在證交所上市或證券商營業處買賣
未依本法發行的股票,應申請補辦發行。(證42)

8
公開發行應備資料
一、公開發行說明書:近二年會計查核報告、資產負債表、
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現金流量表…等。
二、最近年度會計師查核簽證之重要會計科目明細表。
三、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申報書及會計師
意見。
四、申報日前一個月內稅捐機關所出具欠稅證明文件。
五、最近三個月內會計師對內部控管制度及執行之審查報告
書。

9
公開發行的方式
一、募集設立公開發行
二、初次辦理公開發行
1.公司就原已發行之股份辦理公開發行。
2.發行新股同時辦理公開發行。
三、已公開發行公司再次發行新股。

10
有價證券之定義
一、定義:依證交法第六條規定之。有價證券是指政府債券
及公開募集、發行之公司股票、公司債券及經財政部核定
之其他有價證券。新股認購權利證書、新股權利證書及前
項各種有價證券之價款繳納憑證或表明其權利之證書,視
為有價證券。
二有價證券具四大類:
1.政府債券:俗稱為公債,其發行無須依證交法規定,故稱
「豁免證券」,其交易稱為「豁免交易」。
2.公司股票、公司債券:
A:公司股票乃表彰股東權之有價證券。
B:公司債券乃表彰對公司債權之有價證券。
如:遠紡(一)為第一期可轉換公司債。

11
有價證券之定義
3.財政部核定之有價證券:
A.不屬上述兩大類者,且財政部核准。
B.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發行之「受益憑證」。俗稱為「基
金」。如統一統信基金。
C.「認購權證」。
4.新股認購權利證書、新股權利證書及上述各項之價款繳
納憑證或表明其權利之證書。

12
募集與發行
一、募集之定義:
1.發起人於公司成立前,對非特定人公開招募股份或公司債。
(證7)
2.欲成立公司時簽名於章程之人為發起人。
二、發行之定義:
1.發行人於募集後,製作並交付(實體發行)或以帳簿劃撥方
式交付(無實體發行)之行為。(證8)
2.發行人為「募集及發行有價證券之公司」或「募集有價證券
之發起人」

13
證券募集與發行之管理

一、企業募集資金之法源:
1.證交法22:除已核定之有價證券外,非經主管機關核准或
申報,不得為之。
2.公司法。
二、撤銷
1.申報生效日起或申請核准函到達日起,超過三個月尚未募
足或收足款項者,得撤銷其生效或核准。
2.經申報生效或申請核准後,發現有違法或虛偽情形得撤銷
之。

14
證券募集與發行之管理

三、申請或申報方法:
1.七個營業日自動生效:適用無償配股(盈餘或資本公積轉
增資)
2.十二個營業日自動生效:適用於正常公司之現金增資發行
新股或募集公司債。
3.無期限申請核准制:申報案件曾遭退回、不予核准者,其
現金增資發行應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後可為之。

15
公司增加資本方法
其方法有三:一、現金增資二、資本公積轉增資三、
盈餘轉增資。
一、現金增資:公司法267條,除經核定者外發行時應保留:
1.原發行新股總額百分之十至十五優先由員工承購。
2.由原股東優先認購應依證交法28條之一規定,上市及上櫃公
司於現金公開發行新股,主管機關得規定提撥新股總額百分
之十以時價向外公開發行,不受公司法267之第三項股東優先
認購規定。

16
公司增加資本方法
二、資本公積轉增資:
1.資本公積累積之由來,依公司法241規定有兩種情況:
A.超過票面金額發行股票所得之溢額。
B.受領贈與之所得。
2.資本公積撥充資本之比率,每年撥充金額不得超過實收資
本額10%。(證施8)
三、盈餘轉增資
公司於完納一切稅捐後,分派盈餘時,應先提出10%為法定
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如超過資本總額不在此限。

17
公司債之發行
公司債發行應經董事會決議通過。(擔保公司債)其發行總額
一公司法不得超過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及無形資產後之餘
額。(無擔保公司債)不得超過前項餘額之1/2。(公247)

公司債之總類有三大類:1.普通公司債2.轉換公司債3.
附認股權公司債。

18
公司債總類
一、普通公司債:董事會同意後得發行。應檢具公司債申報
書及法定應附書件向主管機關申報生效後,始得為之。
二、轉換公司債:
A.上市上櫃公司得發行之。經申請核准或申報書送達起12個
營業日生效。
B.債券面額限採新台幣十萬元或十萬元之倍數,其償還期限
不得超過10年。
C.發行日後屆滿一定期間起至到期日前十日止,依公司所定
辦法隨時請求轉換。
三、附認股權公司債:
A.B.C.同上述。
D.附認股權公司債之公司債及認股權不得分離行使之。
19
員工認股權證
1.上市上櫃公司申報(請)發行,應董事會同意後且申報書送
達起屆滿7營業日生效。
2.每次發行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10%,且得加計前各次員
工認股權憑證流通在外餘額,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15%,
認股價格不得低於發行日股票之收盤價。
3.單一認股權人之認股量不得超過每次認股總數10%。(募發53)
4.發行日起屆滿兩年後,得依發行人所定認股辦法請求履約。
5.其存續期間不得超過10年。

20
公開招募
公開招募:俗稱為再次發行。
1.對非特定人公開招募,應檢具招募申報書及法定書件向主管
機關申報,主管機關收文後起屆滿7個營業日後生效。
(證交法22之3)
2.公開招募辦理方法: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應委託證券承銷商為
之包消,並應依證交法27之2規定,於承銷契約中保留承銷
股數之50%以上由承銷商自行認購。

21
有價證券之私募

證交法43之6規定,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得以有過半數股東出
席,出席股東2/3同意(特別決議案),對下列之人進行私
募,不受28條之1、139條之2及公司法267條之限制。

1.銀行業、票劵業、信託業、保險業、證券業或經核准之法
人及機構。
2.符合主管機關核定之自然人、法人或基金。
3.該公司或相關企業之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
4.2.3項應募總人數不得超過35人。

22
有價證券之私募

二、私募的限制:證交法43條之7、8規定。
1.不得為一般性廣告或公開勸誘行為。
2.私募之應募人及購買人除有下列情況外者,不得再賣出:
A.交付日起滿一年以上三年以內,依主管機關所定持有期間
及交易數量之限制。轉讓必須符合43條規定。
B.交付日起滿三年。
C.基於法律規定所生效力之移轉。
D.私人間之受讓前後兩次相隔不少於三個月。
E.經主管機關核定者。

23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之
持股之查核
(1)公開發行公司全體董事及監察人所持有之記名股票之
股份總額不得 少於己發行股份之下列成數:
實收資本額 全體董事持 全體監察人持股
3億元以下者 不得少於15% 不得少於1.5%

超過3億元~1 不得少於10% 不得少於1%


0億元以下者
超過10億元~ 不得少於7.5% 不得少於0.75%
20億元以下
超過20億元以 不得少於5% 不得少於0.5%
上者 24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之
持股之查核
選任時之持股低於上列之成數者,全體董事或監察人應於「
一個月」內補足。
任期中轉讓持股或部分解任致全體董事或監察人持有股份總
額低於上列之成數峙,全體董事或監察人應於「一個月」內
補足。
若未於規定期限內補足時處罰全體董事或監察人;若董事或監
察人以法人身分當選者處罰該法人負責人,若以法人代表身
分當選者處罰該代表人,此處罰對象是處罰持股未達平均數
者。

25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之
持股之查核
(2)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有股份超過總額百分之十之大
股東,應於「每月五日」前將上月持股變動情形,向公司申
報;公司應於「每月十五日」以前,彙總向主管機關申報。
(3)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有發行公司股份百分之十之大
股東,其持股轉讓之規定:
依主管機關所定持有期間及每一交易日得轉讓數量比例,
於向主管機關申報之日起「三日後」在集中交易市場或櫃檯
買賣中心出售,但每一交易臼轉讓股數未超過「一萬股」者
,免予申報。
於向主管機關申報之日起「三日內」,轉讓予符合條件之
特定人,依此受讓之股票,受讓人在「一年內」欲轉讓其股
票,仍應依規定經向主管機關申報後才能轉讓。

26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之
持股之查核
董事或監察人在任期中轉讓持股超過選任當時持股的「二
分之一」以上者,當然解任。
董事因轉讓持股而解任或死亡,致董事缺額達「三分之
一」時,應即召集股東臨時會補選之。
(4)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股超過百分之十之大股東,
其股票設定質權,出資人「應即(應立即之意)向公司申報
,公司應於「五日內」將出質情形向主管機關申報。
(5)公司買回自己股份時,董事及監察人等人買賣之限制:公
司於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或證券商營業處所買回其股份
者,該公司其依公司法第三六九條之一規定之關係企業或
董事、監察人、經理人之本人及其配偶、未成人子女或利
用他人名義所持有之股份,於該公司買回之期間內不得賣
出。
27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之
持股之查核
(6)短線交易:發行股票公司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持有公
司股份超過百分之十股東,對公司之上市股票,於取得後
六個月內再行賣出,或於賣出後六個月內再行買進,因而
獲得利益者,公司應請求將其利益歸於公司(證§ 157)

28
禁止內線交易
禁止內線交易:與公司具有一定關係之人,獲悉發行股票公司
有重大影響其股票價格之消息時,在該消息未公開前,不得
對該公司之上市或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股票或其他真有
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買入或賣出,其規定如下(證§ 157-
1)
(1)適用對象:
該公司之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
持有該公司股份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
基於職業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之人。
從前三款所列之人獲悉消息者。

29
禁止內線交易
(2)民事責任:違反內線交易者,於民事上應就消息未公開前
其買入或 賣出該證券之價格,與消息公開後十個營業日收
盤平均價格之差額限度內,對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負損
害賠償責任;其情節重大者,法院得依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
人之請求,將責任限額提高至三倍。
(3)刑事責任:依證券交易法第一七一條之規定,從事第一五
七條之一內線交易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
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30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1.相同點:依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之規定,可分為七點,茲分述如
下:
(1)無論公開或不公聞發行,二者均為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資金之方
式,其發行之結果,均可增加公司實質上之資本額,即能增加
公司營運上所需要資金,增進獲利能力。
(2)二者發行股票方式均依公司法第161條之一規定,公司應於設
立登記或發行新股變更登記後,三個月內發行股票。又依證券
交易法第34條規定,發行公司應於依公司法得發行股票或公司
債券之日起三十日內,對認股人或應募人憑股款或債款繳納憑
證,交付股票或公司債券,並應於交付前公告之。
(3)公司發行新股時,無論是否公開發行,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
,除經目的事業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定者外,公營事業經該公
營事業之主管機關專案核定者,均應保留發行新股總數之一定
比例股份數額由公司員工承購,及應由原有股東按照持有股份
比例認購。
31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4)公司發行新股時,無論是否公開,依公司法第273條第4
項規定均應備置認股書,惟在公開發行新股時,如認股人
以現金當場購買無記名股票者,免填認股書。除此之外,
認股人固均應填寫認股書,依公司法第273條規定,認股
人於認股書上填寫所認購股數、種類、金額、住所或居所
及簽名或蓋章為認股行為之成立要件,以超過票面金額發
行股票者,依公司法第138條第2項規定,認股人應於認股
書註明認緻之金額,依公司法第139條規定,認股人有照
所填認股書,繳納款項之義務。
(5)公司發行新股時,依公司法第140條規定股票之發行價格
不得低於票面金額,以合乎資本充實原則。

32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6)發行新股,無論是否公開發行,均為董事會執行業務之
範圍,依公司法第266條第2項規定,應由董事會以董事三
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行之,如
為現金增資發行新股,董事會特別決議後,應即召集股東
臨時會,並依公司法第277條之規定,經代表已發行股份
總數三分之二以上之股東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
之同意修改公司章程,以及辦理增資發行新股事宜。
(7)發行新股,無論是否公開發行,股份總額均會增加,依
證券交易法第22條規定,非經申請主管機關核准或向主管
機關申報生效後,不得為之。

33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2.相異點:
(1)發行新股之限制不同:
公開發行新股,依公司法第一五六條第三項規定,原則上
公司資本額須逢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數額以上,旦依公司
法第二六八條所規定之事項,申請證券主管機關核准,依證
券交易法第二十二條,非經證券主管機關核准,或申報生效
後,不得發行。依公司法第二六九條規定,公司如在最近三
年或開業不及三年之開業年度課稅後之平均淨利,不足支付
已發行及擬發行之特別股股息,或者對於已發行之特別股約
定股息,未能按期未付者,不得公開發行具有優先權利之特
別股;在公司有最近連續二年之虧損或資產不足抵償債務者
,依公司法第二七0條規定,不得公開發行新股。公開發行
股票之公司依公司法如可以不公開發行股票之限制者,亦同
,其發行條件限制非常嚴格o換言之,公開發行之股票,均
具有一定水準,不但具有流通性,而且可保障投資之安全性
。 34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不公開發行股票公司,於發行新股時,並無上述發行之限
制,且除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依公司法規定可不公開發行者
外,不適用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因無須申請證管機關核准
或申報生效,其股票之價值由投資人自行判斷,故缺乏流通
性及投資之安全性。
(2)發行新股之性質不同:
公開發行新股,須提撥發行新股總額之一定比率股份,委
託證券承銷商公關銷售,向不特定人募集,故發行新股時應
有證券承銷商介入,並依公司法第二七三條規定之公告,以
及應備有招股章程與公開說明書,財務公開及公開招募股份
之要約,隨意向外為公開招募股份之行為。
不公開發行新肢,僅向特定人發行新股之要約即可,並無
向外公開招募股份之行為,故不以公告為要件,且不須財
務公開及交付公開說明書。 35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3)出資種額不同:
公開發行新股時,依公司法第二七二條前段規定,應以
現金繳納股款。
不公開發行新股時,依公司法第二七二條後段規定,除
應以現金繳納股款外,亦得依公司事業所需之財產為出資

(4)發行順序不同:公開發行新股時,應先為不公聞發行,然
後始得申請主管機關核准,或向主管機關申報生效後始公
開發行。換言之,公開發行新股乃為申請股票上市前必經
之程序,發行人公開招募股份必須實現公開原則,依證券
交易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並應向認股人或應募人交付公開
說明書。反之,不公開發行股票,並不涉及公開招募股份
之行為,依法並不適用公開原則。 36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5)是否溢價發行之不同:公開發行新股時,必須以時價高於
面額發行時價發行為公開發行新股普遍採用之原則,同次
發行由公司員工承購或原有股東認購之價格,應與向外公
開發行價格相同,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八條之一規定,排
除公司法第二六七條第三項關於員工承購或原有股東認購
得以面額為之規定之適用。但在不公開發行股票公司於不
公開發行新股之場合,依公司法第二六七條規定,員工可
以面額承購或由原有股東按照持有股份比例以面額認購

37
公開發行與不公開發行新股之
異同點
(6)主管機關監督程度之不同:不公聞發行新股不涉及公開招
募行為,故其所受主管機關之行政監督較寬;公開發行新
股因涉及公開銷售,關係社會公益及交易安全,故所受主
管機關之行政監督與管理,較為嚴格。
(7)股票買賣處所不同:公開發行之股票得在證券商營業處所
議價買賣,上市股票得在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場競價買
賣,其交易價格較合理,流通性強,且因證券市場資訊充
足,投資人較有保障。反之,不公開發行股票公司所發行
之股票,因不得於證券市場買賣,其幾乎無合理之交易價
格與流通性,且市場資訊缺乏,對投資人較無保障。

38
THE END

3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