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a.教育研究的目的
b.教育研究的特征
c.教育研究方式
i. 实证主义(量化研究)
ii. 诠释法(质化研究)
d.小学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
i. 研究伦理的基本要素
ii. 研究伦理准则
教育研究的目的
• 教育研究是一种教育革新的手段,结合行动与研究,将变
通与革新新的方法导入现行教育制度中,试图进行改革。

• 教育研究是一种教育革新的手段,旨在诊断治疗特定情境
中的教育实务问题,或改善某种特定的教育实际工作情境,
缩短实物与理论的差距(Altrichter, Posch,& Somekh,1993)。
1. 解决学校校际问题

• 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
理的水平。
• 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研究
想去解决学校的问题,应有怎样的活动才能达到
这一项目的。
• 小学有必要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作为一切教育研
究的根本出发点。
2.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 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
-汇总教师的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
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 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教育研究
成为塑造科研型教师的一个宽阔的平台、学生的学
习方式不再是被动。
• 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3.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 小学教育研究活动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在解决学校
当前问题的同时,提出后续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
后续研究要探索的路径,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研究,
使学校不如良性发展的轨道。

• 学校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常常是一个问题解决的问题
又冒出来了,学校的教育研究也因为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在一轮研究活动结束的同时,设计新的研究计划,
去解决新的难题。
• 通过全面采集信息,系统分析和评论现实现实教育问题,
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开展教育研究。
4. 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
成学校特色

• 通过教育研究,可以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增强师生
员工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
升学术文化的水平。
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关注研究结果的立即性与及时性,强调行动及
研究的结合与不断循环的检验(陈伯璋,1988a;张世平,
1991;欧用生,1996b),以协助事务工作者从实际工作过
程中进行学习,关注其事务工作,理解其事务工作的生活
世界,并使其实际行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有所进步
(Carr&Kemmis,1986)。
1. 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 一切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以及与教育现象有关联的
其他现象和因素,如教育者,手教育者、决策者以
及他们的活动,都可以作为教育研究对象。
• 其研究范围大到可以是教育系统大范围内的整体研
究,小到可以是对教育系统中某个单因素的具体研
究。
2.研究任务的双从性
• 主要是指认识和实践两方面任务:

A.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即了解教育现象的真伪,掌握
教育的事实,探索教育的规律,认识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的联
系及发展的规律,这是教育研究的根本任务。
B.将探索出的教育规律,总结出教育经验,运用子实践,指导教
育实际工作;同时通过实践的经验,又进一步完善理论。教育
研究项目来源于实践,总是要经过时间的探索。教育研究的过
程,同样要遵循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规律。
3.研究内容的继承性:
• 教育研究不能重复别人研究过的研究,但却要以别人或他人
的成果为起点,是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入前人没有
进入或者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
全部解决的问题
• 教育研究要关注国内外有关的教育动态,教育思想,教育理
论和教育方法。
• 善于查阅有关教育报刊和文献资料,从学习继承开始,向今
人学习,横向继承;向今人学习,纵向继承,这样不但可以
明确研究的知道思想,提高研究水平,还可以少走弯路,节
约人,财,物及各种资源。
4.研究活动的创造性:
• 教育研究对的过程是透过教育现象探索未知的过程。
• 任何一项课题研究,最终成果必须要发现别人没有发
现的教育现象,方法,经验等。
• 把众所预知的现象摆出来,重复别人的教育方法,都
不能称为教育研究。
• 教育研究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有开拓性。
5.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
定研究过程探索规律的活动,它要求把握教育现象
的因果关系和本质。
• 因此,研究的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手段等都要
符合科学的要求,必须保持研究过程和保证研究结
果最大限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允许有主观随意
性和个人偏见。
6.实证性:
• 数据是通过观察,经验或测验收集的。
• 通常,数据是直接从研究对象获得,有许多收集数
据的方法。
• 如:数据可通过问卷或课堂观察获得。
• 数据也可以通过分析文件获得,如:学生签到簿和
学生档案。
7.系统性:
• 详细的计划,管理和遵照特定的过程。
• 这可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 研究必须遵循逻辑的步骤。
• 通常,研究将以发现问题着手,接着是文献综述,
确定问题焦点,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总结研究。
教育研究方式
实证主义(量化研究)
• 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对教育现象内外部关系进
行“量”的分析和考察,寻找有决策意义的结论。
• 主要功能是“实证”。(进行“是什么?”和“为
什么?”的描述,推断和预测。
• 方法:实验性研究法,准实验性研究法,调查性
研究法,相关性研究法。也包括教育统计、教育
测量、教育评价方法。
诠释法(质化研究)
• 对教育现象进行“质”的理论思辨。“质”是一
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
• 定性研究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做出“应该
如何?”的理论分析和阐述) 例:素质教育的基本
意义。
• 方法:历史研究,个案研究,人种学研究,文献
研究,观察研究,逻辑研究,内容分析,实地考
察等等。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目的 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描述和预测教育现象

对问题的复杂性做出解释 对问题的一致性进行描述

行为 微观行为(微观:泛指较小范 宏观行为(宏观:泛指有关战
围或具体对象。) 略整体的或全局的。)

了解对象的经历和事件 设计指标进行测量相关性分析。

用词汇和语言进行描述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基本原 从实践中确定理论 理论决定研究实践


则 • 归纳 • 假设-演绎
• 描述 • 测试假设
• 主观 • 有指标
• 价值央定研究实践 • 中立(客观)
场景 需要了解背景情况 主要描述前景状况

结合纵向和过程 着眼于当前和瞬间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方法 • 从理论假设开始 • 以验证理论假设结束
• 有目的地选择个案 • 随机抽样
• 开放式访谈,参与式观察 • 问卷调查
工具 • 研究者本人 • 测验和测量量表或问卷
• 问卷调查,访谈,分析文 • 实验,数据分析,测验
件,参与者
结果 • 内部效度检验 • 效度和信度检验
• 通过辨识进行概括 • 推断总体进行概括
• 描述性写作,可包含个人 • 客观性统计,无个人偏好
偏好
小学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
研究伦理的基本要素
研究伦理准则
小学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

• 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一言一行都蕴涵着
一种伦理概念,会影响 到研究者对象以及公
众的道德心态与情绪,可能会伤害到研究对
象的利益,造成伦理困扰,并影响研究结果
的可靠性,研究人员的素质,对易受害人群
的研究,参照组的设置以及测试的使用等方
面都可能涉及一些伦理的问题,因此,教育
研究过程中应遵守伦理准则。
研究伦理的基本要素
1.自愿参与
• 参与者必须是自愿参与研究
• 不可以阻止参与者了解研究的资料
• 一旦参与者不愿给予合作,研究者可以告
知其研究的重要性
• 研究者可以准备研究保证单/同意书
• 研究者需准备足够的资料给予参与者

2.自行决定
• 研究者需知道,在决定是否参与研究前,
参与者有权利先评估研究的资料
3. 身体和心理/精神的伤害
• 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保护参与者,
避免其受到身体和心理/精神上的伤害
• 研究者需诚实地告诉参与者研究所会带来
的风险和后果

4. 研究员身份
• 在寻求参与者的同意前,研究者需先告知
自己的身份
5. 个人隐私
• 信息的敏感度
• 参与者的环境条件
• 信息传播能力

6. 匿名
• 由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需保密参与者的身
份资料
• 确保别人不能从信息中知道参与者是谁

7. 保密协议
• 需有书面的保密协议
8. 欺骗

9. 版权
• 在采用任何信息前,研究者必须得到版权
拥有者的同意
研究伦理准则

1. 知情权和自愿原则
• 人们拥有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研究专案的权利。
• 资格能力-小孩或精神疾病者不具备完全资格
能力
• 志愿性:给参与者报酬的研究可能带有胁迫

• 参与者不是研究对象,而是合作者。
• 资讯完全(多少才是完全)
• 理解(不要用太专业的语言)
2. 尊重隐私原则
•我们有权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让他人查看
我们个人的资讯。
•资讯的敏感性
•研究环境
•研究结果的公开
•匿名性与机密性

3. 避免利益冲突原则
•研究者必须毫无保留地公开所有与其科研工作有关
的利益关系。
4. 无害性原则
• 任何研究最基本伦理责任是保护研究对象的身体,
心理和情感健康。
• 后果的不确定性不应该成为回避或忽略“无害性”
原则的借口。
• 研究结束之后,研究者应向参与者提供专案更多
的资讯,从而引导他们释放思想,反应或其他任
何负面的副作用。
5.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以尊重、理解和保护学生为
道德基准,以学生发展为本。
• 在行动研究中,学生既是行动的参与者又是“被试”,教
师应当慎用研究方法和工具,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避
免使学生受到伤害;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扩学生的人格尊严、
个人隐私和发展权利。否则,教师的行动研究及专业发展
就有可能偏离正确方向,造成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6. 研究员身份
• 在寻求参与者的同意前,研究者需先告知自己的身份以及
有关所进行的行动研究事项
7. 尊重知识产权。
• 在报道研究成果时,作者对他所参考、利用的前人成果,
以及任何增经实质上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过帮忙的人,
有责任给与应有的肯定和感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