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生的

实际学习情况,讨论如何有效
地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的学习动力
徐宛吟
龚世仪
谢必典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了 21 世纪教育的两个
重要观点,一个 是“终
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通
行证”;另一个是“21
世纪教育的四 大支柱”。
报告中 指明了“终身学
习”将通过“四大支柱”
来实现。
小学标准课程 (KSSR)
• 《国家教育哲理》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在智力、
情 感 、心理和生理各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
• 为了实现《国家教 育
哲理》的理想,培养具
有丰富的学识和积极的
态度的人力资本, “小
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
各个主要层面归纳为互
补互利的六个领 域。
•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课 程着重语文技能的掌握、语感的发展,
以及思维和信息处理技能的 训练;课程也兼顾提高
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 文化的
思想感情。冀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文和创造性运
用语文的 能力,也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提升人文
素养。
• 为配合我国国情的需要,此课程也强调提升学生的
道德观念, 促进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和爱国精神。
实际情况?
• 就华小而言,学生需要掌握3种语言,无疑是
一种学习压力,能读、能写都已经不容易了,
但新制度却还要教导他们进行三语分析、创
造的能力,对小学生的思维程度而言,是件
不容易的事情。在学生方面,学习能力较弱
的学生,他们一旦对高思维的教育方式失去
兴趣,就会觉得吃力而选择放弃。比如说,
基础较弱的学生,要他们书写且高思维作答,
无疑是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 虽然定下了快乐学习,激发思维的目标,但追根究
底,这群孩子还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应试教育下
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为考试而学习。大量的作
业、练习、功课、测验和死记硬背,孩子注定快乐
不起来。
• 一位妈妈的分享,虽然即将应考的小六生可能只是
少数。这位妈妈说,她的孩子每晚要赶功课但半夜
12点,甚至凌晨1点。日日熬夜才能把老师交代的
功课做完,有时边做边掉泪。妈妈不忍,夜夜相伴,
待孩子把功课完成才能安心入睡。长期熬夜,孩子
脸青唇白,妈妈精神不济。
有些小朋友因为无法掌握繁重
的课业,对上学产生了恐惧,
以致抗压性低的孩子患上
“上学恐惧症”
一、功课
• 每间教室都设“功课白板”,每名科任教师把当日
给学生的功课记录在上面,这样一来进入课室的
教师都清楚各科预留的课业,从而斟酌调整安排
给学生的功课量。
• 不单单靠作业簿,要依据学生能力准备教材,因
材施教
•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大街上、
电视上、商店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
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
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 互动教学、分组讨论、意见交流等激发对知识的
理解、分析和掌握
二、兴趣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
的兴趣,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才会学
得真实,记得牢固,用得灵活。
• “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
• 多彩的音频、视频文件震撼学生的视听
• 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们试各种不同的方法来
增加他们对单词的记忆,包括讲故事后做
一些解词或词义相配练习,听发音,在一
堆字里比赛谁先找出这个单词,用颜色涂
描、用沙子写、或者用橡皮泥捏单词,林
林总总。孩子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单词,老
师也观察到个体的差异,哪些孩子倾向听
音记忆,那些倾向看形记忆,那些倾向两
者结合。老师会把观察结果和建议反映给
家长,双方因孩子的特点来引导下一步学
习。
三、情境

• 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
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
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
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
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
• 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
一起讨论。
•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
来表扬他们。
• 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
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
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
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
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
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
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力。
• 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们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以
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
• 接着创设了情境:老师成了“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
并告诉同学,今天却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
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齐。
接着就请三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
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
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
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 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 一位老师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班上同学提出:
“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
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
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
同意,也没有归还。”
• 因为说得非常好,老师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灵机一
动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
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
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
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
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
究知识的能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