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呈堂:林宜静

注释
创作背景
 这首套曲当作于关汉卿中年以后,其作年约在元世祖至元年间。当
其时,元蒙贵族对汉族士人歧视,战乱造成人们生活的颠簸,加之
科举的废置,又堵塞了仕途,因而元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
“沉抑下僚”,落到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
 在文人群体内部急遽分化之际,关汉卿却选择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方
式。尤其是岁月沧桑的磨炼,勾栏生活的体验,使他养成了一种愈
显成熟的个性,就是能够突破“求仕”、“归隐”这两种传统文人
生活模式的藩篱,敢于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整个封建规范相颉颃的
凛然正气,体现了“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钟
嗣成《录鬼簿序》)的一种新的人生意识。在这种背景下,关汉卿
创作了套数《一枝花·不伏老》,充分展示了他的思想个性。
【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
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
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
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
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煞:摧残。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
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
藏阄( jiū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

 郎君:元曲中常用以指爱冶游的花花公子。
 盖:压倒。
 浪子: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
 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
 攧竹:游戏时攧动竹筒使筒中某支竹签首先跌出,视签
上标志以决胜负。
 打马:古代一种博戏,在圆牌上刻良马名,掷骰子以决
胜负。
 藏阄:藏钩,古代一种猜拳游戏。
 滑熟:十分圆熟。
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
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
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
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
个锦城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 银筝女、玉天仙、金钗客:此处均指妓女。
 樽、瓯:古代对酒杯的叫法。
 玲珑又剔透:即在风月场所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元曲中这样的人又称“水晶球”,和“铜豌豆”
同一意思。
 锦城花营:指风月玩乐场所。
 都帅头:总头目。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
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
老野鸡,碴(chǎ)踏的阵马儿熟。
 每:人称代词的复数“们”。
 兔羔儿:比喻未经世故的年轻人。
 乍:刚、才。
 围场:帝王、贵族打猎之所,这里喻指妓院。
 笼罩、索网:都是指围场上惊险的场面。
 苍翎毛:就是长出老翎,翅膀够硬。这个比喻和后
面的“铜豌豆”相类似。
 碴踏:践踏、糟蹋,此指踏阵冲突。
 阵马儿熟:哪有什么阵势是没见过的?

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là)
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
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窝弓:猎人藏在草丛内射杀猎物的弓
弩。在这里指遭妓女暗算。
蜡枪头:元曲中一般都用作“银样蜡
枪头”,好看不中用的意思,这里是
借用熟语,也不无调侃的意思。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
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
攀的是章台柳。

 铜豌豆:妓院中对老狎客的称呼。
 恁:通“您”。
 锦套头:美丽圈套。
 梁园:汉代梁孝王的园子,在今河南开封府附近,园内有池馆林
木,梁王日与宾客游乐,因此后来以之泛指名胜游玩之所。
 东京:汉代以洛阳为东京,宋代以汴州为东京,辽时改南京为东
京。此处不必实指,元曲往往混用历史地名。
 章台柳:章台,汉长安街名,娼妓所居。关汉卿用以指代勾栏中
演杂剧的女角儿。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
会吹弹、会嚥作、会吟诗、会篆籀、会双陆。

 打围 :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
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
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
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
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
 嚥作 :唱戏的一种形式。
 双陆: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活动。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
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
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
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
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歹症候:本是指病,此借指脾性不好。
 兀自:还。
烟花:指妓女。关汉卿指代瓦舍勾栏中表
演杂剧的歌女。
主题思想
 用夸张放诞的语言,写出他愤世嫉俗、顽抗
张扬的个性。
 表现顽强、乐观、幽默的性格。这种性格,
体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不向艰难困苦
低头的精神。
 从正反两方面表明决不妥协的态度。
自述心志。
坚持自己生活道路的坚强决心。
表现了一个风流浪子形象。
描写一个勾栏艺术家的生活境
遇。
写出他愤世嫉俗的感情。
展现书会人才的精神面貌。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
体现了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不
向艰难困苦低头的精神。
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
表现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
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
艺术特色
风格诙谐滑稽而又辛辣恣肆。
夸张放诞的语言。
使用散曲本色 – 生动的语言。
熟练地发挥了散曲形式的特点 – 衬字。
文字上运用了散曲多样的句法和对仗
形式。
浪漫不羁的表现形式。
衬字的作用
以“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
不爆”来修饰“铜豌豆”,从而赋
予了它以坚韧不屈、与世抗争的特
性。
身世遭遇
时代背景
 长期活跃于勾栏瓦舍。
 曾是玉京书会的成员,且还做过他们的领袖。
 大都人,这地方正是元杂剧的发祥和流行之
地。
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
流,为一时之冠。”
 当时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
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中。
目的:显示对黑暗现实的
嘲谑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
肯定。
 当其时,元蒙贵族对汉族士人歧视,战乱造
成人们生活的颠簸,加之科举的废置,又堵
塞了仕途,因而元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怀才
不遇,“沉抑下撩”,落到了“八倡九儒十
丐”的地步。
 元代是个文人与艺人大团结、大合作的时代。
 书会,就是他们合作的天地,艺术的沙龙。
 元代文人没有传统文人那种藏之名山、传之
后人的想头,他们以作品与大家“赤诚相
见”。
 在元代知识人群体中,
关汉卿在这方面表现得
最为极端、最为顽强、
最为鲜明。
 他通过这首曲来强调
“我”饱经磨难,如今
虽然“人到中年”仍不
肯“虚度了春秋”,来
充分表现“我”的身世
遭遇和顽强性格。
小结
 正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正
由于他对统治阶级的坚决不合作态度,关汉
卿才用极端的语言来夸饰他那完全市民化了
书会人才的全部生活。
 结合元代特定历史环境来看,不难发现,在
诗人身上所体现的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
逆精神,实际上是向市民意识、市民文化认
同的新型文人人格的一种表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