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

《伐檀》正文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
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
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
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kǎn kǎn fá tán xī ,zhì zhī hé zhī gàn xī 。hé shuǐ qīng qiě lián yī 。bú jià bú sè ,hú qǔ hé sān bǎi
chán xī ?bú shòu bú liè ,hú zhān ěr tíng yǒu xiàn huān xī ?bǐ jūn zǐ xī ,bú sù cān xī !
kǎn kǎn fá fú xī ,zhì zhī hé zhī cè xī 。hé shuǐ qīng qiě zhí yī 。bú jià bú sè ,hú qǔ hé sān bǎi yì xī
?bú shòu bú liè ,hú zhān ěr tíng yǒu xiàn tè xī ?bǐ jūn zǐ xī ,bú sù shí xī !
kǎn kǎn fá lún xī ,zhì zhī hé zhī chún xī 。hé shuǐ qīng qiě lún yī 。bú jià bú sè ,hú qǔ hé sān bǎi
qūn xī ?bú shòu bú liè ,hú zhān ěr tíng yǒu xiàn chún xī ?bǐ jūn zǐ xī ,bú sù sūn xī !
• 1.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 2.寘:同“置”,放置。
• 3.干:水边。
• 4.涟:即澜。
• 5.猗(yī):义同“兮”,语气助词。
• 6.稼(jià):播种。
• 7.穑(sè):收获。
• 8.胡:为什么。
• 9.禾:谷物。
• 10.三百:意为很多,并非实数。
• 11.廛(chán):通“缠”,古代的度量单位,三百廛就是三百束。
• 12.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 13.县(xuán):通“悬”,悬挂。
• 14.貆(huán):猪獾。也有说是幼小的貉。(貉 hé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
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
很珍贵:一丘之貉。)
• 15.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 16.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 17.辐:车轮上的辐条。
• 18.直:水流的直波。
• 19.亿:通“束”。
• 20.瞻:向前或向上看。
• 21.特:三岁大兽。
• 22.漘(chún):水边。
• 23.沦:小波纹。
• 24.囷(qūn):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 25.飧(sūn):熟食,此泛指吃饭。
《伐檀》译文

•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
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
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
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
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
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
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鉴赏
• 全诗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
责。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
分为三层:
• 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
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
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
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
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
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
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
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
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愈愤怒,愈
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
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
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
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 此篇三章复沓,采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不但有利地表达伐
木者的反抗情绪,还在内容上起到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
“伐辐”“伐轮”部分,在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之用的同时,
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也
说明剥削者对猎取之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
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
• 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
真实感与揭露的力量。另外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
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最早的杂言诗的典型。
伐檀 – 评析其美之处

怎样评? 看哪一部分?
1. 诗歌语言的抒情美 – 有话直说?
2. 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 结构?韵脚?
3. 诗歌的含蓄美
4. 诗歌语言的意境美
5. 诗歌语言的修辞美 – 什么修辞手法?
6. 诗歌语言的哲理美 – 人生道理?
7. 诗歌语言的风格美
伐檀 – 评析其美之处
1. 诗歌语言的抒情美 抒情美 – 托物比兴?
2. 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韵律美 – 三章复沓的安排?
3. 诗歌的含蓄美 反复咏叹?韵脚?
4. 诗歌语言的意境美
5. 诗歌语言的修辞美 修辞? - 设问
6. 诗歌语言的哲理美
7. 诗歌语言的风格美 哲理

怎样看?
伐檀 – 评析其美之处
硕鼠 – 讽刺现实的诗歌 ⑴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这里用来比喻
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

⑵无:毋,不要。黍:黍子,也叫黄米,谷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⑶三岁贯女(rǔ):侍奉你多年。三岁,多
年,说明时间久。三,非实数。贯,借作
“宦”,侍奉。女,同“汝”,你,指统治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者。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⑷逝:通“誓”。去:离开。女:一作
“汝”。

⑸爰yuán:乃,于是。所:处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⑹德:加恩,施惠。

⑺国:域,即地方。

反对剥削,向往乐土 ⑻直: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纯用比体,以硕鼠喻剥削者, 职亦所也。”一说同“值”,报酬。
比喻精当,寓意较直。
⑼劳:慰劳。

⑽之:其,表示诘问语气。永号:长叹。号,
呼喊。
译文

• 大老鼠啊大老鼠, • 大老鼠啊大老鼠, • 大老鼠啊大老鼠,


• 不要偷吃我的黍。 • 不要偷吃我的黍。 • 不要偷吃我禾苗。
• 多年一直侍奉你, • 多年一直侍奉你, • 多年一直侍奉你,
• 你却从不顾怜我。 • 你却从不顾怜我。 • 你却从不犒劳我。
• 我发誓要离开你, • 我发誓要离开你, • 我发誓要离开你,
• 去那安逸的乐土。 • 去那安逸的乐土。 • 去那安逸的乐郊。
• 乐土乐土真安逸, • 乐土乐土真安逸, • 乐郊乐郊真安逸,
• 是我理想栖身处。 • 是我理想栖身处。 • 谁会长叹加哭号!
赏析
• 这首诗选自《诗经·魏风》,是《伐檀》一诗的姊妹篇。
《伐檀》写的是一群觉醒了的奴隶们,在伐檀运木、砍辐斫轮造
车的时候,因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对奴隶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
反抗情绪;而《硕鼠》则是由思想上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发展到行
动上进行反抗了。
•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
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
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
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
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
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
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采用重叠递进式的咏唱,表现了十
分强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对“硕鼠”的希求,希求它
“无食我黍”。再下两句,指责“硕鼠”的刻薄。三岁,指多年。
多年来我用粮食养活你,你却只管自己不顾我的死活。下四句,
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安乐的地方去,
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感情有三次变化,一次比一次强烈!各节
之间,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象征奴隶主的硕鼠,由食黍、食
麦到食苗,一层比一层残酷,因而,奴隶们反抗奴隶主的思想感
情也一层比一层递进,一章比一章更为强烈!各章均重叠“硕
鼠”,对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
被剥削者切齿痛恨的仇视情绪与反抗行动。令后世读者为之叹息
掉泪。它的思想性、战斗性都是十分强烈的。
• 这首诗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
剥削、压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的提出,
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 从《硕鼠》的“适彼乐土,爰得我所”,“适彼乐国,爰得我直”
的社会幻想,到后来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
再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出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为《大同书》提
出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社会理想,
在我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否定阶级压迫和剥削、
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传统。
• “尽管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启迪了劳动
人民的思想,诱导了劳动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劳动人民的斗争,
其价值和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张树波《名作欣赏》)。
恩格斯在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曾称颂圣西门、傅立叶
和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属于一切时代伟大的智士之
列的”(《〈德国农民战争〉序》)。

• 应当说,《硕鼠》一诗的作者、我们的这位先辈诗人,也是理应
列入“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
• 这首流传千古的比体诗,在艺术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喻体
(硕鼠)选择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二是贴切、生
动。所谓贴切,就是认真地概括喻体——老鼠和本体——奴隶主
的共同点,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因此,一提到老鼠,人们便
自然会联想到剥削人民的奴隶主,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
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
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三是具有鲜
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剥削者,与作者的爱憎感情相一致。
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在一辈辈的读者群中,
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一成功的艺术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鉴赏
• 这首诗出自《国风·魏风》,是一首劳动者之歌。
• 老鼠偷吃庄稼,因此除掉老鼠是古代先民经常的活动。《礼记·郊
特牲》记载,岁末腊祭,“迎猫,为其食田鼠也”。人们呼唤猫
的到来,以便把田鼠都吃掉。
• 这首诗把不劳而获的贵族比作大老鼠,它吞食农奴的劳动果实,
对农奴的生活却漠不关心,根本没有感恩之意。在这种情况下,
农奴们幻想离开这些吸血鬼,到没有剥削的乐土生活。
• 老鼠作为负面形象出现,这篇作品首开其例。后来出现的文学作
品,大多沿袭《硕鼠》的传统,把老鼠作为揭露鞭挞的对象。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把依托君主做坏事的奸臣比作社鼠。当然,
也有羡慕老鼠那种寄生方式的人,李斯就是其例。《史记·李斯列
传》记载,李斯有感于厕鼠和仓鼠悬殊的生存状态,决心做一只
仓鼠,这说明其人格之低下,最终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场。
• 《硕鼠》的作者幻想逃离现实的社会,前往没有剥削的乐土。这
种幻想在《山海经·大荒西经》已经初见端倪:“有沃之国,沃民
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
存。”这是人间理想在神话中的呈现。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则描绘出一幅男耕女织、没有剥削的乐土。不过这片乐土
却最终没有被找到。
• 这首诗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痛苦,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不
但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追求和理想。因此,
它比单纯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义,有更大的鼓舞力量。
苗 miáo 初生的
植物或没有秀穗
的庄稼:禾苗。
麦苗。树苗。幼
苗。

黍 shǔ


蒹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lSBSNmKV8g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dqPGqekII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1XyrarpI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dCnlv2pDA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结构?韵脚?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jiān jiā)苍苍,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yǐ)。
白露为(wéi)霜。 (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sù)洄(huí)从
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zhǐ)。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坻(chí,水中的小块
陆地)。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 芦苇茂盛水边长,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太阳初升露未干。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我心思念的那人,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就在河水那岸边。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逆流而上去追寻,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道路险峻难攀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顺流而下去追寻,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仿佛就在沙洲间。 仿佛就在沙洲边。
•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
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
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
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
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
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
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
即。
•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
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
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
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
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
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
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
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
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
• 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
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
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
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
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
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
• 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
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
感染力的。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
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
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
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
• 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
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
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
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
• 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
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结构?韵脚?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三章重叠,一唱三叹
1. 结构?韵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三章重叠,一唱三叹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曰:
1. 结构?韵脚? 「三章只一意,特換韻耳。其實
首章已成絕唱。古人作詩多一意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化為三叠,所謂一唱三嘆,佳者
多有餘音。」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際恆》曰:「『在水之湄』,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
『溯游』兩番摹擬,所以寫其深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企願見之狀,於『在』字上加一
『宛』字,遂覺點睛欲飛,入神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之筆。」

清‧王士禛讚揚其「言盡意不盡」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同声相应,异音相从?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双
1. 结构?韵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声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字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文心雕龙》云:“同声相应谓之韵,异音相从谓之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诗歌的押韵,一般讲求偶数押韵,而不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也不是总是同声相应,或总是异音相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
出语言的节奏。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 结构?韵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结构?韵脚?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托物比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结构?韵脚?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秋苇苍苍
白露茫茫

寒霜浓重
天气清凉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结构?韵脚?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朦胧 扑朔 模糊 迷茫
迷离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看哪一部分很特别?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结构?韵脚?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 诗人的感情有直说吗?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3. 诗人尝试勾勒一个怎样的画面?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想想画面是怎样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 诗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 诗人带出怎样的一个哲理?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 评析其美之处
两者之异同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抒情美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章) 韵律美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亿兮。 意境美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二章) 哲理美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三章)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写一写

试从美学分析角度看诗人如何以
《伐檀》表达内心的情感;如何以
《蒹葭》描绘“伊人”的形象?
九章.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