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华语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的目
的、特点和内容
组员姓名:蔡常凤
梁秀薇
萧恩婷
华语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的目的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
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
汉语的自学能力
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我国的基本国情和
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
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音 听
汉 汉
语法 语 语

基 基
词汇 础 本 读
汉字 知 技
识 能 写
文化

目的:交流信息、思想和感情
语言交际活动
语法能力
• 语言能力
• 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
• 掌握听说读写技能
• 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社会语言能力
• 说出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 考虑在不同场合、地点对不同的人要能说出恰当的话
• 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交际活动
话语能力
• 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 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
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 语言交际中必须具有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策略能力
• 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理语言的能力
• 应变能力
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 智力,培养汉语
的自学能力

语言学习 认知过程 智力活动过程

成功地认识客观
事物和解决问题
智力 人的心理机能
的各种心理因素
的总和

智力

观察力 注意力 记忆力 思维力 想象力 创造力


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
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情感因素

非智力的
心理因素

动机 情感 态度 兴趣 意志 性格

使学习不断产生动力,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以坚持,直到达到学习的目的。
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
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教师指导下的课堂 让学习者懂得如何独
学习有限 立的学习

涉及到
自学能力 智力因素 情感因素

帮助学生学会语言

教师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语言
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我国的基本国情和
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 汉语的人文知识愈丰富愈能从深的层次上掌握汉语,发展高级
的汉语交际能力。
• 学习文化知识有利于:
1 )提高汉语水平
2 )提高学习者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提高其审美能力
华语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的特点
特点

1. 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客观条件。
• 主观条件:健全的大脑和言语器官
• 客观条件: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能力
2. 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 从听说读写方面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3. 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
• 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
4. 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 反复模仿较容易记住,并不停地应用。
特点

• 在目的语环境中获得的
• 从发音开始
• 碰到一些新概念或自己尚未接触到的概念需要建立,有的概念需要调整或修正,但总的
来说不需要从头另搞一套概念系统,而是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形式
• 不容易同时习得该语言的文化。
华语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

语言要素 言语技能

相关文化 言语交际
知识 能力
教学内容

1 )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 学习者需要掌握语言要素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
2 )言语技能(听、说、读、写)
• 受语言规则的制约,保证言语的正确性
3 )语言交际技能(语用规则、话语规则和交际策略)
• 要求语言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4 )相关文化知识(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语构文化 语义文化 语用文化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i )语构文化
• 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义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反映了名族的
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 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
应词语(梯田、馒头、阿 Q ),如不加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就难以理
解。
• 某一事物或概念虽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对应词语,但词义却存在很大差别,
因而容易造成误解和障碍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ii )语用文化
• 由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
的重点之一。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语用文化差异:
I. 称呼
II. 问候和道别
III. 道谢和道歉
IV. 敬语与谦辞
V. 褒奖与辞让
VI. 宴请与送礼
VII. 隐私与禁忌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