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 畢不了業的 ) 成大數學系四年群眾心理學

社心簡介 (一 級)

( 念不成的 ) 中正大學哲學所 陳琮方

陳琮方
果刀 順從
個人行為
演化心理學、賽局論、催眠治療
從眾
形上學、知識論、後設數學

從眾、服 服從
Topalogy
從及順從 閒談研究

Part 1
社心簡介
Ques 甚麼是社心,能吃嗎?
tion
• 不能吃。
• 社心是一門在你花時間看書後告訴你你有多蠢的科目。
• Just Kidding
• 社心是一門讓研究在特定社會脈絡影響下,人和自己及群體的
關係的學門,目的是……
• 在你們花時間看書後告訴你們你們有多蠢。
• 而從眾是其中最蠢的部分
一張圖概括今天的社課
Experi Review :國中課本
mnent
• 東方人團體中心,西方人自我中心?
• 在不牽涉到錢的情況下。
• 分析式 vs 整體式思考實驗 (Masuda & Nisbett, 2006)
以下兩幅圖有何差異?
Res
ult
• 實驗發現,美國人較容易注意主要物體(例如前方飛機),東亞
人們較容易注意到背景脈絡(例如塔台)。
• 那如果用在實驗中的圖案換成這樣呢?
Part 2
個人行為:

認知失調與態度形成
Conc 認知失調
ept
• 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
張狀態。
• 而為了改善緊張狀態,人們會傾向改變自身行為或想法。
被眾人指責是因為自己的錯誤,內心感到愧疚不願承認而故作輕
鬆。
Conc 態度形成的兩種模式
ept
• 當我們接受到一組訊息時,有兩種評斷的模式:
• 中心路線 (central route)
專注聆聽說服溝通的內容,並思考其中論證。
• 周邊路線 (peripheral route)
並未仔細思考說服溝通的內容與論證,而是受到周邊線索所影響

Recall :人為什麼把難懂當深奧?
• 因為周邊路線較容易受到社會因素的引響,自然也成為心理學家
的研究重點。
Conc 周邊路線的成因
ept
• 回顧《人為什麼把難懂當深奧?》的社課,當時周邊路線的成因
是因為訊息過於艱澀及說話的人是公認的大佬。
• 而這也帶出了兩個影響周邊路線的主要變因:和訊息的性質。
Analy 訊息來源和周邊路線的關係 (I)
sis
• 可信賴感
專家、專業人士、能力較佳者、有公信力者、知名人士
給美國參與者閱讀鼓吹發展核子潛艇的報導,當來源被說成是著名美國
物理學家的建議時,比說成是蘇聯官方刊物真理報,得到更多人同意 (Ho
vland & Weiss, 1951) 。
• 喜愛感
相似程度高
外表或個性有特色
幽默
• Remark :可以參考愛情和幽默心理學
Analy 訊息來源和周邊路線的關係 (II)
sis
• 參考團體(親朋好友)
假設某家餐廳經過許多人投票,得到最高分,但你的好友告訴你
,他覺得很難吃… .
• 說服者不像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典獄長或受刑人鼓吹訂定更嚴格的監獄規章… .
利申, XXXXXX
Analy 訊息的性質和周邊路線的關係 (I)
sis
• 訊息長度
若採取周邊路線,較長或較難的訊息較容易讓我們採取周邊路線

• 呈現順序
初始效應 (primacy effect) :首次接收到的訊息較有說服力。
新近效應 (recency effect) :最新接收到的訊息較有說服力。
候選人政見發表的時距
訊息呈現順序的效果,需視作決定的相對時間而定:
辯論會和投票日程設計對結果的影響
( 不考慮選舉公報字體的大小的情況下 ) 長 短

長 無影響 先手有利
發表對到投票的時距
短 後手有利 無影響
Part 3
1+1>2 :

從眾、順從與服從
從眾:說好的主見呢?
• 為了與群體一致而改變行為、意見或知覺。
Experi 自動效應從眾實驗 (Sherif, 1936)
Conc
ept
ment
• 自動效應 (autokinetic effect) :黑暗中盯著光點看,感覺到光源會移動的錯
覺。
參與者先自己觀看光點,並估計光源移動距離,數日後與其他人一起觀看並
作估計,每個人都必須大聲說出估計的移動距離。
• 結果:人數愈多時,彼此估計的距離愈接近。
• 隔一年後再獨自做估計,仍接近群體的判斷,顯示參與者的確相信群體的估
計。 (Rohrer et al., 1954)
Conc 資訊式影響
ept
• 在陌生情境中,我們會將他人視為指導行為的資訊來源,因此跟
隨他人而行動。
第一次聽音樂會時跟著別人鼓掌。
大家一起看天空。
卡!
大樓裡大家一起抄電表可以降低高電量使用者的用電量。
Analy 如何面對資訊式影響
sis
• 其實資訊式影響就是剛剛提到的周邊路線,出現的時機也和周邊
路線出現的時機相仿。
情況曖昧不明、狀況危急、或是遇到大佬。
• 解決的方法就是對症下藥:好好思考對方的行為和身分。
Experi 線段判斷實驗 (Asch, 1951)
ment
• 每個人依序公開宣布自己的判斷,參與者被排在第六位(其他人
全是實驗同謀)。
• 總共要作十八次判斷,但其中十二次,實驗同謀全部一致地做出
錯誤選擇。
Analy 線段判斷實驗的心理分析
sis
• 若讓參與者將選擇寫在紙上,則從眾行為大幅減少,十二次測試
中,平均只有 1.5 次的從眾答案。 (Asch, 1957)
• 不同於自動效應從眾實驗,參與者清楚知道他們所做的選擇是錯
的,但卻依然跟隨他人,為的是不讓自己感覺與眾不同或被人看
成傻瓜。
• 相較於自動效應從眾實驗指出人們會不自覺地從眾,線段判斷實
驗指出人也會在有所認知的情況下妥協。
社會衝擊理論 (social impact theor
The
y)
ory
• 規範式從眾具有三項主要影響因素:
1. 團體的人數:需要多少人即可造成從眾?
人數邊際效益遞減:在線段判斷實驗中,同謀四人即可達最高影
響力。 (p.330)
社會衝擊理論 (social impact theor
The
y)
ory
2. 團體的重要性
家庭、友誼、愛情關係、利益共同體等重要團體影響較強。
凝聚力愈強大的團體,作決策時愈容易互相影響。
3. 團體的接近程度
物理距離愈接近者影響愈大。
Analy 文化差異與從眾
sis
• 集體主義文化(東亞社會)比個人主義文化(美國社會)更重視
團體目標與和諧,應會更讚許從眾與服從的行為。
• 針對十七個國家的線段判斷研究資料整合分析,集體主義文化參
與者的確表現較高比例的從眾行為 (Bond & Smith, 1996) 。
• 在東亞社會中,合作和效忠的對象通常是個人認同的團體,而非
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 近幾十年來,英美等國人們的從眾程度逐漸降低。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minority influ
Conc ence
ept
• 線段判斷實驗中,若安排一個「不從眾者」,則參與者從眾的比
例下降。
Analy 少數人如何影響多數人的信念?
sis
• 少數意見者持續且一致地表達立場。
• 運用資訊式影響,提出新的資訊或事實,讓多數人更仔細地審視
問題。
• 只針對關鍵問題提出不同意見,不開地圖炮。
順從:說好的堅持呢?
• 受到他人的直接請求而改變行為。

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圖片,所以放這張
Conc 兩個原則
ept
• 人在彼此互動時,常常無意識地受到兩個原則影響。
1. 互利原則:對方妥協自己也妥協。
2. 認知失調:
甚麼?你問我為什麼上面那行沒有註解,你剛剛 484 都在睡覺?
Conc 我是王牌推銷員 (I) :漫天要價法
ept
1. 先提出一個大要求讓對方拒絕
2. 再提出一個希望他同意的適度要求,此時對方較可能同意後者

慈善募款時,先要求對方捐 5000 元,待對方拒絕後,再請求捐
100 元,會比直接要求捐款 100 元更容易成功。 (Cialdini & Tro
st, 1998)
你願意幫我說聲加油嗎?
Experi 徵求志工實驗 (Cialdini ,1975)
ment
• 直接請求大學生陪青少年參觀動物園兩小時,
只約有 17% 同意。

• 若先詢問是否願意擔任青少年拘留所輔導員義
工,每週兩小時,持續兩年(所有人都拒絕)
,然後再要求陪參觀動物園,則同意後者人數
增為 50% 。

• 一般來說,我們的心理會將對方改變要求的行
為視為妥協,而互利原則告訴我們在這個情況
下,我們也該妥協。
Conc 我是王牌推銷員 (II) :得寸進尺法
ept
1. 先提出一個對方會同意的小請求
2. 待對方同意後,再提出一個希望他也會同意的較大請求。
請求豎立告示牌實驗 (Freedman & Fraser, 1966)
隨機將屋主分為兩組。詢問其中一群屋主是否願意簽署一份安全
駕駛同意書,幾乎所有人都願意。
兩週後,再詢問這些屋主是否願意在庭院內豎立一個設計醜陋的
安全駕駛告示牌。
另一群屋主則直接詢問,是否願意在庭院內豎立相同的安全駕駛
告示牌。
Res 請求豎立告示牌實驗
ult
• 請求豎立告示牌實驗

直接詢問者,只有約 17% 答應。

先提小要求再詢問者,超過 50%
答應。

• 想想前後兩個行為和認知失調的
關係
Analy 兩個技巧的差別和比較
sis
• 漫天要價法 v.s. 得寸進尺法
• 漫天要價法
從大要求降到小要求時,對方會覺得請求者已有所退讓,基於互惠
規範,需要給予一些回報。因此只是表面順從,改變行為的效力較
不持久。
• 得寸進尺法
同意小要求時,可能會因為知覺到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態度或自
我概念(我是個熱心公益的人)。一般而言,此方法的說服效果較
持久。
服從:說好的骨氣呢?
• 受到權威人士的指示而改變行為。

不用想也知道這張圖是 @Brian Tseng 放



Experi Milgram 的教學電擊實驗
ment
• 當懲罰達到 75V 時,「學生」會開始出現叫聲與抗拒,並且反應
愈來愈痛苦。若參與者表示遲疑,實驗者會以預設台詞要求參與
者「請務必繼續實驗」。
Before
Experiment
• 參與者年齡從 20 至 50 歲,包括大學生、藍領階級、中產階級與
專業人士。

• 請耶魯大學學生預測實驗結果,「你估計會有多少人施予最大電
擊? (450V) 」
平均回答是: 1%

• 對中產階級成人與心理醫生所做的抽樣調查,也得到類似的預測
值。
Res
ult
• 結果:
經過多次實驗,有 60% 以上的參與者會持續實驗到按下最大電
擊開關,所有參與者給予的平均電擊強度為 360V 。
• 即使「學生」痛苦喊叫:「我不作實驗了!我有心臟病!讓我
走!」,仍有 80% 的參與者繼續施予電擊。
• 將實驗場所移出大學實驗室,搬到一座橋邊的廢棄商店,其餘設
計不變,結果差不多。
參與者的內心狀態 --- 人類真的沒救了嗎
Ques ?
tion
• 參與實驗者在過程中都完全無動於衷嗎?
有些人會冒汗,有些人會突然發出神經質笑聲,或說話結巴。他
們似乎經驗到內心衝突,實驗過程與實驗者給予他們很大壓力。
但是只要能將責任轉移至實驗者身上,或忽視受害者正在承受痛
苦,就可能表現出服從行為。

• 如果增加人們對行為後果的責任感會如何?
Improve 其他實驗的變體
ment
• 安排其他兩位實驗同謀一起擔任「教師」,兩人在中途陸續拒絕
繼續實驗。
• 實驗人員離開房間,另一位「教師」下達繼續實驗的命令。
• 讓參與者自行決定電擊強度。
• 受試者是 Brian Tseng 。
Improve 其他實驗變體
ment
• 若拉近參與者和受害者之間的身體距離會如何?
參與者與「學生」處於同一個房間,結果約 40% 的人施予最大
電擊。
參與者必須接觸到「學生」的手,才能施予電擊: 剩下約 30
% 的人會施予最大電擊。
• 若現場增加其他服從者會如何?
參與者看到另一名「同伴」施予電擊,則給予最大電擊的比例高
達 90% 。 (Milgram, 1974)
Analy Milgram 實驗中導致服從權威的因素
sis
• 規範式影響
在實驗室中,應聽從實驗人員的指示。
若見到其他人拒絕服從,便會降低服從比例。
• 資訊式影響
從未遇過類似情境,以專家的話為準。
換成其他人下指示,則降低服從比例。
若專家之間意見不一,也會停止行動 ( 模稜兩可 ) 。
實驗進行快速,參與者還要忙著記錄,沒時間仔細思考反省是否應當繼
續服從 ( 情況緊急 ) 。
• 從小量電擊開始,逐漸增強,參與者很可能會在心中找理由,為自己的
行為辯護。
Inspira Milgram 實驗帶給我們的啟示
Conc
ept
tion
• Milgram 的原意是看到納粹的慘劇後想要研究德國人的服從性。
• 卻發現這好像是全世界共同的基準。
• Milgram 也被因此稱為「電醒全世界的人」。
Motiva Adolf Eichmann 審判
tion
• 納粹德國軍官 Adolf Eichmann 於二戰期間,被任命負責屠殺猶
太人的「最終方案」,將猶太人移送集中營的運輸與屠殺作業大
部分都是由他負責。
• 他在 1960 年遭逮捕,送至耶路撒冷受審,被以違反人道等十五
條罪名起訴。他面對犯罪的控訴,一概以「一切都是依命令行
事」回答。

• 同年十二月被判有罪
處以死刑。
Motiva Adolf Eichmann 審判
Conc
ept
tion
「當 Eichmann 巡視集中營時,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噁心。但是為了

執行這次集體屠殺,他只得坐在桌子旁邊,慢慢地閱讀文件。在這同
時,實際上把毒氣筒丟進瓦斯室的那個人,他可以辯護說,自己只是
遵照上級命令行事。
• 此時,整個屠殺行為在這裡是分成片斷的,沒有人去執行整個邪惡行
動,以及面對它的後果。為這項行動負完全責任的人已經消失了。或
許,這就是現代社會中組織犯罪最普遍的特性。」( Milgram, 1976)
• 人性本惡?人天性喜歡做壞事?
• 若讓參與者自行決定電擊強度,結果只有 2.5% 的人選擇最大電擊。
Inspira Milgram 實驗帶給我們的啟示
tion
• 儘管人類有拒絕殺戮的本性,但從二戰下來,經歷越戰和伊拉克戰爭,權力永遠可以迫使人類服從。
• 而所引發的道德爭議也從來沒有停過。
• 直到一個瘋女人出現,用犀利的論證擊潰反方的觀點。
• 儘管悲劇仍不時地發生,但爭論已經消弭,而人們則攀著前人的智慧繼續向前。
• 就像在 Milgram 實驗的六年後,一位當初的受試者聯絡 Milgram ,表示會很「高興」參與了這項實
驗: 「在 1964 年參與實驗時,雖然我相信自己是在傷害某個人,但我完全不曉得我為甚麼要這樣做。
當人們根據他們自己所信仰的事物並順從地服從權力者行動時,很少人會意識到這點 ... 請允許我這樣
認為,我被權力機關徵召入伍,而這將會讓我做出一些連我自己都會害怕的壞事 . ... 如果我拒絕服兵
役的良心申請( Conscientious Objector )不被權力機關所批准,我已經準備因此而去坐牢,這對
我的良心而言是唯一的選擇。我唯一的希望,是我那些同樣被徵召的夥伴們也能如此發揮他們的良
心 ... 」
• 畢竟無論如何, Milgram 實驗中有大約三成多的人中途退出,拒絕一味服從。
• BTW ,那個瘋女人的名字叫做漢娜鄂蘭,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Trage 一坑未平一坑未起
dy
• 群心 ( 二 )
• 殺戮心理學
• 政治和自由的哲學
來點心理測驗吧  (´・ω・`)
• 你覺得下列圖案看起來像甚麼? 1. 馬鞍
2. 裝太多書的書櫃
3. 跟教授傳接球後閃到的腰
來點心理測驗吧  (´・ω・`)
• 你覺得下列圖案看起來像甚麼 1. 腹束
? 2. 果汁機
3. 你的指導教授穿腹束
來點心理測驗吧  (´・ω・`)
• 你覺得下列圖案看起來像甚麼 1. 甜甜圈
? 2. 輪胎
3. 甜甜圈,但你買不起
結算
• 將你剛剛所選的選項的數字加起來就是你的分數
• 0 到 2 分:哦……得到這個分數似乎搞錯了甚麼,你要不要驗算一
下。
• 1 到 3 分:你是個幸福的孩子。
• 4 到 6 分:準備考試和專題時要記得適度的休息喔。
• 7 到 9 分:如果你的薪水還沒進來,請別罵髒話。
• 10 分及以上:你似乎走錯教室了,在進大學前你應該學會加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