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

第八课:隋唐五代诗选

杜甫《石壕吏》
白居易《轻肥》
杜甫《石壕吏》
诗歌简介

•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
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
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
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
情。
•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
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
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
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
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bì)等九位节
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
子)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
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
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
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公元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
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夜
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
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
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
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 深夜捉人,于
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
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差役喊叫得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那样悲伤。我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
复生了!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
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
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
得备晨炊。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
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
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
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赏析

•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
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
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
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
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
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 字、“投”字、“
村”字都需玩味。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
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
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 而杜
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
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
就富于暗示性。
• 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
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
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
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
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
典型环境。
•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
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
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
意。再加上 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
•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
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
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
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
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
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 而是隔
门听出来的。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两句,表现
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
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
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
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 第二段: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
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
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
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 “一
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
如狼似虎,叫嚣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
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 “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
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
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
“听”是诗人在 “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
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
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
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
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
是在那里洗耳恭听。
• 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
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从“三
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
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
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
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
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
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
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
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
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
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
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
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
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老妇说:“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孙子啊!
还吃奶呢,小得很!” “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
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
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
可怜她衣服破破烂 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
吧!”
• 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
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
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
晨炊。” 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
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
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
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
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
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
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
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
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
能入睡。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两句,收尽全
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
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
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
只能与 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
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
下了想象的余地。
写作手法

•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
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
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
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
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
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 感觉。
• 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
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
的蛮悍、横暴,却于 老妇“致词”的转折和
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
• 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
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
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 了“老翁逾
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
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
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
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
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
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
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
题解

•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
“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
生活。
创作背景
•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是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
809年),据《通鉴·唐纪五十三》载:元和四年,
“南方旱饥”。这首诗即写于江南发生大旱的这一
年。白居易的《轻肥》正是从统冶阶级的奢侈腐
化,縻费无度和广大百姓深重苦难这两个方面描
写社会生活的。
•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
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
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
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
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
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
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
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
并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
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
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
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一群神态骄横的人充满在道路上,鞍马之光
照亮尘土。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请问这是些什么人?有人说是宫中的内臣。
朱绂(fú)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用红色丝带系着佩玉的那些人都是大夫,用
紫色丝带系着印章的那些人是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他们意气洋洋地赶赴军中宴席,骑马飞驰而
过,像云团一样离去。

樽罍(léi)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精美的酒器中盛满了醇美的酒,桌上罗列着
水中、陆上的各种精美食品。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用手掰开洞庭橘,切开大海中的鱼。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吃饱了饭内心安然自得,喝够了酒神气更
加高扬。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地区人吃人。
赏析
• 这首诗共十六句,其中十四句是从统冶者
方面写的。诗的开篇即写“内臣”“意气骄满
路,鞍马光照尘”,仅仅十个字,就把一群
人跃武扬威的情状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接着“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揭示了
这一群人的身份,原来这骄横跋扈的一群
是皇帝的亲信,即“内臣”,即太监,他们是
最高统治者的亲信和爪牙。
•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
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
了骄与夸。这几句中的“满”、“照”、
“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
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
而是一大帮。
•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
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
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
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
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
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
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
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
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
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
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
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
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
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
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
未局限于此。他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
“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
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
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
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写作手法
•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
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
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
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
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
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
起,使全诗顿起波澜,使读者动魄惊心,
确是十分精采的一笔!
• 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诗人洞察了社会的真实情形,敢于说真话,
描写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反映了社会的本
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诗篇的表
达效果;诗句的顺序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