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运用“交通灯三步法”提高小四生故事阅读理解能力

姓名:萧佩雯
介绍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门重要课题,同样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
养的一项重要途径。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读物进行有针对性的、
目的性的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和文
学包容性
教学反思

• 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一旦提出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时,学生只能给予一些
比较片面的回答,或是答非所问。
• 研究者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只是停留在字面意义的阅读层次,欠缺高层次思
考的历程,从而导致他们无法从阅读的文本中,找到所需的资讯,并且进
行正确的解读。
• 研究者希望能在这次研究中,以不同的教学与讨论方式,提高学生阅读与
理解能力,进而慢慢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研究课题

• “ 林天佑(2000)依据相关硏究提出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必须开始广泛学
习其他知识,而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若不能阅读,则其他学科
的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困难。”

• “ 美国阅读研究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简称NRP)在2000年的研


究报告“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中说明阅读能力训练包含了几项
内涵,而这当中又以理解为最重要,因为阅读最终的目的即是要理解书面材
料的意义。”
研究课题

• 美国全国教育发展评量(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 NAEP)是相当完善且具代表性的基本
学力评量,其模式已影响到其他国际性的学习比较评量,如PISA等
。 NAEP2009定义阅读理解历程有三种历程能力:
 寻找和回忆(字面理解与记忆)
 整合和解释(讯息统整与说明)
 批判和评鉴(批评面考)。
研究课题
• 研究者将NAEP2009三种阅读历程改编成“交通灯三步法“。研究者将交通灯的
三种颜色与三种阅读历程相结合,分述如下:
 绿灯和“寻找和回忆”相结合。绿灯是最容易的,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
理解后,可以从文本某一页中找到答案。
 黄灯与“整合和理解”相结合。黄灯是读者必须放慢速度,仔细读文本中
不同地方,对文本内容产生整体性的理解,连结自身已备知识做出解释。
 红灯与“批判和评鉴”相结合。红灯是读者必须停下来思考文本的内容,
连结文本内容和先备知识后,对文本旨意建构出更高的理解。
关键词定义
一、交通灯三步法
研究者将NAEP2009三种阅读历程改编成“交通灯三步法“。研究者将交通灯
的三种颜色与三种阅读历程相结合,分述如下:
 绿灯和“寻找和回忆”相结合。绿灯是最容易的,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
理解后,可以从文本某一页中找到答案。
 黄灯与“整合和理解”相结合。黄灯是读者必须放慢速度,仔细读文本中
不同地方,对文本内容产生整体性的理解,连结自身已备知识做出解释。
 红灯与“批判和评鉴”相结合。红灯是读者必须停下来思考文本的内容,
连结文本内容和先备知识后,对文本旨意建构出更高的理解。
关键词定义
2. 提高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12),“提高”的意思是往上提,使比原来高。学生的课
后测验总分需比课前测验所得的总分高,那就代表着学生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所提高。

3. 理解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语”(2012),“理解”的意思则是懂得或了解的意思;在本次
研究中,理解主要适用来回答教师所拟定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与理解后,回答活动卷上的问
题。

4. 能力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语”(2012),“能力”的意思是做事的本领。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对象的能力是以作答的分数来分析。
行动研究模式与研究步骤
在这次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使用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

计划

反思 行动

观察
图一:勒温螺旋循环模式
行动研究模式与研究步骤
1 计划 2 行动

• 针对四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所面对的问题 • 研究者编排教学活动,进
进行教学反思。 行实验教学。
• 进行预测性测验及访谈,以确定学生的问题。
• 进行课前测验来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研究者根据测验的成绩,筛选研究对象。

3 观察 4 反思
• 通过测验、问卷收集数据。 • 根据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
• 通过分析学生测验卷的答案,从中评 行反思。
析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整理和分析数据
研究目的

此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理解故事能力欠佳的问题。因此,这项研
究主要的目的是:
1. 运用“交通灯三步法”提高小四生故事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交通灯三步法”提高小四生故事阅读兴趣。
研究问题

依据上述的研究目的,研究结果将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1. “交通灯三步法”是否能提高小四生故事阅读理解能力?
2. “交通灯三步法”是否能提高小四生故事阅读兴趣?
研究对象

• 研究者会通过课前测验的方法挑选出研究对象。测验的进行方法则
是要求每位学生阅读一篇故事后完成一份阅读理解活动卷。前测的
满分成绩是100分。研究者所挑选的学生的成绩将会介于四十分至
七十分以内,他们的程度都介于B等和C等。由于低于四十分的学生
可能面对识字的问题,所以他们并不能作为此研究的研究对象。
计划行动步骤
行动步骤 活动
步骤一 针对四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步骤二 1. 研究者到学校进行预测性测验及访谈,以确定学生的问题。
2. 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以找出研究者目前所面对的问题和原因。
3. 研究者进行课前测验来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前测试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
5. 研究者将根据阅读理解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6. 研究者根据测验的成绩,分析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筛选研究对象。
步骤三 制定行动研究计划与步骤。
步骤四 全面落实研究内容和步骤。
1. 教师先分发问题,让学生分析并归类这些问题。
2. 问题归类完毕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故事阅读。
3. 阅读完毕后,学生将会依据故事文本回答所分发的问题。
4. 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
步骤五 1. 研究者进行一项总测验,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测试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
3. 学生将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故事篇章进行测验。
4. 测验进行时,研究者不会提供任何指导或帮助,也不会给予任何提示。
5. 研究者将根据与前侧相同的阅读理解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步骤六 1. 研究者根据所收集的测验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2. 研究者根据问卷调查和学生文件档案做出分析。
步骤七 1. 研究者反思所进行的行动研究。
2. 研究者确定此行动研究的结果。
步骤八 研究者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数据收集

研究者会通过三个方法来收集数据,那就是测验法、问卷
调查法以及文件档案法。
数据收集
一、测验法
• 本项行动研究,研究者将进行课前测验及课后测验
• 研究者针对这两次的测验分数来对比学生实验教学前后的差异度,确定
学生的理解故事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二、问卷法

• 在这项行动研宄中,研究者设计问卷调查表,从中了解研究对象对阅读与理
解故事的想法、感受、态度、认识,从而对各种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
三、文件档案法

• 研究者将会收集参与者在前测,三次实验教学与后测中所使用
过的测验卷,并且对测验卷的答案进行分析,从中评析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
数据分析

一、测验法
• 研究者的评分标准会专注在其答案是否正确、句子通顺和遣词用字准确的要
求。
• 在数据分析方面,研究者将会使用平均数以及百分比来检测学生的进度。
• 如果研究对象成绩的平均数和百分比有明显增加,这就证明了该教学法的有
效性。
• 反之,如果研究对象的成绩保持不变或退步,那就代表该教学法无法有效地
帮助提高研究对象的故事阅读理解能力。
二、问卷法
• 问卷内的问题主要是要探讨研究对象在教师实施教学前与实施教学后对阅
读与理解故事课是否感兴趣、认识的程度等。
• 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后,研究者将使用平均数为每个选项进行数据分析
。如果每个选项的平均数有达到4分或以上,那就代表了该教学法的有效性。

三、文件档案法
• 研究者通过对比前测、实验教学以及后测的测验卷,从中分析研究对象在
故事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是否有进步或退步。
• 除此之外,研究者也能观察研究对象是否可以写出更详细地回答或是以完
整的句子对故事内容进行评价。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