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Life at the Surface

組員 : Betty, 鄭婷琛 , 單體鈞 , 賴弈安 , 張佩歆 , 吳珮縈 , 魏楷晏


目錄

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
1 結構主義 4 義在地理學上的應用

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
2 後結構主義 5 義在海灘上的應用

總結結構主義、後結構
3 後現代主義 6 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Why is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 What’s
Enjoy your stylish business and campus life with BIZCAM

the piano wrong with


on the piano on the
beach?? beach??
Is the piano
not
supposed to
be on the
beach??
7.1 Structuralism: A useful departure pointpoint

• Structuralism first used by Fern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to understand


how language works
• According to Saussure, every word is a sign; every sign consist of two elements:
-
a r y
The signifier the oral component, the sound we make when we pronounce the word
i tr
The signified  the concept of that word points to
Arb
-

• The signifier  is exist trough human convention, and only has meaning for people wh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 The signified functioned of the way we perceive the world

• Structuralism assumes that:


- the system of representation constituting society are ‘ a privilege
order of reality’ and they are real and have explanatory power
- Social scientist can objectively discover their meaning
7.2 Poststructuralism 後結構主義

• 源自 1960 法國哲學家 , 理論家 ( 德希達、傅柯、李歐塔、布希


亞)
• 難區分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 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強調不固定、易變、具爭議的
7.2.1 Derrida: Difference and deconstruction

• 批判索緒爾 (Saussure)
• 能指、所指間沒有直接關係
• 能指定義:能指能指 ( 差異 ) 能指 ( 差異 ) ……= 解構
• 反對二元對立,因有階級性 ( 價值不平均 )
• True / False :前者更具價值,後者只是前者變數
• 文字有多種解釋,取決於個人理解
• 文字閱讀符號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 透過歷史研究知識如何成為正統
• 權力
• Baekdu-Daegan 白頭大幹
•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1979 )
• 懲罰 ( 公開酷刑 ) 改進 ( 監獄 ) (導致權力擴散)
• 規訓權力( Disciplinary power )運作三機制
• 階級式觀察( Hierarchical observation )
• 標準化的判斷( Normalizing judgement )
• 審查( Examination )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例子

圓形監獄 (Panopticon)
違規停車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圓形監獄 (Panopticon)

犯人無法確認自己是否正在被監視
,所以只好隨時都進行自我約束
→ 達到自律的效果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圓形監獄 (Panopticon)
Foucault 的重點不在建築的規劃
而是將此現象認為是施行權力的理想形式,尤其是需要
進行一人對多人的管理時
可以被應用在其他的社會架構如管教學生,監督工人等之中
遠比直接施加壓力有用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違規停車
因為駕駛不想被警察開罰單
,但無法確定何時會見到警
察,
因而不做這樣的舉動
達到自律的效果

常不自覺為遵守社會規範而自律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真理、知識以及權力透過話語來互相產生關聯
(Discourse)

話語 (Discourse) 通常代表的是語言的溝通 (Conversation)

但 Foucault 認為這邊不只是言語上的意

語言與我們的生活習習相關
會顯現出我們對於社會的認知
也會影響我們如何做決定與行動
這些都是話語除了語言之外的擴展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例如:
與犯罪以及罪刑有關的話語會形塑出哪些行為代表異常
並藉由這些相關的話語去界定出哪些人屬於犯罪
→ 其他的社會類別像是性別、種族等也是
也顯示出認同是複雜且隨著話語變化而流動的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1. 知識以及認同是透過話語產生的
2. 知識跟權力會互相影響
3. 空間跟權力的分配與行使有關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Derrida 跟 Foucault 並不完全屬於後結構主義


→ 但也明顯受到結構主義的影響

後結構主義認為不同的意義會隨著不同的關係在特定的
地方展現出特定的意義。
→ 意義以及認同都不是固定的
強調認同跟個體與其他事物在整個系統的關聯有關
而較少與個體本身有關
重點在強調「去中心」 Decentre
7.2.2 Foucault: 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 power

後結構主義與社會較接近而與科學較疏遠

科學是外部的且有觀察性,而後結構主義正要挑戰所謂的客觀真實

科學 ( 實證主義、批判主義、理性主義以及結構主義 )
→ 實驗特定事件當做事務事物組成的真理

後結構主義 ( 尤其是在 Foucault 之後 ) 專注在檢視那些被視為理所


當然的事情,是否其實為社會建構的
7.3 Postmodernism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的三種型式
• 風格
• 紀元
• 理論或方法
7.3.1 Postmodernism as style 後現代主義風格

後現代主義風格
• 建築
• 現代主義:方形、線性 e.g. 常見的高樓大廈

• 後現代主義:融合多元風格與元素、高度個性化 e.g. 雪梨歌劇院


7.3.1 Postmodernism as style 後現代主義風格

• 音樂
• 代表人物: Micheal Jackson, Prince
• 多元曲風、多元訴求
• 代表曲風: hip-hop
7.3.1 Postmodernism as style 後現代主義風格

• 電影
• 非線性敘事、以不同角度敘事,融合不同的風格 e.g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
7.3.1 Postmodernism as style 後現代主義風格

• 總結
• 後現代主義風格很難確立,我們只能說後現代主義風格融合各種風格,
但抵制及抗拒單一、線性及均值
7.3.2 Postmodernism as epoch 後現代主義紀元

後現代主義紀元
• 舉例人物: will.i.am (黑眼豆豆團長)
• 作曲、 rapper 、選秀節目評審、設計師等等,同一個 will.i.am 卻有不
同的身份同時存在
• 音樂既本土又全球化
• 且 will.i.am 已不只是一個藝名,而是一個品牌、媒體形象。
• 後現代主義世界中的一個現象:多元的面向,也會造成多元的影響。
7.3.2 Postmodernism as epoch 後現代主義紀元

• 總結:
• 現代主義:重視理由、合理化,追求真實
• 後現代主義:複雜且模糊,弱化單一方向的目標

• 馬克思主義學者認為後現代主義只是新型態的資本主義。在彈性
的系統下的生產與消費,造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

兩大主要思想家

an Baudrillard(1929-2007) Jean-François Lyotard (1924-1998


 Narrative Knowledge
 Sign Value
 Simulacra and Hyperreality vs.
Scientific Knowledge
 Rejection of Metanarrative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

Jean Baudrillard 的理論

• 生活中所做的選擇都是為了區別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定義我們是誰,還有別人
如何看待我們。
• 商品的 Sign Value
• Sign Value 和風格、地位、奢華、權力、聲望有關
• 消費時注重的是符號所代表的意涵,而非物體本質的價值
《物體系》 (1968)
• Porter(1993:2) 提出 : 意義 ( 價值 ) 是在主宰的符碼裡,透過象徵性的交換所產
生出來的。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法

Jean Baudrillard 的理論

• 對於符號價值的追求,使這個世界被模擬主宰
• 數位科技的介入模擬出現實生活中不常出現或沒出現過的現象
(e.g. Ski Dubai)
• ‘Hyperreality’ 超真實現象 (e.g. Disneyland)
→ 現實世界中並無原始模型卻在現實生活中被模擬出來
• 擬仿物與模擬 《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 (1981)

無法判定想像出來的東西是對或錯 ( 真實與否 ) ,對錯的界線無法界定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法

Jean-François Lyotard 的理論


• 將知識分類為 Narrative Knowledge 與 Scientific
Knowledge
Narrative Scientific Knowledge:
Knowledge: 能有權力在科學界闡述言論的人,是
可以提供自己言論的合法性,定義什 有能力證實 denotative
 Denotative Utterances
麼是知識。 statement 是正確的人。
Verifiable or Falsifiable ‘facts’
Denotative Utterances
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Verifiable or Falsifiable ‘facts’
Perform an act by being spoken
 Prescriptive Utterance
Tell people what to do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法

Jean-François Lyotard 的理論


• 在歷史上使用的兩大宏觀敘述觀點

知識帶來人類的解放和自由,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獲得知識
( 為了個人與社會的利益 )

科學知識的追求將導致某天所有知識的統一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法

Jean-François Lyotard 的理論

• 只有 Denotative utterances 被認為是科學

• 電腦科學的發展使合法的知識只限於可以轉化成電腦語言的知識

• 掌控被證實的知識,變成能獲取利益的商品
( 知識成為資訊產品 )

• 知識在經濟上變得重要,資訊控制有天會成為戰爭的焦點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

Rejection of Acknowledge
Metanarrative of Differences

後現代主義理論

Proliferation Blurring the


of Meanings Categories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

• 後現代主義研究方法

• 不去追求現象的本質

• 不用理論去定義或解釋現象

• 關注呈現出的問題

• 關注語言所產生真實

• 各種解讀同樣正確的可能性
7.3.3 Postmodernist theory and method 後現代主義學者理論及方法

後現代主義的謬論
• 後現代主義反對宏大敘述,也就是全面、總體的解釋及想法。
• 沒有絕對的真實,那麼我們如何以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後現代主
義認為沒有絕對的真理」這件事,這件事不是就是一個真實嗎?
• 所有的物都沒有預期的概念,那我們何必討論後現代主義的概念呢?
7.4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geography

後現代主義與地理學的結合
• 後現代地理學家們透過後現代主義去重新解讀一個地方、一個城

7.4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geography

Edward Soja 強調空間的優位性


• 一位著名的後現代 政治地理學和城市理論家
• 專注於他對洛杉磯人民及空間和社會的批判性做後現代分析,就是
他提出的空間性
• Postmodern Geographies
Michael Dear 後現代主義是對概括化、理性化的一個攻擊
7.4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geography

都市分析 LA vs Chicago
• LA -> polycentric, polycultural, polyglot metropolis
• Chicago -> 傳統的、被規劃過的、同心圓的

• Creswell(2013)
• SPACE -> re-emerged to prominence
• PLACE -> 地方對於個人生活歷程與生命意義或隱或顯的、不可
或缺的重要性
7.4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geography

Poststructuralism
• 1980s
• More emphasise disorder, multiplicity and difference.
• 每個人對於後結構主義的理論不盡相同,但都以批判結構主義
( 簡化主義論 ) 為出發點。
• Reflexivity 反思
7.4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geography

• 地理學家在進行地理實察時有了有別於傳統的方法
• 出野外 -> 任何有關於當地的文獻、音樂、日記等等都可以是用
來了解該地的途徑,使我們更有想像力的去挖掘這個世界。
7.4.1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geography

復活節島 Rapa Nui


• Young(2012)
• 研究方法 :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批判性話語分析
• 研究對象 : 島上各種不同的族群
• 研究結果 : 每個族群都生活在混合生活中,島上每個地方又因不
同族群有著不同的想像
• 結論 : 後現代主義在敘事這方面,主要強調與認識局部之間的差
異,而這些都是自我反思的訓練。
7.4.2 Discipline and control in the classroom

Gallagher 觀察
• 以圓形監獄的概念分析
• 地點:蘇格蘭郊區的小學
• 監視者:班導師
• 被監視者:孩子
7.4.2 Discipline and control in the classroom

聽覺監視比視覺監視創造了更不確定的空間
• 當老師看的見孩子時,孩子也看的見老師
• 當老師聽得見孩子時,孩子不一定看到老師

教室的監視空間因為課堂不同一直在變化
• 當老師在教室的前方,可以看見和聽見教室大部分的地方
• 當美術課時,老師同一時間只能和一個小組互動,限制了視覺監
視的空間,背景噪音也限制了聽覺監視的範圍
7.4.2 Discipline and control in the classroom

聲音在控制孩子方面更常被使用
• 老師提高音量和拍手使大家安靜
• 當鐘聲響起,代表休息時間結束,學生回到老師的監視空間

從觀察得出
• 學校中多感官、多參與者監視的本質
• 空間尺度
• 呼籲要更重視聲音、空間與權力
7.4.2 Discipline and control in the classroom

•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研究可以被執行
的方式,但很少呈現多個地區之間的多樣性
• 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地理學處理了無數多個人們遇到、建
構、表現地方和身分的方式
7.4.3 Beyond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 後現代主義已經陷入地理的「紀律的無意識」
→ 對任何事存有懷疑

• 批評: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導致過度強調表現
→ 出現被具體化( embodied )、情感的( affective ) 、感情上
的( emotional )地理學

• 邊界很難去被定義
7.5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at the beach
7.5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at the beach

When you heard word ‘BEACH’, what


kind of image comes to your mind?
7.5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at the beach

And as a Geographer, when you heard word


‘BEACH’, what kind of research comes to your
mind that you can do at the beach?
• Methodologically, there are many:
- represent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 exclusionary at the beach
- normal or accepted behavior at the beach
- vegetation at the beach
- sand structure at the beach
7.6 Structuralism,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in summary

• Structuralism focused attention on MEANING


• Methodologically a structuralist approach to
society follows the pattern of ‘science’,
seeking generalization
• Structuralism appears to have had little direct
impact on geography, but provides starting
poi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much more
significant modes of thought that followed
7.6 Structuralism,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in summary

•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retain


emphasis on MEANING,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meaning as DEPENDENT UPON CONTEXT.
• Notion of a singular system or structure providing
that context is rejected  meaning is
RELATIONAL, and hence Geographically,
historically, and socially situated
• Theory and reality are INSEPARABLE
分工
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
1 結構主義 - Betty 4 義在地理學上的應用
- 吳珮縈、魏楷晏
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
後結構主義
2 – 單體鈞、鄭婷琛 5 義在海灘上的應用
-Betty
總結結構主義、後結構
後現代主義
3 - 賴羿安、張佩歆 6 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Bett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