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8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第六讲

云对海 气相 互作 用的影

宇如聪、周天军
云 - 地球各 圈层相互作用 的桥梁
水循 环和能量循 环
气圈
云、水 汽
冰雪 圈
降水
冰、雪水

蒸散作用
地表径 流 蒸发

渗透 生物 圈
过滤
土壤水

海水
水床 淡水

水圈
地下水
岩石 圈
岩床
内容提 要
云的形成和分类
云对气候系统的调节作用
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云辐射强迫 : 模式检验的新
标准
本讲总结
云的基本形成过程
云就是水, 小的液态水 滴或冰粒
形成云的基本条件是空气 ( 上升
冷却 ) 得到饱和凝结。云滴继续上升
碰并将增大形成水滴。由于水滴太重
无法漂浮在空气中,将从空中降落形
成雨或雪(取决于温度)。
大气 中的 水汽 主宰
着世 界的 风云 变换
天气变化的主角:雾、雪、云、雨
主导着地球水循环、能量循环、海陆气相互
作用
重要的反馈过程
各种尺度复杂变化决定了其不易确定性
多彩自然的创造者
自然灾害的制造者
多姿多彩的

云的分类

云的基本分类
根据云的辐射特性分类
长江流域的云形成过程
云的基本 分类
( 按形状和云高分类
)
平坦连续 膨胀突起
低 Stratus 层云 Cumulus 积云
Alto stratus
中 Alto cumulus

Cirrostratus
高 Cirrocumulus cirru

Nimbostratus 雨层云 s
深厚 Cumulonimbus 积雨云
积云
个体明显,底部较平,顶部凸起,云块之间多
不相连,云体受光部分洁白光亮,云底较暗。

积云通常是由于地表或低层空气受
热后强烈快速的垂直上升造成的。
积雨云
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
顶部开始冻结,轮廓模糊,有纤维结
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及碎雨
云。

深厚的湿空气
不稳定抬升
层 云
云体均勾成层,呈灰色,似雾,但不与地接,
常笼罩山腰。 由层云分裂或浓雾抬升而形成的
支离破碎的层云小片 称为碎层云

层云形成于稳定层结的空气中,
空气中没有强烈的对流混合,云
体与其上下空气的质量交换很弱

雨层云
云体均匀成层,布满全天,完全遮蔽
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
云,降连续性雨雪。
雨层云形成于暖湿空气大范
围的缓慢抬升,比如锋面抬
升和大尺度的( 辐 合 辐 散)
动力强迫。
卷云
云体具有纤维状结构,常成白色,无暗
影,有毛丝般的光泽,多成丝条状、片
状、羽毛状、钩状、团状等。卷云由冰
晶组成。
卷云一般出现在比较干燥的天气条件下

地形 云的形 成
Causes of Relief Cloud

Cloud Shadow
Rising Air: Cloud and Rain

Rising Air: Cloud and Rain


暖锋面云 系

卷云
层云

雨层云
冷锋面云 系
积雨云
积状云 和层 状云量 的日 变化

积云 积雨云

层积云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除东北 、西部外 107 个站点的平 均
根据云的辐射特性分类
云的反照率 云顶温度
根据云对辐射的影响
,按云顶高度把云分为高
、中、低云,再按云对太
阳辐射的反照率对云分类

The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 (ISCCP) provides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cloud parameters
to coordinate research on techniques for
inferr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louds
and cloud radiative interactions.
根据 云的辐 射特 性分类
光学厚 光学厚 光学厚
度 <3.6 度 3.6- 度 >23
云顶气压 23
卷云 卷层云 深对流
<440hP
a
云顶气压 云
680hPa- 高积云 高层云 雨层云
440hPa
云顶气压
积云 层积云 层云
>680hP
a
总云量的气候分布





雨层云和高层云的气候分布
高层云 + 雨层云
高原下游中层云的形成过程
Averaged Mid-Cloud Cover in Feb.
2 月平均 700hPa 风
2 月平均沿 30 °N 云的垂直分

ISCCP

2 月平均 沿 30°N 云顶 气压随经度


小结:典型云区
西太 平洋 暖池区 的对 流云 和高云
5 个冷 洋面 上的 低层云 :
(美国西 海岸 , 南美 西海岸 , 南
非西海岸 , 北非 和欧洲 西海 岸 , 澳
大利亚西 海岸 )
长江 流域 的中层 云
云对气候系统的调节作

云对地球大气能量收支的影

云的形成和消亡过程是地气
系统水和能量的再分配过程
云辐射强迫和云气候反馈
我国东部区域的云辐射特征
气候 系统的 能量 收支

吸收 短波, 射出 长波
TOA 年平均净 辐射 通量

TOA 净短波、 长波 通量
的纬向 平均 分布
什么 决定 气候? 或
什么 决定 了全球 的温度

•地球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

•地球的温度取决于入射的
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射出
的长波辐射的平衡
影响 短波 辐射的 主要因 子

•云 ( 云量和云状 )
•水汽
•地表反照率
•气溶胶 ( 类型和数量 )
影响 长波 辐射的 主要因 子

•云
•地表 / 大气的温度
•温室气体
•水汽
云是调节 气候 变化 的关键 因子

反射太阳辐射,冷却地球
吸收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通量,
并向地面发射长波辐射,加热地球
(被子效应)
云的生消过程实现水和能量的再
分配
云参与地球气候复杂的反馈过程
云的形成和消亡过程是地

系统水和能量的再分配过

水平 得到 热 量
传输 成云
垂直

蒸发 降水

失去水和潜热 得到水
蒸发 - 降水:淡水通量

年平均气候分布( cm/year)
云辐射强迫
LWCRF = Fclr - F
SWCRF = S(α clr - α)
Net CRF = LWCRF + SWCRF
The data from
Earth Radiation Budget
Experiment provide the
first accurate estimate of
short wave and long wave
radiative fluxes at the TOA
with and without cloud
modulation.
ERBE

Earth Radiation
Budget Satellite

NOAA
Satellite
Net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at TOA
derived from the ERBE data
SWCRFTOP

LWCRFTOP

ER BE 的大气顶 的净 云辐射 强迫( Wm- 2 )。高 原下 游


的大 陆性 中层云 净的 负云辐 射强 迫的强 度可
NET-CRFTOP以达到 与

东南 太平 洋地区 冷洋 面上层 云净 的负云 辐射 强迫相 当


的强 度。
根据 ERB E 资料分析的 大气顶在晴 天状态
和综合 状况平均 的净向下辐 射通量( Wm -
2 )。左图对 应晴空状态 的气候平均, 右
图为日 常的气候 平均。
clear-sky all-sky
在大多 副热带地区 ,大气柱都是 通过从
大气顶 获得的净辐 射通量向高纬 度地区输
送能量 。
但在中国东部地区 ,大气顶的 净辐射冷
却使得 能量亏损。 大气柱不得 不通过湿静
力能辐 合从周边大 气获取能量, 也就是说
,副热带区域的长 江流域大气 是能量汇。
这和向 外输出湿静 力能的副热带 其他地
区形成 了鲜明的对 比。
云-气候反 馈
高云的正反馈过程
地面温度 ⇒ 蒸发

⇓ ⇑ ⇓
高云 ⇐ 水汽含量
高云起截留 地球表面长 波辐射通 量的作用
云的负反馈过程
地面温度 ⇒ 蒸发
地面温度
⇑ ⇓
云的反照率 ⇐水汽含量
如果气候系统对 某一种气候 扰动的响
应产生 对该扰动信 号的改变( 增强或减
弱), 不断改变气 候系统的响 应强度和
扰动信 号的强度, 则称气候系 统对该气
候扰动 有“反馈” ,通常把这 个具体的
反馈过 程称为该气 候扰动的“ 气候反馈
”。
如果反馈过程使 得初始的扰 动信号不
断增强 ,也就是对 气候系统的 改变越来
越大, 或气候系统 越来越偏离 原来的平
衡状态 ,趋向一种 不稳定发展 ,则称为
“正反 馈过程”。 反之,则称 为“负反
举例 : 四川盆地云辐射反馈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Monthly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Total
Cloud Fractions after
Removing the mean seasonal
variation from 1951 to 2000

10-years running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s
(dashed) and the
cloud fractions
(solid)
Intensified Cooling over Sichuan Basin of China:
Positive cloud trends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tal
cloud
amou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68 Temperature


陆地 层状云 的正 反馈 过程

低层温度 升高

低层 稳定度 降低 低层 相对湿 度降 低

层云云 量降 低
• 尽管高 原下游的云 -地面温 度的正反馈
过程既 可使其增暖 加快又可 使其变冷加
速,但 可以推断出 ,在表面 冷却和增暖
两种过 程中,表面 冷却过程 的云辐射反
馈作用 较强。当表 面冷却时 ,静力稳定
度的增 加有利于层 云的形成 。同时,深
对流云 和卷云的发 展则受到 了抑制,这
就导致 了更强的辐 射冷却。 当表面增暖
时,不 稳定的层结 会有利于 积状对流云
的发展 从而削弱正 的云反馈 过程。
Cooling over Sichuan Basin of China:
A delayed intensified signal due to the positive cloud-
temperature feedback in the eastern periphe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limate mean changes of March
LSAT (1976-2000 minus 1951-
1975).

Cooling in
March

Annual cycle of the climatic mean


changes averaged over the
Sichuan Basin.
高原下 游局地 环流 场的变

• 上图 为环 流场气候 态
(早 春 3 月份)
• 下图 为 76 -00 年均值
与 51 -75 年均值 之差
• 在高 原下 游地区存 在
一个 异常 的垂直环 流
圈, 对云 量变化有 重
要影 响
• (1 05- 11 5°E , 25-
35 °N ) 范围内 区域平
均的 50 0h Pa 纬向风与
四川 盆地 地区的总 云
量相 关系 数为 0. 35
( 19 51- 20 00 ),局
地对 流层 中层的纬 向
小 结
 云顶 长波云辐射强迫
 云的反照率 短波云辐射
强迫
 长江流域独特的云辐射特

 云的反馈过程可正可负
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

气候系统中云的不确定性
暖池对流云与暖池 SST
大洋冷洋面上的低层云与 SST
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云的不确定性
Clouds in GCMs - What are
the problems ?
Many of the observed clouds and especially the processes 
within them are of subgrid­scale size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GCM Grid cell 40­400km
云 - 降水过程是多种复杂的
动力和热力过程相互作用的
结果
radiation
convection

microphysics
turbulence

dynamics
卫 星

飞机 探测
加密 探空
分析 预报 系

地面滴谱 观测
自动气象 站

微波辐射 计
观测 系
业务雷 达 移动雷 达 统
云参数化方 案
• 给定气候云 (Manabe et al, 1965,
Washington and Kasahara, 1970)
• 根据相对湿度、垂直速度和稳定度诊
断云 (Slingo, 1987)
• 显式预报云中液态水和云量 (Sundqvist,
1978; Rockner et al, 1987; Le Treut and Li,
1989 ; Tiedtke , 1993)
暖池对流云与暖池 SST
Relationship between OLR (convection) and
SST

Scatter diagram of collocated SST and OLR grid point values.


Superimposed is the mean OLR values as a function of every 0.5
degree SST bin.
SST↓ convection ↑

SST ↑ wind↑

SST↓ evaporation↑
对流云 与 SST 的负 反馈对 暖池 区的 SST 起维
持作用 。在 暖池区 ,短 波云辐 射强 迫的冷 却作
用和长 波云 辐射强 迫的 增暖作 用近 乎彼此 抵消
,令净 的云 辐射强 迫接 近零。
暖池区 的云辐 射强 迫受高 云控 制,那 里的 卷层
云光学 厚度 很大, 其云 顶高度 接近 热带对 流层
顶。
云顶高 度对短 波云 辐射强 迫的 影响很 小, 但对
长波云 辐射 强迫的 影响 则很大 ;相 对于较 低的
暖云来 说, 高云的 长波 云辐射 强迫 更强, 因为
高云的 温度 低、向 外释 放的长 波辐 射较少 而具
有温室 效应 。
暖池区 短波和 长波 云辐射 强迫 的彼此 抵消 是由
热带对 流层 顶的高 度决 定的。
From K. Trenberth
大洋冷洋 面上 的低 层云与 SS T
a. 观测(1950-1979)

b. FGCM-0 (20-29)

观测和 FGCM-0 模拟的多年年平均 SST


a. 观测(1979-1997)

b. FGCM-0 (20-29)

观测和 FGCM-0 模拟的多年年平均降水率


( mm/day )
ISCCP D2 ( 1984-2000 ) 观测多年年平均低云量 ( % )

利用 NCEP 再分析资料分析的多年年平均低层大气整体稳定度( ℃

ISCCP D2 ( 1984-2000 ) 观测多年年平均低云量 ( % )

CCM3 模拟的多年年平均低云量( % )
ISCCP D2
1984-2000
测的
多年年平均
低云量( % )
CCM3-Exp
最后 3 年模拟

多年年平均
低云量( % )

CCM3-CldT
最后 3 年模拟

多年年平均
低云量
ISCCP D2
1984-2000
测的
多年年平均
低云量( % )
FGCM-Exp
最后 3 年模拟

多年年平均
低云量( % )

FGCM-CldT
最后 3 年模拟

多年年平均
低云量
Xie 和 Arkin
(1996) 观测的
多年年平均
(a)
降水率
(mm/day )
FGCM-Exp
最后 3 年模拟

(c) 多年年平均
降水率
(mm/day )
FGCM-CldT
最后 3 年模拟

多年年平均
降水率
秘鲁沿岸外 秘鲁沿岸外海域
海域
海面 短波 射
低云量增多 少

低 大 秘鲁沿岸外海域
静力稳定度增强 SST 降低







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净辐射通量
潜热和感热通量

云通过改变到达海表的净辐射通
量影响海温从而影响海洋过程;海温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海气界面上的热
量通量和水汽通量,影响着低层大气
的稳定度和水汽分布,从而影响云的
发生发展和云的种类变化,影响着地
气系统的水循环和能量循环。
小 结
云与海气相互作用的复 杂 性在于云
与海温之 间 复 杂 的反 馈过 程。对流
云与 SST 的 反 对暖池区的 SST
起维持作用。大洋东岸的层云与
SST 的正反 容易使海气 合模式
在海气交 换过 程所存在的 误 差放大
,产生 “气候漂移 ”。
云辐射 强迫 : 模式 检验的 新标

对于特 定的年 份, 例如 199 8 的强 El Nino 年
,暖池 区的净 云辐 射强迫 是冷 却,原 因在 于暖
池区的 云的垂 直结 构发生 了变 化。在 正常 的年
份,暖 池区的 辐射 收支是 受高 云决定 的, 但是
在 1997/ 98 的 El N ino 事件 期间, 热带 太平洋
的纬向 SST 梯度消 失,令 东- 西方向 的瓦 克环
流崩溃 、而东 太平 洋的垂 直运 动则增 强, 其结
果是暖 池区低 云增 多,而 东太 平洋则 高云 增多。
暖池区 的辐射 收支 受中层 云控 制,导 致该 年度
这里的 净辐射 强迫 为冷却 。
1 ~ 4 月 5°S ~ 5°N 平均的 纬向风的 压力 - 经度剖 面图
( a ) NCEP/ NCAR 正常年( 1961-1990 ),( b ) NCEP/NCAR
1998 ;( c ) CAM3 正常年 , ( d ) CAM3 1998 ;
( e ) GFDL 正常年, ( f ) GFDL 1998
红色框和蓝色框分别代表西太平洋部分( 5°S ~
10°N , 100°E ~ 170°E )和东太平洋部分( 7.5°S ~
7.5°N, 80°W ~ 160°W )
19 98 年大气顶 辐射 通量的 变化 ,即西 太平 洋长短
波辐射通 量均 减少而 东太 平洋的 变化趋 势相 反,
从而使西 太平 洋 N 值增加而 东太 平洋 N 值降低 ,
这一变化 反映 了 El Nin o 期间热 带太 平洋东 西向
的云特征 的变 化
•GFDL AM2 在正常年份模拟的热带
东、西太平洋所选区域短波辐射都
比观测要强,而长波辐射比观测要
弱,说明模式采用的辐射方案可能
还存在一定的系统性误差
总 结
地球上的三种典型云区
云强迫和反馈过程
云的反馈过程和海气相互作用
云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典型云区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对流云和高云
5 个冷洋面上的低层云:
(美国西海岸 , 南美西海岸 , 南非西
海岸 ,
北非和欧洲西海岸 , 澳大利亚西
海岸)长江流域的中层云
云的强 迫和反 馈
层状云以反射太 阳辐 射冷却地球为主
高云起截留地球表面长波辐射通量的作

暖池区的 长 短波 强迫都很强但净强迫很

大洋东岸的层云区都是较强的负强迫
长江流域的深厚层状云有很强的冷却作

云与海温之 复 的反 程
部分参考文献 :
Comparing Cloud Radiative properties between the Eastern China
and the Indian Monsoon Region. Rucong Yu, Yongqiang Yu and
Minghua Zhang, 2001,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18,
No.6 , 1090-1102
Climate effects of the deep continental stratus clouds generated by
the Tibetan Plateau , Rucong Yu, B. Wang, and Zhou
Tianjun , 2004, J. Climate. Vol.17, No.13, pp.2702-2713.
The Impacts of Low-level Cloud Over the Eastern Subtropical Pacific
On the “Double ITCZ” in LASG FGCM-0, Fushan Dai, Rucong Yu,
Xuehong Zhang, Yongqiang Yu and Jianglong Li, 2003,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Vol.20, No.3, 461-474
On the observed near cancellation between longwave and
shortwave cloud forcing in tropical regions. J. T. Kiehl, 1994, J.
Climate, 7, 559-565.
The seasonal cycle of low stratiform clouds. S. A. Klein and D. L.
Hartmann, 1993, J. Climate, 6, 1587-1606.
Warm pool heat budget and shortwave cloud forcing: A missing
physics? Ramanathan, V., B. Subasilar, G. J. Zhang, W. Conant, R. D.
Cess, J. T. Hiehl, H. Grassl, and L. Shi, 1995, Science, 267, 499-503.
Impact of the convection-wind-evaporation feedback on surface
climate simulation 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M. H. Zhang, 1996,
Climate Dynamics, Vol. 12, 299-312
The Role of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