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刑法總則( 01 )

學習方法與
刑法的基礎概念

東海大學法律學系
張麗卿 教授
學習刑法總則之方法
~ 掌握學習的方法,事半功倍 ~
 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
1. 選定一本由淺入深的教科書,反覆研讀
2. 基礎實力養成後,配合其他學者論著文章
3. 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五南, 2007 年 9 月( 1 書)
新刑法探索,元照, 2008 年 9 月( 2 書)

 體系建立
1. 體系如同人之骨架,骨架穩,始能學以致用
2. 利用教科書的大綱,再與內文融會貫通,即可輕
鬆的建立自己的學習體系。
學習刑法總則之方法
 課前預習、課中勤習、課後複習
這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養成讀書的習慣,
 是學習成功的不二法門!
如何學習刑法
 時事學習
利用動態新聞,探討法律問題。
 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時常思考問題,往後問題發生,即能擁有
自行解決的能力。
學習刑法總則之目的
掌握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理論體
系和立法之脈絡規定。
正確處理實務犯罪及刑事責任問題。
刑法總則是刑法分則之通論,因此在
學習刑法分則之前,須對刑法總則有
通盤之學習與認識。
現行刑法之沿革
刑法是民國成立之後,經數度制定而來
壹、暫行新刑律
1. 新刑律草案
清末變法時延聘日本學者「岡田朝
太郎」
2. 中華民國暫行新刑律
民國以後公布施行,因未經當時國會
通過,
現行刑法之沿革
 貳、 1928 年的刑法
因暫行新刑律完成於清末,非理想之刑
法,故著手修訂。南京政府於 1928 年以「 中華
民國刑法」為名公布施行。
 參、 1935 年的刑法
  1928 年的刑法公布施行後,仍有許多不完善
之處,立法院乃於 1931 年成立刑法起草委員
會,草擬新的刑法,並於 1935 年公布施行。
現行刑法之沿革
 肆、 2005 年的最新刑法(參照 2 書的第 6 篇附
錄)
 由於社會快速的變遷, 2005 年 1 月 7 日通過刑
法修正條文,於 2006 年 7 月 1 日施行。此次刑
法總則之修正幅度達 2/3 ,是歷年來最大幅之修
正。
 此次修法涉及重要刑事政策之採行及諸多人民權
利事項之變動,為 刑事司法史上之重要大事,影
響至為深遠。
刑法總則在法律體系中之地

我國刑法之法律體系
1. 歐陸法體系(或稱大陸法體系)
2. 主要繼受德國刑法
刑法扮演制裁者的地位
1. 最嚴 的法律效果
2. 最嚴格的推論過程
犯罪成立與否(犯罪論)
犯罪是否處罰(刑罰論)
刑法總則在法律體系中之地

法律

私法 公法

民法 其他 刑事法 其他
(商法、銀行法等) (憲法、行政法等)

刑事訴訟法
刑事實體法

刑法總則 刑法分則
刑法之分類
定義
1. 認定何人、犯何罪、應如何刑罰之法律。
2. 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
犯罪是刑罰之根據與前提,刑罰是犯罪之結
果。
3. 兩個領域:「犯罪論」與「刑罰論」。
犯罪與非犯罪
1. 犯罪:有刑罰後果的不法行 。
2. 非犯罪:沒有刑罰後過的不法行為。
刑法之分類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之關係
 刑法規定何種行 是犯罪,應該科何種刑
罰。
 刑事訴訟法將刑法所規定的犯罪行 ,在
程序上,具體合法追訴。
 刑法必須有刑事程序法的配合,始能實現
刑法的規範功能。
刑法之分類
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
1. 普通刑法
(1) 立法上之體系:總則(第 1 條至第 99 條)

分則(第 100 條至第 363 條)


(2) 學理上的體系:犯罪論與刑罰論
2. 特別刑法
對普通刑法已有規定的事項,重複規定
如:陸海空軍刑法(針對軍人犯罪的特殊規
刑法之分類
形式刑法與實質刑法
1. 形式刑法
由法律名稱,即可得知為刑事規範之法

2. 實質刑法(附屬刑法)
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外的法律,有刑罰制
裁規定的條款。如:公平交易法 §35 。
3. 附屬刑法與特別刑法之不同( P.24 )
刑法之分類
完備刑法與空白刑法
1. 完備刑法
對於犯罪及刑罰之規定,在法條上已明白規
定構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如:刑法分則之規定

2. 空白刑法
對於犯罪及刑罰之規定,其構成要件中某一
部份事項,須委諸於其他法規加以規定,才能使
刑法之空白部份得以更完整 。
刑法學和其他刑事科學之關係
壹、犯罪學與刑法學
 犯罪學
研究犯罪現象並加以解釋,是價值中
立之事實科學。如:少年犯罪多發生於何
時、可能犯何罪等問題。
 刑法學
從事價值判斷之研 究,評價行為 人行
為 的過程,是否構成犯罪。
刑法學和其他刑事科學之關係
 貳、犯罪偵 學與刑法學
 犯罪偵 學
對已發生之犯罪行為 加以偵 ,從事事實之
判斷,乃是價值中立之學科。有效的犯罪偵
才可達到威嚇 的目的。 (一般預防)
 刑法學
對已成立之犯罪行為 該如何處以刑罰或保安
處分,是價值判斷之學科。
刑法學和其他刑事科學之關係
參、刑事政策與刑法學
 刑事政策
1. 社會變遷快速,立法者常不能制定因應
社會需要之法律,透過刑事政策,從事價
值判斷及價值選擇的。
2. 研究犯罪之應然,選擇何種不法行為
除罪化或犯罪化。
 刑法學
研究犯罪行為,應接受何種處罰及有
無保安處分之可能。(價值判斷)
刑法學和其他刑事科學之關係
以竊盜為例
 刑法學:在什麼 條件下,才會成立竊盜罪,會
受如何的處罰,是否有保安處分的效果。
 犯罪學: 究竊盜總體現象及客體現象的消長。
何時竊盜案件最頻繁、竊盜罪發生之原因等。
 犯罪偵 學: 究如何勘察現場、搜集證據、佈
線、捉人、建立竊盜犯的檔案等。
 刑事政策:研 究應該如何處罰竊盜犯才能 防
止再犯,且能預防一般人去模 。輕微的竊盜
犯,是否有必要再加以處罰?
刑法之功能
規範人與人間的關係,確保社會共同生活的和平秩序
壹、保護法益
法益?
社會公認須用國家強 制力保護的共同生活利
益。
 刑法對一定的犯罪加以處罰,可嚇阻犯罪,
保護可能受到犯罪侵害或威脅的共同生活利益。
貳、制壓與預防犯罪
國家藉由刑罰之威嚇力(最嚴厲的法律效
果), 生壓制犯罪進而預防犯罪之功能。
参、保障人權
明定應予刑事制裁之犯罪行為 及法律效果(罪
刑法定原則),以收保障人權之效。
肆、矯治犯罪人
利用執行刑罰矯治犯人,使犯人再社會化。
刑法之特色
壹、道德性
 刑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標準。
 法律:外部自由的制約、強 制手段
 道德 :內部自由的制約、自願自發
貳、不完整性
 僅干涉侵害人類生活重大危害者
  1. 規範內容不完整:恐無法跟 上社會變遷
2. 規範功能不完整:只是社會控制手段之一
刑法之特色
参、高度政治性
政治體制的改變影響刑法改變。
肆、最後手段性(謙抑性)
其他法律效果無法防制不法行為
時,方才動用刑罰。
NEXT COURSE
 刑法的性質 何?
 什麼是罪刑法定原則?請預習至 68 頁

………… 等問題

   下課!

You might also like